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管理学基础决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管理学基础决策范文1
一、从会计学的来看
会计学是随着经济管理的发展而发展的。在人类的长河中,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人们总是很关心其拥有的财富及变化情况。从原始会计到官厅会计,再到会计,经济管理的需要始终是会计发展的动力。
复式簿记之所以产生于十四五世纪的意大利,是因为当时的商人、冒险家和银行家们需要借助账目来管理借贷关系、损益并在合伙人之间进行分配。革命发生后,为了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尽早收回在固定资产上的投资,折旧会计才从无到有、从粗糙到精致地逐步发展起来。同样,为适应管理上对成本计算精确性和成本控制的需要,原在账外进行的成本计算被纳入了复式簿记体系,形成了成本会计,也完善了财务会计。20世纪30年代以后,由于社会各界对“自由放任”的会计实务提出了不少批评,甚至将经济大萧条归因于会计信息的虚假,因此,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开始由会计职业团体或政府制定会计准则,规范会计实务。这充分表明会计不但对于微观管理有用,对于宏观管理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既然会计发展的动力根植于经济管理,作为反映会计实践客观的会计学就必然深受管理实践的。管理学是关于管理的本质和管理的发展规律的,因此,管理学也应当是会计学的理论基础之一。
二、从管理学的发展来看
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一般认为产生于20世纪初。此后,管理学的若干重大突破和重要学派都对会计学的发展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1911年,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罗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论述了“工作定额原理”、“标准化原理”,后来发展成为标准成本制度和预算控制。管理学中的行为科学流派形成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它从“复杂人”的假设出发,了需要理论、期望理论、领导理论等。相应地,在会计领域产生了责任会计、行为会计等,并大量地运用行为科学学派的研究成果。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蒙创立了决策学派,提出了“管理就是决策”这一著名论断。不同的决策需要不同的成本数据,内部管理需要不同于对外报告所用的来计算成本,于是变动成本法应运而生,并成为决策会计中和控制成本的重要手段。现代管理学中的数量学派主张用数学模型解决企业管理问题,它对会计学发展的贡献表现在建立存货控制模型、销售预测的线性回归模型等方面。质量会计学直接体现了质量管理与会计学的有机结合。正是由于当代管理理论“丛林”式的发展,才使会计学形成了今天如此丰富的和庞大的体系。
三、从会计的职能来看
按照马克思“过程控制与观念”的论述,我国学者把会计的职能概括为“核算与控制”两个方面。传统意义上的会计核算主要是指事后核算,也就是记账、算账、报账的总称。但即便是这种狭义的“核算”,也绝不可能脱离管理而存在。核算本身就是一种管理,同时它又为其他管理提供有力的帮助。比如,成本核算提供了成本的结构及其变动的信息,对外可作为制订售价的依据,对内则是成本分析、考核、控制等的前提。管与算从来就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管算结合,算为管用。现代会计的核算职能还包括事前和事后核算,这样,会计就参与到顶测、决策、计划、控制等各项重大的管理活动之中了。
控制是管理的一个重要职能。会计控制是对会计主体资金运动的方向、流量、时间以及结果等所进行的规划与调节。它包括事前规划、事中控制与事后考核和评价。显然,会计控制是一种综合性的企业管理活动。要搞好会计控制,必须遵循管理学揭示的客观规律。
有人认为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与监督”。对于“监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否成为会计的一项基本职能,理论界尚有争议。笔者认为,会计监督是通过会计工作的记录、计算、分析和检查来实现的,是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检查、督促的一项管理活动。其目的在于通过对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等方面的监督,促进各单位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因此,会计监督也是一项管理的职能。
近年来,不少学者提出还有其他的职能,如参与决策。会计决策可以理解为对会计原则、、和模式的选择,其实质是为了以最适宜的反映来实现最有效的控制,在管理总体中发挥会计的最大作用。广义的会计决策是指会计人员为了解决资金运动过程中出现的或把握机会而制定和选择活动方案的过程。一般认为,会计人员仅处于参与的地位,着重从效益的角度决策的经济可行性。会计职能的也说明,会计是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既然会计的核算、控制、监督、决策都是一种管理的职能,那么,管成为会计学的理论基础也就是而然、不言而喻的了。
四、从会计学的理论体系来看
会计包括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大分支。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提供信息的目的和方式不同。
财务会计中包括许多管理学的。例如,现金内部控制上应当坚持职责分工、定期换岗、收支两条线、发票收据连续编号等原则,目的是使会计人员互相牵制、以利稽核;会计上采用永续盘存制,在财产清查的基础上进行账实核对,可以及时发现资产的被盗、变质、毁损等情况,加强管理;会计的凭证审核、试算平衡、账账核对、账证核对等,既是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也是对有关凭证反映的经济业务的真实性进行检查,对有关账户所记录的资产、负债等的真实性进行验证。上述这些都是管理活动。
管理会计主要包括决策会计和责任会计两大部分,其核心是决策会计。管理会计的创建和发展,本身就是为了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它充分体现了会计与管理的高度统一。现代管理学认为,管理的重心在经营,经营的重心在决策。因为经济发展要求企业管理必须合理化、化,对外部环境要具有灵活反应和高度适应的能力。如果决策失误,那么执行中的内部管理工作做得再好也无济于事。决策会计正是在这种条件下,大量吸收管理学的科学成果而形成的,并在广度和深度上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随着高新迅猛发展,信息、知识经济的出现,管理会计中又出现了引人注目的作业成本制和成本企画。作业成本制既包括成本也包括作业管理,成本企画既继承了传统目标成本制的优点,又与零库存、零瑕疵的适时弹性制造系统融为一体,它们都充分地表现出会计的管理属性。
五、若干问题辨析
管理学是20世纪初才形成的,在此之前能说管理学是会计学的理论基础吗?作为会计学基础的是什么管理学派?会计学的管理学基础与经济学基础有无冲突,它们的关系如何?对此笔者认为:
1.管理思想的萌芽不迟于会计思想。而且,现代会计主要包括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大分支,而“管理会计”这一术语在1952年世界会计师联合会上才获得一致认可,由此管理会计学才真正成为一门学科。
2.作为会计学基础的管理学是一个体系,既不是其中某一派,也不是所有的管理理论都可以直接引用到会计学中来。
所谓“理论基础”,强调的是管理学为会计学提供思路、理论前提和方向等;同时,也不否认会计学的发展又反过来充实了管理学的内容,验证了管理学的某些原理。
管理学基础决策范文2
教材体系问题
我国的财务管理学体系自五十年代以来一直沿用前苏联的,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共特点是按资金来源与资金占用来设计,着重资产管理和计划管理。内容大致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金,成本管理、销售收入和利润分配及财务计划。
市场经济的确立与完善,企业理财的外部环境变更,对财务管理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西方财务管理学自1897年美国人格林著的((公司财务》算起,虽不到一百年,但筹措资金一直是财务管理学的主要内容,我国的《财务管理学》教材自80年代末期才将其逐渐列入,内容也只局限于基础概念,以后才有筹措方式、风险价值、筹资组合等问题的研究,这一点理论已经滞后于实践了。
投资行为过去主要是由国家计委控制和管理,投资行为的研究也成为国民经济计划的内容,对投资报酬、投资风险价值、投资决策等没有列人财务管理学的内容,因为企业没有投资立项的权利。现实情况是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尤其题课来弥补。(2)对企业管理专业来说,为了强调财务管理的中心地位,财务管理也可单独设课,主要讲授财务预测、决策、计划、控制等内容,财务分析可不单独一设课,可将其并入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或企业经营分析中来讲授。(作者单位;天津财经学院会计系)
是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与推广,企业要求有到位的法人自,投资决策权是法人自的重要内容,作为财务工作者,投资报酬、风险价值、投资组合等必须系统掌握,因而投资决策是财务管理学的重要内容。
旧的教材体系中,对资产的管理比较重视,有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和销售收入的管理,侧重于资产管理是与计划体制相适应的。新的体系要求把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并作一起,作为营运资本进行管理,在内容上由资产的管理制侧重于资本的管理,由计划的、僵硬的专项管理到市场的、灵活的周转管理,这一部分内容较之过去篇幅要少,但内容更深。
资本运营成本的管理。过去的体系是由企业的专用资金和不断改革的利润分配管理组成企业基金制、利润留成、两步‘味g改税”、承包制等具体内容作为主要篇幅。现在,国家规范企业的利润分配程序,考虑到股份制企业的分红、配股等作为财务管理学的新内容应列入财务管理学教材中,对原有的利润分配内容应作为历史加以介绍即可,不宜占用更多篇幅。
这样,财务管理学的教材体系就可分为四大板块,即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和利润管理。再加上四d缺,即总论、财务管理的基础概念、财务预算与分析、财务专题。财务专题主要包括企业的组建、联营、集团财务公司和企业破产的财务管理。
与西方财务管理学的关系
过去,我们全盘引进一前苏联的经济体制和财务管理学科体系。今天,有人主张应抛弃原有内容全盘引进西方财务管理学。我们认为应分析我国企业理财的现实环境和实际运用来编写教材,企业理财外部环境的改革,如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外汇管理体制都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尤其是政企逐渐分开、法人自的到位,企业的理材行为渐趋规范化,在这个规范化的过程中,有许多问题是必须加以研究且应具超前性的。
而西方财务管理学的研究基础是西方企业的理财行为,西方企业的理财行为渐渐成熟,财务管理的目标从外延扩展的筹资最大化利股东财富或者说是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规范的财务行为是财务管理学科建设的基础和准则,西方企业财务行为比较规范而我国企业的财务行为不规范,所以,我们在对待西方企业财务管理时,应充分消化吸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加以研究,注意超前性和现实指导性的有机统一。要尽量避免出现两种倾向:一是全盘引进,有的片面强调超前性和保存价值,未结合我国实际加以消化,教科书晦涩难懂,与我国现实相脱节,即使有意注意某种统一,也显得如石子和水‘样滩以交融;二是拒绝吸收西方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精华,认为与我国实际联系不紧,而是就我国企业理财行为中的一些政策性知识,缺乏指导性,失去了教科书的意义。
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财务管理作为理财学的核心课程,与企业管理学、投资学、证券学、管理会计学、财务会计学等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应有自己的特色,以此与其它学科相区别。
企业管理学研究的不只是价值形态的管理还包括劳动、生产、质量、销售等非价值形式的管理,财务管理则是围绕着资本运营管理活动进行的,从这点来看,财务管理学既被企业管理学包含,又相对独立。
投资学是研究社会宏观投资管理的学科,包括投资的意义、形式、作用、基金管理等诸方面,也包括
企业的投资行为研究;企业财务管理中讲投资,立足于企业投资收益,风险和报酬问题,是研究的微观行为,目的是为了企业的资本运营服务。
证券学是研究证券的地位、作用、发行运转:流程和「管理,立足点是证券管理部门和操作部门。财务管理学中对证券的发行、成本、.股息、红利等也有涉猎,但立足点是筹资,营运资金和分配资金成果,目的是服务于资本运营。
管理会计学是以内部经营决策为主,财务管理学则以外部运作为主,兼顾内部理财。
管理学基础决策范文3
关键词:管理学课程;开放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7-0253-02
开放式教学,渊源于科恩(R.C.Cohn)1969年创建的以题目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模型”和“开放课堂模型”――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模型,是指通过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人机会和权利,欣赏每个个体的自身发展,强调学习过程中能力增长和情感体验,建立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以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动态的开放的教学形式。
管理学课程是各类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非管理类专业的公共选修课,是研究企事业单位管理活动规律的学科。该课程有很强的实践性、综合性与操作性,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和应变等能力。传统的管理类课程教学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因为在这种模式下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很难发挥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已经无法适应当代的高等教育。因此,建立管理学课程开放式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本文从管理学课程的特点着手,旨在探索和构建管理学科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和体系。
一、管理学课程的特点及其实施开放式教学的必要性
管理学课程是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其他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为一体的一门边缘科学,是对前人的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总结、扬弃和发展,其适应性可以从管理学的发展阶段及人性假设等多个方面去理解,因此,具有对开放式教学模式诉求的三个基本特点。
(一)实践性管理学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
管理实践也就是管理的活动过程,它既是管理思想和理论产生的源泉,又是管理思想和理论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研究管理学不能从教材出发,不能从课堂出发,只能从管理实践出发。管理学课程的强实践性就要求课程的教学与研究以实践为基础,要求开放教学环境、教学内容要随着社会实践内容变化而适时变动的。
(二)管理学课程的强操作性要求课程的教学与研究通过具有现代性的开放式教学方法实现培训操作性人才
管理学课程重视对从业者的适应能力的培养和从学科中找出适当的具体方法、技术和理论的培养和训练,倾向于管理者沟通能力、协调能力、规划与统筹能力、决策与执行能力的培养,因此,其研究的目的是提高管理操作过程的效率,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社会科学学科。
(三)管理学课程具有很活的综合性
综合性管理学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它在具体去抽象专门管理理论时,综合运用了多种学科的知识体系,如社会学、运筹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基础社会科学学科,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边缘学科。综合性的管理学课程要求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内容要有开放性,在发挥自身原有学科优势的前提下,注意吸取其他相关学科的精髓,加强交流,在发展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确立自己的地位,培训符合企业事业单位管理需要的人才。
二、管理学课程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构建管理学课程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是针对传统的封闭式教学而言的。开放式教学模式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突出学习主体开放式知识结构和创新性能力的培养。
(一)开放式教学理念的建立
首先,建立管理学开放式教学模式要依靠学校领导的支持、教学委员会的认同,要在教务部门的支持下完成改革教学方式、考试方式、教学内容。由于管理学课程是培养管理者的沟通与协调能力、规划与统筹能力、决策与执行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学管理者开放教学课堂,可以把课堂开在实验室、图书馆、企业里,把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课堂变成以学生自学为主,把以学生为听者改变成以学生为主动参与讨论演者为主;改变考试方式,把传统的闭卷考试变革为以开放式的可以带回家的不限定时间的以讨论稿或小论文或决策书等方式上交答卷的考试方式。其次,开放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要具有强烈的教学开放理念。传统的讲授式教育中,通常把教师看做是知识的权威,老师教的一定是对的,因此,很多学生即使是心有疑惑也不敢轻易挑战权威。而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师生双方开展对话。这种对话是在平等的主体间进行的,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要对学生的自学、实践等进行组织、计划、指导、协调,而学生也由被动的知识接收者变为主动的知识建构者和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师生双方通过积极的课堂教学互动敞开思想和灵魂,以质疑、解疑的方式彼此达到认可和发展。由此,教师和学生形成所谓的“学习共同体”,一起进入“相互学习的关系”,最终获得师生的共同发展和自我完善。
(二)构建管理学开放式教学课程的“新”体系
1.开放式教学课时比例的安排
原有管理学教学课程的内容主要以管理理论教学为主,很少或没有管理实践教学内容,以原理理论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为主。面对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的在校学生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很难实现教学目的。“管理”本身是实践活动的过程。《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但是《管理学》的教学对象是社会实践经验少、专业知识缺乏、对社会组织几乎全无了解的在校学生。因此,《管理学》的教学在讲清楚基本概念、要求把握学科理论体系的同时,必须结合一定的实践活动进行,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已学过的《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和锻炼学生运用管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要求增加实践教学课时,达到与理论教学课时各占1/2的分配比例。同时,在“新”课程体系中,理论教学部分可以让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针对教材内容布置学生自己阅读,尽量少讲甚至不讲,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课题研究,布置课后作业、进行课程项目研究等,自学课时占理论课时占1/3。
2.开放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开放式教学方法的构建包括理论课时的教学方法和实践课时的教学方法。理论课时的开放式教学过程中除了采用以多媒体为教学工具的传统讲授法以外,可以采用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的课堂讨论教学法,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提出问题,甚至提出反对意见。教师以学生是否积极参加课堂讨论作为学生期末总评成绩的5%―20%,甚至更多;另外,布置大量的课外阅读资料、要求学生自学,阅读资料的内容均在考试范围之中。
管理学的开放式教学重点体现在实践课时的教学过程,其基本教学方法有:
(1)通过参与式、互动式教学,构筑课堂内实践教学体系。在本门课程中,至少拿出1/3的实践课堂时间进行各种形式的参与式、交互式教学。这是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参与式、互动式课堂教学是指结合课堂上教师讲授,发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主要采用学生分小组讨论、学生上台发言、管理游戏、自我评估、学生模拟等形式。
(2)校内课外模拟实践活动。结合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及进程,通过一系列的实训活动,系统模拟一家公司从组建到营运的全过程,以使学生对实际管理过程有更深的体验。
(3)调查与访问。即根据教学与训练需要,特别是要带着特定的管理问题,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深入企业,访问企业家与管理者,再由学生写出调研报告。项目决策与管理,即设定一定管理情景与任务,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相关技能,对该项目设计管理方案或对其进行模拟决策与管理。这是大量采用的基本形式。
(4)角色扮演。给出一定的案例或要解决的管理问题,由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也可轮流扮演),设身处地地分析与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学生从所扮演角色的角度出发,运用所学知识,自主分析与决策,以提高学生实际决策的技能。
另外,选择较为典型的、具有学生讨论与研究空间的案例,进行案例分析也是一种常用的开放式教学方法的。
(三)管理学开放式教学法教师队伍的构成
开放式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功底,而且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用来指导学生的实践。这就要求学校对管理学教师加强教育和培训,通过校内教师之间的座谈会、研讨会、举办讲座等形式,或者制定教师到公司企业兼职锻炼的鼓励性措施,聘请企业界管理专家、资深学者讲课等途径,提高管理学课程教学中运用开放式教学的能力。另外,教师需要自觉进行学习,积极主动地到企业部门了解学习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具体管理工作,与社会上一些知名企业建立联系,收集了解教学所需要的案例材料和知识,为开放式教学提供必要条件。
(四)开放式教学法评价体系的建立
开放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成果评价方式,必须改变过去的成绩评价方法,采用“理论考试+实践考试”的形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理论考试不再以简单的笔试作为评价标准,而是以“平时小组课堂讨论分+自学作业完成分+实践教学过程表现分+理论笔试分”作为评价学生成绩的标准,重点体现学生综合管理能力是否提高,以“全景式”评价代替“管窥式”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以引导学生学习实现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施管理学课程开放式教学法需要构建开放式的平台,整合各种教学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实践证明,开发式教学模式是解决当前管理学教学课程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它具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个人潜能,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等作用。因此,管理学教师应与时俱进,转变观念,积极开展开放式的教学活动,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春杰,郝强.证券投资专业开放式教学环境设计应用研究[J].教育论坛,2010,(1).
管理学基础决策范文4
【关键词】 财务管理; 专业定位; 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 教学模式
自1998年教育部正式批准财务管理被列入本科专业目录以来,许多本科院校陆续开设了这一专业。但作为高职院校,开设这一专业的院校不多,时间也不长,对于该专业的专业定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模式及教材建设等问题仍存在困惑和争议。这些问题已经成为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此进行一些探讨。
一、关于专业定位
把财务管理专业定位于管理学还是经济学,近年来争论颇多,莫衷一是。在国外,通常把这一专业设在管理学下的金融院(系);在我国,这一专业却往往在管理学和经济学之间摇摆,有的设在经济学下的金融院(系),但更多的是设在管理学下的会计院(系)。目前在我国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则基本上设在会计系或经管系下。
在财务管理学尚未独立之前,一直被认为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西方财务理论界认为,金融经济学由金融市场学、投资学和公司理财学三部分组成,从理论渊源上认定了财务管理属于金融学的一个分支。在我国,很长一段时间内,财务管理学游离于会计学、财政学、金融学、管理学等学科之中。在1992年11月《企业财务通则》前后,我国的企业还很少涉及财务问题。当时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财务管理与会计之间的关系认识也不清晰,更谈不上研究财务管理与金融学之间的关系,流行的依然是将财务管理纳入在会计之内的“大会计观”,财务管理自然只作为会计专业的一门课程,研究企业资金运动,为计划经济下的企业理财服务。1998年,中国教育部的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把财务管理作为管理学下的二级学科规定为一个独立专业,这标志着财务管理专业从会计学专业中分离出来,作为管理学的一个分支而另立门户。
二、关于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对于任何专业来讲都是极为重要的。由于财务管理长期置于会计学专业之下,致使我国许多高校在财务会计学与财务管理学之间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错误认识。虽然目前已经将财务管理专业独立出来,但其培养目标却始终是模糊和混沌的,更多的还是套用会计学专业的教育目标。
现在较为统一的认识是,本科阶段与硕士阶段的财务管理专业在培养目标方面可以基本保持一致,即致力于基本财务观念和理财技术的训练,以培养一流的CFO为直接目标。博士阶段的财务管理专业则应以学术研究为基本导向,致力于对财务理论发展的推进。但是,对于高职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目前还存在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如何区分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何使高职财务管理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具特色。
高职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一个独立的体系,它更强调学生从事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高职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扎实的现代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以及法律、会计、金融理论基础等相关学科知识,能够胜任各类工商企业、证券和金融机构的财务分析、决策、规划与控制工作以及资本市场运营的组织工作的管理型、应用型的中级财务管理人才。
三、关于课程设置
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可根据其学科范畴,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技能的原则构建成三个层次: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
“厚基础”是指设置的公共基础课不仅能承前(与高中课程的衔接),而且要启后(为后续专业课打基础),旨在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思维、缜密分析和运用数据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财经应用文的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其课程内容主要包含大学语文、大学英语、高等数学、法律基础、财经应用文、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计算机基础、心理学、体育等。
“宽口径”是指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的设置要考虑培养的专业人才在知识、能力结构上不能过分单一,既要精通所学的专业知识,又要能很好地理解其他相关的经济管理活动。具体地说,财务管理专业应以金融学为理论基础,以会计学为商业语言,以管理学为工具或手段,以满足执业需要为目的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其中专业基础课主要包含经济学、管理学、财政与金融、经济法、税法、基础会计学、市场营销学、统计学基础等。专业核心课主要包含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学原理、中级财务管理、国际财务管理、财务分析、成本管理学、金融市场概论、投资学、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等。
“强技能”则集中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无论是公共基础课,还是专业课,在课程设置上都要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公共基础课的教育目标应使学生达到四个一:培养一种良好的职业道德观、能写一手好文章(主要是财经应用文)、能说一口流利的外语、拥有一副强健的体魄。专业课的课程设置还应有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财务管理专业见习、专业实训和专业实习、会计综合模拟实习(手工、电算化两部分)、上市公司财务分析专题等。
四、关于教学模式
(一)注重理论教学
理论联系实际是当前财务管理教学中一个极为敏感的问题。目前,一谈到高职教育,特别强调的就是“压缩理论教学,增加实践教学”,以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受此影响,有的教师为自己的理论深化有可能脱离实际而疑惑,也有的教师既无勇气详细地讲授财务管理理论,又无能力将理论融入实践,从而导致当前财务管理理论课堂讲授的徘徊与心虚状态。虽然高职教育的重点不在理论研究,但是绝对不能忽视理论教学而单纯地强调实践教学。理论对于实践而言,其作用就在于为实践提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个框架、一个原理或一个思想。同时,理论教学还能为高职毕业生以后备考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中级)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实践教学
财务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学科,是一门实践的艺术。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建立了手工模拟实验室、财务软件实验机房,有的甚至还有ERP实验中心,这些都是保证财务管理专业进行实践教学的必备条件。但目前大部分实践教学的内容仍局限于财务会计,与企业财务管理实践活动差距太大。因此,学生在完成会计综合模拟实习外,还应走进企业进行实地见习或顶岗实习,进一步缩小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在实践教学中,可实行实验、实训和实习的方式,以此加深学生对财务管理的感性认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检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整合相关课程
财务管理学科体系具有极强的边缘性和交叉性,如何解决财务管理学与管理会计学和成本管理学交叉重复的问题,同样是极其重要的。由于管理会计学既无研究的特定对象,又同样是资金、成本的决策、计划和控制问题,因此,管理会计学就显得没有独立存在的必要。将管理会计学中的资金时间价值、投资决策、存货决策、全面预算和责任会计等内容纳入财务管理学,其他内容(如变动成本法、标准成本管理等)均可并入成本管理学。
五、关于教材建设
目前,高职财务管理专业尚无一套自成体系、前后呼应的财务管理教材。现在使用的教材,大多是本科教材的翻版或是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的复印件,既面面俱到,又毫无特色。所以,为使高职财务管理专业教材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要认真组织制订高职财务管理专业教材建设目标。教材建设的原则就是既要有别于本科教材,又要充分体现财务管理课程的精髓。笔者认为,必须改变目前财务管理教材内容混杂的局面,将其一分为二,分别编写财务管理学原理和中级财务管理。有条件的学校和学生基础较好的学校可酌情编写并讲解高级财务管理;国际财务管理教材可选用通俗易懂的“十一五”规划教材,财务管理案例教材也可选用较为全面介绍中外企业财务管理成败典型案例的、社会认可度较高的教材。
【主要参考文献】
[1] 刘淑莲.关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构建与实施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05(12).
[2] 向德伟.关于财务管理专业学科体系和课程设置问题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3(3).
[3] 李志斌.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创新[J].财会月刊(理论),2008(10).
[4] 章铁生,席彦群.关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5] 朱丹丹.高职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构想[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管理学基础决策范文5
关键词:企业竞争情报作战室 管理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3.033
1 引言
管理学是管理学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之一,通过管理学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职能及方法在内的基本管理技能,也会掌握一定的决策、信息分析、战略制定的技巧和方法。管理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在教学过程中,案例分析、仿真模拟等方法能够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度,因此对于学生来讲,在分析管理实际问题过程中如何运用理论知识显得尤为重要。在竞争情报领域中,企业竞争情报作战室方法是一种有效分析环境和制定策略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应用到管理学教学中能有效帮助学生提升综合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2 企业竞争情报作战室方法概述
“作战室”在历史上是用来存放最新的情报报告的情报分析中心,这些情报使得军队或军队单元的高级军官能在充分享有信息的基础上作出指挥决策,或与上级或联盟各方面互通讯息。事实上,作战室这一术语已被应用到军事、卫生、商业、科技、法律等各行各业,服务于不同的战略目标。
2.1 企业竞争情报作战室的应用
在商业领域中,竞争情报作战室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较有代表性的应用有[1]:
①竞争对手分析型:主要领域为监测竞争对手,获得竞争优势。如:福特汽车在其总部设立了CEO的作战室,预测通用、丰田等竞争对手可能对其F系列产品的任何攻击行动。
②战略管理型:主要领域为战略决策、营销策划、质量控制等,支持战略决策。如:通用电器成立了战略规划的总裁作战室。TCL建立作战室对其海外经营机构进行监督、管理、支持其重大战略决策。
③实时监控型:主要领域为物流管理,保证及时生产。如通用汽车利用作战室,严密监测运输状况、及时排除鼓掌。联邦快递也建立了实施监控作战室。
④产品设计型:主要领域为产品设计,完成设计方案。如联想的创新收集中心利用作战室来制作产品的粘土实物模型,研究产品设计方案。
⑤危机公关型:主要领域为公关关系处理维护企业形象。如沃尔玛在埃德尔曼公司的帮助下,聘用了前总统顾问Deaver等在阿肯色州建立了公关关系作战室,处理舆论对沃尔玛的批评。
2.2 企业竞争情报作战室的功能
企业竞争情报作战室是一个集成系统,集情报收集、分析与企业协调、指挥、决策于一身,兼具危机管理、应急响应与团队决策功能。它的突出特点在于将竞争情报流程与企业决策的整体思想、主要活动过程置于相互关联的环境中。企业竞争情报作战室发挥环境监视、市场预警、对手分析、技术跟踪、策略制定和信息安全等六大功能[2]。在实现这些功能的过程中,企业竞争情报工作室需要调动人员的环境分析能力,包括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即一般环境和行业环境,以及企业运行过程中的资源和能力、市场预警能力、对手分析能力、技术跟踪能力、信息安全能力及策略制定能力等。而这些能力的基础正是管理学原理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
3 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设计
当前企业的发展面临着环境的不可预测性、复杂性和变化飞速的特点,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掌握剧烈变化的环境对企业战略决策和分析方法的影响。竞争情报分析室的方法,可以使学生通过动态的模拟,运用所学知识,为企业管理者的竞争环境、竞争对手、竞争战略分析提供多种选择。
下面以竞争对手分析为例,分析企业竞争情报作战室的教学应用设计:
3.1 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主要是对团队组成进行设计,对案例内容进行梳理,从而进一步分析案例的重点问题,用最恰当的方法解决案例中的问题。
3.1.1 组建团队,根据案例内容,组建两支互为竞争对手的团队
企业竞争情报作战室中要求团队的构成有情报专家、信息分析专家、战略专家等,一般是由企业的高层管理组成,因此我们在设计案例分析时要求学生对自己团队的构成要有初步设计,根据各自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及掌握的专业知识领域的差异,给团队成员一定的分工,这样可以将案例中的不同任务分解给每一个团队成员,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
3.1.2 目标设定
根据案例内容分析目标,一个案例往往涵盖多个目标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需要商定此次案例分析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如能力提升、对手分析、策略制定等,或者是企业的运营、生产、营销等冠军环节问题。要根据案例的内容去商定。
3.2 设计定位阶段
根据所学习的波特的四角分析方法,进行设计定位,确定团队各成员的任务及分析方向。
3.2.1 确定竞争对手
通过案例内容分析竞争对手的现状,及针对现状对手可能采取的竞争策略。
3.2.2 建立四角分析剖析模板
从企业的文化、组织结构、团队、财务目标等驱动因素;价值创造方式、投资领域、战略形式等现行战略;环境假设、对手假设、企业自身假设等假设因素;以及核心能力、成长能力、反应能力等能力这四个因素入手,分析可能的未来战略,包含产品、价格、位势等。完成对竞争对手的分析。
3.2.3 团队分工
根据模板的要求,给团队成员分配任务,各自整理相关信息。
3.3 模拟分析阶段
企业竞争情报作战室方法强调分析过程的模拟,即采用报告、反击的方式对真实企业的市场竞争行为作出模拟。
3.3.1 组织四角分析报告
各小组在已知情报的基础上,利用四角分析模型,精炼本企业的驱动、假设、现行战略、能力四种要素,提出各自的四角分析报告。
3.3.2 汇报
各小组依次陈述本组四角分析报告,对其他小组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3.3.3 反击
每个小组根据竞争情景,作出本小组针对竞争对手的反应,进行反击,提出自己的竞争战略。
3.3.4 确定战略方案
根据在汇报、反击中汇总的所有信息,对本小组的战略和战术的得失进行深入探讨,提出最终的战略方案。
企业竞争情报作战室的方法能够通过对企业现实竞争环境的模拟,使学生运用所学习的管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模拟过程中,教师的总体掌控能力要非常强,小组报告、反击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围绕设计定位阶段所确定的分析目标进行,并适时引导竞争环境的状态,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掌控、分析及把握进程的能力。
除了四角分析方法之外,PEST分析、SWOT分析方法也在企业竞争情报作战室中得到经常的运用,这两种方法是竞争环境分析中非常有效的工具,也是企业竞争情报作战室方法中的有力分析框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这些工具和方法的使用方法和适用范围,通过竞争情报作战室的应用,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领会并应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婧等.企业竞争情报作战室的要素设计[J].图书情报工作,2009,(1):87-90.
管理学基础决策范文6
我认为,工商管理类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管理学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才能使学生毕业后以最快的速度和最短的时间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但是这恰恰成为许多普通高等学校工商管理学科毕业生的最大弱项,原因有许多,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工商管理学科较为重视课堂教学和与之相联系的课堂教学研究。而工商管理学科教师对实践教学的研究和重视非常不够,对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方面也缺乏深入研究,直接导致工商管理类毕业生就业的困难,正式就业率不断走低。
一、工商管理学科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工商管理学科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观念上轻视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二是管理学科的实践教学体系目前尚不完善;三是管理学科教师自身的实践教学水平和能力比较低;四是工商管理学科的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陈旧;五是工商管理学科实践教学缺乏一套科学有效的考核体系和评价机制;六是工商管理学科实践教学设施和实习实训基地严重缺乏。因此,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能够独立从事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将工商管理学科各个专业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对工商管理学科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系统性的合理设计,并付诸于实践。
二、工商管理学科实践教学的内容
工商管理学科实践教学研究,应该在理论上通过创建工商管理学科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过程的分解原则和检验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综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为综合测评实践教学效果,科学地评估学生管理技能和管理能力奠定理论基础。在实践上通过创建管理学科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条件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和实践教学方法,为实现管理学科的实践教学和提升学生管理实践能力,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供科学的工作方法。
工商管理学科学生实践能力应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基本管理技能培养,要求学生做到“三懂”和“四会”。“三懂”是指懂财经法规、懂商务礼仪、懂管理业务操作;“四会”是指会表达、会交际、会写作、会用电脑;二是核心能力培养,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教学、实训教学、实习教学,以及公文处理、无领导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即席发言、系统仿真和辩论等情景模拟实践教学过程,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完成管理者角色扮演的管理实战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管理决策能力,特别是创新竞争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独立承担各项管理工作,满足社会需求的“产成品”。
三、工商管理学科实践教学目标与要求
工商管理学科实践教学目的是: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综合管理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最高目标,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核心,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机制和环境。在实践教学内容上,按照管理类专业的基本理论体系进行能力分解,以管理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模块式,单元式管理学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在教学方法上,建立互动式、体验式、模拟式、项目驱动式和自主学习式的多种实践教学方法体系,将校内实践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教学实施上,按照实践教学单元组织实践教学过程,循序渐进,由专项管理能力的训练到综合管理能力的培养,分层次逐步实现管理学实践教学目标。
工商管理学科实践教学的要求主要体现在:第一,管理学科实践教学的计划体系、内容体系、方法体系、保障体系、教材体系、考试考核体系等子系统的建立,应该具有学科特点明显、科学体系完善、符合应用型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突出实践教学的目的性和系统性;第二,管理学科实践教学的内容,应根据管理学科特点和所属专业课程性质来确定,应从动态性和相关性角度来创建实践教学的教学大纲、教学方案和实施细则,突出实践教学的专业性和创新性;第三,管理学科实践教学的研究和应用应该充分体现学生管理理念、管理技术和管理能力培养的主线,进而为培养应用型管理人才提供科学工作方法,突出本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四、工商管理学科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工商管理学科实践教学研究既是教学内容的改革,也是教学方法的改革,它实现了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过程的重大转变,将会起到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作用。管理学科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是把实践教学具体目标分解为多层次和多个模块来实现,按照综合性与设计性实践相结合,科学研究与科技竞赛相结合,校内实践教学与校外社会调查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按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三个层次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项目,主要包含三个模块:
(1)实验教学模块。实验教学分为基础性实验教学和专业性实验教学,一般包括理论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与探究创新性等实验类型。管理类各专业的实验教学应围绕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来建立以综合性、职业性、创新性的实验教学模式为主体的教学体系,注重学生的管理实务操作能力、管理工作应变能力、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2)实训教学模块。实训是指职业技能实际训练,是对学生的操作技能、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进行训练的教学环节,一般包括社会调查、案例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技能竞赛、职业技能训练、情景模拟实践等实训类型。这一模块由校内实践基地和校外实践基地两部分组成,进而在教学功能上得到互补,使学生获得相对完整的管理技能和管理能力的综合训练。
(3)实习教学模块。实习教学一般包括认识实习、课程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社会实践等。通过实习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管理业务流程和管理工作内容,对学生进行管理技术和管理技能训练,使学生将相关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加以综合运用,促进相关知识的融会贯通,把所学理论知识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加深、巩固和提高,获得从事管理、经济工作的知识和技能,实现管理理论和管理技能向管理岗位实际工作能力的转换。
2.实践教学计划体系的建设
实践教学计划是进行管理学科实践教学的依据,也是在规定时间内对实践性教学作出的总体规划和程序安排。在具体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时,应规定学生必须达到的实践技能与能力,明确规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目标、任务,应按实践项目分层次地规定出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操作程序、实施要求及考核办法等,并将其落实到各实践教学环节中去。同时,在处理其与理论教学的关系时,应采用理论先行、实践验证、重点提高能力的策略,使管理理论指导管理实践,而管理实践融会管理理论,并使实践教学融于管理学科专业教育的全过程。
3.实践教学教材体系的建设
实践教材是管理学科实践教学的物质保证,它是在制定实践教学计划的基础上,要编写与之相匹配的实践教材。在编写实践性教材时,要把其技术指导的先进性和实用性放在首位,详细阐述学生该掌握的本专业的知识要点、实习目的、实践方法和技能要求,把一些在企业管理实践中采用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列入实践教学内容中,及时引进一些新的教学软件和辅助教学工具。在实践环节设计上,要注重管理学科相关专业课程的完整性;在实践内容的设置上,注重反映教学重点及管理过程的实际要求,使管理学科实践教材涵盖所属专业核心课程的基本内容,实现层次性、整体性和有效性的完整统一。同时,在专业综合实训中,要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管理理论,编制专门的实训指导手册和材料,以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岗位要求,系统训练管理技能和提高专业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
4.实践教学方法体系的构建
管理学科的实践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案例教学法、沙盘模拟对抗、课程实验、实习与实训、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社会调研与实践及项目教学、任务教学、情境模拟实践、ERP软件教学法等。
(1)管理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提高学生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案例讨论前期准备。教师要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要求选好案例,学生应根据教师的安排认真阅读案例,对相应的思考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第二,案例分析与讨论。教师要创造良好的自由讨论的气氛和环境,教师在讨论中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使案例讨论紧紧围绕中心展开。学生要积极发言并倾听别人的分析与见解,比较自己的观点和思路,不断修正自己的方案。第三,案例讨论后的教师在案例讨论后作简要总结,要针对讨论的思路、分析的方法、解决问题的途径等指出讨论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第四,撰写案例分析报告。
(2)沙盘模拟对抗。沙盘模拟对抗是源自西方军事战争推演,它将军事上指挥作战时模拟战场情景的沙盘移植到财务管理课程之中。沙盘模拟实验课程采用体验式培训方式,即遵循“体验―分享―提升―应用”的过程进行学习。通过直观的企业沙盘。模拟企业实际运行状况,可以让学生在沙盘模拟对抗中体验完整的企业经营过程及经营思路和管理理念。一般分为以下步骤:第一,准备阶段。将学生随机分组,每组一般为4~5人,组成6个相互竞争的模拟企业。制定企业运营需要遵循的规则,包括市场划分与准入、销售会议与订单争取、厂房生产设备购买、产品生产、原材料采购、产品研发、融资贷款等方面的约定。第二,对抗阶段。对抗开始后每一个企业在市场预测的基础上讨论企业战略和业务策略,开展竞争经营,制定重要经营决策,决策的结果会直接体现在企业经营结果中。几个经营年度完成后,将各企业经营状况进行比较,效益优异者获胜。第三,评审阶段。每年的经营结果出来后。各方都要对其进行分析,适时调整企业战略。第四,结束后老师和学生共同总结评审经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