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民俗文化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了解民俗文化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了解民俗文化的意义

了解民俗文化的意义范文1

宜州是“刘三姐”的故乡,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市区境内许多风光景点都和流传下来“刘三姐”的故事有关。比如下枧河流河寨、民族风情苑、三姐庙、三姐村、古龙城、仙女岩、冯京公园、香山公园、白龙公园、刘三姐音乐喷泉等风景胜地。因此,在广西宜州依托“刘三姐”这一文化品牌,从山歌、歌圩、山水景观、民俗工艺品等诸多文化层面,通过打造“刘三姐文化艺术村”、建设文化主题公园、开展文化旅游节等艺术项目,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

一、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的意义

民俗旅游是较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它能够满足游客的心理需求,成为旅游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广西宜州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若能将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相互结合,那么必将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民俗文化对于文化主体而言具有精神上的实用价值。它能带来精神上愉悦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民俗文化旅游的产业化开发不仅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够唤起各族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珍惜之情,同时也是民俗文化得以传承的有效途径。

民俗旅游是旅游开发的一个热点,它对旅游产业的意义主要表现为:一是民俗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在旅游开发中处于起步阶段,保护和开发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将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是当前紧迫的任务;二是民俗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能够促进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三是民俗文化旅游能够丰富旅游活动的内容,能够深化旅游活动的内涵,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促进了旅游经济文化的发展,还可以产生广泛的社会效益和深远的生态环境效益。

二、广西宜州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原则

(一)文化原则

民俗文化旅游本身就是一种旅游,它的魅力在于民俗文化旅游景观所承载和体现的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随着广西宜州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刘三姐”文化为主要内涵的旅游将会超越以观光为内涵的旅游,因此,开发“刘三姐”民俗文化旅游必须遵循文化原则。

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开发和经营者应具有较强的文化意识,对民俗文化有较全面的理解,对民俗文化在民俗旅游中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能从多学科的角度研究各类民俗事象,发掘“刘三姐”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第二,民俗旅游项目应创造民俗文化氛围,以便让旅游者得到深刻的文化体验和感受。第三,民俗旅游项目开发要做到“神”、“形”合一,把民俗文化的精华完整地表现出来。

(二)本土化原则

民俗旅游利用民俗文化吸引游者,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方性。因此,在开发宜州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过程中,必须以民俗文化为根基,避免过于商业化的运作和不切实际的模仿与开发。本土化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因地制宜,挖掘当地的“刘三姐”民俗文化资源,突出“原汁原味”,不要轻易仿制。当然,这并不排除以此为目的的适当提炼和加工;二是对于移植的外来民俗文化,则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接受能力和接受程度,某些与当地民俗文化背景有冲突的民俗文化资源,在强调新奇性的同时,必须经过本土化的改造,否则不宜移植。

(三)特色性原则

特色性是旅游资源的基本属性,民俗旅游资源尤其如此。失去特色,民俗旅游资源也就不复存在。在宜州民俗旅游开发实践中应以“刘三姐”山歌文化为依据,突出宜州是“刘三姐”的故乡这一优势,设计和推出与众不同的旅游产品、旅游线路和旅游购物品。突出特色性原则也是提升旅游区的品位,提高竞争能力的有效手段。

(四)游客中心原则

游客是民俗文化旅游的主体,因此,民俗文化旅游应以游客为中心,按照游客的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民俗旅游产品。游客的旅游心理复杂多样,但最基本的还是求新、求异、愉悦身心,针对游客的这些基本旅游心理,我们要开发新奇、参与性和体验性强的民俗旅游产品。比如在“刘三姐”主题公园中建造“三姐歌坛”,通过“三姐歌坛”开展“三姐教你唱山歌”等活动,使游客广泛参与其中,从而提高民俗文化旅游的吸引力。

(五)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广西宜州民俗文化旅游规划和开发中,更要注重对民俗旅游资源的挖掘、抢救和保护,不要杀鸡取卵、竭泽而渔,要有长远眼光,保持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化进程呈加速度增长的势头,民俗文化赖以存在的风俗习惯和古民居、古建筑遭到建设性破坏,因此,对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迫在眉睫,旅游开发是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但要注意避免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遭到破坏。

(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的统一原则

旅游规划与开发要充分考虑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有机结合,充分协调经济发展、资源保护和社会进步的关系,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的统一,促进广西宜州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健康、高效持续的发展。

三、广西宜州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对策

(一)挖掘、突出广西宜州民俗旅游的“刘三姐”文化内涵

旅游具有文化与经济的双重属性,而“刘三姐”文化焉然已担当广西文化的主干和核心,已成为广西民俗旅游的不可或缺之元素。在目前大多数民俗旅游景点日益走向庸俗化、企业化的时候,挖掘、突出“刘三姐”文化内涵是提升民俗旅游景点品味的良好手段。从“刘三姐”被搬上银幕,到“印象刘三姐”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文化符号,然而人们却很少知道,这位“歌仙”居然是来自广西宜州,因此宜州作为“刘三姐”的原乡,其文化价值不可估量,在开发民俗文化旅游的过程中也必须突显这一文化品牌。

(二)树立鲜明的形象,打造民俗文化旅游品牌

独特性是民俗旅游资源的重要特征,广西宜州是“刘三姐”的故乡,原汁原乡原味的“刘三姐”山歌文化作为宜州民俗文化的主载,具有着鲜明的独特性,因此,依托“刘三姐”文化,建设“刘三姐文化艺术村”、“三姐书院”、“三姐画院”、“三姐歌坛”、“三姐服饰”等文化艺术项目,打造具有宜州民俗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

(三)整合旅游资源,加大旅游开发力度

宜州作为“刘三姐”的故乡,可以每年举办一次“刘三姐”山歌文化研讨会或刘三姐民俗语文化旅游节。这样既可以让人们充分的了解广西宜州的民俗文化,又可以扩大宜州的影响力。宜州市目前正在选聘有关专家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刘三姐”山歌文化旅游为主线,涵盖全市民俗文化和人文景观,打造“刘三姐文化艺术村”,将从根本上提升宜州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影响力。

(四)编制宜州民俗旅游规划

截至目前,宜州还没有专门的民俗文化旅游规划,编制民俗文化旅游规划,势必盘活宜州的民俗旅游活动,扩大宜州民俗文化旅游在全区乃至全国的地位和影响,促进广西宜州民俗文化旅游的跨越式发展。

四、结语

了解民俗文化的意义范文2

一、中国民俗文化的范畴与特性

民俗文化是与人们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的,并且随着精神生活的丰富而不断进行着各种演化与动态发展,逐步延伸出特有的文化现象,融合着多元化的历史元素,是一种深入内心的意识符号,因为载体的多元而展现出丰富多彩的形态,进而形成独特的符号视觉系统。应该说各地的民俗风情积淀着某一地域人们的价值观念与历史情感,具有普遍性以及约定俗成的效应,满足着特定时期人们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中国民俗文化的形式丰富多样,贴春联、祭门神以祈祷平安,挂蒿草、舞龙狮来消灾降福,年画、剪纸、刺绣以及衣食住用行的各个方面都囊括其中,孕育出形式多样的民俗艺术文化并得以延续下来。

中国民俗文化具有自身的特性,了解了这些特性才能在平面设计中将二者进行更好的结合。一是历史继承性。民俗文化都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是历史传统经验与丰富经历的凝聚。比如每年端午节对屈原的缅怀就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并且在其他国家产生了较好的影响;二是民俗文化都具有一定的规则性。这些规则对人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进行了有效的界定,有很多都是具有道德约束价值的,有利于良好文化生态的构建与意义的生成;三是伴有审美特性。很多地方的民俗无论在表现形式还是延伸出的其他元素形态上都能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审美需求。如果能够将这些具有民族与本土特色的文化元素有机融合到平面设计中,将会带来清新且极具个性的视觉传达效果。

二、中国民俗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延伸价值

1.商业价值“民俗文化”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认同性,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发展日益成熟的今天,民俗文化的商业价值逐渐被挖掘出来,极大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成熟。在提升企业形象和促进品牌营销的过程中,将民俗文化应用在平面设计当中,一方面有效提升了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传承和发展民俗文化。由于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民俗文化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如何选择一种民俗文化来契合时代的发展,是关乎企业形象的关键。

“民俗文化”的商业价值在于其具有广泛的文化认同感,这在平面设计中可以降低不可控因素对于设计宣传的干扰。首先,选择契合实际的民俗文化可以缩短受众对于产品的文化认知时间,降低企业宣传成本;第二,平面设计的元素可以有效借鉴民俗文化的部分元素,缩短设计的时间维度,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第三,要有效利用民俗文化的附加价值,提升企业的文化认同度,有效提升企业形象。

2.文化价值随着政治经济的不断融合发展,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民俗文化”呈现不断发展交融的态势。如何在发展民俗文化的过程中,保留文化独特性的同时,提升文化发展的创新性,是当前关乎文化发展的关键。民俗文化是一种具有地域特色、人文特色的文化,其包罗万象的呈现形式,体现了世界万物的多样性。其文化价值在于传承发展民俗文化的同时,增加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提升民众对于社会存在的认同感。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民俗文化得到极大的发扬,各民俗文化的发展逐渐趋同。民俗文化的文化价值在于提升民众对民俗文化认知度的同时,意识到自己的社会存在,提高与社会和谐共处的能力。在社会活动中,人是最基本的单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形式体现了社会经济的外在表现形式,而民俗文化的传承是加强彼此了解及和谐共处的有效途径之一。人与人之间个性的不同,从本质上也说明了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在利用民俗文化进行企业品牌形象设计宣传的过程中,要将民俗文化的差异性有效融合到平面设计当中。

3.美学价值“民俗文化”作为文化载体的一部分,从其侧面来讲,是各地区自然风貌、人文历史的传承和发展。民俗文化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不受任何形式元素的限制,其发展带有充分的自由性和多元性。其美学价值在于文化的多元性、开放性、自由性,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种美。在平面设计中,融入“民俗文化”的美学元素,从深层次来讲能够还原真实的历史影像,增加人们的文化认知和品牌认知。在平面设计的过程中,融入“民俗文化”的元素,能够迎合中国民众对于自身文化认识的内在性特点,降低品牌宣传的成本,提升企业的形象。不仅体现了人们对于文化理解的不同深度,更重要的是使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接受民俗文化逐渐趋同的发展趋势。

三、中国民俗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延伸路径

中国民俗文化在与平面设计的结合延伸中想要发挥出最大价值,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并注重深层意义上的融合和迁移,同时不失对自身民族个性的传承。

1.挖掘有意味的民俗形式民俗文化应用于平面设计主要是能够挖掘出跟现代平面设计有机契合起来的有意味的民俗形式。可以说有意蕴并具有广泛传播价值是艺术品最重要的性质,否则艺术品就失去了其作为艺术的价值。平面设计作为设计艺术品更是要在符号形式的基础上着重进行意义阐释,从而使民俗文化与平面设计产生内在的联系。在进行平面设计时,要知道形式和意味是一个整体,形式通过图形、文字以及民俗文化元素的组合表达出一定的符号意味,给受众以最直观的感受和最贴切的解读。比如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代表,图腾具有丰富的象征力和独特的宇宙观,使置身其中的受众感受到真实与虚空的对接,超脱而厚重的历史印记使人们产生膜拜,神秘而精美。凤凰卫视中文台的凤鸟图形台标,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凤鸟“喜相逢”的意味,体现现代媒体的多元变幻意境,彰显出和谐、平衡、力度。当然有意味的民俗形式能被挖掘的前提是平面设计师对相关民俗艺术的深度认知和理解,能够通过民俗文化元素的嵌入延伸出一定的文化意境,从而激发出创意灵感和精神内涵,从视觉文化的角度来重新诠释中国民俗艺术符号。

2.促进创意转化、意义生成设计师在进行民俗文化与平面设计的融合中,不能只是自说自话或者传达出表面意思即可,还应注意对民俗文化元素中的符号形式进行创造性转化和意义构建,让受众进行自我反思与解读,且不同的受众从不同的方面能够读出不同的意蕴,达到在意境中引发多元思考的效果。也就是说要有意识地对民俗文化进行编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将要传达给受众的信息转化成便于大众解读的创意,让平面设计的主题因为民俗文化元素的融入能够在作品中无限度延伸。一是要从大的格局上,敢于采取大破大立的态度去丰富创作素材的内涵并移植到平面设计作品中,符合大众对于作品的定位和审美需求。艺术具有无限的想象力空间,如果囿于思维局限,不敢将原有的传统进行延伸变化,将最终走向虚无的形而上学;二是保持文化意蕴又不能随意变幻,从文化中去寻找与现代设计结合的突破口,少一些商业气息,多一些民俗的亲和力和凝聚性,取其最能深入人心的意义。比如中国联通公司的标志,是盘长纹的变形,佛家意义上的形式已经逐步淡化,取其“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之意,促成了无限沟通的内涵,象征着联通公司的通信能够畅通有序。

3.体现文化认同、民族个性中国民俗文化在应用平面设计时也不是无限延伸的,还应该注意保持“天人合一”的文化认同和民族个性。一是重视文化认同,只有受众在看到作品时产生深深的认同感,这件作品才能具有更为广泛的传播价值和社会效应,比如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标志是一只展翅高飞的凤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凤凰代表了吉祥和美好的寓意,象征着公司要给人们带来平安祥和的信条,符合大众的价值观和对航空事业的期待;二是设计的作品要体现本土文化特色。当代一些非常具有本土特色的设计作品,能够将民族特质与视觉传达诉求有机结合在一起,自然流露出民族的个性化色彩,体现传统文化的魅力。比如北京奥运会的“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就是借助了中国传统书法的特点,将文字、篆刻和书法杂糅起来传达中国艺术和东方文化。传统民俗文化中所彰显的力量,正是平面设计所要寻求的灵感,两者结合在一起不但不会淡化文化或者弱化作品效果,还会因为文化的延伸而增强作品的生命周期和传播力度。

现代优秀的平面设计绝不只是技术的较量,更是文化竞争的体现,而无限变大的设计格局,也为中国民俗文化的延伸提供了多种可能。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对民俗文化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尝试对多种结合形式的本土化进行探索和创新,从而找到中国民俗文化与平面设计作品的有效结合点,在现代化形式中凸显民族个性,使中国民俗文化得以传承和创新。

参考文献:

[1]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

[2]陈璐.中国民俗图案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品鉴,2016(4).

[3]陈奕瑾.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3(16).

了解民俗文化的意义范文3

过程中,无论是培养对语文课的兴趣,还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采取适当的重视民俗文化教学方式,以此来扩大学生的文化知识面,让初中学生了解我国历代灿烂的民族文化,来激发

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民俗文化在教学中的现状

(一)学生对民俗文化知识的了解甚少

据了解,我们的学生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知识了解非常少,比如清明节、端午节、二月二龙抬头、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除夕等我国传统的民俗节日,学生并不了解节日的意义是什么,节日的背后是有着怎样的故事背景。而现在的学生却很少有人知道重阳节等其他的民俗节日。

(二)学生对民俗观念的淡漠

学生对民俗观念知识的淡漠与缺乏,主要的责任还是在于传授给学生知识教师身上。在大家共有的教育模式下,为了能够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取得好的成绩,绝大多数教师的教育

中心,还放在文字的积累部分与语文文字分析的部分,却很少有教育知识来反映语文学科的人文素养。即使教师注重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更多的还是受到了孔夫子思想的影响,教育学生“明人伦”作为重要的教育。所以,这就更无法与创造和欣赏民俗文化相联系了。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适当的给学生讲解一些民俗文化故事,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在语文教育中接受并理解民俗文化知识,这是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做的事。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学习文学,根本不是为了几年后从学校毕业时复述他背熟的东西,学习文学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的内心世界――道德修养和美。”所以,民俗文化的教育有着它自身的优势。

二、培养学生中学语文鉴赏的形式

(一)民俗文化阅读课

通过开办鉴赏民俗文化的阅读课,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阅读课的内容参入一些诗词的阅读,与不同时代的小说作品的理解与戏剧类的阅读,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去其糟粕,取其

精华”。民俗文化课的开办,能够让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了解民俗文化的意义与社会内涵。

(二)民俗文化调查课

由于地域性的不同,所以有着不同的传统礼仪与生活风俗等,要学生了解社会与研究社会的现象,很有必要对民间深厚的民俗知识进行探索厚学习。我们教师必须组织一些调查活动,深入民间生活进行搜索,带动初中学生的社会实践与观察的能力,让学生走进民俗文化的的社会现象中去,体验调查活动的生活,探索人类的创造性,以及流传至今的各种传统物质

文化、行为习惯、神话传说,谚语文化等,进行详细的记录。

(三)民俗文化讨论课

阅读,收集民俗文化,由于长时间的蔓延,或有限的读者,采访者水平问题,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不完整的情况。根据一些问题,实行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从语言、节日、文学作品等作为讨论的切入点,对出现的民俗文化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以致达到学生深入了解民俗文化的目的。

(四)民俗文化作文课

民间文化欣赏是利用各种民俗文化知识,实事求是的进行分析,将分析的过程与最后的结果,综合理解转换成自己对民俗文化知识的见解,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民俗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作文写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联想力、想象力,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三、民俗文化在初中教学中的作用

(一)熏陶作用

民俗文化不仅是历史文化的结晶,它也是语文教学传承美德的重要部分在无形之中,让学生接受民俗文化的熏陶。比如:清明节的祭祖扫墓、为祭屈原包粽子的端午节,大年三十的守岁等,都是表达了我们的民族对传统民族文化的深刻情感,在体验生活中教育学生传统民俗文化知识以滋养学生的心灵。

(二)解读作用

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李白的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些文化在历史的演变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已经深深的扎根于人们的心里。所以,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对其情景,以及所处的场合,和当时的历史背景做描述,能够深刻理解民俗文化的内涵和独具匠心的创意作品,协助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

(三)扩大学生视野

风俗种类的繁多,极具有包容性,从时间到空间,从存在到虚构,没有民俗知识涉及不到的。民俗的综合特征额知识性,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范围,解决学生作文没有话题可写的问题,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了解民俗文化的意义范文4

摘 要:语文;民俗化;渗透

一、民俗文化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一)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知识,能够让学生我国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有一定的了解。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立足之本。在世界各国都强化本民族传统文化、以民族文化彰显国家软实力的时候,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主题,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的精髓和各地的人文底蕴,展示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内容十分丰富,有体现在有形的物质方面的,有体现在精神方面的。中华民俗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民族精神,特别是优秀的道德传统。了解我国各民族各地域文化特色,历史源流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民俗文化,能陶冶道德情操,提高人文素养。优秀的民俗文化作品,本身就具有歌颂和倡导真善美的内质,从中发挥出健康上的文化效应,通过文化社会教化作用,对中小学的人文素养,道德情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低级趣味的民俗文化作品,必然会产生许多不良影响。优秀的民俗文化对提升人们的思想、智慧、道德、伦理、审美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意义。文化具有熏陶作用,民俗文化能有效陶冶中小学生的道德情操、提升人文素养达到一个新的台阶。中小学语文教学合理引入民俗文化资源,能更好的充实语文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风土人情,人生百态,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三)民俗文化,能丰富学生知识,了解各地风土人情。中国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涵盖于各民族的生活方式、精神渴求,,人文素养、地域特色等,民俗文化它根植于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渊源,经过一代代的锤炼,成为中华民族兴国安邦、炎黄子孙安身立命的文化根本。民俗文化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人民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它具有普遍性和传承性和变异性。中国民俗文化记住了几千代中国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通过民俗记录下来。中国民俗文化为后人了解古人留下了历史证据。民俗文化真实反映了56个民族的生活状态和精神文明面貌。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能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了解各地风土人情。

二、中小学语文教学民俗化的渗透

(一)透过经典篇目教学进行民俗文化渗透。在中小学语文课本中,许多经典篇目的内涵往往是通过具有民俗风情的事物来表达的,这些经典篇目传达出美好的民族情感,能够滋润学生的心灵。例如《端午的鸭蛋》通过对端午风俗的描写和对家乡高邮鸭蛋的介绍,表达出对儿时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故乡的热爱之情。正因为他对传统文化的挚爱,因而在创作上追求回到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中去。在语言上则强调着力运用中国味儿的语言。《社戏》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好品德,其中文章对“乐土”和“赵庄看戏”的描绘体现出了浓浓的绍兴的乡土气息。

(二)通过古典诗词进行民俗文化渗透。在悠久的中国文学史上,古诗词以其独特的情感寄托、丰富的描写内容、奇妙的韵律节奏让多少文人墨客倾心于它们的创作,让多少百姓醉心于它们的品读。它的价值趋向、情感意境,直接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九月九日以上东兄弟》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登高”、“茱萸”这些都是民俗文化的终要体现。《清明》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是主要的礼节风俗。此刻心头的滋味是相当复杂的倘若再赶上孤身行路,触景伤怀,那就更容易惹动了他的心事。

了解民俗文化的意义范文5

摘 要:文章从民俗文化的内涵、形式入手,探讨了大众传媒、大众文化对民俗文化传播与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在大众文化环境下如何借大众传播媒介之力传播民俗文化,并提出传播和发展民俗文化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民俗文化;大众文化;大众传播媒介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10-0175-02

民俗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是我国民族文化传承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有着独特的意义特征和价值内涵。随着大众文化的兴起与发展,一些朴素的民俗技艺和观念也在不断消逝,大众文化与媒介变迁对民俗文化的生存、传承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民俗文化如何传播、发展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一、民俗的内涵及分类

何为民俗?目前尚未有标准的定义。一般来说,民俗是民间民众的风俗和文化生活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它是在普通民众的生产生活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精神的文化现象。也有观点认为民俗即风俗,是一定人群在一定地理环境中生存、发展所形成的生活习惯。

在仲富兰教授的定义当中民俗是一种积淀,是随着人类的产生与发展而形成的,民众世世代代生活的习惯是民俗,民众世代生活的地域是民俗,节日、信仰、礼仪皆是民俗。民俗文化具有地域性、群体性、普遍性、传承性和变异性等特征。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谈及的民俗涉及内容颇多,其分类也一直难有定论,今日民俗学界公认的范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生产劳动民俗、日常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游艺民俗、民间观念、民间文学、宗教及巫术、婚丧嫁娶。

民俗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传统与习惯,已经渗透在中国人的血液之中,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生活习惯。民俗文化是历史积淀的产物,是地方生活的缩影,它历经岁月,不断发展,有些民俗甚至沿袭了几千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是借以窥国人精神风貌的一面镜子。然而随着近代工业社会的到来,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快节奏、机械化的现代大众文化生产生活方式逐渐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原有的思维模式以及生活习惯。现代大众文化与传统民俗文化到底有何区别,各自对人们有怎样的影响力?它们之间的矛盾是否不可调和?

二、大众文化对民俗文化的影响力分析

(一)大众文化与民俗文化的差异化

大众文化是利用现代传媒为工具和平台,大批量的生产、复制,以大量、迅速地传播信息,对受众施以影响。作为一种消费文化,大众文化具有由文化产业机构生产供现代大众消费的商品属性,它常常以商品的形式出现,以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来衡量成败。但是也因其制作方式的标准化以及批量生产、复制,而带有鲜明的标准化、齐一化的特征,所以缺乏真正的文化艺术品的独一无二的个性特征。而今的大众文化逐渐变成了一种消费,注重经济效益,越来越形式化、娱乐化。而民俗文化由于是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变迁的,它更多的表现为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带有一种规范、约束和教化的功能,注重伦理道德等,较之大众文化的轻松娱乐,则稍显理性和庄重。因民俗文化的地域性制约,它的传播方式也多为人际之间的口耳相传,以典型民俗文化形成区域为圆心向外扩散传播,它的影响范围并不如大众文化般广大,且因地域文化的不同而较难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而民俗文化多以一定的繁复的仪式或形式呈现,因而不易复制,不易操作,例如一些民俗技艺,虽有很大的文化价值,但因学习技艺的困难及繁复,濒临失传的困境。

(二)大众文化对民俗文化的正反两方面作用

大众文化以现代商业模式运行,采用现代传媒进行大众传播,其影响力巨大,逐渐成为现代生活的主导文化。民俗文化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但较之大众文化,影响力甚微,已呈现出逐渐被大众文化弱化和消解的趋势。而相对大众文化“文化工业”的复制,民俗文化又因其独特性而备受喜爱。究竟大众文化对民俗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作用呢?笔者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大众文化对民俗文化的弱化和消解作用。大众文化凭借灵活的传播方式,已经延伸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寻常百姓生活中的一部分,电视、广播、报纸、书籍等大众媒介的强势不间歇影响,使得电视、网络等已成为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娱乐方式,也是人民接触最多的方式。人们的空闲时间有限,当大众文化占据主导地位,用于民俗活动的时间也会相应的被挤占,以至于越来越少,对民俗文化的发展不利。现代生活追求快节奏、简单的生活,所以民俗活动的仪式观在大众文化中成为一种累赘,民俗活动对于服饰、工具器械、礼仪的要求,带给人们一种繁复的心理感受,而去偏向选择对此要求甚少、简单通俗的大众文化。以我国婚丧嫁娶风俗中的婚嫁仪式为例,有抬轿娶亲、合髻(结发)的活动形式,嫁娶民俗以其庄重的仪式彰显婚姻关系确立。随着大众文化的发展,简单的西方婚嫁仪式逐渐受到欢迎,甚少有人举行传统的中式婚礼,轿车迎亲代替了抬轿娶亲,婚纱代替了喜服,宣誓代替了三拜,髻发的形式被取消了,而交换戒指则成为结婚的必要仪式。在大众文化的社会环境下,民俗文化的存活空间大大缩小,影响力也日渐微弱,大众文化对民俗文化存在一定的弱化和消解作用。

2.大众文化对民俗文化的推动作用。大众文化的大众媒介传播形式对民俗文化的传播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民俗文化的传播范围较小,且日益受到大众文化的冲击,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民俗活动是有限的,因此民俗文化需要更为宽广的传播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接受和传承。大众传播媒介正是这样一个极佳的平台。电视节目中对社戏、踩高跷、扭秧歌等等民俗活动的播报,让没有参加过这些活动的人也能对此民俗略知一二。一些旅游频道对于各地特色建筑、饮食、服饰等等的介绍,网络上各种旅游攻略中的特色美食推荐、好玩项目、当地民俗风情的帖子,也对民俗文化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大众文化凭借大众传播方式为民俗的传播提供了庞大受众群体。更多的时候,民俗文化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依托于大众文化的传播方式,成为大众文化传播的内容。我们越来越发现,清明踏春、端午划龙舟等民俗活动的举办已不仅是自发的行为,背后是有组织的企业或者赞助商,渐渐出现了广告的身影。各种传统工艺品贩卖处会有制作技艺的展示,如泥塑、布艺等。各种民俗文化依托商业化的模式在大众媒介中频频展现。

三、民俗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启示

面对民俗文化在大众文化语境下式微的境况,保护传统民俗文化、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播和传承更显得日益紧迫。

(一)要保护民俗文化的纯粹性,保持其文化内涵

民俗是历史与文化积淀的产物,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是历史的折射和缩影,决不能为商业运作而失去其内涵。在兴起的民俗旅游中,当地的节日风俗等本应该是结合时宜的特定活动,而有些地方却将祭祀、跳舞等在特定时间地点才举行的民俗活动,随时随意根据游客的需要进行展演,或者为了减少成本对仪式简略或直接省略民俗活动中的某些过程,或者是表演痕迹过重,这样活动本身的神圣和庄重感荡然无存,游客只是在一堆形式或仪式拍照逗乐,感受不到民俗的文化内涵,这对于民俗文化亦是一种伤害,对于民俗文化的传播也极为不利。有些民间工艺比如木刻、泥塑等需要超高的技艺去制作才能得其精髓,而过度的商业化使一些粗制滥造的伪工艺品充斥街头,这些伪工艺品是对真正的民俗技艺的一种侮辱,容易买者这些技艺不过如此的论断,也是对民俗文化的伤害。因此,必须保证我们传播的民俗文化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俗文化,不是为了商业利益而扭曲化的民俗文化,这才是民俗文化传播传承中最根本的前提。

(二)注重开发民俗资源,促进民俗文化产业化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当地人要以全局的眼光,从现有文化中发掘出自己族群和地域的特色民俗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资源开发要坚持可持续性原则,以先进的科学理念做指导,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开发,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同发展。民俗文化的资源开发在旅游业上取得了很好的效益。例如位于深圳市锦绣中华西侧的中国民俗文化村的开发建设,内含22个的25个村寨,均按1:1的比例建成,通过民族风情表演、民间手工艺展示、特定时期举办大型民间节庆活动,如华夏民族大庙会、西双版纳风情月、内蒙古风情周等多种方式,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示出我国各民族原汁原味、丰富多彩的民风民情和民俗文化,让游客充分感受中华民族的灵魂和魅力,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民俗文化展示、参与体验式经济也不断发展,涉及制造业、休闲农业等。民俗文化旅游还能带动相关服务业、手工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解决当地民众就业、增收问题,经济的发展又进而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

(三)民俗文化要借助大众媒介进行传播推广

正如前文所论证,大众传播媒介以灵活的传播方式和庞大的受众群体在传播文化方面取得了强势的效果,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如果借助其多样灵活的传播方式,对民俗文化传播推广一定大有裨益。热播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第二季》中对“打铁花”这样一种民间传统技艺的展示,让更多的人惊叹“打铁花”这项民俗活动的魅力和其中蕴含的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这项鲜为人知的民俗技艺正是通过热播电视栏目这样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取得了可观的宣传效果。民俗文化,单从名称就可以直观的知道其是属于民众性的资源,而非官方的,在今天大众文化的发展语境下,民俗文化传播走向商业化是不可避免的发展道路,媒介的造势推广对其传播、发展和传承也将产生深刻影响。

参考文献:

[1]王雅琨.民俗文化在大众传媒中的传播效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2]孙云春,姚周辉.试论大众古文化影响下的民俗文化[J].温州大学学报.2007(1).

[3]孙天胜.民俗旅游对民间文化的伤害[J].民间文化论坛,2005(3).

[4]王力尉.民族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16).

[5]富仲兰.上海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N].文汇报,2012-04-23.

[6]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7]白月娇.新形势下我国民俗文化发展的意义和对策[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S1).

[8]刁统菊,曲洪,刘爱昕.我国民俗文化的现状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了解民俗文化的意义范文6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资源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理解,一是指利用资源实现计划课程目标,再者就是指形成教学课程内容的直接来源。但是一般情况下,现阶段的学前教育所选取的是后者。其资源主要是从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理念意识以及民间习俗中提炼出来的,我们将其进行归纳汇总,具体分为以下几类。

1.1社会组织民俗文化资源

主要是以家庭、宗族、市镇、乡镇以及村落为单位的民间组织。它主要是以个人为单位向外发散发展到家庭、家族、乡镇乃至民族,并结合社会环境条件所形成的一种文化产物,具体包含的范围较为广泛,主要有人际交往民俗、节日民俗、家庭乡里民俗以及人生礼仪民俗等等。其中参与的人群有很多,如狩猎组织、工匠以及村民等。幼儿可以借此学习人际交往、合作以及相处的方法,从小培养他们友爱、关心的情操。

1.2物质民俗文化资源

主要是对人们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的过程,并进行反复模式性活动,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其涵盖的内容相当的广泛,主要包括农牧业、渔业、狩猎业、商贸民俗、饮食民俗、居住民俗、服饰民俗、交通民俗以及民俗建筑等。物质民俗文化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逐渐积累沉淀的文化产物,在满足人们各项需求的同时,也逐渐的提高了生产的效率,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并促进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有效的进行。

1.3口头语言民俗文化资源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离不开口头语言,而口头语言本身作为一种民俗文化,也是其它许多民俗文化的载体。它主要包括了故事、传说以及神话等等,这些主要是是由广大的人民群众从日常生活生产中创造出来的,在经过岁月的洗礼之后,其中的精髓部分依旧被代代相传下来,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丰富和完善,逐渐的演练成于人们的生活相适宜的民俗文化。幼儿在学前教育中可以通过口头语言民俗文化来锻炼自身的表达能力以及提升思维速度,同时也是一种弘扬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途径。

1.4意识形态民俗文化资源意识形态民俗文化资源主要涵盖的是民间的宗教礼仪、文学、艺术以及伦理等,其具体主要包括了尊老爱幼、敬老、养老、祭奠、天文、生产技术、技艺技术、民间测试、民间治疗、民间占卜、民间禁忌以及民间信仰等等,在学前教育过程中,幼儿可以借此来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从而让他们敬畏生命。

2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是将一切有利于幼儿生长和发展的资源引进教学课程中,并且针对教学的地域特征、学科特征以及幼儿受教的特征等选择事宜的、合理的课程方案。在选择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2.1遵循开放性的原则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为学生提供和创造一个宽泛的学习环境和内容。但是随着幼儿理解力以及认知度的提升,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必须遵循开放性的原则,以不同的形式纳入课程中,以丰富多彩的结构适应幼儿的发展需求。

2.2遵循价值性原则

其方法是将多元文化进行加工提炼,吸取其中的精髓部分,并将它们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并不断的改进,从而创造出有益于培养幼儿各项能力的民俗文化课程,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考虑学生的文化学习以及学习经验,这样才能将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价值最大化的发挥。

2.3遵循适应性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