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俗文化传承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俗文化传承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群众文化
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作为国家与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详细、充分地显示出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的特征和种类,还可以生动、深刻地体现出地区与社会人文精神及景观。除此之外,通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群众文化内容与形式,可以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使地区内外的人们通过这个层面进一步了解地区人文精神与风俗文化,有助于促进地区内外的人们更好地交流,甚至实现融合。
1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和发展群众文化存在的关联
1.1传承为发展指明方向
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以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为发展群众文化指明了方向。站在概念层面来分析,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是在政治观念和经济发展上形成的,是人类社会日益发展的重要经验。从历史发展历程可知,民间民俗文化艺术诞生于本民族先祖时期,传承状况虽然比不上社会的更新,但是因为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因此这是对社会发展的最佳纪实。这和发展群众文化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更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可以将民间民俗文化艺术视为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群众文化,如唐诗、宋词及元曲等内容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诸多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慢慢消散在历史长河中,也有一些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时俱进,在内容与形式上获得了全新的发展。[1]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人们的生活、工作及学习都在无形中受到那些与时俱进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影响,即使是在现代文化的影响下,这些文化也对群众文化发展产生了影响。所以,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为发展群众文化指明了方向。
1.2发展是传承的途径
群众文化的发展有了传承的前提与累积,就成了传承和发扬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关键,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和途径。也可以说,因为群众文化的发展,民间民俗文化艺术获得了人们的理解与认可,同时通过有效融合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经历了漫长历史的沉淀和考验,不会因为历史和时代的发展而磨损或消散。发展群众文化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稳扎在群众层面,通过众多普通群众的一传十、十传百和专业教育中获得了传承发展,并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和繁荣而进一步拓展、延伸了其影响力。[2]
2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方式
2.1依靠民俗文化资源,联系地区特点与时代特征,造就地方文化品牌
民俗文化中蕴含着大量的传统文化,这是传统精神的一种体现。但是因为时代在不断发展和变化,这些民俗文化要想获得传承和发展,就必须与时俱进,进行适度创新。特别是近些年来,我国国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这使得一些民间民俗文化艺术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在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和发展群众文化的同时,还需要人们不断创新,融合现代工艺和技术,让民间民俗文化与群众文化适应时展趋势,与时代接轨,从而获得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例如,可以发展民俗工艺品、民俗旅游以及通过网络环境来传承和发展民间民俗文化及群众文化。除此之外,民间民俗文化是发展群众文化的一笔宝贵的财富,需要人们充分利用民间民俗文化资源来开展群众文化工作,以此造就地方文化品牌。[1,2]
2.2通过旅游业发展民间民俗文化艺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旅游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休闲娱乐,相对人特别是城市居民对旅游的需求越来越高。许多人喜欢旅游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通过旅游可以看见其他城市的不同景观,这为传播民族民间文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所以,一些民间民俗文化艺术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可以通过旅游业来传播发展这种文化。但是,在此过程中应避免这种文化旅游过于商业化,从而在为当地居民带来收入的同时,有效推进该地区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1]
2.3适度整理加工及规范,取其精华
在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和发展群众文化时,需要采用辩证的思维看待两者,不仅要看到民间民俗文化与群众文化的精髓,合理挖掘和传承,也应看到两者的不足之处,做好整理和转换工作。在民间民俗文化中挑选出符合社会发展的优质部分,进一步挖掘利用,相反,针对不适合社会发展、劣质部分就应推陈出新。[2]民间民俗文化应与群众文化有机整合,促进民俗文化发展。
民俗文化传承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传承;传承要素;传承方式
中图分类号:K8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81(2012)03—0140—07
在民俗学和人类学界,“传承”一词被广泛而模糊地使用,对于其内涵和外延到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但民俗学者大多认为,传承是民俗文化运动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是民俗在时空维度上呈现出来的基本特征,也显示了人类知识与文明延续不断的文化动力。传承一种民俗,就意味着该民俗的核心内容与形式在一定群体和地域中世代相传,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保持稳定不变。传承体现了人类对祖先所创造的生活经验与知识体系的理解和继承,反映了文化基因在特定区域和特定群体中历代沉淀而成为生活的惯习。
一、传承的基本内涵
民俗是一定范围内的民众在适应生存环境、改造主观和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生活文化的总和。无论何种民俗,其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反复实践凝聚而成的文化。这些文化被一代代人不断积累、不断丰富,最终形成稳定的、具有规范性、模式化和制度性的民俗。因此,民俗现象自产生以后就离不开后人的继承与发展。民俗学界将这种现象称为民俗的传承性特征。
具体到“传承”一词,在民俗学中使用时多指民间知识,尤其是口传知识的传授与继承;而当下被时髦地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话语之中。在日本,“传承”一词源于日本民俗学奠基人柳田国男关于“传说”的民俗学研究,他在《传说》一书中广泛地将“传承”与“传说”等同使用。此一用法被日本各类辞书所采纳。《日语大辞典》:“口传,口头相传,世代相传”日本编撰出版的《世界大百科事典》记录的“传承”条目为:“一般而言,指一定团体传承文化遗产的行为及其传承的事物。此时传承与传统有诸多相似的关联。在民间也有重视没有文字和记录的传承下来的事项,因而传承被视为民俗学研究的对象。”
在我国,“传承”一词在民俗学界出现较晚,但重视从“文化”的广义角度认识“传承”。张紫晨在《中外民俗学词典》中将“传承”与“文化”联合使用,“传承文化,又称传统文化,是指在一种文化类型中保持并不断延伸的文化因素。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上说,即指民俗,它包括物质民俗、精神民俗与语言民俗三个方面的传承。……把传承与文化联系起来,便使传承获得了广义的意义。它不仅代表着传承着的事象的本身,而且代表着一种文化过程。”在此定义中,将“民俗”看成是“文化”的一部分,从而区分出狭义的“民俗传承”和“广义的文化传承”。
传承在人类学和民族学中也被广泛使用。在进化论者那里,“传承”不仅被看成是人类对“遗存物”的因循守旧,而且也表现出人类文化在进步与发展中的理性选择。在播化论者那里,“传承”被看成是“文化的传播”,即文化在空间上居于不同区域的群体之间的采借。在历史学派那里,“传承”被看成是文化的年代学的继承形式,即文化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不断继承和变化的历史事实。解释人类学家克里福德·格尔兹把“传承”不仅看成是象征符号体系的表达,更是看成是人们进行文化沟通的工具。他指出:“我所坚持的文化概念……是指从历史沿袭下来的体现于象征符号中的意义模式,是由象征符号体系表达的传承概念体系,人们以此达到沟通、延存和发展他们对生活的知识和态度。”
总之,“传承”作为一个普遍使用的术语,需要从多学科的视角加以认识。正如祁庆福所言:“对‘传承’的认识,不应当局限于民间口头文化,而应当从更宏观的‘大文化’视野扩宽、加深理解,特别是人类学、民族学的理解,即不仅充分注意到传承文化的‘民间性’,还要重视其民族性、群体性以及传统性与现代织在一起的文化变迁性。”
由此,我们认为,“传承”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的民俗文化发展变化的运动形式。它在历时性的向度上既是指各种民俗文化从产生起在一定民族或族群内部代代相沿、在一定历史时期保持稳定并不断延伸的运动过程,也是指各种民俗文化经过几代甚至几十代的历史发展仍然被后人所继承并保持基本形貌的文化状态;在共时性的向度上,是指产生于一定民族或族群中的民俗文化在空间上被他民族或族群所采借,并在他民族或族群中相互沿习、代代相传的运动过程和状态。在表示民俗文化运动过程时,“传承”为动词词性,指的是民俗文化自上而下“传”和自下而上“承”,即上代人“教”和下代人“学”的循环互动过程;在表示民俗文化运动状态时,“传承”为名词词性,指的是代代相沿的民俗文化本身,这时的“民俗文化传承”等同于“民俗文化传统”。
民俗经由传承而实现代代相传,保证其在历史长河中的延续和稳定。人们传承下来的风俗习惯、生产方式、、价值观念等等民俗事象,作为文化传统成为当下生活的组成部分。因此,传承与传统密不可分、相互包含。人们传承的是传统文化,并以文化传统的形式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与心理;文化传统则反过来作为一种“文化权力”,支配着人们继续保持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以至持久稳定。传承最终体现了人类对传统的理l生选择。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当中,总是会根据生存需要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在习得社区民俗文化的同时,也会对不利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民俗文化传统逐步抛弃,从而传承那些有利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民俗文化传统。
民俗文化传承的意义范文3
在我国油画创作中,很多油画作品主要内容为我国传统民俗文化,在油画作品中融入了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促使我国油画的民族特色得到了增强,同时,也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了我国传统民族文化。本文简要分析了油画创作中的民俗形象及文化意义,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
油画创作;民俗形象;文化意义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在我国油画创作中,开始逐渐流行借用民俗形象,涉及到了比较广泛的民俗内容,成为一种比较典型的文化现象。民俗现象指的是庶民文化,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及制约,存在于心理、行为及语言中。我国绘画一直体现着雅俗不同的特点,但是在当代绘画中开始交汇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形态,值得深入研究。
一、油画创作中民俗形象融入的原因
进入到70年代后,开始逐渐转化和分解绘画艺术,过程中,大力推广虚假英雄主义理想主义;在反思这个现象时,逐渐有伤痕文艺、理性绘画等产生于油画创作领域,这些作品将民俗形象给借用了过来。其中,陈丹青的《朝圣》是民俗形象绘画的代表作。在他的组画中,主要将某一个民俗心理载体、物质民俗等体现于作品中。而程丛林的《送葬的行列》等作品则是采用了世俗形象,真实还原了客观世俗,诱发人们对民族生态进行深入的认识和思考。相较于传统文化观念的社会人,这种则是自然人,社会人统一了共性与个性,性格特征与社会特征较为浓厚;而自然人则具备生理特征,个性心理不鲜明,被俗文化氛围所笼罩,将民俗共同体的心理特征给体现出来。在绘画中广泛借用民俗形象,可以从文化和心理角度进行理解。我国民俗出现时期较长,存在着诸多的古老遗风,甚至从人类初期就出现了诸多习俗。部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变异,但是原始风格的影子依然存在。因为封建保守的影响,我国民俗缓慢发展;在封建意识及民俗约束的综合作用下,同时存在着民俗积极作用和封建意识的毒化作用,这样导致民俗文化比较的原始和封建,从而将盲目性及神秘性的特点给体现了出来。画家对民俗形象的重视,主要原因就在于其能够最为充分集中的表现民族心理素质和民族风貌,它的出现,代表着画家开始反思这些停滞的社会经济文化,将观众心底的共鸣及认同感给唤醒。
二、民俗题材绘画的特点
民俗题材绘画的出现,是在积累现代文化中,持续接受与修正俗文化所导致的。民俗题材绘画虽然统一于民间艺术,但是也有较大的差异存在,虽然都是对民俗现象进行表达,但是民俗直接派生了民间艺术,其组成了民俗,民俗活动或者民俗心理会直接制约到其形式与内容。而民俗题材绘画则属于现代文化,在时展过程中,不断的变革,选择的也是与传统民间美术不同的民俗内容,包括大过新年图、天线送子、镇宅钟馗等。相较于解放区艺术,其选择的形式为人民喜闻乐见的,且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而民俗形象绘画选择的民俗行为大部分则是没有积极意义,且是残存的;从个体及群体特征角度,明朗的面貌都是其所不具备的。借助于某一种俗像或者俗信,将哲理、民族心态给表达出来,以便促使美感知觉状态得到实现。美感体验的主体与客体分别为现代审美观念与滞留的民俗现象,有效组合了审美的矛盾。不通俗性也是民俗题材绘画的一大特点,虽然大众性、人民性是民俗现象的典型特点,但是民俗形象艺术却具备了不通俗性的特点;社会阶层出现了某种需求,进而产生某种文化现象,但是持有俗像心理的共同体并不接受大众化民俗现象的艺术,说明民俗现象艺术并不属于本阶层文化。这种不通俗性,主要是从俗像行为角度讲,有较大的差距存在于精英意识及大众审美趣味之间。民俗文化、物质民俗都比较的实用,民间艺术的辟邪、祈福特点较为浓厚。民俗现象艺术反映了人类某群体的观念,所表达的审美趣味是属于上层文化的范畴。按理来讲,上层文化代表着大众文化,但是研究社会文化结构来讲,民俗现象艺术出现了游离特点,都体现了其不够成熟。虽然表现的世俗态是普遍存在的,却将某一个文化集团的要求给反映出来,这种社会状态导致了其不通俗性的出现。民间艺术反映着民俗观念,具有明确的目的和浓厚的浪漫性。但是民俗现象艺术虽然运用了残存俗像,却表现了比较含蓄和晦涩的文化观念,民俗的普遍性及大众性特点完全得不到体现,这种文化因素导致了不通俗性特点的出现。
三、油画创作中融合传统民俗的意义
1、拓展创新了当代油画创作技巧
当代艺术体现了当代人的精神意识,更新拓展了绘画的艺术形式;且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艺术多元化存在,非常迫切的需要借助于油画创作来将我国的传统文化给展现出来。油画艺术家需要将我国传统民俗文化及民俗元素给合理的融入到当代油画作品创作中,以便将大众民俗感情给更加浓厚的表达出来。描绘方法方面,可以将传统民俗文化中的一些因素给借鉴过来,也可以从题材角度来对民俗事物具体的描述,这样油画创作道路方可以得到有效拓展,且能够更好的发扬我国传统民俗文化。
2、保护和传承我国传统民族文化
现阶段,全球化趋势不断明显,西方文化在较大程度上冲击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经济的高速发展,很容易导致人们忽略掉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而传统民俗文化组成了我国传统文化,因此,就需要适当的保护传统民俗文化,避免遗落我国传统文化。因此,就可以将我国传统民俗文化适当的引入到当代油画创作中,观众在油画作品欣赏中,就能够对民俗文化进行感悟,以便更加透彻的理解民俗文化,获得精神愉悦的同时,能够自觉保护和传承我国传统民俗文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文化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有民俗形象出现于油画创作中,且开始流行。我国油画创作要想持续发展,不能够单单模仿西方油画。我国传统文化及民俗文化十分的丰富,这是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将其融入到当代油画创作中,能够有效拓展油画创作的思路与题材,推动我国油画创作的进步,且对于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也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忠国.论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对当代油画创作产生的作用[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0):123-125.
[2]程俊礼.当代油画创作中我国传统民俗文化元素的融合及渗透[J].美术界,2013,5(19):54-55.
民俗文化传承的意义范文4
摘 要:文章从民俗文化的内涵、形式入手,探讨了大众传媒、大众文化对民俗文化传播与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在大众文化环境下如何借大众传播媒介之力传播民俗文化,并提出传播和发展民俗文化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民俗文化;大众文化;大众传播媒介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10-0175-02
民俗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是我国民族文化传承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有着独特的意义特征和价值内涵。随着大众文化的兴起与发展,一些朴素的民俗技艺和观念也在不断消逝,大众文化与媒介变迁对民俗文化的生存、传承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民俗文化如何传播、发展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一、民俗的内涵及分类
何为民俗?目前尚未有标准的定义。一般来说,民俗是民间民众的风俗和文化生活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它是在普通民众的生产生活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精神的文化现象。也有观点认为民俗即风俗,是一定人群在一定地理环境中生存、发展所形成的生活习惯。
在仲富兰教授的定义当中民俗是一种积淀,是随着人类的产生与发展而形成的,民众世世代代生活的习惯是民俗,民众世代生活的地域是民俗,节日、信仰、礼仪皆是民俗。民俗文化具有地域性、群体性、普遍性、传承性和变异性等特征。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谈及的民俗涉及内容颇多,其分类也一直难有定论,今日民俗学界公认的范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生产劳动民俗、日常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游艺民俗、民间观念、民间文学、宗教及巫术、婚丧嫁娶。
民俗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传统与习惯,已经渗透在中国人的血液之中,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生活习惯。民俗文化是历史积淀的产物,是地方生活的缩影,它历经岁月,不断发展,有些民俗甚至沿袭了几千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是借以窥国人精神风貌的一面镜子。然而随着近代工业社会的到来,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快节奏、机械化的现代大众文化生产生活方式逐渐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原有的思维模式以及生活习惯。现代大众文化与传统民俗文化到底有何区别,各自对人们有怎样的影响力?它们之间的矛盾是否不可调和?
二、大众文化对民俗文化的影响力分析
(一)大众文化与民俗文化的差异化
大众文化是利用现代传媒为工具和平台,大批量的生产、复制,以大量、迅速地传播信息,对受众施以影响。作为一种消费文化,大众文化具有由文化产业机构生产供现代大众消费的商品属性,它常常以商品的形式出现,以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来衡量成败。但是也因其制作方式的标准化以及批量生产、复制,而带有鲜明的标准化、齐一化的特征,所以缺乏真正的文化艺术品的独一无二的个性特征。而今的大众文化逐渐变成了一种消费,注重经济效益,越来越形式化、娱乐化。而民俗文化由于是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变迁的,它更多的表现为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带有一种规范、约束和教化的功能,注重伦理道德等,较之大众文化的轻松娱乐,则稍显理性和庄重。因民俗文化的地域性制约,它的传播方式也多为人际之间的口耳相传,以典型民俗文化形成区域为圆心向外扩散传播,它的影响范围并不如大众文化般广大,且因地域文化的不同而较难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而民俗文化多以一定的繁复的仪式或形式呈现,因而不易复制,不易操作,例如一些民俗技艺,虽有很大的文化价值,但因学习技艺的困难及繁复,濒临失传的困境。
(二)大众文化对民俗文化的正反两方面作用
大众文化以现代商业模式运行,采用现代传媒进行大众传播,其影响力巨大,逐渐成为现代生活的主导文化。民俗文化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但较之大众文化,影响力甚微,已呈现出逐渐被大众文化弱化和消解的趋势。而相对大众文化“文化工业”的复制,民俗文化又因其独特性而备受喜爱。究竟大众文化对民俗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作用呢?笔者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大众文化对民俗文化的弱化和消解作用。大众文化凭借灵活的传播方式,已经延伸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寻常百姓生活中的一部分,电视、广播、报纸、书籍等大众媒介的强势不间歇影响,使得电视、网络等已成为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娱乐方式,也是人民接触最多的方式。人们的空闲时间有限,当大众文化占据主导地位,用于民俗活动的时间也会相应的被挤占,以至于越来越少,对民俗文化的发展不利。现代生活追求快节奏、简单的生活,所以民俗活动的仪式观在大众文化中成为一种累赘,民俗活动对于服饰、工具器械、礼仪的要求,带给人们一种繁复的心理感受,而去偏向选择对此要求甚少、简单通俗的大众文化。以我国婚丧嫁娶风俗中的婚嫁仪式为例,有抬轿娶亲、合髻(结发)的活动形式,嫁娶民俗以其庄重的仪式彰显婚姻关系确立。随着大众文化的发展,简单的西方婚嫁仪式逐渐受到欢迎,甚少有人举行传统的中式婚礼,轿车迎亲代替了抬轿娶亲,婚纱代替了喜服,宣誓代替了三拜,髻发的形式被取消了,而交换戒指则成为结婚的必要仪式。在大众文化的社会环境下,民俗文化的存活空间大大缩小,影响力也日渐微弱,大众文化对民俗文化存在一定的弱化和消解作用。
2.大众文化对民俗文化的推动作用。大众文化的大众媒介传播形式对民俗文化的传播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民俗文化的传播范围较小,且日益受到大众文化的冲击,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民俗活动是有限的,因此民俗文化需要更为宽广的传播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接受和传承。大众传播媒介正是这样一个极佳的平台。电视节目中对社戏、踩高跷、扭秧歌等等民俗活动的播报,让没有参加过这些活动的人也能对此民俗略知一二。一些旅游频道对于各地特色建筑、饮食、服饰等等的介绍,网络上各种旅游攻略中的特色美食推荐、好玩项目、当地民俗风情的帖子,也对民俗文化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大众文化凭借大众传播方式为民俗的传播提供了庞大受众群体。更多的时候,民俗文化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依托于大众文化的传播方式,成为大众文化传播的内容。我们越来越发现,清明踏春、端午划龙舟等民俗活动的举办已不仅是自发的行为,背后是有组织的企业或者赞助商,渐渐出现了广告的身影。各种传统工艺品贩卖处会有制作技艺的展示,如泥塑、布艺等。各种民俗文化依托商业化的模式在大众媒介中频频展现。
三、民俗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启示
面对民俗文化在大众文化语境下式微的境况,保护传统民俗文化、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播和传承更显得日益紧迫。
(一)要保护民俗文化的纯粹性,保持其文化内涵
民俗是历史与文化积淀的产物,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是历史的折射和缩影,决不能为商业运作而失去其内涵。在兴起的民俗旅游中,当地的节日风俗等本应该是结合时宜的特定活动,而有些地方却将祭祀、跳舞等在特定时间地点才举行的民俗活动,随时随意根据游客的需要进行展演,或者为了减少成本对仪式简略或直接省略民俗活动中的某些过程,或者是表演痕迹过重,这样活动本身的神圣和庄重感荡然无存,游客只是在一堆形式或仪式拍照逗乐,感受不到民俗的文化内涵,这对于民俗文化亦是一种伤害,对于民俗文化的传播也极为不利。有些民间工艺比如木刻、泥塑等需要超高的技艺去制作才能得其精髓,而过度的商业化使一些粗制滥造的伪工艺品充斥街头,这些伪工艺品是对真正的民俗技艺的一种侮辱,容易买者这些技艺不过如此的论断,也是对民俗文化的伤害。因此,必须保证我们传播的民俗文化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俗文化,不是为了商业利益而扭曲化的民俗文化,这才是民俗文化传播传承中最根本的前提。
(二)注重开发民俗资源,促进民俗文化产业化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当地人要以全局的眼光,从现有文化中发掘出自己族群和地域的特色民俗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资源开发要坚持可持续性原则,以先进的科学理念做指导,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开发,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同发展。民俗文化的资源开发在旅游业上取得了很好的效益。例如位于深圳市锦绣中华西侧的中国民俗文化村的开发建设,内含22个的25个村寨,均按1:1的比例建成,通过民族风情表演、民间手工艺展示、特定时期举办大型民间节庆活动,如华夏民族大庙会、西双版纳风情月、内蒙古风情周等多种方式,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示出我国各民族原汁原味、丰富多彩的民风民情和民俗文化,让游客充分感受中华民族的灵魂和魅力,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民俗文化展示、参与体验式经济也不断发展,涉及制造业、休闲农业等。民俗文化旅游还能带动相关服务业、手工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解决当地民众就业、增收问题,经济的发展又进而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
(三)民俗文化要借助大众媒介进行传播推广
正如前文所论证,大众传播媒介以灵活的传播方式和庞大的受众群体在传播文化方面取得了强势的效果,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如果借助其多样灵活的传播方式,对民俗文化传播推广一定大有裨益。热播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第二季》中对“打铁花”这样一种民间传统技艺的展示,让更多的人惊叹“打铁花”这项民俗活动的魅力和其中蕴含的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这项鲜为人知的民俗技艺正是通过热播电视栏目这样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取得了可观的宣传效果。民俗文化,单从名称就可以直观的知道其是属于民众性的资源,而非官方的,在今天大众文化的发展语境下,民俗文化传播走向商业化是不可避免的发展道路,媒介的造势推广对其传播、发展和传承也将产生深刻影响。
参考文献:
[1]王雅琨.民俗文化在大众传媒中的传播效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2]孙云春,姚周辉.试论大众古文化影响下的民俗文化[J].温州大学学报.2007(1).
[3]孙天胜.民俗旅游对民间文化的伤害[J].民间文化论坛,2005(3).
[4]王力尉.民族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16).
[5]富仲兰.上海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N].文汇报,2012-04-23.
[6]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7]白月娇.新形势下我国民俗文化发展的意义和对策[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S1).
[8]刁统菊,曲洪,刘爱昕.我国民俗文化的现状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民俗文化传承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民俗文化;群众文化;功能
民俗文化一直是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增强了民族的认同感,塑造了民族性格,强化了民族精神。在创建和谐的群众文化时,民俗文化具有其特别的意义。
1 民俗文化与群众文化的关系
民俗文化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它具有历史性、传承性和大众性等特点,如我国的春节、腊八节、中秋节、重阳节、二月二等。群众文化则是人们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显然它也具有集体性特点[1]。从历史发展看,民俗文化可以被视为群众文化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沉淀下来的一种文化,同时群众文化也包含民俗文化,由此可见他们有着天然的联系,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首先,他们两者的创造者和需求者都是人民大众,而且都是非物质文化,都呈现出一定的区域或民族特色。其次,民俗文化和群众文化有着相同的社会功能,他们都通过文化活动,能增强群体的凝聚力,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民族心理与感情。最后,就表现形式而言,民俗文化是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开展过程中,离不开对当地文化资源、民俗资源的利用。因此,发展群众文化,就一定要发展与群众文化密切相关的民俗文化资源,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创造新的群众文化。
2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中的功能、作用与发展
2.1群众文化发展过程中民俗文化的功能体现
民俗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领域,充分认识其功能,有助于文化传承以及新的群众文化的发展。民俗文化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一)社会认知功能。群众文化首先必须具有大众性以及一定得社会性,否则就不符合“群众”要求。而民俗文化是在一定地域长期形成的一种文化,它本身为群众所创造,并为他们所利用,它具有一定得社会认知功能。如春节的年画多以鲤鱼、莲花、蛟龙、彩凤为素材,它们符合群众追求吉祥如意、走向富裕昌盛的心理;端午节吃粽子、祭祀等,也折射出一定的社会文化。民俗文化的这种社会认知功能是群众文化不可缺少的,它具有民俗性,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并代表前进的方向。(二)道德规范功能。群众文化是符合群众需要的文化,它不是低级趣味的文化,它具有一定道德规范功能。我国的民俗文化追求对真、善、美理念得以弘扬,对假、恶、丑则的唾弃,如精忠报国、邻里和睦、知恩必报、重义轻利、诚实守信、夫妻恩爱、父慈子孝等,这些都是群众文化的精髓。
2.2群众文化发展过程中民俗文化的作用体现
民俗文化的功能是其本身属性所决定的,其作用则在发展群众文化的过程中得以展现,且最重要的就是传承民俗文化是发展群众文化的重要途径。任何文化都不是与生俱来的,群众文化产生于过去及现在,它有一定的时代烙印,而民俗文化形成于本民族祖先,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当下,开展、发展或创新群众文化,离不开对民俗文化的展示,如生活习俗、民族节俗、民族服饰、民间传唱、古典诗文之类等。如我国丹东地区的笑话大赛、每年正月十五的灯谜擂台赛,壮族人民在农历二月二举行的对歌活动,蒙古族的在婚礼庆典上的“婚礼歌”等,还有众多民间歌舞乐、竞技、杂役、游戏等活动,都是群众文化的体现,但是根本上还是民俗文化的展示[2]。相反,通过传承这种民俗文化,群众文化也得到了发展、开拓和创新。
2.3民俗文化随着群众文化发展而发展
民俗文化是群众文化的一种沉淀,且伴随着群众文化的发展而发展。(一)群众文化的不断创新,让一些为大众所接受的文化自然变成“昨天”的民俗文化。社会在不断发展,而群众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一代甚至几代人通过继承、改造、创新、积累发展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必然有新的文化元素加入,也有旧的文化元素的祛除,这使得群众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得到创新。如舞龙舞狮等文化在思想上由传统的祛邪驱恶、祭祀神灵转变为今天的表达丰收喜悦、预祝吉祥,又如端午节,在我国和韩国其表现内容就有很大区别,这都是民俗文化被不断创新的结果。(二)民俗文化具有一定的时代性,随着群众文化的发展,民俗文化不可避免受到其影响甚至限制,这使得部分民俗文化会消失,新的民俗文化会呈现[3]。本质上,文化是由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是生产力的某种社会反映。虽则经济基础的变化,有些会被保留,有些会消失,有些会新生,这是历史的必然。如我国的古诗、词等尽管保留,但生命力大大被削弱,某些群众文化,如民间文学、山歌、烹饪、武术、杂艺等也因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受到冲击。但是新的群众文化,如广场文化(大秧歌、健美操、京剧团体),团体文化(腰鼓队社团,演唱团体),馆类文化(群众艺术馆)等不断涌现。这些文化随着岁月流逝,也可能形成一种民俗文化。
参考文献
[1]张纪.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J].学术论坛,2005(10)
民俗文化传承的意义范文6
1 中国画创作意境与滇西赶摆的宗教特点
中国画创作首要解决的是意境问题,而中国画创作中最高层次是禅境。禅是中国人接触佛教以后,体认到自己心灵的深处,而被灿烂地发挥的一种哲学境界和艺术境界,是一种以韵味为上的阴柔之美。对滇西傣族赶摆民俗活动的宗教特点进行研究,正是滇西赶摆民俗题材创作要积极探索和表现的本质与意境。人类早期的节庆活动是和原始宗教活动合二为一的。傣族信仰佛教,关于“摆”的活动都带有比较浓厚的宗教色彩。赶摆是佛事活动的一种,意为敬佛或是对佛有所供献。但凡笃信佛教的傣族,都认为赶摆是供佛的最大功德,带有祭献和忏悔的意思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也有借此通向佛国天堂之意。运用中国画的创作方式对赶摆这种佛事活动进行描绘,表现傣族人民对佛的敬仰,对佛事活动的重视,折射出傣族人民的人文精神、风俗习惯和信仰。在中国画创作时,表现傣族人民的这种心情和期盼,把傣族赶摆这一活动寄托的美好愿望用具体的形象创作出来,把中国绘画的东方韵味与滇西傣族民俗活动相结合,表现出赶摆民俗活动所包含的本质与内涵,创作出具有宗教色彩??美情趣的中国画作品。
2 中国画创作的内容与滇西赶摆的区域特点
滇西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所谓十里不同天,百里不同俗,滇西赶摆作为最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之一,有着其鲜明的区域特点、地方性特征,这种特征是通过它的宗教信仰反映出来的。滇西傣族节日名目繁多,大都叫做“摆”,如、广母赛、晃露盛会、泼水节、开门节、关门节等,有各自的特点和意义。广母赛,滇西傣族寨子里的男女老幼都要到河边搬运沙子,然后由老年妇女在佛寺院里精心堆沙塔,人们用竹子编制一些祭物,制作彩纸塔帽,人们以此祈求丰收,过上甜美的日子。开门节,也叫摆干朵,此时正是秋收季节,农忙已过,解除“关门节”以来的禁忌,男女青年可以开始自由恋爱、举行婚礼。关门节以来的安居斋戒也随之结束,这期间善男信女们身穿民族盛装,敲锣打鼓,为此举行盛大的集会。各个寨子的男女老少手持各类贡品,如:彩马、彩象、佛伞、佛幡、钱树、鲜花、食物等,随着锣鼓声涌向友邻村寨的寺院参拜礼佛,以此对斋戒期间心存的一些杂念、过错和不端的行为进行反省、忏悔、总结,以崭新的姿态面对未来。赶摆活动的发生、发展、演变正是在这样的地域空间下进行的,它是傣族佛事活动的一种,受傣族的地理环境、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的影响,显示出浓烈的区域性特点。在中国画的创作中,不只是从赶摆的形式上,如傣族人民的穿着打扮、贡品、赶摆细节等方面考虑,更要从滇西赶摆的区域文化所包含的内涵出发,使构建具有区域性、民族性的主题创作带动中国画创作的新模式得以实现。
3 中国画创作和滇西赶摆的民俗文化特点
民俗文化是民众的生活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创造的语言和行为模式,或者说是民族共同创造和遵守的行为规则。滇西赶摆这个题材有它自己的民俗文化特点。钟敬文先生说过:“中国社会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民俗文化的特色。”①这种特色是通过民俗文化的稳定性体现出来的。云南地处边疆,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再加上山高水远,交通不便。直到20世纪50年代,还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状态之中,因此许多极为原始的,极为古朴的民族文化资源,得以在各个民族中保留。滇西赶摆这种民俗文化活动正是经过长期的发展传承下来的,无论哪种形式的赶摆都带有比较浓厚的宗教色彩。这些民俗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民俗文化特点,并通过它的稳定性表现出来,传承至今。滇西赶摆这种民俗活动在傣族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面貌,所以它具有民俗文化中的多元性特征和复合性特征。它是由单一到复杂的过程,它不断地发展,把每个阶段的特色结合在一起,才呈现出今天这样的面貌。
滇西赶摆创作是把赶摆这一佛事活动引入高校中国画创作课堂,通过对赶摆一系列活动进行取舍、重组和再创造展现出来。它不仅是傣族民俗文化活动的原始再现,还是经过用心提炼,注入情感后创作得来的。以民俗题材为主题的民俗绘画艺术有着自己鲜明的特征。之所以选择中国工笔画的方式来表现这个题材,是因为中国社会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形成的自己的民俗文化和绘画艺术的特征,是一脉相承的,二者的结合无疑会呈现一种新的面貌,这正是高校中国画民俗题材创作要追求的,这种特征则是通过民俗文化和中国画的稳定性体现出来。中国画理论的传承具有相对稳定性。中国古代画论是中国古代画家绘画实践的理论结晶,是中国传统绘画思想的集中体现。经历了无数次的改朝换代和社会变革,却始终随着时间的推移传承至今。如顾恺之的“传神论”奠定了绘画美学的基础。谢赫的“六法”是中国古代美术品评作品的标准和重要的美学原则。宗炳的“畅神论”, 在创作思想上,要求画家要体现自然内在的精神运动,而不是自然影物的机械摹似。诸如此类画论在当时已经定型,并一直传承下来,这正说明中国画传承上的稳定性特征。这些理论在滇西赶摆创作中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在中国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同时期不同画家有着风格各异的美术作品,现当代高校中国画教学与创作正是借鉴和吸取了这些作品的精华,才展现出今天特有的面貌。正因为中国绘画与民俗文化有着如此相近的特点,这就使把中国绘画的东方韵味与中国特色民俗艺术相结合的想法成为了可能。把这些综合因素利用起来,才能丰富中国画的教学与创作实践。
总之,滇西赶摆民俗题材创作是中国民俗文化艺术与中国画艺术碰撞的产物。把滇西赶摆这种民俗活动引入高校中国画教学和创作实践中,即满足区域民俗文化的传承,又丰富了中国画创作题材,满足美术学教育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为中国画创作提供了有意义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