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编制汇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预算编制汇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预算编制汇报

预算编制汇报范文1

关键词:社会保险基金 困惑 问题 措施

一、有关概念

(一)社会保险基金

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金指的是国家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向社会劳动者及所在单位征收社会保险费或通过财政拨款、社会捐助集中起来,用以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的资金。

(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国家依照相关法律法规、通过行政性手段筹集并管理的社会保险资金收入并用此项收入安排支出的一种特定预算。它是由政府编制的反映社会保险基金收支规模、结构和盈亏状况的预算。

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的思路

(一)收入预算

收入包括基本保费收入、利息收入、财政补贴收入、转移收入、其他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下级上解收入。其中基本保费收入最重要,也最难以预算,本文分析收入预算时,主要分析基本保费收入的预算。

(二)支出预算

支出包括基本保费支出、丧葬抚恤补助支出、转移支出、其他支出、上解上级支出、补助下级支出,当然,具体险种,还有其他支出项目,其中基本保费支出最重要,也最难以预算,本文分析支出预算时,主要分析基本保费支出的预算。

本文着重就xx大市编制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预算编制(失业保险预算由就管中心编制)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及困惑,提出一些想法,拓展一下思路,希望有助于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编制,使得预算更科学、可行。

xx大市2009-2011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收入预算、执行对比。

收入预算编制过程中的困惑。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比较三年数字,发现2009年预算和执行数相差较大,2009年是金融危机暴发的一年,2008年底,我们在编制2009年养老基金预算时,相对比较保守;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通过观察这三年的数字,我们发现,完成率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完成率具有正相关性,趋势一致;工伤保险:纵观这三年数字,2009年和2011年预算和执行切合度较高,2010年差距较大;生育保险:观察这三年数字,我们发现,2011年,预算和执行相差较大,其他二年和工伤保险基金完成率趋势相同,正相关度较高。支出预算编制过程中的困惑: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比较这三年数字,发觉:2009年预算编制得最好,最贴近实际,2011年差距相对较大。最主要的原因是基本养老金支出差距造成的缘故。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纵观三年数字,2009年预算执行最好,2010年差距较大。工伤保险:纵观三年数字,2010年和2011年差距较大。

首先,工伤保险费支出分:工伤医疗费支出、工伤康复费支出、辅助器具费用、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丧葬补助金、一次性丧残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生活护理费、丧残津贴支出、劳动能力鉴定费、其他支出、转移支出、补助下级支出、上解上级支出等,支出项目繁多,预算指标按照三年计算,有300多个数字需要测算,工作量相当大,关键是有些指标以前年度还没有数字,导致了测算的偏差。

其次、2010年,xx市本级发生了特大工伤事故,这是人所不能预计的,江阴、宜兴发生工伤人数同样也大大高于往年,导致了实际执行数高于预算数较多. 生育保险:纵观三年数字,2010年差距较大。

首先,生育保险金支出包括:生育医疗费用支出、计划生育医疗费用支出、女职工生育津贴支出、男职工生育津贴支出、计划生育津贴支出。根据人数及人次,人均或次均费用,计算生育保险金总支出。

其次,在预算生育金支出时,预计生育人数,比较困难,这受到育龄人数、生育理念、学历层次、国家政策等的影响,2011年xx市本级预算这部分时,就有部分出入,进而影响到生育金支出规模,影响到预算执行。

三、当前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存在的普遍问题及对策和建议

(一)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及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立法滞后,层次不高

从立法体系看,我国的社会保障虽然在概念上已基本形成涵盖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区

等五项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但以社会保险法、社会福利法、社会救助法等为框架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至今还未得以确立。《社会保险法》最近才正式出台,《社会救助法》与《社会福利法》尚未列入立法议程,社会保障立法滞后必然带来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的立法滞后,使得对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一定程度上存在法律约束力不强的问题。建议:加快《社会救助法》、《社会福利法》的立法,完善社会保障法体系。

(二)社会保险统筹层次低直接降低了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科学性、规范性

目前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统筹层次低,按统筹地区进行管理,社会保险基金处于分散监管状态,这很容易导致地方利益至上的情况,可能造成非法挪用、挤占保险金的违法或犯罪行为。建议:提高统筹层次,最近应当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实行省级统筹,条件具备,实行全国统筹,实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一竿子插到底”。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的准确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目前情况看,有效保证基金预算的准确性,保持预算编制规范、预算执行有效需要进一步加强。建议:加大调研及检查力度,一方面,对于预算中无法把握的变量,多研究,多调查分析,采取科学方法,力争将变量控制在可控范围;另一方面,对于预算中未执行各项政策,必须加大检查力度,确保政策的严肃性。

参考文献:

预算编制汇报范文2

摘要:预算管理模式凭借其科学性和有效性,成为现今企业广泛采用的管理模式。油田企业的良好经营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加强油田企业的预算管理和完善评价体系,具有巨大的研究空间和实用价值。

关键词 :油田企业;预算管理;评价体系

油田产业作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一度是GDP的“重要贡献分子”。我国三大石油运营商———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更是常年以其高额的净利润稳居我国最赚钱的公司。然而,油田企业作为高碳产业的典型代表,在全球低碳经济背景下面临急迫转型和改革。我国油田企业从上世纪90 年代便开始探索预算管理模式,如今在顺应体制机制的前提下,对预算管理进行强化和完善可谓是大势所趋。由于油田企业生产资源的特殊性,经营环境的复杂性,在实施预算管理的过程中更容易出现误区和盲点,如何加强预算管理,优化评价体系,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一、当前油田企业实施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内部传递预算信息滞后

油田企业大多为国企,预算管理的意识较为成熟,但上下级壁垒分明,这容易导致信息不对称。高层无法接触到基层的生产经营链条,对下级传递上来的预算事实和超支申请无法立即审核,造成预算信息滞后,放大了预算结果的误差。还有部分高层在参与决策时过于依赖财务人员,使得其他部门的预算信息滞后。而一线员工在上下级信息不流通的情况下,没有接收到全局战略目标,疲于应付各种考核指标,对上级下发的预算要求只遵循而不思考,缺少主人翁意识。

(二)预算编制难度大

油田企业虽然“财大气粗”,成本控制难度却远远高于其他企业。这里存在着两个原因。一方面,油田企业产品单一,前期勘探和开采时对油田资源和技术的要求高。而油田资源深埋地底,受地质、环境影响较大,各地区各油田的储存量,运输方式,开采效益更是千差万别。如此巨大的差异造成前期投资的不可控因素增多,难于保障预算准确度。另一方面,针对自身的生产模式,油田企业往往不会采用传统的品种法,分步法等成本核算方法,而是选择基于作业成果的成果核算方法,难以定额,为预算编制以及执行增加了更多的困难。

(三)预算执行的评价与考核环节薄弱

客观来看,油田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确实受外部影响较大,容易造成与计划不符的情况。这就要求企业必须重视事中控制,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评价考核体系。然而,许多油田企业的评价考核体系不够深入,监控不到位,对超支事由不重视,批复系统流于表面,没有做到与财务系统的紧密相连。同时,在发现问题的时候不去细化分析,没有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人员,为之后的预算执行埋下隐患。这样的处理方式只会导致整个过程“虎头蛇尾”,是预算管理的大忌。

二、油田企业加强预算管理与评价的对策和建议

(一)建立全面的领导层预算管理,提高信息透明度

对预算管理这样庞大的管理系统来讲,首先需要油田企业的领导机构重视预算,从大局出发统筹的同时严格要求自身,到基层亲抓实抓,消除信息不对称的影响。

其次,高级管理人员在参与决策的时候不仅仅是听取财务人员的意见,也要重视一线销售人员,生产人员,工程师的反映,给予他们更多的话语权,这样才能协调好资金、业务、人力、技术等多个板块。最后,我国油田企业特别需要打破上下级壁垒,建立信息共享的预算体系,使每个员工积极参与进来,形成网状的预算管理模式。员工在这样的氛围之下,才能拥有预算意识,主动地把控自身。

(二)设计合理有效的预算编制程序,实现全面管理编制

预算的关键在于确定预算起点。当企业确定宏观战略目标后,可以从现金流量表角度出发设计预算起点。其中,油田企业经营预算的起点可以以销售起点进行编制,投资预算的起点可以以投资计划为依托,融资预算的起点应当用企业实际资金状况作为参考。确定预算起点后,为了减小预算编制与实际执行的偏差,一定要与油田实际业务进行比较,每年编制预算时要考虑本年度地质、管道、设备等重要相关数量的变动情况,如年度内油气产量、新增井数、新增设备及管网等。

另外从横向的角度考虑,高级管理人员在分配资源的时候要合理的权衡利益,找到各部门之间的预算平衡点。在编制预算和执行预算的过程中,各部门应当加强沟通和交流,对矛盾和不合理之处及时进行汇报,确保预算执行的合理性。如此的纵向横向设计,才能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有效。2010年来,中原油田在成本预算编制的道路上不断摸索,遵循着上述原则,最终形成了一套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案。他们为了实现以最小的投入换来最大的产出这一战略目标,由地质、财务、工程三个部门共同参与预算编制,围绕开采地质、效益、产量等重要指标进行预算编制。不但编制出财务预算表,还同时编制了工作量预算表以及物料预算表等,真正全面涵盖了企业经营的每个环节,最终业绩也有了骄人的提高。

(三)优化评价考核体系,保障预算功能的实现

第一,设立一套标准化的内部控制和考核制度。以成本,效益,费用,能耗,安全系数等油田企业重视的指标为基础,量化到货币层面,建立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设立完毕后需要设置考核部门,可以使人力资源部门负责考核,也可以使财务部门负责考核。同时,各部门之间负责相互监督,实现内部控制和内部约束。如延长壳牌(中国)石油有限公司,在2014 年全面完成erp 经营管理平台建设,由其财务中心负责考核,严格推行预算管理评价体系,对每个指标进行智能化的记录与分析,每个员工都能查找自己的指标完成情况和对应的薪资扣除、增添情况。在这样健全流畅的评价体系下,预算管理效率大大提升。

第二,预算成果分期汇报,滚动反馈。基于油田企业生产过程的特殊性和不稳定性,事中控制很有必要,等到年末统一汇报已无法进行调整。因此,预算评价应划分为月度评价和季度评价。注重分期预算执行过程控制,根据基层单位上报的月度预算,实现了网上费用预算指标的批复,能够起到良好的评价效果。

第三,具体偏差具体分析,细化责任划分。企业在评价时,要重视每一项实际与预算的偏差,揭示问题的根源,将责任落实到人头上,加大对严重浪费,资金占用等行为的处罚力度。同时,切实记录数据,积极采取补救措施,为后期的预算执行形成预警。

总之,油田企业运用预算管理模式有利于完善企业基础管理,同时推动发展,深化改革。在竞争加剧,复杂多变的大环境中,油田企业想要脱颖而出的关键在于控制成本收益率。加强预算管理和评价体系,能强有力地推动企业缩减成本,使企业在战略管理上拔得头筹。

参考文献:

[1]赵振智,刘宏江.试论油田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应用以及改进[J].财会通讯,2013(17).

预算编制汇报范文3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及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对企业财务活动的管理工作,尤其是对企业资金进行科学规划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财务预算是指通过对企业下一年筹资与投资量、收入与支出规模进行科学、有效的计划,旨在控制企业成本规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同时,保证企业资金的安全完整。

关键词 :财务管理;预算管理;有效性

一、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

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组成企业系统管理体系的关键性因素,是企业决策、规划、激励、控制、评价、反馈等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有效控制机制。财务预算管理对企业的相关经营活动以及对目标的相关调整等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企业可以通过编制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保证企业制定的长期经营目标与战略目标得以实现,使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能够在企业决策层规划的控制规范内运行,并通过及时对经营中的执行数据进行认真分析、反馈,不断调整预算指标,并能够通过对各种经营指标的预测,实现企业资产的优化配置。

二、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预算编制机构设置不细化,预算编制机构无法收集准确、真实的基础数据

我国大多数企业预算编制部门统一归财务部门管理或全部由财务部门进行,由于企业领导缺少对预算编制的重视,加之生产、仓储、销售部门工作人员对预算管理工作的漠视,往往在预算部门编制预算指标时,以上部门为完成工作,提供一些错误或不具有可参考价值的数据,最终导致预算编制部门在编制预算时,无法取得来自基层部门掌握的第一手数据,使编制出来的预算指标不具有可操作性。

2.企业预算指标落实不到位

由于我国多数企业引进预算管理方法时间较短,企业领导及其他部门、员工对预算管理工作缺少正确的认识及重视,在现实工作中,企业制定的预算指标往往得不到部门、员工的贯彻执行。再者,一些小型企业出于对成本的考虑,在编制预算时,未能根据以往数据,并充分考虑市场环境变化科学地编制预算指标,使编制的预算指标缺少可操作性。

3.考核制度不健全

想要完成一个目标,不仅要有一个合理有效的实施计划,还要有一个有效的监督考核制度。财务预算方案也是一样,要想预算能够按计划完成,就要有一个严格的考核制度。但是有的企业就会往往重视了预算方案的实施,对财务预算的考核制度建立的不够完事,考核制度仅仅走一个形式,不能对预算实施情况有一个奖惩并重的措施,使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与财务预算的分析结果存有差异,导致财务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得不到完善,造成企业经营利益无法提高。

三、解决我国企业财务预算管理问题的对策

1.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企业应根据自身行业特点、机构设置、生产经营部门作业流程设计科学有效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并由企业一把领导牵头,督促企业所有部门、员工认真执行财务管理管理制度。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内容应涵盖预算编制部门的职责、其他部门应负有的配合工作内容及财务预算考核、监督制度。其中,制度应明确由独立的预算编制部门或财务部门专门人员负责企业财务预算的编制工作;其他部门应积极配合财务部门工作,不但要为财务部门提供准确、及时的第一手财务数据,也应对预算执行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时反馈给预算编制部门,以便预算编制部门及时修改预算指标,保证预算指标的科学性、可操作性。

2.提高预算管理执行力

一是预算编制要具有可操作性。企业预算编制部门在编制下一年度预算指标时,应先做好市场调研、收集反馈信息、集体讨论工作。首先,在编制预算时,应充分了解下一年国家关于行业调整与税收政策、市场行业、原材料价格变化等情况,及时对上一年预算进行修改、更新,保证预算指标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与市场行情,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认真听取各部门、全体员工对下一年资金需求的意见,充分分析员工提出的预算改进意见,发挥全员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使预算指标更具准确性。二是各部门、员工应认真执行预算指标。企业领导带头执行预算,将预算任务层层分解至各部门,在基层部门广泛宣传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使所有员工形成科学的预算观,使员工从一点一滴做起,为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作出贡献,形成良好的预算管理氛围。对于预算执行到位、为企业预算管理提出可行性建议的员工、部门进行一定的精神、物质方面奖励,提高员工执行预算管理的积极性。

3.通过预算管理考核、监督机制促使预算指标得到有效执行

一是建立预算管理考核制度。将企业领导、部门、员工预算执行情况作为年底考核的重要依据,并且将预算执行效果及时向上级领导进行汇报。对于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执行不到位、不给予财务部门配合的部门及员工给予一定的警告处罚,保证企业制定的预算指标得以贯彻执行;对于在预算执行管理中表现突出的部门、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充分调动各部门、员工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使预算指标更具可操作性。二是在企业内部成立审计部门,对预算管理全过程进行有效监督。首先,内审部门应对预算指标的科学性进行监督,包括数据内容是否真实、可靠,预算指标是否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其次,对企业各部门、全体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审计,将在预算执行中出现的漏洞及预算制定的错误及时进行收集、整理、汇报,保证预算执行的连续性。再次,审计部门应加大内部预算管理监督力度,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威严性,促使全体员工认真执行预算管理指标。

4.加强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一个合理有效的财务预算方案离不开财务人员,而财务人员只有更高的素质才能更好的编制财务预算方案,完成任务。但是因为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内容繁多,涉及的部门也比较多,需要的不仅仅只是关于财务的知识,但是事实上企业里这样的人员并不多。所以财务预算人员在平时要坚持学习,尽可能的可以到其他部门学习一段时间,通过自己亲身的去别的部门体会,充实自己,是自己在财务预算岗位上更加的得心应手。企业也要适当的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并进行考核,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素质,这样也会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热情,更好的投入到平时的工作中。

参考文献:

[1]孟静.论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商,2013年24期.

[2]张令焕.中小企业财务预算管理问题研究.现代商业,2012年21期.

预算编制汇报范文4

为了保障医院的生存和健康发展,加强医院管理工作已变得越来越重要。预算控制是医院管理的一个主要环节,如何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摆在医院管理者面前的重要问题。

一、医院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预算管理的认识不到位

目前,医院的预算编制工作只局限在管理层和职能部门进行。具体执行预算的基层单位和职工,往往意识不到自己在预算管理中的位置和责任,有的甚至认为预算管理是财务部门的事情,是单纯的财务管理行为,没有形成预算管理是全局性管理的观念,没有认识到医院财务预算搞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广大职工和病人的切身利益。因此,缺乏参与预算管理的意识。随意性时有发生,往往造成预算编制一回事,执行又是另一回事。

(二)预算编制不够科学完善

医院年度财务预算编制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医院卫生经费能否保持良性运转,也可以说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但是,目前医院实行的是“医院-职能部门”之间粗放的二级预算管理方法,基层业务科室只是被动地执行预算,而不参与预算的编制,使预算的编制和执行相互脱节。此外,一些医院在编制预算时,往往是凭借历史经验,用“增量预算”的方法编制预算,就是在历年预算的基础上加加减减,缺乏深入的社会调查研究,没有充分考虑医院的发展要求以及医疗市场的变化等因素,使预算不能真实地反映医院的战略目标。同时,使用“增量预算”的预算编制方法,使支出预算逐年增加,越来越庞大,不利于医院成本的控制。笔者认为,预算编制应遵循“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

(三)预算执行缺乏有效监控、分析评价

预算执行在医院管理中属于事前管理,所以在执行过程中要加强监控与分析评价。然而,目前医院只将预算当成医院的总体目标,没有和各科室的目标、责任挂钩,层层分解,逐级下达,没有形成全方位的预算执行责任体系;预算执行随意性大,缺乏日常控制、信息反馈以及有效的分析评价,削弱了预算的刚性约束。

二、对策

(一)提高认识,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预算的基础是各种业务投资、资金、人力资源、科研开发以及管理活动。医院应建立全面的预算管理制度,树立预算管理是全局性管理的观念。全面预算管理是将医院的决策目标及其资源配置规划加以量化并使之得以实现的医院内部控制活动或过程的总称。全面预算管理不是一种单纯的管理方法,而是一种具有战略性的、全员参与的管理机制,由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控制与预算考评等构成。医院应加强对全体职工的教育培训,更新管理理念,增强管理意识,动员广大职工根据本科室职责范围和工作特性,积极挖掘潜力,增收节支,开源节流,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建立预算管理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是完成各项任务的根本保证。因此,医院应成立由院长、财务部门以及各科室负责人、专家组成的预算管理委员会,作为预算管理的常设权力机构,具体负责预算的编制、审定、监督、协调、控制以及信息反馈、业绩考核等工作。预算管理委员会的成立,有利于各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以及各种信息的收集和反馈,充分了解医院全局,做出正确的决策。

(三)科学编制预算

1.预算编制原则。医院应统筹考虑国家政策、改革方向、周边环境以及医院的总体目标和发展规划,参照前两年的执行情况,本着“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进行编制。首先,收入预算的编制应客观可靠,该列入收入预算的要全部列入,没有把握实现的收入,则不能列入;其次,支出预算应首先保证人员支出以及日常业务活动所必须的开支,然后,根据财力情况,安排各种基础设施、设备投资等项目;再次,资金投入应向医疗一线、重点学科和核心科室倾斜。

2.预算编制程序。预算编制应采用“上下结合”的流程。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预算管理委员会根据医院预算年度的总体规划,下达预算编制任务;第二步,基层预算单位根据医院总目标的要求,结合自身发展方向,通过预测预算年度工作量情况、新项目开展、人才引进等因素,制定本部门预算方案,上报归口职能部门;第三步,职能部门以基层预算为基础,结合本责任层次的实际情况,汇总调整为本责任层次的任务指标,报财务部门编制预算草案,上报预算管理委员会;第四步,预算管理委员会对预算草案结合医院内、外情况,综合平衡、分析,提出调整意见后,逐级下达;第五步,各部门依预算管理委员会提出的意见修改后再次上报,经预算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最终形成医院年度预算。

3.预算编制方法。预算编制的方法有固定预算、滚动预算、弹性预算、零基预算和概率预算等等。使用什么方法编制预算主要是看该方法的实用性和适用性。对不同的预算编制对象,可采用不同的编制方法。例如:对数额相对稳定的项目,如工资支出,水、电、气等公用支出等,可采用固定预算编制法;对与业务量有关的成本费用项目,如专用材料购置费和药品费等,可采用弹性预算编制法;对基建项目等预算变化较大的项目,可采用零基预算法;对编制季度预算可采用滚动预算法等等。综合运用几种方法编制预算,既避免预算编制过于复杂,又使预算更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四)预算的执行与监督

首先,预算一经批复下达,预算管理委员会应将预算目标按照预算责任体系层层分解,逐级下达到各个预算执行部门直至具体责任人,并写入科室目标管理责任书,形成全方位的预算执行体系,促进全体职工充分发挥潜能和增强责任意识;其次,应建立健全预算日常控制和报告制度。各预算执行部门应定期向预算管理委员会报告预算执行情况,同时,财务部门也应通过对财务报表的分析、成本费用的测算等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日常监控,对预算出现的偏差及时上报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委员会根据预算执行单位、财务部门的汇报,及时查找原因,提出改进方案,以确保预算的顺利完成。

预算编制汇报范文5

关键词:预算编制 博弈 博弈均衡

企业管理的关键之处在于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财务预算管理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极为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这已在实践中被现代企业证明。检验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预算管理的执行情况以及由此带来的管理效益。企业财务预算的编制在整个预算管理中是基础和核心。本文在分析企业财务预算编制博弈活动的基础上,提出如何最大化实现博弈均衡,以利于企业有效地进行财务管理。

一、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活动分析

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活动是以预测和决策为基础,综合考虑企业的战略目标,同时,以预算的考核、控制、编制这三部分作为主要内容。一般情况下,“逐级汇总,分级编制,上下结合”是企业在进行财务预算编制时所必须遵循的程序,具体做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目标的下达

经过企业最高决策层的会议,企业下一年度的财务预算目标都会在每年的9月底以前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对经济形势的初步预测来确定,预算执行单位通过预算编制委员会的下达获得目标。

2、编制上报

各基层单位和部门的财务预算方案应该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和预算目标及政策,由预算执行单位来进行编制,最晚10月底上报给企业财务管理部门。

3、审查平衡

各基层单位和部门所上报的财务预算方案应该由企业财务预算编制委员会来进行详细的汇总和审查,各执行单位予以修改。

4、审议批准

每个部门的财务预算方案应该由财务预算编制委员会进行编制,最后上报企业最高管理决策层并获得通过。

5、下达执行

各预算执行单位收到预算命令并执行。

二、分析企业财务预算编制的博弈活动

1、博弈的介绍

当他人的选择影响了一个主体的选择,或是他人选择时的决策受自己选择的影响,这种研究在选择决策时决策主体的相互依存关系,就是博弈论,也被称为游戏论或对策论。例如,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行为活动,就是一种典型的博弈活动。一方面,地方的行动受中央所采取行动的影响;另一方面,中央采取的政策受地方行动的影响,他们实际上就是在进行着一种持续的博弈。博弈论是一种理论方法,广泛地应用于经济、政治、外交和军事等方面。

2、分析企业财务预算编制的博弈形式

为了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博弈活动被企业预算执行单位、预算编制委员会和最高决策层这三者利用预算工具来进行,这是企业财务预算编制活动的实质。参与者、策略和支付(即结果)这三个博弈的理论要素在这场活动中都必须充分具备。

⑴在编制过程中,企业预算执行单位、预算编制委员会和最高决策层可看做是博弈活动的参与者,它们都符合“经济人”假设,相互发生的作用是从自身角度和利益出发。

⑵在具体编制中,一方面三个主体各自决策的选择虽然受其它两者决策选择的影响,但都有符合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决策选择;另一方面其它两者的决策受各自的决策的影响。

⑶企业在汇集三方决策的基础上,确定将要实施的财务预算方案,最终的结果在博弈活动中存在,也就是最终的结果是三者在活动中达成的共识。

三、分析企业财务预算编制的博弈内容

1、企业最高决策层

在预算的编制中,企业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对企业经营政策和预算年度经营目标进行有效的确定,这都是企业最高决策层的工作,它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在预算编制博弈活动中,它考虑的主要内容如下:①是否准确可靠地对外部经营环境进行判断;②能否实现制定的目标及得到认可;③各执行单位的实际情况是否被预算编制委员会真正了解;④科学和规范的企业预算是否可以公正和客观地编制出来。

2、企业预算编制委员会

预算编制委员会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预算编制的质量好坏,它是预算编制的关键。

3、预算执行单位

企业预算执行单位是预算编制的基本单位,预算执行单位是否能够有效地执行预算编制的情况是衡量一个企业实施预算管理成效的前提。

四、分析企业财务预算编制的博弈均衡

1、博弈均衡理论

博弈均衡是指所有的参与主体都不希望改变各自选择的一种状态,此时达到了参与人之间最优战略组合。企业预算执行单位、预算编制委员会和最高决策层这三方一般都是围绕着各自的利益和内容来与另外两方进行博弈,最后达到了一个动态的平衡,如果任何一方对最终结果都满意,这种结果就是博弈均衡结果。在这三方中编制活动有先后的顺序,后行动者可以通过对先行动者选择活动的观察可以随时对自己的策略进行调整。达到预算编制的博弈均衡,是企业在预算编制活动时所希望达到的目标。

2、企业财务预算编制博弈均衡的对策研究

为了尽可能达到预算编制博弈均衡化,实现预算管理最大效用,下面就如何达到预算编制活动的博弈均衡,对企业预算执行单位、预算编制委员会和最高决策层三方参与者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1)科学和规范的博弈规则要建立

建立一个科学而规范的制度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博弈活动取得理想效果的前提条件,预算制定的工作程序、方法和奖惩措施等是一套完整的预算编制制度所包含的内容。企业有了完整的预算编制制度,博弈三方参与者才能对财务预算编制工作的严肃性有正确地认识,弄虚作假和随意编制的现象得到防范,企业财务预算才能更大程度上正确、真实和科学地编制。

(2)实现权责划分清晰,合理设置部门和人员

企业财务预算编制的博弈活动中要充分调动人员和部门工作的积极性,使他们明白自己在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中所处的作用和地位,这是企业预算管理工作实现顺利开展的主要保障。大型企业,或者有充足的物力和人力的企业都可以自己单设出预算管理委员会,设置专门的工作人员来落实企业整套的预算管理制度。对于那些条件有限的中小型企业,也应该在企业财务部门设置一到两个人的专岗来对企业预算进行管理和监控,其他部门应该积极配合协助他们进行预算管理工作。企业财务部门应作为总的预算管理考核部门,负责对全企业的月度、年度的预算指标进行分解、考核、分析、落实和调整等工作;并按照归口管理的基本原则来明确权利和责任,制定出切实有效的预算控制指标,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同时要奖惩分明,加强考核力度,积极落实经济责任制度,力争做到企业预算管理制度切实贯彻执行。

(3)加强交流,促进博弈双方信息对称,不确定项目引发的博弈机会尽量减少

预算编制委员人员是预算编制的核心,他们应该经常深入到基层单位,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了解,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信息的真实性和及时性。预算执行单位通过对经验的积极总结,向预算编制委员会和企业最高层用恰当的方法反映合理的建议,博弈各方通过加强交流可做到在预算编制时信息尽量对称,三方参与者的不同看法和争议明显减少,这样能够有效提高效率。

(4)要倡导博弈道德,营造良好的博弈环境

企业编制的财务预算情况与实际情况相比,一般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的偏差,并不能达到完美无缺的地步,博弈三方参与者应对偏差产生的原因认真分析。预算编制委员会应积极地向企业最高层反映和汇报。因不可抗力的原因或者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等无法预测的因素引起的偏差,预算编制委员会应该和预算执行单位积极协商并及时调整预算。不论是预算执行单位,还是企业最高层,亦或者是预算编制委员会,都应该要明确责任,造成重大偏差的,有关责任人都要接受相应的处罚,同时采取措施及时予以补救,倡导博弈道德,只有这样才能够营造良好的博弈环境。同时,企业预算编制委员会每月应该将预算的执行情况对企业决策机构和各预算执行单位报告,反馈预算执行进度、执行差异及其对企业预算目标的影响。预算执行部门于每一季对预算指标与实际结果之间的重大差异作出解释,并采取相应措施。内部审计部门对预算执行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地实施审计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134-136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中国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112-114

[3]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131-135

预算编制汇报范文6

关键词:预算管理;高校;资产管理

一、建立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资产管理组织体系

高校应建立起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三层资产管理组织体系,即预算管理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各院系。其中,预算管理部门是上层资产管理部门,也是主导部门,负责编制和下达预算项目,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采集资产信息,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高校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审批各院系提交的资产购置申请,监督预算资金使用情况,并及时向预算管理部门汇报,以便于预算管理部门合理调整预算资金。资产管理部门还要管理资产购置、使用、配置、调剂、处置、评估等各个环节的运行情况,杜绝违规操作;各院系作为资产使用部门,要及时汇报资产使用情况,落实预算管理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

二、健全高校资产管理机制

高校资产管理要健全管理机制,调动起各部门参与资产管理的积极性,细化资产管理各个环节。具体包括:建立国有资产台账制度、产权登记制度,强化资产管理基础性工作;建立资产清查制度,定期清查盘点校内资产,采集准确真实的资产存量信息,为编制资产增量预算提供准确依据;建立资产预算制度,做好预算编制,强化预算执行监督;建立资产审计制度,由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对资产使用和预算管理进行审计监督,将审计内容扩大到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建立资产绩效考评制度,将资产管理责任落实到资产使用部门,定期对资产使用情况进行考评,根据考评结果给予相应奖惩;建立资产有偿使用制度,若资产使用部门存在超标准购置资产的情况,则要收取资产使用费。

三、做好高校资产预算编制

高校要强化资产预算管理,提高资产预算编制质量。首先,高校要将资产清查、预算分配、收支管理、预算实施等环节纳入到资产预算管理范畴内,明确各部门在资产预算管理中的职责,保证预算编制的全面性。其次,高校预算编制要摸清资产存量,对资产进行清查,确保资产存量信息的真实性。预算编制还要充分考虑资产投入,确定资产投入定额,保证预算编制的精确性。再次,建立预算执行监督机制,确保资产预算得以落实执行,要求各部门按照预算强化资产管理。

四、加强经营性资产监督管理

高校积极开展清产核资工作,确定国有资产存量,并根据资产属性对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进行划分,对两类资产实施分开管理、分别建账。在高校资产监督管理中,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资产经营公司要明确各自的职责权限。对于经营性资产管理,高校要强化资产占有、资产使用、资产处理及利益分配等关键环节的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益,避免资产闲置。为改善高校经营性资产规模小、盈利少的现状,可尝试走校企合作的办学之路,采取长期租赁、信托投资、BOT等管理模式,优化整合经营性资产,提高资产规模效益,实现资产增值。

五、建立资产配置与共享机制

基于预算管理的高校资产管理要以预算为依据优化资产配置,资产购置预算需要根据资产动态管理信息系统中采集到的可靠数据进行编制,遵循均衡配置原则,根据各院系的资产存量情况确定资产配置,确保资产使用部门的配置均等。高校还应当建立资产共享机制,强化新购固定资产管理,并盘活闲置资产,合理调剂闲置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高校可通过租赁、联营等方式充分发挥资产的使用价值,对闲置资产进行及时清理、重新配置或无偿调拨。为避免资产重复建设,可针对大型资产建设项目采取共建、共享机制,既保证资产满足高校教育教学需求,又降低资产配置成本。

六、构建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为掌握高校资产存量的配置情况,检验资产预算的执行效果,高校应构建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对资产使用情况进行考核。高校要结合自身情况,建立资产管理评价指标体系,选取能够反映资产管理水平、资产使用率、资产效益、资产闲置率等情况的评价指标,对资产使用部门进行综合性评价。高校要与各院系负责人签订资产委托监管责任书,并将资产管理考核结果纳入到院系负责人的业绩考核中,提高各院系负责人对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资产项目评价要将预算支出与建设成果结合起来,促使资产使用与预算支出挂钩。通过考核资产使用效率,为制定资产配置、共享措施提供依据。

七、建立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高校要在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领域引入信息技术,建立起信息管理系统,以快速处理繁杂的资产管理工作。在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时,要确保实现预算管理系统与资产管理系统对接,促使预算管理部门能够及时掌握资产变动信息,为资产优化配置提供依据。资产管理部门要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对资产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提高资产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增强资产管理的透明度。在这种情况下,要求高校资产管理人员必须提高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能够熟练操作信息管理系统,提高资产管理效率。

结论

总之,高校资产管理直接影响着高校教育教学事业的长久发展。为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减少资产闲置浪费,高校应促使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相结合,对资产实施精细化管理,建立起长效、规范的资产管理模式,调动起各部门参与资产管理的积极性,实现高校资产保值增值,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为民,吴轶凯.基于预算管理的高校资产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09):217-220.

[2]李华军,邹富发,张玉磊.基于绩效视角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研究[J].会计之友,2011(6):50-52.

[3]朱丽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创新探讨――基于绩效视角[J].现代商贸工业,2012(19):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