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技术革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互联网技术革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互联网技术革新

互联网技术革新范文1

1、移动互联网

互联网应用移动化成为大势所趋,互联网移动化将极大扩展互联网应用范围、用户数量、终端规模。

在智能终端方面,据Strategy Analytics估算,2012年Q3全球智能手机用户总数已经突破10亿大关,预计2015年将突破20亿。另据Gartner数据,2012年全球平板电脑销售量超过1亿台,增长近100%。预计到2016年全球平板电脑使用量将会达到6.65亿台。

在业务方面,2012年中国3G用户数突破1.7亿,移动互联网市场增长率超过70%,其中手机银行业务增长率更是高达600%以上。

2、各行业互联网化

各行业均加快业务互联网化步伐,形成新的业态。

在金融领域,工商银行73%交易量来自于互联网,远远超过3万个营业厅的业务规模。尽管如此,传统银行业仍然受到互联网支付平台的巨大冲击。

在企业领域,传统企业正快速融入电商+支付平台。其中制造业B2B渗透率已超过40%以上,而苏宁等传统零售企业更是携强大资本优势大举进入电商市场。

在运营商领域,受OTT(Over The Top)模式的影响,三大运营商均开始组建独立的互联网公司或云公司,增强在移动互联网方面的竞争力。

在政府领域,智慧城市、政务云建设方兴未艾,目标是完善其G2B、G2C服务能力,推动服务型政府转型方向。

随着各行业互联网化进程,新的生态系统正在形成。如,各互联网公司有电商、搜索、微信、微博、安全、视频等不同的能力优势,而传统行业有通信、金融、物流、资本等能力优势,这些能力在互联网上可以相互开放及交换。未来的企业不仅仅需要依靠自主能力生存,还需有效吸收融合互联网上各种能力,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处于领先优势。这就是“互联网能力交换”(如图1所示)。

图1互联网能力交换

移动互联网及各行业互联网化正在打破IT、通信、互联网的传统行业边界,形成新的融合业务模式。在这种更加开放的竞争环境下,应用创新、技术创新层出不穷,新一代互联网时代来临。新一代互联网对IT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并正在引发新一轮技术变革,变革的核心是使IT变得更加高效、敏捷、开放,以更好的适应业务互联网化、移动化的需求。

一、IT技术变革

2012年,Gartner了未来5年IT十大关键技术趋势,包括IT管理(自动化)、软件定义网络SDN、大数据及存储、混合云、客户端和服务器架构、物联网、设备变形、复杂性简化、虚拟数据中心、IT效率等,这些技术项以云计算、智能网络为核心,很好地诠释了新一轮IT技术变革。以下简要介绍几大热点技术。

1、虚拟化、自动化

虚拟化、自动化是云计算技术的基础,两者通常是组合在一起使用(如图2所示)。虚拟化技术将物理IT资源(计算、存储、网络)变成逻辑IT资源池,不但能有效提升整个IT的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还使IT系统具备更好的弹性。预计今后几年,虚拟化技术将在各行业规模部署;据Gartner预测,2016年中国70%的X86企业级服务器将实现虚拟化。

虚拟化只是实现了资源的逻辑化,要提供云服务,自动化技术是必不可少的。自动化技术可将IT管理效率提升90%以上。例如,一台物理服务器可以虚拟成数十台VM,因此一个云数据中心可能会有数千台、数万台VM,这样的规模如果采用手工配置和管理是不可想象的。另外,自动化技术还可满足新一代互联网对业务快速变更的需求(变更周期从月到周,甚至以天为单位),构建更具弹性和敏捷的IT系统。

图2虚拟化、自动化技术

2、大数据Big Data

新一代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成为IT最重要的信息资产。大数据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大规模分布式存储、分布式计算、数据挖掘等方面。相比于传统的数据仓库应用,大数据分析具有数据量大、查询分析复杂等特点。

从技术角度来看,大数据通常是基于类Hadoop算法的分布式软件系统,其系统容量和扩展能力远远强于传统数据库。Hadoop早期主要在互联网行业广泛应用。随着各行业IT互联网化,大数据的演进方向是融入各行业的IT系统,与传统关系数据库一起重构IT数据平面。在这种新型IT架构中,Hadoop平台用于处理海量非结构化数据,并可将处理结果导入关系数据库RDBMS实现灵活调用,如图3所示。

图3大数据与IT的融合

3、混合云

前面谈到了“互联网能力交换”,IT要将自身的能力与互联网上的能力融合起来,构建虚拟业务中心,其关键技术是混合云(如图4所示)。混合云技术要打通公有云、私有云的能力,实现资源调度和业务逻辑的统一化。例如,IT的计算资源包括私有云计算能力,也包括从公有云服务商购买的计算能力,上层应用需要在这两种资源池中迁移或相互备份。

混合云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创新,更重要的是将推动一种新商业模式及新服务体系的建立。如果没有混合云技术,公有云服务商将面临数据兼容性难题,导致无法满足成百上千的行业个性化需求。

图4混合云应用

4、多中心一体化

传统IT数据中心大多采用两地三中心的建设模式,这种方式拥有很高的可靠性,但IT整体利用率并不高。多中心一体化是一种跨数据中心虚拟化技术,通过虚拟化、自动化及上层软件的针对性设计,将多个物理位置分散的数据中心整合为逻辑上的整体。各数据中心之间没有明显的主次之分,而是多活负载分担的模式。如图5所示,HP将其全球85个数据中心整合到北美的六大数据中心,实现业务逻辑一体化、运营管理一体化。而腾讯在国内设置了包括四个核心阶段在内的100多数据中心节点,对外呈现的是一个超级虚拟数据中心。

图5 HP下一代数据中心工程

二、IP网络创新方向

在新一代互联网IT技术变革的背景下,作为IT基础设施的一部分,IP网络同样需要进行相应的创新。如图6所示,传统的IP网络是“面向连接”的模型,其主要关注点是设备、协议和基本网络管理;而IP网络的演进方向是实现“面向应用”,保障端到端服务质量。要实现“面向应用”,IP网络必须与云技术深度融合,在三个方面进行技术创新,包括虚拟化、自动化、SDN(软件定义网络)。其中虚拟化、自动化是IT系统资源化整体要求,这个要求对计算、存储、网络是一致的。SDN通过集中控制和软件编程提供个性化服务,使“面向应用”成为可能。

图6 IP网络演进方向

1、网络虚拟化

从虚拟化技术整体来看,计算虚拟化和存储虚拟化相对成熟,业界认知也比较统一,但网络虚拟化却一直缺乏较清晰的定义。从系统的角度来看,网络虚拟化架构应该包括“虚拟设备、虚拟通道、虚拟服务”三个层面。

“虚拟设备”和服务器虚拟化很相似,主要包括1:N虚拟化(将一台设备虚拟成多台)和N:1虚拟化(将多台网络设备虚拟成一台)。“虚拟通道”包括各种静态、动态隧道/连接技术,针对数据中心、园区网、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会有不同的技术组合。通过部署虚拟设备和虚拟通道技术,网络变成了虚拟资源池,而“虚拟服务”则需要与网络自动化编排技术结合,实现面向应用的网络资源对接。

网络虚拟化能力通常在网络操作系统(简称NOS)实现,目前NOS正在由传统基础互联功能转向“虚拟网络操作系统”。通过虚拟化技术变革,网络将与计算、存储同步,真正变成逻辑化、可精细调度的IT基础资源。

2、网络自动化

网络自动化技术主要包括“自动化编排、自动化管理”两方面。

“自动化编排”用于对虚拟网络资源的动态分配。通常需要将网络能力提取、抽象、封装为可编排(Orchestration)调度的服务接口,形成预配置模板。在需要资源分配时根据已配置模板可实现自动化部署。

“自动化管理”用于对网络设备的自动化配置。由于传统的SNMP协议在管理效率上收到一些限制,目前大型数据中心开始应用基于XML格式的NETCONF技术。NETCONF可实现更高效率、更实时等管理方案,同时结合脚本编程可实现个性化管理平台开发。

通过网络自动化技术部署实践,整网管理效率可提升90%以上,且业务变更时间缩短95%以上。3、SDN(软件定义网络)

SDN是目前整个网络业界最热门的创新技术领域,其主要满足两个需求:集中控制、面向应用。

集中控制:传统网络并没有集中控制层,而是采用路由协议自协商;SDN增加了一个集中控制器进行整体路由调度,当然如果网络规模过大,目前也出现分布式逻辑集中控制模式。通过增加控制平面,可极大提升网络的管控效率及虚拟化能力。

面向应用:SDN为面向应用提供了最佳技术实现方式,那就是针对某个应用或者某类应用场景进行定制开发;SDN需要提供丰富的API接口,不仅仅是标准OpenFlow协议接口,还需要基于虚拟化、自动化技术的更广泛API,这样才能充分运用网络资源。

通过集中控制和面向应用的实现,SDN将引导整个网络产业从硬件向软件和服务转型。

互联网技术革新范文2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技术;金融活动;金融市场

近些年来,互联网+的经济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其实,互联网+主要是基于互联网上的一种交换型经济形态,它主要包括:创新理念、制造行业、生态农业、智慧科技、高效物流、电子商务和人工智能等等,几乎是涵盖于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特别是自2015年以来,在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要提出“互联网+”这个发展理念,甚至于几乎每年都要有的放矢的制定出符合“互联网+”发展趋势的行动规划,“互联网+”自从诞生之日起,就已经广泛的深入到全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的一种细分形式,体现了“互联网+”所有的共同属性,但互联网金融在本质属性上还是金融,既有其特有独立的属性,也有属于经济的交换范畴的特性,它依附于“互联网+”的模式存在,又和“互联网+”的其他模式有相互促进的作用,互为补充。互联网金融的基础在于实体经济,一旦离开实体经济,互联网金融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所以,互联网金融的核心竞争力还是要依托于实体金融经济而存在的,它是实体经济与金融活动在互联网上的高度融合,所以,毫无疑问的是,在互联网时代的大格局下,金融加互联网的结合有着其独有的优势和潜能的,那么,如何发挥好互联网金融的这种功能,其核心竞争力到底在经济学领域中有哪些优势,都是需要我们积极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现代金融发展的三大支柱

我国要作为经济强国就必须有强大的金融做支持和后盾,一位伟人曾经说过: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那么,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广泛应用在几乎所有的领域,其中也包括经济和金融领域,而且业已成为其重要的支撑力量而存在,那么,自从互联网技术从产生、推广再到应用以来,在金融包涵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革命式的影响,使得金融在理念、形态、制度、产品、服务和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质的转变和飞跃。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形态的存在,也成为金融发展的一种源动力,它与金融信息、金融制度一起构成了现代金融发展的三大支柱,在金融业中,信息是关键,更是核心;技术是动力,更是趋势;制度是基础,更是根本。做为现代金融发展的三大支柱,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创新的发展趋势,有着现代金融发展的所有必备特征和属性,互联网就是一个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和产生信息的大平台,信息作为金融的关键,互联网就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递的方式,成为了传递金融信息的高效平台,金融领域的每次创新发展始终离不开技术革新的支持,互联网作为当代技术革新的主要产物,无疑也极大的促进了金融领域的物质技术结构,成为了一种推动金融发展的重要、关键性技术力量。除了互联网技术上的特有属性外,互联网金融在制度上也有了许多创新和发展,如:监管制度、支付制度和运行制度都有着革命性的改变。总之,现代金融是在信息、技术和制度这三大支柱的支撑下发展起来的,这三者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相互融合,共同推动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建设。

二、互联网对现代金融市场的影响及技术基础

(一)互联网对现代金融市场的影响

刚才谈到了技术是金融发展的动力和趋势,可以说,任何时期的金融模式的转变和发展都是与物质技术结构调整密切相关的。而从互联网到“互联网+”,再到互联网金融,每发展一步,都是靠着产业技术上的革新所打牢的基础,在特定条件下的金融市场就是直接建立在特定条件下的物质技术结构之上的。那么,物质技术结构实际上是金融业的一个基础,而互联网技术就是互联网金融的基础和根本,已经完全改变了金融的发展模式,也给金融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革命式的变革。

(二)互联网的技术基础

互联网的技术基础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互联网技术;二是大数据应用;三是云计算模式,这也是互联网技术的三个大的分支,同时也构成了互联网影响金融发展的三大核心技术。互联网技术是一个信息交换的平台,运用于金融领域,主要是通过网络生成和传播金融信息;对金融信息的组织、处理和检索;资金和金融产品的供需信息的直接匹配;以支付形式为基础,对资金进行转移和支付等功能。所以,互联网金融主要运用了“互联网”的交互、关联及P2P等技术。

三、经济学中互联网金融的核心竞争力

互联网金融被广泛定义为第三种金融模式,主要还是要为实体经济所服务的。所以,在金融服务中的市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这两大难题,同时也是互联网金融所遇到的难题,要很好的解决这两个难题,我们必须了解互联网金融的内涵组成。

(一)互联网金融的内涵组成

交互性、网络性、平台性、平等性和可选择性是互联网本身的多重属性,其中主体还是人与人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而技术只是供给服务的一种方式,最终这种应用的可行性关键在于人,是人的思想意识支配了在互联网进行金融交易,所以,互联网技术应用于金融领域更要有一种约束和控制人的思想意识的契约精神,也只有实现这种约束与控制,才能更好的解决市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其实,互联网技术的引入,加上在监控制度上的制约,就会大大降低市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概率,促进并推动金融业向更大的空间和更广阔的领域迈进,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应,所以,互联网金融不仅是金融业在技术上的突破,更是基于互联网思想上的一种突破,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金融形态。

(二)互联网的核心功能应用价值

互联网金融的诞生为金融市场带来巨大的产业功能价值。1.服务成本大大降低。在由于网络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如银行、证券、保险和基金等业务都已经上网运行服务,极大的降低了服务的时间、人力、物力的成本。2.服务领域的扩展。互联网金融是基于网络的一种金融形态,它拥有网络的一切属性,自然也传承了网络的突破空间、地域和营业固有模式的限制,可以无限制的扩展空间和领域;3.服务工具种类繁多。自主移动理财终端和移动自媒体金融服务终端等,都是基于大数据与云计算为主的一种互联网金融工具,尤其是手持终端云端化,更是安全快捷的一种金融服务方式,根据国际监管规则,运用云金融风控系统,对风险系数和风险概率进行预判和计量,避免发生系统性较强的风险;资源配置上的创新。降低了因中介导致的成本、时间等方面的损耗,使需求双方突破时间和空间方面的制约,以更快捷和更低廉的成本对接。4.交易方式上的变革。传统交易模式都是以现金交易为基础的,而互联网恰恰可以完全颠覆这种模式,以电子支付的形式完全取代现金交易模式,传统模式中支付终端都在银行,而现在的支付终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可以在各个互联网用户的手中,达到移动终端的要求和标准。5.衍生出多种金融产品。“长尾效应”就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广阔的平台效应和巨大的客户资源优势,将数以万计的闲散资金,通过网络平台汇集到一起,进行理财的一种模式。再比如:“碎片化理财”模式,就是利用互联网没有地域限制的优势,使个人手中细微的资金以“碎片化”理财的模式进行理财,达到支付方便、成本低廉的目的。6.互联网金融信誉体系建设。就是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功能,大力发展小额融资服务,建设金融融资服务机构,制定相关融资服务制度,加速打造中小企业的互联网融资平台,提升中国经济的信誉和创造能力。七是互联网金融业务在不断创新。这种创新打破了现有监管机构的不兼容状态,在互联网企业的跨界服务上进行了金融革新,在互联网技术平台上进行了创新改造,促进限互联网企业与金融领域的良性竞争。

四、结语

互联网金融自诞生之日起,就拥有“互联网+”的一切共同属性,虽本质上还是一种金融的表现形式,但它的优势和特点已经广泛被人们所认同和接纳,近年来,互联网金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而发展迅速,业已成为人们从事金融活动的一种便捷安全快速的交换手段和形式,为使大家更好的了解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属性,方便大家以后在互联网金融交易中对其理念、形态、制度、产品、服务有一个更完整和详细的了解和认识。

参考文献:

[1]魏鹏.中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研究[J].金融论坛.2016(07)

[2]乔海曙,吕慧敏.中国互联网金融理论研究最新进展[J].金融论坛.2016(07)

[3]邱峰.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和挑战分析[J]吉林金融研究.2017(02)

[4]皮天雷赵铁互联网金融:逻辑、比较与机制[J]中国经济问题.2017(01)

[5]冯娟娟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竞争策略研究[J]现代金融.2016(4)

[6]谢平互联网金融的基本理论要点[N].21世纪经济报道.2017(01)

[7]庞雅心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J]财政金融.2016(12).

互联网技术革新范文3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金融服务;众筹;资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0月15日

互联网金融是以Web2.0为技术基础的新金融媒介,即互联网渗透到支付(第三方支付)、贷款(P2P)、存款(货币基金)、直接融资(众筹)、投资理财、保险等各个传统金融领域,从而产生的一系列新的金融现象。互联网金融体现了新技术条件下金融系统社会化分工的新趋势,体现出长尾效应,打造普惠金融新业态;实现金融与社交两大领域的融合,加强了金融服务的人性化、个性化。互联网金融的爆发式发展对传统金融行业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但更多的是对传统金融的“改造升级”,两者更多的是合作共赢关系。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综述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仍是金融,广义的互联网金融是指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或其他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在线提供金融服务并实现支付清算、投资融资、存款贷款、征信和风险管理等金融功能的金融活动;狭义的互联网金融则指除传统金融移至互联网平台以实现在线服务外的互联网金融部分,他们与传统金融存在一定差异,一般也不是由传统金融机构提供,往往是金融业务链上的某个节点,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出的新的实现方式。有些学者将传统金融移至互联网平台提供在线服务称之为“金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来自商品交易的需求,互联网上商品交换的发展推动互联网金融的产生。广义互联网金融发展经历三个时期:

第一阶段为上世纪90年代前中期,主要特点是传统金融机构在互联网建立单项内容网站并提供基础服务,例如证券机构的网上交易,同时出现纯粹以互联网为服务渠道的金融服务机构,如美国的嘉信理财、日本的乐天证券。

第二阶段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独立网络支付的出现为标志,以美国Paypal为代表的互联网支付以服务互联网商业活动为主要业务模式。他的出现意味着互联网商业模式可以形成闭环,为商业的互联网化提供了基础。我国互联网支付(第三方支付)以中国人民银行2011年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起步入规范发展轨道。

第三个阶段是2000年以后,以Web2.0为基础的P2P借贷和投资众筹等新的融资模式出现为标志,体现一种新的融资样式。这是互联网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在金融领域产生的结果,也使得互联网金融真正成为有别于传统金融的新生业态的肇始。我国互联网金融在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的2013年迅猛发展,余额宝一经推出引发狂热追捧和社会热议,P2P网络借贷平台发展迅速,众筹融资平台开始起步,第一家网络保险公司“众安在线”获批开业,银行、证券和基金公司以互联网为依托重组改造业务模式、加速建设线上创新型平台。互联网金融的规范发展问题也被纳入政府部门,尤其是金融监管部门的视野。

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互联网技术几乎同步发展,且多点突破,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也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我们根据互联网金融业务性质分为基础服务、融资、金融产品交易和衍生服务三大块,其中基础服务包括支付、清算和账户管理,融资包括电商融资、P2P借贷和众筹投资,金融产品交易与衍生服务则包括互联网交易平台、财富管理门户、金融产品超市和各类垂直类网站,以及刚刚起步的网上征信业务。

二、我国证券行业发展及与互联网金融的结合

我国证券行业在传统金融领域出现较晚,上世纪80年代以银行证券部、信托投资公司的形式出现雏形,近五年,行业创新不断加速,以2012年证券公司创新发展研讨会为标志,行业进入创新发展的新阶段。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证券业的定位和功能也从“交易中介”转向现代资产管理。这也是欧美发达资本市场国家已经完成的行业转型之路。

由于证券行业产生时间恰逢计算机技术大发展阶段,远较欧美发达国家早进入电子化(无纸化)时期,并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实现网上交易,在金融互联网方面走在金融体系的前列。近两年互联网与证券业的结合也已积极展开,网上开户业务得到监管部门认可并有多家证券公司全面实施;方正证券、长江证券、齐鲁证券等进驻“淘宝网”,开卖理财咨询产品,提供业务咨询,迈出了证券产品(咨询和资讯产品、资产管理产品等)与互联网的合作步伐;光大证券、银河证券等客户保证金已可实现消费支付功能;国金证券与腾讯合作,推出“佣金宝”,不仅实行“万二开户”的超低佣金,还可以为账户保证金余额提供理财服务,实现“保证金增值”。

互联网与金融业的融合丰富了金融业务模式,创造新的盈利增长点,同时推动证券业乃至整个金融体系规模的扩大和成本的降低、效率的提高,为全社会提供更加高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促进信息整合、分析,全面提高金融效率。互联网技术是一种信息技术,互联网与金融业的结合,将通过数据信息的获取、整合和“云计算”的运用,为证券业带来全新的经营理念、模式,全面提高运行效率。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存储和传输、交换着海量信息,这些信息流的整合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了信息透明度。同时,几乎可以提供无限运算能力的“云计算”的出现,则为数据的存储和分析提供了可以方便获得、按需所取的网络服务。互联网金融模式极大地降低成本,使得客户群下沉,扩大了金融服务对象,延伸了用户群链条,实现“长尾效应”,其快捷便利的网络营销和海量的客户群体、更精准的客户分析与定位,可以降低证券机构客户开发和销售成本,并提高营销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收益。

证券机构只有因势顺变,尽快做出反应,加快进行技术革新、业务模式调整、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方可在互联网金融的大潮中不落人后或趁机反超,否则,只能失去先机,被时代所淘汰。互联网金融作为外部入侵者,搅动了现有金融格局,倒逼证券行业自我革新和调整,运用和开辟新的盈利模式和业务增长点,以顺应互联网大潮。

三、互联网金融推动证券行业转型升级建议

(一)利用互联网技术真正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互联网具有的包容、开放、面向大众、客户至上、注重用户体验等思维方式,均为传统金融机构可学习借鉴之处。证券机构应逐渐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提高服务意识,更注重客户需求和体验,为客户提供更加舒适、高效便捷、低成本的服务和产品。要着力于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挖掘其个人特点、投资喜好、风险承受力、投资意愿等信息,构建客户行为方式模型,精准定位其投资需求,打造综合。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和精准分析与定位,开发和汇集更多的小客户、潜在客户,并根据客户的不同属性,为其提供更契合需求的个性化、定制化服务。

(二)合作共赢,创新产品与业务模式。证券机构与互联网的融合已经展开,但目前的合作还以拓展销售、推广渠道为主,双方更深层次的合作和业务模式的创新才是长远之策。在经纪业务方面,证券机构可采用“客户共享模式”与互联网公司开展深度合作,通过互联网广告和流量导入等方式,与互联网公司进行客户共享,利用互联网企业巨大的用户群和便捷的平台挖掘客户资源,开辟经纪业务新的增长点。在资产管理业务方面,证券机构逐步推出针对客户喜好的套餐服务,实现精准定位。在投行业务方面,证券机构可借助互联网企业所具有的庞大的、具有清晰信用记录的企业数据库,寻找较为可信的项目来源,为企业提供其所需要的专业金融服务。而在业务链条上,证券机构还可以更多地参与互联网企业的上市、融资和企业并购业务;在承销环节,则应针对发行上市制度的注册制改革趋势和我国中小投资者占绝对多数的现实情况,更加注重中小投资者的客户体验和利益,增加发售成功率;在场外市场业务方面,则可考虑借鉴互联网企业的运行模式,在对企业提供个性化的特色金融服务的同时,对企业实施批量化收费。

(三)关注风险,稳健经营。对于互联网金融面临的更高风险,证券机构应予以警惕并积极应对。一是加强互联网技术力量,通过完善防火墙等手段,提高对技术风险的防范、化解能力,保障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二是加强内控管理,健全和严格执行身份识别制度、反洗钱制度、交易记录保存和可疑交易分析报告制度、信息安全保护制度等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制度,防范经营风险。三是保障合规运营,在准入环节,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规定,满足相关条件,履行相应的审核、许可手续;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应严格依法运行,不触碰非法集资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法律底线,杜绝以创新业务形式的名义从事集资诈骗、洗钱等违法违规行为;应充分保障投资者的知情权等合法权益,将互联网业务等创新业务模式的风险充分告知投资者,严禁对客户承诺无风险、高收益的误导性宣传,以保障投资者享有真正的选择权和收益权。四是加强行业自律,在互联网环境下,尤其是监管措施还未及时覆盖的新领域、新业务,从业者的自律意识尤显重要,应注重以行业自律方式,弘扬诚信经营意识,惩戒恶性竞争等不当行为,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冯果等.网上证券交易法律监管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

[2]刘田.多部委酝酿互联网金融监管办法拟按负面清单原则.第一财经日报,2014.3.24.

[3]中国人民银行.2013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

互联网技术革新范文4

一、校园植物挂牌的发展演变

1.文字或图文阶段的植物挂牌

文字和图文形式的植物挂牌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植物挂牌,已有很长的历史,也是最为常见和熟悉的植物挂牌形式。牌面内容多为固定的通用模式,一般为植物的中文通用俗名、其他俗名、学名、产地、功效和形态特点等。

2.具有互联网入口的植物挂牌

此类挂牌牌面除了基本的图文信息外,还具备了一些互联网的特征,在标牌上注有文本超链接形式、条形码标记的某数字编号、二维码等。虽然互联网入口表现形式上有差异,但都是链接到类似搜索引擎、校园网、与植物相关的专业科普网站等,从而引导参观者通过挂牌牌面转入互联网来获取该植物的更多相关信息。这种具备互联网属性的牌面突破了牌面空间的限制,将有限的文字内容和无限的网络世界连在了一起,此种形式的挂牌形式正逐渐成为主流。

3.具有移动互联网特征的植物挂牌

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优势,使得植物挂牌在内容和形式上突破了牌面空间和植物地域空间的限制,功能上具有明显的移动互联网属性,即朝着即时性、物联化、聚合化、虚拟化、互动化方向发展。将植物挂牌移动互联网化,应该是下一阶段校园植物挂牌发展的趋势。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给植物挂牌的内容、形式和功能提供了更多的信息载体。这样的技术革新除了提供丰富的信息和便利的检索方式外,还可以解决传统植物挂牌存在的不足,实现传统互联网无法实现的一些功能。

二、互联网技术背景下的植物挂牌

将移动互联网应用到植物挂牌后,通过发送坐标位置查看植物,或者即时拍照上传社区、论坛,请网友和专家帮忙解惑……移动互联网给这种设想的实现提供给了可能。

1.利用互联W技术给植物挂牌的好处

(1)移动网络和设备提供更加便捷的网络访问

移动设备即时联网的特性,使得植物挂牌上所有标记互联网元素的信息可以被即时访问,而针对移动设备访问优化的方式则可以大量被使用,如短网址、二维码、条形码、定制APP等。

(2)移动设备和APP提供植物的LBS信息

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s,基于位置服务),这个是移动设备和APP的特有功能。移动设备和APP可以标记植物的LBS信息,可以让使用者了解到校园各种植物的分布位置、离使用者的距离、植物数量等相关信息,甚至可以将使用者的位置坐标与校园植物位置坐标进行比对,使其实现边走边浏览和校园植物虚拟挂牌的功能。

(3)移动设备和APP提供即时的网络交流

移动设备联网后,使用者可通过论坛、社区、APP即时将信息发至互联网与网友进行讨论,而移动设备的拍照、摄像、文字、语音等功能又帮助使用者更好地实现交流互动。

2.利用互联网技术给植物挂牌的技术要点

利用移动互联网给校园植物挂牌的整合开发过程,涉及收集和整理大量的校园植物的数据、构建基于搜索用途的植物数据库、设计和开发用于程序APP访问的后台接口,以及搭建可以即时存储的网络空间和交流互动的网络社区等。收集和整理校园植物的数据主要分为植物挂牌牌面图文数据、与植物相关的互联网信息数据、植物分布的LBS信息(主要是GPS信息)。信息收集完成后,需要对校园的植物进行分类和归类,编制成数据表以方便后期制作标牌过程中的批量打印,同时需要预留互联网特征码。植物的GPS信息采集,可以和植物分布信息的采集同步进行,采用移动智能设备终端采集,也可通过卫星地图定位的方式采集,通常采用谷歌卫星地图、微信定位、高德地图等,若采用百度地图采集,则需要对应转换坐标。

该技术的基本操作要点包括以下几点:

(1)构建植物数据库和可访问的网站或数据接口

首先,搭建可以访问的网站。可以使用ASP+ACCESS或者PHP+MYSQL,许多的网站套件均可实现此环境,可以设定为校园网内访问,也可以连接互联网。

其次,将收集采集的数据编入数据库,建立关键词索引表。将植物信息中常用到的分类信息,植物的特征、名称、俗名,以及本地区常见分部等信息纳入数据库。

(2)搭建可即时存储的网络空间和互动交流的网络社区

搭建好空间和社区后,还需要考虑对移动设备的访问进行优化。此类集成的程序如DISCUZ、PHPWIND等,都是非常优秀、健壮的社区系统,适当修改后可以使用。

(3)开发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是时下最为风靡的优秀移动APP,其特有的公众号服务为实现互联网环境下的植物挂牌提供了新途径。其流程为:注册公众号开发公众号搭建微社区调试开放访问。用户注册公众号并对其后台开发后,通过技术可以实现二维码扫描、关键词检索、地址信息采集、校园植物浏览、社区互动讨论、植物认领、植物虚拟挂牌等功能。

(4)部署代码、测试和开通访问

互联网技术革新范文5

[关键词]家政服务;互联网;用户推广

[DOI]10.13939/ki.zgsc.2016.05.086

1 家政产业与互联网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城镇居民对家庭服务的需求也逐年增多。据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统计,家庭服务业中已有近60万家企业、网点和连锁店,近2000万人在该行业就业,全国家庭服务业的年营业额达到1600亿元。家庭服务业中的就业总人数,仅次于安排农民工就业的建筑业。家庭服务业大致有20多个门类,200多种服务项目,涉及一般家务、看护婴幼儿、护理老年人、照顾病人、护理产妇与新生儿、家庭教育等各方面。

然而,我国的家政服务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供需矛盾阻碍家政企业的健康发展。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迅速普及,特别是在2015年,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家政互联网平台也随之涌现,并促进整个家政服务业的发展,家政产业要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蜕变,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我国现有家政服务平台有很多,尤其是由微信普及带来的O2O风潮,我国家政公司出现了O2O创业公司,对于像APP、系统、软件等互联网产品,可以升级、打补丁、更新版本,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升性能,可是家政服务平台APP、系统,不光要在平台设计上不断推陈出新,用人性化的设计打动消费者,更要认识到对家政平台发展至关重要的是家政服务质量的提高,而服务手段、质量得不到提高的家政公司就会被市场淘汰。

2 家政互联网平台用户推广的困境

2.1 网络信息甄别困难

作为拥有独立性的家政互联网平台需要运用先进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技术手段和家政学、法律等知识,对向平台提交的相关信息,分门别类的登记上传,上传信息包括家政服务的提供者和消费者辨别信息的真实性,保障消费者权益,但是由于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性和目前诚信体系的不成熟,相关个人信息鉴别难都成了家政互联网发展的瓶颈所在。

2.2 客户体验认可度不高

对家政互联网平台提供服务认可度不高,包括家政服务业的服务提供,以及消费者在使用家政互联网平台过程中,对互联网网页设计美观性的喜好感不强、网页使用功能不完善、相关链接切入不够充足、实时线上咨询反应不够及时等。

2.3 交易成本较高

家政互联网平台的建设仍然处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中,与之合作的企业和自身能够提供的服务还不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家政行业作为一个微利的产业,在网络平台系统建设前期已经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在运营阶段难以降低交易成本,这对于尝试互联网平台建设的新型家政公司有一定的困难。

2.4 互联网技术不完善

作为一个以经营传统行业的新型公司业态来说,互联网技术的及时应用,以及革新相关的信息都是家政互联网长期发展必须进行的,为了保障运营的高效,面临解决及时维护服务器及其相关硬件设施更新的难题以及应对一切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及时修补系统漏洞等,数据库维护、日常信息的储存备份、实时信息的、内容的更新、调整等方面,目前家政互联网技术能力还不足以完善的处理这些问题。

2.5 家政从业人员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面对中国家政市场状况,现有的家政服务人员数量和质量都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男女比例上极不平衡,家政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较低,学习能力的不足导致公司对其职业技能、法律法规普及等培训的效果不明显,难以充分满足客户需求;家政行业目前的高流动性也导致家政服务人员不愿意接受相关职业再教育,无法为家政互联网提供大量优秀的服务人才。

3 家政互联网未来发展的路径

3.1 有效地吸引并留住目标客户

一般来说,“搜索引擎”“外部链接”“直接登录”的流量划分已经是标准化,通过搜索引擎而来的用户通常是受到内容的吸引;外部链接来自于各种推广营销以及文化和口碑;直接登录的通常都是忠实用户,因此内容建设很重要,内容是线上吸引用户的精髓,也是互联网的基础。线上运营的精髓是让用户体验后吸引并留下来,用产品和服务为用户创造潜在需求的价值,使其成为活跃用户和核心用户,体现“以用户为中心”的互联网运营思想,从而使整个用户基数都有稳健且持续的上涨。

3.2 提高技术与配套服务

正是由于互联网信息的公开性、丰富性,使得不良虚假信息泛滥网络,因家政服务相对个人空间的私密性特点,要更加注重安全性、私密性。在家政互联网平台下,处理家政服务企业和用户上传交易的信息,由于家政互联网平立性与客观性的特点,其双方的信息包括交易信息评估要尽量的中立客观,但是客观和放任的区别很难把控,由于用户情况各异,对于平台客观性和公正性的判定也不同,所以容易损害平台的健康。从技术方面加强网络服务器及相关软硬件的维护,对一切可能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及时科学的评估预测和维护,为系统漏洞修补制定合适时间;从信息处理和配套服务方面,加大日常信息的储存备份、实时信息的、内容的更新、调整等的投入;在不伤害平台活跃度的基础上制定相关网站维护的规定,将网站维护制度化、规范化是家政互联网用户推广问题解决的重要路径。

3.3 规范家政互联网的业务流程

通过互联网媒介,服务于广大客户,运用新型互联网电子商务手段,做到商家与用户、线上与线下的运营联动,发挥家政互联网平台的整体优势,做到线上咨询、线上订单、线上反馈与线下服务、线下维护相结合。通过国家规范的家政职业培训体系、执业资格认证体系,家政行业协会来实施对家政服务从业者的规范、约束以及监督,在服务时保障家政服务人员以及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在服务后做好售后服务反馈答疑,定期进行客户回访等固定的方式来实现家政互联网服务的标准流程化。

与政府、银行、保险公司等联合起来,建立完整的服务系统,可以引入先进的第三方交易平台,降低交易风险,保证消费者的利益,达到双赢的目的。家政互联网可通过借助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的先进技术手段,大规模快速的处理各类数据,将信息匹配的效率极大的提高,同时扩大匹配范围,其中包含了星座、血型、年龄、性别等多元化个性化的匹配,以尽量完成现阶段消费者个人定制的个性化服务,可以有效地满易双方在信息不对等、不透明、不匹配上的合理要求。同时网站及其移动程序载体将把在家政互联网平台注册的消费者需求以及消费后点评、家政服务公司和在家政互联网平台注册的家政服务人员的基本信息、资质、服务质量在平台上分类呈现出来,交易双方都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在区域、价格区间、星级、有无资质证书、服务年限等关键词进行有效的信息匹配,最终促成交易。

3.4 提高家政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家政互联网的服务主体是高素质的家政服务员。开展家政职业资质教育成了关乎家政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与技能提高的最大问题,相关家政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不够专业,很难真实提高家政服务人员的相关技能,很难满足市场对家政服务的要求。想要进行家政互联网用户推广,缺少高素质高技能的人员严重束缚家政产业的健康发展。对于家政服务人员的相关规范,国家已经做了相关规范、法规规定和政策支持,家政互联网提供服务的家政从业人员都得持证上岗,定期通过家政相关职业技术教育、再教育,强化家政从业人员技能、基本素质、法律常识等,用来保障家政从业人员自身能力可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同时保障用户的利益不受损失。

3.5 积极利用国家扶持政策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近几年中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家政服务行业的发展,家政互联网的出现,更使政府越发重视家政服务的互联网化的发展。家政互联网的发展必须要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扶持,一方面可以充分地利用政府扶持政策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品牌形象,增加用户信任感,也可以与相关政府机关合作开展有意义的基层公益活动或项目试点,给人们带来生活便利常识科普等活动,有效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可以在整个行业里形成引导作用,促使更多的企业积极改进,学习先进的生产管理方式,遵守法律,保障家政服务人员利益,从而促使整个家政行业都得到长足健康的发展。

4 结 论

随着互联网大潮的到来,各行各业都在随着技术革新而改变着,作为家政行业这样一个既传统又新兴的第三产业,如何才能健康有序的发展成了整个家政行业最关心的。通过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生活也变得更加便捷、高效,作为家政服务行业这一切实服务家庭生活,提高家庭生活质量的行业,家政互联网的出现既是大势所趋,又需要艰难地尝试、改进,才能不断适应市场的变化和用户的需求。参考文献:

[1]周海琼.家政服务业电子商务的需求分析与方案设计[J].商场现代化,2008(4).

[2]周勇.线上线下的冲突与融合[J].商业时代,2013(19).

[3]龚兴达.家政行业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营销推广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2.

互联网技术革新范文6

关键词:数字电视技术;发展前景;网络技术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4-0023-02

伴随着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数字电视技术也变得越来越成熟起来,我国数字电视技术在这个领域中起步相对较晚,目前还处于一种被动改变的状态当中,发展还面临着很多困难,要想解决我国的数字电视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就需要不断进行电视行业的技术革新,同时配备更好的数字电视技术工程师进行相应的工作,这样才能够促进我国数字电视的进一步改善,从而使我国的数字电视技术能够跟国际相

接轨。

1 当前我国数字电视技术发展的现状分析

数字电视技术所指代的就是,从演播室到发射到信号的传输以及到信号的接收这样一整套环节,都是用数字电视的信号系统来进行完成的。这种信号在实际传输过程中的损失相对较小,而且还能够保证从传输到接收过程,达到真正提升质量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以看到我国的数字电视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升和完善。另外还需要知道的就是数字电视技术在当前的电视传媒中的优势是什么?对于数字电视传媒来说,数字电视技术能很好地将视频、音频同步传输到接收器的另外一个端口,这样的话就是满足了人们对于电视的高清晰状态的要求,而且还能够做到较好地将数字电视的画面保存好,以便能够达到人们对于数字电视欣赏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可以看到的是数字电视技术往往采用的是双向的信息传输技术,这样的信息传输技术不仅仅可以增强双方相互交换的能力,而且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来获取网络上的增值服务,这种增值服务往往不仅仅单纯在视频的点播、网页的浏览,同时数字电视的用户还可以实现远程的教学或者是远程的就医等多个方面的增值商业服务。另外,数字电视能够给人们提供更多的关于互联网、电视、广播等多个媒体与一体的这种增值服务,从这里可以看到,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是个性化服务的一种体现,也是数字化服务之后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进一步丰富的体现。

就目前我国的数字电视技术发展的现状来看,要与西方国家晚十年左右的时间。我国最早运用的数字电视技术大概是在2000年的时候。但是由于我国数字电视的配套设施还不健全,导致了我国数字电视技术迟迟不能够进行广泛的应用起来。我国的数字电视技术在推广的过程中,受到了广大用户的好评,通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之后,就慢慢地在全国开始普及起来,最开始数字电视的开始是从上海市开始的,这个时间大概在2002年的时候。目前我国的数字电视在向普通用户推广的过程中,主要使用的是两种推广的方式,一种就是在政府的支持下的整体数字电视的转换,另外一种就是依靠市场的整体性转换,这里主要就是通过数字付费的方式来进行增加的用户。数字电视在实际的推广过程中,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数字电视技术是一项精密技术,而且在整个投入过程中的成本又相对较大,对于一般的家庭用户来说,他们不愿意去负担这么多的费用。在对于数字电视的推广和应用的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是进一步降低进入的门槛,从最基本的数字电视技术开始,将互联网的技术充分融入到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当中,为促进数字电视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完善起来,从而,让数字电视技术用户能够用电视也感受到互联网的魅力所在,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互联网用户。所以说我国的数字电视用户目前对于真正的数字电视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对于数字电视的发展前景来说,还有着相当大的潜力可以挖掘,为数字电视用户的进一步增多,同时为数字化电视技术的商业增值服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我国数字电视技术发展的前景展望

对于我国的数字电视技术未来发展的状况,与传统的模拟电视相比较可以看到,数字电视不但可以为数字电视用户提供欣赏的电视节目,而且还能够给他们提供必要的生活信息、服务信息以及娱乐活动等,这些信息的服务都是以前模拟电视所不能够取代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未来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程度会越来越多,而且愿意通过数字电视来改变自己的生活,将自己数字电视的商业附加值增多起来,这样不仅仅可以提高数字电视的应用效果,而且还可以努力提升和完善数字电视技术的应用效果。

未来我国数字电视技术在发展的前景上面可以说是非常光明的。数字电视技术利用宽带互联网作为通讯的基础设施,以家用电视机作为最主要的终端设备,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通过互联网络协议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数字媒体服务的新技术。目前,数字电视的功能集中表现在“广播”和“交互”上。从这点上可以看出来,未来数字电视技术更多的是将过去单向的信息接收,转化成为一个双向的互动的传输过程,这种双向的互动传输过程所带来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的根本改变。从而真正满足每个用户娱乐生活的个性化需求。交互数字电视最迷人的功能就在于其互动功能。我国未来数字电视将会主要往以下几个重要的方面发展:首先就是视频点播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和使用,改变过去那种被动接受局面,可以尽可能地按照观众的要求来提供服务,其次就是可以给观众预留一定的空间让他们能够欣赏到他们喜欢的电视节目。再次出现的内容就是宽带接入和电子邮件,有线电视数字机顶盒可以通过内置的电缆调制解调器方便地实现Internet接入功能,并可以提供以太网接口,用来连接PC。这样就能够方便电视观众在使用电视的时候,可以将自己的电脑接入到电视当中,提升了电视与互联网的交互使用。在未来的数字电视技术中,还将要突破的一项技术性革命,就是通过互联网技术以及电视的视频系统,可以实现互联网的视频通话功能,这样的话不仅仅是拉近了远距离人们的生活,而且改变了以往的人们对于日常通信内容的革命。一旦互联网接入到数字电视当中去,这种互动电视的功能就显示出来了,伴随着交互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脑和电视的界限进一步模糊,两者之间的界定就变得越来越小,以后的数字电视就可以像电脑一样进行浏览网页、收发邮件、进行各种有关于互联网的使用。可以说,数字电视技术的应用应该是一次革命性的技术革新,给人们的业余生活带来了更为丰富多彩的内容。

3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字电视技术的应用可以说是一项新的技术革命,这项新的技术革命将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我国,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数字电视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未来的数字电视将会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状况,让人们能够享受得到更多关于数字技术带来的便利生活。

参考文献

[1] 杨艳花.浅谈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和前景[J].科技信息,2011,(14).

[2] 朱丽丽,刘鹏.简析数字电视技术及如何培养高技能的影视技术兵[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0).

[3] 郝中武.浅谈数字电视的技术原理与未来发展趋势[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0,(7).

[4] 于波.浅谈数字电视技术的现状与趋向[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0,(6).

[5] 吴昌进.浅析当前有线电视网络中数字电视技术应用及发展前景[J].科技资讯,2010,(13).

[6] 孙傲飚.浅议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的内涵[J].新闻知识,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