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畜牧业的作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畜牧业的作用范文1
[关键词] 畜牧业 信息化 现代畜牧业 建设
21世纪是一个以信息与科技为主题的新世纪,信息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就畜牧业行业而言,大力推进畜牧业信息化建设,在提高畜牧业信息服务水平、促进畜牧业信息服务科学化等方面都有着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一、信息化对现代畜牧业的推动作用
1.信息化可以提高畜牧业的科技含量
一个地区的畜牧业和一种产品是否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是要有品质优势、规模优势, 而品质优势、规模优势的形成,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优势。任何一项畜牧业科技的研究、突破、推广, 无不是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结果。要提高畜牧业的科技含量, 首先就要掌握世界科技的最新动态, 抢占科技的制高点, 把这些最新最优的科技成果以最简化的手段传授给农民; 同时, 还要大力提高农民接受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这个过程的完成, 需要大力研制开发科技成果, 不断引进消化科技成果, 高速转化利用科技成果, 真正把畜牧业的发展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畜牧从业人员素质的道路上来。实现这种转变, 关键要有雄厚的信息技术基础, 信息化可以起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居世界领先地位的重要作用, 它是推动畜牧业科技进步、加速畜牧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
2.信息化可以加速畜牧业产业化进程
畜牧业产业化是贴紧市场、知识密集程度高、系列化生产经营配套、企业化集团优势突出的市场畜牧业, 可谓是现代化畜牧业的雏形。信息化对它的推动作用更为突出: 一是通过信息化把畜牧业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去发展; 二是通过信息化把强优畜牧业企业联合起来, 打造航空母舰, 形成跨国竞争的巨大优势; 三是通过信息化开发网上贸易和信息平台, 直接建立畜产品交易的快速通道, 如长治市畜牧兽医应急指挥系统、晋中市网格化信息平台等就是这种信息平台。
3.信息化可以促进畜牧业经济增长方式产生质的变化
信息经济是以现代科技为核心, 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上, 它一改过去那种资源与资本的总量和增量决定经济成败的模式, 而将谋略和决策意识深化到创新和集约化利用资源上。畜牧业科技的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生产成本, 节约了资源消耗, 在产出增加或产出不变的情况下, 信息化可把资源效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以增强效益, 这既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 也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害所在。
4.信息化有利于畜牧业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安排生产经营
科技进步和市场经济是推进畜牧业现代化的两大动力,而今, 如果离开了信息化, 任何企业和个人都很难在市场经济中获得成功。我国地域辽阔, 气候、土壤、环境条件十分复杂, 畜牧业生产情况和畜牧业经济状况差别很大, 即使在一个省的范围内也是如此, 只有依靠畜牧业信息化, 政府才能做出及时、正确的决策。而且我国已加入 WTO, 国际市场的供求状况和价格直接影响到国内农业生产; 畜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 使国际畜产品市场对国内生产也产生了日益加深的影响, 可见连通全球的市场信息网络将成为畜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
二、畜牧业信息化面临的问题
畜牧业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建立在网络化的基础之上。面对数字化大潮,我国的畜牧业信息化的发展在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进程中取得了不少成效,但总体而言,在其建设过程中依旧存在着不少问题。我国畜牧业信息化水平相对比较落后,主要表现为:我国畜牧业信息资源的收集、加工、传递、利用等环节,目前还处于分散的、单一的、粗放的和手工的自发阶段,信息资源的分散性、信息服务的内向性、信息联系的纵向性、信息更换的滞后性都直接影响了畜牧业信息的利用率。由于受地域的限制和传统畜牧业的束缚,畜牧业资源环境信息量巨大、信息分散、数据形式多样,同时信息技术开发人才缺乏,农民素质不高、信息化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造成了目前的畜牧业信息化普遍存在不足。
三、我国畜牧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我国畜牧业信息化的建设暂时还处于探索和未成型的阶段。信息化服务共享标准、共享原则和政策、数据标准仍未形成全国统一的规范,这是一个有待继续解决的课题。同时,信息数据来源复杂,给信息服务共享带来一定的难度,这也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难题。建设集约化、专业化和优质高效的现代畜牧业已经成为必然。在推进畜牧业信息化的过程中,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及通讯技术,把畜牧信息及时与准确地传达到用户手中,实现畜牧业信息在线服务支持的网络运行,为数据的网络在线服务开辟了新的内容,有效提高了办事效率,使畜牧业信息服务更加便捷利民。畜牧业信息化建设将是复杂的、知识高度密集的、大规模综合集成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社会发展需要必须完善的工程。畜牧业信息化可以使畜牧业基础设施的运转、畜牧业技术的操作、畜牧业经营管理运行,通过网络信息的传输全面实现自动化调节和控制。畜牧业信息化的发展将减少重大生态建设的盲目性,为国家创造巨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促进畜牧业产业的持续、健康和跨越式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邹剑敏,黄胜海.对我国畜牧业信息建设与应用的思考[J].农业网络信息, 2007(1): 4~9.
[2]张晓航.畜牧业信息化建设推进现代畜牧业[ J].今日科苑,2007(16): 30.
畜牧业的作用范文2
关键词:农村;农业;改进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003-01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随着不断的发展,我国的畜牧业更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已然位列世界畜牧业大国之中,是世界上养鸡、养猪最多的国家。畜牧业也渐渐得到了多数人的重视,更是成为了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并且散养也多分布在主要的乡村,因此不免的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大多生产设施差、管理粗放、养殖环境恶劣、疫病容易滋生。所以在这种的饲养模式下对于一些疾病的治疗、免疫注射、劁骟、药浴等工作主要由乡村兽医承担。因此,我们的乡村兽医队伍就成了农村畜牧兽医技术服务的主力军,也承担起了宣传、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发展畜牧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职责。本文从乡村兽医存在的必然性入手论述乡村兽医工作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是提升我国畜牧业竞争力的需要;是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需要;是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从整体看,散养仍是我国畜牧业生产的主要形式,散养畜禽主要分布在乡村,大多生产设施差,管理粗放,养殖环境恶劣,疫病容易滋生。这种饲养模式下的疾病诊疗、免疫注射、劁骟、药浴等工作主要由乡村兽医承担。据统计,目前全国约有66万乡村兽医,他们肩负着保障畜牧业发展和人民吃上放心畜产品的卫士职责。
一、兽医在乡村的重要性
散养作为我国畜牧业生产的主要形式,存在有以下几种缺陷:生产设施差、管理粗放、养殖环境恶劣、疫病容易滋生。因此在这种的散养模式下家畜的生长环境就存在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容易导致容易生病等问题,这些的工作就主要落到我们兽医的身上了。因为是散养所以这也就决定了我们兽医的工作分布也是分散开来的,换句话说就是因为畜禽的养殖是千家万户的散养,每户养十几、几十只家禽(鸡、鸭、鹅)、几头猪、几头牛,养禽主要是过年过节自宰用的,而我们兽医的队伍也就是分散开来的,这样才能满足农村对于兽医的需要性。因此,乡村兽医由于自身的优势自然就成了当前农村动物疫病防治的重要力量。通过从工作目标、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角度的研究,可以总结出乡村兽医应该有四个基本属性,即社会属性、民间性、服务性和实践性。
二、乡村兽医队伍的工作内容
我们工作的对象就是农村散养的动物及牲畜,从事以预防临床检查治疗为基础的活动。在工作的过程中难免的要和广大畜主亲切接触,从而可以给他们提供咨询诊疗服务,并且帮助他们学习关于牲畜养殖的知识,让他们提高家畜的免疫力,这也是现代农村畜牧生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乡村兽医这种前哨和基础功能及其独立性,决定了这一行业的民间性性质。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可以用专业技术预防和解决动物疫病诊疗和疫病控制方面的问题;在工作过程中力图解除家畜病患,减少养殖损失,维持畜牧生产顺利进行,始终是处于与生产主体伴随的辅助地位,与主体有着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乡村兽医的这种辅助功能决定了这一职业的服务性性质,即它不单独地直接创造价值,但没有它生产主体就会遭受损失或失去价值。因此,乡村兽医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对于其自身存在和发展至关重要。从工作方式看,执乡村兽医必须进行临床检查,包括临床病理检查和治疗工作。所以,他们不仅需要深厚的兽医理论知识,更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动手能力,并且能够不断学习,应对疫病类型不断发生变化的新情况。作为一门实验科学的实践者,乡村兽医必然具备了实践性性质。
三、乡村兽医队伍在畜牧业中的作用
畜牧业的作用范文3
关键词:永续利用;林业可持续发展 林业历史性转变;林业建设方针
林业可持续发展是对森林生态系统在确保其生产力和可更新能力,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和生态多样性不受到损害前提下的林业实践活动,它是通过综合开发培育和利用森林,以发挥其多种功能,并且保护土壤、空气和水的质量,以及森林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既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不损害未来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林业。可持续林业不仅从健康、完整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良好的环境及主要林产品持续生产等诸多方面,反映了现代森林的多重价值观,而且对区域乃至整个国家、全球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存环境的改善,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几乎渗透到人类生存时空的每一个领域。
一、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现状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没有可持续经营的森林就不可能有可持续发展的林业。自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后的5年里,森林可持续经营进入了实质性阶段,世界林业发达国家都开始调整和改造传统森林资源管理系统的理
论与技术,并组织研究和实践森林资源可持续标准和指标体系。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和林情提出了不同的实现途径。加拿大侧重于林地生产力的保护,提出了以模式森林计划为依托的林地综合管理系统;美国注重人们对森林的整体需求,提出了生态系统经营;德国由于几乎没有原生林,大多为人工次生林,因而着重于回归自然的人工林经营,即近自然的林业。许多发展中国家也采用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来调整各自的林业发展战略着手研究和制定适合发展中国家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和指标,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总目标是林业可持续发展,而对于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途径,以美国1995年《森林和林地资源的长期战略规划》为典
型,它明确了“管理生态系统------通向可持续性的工具”的模式。
二、林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林业是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基础。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生态平衡准则,要在经济―环境协调中求发展。森林是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基础,也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依赖以森林生态系统为基础的环境而发展,否则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森林是自然界功能最完善、最强大的资源库、基因库、蓄水库和能源库。科学与实践证明,森林既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蕴育物种等多种生态功能,又有贮碳释氧、吸纳粉尘、降解有害气体、阻消噪声、美化环境等防治环境污染功能。
1、 森林能提高大气质量。体现在:能有效地减缓温室效应。
2、森林能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森林与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遗传多样息相关,地球上有一半以上的生物在森林中栖息繁衍。
3、森林可防止水土流失。森林土壤对降水有极强的吸收和渗透作用,其稳渗速率一般在200mm/h,比世界上最大的降雨60mm/h还要大得多。森林的枯枝落叶层不仅可以吸收2―5mm的降水,还可以保护土壤免遭雨滴的冲击。
4、森林能有效遏止沙漠化。林网超过10%,沙地植被盖度超过0.3,沙暴的危害就会减少到最小限度。
5、森林可防止地力衰退。林木的根系能固持土壤,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吸收利用盐分;枯枝落叶可增加有机质、腐殖质,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6、森林能缓解水资源危机。森林是“绿色水库”,森林及其土壤像“海绵”一样可吸收大量的降水,并阻止和减轻洪水灾害。可以促进水分循环和影响大气环流,增加降水,起“空中水库”的作用。据测算,森林蒸腾的水汽58%又降到陆地上,可增加陆地降水量21.6mm,占陆地年平均降水量2.9%。
7、森林能消除噪声污染。据测定,100m的防护林带可降低汽车噪声30%,摩托车噪声25%,电声噪声23%。
三、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由一个个具体的区域对林业发展的需求所决定的。一般说来,应当从森林所发挥的作用方面来考虑。而森林的作用受制于特定区域的社会意义和国民经济意义,就其作用来划分,主要体现在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3个方面。
1、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目标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目标,强调满足人类基本需要和较高层次的社会文化要求,持续不断地提供林产品以满足社会需要,这是持续林业的一个主要目标。作为社会经济大系统的林业产业,担负着为社会发展提供生活资料(燃料、食品等)与生产资料(原材料)的双重任务。随着全球范围内不可再生资源的不断消耗,森林作为主要的可再生资源,其满足人类社会物质需求的作用是绝对不会消失的。人类对森林的社会、文化需求的不断扩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满足人对森林的多种需要和愿望,是林业的根本任务。
2、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目标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目标,主要关注于林业生产者的长期利益。这里必须明确的是林业经济可持续性的主体是林业生产经营者。当前就经济利益的实现方式考察,主要还是通过为社会提供物质产品的形式,实现自身的利益,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林产品产量的持续产出。而林产品的产出,除了取决于林业生产力水平外,同时还受到自然生态环境的制约,更受制于非林业部门的影响。林业经营者经营的森林生态系统所提供的环境产品,具有经济利益的外部特征,必然造成林业利益难以在市场条件下完全实现。面对这种情况,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目标,必须有其他实现途径。最可行的方式,一是实行生态补偿;二是国家扶持。因此,林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必须保障林业生产者的经济可持续性。
3、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目标
畜牧业的作用范文4
一、解决草原畜牧业生产发展中的实际困难
近几年,各种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在广大牧区不断涌现,成为牧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鲜事物,并在广大牧区及草原畜牧业经营中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实际了解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状况及其积极作用,一些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各种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成立,甚至政府及各有关部门作为带头人、组织者成立一些专业合作组织。然而,那些专业合作组织大部分为虚架子,数量颇多,但组织工作的不多,产生效益的更是少之甚少。还有一些专业合作组织为争取项目资金而成立,拿到项目便散摊,项目资金流向不明。而真正意义上的,具有一定生命力的专业合作组织大部分则为解决草原畜牧业生产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如草原生态严重恶化、饲草料不足、养畜成本增加、畜产品销售受困、牲畜售价过低等等,在当地畜牧业生产经营能手、能人的带动下建立起来的。如果把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上述困难总结成一体,那就是草原畜牧业单户经营的各种弊端的综合。今天,我们站在草牧场严重退化、毫无市场竞争能力的牧民角度看,单户经营草原畜牧业的路子几乎走到了一个死胡同——草牧场不同程度地退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政府对草原畜牧业及其产品几乎不提供任何保护措施,甚至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于是,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基于牧民自身的发展需要,从牧民群众内部萧然走向历史的舞台。它凭借与草原畜牧业与生俱来的联系必将为草原牧民继续经营发展草原畜牧业找出一条可行之路。
二、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与草原畜牧业之间存在与生俱来的联系
专业合作组织要求自愿、开放、民主、经济参与、自治、独立、教育、培训、提供信息、合作以及关心社区。而草原畜牧业与生俱来就有这些特点,它强调分散性居住的牧户在开放的自然社会环境中经营各自独立的畜牧业生产,但他们又通过合作才能完成畜牧业生产的全部过程,开放和合作是其天性。这种开放和合作是草原畜牧业的自然条件和生产规律所决定,绝非人为所至,是牧民在开放的草原生态系统上通过数千年来的生产经验总结出的,而且这种开放与合作精神在牧民间相互影响、世代相传。而恶劣的草原自然条件和牧民分散的居住决定牧民之间信息传递及相互关照的必要性。正是两者与生俱来的联系促使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在牧区、在草原畜牧业内部有着长足的发展。如上文所述,牧民生产方式和生活环境决定了其合作精神,而且这种精神已凝结成为草原畜牧业生产殊的生产方式和社区文化及生活习俗。我们在草原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经营者生活中,甚至在他们狩猎、打仗中无不发现这种合作精神(受篇幅之限,略去例举),而它已变成草原畜牧业生产国有的生产方式和牧民生活中的文化常态。而这种合作为宗旨的生产方式和社区文化及生活习俗为建立发展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奠定了牢固的物质、文化和精神基础,只要方法得当、制度完善,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必然成为草原畜牧业生存与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
三、健康发展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
要健康发展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必须做好以下几点。一要拓展其合作领域。畜牧业合作组织在草原畜牧业内部取得持续发展,必须从传统经济中劳动力、草牧场、畜群等生产领域的合作拓展至购置生产资料的合作、出栏牲畜与加工出售畜产品、社会保障等流通领域、加工领域、市场营销领域乃至社会保障领域的合作,这样既传承了传统草原畜牧业的优势,也吸纳现代畜牧业的先进因素。二要保护与恢复草原生态为目标。草牧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始终是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与草原畜牧业发展的基础。毋庸置疑,草原生态是草原畜牧业持续发展的根本,离开了草原,不存在草原畜牧业,因为草原生态与草原畜牧业从来不是对立关系;同样,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在草原畜牧业内部得以发展,仍然离不开草原,仍然以保护和恢复草原生态为重任,何况很多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都为恢复与保护草原生态而开展工作。其实,草原畜牧业发展与草原生态保护的目标可以同实现,谁说熊掌与鱼不可能兼得?三要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政府部门的推动作用在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其主要体现在:向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提供服务;提出发展规划;保障牧民权益。当然,对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过程坚持 “引导不领导,扶持不干预”的“适度”原则是政府部门必须坚持的原则之一。四要谨慎选择草原畜牧业饲草料的外部供应方式。在草原牧区饲草料基地建设从推广意义和长远发展的角度可能存在弊端。在草原牧区开发饲草料基地一直存在争议,开与不开、开多少、在什么地方开等等都存在疑问。基于实地调查,从推广意义和长远发展的角度看,我们仍建议草原畜牧业的饲草料应选择外部供应,即饲草料基地在空间上应选择农牧交错带或农区。
畜牧业的作用范文5
关键词:甘肃平凉市;畜牧业;发展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A
甘肃平凉市崆峒区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畜牧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还带动了当地其他行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甘肃平凉市崆峒区畜牧业获得突破性的发展,畜牧业的科技步伐不断加快、产业化经营和结构不断优化,而且当地的家禽产业、畜产品加工、饲料兽药生产规模都位列该市乃至全国的前列,成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1 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性
1.1 畜牧业发展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针对全国范围而言,畜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的解决当地的“三农”问题,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但是其发展历程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种植行业相比,畜牧业具有投资小、回报快、受自然条件影响小、相关技术易于掌握等特点,因此,其在振兴农民经济、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成为推动农民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1.2 畜牧业发展有利于优化农业结构
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考虑,我国农产品从以前的短缺,到现在的供求平衡,这些都要得益于农业结构的调整,尤其是畜牧业地位的不断提升。畜牧业的发展有利于农业结构的优化,以尽快的速度实现三元结构。畜牧业的发展还有助于解决农村剩余农产品和剩余劳动力的转化,推动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振兴了当地的农业经济。
2 畜牧业发展的现状
2.1 农牧结合的生态发展现状
农牧结合已经成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确保农业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开展畜牧业,利用畜禽的粪便来肥沃农作物,建立一个种养结合的畜牧业发展之路。最近几年,加快了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是通过传统的畜牧业发展模式来实现的,这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导致生态环境失衡,自然资源过度浪费。因此,根据实际情况,坚持与环境建设、经济建设同步发展,遵循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合理的推动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2.2 畜牧业推动了区域化生产的发展
我国不同的地区其经济条件和畜牧业资源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尤其是饲料水平、饲养成本、饲料生产状况、畜禽生产水平等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对平凉市畜牧业进行合理的区域化布局,以尽可能发挥区域化生产的优势,促进当地各种资源的合理利用,从而实现了平凉市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的缓解了畜牧业生产对环境与资源的破坏,实现了各类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 推动平凉市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平凉市崆峒区是甘肃省最大、最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其畜牧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因此,要想更好的推动该地区畜牧业发展,就必须建立一套明确的发展战略思想。下面将会对平凉市畜牧业发展中的不足进行全面分析,并制定出一套合理的应对策略,以更好的优化当地产业结构,促进平凉市畜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3.1 需要政府部门给予相应的支持
平凉市崆峒区政府部门对于当地畜牧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该市政府的大力帮助下,畜牧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业绩。在畜牧业发展的过程中,平凉市各个部门坚持“正确领导、依靠科学、果断处置、依法防治”的方针,有效的推动了畜牧业的发展。因此,在畜牧业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平凉市政府部门的作用同样不可或缺。
3.2 加快畜牧产业化的进程
平凉市崆峒区畜牧产业化中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这就需要从各个环节不断进行改革和完善平凉市的产业化体系。主要从扩大规模化养殖、健全畜产品流通体系、培育新的畜牧企业、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等4个方面入手。提高畜牧业的经营范围、扩大饲养规模,可以有效的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并对其他地区畜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带头作用。还可以根据该地区项目建设需求,尽快培养一批有潜力的畜牧业养殖大户,引进或培养一批企业化管理人才,尽可能打造一个科学化、系统化的畜牧业养殖基地。
3.3 加强畜牧业的动植物防疫和食品安全
要想更好的推动平凉市畜牧业发展,就必须具备一套健全的疫情监控和警报系统,以达到早发现、早治理的目的,而且还要具备应对突发性动物疫情的处理能力。同时,政府部门还要加大各部门、各地区之间的合作,定期进行相关技术交流,努力建立一套系统性的疫情防范体系,从而降低动植物疫情的发病率。加大对兽药和饲料的管理力度,坚决打击在兽药或饲料中添加违禁药物的行为,以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对平凉市畜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合理的分析,针对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制定出一套合理的解决措施,以更好的推动平凉市畜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杜桂兰.中国畜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J].山东畜牧兽医,2011,4(05):34-35.
[2] 尤全胜,刘风民.滨州市特色畜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山东畜牧兽医,2012,4(07):49-51.
畜牧业的作用范文6
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是推动畜牧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它是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一剂良药,也是增强畜牧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经之路。本文从牧业产业化发展的发展目标、战略重点、具体措施入手,对新时期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进行探究。
关键词:
畜牧业;产业化发展
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如何提升我国畜牧业的国际竞争力,成为我国畜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只能通过树立科学的发展战略,推行一些符合环境发展规律的措施。因此我们应该对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进行探索。以便对传统畜牧业的发展方式有所改善,推动生态畜牧业的发展。
1中国畜牧业发展的目标
1.1生产目标
为了推动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我们首先要处理两对关系,这两对关系分别是数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以及速度和效益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推动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标准化生产、合理配用畜牧业资源,提高畜牧业科技含量这几个问题,来制定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目标[1]。例如,农村地区的牧业生产可以以发展集约型畜牧业为目标,通过采用发展养殖专业户和养殖小区等方式来推动生产方式的集约化转变;在牧区,可以以注重草原生态保护为核心,以建立牧区生态畜牧业为目标,通过牲畜圈养、季节性放牧、划区轮牧等措施推动牧区畜牧业发展;在城市郊区,可以采用借助经济优势、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发展循环性畜牧业。
1.2消费目标
畜牧业主要满足的是人民的肉类需求问题。在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局面之下,畜牧业经营者应该以生产绿色食品为消费目标,通过引导消费绿色畜牧业产品,用刺激消费的方式来推动畜牧业的发展。
1.3贸易目标
在中国加入WTO以后,绿色壁垒问题成了影响我国畜牧业产品出口的一个大问题。据统计,2002~2004年,我国畜牧业产品的出口逆差呈现出了一种逐渐扩大的趋势[2]。因此,为了能够让中国的畜牧业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促进中国畜牧业的产业化发展,树立明确的贸易目标就是畜牧业经营者的一个必然选择。因而,提升畜牧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就是推进我国畜牧业产业化的贸易目标。
1.4生态目标
畜牧业主要有以下两种特点,一是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较强,第二就是其对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破坏性,因此畜牧业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环境污染型产业。在我国畜牧业生产过程中还存在着能耗高、生产成本高,效益低以及对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因此在发展推动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建立具有低耗能特点的循环性畜牧生产体系,采用先进绿色环境技术处理畜牧业产生的污染问题。
2中国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战略
2.1产品战略
针对目前我国畜牧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低的问题,提高畜牧业产品的质量,打造品牌产品的战略应该成为推动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产品战略。通过打造一些在海内外市场有一定影响力的名牌产品,可以通过让优质产品对非优质畜牧业产品进行冲击的方式,来推动畜牧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这就可以让无疫病、无残留、无污染的绿色畜牧业产品的生产开发形成一种产业化的趋势。
2.2结构战略
产业结构的好坏是畜牧业发展与否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应该把畜牧业结构战略的重点放在研发优良畜禽品种和提高出产品质量这两个问题之上。也就是说,在进行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基础之上,通过科技创新和结构升级这两种方式来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也要带动与畜牧业相关的产业的发展,这样可以通过完善产业链条的形式来推动畜牧业的产业化发展。
2.3市场战略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发展畜牧业必须要遵循的一个因素就是市场规律。因此,在推动中国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市场战略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因素[3]。长春皓月集团的董事长从连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指出,皓月集团的肉产品销售渠道主要是商超、餐饮、团购、专卖、经销和电商六大渠道。这六大渠道的建立可以说是皓月集团执行市场战略的一种体现,由此看来,市场战略的建立与完善可以加强畜牧业产品与市场之间的联系,通过批发市场销售、集贸市场销售、超市连锁店销售等方式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市场网络,进而提高畜牧业产品的市场化水平。
2.4技术战略
在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科技因素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技进步是降低畜牧业生产成本的一个重要保证,因此在推动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科技创新,通过加强生态饲料生产技术和健全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等方式来达到降低禽畜的死亡率,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作用,以促进畜牧业的产业化发展。
3中国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相关措施
推行集约化饲养模式是推动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措施。针对我国畜牧业经营规模小、产业水平低的现状,要逐步改变传统了一家一户散养的模式,通过扶持重点企业,推行“公司+农户”、“公司+基地”等新型合作模式来促进畜牧业的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的发展。同时还要根据国际畜牧产品市场的发展趋势,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外向型生态畜牧业。同时,还要完善检验检疫机制和法律法规,让畜牧业生产处于一种有法可依的状态。
4结论
确立正确的发展目标,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是探索我国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思路的过程中必须重点考虑的环节,只有确立了正确的目标和经营战略,才能更好地推动畜牧业的转型升级,进而推动畜牧业发展的产业化进程。
参考文献:
[1]颜景辰.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
[2]陈海燕.中国畜牧业政策支持水平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