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防次生灾害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严防次生灾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严防次生灾害

严防次生灾害范文1

【摘要】 目的 探讨地震后医院垃圾的处理,寻求应对地震等突发事件的最佳垃圾处理方法,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方法 通过对我院垃圾处理的具体分析,总结我院震后垃圾处理的方法。结果 我院震后垃圾处理及时、得当,避免了灾后传染病的发生。结论 做好重大灾害后的垃圾处理,可以避免灾后传染病的发生。

【关键词】 地震;垃圾;次生灾害;传染病

5·12汶川8.0级特大地震灾害,绵阳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受灾县市区9个,乡镇274个,人口410万,占全市总人口的76.4%。其中,北川县城、陈家坝乡,平武南坝镇、平通镇等地几乎被夷为平地,死伤严重。截至到6月10日18时,绵阳市地震灾害死亡21963人,受伤167742人,失踪8744人。 我院是距离重灾区最近的一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地震发生后,医院倾全院之力,救治来自灾区的众多伤员。 地震后短短10分钟,我院已收治伤员30多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伤员人数急剧上升,整个门诊大楼广场已躺满了伤病员,加上医院原有的1000多住院病人,医院已严重超负荷运转,而伤员还在源源不断的涌来,震后第2天,我院已收治地震伤员1000多人,加上大批的自愿者、家属及外援人员,我院日均滞留人数达到上万人,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急剧上升,医疗垃圾量是平时的3-4倍,日均700多公斤;而生活垃圾更是达到平时的20倍,日均20多吨。医院是人员集中的地方,人口多、密度大,加之正值炎热天气,帐篷温度高,伤员抵抗力下降,大量的垃圾存在是极大的次生环境灾害隐患,也是滋生蚊蝇、传播疾病的主要传染源,对人民的生命健康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院当机立断,及时采取措施,对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做到日日清除、日日消毒,防止了次生灾害的发生。

1 医疗垃圾的危害及灾区固体废物的特点

1.1 医疗垃圾的危害[1]

垃圾特别是医疗垃圾中存在着传染性病菌、病毒、化学污染物及放射性有害物质,具有极大的危险性,号称为“顶级杀手”。医疗垃圾的危险性常表现为锐器伤害,如针头、刀片、碎玻璃等,而这些锐器随时带有各种传染病毒,一旦被刺很有可能发生相关传染病的感染。不仅如此,非锐器性医疗垃圾也会对医务人员及垃圾清运工、就医患者、医院行政人员、病员探视人员、玩耍的儿童等造成威胁。

1.2 灾区固体废物的特点

地震导致大量房屋垮塌,灾民和救援人员集中居住,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主要分为三类:一是易腐有机物和传染性污染物,包括抢险期产生的医疗废物、生活垃圾、粪便,复苏期灾民安置点产生的生活垃圾、粪便,还有灾区的死禽畜,这些垃圾如果处理不当将会成为水体污染源,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夏季虫媒传染疫情;二是有毒有害化学污染物,主要是地震中大批与有毒有害化学品相关工矿企业及仓储库房的损毁导致的相当数量的有毒有害危险废物,伴随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的外泄,可能造成较为严重的区域污染;三是建筑垃圾,地震造成了大量的房屋倒塌、损坏及道路等市政设施的损毁,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废物,在复苏期和重建期,建筑废物必须进行清理、处置。

2 垃圾处理措施

2.1 加大宣传力度

为了防止灾后传染病的发生,医院向灾民、伤员、志愿者印发了大量宣传资料,引导他们将垃圾投放到固定地点,正确处理生活垃圾和粪便,提醒他们注意饮水和食品安全,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严防大范围传染病的发生。

2.2 加强垃圾分类工作

加强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工作,要求各病区、医疗点严格按要求对医疗垃圾进行分类,以防医疗垃圾对社会造成危害。

2.3 增设垃圾收集点

在人员集中的门诊广场、门诊大厅增设数十个生活垃圾箱、桶,使生活垃圾能够做到定点堆放,全面消毒,并及时清运至城市垃圾处理场。

在各帐篷病区、门诊楼增设医疗垃圾专用包装物或者密闭的容器,并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对所产生的医疗废物由医疗垃圾专业处理公司实行集中收集,及时清运、处理和全面消毒。

2.4 加大环境卫生管理力度

(1)在各病区、各片区,特别是人员高度集中的门诊广场、门诊大楼,加大清洁力度, 增加了两倍的清洁工,做到随时清扫,时时保持整洁、干净,预防传染病的发生。(2)每天组织20多名自愿者专门对卫生死角进行彻底清扫,清除所有垃圾,并进行专门消毒灭菌。(3)增加垃圾清运次数 与环保部门等垃圾清运公司协商,增加垃圾清运次数,由原来两天运一次医疗垃圾改为一天一次;而环保部门还专门停放了一辆载重15吨的垃圾车在医院收集垃圾,每天往返两次,清除所有垃圾,决不让任何垃圾在医院过夜。

2.5 注重自我保护与防范工作

对所有与垃圾接触的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增加垃圾处理能力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并对其发放防护手套、口罩、防护衣、防护靴等,防止被感染的机会。加大消毒、灭菌范围与力度。购置大量消毒灭菌药物,每天指派专门人员24小时不间断对全院的各个病区、公共场所、帐篷等进行定时消毒、定时灭菌,防止灾后传染病的发生。

3 结 果

在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下,我院在地震期间顺利清除了上千吨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创造了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极大地避免了灾后传染病的发生,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安全。

严防次生灾害范文2

一、全面恢复农业生产

(一)突出抓好粮食生产。要通过扩大夏粮、秋粮生产,把春粮损失补回来。继续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切实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加大稻瘟病等病虫害的防治力度,努力提高粮食单产。重点抓好环鄱阳湖、赣抚平原、吉泰盆地、赣西等55个水稻主产基地县的粮食生产,确保今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5400万亩,确保粮食总产量稳定在380亿斤以上。

(二)抓紧恢复蔬菜生产。全省春季蔬菜播种面积要达到380万亩,产量450万吨。当前要抓好受灾蔬菜的田间管理,尽快修复损毁蔬菜大棚,省财政安排1500万元对受灾蔬菜专业户予以补助。抓紧抢种速生蔬菜,组织好芽苗菜生产,在省财政已下拨100万元购买速生蔬菜种子的基础上,再安排100万元用于购买芽菜种子,免费提供给城郊蔬菜基地菜农。

(三)抓好畜禽养殖和疫病防控。要及时修复损毁栏舍及用电、用水等设施,加强畜禽饲养管理和消毒灭源,抓紧补栏补种。及时清理因灾死亡畜禽,并作无害化处理。省财政安排500万元用于死亡畜禽无害化处理及种畜种禽补助。

(四)尽快恢复渔业生产。加快修复渔业损毁设施,制定补放种苗计划,扩大养殖面积。省财政安排1000万元用于采购亲鱼等水产鱼种补助。

(五)加强油菜田间管理。要及时动员和组织农民清沟排渍,适时追肥,防病防虫,努力改善苗情。省财政安排1900万元用于灾区油菜追肥补助。

(六)强化农资市场管理。要围绕春耕备耕工作,着力抓好种苗、种子、农用薄膜、化肥、农药、小型农业机械等生产资料的调配供应,积极开展农资打假,坚决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哄抬价格等不法行为,确保农资市场价格稳定。

二、全力抓好林业生态恢复

(七)抓紧落实造林种苗。省财政安排2100万元资金用于购买林木良种,免费提供给受灾林农。要大力推广容器育苗,缩短育苗周期,加快育苗步伐,满足造林需要。

(八)依法有序开展损毁木竹清理。要抓紧对受灾木竹损失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估,科学制定受灾林木清理方案。清理的受损林木,能正常加工利用的要全部进行加工利用,经过简单处理能制作竹木制品的要充分利用,不能加工木竹制品的要用于造纸和制造纤维板,最大限度提高受损木竹的附加值。

(九)加快损毁林地的补植补造。在确保完成省政府原定300万亩造林计划的基础上,新增加迹地更新造林200万亩,力争因灾损毁林地全部完成补植补造。各地要在3月底前将新增加的造林面积分解落实到山头地块,争取在今年6月底前开展造林。充分利用退耕还林后续政策,加快补植补造步伐。

(十)对林农销售受损木竹实行临时保护价。为把林业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各地要积极组织加工企业收购受损木竹,其中松木价格每吨不低于400元,毛竹每吨不低于450元。

(十一)对企业收购受损木竹贷款给予贴息支持。农发行等有关金融部门要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对企业收购受损木竹所需流动资金给予贷款支持,省财政适当予以贴息。

(十二)尽快恢复毛竹资源。今年对500万亩竹林实行竹腔施肥,对林农推广竹腔施肥省财政安排6900万元给予补助。

(十三)对农民销售毛竹免收育林基金。由此减少的县级林业部门的收入,省财政将按常年毛竹育林基金征收额,通过转移支付给予适当补助。

(十四)加强林政资源管理。为提高森林资源的再生能力,今年全面实行“三禁止两不准一停止”,即禁止采挖春笋,禁止重灾县采割松脂,禁止重灾县采伐非受损木竹;能继续生长的受损木竹一律不准采伐,当年不能补植补造更新的林木一律不准采伐;停止对野生植物的采集、移植审批和放行,严防借机乱砍滥伐。

(十五)制定和完善次生林业灾害应急预案。各地要对可能发生的次生林业灾害制定应急预案,一旦发生次生林业灾害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针对天气逐渐转暖,林区倒伏木竹导致可燃物大量增加,森林火险等级提高的情况,要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尽快恢复防火设施。要强化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严防病虫害大面积爆发。

三、确保果业生产稳定发展

(十六)精心做好果树灾后护理。省财政已拨付300万元,支持果农处理果树机械损伤。各地要在近期组织劳力,对因冻害造成撕裂的果树枝条及时进行护理,确保在2月底前全部完成。要加强果树病虫害预测预报,特别要及时防治因冻害而引发的树脂病及检疫性等病害。要及时清除枯叶,增施肥料,尽快恢复树势。省财政安排4700万元用于柑橘追肥补助。

(十七)组织好优质果树苗木供应。指导农民及时补植扩栽,加强果苗的组织调配,确保果苗数量和质量。省财政安排930万元用于柑橘苗木购置补助。

(十八)进一步提高果品储藏、保鲜、加工能力。积极引导果区对鲜销果实行分级打蜡、包装、冷藏,提高果品附加值。要根据柑橘发展区域布局,增加新区果品加工处理生产线,重点支持发展柑橘精深加工,实现多次增值。省农业产业化资金对果业加工企业予以重点倾斜。

(十九)加快修订完善果业发展规划。认真吸取这次冻害的教训,科学调整果业结构和生产布局。今后原则上不在海拔300米以上的山地和纬度偏高的地区发展柑橘生产。要进一步优化果业品种结构,注重早中晚熟、鲜食与加工品种搭配,使果品供应向高产、优质、高效方向发展。继续实施“南橘北梨”果业发展战略,重点加快发展赣南脐橙、南丰蜜橘两大优势柑橘产区,积极发展以优质早熟梨为主的赣北落叶果基地和以新余蜜橘、靖安椪柑、奉新猕猴桃等为主的优质特色小水果基地,努力形成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力争今年全省果业面积达到700万亩,柑橘面积达到450万亩,水果总产量稳定在200万吨,其中柑橘产量稳定在160万吨。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二十)严格落实农业灾后重建领导责任制。恢复农业生产是抗灾救灾的一项重要工作,各地各部门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各市、县(区)都要指定专人负责,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进度,强化工作措施。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转变作风,深入基层,实行面对面的指导。要抓好各项工作的督促检查,确保灾后重建任务圆满完成。

(二十一)抓紧编制灾后重建规划。各地要按照“规划先行、统筹安排,分清缓急、突出重点,自救为主、政府支持”的原则,立即组织力量编制本地区灾后农业恢复重建规划方案,努力做到灾区损失非灾区补,农业损失工副业补,山上损失山下补。农业种养大户及农民灾后重建所需小额信贷,农村信用社予以积极支持。

严防次生灾害范文3

根据气象部门预报,1月中下旬,四川东部、重庆大部、贵州大部、广西大部、湖南西部温度较常年同期偏低,贵州、湖南、湖北、云南、安徽、江苏、新疆北部、东北北部降水偏多。四川、重庆、湖南和贵州四省(市)的部分地区仍有可能出现阶段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国务院领导同志对此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加强灾害天气的预报预警,及时向可能受影响的地区通报,做好应对最坏可能的准备。国务院应急办发出预警通知,对有关工作作了总体部署。为切实做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防范应对雨雪冰冻以及暴风雪等灾害工作,现紧急通知如下:

一、加强防范应对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地要高度重视灾害性天气的预防工作,认真总结和吸取去年有关应对防范工作的经验教训,针对今年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强化责任,落实措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要加强与气象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密切关注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针对性地做好防范应对各项工作。

二、做好城市供水、供气、供热保障工作。城市供水、供气、供热企业要加强对管网设施的巡查检修,及时排除故障隐患,确保管网设施安全正常运行;要提前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防止管网设施在受冻和融冰过程中受损;要做好有关设施设备及其零(配)件的储备和调配,一旦发生故障及冻裂泄漏事故,要迅速组织抢修,防止出现大范围、长时间停供现象。饮用水水源为地表水的城市,要注意水源保护,加强源水水质监测,防止雪化后水源受污水或有机污染物的污染,供水企业要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消毒药品,做好各种应对准备。各地要加强对城市供水源水水质、供气气源、供热用煤等情况的指导和监测,积极协调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城市自来水、燃气、热力的供应,确保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

三、严密防范次生衍生事故和灾害。各地要加强对恶劣天气下重点行业和单位的安全生产监管,指导和督促其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在建工程施工单位要对工地现场及农民工集中居住区采取有效的保暖、防冻、防滑等措施,一旦遇有暴风雪等恶劣天气,应立即停止室外作业。房屋管理部门和物业单位要督促房屋的产权人、使用人和管理单位提前做好危房排查和加固工作,及时清扫大跨度轻型屋盖积雪,防止发生垮塌事故。各地市容环卫部门要做好除(融)雪(冰)机械、药剂的储备调配工作,及时清扫和处置城市道路桥梁上的积雪和覆冰;城市道路桥梁养护维修单位要加强对桥梁结构受损情况的检查,及时做好应急加固、抢修工作,保障安全畅通。城市园林及风景名胜区管理单位要加强对景区内道路和有关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及时提示和劝阻游人不要在恶劣天气情况下冒险出游,防止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严防次生灾害范文4

今年5月下旬以来,受低压槽和南海暖湿气流共同影响,我省大部分地区连续遭受强降雨袭击,西江、北江发生50年一遇洪水,部分地区出现山体滑坡、城乡积涝、房屋倒塌以及人员伤亡,灾情十分严重。据气象部门预报,未来我省局部地区还将出现暴雨、局部大暴雨的降水过程,全省防洪形势异常严峡。近日,省主要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省政府、省防总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以抗震救灾精神,把防御暴雨洪水作为当前的重要任务,全面部署,科学调度,全力以赴开展抗洪救灾。为切实做好救灾防病工作,现将《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洪涝等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的通知》(卫办应急发〔2008〕101号)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省救灾防病工作形势提出以下要求,请一并贯彻落实。

一、高度重视救灾防病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大局意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当前防汛抗灾工作部署,严格按照我厅前期下发的《关于做好汛期灾害卫生应对准备的通知》(粤卫办函〔2008〕190号)精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精心部署,切实落实好救灾防病的各项措施。

二、切实做好灾区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病工作。各受灾市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灾情,派出医疗救治、卫生防疫、卫生监督和爱国卫生工作队伍深入灾区指导和协助开展医疗、防疫和卫生监督工作。重点做好环境清理、消毒工作,特别是井水、手摇井水的消毒等。加强灾民聚集点疾病监测工作,开展腹泻、发热、呕吐、皮疹等综合征监测,及时做好疫情评估、预测工作,严防传染病暴发。

三、加强卫生监督监测工作。加强饮用水的卫生监督,加大对出厂水、管网末梢水质的监督监测频次,指导灾区群众对井水进行消毒,确保水质安全;加强食品卫生监督,重点对餐饮单位、集体饭堂和个体摊档进行监督检查,保证食品卫生安全;加强对灾区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

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教育工作。积极开展以环境清理、消毒杀虫和灭鼠为重点的群众国卫生运动。充分利用电视、报纸、手机短信平台等宣传手段,加大灾后卫生防病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卫生防病意识。

五、加强灾情和救灾防病工作信息报告工作。受灾严重的市要及时报告灾情和防病工作情况,各受灾市卫生局于每天中午12:00前将防汛抗洪救灾有关情况(包括汛情、灾情、采取措施等)及“卫生系统受灾和卫生应急情况统计报表”(可在省卫生厅公众网)报我厅应急办,灾情平稳一个月后停止上报。一旦发现疫情和食物中毒事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报告,确保信息报告渠道的畅通。

联系人:;联系电话及传真: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洪涝等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近日,贵州、湖南、江西、广西等省份相继发生自然洪涝灾害,并导致人员伤亡。进入6月以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的主汛期来临,东南沿海地区可能遭受季节性台风侵袭。为切实保障灾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现就做好2008年洪涝、台风、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卫生应急工作通知如下:

一、认真部署,抓好各项救灾防病措施的落实工作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洪涝等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加强救灾防病工作领导,明确医疗卫生各部门的责任,并将相关职责和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个人,确保各项救灾防病措施落到实处。尤其是地震灾区的各级卫生部门和支援队伍,在开展抗震救灾工作的同时,应密切关注洪涝、泥石流、溃坝等次生灾害引发的公共卫生危机,提前做好防范工作部署。

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要继续发扬卫生系统在抗震救灾中的救死扶伤、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一旦发生灾情要立即行动,迅速开展卫生救援工作,保证灾区人民伤病能得到及时救治,保证灾后无大疫目标的实现。

二、积极沟通,完善与相关部门的协作机制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与气象、水利、民政等部门保持密切合作,加强信息沟通,认真会商、科学预测可能发生的灾情,并做好自然灾害的卫生应急准备。灾情发生后,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部门间的相互配合和协同联动。

三、加强监测,做好灾区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工作

灾区卫生部门必须加强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事件的监测和报告工作。受灾省份卫生行政部门要认真填写《卫生系统受灾和卫生应急情况统计报表》(见附件),每周三汇总一次,报卫生部卫生应急办公室(灾情平稳一个月后停止上报)。遇重大灾情要实行疫情每日报告与零病例报告制度。

四川、甘肃、陕西等地震灾区的疫情报告以及卫生系统受灾和医疗卫生救援情况报告,按卫生部目前工作要求继续执行,不用填报本通知附件。

四、充分准备,快速、有效地开展灾区医疗卫生救援

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要继续加强基层卫生人员、各医疗卫生救援队伍的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培训和演练,认真做好自然灾害卫生应急经费保障和物资储备工作。

根据灾区救灾防病工作的需要,应确保卫生救援队伍能及时派赴灾区开展工作,确保卫生应急物资的迅速调拨和供给。灾区卫生部门和各医疗卫生救援队伍要按照救灾防病相关预案和工作规范,全力做好灾区医疗救治和各项卫生防疫工作。灾区一旦发生***等重大传染病疫情或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当地卫生部门或医疗卫生救援队伍要立即上报,果断处置,严防疫情扩散蔓延。

五、重视宣教,发动群众参与做好灾区公共卫生工作

灾区卫生部门要高度重视自然灾害卫生应急的宣传教育工作,采用多种形式,积极向社会公众宣传灾害期间的卫生防病知识,提高公众的传染病防控意识和能力。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环境卫生,防止病媒孳生。同时,要广泛宣传报导救灾防病工作情况和一线卫生工作者的先进事迹。

六、统筹规划,快速恢复灾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严防次生灾害范文5

【关键词】小麦;灾害天气;栽培管理

小麦是安阳市第一大粮食作物,随着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全市小麦种植面积逐年增长,单产、总产连创历史新高。但是恶劣气候条件对我市小麦生产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例如播种期遭受干旱或持续阴雨天气,冬前遇到小麦旺长和低温寒流气候,遭遇春季倒春寒,扬花灌浆期干热风等不利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小麦生产,导致小麦产量减少。本文分析了灾害的发生规律,研究小麦抗逆生产技术,对减少生产损失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灾害天气对小麦生产的影响

1.1 冻害

我市冻害主要有冬前冻害和春季冻害。冬前冻害。冬前气温较高致使部分麦田旺长甚至拔节,冬至过后,出现强降温、降雪天气,且持续时间较长,导致小麦出现冻害。春季冻害。冬前小麦长势良好,入春后,气候多变、倒春寒频繁,此时小麦幼穗生长发育受低温影响,使我市部分小麦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

冻害对小麦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小麦不抽穗、抽白穗,出现上部空穗、中间空穗或下部空穗等情况。部分地块出现苗弱、苗黄,穗小、畸形穗、空壳等现象。

1.2 干旱

我市小麦受干旱影响的主要特点为冬前小麦苗情较好,冬春常遭遇持续干旱。干旱对小麦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单株分蘖少、次生根短小、叶片发黄等,部分麦田甚至出现枯死现象。

1.3 干热风

干热风对小麦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现为:破坏小麦植株水分平衡和光合作用,灌浆速度减慢,灌浆时间缩短,促使小麦早熟,最终造成小麦青枯、早死、严重秕粒,导致千粒重降低,小麦减产。

2 小麦抗灾害天气生产技术应用

2.1 麦播是关键

2.1.1 采选良种

因地制宜选择高产稳产抗病品种,做到良种良法相结合。在品种布局上,以半冬性品种为主,晚茬搭配弱春性品种。目前我市主要推广品种为矮抗58、周麦16、周麦22、豫麦49-198等。

2.1.2 足造底墒

小麦播种时耕层的适宜墒情为土壤相对含水量75%~80%,在适播期范围内,应掌握“宁可适当晚播,也要确保底墒充足”的原则,做到足墒下种,一播全苗。

2.1.3 精细整地

按照“秸秆还田的必须深耕,旋耕播种的必须耙实”的要求,提高整地质量,打好播种基础。深耕地块耕深达到25cm以上,机耕机耙相结合,耙深耙细。连续旋耕2~3年的麦田必须深耕1次,以打破犁底层,提高土壤蓄水、保墒和供肥能力,促进根系下扎,增强抗灾能力。

2.2 冬灌要适时

适时浇好冬水能促进小麦根系发育,确保小麦安全越冬,并有利于翌年早春保持较好的墒情。浇水时间不宜过早,一般在日平均气温3℃时进行,在大冻前完成。冬灌的水量不宜过大,但要浇透,以灌后当天全部渗入土中为宜,切忌大水漫灌、地面积水结冰。

2.3 春管需科学

2.3.1 中耕

对麦田进行全面中耕,对浇过水的麦田要及时划锄,以破除板结、疏松土壤、增温保墒、消灭杂草、促进根系和分蘖生长。对于一般弱苗进行浅中耕,对于旺苗适当进行深中耕。

2.3.2 镇压

为抑制旺长麦苗地上部生长,控旺转壮。可在小麦返青起身前进行镇压,结合划锄,先压后锄。锄地时要锄细、锄匀、勿要压麦苗。

2.3.3 浇水

麦田春季浇水要进行分类管理。土壤相对含水量较少,且亩群体头数不足,特别是抢墒播种又未浇过水的麦田,或整地质量差、土壤翘空、失墒严重的麦田,开春后要及早浇水;因晚播造成苗小苗弱的麦田要尽可能早的浇水;冬前已浇过水,苗情墒情较好的麦田,浇水时间应适当推迟,最佳时期为小麦起身拔节期;旺长麦苗要推迟浇水,及时采取化控措施,防止早衰或倒伏。

2.3.4 追肥

对一类苗,春管以促控结合、提高分蘖成穗率、促穗大粒多为重点,在小麦拔节期结合浇水每667追施10kg尿素。对二类苗,春管以巩固冬前分蘖,适当促进春季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为重点,起身期结合浇水每667追施10~15kg尿素。对三类苗,春管以促弱转壮为重点,分两次(首次在返青期进行,巩固冬前分蘖,促进春季分蘖,增加亩穗数;第二次在拔节中期,提高穗粒数),每次每667追施10kg尿素。

2.3.5 防冻害

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预防春季冻害发生。如果一旦发生冻害,应及时补救,结合中耕追施氮肥,保墒情、增地温、促根系发育,提高有效分蘖数和分蘖成穗率。

2.4 病虫强防控

病虫害防治要及时并抓好重点。麦播期要抓好种子包衣和土壤处理。对全蚀病和小麦吸浆虫等毁灭性病虫发生地块要重点加强防治;小麦苗期要搞好化学除草;中后期重点防治小麦纹枯病、白粉病、条锈病、赤霉病及吸浆虫、蚜虫和麦蜘蛛等病虫害。

2.5 后期巧管理

2.5.1 适浇灌浆水

适时浇好灌浆水,有利于延长小麦灌浆时间,充分发挥叶片和根系的生长功能,保持较高的灌浆强度。要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浇好灌浆水,确保小麦灌浆期间对水分的需求,增加穗粒数、提高千粒重。掌握好浇水时间,密切注意天气变化,选择晴天无风时浇水,以免发生倒伏。

2.5.2 严防干热风

首先可通过浇麦黄水,尤其是在小麦成熟前10d左右浇1次水可保持适宜的土壤水分,增加空气湿度,预防或减轻干热风危害。其次在干热风来临之前,可在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草木灰水、过磷酸钙等化学药剂用以改善小麦生理机能,提高小麦对干热风的抗性。

严防次生灾害范文6

让时光倒流。

三天前,20日8时20分,地震发生后18分钟,芦山县政府抗震应急指挥部组建完毕,并在政府楼前支起了帐篷,并按照应急预案,向电话难以联系的重点机关单位、下属乡镇随即派出9支灾情调查组,第一时间向上级政府发出灾情信息。同时,调集公安、消防等所有政府部门和救援力量第一时间展开自救。

芦山县政府一位李姓负责人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地震那天是周六,为准备即将到来的高考,高三的学生都没有放假。当时她赶紧骑自行车赶往芦山县中学,当她看到学校大楼还矗立在那、学生们都已撤离到操场时,才松了一口气。

“灾情的信息传递至关重要。”武警四川总队宣传干事郑礼军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下一步救援力量的组织与投放。

地震发生后,武警四川总队雅安支队在接到灾情后第一批到达芦山县地震灾区。随后,8时45分,武警四川总队抗震指挥部完成集结,来自成都、眉山等19个武警支队的230台抢险车辆、1400余名官兵陆续抵达灾区,先期开展救援。

9时30分第一批伤员已经从废墟中成功救出。20日中午1时许,随着灾情的查明,武警四川总队前线指挥部已经在总队长马先宏带领下前移至灾情最为严重的太平镇。“指挥随着灾情走。”郑礼军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这是这次抗震指挥最为显著的特点,这极大地提高了救援的效率。

截至21日中午12时,武警四川总队共抢救伤员120余人,疏散群众3000余人,后续搜救工作正在迅速展开。

“对于救援工作最大的困难,就是通讯和道路一时难以畅通。”郑礼军告诉记者。

“通讯信号的畅通,是灾情得以传递、进而展开救援的命脉。”中国移动公司芦山县抗震应急指挥部负责人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在芦山县,手机通讯业务主要由中移动来承担。20日上午11时,中移动四川分公司200人的抢修队伍在接到灾情后到达芦山县灾区。

到21日上午,几乎所有外线抢修人员都没有睡觉。经过两天一夜的抢修,截至记者发稿时,只有3个基站没有接通。同时,为了应对突发的通信流量和救援需求,中移动临时调配了100对台移动基站,目前已经部署灾区。截至21日晚,灾区通讯基本恢复,但由于通讯业务量激增依然会出现通讯拥堵的情况。

在保障通讯畅通的同时,确保救灾道路畅通,搭建生命的绿色通道,成为了抢险救援的首要任务。

雅安交通支队荥经大队的警官程仁杰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地震发生后,从成都市、雅安市赶往芦山县地震灾区的多云段公路由于山体塌方不能通行。从雅安市绕道荥经通往芦山县的公路成为了向灾区运送人员、物资的交通大动脉。

为了保障救援道路的畅通,他所在交通大队在地震发生后5分钟,就启动了应急预案,全体在岗民警全部上路指挥交通,同时在家休息的民警全部停休,立即归队。

20日9时,雅安交通支队荥经大队正式接到命令,指挥救援车辆有序通行。11时,由于前往灾区自发救灾的社会车辆过多,接上级命令,对社会车辆进行交通管制,对于社会自发救援车辆实施劝返。

“然而,劝返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程仁杰告诉记者,他十分理解自发赶来救援的志愿者难以抑制的激动情绪。但过多的社会车辆涌入灾区必然会造成交通堵塞,延误抗震救灾部队、设备和物资的进入,同时,灾区伤员由于道路堵塞也难以向雅安市方向转移。

为此,程仁杰和队友们只能苦口婆心地做说服工作。接受记者采访时,程仁杰和队友已经在荥经收费站口连续执勤10多个小时。

芦山县市政府李姓负责人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目前,灾区救援最大的困难就是交通堵塞。目前芦山县各乡镇的物资运不上去,大量囤积在雅安市。在记者采访时,该李姓负责人的电话一直此起彼伏,她操着嘶哑的声音不断向对方焦急地催促“什么时候物资能到?”“求求你们快一点!”

然而,这边电话还没有放下,那边电话又已经响起,乡政府打来电话催促物资。“你们再坚持一下。物资正堵在路上。请你们务必做好向灾民的说明工作,再坚持一下。”该李姓负责人焦急地告诉记者,作为芦山县政府,我们只能一方面不断地向雅安市请求尽快的物资支援,一方面请求受灾群众理解。

该李姓负责人表示,目前社会救灾热情空前高涨,我们表示感谢。但是,自发赶来救援的社会车辆占用了有限的通行能力。原本只有每小时1000余辆通行能力的道路,目前已经涌入了4万多辆各种车辆。

据记者了解,目前灾区各级交警部门人员全部铺在路面上维持交通。20日晚已经禁止社会车辆驶入灾区,然而堵塞局面依然在加剧,21日对灾区道路实施了全面的交通管制,无论是否是救援车辆,无相关证件不得驶入。

但据记者观察,一些社会车辆和部分外地政府部门派来救助的车辆依然不能自觉听从指挥,往往面对交警的拦截、劝返再三纠缠。部分司机甚至不遵守交通规则占路逆行,导致双向车道全部堵死。单单清理一辆占路逆行的车辆的时间几乎就要达到20分钟或者更长。

“我们对于不听劝阻的司机缺乏强制力量。并且,人家好心好意来支援灾区,我们总不能抓人扣车吧。何况即使扣车,被扣车辆也会堵在路上,难以处置。”一位年轻的交警对记者无奈地说。

22日8时许,从芦山县政府指挥部传来消息,目前在相关部门的努力下和社会力量的配合下,交通拥堵已经有所缓解,285间板房、4万顶帐篷和相应的食品、瓶装水已经运抵芦山县城,正在组织向各受灾乡镇发放。

芦山县国土资源局、食品卫生监督局分别向记者表示,下一阶段,在继续搜救被困人员的基础上,他们的工作重点将转移到进行卫生防疫、地质灾害防治,灾民临时定居点的选址建设,努力做到大灾之后无大疫,防止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发生,尽快恢复灾区人民的生产生活。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