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业务应用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业务应用管理范文1
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简称IT)就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具体来讲,信息技术主要包括感测与识别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处理与再生技术、信息使用技术等技术。在气象业务管理部门应用信息技术就能使业务管理感知业务信息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实现业务信息快速、可靠、安全的转移,在对信息进行处理的基础上,还可形成一些新的更深层次的决策信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成为可能。所以在基于知识和信息的全球化经济中,气象业务管理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信息技术正在影响着甚至改变了传统的气象业务管理模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信息管理处理方面的优势,结合气象业务信息产生、传输、加工、决策流程,让信息技术在气象管理部门应用方式多样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是业务信息资料自动化的设计、生产系统,大大提高了气象信息资料生产率、信息资料产品质量;
(2)是业务处理系统,将基层业务人员从大量重复的、烦琐的数据处理中解脱出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3)是管理信息系统将气象业务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全面的信息管理,强化统计、分析和报告的功能,满足中低层管理者的需求;
(4)是地市级及以上业务信息系统和决策者与集体决策支持系统,提高高层管理者的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可以说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并且正在越来越多地影响着现代化、信息化、气象业务的方方面面。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信息技术成为业务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气象业务管理信息软件将气象台站业务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全面的综合信息管理,并且信息技术可以强化管理者的管理职能。
2目前气象业务管理现状
2.1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现代化建设情况
根据《中国气象局关于发展现代气象业务的意见》,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将使综合气象观测和技术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形成了以数据自动化采集、气象通信网络、高性能计算机、卫星数据海量存储和卫星数据广播为代表的实时气象信息系统,资料获取能力、处理能力和传输时效显著提高。综合气象观测和信息业务包括地面观测和地基遥感系统、以气球和飞机等为观测平台的空基遥感系统、以低轨和高轨卫星为观测平台的天基遥感系统,由数据收集及分发、信息加工处理、数据管理与共享服务等组成的气象信息业务,以及由运行监控、维护维修、计量检定等组成的技术装备保障业务,也是综合气象观测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现代化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发展,需要建立健全现代化气象观测业务管理系统。引进现代化管理手段,加强监测网络业务质量的管理、监督和检查,提高观测业务的内在质量。
2.2地市县两级气象台站业务管理目前的状态
近年来,随着气象业务现代化程度提高,计算机、宽带网络、信息技术业务化应用越来越广泛。地市县两级业务管理也利用计算机、宽带网络、信息技术,对气象台站基本信息、气象业务人员基本信息、气象台站探测环境图片信息、各类业务质量考核信息、各类优秀业务人员信息等等进行管理,产生大量气象业务管理信息。目前各类气象台站业务管理信息存储以Excel、Word、Access、TXT文件和图片文件等格式为主。随着时间增长,各类气象业务信息文件越来越多。对个人、县级气象台站、地市级业务信息统计查询分析耗费时间较长,工作效率较低。如此众多的信息,缺乏一个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综合以上分析和实际需求,我们研发了《气象台站业务信息管理软件》,探索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现代化气象观测业务管理系统,通过业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促使业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和运行效率的提高,使业务管理走向现代化、规范化、系统化和信息化。
3应用信息技术管理气象台站业务信息
3.1信息技术的切入点
为了将信息技术引入气象台站业务管理,我们把气象台站业务管理工作分为定性与定量两类。所谓定性的工作主要是指业务管理制度制定、业务管理流程的设计、业务人员资源分析报告等,这些工作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创造性,需要经过深入的主观思考与判断才能完成。所谓定量的工作主要是指根据既定制度与流程完成对客观事务的处理,比如气象业务台站基本信息、业务质量考核信息、台站探测环境图片信息等,这类工作的特点是比较琐碎繁杂,但又是需要日常处理的重复性工作,往往占据了气象业务管理工作的大部分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信息技术在气象台站业务管理中主要是作为工具来应用,它可以用来处理所有定量的问题,比如气象业务台站基本信息、业务质量考核信息、台站探测环境图片信息等等,并能够提供快捷便利的查询统计功能与报表输出功能,较之手工管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将大大降低例行性工作占用气象业务管理人员时间的比例,并能够动态直观的反映气象台站业务资源的状况,能够为气象业务管理提供高效的决策支持。这无疑极大地提高了地市县两级业务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一套合理而完善的气象台站业务信息管理软件还将为地市县两级管理者带来另外一个好处:由于数据库完整地记录了气象台站基本信息、气象业务人员基本信息、气象台站探测环境图片信息、各类业务质量考核信息、各类优秀业务人员信息等各方面信息,系统将能快捷、方便地获得各种统计分析结果,同时网络技术的应用,还可以为其他管理人员及员工提供各种形式的接入服务(如人事管理部门、各级决策者),软件能够按照用户选择的不同的条件进行简单查询和复合查询。如各类气象业务质量基数、气象业务人员基本信息、气象台站基本信息,气象探测环境图片信息、气象业务优秀人员基本信息组合查询。当软件响应用户查询操作后,生成相关的数据表或图表,并可打印或保存成PDF、Word、Excel格式的电子文档。因此,信息技术在气象台站业务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地市县两级管理达成如下目标:提高工作效率,优化业务流程,改善服务质量,提供基于信息的决策支持。
3.2业务流程管理与信息技术的集成
从表面上看,业务流程管理与信息管理系统的实施似乎是毫不相关,业务流程管理关注的是管理理论与思想,而信息系统则关注技术的实现手段,信息系统的实施未必一定要进行业务流程管理,同理,进行业务流程管理似乎也可以不采用信息系统。但是业务流程管理是一种以构造规范化的业务流程为中心,以持续提高业务管理考核绩效为目的的系统的、不断提升的方法。它能够理解定义、实现自动化,改善地市县管理业务。卓越的业务流程管理已经成为提升气象业务信息化、现代化的强有力的手段,而信息技术又是实现业务流程管理的必要手段,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地市县业务管理要摆脱不规范的业务流程,发挥气象业务管理信息化带来的优势,就必须在气象业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时候,实现信息技术与业务流程管理的集成。业务流程管理与信息技术集成,并围绕业务管理的核心流程和主导业务开展信息化建设,是业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必由之路。
4地市气象台站业务信息管理软件解决方案
气象台站业务信息管理软件采用C/S结构,客户端的界面和操作比较丰富,安全性能得到保证,响应用户操作较快。软件设计与安装运行依托现有气象通信网络,采用2010C#框架技术编程,结合COM技术进行系统集成,增强系统的可移植性。通过TCP/IP网络协议,利用数据库访问接口,快速便捷连接访问MicrosoftSQLServer2000数据库,帮助用户采集各类数据并及时安全上传存储到网络数据库。优化查询,高效分析用户数据,实时处理各类数据,为用户形成业务管理信息。
4.1采用三层C/S(Client/Serve)结构设计软件
从功能结构层次设计为三个层面:基础数据层、业务处理功能层和决策支持表示层。
4.1.1基础数据层基础数据层包含的是变动很小的静态数据,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业务人员属性数据,如姓名、性别、学历等;另一类是台站业务基本数据,如台站基本信息、台站业务信息等。基础数据在气象台站管理软件初始化的时候要用到,是整个气象台站管理软件正常运转的基础。
4.1.2处理功能层业务处理层是指对应于气象台站管理具体业务流程的系统功能,这些功能将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不断产生与积累新数据,如新人员数据、质量考核数据、优秀人员考核数据、探测环境八方位图片信息、人员图片信息等。这些数据将成为管理者掌握台站业务基本状况、提高业务人员管理水平以及提供决策支持的主要数据来源。
4.1.3决策支持表示层决策支持表示层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就能快速获得所需信息:如台站业务分布状况、业务人员考核情况等。这不仅能提高气象台站业务的管理效率,而且便于业务管理者从总体把握气象台站业务情况基于上述结构的气象台站业务管理系统模型。
4.2软件特点
软件设计立足于目前地市业务管理部门日常对气象台站各类气象业务信息综合管理基础上,按照业务管理流程,将综合管理日常需要的各类气象业务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建立数据库,并设计人机交互界面,把各类气象业务信息通过业务人员录入\验证并保存到数据库,完成业务信息有效存储,为以后台站信息分析应用打下基础。软件开发与使用就要方便用户对各类业务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可以加快查询速度、加强业务管理,使台站信息管理趋于信息化、自动化。
4.2.1数据库优化设计按照气象台站业务管理日常工作流程,将手工管理的气象台站气象业务众多信息,依照数据库管理模式,进行信息化处理,变换成能让计算机加工处理数字化信息。并根据信息分析,利用MicrosoftSQLServer2005建立数字化信息存储数据库。用于存储、处理和保护数据的核心服务。利用数据库引擎可控制访问权限并快速处理事务,从而满足业务管理信息化要求极高而且需要处理大量数据的应用需要。
4.2.2功能强大、简单易用的信息录入功能扩展DataGridView控件,进行数据采集录入界面,方便用户操作,同时验证用户输入的数据,保证图数据一致性。使用DataGridView控件,可以显示和编辑来自多种不同类型的数据源的表格数据,软件为了提高用户人机交互操作方便,扩展了DataGrid-View控件,在其单元格内可选择输入数据,如区站号、台站名称、台站类型等。
4.2.3灵活、简单的数据查询功能软件能够按照用户选择的不同的条件进行简单查询和复合查询。如气象台站业务质量基数、人员基本信息不同时段,或不同监测站同时段组合查询。当软件响应用户查询操作后,生成相关的数据表或图表,并可打印或保存成Excel格式的电子文档。
4.2.4方便、实用的数据统计功能数据统计结果是管理层进行决策的主要依据之一。本软件的数据统计功能主要完成统计数值、图表分析等工作,包括简单统计、通用统计、常用统计、二维统计、单项统计及辅助决策几个模块。这部分可完成质量考核、台站业务信息工作对各种信息的综合分析及辅助决策的要求。
4.2.5图表显示功能利用图表控件MSChart,把用户查询出来的质量考核信息、气象台站基本信息进行气象台站图形统计和报表图形显示。
4.2.6利用Surfer8制图功能绘制台站分布图气象台站分布图在程序中调用Surfer8制图功能,将符合条件的站点根据经纬度点加到所辖地区底图,形成符合查询条件的站点信息图(分为地面观测、生态观测、高空探测、大气成分监测等)。先将符合用户条件的台站经纬度从服务端数据库中查询出来,读写成Surfer8可识别数据文件,再调用Surfer8制图功能,先把边界底图画出来,把气象台站经纬度文件添加到底图中。形成台站任务图片。
5总结
业务应用管理范文2
关键词:油田;业务协同;业务模型;工作流;图形化
0 前言
炼油企业存在员工集中、地域分散、多种作业类型、生产链接紧密、信息密集、高科技等特点。工作流技术是一种快速增长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业,其主要特点是业务流程的自动化,这些流程是手动和自动的,主要特点是这些流程在计算机中处理应用和工具帮助,由计算机系统帮助人们完成交易的日常事务。工作流管理的最终目标是缩短业务周期,改进内部和外部流程,优化和合理使用资源,减少人为错误和延迟,提高劳动生产率。
1 协同工作流技术
1.1 基于角色的权限授权机制研究
角色本身不代表权限的大小,例如O置“Project Manager”角色的能力,还可以设置“Team Leader”的角色。分层Hierarchal RBACC模式可用于实现分层角色。也可以使用Composite Roles模式,对角色实现一定的分组和复合,以方便权限的分配。
1.2 工作流模型研究
过程集成模型,已经超越了“过程模型”概念类。 当前的业务变得越来越复杂,跨区域跨部门信息交互的需求变得越来越明显,部门之间的跨区域合作正在增加。 一个简单的集成模型基本上是一个“主流程控制”方法:通过一个主流程来控制整个流程的操作,通过各个子流程来完成一个特定的任务,并返回到主流程来处理结果 。
2 系统方案设计
2.1 流程设计
(1)工作流引擎:工作流引擎作为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核心,为工作流定义和流程流提供支持。
(2)工作流过程建模工具:工作流过程建模工具为可视化流程设计工具,用户通过拖放方式绘制流程,并通过配置为节点实现节点操作,节点表单,节点参与者配置。
(3)流程操作:进程操作是指对进程的操作支持,如启动进程,终止进程,挂起进程,DC,分流(单)和流(多人同时),试验等,因为这些进程可以直接基于引擎提供的链接调度算法直接支持。
(4)工作流客户端程序:工作流客户端程序提供用于呈现工作流管理系统的过程管理系统的功能,待完成列表的列表,已经完成的列表,过程操作的执行,过程历史信息等等上。
(5)流程监控:过程监控提供了一种图形化的方式来监控执行过程,包括过渡,在每个链接上花费的时间等,并且通过这些过程,可以适当地提高工作效率。
(6)表单设计器:窗体设计器为视觉形式的设计工具,用户拖放方式绘制所需的表单,以及相应的表单数据绑定。
(7)与表单的集成:业务流需要一种表达实际业务的形式,因此它需要与表单集成以表示业务意识。与表单的集成通常包括表单数据的自动获取、存储、修改、域权限控制、与过程相关的数据的维护以及过程链接表单的绑定。
(8)与应用程序的集成:通过与应用程序的集成来提高工作流管理系统的业务意识,主要涉及系统的权限和组织的集成。
2.2 流程调度
(1) OBE的引擎调度机制
OBE是由Adrian Price开发的一个开源Java工作流引擎,支持WFMC规范,包括接口1(XPDL),接口2/3(WAPI)和接口5.OBE引擎操作调度算法非常简单,所有的调度规则基于WorkflowRunner类run方法。StartProcess,startActivity,completeActivity,executeTransition在这些情况下都会导致运行。OBE调度算法非常简单,但实施调度过程更是周围。
(2) Shark的引擎调度机制
Shark遍历循环的机制是:
(3) YAWL的引擎调度机制
它的核心调度规则在YnetRunner类中有continueIfPossible方法。核心调度机制是它将重新路由流程实例中的所有节点点,因为节点的令牌传输或状态改变的任何状态。此处的节点点是YAWL支持的两种类型的节点:Condtion和Task。YAWL的enable enable算法更经典,主要是确定某个Task节点允许被激活。YAWL目前完全支持And,XOR,OR聚合算法,其中最复杂的是无疑是OR算法。
3 应用效果分析
系统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1)组织机构管理
组织机构管理主要对组织机构及其用户进行管理,实现了添加单位、修改单位、删除单位和单位排序功能。单位建立后可以在该单位下新建单位用户,同时对用户进行信息修改和单位转移操作。
(2)权限管理
权限管理细分为角色管理、权限元素管理、权限分配。主要实现:
①对权限元素进行管理(权限元素是权限管理和控制的最小单位),包括添加角色、修改角色、删除角色;
②对权限元素进行分组管理(角色),包括添加权限分类、修改分类、删除分类,在具体分类下维护所属的权限元素;
③权限分配:对用户、权限元素/角色进行组合分配,按照组织机构列出所有用户,进行相应的角色或权限分配。
(3)工作流管理
实现业务流程定制、业务流程维护、流程实例管理、审批授权、绑定工作流等。
(4)日志管理
实现登录日志、操作日志和错误日志的纪录与查询操作,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服务器端使用Java作为文件管理服务,客户端提交XMLHttpRequest请求,服务器端返回相应的XML文档。
参考文献
[1] 范玉顺. 工作流管理技术基础[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46-47.
业务应用管理范文3
[关键词] COBIT IT外包 风险管理
一、COBIT标准综述
COBIT(Control Objectives for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Technology)是美国信息系统审计和控制协会ISACA(Information Systems Audit and Control Association)基于其原有的控制目标体系(Control Objectives),结合并改进现有的正在发展中的其他国际技术标准和工业标准而制定的控制目标体系,是国际上最先进、最权威的安全与信息技术管理和控制的标准。COBIT控制目标体系是一个较完整的信息系统管理和控制的参考模型,它将政府和企业的信息化归纳为34个IT处理过程,并逐个提出指导意见。通过将COBIT应用到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实施环境,可以为管理人员、开发人员和审计人员来强化和评估信息技术外包风险的管理和控制提供依据。
二、IT外包的风险分析
企业IT外包处于IT战略中的资源管理层面,是帮助企业将注意力更多地投入到商业管理而非信息技术管理,进而更专注地追求核心竞争力的一条途径。尽管IT外包愈来愈普及,但外包失败的案例并未因此而减少。IT外包风险的表现就是外包失控。由于把部分或全部IT资源外包给企业外部的服务商,企业对服务商的管理就要比管理自己的IT部门复杂得多,时刻会面临失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风险一:IT外包可能会在服务的及时提供和服务的质量方面达不到预期效果。
风险二:企业对承包商的依赖度高反而降低了企业的灵活性,企业成本不降反升。
风险三:企业的商业机密可能会被泄露,知识产权可能会被盗用。
三、基于COBIT的IT外包风险管控体系
COBIT的控制目标主要是针对信息系统的管理控制和运行控制,COBIT提出的控制目标可以应用到所有的信息系统。因此,它的控制目标对IT外包系统来说大部分是适用的,但因其业务特殊性,必须结合发包企业的具体环境和承包商的实际情况,加以修改、补充和完善。
1.组织与规划
系统规划是IT外包项目建设的第一步,包括发包企业的战略目标、政策和约束、计划和指标分析;发包企业原有的建设目标、建设模式;企业信息的功能结构、组织、人员管理;IT外包的效益分析和实施计划。规划的好坏对IT外包项目的建设的成败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整个信息系统的建设要以优化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发挥企业综合协调与服务的职能为总体目标。规划必须满足:规划本身应当明确无误而且易于理解,应当是一个可以为大多数人所理解和认同的概念。规划必须得到领导小组的认可;规划目标应当是可衡量的;规划必须建立在对内外信息调查的基础上制定。
2.获取与实施
系统分析是在充分的调查的基础上对企业内部的整体管理状况和信息处理过程进行分析。系统分析的工作量非常大,所涉及的业务、人、数据和信息非常多。而且在实际情况中,企业信息化的需求难以一次确定,并且会不断发生变化;另一方面,承包商对政府的具体业务业并不熟悉,常常会发生理解上的偏差,从而导致建模的错误。因此,完成的系统分析必须满足以下一致性、完整性、现实性和有效性这四方面的要求。然后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承包商外包方案的可行性,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实施规范。
3.服务与支持
发包企业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商业目标也是随着企业的发展而逐步更新的,承包商要做好完善的数据跟踪,在可行范围内满足发包企业的需求,不断改进和修正开发计划中遇到的问题和缺憾。
4.审计
IT外包项目在发包企业实施以后,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系统中的信息成为政府最宝贵的资源。内部审计是在政府内部建立信息系统审计组织,由内部信息系统审计人员对电子政务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有效性进行检查与评价,将结果报告给政府管理层。内部信息系统审计部门,从组织地位上来讲必须独立于政府的IT职能部门和最终用户部门。
构建基于COBIT的信息系统管理、控制与审计模型,将便于人们对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过程的理解与分析,指导人们建立相应的机制,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的全部过程置于有效的管理与控制之下。对信息系统的投资者和管理者,将帮助他们在通常不可预测的IT环境下平衡风险与投资。对信息系统的使用者,将通过管理、控制和审计为他们提供安全保障和一定的服务水平。对审计师而言,将帮助他们明确审计轨迹,使他们做出的鉴定和劝告更具说服力。
四、总结
通过构建基于COBIT标准的信息技术过程集,我们可以把对IT外包的风险管理细化到各个过程,构建过程的风险管理模型,从而化繁为简,使复杂的IT外包业务管理、控制和审计结构化。对IT外包拥有正确的风险管理思想为指导,能够促进健全的管理机制建立,便于技术与工具的应用,使风险管理过程更加规范化。
业务应用管理范文4
摘 要:Excel服务器是2003年出现的一种技术,它将Excel表格和数据库技术结合,使企业能够利用普通的Excel表格界面完成业务数据填报、自动传递、统计等业务流程工作,通过工作流机制和web-数据库的结合,十分适合构建企业级信息管理系统。
关 键 词:信息管理系统;Excel服务器;物资管理
一、引言
在青海油田物资管理业务中,长期以来一直采用传统的手工单据处理方式,业务办理人员工作劳动强度大,错误率较高且效率低下,对后期的台帐建立和审核过程十分不利。开发一种简单易用,并具有统一管理界面的信息管理系统十分必要。
二、Excel服务器技术在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方面的优势
Excel服务器是2003年出现的一种技术,它将Excel表格和数据库技术结合,使企业能够利用普通的Excel表格界面完成业务数据填报、自动传递、统计等业务流程工作,通过工作流机制和web-数据库的结合,十分适合构建企业级信息管理系统[1]。
1.熟悉的操作界面
Excel服务器灵活利用出现了近20年的Excel表格界面完成数据的输入,表单界面可高度自定义以完成不同部门和企业的需要。
2.灵活的业务设计
搭建完整的企业级业务数据流是企业级数据库应用的基础工作之一。通过设计Excel服务器的工作流机制,可使Excel表单按规定流转传递,并能实现自动汇总数据。
3.便捷的工作平台
Excel服务器本身就是一个网络应用程序,它不仅能够实现局域网级别的数据传递,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应用。业务人员即使不在传统办公地点也可以通过网络完成表单填报,从而实现远程填报和表单处理。
4.消灭信息孤岛
进入信息化社会以来,层出不穷的信息技术和软件使企业在信息管理方面迈入快速、方便的时代,但众多软件由于设计的差异,使得数据接口难以统一,造成了各自为政的局面。Excel服务器通过“外部数据源”的功能,实现了外部数据集成,达到消灭信息孤岛的目的。
5.信息管理去专业化
Excel服务器[2]是一个二次开发平台,人们不需要达到很高的IT技术水平就可以利用这一平台开发出自己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并且该信息系统能够随着企业的发展随时调整、增加和删除系统组件,避免了传统信息管理系统重复开发造成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浪费。
三、实际应用
1.业务
青海油田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属的从事石油天然气工程技术服务、生产技术服务和基地服务业务,兼营其他配套业务的综合公司。隶属于青海油田的井下作业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利用Excel服务器技术成功完成了物资管理系统的开发。
利用统一的公司门户网站作为系统入口,在物资管理方面涵盖了公司内部的所有业务部门和业务人员,实现了物资从申请、审核、审批、发放、平库、台帐建立、结算的业务流程无纸化办公。
在开发的过程中,业务流程的梳理是关键的步骤。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跟踪已有业务表单走向的方式梳理业务流程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以企业内部物资申请业务为例,该业务的流程可以简单归纳为:申请、审批、单据、出库、平库、台帐增减和结算。在业务办理的过程中,涉及多个申请部门和审批部门,申请和审批业务最后汇总到物资管理部门进行统一的出、入库和库存台帐管理,申请人领取物资后由财务部门完成台帐和结算业务,至此流程结束。
在该业务流程中,涉及的部门众多,但均围绕一条以物资管理部门为主线的流程进行,而单据的走向即业务数据的流动方向,如图1所示。
2.表单设计
青海油田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初衷是替代以往纸质单据,减少业务人员工作量,为方便业务人员快速学习使用,系统中的业务表单采用和纸质单据一致的外观设计;严格限制了不同节点人员的填写范围和权限;增加了一些中间字段来方便后期数据统计的需要;审批环节由账号密码控制的方式完成。
经过试运行阶段的结果分析,该方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3.填报
填报的具体内容分为选项和手动输入两大部分,根据不同的情况,由业务人员灵活选择。填报人相关信息则通过Excel服务器中的权限控制自动带入至表单信息中,审批过程涉及的审批人、审批意见、审批时间也采取了相同的方式自动录入到表单中,实现单据的全程可查询,便于企业业务管理。
4.数据
表单中的所有数据都存放于数据库中,由于Excel服务器自身的限制,一些数据对比和存放需要通过中间数据来实现,实现过程可通过Excel服务器自带的表间公式等工具实现。例如:在“申请数量”字段的填报过程中,由于审批过程中可能对该字段进行修改,修改内容只能小于原始填报数据,而该数量只能在同一处进行修改。该过程涉及数据对比、数据重写等,若没有“中间字段”的参与则无法实现在Excel表格的功能框架中实现数据对比,这也是Excel服务器在数据方面的实现难点。
四、结语
目前,石油行业内部的软件开发能力薄弱,不具备开发代码级的信息系统的技术水平,Excel服务器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开发企业级信息系统的工具,该工具较之以往的软件系统开发,具有易于掌握,内置工具丰富,应用范围广泛等优点,使用过程中涉及的表单需要仔细的斟酌,去繁从简,应避免完全的照搬,软件系统中涉及的数据项往往是实际表单数据的数倍之多,如何采取最简便的方式实现业务的需要,是利用Excel服务器开发信息系统的关键过程。
虽然Excel服务器是一个便捷的系统开发工具,但是仍需要开发人员对传统软件开发的过程有一个良好的认识和基础。
参考文献
[1]北京勤哲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勤哲Excel服务器精解[Z].
业务应用管理范文5
关键词:证业务 应用层 安全管理平台 建设
证券业务应用交易所是国家所建设的主要是提供证券集中竞价交易的场所,其主要是为证券交易市场创造开放、安全、透明以及高效的市场环境,为证券业务的交易停工相应的设施。网络证券业务应用层系统在证券行业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升证券企业的经济效益,并且还能够提升管理的效率,为大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但是同时也带来的安全的威胁,所以要加强证券业务应用层的安全管理。
一、证券业务应用层安全管理平台的目标
首先是机密性,要保障证券业务的信息只能被需要的人以及授权的人看到,在其进行传输的过程中不能够被截获;其次要实现其完整性,在证券业务的信息传输的过程中,要保障其不会被篡改、丢失以及乱序,其信息不会随意的形成、删除和修改;第三要实现其有效性,要保障证券业务应用层才、系统当中的信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第四要提升其可靠性的标识,发出的证券信息要具有可靠的标识,发信人不能够抵赖;第五要提升其审查的能力,要根据信息的机密性以及完整性的要求,对于相应的数据的审查结果进行记录和归类。要想实现以上的几个目标,就需要证券业务应用层的内部多个模块之间的相互作用,证券业务应用层的模块包含了:用户登陆、加密以及权限管理等,其中用户登陆以及权限管理是实现对于证券业务应用层系统的访问的控制,为加密则主要是实现对于相关数据的加密和储存。
二、证券业务应用层安全管理平台的建设
1、用户登陆功能的设计和实现
用户登陆是安全的第一道放线,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道放线,从而也就使身份认证技术广受人们的关注。认证技术主要是提供了关于某人或者某个事物的身份的保证,也就是当某个人声称具有一个特别的身份的时候,相应的认证技术就会提供某种方式来证明这个声明的正确性。证券业务应用层管理平台用户登录功能设计的具体是方法如下:在证券用户请求登录页面的时候,服务器端就会生成一组随机数,服务器端将会保存这一随机数,把会将这一随机数和登录的页面同时发给用户,相应的用户在登录的过程中既要提供用户的ID和密码,同时还需要提供这一随机数。服务器端在验证用户登录信息的时候,首先就会验证证用户所提供的随机数是否正确,在其认证码正确的情况下,才会进行下一步的用户ID和密码的验证,并且还会同时的清除掉服务器所分配给用户的随机数。为了增加破解的难度,还会将这一随机数附着在依附图片上,以此来发送到证券客户端。此外,虽然增加认证码的方式能够防止入侵者的字典攻击,但是入侵者高密度的登录验证,还是会给网络的传输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所以在相应的登录的模块中检查同一IP登录的情况是否异常,若是在短时间之内,登录的次数出现明显的不正常情况的时候,就需要将这一IP地址记录到相应的受限IP库当中。
2、权限管理模块的设计
为了实现证券业务应用层安全管理平台中的资源访问的控制,在用户通过身份验证进入到系统之后,只能够查看系统授权方位之内的证券业务的资源。在证券业务系统当中权限管理和访问控制的对象主要的是证券业务应用系统的资源,比如:数据和功能等。在证券业务系统中的用户以及权限信息在一般的情况下会储存在应用系统所制定的位置当中,会通过专业的界面来进行相应的维护工作。因为证券业务的服务是比较的复杂的,权限的控制级别也更加的详细,通常情况下需要到记录和记录的字段一级,因此现有的方式来没有办法提供相应的访问控制的机制,证券业务应用层安全管理平台的权限具体的包括了证券用户管理、功能模块管理、角色管理以及权限的分配。其中证券用户主要的是指能够对证券业务资源进行访问的一个主体,其是系统的使用者,证券用户管理包含的主要内容有:添加、修改和删除用户的功能等;功能模块管理也就是资源管理,其是证券业务当中用户访问、操作以及控制的抽象的载体,其可以将相应的资源按照相关的要求规则进行分层和分类;而证券角色主要的是在证券业务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在部门当中具有特定的职责和权限的一类人的统称,在相应的信息系统当中,证券的角色能够控制一定资源的用户的集合,证券角色的管理主要的包含了角色的添加和删除,对于角色的属性进行修改,并且还具有角色指派的功能。权限的分配主要是指用户和角色对证券业务资源所具有的操作的类型,其和证券业务应用层安全管理平台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三、总结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的发展,保障证券业务交易信息的处理和传输的安全性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要采用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以及新科技,来保障证券业务应用层安全管理平台的建设合理性,促进证券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田青.证券电子商务系统的应用层安全体系设计[J].计算机与网络.2009,09(05):46-52
[2]张瑜,费文晓,余波.一种基于PKI的安全公文签名加密解决方案[J].微计算机信息.2010,15(18):152-161
业务应用管理范文6
【关键词】全面预算,预算管理,预算控制与实施
一、预算管理概述
自20世纪20年代,预算管理在美国通用电器公司、杜邦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产生之后,这一方法很快就成为大型现代工商企业的标准作业程序。它从最初的计划、协调生产发展成为现在的具有控制、激励和评价等功能的一种综合的贯彻企业战略方针的经营机制,处于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核心位置。著名管理学教授戴维·奥利认为,预算管理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把组织的所有关键问题融合于一个体系之中的管理控制方法之一。
(一)预算管理的基本概念及特征。在理论著作中,有一种观点认为,把企业全部经济活动过程的正式计划用数量和表格形式反映出来,就叫做“全面预算”。也就是说,全面预算是企业总体规划的数量说明。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企业的全面预算称为利润计划,是企业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各个阶段预算的综合。“全面”也存在两方面的含义:①全面预算管理贯穿公司业务活动的全部过程,是以公司的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及年度经营计划为基础的预算管理;②全面预算管理需公司上下所有员工的共同参与,而不仅仅是财务人员的事情。
综上所述,全面预算是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为了实现企业目标而制定规划的量化说明,是为了落实公司战略而采取的措施。那么,预算管理就是围绕预算而展开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包括预算的编制、预算的执行、预算的分析、预算调控和预算考评等多个方面。
(二)采购预算的基本内容。采购预算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有关采购产品合同额和付款额的预算;这类预算涉及公司未来一定期间(预算期)在采购业务上的支出,是整个经营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有关期间费用的预算,包括差旅费、运输费和电话费。这类预算涉及企业未来一定期间(预算期)的费用支出、财务状况,是采购部预算中不可缺少的另一组成部分。
(三)预算管理的必要性与作用。
1、可以帮助企业改善未来的经营状况。通过编制预算,许多潜在的困难能尽可能地事先预见,从而防患于未然,帮助企业改善未来的经营状况,降低经营风险。
2、能加强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和沟通。通过预算可以促使各部门不仅考虑本部门的工作目标,还要考虑采购申请单位方方面面的关系;通过预算可以使每个部门、每个员工知道自己在一系列配套计划中的工作目标,可以促进采购部各部门间相互协调与沟通,从而提高采购部的工作效率。
二、采购部预算管理现状与问题
(一)采购部预算管理现状。预算管理的概念是从2009年进入采购部的,近3年的时间里,预算管理在采购部在项目采购业务中得到一定程度的推广,但由于对预算管理不熟悉和缺乏处理实务的经验,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采购部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预算管理缺乏制度体系保障。全面预算管理一般应建立预算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在预算管理中的职责,在部门负责人领导下按照相应制度体系工作。而采购部目前预算的编制和执行缺乏制度依据和工作规范。这一方面降低了预算的权威性,影响预算的执行;另一方面也降低了预算管理的操作性。另外,在预算管理职责的设置上应明确负责的具体事项,这样才能使预算与实际执行相适应。
2.全面预算松弛,预算指标有效性差。在预算管理中,预算的申报与审批具有不对称性,尤其对于差旅费、运输费的管理。2010年、2011年,差旅费、运输费的申报都是按照往年费用的发生估算申报,未与实际业务量相结合。预算平衡也缺乏依据。
3.预算控制和跟踪机制不健全。采购部以总预算为主,缺乏各责任单位清晰明确的分解数据,导致后期难以分别监控。预算管理手段还不先进,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明确的预算执行流程及有效的监控措施,以事后控制为主,缺乏事前、事中控制。预算分析仅限于财务数据对比,缺乏业务部门的参与,缺乏问题的原因剖析、改进方案的追踪反馈等。
三、采购部如何实施预算管理
(一)明确各部门在预算管理中的职责。各采购申请单位及部内各职责部门是预算管理运行的主体,既包括在预算管理过程中负责预算组织、审批和监控的有关部门,也包括在预算管理过程中负责预算编制、执行、控制和分析的有关部门。
(二)构建完善的预算管理流程。零部件采购预算管理流程是由需求统计、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与控制、预算检查与监督、预算调整、预算报告与分析、预算考核等环节构成。各采购申请单位按公司年度生产计划提出次年采购项目需求计划,采购部将需求计划进行打包。各采购申请单位按工作包提出次年度差旅费、运输费需求计划。采购部按工作包予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