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俗文化的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俗文化的特征范文1
论文摘要:淮阳“泥泥狗”作为中华民族民俗文化中的一种极为典型、罕见的民间艺术形式,蕴含着丰富的原始文化信息,构成该地区独特的民间风俗景观。
1.淮阳“泥泥狗”的生存背景及渊源
淮阳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古称陈州,又名宛丘,历来被认为是古代传说中伏羲氏与神农氏两位帝王的故乡。淮阳作为伏羲定都、创业和长眠之地,不仅为大量的史籍文献所记载,也被众多的遗迹遗俗、神话传说和现代考古所证实。中华民族始祖伏羲与抟土造人,主持人类婚姻结合 、生育繁衍,为后世祀为皋(高)媒的伟大的母亲神女娲,被淮阳当地百姓称为“人祖爷”和“人祖奶奶”。关于人祖伏羲 、女娲兄妹在当地创世、治世的各种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在百姓中广泛流传:为纪念伏羲功德,后人在太吴陵建有宫殿式陵庙,俗称“人祖庙”。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到三月初三,太吴陵有盛大的祭祀“人祖庙会”,当地人称“二月会”。
“泥泥狗”是准阳太吴陵“人祖庙会”上泥玩具的总称,又称“陵狗”。当地人说它是为伏羲、女娲看守陵庙的“神狗”,颇为神圣。若买了“泥泥狗”送给亲朋好友,可以消灾 、祛病。淮阳泥玩具 的种类 繁多 ,鸟兽虫鱼 ,奇形怪状 ,为何偏偏叫做“泥泥狗”呢?“泥泥狗”这种古老文化遗传在史籍中并无记载,因而至今没有谁能说清它的来龙去脉,但是当地流传着很多有趣的故事和传说。从当地的遗风中我们可以证实:淮阳“泥泥狗”玩具和当地“人祖”的信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淮阳“泥泥狗”产生之初的功能并儿童的玩具,而是用来祭祀伏羲、女蜗的“圣物”,担当起沟通人 与神灵的重任 .寄托了人们对祖先的信仰和崇拜。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这一“物”产生多方面的需求,也引起 了其功能的演变,使之逐渐成为娱乐用品,兼负娱神、娱人的多种功能 。淮阳“泥泥狗”品类 、系列极为奇特 ,多属不可名状的奇禽怪兽,古拙简朴,承载了许多传统文化信息:人类学专家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它和当地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及民间信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远古时代祖先崇拜、生命崇拜的遗留。
2.淮阳“泥泥狗”的民俗文化内涵
民间美术是一种民俗现象,它是广大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内容和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价值。民间美术的产生和演变与社会历史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曾这样说过:“忽视民间艺术,就不可能真正了解民族文化及其基本精神 ,不将民间艺术当作民俗现象来考察,不研究它与其他民俗活动的关系,也就使民间艺术失去 了依托,不可能对民间美术有深层的了解。”所以,研究一切民间美术形式,都应沿着民俗这条路子,只有这样,才能理清其脉络。
河南淮阳地区民间风俗孕育和发展了“泥泥狗”这一 民间艺术形式 ,而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又充实和丰富了民间风俗的内容,它同 乡村民俗一样恬淡而淳朴 ,是劳动人民淳风之美的体现和物化。淮阳“泥泥狗”的价值,更多体现在它独特的民俗内涵上 ,民间祖先崇拜 而带来 的原始情感和深厚的原始神秘心理,使这一民间艺术品连绵不断,发展延续至今,成为当地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1)祖先崇拜
民间信仰是一个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约定思维与行为的准则。在中国民俗中,万物有灵的观念是各种信仰的基础。“万物有灵观是原始初民对 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认识所取得的第一成果。”万物生灵,神人合一,物我两忘,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早期的人类意识还不具备从自然的客体中完全分离开来的能力,自身的脆弱与生存的欲望使他们把保护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一些在他们看来具有很大威慑力的禽兽 、自然力上。人们把自然力人格化,视为有灵魂的载体,塑造成超 自然的神灵,产生了对 自然界各种动植物的“图腾”崇拜和对这些神灵的虔诚的祈求。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原始先民逐步由对自然力的崇拜发展到对氏族图腾与祖先的崇拜 ,而这些具有原始宗教文化特征的“图腾”历经数千年,伴随着古老的宗教祭祀、民俗活动而遗存下来 。
淮阳“泥泥狗”出自当地人纯朴 、虔诚 的祭祖崇生心理 ,是民间世代的口传心授的模仿创造。淮阳“泥泥狗”所表现的内容丰富而奇特 ,每个形象都有其深刻内涵,有的简直就是古书《山海经》里描述的奇禽怪兽的“图解”。据《中华都要览》载:“《山海经》及其它古籍中记载 的以陈地 (淮阳)为中心区域活动 的古帝、祖先神及其部落就有 20多个。淮阳是太吴伏羲和炎帝神农氏的都邑,还有女娲氏之都城 (今河南西华县东 ,距淮阳仅 30公里 )。淮阳可谓是 ‘三皇之都 ’,因此遗存下众多怪异形体的图腾神祗也就不足为奇 了。”淮 阳“泥泥狗”玩具和当地“人祖”的信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以愉悦人们心情为 目的,具有超越物用功利性的特点 ,主要用于人们“精神的实用”,满足人们精神和心理诉求。
太吴伏羲教民佃渔畜牧,制定姓氏 ,画八卦 ,定嫁娶,制琴瑟,在人类还处于蒙昧的状态下 ,创下 了巨大的历史功绩 ,在人类原始历史进程中,对 中华 民族的生存发展立下了不朽功勋,不能不为后人顶礼膜拜。祖先崇拜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太吴陵则是这一文化的典型和代表,每年的“人祖庙会”便是人们祭祀祖先的重要民俗活动。庙会上的祭祀物“泥泥狗”是为伏羲、女娲看守陵庙的“神狗”,传说“泥泥狗”是人祖造人后捏的,渗透着巫术 的神力。“泥泥狗”是来赶庙会的人必买的吉祥物,是本地独特习俗 ,所有的孩子都能向赶庙会回来的香客索要“泥泥狗”。“老斋公,恁慢走,赶会捎个花灵狗,恁老活到九十九。”每逢孩子们唱着民俗歌谣索要“泥泥狗”时,赶庙会回来的大人们都以此为吉祥的兆头,都会很乐意地把“泥泥狗”撒在地上,看着孩子们哄抢 ,然后放在嘴里 ,呜呜地吹响…… (2)对生殖 、生命的信仰
生殖崇拜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同。老子在《道德经》中云:“玄牝之门,谓之天地根。”老子认为 ,天地间万物源于女性的生育功能。在远古时代 ,人们对人的生殖机制还没有科学的认识,在原始混沌思维和神话的作用下,生殖和生命被蒙上了一层神秘而神圣的面纱。“在原始人类的生存意识中,壮大部落群体力量的基本方式是繁衍和生殖。由于这类行为对生存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所以,很快就从 自然的原始行为上升为社会性行为 ,社会价值化的繁衍和生殖 ,就不仅是行为而同时也是观念 ,在这个基础 ,产生生殖崇拜是 自然不过的事了:”先民们虔诚地祭祀生殖之神,生殖崇拜成为原始人类普遍的宗教信仰。《周易·系辞下》云:“一阴一阳谓之道”,“男女媾精,万物化生”,“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这些都是直接对男女性行为的捕写。虽然远古时科学不发达,但人们已经懂得,男女交合关乎着人的生命的诞生,关乎人类的发展。
淮阳“泥泥狗”中最具代表性 的“人祖猴 ”,造型似人非人,似猿非猿 ,但从整体看 ,威严 、庄重 、神秘。尽管不同艺人的表现手法各有不同 ,但每个“人祖猴 ”的下部或胸部都绘有 明确的“女性生殖器”符号,并且十分夸 张,这在我国的民间玩具 中是独一无二的。“人祖猴”上绘制 的这些符号涵盖两个古远的信息 :一是对女娲“抟土造人”的讴歌,使人们万世不忘女娲繁衍人类的伟大功德;二是对女性生殖器的崇拜 。淮阳泥泥狗“女阴生殖器”符号,是人类原始文化最真实 、最具体的体现。联系淮阳当地 的民间信仰,我们不难发现它与女娲造人 、繁衍子孙 等传说的关系 ,这显然是对女娲 和伏羲结合生育人类的生殖 崇拜。这点在“人祖庙会”的另外一种民俗活动——“摸子孙窑”中,也有较为强烈的体现。太吴陵内俗称“二殿”的显 殿青基石上有一个深二寸许的洼窑.当地人称 “子孙 窑”“子孙窝窝”,众多求子者在此虔诚膜拜 ,膜拜时必须用手摸一下窑 ¨,触摸窑门时 ,说出心中之愿,可保子孙繁衍,人丁兴旺:这个手摸“子孙窑”的风俗,反映了远古时代对女性生殖器崇拜的习俗并一直延续至今 ,寄托了人们强烈 的生命欲望和对美好生活的祈盼 。这些奇特的符 号与民俗活动世代相传 ,延续不变 ,难怪民俗 、民艺专家们称它们为“活化石”:
(3)迎福纳祥的美好愿望
中国吉祥文化老而神秘,并广泛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民间玩具作为中国传统 民间艺的一种独特 艺术形式,在其产生、发展的过程 中,也深受吉祥文化的影响,从而以其鲜明的娱乐性、教化性 、趣味性和祈福性充实着人们的生活,并以娱乐的方式向社会传播民俗文化意识。“劳动者是艺术的奠基人 ,同时也是生活的创造者,蕴藏在劳动者内心的美好情感则是艺术与生活的生命基础。”
所以,情感因素是我们理解民间艺术审美价值的钥匙。几乎所有 民间艺术品 ,我们总能发现其中蕴藏的情感内容——迎福纳祥的美好愿望。“‘祈福禳灾 、趋吉避祸’是人类社会特定历史时期的精神需求,以禳灾纳吉为主题的吉祥艺术创造 ,缘 于民众对无力征服,却又渴望能够抗拒的 自然灾害和人为祸患的心理希冀,这种精神要求广泛 而深刻地渗透到民众的 日常生活中,成为慰藉精神、改善命运 、向往 美好 生活的重要途径 。”民间玩具同乡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它是人们生活所需要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物质产 品,同时又是传授美的艺术品。淮阳“泥泥狗”用暗示和象征手法,利用玩 具特定的审美形象 ,巧妙地表达“吉祥如意”“种族繁衍”“生命崇拜”等寓意,生动形象地表达出劳动人民长久延续 、繁荣 昌盛的美好愿望:
综上,在淮阳的“人祖庙会”上,赶庙会的人争相购买“泥泥狗”这类的泥玩具,把它们看作是伸物带回家去 ,供在“人祖 ”前的香案上或家里的神龛,取其多子、增福之意,具有浓浓的人情意味 ,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征服 自然 、追求生命、憧憬幸福的美好愿望。这种民俗世代相传,构成该地区独特的民间风俗景观:淮阳民间艺人采取最简易、最便利的手工制作,利用最廉价的泥土,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丰富大胆的想象,凭借灵巧的技艺,就地取材,创造出了淮阳“泥泥狗”神秘莫测 、怪诞诡异 、绚丽多彩的造型形态,丰富着人们的生活及精神世界。淮阳“泥泥狗” 仅具有永恒的历史价值,而且还蕴藏着弥足珍贵的文化价值。它是现代文化产业的珍贵资源,也是开展国际文化交流重要的旅游资源 ,我们应该全面审视其价值,并在现代社会中发挥其功能:
参考文献
[1]钟敬文.话说民间文化[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
[2]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M].重庆:重庆出版神,2006.
[3]丘菊贤,杨东晨.中华都要览I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丰十,l988.
[4]张晓凌.中国原始艺术精神[M].重庆:重庆 版社,1992.
民俗文化的特征范文2
[关键词] 民俗 文化 包装设计 传承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20.042
现代包装设计是一门以文化为本位,以生活为基础,以现代为导向的设计学科,所以我们应把包装设计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来对待。包装设计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也必然要反映不同民族的心理特征,同时将这种民族性格和文化观念表现在设计及创造活动中。如德国人的严谨理性,英国人的刻板守旧,法国人的浪漫情怀,日本人的细腻灵巧,韩国人的奋发图强,中国人则追求和谐、喜庆、圆满、吉祥,这些都是各民族性格和文化观念的表露。
一、民俗与文化
包装设计是商业的艺术,同时也是民俗文化的艺术,包装设计与民俗文化息息相关。民俗又称风俗,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定人群在一定环境中生存、发展形成的生活习惯。风俗总是随着生活而存在,人类文化有多久,风俗就有多久,风俗习惯是民族识别的重要标志。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价值观、道德伦理、法律、知识、科学、美术、艺术、风尚习俗等。
民俗文化是指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由于各民族所处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及政治因素不同,长期以来逐渐形成各民族不同的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特色。民俗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与时代的发展对立统一,同时也在自身不断的更新与发展,包装设计文化作为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与民族文化的各个时展是叠合的、统一的,展现民族风格的包装设计,促进了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完善,推动了国际文化的交流。
二、民俗文化特征在包装设计构成要素中的体现
民俗文化特征对产品包装设计的影响具体来讲主要体现在图形、字体、色彩、材料、形体结构等多种要素上。
1、包装图形的民俗文化性
21世纪是“读图时代”,图形作为视觉要素的表现形式,既有感性的视觉形象,又有可观的内容,图形语言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能够迅速准确地传达出来的视觉信息。优秀的包装设计图形不仅是对产品本身的广告宣传,而且在体现民族风格上也起着潜移默化的设计艺术效果。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许多向往美好生活,寓意吉祥如意的图案,巧妙的运用了人物、走兽、花鸟、日月星辰等,应用象征、比拟、谐音、借喻、双关等手法,创造出多种多样体现吉祥寓意的图形图案。这些图形图案已普及于民俗习惯中,使人们一看就懂。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包装设计中常用的有福、禄、寿、梅、兰、竹、菊、龙凤、麒麟、白鹤、鸳鸯、喜鹊、荷花、门神画、京剧脸谱、剪纸、皮影、木版年画、蜡染艺术等等,体现出了中国特有的文化时代感和浓厚的传统特色,增加了商品包装的文化情调。
2、包装字体的民俗文化性
文字是传达信息的最直接和有效的媒介,有时包装设计可以没有图形形象,但是不可以没有文字。许多优秀的包装设计都十分注意文字形象设计,甚至完全是以文字来装潢画面的。在现代包装设计中,以文字的象形为主来塑造品牌风格的设计作品屡见不鲜,表现出简洁、清新、典雅并富有现代文化气息,广受消费者的青睐。我国汉字有悠久的历史,字体造型极富变化,篆书的古朴高雅,隶书的整体统一、生动端庄,草书的挥洒豪放、变幻莫测,黑体的醒目和力度,只要在包装设计中应用恰当,不仅体现产品文化价值,而且起到了锦上添花的效果。例如在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用各种书法或变体形式组成“百福”、“百禄”、“百寿”、“百喜”图,应用在包装设计中表达人们美好的情感与愿望,民族艺术和传统文化相应相声、耐人回味。日本传统商品包装设计上使用书法字体也是一种普遍现象,他们根据商品的特性设计书法字体造型,形式感强,字体风格多样,把商品特色和设计较为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在欧美国家包装设计中我们还常见拉丁文字同样也利用传统手写体表现产品的文化特色。
3、包装色彩的民俗文化性
色彩作为一种设计语言,在包装设计领域中最具视觉冲击力,设计中要求醒目、对比强烈,有较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来唤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促进销售。民俗色彩也可以从民间色中去学习,有年画、剪纸、皮影、彩塑、刺绣等等,民间艺诀“红红绿绿,图个吉利”体现了中国民间艺术的色彩特征。民间色彩既原始又现代,极具创造性。例如民间年画色彩单纯、明丽,纯色使用较多;民间剪纸艺术用色大胆、刺激、浓烈、情感传达直观朴素;玩具彩塑,多采用红、黄、蓝等原色,黑与白极色或紫、绿、橙间色,显示色彩独有的强烈和刺激性。中国现代包装设计绝不能忽视民间色彩的审美追求,它们丰富、刺激、充满活力,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各国家、各民族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艺术、教育、以及自然环境和传统习惯的不同,表现在气质、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也是不相同的,对色彩也会各有偏爱。如红、黄、绿、金色是象征吉利喜庆的色彩,在中国和东方民族中红色象征着喜庆、热烈、积极向上、团圆、甚至忠贞,是传统的节日色彩;绿色在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里是最受欢迎的颜色,因为绿色是生命之色的象征;在墨西哥,人们广泛使用代表国家色的红、白、绿三色;巴拉圭普遍爱好明朗的色彩;巴西人认为紫色表示悲哀,黄色表示绝望,紫黄两色配在一起会引起噩兆;在委内瑞拉,红色、绿色、茶色、白色、黑色分别代表国内五大政党,一般商品包装不用上述五种颜色。
民俗文化的特征范文3
关键词 俗语
汉民族 本土文化 价值取向
在语言这个符号系统中,俗语是一种以极少的文字反映多信息的语言形式,言简意赅是它的优势。它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因此,它又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拥有了一大批使用者和传播者。它不是某个专家学者书斋里苦思冥想出来的产物,而是广大人民在生活中用集体的智慧创造出来的,民族文化土壤中培植出来的一朵奇葩。因此,在俗语这个简洁的形式里面,就希杰先生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的手段,是社会的窗口,是个人心灵的镜子,是古代生活的活化石。”俗语作为语言的一种形式,就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活化石的重任。
一、俗语语言形式的选择就是一种本土文化的折射
“语言是信息的载体,语言本身就是信息,这信息就是民族文化积淀。”汉语俗语在语言形式的选择上,就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汉民族的文化心理,也就是说汉民族的思维模式、审美情趣、哲学思想等,都在俗语的语言形式上留下了或隐或现的烙印。
1、俗语重形象的表现形式,体现了汉民族偏重表象的思维是一种近乎“形象思维”的模式。这不是说汉民族的思维品质不好,或是汉民族的原始思维模式就是建立在“观物取象”的基础上的,汉民族习惯于以感性的成分就占了优势,而理性的成分就显得薄弱了些。这种思维的模式体现在俗语的语言形式上就是:强调形式的完整性,语义的形象性。
俗语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在结构形式上,俗语具有比较完整的句子结构。如“识时务者为俊杰”,主谓宾齐整;“吃了砒霜药老虎”,是个连谓语句。甚至还有紧缩复句形式的俗语,如“上梁不正下梁歪”、“日间不作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俗语在语义的传递时,特别注意语义形象性,俗语的形象性往往是通过运用各种修辞手段来实现的。如“天下的乌鸦一般黑”是通过比喻手法,比喻不管什么样的坏人,都有一样的坏。用“乌鸦”来比喻黑心肝的坏人,再形象不过。“大丈夫顶天立地”是通过夸张的手法,形容有志气有作为的人形象高大,气概豪迈。“恶有恶报,善有善报”这是旧时佛家劝告人行善改恶的口头语,它通过对偶的形式,告诫人们做好事就有好报应,做坏事就有恶报应。“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臭皮匠”、“诸葛亮”又是使用的借代手法,“臭皮匠”代平常之人,“诸葛亮”代足智多谋者。其余如使用比拟手法的“庄稼不认爹和娘,功夫到自然强”;顶真手法的“林多水多,水多粮多”;使用摹状手法的“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使用双关手法的“要打当面鼓,莫敲背后锣”。又由于俗语是劳动者人民创造出来的,因此,俗语在词汇的选择上,也颇具平常心,大多选用朴实无华,平实易懂的词语,这样就使俗语更具平民风格,更平易近人,这也是俗语千百年来得以常兴不衰的原因之一。
2、汉民族这种重直觉,重整体的思维模式还体现在汉语的俗语中,词的独立性极差,词的意义,就词本身而言,在俗语中不能很好地独立展示,有的词义几乎全部丧失了它原有的意义,一条俗语的意义要用整体的、相对的宏观的目光去审视,而决不能用1加1等于2的思维方式套用到俗语的理解上。如果肤浅的用1加1等于2的模式去看俗语的话,那么我们所理解的俗语,仅仅是几个词义的迭加,而几个词义的简单迭加后所得出的俗语的含义,有时与俗语真正的含义风马牛不相及,充其量也只是非驴非马的怪物。如“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大河里有水小河里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死知府不如一个活老鼠”等,这些俗语中词的个体符号意义在整条俗语的表现上,已显得微乎其微,读者必须用整体的、相对宏观的甚至要用哲学的眼光去审视,方能悟出其真谛来。
3、汉民族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汉民族喜爱四平八稳,以对称为美,喜欢成双成对,两两照应。表现在俗语的语言形式上,俗语以对偶句的形式出现的也占有很大的篇幅,如“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千尺有头,百尺有尾”、“不怕红脸关公,就怕抿嘴菩萨”等。在语音形式上,俗语讲究音律美,讲究顺口,便于一气呵成。俗语虽在平仄及韵律的要求上不如做诗词那么讲究,但广大人民在创造它时,由于大多数是口头代代相传,于是传来传去,留下顺口的,去掉拗口的,无意之中,就使得俗语意韵和谐,平仄有致,琅琅上口。如“祸到临头再念佛”、“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又如“太婆今年八十八,曾见东南阵头发”,押花韵,合发花辙:“死了张屠夫,不吃浑花猪”押模韵,合姑功辙:“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押痕韵,合人辰辙。
4、汉民族性格较为含蓄,说话不显山不露水,因此在俗语中,比喻、一语双关等修辞手法也广为运用,如:“爪儿只拣软处捏”是比喻那些专门欺侮弱小的事;“狗改不了吃屎”是比喻暗示人改不了做坏事的本性。“打开天窗说亮话”是使用双关手法,表层的意思要打开天窗透着光亮说话,实际上指不要遮遮掩掩地,要说明明白白的话。“包子有肉不在褶子上”,含蓄地告诫人们看问题要看实质,而不能只看外表。在诸多修辞方法的使用上,比喻又占绝对的优势,因为比喻既通俗易懂,又不失中国人重含蓄、委婉表达的性格特点,两全其美,一石二鸟何乐而不为?
5、汉语俗语的用词也反映了汉民族独特的本土特征,有些俗语,你不用去考证它是出自江南水乡,还是来自黄土高坡,俗语本身就外泄了它的春光。如“车到山前必有路”和“船到桥头自然直”这两条俗语,其意义是一个指向,但从俗语的词语的选择上,前者是“车”与“山”,后者是“船”和“桥”,这些事物都带有明显的乡土地理特征,不用考证,便可知前者来自山区,后者出自水乡。再如“心急吃不了热馒头”与“心急吃了热汤圆”,二者的意义指向是一致的,但所选的事物一是“馒头”,北方人的主食;一是“汤圆”,南方人的爱物,特征鲜明。再如“深山里出鹞鹰,众人里出高人”、“大海里藏珍宝,群众中出英雄”、“哪样亲戚哪样待,哪样馍馍哪样菜”、“看风使舵,就水弯船”,这些俗语的意义指向大同小异,然而,所选事物却都带有浓烈的乡土气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定是出自渔家;“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大约出自樵夫之口;“大官吃大馍,小官吃小馍”是北方平民对官者的评论。这些,正好说明了俗语的平民性质,是广大劳动人民创造的。因此,在创造时无不打上独特的本土文化印记。
二、俗语反映了汉民族独特的本土文化心理
“语言对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语言负载着文化,传播着文化,也创造着文化。”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语言,文化就像无根的浮萍,无法天长地久地存在下去。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也是文化的忠实奴仆,它忠实地记录着为之服务的这个民族的一切。因此,从语言,尤其是被人民大众广为接受与流传的俗语中,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出汉民族独特的本土文化心理。
1、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国,这是众所周知的,而中国从原始的奴隶社会起,在人与人之间就竖立起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这就是残酷无情的阶级关系,这个屏障尤如人们心理上的万里长城,时时刻刻提醒人们,无人可以跨越,因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非要下功夫去研究,去协调的。因此“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秀才说书,见屠户说猪”这种圆滑的处理哲学便千古流传。“多载花少载刺,留着人情好办事”、“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朝中有人好做官”等。这些俗语,都是汉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通过几代人的实践,得出的宝贵经验,这些经验代代相传,并不断总结、完善、发扬、光大,以至于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现在,汉民族也不得不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抽出一定的时间、精力去研究周围的人,去研究如何与上、与下、与同仁们和睦相处。常听人感叹:活得真累,这个累不是生理上的累。生理上的累,中国人远不能和日本人相提并论。这个累,是心理上的累,这比生理上的累更来得累人,更不能自拔。这是汉民族特有的“墙”文化,也有称之为“麻将”文化使然。
2、汉民族一直以儒家思想作为自己行为的基本价值原则,儒家思想是以仁为核心观念的,而且特别强调礼,这就使汉民族在千百年的历史中,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以德报怨”、“自谦自卑”为心理基础的处事方式。“以德报怨”一直是正人君子们不倦追求的美德。而“自谦自卑”这种心理特征的根源可以上溯到先秦时代古人“谦受益,满招损”的哲学思想。反映在俗语中如:“强中更有强中手”、“三人行必有我师”、“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知恩不报非君子,万古千秋作骂名”等。 转贴于
3、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又使汉民族的性格中增加一个颇具特色的“自足”性,其心理基础就是“知足常乐”。“人比人,气死人”,就看你怎么比,“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若这样一比,就心满意足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其实就是在没法与上相比时,为给自己的心理寻找一种平衡而使用的自我安慰法。这种自我安慰法若再向前跨上一步,那就是著名的“阿Q”精神胜利法。被人打了是“被儿子打了”,比不上别人,就“我的祖宗比你强”,被人欺侮了,而无力量对抗时,便“君子不记小人过”,这样一来,就使自己永远处于自我劝导、自我安慰、自我陶醉、自我胜利的良好状态之中。在这种状态中即使是碰上天灾人祸这样的大事,也能以“生死有命,宝贵在天”一推了之。然而正是这种“知足常乐”的小农文化,造成汉民族在某些时候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情性。
4、“在传统中国人的深层心理结构中,一直是把‘和谐’或‘和气’当作最高的目标,以自然之和谐为真,以人人之和谐为美。”俗语“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两人和好,不用愁恼”、“家不和,外人欺”、“将相不和,国有大祸”、“夫妻不和,奸人作怪”,就充分反映了这一传统思想。汉民族崇尚天人合一,但更崇尚人人合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谐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而人和又是和谐的最高境界。要达到“和谐”的境界,并非易事,尤其在接人待物时,方式是不可不考虑的。汉民族寻找人和的最佳方式就是“中庸”,不偏人倚,不温不火,因此,温良恭俭让的君子风范便成了汉民族检点自己言行的规矩。然而,很多事情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和是重要的,争斗却也是难免的,舌头有时还会跟牙打架呢,在这种时候,君子们就必须牢记一个“忍”字,“小不忍则乱大谋”、“忍得一时忿,终身无烦恼”,“忍”之后便是退,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退之后,便独善其身,修身养性。“当西方民族汲汲于向外探索,以发展世界,改造世界为获得自由的途径时,中国人则向内探求,以认识自身,完善自身为获得自由的途径。”这就是地道的中国人。
5、与“忍”很不和谐的是,在中国人的心理深处,时不时地闪烁出“面子”二字,这两个字常常使人们处于忍无可忍的二难境地。明明有些事退一步则海阔天空,然而一旦退了一步,便失去了面子,失去了面子便无脸面见人,这时汉文化弥漫于整个身心的汉民族来说是非常可怕的事,“人的名,树的影”两者相依为命,缺一不可。因此“宁可身受苦,不叫脸受热”、“死要面子活受罪”,也是甘心情愿的事。更有甚者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其实,碎玉的作用有时远不如全瓦的作用大,何苦呢?争面子,从某个角度看是争虚名,争虚名是为了一时的虚荣,一时的痛快,这对一个务实的民族来说,实在是很不相称的,然而这却是“中国精神的纲领”,(鲁迅语)或者说这是汉民族的一种“气质”,为了保住“面子”,可以舍弃一切,甚至丢掉性命。
三、汉语俗语充斥了汉民族古色古香的各种价值取向
汉语俗语是植根于中华民族肥沃的土壤中,因此,它散发了浓郁的民族气息,充斥了汉民族古色古香的各种价值取向。
1、汉民族在道德观的取向上是“宁死不下道”,德被汉民族列为教化之首。当然,对于不同的人群,其道德取向是不一致的,君有君德,臣有臣德,民有民德。即便是同一人群在不同的时代,对德的要求也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例如:妇女的德在封建社会是“三从四德”,甚至是“无才便是德”,而在新时代则要求妇女的德是“自立、自强、自尊、自爱”。
2、在义利观的取向上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财是可贵的“有钱能使鬼推磨”,因此,有些人便见利忘义,“心为黄金黑,鳃为白酒红”,然而这些是为君子所不齿的,君子们认为“铁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君子要舍利取义,“宁可饿死,决不失节”,其精神可歌可泣,但广大的既非君子又非小人的老百姓对义利的取向还是“害人之事不为,非义之财不取”,只要取之有道,钱财总不是个坏东西。
3、在家乡观的取向上,汉民族是异常地依恋家乡,所谓“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父母在,不远游”、“穷家难舍,热土难离”,若在异乡碰上家乡人更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汉民族对家乡不仅是依恋,对家乡人更是倍加关照,“朝中有人好做官”、“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是一个真实的写照。有时,这种关照甚至置原则于不顾,“好狗护三邻,好汉护三村”,“裙带关系”这样的词语大概只有汉民族的理解最为深刻。
4、在处事观的取向上,汉民族讲究方圆。方既正,人要有正气,“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身正不怕影子斜”,甚至“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然而一味地正,一味地方,难免锋芒毕露,得罪的人多了,做事难免到处碰壁,于是不得不在方之外,包裹上圆的外衣,这样“见着先生说书,见着屠夫说猪”、“出门看天气,说话看脸色”、“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就顺理成章地成了某些人处理的座右铭。
5、对于美的价值取向上,汉民族崇尚人格美,崇尚对内在品格的塑造,所谓“包子有肉不在褶上”,褶子再多、再美,没有与之相称的内涵,这种包子是假大空。而内涵如若丰富多彩,那么外在褶子多少,美丑都是次要的东西。“与其修辞容貌,不如修正胸怀”,这正是符合汉民族求真务实的特性。
以上,只是一些粗浅的分析,其实俗语所蕴含的内容,所折射的思想,所承载的信息还是远远不止这些,说一部俗语辞典就是一部“百科全书”是绝不过分的。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1
2,3,4.王希杰.修辞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5.武斌.现代中国人—从过去走向未来.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
6.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7.温端政.中国俗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
8.张斌.现代汉语.语文出版社,1981
9.张斌.中国俗文化.语文出版社,1983
民俗文化的特征范文4
一、民族民俗文化的价值
所谓民俗,就是民众的一种独特的、重复的生活方式,来自民间,生存于民间。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在与自然的长期的自由自觉的交往活动中所积累和沉淀下来的具有继承性的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传统。它包括生产与生活习俗、游艺竞技习俗、礼仪制度习俗、社会组织习俗、民间文学艺术等。民俗文化以多样的表现形式和传播载体,深深地渗入在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衣食住行到民族兴衰,天心民意,人间世象,无一不在民俗文化中得到折射。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留在现实中的记忆,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每一个民俗背后都烙刻着那一个深深的记忆痕迹。在民俗文化中,“民”性、民族性、大?性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酝酿了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这种民俗文化上的多样性,为我们研究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艺术以及其他艺术提供了丰富的文献和实物的佐证,也是我们发展特色文化的重要资源。我国很多少数民族是民俗文化丰富的地区,且多处于自然存在状态。这一原生态的民俗文化特征,一方面使它具有了独特的文化研究价值和文化开发利用价值,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在流传过程中的变异和失散。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目前一些地区对民俗、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不够,使其资源处于艰难的境地,加之外来强势文化的渗透,对这些别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许多地区的人们已经在服饰、建筑、风俗习惯等方面逐渐淡化,不少民俗资源已经改变了原有的文化特征,有些甚至濒临消失。有效地保护、合理地开发和更好地利用民俗文化资源推动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史许多拥有这些资源的地区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民族民俗文化对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意义
1.民族民俗文化的地位
中国史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产生和积累了丰富的民俗文化,让我们得以从中追寻到祖先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足迹。民俗文化作为我们的母体文化,是我们民族精神情感、道德传统、个性特征乃至民族凝聚力、亲和力的载体。民族民俗文化作为民族地区最具特色的文化,以其社会性、多样性、地域性、传承性、变异性、时代性等特征,丰富的内涵和多彩的形态为我们展现着民族发展的历程和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是我们发展文化事业,推进民族地方文化产业建设的重要资源。
2.民族民俗文化在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民族民俗文化在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中的作用及其工作意义是深远的,图书馆应该努力做好民族民俗文化实物搜集、整理、保存与开发利用工作,这是创特色馆藏、特色服务的重要途径。
民族民俗文化的搜集工作重要性,还体现在它能为地方决策机构提供科学参考依据。在当前改革开放大环境下,如何利用本地区特有的优势来振兴地方经济,成为各地政府部门优先考虑的课题。因此,各地政府在制定各种发展规划时,必须充分了解本地区自然环境、资源状况、各产业部门特点,民族风俗、文化以及不同时期的方针政策、成就、经验、教训和社会各个领域的重大进展信息,分析得失,地方文献正是这些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保护和弘扬民族民俗文化是图书馆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民族民俗文化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具有巨大的塑造、规范、引导和凝聚作用。民族民俗文化记录和反映的是这一地区的民族风俗、风情、民族人文景观。民族的风俗文化对于同一家乡的人来说格外有亲切感,感染力、说服力特别强,从而激发他们爱祖国、爱家乡,建设美好家园的精神力量。搜集、整理民族民俗文化,为合理开发利用当地民俗文化提供详实的资料,是图书馆文献工作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职责。民族民俗文化是反映当地民族一定政治、经济、文化、风土人情等情况的文献资料。对发展地方特色经济,建设特色文化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怎样做好民族民俗文化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1.从事收集整理民族民俗文化整理的图书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搜集资料是一项十分艰苦、细致的工作,因此,首先要建立一支有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有一定分析鉴别能力,有扎扎实实、埋头苦干、不图虚名、不怕吃苦的实干精神,热爱图书馆事业、具有奉献建设的搜集资料队伍。这支队伍在征集地方民族文献工作中,首先要具备高度的使命感和奉献精神,要了解民族风俗文化对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认识征集民族风俗文化资料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向社会宣传征集民族风俗文化资料。主动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征集民族风俗文化的工作,介绍征集民族风俗文化的范围、内容及其重要性,有政府主持征集地方民族文献的工作落到实处。
2.收集整理民族民俗文化资料的途径和方法
民俗文化的特征范文5
关键词:学前教育 民俗文化 课程资源 开发 利用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c)-0191-01
幼儿的发展关系着祖国的未来,所以对他们的学前教育显得至关重要,而作为学前教育内容的民俗文化课程,在幼儿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学前教育所选取的民俗文化教育内容,都是从我国各个民族中提炼出来的文化精髓,所包含的教育内容丰富,让幼儿从小就开始了解各种民俗文化,培养民俗文化情操,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并达到弘扬、传承民族文化精神的目的。由此可见,在学前教育中开展民俗文化教育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时展的必然需要。
1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含义以及开展的理念
1.1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是在以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为研究背景的情况下开展的
并结合了目前幼儿的实际需求,将提炼的身边以及生活中的优秀民俗文化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以其它民族的优秀民族文化作为辅助教学内容。再将这些课程内容根据幼儿的实际接受能力,采取有效合理的教学方法,让幼儿将这些民俗文化慢慢吸收,并达到教育性的目的。
1.2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的开展理念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开展主要是以幼儿为主体来开展的一系列活动课程,主要考虑了幼儿的成长的文化背景、接收能力、理解能力、受教育性能力以及对未来社会的发展适应性等等。所要达到的目的是让幼儿树立多元化的意识,并逐渐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保持教学文化的多样性,促进社会的快速稳定和谐发展,使他们能够满足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并将优秀的民俗文化通过这种良性的传播方式持续的传承发展下去。
2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资源的具体内容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资源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理解,一是指利用资源实现计划课程目标,再者就是指形成教学课程内容的直接来源。但是一般情况下,现阶段的学前教育所选取的是后者。其资源主要是从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理念意识以及民间习俗中提炼出来的,我们将其进行归纳汇总,具体分为以下几类。
2.1 社会组织民俗文化资源
主要是以家庭、宗族、市镇、乡镇以及村落为单位的民间组织。它主要是以个人为单位向外发散发展到家庭、家族、乡镇乃至民族,并结合社会环境条件所形成的一种文化产物,具体包含的范围较为广泛,主要有人际交往民俗、节日民俗、家庭乡里民俗以及人生礼仪民俗等等。其中参与的人群有很多,如狩猎组织、工匠以及村民等。幼儿可以借此学习人际交往、合作以及相处的方法,从小培养他们友爱、关心的情操。
2.2 物质民俗文化资源
主要是对人们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的过程,并进行反复模式性活动,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其涵盖的内容相当的广泛,主要包括农牧业、渔业、狩猎业、商贸民俗、饮食民俗、居住民俗、服饰民俗、交通民俗以及民俗建筑等。物质民俗文化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逐渐积累沉淀的文化产物,在满足人们各项需求的同时,也逐渐的提高了生产的效率,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并促进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有效的进行。
2.3 口头语言民俗文化资源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离不开口头语言,而口头语言本身作为一种民俗文化,也是其它许多民俗文化的载体。它主要包括了故事、传说以及神话等等,这些主要是是由广大的人民群众从日常生活生产中创造出来的,在经过岁月的洗礼之后,其中的精髓部分依旧被代代相传下来,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丰富和完善,逐渐的演练成于人们的生活相适宜的民俗文化。幼儿在学前教育中可以通过口头语言民俗文化来锻炼自身的表达能力以及提升思维速度,同时也是一种弘扬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途径。
2.4 意识形态民俗文化资源
意识形态民俗文化资源主要涵盖的是民间的宗教礼仪、文学、艺术以及伦理等,其具体主要包括了尊老爱幼、敬老、养老、祭奠、天文、生产技术、技艺技术、民间测试、民间治疗、民间占卜、民间禁忌以及民间信仰等等,在学前教育过程中,幼儿可以借此来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从而让他们敬畏生命。
3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是将一切有利于幼儿生长和发展的资源引进教学课程中,并且针对教学的地域特征、学科特征以及幼儿受教的特征等选择事宜的、合理的课程方案。在选择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3.1 遵循开放性的原则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为学生提供和创造一个宽泛的学习环境和内容。但是随着幼儿理解力以及认知度的提升,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必须遵循开放性的原则,以不同的形式纳入课程中,以丰富多彩的结构适应幼儿的发展需求。
3.2 遵循价值性原则
其方法是将多元文化进行加工提炼,吸取其中的精髓部分,并将它们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并不断的改进,从而创造出有益于培养幼儿各项能力的民俗文化课程,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考虑学生的文化学习以及学习经验,这样才能将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价值最大化的发挥。
3.3 遵循适应性的原则
民俗文化课程的开展必须能够满足幼儿学习的需要,选材应贴近他们的生活,且是他们各项能力范围之内的,其内容应该对他们的认知、感情、技能等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如歌舞、讲故事以及乐器等方面。此外还需要教师有足够的施教能力,这样才能使课程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以及利用。
在当代的社会发展中,幼儿的学前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民俗文化课程教育作为其中的一种,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上我们对在学前教育中实施民俗文化课程教育的内容做了探讨,并对此提出了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体方法,从而有效的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家雄.幼儿园教师要不要教学:一个原本无需讨论的问题―― 对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反思之八[J].幼儿教育,2007(9):4-6.
民俗文化的特征范文6
(一)农村城镇化。农村城镇化是指各种要素不断在农村城镇中集聚,农村城镇人口不断增多,规模不断增大,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农村城镇化进程是农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之一,也是国家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户籍制度的改变,打破了固有的“农转非”界限;其次,土地政策发生变化,采用土地使用制度;再有,国家每年规划一定数额的资金,用于城镇公用设施的构建和网络信息化的建设。而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的民俗文化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改变。
(二)民俗文化。我们常用的定义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民俗文化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表现,能够体现时期性的社会文化状态。但由于社会意识往往落后于社会存在,因此,民俗文化会跟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也凸显着变异性。
二、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民俗文化的变迁
在上文中我们谈到民俗文化包罗万象,涉及生活中的各个层面。本文受论述所限,不能把民俗文化全部罗列分析。因此,仅以河南庙会和嫁娶丧葬为例,探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民俗文化的变迁。
(一)河南庙会
1.河南庙会。赶庙会是河南百姓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活动之一。历经千百年,庙会一直是河南百姓祭拜祖先和古代圣贤之地。庙会会期不一,规模也较大。每年农历2月2到3月3,太昊陵庙会盛况空前。“朝祖者来自四面八方,南至南阳、襄阳,东至亳州、阜阳。”从河南风物志的记载中可见,河南庙会历史悠久,盛况空前。
2.河南庙会的变迁。众所周知,传统庙会是以拜神,乞求平安健康、祈子赐福为主。而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庙会的发展逐渐在内容上进行着改变,最大的内容变化是由祭祀宗教活动转变为娱乐商贸活动。如今,农村百姓不再拘泥于传统庙会的功用,而是以庙会为依托,进行休闲娱乐。可以说,河南庙会文化的改变是凸显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化变迁的一大典范。
(二)嫁娶
1.嫁娶。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婚嫁是天地人神共同见证的结果,在此过程中是需看八字、择吉日,还要秉承神迹,渗透阴阳五行学,方能完成一个热闹的嫁娶。旧时的婚嫁是两个家庭之间进行的事务。再说礼仪,有资料对婚姻礼仪的记录:“整整一个月婚姻大礼才算完成。”;在仪式上更是要三拜九叩,上香、放喜炮等。另婚宴规格样式繁多。可以说,旧时嫁娶仍以听天命成分居多。
2.嫁娶的变迁。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农民的思想逐渐向城市化文明靠拢。农村家长在改革变迁中,改变了旧日封建礼教的束缚,以男女婚恋自由为本。在嫁娶之前,无论相亲或自由恋爱的年轻人,家长仅提出个人意见,不能用父母之命阻拦儿女婚姻。自由恋爱的夫妻双方感情基础牢固,不易出现婚姻破裂。
(三)丧葬
1.丧葬。与嫁娶相比丧葬更显得是一场复杂神圣的宗教仪式。农村丧葬习俗繁琐,有五服制度即农村家中有人故去,便要通知五服内的亲戚,并购买大量白布做成孝服、孝帽等,供给穿戴。故去之人的衣服、被褥通常烧掉;在棺材上也极为讲究,比较好的棺材在几千至上万元不等;丧葬礼仪更为复杂,农村通常不发讣告文书,而是请关系亲近或村里掌管丧事的人,逐一将死讯通知到五服内;最终逝者终将入土为安,农村辈分高的长辈通常不愿火葬,而是选择土葬。
2.丧葬的变迁。有资料表明,丧葬习俗在仪式上历经百年的发展变化并不多。其最大的变迁是花费方面与日俱增,自步入城镇化后,家庭收入增加,而攀比心理也层出不穷。可以说,城镇化发展进程能够逐步的帮助农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但在进程发展初期,整体收入水平还并不高,特别是在丧葬花销问题上,应继续弘扬勤俭朴素的作风,杜绝并减少一些不合理的浪费和支出项目,尽孝道的同时仍需顺应民族节俭的习俗。
三、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影响民俗文化变迁的原因及显著特征
(一)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影响民俗文化变迁的原因
1.社会环境及生产力。民俗文化发生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生产力。而中国人多数具有从众心理,既对周围的大环境和人群的选择作分析,然后进行选择性适应。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出现,导致社会环境及社会生产力发生变化,由此便产生社会观念的变革。农村百姓大部分不再以耕种土地为生,而是朝九晚五的工作,在思想观念上便逐渐的融入到城市文明中。这种随着社会环境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而发生的观念的改变,是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民俗文化变迁的重要原因。
2.经济基础。在上文中我们提到,社会环境和社会生产力的改变,促进了民俗文化的变迁。而在社会生产力变化的过程中,也引发了经济基础的变革。上百年来,我国的农村面临的生活环境和物质条件是极为匮乏的。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物质生活日渐丰富,经济的富足使农村人的生活观念亦发生重大改变。我们以庙会为例,庙会由最初的朝拜祈福之地,演变为今日的商品交易场所。而这种农村民俗文化的变迁,正是源于经济基础的丰富,而成就了精神生活的富足。
(二)民俗文化在变迁过程中的显著特征
1.变迁存在同步性差和不可逆性。民俗文化在变迁过程中,会呈现出物质、精神和社会等几个层面的不同变迁类别。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社会民俗和精神民俗在体现的文化意义上变迁不大,但在婚嫁丧葬中所耗费的物质成本有所增加。从中可见,虽然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文明意识有所增强,民俗文化发生了一定的变迁,但仍与城市文明存在一定差距。可以说,民俗文化的改变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它与时代的发展相接轨,因此存在不可逆性。
2.农村区域性的显现。民俗的区域性特征是民俗文化在变迁过程中的又一个重要的显著特征。城镇化过程中,大量的农民以旧村改造等形式举家搬迁,但传统民俗文化依旧延续下来。而在农村,更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也就是说,在农村民俗文化具有强烈的区域性特征。
四、农村在城镇化发展进程过程中民俗文化的发展变化态势启示
民俗文化跟随城镇化发展的脚步发生变迁。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由农业为主逐渐向工业化转变。纵观农村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民俗文化的发展变化,给我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文化反哺现象出现。农村城镇化进程使得经济基础成为重点,旧时的文化交流逐渐被经济交流所取代。年轻一辈接受者少许的民俗传统文化,而更多的是从城市文明中获取文化,反哺于长辈。可以说,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青年人所接受的教育和生活方式已与城市青年人相差无异。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和城市的界限日渐模糊,而民俗文化也必将呈现出反哺的现象,渐渐走向城市文明。
(二)民俗文化内核的消逝。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历史的沉淀,是精神的渲染。文化思维和文化价值跟随时代的变化不断转变。农村城镇化进程为农民带来丰厚的物质条件,为农村百姓带来城市现代化的精神享受,但是人们会发现缺少了一种融入感和归属感。不可否认,经济财物的增加,为消费个体带来一定的满足感和充实感,以及被社会认可的自我认定感。而传统的轻利价值已逐渐淡薄,民俗文化活动的精神内核也已消逝,不可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