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有机化工合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有机化工合成范文1
关键词:低碳时代 有机化工 生物质能源 可持续发展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剧烈增长,人类欲望的无限增长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地球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愈来愈大,地球臭氧层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因此,创新发展清洁煤技术、节能减排技术及可再生能源技术,大力推进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加快构建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有机化工体系,将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内容。
一、低碳时展下的能源格局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操作性诠释,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工业革命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经济生活,还给人们带来了诸多的方便,但同时又给人们带来了生态环境破坏等环境问题。由于问题的严重性,我国已经开始改变能源格局,合理使用现有的能源,并注重其它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希望能从根本上解决能源短缺的问题。
二、中国有机化工趋势分析
由于工业时代的到来,消费产品数量的持续上升,资源越来越短缺,而有机化工原料储量毕竟是有限的,所以应采取多种渠道进行循环利用,以此最大程度满足人们的需求。随着有机化工科技的进步,能源消耗的减少以及替代相关矿物能源的出现,为满足人们的相关需求提供了可能。
1.煤化工的发展
伴随化工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有机化工领域出现了现代煤化工,其不同于过去的煤化工,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技术的改革。煤化工按其产品种类可分为传统煤化工和新型煤化工。传统煤化工是指煤制焦炭、电石、甲醇等技术成熟的产业。新型煤化工是指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烯烃、二甲醚、乙二醇等以煤替代能源为导向的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煤炭能源化工产业已经拥有雄厚基础。截至2013年底,我国焦炭产量为4.76亿吨,电石产量2033万吨,合成氨产量为5745万吨,甲醇产量为2878万吨,均位居世界前列。2013年,我国鼓励发展新型煤化工。10多个新型煤化工项目相继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建立,其中包括了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和煤制油等项目。目前,大多数新型煤化工项目仍处于产业化示范和开发研究阶段,预计部分项目将在未来3-5年内建成并投产。相信在未来的努力下,进行不断的创新与技术改革,我国煤化工的绿色发展指日可待。
2.生物质的发展前景
作为一种新型化工资源生物质,生物质能是由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地球上的太阳能,这个过程当中吸收了非常多的二氧化碳,所以生物质化工具备着“碳中和”的能力,这是化石能源完全不具备的,因此生物质能最有可能成为新世纪主要的新能源之一。据估计,植物光合作用每年贮存的能量约相当于世界燃料消耗的10倍;而作为能源的利用量还不到其总量的百分之一。其实,生物质能源是人类利用最多、最直接、最早的能源。生物质燃烧是最原始的利用方式,不仅热效率低,而且污染严重。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可以高效地利用生物质能源,生产清洁燃料,来替代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从而减少对矿物能源的依赖,以此达到保护国家资源,减轻能源消耗给环境造成污染的目的。
2.1生物柴油的研发
我国多年来开展了大量的生物柴油研发工作,为此也付出了相当大的人、财、物力。“八五”期间,我国开始进行利用纤维素、废弃物制取乙醇燃料技术的研究和探索,主要是研究纤维素、废弃物的稀酸水解和发酵技术。目前,中科大、辽宁能源所、西北农林科技大、石油化工研究院等分别进行了实验研发及小型工业试验,一系列关键技术已被攻克,我国生物柴油工业产业化已日见成效。我国正在进行和探寻着可持续性好、污染小、资源利用率高的绿色环保道路。探索生物质合成液体燃料技术,对确保我国能源安全意义重大。
2.2生物质-沼气的应用
沼气技术是我国发展最早的生物质能源项目,是一种生物质气化技术。沼气与其他燃气相比,其抗爆性好,是一种很好的清洁燃料。此外,沼气气体调节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科研技术广泛应用于果蔬保鲜。以沼气作为环境的气体调节剂,用于粮食、果蔬的贮藏,可以降低贮藏物的呼吸强度,减弱其新陈代谢,推迟后熟期,并可以抑制贮藏器内粮食、果蔬的生理病害,防止真菌病害及虫害等。
结束语
低碳经济的发展和延伸将是一个持续升温的发展话题,在这低碳时代里,以往作为主要化工原料的石油将失去它的主导地位,为各种新型绿色环保能源所取代,最终退出化工原料的舞台。可持续发展是未来发展的主题,伴随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源作为经济运行的血液,已成为经济、科技界及各国政府优先考虑的问题。我们通过对石油、煤炭和生物质这些有机化工原料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后,不难看出只有因地制宜,科学制定有机化工发展规划,才能让我们在低碳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使中国有机化工持续健康优质高效的发展下去。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可预见的未来,我国生物质能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必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有机化工合成范文2
关键词:优化管理;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现代城市的发展和建设为建筑施工单位提供了很好的发展空间和发展环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建筑施工单位所面临的压力也是巨大的。工程技术的优化管理水平作为施工单位增加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以对于该课题的研究就有着一定的实际意义。在当今建筑施工材料和施工技术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今天,施工单位技术管理工作开展的好与坏就成为制约施工单位发展乃至生存的关键因素。
2、施工技术优化管理的重要性
在现代化建筑工程单位经营的过程中,针对施工技术的发展和施工技术的管理要求,施工单位的技术优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就日益凸显出来了。该工作作为施工单位核心的竞争力,对于施工单位开展今后的建设工作、增加施工单位的社会影响以及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等目标都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最近几年,施工单位对于施工技术的优化管理工作日益重视,针对该工作的重要性,施工单位应该从本身的管理构架和强化企业自身的技术力量等方面着手,用现代化的施工技术优化方案将企业的技术管理能力强化,从而提高施工单位自身的竞争能力。
3、优化管理
3、1提高认识强化施工单位的技术力量
受到传统的施工管理模式制约,我国的施工单位管理模式较为粗放,其严重制约了技术管理目标、管理成本目标以及质量管理目标的实现。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影响下,企业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管理经济不目标的工作中。这样的情况就导致企业在技术管理以及质量管理中出现一定的问题,从而使得施工企业经营的整体结构发生了扭曲,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应该首先从认识上着手,主抓施工单位管理人员的技术管理认识,提高其对该工作的重视程度,从源头将将技术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从施工管理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以及经济效益管理工作为源头进行分析,加强施工单位项目管理层和经营管理层对于施工技术的优化管理认识,从而实现企业增加自身的技术力量的发展目标。
3、2增强基础调研,顺利开展技术优化管理工作
现代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的优化管理研究过程中,施工单位开展基础调研工作是施工技术优化工作科学开展的前提。只有将施工单位施工技术的基本情况了解清楚,才可以制定出针对性较强的优化管理方案,从而将施工优化目标实现。当今工程项目在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技术的调研对应了施工单位建设的具体能力,并且可以充分的了解施工单位自身存在的技术问题和各个方面的不足之处,并以此作为将施工技术进行优化管理的基础,有效开展优化管理工作,最后将具有适用性、针对性的优化管理方案制定出来。
3、3将技术优化管理的目标明确
在开展施工技术优化管理工作之前,施工单位应该有针对性的对施工单位技术管理的现状进行认真分析,找出技术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技术优化的目标,从而制定出符合施工单位实际情况的技术优化管理制度。将技术优化管理的目标作为开展优化管理各项工作的基础,保证技术优化管理可以增强企业在市场环境中的竞争能力。根据施工单位发展的战略目标拟定管理目标,使技术优化具备超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并且应根据工作开展的整体目标划分出各个小目标,将目标分解到各个部门以及与各个岗位上。通过对整体目标的分解,使各个部门乃至各个岗位的在职人员充分了解管理工作的工作重点以及工作整体结构,增加技术优化管理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3、4加快新技术的掌握能力
当今社会,工程施工技术飞速发展,因此施工单位就必须加强企业自身的技术力量。通过学习新兴的施工技术掌握企业技术管理工作的重心。针对当前国际大力提倡节能环保理念的现状以及施工单位对节能环保施工技术的要求,所以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必须要加快新兴技术的研发和学习力度,以提高施工单位综合市场竞争能力为基础,将技术优化管理工作开展好,为技术优化管理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4、以人为本实现技术优化管理目标
人作为开展工作的基础和核心,对任何工作的良好运行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应强化内部员工的技术水平,注重对人的培训力度,在枯燥的工作环境中要尽可能的舒缓工作人员的心理情绪。通过工作开展的重心向在职人员提供全方面、科学化的培训模式,根据各个岗位的职责需求,有计划的开展培训工作,并且应大力招募优秀技术管理人才,组成作业攻坚小组,以此来增强技术优化管理工作的攻坚能力,为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5、总结
在当今竞争如此激烈的建筑市场环境中,施工单位技术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针对施工单位技术优化管理的要求,施工单位应该从动态管理模式入手建立新型技术管理模式,通过明确技术管理的目标,开展单位的各项运营活动,以此做到施工单位的每一项运营结果都符合市场环境的需求和企业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黎马;小议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技术管理[J],科技信息,2010,(05).
[2]林烨欢;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1,(18) .
[3]梁朝松;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1,(02) .
有机化工合成范文3
关键词:甲醇;工业用途;焦炉气
甲醇无色透明,易挥发,可燃,是略带醇香味的有毒液体,20℃时的比重是0.793,沸点是64.5-64.7℃。甲醇是一种基本的有机化工原料之一,既可以用于制造甲醛、醋酸、甲胺、二甲醚等一系列有机化工产品,又可以掺入汽油作燃料,因此甲醇在化学工业、轻工业、医药工业、运输工业、建筑工业、农业等领域都有广泛的用途。
生产甲醇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采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加压催化氢化法合成甲醇;也可以用天然气作为原料制甲醇;还可以用石脑油和重油制甲醇;也有用煤、焦炭制甲醇。
结合我国“煤多、油少、气少”的国情,因此,用煤制甲醇将是一种以煤为基础,解决能源问题的新路径。
1.1甲醇用于生产有机化工产品
1.1.1生产甲醛
目前,甲醛是甲醇的最主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下游产品,有40%的甲醇用于生产甲醛。甲醛则可以生产三羟甲基丙烷、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多聚甲醛、1,4-丁二醇、1,4-二羟基-2-丁烯、丁炔二醇、炔丙醇、季戊四醇、3-苯氧基苯甲醇、苄硫醇和氯甲基甲醚等化工产品,还是生产各种合成树脂不可少的原料。近年来我国甲醛消费增长速度很快,由2000 年的207万吨增至2006年的830 万吨,年均增长26%。预计2011 年全球甲醛需求量将达到3384 万吨,2016 年需求量将达到3680 万吨。而甲醛的需求量的增加,无疑将提高甲醇的需求量。
1.1.2生产醋酸
目前在工业生产上有四种生产醋酸的工艺方法,它们分别为:酒精法,乙烯法,低压甲醇法,UOP/Chiyoda。在我国,用UOP/Chiyoda法生产的装置还没有投产,醋酸的生产工艺路线主要是酒精法、乙烯法和甲醇法。用酒精法和乙烯法生产醋酸的成本跟醋酸的市场价格基本上相差不大,不能获得比较大的利润,而用UOP/Chiyoda法生产醋酸的成本比较低,但时目前我国的装置还没有投产,建设规模也很小。因此,由于成本低的原因,用甲醇法生产醋酸已经成为醋酸企业发展的一种趋势。另外,我国还拥有低压甲醇法工艺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可以建设相对来说规模比较大的生产装置,加上目前国际上石油和粮食的紧缺,低压甲醇法装置的优势明显。而乙烯法和酒精法醋酸装置由于规模小和成本高的问题,将会面临关停或转产的风险。
而用甲醇法进行生产的话,则具备一定的优势。甲醇羰基合成法属于较先进的技术,这种方法以煤为原料,而目前甲醇又处于产能大量过剩的状态,原料成本不会太高,而且收益率相对来说也比较高。
1.1.3 用于生产甲胺
目前甲胺生产的主要方法是甲醇胺化法[1],反应压力一般为0.5-5.0Mpa,反应温度一般为250-500℃。在催化剂作用下,甲醇和氨气在绝热式固定床活塞流动反应器中经高温催化脱水反应生成。甲胺类化合物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农药、炸药、染料、溶剂表面活性剂、橡胶助剂等,甲胺最主要是用于农药行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27种有机磷家药和胺基甲酸甲酯类农药都用到甲胺[2]。
1.1.4 用于生产二甲醚
以甲醇为原料生产二甲醚(DME)目前主要有两条途径:甲醇液相法和甲醇气相法。前者是在浓硫酸存在下,加热甲醇脱水生成二甲醚,该方法对设备腐蚀严重,操作条件恶劣,因此逐渐被淘汰;后者则是将甲醇蒸汽通过固体酸催化剂床层,发生非均相反应脱水而得到二甲醚,该工艺由于生产技术成熟,流程相对简单,操作控制容易,无腐蚀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3]。
二甲醚既可作为液化石油气的代用品,又可作为民用燃料和气焊的切割剂,还可作为燃料替代柴油,具有清洁、动力性能好、污染少、十六烷值高、易贮存等燃料性能,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燃料”。在日用化工、农药、染料、制药、涂料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4]。
1.2 甲醇燃料电池的发展
甲醇为燃料,以甲醇和氧的电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自发地转变成电能的发电技术,称为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简称DMFC。这种发电技术最大的优点就是甲醇不经过预处理可直接应用于阳极反应产生电流,同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其反应原理如下:
碱性条件下:
总反应式:2CH4O + 3O2 = 2CO2 + 4H2O
正极:3O2 + 12e- + 6H2O 12OH-
负极:2CH4O - 12e- + 12OH- 2CO2 + 10H2O
酸性条件下:
总反应式:2CH4O + 3O2 = 2CO2 + 4H2O
正极:3O2 + 12e- + 12H+ 6H2O
负极:2CH4O - 12e- + 2H2O 12H+ + 2CO2
甲醇燃料电池(DMFC)可用于笔记本电脑,汽车等。该燃料电池是以甲醇为燃料,氧气的氧化剂,电解质可以是质子交换膜(可传导氢离子),也可以是固体氧化物(可传导氧离子),甲醇和氧气分别在多孔金属电极上发生反应,从而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这种甲醇燃料电池体积小巧,燃料使用便利,洁净无污染,发展前景非常好。
1.3 甲醇汽油的发展
有机化工合成范文4
关键词: 技工学校 教学过程 优化
近些年来,一些高校的扩招,以及普通高校报考的升温,给技工学校招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技校生源的数量和质量也难以得到有效保证,而技工学校毕业生的质量则直接反映技工学校的教学质量,关系着技校的声誉和信誉,进而直接影响到技工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如何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让技校学生轻轻松松地学好知识、更多更快地掌握技术,这就需要技工学校对传统的教学过程进行一系列的优化与改进。现笔者就技工学校教学优化的思考与实践谈一点认识,以与大家交流。
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应主要从以下六个环节入手:
1.优化教学目标
技工学校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能够掌握现代生产技能的技术工人,尤其着重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操作技能。技工学校一般都是围绕专业课来开设文化基础课。各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均有其科学性和严肃性。因此,在设定各学科的教学目标时,教师应首先明确本学科在所设专业中的地位,认真领会该专业教学计划所设置的课程意图,防止“重专业教育、轻思想教育,重技能训练、轻理论教学”。应该说,各专业开设的课程都有其合理性,但是,各课程的教学要求是不尽相同的,故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应做到针对专业教学需要,以实用为原则,综合考虑,全面发展。
2.优化教学内容
目前技工学校学生素质不高且水平参差不齐,要想很好地全面地完成教学任务,客观上存在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授课教师要根据设计的教学目标和当前技工学校学生的特点,认真地钻研教材,落实教学目标任务。该删的内容要毫不怜惜地删除,该增补的内容一定要增补,从而降低教学坡度。教师只有面向全体学生,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善于钻研教材,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否则,照本宣科式的教学只会让学生听起来乏味,从而导致学生厌学,也就降低了教学效果。
3.优化教学策略
所谓教学策赂是指教师在教学时,有的放矢,明确教学重点,选择主攻目标。技工学校各学科的教学重点应是该学科教学任务中主要的和本质的东西,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各学科在组织教学时应当夯实基础,围绕“双基”进行教学,要坚持低标准、严要求。切莫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都讲深、都讲透是不可能的,这样做也没有必要。
4.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教学手段,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的方法。教学方法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学得法,就会事半功倍;反之,就会事倍功半。教学方法不仅影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而且影响学生能力的发展。因此,每个教师都应当重视教学方法,认真学习和研究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一般分为语言、直观、实习三种方式,这些方式在具体应用时要求不同,侧重点也不同。技工学校教学任务及教学特点决定了技工学校教学方式应以直观教学为主,增强学生对学科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主动思维、动手的能力。当然,不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都要求教师有朴实、端庄的教态,精炼、准确的语言和精要、
整齐的板书。
5.优化教学形式
技工学校的任务是培养合格的中级技术工人,而不是选拔人才。因此,教学对象是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尖子生,尤其是在当前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时代更应如此。教师不能认为有些学生朽木不可雕,就放任其自流,应当树立全体学生观念,使他们都有收获。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注意有所区别,以照顾少数尖子生,也就是实行区别教学形式:在教学时把统一要求和个别指导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后练习相结合,课堂练习应分组进行,课后作业要有必做题和思考题。即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要求。
6.优化教学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技工学校教学也是如此。在教学时首先要认真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是实施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方法和步骤,是教师教学的依据,也是教学检查、考核的依据。因此,在教学开始前,教师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合理安排教学进度。计划一旦制定即有其严肃性,不能随意改变,要严格按计划行事,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其次,要认真制定课时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及时检查、分析教学效果,不断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再次,要讲究教学节奏。单调的教学节奏容易引起学生精神疲劳,乏味的声音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抑扬顿挫的教学节奏,令人赏心悦目,既可活跃教学氛围,又能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不是什么新的教学形式和方法,而是运用系统的观点解决目前技工学校面临的教学问题的一种具体措施。当然,教师要认真贯彻这些措施,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必须擅长教学理论,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贯彻了这些措施,才能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效果的提高,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学习期间得到全面发展,进而让技校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总而言之,只有把握好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采取相应的有效的措施,才能实现对技工学校教学过程的优化。
参考文献:
[1]谢景隆.普通教育学.陕西: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1984.10.
[2]费重阳.福健《技工学校管理简明教程》.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5.10.
[3]李向东.职业教育学新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有机化工合成范文5
1、原油产品提供的能源主要作汽车、拖拉机、飞机、轮船、锅炉的燃料,少量用作民用燃料。 原油产品是材料工业的支柱之一金属、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高分子合成材料,被称为三大材料。全世界原油化工提供的高分子合成材料产量约1.45亿吨。
2、除合成材料外,石油产品还提供了绝大多数的有机化工原料,在属于化工领域的范畴内,除化学矿物提供的化工产品外,石油产品生产的原料,在各个部门大显身手。 各工业部门离不开原油产品 现代交通工业的发展与燃料供应息息相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燃料,就没有现代交通工业。金属加工、各类机械毫无例外需要各类材料及其它配套材料,消耗了大量原油产品。建材工业是原油产品的新领域,如塑料管材、门窗、铺地材料、涂料被称为化学建材。轻工、纺织工业是石油产品的传统用户,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与推广,无不有原油产品的身影。
(来源:文章屋网 )
有机化工合成范文6
关键词:甲醇行业 化工 有机原料
中图分类号:TQ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b)-0120-01
甲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也是清洁代用燃料,在医学、化工、纺织业和轻工业等行业具有广泛的用途。我国煤炭资源丰富,近年来,随着下游市场对于甲醇需求量的不断增长,国内掀起一股甲醇装置建设热潮,虽然我国甲醇行业的产量和需求逐年增长,与此同时也要控制甲醇行业的稳定发展,避免其盲目发展,应当首先考虑长期的经济效益和稳定的发展条件,从我国石油接续资源考虑,适度发展甲醇工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 我国甲醇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是一个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一般的化工甲醇企业都分布在原产料比较丰富的地区,一些西南西北地区成为了甲醇原料的主要调入地区。20世纪初期,国外公司发明了高压状态下的甲醇的生产方法,随后中压法和低压工艺方法相继被发明,低压工艺相对于高压和中压能节省更多的原料,能耗率明显的降低,我国引进甲醇的生产方法在20世纪50年代,在一些煤矿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采用了甲醇生产制作的装置,并在合成氨工业的基础上开发了联产法生产甲醇的工艺,同时引进了国外相对发达的液相甲醇合成新工艺,液相甲醇合成使得投入的生产成本降低。甲醇的合成原料也随着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相应的改变,从原有的煤炭和焦炭变成了以天然气和重油为主的原料生产,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合成甲醇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环境的污染和提高煤炭洁净的利用程度。在产量呢产能等消费量大幅度增长情况下,甲醇行业的市场价格却受到相对的控制,近两年,甲醇的消费量不断的增长然而甲醇行业的发挥率也仅仅为50%。甲醇不仅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而且还是性能优良的能源和车用燃料,原先的石油作为主要能源是非常有限的,甲醇作为一种替代燃料,以其安全、廉价、燃烧充分,利用率高、环保的众多优点,已经成为了替代石油的主要能源,在汽车能源方面的广泛应用使得汽车工业在我国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2 甲醇行业存在的问题
2.1 甲醇行业发展过于迅速
近年来,我国甲醇需求增长平稳,甲醇作为一种节能的基础原料,一部分来自于传统应用领域,在工业迅速发展的21世纪,全球的甲醇消耗量超过了四千万吨,增长速度也在不断的加快。近两年来,世界的能源价格不断的上升,化工甲醇行业也处在比较景气的周期。多个大型甲醇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来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但是如果一味的盲目投资建设很可能为企业的未来埋下隐患,我们不能忽视了潜在的不利因素。
2.2 甲醇成本不断增加
随着多个大型甲醇项目相继开发建设,我国的甲醇产量不断提高,我国对国外的甲醇进口数量也在逐年减少,甲醇市场主要都是国内自主,国内对甲醇的生产占有主导地位,但是如果长期如此发展下去,我国的甲醇市场会变得越来越封闭,国外的甲醇行业的变化对我国化工甲醇行业的影响就会变得越来越大。
2.3 甲醇运输消耗
生产甲醇的原产地主要聚集在西南和西北等地区,随着甲醇行业不断的发展,产能不断的增加,在天然气和煤炭相对丰富的西部地区,所具有的甲醇产品生产装置比较少,所以需要将资源丰富地区生产出的甲醇经过长期的运输才能到东部装置相对发达的市场内,甲醇所具有易挥发和易燃的特点,在长途运输过程中,存在相应的风险,运输安全也成为了一大考验,在化工甲醇行业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产成本也因为运输距离遥远逐步增大,长期经营,经济效益反倒会降低。
3 甲醇行业的发展建议
3.1 减少运输量,加大建设
由于长途的运输造成化工甲醇行业的经济效益的减少,另一方面,中西部的甲醇消费市场比较局限,所以应当尽量减少产品的运输量,将中西部的甲醇行业逐渐迁向下游的延伸产品量,与下游企业建立长期而稳定的价格协调机制,避免甲醇生产项目的重复建设和价格大起大落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甲醇项目的附加价值。
3.2 加大甲醇生产装置的研究
近几年,我国的甲醇行业还无法摆脱国外甲醇行业的冲击,一些装置相对国外的装置要落后很多,生产的规模不断提高还造成了能耗率不断的提高,目前我国研发出了传统的低压生产装置和对液相甲醇工艺技术的研究,一方面向大型的甲醇装置不断进取,另一方面朝着国际的最高水平发展。
3.3 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在技术和设备上取得了重大进步。技术上的突破主要有: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粉煤加压气化技术、经济型气流床分级气化技术、精脱硫技术;醇烃化技术、醇氨联产技术、新型低温甲醇合成催化剂、超滤甲醇分离技术;装置主要是甲醇低压合成装置。甲醇精馏技术与信息自动互化管理技术的完美结合,不仅提高了生产工作的效率,而且保证精馏甲醇的质量。特别是以煤、天然气、焦炉气为原料的甲醇装置的大型化,提升了我国甲醇工业整体水平,使其技术越来越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总而言之,随着国民的高速发展,甲醇行业具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煤炭石油资源的紧缺,甲醇也作为一种备用资源收到重视,通过对现阶段甲醇行业存在问题的分析,我们应当根据甲醇行业的发展建议,有效的改善化工甲醇行业机制的行业建设,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建设节约型社会,使得我国经济得到循环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乐意.甲醇燃料“提速”.缘何难[N].中国化工报,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