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海洋灾害防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海洋灾害防治范文1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朝阳市市区位于辽宁省朝阳市中部,除东北与北票市接壤外,其它方向被朝阳县包围。地处东经120°03′16″~120°40′07″,北纬41°22′14″~41°46′48″。面积1173.356Km2。
据本次对朝阳市市区10个乡镇,16个街道,108个行政村的调查走访:共调查地质灾害点23处,其中隐患地质灾害点15处,基本稳定点8处。其中崩塌5处,潜在崩塌6处,地面塌陷3处,地裂缝1处。依据《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地质灾害规模级别划分标准,区内各类地质灾害均以小型为主,其中巨型地质灾害隐患点1处,小型地质灾害隐患占14处。为了有效防治朝阳市市区内的地质灾害,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朝阳市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朝阳市市区进行地质灾害防治。
2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根据朝阳市市区地质灾害类型、成因以及本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建议采用以下几种方案:
1.群测群防网络建设方案
地质灾害的防治管理实行各级行政领导负责制,全市的地质灾害防治,由市政府地矿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组建“市地质灾害防灾减灾领导小组”,领导成员单位应有国土(地矿)、农林、交通、水电水利、气象、民政、财政、供电、公安、通讯等相关部门及各乡镇(街道)主管乡镇长(主任)。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负责地矿行政主管部门领导担任。各乡镇(街道)或村组应组建相应机构,由主管乡镇(街道)长(主任)或村组长负责,以保证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层层落实,万无一失。与此同时,应建立市、乡镇(街道)、村三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使地质灾害防治落到实处。
2.监测预报方案
此方案适用于孕育中并有致灾迹象或经工程整治需观察其效果的地质灾害。该系统建设是在各级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和有关专业人员指导下,建立市、乡镇(街道)、村三级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监测系统,对不同的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发展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监测方法和监测内容。雨季为地质灾害的活跃期,因此,汛期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显得特别重要。
对崩塌、不稳定斜坡主要监测其水平、垂直位移变形情况,除此之外还应观测滚石、掉块、建筑物开裂变形异常。及时整理监测记录资料,逐级上报相关职能部门。各级职能部门根据监测资料编制崩塌等地质灾害变形变化矢量图或表,科学地掌握和预测灾害体的不同发展阶段,预报崩塌的形成。通过这种群众监测、职能部门参与、各级政府组织和管理的地质灾害预防措施,形成村(组)、乡镇(街道)和市三级监测网络,全面科学地掌握区内地质灾害发展变化规律,是目前朝阳市市区应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之一。
3.避让、限制方案
避让方案适用于规模大,危害大,近期无力进行地质工程治理或防治效益低的地质灾害。
由人为工程活动诱发的正在发展的地质灾害应采取限制的方案。限制包含一是限量、二是禁止的含义,对因人为活动强度大而可能导致诱发的地段采用限量,对已成灾害或因人为不合理工程活动明显会造成地质灾害的地段,应禁止一切形式的开挖等活动。该方案是目前应采取的最为有效方案之一,但在搬迁避让过程中一定要科学分析,选址避免重复、多次无效搬迁造成经济浪费。
4.生物工程方案
生物工程方案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防治方案,从长期看能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境内许多地方地质灾害均因人工乱挖造成水土流失导致斜坡失稳,采用此方案能从根本上防治水土流失,减少崩塌等灾害的发生和发展。
生物工程包括:1、保护现有植被;2、退耕还林还草,实施生态恢复和重建,增加林草覆盖率。
在进行生态恢复和重建过程中,应用科学的观点、方法,通过分析研究、选择适应当地生长条件,即保护水土,又有较高经济效益的林、草类,实现开发式防治。
5.工程治理方案
此方案适用于规模较大,正在发展中,避让难度较大以及重点城镇人口密集区,危害特别严重,投入少量工程可以挽救大量经济损失,治理工程用于在技术和经济上可行的地质灾害。
不同的地质灾害类型,施用不同的地质工程措施。如对崩塌的防治有锚固、削坡与清除等。
(1)崩塌的防治措施
修筑拦挡建筑物对中、小型崩塌可修筑遮挡建筑物或拦截建筑物
支撑与坡面防护支撑是指对悬于上方、以拉断坠落的急臂状或拱桥状等危岩采用墩、柱、墙或共组合形式支撑加固,以达到治理危岩的目的;对危险块体连片分布,并存在软弱夹层或软弱结构面的危岩区,首先清除部分松动块体,修建条石护壁支撑墙保护斜坡坡面。
锚固这种措施可使岩体裂缝宽度减小,提高岩体的完整性。锚杆或锚索是一种重要的斜坡加固措施。
灌浆加固固结灌浆可增强岩石完整性和岩体强度。
疏干岸坡与排水防渗通过修建地表排水系统,将降雨产生的径流拦截汇集,利用排水沟排出坡外。
削坡与清除削坡减载是指对危岩体上部削坡,减轻上部荷载,增加危岩体的稳定性。
软基加固对陡崖、悬崖和危岩下的泥岩基座,在一定范围内喷浆护壁可防止进一步风化,同时增加软基的强度。
加固山坡和路堑边坡在临近道路路基的上方,如有悬空的危岩或体积巨大的危石威胁行车安全,则应采用修筑与地形相适应的支护、支顶等支撑建筑,或是用锚固方法予以加固:对深凹的坡面须进行嵌补,对危险裂缝应进行灌浆处理。
(2)区内产生塌陷主要是地下采矿,少量为自然作用形成;地裂隙则都是在地下采矿活动诱发和地下水开采活动诱发下产生的。
填堵就在塌坑或裂缝内先填碎块石,然后覆土夯实填平。填堵时为提高填堵体的强度,可视具体情况,给回填碎料中分别注水泥浆以起到强化堵体作用。
强夯有塌陷或地裂缝产生地段,可能地下还有隐伏土洞和软弱带,施用强夯实法,一方面夯实塌陷、地裂缝区松软土层,一方面消除隐伏的土洞和软弱带,是一种治理与预防相结合的有效措施。特别是在塌陷、地裂缝区段兴修建筑物前,施用此法处理过的基础,建筑物受其影响程度大大减小。
3预期效果
朝阳市市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以人为本,防治结合,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期实施,逐步到位”的原则基础上,按照各灾种类型的特点,分别采取工程、避让和监测预警等不同措施和方法、手段,经过近期和远期不同阶段的防治工作,使全市消除地质灾害隐患,使所有的乡镇(街道)逐渐地彻底摆脱地质灾害的困扰,特别是人口高度集中的地区,不可有丝毫的灾害侵袭,使朝阳市市区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倬元,王士天,王兰生.工程地质分析原理〔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4.
〔2〕金支弼,崔贤淑,杨春璞,马金波.满拉水利枢纽左岸塌滑体稳定性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3,11(2):197~201.
〔3〕《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168.
海洋灾害防治范文2
摘要:杨树在贵德县栽培历史悠久,是该县推广种植的树种。总结了杨树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以为杨树丰产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杨树 栽培技术 病虫害防治
青海省贵德县是“杨树大县”。杨树发展前景广阔。一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适宜种植杨树品种:另一方面种植历史悠久。贵德县从20世纪70年代就引进推广杨树。通过30多年的种植。杨树的生产技术已被当地群众掌握。但是。随着杨树的发展。对杨树的栽植技术和管理要求越来越高。为此。笔者结合林业工作实践。将杨树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一、杨树栽培技术
1、栽植杨树的技术要求
根据杨树的生物学特性。杨树造林时推行“四大一深”科学栽植法。即大塘1m2,大苗苗高3.5m以上。大株行距4m×5m,大水浇足,深栽80cm。
2、栽植杨树的技术要领
杨树植苗造林的技术要领可用“三埋、两踩、一提苗”概括,即先埋1/5深(20cm)表土。然后将苗放入。再埋土至2/3深(70cm左右),踩紧实,最后埋土至地面,再次踩紧实,接着将苗往上提提。以利根系舒展。最后浇足水。
3、栽植杨树的整地要求
杨树根系发达。呼吸作用强烈。需要良好的土壤通气条件。另外。在多数情况下。土壤中许多养分由植物不能利用的形式转化为可利用的形式。也要依靠好气细菌的分解作用。因此在杨树人工林集约化栽培中。全面深翻整地是重要措施之一。全面整地时。翻耕深度应视土壤坚实度而定。在中壤和砂壤土上。深翻30~40cm即可:在较粘重的土壤上。要适当增加整地深度。在造林前将穴挖好,穴的规格为:培育大径材应挖大穴,为1m×m×1m;培育小径材。纸浆材可小些。但不应小于60cm×60cm×60cm。
4、栽植杨树的施肥要求
杨树造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的。必须大量施用有机肥。每穴施厩肥100-200kg。在植树穴底部与生土搅拌均匀,再覆10~15cm表层土后造林。使苗木不与肥料接触。沤制有机肥时。添加过磷酸钙效果较好。或在造林的同时。每穴拌入0.5~0.7kg过磷酸钙。但需特别注意不要将磷肥与苗根接触。因大部分小型化肥厂所产的过磷酸钙有游离硫酸根残留,根系与之接触时会被烧伤。
5、栽植杨树的技术环节
(1)防止苗木失水是保证成活的关键。要尽可能在起苗、运苗过程中防止苗木失水。苗木运到造林地后,最好在水中把苗干下部浸泡2-3d(至少浸泡24h)。使之充分吸水后再取出造林。
(2)在轻质土壤和地下水位较深的地段栽植大苗时。应适当深栽。可使原根茎深入土中50-70cm或更深。但在粘重土壤上或夏季地下水位过高处造林时不宜深栽。以免造成沤根。
(3)在栽植时应将过长的侧根截短,以防栽时窝根。影响生长,将伤、断根及机械损伤严重的根系清除,以免发生腐烂而感染病害。
(4)春旱严重地区。造林后必须立即灌透水1次。灌后栽植穴土壤下沉不均。造成苗木倾斜时要及时扶正踩实。如栽植后发现苗木地上部分已威活无望,但苗根还存活时应立即平茬。
(5)女口苗木上端稍有弯曲。可在栽植时。将不垂直地面的苗木梢部转向北面,利用杨树苗的向光性,逐步把苗木梢头调直。
(6)栽植大苗时应将侧枝全部修去。但为防止苗干产生更多的萌条。可对部分较大侧枝进行短截。保留长5~10cm小桩,1-2年后再从基部截去。
二、杨树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1、食叶类害虫
防治方法:人工清除越冬蛹,尤其是摘除第1、2代幼虫虫苞,利用成虫趋光性。灯光诱捕诱杀成虫:利用白僵菌或苏云杆菌防治。或用90%敌百虫、80%敌敌畏乳油或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洒。其他食叶类害虫如杨小舟蛾、刺蛾等可参照杨扇舟蛾的防治方法。
2、蛀干类害虫
防治方法:幼林注意抚育除杂,保持林内通风透光,在幼虫期用毒签或用注射器将有机磷农药500倍液注入蛀孔再用湿泥封住:在成虫羽化期(7~8)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施树干杀灭成虫:花绒坚甲和啄木鸟对天牛有抑制作用。应加以保护利用。
3、刺吸类和螨类
防治方法:防治草履蚧可选择氧化乐果等农药,红蜘蛛可用三氯杀螨醇1000倍液,叶蝉可用90%敌百虫或80%敌敌畏1000倍液喷雾防治。
4、杨灰斑病
危害多种杨树从苗木、幼树到大树都能发病。以苗期和幼树受害最重,病叶早落嫩梢枯顶。病害发生在叶片及嫩梢上,在叶片上先生出水渍状病斑。后期病斑上发生深绿色突起的毛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幼苗顶梢和幼嫩树梢病后死亡变黑。失去支撑力下垂。病害的发生与降雨、空气湿度关系密切,6~7月高温多雨易引发病害,尤其是苗圃地以及幼树。
防治方法:注意扦插苗不宜过密。实行轮作。不重复使用同一地块作苗圃,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喷雾杀菌。15d进行1次,坚持3-4次。消除病株病枝。
5、杨树溃疡病
海洋灾害防治范文3
论文关键词:论中草药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的应用及对策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病害日趋严重,养殖中所使用的渔用药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多。抗生素、促生长剂、杀虫药等的大量使用,带来了药物在鱼体内大量富集残留和病原体的抗药性等问题,导致养殖水产品质量下降,既危害了人类健康,又污染了环境。开发和生产安全、高效的无公害鱼药已经成为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中草药具有天然、高效、毒副作用小、抗药性不显著、资源丰富以及多样化等优点,在防治鱼病中,除了兼有药性和营养性外,还具有提高水产动物生产性能和饲料利用率高的功效。为贯彻落实“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进行绿色无公害安全水产养殖生产,应用中草药防治鱼病具有重大意义。
一、中草药的作用
1、抗菌、抗病害
如大黄、黄柏、黄岑有抗菌功效,能够抑菌;苦楝皮、马鞭草、白头翁等能杀虫。
2、增加机体免疫力
水产动物具有相对完善的免疫力功能,中草药可以对其起调节作用。
3、可以完善饲料的营养配伍,提高饲料转化率
中草药本身含有一定的营养物质,如粗蛋白、粗脂肪、维生素等,某些中草药还有诱食、消食的作用。
二、中草药的特点
1、资源广、成本低
我国地域辽阔药学论文,中草药资源丰富,易种易收,且使用简便。
2、在动物体内无药物残留无公害
中草药是天然物质,保持了各种成分的自然性和生物活性,其成分易吸收利用,不能被吸收的也能顺利排出体外,在体外细菌分解,不会污染水环境。而一般的化学药物成分会积累在动物体内或残留于水体中。
3、毒副作用小,在动物体内不产生抗药性
通过中草药组方配伍,利用中药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其防病治病的功效,减弱或消减了毒副作用。有毒的中草药经过适当的炮制加工后,毒性会降低或消失,此外至今医学研究还未发现中草药有抗药性的问题。
三、中草药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1、大黄 其有效成分为蒽醌衍生物,其中以大黄酸、大黄素及芦荟大黄素抗菌的作用最好,有收敛、增加血小板、促进血液凝固及抗瘤的作用。用以防治草鱼出血病、细菌性烂鳃病、白头嘴病等。
2、乌柏 又名柏树、木蜡树,其叶含生物碱、黄酮类、鞣质、有机酸、酚类等成分,主要抑菌成分不酚酸尖物质,在生石灰作用下生成沉淀,可以用来防治烂鳃病、白头白嘴病等。
3、五倍子 含鞣酸,有收敛作用,能使皮肤粘膜、溃疡等局部蛋白质凝固,能加速血液凝固而达到止血效果;能沉淀生物碱,对生物碱中毒,有解毒作用,抗菌范围广,用于水产动物细菌疾病的外用药。
4、辣蓼 鞣质,黄铜类,蒽醌衍生物及蓼酸,用于防治细菌肠炎病。
5、黄芩 多年生草木植物以根入药,有抑菌、抗病毒、镇静、利尿解毒功效,可防治烂鳃病、打印病、败血病、肠炎病。
6、黄连 双名鸡爪连,川连,味连,上黄连。多年生草本植物药学论文,以根状茎入药,有抑菌、消炎、解毒功能,主要用于防治细菌性肠炎。
7、穿心莲 一年生草本植物,含穿心莲内脂及黄酮化合物等,有解毒、消肿止痛、抑菌止泻及促进白细胞吞噬细菌的功能,药用全草,防治细菌性肠炎病。
8、黄柏 又名案木,聚皮,无柏,落叶乔木。以树皮入药,有抑菌、解毒、止痛等功能,可防治草鱼血病站。
9、大蒜 药用鳞茎,其有效成分大蒜辣素,有止痢、杀菌、驱虫及健胃作用,用于防治细菌性肠类病。
四、存在的问题
1、水产用中草药基础研究落后,目前水产养殖用中草药不论是单方或复方制剂,其作用大多借鉴中医药历史资料记载、临床用药经验的累积来确定。但传统中草药理论缺乏对中草药的有效成分、抗病毒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不像西医那样做药敏试验和解剖实验,对临床反应和临床实验数据等有关详细记录。要从药理方面逐一进行试验研究,尚缺乏相应技术和雄厚的资金。因此,在应用过程当中要注意配伍禁忌问题。
2、中草药研究与开发受到了重视,但产业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近年来,我国在免疫增强剂尤其是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上的研究开发较多。但总体而言,我国中草药产业基础研究与开发薄弱,生产工艺落后,工程化水平低,中药企业存在“一小、二多、三低”的状况,即规模小、企业数量多、产品重复多、科技含量低、管理水平低及自动化生产水平低。此外,中药剂型落后。而国家投入到中草药研究中和资金也少的可怜。目前养殖用中草药行业远不能适应实际需要。
3、剂型混乱,消化吸收存在着障碍,严重影响了药效。目前在水产病害防治过程中应用的中草药,剂型呈现多样性,基本包括了粉剂和水剂。其中粉剂有普通粉碎剂和超微粉碎剂;水剂有水煎水剂、化学萃取水剂和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的水剂。而这其中大多数剂型是以普通粉剂形式存在。中草药大部分品种成分组成基本以粗纤维和几丁质为主药学论文,而水产动物特殊的消化结构又决定了它们对几丁质与粗纤维的消化吸收效果很差。所以普通散剂由于水产动物对它有着消化吸收障碍而显效果差显效慢,这是一个重要原因。
四、解决的方法与对策
1、加强中草药的基础理论研究。目前,有关水产养殖用中草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临床应用和部分有效成分的研究上,许多中草药及其复方中草药制剂的有效成分及其含量、结构、提取、有效成分间的相互关系、毒理学等药理学方面均缺乏对水生动物的促生长、疾病防治、诱食、改善水产品品质等的作用,通过深入研究其特征、作用机理,以期筛出效果良好的水产品用中草药。
2、形成以市场规律为导向的中草药研究机制。食物源性的农药、兽药残留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化学药物和抗生素的毒副作用及耐药性问题日益突出,这使得人们不得不将疾病,尤其是动物疾病的防治转向中草药的研究为目标。重点扶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形成有利于整体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发展和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现代中药产业。
3、结合水生动物消化吸收的原理,在剂型上给矛改变,如超微粉碎或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其消化利用率,从提高了疗效。
4、统一质量标准,严格把握好原料的质量关、产地关,同时避免原料的污染,使组方更合理与科学。
海洋灾害防治范文4
关键词:杨树食叶害虫 物理防治 应用
1 概述
杨树是我国目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森林资源的主要树种资源之一。以美国白蛾、杨小舟蛾等为主的杨树食叶类害虫发生范围广、危害时期长、来势迅猛,但受杨树纯林过大、林分结构脆弱、极端气候频发、防治手段和技术滞后等因素制约,造成全国各地每年成灾面积、危害程度、经济损失日益加大,各级各部门及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全面治理,综合实施了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多种综合防治措施,成效显著。而物理防治是其中重要一种,具有环保、经济、持续长效特点,笔者主要介绍以灯光诱杀、清除林下虫蛹存活越冬场所、人工诛杀幼虫和蛹等为主的物理防治措施,及各地应用情况和效果。
2 杨树食叶害虫危害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
2.1 杨树食叶害虫危害特点 杨树资源占林业资源总量的96%,由于杨树纯林比例过大、林分结构脆弱、极端气候变化频繁、造成杨树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逐年攀升。其中以杨小舟蛾、杨扇舟蛾、杨白潜叶蛾、杨直角叶蜂、金龟子、黄杨卷叶螟、杨二尾舟蛾、杨尺蠖、杨刺蛾等为主要食叶类害虫。杨小舟蛾发生面积占杨树食叶害虫发生量的90%,每年于4月上中旬出土,5月中下旬开始第一代幼虫危害期,第一代受越冬代出土时间不一,气温低等影响,世代持续时间长,危害较轻。6月上中旬是第二代幼虫危害高峰期,一般年份,第二代危害较轻,但今年受一代时期气温、降雨及营养充足等影响,第二代幼虫也不时出现大爆发呈现大发生现象。第三代和第四代是杨小舟蛾幼虫一年危害高峰期,不采取防控措施,极易出现暴发成灾现象。
2.2 杨树食叶害虫治技术 各级森防部门经多年防治总结出了成熟的一套杨树食叶害虫综合防治技术。主要监测预警、释放周氏啮小蜂等生物防治、空中飞机撒药、树下喷雾、树体喷药、树干注药、毒环和毒绳等化学防治和灯光诱杀等物理防治。对于虫口密度小于经济阈值的杨树林的控制模式:以营林措施和物理防治为主,局部实施化学防治,配合采取生物、物理防治。虫口密度大于经济阈值的杨树林的控制模式:以化学控制为主,因地制宜地采取生物和物理防治措施,逐步保持杨树食叶害虫的动态平衡,实现控灾的目的。像杨小舟蛾这样突发性和猖獗性十分明显,发生面广量大的害虫,由于人力、物力和财力所限,目前各种防治方法尚难以从根本上控制其危害,特别是在一些地区,由于常年依赖化学防治,造成害虫抗药性增加,出现“年年治虫、年年有虫”的被动局面。生物防治大规模实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但在目前尚无更好防治办法的情况下,物理防治仍不失为较好的急救措施。
3 物理防治概念
物理防治是利用简单工具和各种物理因素,如光、热、电、温度、湿度和放射能、声波等防治病虫害的措施。包括最原始、最简单的徒手捕杀或清除,以及近代物理最新成就的运用,可算作古老而又年轻的一类防治手段。
4 物理防治效果
杨树食叶害虫一年发生5~6代,一头杨树食叶害虫雌虫(雌蛾或雌蛹)可产卵100~600粒,相当于100~600头害虫,一头杨树食叶害虫雌虫一年可繁育上亿头。采取物理防治措施,如若杀死一头杨树食叶害虫越冬雌蛹,相当于直接杀死上亿头杨树食叶害虫。若在杨树食叶害虫发生期杀死一头雌虫(雌蛾或雌蛹),就相当于直接至少杀死100头以上的杨树食叶害虫,既起到预防效果又事半功倍。
5 物理防治主要措施
灯光诱杀:
5.1 原理 灯光诱杀害虫是利用害虫趋光性进行诱杀的一种物理防治方法,是一项重要的生态农业技术。近年来使用较多的是频振式诱虫灯,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害虫较强的趋光、波、色、味的特性,将光波设在特定的范围内,近距离用光,远距离用波,加以色和味引诱成虫扑灯,灯上配有高压电网或频振高压电网触杀害虫。据调查,在夏季害虫发生高峰期,该灯可诱杀近100个科、1000多种害虫,起到了很好的灭虫作用。
5.2 杀虫特点 诱杀力强。可诱杀农、林、果、蔬等有害昆虫近1300种。在果园中应用能诱杀金龟子、天牛、蝇类、蝽蟓、吸果夜蛾、潜叶蛾、小绿叶蝉、黑刺粉虱等以鳞翅目害虫为主的50多种果树害虫。专杀成虫,降低落卵率70%左右,可降低下代或下年虫口基数。一盏频振式杀虫灯就能有效的控制30-50亩的害虫。对益虫影响较小。频振灯诱杀的对象主要是鳞翅目昆虫,而益虫多为非鳞翅目,诱杀的机率很低。经多点试验诱杀益害比为1:100~148。集中连片效果好,频振式杀虫灯集中、连片、连续使用会达到更佳的防治效果。挂灯通电即可见效。天黑自动开灯,天亮自动关灯,晚上下雨可自动关灯,雨停后又自动开灯。频振灯一般可使用5年,每天用电约0.3度,电费不到0.2元。收集虫体可以喂家禽和鱼,每斤价值2元,在鱼塘和家禽养殖场附近大面积应用,更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维护生态平衡。使用频振式杀虫灯,可大大节约农药投入,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减少环境污染,有效保护害虫天敌,对人、畜安全,因而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5.3 应用情况 漯河市森防站与漯河市农科院植保室在漯河107国道郾城区城关镇农科院试验田设置佳多频虫情测报灯一部,自2009年开始诱集漯河市杨树食叶类害虫,连续四年诱集虫情如下表:
6 物理防治遇到的瓶颈
首先是组织管理层面,以灯光诱杀、人工清除越冬场所及越冬蛹、人工扑杀幼虫及卵块等物理防治措施,虽然简单和便于操作,但它既需要群众自觉实施,更需要政府和主管部门宣传发动及资金鼓励,否则收不到明显效果。其次如控、微波杀虫、激光杀虫、高频介质电热杀虫等物理防治技术,虽然技术成熟,效果显著,但在生产使用上的技术示范推广或有大的距离,需要科技人员加大推广普及力度。
7 国内物理防治新方法
目前国内比较常用的物理防治方法主要有光诱控、控、对环境进行控温控湿以及设置防虫网、捕杀器等。 如微波杀虫是一门新兴的技术,特别适合邮检、旅检的除害处理工作。主要是利用介质加热原理。美国研制成一种Zappor微波发射器,可发射300至300000兆赫的电磁辐射,其所产生的热能可杀死线虫及土壤害虫。如激光杀虫。激光照射能使害虫产生遗传性的生理缺陷,使雄虫不育或使之发生遗传性变异,破坏其繁殖能力,达到预防害虫的目的。如高频介质电热杀虫法。这是一种新的物理技术,国外一些家庭养花时常用到。其杀虫原理是:将绝缘物质(害虫)放在容器的金属片间,此种物质的分子,受两个金属片间交流电场变化而摩擦产生介质电热。电压越高,电场越强,摩擦频率就越高,产生的热能就越多。在温度60℃时,只需10分钟就可将害虫全部杀死。此法杀虫效率较高,而且操作较为方便。或有雷达检测害虫和遥感技术的利用也是有效的物理杀虫方式。
8 小结
物理防治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总结积累的财富,对我国在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中意义重大。使用物理防治的确可收到事半功倍效果,同时不杀伤天敌,不污染环境,能促进生物生态平衡,值得大力推广。虽然用功量大,人工成本高,但只要政府倡导、群众接受、财政给予适当支持,是可以全面推广的。
参考文献:
[1]佳多频振式杀虫灯使用说明书.
[2]赵爱玲.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杨树食叶害虫初报[J].中国森林病虫害,2002(51).
海洋灾害防治范文5
【关键词】太阳能;热水工程;质量管控;冰雹灾害防护
Union of tube solar hot water project quality control and the hail disaster protection research
Li Yan-hua,Chen Guo-chang,Yin Tao,Sun Ye-ke
(Unit 96531LuoyangHenan471031)
【Abstract】Solar hot water system because of its simple structure technology is single-minded, details easily neglected, seriously affecting the use effect of the user and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solar industry, in this paper,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control and research of hail disaster protection in order to share with colleagues.
【Key words】Solar energy;Hot water engineering;Quality control;The hail disaster protection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对热水的需求量亦与日俱增,加之不可再生能源储量有限和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太阳能作为新兴清洁能源更加得到人类的重视和青睐。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分类方式很多,仅以其集热部分的材料与结构不同大致可分为户(单元)式系统、板联式系统和联集管式系统等三大类,目前工程中又以联集管式太阳能热水系统最为常见。
1. 基本结构组成
联集管式太阳能热水系统主要由玻璃管集热模块组合、储热水箱、循环泵组、集中控制系统、支架及阀门管道连接而成(见图1太阳能热水系统结构及运行)。
2. 工作原理
安装在支架上的真空管集热模块组合以太阳辐射为主要能源,在冷水正常供应的条件下,通过一定强度和一定时间的日照,集热模块组合可以产生一定温度的热水,当集热模块的最低点和最高点的水温达到设定温差时,循环泵组在控制系统的作用下开始运行,直至温差消失,同时集热模块组合进入下一个加热循环。由此整个系统便能在集热模块组合持续加热和循环泵组根据温差间歇运行的共同作用下,达到使储热水箱内水温逐步提升的目的和效果。根据理论计算和工程实测证明:在环境温度达到15℃以上,日均太阳辐照量达到20MJ/m2以上(北方阳光资源较好的地区,夏季晴好天气),入口冷水温度15℃时,每平米产生45℃~50℃热水约60~80Kg;当环境温度在0℃左右时,日均太阳辐照量18MJ/m2(北方阳光资源较好地区,冬季晴好天气),同样入口冷水15℃,每平米产生45℃左右热水约40~60Kg。
3. 工程案例
3.1案例情况简介。
某小区位于河南中西部北临黄河,规划16层住宅楼数栋,顶层檐口高度49.5M。设计热水系统为:冬季利用市政高温热水自备换热机组不间断供水,各单元底部设单元循环泵一组,供水方式为上供减压模式;其他季节为屋面联集管太阳能集中供水,管道与冬季系统连接(见图2单元系统示意图)。项目划分三个标段由三个品牌的供应商供货并负责安装调试。
3.2存在质量问题。
经调试和初期使用证明三个品牌系统在安装质量及运行可靠性等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差距,经过两个年度的运行和维护,发现不少问题需要研究探索。
(1)整体布局不合理,系统边缘距女儿墙距离和系统底缘距屋面高度都太小,严重影响工程收尾施工和后期维护(见图3距女儿墙距离太小、图4距屋面距离太小)。
(2)基础支敦未座在结构层上而直接座在屋面面层上,会导致保温层局部受压收缩和防水层受损。基础支敦未用砼浇注而用砖或其他材料砌筑强度和寿命不能满足要求(见图5支敦直接座在屋面面层上、图6砖砌支敦材料强度不满足要求)。
(3)储热水箱形状结构选择不合理,安装高度不当,导致顶层供水压力不足;水箱管路接口位置设置不当,影响有效储水量;水箱内、外未设置人梯影响检修维护安全。
(4)支架不牢防风能力差导致真空管损坏;管路保温层厚度不足,保护层质量低劣,法兰及活接未作标示;管路坡度不合理,不能满足放空及排污要求。
(5)系统控制系统制作安装粗糙质量低劣,电磁阀、电动阀、循环泵选型与系统要求不匹配,导致温度过高噪声过大;防雷接地可靠性不够,未与建筑避雷网可靠连接。
(6)系统设计未考虑反冲洗和除垢功能,管路冲洗困难、结垢严重。
4. 质量管控与运行维护措施
为避免和有效减少质量问题的出现,保证太阳能系统的运行效果和使用年限,需在工程各阶段严格质量管控。
4.1招投标阶段。
(1)对竞标单位资质、企业信誉度及施工能力水平等方面进行严格审查,避免不良企业参与竞标。
(2)标段划分不宜太多,否则会给施工监管带来麻烦,同时增加运行维护的难度。
(3)招标文件的技术要求须详细具体全面,如水箱的结构、尺寸、材质规格,管道的材质,阀门、开关、仪表等部件的品牌等级,支架用料的材质型号及连接方式等均须明确。
4.2深化设计阶段。
4.2.1严格研究审查中标单位提供的深化设计方案及施工组织设计,通过仔细审阅平面图、立面图、系统图、效果图,确定设备管线的位置标高和相互关系,考察系统与建筑主体外观的协调性等。
4.2.2严格循环泵、储热水箱及重要阀部件等主要设备材料的选型定型:
(1)循环泵的品牌型号选择非常关键,功率过小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功率过大不仅造成投资成本运行费用增加,而且调试困难严重影响设备使用寿命。
(2)储热水箱应在现场条件允许时优先选择圆柱形。圆柱形水箱具有结构简单、用料经济、焊缝少、宜保温、好清理、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根据底面积大小应在底部适当位置设集垢坑便于排垢维护。水箱顶部宜做成锥形,以防积水浸入保温层影响保温效果。水箱内、外部亦须设置人梯以便于维护时使用。
(3)电控元件及缆线不得选择低劣品牌产品,缆线保护及安装必须符合相关技术规范要求,所有电控阀门应优先选择电动阀而不宜选择电磁阀。
4.3施工阶段。
(1)现场质量监控人员必须学习和了解相关知识及标准规范,掌握施工程序和关键技术,认真组织工厂预制件的出厂验收和设备材料进场验收并注意现场成品保护。
(2)太阳能系统安装人员要积极做好与建筑施工的穿插配合,认真组织系统基础的定位与施工,应在屋面保温及防水施工前完成基础施工。放线定位时要结合现场情况全面考虑、合理布局,为下步施工作业及系统维护预留足够操作空间。
(3)支架安装前应检验基础的平整度,支架连接固定宜选择螺栓连接,若选择焊接时须做好焊缝防腐处理,所有交接点必须牢固可靠。
(4)管道及其阀门部件的安装必须符合相关技术规范和使用需求,其重量不应由联集箱承负。各管道安装时应保持一定坡度,确保系统检修和维护时管内积水可彻底排空。
(5)集热模块上连管上方应加装避雷网并与建筑避雷网可靠连接。真空管极易破碎,应在系统管道全部安装完毕后安装,然后再进行系统试水,真空管安装时应保证管尾端高于其插口端3MM,形成坡度以便于排垢。
(6)循环泵的安装位置应选在便于操作维护且不影响通行的地方,同时还应加装防雨棚并采取相应的减振措施(见图7循环泵防雨棚及减震)。水箱的安装高度也有一定要求,其顶部应低于集热模块的上连接管,底部应高于集热模块的下连接管(见图1)。
(7)在每组(串)联集箱的底部须顺联集箱安装外通阀,以备系统放空排污和反冲洗使用。反冲洗管可由水箱进(补)水管引出与集热模块上连管相连并用阀门断开,通过调节冲洗管及水箱补水管上两处阀门的启闭,来实现系统反冲洗与水箱补水两项功能的转换(见图1)。
4.4运行维护。
(1)运管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系统结构原理,掌握各管路、阀门部件的位置、走向、功能及操控要领。
(2)管道保温层表面应设置水流方向标识,在阀门、法兰和活接等部位应单独保温并设明显标示以便检修。
(3)根据当地水质和使用频率等实际情况,定期检查维护,确保系统运行正常。整个系统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反冲洗排垢维护,有条件时还可在系统中安装永磁除垢器以缓解结垢现象。
5. 冰雹灾害防护
5.1冰雹灾害案例。
集热管的机械强度与集热管的原料、生产工艺、厚度、外径等内在因素有关,有的品牌承诺可抗击2.5CM的冰雹打击。2015年5月6日当地遭遇大风冰雹强对流天气,冰雹直径达3.5CM,有轿车天窗受损报道,该工程太阳能集热管受损260只,占总数的2.5%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并影响工程使用。
5.2受损情况分析。
太阳能集热管竖置状态(家用式)比横置状态(联集管)的抗垂直打击能力强50%,但因其积污严重排污困难不适合家用以外的工程体系。通过理论分析,47是58集热管抗垂直打击能力的1.5倍,另外,集热管抗垂直打击能力与集热模块的设计安装角度有关(如图8集热管安装角度与受受冰雹打击面关系及护措施图)。
5.3预防措施。
(1)招标采购时优先选择直径47集热管。
海洋灾害防治范文6
关键词:海洋资源;生态环境;环境保护;海洋事业;环境污染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X82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1-0087-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1.043
1 我国海洋概况
我国海洋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海岸线延绵达1800公里,海岸线资源异常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渔业资源、旅游资源、港口资源和辽阔发展的空间。有极其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生物物种多达26000多种,鱼类3000多种、浅海和滩涂生物资源2200多种,长久以来在平衡生态环境,保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当然我国的海域划界也存在着激烈的争端,在黄海、东海、南海与周边各国均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管辖权争议。在资源日益枯竭的今天,因为科学水平的因素,被保存完好丰富的海底能源,将会为国家发展提供巨大的Y源保障。目前,其他国家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方面投入颇大,海水也是不少可再生的能源,如潮汐能、浪能、水温能、盐度差能等。随着开发的深入,我国也前所未有地污染和破坏着海洋生态环境,海水富养化、物种多样性快速减少等问题,使海洋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2 海洋环境保护现状及原因分析
2.1 我国海水受污染情况非常严重
2.1.1 海洋环境问题的首要表现就是海洋水体遭到污染,随着近海岸海域富营养化程度的不断加剧,赤潮现象频频发生,且不断扩大规模,不断出现新的赤潮生物种,给海洋生态环境、人民群众健康和海洋经济造成了重大危害。
2.1.2 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作为能源战略的石油在陆续大量建设开发,海上运输石油频繁如织,开采石油规模不断扩大,风险源更加分散分布更广,风险源强度更大,溢油的潜在风险也在不断增加,发生突发性溢油污染事故的概率也在大幅增加。近几年,我国油船溢油事故和海上开采石油的泄露与井喷事故迅速攀升,每年石油排入大海约12万吨。渤海湾“7・16”溢油事故和山东蓬莱“19-3”重大溢油事故更是给海洋生态环境以沉重打击同时给人们敲响了安全的警钟。
2.1.3 海运航行和作业中的船舶所产生的污染物源源不断的排入海洋,也可能发生事故,如碰撞、爆炸等,所产生有害物质排到海水中,使海水再次受到污染。
2.1.4 海洋环境保护的主要因素并不是这些源污染物,一半以上的污染物来自于陆地废弃物的排放。人类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不经处理随意排放废弃物和污水,直接进入河流系统;农事生产所用如农药、化肥等化学成分污染物,经过雨水浸泡,流入地下暗河,随着河流和地下水,最终进入大海,海洋环境受到了污染,海洋生态遭到了破坏。海水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更需要漫长的时间消化,无限度流入污染物,海水自身净能力必然会入不敷出而导致水体污染。
2.2 过度开发海洋资源,生物多样性减少
我国海域内海洋生物种类繁多,还有很多珍稀品种,过度的捕捞极大地破坏了海洋物种资源的繁殖能力,致使海洋生物极速减少,严重的甚至濒临灭绝。与此同时,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系统异常,致使鱼、虾、蟹和贝类以及有保护水环境功能的大量藻类等因无法适应环境而快速消亡。虽然采取休渔期的政策,投放鱼苗、虾苗,但在利益的驱动下,仍然出海作业的大批渔民将还未长大的鱼、虾、蟹捕捞上来,其既无法从数量上的增长形成种群,之后便出现了更加尴尬局面,原本数量不多的海洋珍惜物种濒临灭亡,而数量众多的物种将成为珍惜海洋生物。
2.3 水域面积缩减、海岸侵蚀状况严重
大量海岸因受经济开发的影响,人为改造滩涂在不断增加、自然的原始景观在逐渐缩减、很多重要的海湾面积在不断缩减;大量的填海造地投入其中,更是兴建了大面积的海参、鲍鱼养殖场,疏于管理的大面积养殖场,使海滩面积和海岸湿地急剧减少,养殖场内的污染也十分严重,污染物随着潮汐进入海中,海水受到了污染。另外,开发海洋工程建设、石油、天然气的海上开采作业、海洋生物制药等化工产品的开发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都从侧面给海洋环境以沉重打击。
2.4 法律体系的不健全和缺失的管理机制
我国海洋的环境立法工作发展较晚,相关法律体系相对滞后,然而在海岸线的立法管理方面有很多漏洞。海洋环境的政府管理部门责任不清,职能重叠现象、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等问题极易出现,与之相关的监测预警、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执法队伍需要进一步提高水平,以上均严重影响着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法,明确了在保护海洋环境方面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是1983年颁布施行的,是我国专门保护海洋环境方面的法律,在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方面,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方面意义非常重大。法律体系中保护海洋方面的,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根本,以《海洋环境保护法》为中心,三个辅法律:(1)《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海洋倾废管理条例》《防治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防止拆船污染环境管理条例》六个相关法律法规;(2)和海洋防治法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3)有具体执行标准的保护海洋环境性法规,如《海水水质标准》《渔业水质标准》等。以上法律、法规、准则构成了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中起到了法律支撑的作用。由此不难看出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并不健全,并不能适应新时期保护海洋环境的重任,且相比其他发达国家对于海洋的立法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3 我国面临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不足与对策
目前,在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之时,保护海洋近岸生态环境与前者成为了不可调和的利益矛盾点,承受着继续破坏和污染不断加重的巨大压力,有些部分重点地区海洋环境受损情况触目惊心,已无持续发展的后劲可言。所以加强产业结构性调整、优化产业部局,严控污染源,在减轻沿岸近海和流域污染现象之时,进一步加大海洋生态保护力度。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保护功能和的抵御灾害的综合能力,保持生物基因多样性、恢复海岸自净能力、逐渐提升海洋生态环境安全防卫能力,具体措施:
3.1 加大建设海洋环境保护设施和机制措施力度
3.1.1 要大力兴建国家级保护区,各地也要以改善海洋环境,保护海岸带生态系统为目标,建立生态保护区或海岸生态隔离带,极大保护及恢复海岸生态系统,加强海岸生态建设。
3.1.2 恢复海洋岸线原生态景观,在沿海重点旅游区、经济开发^,加大力度修复沙滩海岸、退耕退垦还滩还海,建设原生态自然景观和廊道,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蓝色空间和愉悦、唯美的滨海景观。
3.1.3 加强污水处理水平,控制海洋污染,建立污水排海标准,制定统一污水、废水排放浓度标准,排放污染物要定时监测、申报登记、控制入海污染物总量等,以保证海产品质量,保护群众身体健康。
3.1.4 建立评估海洋生态环境风险体系,开展海洋生态环境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建设,对海洋安全事故的发生、发展、消除及生态恢复都至关重要。
3.1.5 加强海洋环境应急处置能力。把深入开展海洋环境灾害的防治工作和应急处置管理机制有效融合,在多样性的海洋灾害频发的形势下,严重威胁了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发生生态灾害种类如赤潮、绿潮和海洋生物病毒病害、重大海上安全生产突发事故等,有针对性地开展监测防控工作,设立监测点、完善浮标、探头,利用航拍、卫星遥感技术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监测系统,提高预警机制和应急响应能力,在发生海洋环境污染事故或生物灾害时,能够及时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灾害造成的损失。应急工作要常备不懈,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
3.2 建立适应新时期发展的法律体系
3.2.1 应当适时出台一些法律法规来填补法律空白,又能解决新问题。在建设大量人工养殖场以用来替代和缓解渔业资源枯竭压力,而随之产生了许多问题,如生态环境被破坏、海水被污染、生物链严重失衡等,需要法律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来规范养殖行业,严格禁止养殖密度过大,坚决防治养殖疾病等,建立高标准人工养殖场;同时重视生物入侵,越来越多的生物入侵案例,惨痛的表明同样是破坏生态的重大因素,这些问题的逐渐凸现,迫切的需要用法律手段进行制约。
3.2.2 海洋的经济价值与海洋的生态价值相比后者更应得到重视。在取得经济价值的同时,而损害生态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应当完善、强化、细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完善的补偿制度,海洋环境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制度,所有的海洋经济行为都应在合法的前提下进行,保存好生态环境,保持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品类多样性的生态环境。
3.2.3 持续加大海洋执法监督力度。制定的法律能否保护海洋环境,关键就是要执法必严,如执法监督力度不够,就会导致其形同虚设变成一纸空文,而且还应该有完善的处罚措施,使触碰法律的自然人、法人心生畏惧,法律所赋予的责任、义务,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4 结语
我国现已进入经济体制改革的深水区,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使得资源环境的约束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更加显现。为突破陆地资源环境短缺的瓶颈,保护海洋环境,可持续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显得极为重要,要使其具有更为广阔的前景,就要立足当前,放眼未来,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的眼光看待海洋生态环境问题。统筹兼顾,合理布局,科学谋划,构筑蓝色的海岸生态屏障,树立海洋道德意识、海洋文化意识、提高蓝色国土意识,促进文化强国、海洋强国建设。
参考文献
[1] 刘伊娜.浅析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对策[A].
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论文集[C].2014.
[2] 马凤媛.我国海洋强国战略视角下的海洋环境保护
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