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事管理学重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事管理学重点范文1
1 探究式教学的涵义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指出探究式教学是“学生在科学课堂所进行的探究,即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所用方法而进行的种种活动”,即学习科学的核心就是探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它可以理解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的方式,另一方面是学生运用探究式学习的方式,两者相互结合,教学相长,才能形成完整的探究式教学。
2 探究式教学的特点
2,1探究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探究式教学的特别之处在于让学生通过各式各样的探究活动诸如观察、调查、制作、实验、收集资料等,亲自得出结论,使他们参与并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建构起对自然的新的认识,并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2.2探究式教学注重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
对学生认知理论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不是从空白开始的,已有的经验会影响现在的学习,教学只有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实际出发,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否则,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3探究式教学注重证据在探究中的作用
科学家在探究中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收集证据,并以此为基础解释自然界的运行机制,在科学课堂的探究中,证据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证据是学生通过探究获得新知的关键所在,同时,通过证据的收集、从证据中提炼解释、将解释与已有的知识相联系等过程,锻炼了学生的推理及批判思维能力,也使他们懂得了科学家是如何思考问题、如何工作,以及如何通过探究发展并获得新知的。
2.4探究式教学注重合作式学习
在探究教学中,常常需要分组制定工作计划、分组实验和调查,需要讨论、争论和意见综合等合作学习,按照建构主义的教学论,学生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建构对事物的理解,由于已有经验不同,学生对事物的理解会各不相同,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或批判,从而建构起新的和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3 对探究式教学的几点感悟
3.1在强调探究教学的同时,要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科学教育实践表明,全面推行探究式教学是行不通的,而且还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如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产生畏惧心理等,因此,我们在强调探究教学时,不能排斥包括接受式教学在内的其他教学方法,事实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教学内容相对简单或由于学生知识储备不足,认知能力有限,讲授法就可能会是一种更恰当的选择,如初中物理教材中天平、电流表、温度计等基本测量仪器的正确使用;汽油机、柴油机的工作过程及原理;能的概念、电压的概念等,总之,有的课适宜于传授式教学,有的课适宜于探究式教学,一堂课内有的内容适宜于传授式教学,有的内容适宜于探究式教学,这要视具体的情况而定,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老师各不相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探究教学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如果所有的内容都用探究的教学方法,不仅教学时间不允许,也不一定符合教育的经济性原则。
3.2营造一个有利于探究教学的环境
这个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前者是指探究教学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如仪器设备、教学工具,在实验器材短缺的情况下,教师要充分挖掘现有资源,争取一物多用,发挥聪明才智,利用身边的生活物品自制教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如利用电炉丝自制电热切割器;用发光二极管组成“上”字代替烛焰;用电池、药盒、纸板、刻度尺研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等,后者是指教师营造的探究氛围和教学策略,(1)以兴趣为先导,每个课题的引入,都要巧妙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求兴趣,吸引学生的精力投入到课题探究上来,(2)以问题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问题感,在学习活动中有一个贯穿始终,吸引、牵制着学生注意的问题,(3)以探究为载体:尽可能把课本上每一节抽象枯燥的知识提炼成一个个探究课题,调动学生去探索、调查、讨论、思考、查阅、体验,(4)以方法为指南,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教育,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有探索式、研读式、调查式、讨论式、整理式,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法”可依,有“法”可循,(5)以组织为保证,以小组为单位,有组织、有纪律、有秩序地开展活动,(6)以报告为落实,每位学生都有一本作业叫《探究报告》,简要记录每次活动的过程、收集的信息、分析及探究过程中的新问题,(7)以评价为激励,各组的活动情况怎么样,最后要评、要比、要交流,这样能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3.3把握好科学探究的深度
人事管理学重点范文2
下面是笔者收集到的这方面观点以及对这些观点的认识。
1“探究费时费力 不如讲练便捷”的观点,藐视了探究的作用。
目前,尽管各地都在开展考试选拔制度的改革,但是考试成绩仍然是人们评判一个学生、一个学校、甚至一个地区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依据,导致了部分学校主要以传统的讲练结合的方式进行物理教学。因为他们认为进行科学探究既费时又费力,又在完成教学任务上不如讲练结合便捷。其实不然,在讲练结合的传统模式中,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不重视学法的研究;只重视结论,不重视过程、不重视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容器,而被大量枯燥乏味、难以理解的知识、大量重复的强化练习压得不堪重负,为应试整天埋头书本,这才是真正的费时费力而又得不偿失,使学生的实践能力缺失了,创新精神磨灭了。也许这样强化训练的方式暂时能获得高分,满足一时的教学需要,但高分低能的现象屡见不鲜。
为转变应试教育的传统教学方式,新一轮课程改革力举科学探究,其目的在将教学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承传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得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尽管真正实施科学探究需要较多的时间,但它本身就是新课程必须的教学内容。新课程倡导,在探究中体验物理,在体验中理解物理,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种能力一旦提高,就会事半功倍。
此外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探究式教学比讲练式教学有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有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最有兴趣的学习方式是“实验探究”。浓厚的兴趣会使个体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推动他兴致勃勃地去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总之,科学探究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和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根本保障,也是广大学生学习物理的迫切愿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切不可藐视实验探究的作用。那种以讲练代替实验,以图片资料代替实验,以书面作业代替实验探究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2“实验设备短缺 哪能进行探究”的观点,削弱了探究的意志。
当前,有些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物理实验设备不足问题确实很突出,给物理实验探究活动带来了一定困难,但我们不能为此丧失了信心和意志,认为缺乏条件不便进行探究而不探究。我们认为不同条件下都可以进行探究,实验备少,难以进行分组探究时可以用演示探究代,对有些实验器材缺乏的课本实验,可以用其代实验进行探究,关键是教学中要渗透一种探的意志和精神。为解决仪器设备不足的问题可发动教师自制教具,鼓励学生用身边随手可得的材料自制学具,弥补教学欠缺。如自制土电话、量筒、弹簧测力计、照相机模型等。
科学探究最重要的是探究中渗透物理学习和研究的方法和思想,因此,探究的种类多种多样,如资料查询、调查访问、理论探究等,这些并不需要实验器材就可以进行探究。
3 “已知探究结论 再探无味”的观点,降低了探究的兴趣。
在物理新课程中改变传统的单一验证性实验为探究实验是一大亮点。探究式实验要求实验结论是未知的,因此,人教实验版物理教材中对探究实验不给步骤和结论,空白处较多,旨在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究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然而实际教学中有些学校提倡“先学后教”的预习方式,使学生钻研辅导资料,事先知道了所探究实验的过程和结论,导致探究实验变成了验证性试验而变味。如有这样的探究课,教师要求学生猜想,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关系时,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相等”。此外笔者还发现课堂探究中有学生提出,我们已知结论再探无味,从而对实验消极观望,兴趣低落。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事物或活动本身的兴趣称为直接兴趣,而对活动的目的或结果的兴趣称为间接兴趣,间接兴趣与直接兴趣互为影响。鉴于此为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对有些实验探究应不提倡预习。
4“探究起点高只适用于少数优生”的观点,曲解了探究的适应性。
有些教师认为多数初中生阅历浅,知识面狭窄不适合科学探究。诚然,物理课堂内外有些探究课题确实对学生知识起点要求高,有一定难度,但对探究的内容只要设计恰当、引导得法、分散难点,并且设置台阶,就可以化难为易,使探究适应于大多数学生。《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需要经历一些简单的探究活动,随着能力的逐步提高,慢慢加大探究的难度,使探究活动的水平循序渐进。”因此,探究活动应起点低,小步子的确定探究目标,从单个要素的部分探究逐渐过渡到完全探究,从简易性、指导性探究逐渐过渡到综合探究。探究实验的过程不易过于复杂,重在兴趣的培养、方法的渗透。另外对初中生探究的问题主要应从学生在课堂、实验室和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的、身边熟悉的现象中选取,这样学生对探究具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和物理感性认识作贮备,从而降低了难度,有利于探究的顺利进行。如探究自行车上用到的物理原理探究高压锅的原理以及对生活中使用的各种电源的研究,等等。
5 “课堂探究秩序难调控 不能完成知识目标”的观点,忽视了探究的主体性。
人事管理学重点范文3
一、普通高中理科语文教学现状
1.学生语文成绩参差不齐,差距悬殊
由于我县地处偏远地区,人口基数小,故而生源少,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语文成绩亦是如此。这一点在理科班体现得更为明显。如我所教学的一个理科班,语文成绩好的可打120多分,而成绩差的只有30多分,相差悬殊。
2.语文学习兴趣不浓,语文学科被“边缘化”
虽然语文学科一直是三大主科之一,但在学生的意识里却是被边缘化的一门学科。在理科生的自习课上,很少看到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语文,大多数学生不是忙着做理化生的习题就是忙着背外语单词。在很多理科生的潜意识里,语文学不学分数都不会差太多,甚至在语文课上也会忙里偷闲地学学其他学科。
语文学科被搁置一边在理科班是司空见惯的,语文教学进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虽然语文学科在理科班受到了冷遇,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不能任由这种状况发展下去,要想办法去改变这种状况,提升语文学科在理科生眼中的地位。
二、走出尴尬境地的办法
1.重视语文学科在理科学习中的地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和兴趣,理科生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其他学科上是正常的,但不能不重视语文,甚至轻视语文。语文这个学科学不好,同样会影响其他学科的成绩。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学生的理解能力差,不明白命题者的意图,那这个学生的语文水平多半是不高的,故而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一定要让理科学生重视语文学习,告诉他们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提升语文学科在理科学生心中的地位。
2.用真诚和耐心去感化学生
教过两届学生后,我注意到一个现象,每次毕业后回来看我的都是考得好的学生和当初不愿意学习语文、惹我生气的那些学生。他们都会说:“老师,当初您要是放弃了我,我就不会……”俗话说,将心比心,尽管刚接班时理科生语文兴趣都不高,但我坚持用自己的真诚和耐心去感化学生,往往最后他们都被“情”打动,去主动学习语文。
3.换角度思考,用理科的思维方式教授语文
人事管理学重点范文4
关键词:电子商务 信息管理 人才培养
电子商务主要是指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Internet开放的网络环境下,买卖双方不谋面的进行各种商业和贸易活动。对于企业来说,拥有一批高素质的信息管理人才,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面对企业对信息管理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对电子商务中信息管理人才进行培养,也成为了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
1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
电子商务主要是利用简单、快捷、低成本的电子通信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的进行商业和贸易活动。虽然电子商务在我国的起步较晚,但是却得到了飞速发展,目前,已经逐步趋于完善。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最新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较2012年底增加2656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4.1%,较2012年底提升2%。在所有互联网的应用中,网络购物的网民规模达到了2.71亿,网络购物使用率提升至为45.9%,电子商务的年交易额也突破8万亿元。由此可见,在未来的时间里,电子商务行业如果想要得到稳步发展,必然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作为支撑,无论是专业型人才、技术型人才还是复合型人才,都是电子商务未来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支柱。然而一方面电子商务人才奇缺,另一方面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每年就业率却远远低于全国大学生就业平均水平,这种状况意味着当前我国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脱节,迫切需要改进。
2 目前高校对信息管理人才培养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上文提到,电子商务在我国的起步较晚,很多人对电子商务都缺乏正确的认识。在高校诸多专业中,电子商务也是以一种新兴的专业出现,由于电子商务教师对此专业的教学缺乏丰富的经验和认识,从而导致在教育实践中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没有将课程目标进行合理定位 在我国社会各个领域中,电子商务虽然发展比较迅速,但是由于其起步较晚,因此,目前的电子商务仍被视为一个新兴的行业,也正是由于电子商务的这一特性,从而导致其发展过程中,对人才的需求具有大量性和多样性。然而,许多高校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在电子商务课程开设之前也没有事先对电子商务在企业实际应用状况进行了解,从而导致在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时候,盲目的对培养目标进行定位,其中一些相关的概念界定、理论体系以及培养模式等都缺乏相应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具有较强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致使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不准,方向不明,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就业率。
2.2 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设置不能单纯的根据高校对电子商务未来市场的片面认识来开展课程,而且需要根据市场经济的实际需求,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要精通计算机、经济以及管理方面的知识,而且还要对电子商务的相关理论和知识体系有一个深入的认识。然而就我国目前高校对电子商务课程体系的设置来看,存在很多不合理的方面,比如说,很多高校都想将学生培养成全方面的复合型人才,从而为学生设置了许多繁重的科目,学生不仅掌握起来比较困难,而且还容易导致学生知识够不上系统,专业上也达不到精通的地步,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2.3 专业师资匮乏 由于电子商务专业的设置较晚,课程体系也比较新,从而导致师资严重缺乏,无法满足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高校对于电子商务专业教师的选择,多数都是从其他专业调配过来的,这些教师对于电子商务知识的获取大多都是通过阅读一些电子商务书籍而得来的,从而导致其所掌握的相关理论和知识体系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对知识的理解也不够深入和彻底,加上这些教师大多缺乏电子商务的实践经验,很多教师在从事电子商务教学的时候都显得较为吃力,只是单纯的将书本上的知识原封不动的讲给学生听,根本起不到实际应用的效果。
2.4 学生缺乏应用实践 从电子商务专业的特点我们能够看出,该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此,实践环节也成为了高校电子商务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目前,学生缺乏应用实践已经成为了教学中的一个主要问题,这也是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与就业脱节的一个主要原因。虽然学生针对此项问题也采取了一系列的解决措施,但是起到的效果也只能说是治标不治本,离实际应用依旧存在很大的距离,加上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比较困难,因此,缺乏实践锻炼的电子商务人才很难适应市场的需要。
3 信息管理人才培养探索式教学模式研究
为培养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综合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高校应该根据本校电子商务专业办学情况为参考,从培养方案制定、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条件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以此丰富专业内涵,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1 构建合适的人才培养方案 按照电子商务对信息管理人才高素质、强能力的要求,在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构建的时候,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要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教学,这方面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以及专业方向课程几个方面,只有确保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够使其更好的向深层次发展;其次是重视学生的实践教学部分,这一方面主要包括课程实验项目、课程设计以及课程实习组成,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使其能够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最后是专业拓展部分,也就是说,在理论知识和实践培训的基础上,为学生们提供一些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的机会,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3.2 建设专业的师资队伍 教师在电子商务教学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教师的综合素质如何直接影响了高校电子商务的教学效果。因此,建设专业的师资队伍是不容忽视的。建设一批具有高素质、高能力的教师队伍,高校首先要对专业教师展开相应的培训工作,使教师在培训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其次,学校还应该为专业教师提供与专业交流的平台,让教师通过相互之间的沟通对电子商务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完善,从而更好的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
3.3 搭建电子商务专业实验室 目前我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设置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实践问题,电子商务发展对具有实践能力人才的要求很高,因此,高校如果想要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理论与实际的全面发展,就必须为学生的实践创造条件。目前,搭建电子商务专业实验室已经成为了高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实验室主要包括系统设计与开发分室和电子商务系统仿真分室两个部分。其中,系统设计与开发分室具有网络环境下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和开发等功能,电子商务系统仿真分室提供网络环境,采用软件的方式模拟企业真实环境,能够训练学生对相关系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对软件的维护能力,通过长时间的学习,学生的实践能力必然会有所提高。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企业对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高校所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能够为电子商务企业不断输送其所需的信息管理人才,高校必须加大对信息管理人才的培训力度,结合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需求,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确保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符合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需求,以此来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贡献出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徐洪智,张彬连.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信息系统工程,2011(07).
[2]邵培基,侯伦.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02).
[3]石昊苏.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6).
人事管理学重点范文5
关键词:人事档案;管理;医院
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质量不仅关系着人事档案对于医院发展的作用与价值的发挥,同时也与医院职工自身的发展与个人利益紧密相关,因此,应得到足够的重视。但我国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现状整体并不乐观,档案管理中的一系列重点工作内容得不到有效的落实,这也就导致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能完全适应时展的要求,长此以往必将对医院的长期稳定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予以强化。
1当前我国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上的不足
1.1规章制度不健全。
进入新时期,我国的医院基本都已完成了人事机制的改革,而面对市场竞争所带来的新形势,当前医疗领域专业人才的流动性也有了很大的加强,这也很大程度上刺激着医院对自身办院条件与人才管理机制进行优化与完善。但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方面,终身制的原则仍旧没有得到改革与调整,这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才的正常流动。同时在人事档案管理规章制度的健全性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这也将影响人事档案资料的完整性,给人事调动、审核等工作造成不便。
1.2动态管理水平低。
实行动态管理对于当前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具有着积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许多医院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缺乏动态管理意识,不注重动态管理的全面性,在管理过程中主动性与积极性不高,使得动态管理官水平较低,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3管理措施较落后。
当前我国一些医院对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不足,在档案管理措施方面长期沿用传统守旧的措施与方法,使得档案管理工作不能与医院的实际发展需要相适应,加之部分工作人员档案管理专业水平与素质较低,缺乏对现代化档案管理技术的掌握,常常造成档案管理工作中各类失误的发生。
2新时期我国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重点
2.1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的法制化水平。
我国在规范档案管理工作方面有着明确的法律规定,在法治社会建设的今天,依法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也是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医院应认真贯彻、宣传《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做好对内部的档案管理普法教育与宣传,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包括学习资料、内部刊物、医院网络平台等,全面提高医院所有成员的档案意识与法制观念,并制定严格的违规处罚机制,对于档案管理工作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惩处,提高医院人事管理的法制化水平。
2.2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的动态化水平。
医院人事档案应实行全面动态管理,档案新内容需着重表现一个人每一个阶段的真实面貌,既要体现个人特色,如医德医风,又要反映医疗技术水平,如技术专长、科研成果。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应该及时补充体现个人特色和时展的新内容;增加一些反映个人特色的内容,可以是诚信材料,如为人信用度,病人满意度,也可以是德、能、勤、绩的考核材料“,德”包含政治思想认识水平和职业道德“,能”是体现专业技术水平“,勤”表现在工作态度是否积极勤劳和是否遵守劳动纪律“,绩”包含门诊量、手术台数、疾病治愈率、篇数、科研成果、学术地位、奖励等;应该及时增加体现医疗技术水平的工作项目。
2.3加强对医院人事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在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中普遍存在着年龄老化;档案管理人员多从临床科室中产生,专业不对口的现象很普遍;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条件落后,工作环境差强人意,使一部分人员不愿意从事档案管理工作;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量大而繁琐,档案管理人员流动性大,队伍不够稳定等,对医院人事档案事业的发展起了阻碍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医院人事档案工作涉及医院管理的方方面面,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掌握档案学基础知识,还应结合医院人事档案的特点,具备医学、计算机、英语、人事管理学及医院管理学知识。各级医院不仅要选派思想上、政治上、工作作风和业务能力等方面过硬的干部从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还必须抓好档案人员的继续教育,全面提高档案人员素质。
2.4推动人事档案管理的服务性转型。
以往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在服务性上相对较差,档案管理人员对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不足,缺乏服务观念,工作效率也相对较低,甚至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被简单的等同于材料保管,工作方式十分被动,这就更无法发挥人事档案对医院发展的服务价值。对此,在新时期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应树立起良好服务观念,大力推动人事档案管理向服务性转型,改变保守被动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观念与工作方式,更加主动的对人事档案信息进行收集与整合,并注重结合医院建设发展的实际挖掘和开发人事档案的利用价值,拓宽人事档案利用的途径,从而更好地发挥人事档案对于医院各项工作的服务作用,提高档案的有效利用价值。此外,在当前竞争激烈的总体环境下,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还应加强时效性,通过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提高医院人才吸收与人才培养的有效性,从而以人才的力量为医院增强竞争实力,为医院在竞争环境下的良好发展提供服务与保障。
2.5加强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提高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随着各项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进和办公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决策、人才预测、宏观调控、微观管理等工作将更多地依赖于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因此建立计算机网络,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现代化势在必行。过去,我们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全靠手工方式查找、调阅、摘抄、综合、分析、统计,既费人力,又费时间。现在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实观信息管理自动化和网络化,使人事信息由传统的手工处理方式转变成计算机处理方式,逐步实现人事信息和公务公文的大容量数据存储和远程交换,实现资源共享。因此,必须建立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个人基本信息的微机检索,不断扩大人事档案信息的内涵,以确保医院在人才培养、职称晋升、干部聘用等方面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3结论
进入新时期后,医院在外部环境与内部管理要求等方面都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面对新形势的变化,医院应积极改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观念、方法,提高档案管理意识,从自身实际出发,把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充分发挥人事档案的重要使用价值,从而为医疗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兆学.关于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6):183.
人事管理学重点范文6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设计专题的主要内容,为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准备。
[实习任务]
对计算机在人事管理方面的应用进行归纳总结,并查阅资料为毕业设计作准备.
[实习内容]
计算机在人事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作为信息载体的计算机日益显露出其举足轻重的地位。当今社会已步入了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将成为新世纪的主导产业。伴随计算机的逐步推广和使用,计算机已在科研、生产、商业、服务等许多方面创造了提高效率的途径,与此同时,单位技术成本也逐年有了明显的下降,然而办公室里的人事费用却不断增加。在国外,花费在专业、管理和行政人员上的成本占了办公室总成本的2/3—4/5,这一现象使人们对办公室自动化的要求与日俱增。我们必须在进行机构改革的同时,尽快使用现代化管理设备、管理手段、管理方法。
计算机在人事部门的广泛使用,改进了统计手段,改革了统计方法,提高了统计工计算机在人事部门的广泛应用,将为我国的人事管理工作,提供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并将为开创人事管理工作的新局面创造条件。
目前,计算机在我国的人事管理工作中,主要可用来进行报表处理,档案管理,文书编辑,信息查询,综合分析。干部统计作为人事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对干部情况的调查,整理和分析,了解干部队伍的发展趋势,为各级领导机关制定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加强干部管理,改革干部制度提供准确数字的依据。其工作除涉及到干部的基本情况统计之外,还包括干部的工资统计,干部编制情况统计,干部奖惩情况统计,军转干部安置情况统计,老干部情况统计等方面,其涉及的面之广,数据量之大可想而知,若利用手工进行干部的统计工作,大致要经过干部统计调查,干部统计资料的整理,干部统计分析三个过程,但这种手工统计过程,存在着几个明显的问题,比如说统计资料缺乏准确性,及时性,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
手工方法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劣势,使人们慢慢意识到管理现代化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一股不可抗拒的洪流。在管理现代化的浪潮中,人事管理现代化也势在必行。实现人事管理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科技手段。科学的管理方法在管理中一般是指数学方法、系统方法、信息方法、控制论方法、社会学方法、心理学方法等科学方法,而先进的科技手段主要是运用当代最新科学技术之一的电子计算机来为人事管理现代化服务。
电子计算机作为数据处理系统,已逐渐成为人事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工具,在人事管理中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已经开始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人员工资管理、人事统计和查询、干部考评和人事档案管理以及人才预测和规划等。
管理现代化是汉代社会发展的一股不可抗拒的洪流。近几十年来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综合性越来越强,生产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行业有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更不密切。组织管理日趋复杂;而现代化科学技术也正以史无前例的速度不断分化,不断综合,全方位地向高又立体的微观、宏观方向进军。这些,要求管理工作对实际问题的反映和决策必须迅速及时,对信息系统的完善程度越来越高,传统的手工业式的管理理论、方法、体制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和四化建设的需要。改革、创新,实现管理现代化势在必行。
现代化管理的内容很多,关系很复杂,它包括人、资金、物质、信息和时间等诸要素,其中起关键作用的要素是人。人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在管理中处于双重地位,且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可见人是现代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因此,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人事管理在整个复杂的管理大系统中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牵一发而动全身,抓好了人事管理就为其他管理的优化得到根本的保证。
管理改革必须配套进行,现代化管理的实施也需要协调发展,人事管理既然在管理系统中占有如此突出的重要地位,在管理现代化的浪潮中,人事管理现代化也需同步进行,才能使现代化管理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中起到放大和增产的作用。总而言之,人事管理现代化是管理现代化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它是把现代化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运用到人事工作中,使人事管理达到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以适应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人事管理现代化,使从事管理工作由原来凭个人或少数人的经验作决策,逐步上升到按事物的内在规律的科学高度办事,做到物质与精神相结合,抽象与具体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现状和未来相结合,个体与群体相结合。至于先进的科技手段,除科学地运用原有的生物、化学、物理、机械等手段外主要是运用当代最新科学技术之一的电子计算机来为人事管理现代化服务。概括地说,人事管理现代化的内容是包括人事管理思想的现代化、人事管理、组织的现代化、人事管理手段的现代化。通过这四个方面的现代化来实现人事管理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现代化和从事人事管理工作者自身的现代化。
人事来之不易系统化,是人事管理现代化的一个重点。研究人事管理,必须研究这个系统所处的环境,即研究政治系统,经济系统,法律、科技和文教系统,人物系统和大管理系统对人事管理系统的影响以及人事管理系统的反影响。离开周围的事物,去研究人事管理现代化,是注定要失败的。
所谓系统,就是在一定条件下,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并具有特写功能的有机整体。从一般意义上讲,系统由输入、处理、输出、控制与反馈的四个基本部分组成。
在系统理论中,系统分析是指对系统性能的理解。系统最佳化是系统设计成综合的内容。系统工程即用教学方法进行系统分析或优化,把传统的组织管理工作总结成技术并使之数值化。用系统工程来分析系统问题是比较科学的,利用系统工程这门学科的概念和原则,来进行人事组织管理方面的工作,是实现人事管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
人事管理系统内有多种元素,如:管理人员、管理机构、办公设备、规章制度、各业务环节,各种管理技术和方法等,都可以看作它的“元素”。各元素之间的联系是否有序,联系的方式和效果是否最优,直接影响着人事管理的水平。在不同条件下,起主导作用的元素是不相同的。人事管理系统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围绕着责任制和考核制,逐步建立起完整配套的干部“进”、“管”、“出”制度。实现系统化,除了要解决制度问题外,还有一个掌握系统方法的问题,即学会应用系统工程和系统分析法,这对搞好人事管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事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目前尚无统一的说法。根据我校人事管理的工作的现有材料和工作特点分析来说,人事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我们认为有如下几方面:
1.确定人事管理的方针政策
2.确定人事管理体制、编制人事规划
3.编制人事计划,设置人事管理机构和岗位
4.制定人事管理的条例办法;
5.教职员工的业务培训;
6.人才选拔、使用、交流(流动);
7.考核、奖惩、任免;
8.工资、福利与保险
9.离休、退休、退职。
作为人事干部(人事管理人员),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员的才能?这是人事管理学研究的根本任务。对这个问题进行个体研究方面,目前是做得不够的。因为个体寓于群体之中,群体对人员才能发挥之影响作用,可利用系统原理去指示。通过群体研究来寻求合理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来取得令人满意的配合效果等。
过去,在人事管理工作中,人事工作信息滞后,传递慢、“马后炮”,人事管理数据加工不及时。比如:干部考核、人员的工资计算、人事的统计、人事档案的填写,贮存等等。这些人事工作繁琐、耗时费力,准确性差、效率低、手工操作已难以适应形势的发展的要求。为此,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有关人事管理现代化的有关理论资料,提高对管理现代化重要性的认识,尝试去利用计算机来实现人事管理的现代化。比如现在有些学校和单位在人事管理这方面所作的努力,由于从事计算机工作人员的技术指导和从事多年人事工作的老同志 的帮助,他们:
首先,开发了“中华职专职工档案管理”软件系统。
其次,将学校或单位人员的档案内容的所需数据,存储在计算机的磁盘里,需要时可以通过计算机方便地进行查询、检索、维护,还可以将有关数据打印出来。
第三,还用计算机进行了日常办公现代化的管理工作的使用。
第四,及时收集、加工、整理、存贮、检索新的变化数据。
使其单位人事管理初步实行计算机化,让计算机在人事管理中得到初步应用。使人事管理者总是根据准确、及时的人事信息来进行决策,实现管理。只有计算机才能将现代化社会中,成倍增长的人事信息量,进行及时收集、加工、整理、贮存、检索、传递、反馈给决策者。发挥其特有的功能。
即:(1)对输入的人事数据,进行数值运算和逻辑运算,求解各种问题。
(2)对人事信息进行加工来解决各种数据处理问题,为人事决策者在决策时提供依据。
(3)对人事管理的各种资料数据和计算机顺序,具有记忆存贮的能力。
实践证明,当管理的信息量和复杂程度达到某一限度时,即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超过其承受能力时,就必须采用新的管理手段,即用计算机技术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和存贮等,可以使用人事基础信息,高效、合理、恰当地管理。这样,人事信息系统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发展而不断完善,计算机在人事信息管理中的地位也就是益重要。
正因为如此,实现人事管理现代化,要有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人事管理工作效率。现代人事工作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保密性越来越强,而且信息的密度不断提高,靠传统的管理方法和人工操作手段已经无法搞好人事管理工作。而计算机作为数据处理系统,已逐渐成为人事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在人事管理中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计算机在人事信息系统中的作用有:
(1)计算机能够比人更快地提供有信息价值的人事数据;
(2)计算机能够比人提供更新的人事数据;
(3)计算机能够比人提供更加准确的人事数据;
(4)计算机能够比人处理更多的人事数据等等。
正因为如此,我们利用计算机替代手工操作建立的人事信息系统,即计算机人事信息系统,其主要功能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是可以高效能、大容量地收集、处理、存贮人事信息,大幅度地提高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是可以及时掌握整个人事管理系统的全面情况,提供系统的准确的人事信息,可以促进人事工作的规范化及各项管理制度与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健全,从而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三是可以提供各种加工处理了的人事信息,以满足人事管理的特殊要求,适应新形势对教职工队伍提出的新要求,帮助选择方案,实现优化决策。当前,不少单位的人事部门对于计算机的应用还仅限于简单的单机应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任务的复杂、用户的需求,其应用还会
总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计算机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适应了社会经济发的客观要求,是人事管理现代化的一大进步。今天我们运用计算机进行了学校人事档案管理的初步现代化的开发和使用,它大大提高了人事管理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它把人事干部从繁重的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用更多精力从事创造性的管理活动和其它教育教学的活动中去;它能使决策、计划和其它管理活动更加科学、精确、灵活。因此,建立计算机人事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客观发展必然趋势。尽管在人事管理方面还不可能普遍使用计算机,但从长远来说,人事管理现代化和计算机是不分割的。轻视或者拒绝利用计算机技术,就不可能真正地、全面地实现人事管理现代化。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发的,人才开发管理的加强,我们一定要努力创造条件,促进使用计算机
的人事管理现代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