医疗保险的调查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疗保险的调查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疗保险的调查报告

医疗保险的调查报告范文1

关键词:秦皇岛市;大学生;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本文章为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课题“秦皇岛市高校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现状的调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2008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范围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这是继中小学生纳入医保后,国家为保障在校大学生身心健康实施的又一重大举措。为了解这项工作在高等院校实施的情况,我们对河北省秦皇岛市5所隶属关系不同、专业类别不同的高校的223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研,深入分析了大学生的医疗保障现状及推行中面临的问题,为省(市)级部门落实中央政策、进行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 调查方法与对象

1.1 调查方法 采取现场填写调查问卷以及随机面对面访谈的方法。现场发放问卷、现场填写、当场收回。所用问卷根据调查目的自行设计,内容包括被调查大学生基本信息、每月生活费用支出情况、身体健康水平、上一年度医疗费用支出情况、对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理解和认识程度、是否加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及参加的原因等。

1.2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秦皇岛市燕山大学、东北大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建材职业学院、秦皇岛高等职业学院等五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其中,燕山大学发放问卷530份,收回有效问卷510份;东北大学发放问卷380份,收回有效问卷345份;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发放问卷560份,收回有效问卷547份;河北建材职业学院发放问卷370份,收回325份;秦皇岛高等职业学院发放问卷390份,收回有效问卷359份。问卷调查采用整群随机分层抽样方法。发放问卷2230份,收回有效问卷共计份2086份,其中,男生780人,女生1306人。

2 结果

2.1 经济状况 被调查对象的平均每月可供支出生活费低于300元的约占27% (563人), 300-499元占36% (751人),500-699元占24% (501人),700元以上占13% (271人)。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多数在校大学生每月可供支出的生活费用比较低,这与五所高校家庭贫困学生比例较大有关。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面对疾病风险,多数贫困生抗风险能力差,尤其是发生重大疾病,可能会导致整个家庭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1]。

2.2 身体状况 收回的2086份问卷,有92.5%(1930人)选择身体状况好,几乎不去医院看病;93.8%(1957人)的大学生医疗费用占总生活费开支的比例在10%以下。这一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正处于身体素质较好的青年时期,身体建康状况普遍较好,患病率较低。这也构成大学生普遍缺少疾病风险意识、存在侥幸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

2.3 上一年度医疗费用支出情况 被调查的大学生上一年度医疗费用支出在10000元以上的约占0.53%(11人),5000元以上的约占3.2%(67人),1000元以上的约占17.6%(367),500元以上的约占27.4%(571人),300元以上的约占32.7%(682人),200元以上的约占43.2%(901人),100元以上的约占57.9%(1208人),低于100元的约占43.2%(878人)。由此可见,与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比较,仍然有一定数量的大学生每年的医疗费用支出在200元以上。远远超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相关费用。

2.4 对待医疗保险的态度 当被问及“参加医疗保险是否必要”时,47% (980人)的被调查大学生表示参加医疗保险没有意义; 31% (647人)表示有一定的意义,但作用不大;仅22% (459人)选择意义非常大,可以提高个人抗疾病风险能力。在被问及“你是否了解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相关政策”时, 89% (1857人)选择不知道, 11% (229人)选择知道一点,选择完全知道的为0。

2.5 实际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情况 被调查的大学生中实际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人数为57%(1189人),另有11%(229人)参加了生源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32%(668人)两种保险都没参加。这个比例与五所学校相关学生和医疗部门提供的数据比较接近。在已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被调查者中, 37%(772人)的投保原因为“学校号召参加而参加”, 52%(1085人)是因为“大部分人参加而参加”,选择“可以抵御疾病风险,主动参加”的仅为21%(229人)。而什么保险都没参加的被调查者中,未参保原因67%(1398人)是因为身体健康几乎不生病;9%(188人)因为参保费太高;其他原因占34%(500人)。通过访谈得知,有人错误认为保险费是学校巧立名目乱收费,有人认为“大病报得少,小病(门诊)不能报,且报销手续繁琐”,所以未参加保险[2]。从上述调查结果看,虽然投保率达到76%,但从投保原因看,多数学生并不清楚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益处,从众心理所占因素较大,其次为被动接受。而未参加保险的多数学生无视“风险”,存在较大的侥幸心理。只有少数学生经济能力不能承担保险费,所占比例为本次调查总数的9%。

3 讨论

3.1 大力开展医疗保险宣传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大学生疾病风险意识 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保障体系是惠及广大学子的民心工程,但是由于大学生的保险意识淡薄,保险观念落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其吸引力不够。国家要求“在校大学生必须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保障体系,同时这项工作又必须坚持自愿原则”。大学生是一个活跃的群体,虽然身体素质较好,但是不能保证在校期间不患任何疾病,如果一旦患病,会给家庭带来额外的经济负担,这对于部分贫困家庭来说压力更大。作为教育机构,学校有责任、有义务通过自身优势和资源,开设相关课程或者举办相关专题讲座,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疾病风险,树立保险意识,将因病对家庭和大学生个人造成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点[3]。

3.2 由学校统一代收保险费,提高参保率 根据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规定,符合参保条件的各类人员应在申报缴费期内按规定办理参保或续保手续,缴纳下一年度医疗保险费。符合条件而未参保的人员,在其他年度参保时要从符合参保条件(断保)年度补缴医疗保险费,并按规定缴纳滞纳金。且期间应缴的医疗保险费财政不予补贴,发生的医疗费用医保基金不予支付。大学生疾病风险意识不强,对医疗保险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多,一旦错过了缴费时间就极有可能不再缴费,从而造成参加保险比例更低。因此,学校可通过向物价部门申请,经过审核,将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费用纳入学校财务部门代收费项目,在学生入学缴纳学费时,征得家长或学生本人同意,将保险费进行代收,然后再将代收费每年按时缴纳到保险统筹部门。这样可以减少学生反复缴费次数,提高参保率,同时保证了及时续保。

3.3 学校对贫困生实行保险金专项资助,确保贫困生参保率 在秦皇岛的五所高校中,经常会有学生志愿者为患病的贫困生募捐的活动。作为抗疾病风险能力较低的贫困学生,往往会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可供支配的生活费用较低,因而放弃参保。学校要针对这种情况,对贫困学生进行专项资助,所资助费用直接用于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4],保证贫困学生参保率100%,防治因病造成家庭情况雪上加霜,从而实现“病有所医”。

3.4 简化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报销程序,提高报销比例 大学生不同于普通城镇居民,很多大学生都是异地求学,寒暑假以及外出实习等期间如果发生疾病,医保统筹部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医疗费用报销流程,简化程序,便于办理[5]。绝大多数大学生经济来源于家庭,自身无经济能力,针对大学生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可适当提高,以保证大学生在发生疾病时,国家能为其提供更多更有效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仇雨临.大学生受惠医保还需政策配套[N].中国教育报, 2009-05-25(2).

[2] 张青枝.中国高校大学生医疗保险透视[J].中国青年研究, 2008(1): 36-38.

[3] 袁玲,赵峻,张艳,等.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探讨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探讨[J].中国卫生资源2006, 9(1):30-31.

[4] 魏东海.美国的医保“强制险”[ J].中国卫生产业,2006(12): 87-88.

[5] 胡明,毛艳红,龚勋,等.湖北省大学生医疗保障现存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08, 25: 76-77.

医疗保险的调查报告范文2

商业医疗保险在经济发达国家是最普及的险种之一,主要内容就是个人在健康的时候,用很少的钱来购买保险,当其生病或受伤时,保险公司就会按比例支付其医疗费用,使个人减少高额的医疗费用支出。

据分析,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医疗制度改革催发了人们对商业医疗保险的需要。

我国由于开展社会医疗保险时间短,资金积累有限,个人需要支付的费用多,特别是一些大病和特殊疾病的医疗费用远远超过了基本医疗最高支付限额,使个人背上沉重的负担,而商业医疗保险能承担个人大部分的医疗费用,如平安保险公司推出的“个人住院安心保险”,10到19岁的个人每年交纳保费223元,就可以获得住院日额保险、癌症住院日额保险、器官移植保险和手术医疗全部四项保险,最高可获得20.9万元的医疗费用补偿。

目前,医疗费用的高速增长已经给社会、单位和个人带来沉重的压力。统计数据表明,自1982年到1996年的14年间,我国医疗费用支出的年均增长速度超过了24%,1997年,全国职工医疗总费用高达773.7亿元,每个家庭的实际平均医疗保健支出718.3元,个人平均支出375.57元,而且还不包括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的支出,因此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改革,广大居民需要通过商业医疗保险来化解潜在的医疗费用风险。版权所有

医疗保险的调查报告范文3

“通过多年的调查,我们发现中国内地受访者预计退休生活会持续20年,但相应的退休储备却并不充足,平均只够10年,呈现出10年的缺口,高于全球平均8年的缺口水平。”汇丰人寿CEO林丽霞近日和笔者交流有关退休生活准备的话题时,语出惊人。

“中国人预期寿命不断提升,医疗保健和休闲旅游费用也在不断增加,如果不做好充足的准备,中国内地居民可能比其它地区人群更难应对漫长的退休时光。”

退休后收入须达工作收入的75%

据2013年汇丰人寿的《未来的退休生活:退休生活新面貌》报告(下文简称《退休生活》)显示,我国的人口预期寿命正在不断增长。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4.83岁,比2000年提高了3.43岁。

越来越长的退休时光也让人们日益重视并充分享受乐活退休。于是,周游世界,陪伴家人,做慈善活动,甚至写书立传,都被纳入退休时光的愿景。但要实现所有的退休愿望和计划,离不开充足的财务准备。

“退休时光越来越长,大致可分为退休活跃期和退休脆弱期。”林丽霞告诉记者,在退休活跃期,个人身体状况较好,会较多进行旅游、运动和社交活动,休闲成本较高,医疗成本相对较稳定;而随着年纪的增长,70岁以上的老人身体状况会变弱,医疗保健支出会增加不少,旅游和活动费用则大大减少。

在《退休生活》调查报告中还指出,中国内地受访者表示要确保舒适的退休生活,退休后收入应达到退休前收入的75%,其他地区受访者认为这一数字为78%。

而从退休之后的收入构成来看,最主要的几项分别为社会养老金(29%),家庭存款(18%)和个人养老金(18%)。

退休年收入需达到25万

预期寿命的不断增长,在增加退休生活趣味的同时也增加了成本,一定程度上引发退休财务缺口变大。

《退休生活》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内地受访者对退休生活最普遍的担忧主要是健康状况(占64%)、医疗保健支出(占48%)和财务隐患(占46%)。

此外,内地受访者对退休生活有较高的期望值,即要确保舒适的退休生活,受访者认为每年平均需要人民币166100元的家庭退休收入,而亚洲这一数值的平均值为人民币257500元,全球平均约为人民币214600元。

“我们内地受访者退休财务规划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保证自己晚年生活的质量,而购买住房、疾病或意外和子女教育等人生大事对退休储备则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寻求专业的规划,充足储备,以实现理想的退休生活。”林丽霞表示。

30岁前开始储备

中国内地受访者平均从29岁开始为退休作储备。这一年龄晚于全球平均年龄(26岁)和亚洲平均年龄(27岁)。此外,内地受访者也认识到,要保证退休之后的生活品质,最迟应不晚于36岁(全球平均34岁)开始退休的财务储备。

医疗保险的调查报告范文4

新制度引发大商机

平安保险某分公司契约部负责人认为,医改将使每个人都成为商业医疗保险的潜在客户。因为,实行新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后,基本医疗费将由个人和单位共担。根据新规定,门诊医疗费用由个人承担,社保医疗住院费用的起付线原则上控制在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10%左右,封顶线原则上在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4倍左右。这样,对于封顶线以上和起付线以下的部分,越来越多的人都想通过购买医疗保险以减轻负担。

近年医药费的持续上涨更强化了人们的保险意识。资料显示,1998年以来,我国医疗费用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1年中平均每人患病治疗5次以上,有7%以上的人需要住院。人们担心,如果不幸罹患重大疾病,治疗费用远远超过支付限额,那就只有通过购买商业医疗保险来化解风险。此外,对部分经济收入稳定的群体来说,社会医疗保障仅能提供最基本的保障,高层次、特殊的医疗需求还需要商业医疗保险来解决。有关专家分析,高费用疾病保险和住院医疗保险将是城市居民最需要的医疗险险种。

再从保障范围看,社会上还存在大量基本医疗保障没有覆盖的人群,像私营企业员工、自由职业者、学生和农民,这些群体尤其渴望购买商业医疗保险。

最近,一项针对我国城市居民对各类商业保险需求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有28.3%的城市居民把健康险作为首选险种,其比例已经超过了养老保险、人身意外保险和人寿保险。业界人士笑言,医疗制度改革使保险公司赶上了好时机。

保险公司各显神通

商机诱人,各商业保险公司跃跃欲试。今年以来,不少保险公司密切注视医改的动向,千方百计打听即将出台的广州市医改方案的详情,对照原有医疗险种的一些缺点,加快开发出适合基本医疗制度改革需求的新险种。

4月,平安保险公司推出其与德国健康保险股份公司合作开发出的健康保险新品种,以“保证续保”为卖点,一下子吸引了市民的关注。因为,在以往的大多数医疗险种中,被保险人一旦生病往院,保险公司在理赔后一般不再为其续保。而平安保险公司推出的“个人住院费用保险”和“个人住院安心保险”新险种,客户只要连续投保满3年,该公司将保证续保,不会因客户健康因素而拒保、加费或增加其他附加条件。据了解,目前这两款险种在一些已实行医改的地区很畅销,每月销出数百份,不少家庭一家数口同时投保。

7月底,新华人寿保险公司推出“健乐增额终身重大疾病保险”分红险,这一新险种的最大特色在于不仅提供11种重大疾病保障,还让保户参与公司红利分配,且红利分配采用增加保额的方式,即将客户可获得的红利直接转化为保额。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可使客户的保额随着投保时间的推移实现数倍甚至数十倍的累积,在目前医疗费用日益增加的情况下,可使客户的健康保障不会因此而削弱。这一险种甫推出,立即成为市场的亮点。

结合医改方案,推出补充高额医疗费用的团体医疗保险更成为保险公司的攻略重点。泰康人寿精心设计出为医改度身订造的“高额无忧”系列团体医疗险种,其最大的特点在于,专门承保社会医疗保障“封顶线”以上的医疗费用风险。对于已参加社会医疗保险的团体,其设计的起付线刚好是基本医疗制度划定的封顶线;对未纳入医改的团体,则设计可灵活约定的起付线,由投保户根据实际情况与保险公司进行商定。此外,针对新医保制度个人门诊要由个人负担的新规定,这一险种还特别设计了门诊医疗保险金。有关专家预测,这一系列险种将有强大的市场冲击力。

既是“蛋糕”又是“玫瑰”

面对各保险公司新增保单和保额都呈持续增长的趋势,业界人士指出,医疗保险既是块诱人的“蛋糕”,又是一枝带刺的“玫瑰”。

在经营医疗险方面积累了多年经验的中保人寿公司指出,医疗保险是世界公认的高风险险种,经营医疗保险存在不少风险:其一是保险机构缺乏医学专业人才,在处理承保核赔处于不利地位;其二,在一些管理不规范的医疗机构,一些医师得知医药费由保险公司承担时,往往会放开手脚开药,有时甚至出现病人和医院联合起来对付保险公司的事;加之城市居民长期形成的“看病靠政府,报销找单位”的观念,要求医生多开药,甚至一人买保险,全家吃药,导致医疗费用增长过快。传统劳保医疗制度遇到的难题,同样成为商业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之一。

除了商业风险,医疗保险还要承担一定的道德风险。平安保险某客服部反映,曾有客户在投保时故意隐瞒病史,而一些突发性疾病如心脏病等,客户投保时不知道,一旦发病,保险公司因证据不足无法拒赔。泰康人寿公司也表示,该公司多年来基本上都是以盈补亏实现总体的微利经营的。

保险公司希望双赢

为了控制风险,不少商业保险公司都在险种设计、投保和赔付等方面费尽心思。有的实行“严进宽出”,严格把住客户投保关;有的实行定点医院制度,与管理规范、收费合理的医院长期合作,严格控制医疗费用支出。

医疗保险的调查报告范文5

据测算失能老人超14万

据悉,为了解天津市失能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状况、生活照料和护理的基本情况以及照顾者的状况,为政府和有关部门完善家庭养老支持政策、完善老年人福利制度、探索长期护理保障制度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天津市老龄办与天津财经大学统计系合作进行了“天津市失能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调查涉及滨海新区、和平区、河西区、河北区、红桥区、北辰区、西青区、宝坻区、静海县、宁河县等10个区县,42个街镇,142个社区(村),880名失能老人。

根据样本结果,可估算本市失能老年人占老年人总数的比例为6.65%。可计算出,到2019年底本市失能老年人总数约为14.33万人,且农村失能老人比例高于城市失能老人。按本次调查测算的失能老人占老年人的比例6.65%计算,到2020年,本市将有失能老人17.09万人;到2030年,将有失能老人21.48万人;到2050年,本市将有失能老人22.34万人。

重度失能者占36.82%

市老龄办副主任郭宁介绍,本次调查对象界定的失能老年人是指年龄在60岁及以上,由于年老、疾病、伤残等原因,日常活动必须由他人协助或者完全依赖他人的协助才能完成的老人。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分析,吃饭、穿衣、上下床、上厕所、室内走动、洗澡6项指标,一到两项“做不了”的,定义为“轻度失能”,三到四项“做不了”的定义为“中度失能”,五到六项“做不了”的定义为“重度失能”。

调查结果显示,轻度失能老人占总样本的47.79%,中度失能老人占15.38%,重度失能老人占36.82%。平均失能时长为7.37年。其中5-2019年的最多,占25.98%,其次为10-20年,占19.55%。通常随着年龄的增加失能程度有所加强;女性老人略多于男性;城镇的重度失能老人比例高于农村,轻度和中度失能老人的比例则低于农村。

受访老人中患高血压的比例最高,达到61.66%;其次是心脏病/冠心病,也已过半数(51.45%);位列第三位的是脑血管病(含中风),占49.18%;另外患糖尿病、颈/腰椎病、关节炎、青光眼/白内障、骨质疏松及耳聋的老人比例也较高,分别占20%-30%左右。

九成失能老人不愿去养老院

被调查老人中,93.59%的不愿意住养老机构,而他们的子女也不愿意送老人去养老机构,怕被周围人认为“不孝顺”。同时,由于老人的收入低,决定了其不可能支付太多费用入住养老机构。

有意愿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近一半老年人只能支付每月1000元的费用。而以某国办养老院收费标准为例,失能老人每人每天护理费45-90元、床位费26-150(8人间、4人间、2人间、单间收费不一),伙食费19元,按失能老人最低护理标准45元/天、8人间计算,一位失能老人每月所需最低费用为2700元。社会力量办的养老机构收住一位失能老人的费用一般在4000-4500元。这与失能老人所能承担的费用差距较大。

部分受访老人表示自己生活比较困难,需要子女或亲属经济上的资助。不愿意或没有能力购买一些保险保障服务或是养老服务、保健品等,对自身健康方面的“投资”很少。

照顾者平均年龄59.47岁

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占53.22%,享有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占35.44%。

58.79%的受访老人表示就医不太方便,24.4%的老人说一般,16.81%的老人表示就医方便。有3.42%的老人去年使用过家庭病床服务。

受访老人2019年上半年用于医疗方面的平均支出为11368.46元,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平均支付了5248.18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平均支付了553.47元,子女或亲属平均支付了1784.20元,自己平均支付了3569.05元,商业医疗平均保险支付了5.06元,医疗救助平均支付了9.71元,其他来源平均支付了247.54元。

《报告》显示,86.1%的失能老人由配偶、子女或亲属照顾。而失能老人的照顾者,平均年龄达到了59.47岁。照顾者每天照料老人的时间达12小时以上的比例最高,占到71.75%,有82%的照顾者表示每周照顾老人时间多于5天。受访照顾者中,40.35%的人会经常性出现“身体疲倦、睡眠不足、体力无法负荷”等身体不适症状;37.58%的人会偶尔出现身体不适。

居家养老要进行多项改革

市老龄办副主任郭宁介绍:在家庭规模小型化,尤其是独生子女家长进入老年以后,家庭急需社会提供有效的支持。应对这一挑战,需要家庭、社区、养老机构、社会力量、政府共同构建积极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更全面、更系统、更深入地推动养老服务发展来破题化解。

医疗保险的调查报告范文6

我国财政信息公开的阶段性目标

我国养老保险转移接续的三个方案比较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的价格监管问题研究

市场经济与中国公共治理转型

责任伦理、权利伦理与中西方传统财政的现代转型

以案析法兼论发票虚开定性的税收法定原则

增信模式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信托融资成本的影响

中国《预算法修正案》实施的“瓶颈”和突破

“地方财政学”教学内容应考虑的几大关系

资本与能源替代及互补关系研究综述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运行效应的整体分析

现代社会家庭养老功能的维护研究

支持养老服务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

我国养老产业现状、前景与路径选择

政府购买老年活动室服务效果探析

基于国际经验的老年保障多元主体及其演变

促进养老服务供求均衡的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政策研究

基于公平与效率视角的老龄化财政政策优化研究

从减税效应看增值税的再转型

在完善制度中全面推进社区矫正工作

民间公共资源的传统利用与乡村建设

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流动人口社会融合

基于近年来几起重特大事故灾难的分析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可持续运行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雍正帝财政改革的限度与帝国财政转型的内因

年金计划及其EET型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分析

论社会保险权的主体:社会保险法律关系中的“人”

基于生产要素替代的上海市节能空间研究

提升干部选用公信力:政治逻辑、制度创新与路径选择

推进大城市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对策与建议

政治均衡下的环境政策选择和影响

环境政策决定的诱因与环境改善的可能性

环境污染治理下的“工、商、住”共存

传播与实践环保理念的草根力量

我国省级经营性国有资产透明度调查报告

中国省级财政透明度的变化趋势、原因及建议

加强对宗教团体财产与收入的税收管理之研究

收费公路的定价机制:美国经验借鉴

大学校园停车治理方式探究——以美国大学为例

中国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差异与空间集聚分析

“最后一公里”公交供给创新模式及其绩效评估

全面“营改增”后增值税抵扣链和行业税负衔接问题研究

宏观视野下的“营改增”与新一轮财税改革取向刍议

发达国家对比下日本的财政赤字与财政重建政策

论干部选任科学化、民主化与制度化的辩证统一

政府在购买公共服务中的行为研究与对策分析

基于省际差异的人口老龄化模式与养老保障发展指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