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大学成人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大学成人教育范文1
关键词 调查问卷;心理特点;改革对策;成人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4-0335-01成人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学生生源、授课时间、学位社会认知度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成人教育具有其自身特点。近年来,笔者在动物传染病学的教学授课过程中发现,成人教育本科试点授课与全日制本科授课的方式差异较大。成人学员中存在上课出勤率较低、对考核结果重视不够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成人教育教学效果。为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对成人教育学院学生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现介绍如下。
1 调查概况
于2011年1—12月对青岛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动科院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成人学员的基本情况和对他们学习的态度;二是成人学员对动科学院课程体系、教学内容、配套设施的态度与评价;三是成人学员对授课教师、授课效果及考试的态度与评价。
2 调查结果
(1)学员已经参加工作,其在工作中遇到了不少问题需要进修来解决或是希望增加技能、开拓视野。89.1%的被调查者认为这次的学习对自己的未来会有很大的帮助。
(2)学员一致认为该专业的教学课程难易适中,但授课方式大都比较死板。77.7%的学员认为“填鸭式”的教育不适合成人教育,认为添加多媒体辅助教学效果更好。87.7%的学员认为今后学院应该多增加配套设施,增加学员的动手能力,培养技能型人才。另外,学员认为学校和学院要加大和学员的沟通,最好开通学院管理平台,进行网上管理。
(3)98.2%的学员对教师的教学态度非常满意,但对授课的内容和方式不满意,希望改革授课方式,做到教学方式新颖、师生互动良好。学员大多认为应该使用学分制,并认为重理解的开卷考试比普通的考试更适合成教。学员对整个成教工作的满意度仅为44.4%。
3 分析与讨论
总结和分析调查结果发现,成人学员有其自身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成人学习的目的性非常明确。由于成人学员多已经参加工作,其学习是为了解决实际的问题或者是掌握特定的技能,目标非常明确,目的性强。二是学习中自主性非常强。成人学员较之在校学生,对学习安排更具有自发性。三是实践经验丰富[1]。在教学工作中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结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四是成人学员参加学习的目的决定了成人学习更具有现实性和发展任务性。五是成人学多是为了实现自我增值,其内在学习动机非常大。
4 改革成人教育的措施
4.1 激发学生兴趣,上好绪论,增加学时
绪论是每门课程的第一课,也是学生对课程了解的起点。通过绪论不仅可让学生对该课程的内容、目的、地位等作全面了解,而且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动物传染病学》中,通过对某种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乃至消灭的过程的讲解,让学生深刻体会传染病的消灭所采取的手段,这样会大大促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2]。
4.2 让学员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以适应教学改革和新形势的要求[3]。例如,讲授狂犬病时的防制过程中,可以询问学生谁被狗咬过,让其自己讲述经历及到医院后的处置方法。讲授流感内容时,让学生说出自己流感时的感受,将有关流感的知识逐渐传授给学生,再着重讲猪流感谢和禽流感,仅将二者的不同之处介绍给大家。通过这种实例教学,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会十分深刻。
4.3 采用经验性教学法,增加学员参与性
学以致用,教学本身就是以用为目的,而成人教育与普通本科相比更趋向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人教育更欢迎在畜牧兽医生产实践中遇到问题的然后来校进修的学习模式。如:B超对奶牛早期子宫疾病的诊断,教师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但有的学员长期工作在兽医院一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这个疾病的讲述过程中,可以让有经验的学员来讲述诊断该病的要点。在讲述鸡场传染病的综合防控技术的时候,可以让在鸡场工作过的学员来讲述其工作鸡场的具体防控措施。增加互动,重视实践是教学工作的升华,这也符合高校的教学要培养具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人才的目的。
4.4 依学员具体需求设置课程,利用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渠道
课程设置应注重体现整体性、综合性、实用性,拓宽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培养综合能力。坚持必修为主、选修为辅的学分制原则。动物传染病学教学应结合目前传染病的诊断和防制现状,利用师生不同实践经验,增加互动;也可以请比较有经验的养殖场人员介绍一些切实可行的饲养方法和防控疾病的好方法;针对某种疾病的讲解时,可将疾病案例引入课堂,加深学生对发病情况、诊断过程甚至治疗措施的认识;可带成人到养殖场实习,现场对病畜进行剖检,加强对疾病认识;购买实验动物,进行人工造病[4]。通过反复讲解和操作,加深其对疾病的临床表现认识。
4.5 增强学校配套设施建设,建立传染病教学实习基地
在学校对教学基地经费投入有限的情形下,要多方筹措资金,增强配套设施,建立起实习基地。可以与大、中型养殖公司友好协商,学校提供养殖技术,公司投入部分经费。能够迅速改善教学硬件设施,并且有这种合作关系,可以为学生的实习创造有利条件[3-4]。
5 小结
成人教育的培养模式与专业设置、教学方式、课程体系、教师队伍以及实践形式等紧密相关,通过这些途径落实成人教育理念,建立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是高等院校不断探讨、不断提高、不断完善的一项长期的任务。青岛农业大学成人教育起步较晚,各项工作还在探索和进行中。因此,要在已有经验基础上,不断深化教学改革,通过优化培养过程,创新培养方式和教学方法,充分借鉴、吸收国际、国内先进的成人教育的做法,积极探索,创新成教工作。
6 参考文献
[1] 常永才.成人学员学习心理特点及对成人教育教学现状态度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0(4):51-52.
[2] 周作勇,胡世君,周荣琼.《家畜传染病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家禽,2010(16):56-57.
农业大学成人教育范文2
1.一名教育学研究生的学术苦旅
2.研究生的学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探究——基于某省教育学研究生学习倦怠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3.研究生专业观的调查研究——教育学研究生的个案分析
4.硕士研究生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苏6所高校教育学研究生的实证研究
5.论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改革策略——基于价值学视角的审视
6.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初探——以河北师范大学为个案
7.对我国教育学研究生教育规模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
8.学科危机与学科突围——我国研究生教育学学科建构论略
9.教育学研究生阶段教育研究方法课程研究——以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为例
10.终身教育视野下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
11.关于成人教育学研究生教育的认识
12.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招生与培养研究
13.近十年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教育综述
14.职业教育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15.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目标与模式研究
16.高等教育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基于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背景
17.我国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导师群体特征研究
18.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研究:回顾与展望
19.影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的市场因素分析
20.职业教育学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的创新能力培养——基于协同理论的讨论
21.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问题与对策——2006年全国高等教育学博士点和硕士点学科建设研讨会综述
22.应用型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研究——基于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视角
23.音乐教育学学科建设与音乐教学论研究生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24.我国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现状分析与改革方略
25.职业技术教育学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理想、现实与抉择
26.教育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及其培养
27.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与反思——以陕西地区为研究对象
28.在读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的研究——以H大学为例
29.职业技术教育学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利弊及策略研究——以江西农业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为例
30.中国职业教育学研究生教育回眸:1978~2008
31.论“研究生教育学”学科建构的合用性、合法性与合理性
32.护理教育学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33.中美高等教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制度的比较研究——基于厦门大学与斯坦福大学的案例分析
34.中国职业教育学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回顾
35.成人教育学研究生专业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36.从就业视角谈我国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37.对成人教育学研究生教育的再解读
38.高等教育学研究生从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SWOT分析
39.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困境与出路
40.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学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几点认识(下)——试论研究生教育学研究对象、方法和学科体系
41.国内外职业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比较研究
42.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43.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研究
44.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标准设想
45.美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经验与启示——以高等教育学专业为例
46.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的现状与建议
47.“动态培养”:成人教育学研究生教育新模式探析
48.关于创建研究生教育学的思考
49.影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的市场因素分析
50.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及实践探索
51.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学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几点认识(上)——试论研究生教育学研究对象、方法和学科体系
52.愿景与可能: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之思
53.当前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三大困境
54.对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
55.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56.中美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制度比较研究——基于厦门大学与哈佛大学的案例分析
57.就业导向下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目标的理性思考
58.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59.制约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就业的市场因素分析
60.基于“发现教法”的研究生学术论坛与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以湖北师范学院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为例
61.中外职业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文献综述
62.我国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调查研究
63.当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职业角色定位
64.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取向及原因分析
65.对构建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联盟的思考
66.略论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67.办好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思考
68.成人教育学研究生远程教育培养模式论析
69.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取向现状及原因分析
70.地方大学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构想
71.完善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思考
72.思考与展望——浅谈音乐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问题
73.我国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研究综述——以中国期刊网录入论文为例
74.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75.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实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76.关于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未来走向的思考
77.当代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文化集注
78.在读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的调查研究——以H师范学院为例
79.职业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综述
80.案例教学法在“研究生教育学”教学中的运用
81.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现状问题与创新
82.关于建构研究生教育学学科体系的思考
83.基于学术劳动力市场对培养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思考
84.关于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实验报告——基于高等教育学专业两门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的行动研究
85.斯坦福大学高等教育学博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特点及其启示
86.职业技术教育学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理想、现实与抉择
87.职业技术教育学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研究
88.生活即研究:我读教育学研究生期间的感悟
89.科学方法论与《研究生教育学》理论体系探究
90.美国教育学研究生院50强
91.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发展问题研究
92.我国职业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设置的应然构建
93.成长的轨迹——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25年来研究生学位论文分析
94.困厄与出路: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专业化
95.开拓、创新、求真,科学构建研究生教育学学科体系
96.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选拔问题研究——基于中国15所院校博士研究生招生目录的分析
97.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及其实现路径
98.动态学习模式构建: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创新基石
99.试析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双导师制”
100.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现状研究
101.我国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102.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法律意识现状及培养对策
103.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现状及对策
104.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究
105.教育学领域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特征、挑战和对策
106.影响研究生教育学理论体系逻辑起点合理抽象的因素分析
107.我国比较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能力培养调查:理想与现实
108.发挥同辈群体优势 提升研究生创新水平——基于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研究生的调查
109.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110.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实践性学习摭论
111.省属综合性大学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与对策
112.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目的的价值冲突分析
113.教育学原理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思考——以教育部部署六所全国重点师范院校为例
114.论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创新型人才的养成
115.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第六届全国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工作交流研讨会综述
116.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
117.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新生学习适应障碍及应对
118.职业技术教育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研究——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为例
119.美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特点与借鉴——兼论职技高师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120.西部师范院校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与问题探讨
121.从开题答辩看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
122.高等教育学专业核心知识研究领域的构建——以研究生必读书目为例
123.暨南国际大学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及其启示
124.师范院校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SWOT分析
125.全日制教育学原理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研究——以某师范大学为例
126.全国研究生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学术影响力——基于2010年度核心期刊论文的统计分析
127.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探究
农业大学成人教育范文3
关键词:农业院校;公共艺术选修课;艺术教育;教学改革
高等院校在完成人才培养目标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同时,还应培养学生审美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高等院校公共艺术选修课的美育教育作用逐渐凸显。教育部于2006年提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全日制本科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目标,为高等院校开设公共艺术选修课奠定理论基础[1]。然而,大部分高等院校未按《方案》要求设置公共艺术选修课,公共艺术选修课的地位亟待提高。目前学界对公共艺术选修课研究重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关于公共艺术选修课内涵、特征等理论性研究,如林玉恒、鲁士发提出高校艺术类公共选修课设置的四个原则,即人文性、普及性、多样性、参与性[2];关于公共艺术选修课功能、必要性的分析,如李莲香指出艺术教育对提高人的素质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3];关于公共艺术选修课的问题及对策,如冯兰芳从师资、课程建设、艺术学科群建设和教学评估等方面,分析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问题;针对具体艺术选修课的微观研究,如陶冶分析《戏曲鉴赏》课程建设的实践及存在问题[4]。农业院校本科人才培养计划提出艺术教育培养形式主要包括开设艺术类选修课与组织开展各类艺术活动[5]。作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中心环节,艺术类选修课在普及艺术知识、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也取得一定成效。农业院校比综合类高校更需重视公共艺术选修课,主要原因包括两点。一是学生渴望艺术教育。农业院校涉农专业较多且农村户籍生源比例较高,这些学生普遍缺乏艺术学习经历与艺术活动体验,因此在艺术学习与活动中表现出更高热情与积极性。二是相关专业需要学生具有一定艺术素养。如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范围包括在宠物医院从事宠物美容与服饰搭配等工作;园林与园艺专业毕业生在园林景观设计、植物种植、场地规划等活动中需要具备空间造型、色彩运用、景观构图等艺术知识。通过对艺术选修课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仅10篇文献与农业院校艺术选修课研究有关,其中5篇文献研究内容较具体:3篇是针对具体课程的微观研究,分别是洪勇辉研究论述农业院校园林植物绘画实验创新课教学;岳敏、施芬从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四个维度探讨高等农业院校“插花艺术”课实践教学的影响因素[6];孟媛媛从个案出发,分析某学校的艺术课程[7]。另2篇分别是张立波、程贵铭从理论上指出公共艺术教育的必要性,唐圣菊根据教育改革新形势下农林院校的艺术教学实际,提出创新课程设置、刷新教学方法、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等对策建议。综上,加强农业院校艺术教育与艺术教育研究势在必行。
一、农业院校公共艺术选修课的重要作用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艺术教育在学生成长中具有语言教育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和价值,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学习音乐、美术、戏剧和园艺等选修课程,提高学生艺术评价、欣赏和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内心情感,形成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同时培养气质,完善人格,促进个性,使其成为具有健全人格、健康体魄、乐观向上精神的高素质人才[8]。农业院校艺术教育培养目标,是在艺术教育中完成审美与素质教育,实现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生理学上,大脑功能的开发训练可提升智商与情商。随着现代教育理论的进步,人们已认识到艺术教育中的形象思维训练可弥补课堂语言教育不足,在开发右脑潜能的同时促进左脑发育,使大脑得到整体均衡提升。爱因斯坦曾说:“我思考问题时不使用语言,而是靠生动有形的形象去进行,当这些形象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时,我再去花费颇多的努力表达它。”[9]各类艺术思维特征形象化的思维方式,创造力思维必然包括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艺术教育可提升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以国画选修课为例,国画是在宣纸上展现水墨艺术表现力,水墨是国画精髓,无水墨表现力,即无笔意的起、行、收,亦非国画。在作画时考虑水墨的运用,促使大脑充分调动右脑形象思维,顾及画面整体布局,进而达到开动左脑作用,提高学生创造力与想象力。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性格与健康心态
据教育部门有关调查资料显示,高校大学生中有20.33%至25.63%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10]。人的个性和人格大多通过后天生活环境和教育过程塑造。在压抑等不良因素环境中,易导致内向、自卑、孤僻、固执、冲动、急躁、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感情脆弱。人格偏执或情绪偏激是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原因。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置于艺术环境中,摄影、园艺、绘画、剪纸等公共艺术选修课,可以将艺术承载的积极情感传递给学生,通过学习、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全人格。艺术教育可使学生拥有乐观向上的健康心理,在未来面对社会工作压力时能够保持豁达、积极心态。
二、农业院校公共艺术选修课现存问题
(一)学校重视程度不足
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普遍偏向专业化与单一化,对公共艺术选修课要求较低。《2016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中进入中国农林类大学排行榜前十名的农业院校中,只有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三所院校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要求学生必选一门公共艺术选修课,其他农业院校则并未对公共艺术选修课作具体要求。在全国近百所农业院校中,艺术教育必修课占总学时2%以上的不足10%,选修课占总学时均不足5%[11]。
(二)公共艺术选修课教学质量不高
农业院校公共艺术选修课包括摄影、绘画、舞蹈、音乐等多个门类。但由于重视度低,一方面,公共艺术选修课程设置普遍不够严谨,部分农业院校甚至未开设公共艺术选修课,或开设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公共艺术选修课缺少权威且有针对性教材,同时部分农业院校对在校学生的艺术素质现状把握不准,一些校内自编教材或难或易,极大降低学生学习兴趣。另外,大部分农业院校公共艺术选修课程的课堂教学内容仅注重理论知识,轻视实践性与可操作性。教学方法以单一理论讲授为主,不注重课程整体设计,未能有效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也未构建艺术教育全方位、多层次的体验空间,使学生感受不到艺术课堂教学的魅力。
(三)公共艺术选修课师资力量薄弱
具备专业素养的教师是保障农业院校公共艺术选修课程课堂质量的关键,也是校内艺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农业院校以涉农专业为主,艺术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缺乏艺术教学交流研讨机会,水平参差不齐。同时更缺乏专业艺术教学管理人员的引导与监督,很难保证公共艺术选修课程质量。目前多数农业院校的公共艺术选修课程尚处于“因师设课”的发展阶段,无法因材施教。
三、农业院校公共艺术选修课程建设探索
(一)正确认识,提高地位
将艺术选修课纳入农业院校学生培养计划中,增设艺术选修课程。目前已有部分农业院校对培养计划加以改革,一方面尝试增加艺术选修课程;如东北农业大学于2015年8月面向全校本科生展开综合素质类选修课程调查问卷,在自然科学类、人文社科类、艺术类、综合类217门选修课中,35门公共艺术选修课共获7106票,而最受欢迎前十门选修课中,公共艺术类选修课过半数,其中《当代美国电影》《钢笔书法》《服饰色彩搭配》获得前三名,可见学生对此类课程的喜爱程度之高。另一方面由学生会与团委组织举办艺术展演、舞蹈比赛等校园艺术活动,以增加校园艺术氛围。浙江农林大学通过开设《音乐赏析》《民乐鉴赏》等公共艺术选修课程,提升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取得明显教学效果。云南农业大学成立大学生交响乐团,致力将交响乐团建设成为开放的高水平社会服务型乐团,并与成都非凡基金会携手开展为期5年的管乐教育研究与实践,将学校教育与社会企业需求有机结合[12]。
(二)教材优化,教法灵活
首先,改进公共艺术选修课程内容。一是建立适合农业院校艺术教育教材体系。农业院校公共艺术选修课教材首先要适合教学实情,符合课程设计,上下学科知识承接,内容不能曲高和寡。另外,可组织专家编撰教材,根据农业院校学生特点选编与增添不同层次教材内容,做到因材施教,取得良好教学效果[13]。二是教学方法上注重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组织开展多样化、立体式公共艺术选修课程。公共艺术选修课程立体式教学形式即不局限课堂教学,采取开放式教学,丰富学生艺术课程教学内容,以理论指导与实践教学活动引导课堂,以多种形式完成公共艺术选修课程教学活动。如摄影类公共艺术选修课程可在摄影工作室内拍摄,还可适当增加室外选题拍摄,建立专业影棚,学生动手洗像、成像;美术作品赏析课可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美术馆实地感受真实画作,直接拉近美术作品与学生距离,更直观、更生动。
(三)强化师资,提高水平
根据农业院校实际情况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多向艺术类教师提供外出学习、经验交流机会,同时在艺术师资薄弱情况下,为满足教学需要选聘不同艺术专业的外聘教师。部分高校还可从其他专业院校及艺术科研院所等引进高层次、高水平管理与教学人才,以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既可充分利用社会多方资源,又可增进学校与其他专业单位间的交流合作。
作者:刘少辉 高艳红 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马萱,韩学周.美国艺术教育发展的五个阶段[J].教育与职业,2009(23).
[2]林玉恒,鲁士发.高校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的发展探析[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4(4).
[3]李莲香.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现状与改革思路探索[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4]陶冶.高校艺术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以《戏曲鉴赏》选修课程的建设为例[J].文史博览:理论,2008(1).
[5]王彦苏.关于大学公共选修课管理的探讨[J].亚太教育,2015(31).
[6]岳敏,施芬.高等农业院校“插花艺术”课实践教学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2(1).
[7]孟媛媛.塔里木大学普通音乐教育现状与对策[J].塔里木大学学报,2008(2).
[8]马岩松.高等艺术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探悉[J].教育研究,2007(5).
[9]唐圣菊.高等农林院校公共艺术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8(12).
[10]肖建宗.论艺术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成人教育,2009(17).
[11]王玮.文化创意产业与创新发明教育[J].设计艺术,2009(3).
农业大学成人教育范文4
“远程教育”一词源自英文“DistanceEduca-tion”,20世纪70年代末诞生于英国。远程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教与学行为准时空分离的新型教育理念,是可以通过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一些新兴的现代信息科技手段开展的新型教育模式。它区别于现在学校或其他学习场所所表现出的教师与学习者面对面、手把手的“近程教学”,表现出了独有的优势。远程教育成人学习者是依靠现代化网络技术接受远程教学指导的学习者,他们之所以成为远程学习队伍中的主力军,离不开以下几个比较重要的原因:首先成人学习或多或少地受时间限制,与教师的沟通受一定地理位置的约束;其次成人有经济基础,可以支付远程教育所需的费用;再次就是成人由于工作生活经验丰富,理解能力普遍高于未成年人,因此具有相对比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远程教育成人学习者的特点
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选定120名驻保高校远程教育在读学生为调查样本,其中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的远程教育的学生各40名。回收有效调查问卷98份,有效回收率为81.67%,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学习者的一般特征
1.年龄特征。调查结果显示,学习者的年龄跨度大,他们的年龄基本在18岁到35岁之间,占85%左右。这一现象很符合远程教育学习者年龄大于全日制教育学生年龄的特点。但是,根据调查显示现在的远程教育学习者年龄呈现越来越低的走势。
2.婚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56%的受调查者有自己的家庭,并且学习者的已婚比例因专业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家务的压力使受教育者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和精力非常有限,尤其是女性学习者还存在生育和抚养孩子等多种负担。
3.工作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远程教育成人学习者占被调查总人数的89%,而且大部分属于在职人员。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学习者或多或少有工作方面的压力和学习动力,另外有11%的学习者没有参加工作或正处于待业中,这说明一部分学习者已经将远程教育作为入职前充电、学习新知识的途径。虽然在职人员占据大部分的比例,不过可以看出,学习者的人数与工龄是成反比的。近30%的学习者工龄在3年以内,27%的学习者工龄在7年—10年,工龄超过10年以上的学习者仅占20%。这与学习者的年龄分布特征恰好相符,说明学习者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种人群:一是刚刚迈出大学校门的毕业生,一般在25岁以下;二是有相对稳定的家庭和事业的30岁以上的人。
(二)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从统计结果来看,75%的人选择了“根据职业发展的需要而学习”。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这些学习者大部分从实际出发,考虑到所在单位的需要,做出自己的学习选择,通过学习之后,更好地为自己的事业发展提供助力。然而有63.5%的人选择了“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物质方面的需要而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参加远程学习的人中,有一部分人不满现实生活中已经实现的目标,敢于突破自我,继续充电。调查中还有27.35%的人纯粹是为了使自己更强、更优秀,而不是为了加薪或升职而学习。因此这样的人往往目标坚定,有很强的意志力。
(三)学习者的学习策略
调查数据显示,98%的远程教育成人学习者在学习遇到困难时会求助于他人,这说明学习者能够很好地利用身边的学习资源。在学习者所用的求助方式中,BBS论坛成为他们采用最频繁的方式,占69.78%,电话咨询的占36.87%,发送电子邮件求助的占44.52%,与辅导教师当面交流的占21.39%。学习者比较重视考前复习,76.8%的人选择此选项。在各种复习方式中,会系统整理知识的学习者仅占18.5%,38.7%的学习者只是进行简单的重复,根本不制订可行的复习策略。由此可见,大多学习者不善于运用学习策略,这成为远程教育成人学习者的弱点,亟待改善。
(四)学习者的学习障碍
“学习时间不足”是学习者面临的最大的学习障碍,选择此项的学习者占总数的71.08%。学习者的另一大障碍是“学习内容偏重理论,轻视实践”,选择该项的学习者占61.72%。这种状况不但背离了成人教育“补需”的宗旨,而且难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容易使他们丧失学习信心。此外,远程教育平台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各种信息,然而56.25%的学习者由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水平比较低,不能真正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学习资源。
三、应采取的教学策略
(一)转变远程教育观念
要使成人学习者树立远程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教育观念,而并不仅仅是为了追求学历。远程教育可以有效地发挥自身优势:学生与教师分离状态下信息的传输方式多种多样;学习的场所和形式灵活多变。与面授教育相比,远程教育的优势具体表现为: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扩大教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降低教学成本。
(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通过组建教研团队,完善规章制度,变教师为研究者,发挥集体智慧,促进每位教师自我反思。对教师进行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以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使教师转变教育观、教学观、课程观、质量观、评价观,着重研究教学与课程整合、师生互动、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小组合作学习等问题。
(三)加强学习方法传授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知识的传授只是教育的一方面,掌握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才是远程教育成人学习者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获取知识与技能最长远、最有效的途径。因此,在远程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习方法的传授,培养学习者独立的思考能力和总结能力。成人学习者要有意识地进行学习方法的总结,在学习中总结,在总结中学习,以理论促进实践,以实践提高理论,二者不可偏废。
农业大学成人教育范文5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人力资源;开发路径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为建设现代化的农业体系,应提高农村教育水平,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注重培养现代化的经营主体,打造新型农民,以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1]。
1新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1.1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大
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多,可开发人力资源数量多。据中国统计年鉴统计,2015年我国农村人口数量为60346万人,占总人口数量的43.9%。同时,随着农村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产生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增大[2]。因此,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很有必要。
1.2农村女性劳动力数量不断增加
据相关统计,中国妇女劳动力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占60%以上。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注重农村女性劳动力素质的提升。而且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女性转移城市的人数不断增加,需要进一步增强农村女性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职业素养[3]。
1.3农村老龄化人口数量增长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的青壮人口不断减少,农村人口年龄趋于老龄化。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已经由成年型向老年型转化,不利于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据测算,截至2020年,我国农村老年人口将有1.2亿,占农村人口的9.98%,人口老龄化速度明显加快。
2新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2.1农民人均收入不高,消费支出大,用于教育的投入不足
农民人均收入不高,消费支出大,用于教育的投入不足。
2.2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总体偏低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不足,依然存在比较严重的素质低下问题。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居民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但是农民的文化素质比较低,全国90%的文盲和半文盲都集中在农村。其次,由于农民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技能教育,劳动力技能水平比较低下,接受过专业化培训的农民特别少。据相关统计,在农村劳动力中,没有接受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高达76.4%,接受过初级职业技能培训的只有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能的仅有0.13%[5]。最后,农村地区交通不便,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民的观念转化慢,缺乏经营意识,竞争意识也不够强烈,缺乏现代化的市场意识。
3新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源的开发路径
3.1强化对农民的培训
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树立农民的产业化意识。例如,针对广大农民开展电子商务培训、种植技术培训、创新创业能力培训等,提高农民培训内容的有效性,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打造新时代农民形象,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6]。
3.2推动农民的职业教育发展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提高农民的学习能力,加强推动农民的职业教育发展。例如,在地方职业院校设置农学、农业专业,培养农村农业发展所需的人才[7]。同时,在农村建立一些学习型组织,搭建学习平台,聘请一些专业教师传播农业科学知识,促进农民吸收专业化的种植、养殖、商业化知识。
3.3构建全新的农村人才服务体系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要构建全新的农村人才服务体系,服务于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促进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升,促进农业科技人才服务于农业、农村,促进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得到传播与推广。另外,可以建设农业信息化传播平台,通过各种新型信息化手段,把新的技术、观念、知识等传递至农村,并确保这些信息知识能够真正服务于农业、惠及农民,从根本上转变农民的思考方式、生存模式、生活方式[8]。
4结语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注重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培养农村实用型人才。比如经营高手,能够有效地整合资源,建设公司、农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带动农民发展产业化农业,实现农业发展的规模化、集约化,构建现代化的农业体系,促进农民增收,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和谐新农村、富裕新农村。
参考文献
[1]易小芳,肖尚桃,李名家.新农村建设中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创新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5):133-134.[2]周玉红.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浅析[J].中国经贸,2016(3):84.
[3]江凤香.发展创意农业经济之探讨[J].知识经济,2016(21):18-19.
[4]梁亚丁.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15):129-130.
[5]刘晓威.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广东珠三角地区城市化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广州:华南农业大学,2005.
[6]张学鹏.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探析——关于淄博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调查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8):172-174.
[7]靳勇.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探讨[J].商业时代,2015(8):48-49.
农业大学成人教育范文6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系统;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7-0029-04
一、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应用与发展趋向
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各高校不断增大教学设备投入和资金支持,教育技术现代化、网络化和信息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1]。多媒体教室和多媒体教学设施的普及为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促进了多媒体教学的全面提升和发展。多媒体教学技术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多媒体教学成果得到深入推广和应用。
当前,教育技术界对多媒体教学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1.多媒体教室建设和设备管理维护。中山大学[2]、东南大学[3]、重庆大学[4]等高校就如何在管理人员有限的条件下管好数量众多的多媒体教室,使其既能很好地服务于教学,满足教学的需求,又能尽量保证设备的完好,降低维修率做了有益的研究和实践探索。
2.优化多媒体教学环境。福建师范大学[5]、内蒙古科技大学[6]、永州职业技术学院[7]、河南广播电视大学[8]、集美大学[9]、唐山师范学院[10]、南京邮电大学[11]、广东第二师范学院[12]、河南理工大学[13]、南京大学[14]、山东政法学院[15]、山西医科大学[16]等院校研究了优化多媒体教学环境的策略、方法和手段,提出了一些对多媒体教学环境优化具有建设性的措施和建议,并将其付诸实践。3.多媒体教学管理系统的开发。华中科技大学[17]、中国石油大学(华东)[18]等理工类院校针对教学和管理需求开发了实用性强、技术先进且各具特色的多媒体教学管理系统,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管理成本。4.多媒体教学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重庆大学[19]、湖南工业大学[20]、三峡大学[21]等院校改革多媒体教学管理模式,进行业务重整,优化流程,积极探索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机制,从制度和管理层面对多媒体教学建设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从总体的发展走势来看,高校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发展呈现出三个趋势:在设备层面,从单纯的设备采购逐渐向系统集成推进;在应用层面,从单纯的技术保障向应用系统的部署和推广发展;在管理层面,从简单的维护工作向支撑、应用、服务等更深层次的管理工作拓展。
二、华中农业大学多媒体教学系统现状
华中农业大学自1997年建成第一间多媒体教室,经过十余年的不断建设和发展,多媒体教学系统已经粗具规模,形成了种类齐全、功能完备、技术先进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覆盖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教学楼。满足了全校各种类型和层次课堂教学的需要。
整个多媒体教学系统按照功能和业务可以划分为7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多媒体教室子系统、教学网络子系统、全自动录播子系统、标准化考点子系统、教学信息子系统、校园卡认证子系统和语音广播子系统。这7个子系统在应用中密切配合,保障了全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多媒体教室子系统:华中农业大学共有多媒体教室279间,分布于6栋教学楼。其中普通多媒体教室233间,全自动录播教室5间,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室29间,交互式液晶触控屏教室8间,报告厅4间。普通多媒体教室满足一般多媒体教学需要;全自动录播教室能够满足网络公开课、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和慕课建设需要;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室和交互式液晶触控屏教室能满足互动教学的需要;报告厅能够满足大型会议和各类学术报告的需要。全校多媒体教室类型多样,既有500座左右的大型报告厅,也有30座的讨论室;既有固定课桌椅的教室,也有活动课桌椅的研讨室。所有多媒体教室均为网络型,可以随时访问校园网和互联网,配备多媒体电脑、扩音系统、大屏幕显示设备和中央控制器,实现了多媒体设备操作的自动化。教师上课前,打开讲台,所有多媒体设备自动开启。授课结束,关闭讲台,所有多媒体设备自动关机。类型多样,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多媒体教室,满足了各种类型和层次教学活动的需要,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战场。
教学网络子系统:各栋教学楼之间通过光纤联结,构成相对独立的教学网络,通过统一出口接入校园网。整个教学网络共有信息点1900多个,接入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网络交换设备235台,教学电脑、中央控制器、数字摄像机、IP电话、IP广播、解码器、服务器等网络终端设备1030台。教学网络系统承载课程中心、多媒体教学、标准化考点、校园卡认证、IP电话和IP广播等六大业务。为信息化教学的正常开展提供了通畅、稳定、快捷的网络保障。相对独立的教学网络满足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网络远程管理的需要,为多媒体教学设备管理方式的现代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提供了物质和技术保障。
全自动录播子系统:录播教室采用先进的全自动网络录播设备,与课程中心软件平台密切结合,具有智能导播功能,可以实现远程网络导播,支持多通道画面预览功能,含教师画面、学生画面、VGA画面导播控制。具有手动、全自动、手动全自动一体化三种录制控制方式。可以选择性地采用单流单画面、多流多画面、单流多画面三种录制模式录制课件。录播系统具有网络直播、点播功能。录制过程中能够将现场画面进行网络直播,通过校园网直播到全校任意教室,也可通过互联网直播到学校以外的地方。录制结束后,能够自动保存录制课件,并自动上传至点播服务器,在网上,供师生点播观看。现在,录播系统已经成为学校课程中心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最为重要的课程资源采集器,是开展各类精品课、视频公开课和慕课建设的重要场所。
标准化考点子系统:华中农业大学国家教育考试网上巡查系统建设严格按照教育部制定的《国家教育考试网上巡查系统视频标准技术规范》要求,结合《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进行建设,实现校内考场实时网络远程监控、管理。学校定点考场电子监控系统,作为前端监控资源,通过网络通讯技术,为上级考试中心提供服务,实现考场的实时网络监控和巡查,各级巡查指挥中心能够通过远程监控视频图像实现远程考试指挥、监控和管理[22]。
标准化考点子系统覆盖6个楼栋,建设标准化考点245个(其中普通考点243个,艺术设计类考点2个),试卷保密室2个,阅卷室5个(其中计算机阅卷室4个,普通阅卷室1个),指挥巡查中心2个。按照技术要求,每个考点前端1台广角定焦摄像机,后端1台广角变焦摄像机,做到整个考点全覆盖,无死角。
教学信息子系统:所有教学大楼一楼大厅均安装LED大屏,课表、教务通知等教学信息。LED大屏平时实时同步显示教务系统课程信息和教学通知,重大考试期间可以切换显示所有标准化考点监控画面和所有录播教室录播场景。教学信息系统是教学信息、校园文化宣传与展示的重要阵地。
校园卡认证子系统:全校所有的多媒体设备均已实现教师的校园卡认证使用,即只有经过身份确认和授权的教师校园卡,才能刷开多媒体设备。采用多媒体中央控制器一体化的认证设备,与学校一卡通对接,实现了教师校园卡信息的本地认证,校园卡认证数据自动实时更新,多媒体设备工作状态实时展示、查询和数据采集。保障了多媒体设备的正常运行,规范了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减少了维护工作量。
语音广播子系统:多媒体教室内安装IP广播音箱,通过服务器的操作,进行点对点IP寻址广播管理和控制,能够实现实时或者定时定点的语音信息。
三、多媒体教学系统建设的原则
多媒体教学系统是学校最为重要的教学设施和场所,基于十余年的建设和管理经验,华中农业大学提出了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总体建设原则:保障教学,便于维护,扩展应用,构建满足现代教育需求的信息化教育教学软硬件平台。今后几年,计划着重从两个方面着手进行建设。
打造稳固、统一的硬件教学平台。多年来的建设实践,特别是自2010年开始的第四教学楼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过程,华中农业大学多媒体管理团队积累了大规模多媒体教学硬软件平台建设和管理经验。信息化的教学大楼内,先进的技术、设备加之科学的管理,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和管理效果。但是,由于各栋教学楼建成于不同的时期,基础设施、多媒体设备配置存在较大差异,因而教师上课的操作模式并不不一致,管理维护的通用性差,导致多媒体设备在使用中出现一些问题。有鉴于此,今后的建设改造工作应当着力向先进技术靠拢,将有利于教学和管理的建设成果,向其他先期建设的教学楼栋推广,统一多媒体教学设备,从而师的操作使用模式。多媒体教室的硬件教学平台统一之后,全校教室的工作模式将一致化,方便教师的教学,同时增强设备的通用性,为设备维护带来更多的便利。
构建个性化、适应教学需求的教学软件平台。教学是高等院校基本的工作任务,课堂教学在现阶段仍然是高等院校最为基本的工作单元。随着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和更新,多媒体教学在各个学科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和深入,尤其在华中农业大学 的农学、生物学、工学、语言学等学科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教师和学生对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学科教学的发展和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对操作系统和教学软件的个性化需求日渐增强。随着硬件性能的提升,网络的普及,开放教育资源思想日益为教育界所接受和推崇。网络公开课、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等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而慕课等先进的教育方式也正在酝酿和试点之中。这些工作都需要在课程中心等教学软件平台上完成。构建个性化、适应教学需求的教学软件平台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四、多媒体教学系统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渗透与应用日渐广泛和深入。新技术的涌现,对教学方式方法、教育理念,甚至教育思想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变革。教育技术领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
教师等使用人员信息素养欠缺,设备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教师由于年龄层次的不同,专业领域的不同,信息素养参差不齐,教育技术能力和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装备技术水平提升之后,教师由于教学惯式的作用,不能、不会,甚至不敢将新的技术运用到教学之中,再加之管理的缺失,培训的滞后,新的装备、新的技术不能充分应用于日常的课堂教学,造成设备和建设资金无形的浪费和流失。
管理维护人员素质偏低,知识储备不足。教育技术领域是传统电化教育行业的延续和发展,时至今日,华中农业大学和其他传统名校一样,面临人员老化的危机。华中农业大学多媒体管理现在只有1名正式职工负责专职管理,另外还有8名编制外用工人员。随着事业的发展,各类系统的应用维护工作量骤增,人员知识结构的欠缺,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方面知识的欠缺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障碍。
技术成熟度低,缺乏成功的应用经验。一直以来,IT界的新理念、新技术层处不穷,教育界、教育技术领域也在不断探索新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和推广,力图运用各种新技术,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但是,纵观近年来的发展形势,真正能够与教育教学密切结合,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育变革的技术并不多见。许多技术,比如说教育云、虚拟桌面等,厂商往往停留在“卖技术”阶段,只关心技术的优化创新[23],而不关心其教育教学应用和实际效应,更多的是一种理念,是一种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在实际的大规模部署和应用中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和困难。尤其是在教育领域,国内并未见到大规模成功运用的案例。信息技术要真正做到在教育中的完美应用,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还需要教育专家与技术人员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不断实践。
建设经费巨大,工期要求严格,工程全面实施风险较大。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建设涉及全校所有的教学楼,所有的多媒体教室,点多面广,需要申报大量的建设项目,筹措大量的建设经费。随着多媒体教学基础设施的完成,建设工作重点应当转向系统性和集成度高的软硬件应用项目建设,工期长,延续性强,需要大量资金的持续投入。项目建设可能因为经费原因,无法全面实施,甚至有可能出现建设到一半,后续经费无法落实,项目被腰斩的危险。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建设和施工还不能影响到正常的教学工作,一般只能集中安排在暑假期间进行,时间紧,任务重,稍有闪失就有可能影响到新学期开学后的正常教学秩序。此外,建设规模的扩大,必然导致后期维修经费的大幅增长,也会带来沉重的经费负担。
针对多媒体教学系统在建设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华中农业大学多年来一直在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逐步实践和探索出了一条切合学校实际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建设的新路子。
做好统筹规划,明确建设思路。华中农业大学遵循“规划―建设―改进―稳固―扩展”的思路对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后续建设。在学校总体发展思路和工作安排的指导下,根据学校教学发展的需求,对全校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总体规划,提出明确的建设思路,持之以恒,确保建设成技术先进,契合自身教学管理,满足本校教学需求,富有特色的多媒体教学系统。项目建设之前,学校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评估测算多媒体教学设施的投入规模,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按照经济、适用的原则,科学分析研究多媒体教学设施的建设规模。全面考虑学校现有和规划发展中的全日制在校生人数,专职教师人数,学科建设发展规模与多媒体教室数量、多媒体教室类型、多媒体教室座位数的最佳匹配,做到多媒体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统筹规划多媒体系统的布局和建设方式。项目覆盖哪些楼栋,有多少多媒体教室,是一次建成,还是分期分批建成,都有明确的计划。然后,明确界定整个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功能和应用,以满足教学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在保证适度的先进性和前瞻性的条件下,对技术选型进行规划和设计。摒弃独立购买和安装设备的观点和做法,站在系统化建设的角度,高起点,集成化建设多媒体教学系统。项目完成之后,经过实际的教学使用检验,及时改进不足之处,确认能够满足教学需要之后,再将成熟的技术和建设经验进行推广。
培养与引进并重,提升人才素质。多媒体教学系统建设和管理涉及教育学、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和音视频处理等学科,随着富媒体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多媒体教学系统的业务工作已经成为包含软件和硬件,涵盖技术和管理的综合性工作,对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管理水平、沟通技巧等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这支队伍的建设必须引起学校各个层面的重视。只有注重内部培养才能跟上技术发展的潮流。同时,积极引进人才,也是保证创新和发展的源泉。
开展教育技术培训,加强信息素养教育。全球信息化浪潮的澎湃发展,对大到国家、小到个人的信息素养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化浪潮冲击下的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肩负人才培养重任的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素质,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总体建设和发展水平。加强高校教师信息素养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要求。华中农业大学针对全校教职工教育技术能力的具体情况,开展了内容丰富,层次多样,形式活泼的教育技术培训。对于一线教师开展多媒体设备操作方法、基本教学软件使用方法、多媒体课件制作方法以及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等逐级提升的系列培训。为从事多媒体维护与管理的人员提供专业培训,使之具备与其岗位职责相符的素质和能力。同时,积极邀请具有技术实力的相关公司介绍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应用方向和应用前景,以及新产品、新技术和新设备,拓宽教职工的视野。
多渠道筹措建设经费。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建设需要大量的经费作为保障,需要长期的经费投入作为支撑。只有建立经费投入的长效机制,才能保障工作的正常性和延续性。华中农业大学在领导的重视和关心下,长期以来每年投入大量的运行经费,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积极申报教育部组织的中央级普通高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资金,为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保障。
参考文献:
[1]沈文华,范双喜,吴晓玲.高等农林院校多媒体教学质量
探索与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3.
[2]麦礼彬,林小真.高校多媒体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实践与
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
[3]刘庆全,陈章其.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和管理[J].南京师
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5).
[4]陈金玉,垠,罗仕健等.高校多媒体教室及其教学设
备管理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7,(7).
[5]曾庆福.多媒体技术在生物学教学中运用的研究与实践
[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2.
[6]邓永春,王艺慈.高校多媒体与板书教学比较[J].中国
冶金教育,2014,(4).
[7]唐鹏程.对于高校多媒体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的分析
[J].考试周刊,2014,(65).
[8]张颖.高校多媒体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教育:高
教,2014,(8).
[9]杨神化,李丽娜,王俊玲.多媒体教学的效果研究[J].集
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4).
[10]李隆庚.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多媒体教学效果评价研究
[J].河北工业科技,2007,(4).
[11]邵斌.高校多媒体教学现状的分析与研究[J].中国教
育信息化,2014,(14).
[12]洪胜宏.高校多媒体教学反思[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4,(12).
[13]祝杰,魏海霞.高校多媒体教学改革相关问题的探讨
[J].中国电力教育,2014,(12).
[14]傅俭.高校多媒体教学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江苏高
教,2011,(1).
[15]贾静.改善多媒体教学的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
2010,(21).
[16]周旭光,赵静萍,张雪峰.多媒体课堂教学的调研分析
[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3,(1).
[17]张会铭,叶仁春,雷志华.多媒体教室设备故障及风险
预警系统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1).
[18]林超.手机二维码在多媒体教室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4,(10).
[19]陈金玉.高校多媒体教室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研究
[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23).
[20]江文化.创新高校多媒体教室管理运行模式的探讨
[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1).
[21]容善华.高校多媒体教学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6).
[22]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全省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建
设技术资料汇编[Z].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