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发展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畜牧业发展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畜牧业发展史

畜牧业发展史范文1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坚持精品、高效、规模的三维发展思路,以现代畜牧业的“良种化、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安全化、产业化”为内容,以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品牌创新为重点,以生猪产业为主导产业,原生鹅、生态肉兔为特色,牛羊草食牲畜为补充,以推行寄养制,种养结合,生态循环为手段,把*建成全省丘区现代畜牧强县。

二、现代畜牧业发展方向和目标

(一)发展方向:

1、继续加快养殖业由传统分散型养殖向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转变。力争“十二·五”末期适度规模和标准化养殖率达80%。

2、积极发展现代养殖企业。充分利用国家和省支持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措施,引进繁育市场主体,建立工厂标准化大型养殖场,组织带动周边农户发展业主寄养制。

3、加快绿色生态畜牧业发展。重点利用*土壤、空气、水等自然生态优于国家规定的自然生态标准和被整体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县的良好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绿色生猪,绿色原生态鹅、土鸡、肉兔、山羊等,力争“十二五”末养殖业绿色品牌达60%。

4、大力发展畜禽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积极培育发展与现代畜牧业有关的衍生配套服务业,力争“十二·五”期间全县建成有绿色生猪、原生态鹅、生态肉兔、土鸡、黑山羊等精深加工企业各一家。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畜牧业应实现以下目标:

1、建成PIC优质生猪产业基地:年出栏200万头,建成屠宰加工企业1家,加工和商品率达80%。

2、发展原生态鹅产业:年出栏200万只,建成深加工企业1家,加工和商品率达80%。

3、建成生态肉兔基地:年出栏600万只,建肉兔精深加工企业1家,加工及商品率达80%。

4、发展土鸡(跑山鸡)产业:年出栏800万只,商品率达80%。

5、发展草食牲畜产业:年出栏黑山羊50万只,西杂肉牛5万头,建成精深加工企业1家,加工及商品率达80%。

6、到2015年,畜牧业良种化率、标准化率和规模化出栏率分别达80%以上,畜牧产值占农业总产值75%,农民人均畜牧业现金收入2000元以上。

7、畜牧业安置就业人数12万余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的36%以上。

三、现代畜牧业生产和加工销售规划

(一)现代畜牧业产业布局:

*是无公害农产品整体认证生产区,是种养业能相互利用其废弃物的区域。因此,全县31个乡镇均为以PIC生猪产业为重点的现代畜牧业发展基地。但根据水资源和土地对养殖业粪污承载力以及电力、交通等条件全县分适度规模养殖区、养殖企业发展区(包括业主寄养区)。

1、适度规模养殖区:

适度规模以饲养PIC种猪26—100头,年出栏商品肉猪500—1000头为宜;饲养原生态肉鹅每批存栏200—1000只为宜;饲养肉兔存栏种兔20只—200只,年出栏600只—6000只为宜;跑山鸡(土鸡)年出栏500—1000只;黑山羊年出栏30—100只,肉牛50—100头为宜。主要布局为全县31个乡镇的495个村(大中型水库周边村除外),每个村发展适度规模养猪户3—5户,其余养殖种类各10—20户。

2、养殖企业发展区:

饲养种猪300—1000头(年出栏商品猪1万—2万头)原生态鹅(包括种鹅)存栏2000—5000只(年出栏6000—15000只),饲养兔存栏种兔3000—5000只(年出栏10万—15万只);饲养跑山鸡存栏1万—3万只(年出栏3—9万只),饲养黑山羊出栏1000只以上,饲养肉牛存栏200头以上。具体布局如下:

(1)PIC猪养殖企业布局区域:G318线*段的宝梵镇、大石镇(吉祥镇);县道蓬红线的常乐镇、天福镇、红江镇;省道304线的任隆镇(高升乡)、蓬南镇、群利镇共10个乡镇。到2015年分别建成万头养殖场20个,5000头—10000头养猪小区10个,带动农户寄养2000户。

(2)原生态鹅养殖企业布局区域:G318线*段宝梵镇、赤城镇、新会镇、下东乡;县道蓬红线的明月镇、(回水乡)、常乐镇(板桥乡、槐花乡)、群力乡;省道304线、任隆镇、高升乡、三凤镇、蓬南镇、金龙乡、群利镇共16个乡镇,建成5万只种鹅基地,100万只原生态商品肉鹅基地。

(3)生态肉兔养殖企业布局区域:G318线*段宝梵镇(吉祥镇);蓬红路常乐镇(槐花乡、板桥乡)、天福镇、红江镇(群力乡);省道304线、金龙乡、农兴乡、蓬南镇、高坪镇、黄泥乡共13个乡镇,建成年出栏10万只兔场1个,万只以上兔场100个。

(4)跑山鸡养殖企业布局区域:G318线*段赤城镇、新会镇、下东乡、宝梵镇、大石镇、吉祥镇;蓬红线天福镇、群力乡、红江镇;蓬文线文井镇(新星乡、新胜乡、罗戈乡);省道304线三凤镇、金龙乡、农兴乡、荷叶乡、高坪镇共18个乡镇,建成万只以上养鸡场100户。

(5)草食牲畜养殖企业布局区域:重点在省道304线的任隆镇、黄泥乡、金桥乡、三凤镇、荷叶乡、金龙乡、蓬南镇、农兴乡、群利镇、鸣高路的鸣凤、吉星、高升、蓬文线的文井、新星、新胜、罗戈共15个乡镇,建年出栏1000头肉牛场1座,年出栏200头以上户50户。

(二)发展畜禽产品精深加工规划:

1、中通农牧在上游工业园建PIC猪精深加工企业一座,年加工PIC生猪50万头以上。

2、由飞鸿鹅业有限公司在*选址建原生态鹅加工销售企业一个,年加工、销售肉鹅200万只以上。

3、由发联农牧在*建生态肉兔加工企业一座,年加工肉兔200万只以上,同时建生态肉兔配合饲料加工厂一座,年加工饲料1万吨以上。

4、引进业主在*文井建跑山鸡(文井土鸡)繁育场和销售企业一个,年繁育文井土鸡50万只,销售土鸡200万只以上。

5、以蓬南向前养羊合作社为龙头在蓬南镇建成山羊(肉牛)加工销售企业,年加工销售山羊30万只、肉牛3万头以上。

四、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主要措施

(一)狠抓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

1、全面实现畜禽良种化:良种化率达80%以上。

(1)生猪:坚持以PIC配套系为重点品种。

(2)原生态鹅:以天府白鹅和四川白鹅为主。

(3)生态肉兔:以齐卡兔、四川黑兔为主。

(4)跑山鸡:以文井地方品种选育为主。

(5)草食牲畜:以*黑山羊与努比羊杂交为主,本地黄母牛与西门塔尔牛杂交为主。

2、强力推行建圈标准和设施配套化:规模养殖标准化率达100%。

所有畜禽规模养殖场,坚持按国家农业部的《畜禽场场区设计技术规范》(NY/T682—2003)、《畜禽场环境质量及卫生控制规范》(NY/T1167—2006)、《禽禽场环境污染控制技术规范》(NY/T1169—2006)等标准统一选址、设计。

3、全面推广养殖业生态化,规模养殖面污染治理率达100%。

按照农业部《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NY/1168—2006)的规定处理畜禽粪便。同时,必须全面推广“生态养殖+沼气池+绿色种植”的生态循环模式,按每25头种猪(年出栏500头)配套沼气池120立方米,配套种植土地15—20亩。

4、强制实施畜禽产品安全化:安全化率达100%

(1)按照《饲料卫生标准》(GB13078)和《畜禽饮用水质》(NY5027)、《猪饲养标准》(NY/T65—2004),对规模养殖场统一规范饲养管理及饲料。

(2)按照国家《动物防疫法》、《饲料及添加剂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畜禽产地检疫规范》(GB/T16549)、《畜禽消毒规范》(GB/T16569)等法律法规推进疫病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和畜禽及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对所有规模养殖场建立电子蕊片耳标溯源管理,到2015年规模场养殖溯源管理覆盖率达100%,使所有畜产品做到“三无”即无病、无残留、无污染。

5、加快绿色产品认证工作步伐:2015年无公害产品认证率达80%以上,绿色畜禽产品认证率60%以上。。

(1)所有规模养殖场必须通过无公害产品认证。

(2)所有万头猪场,10万只兔场,万只以上原生态鹅场和跑山鸡场,年产10万只山羊合作社,必须通过绿色畜产品认证。

(二)狠抓合作化组织体系建设

1、所有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业主及农户应按照“三民四自”和“政府引导、会员(社员)为主体、市场化运作”原则全部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

2、到2015年全县建成规模大、运作规范、示范带动作用强、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成绩显著的PIC猪、原生态鹅、生态肉兔、跑山鸡(土鸡)、黑山羊、肉牛、养殖合作社各1—2个。

(三)狠抓品牌化的市场体系建设

1、畜禽品种品牌化:将PIC猪、原生态鹅(天府白鹅、四川白鹅)、文井土鸡、生态肉兔(齐卡兔、四川黑兔)、蓬南黑山羊定为*畜禽品种培育品牌,除PIC猪外其余畜禽到2015年前完成地方标准制定并。

2、畜禽产品品牌化:支持引导企业注册“外五元”、“高峰山道家老腊肉(华盛农牧)”、“二郎神猪肉产品(中通农牧)”、“一品原生态鹅”、“文井土鸡”、“生态肉兔(发联农牧)”、“黑山羊(向前养羊合作社)”等畜禽产品品牌。

(四)政策激励措施:

(1)用地政策:凡从事现代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养殖的用地通过土地流转程序,一律按农业用地对待。

(2)项目支持:凡从事现代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养殖并实施种养配套发展立体循环养殖业的,优先安排中、省、市发展项目,集中打捆安排农村沼气建设,红层找水、社道路建设,环保项目建设等项目。

(3)优惠政策:对现代规模养殖项目免征各种建设费用,用电按农业生产用电优惠价格等。

(五)技术保障措施

(1)无偿开展科技培训和科技入户工作;

(2)免费做好畜禽良繁体系、畜禽场选址、圈舍设计和疫病防控等技术指导工作。

(3)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专家大院解决养殖业中重大技术问题和新技术转化。

畜牧业发展史范文2

1草食畜牧业发展回顾

2003年到2004年间,市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拿出财政资金建设草食畜禽产业化基地乡镇,草食牲畜发展迎来黄金时期。2003年市财政公用220万元资金,在全市11个乡镇建设肉羊基地7个,奶牛基地3个,肉鹅基地1个。11个乡镇引进种羊3600多只,发展养羊专业户1143户,建种羊场5个,存栏羊54014只,出栏羊25914只,发展奶牛专业户7P,存栏奶牛218头,发展肉鹅专业户550户,新建年孵化20万只的孵抱房1个,出栏肉鹅111566只,推广人工种草482.93公顷。据统计资料显示,当年220万元财政资金推动上亿元社会资金投入畜牧产业,其中200头规模的奶牛场3个,5000头以上规模羊场2个,100头以上规模羊场20多个,10000只以上规模种鹅场2个,l0个基地中有6/i''''-基地成立了“养羊或养鹅专业技术协会”,协会会员达2500多人。鉴于当时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区县政府也按l:l对等投入财政资金,并引导金融部门信贷支持,5000~10000元的“小额信用贷款”支持适度规模专业户发展,泸州市草食畜牧业发展进入鼎盛时期。

2草食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泸州草食畜牧业经过2l世纪初几年来辉煌发展之后,由于政策调整和土地政策变化等诸多因素,逐渐停滞下来,五、六年来基本处于自主发展时期。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2.1草食畜禽良种覆盖率不高

一是泸州市古蔺、叙永两县有66个牛改冷配点,但良种推广速度缓慢,良种覆盖率不高,而且全市无一个羊的配种点。二是小有名气的合江黑山羊、古蔺马头羊、方山大白鹅等品牌资源挖掘不够,不能形成气候,品牌资源基本未发挥应有作用。

2.2发展草食畜牧业的投入不足

2005年以来,由于国家在畜牧产业政策上的调整,中央、省财政投入主要倾向于猪产业,对泸州市草食畜禽的投入急剧减少,使泸州市草食畜禽发展进入低谷,草食畜禽的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数量随之下降,草食畜禽养殖进入零星、无序发展状态,大量社会资本退出草食畜禽养殖行业,最终造成草食畜禽改良步伐缓慢,良种引进与推广缓慢,优质牧草栽培与应用不断萎缩,农户在草食畜禽发展上得不到相应的技术培训与服务支持。

2.3养殖户饲养水平不高

由于草食畜禽涉及牛、羊、兔、鹅等,其技术含量与猪比较相对较高。若农户掌握不好实用的饲养技术,重畜轻草,不但不能降低饲养成本,还会造成畜多无料,损失惨重等情况发生,进而打击养殖草食畜禽的积极性。

2.4缺乏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

泸州市畜产品加企业小而分散,而且主要是以屠宰生猪为主,对于宰杀牛、羊的专业加工企业,加工能力低,产品质量单一,且产品市场份额低,抵御风险能力差,不能给予养殖户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空间,也制约着泸州市规模化草食畜禽的发展。

3草食牲畜发展的对策

3.1加快龙头企业的引进与扶持

龙头企业是草食畜禽产业发展的关键,要规范龙头企业,扶持其做大做强,政府要给予足够的政策支持,在扶持中要引导企业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着力提高其带动能力、抗风险能力,给养殖户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空间,促进规模化草食畜禽发展。要有计划地建立并扶持各类草食畜禽专合组织的发展,提高其种植养殖技术水平,提供市场预测信息,给农户指导养殖方向,解决养殖中的各种问题,为养殖户排忧解难,从而推动泸州市草食畜牧产业发展。

3.2积极争取和落实各种扶持草食畜牧业发展的优惠

政策,要加大力度向中央、省争取各种扶持草食畜牧业发展的项目,以获取更多资金。市、区县也要结合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培植特色产业,落实支持草食畜禽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诸如种草的草种补贴、出栏补助、圈舍建设补助,土地使用优惠,贷款贴息,以及道路通讯等方面的支持,并保持政府扶持政策的相对稳定生,落实土地流转创新机制,探索和落实科技人员激励政策等措施。

3.3加大科技攻关和科技人户力度,提高种草养畜科技含量

泸州市秸秆和酒糟资源极其丰富,要加强与四川农业大学、西南大学、省畜科院和省草科院等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合作,研究试验出应用秸秆和酒糟实用技术并加以转化,大力发展泸州牛、羊产业。市、区县科技人员要深入基层,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推动种草养畜技术向纵深发展,通过技术培训和示范带动,增强广大农户发展草食畜禽的信心和决心。

畜牧业发展史范文3

(一)加快发展畜牧业是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畜牧业的发展水平是农业发达程度的显著标志。大力发展畜牧业,能够加速种植业由二元结构向三元结构转变,形成农业内部良性循环;能够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我市饲料用粮供给充足,林草、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国家加大对畜牧业的投入力度,为加快畜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好政策和资源优势,加快畜牧业发展已刻不容缓。

二、把握指导思想,明确发展目标

(二)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以发展“一村一品”为抓手,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依靠科技进步和机制创新,积极推广健康养殖,突出抓好小区建设和标准化生产,保障畜产品、公共卫生和生态环境安全,全面提升产业化水平。

(三)发展目标:到2012年,全市奶牛存栏达到3万头,黄牛饲养量20.6万头,肉羊饲养量30.3万只,猪饲养量64.4万头,家禽饲养量315万只,肉类、蛋类、奶类总产分别达到4万吨、1.2万吨、10.9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11.4亿元。

三、加快优势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四)优化区域布局。山区重点发展肉牛、肉羊等草食型畜牧业,城郊及工矿区重点发展奶牛、猪禽和特种养殖等城郊型畜牧业,果区、山区主要发展生态型养猪、养鸡畜牧业。

(五)加快基地建设。奶牛重点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家禽重点发展规模化养殖场(户),肉牛、羊和生猪重点发展家庭适度规模养殖。到2012年,建成4个千头奶牛场、30个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形成3万头奶牛标准化养殖基地;建成5个年出栏肉牛300-500头的示范场;建成20个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2个生猪基地县,每个区县至少建成1个万头生猪示范村;建成5个年出栏1000-2000只肉羊示范场;加快绿色蛋品生产基地建设,全市规模化生产提供的畜禽产品占到畜禽产品总量的50%以上。

四、积极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

(六)培育壮大龙头企业。认真落实扶持龙头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建立加工企业与畜牧专业合作组织、养殖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依托正立公司、旺旺集团和齐天乳业等,带动耀州区、区、印台区和新区奶牛养殖;依托宝丰牧业、金圣公司,进一步扩大肉牛肉羊养殖规模,带动耀州区、印台区、宜君县肉牛肉羊生产;依托哼瑞种猪场、陕西大匠集团,建设全市良种猪鸡等种源基地,带动全市养猪、养鸡业大发展。

(七)积极打造名牌产品。鼓励对特色畜产品进行认证和商标注册,对重点产品进行国际质量认证;引导畜产品加工企业参加各种农产品博览会、推介会,不断提高知名度;鼓励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畜产品精深加工。逐步形成具有高附加值、高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名牌畜产品。

(八)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小区+农户”的模式,完善企业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一体化机制。各区县要加快畜牧专业合作社建设,到2012年,至少建设10个畜牧专业合作社,发展会员2000户。

五、加快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

(九)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坚持以村为载体,以户为单元,因地制宜,尊重企业和养殖户意愿,走“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多村成基地”的路子。到2012年,至少建成52个养殖专业村。

(十)积极推行标准化养殖。制订完善标准化技术规程,逐步在畜禽良种、饲料供给、动物防疫、养殖环境等方面实现标准化;加快推进健康养殖,培育建设无公害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到2012年,畜牧主产区主要畜禽生产标准化率达到70%以上,优势畜产品标准化率达到80%以上。

(十一)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在畜牧业集中饲养区推广畜禽粪便治理和综合利用技术,鼓励和支持养殖场、养殖小区、养殖专业村建设环保设施,配套沼气工程;鼓励有条件的区县设立畜禽排泄物治理专项资金,开展畜禽排泄物治理补偿试点,建设生态型畜牧业。

六、建立健全畜牧业发展保障体系

(十二)完善饲草饲料生产体系。大力发展牧草种植业,积极开发饲草加工业;推广秸秆揉丝、青贮技术,提高秸秆综合利用能力;扶持饲料企业,加大开发牛、羊饲料新产品。到2012年,配合饲料的入户率达到70%以上。

(十三)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良种化建设,不断提高种畜禽生产经营水平。大力实施国家良种补贴项目,积极推广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繁育技术,进一步提高奶畜生产能力和品质。建设2个良种扩繁场,依托5个种猪场,以3个二元母猪繁育村为重点,提升生猪良种率。到2012年,基本形成以原种场—扩繁场—商品代种畜禽场为依托,人工授精站点为载体,良繁功能齐全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奶牛、黄牛、羊和家禽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5%、80%、65%和95%以上。

(十四)完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落实《动物防疫法》,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预案,加强重大动物疫情监测预警。建立和完善畜禽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加快市、区县动物疫病防控机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建设,改善乡(镇)畜牧兽医站基础设施条件,落实村级防疫员补贴政策,稳定基层畜牧兽医队伍。

(十五)完善畜禽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环节质量安全体系。规范饲料、饲料添加剂及兽药的使用,杜绝有毒有害物质进入生产环节。继续实行持证上岗和肉品品质强制检验制度;加强定点屠宰管理,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及添加使用三聚氰氨、瘦肉精,制售注水肉、病害肉等不法行为。完善畜产品质量的检测监控手段,提高检测能力;采取专业超市、网上交易、订单期货等现代营销手段参与畜禽产品市场流通;落实产品市场准入和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加强养殖档案管理。

(十六)完善畜牧业信息服务体系。建立畜牧业信息网络,加强畜牧业生产消费信息统计和畜牧业生产预测预警工作,到2012年,实现市、县、乡以及养殖专业村、养殖小区、龙头企业等网络互联,建成信息收集、产品网上交易和网络化办公平台。

(十七)完善畜牧科技进步和推广应用体系。鼓励龙头企业、民营技术服务组织和专业合作社开展技术和信息服务。抓好畜牧良种、高效饲养、配合饲料、疫病防控等综合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完善畜牧技术推广责任制,实行市、县、乡业务干部包村制度,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强化畜牧兽医技术干部和养殖户的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的科学养畜水平。到2012年,建成2个畜牧示范园区和10个畜牧科技示范村。

七、进一步完善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十八)认真贯彻落实中、省优惠扶持政策。将涉畜项目资金捆绑使用,切实改善畜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优先安排饲养大户、专业村养殖小区建设用地,并视同农业用地。探索积极灵活多样的新增畜禽直补政策。简化贷款审批程序,增加信贷投放额度、创新金融产品,加大对畜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

畜牧业发展史范文4

2009年是深入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年。**县畜牧兽医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线,按照县委、政府提出“以羊为主,全面发展”的 二是加强技术服务,指导规模发展。为了使生猪规模化饲养有新的更大的突破,局成立了养猪“150”模式推广办公室,重点面向全县推广标准化养猪“150”模式,以提高养猪规模化、标准化和科学化水平。“150”办公室在工作中,紧紧依靠各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直接面对各规模饲养场和养殖大户,坚持定期进场入户调查研究,及时掌握生产发展动态,建立了完整的规模养殖档案。为了确保建设质量,局与襄樊正大公司合作,邀请正大公司技术人员为规模饲养场和养殖大户提供技术服务。深入每一个规模化养殖户,现场指导养殖户,放线施工,帮助农民做好施工预算,为养殖户提供最新引种和饲料信息,指导养殖户发展生产。同时,充分发挥畜牧部门综合全面的信息优势,为规模养殖场(户)提供科技、市场、防疫、政策等服务。明确要求各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为规模饲养场(户)提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对市场行情的突变,进行及时通知,并帮助规模饲养场(户)进行长期市场预测。在长年疫病防控期间,我们将规模饲养场(户)作为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第一时间进行防疫注射,确保了各规模饲养场(户)的安全。

三是深入调查研究,做好宏观调控。生猪养殖小区建设在**县是一个新生事物,引导其正常健康发展是畜牧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为确保群众生产健康发展,不因盲目引种而蒙受损失,我局及时在县电视台通告,告诫各规模饲养场和广大农户慎重引种,并请他们到局参加技术培训会,邀请专家对他们进行统一培训。

四是落实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出台并落实了能繁母猪补贴政策。全县共对15000头能繁母猪进行补贴,补贴资金10多万元。制定了《**县能繁猪政策性保险

畜牧业发展史范文5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2016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决定》,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以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为核心,以优质、安全、生态为方向,积极推进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努力培植优势产业,打造名优品牌,提升畜牧业生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打造畜牧强乡。

二、遵循原则

(一)市场主导,群众自愿;

(二)政府引导,政策扶持;

(三)规模发展,示范带动;

(四)区域布局,标准生产;

(五)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六)与土地流转相结合。

三、工作目标

2016年全乡肉类总产量达到8万吨,禽蛋产量达到1万吨,畜牧业产值增幅达8.5%,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6%以上,新增畜牧业投入达到35万元以上。

四、推进内容

(一)采取多渠道建场模式,加快发展标准化养殖场。一是自己建场自主饲养经营的模式;二是分户建设,统一管理的小区模式;三是企业建设,租赁饲养经营的模式。三种模式管理均采取“五统一”,即:“统一供种、统一供料、统一防疫、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年内新建标准化养殖场5个。

(二)切实利用国家政策扶持资金。改造和规范标准化养殖场5个。已获得2016年生猪养殖扶持资金的养殖场8个,要利用政策资金和自筹资金,按照标准化养殖场的标准进行改造升级,使其达到标准化。

(三)积极实施标准化生产。对新建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要严格按照标准化技术规程进行设计,力求做到区域布局合理,生产区、生活区、污物处理区隔离分开,防止污染,保护环境。实施规模养殖场(小区)沼气工程和污水粪便处理工程,减少养殖污染。动物防疫条件、饲养工艺、免疫程序和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的使用,符合无公害畜产品的生产技术要求。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政府乡长为组长的农业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协调,及时研究解决畜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二)扩大融资渠道。采取多种措施激活民间资金向畜牧养殖业流动,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对畜牧业发展的支持,包括农业开发资金、扶贫资金等尽量向新建养殖小区倾斜。

(三)完善政策措施。对小区建设用地,要按照村级申请,乡政府同意,畜牧部门设计、审核,国土管部门备案的程序,积极给予解决。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适当安排养殖用地,并按农业用地管理。同时通过推广土地流转和返祖承包等办法,多方解决标准化养殖场(小区)用地问题。农村废弃地、闲置地优先安排小区建设。凡是经批准兴建标准化养殖场(小区),一律按农业用地管理。并在资金和项目上优先给予支持。养殖场(小区)用水用电执行农业水电价,并保证电力供应。同时严格落实其它惠农支农政策,对上级出台的有关支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要不打折扣予以落实。

(四)强化目标管理。乡政府与各村签订“畜牧业发展推进年”目标责任书,制定对行政村养殖大户的奖励办法,提高村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组织、协调、规划、引导农户发展规模养殖,尽力解决养殖小区建设,饲养管理等方面遇到的困难那和问题。

(五)建立奖惩机制。乡政府拿出一部分资金,对畜牧业发展有功人员给予记功、奖励。并把畜牧业工作纳入年终村工作的考核内容,畜牧业工作后三名的村党支部不得进入达标支部。

六、推进步骤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3月底——4月中旬)

(一)乡、村两级分别成立现代畜牧业发展领导组,召开动员大会。

(二)按照县政府出台的有关政策措施,制定细化实施方案,完成规模养殖小区的规划设计工作。

(三)乡村两级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好上级有关“畜牧业发展推进年”的各项政策。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4月下旬——12月底)

(一)积极发展养殖合作社,吸引有一定规模的养殖户加入合作社,规范合作社的运营机制,壮大合作社的实力,增大合作社信用等级,为吸引资金打好基础。

(二)6月底前全面完成2016年生猪补贴项目的改造升级,5月份启动2016年生猪养殖补贴项目的建设工作。

(三)全面启动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工作。4月下旬上报建设方案;5月上旬召开小区建设协调会,研究解决小区用地、供电和融资问题。

畜牧业发展史范文6

关键词:“互联网+”;畜牧;分析

中图分类号: F326.3;F49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7.029

1“互联网+畜牧”的时代内涵

1.1现代畜牧业的必然要求

现代畜牧业是一个跟随时代潮流的体系,其以现代畜牧医科手段为主,辅以完备的体系与设施,再依靠营销发展自身。而其对社会所做的贡献也是长足并且显而易见的,既能节约资源、美化环境,还能严格把关,严控质量,以无污染的手段创造出高质量的能效。随着时代步伐向前迈进,畜牧业的发展也独树一帜、独具创新。所以改变传统的畜牧行业产能,作出创新升级,与新时代信息技术相辅相成,才能跟随时代得到发展。

1.2信息时代的必然方向

信息科技与技术正不断渗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当中,信息技术推动工业革命和经济体系长足发展,转变为现代人类生活的命脉科技,因此而衍生出一系列通过互联网技术,把以往的各行各业打包联系在一起,开辟出创新性的技术价值,这便是“互联网+”。2015年《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应运而生,将我国国民水平的提升与信息技术层次拉到统一战线上。而与国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畜牧业也要顺应这一潮流,利用信息技术这一饱含活力的领域推动畜牧业的发展。

2“互联网+畜牧”存在的问题

2.1基层人员文化素质有待提高

“互联网+”背景下的畜牧业发展对其从业者的信息技术水平有基本的要求。即便是我国目前已经达到互联网普及的层次,但对于畜牧业从业人员来说,所用的信息技术并不足以支撑整个畜牧业的信息技术应用,这是横亘在互联网技术与我国畜牧业发展之间的一l鸿沟。因此,如何提高畜牧业从业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2传统模式向互联网模式转型困难

我国畜牧业从技术层次到管理层次,中间还有营销单位和业务单位,一旦引入“互联网+”模式,许多从业人员要接触新兴的事物和技术,甚至以往熟悉的工作流程会变得面目全非。转型是困难的,首先要做足准备,做好前期的投入,面对产业能效技术如何提高,大多企业难免会有疑问和犹豫。因此目前我国畜牧业行业内,大部分从业人员对转型升级还在犹豫不决。

3“互联网+畜牧”战略实施建议和展望

3.1畜牧业实施“互联网+”战略需要分层次进行

自从我国大力推广信息技术以来,已有大概1/3的企业实现了产业转型,虽然大部分还在迟迟观望,但是已经实现“互联网+”技术的企业中,也有层次的深浅不同。大多数企业只是在探索信息技术的初期阶段,并且寄希望于产业升级与效益发展之上。仅有寥寥几家大型企业做出了要将“互联网+”产业做到底的决心。

其实对于小规模从业人员来说,可以学习先进的电子科技技术,研究畜牧业代入互联网的合作方式,应用到日常养殖中去。待技术成熟以后,可以开拓网上交易平台,进行B2C、C2C等电商交易,扩大交易规模,可以组建合作社,既拓宽了信息渠道,又有利于线上线下的养殖交易。对于大规模从业人员来说,应该积极学习技术,探索方向,使养殖走向智能发展。对于企业规模的从业团队,更应该理清的是企业理念以及养殖规范化。

3.2畜牧业实施“互联网+”战略亟需解决生产标准化和产品个性化问题

畜牧业通往“互联网+”道路上另一大障碍来自当前行业内的弊端:养殖分散,理念不一,而且没有划定统一的准则。针对这一弊端,中央已经下发文件,要求畜牧业要做到养殖优良化。因此要制定统一的标准使养殖走向优良化。只有把标准统一、理念一致,生产规模逐渐增加,才能做到畜牧业的长足发展。最终要让我国的畜牧产品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同,这也将是畜牧业技术升级的一个重大突破。

在推广“互联网+”的道路上没有规定统一的方针政策,对于不同的行业要研究出自身应走的道路。而重点是要运用新的思维统筹规划,赋予各行各业互联网的思维模式。在整个畜牧业中,互联网模式才刚开始。2015年6月,内蒙古成立了研究中心,为畜牧业的互联网升级模式完成开端。正所谓万事开头难,各行各业在转型的道路上都会面临重重险阻,毕竟是在研究初期,有困难是难免的,但是只要行业内从业人员通力协作、共渡难关、打好基础、开拓创新,一定能完成畜牧业的此次创新升级。

4结语

我国畜牧业正渐渐走上网络平台,正逐步适应信息技术时代各行各业发展的大潮流。畜牧业原本不具优势,基础不稳,产业升级速度相对来说比较缓慢。只要能在传统畜牧业和新兴电子科技技术之间搭起一条桥梁,抓产业变革机遇,实现“互联网+”下的畜牧业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