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品牌战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产品品牌战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产品品牌战略

农产品品牌战略范文1

1优势分析

1.1地理优势特色

农产品之所以具备特色,是它所成长的气候条件,水纹,地质环境具有很强的独特性。甘肃省地处北纬32°31′~42°57′,东经92°13′~108°46′,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交错分布,地理位置的独特性使甘肃省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在甘肃地区随着地理环境形成了多条特色农业产业带,多种特色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独领。其中兰州地区缺水少雨,日照时间长,干燥的地质条件出产的百合全国独一无二。定西市被称为“中国马铃薯之乡”,出产黑美人等各类优质土豆;陇南山地重峦叠嶂,山高谷深,植被丰厚使文县党参、岷县当归驰名中外;定西的马铃薯、静宁的“红富士”苹果都以其质优物美,远销东南沿海;河西地区的杂交玉米,靖远“滩羊”;天祝县优质白牦牛等不胜枚举。甘肃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尽管品种多,价格低廉,质量上乘,但是要将这种产品优势转化为农业生产经济效益,关键要做好产品的特色化营销。

1.2特色农产品市场需求大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农产品需求在不断的大幅度增长。目前全世界由于人口的增长和耕地面积的减少优质农产品供应缺口很大。甘肃地区拥有许多产量较大质量上乘特色农产品,在市场上占很大优势。

1.3市场意识不断深入

农村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对西部地区的投入不断加大,西部地区逐渐形成开放的农产品购销市场,甘肃地区农民的生活生产的核心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动,逐步由单纯农产品种养,转变为主动地发展到以增收为核心的经济农作物生产,进一步关注农产品的深度加工、储运和销售的环节。现在甘肃地区许多农民借助淘宝等各类电子商务网站、微信等现代网络通讯手段,建立更加多元化的购销平台,给自己的农产品找更加有发展潜力的市场。农民观念随着受教育程度的的不断提高,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这对农产品使用新型的网上营销平台成为必然趋势。

2劣势分析

2.1甘肃地区农村信息化水平低

网络营销在中国起步较晚,农产品由于本身的产品特色和物流质量低等原因更是处于初级阶段。目前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农村信息化建设虽然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已建成的网络基础设施的运营能力和平台管理能力仍不能满足网络营销的需求。

2.2品牌营销意识欠缺

传统的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目的是农产品销售而非品牌的塑造,甘肃省特色农产品虽然数量多、品质优、质量高,但大多数没有形成统一的品牌管理,经营者没有争创品牌的意识,缺乏品牌形象的塑造和品牌形象的管理思路。而对现有的已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农产品品牌没有足够的保护、创新、推广和营销策划,使特色农产品仅在国内和甘肃及周边地区有一定的知名度,在国际市场上知名度不高或几乎无人知道。

3机会分析

3.1地方政府不断提高对特色农产品的支持

甘肃省政府为化解大宗农产品“卖难”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出台了多项扶持措施,其中有开展信息交流,加强网上产销对接,扩大网上销售规模,规范物流市场,加快村级公路的修建等。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推行,为推进甘肃省特色农产品的多渠道多平台销售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此外,“家电下乡”等众多惠民政策,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网络电子产品在农村的销售大幅度增加,有效扩展了农村地区网民数量,拉动了甘肃地区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发展速度,扩大了农村应用电子商务的规模。

3.2电子商务使交易成本降低

随着内陆地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消费需求呈现精细化和多样化的特征,互联网销售以其低成本、高效率和多样性有效的满足了目前的消费需求。甘肃特色农产品的销售者可以通过各类电商平台进行网路营销活动,从而实现销售渠道的多元化。

4挑战分析

4.1甘肃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实现农业利润的关键,但是目前甘肃地区农业产业化程度非常低,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市场开拓能力薄弱,获取消费者需求数据的渠道和手段少。农产品的供、产、销一体化程度差,相互协作程度低与专业分工不明晰。

4.2生鲜品物流体系落后

农产品由于其本身的产品特点,对冷链物流依赖程度高。所以优质物流配送是特色农产品开展网络销售的瓶颈。甘肃省道路基础设施差,运输时长加大,温控设备不足,对鲜活农产品的保鲜加工水平有限,冷链物流体系不健全。物流配送体系与市场需求存在很大的差距。

4.3网络营销人才缺乏

网络营销是依赖互联网进行,需要一批即懂得市场营销知识与技巧,又掌握较强的网络技术还要具备较多农产品知识的专门人才。但目前具备这些知识的人才在甘肃省农村地区极少,农产品网络营销人才十分缺乏。

二甘肃地区特色农产品营销策略

1实施品牌战略

增强生产者的品牌意识,树立特色农产品品牌观念是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的关键。农产品和其它商品由于特性差异巨大,所以品牌战略具有很大的特殊性,首先甘肃地区各级地方政府必须发挥先导作用。政府、农民、企业三位一体联合努力开发才能创立品牌。一是政府要有市场化思维,充分了解甘肃地区各类农产品的产量,功效,市场需求等,增强树立品牌管理开发品牌的意识,将农产品品牌战略作为农经济增长的重心。二是加强对农民的品牌意识教育和对农业产业链的构建,帮助广大农民改变陈旧的农产品简单化生产销售观念,逐步提高农民的品牌意识,通过成功地区经典案例的学习,让农民认识到农产品品牌的创造有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三要大力引进资金和技术发展对农产品深度加工企业,取得更高的附加值。

2制定完善

农产品生产质量标准体系根据ISO国际质量标准体系实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标准化质量检验,不断树立甘肃地区特色农产品品牌形象。通过产品形象管理和不断优化改良产品品种,维护和提高农产品品牌形象。一方面加大科研资金的投入,不断改良农产品品种。另一方面推出“绿色产品”生产模式,以满足消费者对绿色无公害产品的大量需求。另外,还要根据甘肃地区的传统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特殊价值的特色产品,增强本地品牌对广大消费者的吸引力,巩固其品牌地位。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提高和对农产品需求变化从质量、包装到数量上的变化趋势,通过包装的改变提高产品附加价值提升品牌形象,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带动地方经济纵深发展。提高农业经济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通过农业科技投入,提升品牌价值的增值能力

当地政府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不断提升农产品品质,优化农产品品种,维护特色区农产品品牌,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重要措施,从农产品及其深加工产品的产业链来看,要不断利用科技力量提高产品生产、加工、包装、仓储、配送等各个环节的技术性能。现代农业发展中,对生物技术、机械自动化技术、新材料技术、信息技术等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尤其是强调安全无公害的有机农业、绿色农业、以及深度加工工业的发展。所以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是甘肃地区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4建立甘肃地区特色

农产品品牌战略范文2

[关键词]农产品品牌;互联网;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39-0086-02

农业作为我国的基础性产业,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点,也是国民消费的主要来源。推进农产品市场的发展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当前农产品的供给已经相对过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由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人们对农产品的要求,也由满足基本需求到要求体现文化、品位。与此同时,我国的农产品市场在向国际开放,农产品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推进农业品牌战略,培育品牌农产品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手段。[1]

总体来说,各地目前对农产品品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还处于初步阶段。实施农产品品牌建设战略,迎合当前随着农产品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移,引导农产品从质量、价格、服务的竞争逐渐向品牌竞争的方向转变,是推进农产品市场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

1 农产品发展的现状

我国是农业大国,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农产品资源丰富,拥有一大批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近年来,在政府的扶持之下,农业部门全面推进农业区域品牌建设,着力提升农业区域品牌的影响力和价值,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为发展我国农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1 农产品质量问题

对农产品品牌来说,农产品质量是品牌的基础,同时在市场上流通时也是品牌的载体,过硬的农产品质量才能保证农产品品牌的长久发展。对农作物产品来说,土地、水质、气候的变化,会对农产品质量带来直接的影响。而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人们对农产品质量的担忧也时常见诸媒体。除此之外,农民种植中施加农药、化学催化剂等,都在影响人们对食品安全等问题的担忧。

1.2 品牌意识不强

品牌的力量是巨大的,一个好的产品能够通过改变消费者的认知,让产品物超所值。但是我国不少农产品质量好,却品牌竞争力不强,没办法在市场上获得合理的价值收益。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农产品的生产主体缺乏品牌建设的观念,导致品牌建设的思想跟不上。甚至很多农产品生产者没有考虑过把自己优质的农产品打造成品牌。他们对品牌认识不清,对打造品牌的认识不足,认为自家的产品没办法被打造成品牌更不用说“名牌”,而且更不知道如何打造农产品品牌。

1.3 农产品品牌缺乏特色

目前我国特色农产品品牌不多,不少农产品本身的差异性并不是特别大,而且不能轻易展现出来。失去了特色的产品,在市场上就没有竞争力,因此对农产品来说,特色还是关键。各地区域文化不同,农产品品牌建设应该结合各地的特色文化,进行地域文化融入。依托当地历史悠久的文化资源。[2]农产品在消费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消费者仅从使用上很难看出不同的农产品之间的差异,因此农产品市场品牌之间的同质化现象也比较严重。

1.4 互联网带来的负面影响

互联网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品牌发展的同时,也因为自己的原因带来了一些严重的伤害。比如互联网谣言盛行、品牌危机公关面临新挑战、网络平台缺乏法律及道德约束等,都会对一个品牌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尤其是对一些农业污染问题,病虫害问题的夸大甚至是谣传,不仅会导致一些农业产品滞销,对农产品品牌也带来了严重的伤害。

2 农产品发展策略研究

针对农产品品牌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国内农产品品牌建设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策略,来进行品牌建设。

2.1 提高品牌意识

我国长久以来都是农业大国,目前不少地方还停留在传统生产的阶段。农产品生产者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缺乏品牌意识,很多农业生产者,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很难有建设品牌的思想出现。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增强农产品品牌观念的输入和引导,尤其是政府要起到引领的作用。要加强对品牌建设的引导,品牌是产品能够走向市场的动力,因此要加强农产品建设的品牌关键,进行农产品品牌建设。比如褚橙就是一个十分好的农产品品牌,在保障质量的同时,也被赋予很多的品牌内涵,在产品的发展中,这是一个十分成功的例子。

2.2 确保产品质量

保护好农产品赖以生存的良好环境,是创建农产品品牌的重要前提。[3]过硬的质量是产品能够长久发展的基础,只有能够保障质量安全,才能在广告的协同作用下,好好发展农产品品牌。天然、绿色的农产品是市场发展的迫切需要,这也是塑造农产品品牌的基础和保障。农产品的质量是农产品品牌发展的基础,因此一定要确保无公害、绿色的农产品品质,为塑造品牌打下基础。

2.3 发挥地方特色

农产品是个地域性很强的特色品牌,对于农产品来说,好好发展地域特色,意味着塑造品牌差异化的基础。特色农业品牌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是优质农产品生产的核心。[4]只有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农产品进入市场,才能避免同质化竞争,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品牌的背后是文化,没有文化的积淀就不可能成为名牌。对于农产品来说,对农产品品牌赋予深厚的文化内涵,结合当地的文化、风俗,或者赋予其诚信、勤劳等理念,都能在塑造品牌中表现出品牌的个性和价值。想要提升农产品品牌的塑造,应该要进行农产品的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地域特色,培植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

2.4 国家宏观政策支持

农产品对外部环境的依赖性比较大,农产品品牌的形成,还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引导农产品品牌建设,鼓励农产品生产者生产高质量高标准产品,并且对其进行品牌化意识与知识的宣传,鼓励发展品牌农产品。[5]政府应该联合农业管理部门,积极引导农产品商标的注册,推进优质农产品品牌的发展。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与推广中,政府尤其是各地方政府应该正视品牌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打造农产品品牌,发挥自己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作用。在确保农民收益的同时,也增强国民经济的竞争力。

2.5 规划信息化传播渠道

随着信息化的建设,农村信息化建设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基础设施也已经覆盖了全国大部分的乡村和城镇。智能手机也大规模的普及和使用,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使用互联网进行农业品牌的推广,是个很好的路径,既能节省资金,也能通过网络提高知名度打造网络平台。

农产品可以使用网络渠道进行销售推广,同样网络对于农产品品牌的塑造也是一个很好的传播渠道。利用网络构建等信息化体系对农产品品牌进行传播,加大对农产品品牌的宣传,可以保障品牌在网络时代能够最便捷最有效地传播出去。

3 结 论

总之,随着农产品市场竞争的激烈,农产品买方市场已经形成。优质的农产品是品牌的载体,重视农产品质量的同时,打造农产品品牌才是关键。品牌的建设不仅可以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对于当地经济来说,也有着重要的辐射作用。农产品品牌的发展,不仅可以发挥当地的资源禀赋优势,也可以扩大当地的影响力。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在市场环境下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建议能够从现实发展的状况开始,对农产品品牌的塑造,从观念上开始,动员各方面的力量,进行塑造。相信通过努力,农产品品牌的发展一定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对推动我国三农建设,打造优势农业品牌是市场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周修亭,王珏.农产品品牌建设中政府的角色与作用[J].蔬菜,2008(6):36-39.

[2]王玉莲.黑龙江省农产品品牌化建设与政府支持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2):57-59.

[3]邢新宇,胡建,梁山,等.环首都贫困县农产品品牌实施策略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4(5):112-115.

农产品品牌战略范文3

关键词:河北省农产品名牌战略

一、河北省农产品实施名牌战略的现状分析

(一)现有农产品名牌自身的问题

l、全国名牌农产品数量少,结构不合理。在2006年96个中国名牌农产品的名单中,我省只有三个品牌入选,只占到总数的3.l%。而在2007年100个中国名牌农产品名单中,我省还是只有三个农产品品牌入围。这与农业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而且在结构上我们现有全国名牌中只有1个是养殖类品牌,其他都是种植类,“偏种轻养”非常严重。从我省主导产业分类情况看,养殖类主导产业按照销售额排序前3位是禽蛋、生猪和肉牛。我们的禽蛋和肉牛没有中国名牌。这么广阔的饲料市场,而我们却没有名牌饲料,这与把畜牧业发展为我省农业第一主导产业的目标相差甚远。产品加工类前3位是皮革、羊绒和板材,而我们同样也没有这类全国名牌的产品。可观的销售额,可怜的品牌,不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暴露出了河北省名牌农产品极度缺乏的现状。

2、品牌名称简单,商标宣传及应用有限。我省已有省名牌产品多是简单以产地命名,有的虽另取了品牌名称,但多数在注册后就完成了使命,在经营和宣传中根本不用。例如大多数人都知道迁西板栗,却很少有人知道其注册商标是“紫玉”的。这样的情况在我省名牌农产品中几乎能占到80c6。

3、分散经营,规模小。河北省名牌农产品经营主体多是分散的农户,由于其分散性和行为的不规范性致使许多产品的质量不稳定,而且形不威规模效应,也没有任何外销渠道。分散的农户经营较少考虑统一种植、统一加工、统一包装,无法产生更多的品牌附加值,致使这些地域性农产品还容易被其他产地品质较差的农产品仿冒,从而降低了市场美誉度。因此一旦其产量增加或品质下降,省内厂家就联手压价。

(二)农产品名牌经营主体认识上的不足

l、品牌共享意识差。例如,辛集皮革至少有40多个注册商标,鸭梨也有4、5个牌子。品牌之间没有明显的实质差异,仅是商标使用的文字、图案有所不同,商标所依附的主体——农产品本身几乎没有差异。品牌多了,单个品牌的生产规模必然下降,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构成地区优势,不利于品牌整体形象的树立和管理。

2,把创名牌等同于做销量。河北省大多数地方,一说起某某名牌产品,肯定先说到一年产量是多少,销售额是多少。像这样一味强调销量,认为做销量就是创名牌,是非常错误的观点。片面追求销量往往导致对品牌其他要素(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品牌联想等)的建设视而不见。例如,2004年2月河北省晋州市积压鸭梨高达0.95亿公斤,种植农民损失惨重。其最主要原因就在于当地农民和政府都一再注重产量,强调销量,看到前些年销量可观就认为是名牌产品了。然后家家户户种梨、大小企业都销售梨,而忽略了品种创新、质量、无公害、深加工等因素。在梨卖不出去后,种植户就只能采取各种方式降价促销,致使该市鸭梨的名牌形象一再受损,最终导致了整个品牌的灭亡。

3、把知名度高的产品等同于名牌产品。许多企业对名牌的认识仅限于知名度,忽略了美誉度和忠诚度对名牌的重要影响,只靠广告来创名牌,所创建的名牌产品往往在市场上“昙花一现”。有的甚至由于热衷于一味求名而漠视产品质量,低劣的品质,高的知名度反而加速品牌副作用的传播。河北旭日集团在刚刚升起时就陨落了的神话最能说明这一畸形认识的后果。1993年旭日集团成立,在1994年就投入了3000万元用于冰茶的生产和上市,使用重磅的广告投入,在短短的数年间打造出一个中国茶王的名牌,冰红茶曾经成为旭日升的专用名词。但由于广告投入的比例过多,而忽略了对产品质量的检验和提高,致使具有极高知名度的旭日升在2002年下半年退出了市场,在2004年的商标拍卖中,品牌价值缩水千倍。沉痛的教训应该值得我们深思。4、保护名牌的意识弱。目前我省农户或企业保护名牌的意识非常薄弱。主要表现有:①法律意识不强,没有及时的注册。如沧州生产的金丝小枣,牌子却被山东惠民“抢注”,成为国家林业部命名的“金丝小枣之乡”,这使沧州的小枣产业发展处于非常被动的境地。保定市的“流洋”瓜子,在小有名气时被其他地区抢注,不得已改为“越洋”瓜子,自己辛苦创的牌子却成为别人的嫁衣。饶阳县大尹村镇是省农业厅命名的“河北蔬菜第一镇”,全镇有2万多个大棚,年产果菜68亿斤,占北京市场的1/3,但至今没有注册一件商标,对外统称“饶阳蔬菜”。因为缺少品牌助阵,“饶阳蔬菜”所在地政府和菜农眼睁睁地看着很多“饶阳”菜被打上“寿光”的商标后销往全国各地。②目光短浅,只看眼前利益。表现为为了获得更多利润,以次充好,盲目开办分厂,或者无任何质量验证的出售商标的使用权。如1995年,源源不断的定单使旭日升集团感觉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随后采取了借鸡生蛋的在全国开设了23家分公司,由于品质及管理不到位也为其陨落埋下了伏笔。2008年的三鹿事件让我们损失的不仅仅是曾经价值149.07亿元品牌,更让我们看到的是河北省名牌产品中的短视现象和信誉危机。③对于假冒名牌产品的侵权行为熟视无睹,听之任之,不愿意花钱、花时间、花精力通过法律途径阻止。这些现象都致使产品质量不断下降,市场布局也混乱,经济纠纷不断,久而久之,名牌的信誉下降了,市场也萎缩了。

(三)农产品名牌的宏观管理上的问题

1、评选繁多,参评形式化。近年来,从国家到省市的很多部门都在开展农业名牌评选,各种品评会、鉴定会、优评会、农博会等名目繁多。名目繁多的评比导致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大多数是重申报、重评选,忽视名牌的后续跟踪管理,忽视优质产品的策划和宣传,名牌的速生速死现象严重。1993年,河北省有关部门审定了100项名牌产品,到1996年复审时有60项难再达标。1997年认定的102项名牌产品,到1998年竟有30多家生产厂家举步维艰。旭日升、石家庄造纸厂的名牌产品速生速衰人人皆知。

2、评估的标准杂乱。评估的标准有省级名牌、县级名牌甚至乡村名牌。有的以销量为尺度,有的以利润额、以质量、以无公害等多种多样。而且在认定上普遍没有充分考虑市场和消费者的选择而是仅从生产者的各种指标加以考评的。

3、名牌管理工作协调性差,没有形成合力。据了解,河北省技术监督局的“质量兴省名牌兴企”办公室管名牌产品,省工商局商标处管名牌商标,省工业经济联合会的创建名牌促进会是社团组织,三家各行其事,沟通联系甚少.名牌运营工作做得并不乐观。

二、河北省农产品实施名牌战略的对策建议

1、树立全面正确的名牌观念。名牌不仅仅是有名,它有三个基本的要素,即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而美誉度和忠诚度尤为重要。我们应该通过各种培训、讲座等形式,让农户、企业全面正确的理解名牌的含义,了解和掌握名牌创建过程中的基本策略。而且一定要认清质量是名牌的生命。

2、产品的选择要适宜。从现实看,不是所有的农产品都可以创名牌,精心选择一种适合的农产品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类型的产品应有不同的策略重点。我省的农产品主要以下三种类型:①自然型。突出原汁原昧,以产品自然风貌上市。可选择地方特色产品。例如:涉县的核桃和花椒、深州密桃、阜平大枣、满城草莓、永年大蒜等等,这类产品有特殊形态,特殊的品种优势,市场前景好,经过市场扩张可直接创名牌。在宣传上可以突出历史文化,产品本身的味道、色泽、含量、纯天然、无污染等特点。②加工型。主要通过加工变形上市。可选择经过传统工艺,特殊配方或高科技、新工艺加工成型产品。例如安国药材、承德的“九龙醉”、东陵糕点、饶阳金丝杂面等,这类产品质量相对稳定,可以通过扩大企业经营规模来开发。宣传时可突出历史悠久、祖传秘方、科技含量高等。③特定型。这类产品有特定的市场和特殊的需求,以满足消费者多层次多样性需求为目标,可以通过市场定位创名牌。例如丰润区的专用玉米,满足要求高营养物质的人群的需求,可充分利用特定市场,创建名牌玉米。同时,名牌产品的选择要与主导产业的培育相结合。我省的畜牧、蔬菜、水果三大支柱产业的主导地位和目前现存的名牌产品数目上的矛盾要求我们尽快的选择好创牌产品,不遗余力的实施名牌。

3、加以合适的命名。品牌名称一般来说应该是朗朗上口,易记、能够产生美好的联想、与产品的特性相符的。而且农产品的命名中体现绿色尤为重要。即在给农产品命名时,更注重符合绿色标志的要求,让人们在接触产品及其商标时,联想到葱郁的植被,茂密的森林,诱人的花草,清彻的水源,优美清洁的环境和蓬勃的自然生机。如“碧波”“水森林”“望海峰”等。在商标的形式上也可以直接使用“可食商标”。即将可食色素、可溶性动植物的产品如豆腐皮、糯米低等做成可食商标,直接加工在农产品上。也可以在苹果、西瓜等产品上用纸塑贴皮,形成“福”、“喜”等天然图案。印有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的系列苹果着实卖了个好价钱。还可用硬枝把商标写在幼果上,图案同瓜果一起长大.保持原汁原味,既无公害又带有商标。这些都是绿色营销观念在品牌商标策略中的具体体现。

农产品品牌战略范文4

关键词:品牌农业;制度体系;规模经营;品牌布局

本文系河北行政学院年度科研项目(编号:2016XYKT021)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6月19日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把人类的需求由低到高,依次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从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角度,品牌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目标市场:满足生理需求的市场,品牌只要具有一般功能即可;满足有安全需求的市场,品牌要体现对身体的呵护;满足有社交需求的市场,品牌要有助于提高使用者的交际形象;满足有尊重需求的市场,品牌的个性化和象征意义更加重要;而满足有自我实现要求的市场,品牌要能体现和彰显消费者个人的价值取向,这一群体品牌固化的倾向明显。需求层次越高,消费者就越不容易被满足。

近年来,河北省农业品牌培育方式不断创新。从规范认证、试点示范、展示展销、品牌传播、团队建设、品牌研究等方面开展工作,初步形成了以标准化生产和质量认证为基础、以产销促进和品牌推介为手段的农业品牌工作机制。完善了“三品一标”认证登记标准,规范品牌标准化工作;围绕“一村一品”试点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培育农业品牌;依托会展平台,培育推介农业品牌,努力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多措并举,创新模式,培育区域公用品牌;开展品牌农产品评选,组织媒体进行网上品牌宣传,开展品牌产销对接等品牌推介和宣传活动,提高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但是,河北省农业品牌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缺乏顶层设计、品牌主体不强、品牌小杂乱现象突出、区域品牌理念尚未普及、诚信水平不高等,因此河北省必须加快实施农业品牌发展战略。

一、农业品牌建设背景

(一)从现代化建设总体进程看,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农业现代化仍是“四化”同步中的短板和制约因素。现代化的农业应该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应该是用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装备的农业,也应该是产品比较优势突出和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农业。作为农业品牌,首先是农业科技应用和资源科学利用的典范,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化的农业也可以说是品牌聚集的农业,没有农业的品牌化、没有一大批科技含量高、极具竞争力的农业品牌作为代表,就很难说农业实现了现代化。因此,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整个现代化进程的重大举措。在深化改革的市场环境下,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大品牌的现代农业格局正加快形成,必将为农业品牌建设带来全新的发展环境。

(二)从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践看,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是做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主要路径和方向。河北省农业产业地域宽广,自然生态和资源禀赋多种多样,农业产业发展的基础也各不相同,但从发展的实际看,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往往也是品牌农业发展较快的地区,是农产品品牌的聚集区。品牌建设涉及生产和市场的多个环节,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特色产业现代化水平的强大动力,是推进现代农业和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去年在山东考察时曾指出,一个地方的发展,关键在于找准路子、突出特色。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抓发展,更要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做好特色文章,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河北省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种养方式和人文历史蕴藏着巨大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把这些集人文、生态、环境等为一体的要素资源整合起来,使其成为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成为特色农业经济资源保护和发展的主要途径。

(三)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角度看,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农业是高度依赖资源条件、直接影响自然环境的产业,农业的资源利用方式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众所周知,良好的农业资源和环境是农产品品质之源,是市场和消费者的自然诉求,是品牌建设必不可少的要素,是一些国家和地区打造农业品牌乃至文化品牌的一种有效途径。面对当前河北省农业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局部资源浪费和污染加剧等问题,只有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绿色、优质、品牌农业发展,提高资源和投入品使用效率,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才能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品牌农业建设的必要性

农业品牌建设不仅是我国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经之路,而且是政府和农业部门关注的焦点。加快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项紧迫任务,是农民增收和农业产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一)品牌化是消费者认同过程,是社会消费升级的迫切需要。当前,人们不仅要求“吃得饱”,还要“吃得好”,更关注安全、营养与健康。品牌声誉将逐渐成为农产品消费的主要取向。产品得不到消费者认同,将对现代农业建设成果产生一票否决的影响。在全球消费的多元消费盛行、象征消费来临之时,中国农业须实施品牌战略,通过物质产品、符号生产、意义生产形成产品的多元价值,满足消费者的多元消费需求,让品牌进驻消费者心智,获得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二)品牌化是生产再造过程,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农产品品牌化的过程,就是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种养、标准化控制、产业化经营的过程,有利于促进农业升级,实现由数量型、粗放型增长向质量型、效益型增长的转变。尊重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区别农业与工业的差异。农产品的品种、品质、品牌的形成与发展,均受到自然条件、区域特征、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制约。即便在今天科技参与越来越深入的趋势下,农产品的区域性、独占性、公共性特征依然十分明显,诸多的地理标志产品更显其独特。

(三)品牌化是价值提升过程,是促进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品牌是无形资产,其价值就在于能够建立稳定的消费群体、形成稳定的市场份额,没有品牌的产品更容易滞销卖难,比如部分地区发生大白菜滞销卖难,但胶州大白菜价格仍居高不下,价格是一般白菜的几十倍。充分发挥中国农业、中国农产品、中国农耕文化的原生资源优势,加强其对其他产业的核心资源提供,发挥中国农业的原生动力价值,以农产品为原点,以农产品生产的区域特质、工艺特点为原生动力,创新产业链,集聚资源价值,实现产业融合,开发反哺农业的高溢价机制,实现更具价值的集聚效应。

(四)品牌化是生产再造过程,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农产品品牌化的过程,就是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种养、标准化控制、产业化经营的过程,有利于促进农业升级,实现由数量型、粗放型增长向质量型、效益型增长的转变。

(五)品牌化是国际认同过程,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河北省是世界农业大省,但农产品缺少一批像荷兰花卉、津巴布韦烟草等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不少优势农产品只能占据低端市场,无法带来高溢价。研究河北省农业的独特性,发掘河北省农产品的丰富性与文脉关联性,整合全省力量,实现顶层设计与品牌组合的有效结合,创建河北农业品牌,形成基于区域、企业、合作社、农户、中介机构等多方互动的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品牌组合金字塔,创造多种品牌互为背书、共同繁荣的新局面。

三、河北省品牌农业建设建议

河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业品牌建设还相对落后,在国内市场上的品牌竞争力还很弱。对此,要加强农业品牌建设,并且要在强大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提出几点建议:

(一)制度体系。借鉴农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农业品牌经验,创立河北省品牌农业的建设体系和顶层设计。在“三农”发展的整体布局中,把构建农业品牌发展战略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传统文化、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及产品为基础,把标准化建设、文化内涵挖掘、营销渠道和方式创新、科技体系支撑、金融支持等与品牌建设相结合,努力创建农业品牌发展的思想和理论体系,形成完整的品牌战略路线图,绘制农业品牌发展的具体实施方案。

(二)规划引导。根据不同生产区域、经济条件和发展阶段等实际情况,从区域、行业和企业等多个层面制定农产品品牌发展规划。支持创立有关农产品品牌培育和发展咨询服务机构,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社会中介组织在推进品牌建设方面的作用,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通过制定农产品品牌战略发展规划,加快推进重点企业的重点产品打造,特别是做大做强技术含量高、市场容量大、附加值和效益高、能耗低的产品,从而带动更多农户和农业企业发展。政府机构要通过提供信息、信贷、科技等公共服务,促进分散农产品品牌整合壮大。同时,要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依托龙头企业发展产业集群,实施“走出去”战略,打造优势农产品区域品牌和国家品牌。

(三)保障安全。政府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品牌问题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强调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质量安全是品牌产品的前提和根基,只有质量可靠的安全农产品和食品才可能成为品牌产品。政府明确提出,要大力培育食品品牌,用品牌保证人们对产品质量的信心。品牌建设被赋予了规范生产经营、引导消费需求的重大责任。我们知道,安全的农产品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从政府角度来说,出于公共利益需求,必须建立不同层次的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借政府公信力,来增强消费者的信心。在目前人们对食品质量及安全强烈关注之下,政府应以实施品牌战略为契机,建立一套完善的符合市场规律、创造品牌价值的标准体系、执行体系和认证及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四)规模经营。规模经营有利于进行田间统一管理,提高产品品质;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和产业化的发展;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能充分发挥土地和农用物资的生产潜力。但是,目前河北省适度规模经营所占比例较小,土地集约化经营程度低,而土地分散承包经营占的比例较大,大多数还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一些大型的现代化机械设备无法在小的田间地头应用,一些新技术、新设备无法大面积推广应用,无形增加了劳动成本,由于生产成本高并且产品缺乏统一的栽培管理技术,从而使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严重影响农产品品牌的创立。另外,分布在全省各地的一些特色农产品,由于大多以分散农户为主,规模经营小,农业合作组织不完善,加之政府对这些特色农产品投入的推广资金远远不够,使一些地方特产无法形成品牌优势。因此,河北省一定要加大土地流转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五)提高品质。品质铸就品牌,品牌赢得未来。强调品质是品牌建设的一个朴素真理。离开了品质,品牌便无从谈起。品牌是对产品质量和信誉的一种承诺和保证,是产品与消费者建立的一种相互忠诚的关系。这种信任产生了一种保证机制。一方面这种关系能够形成品牌追随,形成消费者忠诚度、信任度,使产品获得竞争优势,产生品牌溢价,品牌建设主体也会不断提升产品品质、确保安全;另一方面消费者可以选择信任或不信任,这是对品牌建设主体行为强有力的约束。消费者通过这种信任机制,可以减少很多选择成本,获得放心的产品和愉悦的消费体验。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优质化、品牌化。生产特色突出、质量上乘、效益显著的优质农产品,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导向,自然也是实施农业品牌战略的基础,是发展品牌农业的重点。

(六)品牌布局。各级农业部门应加强组织领导,对品牌发展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围绕当地的优势主导产业,制定并实施当地农业品牌发展规划。加快“一县一业”、“一村一品”步伐,把品牌战略落到实处,多渠道整合资源,引导品牌发展合理布局,以突出地方资源特色、品质特色、功能特色、历史沿革和文化内涵。

总之,品牌农业是大势所趋,是国人消费升级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农产品市场品牌竞争天下的到来,要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才能在国内甚至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不断发展壮大,实现河北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

主要参考文献:

[1]杜义英等.加强河北省农产品品牌建设应抓住的几个关键环节.农业科技通讯,2015.5.

[2]张合成.加快实施我国农业品牌发展战略.农民日报,2015.8.

[3]朱保成.把品牌建设作为提升现代农业的重大战略.农民日报,2014.9.

农产品品牌战略范文5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农业经济;质量;品牌

中图分类号:F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1

首先我们要改造农业和农村的传统经济,使其能与市场经济接轨。虽然农民的主要是收入来源是农业,但是我们应该把农业产业化。想要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就需要从农业方面入手。让农产品不仅是自给自足,更需要走出国内市场,面向世界。伴随我们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与政策支持,我们应该立足于当前的有利局势。另外就是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扩大生产规模,细化分工,提高产业效率,逐渐形成产销一体化,把农业做成产业化。如此才能增加经济收益,另外就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民也能更快的融入市场。综上可见,农业想要市场化就必须得走产业化的道路。

一、农业经济的地位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历来是党和政府所关心的重大问题。众所周知,在辽宁的4200多万人口中,还有近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应该将农业产业化问题考虑进去,因为现代农业与工业是呈一体化趋势的。因此,我们必须千方百计花大力气,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我国农业经济与世界的差距:

众所周知,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大国。但是在中国,农业的经济并不发达。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农业经济才有阶段性发展。之前我们是只讲究农产品的产量尔忽视了质量。通过实践我们得出一条结论,那就是高质量的农产品更能赢得市场。只要农产品的质量提升了,农民的收入才会有所提高。但是市场经济下,我国目前的农业经济发展局势在全球范围内还是需要进一步提高的。其实不止是农产品,现在所有的产品想要在是市场经济上赢得一席之地,就得靠打质量战。再便宜的产品,质量不好,时间久了也被人们所遗忘。社会史现实的社会,人们只有能保证产品的质量,才能赢得产品的长久生存与发展。质量提升上去了,想要树立自己的品牌就很简单了。人们现在买东西大多依据的是产片的牌子,口碑好的品牌是受消费者青睐的。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农场品必然名扬天下。

二、我国农业经济的现状

1.农村土地的经模式

从我国目前的农业经济条件来看,很多农产品还是以小规模的生产方式存在。规模小自然也就导致了农产品的生产标准有所下降。做事不按标准,后果自然会很明显。农产品的品质稳定性差。若是想要建立自己的品牌就颇有难度。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能得出现阶段我国农产品的品牌表现不好的原因是:规模小、品质差等。

2.农业企业规模太小

虽然我国的农业企业在不断的扩大规模,也有了一定的硬件基础,但是加入到WTO后,与国外的企业或者国内的外资企业相比,还是没有一点优势的。“九五”开始,国内的很多农业企业从国外引进设备和技术,对企业进行大规模的改革。这些改革策略是为了更好的实施品牌战略,品牌战略具有资本积累性的特征,所以品牌战略的实施更加的有利于规模的扩大。首先,品牌属于无形资产,随着企业开始实施品牌战略,无形资产也在不停地积累;其次,如果品牌优势可以创造出一个知名品牌,则会更加的促进以该品牌为龙头的运营,还可以促进组建名牌集团,有利于扩大企业规模,增加资产总额。资产总额扩大了,才可以在促进企业发展的有效手段中投入更多的费用,这样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三、提高竞争力的策略

1.名牌战略

市场竞争就是产品竞争、质量竞争,而提高产品质量往往又是通过品牌竞争来促成的。因此,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要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必须创立自己的名牌产品。只有实行名牌战略,才能保证自己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促进农业产业化健康有序地发展。在这一利益目标的驱动下,名牌战略也就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一是名牌战略的龙头功能、优化功能可以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二是名牌战略的社会文化功能可以为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软环境”;三是名牌的规模集聚功能可以促进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升级。

2.名牌战略的方式

从实践总结看,名牌战略的具体方式一般有三种:一是以从事农业产前产后关联产业的一些名牌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二是以地区传统名优农业为基础,为地区名优农副产品注册证明商标,形成地区名牌推动农业产业化。三是利用地区特色研究开发或引进农业优良品种,扩大宣传,培育新的农业名牌推动农业产业化。

四、结论

为了推动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及市场化进程,我们应该紧跟时代步伐,以质量为基础,以品牌为支撑,在我国的农产品领域真正的树立起品牌经营、质量为先的理念,为了实现这些,不仅需要整体农产品市场的共同努力,同时也需要消费者及农产品生产者的意识形态的转变,希望通过农业进程的加快,能够尽快地让农产品市场的参与者树立品牌意识,让我国的农产品真正的融入市场经济中,发挥我国农业大国的优势,真正的让农业经济为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起到应有的拉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蔡意中.现代农业产业化初探——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建设实践与思考[J].上海农业学报,1999.

[2]白光,马国忠.中国要走农业品牌化之路[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3](美)西奥多·舒尔茨.梁小民,译.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农产品品牌战略范文6

一、指导思想

年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省市区工作的总体部署,以“实施品牌战略,促进经济发展”为主题,尽心尽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以商标争创为主线,以保护商标专用权为目的,积极引导各类市场主体注册商标和正确使用商标,深入实施商标战略和品牌带动战略,促进我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主要任务

深入实施商标战略工作的主要任务:争创驰名、著名商标工作;依托商标交易平台建设,盘活商标资源;对镇域内规模以上企业、高科技企业、涉农企业和发展潜力大、带动力强的经营业户重点培育,扩大名牌产品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引导出口企业注册涉外商标;举办驰名商标论坛;建立老字号、知名品牌保护名录,完善打假维权网络和企业协作网络,维护商标权益人的合法权益。

三、主要措施

(一)继续帮助企业注册商标、争创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力争年争创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3件,新注册商标10件。对此开展以下工作:

1、加强宣传

一是做好与区电视台、电台的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宣传活动;

二是举办一次驰名、著名商标论坛和商标知识讲座;

三是向镇域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拟申报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及有商标注册意向企业、单位、村及个人发放宣传材料。

2、加强调研,对全镇规模以上企业、高科技企业和发展潜力大、带动力强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千方百计扩大名牌产品的规模和市场占有率,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把名牌做大做强。通过调研,制定出我镇年争创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新注册商标实施细则,制定每个企业、村的争创计划。

(二)引导企业积极办理商标注册

1、加强商标宣传,除在电视、电台宣传外,向镇域所有的生产企业、村、个体工商户发放宣传资料。

2、组织商标事务所到企业、村、个体工商户中开展商标注册下基层活动。

3、加强农产品商标注册。对镇域农产品生产、销售情况进行调研,宣传农产品商标注册的好处,引导农民注册农产品商标。

4、加强涉外商标注册,对镇域出口企业和外资企业进行调研,组织商标事务所到企业帮助注册商标。

5、加强镇域内老字号的调研,建立镇域内老字号保护名录。

(三)完善商标信息录入和商标交易平台建设。对商标录入情况进行检查,保证商标录入准确和全面。要加快步伐,力争年内依托建成的商标交易平台,让更多的企业通过特许经营、有偿转让和有偿使用等方式,盘活现有商标资源,实现无形资产的再利用。

(四)加大商标专用权的保护,切实保护商标注册人的合法权益。

1、加大对大要案件的查处力度。重点查办下列案件:

一是严厉查处侵犯食品、药品商标案件。重点查处发生在粮、肉、蔬菜、水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饮料、酒和药品等商品上的商标侵权假冒行为。

二是严厉查处侵犯农产品商标、地理标志商标案件。重点查处发生在种子、农药、化肥、农膜、农用机械等商品上的商标侵权假冒行为。

三是严厉查处侵犯驰名商标和涉外商标案件。注重建立与涉外企业的沟通机制。

2、规范商标印制行为。结合企业年检,对镇域印刷企业进行普查,进一步探索建立有效打击商标侵权行为的工作机制和从源头上遏制商标侵权行为发生的长效机制。

3、针对各类市场中各种假冒的品牌专卖店、假冒商品较多的现象,计划实施“品牌备案”制度,即品牌经销商要提供品牌生产商的营业执照、商标注册证、授权书等相关证件,经工商部门核实后,将在市场中设立公示牌,对备案的经销商进行公示。

(五)对镇域市场中驰名商标及国外知名品牌进行调研,建立知名品牌保护名录。向在镇域市场中的涉外商标商品、中国驰名商标商品的生产企业或办事机构,发出联合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信函,了解涉外商标企业、驰名商标企业商标保护情况,建立涉外商标、驰名商标保护档案,促进对涉外商标、驰名商标的保护。

四、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为确保实施商标战略工作开展的扎实、有效,齐都镇成立领导小组,镇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经贸委、农委、工商所、税务所、土管所等有关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调度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