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的本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医学的本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医学的本质

中医学的本质范文1

1 代谢组学

1.1概况

国际“代谢组学之父”、英国帝国理工大学Jeremy K.Nicholson教授基于长期对生物体液的研究,于1999年提出了代谢组学的概念:定量测量生物系统对病生理刺激和基因修改所做的与时间相关的多参数代谢应答[1]。从健康到病理改变,从体质到证候,人体的代谢产物会随之发生动态变化。所以,利用代谢组学研究人体代谢物组,可以用于疾病的诊断和中医证候的判断。

1.2研究方法

代谢组学的研究一般包括代谢组数据的采集、数据预处理、多变量数据分析、标记物识别和途径分析等步骤。生物样品(如尿液、血液和培养液等)采集后进行生物反应灭活、预处理。运用核磁共振、质谱或色谱等检测其中代谢物的种类、含量、状态及其变化,得到代谢谱或代谢指纹,再使用多变量数据分析方法对获得的多维复杂数据进行降维和信息挖掘,并研究相关代谢物变化涉及的代谢途径和变化规律,以阐述生物体对相应刺激的响应机制、发现生物标记物[2]。

1.2.1生物样本采集 血浆或血清、尿液、粪便提取物、舌苔液、唾液,以及生物组织样品等各种生物体液,都是代谢组学的生物样本。王全军等[3]研究Z24染毒大鼠血浆的代谢表型改变,及其与组织病理、血液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探讨代谢组学在药物毒性早期筛选中的应用。雷荣辉等[4]运用代谢组学检测纳米铜染毒大鼠的血清代谢成分变化,结合常规血液生化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寻找损害早期的代谢标记物,揭示血液代谢表型变化与纳米铜靶器官损害间的关系。王勇等[5]研究三聚氰胺对儿童尿液代谢的影响,阐明代谢组学能应用于三聚氰胺导致的代谢异常研究,以及三聚氰胺导致肾损伤的无创检测。

1.2.2测定方法 完成生物样本采集后,需要对代谢产物进行测定。纵观诸多文献,色谱、质谱(MS)、核磁共振谱(NMR)、红外光谱、电化学检测等都被广泛应用于代谢组学的研究中。其中,色谱-质谱联用、NMR成为最主要的测定方法。黄强等[6]概括了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代谢组学中的广泛应用,分别介绍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毛细管电泳-质谱联(CE-MS),以及基于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代谢组学数据处理。危阳洋等[7]基于核磁共振(NMR)代谢组学方法,研究甲亢患者和健康人群的血清和尿液特征代谢物。

1.2.3多变量数据分析方法 基于代谢组学得到的海量信息,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非线性映射(NLM)、聚类分析(HCA)、人工神经元网络(ANN)等模式识别技术成为数据分析的主要应用手段。其中,PCA和PLS-DA是代谢组学研究中常用的分析方法。

2 代谢组学在中医证候本质研究中的应用

中医证候是一个复杂的生命现象。近年来孕育而生的代谢组学,能整体反映生物体功能水平,还能精细测量代谢产物。融入当前系统生物学的学术内涵对于中医证候的本质研究将是必然的趋势。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分子生物学作为现代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为中医证候的本质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技术平台。运用代谢组学这一现代最新技术探讨中医证候的本质内涵,为从微观解读中医证候的本质提供了可能,更为中医证候现代研究开辟崭新的研究领域。因此,查阅了近10年来的相关文献,总结了以下代谢组学在中医证候本质研究中的应用概况。

2.1肾阳虚证

董飞侠等[8]选择慢性肾病Ⅲ期患者60例(肾阳虚者、非肾阳虚者各30例)和体检健康志愿者30例,运用尿液代谢组学指纹谱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观察到慢性肾病Ⅲ期与正常样本代谢模式差异非常显著,建立的预测能力也很强。25个差异代谢物排序后,经过标准品鉴定差异性物质的关键代谢成分分别是丙氨酸、胺基丙二酸二乙酯等物质,并且明确变化方向和代谢途径,能很好区分肾阳虚证与非肾阳虚证的差异性。杨丽萍等[9]采用代谢组学研究发现肾阳虚模型动物的代谢网络明显偏离正常组动物,而用温阳中药干预后,模型动物的代谢谱回归至正常范围,呈现网络修复的结果。

2.2虚寒证

徐斌等[10]观察大鼠灌胃给予龙胆水煎剂(RGD)后其尿液代谢谱变化及其与龙胆寒性作用的相关性。测定大鼠尿样的核磁共振氢谱([1H]NMR)数据表明,RGD组与对照组在主成分分析得分图中呈聚类型分布,两组间未见重叠。RGD组尿样中葡萄糖、氨基酸等明显增加,牛磺酸、氮氧三甲胺等明显减少。长时间给予较大剂量RGD可使大鼠出现虚寒证体征,给药后尿液[1H]NMR谱变化与龙胆寒性作用相关。

2.3寒证与热证

汪江山等[11]采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时间飞行质谱(UPLC-Q-TOF)的血浆代谢组学方法,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疾病分型。结果可明显区分RA的不同病程(稳定期与活动期)和中医特定证候(寒证与热证)等疾病亚型。因此,代谢组学在阐明传统中医理论,促进中医与现代医学的交流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2.4血热证

刘卫红等[12]采用核磁共振谱仪技术,分析53例银屑病血热证治疗前后及31例健康志愿者血浆代谢产物谱的差异。结果显示银屑病血热证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能被明显区分,银屑病血热证治疗前后也能较好分开。凉血解毒汤能调节银屑病血热证患者的糖脂类代谢,使其代谢网络呈现向正常状态修复的趋势。所以,代谢组学方法能较全面反映生物体的生理病理及代谢状态,并可应用于药效评价研究。

2.5 肝火亢盛证、痰湿雍盛证及阴虚阳亢证

陆益红等[13]探讨原发性高血压辨证分型与基于GC/MS血清代谢组学的关系。应用GC/MS测定健康人及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清内源性代谢物,分析他们的代谢谱后表明健康人与高血压病人血清代谢谱有明显差异,上述三种证型的高血压可被清晰区分,高血压的发展过程也可显示。可见,基于GC/MS和模式识别的代谢组学技术在揭示传统中医理论本质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不失为探寻证候物质基础的较适宜手段。

2.6肝郁脾虚证

等[14]探讨慢性束缚应激大鼠(肝郁脾虚模型)的血浆代谢表型改变。经过对慢性束缚应激大鼠血浆1HNMR谱的分析,表明各组大鼠血浆1HNMR代谢谱之间存在差异,而且可能从代谢组学分析中找出特异的标志性代谢产物,阐释中医肝郁脾虚证候的生物学本质,探讨代谢组学在中医证候学研究中的应用。因此,代谢组学分析是一种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中医证候学研究方法。

2.7痰瘀证

刘卫红等[15]探讨痰瘀证候的动态演变、时相特点和由痰致瘀在代谢方面的变化。分析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浆1HNMR谱,显示各组大鼠代谢谱各不相同。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不同时点模型组大鼠的代谢谱亦各不相同,表明高脂血症前期以脂质代谢紊乱为特点,随着病程进展,参与血液凝固过程的乙酰糖蛋白出现,说明凝血机制出现异常,同时酮体及乳酸的升高说明脂质代谢紊乱进一步加重。所以,可能从代谢组学分析中找出痰瘀演变过程特异的标志性代谢产物,以阐释中医痰瘀证候的生物学本质。

2.8痰阻心脉证、气阴两虚证

王广基等[16]基于GC-TOF/MS代谢组学方法,对痰阻心脉和气阴两虚型冠心病患者血浆中小分子化合物进行全面检测,以探索血浆内源性化合物的差异。结果表明代谢组学方法可区别这两证型冠心病,还可以与健康组明显区分。而且,这两证型间多个内源性代谢物的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并与能量、氨基酸和核苷酸代谢异常相关。可见,代谢组学的整体数据和标志物信息均显示出痰阻心脉和气阴两虚型冠心病的差异,提示代谢组学所研究的体内小分子化合物可能正是中医分型的物质基础。

2.9气虚血瘀证

李林等[17]利用核磁共振氢谱方法研究气虚血瘀证大鼠对比于正常大鼠尿液的组成变化,发现病变大鼠尿液中甲酸、肌氨酸酐、α-酮戊二酸、柠檬酸等成分含量发生了变化,为进一步提示气虚血瘀证的产生机制和病症治疗提供了证据。此外,用GC-MS方法研究慢性心肌缺血属于气虚血瘀证的小型猪血浆样本发现[18],脂质代谢物如甘油、醋酸等,肌醇,氨基酸和脯氨酸的代谢水平明显提高,而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质代谢物的含量大幅下降。可见,这个代谢模式可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慢性心肌缺血,也可为中医气虚血瘀证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2.10湿证

本课题组中医湿证的代谢研究,如:慢性肾衰中医湿证的尿液代谢组学研究、慢性胃炎中医湿证的舌苔液代谢组学研究等都是采用了色谱-质谱联用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相应的代谢产物。 基于以上各种代谢组学方法对于中医证候的本质研究,总结其优缺点如下。核磁共振谱(NMR)和色谱-质谱联用是中医证候本质研究的两种常用方法。核磁共振谱方法,很适合研究代谢产物中的复杂成分,核磁共振氢谱([1H]NMR谱)最为常用。NMR法极具实用性,对生物样品的预处理快速又简便;可检测整体动物或人体特定器官细胞内的代谢物组而无损伤性。但其缺点是灵敏度较低。色谱-质谱联用,如GC-MS、超高效液相色谱-时间飞行质谱(UPLC-Q-TOF)、GC-TOF/MS等都被应用于中医证候的本质研究。对生物样本内复杂代谢物中的多种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无偏性、高效快速、灵敏度高。不过,每种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都有其不足之处。GC-MS预处理过程较繁琐,衍生化方法复杂,GC分离效率不高;LC-MS缺少谱图数据库,难以鉴定化合物的结构;GC-TOF/MS的数据处理甚为复杂,不易灵活运用。

3 目前存在的问题

代谢组学在中医证候本质研究中的应用广泛,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目前,基于代谢组学技术在中医证候本质研究方面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①中医证候本质的代谢组学研究平台尚不完备。由于代谢组学研究的仪器设备成本较大,研究单位难以有足够的资金加以引进来研究。②中医证候的临床研究病例数偏少,代谢组学结果难以与临床病证相衔接,不能很好进行数据分析。③代谢组学研究中医证候本质的背景资料积累很少,难以建立数学模型。要进行有意义的中医证候代谢组学研究,必须有大量正常生理状态的研究基础作为背景资料,从而运用生物信息学技术解决数学建模。④代谢组学研究的影响因素很多,各项中医证候临床质量控制标准(如饮食、年龄等)不均衡,不能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重复性。⑤各种组学数据的不对接,得出的结果会有片面性,不能全面说明中医证候的本质。

4 未来展望和思考

运用代谢组学研究中医证候的本质,有着无限发展的空间。完善代谢组学的研究平台;临床研究中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以加大说服力;注重代谢组学背景资料的积累,为数学建模做铺垫;尽量控制中医临床数据采集的影响因素;综合分析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系统生物学的共同数据,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降低研究成本……强调中医基础理论的支撑作用,完善代谢组学的研究技术,避免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脱节,提高中医证候研究的可操作性和数据分析的针对性。

采用代谢组学相关技术与方法进行中医证候研究,有望在中医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充分借助现代技术,采用现代语言阐释中医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治疗方法,这是实现中医证候本质研究的必由之路。相信随着人力和物力的不断投入,以及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基于代谢组学的中医证候本质研究必将在未来实现质的飞跃。

代谢组学实质上是采用系统生物学思路进行研究代谢小分子组的一种高通量分析方法,通过比较不同条件下的小分子代谢谱的异同,在医学上用于诊断、毒理和药理研究,并且通过对小分子代谢谱的全面定性、定量分析[19],可有效找到生物标志物或生物标志模式。运用代谢组学进行中医证候的本质研究,为中医证候客观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线索,更为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开辟新的方向。随着当代生物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医证候本质的现代化研究正面临借鉴新观念和新技术,寻找合适的切入点,来促进自身发展的机遇。代谢组学将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提供一种非常有用的技术手段。

总之,代谢组学是一门前沿性科学,研究方法多种多样。中医证候的本质研究,有无限的挖掘空间。基于代谢组学来研究中医的诸多证候本质,已初步显现出了明显的优势。虽然目前还存在一些地方需要改进,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代谢组学势必将对中医药的现代化研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对推进未来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医学的本质范文2

    关键词   中职  学生主体  课堂教学   活起来

    长期以来,中职教育主要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科为本位,忽视课程的实用性,找不到与专业知识和生产实际的切合点;重知识轻能力,教师对专业相应岗位群的职业技能要求了解甚少,教学缺乏职业特色;重传授轻探究,重结论轻过程,学生缺少实验实践的机会;重共性轻差异,学生基础良莠不齐,教师满堂灌;重认知轻情感,学生厌学倾向明显;重课内轻课外,重智育轻德育。教学观念落后,教师费力讲,学生被动听,教师兀自表演,完成教案任务,学生充当观众、听众,从思维到手、脑、都处于闲置状态。教学效果得不到体现,教学目标难以达到。要解决这些矛盾,受诸多因素影响课堂教学仍是中职学校的主要教学形式,所有必须改革课堂教学,研究学生,落实以人为本,让学生真正乐学,会学,学得灵活,让课堂充满活力。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以下几点体会:

    1.转变教师观念,做学生良师益友。

    传统的师道尊严,权威式的教育阻碍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放下架子,来到学生身边,坐下来,教师不再是自我权威的维护者和教材的代言人,而是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者、引路人,从学情出发,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目中有人,以人为本,全面彻底转变学生观,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要求进步的欲望,都有丰富的潜能,有自己的智能优势,以学生的呼声为第一信号,以学生的需要为第一选择,以学生的利益为第一追求,以学生的满意为第一标准。并认识到学生智能差异性和不平衡性,以全纳教育理念,以赏识教育精神指导教学,谅解学生探究与尝试中的错误,多给学生创造机会,促其思考,引导其自己解决问题,体验求知过程,参与探究与发现,在动手、动脑中表现特长,彰显潜能,。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由“敢于提问”阶段迈向“善于提问”阶段,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欲望就会不断增强,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就会大大提高。

    2.教师必须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水平,熟悉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要。

    对教师专业素质要求:具有丰富的学科素养,准确把握学生学习心理,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思维水平安排教学活动;恰当把握对学生学习指导的“度”;教师知识储备广,运用灵活,具有良好的应变机智和教学组织能力;教学技能丰富、技巧熟练,基本功扎实。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全面、具体、清楚、适宜,易于理解,便于实施;体现学生对知识、能力、思想与会计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养要求。教学设计符合学科特点,切合学生实际;教学方法先进、新颖、得当、有效,教学手段使用恰当、有效,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及各种教具。教学内容设计合理,体现现代教育思想,能适当补充相关情景材料支持学生学习,并依据教学内容,适时拓展、延伸。

    3.教师教学中要尊重职业教育规律、教学原则。

    教学中要注意结合中职学生特点把握以下原则:

    (1)启发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和独立性的同时,也要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就是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动机,引起其求知欲与好奇心,从而调动其全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积极投入。

    (2)个体性原则。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使每个学生在其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形成专长,成为“一专多能”或“多专多能”的专业人才。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要注重对学生的实际训练,合理安排作业与练习、参观与调查、模拟与训练,加强实践性教学。强化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并让学生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

    (4)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原则。利用专业知识,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  利用财务观念,培养学生理财能力 ,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生“会学” 。

    4.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方法。

    (1)因材施教,彰显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到不同层次,不同性格学生,布置不同学习任务,通过课件,实训资料、挂图,视频,案例,习题等刺激学生参与学习。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动手尝试,创设探究争鸣气氛,给学生充分表现空间,达到教师少讲,学生多动的目的。

中医学的本质范文3

数学是思维的体现,解决问题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因而如何通过解题活动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应是数学教学的中心问题。但过多过密盲目的解题,不仅不会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技能的形成,反而易使学生疲劳,兴趣降低,窒息学生的智慧,只有“闻一以知十”题解,才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思维品质的发展,而一题多解无疑是激发学生兴趣,开拓思路,培养思维品质和应变能力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下面就本人在教学中的体会谈谈“一题多解”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在初三的数学复习中,我们常常采用一题多解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能力,构建知识的网络,整合知识。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的建构。每个人的知识基础是不一样的,建构的方法可能就不一样,从而为一题多解提供了可能性。

初三的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初中阶段的数学内容已基本掌握了,知识内容丰富,也为一题多解提供了可能性。

在复习相似三角形一节中,有这样一道题:如图,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的铁皮余料,它的直角边BC为4cm,AC为3cm,若利用余料中现成的直角,从中裁出一个面积尽可能大的正方形来,则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

由于教师在上课时已复习过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学生受思维定式的影响,多数采用相似三角形来解。即可证:BEF∽FDA,得,设正方形边长为x,则有BE=4-x,AD=3-x,即,解之得x=。

认知心理学家将问题解决过程看作是对问题空间(problem space)的搜索过程。问题空间是问题解决者对一个问题所达到的全部认识状态。人在解题过程中,要利用各种算子改变问题的起始状态,经过各种中间状态,逐步达到目标状态,从而解决问题。问题解决的本质是对问题空间的搜索,以找到一条从问题的起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通路。其认知过程分别为:问题表征、模式识别、解题迁移、解题监控。问题表征指形成问题空间,包括明确问题的初始状态、目标状态及允许的操作。模式识别是指当主体接触到数学问题之后,能将该问题归类,使得与自己认知结构中的某种数学模式相匹配的过程。先前的解题学习对后继的解题学习的影响,即为解题迁移。解题监控指解题者为了达到解题目标,在解题过程中对解题活动作为意识对象,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监视、调节和监控的过程。学生的认知不同,模式识别也就可能不同。

由于学生的个人差异性,注意的选择性,有的学生注意到题目中的平行线,将其识别为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解题迁移。于是有第二种方法:注意到整个三角形被分为三个规则的图形,学生可能将其识别为面积的不变性,将其迁移到利用面积来解决。SADF+S?荀DCEF+SBEF=SABC

注意到直角,有的学生会识别为直角坐标系,从而建立如图所示坐标系:

AB的直线方程为:y=x+4

CF的直线方程为:y=-x

可求得点F的坐标为所以正方形的边长为。

同样是注意到直角,也有的学生识别为三角函数,可采用:在RtBEF中和RtBCA中,

tanB=即:得x=。

中医学的本质范文4

一、什么是“前置研讨单”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前置研讨单”是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以学生的“学”为根本,教师适当的“导”为辅佐,以知识和能力的“用”为归宿的导读单。“前置研讨单”一般是以单张便笺的形式出现,方便学生专注思考和研讨,也方便教师抽查。

二、目前数学学科“前置研讨单”存在的问题

2013年,我县许多教师热情高涨地投入到生本课堂实践中,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积累了不少生本实践经验。通过对全县数学教师生本实践的调研,我发现在“前置研讨单”的设置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如下四方面:

1.前置研讨目的不明确

有的研讨单没有布置明确的前置研讨任务,只是让学生看书,看书,再看书。可是,要怎么看、看到什么程度,没有明确的引导,更无法对学生的前置研讨进行反馈。到最后,学生的前置研讨质量如何,无从知晓。

2.前置研讨内容单一

前置研讨内容单一,导致学生学习视野不够开阔,学习缺乏深度和广度。很多教师设置的前置研讨单,就是简单的概念问答或者习题解答,如,“什么叫做单项式?”这样单纯的问答没有体现学生思维的参与。

3.前置研讨形式单一

不少前置研讨单既不涉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不涉及对课文的质疑问难;缺乏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活动,也没有设置灵活多样的变式训练。单纯的问题提问或者单纯的习题设置,没有把这两者进行有机地结合,这种前置研讨,教师例行程序,学生没有兴趣。

4.教师“导”的功夫欠缺

许多教师在“导”上没有深思熟虑,用功不够。不少教师设计的前置研讨流于形式,没有学生的思维参与,没有教师的深度引导,变成形式化的“表演”,师生感觉学习效率低下,干劲不足。

三、设置“前置研讨单”的几个关键点

那么,应该怎样设置有效的“前置研讨单”呢?

1.前置研讨要引导学生学会看书

前置研讨要以引领学生阅读文本为核心,引导学生学会看书,题目要以问题为主,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

这样的“前置研讨单”就不仅有研讨内容,更重要的是渗透了数学的解题思想,教给了研讨的方法。

3.前置研讨设计要低入高出,体现简单、根本、开放

要以基本知识点和基本能力要求为主,体现简单、根本、开放。如,上述的整式复习探究设计的都是很简单的小题,能力的培养则体现在后面开放性的问题上。有经验的老师总是善于用一连串的小问题将知识点有机串接起来,从而起到较好的导读、导思、导疑的作用。每一年的中考卷也为我们做出了示范,大部分试题是简单的,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在考试中得到收获,最后的压轴题,则体现了试题的开放性。

4.前置研讨应该成为学生的学习习惯

习惯又是由一个个行动累积起来的。所以,在学生一进入初中校门开始,我们就要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我们的“前置研讨单”要体现学生的前置学习要求,我们的课堂也要有规范的思维要求。

四、“前置研讨单”的几种表现形式

“前置研讨单”设计形式要灵活多样。不一定都得印发一张学习单页练习才叫“前置研讨单”,它可以是课本上现成的富有启发意义的问题,也可以是教师提前在黑板上写出的一些预习提示。总的来说,就是要让学生有参与思维的积极性,能够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即可。

下面是根据课型要求设置的一些“前置研讨单”表现形式。

例7.让学生在一个单元结束之后,每个人都出一份习题。

中医学的本质范文5

关键词: 中职语文 教学改革 人本位

语文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是一门工具学科,它与其他公共基础科目共同构成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基础综合教育素养的完整体系。语文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而且会对他们的人生产生春风化雨般的教化影响。多年以来,很多人对中等职业语文教育存有一定程度的漠视态度,认为中等职业语文教育处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尴尬境地,严重制约中职语文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更不用说中职学生从经典文辞中感受到中华文明了。因此,中等职业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笔者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和体会,在总结和吸取他人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得失后得出结论,即语文的“人本位”教育教学是推动中职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方式,可以作为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试金石。

一、中职语文“人本位”教学的实现意义

“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是“人本位”教育教学的精髓所在,也是传承了两千年儒家教育教学的经典模式。二十一世纪的人才需要汲取丰富的人文知识和科学思想的营养,人性美、科学美是未来人才综合素质的核心内容。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充分实现“人本位”教育教学模式,如何培养学生综合的素质,如何让学生把人性美、科学美与社会人生职业理想结合起来,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学有所思、学有所悟,相信是大多数语文教师一直以来不懈追求的目标。经典文篇《论语・侍坐》告诉我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的三个基本要素。在这三者当中,教学内容虽不具有唯一性,但从总体来看却是固定的,而教师和学生无论是从角色还是地位来看,教师都处于主动引导善诱的地位,因此教师必须在把握教学内容的前提下,温和谦逊、仁爱慈善、情真意切、循循善诱、因势利导,鼓励激发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中正平和的欣赏评价中挖掘思想的火花,礼赞朴素的智慧,聆听跨越时空的古圣先贤的教诲,在教学相长的感知教学中实现自己期望的目标。因此,一个好的语文教师不仅仅把教学内容演绎得精彩,也不仅仅具备精湛的专业知识,更要做好教学内容和学生思维之间的桥梁,把课堂作为一个平台让学生出彩,让学生的单一思维、定向思维转变成立体思维、创新思维,进而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实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人本位”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当中摒弃传统的“填鸭式、一教到底、一问到底、一做到底”的固有教学模式,从人情角度出发,尊重学生个性,激发学生兴趣,挖掘学生潜能,充分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由于传统金字塔式教育理念的影响,社会普遍重视理论型金字塔端的精英教育,技能型职业教育成为“万般皆下品”退而求之的无奈选择,因此只有被中考、高考的分数值残酷封闭了大门的学生才会无奈选择技能型职业教育,这势必造成职校学生文化底蕴整体低于被社会认可的理论型高校学子,尤其中职学生缺乏三年普高的文化知识基础教育,造成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更薄弱,入学成绩处于中考分数线的底端,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品质,甚至部分学生长期处于“分数定乾坤”的心理压力之下,或轻或重有着自卑、自闭和逆反排众心理,这种不成熟、不健康的心理会让他们产生更多更强烈的情感饥渴,需要教师放低姿态用善良的情感给予他们心灵上的关怀、呵护、尊重、慰藉。投放真情,重塑他们对自我的信心、对生活的热情,这是中职教师积德行善、拯救心灵的无上功业。这就要求教师用心欣赏每一个学生,敏锐地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适时地在众人面前加以点赞,鼓励他们大胆陈述自己,情感的交融、平等的对话必然拉近心与心的距离,使学生走进课堂、融入课堂、活跃课堂成为可能,打开心灵之门为教学做了良好铺垫。

二、限制中职语文教学发展和突破的关键性问题

目前中职学生普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学习态度不端正。一些学生由于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学习态度不端正,迷恋游戏,沉湎于虚拟世界的成就感,既缺少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又损害身心健康。

2.学习方向不明确。一些多数学生既缺乏自省、找不足的能力,又没有敏锐的社会洞察力,不会根据社会需要查漏补缺地安排自己的学习任务。

3.学习方法不正确。一些学生沿袭中学时的不良习惯,不仅不能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动手动脑能力差,而且缺乏学习恒久性,虎头蛇尾,随性而为,导致学习效率低下,进而产生厌学情绪。

4.语文基础功底薄弱。中职学生普遍语文识读能力差,表现为词汇贫乏、语言组织缺乏逻辑性、文字感知审美欠佳,这就使得中职语文教学举步维艰。

以上几点是限制中职语文教学发展和突破的关键性问题。只有坚持“人本位”思想点,才能逐步缓解这些问题,量变达到质变,真正提高教学主动性、灵动性、互动性,让学生重新燃起学习信心和希望,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这是所有中职语文教师翘首期待的前景。

三、中职语文“人本位”教学的实现途径

第一,树立“人本位”的教育情感理念。“情,人之灵性的精华也”,人的心灵情感是人的灵性之宝,是人的最高心灵境界。教师要用“人情”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改变一贯在学生心中“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唱“独角戏”的居高临下的高姿态理性形象,一则从人文关怀角度出发,以真情体察学生的甘苦辛酸、悲愁喜怒,以真诚尊重、感召学生,调整心态、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学生交流感受,用情感化学生,让学生从情感上接受自己,从而接受自己教授的教学内容。二则用淡泊名利的老庄思想、淡定从容的谈吐气质、融会贯通的知识学养感染学生,进而调动学生的主观情感,变被动为主动、由封闭变开放,交融互动于课堂。所以语文教师既要博览群书,以百科知识丰富自己,做知识富有的人,做“百科全书”式的良师益友,又要在洒脱自如、旁征博引、厚积薄发的教学中创造一种行云流水般的教书境界,有善、真、美的爱心天使,塑造洁净纯美的品行,真正屡行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伟大使命。

第二,注重教学内容的人文性。语文承载的不仅是识读功能,更重要的是作为五千年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所谓的“圣人之情见乎辞”(《易经》),中华传统文明的智慧、情感都以语文为载体,对一个刚走入社会的青年人的思想、意识、思维、情感起着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试想,一个有精湛专业技能,又有仁爱之心、担当意识、胸襟抱负、人文情怀的青年,怎能不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所以要在语文课教学中把中华文化的精华教给学生,在他们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候,能未雨绸缪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将中华文化的精华植入大脑,使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拥有一颗认知自己的淡定从容的为人处世之心。这样从小处说,不至于使自己在风云突变的社会流转中迷失沉沦,往大处说,流淌于我们血液的中华文化才不至于在世界多元文化的沧桑巨变中落后,才能让我们悠久灿烂五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国永远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例如:笔者在讲解《论语・侍坐》时,通过启发、探讨教学方式,分析子路、曾、冉有、公西华的人生理想,使学生领悟:子贡问老师“何如斯可谓之士矣”?老师曰:“行己有耻,使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孔子的意思是,一个人要想不辱使命地完成自己所要承担的使命,首先要有良好的内心修养,知道道德礼义廉耻,对自己的行为有约束,内心有坚定不移的做人标准,这样才不会放弃对社会的责任,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完成“社会人”的职责角色,进而实现职业提升。这种春风化雨的温和的关照内心思想的力量,正是语文人文性的精髓所在。

第三,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性。语文课教学方法要不断革新,随着信息技术进入课堂,大力提倡多媒体教学,不仅促进了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提高了学习方式的灵活性,促成了课堂师生互动多向化,而且增强了学习内容的刺激强度,有利于学生发散、联想思维的培养。此外,我们可以借鉴国内外课堂教学新模式,在语文课上大胆尝试。例如:在国际劳工组织引进的创业培训教学法中,有一个教学法名为“头脑风暴法”。该教学法起源于上世纪美国电力公司解决高压线路除雪方案,基本原理就是:解决一个问题可以开动大脑,让每位同学都有机会参与到讨论中,各抒己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要受到条条框框的约束,无非是“各言其志罢了”,对于不可思议的观点,也不要急于否定,因为往往不可思议的观点蕴藏着最佳答案,闪烁着朴素的智慧光芒。这样在按部就班、有条不紊的教学里注入激情活力,让课堂充满活跃热烈的气氛,让学生充分感悟到语文作品的精髓真谛,进入开放思考的思维状态。教师与学生不再是“教与学”、“主与客”的关系,而是真性情、真平等的“交通”关系。笔者在讲授苏轼诗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时,让学生运用“头脑风暴法”分析作者的创作思路。传统教法就是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胸怀大志、壮志未酬、“老大徒伤悲”的寂寥心境。但是学生运用了“头脑风暴法”、进行了师生情真意切的交流后,对苏轼心路历程的突围有了新的解读:文本解读可以认为苏轼并没有消极沉沦,而是时刻准备再次“乘风破浪”大展宏图、“天生我才必有用”;也可以认为苏轼在对千古流传的英雄的缅怀中完成了人生的华丽转身,内心渐渐回归于清纯与空灵,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最高升华,真正走向了人生成熟,成熟于一场灾难,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于是成就了光耀中国史册的亮丽明星。这些认识足以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人生道路上的荆棘坎坷,从容体味自然与生命的原始意味。

第四,构建合理、完整、人性化的教学动态综合评价体系。原有综合评价体系的评价内容过多倚重语文的学科工具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单一知识,忽视了中职学生特有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的考量;评价标准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立体价值;评价重心过于关注结果,忽视了学生在各个时期的进取和完善过程。这种单调片面的考核评价体系,长此以往,就会演变为学生越学越厌倦、越考越麻木,教师越教越黯然,教学相长演变成教学相克,师生共同走进了一个难以突破的循环“瓶颈”中。要突破这一“瓶颈”,就要在语文知识的全面性、语文素养的人文性、评价主体的动态性原则下,构建一个符合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的人本位的综合评价体系,体现出灵活机动、以人为本的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动态考核方法,对中职学生的语文素质进行全面、客观、动态、理性、真实的综合分析评价,以求塑造二十一世纪具有人性美、科学美核心内涵的新型复合型人才,以此推动语文职教事业长足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等课程教学大纲.

[2]姚国华,著.全球化的人文审思与文化战略.海天出版社,2002.

[3]倪文锦.于黔勋主编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基础版.

中医学的本质范文6

【关键词】以人为本;班级管理;心理疏导

随着用人企业创新发展的需要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它带动了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创新战略,直接推动了“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策略运行和实施。在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需要根据“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打造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规范每位学生的行为标准,调动学生积极的进取心和自信心,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职业规划制定全面的发展策略。

一、我国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现状

1.1学生成分复杂造成班级管理的难度

长期以来,中职学校都是作为全日制普通院校的有效补充,造成其生源极其复杂,更多集中于中考落榜生、技校特长生和社会其他学历生源,这样造成中职生的年龄大小不同,学历程度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其次,中职生的学习目标大多集中于专业课程的学习,为了将来能够在社会上谋求一份合适的工作,这就造成他们对于班级管理缺乏认同感,在同龄人中存在一定的自卑感。最后,中职生的年龄比较小,思想比较单纯,娇生惯养的环境造成他们缺乏团队协作精神,这都影响到班级管理的效果。

1.2学校重就业轻管理影响班级管理效率

目前,中职学校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成果都需要中职生的就业率来进行衡量,而其衡量标准集中于专业考试成绩和用人单位的岗位考核,这都造成了中职学校普遍存在着重就业轻管理的困局,注重中职生的专业成绩,而忽视其思想品德和人文精神,对于中职生的多样性和社会需求的复杂性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班级管理不能获得有效认同,班级管理效率长期低下。

1.3班级管理工作指导思想存在问题

自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职学校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和认可,其得以在残酷的高校扩招和成人高考招生中得以生存和发展。但是,需要面对的是,面对庞大的中职学生群体,学校往往采取整体化一的班级管理模式,严重忽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要求,而高压的班级管理策略又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疲劳和心理扭曲。最后,中职学校和老师没有把自己摆在正确的位置上,脱离学生学习需求和合理要求的班级管理只能是徒劳的说教,缺乏对于学生足够的关怀和人性化的管理。

二、中职学校以人为本班级管理的策略

2.1建立符合班级管理实际的规章制度

在中职学校开展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工作,它必须强调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其核心要素就是构建符合班级管理需要的规章制度,强化开展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如纪律制度、考勤制度、学习制度、作息制度等,让中职生从松散的学习、生活状态中直接转向有规律、有节制的思想状态,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其次,中职班级管理应该构建以共同价值为核心的班级精神,将其落实到学生的情操培养和班级凝聚力的制度制定,通过具体的评价制度来量化学生的言行举止,敦促中职生将思想、情感、作风与班级班风进行相互联系,实现符合学生特征的个性化班级管理。

2.2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班级管理手段

在中职学校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其具体管理手段需要落实到管理主体、管理内容和管理方式的创新发展。首先,班级管理必须认真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它强调让每个中职生都能在班级管理中找到自己扮演的角色,这就需要中职学校班主任给每个中职生赋予相关的工作职务,提高学生的班级融入感和团队凝聚力。其次,加强班级基于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成员情感的小组建设,打消学生对于班级管理的抗拒心理,能够有效评估班级管理的成果。最后,在班级理性组织的基础上打造情感关系网,真正实现班级组织工作切实有力,而通过情感关系网实现班级的感情熏陶和人际关系拓展,加强班级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

2.3落实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的心理策略

中职生的年龄都比较小,而脱离家庭氛围就投身到班级学习中,容易对于班级管理工作产生抗拒心理,而青春期的中职生又面临着众多生理、思想上的困局,这些都需要中职班级落实积极的心理策略。教师应该开展具体的团队辅导技术,落实分组讨论、心理拓展、情景教学等心理培训手段,积极培育中职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抵抗不良思想的心理防线。其次,教师应该积极倾听学生的学习心得和思想活动,给予适当的鼓励,通过适当的心理沟通技巧来激发学生的沟通欲望和交流需求。

三、总结

中职学校承担着为用人单位输送优秀中职人才的重任,它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需要中职学校和班主任正视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现状,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策略,造就中职生的健全人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荣霞.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J学周刊.20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