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治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质灾害防治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质灾害防治建议

地质灾害防治建议范文1

【关键词】地质灾害;易发分区;防治措施;

1、地质灾害类型

根据本次补充调查,主要地质灾害以崩塌、滑坡为主,局部有地面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经本次补充调查地质灾害点中仍有隐患点,各地质灾害情况见地质灾害类型统计表1。

本县的地质灾害点从构成灾害体的岩土和动力因素类型分析,本次补充调查新发现土质成因6处,岩质成因的2处,自然因素引发的1处,人为因素引发的6处,土质成因占75%;岩质成因占25%。自然因素引发的占12.5%,人为因素引发的占87.5%。

2、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地质灾害虽种类繁多,产生因素各异,但地质灾害的群体性和诱发性,许多地质灾害不是孤立发生或存在的,常常可能是后一种灾害的诱因。它们具有群发性特点。有许多的地质灾害是由于气象、地质作用和人为因素诱发的。地质灾害发生时间集中在4-8月份,占全县灾害总数的96.55%。可见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时间与灾害性暴雨降雨时段几乎是同步发生、集中并发(表2,图1)。

3、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

本县地质灾害是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自然因素中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岩组是形成灾害的内因条件,强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是外在引发因素。

3.1、自然因素作用

(一)地形地貌与岩组类型

地形地貌(特别是微地貌)与工程地质岩组是地质灾害形成主要内因条件。地质灾害与地形地貌联系紧密,在海拔50-250m丘陵台地,由于人口相对密集,人类工程活动较频繁,其地质灾害总数占68.0%,通过进一步的分析,这些灾害点微地貌多为坡高10-40m、坡度45-75°的斜坡或边坡上;块状较硬-坚硬岩综合体(Ⅴ)、层状较软~较硬碎屑岩综合体(Ⅲ),层状较软较硬变质岩综合体(Ⅳ)发生的地质灾害点最多,占灾害点总数的79%。

(二)降雨

强降雨是地质灾害重要外在引发因素。图1可以看出,历年来强降雨发生在4-8月,而4-8月发生的地质灾害占已发生的总数的96.55%,这些地质灾害主要类型为滑坡、崩塌、泥石流,均与雨水关系密切,另外,从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分析,灾害发生与强降雨时间稍滞后,强降雨开始时间为4月份,高峰期为6月份,而地质灾害高发期为6月份。可以看出,降雨时段与灾害发生时间具有一致性,往往是暴雨特别是特大暴雨条件下,引发的地质灾害较多。

3.2、人为因素作用

城乡建设、道路交通建设是本县地质灾害主要诱发因素。据统计,因人为因素引起的地质灾害占地质灾害总数的85.71%,由此可见,人类工程活动强度与地质灾害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工程建设项目开挖边坡进行有序管理、控制人工削坡过陡、对工程项目进行必要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减少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因素。近年实施地质灾害规划后,人们重视地质灾害,人为因素引发地质灾害和总地质灾害数大大降低。

综上所述,地形地貌及岩土工程地质类型是形成地质灾害的内在因素,而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则是形成地质灾害的外在诱发因素。

4、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

4.1、分区原则

地质灾害易发区是指容易产生地质灾害的区域。易发区的划分主要依据地质灾害现状和潜在隐患,并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人类工程活动强弱、降雨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的,并尽量与原规划一致的原则。将调查县划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四类。

4.2、分区方法

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目的是把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和易发程度参差不齐的评价区,划分成若干地质灾害活动条件和易发程度相近的单元,作为确定评价参数,实现全县评价的基础,它所反映的是不同地区地质灾害易发程度。

根据本次县地质灾害实地调查资料,每处地质灾害点类型、规模、发生时间、成因分析、空间分布、灾害点密度、已发生灾害危害程度、稳定状态、潜在危险性大小等定量~半定量资料,按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颁发的《细则》和广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编发的“报告编写要求”。 本着“区内相似、区际相异”的原则,进行条件类比,采用定性和半定量综合分析方法,划分地质灾害易发区。具体边界按照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及分区划分标准表定性确定。将县地质灾害划分为高易发区(A)、中易发区(B)、低易发区(C)和不易发(D)四大类(区)。

4.3、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

全县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共有三处(A1~A3),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丘陵台地,总面积751.2km2,占全县总面积26.87%。工程岩、土体类别主要为块状较硬~坚硬岩综合体(Ⅴ)、层状较软~较硬变质岩综合体(Ⅵ)以及层状较软~较硬碎屑岩综合体(Ⅲ)。地貌以低山、丘陵台地为主,少部分平原。自然边坡25-65°,基岩强烈风化,节理裂隙发育,风化壳、残坡积层厚5-30m。植被发育,森林覆盖良好。

地质灾害高易发区现仍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0处,占全县灾害点总数66.67%,其中崩塌4处,滑坡6处。其危害程度分级属重大级2处,较大级6处,一般级2处。本区主要地质灾害有滑坡、崩塌。诱发地质灾害因素主要是人类工程活动、暴雨等。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受威胁人口614人,预估潜在经济损失4495万元。

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共分3个亚区,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台地及平原地区,总面积1002.8km2,占全县总面积35.88%。岩土体类别主要为层状较软~较硬碎屑综合体(Ⅲ)、层状较软~较硬变质岩综合体(Ⅳ)、块状较硬~坚硬综合体(Ⅴ)、层状较硬碳酸盐类岩综合体(Ⅵ)。自然坡角25-65°,风化强烈,残坡积层厚8-25m,植被发育良好。山区群众削坡建房,边坡坡角50-70°,坡高8-30m,形成不稳定危险斜坡,较易产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中易发区现仍有地质灾害点5处,占全县灾害点总数33.33%,其中崩塌1处,滑坡3处,地面塌陷1处。其危害程度分级属较大级3处,一般级2处。本区主要地质灾害有滑坡、崩塌,其次为岩溶地面塌陷。诱发地质灾害因素主要是道路建设、削坡建房等人为因素和暴雨山洪等。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受威胁人口24人,预估潜在经济损失565万元。

全县地质灾害低易发区划分5个亚区,主要分布在县北东、南西以及中北部中低山地区,主要地貌类型为中低山、平原、盆地,总面积811.2km2,占全县总面积29.03%。工程岩、土体类别主要为中、高压缩性土体综合体(Ⅰ)、层状较软红色碎屑岩综合体(Ⅱ)、层状较软~较硬变质岩综合体(Ⅳ)、块状较硬~坚硬岩综合体(Ⅴ)。自然坡角5-70°,边坡坡角45-75°,坡高3-30m,处于较不稳定状态,较易产生崩塌等地质灾害。

全县地质灾害不易发区共有2个亚区(D1~D2),分布断陷盆地和冲积平原上,总面积229.8km2,占全县总面积8.22%。工程岩、土体类别主要为中、高压缩性土体综合体(Ⅰ)、层状较软红色碎屑岩综合体(Ⅱ)。地貌以平原和残丘为主。自然边坡0-15°,基岩强烈风化,节理裂隙发育,风化壳、残坡积层厚2-20m。植被中等发育~发育,森林覆盖良好。人类工程活动(道路建设、削坡建房)频繁,可能产生地面沉降灾害和河岸崩塌等地质灾害。

5、防治区的划分与防治建议

地质灾害防治目标是:建立健全全县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规章制度、法规体系、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通过对人民群众进行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增强其防灾意识,提高有关地质灾害的科学知识水平;大力开展群防群测工作,使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显著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地质灾害得到有效控制。根据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结果和地质灾害潜在的严重危害程度,地质灾害分布、发育规律、特征等,结合调查县的经济实力,提出了适宜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建议,将地质灾害的防治规则建议分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根据地质灾害防治轻、重、缓、急,将地质灾害防治分期分为近期防治、远期防治。

重点防治区(A)防治对策和措施: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防止地质灾害,并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加以防范。主要措施如:地表排水、削方减载、坡面防护、支挡、抗滑桩、种草等措施或其中几种组合。防治对策和措施:一是加强汛期的监测,如山村滑坡,在未进行治理之前,汛期应派人专门值守,对滑坡进行严密监测;二是工程治理,可在坡脚修挡土墙、锚杆格构、坡面防护等措施进行加固治理;三是对一些小型的地面塌陷进行回填处理。

次重点防治区(B)地质灾害防治对策:首先根据地质灾害点的危险程度、经济能力、分期分批进行治理;对于直接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严重阻碍交通运输安全的划为近期治理。各级政府部门对地质灾害的危害性、防治的重要性、迫切性要有足够认识,教育群众、提高群众防灾意识。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加强汛期的监测工作,本区主要是崩塌、滑坡,坡脚砌挡土墙或抗滑桩支挡,坡面锚杆或土钉支护,根据地形条件开挖环形排水设施,在条件许可下也可削坡卸载。

一般防治区(C)地质灾害防治对策:首先各级政府部门对地质灾害的危害性、防治的重要性、迫切性要有足够认识,教育群众、提高群众防灾意识,不定期巡回检查。其次对地质灾害防治可采用如下措施:地表排水、削方减载、坡面防护、支挡、种草等措施或其中几种组合。

地质灾害防治建议范文2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为认真做好本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隐患汛期前的调查。落实防灾责任,做到群策群防的监测、应急措施和地质灾害排查,从汛期值班制度的落实等方面入手,加强监测责任,及时预警预报,快速应急处理和组织实施工作领导,认真履行镇域内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职责,确保全镇的28个地质灾害点能安全度过汛期。

二、突出重点,落实责任

各村(社区)要认真对本辖区内的地质灾害点进行监测,明确责任,健全监测责任制,做到级级有人管,层层有人抓。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同时要以预防为主,防治与避让相结合,重点抓好预防、躲避、撤离、治理四个环节,对各隐患点实地观察,提出具体疏散路线,应急抢救措施、组织隐患点群众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和疏散演练。危险区内设立警示牌,公布各隐患点监测人员名单及联系电话,切实抓好汛前、汛期地质灾害防治监测工作。

三、加强宣传,严格执法

加强对国务院394号令《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各村(社区)要对隐患点的群众及时组织召开会议,明确灾害发生时广大群众采取的各种自救措施,要求各隐患点的群众要牢固树立防灾、抗灾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要严格清理排查,因采矿活动可能造成地质灾害的企业、业主,同时禁止在地质灾害区采矿、伐木、削坡、取石、取土、堆放废弃物等活动,对违者要严格按照《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规定执行。

切实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宣传,让灾害易发区的广大群众更多懂得临灾预兆和躲避灾害等知识,提高广大群众识灾、防灾、避灾的能力,最大限度减少因灾害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

地质灾害防治建议范文3

【关键词】地质灾害 危险性评估 防治措施

1.工程概述

拟建小区位于涞源县塔崖驿乡镇西南部,距乡政府约1.5km,北邻112国道,张石高速、京原铁路从场地的北侧通过。项目总建筑面积约58808.056 m2,该安置区征地面积4.5172公顷(约合67.76亩),总建筑面积32800m2(其中一期建设10440m2),计划总投资6000万元。本项目规划住宅25400m2,公共建筑7000m2,公共设施建筑用地400m2。均采用条形基础,砖混结构。

2.地质环境条件

2.1 气象水文

涞源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南北气候变化差异较大,年平均气温9.8℃;一月份平均气温最低,极端最低气温-30.6℃;七月份平均气温最高,极端最高气温38.3℃。降雨受太行山地形抬升气流影响,年内降水分布不均匀,多年平均降水量551mm,多集中在7-9月;历史日最大降雨量378.6mm。冬春多西北风,夏季多东南风;瞬时最大风速24m/s。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696.1h,无霜期由北部的120天至南部的180天;最大冻土深度1.3m,冰冻期为当年十二月至次年三月。

场地附近主要河流为大清河水系拒马河,该河为常年基流河,河道为砂卵石河床,槽形比较稳定。因季节性强,流量变幅较大。该河从拟建场地的西侧北侧流过,距拟建场地约0.45km,历史最大洪水位未到达建设场地。

2.2 地形地貌

建设场地地处太行山腹地,属以变质岩为主的低山小区。评估区高程为633-660m,相对高差27m。场地微地貌属山麓坡地地形,总体地形南高北低,场地中部发育一条走向12°的冲沟,沟宽约20m,沟的两侧坡度约40°-60°。受冲沟影响,场地被分为东西两个部分,经人工切坡整理呈台地地形,东侧为三级台地,从南向北第一坎高约9m。第二坎高约16m。西侧分两级台地,中间坎高约10m。场地南侧发育有4条沟谷。

2.3 地层岩性

根据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5万 王安镇幅)及野外调查,评估区内出露的地层为第四系上更新统( ),下伏基岩为燕山期早白垩世侵入岩( )。

2.4工程地质

本拟建项目尚未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根据野外调查、实测地质剖面及区域资料的分析,建设场地地层主要为第四系残坡积土、粉质粘土、粉土、砾石、卵石等,建设场地地层层厚变化较大,局部为回填地基,可能形成不均匀地基。

2.5 水文地质

建设场地范围内未见地下水,依据基岩裂隙成因及其发育程度和埋藏条件及含水介质的不同,该区地下水类型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风化壳裂隙水两种。

2.6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建设用地及周围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主要为矿业开发、城镇建设及道路建设等。目前,全县几乎大部分乡镇都有采矿点和选矿点,矿业开发加剧了地面形变和岩土位移;城镇建设主要为城乡居民的住宅建设和道路建设,本次建设及高速道路的建设涉及切坡回填工程,改变原有的地形地貌,破坏山坡植被、坡体完整性及稳定性,对地质环境影响较强烈。

3.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3.1区域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

依据河北省国土资源厅《保定市涞源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评估区属太行山山区地质灾害中易发区。评估区所属塔崖驿乡一带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人为因素等综合影响,局部存在不稳定斜坡、泥石流等灾害。

不稳定斜坡发展变形主要受降水控制,明显变形主要发生在6-9月份雨季,且与降雨时间、降雨量及降雨强度密切相关。强降水入渗,造成不稳定斜坡或滑坡饱水体,在地下水动、静压力下,对不稳定斜坡或滑坡体起软化作用。因此易引起不稳定斜坡发生突发性滑动、溜滑、崩塌。

区内泥石流多为暴雨沟谷型稀性泥石流。规模较小,一般小于2×104m3/km2,泥石流特征不典型。评估区地处太行山腹地,为变质岩系为主的区域,坡麓堆积成分较多,沟谷发育,局部植被覆盖率较高,岩层中等风化,局部风化层较厚,沟谷内的松散覆盖层在暴雨和大暴雨及连续降水的作用下,易产生泥石流地质灾害。

3.2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场地微地貌属坡麓台地地形,与西侧G1相对高差约10m。评估区总体地形南高北低,呈阶梯状陡坎地形。场地南部为山麓坡地地形,坡度20°~30°,植被覆盖率约40%;场地北部地形比较平坦,略显西高东低,以旱地为主。拟建场地在7.21强降雨时未被洪水淹没、未发生泥石流地质灾害。评估区边坡较稳定,基岩为燕山期白垩世斑状二长花岗岩,岩石中等风化,场地无地下采矿活动。野外调查未发现威胁建设场地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现状条件下,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弱发育。

4.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工程建设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为泥石流、滑坡。

4.1泥石流

拟建场地南侧部分山地在场地边界内,沟谷发育。沟内有崩坡积块碎石及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冲沟发育,沟底畅通,雨季有少量物质冲出,主要诱发因素暴雨。威胁对象为沟口所对应的新民居项目。根据泥石流沟易发程度数量化评分表,判定泥石流沟划分易发程度等级为轻度易发。根据泥石流潜在危险性分级表,确定泥石流潜在危险等级为中型。预测泥石流发生的可能性小,危害程度中等,危险性中等。

4.2滑坡

拟建场地南侧发育一小型潜在滑坡,距拟建场地约70m。滑坡体主要由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及花岗岩强风化产物构成,滑动面为基覆界面,滑体后缘呈圈椅状地形,下错约0.8m,前缘人工砌坝有鼓胀开裂变形,上游基本无汇水。现状斜坡基本稳定,若遇强降雨或前缘坡脚开挖,有可能滑塌。拟建场地中部冲沟形成的自然边坡、场地人工切坡处理形成的三处9-16m的陡坎及山体近场地切坡形成的较高临空面,如采取防护措施不当、预留安全距离不足,在降雨因素的影响下,边坡受堆载加荷,雨水浸泡等影响,易造成局部失稳滑坍,对建设项目形成破坏。预测发生此类滑坡地质灾害的规模小,可能性中等,危险性中等。

5.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适宜性分区评估

5.1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

由于评估区内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类型及发育程度相同,因此将评估区作为一个区进行综合评估。根据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判定评估区全部为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

5.2建设场地适宜性分区评估

工程建设本身度对地质环境条件的改变影响较小,可能引发或加剧滑坡地质灾害,但可能性小,危险性小。预测评估结果为工程建设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为泥石流、滑坡,危险性中等。评估区全部为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但可采取措施予以处理。综合确定建设场地适宜性为基本适宜。

6.地质灾害危险性防治措施

评估区全部为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属一般防治区。

(1)做好场地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查明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2)针对泥石流灾害:在各潜在泥石流沟流通区修建拦石坝等。在沟口外修建排导墙及导流槽等。在泥石流形成区植树造林、种草,增加地表植被,减缓降雨冲刷,增加坡体稳定性,抑制冲沟形成。

地质灾害防治建议范文4

关键词:磁县;地质灾害;现状;防治规划

1、 引言

磁县古称磁州,位于河北省最南端,全县地跨北纬36°15′—36°33′、东经113°54′—114°26′,总面积1031.8km2。磁县辖9个镇、10个乡,18个居民委员会、358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61万人,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县之一。

由于磁县所处地质环境条件较复杂,加之采矿活动强烈,产生了较多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给国民经济建设及社会安定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和影响。科学规划磁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对促进资源、环境、社会与人类协调发展,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磁县地质环境

2.1气象水文

本县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冷夏热,温差较大,多年平均气温13.2℃。据磁县气象站1959—2008年统计资料,多年平均降水量528mm,日最大降水量1198.1mm。本县属海河水系,流经本县的河流主要有漳河、滏阳河,均为过境河流。

2.2地形地貌

磁县位于太行山东麓,地势总体趋势西高东低,京广铁路以东为冲积平原,海拔60—90m,西部为山区占全县总面积61.9%,境内最高峰有老爷山,海拔1088m。受地质构造、地层岩性等因素的控制,区内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地貌景观。

2.3地质构造

磁县位于中朝准地台Ⅱ级构造单元山西断隆与华北断拗的过渡地带,其主要部分处于山西断隆构造单元内。两构造单元以邢台—安阳深断裂为界,地理位置大体在邯郸—光禄—双庙一线上。

2.4地层

磁县地层发育较齐全,出露地层自西向东依次为: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中生代三叠纪;新生代的第三纪、第四纪。

2.5人类工程经济活动

县内西部、南部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主要是围绕着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的;东部平原区主要是进行农业活动。

3、 磁县地质灾害现状

在磁县西部中低山区主要发育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在汛期等。截止到本次工作结束,磁县共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36处:泥石流2处,滑坡2处,崩塌6处,地面塌陷26处;险情等级为大型的8处、中型7处、小型21处。灾害造成损失超过4000万元。

4、 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划分

4.1易发分区划分方法

磁县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划分采用单元网格划分方法,运用栅格数据处理方法对县行政区划图进行网格剖分,每个单元面积为2×2km2。

(1)单元信息的提取及数字化

在计算机上,将剖分网格与已数字化地质灾害图件进行单要素叠加,对各种地质灾害易发区均按A、B、C、D四级分区并赋值(见表1)。将多种地质灾害进行叠加,当有两种以上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重叠时,取值为5。根据上述标准,对调查区所属单元进行地质灾害信息的提取和数字化。

(2)地质灾害易发区评价

将区内主要的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灾害数字化结果进行叠加分析,剖分单元信息叠加结果(G)满足如下公式:

G=G塌UG崩UG滑UG泥

式中:G:剖分单元信息叠加结果;

G滑:灾害值(滑:滑坡,崩:崩塌,泥:泥石流,塌:地面塌陷);

G=“A”,即单元属于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G=“B”,即单元属于地质灾害中易发区;

G=“C”,即单元属于地质灾害低易发区,可不对低易发区的灾种作进一步描述。

4.2易发分区的确定

将上述综合信息叠加结果按1、2、3、4、5数值表示,并在计算机上生成等值线图,定量化综合反映工作区地质灾害发育状况(见表2)。

根据上述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划分方法,将磁县地质灾害划分为三个区,即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和地质灾害低易发区。见图1磁县地质灾害分布与易发程度分区图。

(1)地质灾害高易发区(A)

区内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面积205.62 km2,据地质灾害发育情况可分为白土地面塌陷高易发区、中部地面塌陷高易发区和林坛镇地面塌陷高易发区。发育地质灾害23处。

(2)地质灾害中易发区(B)

区内地质灾害中易发区面积331.36km2,根据地质灾害发育情况,分为磁县—辛庄地裂缝中易发区。

(3)地质灾害低易发区(C)

分布在县域西部的中低山区和东部的丘陵区,主要包括陶泉乡、北贾璧乡、都党乡、观台镇西部及东部的岳城镇、路村营乡、林坛镇、时村营乡,总面积494.78km2,占全县部面积的48.0%。发育地质灾害13处。

5、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5.1防治分区依据

地质灾害防治分区是在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及危害性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的。地质灾害防治分区,划分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三个级别。防治分区主要依据四个方面因素综合划分:

a、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

b、地质灾害发育的密度及强度,已产生的经济损失及潜在的威胁;

c、人类工程活动强度及分布;

d、人口集中的居民点、重要工矿、交通干线及国民经济区的分布与规划。

5.2各区范围及防治建议

5.2.1重点防治区

重点防治区分成黄沙镇地面塌陷重点防治区、观台镇重点防治区、西固义乡—路村营乡重点防治区和陶泉乡重点防治区,面积79.94km2,占总面积的7.75%,发育地质灾害15处。

防治建议:1.加强行政管理,规范矿产开发秩序,合理规划资源开采;2.圈定危险区范围,建立地质灾害警示标志;3.对危险性较大的村庄或住户采取避让措施。4.汛期要加强监测;5.对趋于稳定沉陷区进行平整,加强生态建设。

5.2.2次重点防治区

区内次重点防治区属于地质灾害低易发区,面积173.24km2,占总面积16.79%,零星分布有崩塌、小型泥石流及轻微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人类工程活动相对较弱,地质环境条件较好,地质灾害成灾规模小,没有造成大的经济损失。

防治建议:1.要加强监测,特别是汛期,经加强巡查;2.加强坡面防护,进行小流域治理,进行人工造林;3.对泥石流涉及村庄、公路等设防洪坝。4.圈定危险区范围,建立地质灾害警示标志。5.对趋于稳定塌陷区进行平整,进行多种经营。

5.2.3一般防治区

一般防治区属于地质灾害低易发区,面积778.58km2,占总面积的75.46%,发育地质灾害3处。

防治建议:1.通过各种媒体进行地质灾害知识的宣传;2.加强行政管理职能,合理规划土体;3.在地面塌陷地方,确定危险区范围,建立警示标志。

详见图2 磁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图。

参考文献:

[1]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R]。1983。

[2]河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河北省磁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M]。2004。

地质灾害防治建议范文5

[关键词]崩塌;危害;防治建议

中图分类号:TP9I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3-0371-01

一、基本灾情与险情

1.地点

该山体崩塌所在位置属林州市石板岩镇石板岩村管辖,位于西湾自然村后西山上,地理坐标:地理坐标:东经113°42′49″、北纬36°08′26″。

2.灾害类型

2015年1月,经现场调查,该区域发生了崩塌灾害,主要表现为一崩塌落石(7×4×4m3)将一村民家两层楼房从中间砸穿,周边邻居家房屋出现不同程度裂缝。

3.危害与险情

经现场调查,造成灾害发生的只是整个崩塌危岩体的一部分,总体仍处于不稳定状态,崩塌隐患直接危及西湾村62户221人的生命财产及道路安全。

二、崩塌发育特征与成因分析

1.崩塌体发育特征

崩塌方向75°左右(东稍偏北);崩塌高约80m、宽25~30m、厚4~7m,崩落物总方量约12000m3,属中型崩塌。崩塌灾害点与村庄斜距约220m,高差约277m,中间有三级台阶:一级台阶东西宽约30m,崩落体大部堆积于此;二级台阶宽3~5m;三阶台阶东西宽180~200m,剩余崩落体堆积于此(其中有5×5×4m3巨石被树挡住未继续滚落)。

2.崩塌形成原因分析

根据本次实地调查以及查阅有关资料,初步认定不良地质、地貌条件,加之自然风化剥蚀是造成此次灾害的主要因素。崩塌灾害发生在西湾村后西山寒武系水平层状白云质灰岩、石英砂岩中,垂直裂隙发育,地形陡峭(>85°)。由于地层存在软弱夹层,软弱夹层经风化剥蚀后,较硬岩层成悬空状态,受重力作用沿垂直裂隙剥离崩落。

三、崩塌稳定性分析评价

目前西湾村后西山崩塌已导致一户村民房屋被毁坏,其旁边崩塌危岩体多处裂缝,处于不稳定状态,如遇持续降雨、融雪等,产生崩塌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将危及西湾村居民与过往车辆的安全。

四、防治建议

1、组织对崩塌堆积物进行及时清理,清除危岩,消除次生灾害隐患;

2、尽快编制该崩塌点的地质灾害防治预案,在治理工程实施之前,安排人员加强对崩塌危岩体的进行监测,发现险情及时处理或避让;

3、在危险区域设立明显警示标志和告知牌

4、组织专业技术队伍,对发生灾害区域及周边开展详细调查,查明该区域岩土体的岩性、结构特征及围岩稳定性,划定危险区;

5、建议对该隐患点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给群众带来的损失。[1]

五、结束语

林州市位于河南省北部的太行山东麓,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境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已达162处[2],以崩塌、滑坡、地面塌陷为主,是河南省地质灾害易发县市之一。近年来,自然和人为因素作用下,地质灾害发生率和成灾率有显著上升趋势,危害着人们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面对突出的地质灾害问题,应深入分析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形成原因,以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促使林州市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郅杰,范涛,余芳. 林州市地质灾害现状及防治研究[J].资源导刊,2012,(11).

[2] 郝宝亮.林州市多措并举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J].资源导刊,2012,(09).

地质灾害防治建议范文6

关键词:地质灾害;评估工作;评估对象;应对策略

1引言

我国关于地质灾害评估的研究起步较晚,尚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和数量日益扩大,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也日益加剧。这使得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大。在此形势下,必须加强对地质灾害评估工作优化措施的探索与实践,有效预防、减轻或避免地质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

2评估目的与任务的概念与界定

关于地质灾害的评估目的,我国《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明确指出,通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项目(工程建设、规划发展、矿山建设等)的立项与用地审批,具体的评估任务包括以下几方面:(1)查明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确定项目的评估范围和评估工作级别;(2)结合评估区地质灾害类型、规模、分布、稳定状态、危害程度等,做出危险性现状评估;(3)结合项目规模、特点,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做出危险性预测评估;(4)根据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做出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5)在此基础上,分析建设场地适宜性,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及建议。

3当前地质灾害评估中存在的问题

3.1对地质灾害的危害性认识不够

政府有关部门把地质灾害评估作为建设项目重要性的判定,足以说明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然而,建设单位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对地质灾害评估工作也不重视。在实际操作中,只是把这项工作当作办理征地手续中的一个环节。甚至认为这项工作是一项“大麻烦”,费时费力,对地质灾害勘查单位的评估工作既不支持,也不配合。这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地质灾害勘查单位的工作人员开展评估工作的积极性。他们以应付的态度对待工作,写出的报告也是漏洞百出。即便是应付过去了,对地质灾害的防治指导作用也不大。

3.2工程实践中成果应用跟不上研究的进展

各级政府和广大地质工作者高度重视地质灾害评估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相关研究,研究成果日益丰富。但这些研究主要停留在理论层面,不能在具体建设场地地质灾害评估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对实际的地质灾害评估工作意义不大。

3.3评价方法仍需精细化

目前,我国对地质灾害的评估主要分为危险性大、中等和小三级。关于这三个等级的划分虽然有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但最终还是要靠工作人员的主观判断得出结果。这样的评价方法和技术偏重于定性分析,不能精细地评价出危险性分级和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3.4对评估对象的现场了解及工作程度不够

很多地质灾害评估工作人员认为地质灾害往往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比如,削坡放坡、填土平整及基础施工等都会诱发地质灾害。所以,在地质灾害评估中,片面注重建设征地范围内的地质调查。实际上,建设征地外的自然因素也极有可能引发地质灾害,尤其是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

4优化地质灾害评估工作的措施

4.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

国土资源部门要高度重视地质灾害评估工作,并加强宣传地灾评估工作的重要性,让相关部门单位和个人充分了解地质灾害的危害以及采取地质灾害预防措施的作用与意义。这样在实际的地质灾害评估工作过程中,便能得到有关单位的理解与支持。国土资源部门要通过正反两面的生动案例,提高部门、单位和个人对地质灾害评估工作的认识,促使其自觉执行建设用地地灾评估制度。

4.2对技术规范进行修订与完善

为提高地质灾害评估工作的技术含量,必须加强有关技术规范的修订工作。建议有关部门成立一支专业的技术团队,制定一套全国通用的技术规范,为全国范围内的地质灾害评估提供统一指导,提高评估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

4.3深入了解评估对象及现场工作内容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对地质灾害的评估范围有着明确的规定“不能局限于建设用地和规划用地面积内,应视建设和规划项目的特点、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种类予以确定”。评估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深入了解评估对象及现场工作内容,合理确定评估范围。同时,适当扩大评估范围,充分认识不同灾种从形成到成灾可能涉及的空间。

4.4组织培训、严格把关,实施规范化管理

地质灾害评估工作对工作人员各方面的素质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强评估队伍建设。首先,对工作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培训,不但要注重提高其技术水平,还应使其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同时,要对从事评估业单位进行严格的审查把关,杜绝资质不高的单位进入进入评估业,从整体上提升地质灾害危评估水平。

5结束语

我国地质灾害评估从无到有,逐步发展成为国家强制执行的工程建设程序之一。大量实践证明,我国地质灾害评估日趋成熟、规范。针对当前地质灾害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不断探索与实践优化措施,重点攻克,提高地质灾害评估水平。本文结合自己多年从事地质灾害评估工作的经验,提出了几点措施及建议,以期为广大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同行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