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在管理学中的应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博弈论在管理学中的应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博弈论在管理学中的应用

博弈论在管理学中的应用范文1

[关键词] 高校;教学案例;师生互动

[作者简介]黄杰华(1970—),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管理学。(江西南昌 330013)

本文系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案例教学博弈分析与师生互动模式研究——基于信息认知视角”(JXJG-11-3-24)阶段性成果。

什么是教学案例,教学案例的特征,如何通过师生互动提高教学研究能力,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分析和理解。

教学案例(Case Method)起始于1870年,当时由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代尔(C.C.Langdell)哈佛法学院前院长发现的,后来在郑汉姆(W.B.Doham)当时任哈佛企管研究所所长的不断推广下,迅速从美国传播世界各国,由于此方法通俗易懂,因此被认为是未来教育学成功代表的方向。中国于20世纪80年代将教学案例引入于教学之中。

案例是指在现实生活中真实而又具有一定说服力并可作为典型事例供读者参考,且通过此件事可以让读者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教学案例虽然出现的形式是以写作为主,但它和论文、教案、教学设计和实录又有着不同之处。譬如:论文一般是以议论为主导,从抽象到具体对某件事情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说明;而案例主要是通过某一个故事,针对此事来阐述说明道理;一个是在教之前已产生了,另一个是在教之后才出现的;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

师生互动是从传统的教学方式中的一种转变,它能更加有效的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实践创新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1]。

一、教学案例在高校教学中的运用与探讨

1.教学案例法也称为教学实例法,它是根据教学的内容和目的,由教师运用具体的教学案例指导学生思考、探索。教学案例一般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学案例的核心部分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即老师通过结合教学内容,反复讨论教学方法,师生之间不断的交流及对事情的正确认正,以此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为能更好更有效的将教学案例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首要前提就是建立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疑难问题、善于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勤于研究新观点新认识。其次,就是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构建一种平等自由和谐的师生关系,并且要鼓励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善于发现问题能力。最后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是占主导地位的,自身对事物的认识要有高度的清晰度。

3.教学案例是实现课堂内外互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传统的教学内容的一个改进和扩充。为让学生在学习对案例的发生有更强更好的理性和感性认识,就要让学生学会从课堂内走向课堂外,带领学生进行课外调研,将枯燥无味的理论教学]变成生动活泼有趣的课堂实验,让同学们用自己所见、所闻、所感来激发他们认识世界和分析社会发展的能力[2]。

二、教学案例师生互动的博弈分析

1.博弈论的含义

博弈论自1928年由冯·诺依曼认证以来到如今已具有悠久的历史了,它作为当今一门脍炙可热的学科,在各种领域中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它的研究分析和探讨 。现今的博弈论已发展到了各个领域,譬如:教育学、国防军事战略、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社会学、生物学等等学科中,博弈论主要是根据信息分析和对能力的判断使研究者利益能得到最大化的一种理论决策[3]。

2. 高校教学课堂中的博弈论

博弈论需要具备几个条件:参与者、行动、信息、效用、均衡等[4]。博弈论根据它对事物的假设不同也可分为二种,一种是合作博弈,另一种是非合作博弈。合作博弈一般来说是指参与者对博弈者的行为通过某种契约进行约束,使合作者不致于偏离合作的轨道,而非合作博弈者是因为参与者之间没能有任何可约束对方行为的一种策略,这样就会出现在合作的过程中实现双赢或多赢,并违背合作原则获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5]。教师采取教学案例的目的是为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他人的案例来拓宽自己的视野,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合作博弈[6]。

在教学案例中,教师积极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并与学生进行课堂交流、讨论乃至辩驳,在此过程中学生作为独立思考的主体参与,与非合作博弈强调的个人理性相一致。非合作博弈论是以追求个人利益为主要目地。但是在教学案例的课堂上,非合作博弈论又是另一种情形,它是指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任何人可以自由地对对方的观点提出质疑和反问,不存在一个具有一定约束力的协议[7]。

3.师生互动的教学策略

在教学这一领域中,教师和学生是课堂中的主角。课堂并不是指一个空洞的物理空间,它主要是反映出教师和学生之间一种心灵的交汇。正如中国教育家刘国正先生曾经就说过这样的话:“教学活动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感情,调动学生积极性。不是我教你学,也不是我启你发,而是教与学双方在教学活动中做到融洽的交流。教师引着学生走,学生也推着教师走,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坐春风,双方都欲罢不能,其乐融融”。从这翻话中能深深的体现出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不是一个单一的主体他们的地位是双主体[8]。

(1)师生互动首先要学会相互尊重,情感沟通

教学能力的强弱和业务水平的高低不单单取决于教师本人,从根本上来说是对师生关系所处位置的一种取向。教师要想获得学生的喜爱与信任,首先是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关心和尊重,师生只有生活在相互尊重、和睦融洽的环境中,学生才能勇于发表对问题的看法和他们独到的见解,充分释放他们的正能量。

师生互动中情感的交流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它能激发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其所学知识及学科的一种认可, 常言说得好“亲其师重其道”,学生对其学科产生共鸣时学习的效率无形中就得到了一定的提高[8]。

(2) 师生互动其次要启发学生敢于探究创新、积极参与

近年来,西方在教育方面使用一种较为流行的“头脑风暴法”取得不错的成效,中国在实践教育中引用了此方法,发现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就是在教学中通过某例案促使学生自己探究迷津,开动大脑,并鼓励学生对同一问题可以提供多种解答方式。正如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利用这一教学方法应遵循的规则是:禁止批评;倡导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研究;鼓励畅所欲言;奖励各种发明创新,对同一个问题能提出多项不同的见解,开发思维方式,提高洞察能力; 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使其拥有自主选择和参与的权力;鼓励学生对不同意见的问题向教师提出质疑,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予到教学中来。

(3)师生互动产生的效果

师生互动从一开始就是一场博弈,但它是在多种情形的约束下产生的一场博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微妙的,不存在谁是赢家谁是输家,因为它们之间并不是百分之百的对立,当双方对立到一定的程度时,它们会去寻找一种平衡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9]。

笔者对于影响师生互动的因素,在此作出以下揣测:

1.多数学生对教师有一种敬畏之情,这与千百年来的尊师重教的传统有密切关系,形成学生固有思维形式。

2.学生课前没做好预习环节,缺乏交流互动的基础。

3.部分教师形式性的互动使学生缺乏积极性。

4.部分教师课堂教学方式呆板缺乏亲和力。

因此学校要获得双赢的效果就一定要建立一个宽松、和谐、平等、自由的氛围,只有摆脱传统的教育模式,通过师生间情感自由的交流来提升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独立的创造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精密的研究能力以及坚定的实践能力等等,才能让学校、教师、学生在共同的利益下获得双赢[9]。

博弈论在管理学中的应用范文2

政治经济学的均衡价格是以价值理论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学认为价格是价值的外在货币表现,并且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如果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价格将以价值为基础并趋向于价值;也就是说,商品的价格最终将反映商品的价值或交换价值,交换价值与价值的货币化就是商品的均衡价格。当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价值转换为生产价格以后,商品的均衡价格也相应成为商品生产价格的货币表现。从博弈论的角度看,政治经济学的均衡价格就是生产者与消费者关于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程度反复动态博弈的结果。

图1 价格围绕价值的波动

2.西方经济学与均衡价格的形成

西方经济学对价格均衡的研究是最为深入与透彻的。整个西方经济学中从微观经济学到宏观经济学,全部研究的核心内容就是分析与确定市场的均衡价格。虽然西方经济学对均衡价格的研究只是基于经济学的供需理论,而不强调政治经济学所关注的商品的价值内涵;但从其实质看,西方经济学中的均衡价格最终也是以商品的基本价值为基础的,西方经济学将这一基本价值称之为均衡价值;而这一基本价值从理论上看也就是政治经济学所分析研究的商品的价值。

分析西方经济学的均衡价格,必须提到西方经济学对蛛网理论的研究。蛛网理论将蛛网模型分为三类,即发散蛛网、中立蛛网与收敛蛛网。在三类蛛网中,只有收敛蛛网才可以形成稳定的均衡价格。一旦收敛蛛网的均衡价格被打破,市场通过参与博弈的供需双方在多因素复杂博弈中的博弈决策可以重新回到纳什均衡点的均衡价格。

图2 收敛蛛网与均衡价格

3.混沌理论与混沌价格

混沌学的研究起源于1960’s。1970’s,科学家们开始普遍认识到混沌的存在与其重要意义,并对各领域的混沌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980’s,混沌的研究在全球迅速推广,物理、生物、化学、气象、数学、城建、经济等领域对混沌的研究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现代科学对混沌的研究起因于Edward Lorenz的“蝴蝶效应”,事实上这只不过是一个天气预测模型。正是这一“蝴蝶效应”模型,揭示了自然界表面看起来杂乱无序的事物中的惊人的某种秩序。自然总是如此的神秘,捉摸不定、杂乱无章、不可预测的运动的背后,居然隐藏着其内在的规律性;而且这种规律并不随外界的扰动而改变。这就是混沌。混沌就是在远离平衡态的条件下所进行的不断向稳定的内核运动的不确定的运动轨迹。

混沌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始于曼德布罗特对美国棉花价格的研究。经济学家通常认为,商品的价格,如棉花的价格,是以两种不同的节律波动,其中一种是规则的,而另一种是随机的。从长期看,价格由现实中的经济力量操纵着;而在短期内,价格会以或多或少的偶然性跳动。但事实上现实的数据并不能与经济学家的预期相吻合。曼德布罗特收集了美国自1900年以来60多年的棉花价格资料,当曼德布罗特通过计算机对棉花价格的数据进行精细分析时,他发现了他所寻求的令人惊喜的结果。从正态分布的观点看反常的数据,从标度的观点看却出现了对称性。每个特殊价格的变化是偶然的和不可预测的,但变化的序列却与标度无关。每天价格变化的曲线与每月价格变化的曲线惊人地吻合!更令人吃惊的是,根据曼德布罗特的分析,价格变化的程度竟在发生过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经济危机的剧烈动荡的60年中保持不变。在大量不规则的棉花价格数据中,隐藏着一种难以想象的秩序,即价格的混沌特性。价格的混沌特性作用的结果是形成商品的混沌价格,混沌价格对于特定时期的具体商品而言都是内在的确定性的,价格混沌变化的最终轨迹都将毫不例外的趋向于稳定的混沌价格。混沌学认为这是因为奇异吸引子的缘故,认为奇异吸引子的作用使得混沌的价格最终稳定到混沌价格。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价格的这一变化规律是与均衡价格规律完全相吻合的;混沌价格事实上就是商品价格在混沌理论的研究中表现出来的均衡价格。而且混沌过程也是与博弈过程相一致的;混沌在形式上就是一个复杂的博弈模型。

4.均衡价格形成的博弈分析

无论是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还是混沌理论的等其他理论对均衡价格的研究,从其本质看都承认均衡价格的稳定性,并且在事实上将均衡价格确定为商品本身所包含的、内在的、无差异的人类劳动的货币表现。其分析所依据的基本手段与基础理论虽然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但各种分析中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其实都是一个博弈过程,也就是说可以将各种分析方法对均衡价格的解释理解为均衡价格形成的博弈过程。所不同的是,政治经济学中的均衡价格形成过程是最为简单的单因素两方案博弈,而西方经济学与混沌理论中的均衡价格形成过程则属于多因素复杂博弈过程。

为了分析的统一与方便,论文引入基本价值这一概念用来统一表示上述各种分析方法中的价值、均衡价值与奇异吸引子等概念。表1是一个简单的价格博弈矩阵。

在表1中,价值指的即是所谓的基本价值,这一价值反映了消费者对商品所包含的人类劳动的认同。当价格高于或低于价值时,消费者所获得收益既是生产者所丧失的收益,而其所丧失的收益既为生产者所获得的收益。所以在价格高于价值而消费者选择买时,消费者损失5个单位的收益,而生产者则获得5个单位的收益。当价格低于价值时,消费者选择买会获得8个单位的收益而生产者则损失8个单位收益。只有当价格等于价值时,生产者与消费者都获得正的收益,而且论文假设它们分别获得相等的收益。

显然,在表1所示的博弈过程中,当生产者将价格定在高于价值的水平时,消费者的最优决策是不买,此时消费者的收益为0。而当消费者的决策为不买时,生产者的最优决策为价格等于价值或低于价值;无论生产者的最优决策是价格等于价值,还是价格低于价值,消费者的最优决策都是选择购买。而当消费者选择购买时,生产者的最佳决策是而且只能是价格等于价值;此时,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就价格的博弈达成均衡,这一均衡就是博弈论中的纳什均衡。而纳什均衡点所确定的价格水平即为商品的均衡价格。所以,从博弈论的角度看商品的价格虽然有时候可能会高于或低于商品本身的价值,但最终消费者与生产者动态博弈的结果必然是使得商品的价格等于商品的基本价值;也就是说,商品的最终交易价格必然趋向于均衡价格。

理论上我们还可以将均衡价格的形成看作为一个轮流出价的讨价还价模型,在这一模型中,生产者与消费者被抽象为讨价还价的两方。假设生产者为博弈方1,则消费者为博弈方2,并考虑贴现因子,而且假定博弈双方的贴现因子相等,即有。显然,在这一模型中,讨价还价的时期是无穷的,讨价还价的对象是博弈双方在商品交易过程中期望获得收益和。由博弈论讨价还价模型可知,率先出价的若为博弈方1,则博弈方1的子精炼纳

什均衡为,而博弈方2的子精炼纳什均衡则为;若为

消费者率先出价情形,则有、。所以,无论是生产

者先出价,还是消费者先出价,博弈双方必然在一个稳定的价格达成均衡,并使得博弈双方获得各自预期的收益;当预期收益达到博弈均衡时,商品的均衡价格也相应生成。

参考文献:

[1]宋承先.现代西方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第2版),1997.

[2]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3]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4]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第2版),1998.

[5]詹姆斯•格莱克.混沌学:一门新科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

博弈论在管理学中的应用范文3

关键词:诺贝尔经济学奖;现代微观经济学;发展

通常微观经济学上的创始人被认为是亚当•斯密。自其以后,微观经济学有了十足的进展,至19世纪30年代,已经建立起微观众经济学体系,但这并不意味着微观经济学如马歇尔预言般达到高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微观经济学有了更大突破,其中显著代表就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诸多成就。从微观众经济学理论出发,诺贝尔经济学奖理论在管理经济学上挑战完全理性假设,公共经济学上进行理论突破,管制经济学上开辟实证研究,劳动经济学上进行理论修正与补充,福利经济学上深化不断。诺贝尔经济学奖从1969年开始,已有47年历史。通过分析微观经济学研究领域,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理论成果上看有微观经济学理论的进步、研究领域的变化和研究方法的应用,发展趋势更加综合、多元、交叉。

一、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看微观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应用

微观经济学在诺贝尔经济学奖中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应用创新。一是一般均衡理论应用。作为数理经济学的一种重要创新,其从公理化角度研究经济系统整体均衡的稳定性、有效性、存在性,被当作西方主流经济学,其基本方法在微观与宏观经济学中都应用广泛。一般均衡体系由萨缪尔森提出,使其成为统一处理各种经济问题的一般方法,希克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完善,动态一般均衡理论建立,并将规模报酬因素引入,结合起资本与投资理论。二是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应用。约翰•福布斯•纳什通过不动点定理,使均衡点的存在得到证明,奠定了博弈论一般化的基础,海萨尼对不完全信息博弈领域进行了新的开辟,让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得到发展,维克里与莫里斯开创了不对性信息条件经济激励理论研究,并成为西方现代经济学的基石。三是资源最优分配理论应用。通常资源配置的完成依靠价格体系的调整,康托罗维奇首次提出解乘数法,在资源最优配置问题中引入线性规划方法,将定性研究发展到现实计量阶段,赫克曼与麦克法登则建立了微观计量经济学理论,使统计方法与经济学理论相结合,在个人、家庭、企业统计分析应用中广泛,使经济信息在反映社会本质上更深刻。四是行为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应用。该经济学研究领域新的开创依赖于卡纳曼与史密斯的研究,提供了克服西方主流经济分析方法关于基本方法论困难的解决出路,提出期望价值理论遵循条件,使实证经济学方法的缺陷得到弥补,推动了经济理论现展。

二、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看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一)经济学的解释力因经济学的放松与拓展持续增强

经济学理论大多建立的基础为一系列假设和假说,假设又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一种非现实主义抽象理解。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历年理论来看,研究微观经济学主要通过理论程度、信息确定性两条主线,再结合放松假设,向现实世界不断走近,以拥有更强的解释力。在20世纪50年代后,人们逐步认识到依托“经济人”假说的完全理性决策理论为理想模式,难以在实际中有效指导决策,而多数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重要理论贡献,正是建立在逐步放松的理性假设上,让更加复杂的人性假定来替代“经济人”假设。此外,从诺贝尔经济学奖也可以分析出,对于完全信息假设经济学家已经开始逐步抛弃,转而研究不完全性信息与其下的人类选择行为问题,让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发展空间更大,并使其作为经济学分支有更强的现实世界解决力。信息经济学着重分析研究人性假设与外部环境的决策约束因素,数量化不确定性,在激励理论、产权理论、契约理论的模型构建上给予方法论基础。不确定信息对新古典主义理论前提进行改变,开创了新的经济学理论空间。在放弃交易成本为零假定后,交易成本理论得到了更广泛应用,在真实世界更准确审视上拥有了更有力工具。从该角度来看,微观经济学的发展道路为对非现实主义旧的假设不断放弃,让假说向真实世界更加靠近的成长过程。

(二)经济学研究方法与领域综合性、多元性、交叉性特征更加明显

综合诺贝尔经济学奖近年来趋势,微观经济学里获奖理论在研究上更趋向于数理化,且分析方法显现出综合性、多元性的特征。在经济学中数学的应用主要表现在:数学结合经济理论,开创数理经济学;数学、统计学结合经济数据,通过计算机定量分析。诺贝尔经济学奖在研究范围上,学科研究越来越广泛,并推进经济学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围更加多元化。多元化的倾向表现使得经济科学能逐步独立并树立一元化地位,逐步向人口经济学、管理经济学、法律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等实现多元化发展,使得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多元性、综合性、交叉性与前沿性特征更加明显。

三、结束语

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看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发展可以通过前人成熟的理论体系知识,更大程度地理解与掌握单个社会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对多样化假定条件、非经济化研究领域等发展趋势更加透彻、了解,使学科知识能更好转换成社会生产力与社会财富创造驱动价值力。

作者:夏侯健丹 单位:新余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博弈论在管理学中的应用范文4

如果将农业技术视作为一种公共产品的话,那么这种产品的需求方将是农户、农民合作组织以及各类涉农企业(如种业公司、加工企业等);而技术的供给方则是农业高校和农业科研机构,供给主体负责技术的提供。农业技术推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涉及到的各类主体,除了技术的需求者和供给者之外,还包括:农业技术推广的主导者———各级政府部门,即通过政策制定、机制构建以及经费投入等途径,从宏观上对农业技术推广进行管理和协调,在改革开放之前,政府一直是农业技术推广的主导力量;农业技术的中介———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是农业技术得以推广的载体,它介于农业技术供给者与需求者之间,构建起二者间的联系,使农业技术得以进入到农业生产过程中。本文的研究着眼点在于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最后一个环节,即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与农户。之所以选择该研究视角,原因在于这一环节是农业技术推广的最后一个环节,关系到农业技术是否能够真正应用于实际生产中。由于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和农户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利益追求,双方从各自利益角度出发,可能会导致农业技术推广的低效率乃至无效。因此探讨双方的决策行为,对于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效率,解决农业技术转化和推广中“最后一公里”问题有着比较现实的意义。在本研究中,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指的是直接对农户进行技术推广的相关人员;而农户指的则是在面对农业技术推广时,能够决定是否选择新技术的那部分农户。

二、本研究的方法

本文在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和农户决策行为研究的过程中,将使用博弈论中演化博弈模型进行分析。演化博弈是博弈理论和动态演化过程相结合的一种博弈理论,强调的是一种动态的均衡。演化稳定策略(ESS)和复制动态概念(RD)是演化博弈最重要的两个概念。传统博弈论有两个基本假设,即参与人的完全理性和完全信息。由于演化博弈本身源于经典博弈理论与演化生物学研究的结合,因此它体现了演化生物学中生物演化的关键特点,在基本假设方面,不再要求参与人是完全理性的,也不要求信息是完全的,而是假定参与博弈的个体是有限理性的,这种有限理性个体的假设,反映了演化的动力学过程对于博弈结果的影响[18],即探讨有限理性的个体是如何通过诸如学习或者进化过程的某种演化机制而达到纳什均衡。演化博弈的基本均衡思想在于:如果一个原群体的行为模式能够将任何小的异质性群体消除,那么这种行为模式必定能够获得较原异质性群体高的支付。如果异质性群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从原群体中消失,那么原群体所选择的策略就是演化稳定策略,此时所处的状态即是演化稳定状态,这种均衡即为演化稳定均衡。虽然演化博弈理论体系本身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需要不断的完善,但演化博弈理论相较于传统博弈理论更具有现实性的优势使得它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对各类问题的分析中。尤其是在演化稳定策略和复制动态概念提出之后,其在经济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本文在接下来的分析中,也将借助于该理论模型为工具进行分析。

三、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与农户间的演化博弈分析

(一)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与农户双方的支付矩阵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与农户双方支付矩阵中所涉及的变量定义如下:π1:农户采用技术之前的收益;π2: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推广技术之前的收益;C:农户采用技术所需付出的成本;C2: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推广技术所需付出的成本。

(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与农户的演化博弈模型令α为农户群体中采取合作策略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α∈0(,1),则农户群体中,采取不合作策略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即为1-()α;令β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群体中采取合作策略博弈方占总量的比例,则该群体中,采取不合作策略博弈方占总量的比例即为1-()β。说明选择“合作”策略的农民群体的期望收益大于整个群体的平均收益,这种情况下,对于群体中起初选择“不合作”策略的农户而言,他们会逐渐发现改变他们最初策略将是一个有利可图的行为,因而他们将会有意识地、主动地向那些选择“合作”策略的农户学习,并调整其自身所选择的策略,这样,群体中最初选择“不合作”策略农户的数量将会减少,而选择“合作”策略农户的数量将会逐渐增多,使得选择“合作”策略农户数量占总量的比例α向1趋近。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合作”策略的农民群体的期望收益小于整个群体的平均收益,为了获得相对更多的收益,这部分最初选择“合作”策略的农民群体将会逐渐的调整自己的策略选择,有意识的、主动的向那些选择“不合作”策略的农户学习,因此群体中最初选择“合作”策略农户的数量将会逐渐减少,而选择“不合作”策略农户占总量的比例将会得到增加,从而使得选择“合作”策略农户数量占总量的比例α向0趋近,如此,α=0就是农户群体在动态复制下的一个ESS。

(三)博弈的收敛分析博弈双方的动态博弈过程将会收敛至(0,0);当博弈双方都采取“合作”策略时,博弈双方的动态博弈过程则将会收敛至(1,1)。在这两个收敛过程中,影响其收敛方向的因素是双方在技术推广过程中所需的成本C和C2以及双方在技术推广过程中所获得的收益增量Δπ1和Δπ2。显然,当固定成本C和C2增大时,双方获得的收益增量Δπ1和Δπ2越大,博弈双方的动态博弈过程将越有可能收敛于(1,1)点;而当固定收益增量Δπ1和Δπ2时,双方所需付出的成本C和C2越小,博弈双方的动态博弈过程将越有可能收敛于(0,0)点。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博弈论在管理学中的应用范文5

关键词:培养目标;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课程设置;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8)05-0113-05

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它代表一个国家的人才培养水平,发展和完善博士研究生教育,对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实现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课程体系作为博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其体系构架和内容设置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博士研究生知识结构的优劣和研究能力的强弱,进而决定着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我国企业管理作为兴办历史相对较短的博士专业,在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方面。因此,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围绕研究生培养目标,结合生源和培养单位实际,科学合理地设置或调整课程体系,在当前形势下很有必要。

一、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生培养目标的确立

博士教育是高等学历教育中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延伸。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十六条规定看,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学业标准,是一种在知识和能力层次要求上的前衔后续、逐步深入的梯度安排(具体见表1)。

根据以上标准,结合我国目前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需要,我们可以把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生的培养目标表述为“培养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和创造性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的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来说,就是使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生成为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管理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了解学科发展方向及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同时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和先进的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独立从事研究及实际工作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领域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这样的人才至少必须具有三方面特征:

(一)合理的知识结构

知识是通过实践、研究、联系或调查获得的关于事物的事实和状态的认识,是对科学、艺术或技术的理解,是人类获得的关于真理和原理的认识的总和。知识的形态既包括能够编码的知识如事实、原理,也包括可以意会但不可以编码的隐性知识,如技能、人力知识等。然而,教育的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借助知识传授,培养学生学习、处理、应用和创造知识的能力。本科生教育学习的是已经成熟的知识,硕士生教育学习的是已经系统化的知识,博士生面临的知识是离散的、尚未明晰的、甚至互相矛盾的。一个合格的博士毕业生,必须能够梳理总结出所涉领域的研究现状,建构从事相关研究所需要的知识体系――知识结构,进而提出系统解决方案。

知识结构指的是知识领域内事实、概念、观念、公理、定理、定律等的组合方式。博士生的知识结构必须:第一,有丰富的知识存量,视野开阔,能把基础理论融会贯通;第二,有合理的层次分布,基础理论和学科前沿、专业知识与跨学科知识,布局有序,既“博”又“专”,(“know something about everything and know everything about something”);第三,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先进性,洞悉前沿变化,能由已知推未知(参见图1)。

(二)科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是运用既有资源,进行问题的发现、辨识、假设、论证、结果解读或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工具的使用与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在研究工具方面,对企业管理专业的博士生来说,要能熟练地操作基本的统计分析工具和主要的财务、金融分析工具。研究方法方面,由于计量经济学方法是实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效方法,博弈论随着近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频频青睐博弈论学者而受到广泛重视,案例方法是企业管理研究与教学中的基本方法,实验方法通过在可控的实验环境下的观察、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这些方法的应用价值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所以计量经济学方法、博弈论、案例方法、实验方法等都是企业管理专业的博士生需要掌握的研究方法。

(三)有效的知识重构能力

如前所说,教育的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借助知识传授,培养学生学习、处理、应用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借鉴软件设计的“重构”定义:“(重构)是一种对软件内部结构的改善,使得程序的设计模式和架构更加合理。”我们可称这种知识的学习、处理、应用和创造过程为知识重构。

知识重构的过程一般要经历知识萃取、知识结构化、知识衍生、知识文本化四个阶段。知识萃取指通过视、听、读、讲、讨论、经历等方式得到并保留关于事物的事实和状态的认识过程;知识结构化指借助思维的透析力与综合力,把所获的原本零散的知识关联起来,形成解释现状或事实的知识体系;知识衍生指运用移植、投射、延伸等方法,集成既有知识及其体系,从而生成具有创新含量的新的知识构架;知识文本化即知识成果的表述,如报告和论文的写作、刊发、传播等等,它是知识重构的最终显现形式。

有效的知识重构能力,是知识萃取能力、知识结构化能力、知识衍生能力和知识文本化能力的协同结果。知识萃取能力是知识重构的基础和起点,它决定所获知识的存量、层次和布局,进而影响后续的知识重构功能;其他重构环节的状况,也会反过来正向影响知识的获取能力(参见图2)。

二、国内外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课程设置情况

(一)国内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课程的设置

由于我国企业管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开办历史较短,在课程设置、实施及评估上,与发达国家比还存在明显差距。

1、国内高校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课程的设置情况

目前,国内高校的博士研究生课程一般分为三大板块:学位公共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学位公共课是指根据教育部要求,各专业博士研究生都要修读的课程,包括理论和外国语课程;专业必修课是指为博士研究生系统深入掌握本学科领域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所必须修读的课程(至少学习三门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指为拓宽博士研究生的知识面、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而适量开设的,供博士研究生选择性修读的课程。以下是我国部分高校企业管理博士课程设置情况(见表2)。

表2显示,国内企业管理类博士课程设计中,公共必修课的内容和学分由教育部统一规定,专业课由各校自行设置,不同培养单位在学分的安排上,提供课程的门类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在课程内容的取

向、知识的覆盖面方面,也各不相同(具体见表3):

2、国内高校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课程设置的不足

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国内高校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课程的设置有许多不足,需要加以改进。 ,

第一,课程体系不规范,科学化程度不够。课程门类、学分安排差距太大,不同院校相同课程内容的目标导向差异明显,说明相关部门对博士课程设置随意性较强。

第二,课程结构层次不分明。本科、硕士、博士课程没有反映培养目标的层次性差异,部分院校研究生课程与本科课程名称基本相同甚至完全相同,这种不分层次的教学必定影响博士的培养的质量。 第三,课程视野“学科化”特征明显,课程覆盖面不广,跨学科、交叉学科课程纳入较少,不利于拓宽学生的专业基础,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术创新能力。

第四,课程比例不合理,专业必修课比例过大,选修课少;重课堂教学,轻实践课程;重显性课程,轻隐性课程,课程实施的效果不理想。

(二)国外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课程的设置情况

美国是当今世界研究生教育最成功的国家,其对研究生的培养强调课程与论文并重,如博士生一般要学16~20门课程,修习30~40个学分,较多地学习高水平课程的博士生后劲较足,因为其知识面广、能适应科技的迅速发展。

与国内高校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课程相比,美国高校的课程设置有如下特点:

1、体现管理学科的渊源与发展脉络

国外高校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课程在设置上比较注重体现管理学科的发展脉络。从历史路径看,管理科学的发展脱胎于经济学,正逐渐呈现出与社会学、心理学等诸学科交融发展的趋势。以美国为例,美国前10名的商学院如哈佛商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斯隆商学院、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海斯商学院和哥伦比亚商学院等,其管理类博士专业的课程,明显呈两个倾向,一个是经济学倾向(Ecollomics-based)――基于管理学科学术基础与理论渊源,一个是社会学倾向(Sociology-based)――基于心理学科的研究范式与演变趋势。

2、课程体系层次性强,培养目标明确

在研究生教育发达的国家中,美国的博士生教育以重视课程教学著称,其课程设置不但反映学科渊源与发展脉络,而且课程体系层次分明,有基础课(研究工具)、核心课(学科基础理论研究方法)、专业课(研究方向及前沿动态)、辅修课(交叉学科或跨学科知识)等层次,课程功能明确,能体现培养目标。详情参见表4。

3、教学互动的“理论学习+方法研究”的授课模式

由表4可知,美国博士课程体系中,研究工具、研究方法类课程数量多,而且授课模式有很强的互动性、探索性,通过将社会科学原理与研究方法应用到管理问题上,致力于培养学生对这多个领域的敏感。如哈佛的DBA(工商管理博士)就有管理领域研究设计(Design of Field Research in Administration)、定量分析概论(introduction to Quantitative Methods)、一般线性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odels)、缺失多元数据分析(Incomplete Multivariate Data)等近20门工具类、方法类课程供学生选择。

此外,美国所有商学院都提供诸多互动讨论课程,如人力资源管理讨论课程(Seminar i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公司战略研究讨论课程(Research Seminar in Corporate Strategy)、网络理论及应用(Network Theory&Applications)等。值得一提的是,沃顿商学院还将深度自学(In-depth independentstudv)也纳入了博士课程管理体系,由各学科的教员(facuhv)根据学生的特殊兴趣进行相应安排。

三、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课程设置的思路

英国教育家洛克告诫说:“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如配错药一样,绝不能错第二次,第三次再去补救”。教育是事关几代人的功业,改革不合理的课程设置,事关博士研究生教育大业的成败。博士学位研究生的专业课程设置,应当围绕“培养具有坚实专业基础和创造性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的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借鉴国内外企管专业博士课程设计的成果,同时注意发挥各培养单位企业管理研究团队的特色和整体实力。

1、完善课程体系,明晰课程功能

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生的课程,应围绕引导和帮助学生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提升研究能力――知识重构能力,进行系统科学的设计。重视前沿性和创新性,动态反映本学科国内外新成就、新进展,反映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发展,使学生在积累扎实的专业理论的基础上,掌握学科的最新的发展,洞悉现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及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路径。因此,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企业管理博士的课程:

第一,把博士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最高环节,在课程设置上与本科、硕士研究生作梯度衔接,突出课程体系的知识结构构造功能和能力结构提升功能,将博士课程解构为基础理论与学科渊源、专业知识与理论运用、研究工具与研究方法、学科前沿与发展趋势、交叉学科与跨学科知识等五大模块,通过不同模块课程合规律的组配,实现博士研究生知识萃取能力、知识结构化能力、知识衍生能力和知识文本化能力提高的目的(详见图3)。

第二,重视基础课程的安排,体现学科渊源与发展脉络,使博士研究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管理学研究范式,培养学术规范。

第三,强调学科渗透,增加交叉学科和跨学科课程容量(如管理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组织传播学等),在扩大学术视野的同时,激发知识创新能力。

第四,增加课程门类,扩大学生选课范围和选择自由,以更好地满足博士生多样化的学习兴趣和社会对企业管理高级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表5提供的是各模块课程的具体安排,可供参考。

2、整合课堂资源,碰撞思想火花可以整合学科导师组集体的力量,对课程内容进行专题性解构,将每个专题提前发放给学生并要求其作课堂讨论的预备;每位导师只讲述自己对其最有研究和创新的一个或几个专题。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每一次交流都处于积极状态之中,每一次都能发现授课者的思想亮光,从而受到或大或小的启发;另一方面,让授课者授讲得精彩,变被动劳苦的宣讲为愉快兴奋的分享,并且由于学生的积极回应中也能不时闪现创新的火花,使教学双方产生智慧碰撞,催化新思想的诞生;第三,通过组合式授课,增加了导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加深了双方的相互了解,有利于博士培养期间的师生交流。

对于设置在前沿动态板块的大部分课程,都适合采取这种组配法来讲述。国内外已有类似做法,实践证明颇有成效。

3、拓展课堂空间,提升课程实效

创新教育理念,拓展博士生课程空间,把课堂从单一的教室,搬到工厂车间、搬到互联网、搬进沙龙茶室。

第一,请进来讲。邀请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举行前瞻性的学术讲座,实现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这种做法一些院校已坚持多年,师生及社会反应积极。

第二,送出去学。选派博士生走出门去,接受综合性的、跨学科的、与时俱进的课程与实践体系的训练,作为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的引进和实现。上海交大实施的选派博士生国外访学、国内访学,已取得明显收效。

博弈论在管理学中的应用范文6

关键词:惯例,实证研究,心理学,问题解决,决策,博弈

分类号:B842.5

1、引言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包含许多程序性或习惯化的行为+例如骑自行车时身体的一系列动作、走路时身体各器官的协调动作,这些行为由于多次重复而形成,其执行不再需要意识的控制。在个体层面这种现象大多用习惯、习俗、定势、脚本等词语来描述。当涉及多个个体时,人们之间也会这种形成类似的程序,例如工厂里工人在生产流水线上的操作,这种群体的程序化行为便是惯例(rou-tines)现象。

惯例一词最早作为组织现象的大杂烩(如。自动化、行政管理工作、项目清单、习惯等)由经济学家熊彼得1926年提出(Becker,2007)。Stene(1940)进一步指出,惯例的形成是由于行为的不断重复,它的执行不需要组织内其他成员的监督和引导。后来,研究者们提出了各种定义,总结起来,共有如下三种:有的将其视为一种行为、一种高度自动化的重复的互动模式(Cohen&Baedayan。1994;Gersick&Hackman,1990);有人将其视为认知规则或策略(cohen,1991;Egidi,1996;March&Simon,1958):或者将其视为既包含行为又包含策略或规则的生成系统(Feldman&Pentland,2003;Pentland&Feldman,2005,2008)。

惯例这一概念提出之后,尤其自1982年Nel-son和Winter(1982)的《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这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书出版之后,其作为组织生活的基本元素、组织的基因,在组织理论中占据了核心地位,并成为管理学研究的核心概念(Salva-to,2006;Salvato&Rerup,2011),而有关它的研究也逐渐遍及社会科学领域的各个分支(Becker&Lazaric,2009)。

在心理学中。对惯例现象的探讨始于20世纪40年代Abraham Luchins的思维定势研究。Luchins(1942)通过实验证实。个体在重复解决相同种类的问题时,会逐渐形成一种习惯性、机械化的问题解决方案,而不再探索新的方案,这种现象被称为思维定势。作为一种高度自动化的思维模式。思维定势实质上就是从个体层面理解的惯例。由于定势现象在问题解决任务中的坚持性和重要性如此令人印象深刻,随后大部分有关个体惯例化行为的研究都围绕着思维定势展开(Becker,2008)。此外,由于惯例的习得过程在某些方面是无意识的,惯例现象在心理学中还被视为一种内隐学习的过程(Becker,2008)来研究。这两种情况下个体均未意识到学习过程的发生。但已明显习得某些规则,尽管内隐学习的实验研究主要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以Reber发表的《人工语法的内隐学习》为标志,但第一批关于随机学习和无意识学习的研究却始于20世纪初期桑代克的研究。桑代克通过一系列的动物实验提出了学习的“试误说”。证实了动物学习的无意识性。在人工语法的实验中,Reber(1993)发现被试会在无意的条件下获得学习材料所隐含的复杂的语法规则知识。这种内隐学习与默会性知识的关系密切。下面,本文将具体介绍和总结当前心理学对惯例展开的一系列研究,进而分析惯例未来的研究方向。

2、问题解决研究中的惯例

2.1 个体问题解决中的惯例

问题解决是人类重要的认知过程,当人们在实践中解决复杂问题时,为了使自己的行为更加稳定和流畅,会形成惯例。这些惯例最初会以熟练的问题解决策略的形式出现,它建立于程序性知识、有效范例等基础之上。经过多次问题尝试,学习者会逐渐调整初始策略,最终形成稳定的惯例。

惯例受诸多因素影响,由一系列限制或约束条件决定(Carv&Carlson,1999):一是内部限制,即认知限制,它取决于问题解决者的认知能力,包括问题解决者对任务概念和范畴的理解、工作记忆能力、能注意到的信息量的范围以及做出推断的速度。二是外部限制,这些限制由问题界定和问题解决环境所决定。前者称为逻辑限制。例如在解决算术运算题时,低水平目标的实现是获得高水平目标的必要条件:后者称为情境限制。它反映了当前环境提供的信息对问题解决的影响。

与内部和外部限制区分相对应,问题解决中惯例的分析重点也存在不同(Patsenko&Altmann。2010)。早期对惯例行为的分析聚焦于它受丰富的内部表征,如计划指导的可能,而较少关注于它受非中心认知过程,如认知或注意等指导的可能。对内部表征的强调可能是对行为主义时期忽视这些概念的反应,并由人类信息处理计算机隐喻所推动。然而,这种计划为基础的惯例分析方法可能高估了中心认知过程的作用,并低估了利用从环境中抽取信息来指导行为的次要过程的作用,而后者正是具身认知方法所关注的方向(Gray。Sims,Fu,&Schoelles,2006)。具身认知的方法认为惯例或其他有序行为可以在有机体与环境的互动中产生:内部表征一般简洁、稀少,但这些精心选择的有限表征可以让个体展现出类似目标导向的行为,而无需任何类型的计划系统。Patsenko和Ahmann(2010)提出的“选择——注意”模型便是具身认知的分析视角。他们通过实验发现,个体在汉诺塔问题上的反应模式、行为模式和眼动轨迹表明,行为并不是由存储于记忆中的计划所指引的,而是由与目标相关联的惯例所指引的,这种惯例由知觉和选择性注意引发。汉诺塔上的惯例(如对目标递归策略的坚持)经过学习而形成。一旦人们学会如何解决新的问题。将会较少依赖于问题表征而更多依赖于知觉和注意。

2.2 群体问题解决中的惯例

在认知心理学中,问题解决的研究长期以来限于个体,极少关注群体。而只有当问题解决的情境扩展为两人及以上时,问题解决中的惯例研究才能与组织中惯例的研究相对应,只是前者关注的问题更加宏观,注重探讨一般规律,而非具体问题。

大多研究者致力于构造两人以上的问题解决情境来探讨惯例的一般规律,这以用TTT扑克牌游戏(TarRet The Two,TTT)为实验材料的一系列研究为代表。为了测得实验背景下的组织惯例,Co-hen和Bacdayan(1994)确定并用实验证实了惯例测量的四个维度:行动效率的提高,做出决策速度的增加,特定情境重现时重复行动序列的激活,次优性(即,惯例不是当前问题情境的最佳、最有效的策略)。他们的研究被Becker(2008)视为惯例实证研究缺乏大背景下的“最重要的例外”。通过这一任务,研究发现惯例是作为程序性记忆存储的(Cohen&Bacdayan,1994)、具有路径依赖性(Egidi&Narduzzo,1997),其形成是由于行动者对问题空间的有限搜索(Egidi,1996),它与团体决策中的认知陷阱和心智模式密切相关(Bonini&Egidi,1999):基于时间的奖励方式下的惯例化程度更高(Garap&Hollard,1999)。王建安和张钢(2008,2010)则将两人的游戏扩展为三人,仍从四个维度证明了惯例的存在。他们发现前置问题图式(即问题空间图)对惯例形成和绩效有影响,说明了惯例研究中一直忽视的陈述性知识的作用:并进一步证明了动态能力的决定因素是认知表征而不是行为惯例。

此外,还有研究者构造了其他有创造性的实验任务来研究惯例。例如,意大利认知和实验经济学家Novarese(2003,2006)创造了一种类似TTT扑克牌游戏的“加10游戏”,并通过研究证实,在需要合作或协调的任务中,人们会形成高度惯例化的行为,即将以前习得的策略扩展到当前情境中。它需要三个被试(其中两个或一个可以为假被试)分别在O,2,3,4,10五个数字中选择一个,三个数字相加的和基于一定获益规则。每个被试每一局获得不同的收益。与TTT扑克牌游戏相比,“加10游戏”中的三个玩家以合作为主,也存在一定竞争的关系,具有更强的生态效度。

3、决策研究中的惯例

3.1 惯例对决策过程的影响

作为认知心理学中“思维”研究的一部分,决策研究与问题解决一样备受关注。德国经济心理学家Betsch等人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决策过程也存在惯例现象。他们(Betsch&Haberstroh,2005)认为,惯例是一种特定的行为或行为序列,会作为策略选择被激活,与决策问题的表征相关。

惯例在决策整个过程中的作用可由下表所示(Betsch,Haberstroh&H0hle,2002)。由表1可知,惯例可以影响决策过程中每个阶段的信息加工。这可以通过惯例在决策开始阶段的三个事实为例说明,其余阶段道理类似。首先,一旦惯例被确立为决策问题的解决方案。无论何时遇到同样的决策问题,它都会被激活。例如,一旦习惯骑车去上班,只要目标是去上班,骑车的行为就会立马会出现在脑海里。其次,对情境的识别会促进选择和实施惯例的倾向。再次。即时的行为选择和执行会随着惯例强度的增加而增加。相应地,如果惯例经常在过去被重复,它将形成习惯。对触发线索的识别将会自动化地唤起惯例行为。

在研究方法上。Betsch等人对决策情境中惯例现象的研究采取了实验或模拟研究的方法。在早期的研究中(Betsch,Fiedler&Brinkmann,1998),他们设计了一种称为“甜瓜(MELON)”的计算机游戏,研究了时间压力和任务的新异性对惯例保持的影响。为了不仅能测量还能对惯例进行实验操纵,Betsch等(2001)随后又设计了一个模拟的贸易环境(COMMERCE)以实现对惯例强度的操控并评估惯例对随后信息搜获和选择的影响。

3.2 惯例研究的前沿:与博弈论的融合

当前管理心理学及经济心理学中决策行为的研究大多涉及博弈论,Becket(2008)指出。虽然博弈理论并不明确研究惯例,但是许多博弈实验的设定却清晰地提供了产生惯例的背景,即重复的问题解决情境。因此。尽管当前还缺乏将惯例和行为博弈联结起来的研究,但理论上他们存在一些显而易见的聚合领域:如。重复博弈中的学习问题便与惯例的习得性类似:博弈任务中所有参与者都不想改变自己策略的相对静止的状态——均衡(equilibri-um)现象也可视为一种惯例现象。

虽然两大领域的融合有很大可能和空间,但也应该看到博弈实验的经典范式对理解惯例太狭窄,未来只有突破自身的一些限制。拓展思路,才能实现二者的真正融合。(1)博弈,尤其合作博弈中,每一局的被试都是随机分配的,这可以有效地防止声誉现象的影响,但这对产生惯例却是不适合的,因为惯例在实验条件下本质上是经验的重复和一般化的结果(Cohen et al.,1996)。未来的研究只有将博弈实验中的玩家固定才能进一步探索惯例问题。(2)学习如何在不同群体间进行迁移在博弈的研究文献中较少被关注,但却是惯例研究的核心议题,这一般从默会知识的角度切入。对知识迁移的关注可以帮助理解惯例的复制,也可能加深对经典的行为博弈理论的理解。(3)实验经济学中有关学习博弈的特征之一便是其对均衡的重视:行为被理解为单一的行动,或至多是现成的序列行动。而惯例却一般由更复杂的基本步骤集合而成(也可能以模块的形式组织)。解决这两方面的不同,合理设置实验任务的复杂程度是关键。(4)行为博弈学习理论领域一个几乎被完全忽视的问题是学习的情境支持问题。尽管情境学习的文献已经极大地显示人类如何探索结构化的环境,博弈中的学习研究却毫无进展。沿着这个方向的惯例研究实际上也没有多大的进展,至少在实验研究方面。在这个方面,两个领域未来可以共同探索,弥补理论上的不足。(5)语言既是产生惯例的机制,也是惯例化的产品,影响惯例的创造、保持和复制。然而,个体间言语的交流在大多数有关学习的博弈实验中都被小心地置身于外。即使惯例本身,其为数不多的实验研究也没有关注各种形式的言语交流,而是将其排除在外(如TTT扑克牌游戏)。两个领域未来可以就此进行共同探索,以期有所突破。

4、当前惯例研究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

4.1 惯例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4.1.1 个体与群体视角的差异

大多数惯例的实验研究均基于个体水平来研究自动化行为。然而,惯例至少自Nelson和Winter(1982)之后便一直用于分析组织或群体行为。在问题解决的研究框架下,研究者一般从个体与群体视角的区别上来探讨惯例的作用,但却没有获得一致的结论,

Reimer等(Reimer,Bornstein&Opwis,2005;Reimer&Opwis,2002)认为,虽然当解决相互依赖的任务时,惯例可以帮助组织有效地减少协调的需求。但当面临新异的问题情境时,惯例却会带来负迁移,进而影响问题解决的效率。他们发现,在个体和两人组分别完成的汉诺塔任务中,两人组成的群体组更容易进行负迁移,组中个体更坚持已经习得的惯例,表现更差(Reimer&Opwis,2002)。然而,Kocher和Sutter(2005)却发现群体行为整体上优于个体行为,只是特别优秀的个体行为会优于群体。同时。也有研究者持中庸观点(Beeker,2008)认为。群体中个体互动的整体效果并不明显,组织的优势只有在任务包括发现最佳解决策略或包含特定信息加工过程的重复性任务的情况下才会显现出来。

要对两种视角下的惯例的实证研究结果进行整合,关键在于创设既适合个人也适合群体完成的实验任务,而非对采用不同任务得出的结果进行比较。群体任务,如TTT扑克牌游戏和加10游戏只能群体合作完成,不能改编为单人任务,因此未来研究应依据组织的特征创造性地提出更加灵活的群体任务。个体任务,如汉诺塔任务可单人完成,也可像Reimer等人一样将其扩展为两人以上来完成。未来研究可将这类个体任务改编为群体任务。

4.1.2 行为与认知视角之争

惯例研究的公开争议之一是研究者在分析这种现象时所采用的分析角度(Cohen,Burkhart,Dosi,Egidi,Marengo,Warglien,et al.,1996)。从行为角度来看,研究者强调行为的模式性以及这些模式的自动化程度,研究中一般测查个体需要采取行动或者决策时的反应时。而从认知视角来看,研究者更关心在面对重复性情景时时个体所建立的稳定表征,经常寻找以规则为基础的系统和某种典型的策略,并证明个体如何处理结构相似的问题。

充分考虑到这两种视角的区别,才更加全面的理解惯例这种现象。Cohen和Bacdayan(1994)认为惯例是模式化的行动序列,而Egidi(1996)则认为它是基于特定问题策略的行为模式,其可以是不同的行动序列:Cohen和Bacdayan(1994)的研究证实惯例是程序性记忆,而王建安和张钢(2008)的研究却发现前置问题图式(程序性记忆)会影响惯例形成。这两种看似矛盾的观点只是由于分析视角的不同,前者是从行为后者从策略的角度。由此可知,惯例既是一种模式化行为,具有无意识性。又是一种策略或规则,具有一定意识性。

4.1.3 各研究领域之间缺少融合

综上,作为一种普遍存在思维现象,惯例在问题解决、决策研究中一直坚持实证研究的传统。然而,这些研究却相对独立。各领域间的结果很少互相引证,甚至几乎不引用对方的文献(Becket,2001)。造成这种各自为政现状的根源在于惯例作为一个纷繁复杂的概念,对于不同领域的研究者来说或有着不同的含义,其结论难以统一和推广。

因此,为了推进惯例实证研究的进展,首先至少应从操作定义上对其进行跨领域、跨学科的界定。结合以往研究者的观点,本文认为,惯例可以界定为“两人或多人在面临重复性的问题解决任务时习得的、互相依赖的、可识别的、行为模式或策略。”这一概念同时考虑了惯例的行为和认知层面,并点明了其基本特征。其次,各领域的研究者应开拓视野,实现以“学科”为导向的研究模式向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模式的转变,来自不同学科的研究者以各自的方法就惯例这一主题协同攻关,开展跨学科系统性和综合性研究(林崇德,辛自强,2010)。再次。虽然惯例是一种群体现象,但也可以像以往研究者(Carv&Cadson,1999:Patsenko&Altmann,2010)那样从个体的视角对其规律进行探讨和分析,进而将结论进行推广。

4.2 未来惯例的研究方向

综上,惯例在心理学中的实证研究起源于思维定势和内隐学习的研究,且当前已在问题解决和决策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在博弈领域也有很大研究空间。综合以往研究成果和问题,未来惯例在心理学中的研究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展开:

第一,描述和总结惯例的普遍性及特点。当前心理学的研究中,虽然定势和内隐学习仍是研究的热点,却还鲜有研究将其研究结果从惯例的视角进行审视。这可能根源于长期以来心理学研究对个体知识的重视。对群体知识的忽视。未来的惯例研究将从群体的视角。如群体问题问题解决、群体决策及博弈研究中继续证实这种心理现象的普遍性。进而总结其特征。

第二,按照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范式,从信息搜索过程来研究惯例。尽管惯例行为可以分离出一些单独的步骤,但由于其自动性,它通常被视为统一、连续的信息加工过程(Betsch,Haberstroh&Hohle。2002)。信息搜索发生在决策者确认既定问题之后、实际决策之前,它受到决策者记忆中以往个体经验的影响,存在搜索偏差。Betsch等(Betsch,Haberstroh,Glckner,Haar&Fiedler,2001)通过实验证实信息搜索受惯例强度的影响,二者呈负相关关系。然而,在这一普遍结论之下,当前还没有研究细致分析信息搜索的个体差异与惯例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避免惯例的负迁移对信息搜索过程的阻碍。

第三,从知识迁移的角度来研究惯例的迁移。作为一种默会性知识,惯例与组织学习密切相关,存储了组织行为的经验。当以知识的角度来理解惯例时,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多大程度上这种知识能推广或迁移到其他情境中去(Reimer。Bomstein&Opwis。2005)。例如,Cohen和Bacdayan(1994)发现个体在问题解决中形成的惯例。不能将迁移到新的、但结构完全相同的情境中去。当前惯例的迁移研究主要集中于描述负迁移现象,并未对如何克服负迁移进行探讨。也未从正迁移的角度来探讨惯例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