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的治疗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医学的治疗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医学的治疗方法

中医学的治疗方法范文1

[关键词] 尿潜血阳性;治疗方法中医

[中图分类号]R446.1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1(c)-068-02

尿潜血试验是尿常规的一项检查项目,目前临床常用全自动生化仪以尿的血红蛋白含量换算成红细胞数,这种方法称为尿潜血试验。与传统的镜检方法比较,该方法可能比较准确,因为已将破碎的红细胞计算在内。其换算的比率大约是:>250 cells/μl为(++++),150 cells/μl为(+++),75 cells/μl为(++),50 cells/μl为(+),25 cells/μl为(±),250 cells/μl而镜检红细胞只有(+)的情况。这是因为在酸性和低渗的环境中,红细胞极易溶解;尿比重在1.007以下时,红细胞的溶解度为100%。这时即使存在血尿,但在显微镜下只见到少量红细胞,甚至缺如,如果做尿潜血试验,可获阳性结果。

1 尿潜血阳性的临床意义及鉴别诊断

尿潜血的病因可分为泌尿系统疾病、全身性疾病、尿路邻近器官疾病等3类。

尿潜血的常见病因的初步确定,应结合发病年龄、伴随的临床表现、地方性流行病、多发病等作出初步筛选。小儿时期多见于急性肾炎、泌尿系结石、胡桃夹现象等。青少年或中年出现血尿,应考虑为泌尿系感染、结石或肾炎等。40岁以上无痛性血尿,应考虑泌尿系肿瘤。如伴有肾绞痛者,应考虑肾、输尿管结石;伴有膀胱刺激征,如病程长,病情起伏不愈,且日益加重者,应考虑膀胱肿瘤、膀胱结核的可能性;如同时伴有高热、腰痛,则应考虑肾盂肾炎;如同时伴有排尿痛,尿流中断或排尿困难,则应注意膀胱或尿道结石的可能性。如伴有肾脏肿块,单侧性者应考虑肾肿瘤、孤立性肾囊肿、各种原因所致的肾盂积水、肾下垂及异位肾等;双侧性者,则多考虑为先天性多囊肾。如伴有身体其他部位出血,应考虑血液病、感染性疾病及其他全身性疾病等。如合并乳糜尿者,应考虑丝虫病,尤其在丝虫病流行区更应注意。如伴有水肿、高血压、明显蛋白尿者,应考虑肾小球肾炎。

尿潜血的出现,应及早进行鉴别诊断。运用相差显微镜或光学显微镜作尿红细胞形态观察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如测定结果为多形型[尿中红细胞(3.0~8.0)×106/L,变形红细胞80%以上]常提示为肾小球性血尿;若结果为均一型(尿中红细胞数>8.0×106/L,变形红细胞20%以下)常提示非肾小球性血尿;若尿中变形红细胞和正常红细胞数目相等称为混合型,常提示肾小球损害合并肾小球部位以下的泌尿系损害。值得指出的是,血尿患者作1次尿红细胞形态检查是不足够的,应进行多次检查,必要时配合其他检查方法,如腹部B超、腹部X线片、静脉肾盂造影、膀胱镜、腹部CT、肾活检等。

2 中医对尿潜血的认识及分型治疗

尿液是人体体液的一部分。尿液的排泄,中医认为与肺、脾、肾关系密切。尿潜血阳性为病理现象,中医学归属于“血淋”范畴。实证多为外感风热,湿热壅盛,疮毒内侵肾脏,致使肾失封藏,开阖失司,精微物质下泄而成;或因瘀血阻滞,由于“血水同源”,瘀血阻滞不仅可导致水湿内停,而且水湿停聚又可造成气血淤滞而加重水液代谢障碍,形成水肿、血尿。虚证多因脾肾两虚。脾虚则不能运化水湿,统血无权,精微物质下泄;肾虚则封藏失职;二者均可导致体内蛋白质外泄而成。或因阴虚火旺,水湿相干迫血妄行而见腰痛、耳鸣、血尿等[1]。

2.1 风热搏结,热结咽喉,损伤血络,水湿内停

主证:发热咽痛、喉核红肿、色潮红,或见少许白色脓点、干咳、口渴,继则眼睑浮肿,延及全身,小便短赤或尿血或下肢紫癜成片,或见斑点,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治则:疏风清热,宣肺利水,凉血散瘀。方药:银翘散合消风散。组方:蝉衣、连翘、牛蒡子、薄荷、生石膏、苦参、白茅根、小蓟、车前子、桑白皮、猪苓、泽泻、益母草。

2.2 湿毒浸,热迫血行,小便不利

主证:头面、四肢水肿,尿少色赤,皮肤疮疡痛肿,或皮肤疮疡愈后,或恶风发热,或下肢见瘀斑、瘀点、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治则:清热化湿,凉血解毒,利水消肿。方药:五味消毒饮、四苓散、犀角地黄汤化裁。组方:蒲公英、银花、野、生地、赤芍、车前子、白茅根、小蓟、猪苓、泽泻、连翘、赤小豆、苦参。

2.3 膀胱湿热,气机不利,血络受损

主证:尿频短数,灼热刺痛,或尿血、腰痛发热、口苦、皮肤紫斑或见斑点,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数。治则:清热利湿,通淋止血。方药:八正散、六一散。组方:瞿麦、木通、滑石、车前子、白茅根、小蓟、牛膝、金钱草、黄柏、生苡仁、生栀子。

2.4 脾虚湿盛,湿热壅盛,水道不通

主证:全身浮肿,按之没指,少尿或无尿,尿色黄赤,全身困重,胸脘痞满,口苦纳呆,或偶见下肢斑点,大便稀溏,舌质偏红,苔薄黄、脉沉稍数。治则:健脾化湿,清热利水消肿。方药:五苓散合五皮饮。组方:陈皮、茯苓皮、桑白皮、大腹皮、泽泻、白术、茯苓、猪苓、车前子、白茅根、益母草、小蓟、白豆蔻、通草。

2.5 久病及脾,脾不统血,肾失封藏

主证:面色苍白,神疲体倦,腰酸膝软,纳呆,腹胀便溏,下肢轻度水肿,偶见少许斑点,小便量多,色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治则:健脾益气,补肾固摄。方药:参苓白术散、水陆二仙丸。组方:生党参、茯苓、白术、陈皮、莲子、生苡仁、白芍、仙鹤草、阿胶珠、白豆蔻、芡实、金樱子、生北芪。

2.6 肾虚湿热,水道不利,血络受损

主证:尿频尿急、腰痛反复发作,尿痛时作,午后潮热,咽干,头昏耳鸣,偶见下肢有少许斑点出现,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黄,脉细稍数。治则:益肾养阴,清热利湿通淋。方药:知柏地黄丸。组方:知母、黄柏、生地、怀山、女贞子、丹皮、茯苓、泽泻、旱莲草、车前子、牛膝、生苡仁。

2.7 湿性重浊,水病及血,瘀血阻滞,水湿内停

主证:肢体水肿,小便不利,量少色鲜红,面色晦暗,头痛头昏,腰痛如刺,或经来少腹痛,色黑有血块,舌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细涩。治则:活血化瘀,清热利水。方药:桂枝茯苓丸、四苓散、血府逐瘀汤化裁。组方:茯苓、丹参、益母草、白芍、丹皮、泽泻、猪苓、车前子、牛膝、生蒲黄、香附、白茅根、三七、生苡仁。

2.8 肺肾阴亏,水道不利,血络受损

主证:面部及下肢轻度水肿,头昏耳鸣,腰膝酸软,口干咽燥,或咽痛常发,干咳、或喉中有梗塞感,小便黄赤或尿血,大便秘结,舌质红或舌边有瘀点,脉细数。治则:滋养肺肾,利咽消肿,凉血止血。方药:六味地黄丸、玄麦甘桔汤、滋水清肝饮化裁。组方:生地、丹皮、茯苓、泽泻、女贞子、玄参、麦冬、桔梗、旱莲草、黄柏、牛膝、百合。人工合成冬虫草制剂――百令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小儿酌减。

3 疗效观察

3.1 研究对象

2005年1月~2007年6月,本院门诊治疗90例患者。其中,急慢性肾炎42例,尿路感染28例,紫癜性肾炎20例。诊断符合上述疾病的诊断标准,且尿常规潜血(+++)或以上,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3~56岁。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3~8岁。合并心肝疾病及尿毒症患者不纳入本研究。

3.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上述所述的辨证分型治疗,合理应用止血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上述所述的辨证分型治疗,不应用止血药物。治疗时间:急慢性肾炎1~2个月;尿路感染1个月;紫癜性肾炎2个月。

4 结果

4.1 疗效标准

参照有关文献标准[2]。

治愈:尿常规蛋白质转阴,皮肤紫癜、斑点消失,潜血转阴;有效:尿蛋白质转阴,或皮肤紫癜、斑点偶见,潜血(+);无效:尿蛋白质转阴,或皮肤紫癜、斑点经常出现,潜血(++)或以上者。

4.2 结果(表1)

由表1可见,治疗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5 讨论

尿潜血阳性(急慢性肾炎血尿、尿路感染血尿、紫癜性肾炎血尿,简称三病)的患者均忌过度活动,宜劳逸结合,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肥甘燥烈之品,还应控制盐和水(尿路感染者除外)的摄入量。水肿(尿路感染者极少出现)时,一般给予低盐饮食,或用低钠盐,水肿消退后,逐渐取消限盐饮食。水肿患者的饮水量和输液量应根据患者每天排出尿量多少来决定。一般情况下,小便量少时,饮水量或输液量应以前1 d的小便量加500 ml为宜。如患者伴有发热、呕吐或腹泻,可适当增加饮水量或输液量。这是能否治愈本病的关键条件。

本文所述的三种疾病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密切的联系。其中以肾为本,以肺为标,以脾为制水之脏。三病以脾肾亏虚为本,以风邪、寒湿、湿热、瘀血为标。由于正虚邪实,邪正交争,热迫血行,血络受损,水道不利而见水肿,小便量少或尿血诸证。因此,疏风散邪、利水消肿、止血化瘀、健脾补肾是治疗三病的大法。

对三种疾病尿潜血阳性,我们采用在辨证分型的基础上,合理选择止血药物治疗。如辨证属于热证者,宜选用凉血止血之止血药(白茅根、小蓟等);如辨证属于瘀血所致者,宜选用活血化瘀之止血药(益母草、牛膝、三七、生蒲黄、茜草根、藕节等,酌情应用);如辨证为虚证者,宜选用收敛之止血药(仙鹤草、侧柏叶、紫珠草、阿胶珠等);如辨证属于阴虚者,宜选用养阴之止血药(生地、旱莲草、人工冬虫草制剂――百令胶囊)。与不应用止血药物的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参考文献]

[1]吴廷扬,吴兆怀.肾炎血尿中医治验两则[J].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5(10):603.

[2]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治愈好转标准[S].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103.

中医学的治疗方法范文2

【关键词】 糖尿病高血糖;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130-02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病,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常见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以及消瘦等,糖尿病可引起身体多系统的损害。引起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其中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

1 发病原因

1型糖尿病确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其病因乃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参与,主要由于免疫介导的胰岛B细胞的选择性破坏所致。

1.1 遗传因素

1.1.1 家族史 Ⅰ型糖尿病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有研究报告双亲有糖尿病史,其子女1型糖尿病发病率为4%-11%;兄弟姐妹间Ⅰ型糖尿病的家族聚集的发病率为6%-11%;同卵双生子Ⅰ型糖尿病发生的一致性不到50%。

1.1.2 HLA与Ⅰ型糖尿病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位于第6对染色体短臂上,为一组密切连锁的基因群,HLA在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1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现已证实某些HIA与1型糖尿病的发生有强烈的相关性,在一个有1型糖尿病的家族中,相同HLA抗原的兄弟姐妹发生糖尿病的机会为5%-10%,而非HLA相同的兄弟姐妹发生糖尿病的机会不到1%,上述发现可能解释HIA-DQ和HLA-DR位点的联合出现较单独出现表现对Ⅰ型糖尿病有更高的危险性。

1.2 环境因素 Ⅰ型糖尿病发生常与某些感染有关或感染后随之发生,常见的感染原有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麻疹病毒,流感病毒,脑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及Epstein-Barr病毒等。

1.3 遗传-环境因素相互作用 遗传和环境因素对某个体1型糖尿病发病的影响程度不一,有关环境因素如何启动胰岛B细胞的自身免疫反应过程仍不完全清楚,假说:一旦环境因素对B细胞的损害超过个体遗传决定的B细胞损害的耐受程度,此时便发生Ⅰ型糖尿病。

环境因素通过释放细胞因子如白介素-1(IL-1)或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特异或非特异性损害B细胞,遗传因素起到允许作用和决定B细胞最初损害自身免疫启动的易感性。

2型糖尿病的病因不是十分明确,现一般认为是具有强烈的遗传或为多基因遗传异质性疾病,环境因素有肥胖,活动量不足和老龄化等,其发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抵抗一般先于胰岛素分泌障碍;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或不伴有胰岛素抵抗,虽2型糖尿病具有遗传异质性,但大多数伴2型糖尿病和空腹高血糖的患者特征性表现为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障碍和肝脏葡萄糖产生增加。

2 糖尿病检查项目

尿糖 血糖 尿酮体(KET) 尿蛋白试验(PRO) 尿C肽 尿量 尿素 胰岛素

2.1 尿

2.1.1 尿糖 正常人从肾小管滤出的葡萄糖几乎被肾小管完全吸收,每天仅从尿中排出微量葡萄糖(32-90mg),一般葡萄糖定性试验不能检出,糖尿通常指每天尿中排出葡萄糖>150mg,正常人血糖超过8.9-10mmol/L(160-180mg/dl)时即可查出尿糖,这一血糖水平称为肾糖阈值,老年人及患肾脏疾病者,肾糖阈升高,血糖超过10mmol/L,甚至13.9-16.7mmol/L时可以无糖尿;一般仅用作糖尿病控制情况的监测和提示可能为糖尿病而需进一步检查的指标,尿糖的影响因素除考虑肾糖阈及某些还原物质的干扰外,还常受尿量多少及膀胱的排空情况等影响。

2.1.2 尿酮 尿酮体测定提供了胰岛素缺乏的指标,警告糖尿病患者即将或可能已存在酮症酸中毒,提示需进一步行血酮体测定和血气分析,尿酮体的测定采用硝酸钠与乙酰乙酸反应,形成了一种紫色物质,提示尿酮体阳性,但以硝普钠为基础的反应不能测出在酮体(丙酮,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中在数量上占主要部分的β-羟丁酸,有报道使用含巯基的药物如卡托普利时,可产生假阳性;而如尿标本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则可产生假阴性。

糖尿病患者,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者,在合并其他急性疾病或严重应激状态时,以及妊娠期间,或有不明原因的消化道症状如腹痛,恶心,呕吐等时,应进行尿酮体检查。

2.1.3 镜下血尿及其他偶见於伴高血压,肾小球硬化症,肾小动脉硬化症,肾盂肾炎,肾炎伴坏死或心力衰竭等病例中,有大量白细胞者常提示有尿路感染或肾盂肾炎,往往比非糖尿病者为多见,有肾坏死者有时可排出肾坏死组织,为诊断该病的有力佐证。

2.2 血无并发症者血常规大多正常,但有下列生化改变:

2.2.1 血糖本病Ⅱ型中轻度病例空腹血糖可正常,餐后常超过200mg/dl(11.1mmol/L),重症及Ⅰ型病例则显著增高,常在200-400mg/dl(11.1-22.0mmol/L)范围内,有时可高达600mg/dl(33.0mmol/L)以上,我院1例达1200mg/dl(66.0mmol/L);但此类病者常伴高渗昏迷及糖尿病酮症而失水严重经治疗后可迅速下降。

2.2.2 血脂未经妥善控制者或未治患者常伴以高脂血症和高脂蛋白血症,尤以Ⅱ型肥胖病人为多,但有时消瘦的病人亦可发生,血浆可呈乳白色混浊液,其中脂肪成分均增高,特别是甘油三酯,胆固醇及游离脂肪酸,有时有乳白色奶油盖,其最上层为乳糜微粒,大都属高脂蛋白血症第Ⅴ型,甘油三酯可自正常浓度上升4-6倍,游离脂肪酸自正常浓度上升2倍余,总胆固醇,磷脂,低密度脂蛋白(LDL)均明显增高,尤其是有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病及肾脏病变的糖尿病者,脂质上升更明显,而单纯性糖尿病者则升高较少,游离脂肪酸上升更提示脂肪分解加速,反映糖尿病控制较差,与血糖升高有密切关系,较甘油三酯升高更敏感,高密度脂蛋白(HDL2Ch)尤其是亚型2降低,Apo.A1,A2亦降低。

2.2.3 血酮,电解质,酸碱度,CO2结合力与非蛋白氮(尿素氮)等变化将在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乳酸性酸中毒和肾脏病变等有关节段中叙述。

糖尿病的治疗方法:

糖尿病西医治疗方法:糖尿病治疗的主要目的包括:纠正代谢紊乱,消除症状,保障(儿童患者)正常生长发育,维护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能力;预防各种急性或慢性并发症和伴随症的发生,延长寿命,降低病残率和病死率。在获得上述目的的同时,不应过多限制患者的生活质量。

糖尿病治疗的原则为:持之以恒、综合管理。

糖尿病的治疗不仅包括高血糖的控制,尚需同时针对一些合并症(如高血压、脂质代谢紊乱等)和各种并发症等采取综合治疗。

糖尿病高血糖的治疗一般包括合理运用糖尿病教育、饮食治疗、运动疗法、药物治疗及自我监测等多种手段,尽可能使糖代谢控制正常或接近正常。血糖控制良好:空腹血糖

3 结 语

糖尿病目前还是一种终生性疾病,尚无根治办法。因此应积极行动起来,规范自己的生活规律和饮食习惯,是最重要的也是最牢固的一条防线。如果你已经是一个糖尿病的患者,不必悲观只要长期有效控制,是可以防止和延缓糖尿病慢性合并症的发生或发展的。当然,如果进入了慢性并发症期,那就需要百倍警惕,延缓慢性并发症的恶化。

参考文献

[1] 余咏文,张强英.血、尿β2-微球蛋白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l8(12):958-959.

中医学的治疗方法范文3

1.1转化医学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转化医学提倡以患者个体为中心,强调多学科交叉合作。转化医学作为一个新的领域,从发展走向成熟,需要多专业的交流与协作。在国外转化医学起步较早。2003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宣布了发展生物医学的长期计划,主要是培养具有不同专业背景、能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间互相协作研究的团队。在NIH的推动下,2011年美国已有包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名校在内的38个大学和医学院建立了进行转化研究的医学中心;2005年苏格兰政府与惠氏制药公司合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转化医学合作研究中心;2007年,欧盟实施的第7个框架研究计划,将预算中的60亿欧元用于转化医学研究方面。同时世界著名医学类核心期刊都为转化医学开辟了专栏,相继组建了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JournalofTranslationalMedicine和TranslationalResearch等国际性专业杂志。相比较而言,中国在转化医学的研究和实践方面尚处于初级阶段,但发展势头日趋高涨。2007年上海交通大学成立了专门从事转化医学研究的“Med-X研究院”;2008年上海复旦大学依托其附属医院,率先成立了“出生缺陷研究中心”;2009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组建了“湘雅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研究恶性肿瘤;2011年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建立了国内第一个“神经科学转化医学中心”等。

2010年陈竺等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揭示了砷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的直接药物作用靶点为PML-RARa。这一研究成果对于推动该类型白血病的分子靶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砷剂成功治疗APL的研究成果成为我国转化医学研究的典范之一。

1.2转化医学的研究内容

转化医学是蛋白质组学和基因组学及生物信息学等生物医学发展的时代产物,其中心思想是以解决临床和健康问题为目标的实验室基础研究。转化研究是转化医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主要包括:①分子靶向治疗;②寻找适当生物分子标志物,提高临床辅助技术对临床工作的辅助效力;③药物二期临床实验。此外,还有基因诊断治疗、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基因组药理学与个体化医学。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生物分子标志物的研究。

1.2.1基于分子分型的个体化治疗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及糖尿病等大多数慢性病是多病因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疾病异质性很大,因此,对这些疾病不能采用单一方法来进行诊治。着眼于患者的遗传、分子生物学特征和疾病基本特征进行分子分型,以此为基础实施个体化治疗是现代医学的目标。实施个体化的治疗,可以对治疗方法、药物、剂量进行优化,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1.2.2生物分子标志物的鉴定与运用基于各种组学方法筛选出早期诊断疾病、预测疾病、判断药物治疗效果和评估患者预后的生物分子标志物及药物靶标,如DNA、miRNA、蛋白质及多肽、炎性因子及其通路等,有利于针对性地探索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提高药物筛选的成功率,缩短药物研究从实验走向临床应用阶段的时间。这些分子标志物的开发应用,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指导作用。

1.2.3药物临床实验及研发美国曾有报告称,研制一种新药,从选题到临床应用,平均要用14年的时间。近40年来,美国在恶性肿瘤的研究方面投入2000多亿美元,收获了156万篇研究论文,但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却没有得到显著改变。转化医学通过收集和分析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海量数据,筛选出分子标志物和药物靶标,有效地降低在临床二期实验中药物靶点验证性研究的失败率,提高了基础研究的转化率和速度,为新药的临床应用和个体化治疗研究开辟出一条革命性的道路。

2转化医学与中医药学的基本理念一致

中医学是我国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进入新世纪,中医学先进的理念与落后的技术手段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限制了中医理论的广泛传播及其诊疗技术的普及与应用。然而转化医学的出现为中医药的现代化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转化医学的基本理念与中医药学从临床到基础理论再到临床的发展历程和“辨证论治”的个体化治疗思想不谋而合。

2.1转化医学与中医学的运行模式相同临床实践一直是中医学产生、发展、繁荣的根本原因,从临床积累的经验中抽提理论,再用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的过程是中医药发展的经典模式。基于基础科学与临床应用出现严重脱节而产生的转化医学,其主要目的就是加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联系,将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快速转化为临床应用,同时临床上出现的新问题可以指导基础研究方向。虽然传统中医学不进行实验室研究,但其“临床-理论-临床”这个螺旋上升的模式与转化医学的运行模式是一致的。

2.2转化医学与中医学的理念统一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存在着方法论方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临床医学以系统论为导向,基础医学则以简化论为基础。转化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人的健康除与人体结构与功能相关外,还涉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的作用,这决定了转化医学必然是一种复杂性研究系统。以转化医学为基础的系统生物学应用系统工程的概念、定量分析生物系统若干组成部分的动态相互作用,通过反复计算和/或数学建模及试验来研究复杂的生物系统。中医学是借助古代哲学、自然科学和临床实践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科学,其蕴含的“整体观”、“天人合一”等思想,与系统生物学的理念相统一。

2.3转化医学与中医学所倡导的治疗方式相同现代疾病谱逐渐向慢性病方向转变,其发病原因有多种且机制复杂,以往的单一治疗方法难以奏效。转化医学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患者遗传、分子生物学特征和分子分型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中医学治病的基本原则———辨证论治,其本质就是个体化医学,体现了现代个体化医学的特征。

3中医药转化医学的特点

3.1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原则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精髓,如果中医药的研究忽视中医学的特色,一味地追求细胞乃至分子层面的机制,或盲目地模仿化学药物研发模式,必然导致临床与科研的脱节,最后中医临床只能依据古代经典,缺乏令人信服的科学证据。因此,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必须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3.2以患者个体为中心中医学的整体观既强调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又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密切相关,并建立“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体系,也是一种人本主义的医学研究模式。

3.3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相互促进的连续过程中医药转化医学的实质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基础与临床的整合,具有“实验室-临床-实验室-临床”不断循环的运作特色。中医学也是在不断的临床实践中逐渐发展壮大。只有通过基础与临床之间不断地循环转化,才能促进中医医疗技术水平的整体提高。

4中医药转化医学的实施

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如何开展,如何顺应世界医学发展潮流,是当前中医药界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其中中医药语言现代化和中医临床、中药创新药物研究的现代化是中医药转化医学实施的关键。

4.1建立中医学转化研究机构有条件的研究型或教研型中医药大学、研究型医院或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可采用加盟或联合方式进行资源整合,建立以临床和基础及药物研发为主体,结合中医古籍研究的跨学科中医药转化研究中心,并吸引相关企业共同参与,以平台管理方式进行统一部署和联合攻关,构建起一条高效率的转化链。此外,也可以通过内部选拔或对外招聘的方式组建一个交叉学科研究室。此外,生物医学信息学为解决转化医学相关问题提供了一系列方法学,其研究者应该成为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团队的核心成员。

4.2加强转化医学推广教育和转化型人才培养长久以来,基础研究领域人才的提拔和奖励主要依据研究者的论文,而不是其带来了多大的临床效果。而临床医生则缺少时间去阅读相关文献,这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基础研究与临床之间的交流。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加强基础研究者和临床医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当前中医药基础研究的人才队伍建设比较薄弱,整体科研水平较低,知识结构也较单一,学科渗透和交叉能力相对欠缺,对世界医学最新进展和前沿动态信息了解滞后,创新能力不足。因此,需要加强对既懂中医又具有现代西医科学实验技能,并有转化医学理念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国内中医药大学与开设的中医学国家理科基地专业是一个很好的探索。

4.3加大扶持力度与政策引导长期以来,高昂的经费支出是造成转化医学研究发展十分缓慢的核心问题,原因在于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临床的转化过程成本高,前期的巨大投入使许多企业和医疗机构失去投资的动力。其次,中医药转化研究的过程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利益协调,很容易在关键环节产生脱节现象。因此,政府除了要在政策上加以倾斜和扶持,引导大型企业赞助中医药转化研究外,还应制定有效的体制、规定,将各学科、各部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团结高效的研究团队。

4.4紧密结合中医特色和优势,展开中医药转化研究中医药转化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需求,有助于更好地促进和加快中医药向更深层次水平迈进。中医药转化研究的开展应紧密结合中医特色和优势。主要包括:①重视中医经典的指导作用:2006年颁布的《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中医药发展的“继承、创新、现代化、国际化”四项基本任务,强调在“继承”基础上加以丰富发展、充实完善,才会有中医的创新。②推动经典复方的方剂组学研究:方剂组学以中医方剂作为研究内容,以提取物的质量控制为前提,以临床疗效为基础,然后应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明确其作用靶点、研究其调控机制。③协作进行病证结合的转化医学研究:陈可冀院士认为,西医诊断与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充分体现了中西医两种医学的优势互补,是中西医结合的最佳模式。④注重结合中医临床:进行中医药转化研究时,必须充分体现中医整体观及辨证论治的特色,针对证候的分类、治则治法、方药选用、证候转变、疗效评价等关键环节,应用各种组学技术,筛选出不同层面的与证候发生发展、辨证分类、治法方药和疗效评价相关联的敏感性生物标志物群,并给予其在脏腑及四诊信息中的定位。

5结语

中医学的治疗方法范文4

1渊源与发展

《周易》是中国经典文化的“原体”有“群经之首”之称,她通过卦的形象变化来寻求自然、人化的规律。生动的反映了中国古代朴素而丰富的辨证法思想,极大地深化了中华民族的理论思维。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是通过进取诸身、远察诸物、取类比象的方法而建构的,这正是《周易》所创,所以说医源于易。明代张介宾的“医易同源”论曰:“易者易也,具阴阳动静之妙;医者意也,合阴阳消长之机。虽阴阳已备于中医学#而变化莫大于《周易》。故曰天人一理者,―此阴阳也;医易同源者,同此变化也。岂非医易相通,理无二致,可以医而不知易乎?”医易同源,不仅是指在世界观、方法论上的一致,更重要的是指理论形态的合一。

中医发源于先秦,其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秦汉,经历了三次发展,第一次出现于战国到秦汉时期,此期《黄帝内经》的产生标志着以整体观念为基本特征的中国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该书基于秦汉以前的天文、历法、气象、数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的重要成果,在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下,总结春秋战国以前的医疗成就和治疗经验,确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成为中医学发展的基础和理论源泉。《黄帝内经》与确立辨证论治原则的《伤寒杂病论》、系统总结药物学的《神衣本草经》以及《难经》和《黄帝内经》被历代一家奉为四大经典,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第二次为唐、宋、金、元时期,此期各种专科和综合性论著层出叠见,金元四大家学术思想各具特色,各有创见,均从不同角度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第三次为明清时期,吴又可提出治疗传染病的学术见解,创立了温病学说,与伤寒学说相辅相成,成为中医治疗外感热病的两大学说。此期,李时珍《本草纲目》问世,而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标志着古典形态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成熟。

中医学以“气一元论”为指导思想,以藏象经络学说为核心,以阴阳五行学说为说理工具,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疾病的病理变化;运用望、闻、问、切四诊手段,诊察病情;运用八纲、脏腑、经络、精气血津、卫气营血“六经”和“三焦”等多种辨证方法,根据病情表现,辨明疾病的症候,确定相应的治则治法,采用中药、针灸、推拿等多种治疗手段治疗疾病。在治疗疾病时,强调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

西医源于古希腊文明,最早创造医学体系的是爱奥尼亚地区柯斯岛上的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年左右),以他的名义流传下来的著作集成《希波克拉底文集》是有关西医的第一本著作。希波克拉底创建了体液理论,认为人身上有4种体液,即血液、黄胆汁、黑胆汁和黏液,这四种液体的流动维系着人的生命,它们相互调和、平衡,人就健康;如果平衡破坏,人就生病。希腊化时期,盖伦(公元130-200年)总结了希腊医学自希波克拉底以来的成就并基于大量的解剖实践和临床实践,创立了自成体系的医学理论。盖伦的医学理论在欧洲持续了一千多年直到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迎来了西方科学技术的大发展,16-17世纪,维萨留斯通过人体解剖校正了盖伦的人体生理结构,出版了伟大的著作《人体结构》》标志着解剖学的诞生。哈维等则发现血液循环理论,将物理学、化学的概念引入生物医学中。显微镜的发明不但确立了“细胞”概念而且认识了微生物。18-19世纪,细胞学、实验生理学、遗传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等学科的建立标志着现代医学的诞生。巴斯德灭菌法的发明使手术死亡率降到15%,而疫苗的发明使传染病有效控制,标志着现代医学走向成熟。20世纪抗生素和化学药物的出现使现代医学完全进入了实际应用时代。50年代,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奠定了70年代基因工程技术的诞生,使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生命的探索、操作和创造成为可能。西医学发展达到了巅峰。

西医学把人简化为生物学客体,注重人的组织器官、细胞、分子属性,是通过解剖尸体,用实验做出生物学等指标来解释人体的生命现象和规律。把人的疾病与健康问题还原为生物的、物理的、化学的问题。认为疾病是由某些生物、化学、物理等致病因子,对人体某一部分的损害,或人体缺乏某些必需物质所致。因而一旦特定病因被查出来了,诊断便确立。治疗上,西医是依靠药物等治疗手段,针对致病因素进行对抗治疗,强调消除人的病。

量子中医学是中医理论现代化的科研成果,它是基于在科学、哲学层面的充分比较中医之气与量子的本质特性特征,提出“量子表征中医之气”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利用量子理论、自组织理论、(耗散结构理论论)、特别是机体电磁辐射的相干性理论,揭示中医理论的阴阳、五行、藏象、经络、天人相应、药性等学说的科学内涵。拟用量子理论等现论转化中医理论,建立现代的中医诊察和实验研究体系。其基本思想是以整体观和辨证唯物论为哲学思想,以量子理论等现代学科为理论基础,基于机体电磁辐射场表征中医人体之“气”的观点,运用微观状态的电磁辐射光(量子)辐射、能量(热)等量子形式,研究阐述中医理论关于人的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科学。概括的讲,量子中医学就是在机体电磁辐射层面研究人体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一门学科。当然,量子中医学目前还仅仅是个概念,形成一个完整学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大量的理论和实验层面的支撑。但随着中医理论科学内涵的揭示,量子中医学的雏形已经形成。

2科学哲学观

中医学的哲学观同中国古代哲学观,为辨证、有机唯物主义,主要以取象思维为主。其方法论为思辨。中医药学是采用模型建构、整体认知、直觉观测、动态把握的方法来看问题。其特点为:①整体观,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在病理上相互影响。而且人体与自然界也是密不可分的,自然界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人体生理病理转化,人类在能动的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维持着正常的生命活动。②功能性,中医学在认识解剖形体的基础上,特别重视人体的功能活动,常常从这一角度分析和认识人体的生命规律。③恒动性,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不断发生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而维系着形气相互转化过程的机体,人的生理和病理过程是机体气的动态平衡和失衡的过程。

西医学的哲学观为机械唯物主义,以还原分析论为其方法论,其思维方式为逻辑思维,西医学是采用物质分析、数学定量、实验实证的方法来看问题^其特点为①将人体视为各个零部件的组合。主要从病灶局部出发,用微观的、分析物质结构的方法及实验手段,来研究和认识人体的病灶一一人的病。②注重结构忽视功能,以解剖学为基础,着重研究人体的形体器官和化学构成,认为人是一台机器,只有物理的关系,而没有情感的融通。缺乏对人的整体生命的考察。③注重人体生理、病理的静态、局部忽视其变化、动态及整体。

量子中医学的哲学观与中医学相同,为有机、辨证唯物主义,其思维方式则以逻辑思维为主,方法论以还原、综合并重。量子中医学是中医学理论框架下,利用量子理论等现论转化构建而形成的。其特点与中医学有诸多相同点,①整体观,量子的通讯联系性可以将具有电磁辐射的万物联系起来,具有整体观外,量子组成的电磁场在宇宙的空间中伸延且没有边界,表现为整体性;量子的纠缠性、非定域性、超距作用等特性,更深刻的刻画出量子的整体观的属性,②功能性,机体的量子是机体内非分子型的通讯信使,机体电磁辐射是生命现象基础特征,其形成的电磁辐射场具有高度相干性,与生命体系相互关联,是调节生命功能和生命状态的有效途径。③恒动性,电磁辐射都是恒动的、永无静止的。④量子可以通过基于光电效应的仪器,定量的测知机体辐射的量子的数目、频率及量子统计,从而分析生物体系(如:人)的状态。与中医气的可察性相比,量子的可测性更客观更缜密,这是量子中医学建立诊察和实验研究体系的基础。

3支撑学科

中医学的支撑学科是中国古代哲学,以中国古代哲学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作为其思辨工具。这是目前唯一的不但以哲学作为其指导思想而且以哲学作为其说理工具的自然科学范畴的学科。造成了中医理论抽象化、概念模糊化、诊察方法主观化,缺乏现代科学的清晰性、严密性和可证性等基本特征,使中医的特色和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显现,而且难以理解和掌握。

西医学的支撑学科为16-19世纪发展起来的经典物理学、化学等近代科学体系,西医学以经典的物理学、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为基础,建立了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病原生物学等为基础的医学理论体系和诊察及实验研究体系,形成了西医的生物医学模式。具备现代科学的清晰性、严密性和可证性等基本特征。

量子中医学的支撑学科是量子理论、自组织理论、机体电磁辐射的相干性理论以及电磁理论等现代科学体系。量子中医学是用量子理论等现代科学转化中医学的阴阳五行、气等哲学思辨工具形成的学科,是在机体电磁辐射层面上研究人体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基于量子的强度、频率及量子统计等建立起诊察和实验研究体系的。

综上可见,中医学、西医学、量子中医学的支撑基础学科不同,决定了其研究层面不同,中医学是以人体之“气”这一抽象的物质概念为研究对象,西医学是以机体的器官、细胞、分子为其研究对象的,量子中医学是以机体的量子、(电磁辐射)为研究对象的。

4临床诊治

中医理论是基于“气一元论”思想建立起来的,认为气是世界的本原,整个宇宙都是由气构成的,人的生理、病理转变也是气的使然,气的阴阳平衡是衡量机体健康与否的标准尺度,气的状态是由医者通过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等四诊之诊察方法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利用八纲、脏腑、病因、病机等中医基础理论,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即气的状态。然后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如方剂、针灸、推拿等,这一过程中医称为辨证论治。

四诊诊断方法依据有三条:①司外揣内。意为通过观察、分析病人的外部表现,测知其体内的病理变化。②见微知著,通过观察局部的、微小的变化,测知整体的、全身的病变。人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其任何一部分都与整体或其它部分密切联系,因而局部可反映整体的生理、病理信息。③以常达变,即以正常的状况为标准,通过对比发现太过或不及的异常变化。意为以健康人体的表现或状态去衡量病人,即可发现病人的异常之处及病变所在,从而为做出正确的诊断提供线索和依据。

中医主要应用源于天然的中药和以疏通经络为主的各种非药物治疗,用中医药理论对药物进行复方组合,对人体进行有重点的整体治疗。在大量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先者们根据不同的症候总结出大量的相应的药方,这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智慧结晶,有是证用是方是中医的重要医则。中医主要是通过调整机体的状态恢复患者的健康的,以治未病为主的,所以其治疗的范围有限。

西医在诊断疾病过程中,根据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并借助于各种实验仪器设备及检查技术对疾病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包括病因诊断、病理解剖诊断、病理生理诊断等方面。

西医主要应用化学药品和手术治疗,消除病原体的侵袭和弥补机体的代偿功能。随着技术的发展,西医治疗还有放射治疗,介入治疗,透析治疗,物理治疗等等。在治疗疾病的不同阶段,西医可能会采用一种治疗方法,或一种方法为主同时采用多种治疗方法。

西医学的治疗原理是针对病变的特异性病因、病理,运用药物的化学作用性质和方式,形成特异性地消除病因、纠正病理的治疗。治疗思想是针对病因、病理、病位以直接控制的逆施性对抗疗法。治疗手段的选择和设计是以能够特异地消除病因、纠正病理为标准,治疗活动就是运用这种手段去消除病因、纠正病理的过程。随着观测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向更低的微观层次深入,越来越趋向于在分子水平的层次上理解疾病和医学现象。

量子中医学是在传统中医的框架下,用量子理论转化传统中医哲学内容构建的,认为量子可以表征中医之气。其诊断方法是用生物光子分析系统或其他检测生物超微弱发光、电磁、热能等仪器检测机体的量子行为,定量确定机体的状态,通过建立机体量子的行为与方剂、针灸等的定量数理关系,实施治疗的。量子中医学的治疗方法和治疗理念与传统中医学一样,最大的区别在于量子中医学实现治疗的定量化,中医学则是定性的。

5讨论

中医理论源于东方文明,西医理论源于西方古希腊文明,量子中医学却是用源于西方文明的量子理论转化来自东方文明的中医理论而来的。他们有相同的目的性即抵御人的疾病保障人的健康。

中医学是建立在人体之“气是构成并维持人生命活动的最重要、最基础的物质”这一哲学抽象概念之上的,量子中医学是建立在人体之“气是机体电磁辐射场”这一具体物质概念之上的,中医学“气”的概念是哲学层面的概念是彻底的、绝对的,量子中医学“量子”的概念是物理层面的概念,是实在的、可定量检测的。量子中医学认为量子与气具有同构性,而西方传统的思想文化以原子和还原论为代表,认为“原子”是世界万物的本原;量子中医学是以中医学为实践基础,以量子理论等现代科学为理论基础建立的学科,同中医学一样强调人体生命的功能变化规律,西医是以经典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近代科学为支撑建立的学科,强调人体生命的结构变化规律,强调征服自然。中医学以中国古代哲学为支撑学科,以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哲学思辨工具为其说理工具。中医学和量子中医学重视机体的整体性、恒动性、功能性,形神统一,西医则重视脏器和细胞组织分析、强调局部、静态、结构,排斥精神因素;中医学重唯象研究,强调阴阳平衡,而量子中医学和西医学则重实证研究,注重实证分析、综合。量子中医学从机体电磁辐射层面研究人体;西医学从分子水平研究人体,中医学则从整体水平来研究人体的变化;中医学的诊断擅长司外揣内的功能观察法,辨证逻辑和定性分析,量子中医学和西医学的诊断尽可能运用一切科学技术发明,以定量检测为主;治疗上中医学和量子中医学是以天然的中药、针灸、拔罐等通过调整机体的状态,调动机体的抗病潜能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并用多种药物配伍,多种方法并用来提高疗效,侧重于治未病,西医治病则主要是以化学药物、手术等为主要工具,通过对抗局部病灶达到消除疾病的目的,侧重于治已病。

量子中医学刚刚形成,是基于中医现代化研究的结果,其理论性实践性都是初步的、尚未完善的#需要大量的长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中医学和西医学已分别诞生了两千多年和四百多年,理论成熟,临床实践丰富。

中医学的治疗方法范文5

中医学是建立在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基础上的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核心的医学体系,它有着敬千年的历史,是一门典型的经验医学。尽管如此,中医学中依然包含着部分循证医学的理论和观点。中医学重视文献的收集与整理,重视运用前人的经验,重视个人经验的总结,强词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强调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强调治疗疾病与改善生活质量的统一性。由此可见,中医学与循证医学研究的本质同样是注重证据,同样注重治疗的安全性与整体疗效。

然而,由于时代的局限,传统的中医学缺乏前瞻性的研究,更多的是疗效总结,疗效缺乏量化,可重复性差,缺乏客观的评价标准,以致许多临床有效的方法得不到承认和推广,一些疗效不确切的方法却被反复用于临床,产生不良后果,严重束缚了中医学的发展。

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有关文献最早可以追溯到张仲景的《金匮要略》,然而近二千年过去了,中医药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地位依然没有得到普遍承认,究其原因虽然是多方丽的,但缺乏科学的试验方法和客观的评价方法是最主要的。笔者浏览了近2年来的相关文献,体会是有喜有忧,忧多于喜。可喜的是有部分研究者已经自觉地在研究过程中运用循证医学的观点和方法,试验中有足够的样本量,有对照组,有客观、量化的评价指标,注重患者的自我评价,更有部分研究将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既重视四诊所得,也重视证型与生化、病理、免疫等指标问的联系,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说服力。令人担忧的则是大部分文献的内容仍然停留在个案报告、病例总结、不可比的对照试验以及缺乏大样本、多中心和严格随机对照的试验,所用的评价指标单一或局限,缺乏系统的评价方法。目前的情况是,在国内杂志中,有关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文章很多,但能够在权威杂志上刊登和能够在有影响的学术会议上宣读的文章却极为罕见。因此,要提高中医药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研究中的地位和影响力,除了需要做很多大量的工作外,最重要的一点是自觉地尽可能遵循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的原则,使研究工作真正具有价值。

在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研究中如何应用循证医学?

首先,应尽快出版立足于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的风湿病杂志。循证医学的根本目的是将证据用于临床实践,绝大部分证据来源于权威杂志,而目前国内仅有西医方面的风湿病杂志,没有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的风湿病杂志,与中医风湿病研究有关的文章只能在综合的中医杂志上发表,这种状况制约了中医风湿病研究论文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也不能真实反映中医药在风湿病研究中的地位。因此,出版立足于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的风湿病杂志,培养具备专科基本知识和循证医学基本理论的编辑人员,是提高中医风湿病研究人员的科研素质,保证研究论文质量和水平的前提条件。

其次,开展对证型规范化、客观化的研究。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灵魂,辨证又是其中的关键。传统的中医是通过医生埘患者的“望闻问切”,经过综合分析与归纳,确定疾病的最后属性,判断的结果既受患者陈述的干扰,也受医生临床经验的影响,因而缺乏重复性。如果没有统一、规范的证型,就不可能进一步开展疗效的研究。阅读近年相关文献,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分型可渭五花八门,虽然国家中医药局曾颁布过6种证型作为研究规范,但由于缺乏大样本的流行病学研究,且疾病本身存在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的特点,因此常出现6种证型以外的其它证型,如寒热错杂型、虚实夹杂型等。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开展以地区为单位,多机构参与的大样本的证型研究,经过评价分析,确定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证型与次要证型。要使证型客观化,就必须制定类似西医诊断标准的辨证标准,在辨证时严格参照辨证标准进行辨证,这样才能提高研究结果的可信度。

第三,提倡多个单位的协作,协定卡¨统一的对照组。循证医学认为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所得出的结果可靠性最高。这样的试验是目前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研究中比较缺乏的。因此,对于一些临床报道较多,有一定疗效的方剂或成药,如桂枝芍药知母汤、雷公藤制剂等,采取多个单位参与,收集尽可能多的病例,设计出随机对照试验进行临床研究,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对照组的设置是评价研究结果的重要指标之一。笔者认为,在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中,不必回避与西医疗法的直接对照,原因之一是中医药治疗的疗效是肯定的,其次是为了与世界医学接轨,使中医疗法得到国际公认。所以在需要设置对照组的研究中,国内可以协定将国际上普遍承认的治疗方案作为对照组的治疗方法,如NSAIDS+MTX或NSAJDS+MTX+ SASP等。

中医学的治疗方法范文6

目前的针灸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由于受现代医学的冲击,往往偏向和习惯于运用或单纯运用现代医学之解剖学、生理和病理学知识来指导临床实践和解释针灸的作用原理,因而在临床中常常选取病变局部及其关联部位的腧穴或者是选取经验穴来治疗疾病,科研上常常借助于现代实验方法来研究针灸的作用机理,这种以现代医学“白箱理论”思维模式指导下的临床和科研活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针灸医学的发展,并为其科学性提供了部分证据,但同时又使针灸疗法这一古老的、极具中医特色的重要治疗手段失去了它的本来面目,丧失了它在治疗慢性病和疑难病中的优势。本文试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阐述针灸医学在认识人体生理现象、病理变化和治疗疾病过程中所体现和运用的整体思想,旨在引起同仁对整体观念在针灸医学中的重要性给予重新重视和注意。

1何为中医整体观念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是在唯物论与辨证法思想指导下,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活动而逐步形成的。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两大特点,也是中医学的精髓所在。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和外界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之间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与内外环境统一性的思想,称之为整体观念。由此可见,中医整体观念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①人体本身的统一性。意思是指人是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人是一个由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脏腑经络、四肢百骸及所有组织器官组成的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协调,病理上又是相互影响。②人和外界环境的统一性。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即中医所说的“天人相应”与“天人合一”,同时也包括人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灵枢•邪客篇》明确指出:“人与天地相应也”;《灵枢•岁露篇》亦曰:“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中医学认为,人是禀受天地之气而生,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中所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正如《素问•六节藏象论》中所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但自然界的气候和地理变化又对人体产生影响,如四季之温热寒凉,土地之高下柔刚,日月之斗转星移,都会对人体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人对自然环境的变化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其能力是有限的,如果超过了人体调节功能就会发生疾病。人与其外界的社会环境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如中医学中的“七情致病”学说认为,不理想的生活、工作环境及经济状况变迁等社会因素均可引发七情致病。

2中医整体观念

在针灸医学中的体现针灸医学中,常运用人与自然界统一性的整体观念来对人体经络、腧穴等生理结构及其功能活动加以说明。例如《难经•奇经八脉篇》第二十七难中曰:“圣人图设沟渠,通利水道以备不然。……此络脉满溢,诸经不能复拘也。”经文借用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来说明奇经八脉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和必然:人们在地面上设计水沟水渠,目的是为了通利水道,以备未时之需;人体亦然,在大自然是沟渠湖泊,在人体就是奇经八脉。又如古人在进行腧穴命名时也体现了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①借用自然界山水地貌而命名人体腧穴:如承山,近于外丘此当其下故曰承山;大陵:劳宫历掌骨有如历丘陵故曰大陵;其它类似腧穴命名还有四渎、外陵、外丘、支沟、阴谷等。②以天象、建筑物而命名:譬如,“天”指上部、“地”指下部,“宫”、“阙”居中,“廊”“窗”居两侧。地机穴因其脉自阴交而上,至此交过肝经之上,如经纬互综故名地机;上星穴因有如星之光上悬故名上星;其它类似腧穴命名还有璇玑、紫宫、玉堂、听宫、步廊、神门、气户、内庭等。将自然界水流比拟为人体气血而从功能特点上命名人体腧穴:如太渊,脉之会也,气之始此为渊海;血海,言其血所生之海也;涌泉,肾为水,此其泉之始达也;类似腧穴命名还有经渠、太溪等。

3中医整体观念对针灸临床的指导

中医对疾病的治疗是建立在“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整体观念的基础上。《医门法律》在强调中医整体观念时指出:“凡治病,不察五方风气,服食居处各不相同,一概而施治,药不中窍,医之过也。”中医处方用药如此,针灸作为非药物治疗方法的中医特色疗法亦不例外。

3•1取穴时强调人体经络脏腑之间的整体联系性由于人体本身各脏腑、形体和官窍之间生理相关、病理相联,因此治疗上就必须在注重局部的同时更应强调整体的调节。针灸医籍中所强调的“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知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及“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素问•五常政大论》)等,足以说明针灸治疗就是根据经络联系的整体性、通过对局部腧穴的刺激来调节全身机能状态从而发挥作用的。例如在具体临床中采用针灸治疗落枕时,有人认为因颈部有手三阳经所过,因此落枕这一局部病变与此三脉有关,临床治疗时除取颈部穴位局部治疗以外,还应当按疼痛部位循经选取手三阳经穴进行整体调整才能取得好的临床疗效。

3•2针灸方法应四时季节变化而变化中医治疗学中所强调的“因时制宜”,就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依据自然界时令节气的阴阳变化规律,结合机体的机能状态,从而采用适宜的防治方法的一种学术思想,也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防治原则。如《素问•疏五过论》记载:“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之阴阳,四时经纪”;《素问•八正神明论》也强调:治疗疾病时必“先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以候气之浮沉,而调之于身”;“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是以因天时而调气血也。”人与天地相参,与四时相应,季节变化对人体有一定影响。如《素问•四时刺逆从论》云:“春气在经脉,夏气在孙络,长夏气在肌肉,冬气在骨髓。”《素问•金匮真言论》云:“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可见,季节气候不同,气血分布有别,疾病发生各异,针灸选穴与手法必须“因时制宜”,即所谓“春夏秋冬,各有所刺,法其所在”(《素问•诊要经终论》)。具体有如《灵枢•四时气》所云:“春取经血脉,分肉之间,甚者深取之,间者浅取之;夏取盛经孙络,取分间,绝皮肤;秋取经俞,邪在府取之合;冬取诸井,必深以留之。”又如《素问•诊要经终论》所记载的“春刺散俞,及与分理,血出而止,甚者传气,间者环也;夏刺络俞,见血而止,尽气闭环,痛病必下;秋刺皮肤,循理,上下同法,神变而止;冬刺俞窍于分理,甚者直下,间者散下”等等即是。《难经》中也有关于随四季气候变化采用不同针刺手法的论述,如《难经•用针补泻篇》第七十难中分别论述了两类“因时制宜”针刺手法的原理:第一种是“春夏刺浅,秋冬刺深”,因春夏气候由温转热,阳气浮而上,人体之气亦渐趋于外,因此在应用针刺手法上,应当浅刺;秋冬气候由凉转寒,阳气沉而下,人体之气亦渐趋于内,因此在应用针刺手法上应当深刺。第二种是“春夏各致一阴,秋冬各致一阳”,即在春夏季节,开始下针时要深刺,达阴气所在部位得气后,再将针提举,引出阴气上达阳分;在秋冬季节则反之,以送阳气深入阴分。现今临床延用的在三伏天用艾炷灸或穴位贴敷肺俞及大椎以防治冬季易发的哮喘等肺系疾病,实际上就是依据《灵枢•病传》:“病先发于肺……冬日入,夏日出”而设的冬病夏治的一种治疗方法,它同样体现了中医“天人相应”、“因时制宜”的整体思想。这种将人与自然界的节气联系起来整体考虑的“节气灸”,不仅从整体角度全面综合考虑机体的正邪关系,更考虑到了人与自然环境的联系以及自然环境特殊变化与人体阴阳气血的关系。

3•3地域不同选择的治疗方法不同中医整体观念认为,人和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地理环境对人体的健康有一定的影响。我国早在商朝就已认识到地理环境可以影响人体的生理、病理,至春秋战国时便有了较为详细的记载,如成书于春秋战国时的《周礼•大戴礼》云:“坚土之人肥,虚土之人大,沙土之人细,息土之人美,耗土之人丑。”指出土质的不同,人体体质存在“肥、大、细、美、丑”等差异。《黄帝内经》中也有关于区域不同而六之邪则各有偏胜的记载,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指出“东方生风”、“南方生热”、“西方生燥”、“北方生寒”、“中央生湿”。《素问•五运行大论》亦云:“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意思是说东方风气较盛,南方热邪较盛,西方易生燥邪,北方易生寒邪,中央则易生湿邪;地势高者寒气偏胜,地势低者热邪较盛。人和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地理环境可以影响人体的生理、病理,因而地域不同治疗方法也应有所不同。吴颢昕通过对中医巨著《黄帝内经》的分析和归纳总结认为,《黄帝内经》从人的体质、寿命、性格,以及病邪、病种等多方而详细讨论了地理环境对人体的影响,提出了“一病而治各不同”的“因地制宜”的治疗原则,为“因地制宜”治疗原则奠定了理论基础。《内经》中记载了“因地制宜”的具体方法:东方“其治宜贬石”,西方“其治宜毒药”,北方“其治宜炙”,中央“其治宜导引按跷”,南方“其治宜微针”,以及“西北之气,散之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