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品牌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畜牧业品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畜牧业品牌

畜牧业品牌范文1

[关键词] 高原特色 生态畜牧业 相关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7-0213-01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位于甘、青、川三省交界处,是一个以草地畜牧业为主的纯牧业县。玛曲县将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定为第一产业中的首位产业,将其置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县政府的带领,不断推进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的发展。为了促进全县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各乡镇配备了强有力的“三位一体”包村工作组,并且签订责任书。在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不断对其进行投资,解决了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文以玛曲县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能够发展的更好为目的,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建议,希望能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玛曲县发展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的优势

玛曲县发展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它独特的地理环境,由于它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天然草地面积达1335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1288万亩,被誉为“亚洲第一天然优质牧场”,这为发展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保障。除了草地资源以外,玛曲县还有丰富的畜种资源(牦牛、藏羊、河曲马和藏獒)、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如“黄河第一弯”、“黄河首曲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赛马大会”、“牦牛、藏羊和藏獒展示评比大赛”等,丰富的资源给玛曲县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也为玛曲县发展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提供了经济基础。

玛曲县发展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的最后一个优势就是县政府的大力支持,由于县政府的支持,使得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更加顺利的发展起来,并且在县政府的帮助下能够有效的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二、玛曲县发展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存在的不足

依靠各种优势,玛曲县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发展的较为顺利,获得了较好的成绩,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例如生态畜牧业的高原特色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来,品牌优势、产业链的形成以及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安全等方面,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玛曲县的高原特生态畜牧业的发展仍然比较缓慢。

三、促进玛曲县发展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的建议

要想加快玛曲县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步伐,就必须要解决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笔者将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相关的建议。

1.发展产业的品牌优势

玛曲县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高原特色,玛曲县的畜牧业不仅是生态型的而且具有高原特色。玛曲县可以通过旅游业来进行宣传,突出高原特色和生态的品牌优势,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玛曲县畜牧业发展的特色和优势,努力打造高原特色的品牌,并且玛曲县的畜牧业可以开发出一些与高原特色有关的系列产品,开展品牌创建的活动,争取创造出一个驰名商标,不断开发出特色畜产品,开拓特色畜产品市场。当具备一定的品牌优势的时候,玛曲县出产的畜牧业产品将更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这将有利于玛曲县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的持续发展。

2.延伸畜牧业的产业链条

玛曲县的畜牧业以养殖牦牛、欧拉羊和河曲马为主,主要是以出产大量的牛羊肉为主,但是并没有完全彻底的开发出它的潜在资源,所以要想玛曲县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能够发展的更好,可以牢牢把握住生态循环的主题,最大限度的开发出已有产业的发展资源,延伸该畜牧业的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对于各种资源优势进行整合,充分发挥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的链接作用,使得高原特色的生态畜产品品牌的生产效益越来越高,品牌越来越响。

3.政府加大支持

虽然在玛曲县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提供了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的帮助,但是仍需要对畜牧业的发展有更大的支持。例如继续加大第一产业首位产业专项资金投入、引进高学历高能力畜牧人才、加强基层畜牧兽医工作站建设等;另外,还需加大各乡镇场基础设施的建设,加牧民专业合作社的提升,从基础上增加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的市场竞争力。

此外,政府应加大牧民实用技术培训,从而提升牧户的科学养殖技术和能力,也能够使得玛曲县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能够规范化生产发展,从长远角度上看,这是非常有利的。

4.疫病防控及畜产品安全

在畜牧业的发展过程中,动物的疫病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旦动物出现疫病,就会给整个产业的生产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所以在动物的养殖过程中要做好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控并重”的方针,重点要抓好一些易发病、易传染、伤害性大的动物疫病,例如口蹄疫、炭疽等,要为确保畜产品的安全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为了保证畜产品安全,应尽快完善县、乡两级畜产品安全检测机构,全面推进“三品一标”申报工作,强化各个环节的安全监测,从而达到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目的。

四、总结

玛曲县的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凭借其地理优势、资源优势以及县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支持,不断的发展起来,逐渐成为发展畜牧业较好的区域之一。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影响到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促进玛曲县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相信玛曲县的畜牧业在未来将会发展的更好。

参考文献

[1]周应良. 推动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跨越发展的对策[N]. 中国畜牧兽医报,2013-09-15005.

畜牧业品牌范文2

1.1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畜牧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打破传统的发展模式,尤其是在现代化市场激烈的竞争下,品牌战略的发展成为畜牧业经济发展核心地位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品牌战略在畜牧业经济发展的实施过程中,逐渐将畜牧经济的单一化竞争转向质量、品牌等多元化的竞争[1],这一举措在某种程度上对于畜产品的质量提升有着实质性的现实意义,为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固发展带来了必要性的保障。

1.2实施品牌战略的必要性

实施品牌战略,不仅仅是时展的先决性要求,也是畜牧业特色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实施品牌战略,大力发展特色畜牧业经济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2.1实施品牌战略是对畜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

在现代化的市场经济中,畜产品买方市场经济逐渐形成,进而衍生出一种负面局面,即在畜产品卖出的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难度,同时其畜产品并没有一定的特色。就其实质性而言,畜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实施品牌战略可以从根本上对畜牧业结构进行调整,大力发展特色畜产品和品牌产品,从根本上培养优良品种的畜产品,进而全面推动特色畜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1.2.2实施品牌战略是畜牧业产业化的重要措施

通过实施品牌战略不仅可以将小规模饲养户与大规模饲养户联结,还可以借助先进技术及完整的物资装备,提高畜牧业的专业化及市场化水平,并逐渐形成一种适应我国国情发展的基本经营形式。畜牧业经济发展实施品牌战略是实现畜牧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实现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举措之一。

1.2.3实施品牌战略是畜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

时代经济的迅猛发展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尤其是畜牧业经济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趋向于开放性的市场,品牌之间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则是产品质量的竞争,畜牧业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实施品牌战略,可以全面提高畜产品质量,为现代化特色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契机。

1.2.4实施品牌战略是提高综合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特色畜牧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其品牌战略的实施在某种程度上不仅仅是养殖户、畜牧企业的责任,同时也是政府的经济行为和市场经济的导向,应尽可能地降低市场风险和投资风险,并充分发挥畜牧产业的优势,从根本上为企业提供稳定可靠的原料,并最大限度提高畜牧业经济的整体效益。

2发展特色畜牧经济的内涵

2.1发展特色畜牧经济是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农业产业结构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和停滞性,有着相对较窄的领域以及较浅的层次和内涵,但是畜牧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结构产业,又是种植业和工业的中轴,特色畜牧经济的发展将从根本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全面推动农业经济的蓬勃发展。

2.2发展特色畜牧经济对农民增收有实质性作用

畜牧产业在大力发展的过程中,农民人均收入呈现增长的趋势,畜牧业产值在农业经济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比重,约为47%,使农民经济水平逐渐提高,缩小了城乡差距,推动了经济的全面发展。

2.3发展特色畜牧经济是城市转型的重要支撑

发展特色畜牧经济,能够从根本上将农业经济的重心逐渐转向畜牧经济[2],并对畜牧经济的主体地位加以确定,进而实现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推动现代化市场经济的发展。

3特色畜牧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

3.1以绿色为基本

目前,制约着畜产品出口的主要因素是“绿色壁垒”,大力发展特色畜牧经济,更应该本着绿色的理念,以绿色发展为基本,全面推进畜牧业的绿色生产进程,对畜产品的质量进行实质性的跟踪、保障畜产品安全生产。

3.2以基地化为方向

畜牧产业化的内在要求主要是实现基地的规模化养殖,基地化养殖将绿色畜产品的生产有效实现的同时对于畜牧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也有着积极促进作用。特色畜牧经济应该本着科学的眼光,以基地化为方向,及时关注优惠政策,扩大畜牧业规模,形成科学化养殖、管理、经营的格局,从根本上全面发展特色畜牧经济。

3.3顺应时代产业化的规律

特色畜牧经济的发展更应该立足于当前,从时展的方向出发,从畜牧经济未来发展的趋势出发,并与其它产业经济结构相结合,实现各产业链条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大力发展。

3.4本着服务的理念

建立相关的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着重加强畜禽的饲养管理,严格控制各个生产环节,采取科学的方法严格管理、规范饲养的规程及加工工艺。同时本着人才服务的理念和科技服务的原则,制定和落实人才优惠政策,综合培养各类专业人才,及时引进大量的科学技术,建立并完善高标准的科学技术服务体系。

4实施品牌战略发展特色畜牧经济的具体措施

4.1提高畜产品质量,调整畜牧产业结构

实施品牌战略,大力发展特色畜牧经济,就要全面提高畜产品质量,并将畜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的调整,从根本上为现代化畜牧业品牌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的资源保证,同时着重加强特色商品畜禽基地建设及畜牧产业的经营扶持,尽可能地实现集中规模化生产,从根本上形成畜牧优势产品生产群,全面推动特色畜牧经济的发展[3]。

4.2提高畜牧产业综合生产水平,加快畜产品科技生产步伐

大力发展特色畜牧经济和实施品牌战略的过程中,应该提高畜牧产业综合生产水平,并加快畜产品科技生产的步伐,本着科学工业的理念,不断加强新技术的推广,为抢占现代化市场提供先决条件;提高畜产品生产的规模,做好畜产品安全工作。

4.3加强动物疫病及畜产品的安全控制,发展无公害畜产品

要加大政府的依法治牧力度,贯彻落实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养殖户以及经营者的自律意识,并建立一定的疫病畜禽产品保护区,加强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全面提高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特色畜牧经济。

4.4建立畜产品畅销流通网络

畜牧业品牌范文3

一、呼伦贝尔牧区畜牧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呼伦贝尔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的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在“三牧”方面的各项方针政策,加快畜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加强科技创新,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强化畜产品质量建设,畜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

近年来,随着国家惠牧政策的逐步增加,呼伦贝尔市也加强了对牧区的政策、技术、项目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牧区畜牧业逐步实现了从传统的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畜群、畜种结构更趋合理,牲畜良种化率、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2012牧业年度,呼伦贝尔市牲畜存栏1830万头只,其中牧业四旗牲畜存栏524.6万头只,包括大畜65万头(牛53万头),小畜(羊)459.6万只。较最高峰的2005年的604.3万头只下降13.2%,但畜群结构更趋合理,大畜占畜群比例由2005年的8.8%上升到2012年的12.4%; 2012年牧区四旗动力机械达到60万千瓦,较2010年的48万千瓦增长25%,极大地促进了牧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二)牧区的经营模式逐步适应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随着畜牧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经营体制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呼伦贝尔牧区相继组建了众多的经济合作组织。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牧区共注册合作组织311个,流转草牧场1142万亩。在经营模式上出现了大户带贫困户、连户经营、合作经营、股份合作等多种经营模式,生产要素进一步向规模化、标准化家庭生态牧场方向转移。截至2011年底牧业四旗1000只羊以上的规模养殖场达到741个,500只羊以上的养殖场达到2680个。以合作组织为载体的经营模式正逐渐成为呼伦贝尔畜牧业的发展方向。

(三)主要畜产品产量显著增加

随着畜牧业整体水平的提升,畜产品产量也大大增加,这成为牧民增收的主要因素。2010年呼伦贝尔市牧业四旗肉类产量完成7万吨、鲜奶产量完成44万吨,分别比2005年提高17%和17.6%。2012年全市肉产量为24.8万吨,其中牧业四旗为7.3万吨;全市鲜奶产量完成134.4万吨,其中牧业四旗为45万吨。

二、呼伦贝尔畜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困难

(一)生产经营粗放,组织化程度低

尽管呼伦贝尔各级政府开展了疫病防治、畜种改良、优良牧草选育等工作,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除疫病防治普及较好以外,其余技术应用较少,靠天养畜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自然灾害频繁,抗灾能力弱,生产很不稳定,生产效率低下。专业合作组织尽管数量较多,但规模小,服务功能较弱,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甚至有的只在生产经营的某一环节上进行合作,难以实现“产供销、牧工贸”一体化的目标,畜产品销售时,数量众多的小牧户以极小的份额分散进入市场,难以及时、准确地掌握市场信息,交易成本高,交易方式落后,市场谈判力量有限,牧民收入较低,所以很难形成规模养殖,畜牧业转型升级乏力。

(二)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少,畜牧业产业化程度低

畜牧业转型升级,需要加工业做坚强的后盾,更需要加工企业龙头的带动。然而呼伦贝尔牧业四旗百万元以上销售收入的畜产品加工企业共21家,其中乳品加工企业11家、肉类加工企业10家,基本上都属于小规模、低水平经营,大量的畜禽产品还是以原始鲜活产品外销,带动产业发展的能力也较弱。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尚未形成,未建立起自身的原料基地,公司+ 基地+ 牧户的运作模式并未形成,也未形成订单生产,企业与牧户通过中间商是纯粹的买卖关系,优质优价和保护价没有得到真正实行,畜产品销售始终处于由市场摆布的局面。

(三)牧区畜产品缺乏知名品牌,优质不优价

畜产品有了知名品牌,就会产生品牌效益,品牌的无形价值就向畜产品转移,然后通过市场流通使畜产品升值,使得农民完全有可能在畜产品数量不增加的情况下增加收入,从而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然而呼伦贝尔牧业四旗,无品牌销售的肉羊占销售总量的六成,其中包括无品牌销售的胴体和分割肉;有品牌销售的肉羊仅占销售总量的四成,其中绝大多数为初加工的羊肉卷,企业各自使用并不知名的自有品牌,品牌效应以及畜产品的深加工都还没有深入地开展起来,使得呼伦贝尔天然畜牧业的优质产品并不优价。

(四)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牧区地处偏远,缺少城镇依托,在交通、通信等方面都不如人口较密集的农村。据调查,牧民对牧区最不满意的地方就是交通不便,信息不畅。近年来,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不断加大,各级地方政府也做出了很多努力,但由于牧区地广人稀,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在牧业生产方面,永久性棚圈建设、牲畜饲养和草料贮备设施建设、拖拉机、打草机、挤奶机、剪毛机等,畜产品运输、加工、仓储、销售等设施建设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畜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三、加快呼伦贝尔畜牧业转型升级的措施

(一)创新家庭牧场模式,实现牧户标准化生产

随着现代化畜牧业的不断推进,规模养殖的比例不断增加,但大多数牧户由于资金不足、技术有限,已不适应形势的变化,急需找到一种适宜的经营模式供牧户选择,因此要充分发挥合作组织的作用,建立健全牧户、合作组织、企业之间的利益联接机制,提高畜牧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畜产品的市场化水平。借助牧区合作经济组织,创新家庭牧场模式,加快草场流转进程,推行畜牧生产适度规模经营,在统一的合作组织框架内提高畜种品质,推行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提高畜产品对接大市场的能力。

(二)做大做强畜牧业龙头企业,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畜牧业转型升级,需要加工业做坚强的后盾,更需要加工企业龙头的带动。采取招商引资和壮大现有企业相结合的办法,把现有的龙头企业做强,同时培育支持有发展潜力的畜产品加工企业做大。促其尽快成为竞争优势明显、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 另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瞄准国内外知名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联合重组,做大做强,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并且要做响畜产品品牌,提高畜产品价格,现代畜牧业最终要走向品牌化生产,要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安全生产,提高畜产品品质、开拓国内外市场,充分利用呼伦贝尔草场资源丰富、无污染的优势,大力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生产,树立一批在省内外叫得响、有影响的畜产品品牌。

(三)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健全农村金融体系

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需要大量投资,仅靠牧区的财力难以完成,所以,各级政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加快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首先要加大上级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支持牧区交通、饮水、电力、通讯、信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牧民建造暖棚、储草等设施,购置打草机、拖拉机等牧业机械,政府应给予更多的专项补贴。其次,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的职能,拓宽其业务范围,引导农业银行加大对牧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引导新型金融机构快速、健康地发展。创新金融担保机制,探索保单抵押和畜禽圈舍、活体抵押等贷款方式,鼓励支持龙头企业为畜牧业经合组织、养殖场户提供贷款担保。构建畜牧业政策性保险体系,增强畜牧业抵御市场和自然风险的能力。逐步构建政府投资为引导、农民和企业投资为主体的多元投入机制。

(四)注重牲畜品种质量的提升,提高个体生产性能

畜牧业品牌范文4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齐抓共管、共同推进

畜牧业是大农业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古以来就有“猪粮安天下”之说,可见畜牧业的重要性。近几年,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对畜牧业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要充分提高发展现代畜牧业的认识,把思想统一到建设低碳畜牧业的标准上来,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在支持畜牧业发展上予以倾斜,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调动和鼓励广大畜牧工作者,引导和帮助农民群众大力发展畜牧业。要加强对畜牧资源的调控和整合力度,编制切实可行的整体发展规划,合理布局,稳步推进,按照“一村一品”的原则,逐步培育发展一批特色鲜明、主导产业突出、优势明显、上规模、上档次的畜牧养殖基地。要树立大畜牧、大产业、大效益的全新理念。要进一步加大协调力度,最大限度的整合各种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和项目优势,给予畜牧养殖适当的倾斜和扶持,共同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

二、以规模养殖为重点,结合“小规模、大群体”的路子,大力推进畜牧产业化进程

一是要大力发展养殖小区,实施示范工程。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分户经营、集中服务”的原则,创建一批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养殖小区。二是要结合“小规模、大群体”的路子,农户可以有效利用农闲时间和农作物副产品,使养殖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三是要大力完善市场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产业化进程。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不断加强和完善市场服务体系,兴办畜禽专业市场,发展市场服务中介组织,组织成立“畜禽养殖协会”,降低广大养殖户经营风险。

三、加大对畜牧业的投入和扶持力度

一是充分利用国家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把政策落实好、贯彻好、用足用活,把政策资金一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环境。对已形成基地优势的区域和适宜发展的地区,要切实加大路、水、电等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广大养殖户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要把加大项目争取和招商引资作为畜牧业投入的重要渠道,抓住省市县对农业项目倾斜的有利契机,通过各种渠道争取项目。三是要把扶贫开发、水利建设、农村能源建设项目紧紧围绕全乡畜牧业发展来布局,整合项目投资,发挥资金规模效益。四是要通过采取小额信贷、贴息补助等形式,支持养殖户和企业引进良种,繁育良种,扩大和提升养殖规模和水平。

四、提高科技含量,实施品牌战略,不断提高畜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要大力提倡科学饲养、科学管理和市场化经营的全新理念,注入先进的、前沿的科学技术,打造品牌,发挥品牌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效益。一是依托企业,加大α贾中笄莸囊进、繁育和推广工作。如采取人工受精和胚胎移植等先进技术,加快对畜禽的改良提高。二是兴办一批养殖示范区。借鉴外地兴建养殖示范园区建设的成功经验,通过争取项目,兴建一批养殖示范小区,帮助和带动广大农民群众发展养殖业。三是加大对基层广大养殖户的培训力度。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让畜牧技术干部走出机关,服务群众,切实发挥好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同时结合“三下乡”、“科普之冬(春)”等活动,不断加大对养殖户的技术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养殖技能和水平。

五、大力实施疫病防治工程,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要进一步加大对《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按照“预防为主,科学免疫,重点防治”的原则,加大防疫工作力度。继续实行动物防疫双轨目标管理责任制和防疫人员包村,防疫结果与年终考核挂钩的承包责任制,积极探索畜禽防疫工作的有效机制,使动物防疫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畜牧业品牌范文5

尽管“筋强”、“骨健”,但江西还不是畜牧业强省。与发达省市相比,江西省畜产品精深加工的能力和水平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产品附加值还不高。这就要求相关政府部门要准确把握经济新常态下现代畜牧业发展新趋势、新特点,加快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

为何改――畜产品结构性短缺和阶段性过剩并存

为何改?要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首先来总揽全省畜牧业发展势头。经过多年的发展,江西省已成为全国畜牧业大省,畜产品供给能力大幅度提升。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与种植业、渔业结构一样,畜牧业同样面临着结构性失衡的问题,需要用改革的方法来解决。

畜产品消费结构相对单一。多年来,人们以猪肉、禽肉为主,是“无猪不成席、无鸡不成宴”。如今,牛羊肉消费逐渐增加。这表明,畜产品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发生了新变化。现在,人们更加关注安全、关注健康,追求营养、追求“土味”、追求方便。这一变化告诉我们,畜产品总需求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未来的重点是要满足人民群众吃得安全、吃得健康、追求多样化的需求。

畜产品总供给发生了新变化。目前,猪肉、禽肉、禽蛋等大宗畜产品供应呈现阶段性过剩,牛羊肉、奶类供应不足,普通畜产品相对饱和,优质畜产品短缺,需要通过结构调整来平衡畜产品供求关系。再从增长速度来看,江西省畜牧业发展已由中高速增长期进入到低速增长期、结构调整期。

江西省畜产品总供给已进入一个基本平衡状态,结构性短缺和阶段性过剩并存。许多专家认为,畜产品保供给,不仅仅是保数量供给,更重要的是进行结构调整。因此,各地要优化资源和要素配置,创造和满足潜在的市场需求,保障畜产品安全,保护环境,才能提高畜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进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改什么――畜牧业发展促转型升级

改什么?站在畜牧业供给侧角度的答案是:提高畜牧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畜产品有效供给。

首先是围绕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来改思路。从全省畜牧业现状来看,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总量和质量上的结构性失衡,即有的畜产品多了,库存爆满,有的又少了,高品质产品供不应求。为此,我们要调整发展思路,解决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失衡的问题。

大力推进规模养殖场新产能建设。景德镇市畜牧兽医局局长邬书杰说:“在发展思路上,要从源头牢固树立围绕需求、消费进行生产和调整的观念,充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让畜牧业生产者真正成为市场经营主体,使养殖结构与市场需求匹配。”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规模养殖场的转型升级。目前,全省2.3万家左右规模养殖场设施设备落后,标准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不高,污染较严重,市场竞争力不强。有人呼吁,有关部门要采取市场、法律、政策等手段,促使规模养殖场加快技术改造,淘汰旧产能,建立新产能。

以“调结构,转方式”为主线,进一步优化畜牧业结构,促进畜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今年,江西省在巩固提升生猪产业的同时,做大做强家禽产业,大力发展牛羊产业,建立粮经饲兼顾的新型农牧业结构。泰和乌鸡、崇仁麻鸡、宁都黄鸡等地方鸡品牌的发展也将加大力度。今年,各地将倾力推进“三品一标”基地建设,着力打造一批标准化畜禽生产基地,扩大无公害畜产品生产规模,提高绿色、有机畜产品供给能力。

怎么改――一二三产业融合促发展

怎么改?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具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般特点和要求,又有自己的特殊性和改革重点。因此,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中之重是要补短板。从全省畜牧业的现状来看,唯有通过大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发展畜产品加工业促融合。目前,全省畜禽养殖产业与畜产品加工业产值比例为1∶0.6左右,远低于发达省份和发达国家水平,这就是江西省畜牧业的短板。江西省畜牧兽医局负责人表示,要补齐这个短板,出路就是大幅提高畜产品加工业产值比重,逐步改变卖原料、处在价值链底端的局面。今年,江西省将加强规划引导,推动现有屠宰加工企业达产运营。为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全省将鼓励和引导大型畜牧业加工企业通过产销协作,与养殖场户、养殖合作社建立稳定的原料供应基地,促进加工业与养殖业融合发展。

畜牧业品牌范文6

聊城地处中纬度,属典型温带季风气候区,交通便利,黄河与京杭大运河在此交汇,享有“江北水城”之誉,这些自然条件成为聊城畜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同时,中原经济区、省会城市经济圈、西部经济隆起带和山东省沿黄肉牛肉羊产业带,都把聊城列入肉牛肉羊主要生产基地,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龙头企业促发展

以驴皮为原料制成的阿胶产品种类繁多,东阿阿胶无疑是最受消费者认同的品牌,“千挑万选,还是东阿阿胶”。据《本草纲目》记载,“阿胶,《本经》上品,弘景曰:‘出东阿,故名阿胶’”。目前全国最大的阿胶及系列产品出自聊城市东阿县。

位于聊城市阳谷县的山东凤祥股份有限公司,系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主要从事饲料加工、种禽繁育、肉鸡饲养、屠宰分割、禽肉熟制品的生产加工。其食品现代化养殖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25亿元,规划建设商品肉鸡场68个、父母代种鸡场24个、有机肥加工厂4个、孵化场2个。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年可出栏商品肉鸡1.8亿只、鸡苗2亿只,实现销售收入36亿元、利税2.38亿元。对其先进的鸡舍、设备和管理技术,山东省领导称“现代化程度全国第一”。

2011年11月,韩国最大的食品公司希杰集团在聊城建立了鲁西第一家饲料公司,是目前饲料行业最具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的厂家之一。

聊城还有目前国内最大的宠物食品出口加工企业――乖宝宠物食品集团。其连续保持着全国宠物食品行业销售量第一、出口额第一的产销规模。年出口创汇2亿美元,产销额近20亿元。

此外,聊城“817”小肉食鸡存出栏全省第一,居全国前列;生猪存栏全省第八,出栏第三;肉羊存栏出栏全省第三;肉牛存栏全省第五,出栏第四。

产业发展不动摇

产业化水平低、科技转化率低、品牌影响力小、基层养殖技术落后和项目实施水平落后等难题一度制约着聊城畜牧业发展。

畜牧业要摆脱分散经营模式,走一体化发展之路,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对畜牧业重点产品、主导产业按市场化、社会化、集约化的要求,实行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优化重组。近年来,聊城根据农业产业化“抓龙头、带基地、增效益”和项目化管理的要求,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优质安全畜牧业的意见》,逐步实施了各类畜禽品种的产业化,产业化集群效应凸显。

笔者了解到,根据聊城市政府农业产业化“抓带增”和项目化管理的要求,近年,该市逐步实施了各类畜(禽)种的产业化。现全市市级以上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13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19家,肉鸡生产已率先形成产业化格局。

2013年重点发展了肉羊和驴产业化。

肉羊产业是聊城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该市制定了《聊城市优质肉羊产业发展规划》,精心培植了临清润林养殖有限公司、冠县二运养殖场等一大批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截至目前,聊城年出栏100只以上的肉羊场达到1516个。其中,临清润林牧业有限公司存栏基础母羊(湖羊)9000多只,总存栏量达到3万多只,已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肉羊养殖场。

驴产业一直是聊城畜牧业的亮点,东阿阿胶集团投资1亿元,建设了国家种公驴站(山东天龙牧业科技有限公司)。2013年8月份,山东省畜牧兽医局为山东天龙牧业科技有限公司颁发了原种驴生产经营许可证。同时,东阿阿胶集团与山东省农科院合作开发驴细管冻精技术项目也取得了成功,具备了产业化推广的技术条件。在阿胶集团的带领和各级政府的推动下,“东阿黑毛驴”产业化正在得到稳步推进。

聊城紧紧围绕着优势畜禽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积极引导和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畜牧合作经济组织。全市各类畜牧合作经济组织达到683个,带动农户2万户,户均增收20%以上。

科技人才添动力

科技是现代畜牧业高效发展的重要引擎,是促进畜牧业提质增效的强劲动力。大力实施科教兴牧战略,势在必行。要做好畜牧先进技术的引进、推广、利用和再创新工作,才能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增添动力。

“如果一个专家能推动至少一个企业的发展,那么对于畜牧产业来讲,就是一个腾飞。”去年,聊城在技术专家这方面就作出了关键性动作。该市畜牧兽医局相关人员向笔者介绍:“去年10月,我们为促进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聘任了39名畜牧兽医专家正式成立了聊城的畜牧兽医专家团队。有针对性地组织专家深入农村和企业进行技术指导;推广畜牧标准化养殖新技术,推荐畜牧业人才及培养当地人才,引入各种畜牧业资源,扩大对外联系与对外宣传,推动全市畜牧业生产技术水平快速提高。这填补了我们畜牧业发展方面缺乏技术权威的空白。”

特色养殖是主角

目前,聊城正按照“优势产品区域化、基地建设标准化”的原则,培育壮大优势家禽(肉鸡、肉鸭、乌鸡)、优势生猪、优势肉牛、优势奶牛、优势畜产品五大生产基地,带动全市畜牧业向区域化、高效化、特色化发展。

据记者了解,经过20多年的发展,“817”杂交肉鸡生产现已成为聊城市高效特色畜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2009年,莘县被中国特产之乡宣委会推荐为“中国小肉食鸡之乡”。莘县现存栏“817”种鸡260万只,“817”杂交肉鸡养殖户2万余户,近两年年均存栏6千万只,出栏5亿多只,年宰杀加工产量达30万吨。在冰鲜鸡、活鸡市场上,“817”杂交肉鸡接近当地土鸡,深受消费者欢迎,市场前景非常广阔。目前,深圳、广州、上海等城市80%的冰鲜鸡产品均为“817”杂交肉鸡,为畜牧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品牌保障。

聊城市把优质肉驴产业化作为畜牧业发展重点,重点围绕东阿阿胶这一优势产业,通过政策带动,财政扶持等方式,用5年时间使全市肉驴存栏达到100万头,将全市打造成全国优质肉驴产业基地。

生态畜牧业是聊城的特色。目前,聊城对去年农业部颁发《无公害畜产品证书》的30家企业进行了奖励。今年计划新增无公害畜产品企业100家。目前,全市新增产地证书5个,达到83个;新增产品证书41个,达到74个。

“四市”新目标

2013年,聊城创建了1个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单位、30个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单位,几乎赶超近三年的总和;圆满完成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被山东省畜牧兽医局评为“全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先进单位”;全市无公害畜产品认证企业达到79家,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工作任务;建成省级以上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75个;畜牧养殖场发展到5859个;畜牧龙头企业达到113个;畜牧合作组织达到683个。当前,市、县两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已全面启动,计划每年创建市级示范场100个,县级示范场30个~50个,连续实施三年,市财政共拿出900万元对市级以上示范场进行奖励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