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学教育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学教育特点范文1
(一)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的管理申报者在对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进行申报时,主办单位必须明确告知申报者申报项目的详细内容和各个注意细节,经填报后申报内容不允许改变,使申报者能准确的选择自身需要的项目,从而保证申报的质量。申报的项目获得批准后,主办方需通过本单位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主管人员核准后才可对外招生通知,并指定相关管理人员进一步申核。检查项目编号、名称是否符合,主办单位是否正确以及其他内容是否都符合管理要求等,特别是对于容易出错的细节更需要着重检查。另外,管理人员还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方案来确保项目的如期举行和顺利完成,确保每一个项目的教学质量[2]。
(二)提高继续医学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通过提高继续医学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可以使管理工作更加简便、快捷、有条理。例如,以项目为单位将申报、批准、报名、举办等一系列管理信息都在管理系统中记录备份,并通过计算机与管理系统软件进行查询、共享以及更新信息等操作。或是利用信息化系统来管理学员,动态跟踪学员的学习进度、学习成绩等等,既便于管理,也便于学习者随时随地查询自己的学习情况,能够有效提高管理质量与管理效率。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搭建学习平台,为学员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例如医学操作技术的视频讲解,医学理论的文字叙述,以及重要操作步奏的图片分析等,让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或是直接进行网络授课,为一部分时间安排较为紧凑的学员提供便利。
(三)细化对继续医学教育的管理内容第一,要对教育内容进行严格的管理,确保教育内容符合切实的临床医学发展所需,避免浪费教育资源与学习者的时间;第二,要对教师的资格与能力素质进行严格的管理,看其是否真正符合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开展所需的教师标准;第三,要对学员进行正规、科学的管理,用学分制对学员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第四,优化教学环境,提高教育软硬件设施的质量水平;第五,不定期对学员进行采访调查,收集最真实的教育开展情况以及学员对教育工作的建议,动态的调整教育工作内容与措施[3]。
(四)针对性的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在继续医学教育中,除了要重视对学员的医学理论、操作技能教育更新以外,同时还要针对性的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因为临床医学水平的高低,在今天不仅仅取决于临床医学技术,更取决于临床工作者对患者的态度,只有以一颗"医者仁心"去对待患者,才能使患者感到温暖,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反之,如果对患者态度冷漠,索要、收受红包,不仅会拖延患者病情治疗进度,更会带来非常不良的社会影响,阻碍临床医学工作发展,所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五)严格管理学分证书颁发医学继续教育的主办单位必须要指定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招生通知、学员名单和课程安排管理,该工作人员要对所有的学员信息进行核对,防止出现学员信息混乱难以管理的情况,最重要的是要严格按照相关制度,授予学员学分以及颁发证书,必须要保证学分评价与证书颁发的客观性、工作性与权威性。否则的话,就会导致学习人员的学习热情减退,不利于当前以及以后的医学继续教育工作开展,带来的影响可能非常严重,甚至会对临床医学工作的发展造成阻碍,因此必须要重视学分管理与学分证书颁发。
二、结语
医学教育特点范文2
关键词:医生;职业特点;医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2-0194-02
医学生是未来医生的主力,虽然他们在医学院校中接受了多年的医学教育,也具备了一定的医学理论知识,然而很多医学生毕业之后并未能很快适应医生职业,甚至对医生这个职业感到迷茫。为此,非常有必要对医学生进行职业素质的教育,以帮助他们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医生。
一、当前我国医生职业的特点
要培养医学生的职业素质,首先要让他们充分了解医生这个职业的特点,尤其是我们国家医生职业的特点。
1.医生工作强度非常大。目前中国社会老龄化明显,老年人越来越多,而老年人罹患疾病的概率要比年轻人高很多,因此现在中国的老年患者越来越多,很多医院甚至设立了专门的老年病科。其次,目前中国空气污染比较严重,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概率越来越高。每到寒冷季节,各大医院的呼吸内科基本上都是一床难求。第三,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加大,等等,使得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精神疾病等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第四,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机动车辆的普及,交通事故也呈现急剧增加的态势,因此各种外伤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最后,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较以往大大增加。以前是“小病拖,大病熬”,现在很多患者有不适就会及时就医,甚至还有部分患者小病大养。以上因素导致到医院就诊的患者人数呈爆发式增长。而我国的医疗资源又主要集中在少数大医院,造成了病患一有病就往大医院跑,大医院可谓是人满为患。在这种供求矛盾的情况下,大医院的医生基本上都是超负荷运转。据《生命时报》与丁香园进行的网络调查,以及对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长沙、南京、西安、成都8个城市19家医院的2183名医生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将近80%的医生每天工作8~12小时,67%的医生曾连续工作超过36小时。在如此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医生过劳死也不鲜见。2014年10月,仅仅两周时间内,北京两家知名三甲医院接连倒下了三名医生。10月12日,积水潭医院烧伤科主任医师张普柱医生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55岁。10月24日,42岁的阜外医院麻醉医生昌克勤在手术室内突然昏迷,发现时已无呼吸,在医院监护室住院近40天,最终还是未能挽回他的生命。10月25日,积水潭医院骨科的骨肿瘤专家丁易在泰国参加亚太骨科年会期间,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48岁。医生这个职业的工作强度由此可见一斑。
2.医生职业的风险性非常高。医生职业的特点除了强度非常大以外,风险也非常高,各种辱医、伤医事件屡屡发生。下面就近几年报道比较多的此类恶性事件进行举例。2014年6月2日湖南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女医生王雅被多名家属威逼,要求向病死患者遗体下跪、磕头,期间王雅医生还被殴打致颅脑损伤、多发性软组织挫伤、外伤性耳聋以及外伤性子宫损伤等。2013年4月馆陶女医生坠楼身亡,生前遭患者家属殴打辱骂。2013年10月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王云杰医生被杀。凡此种种,可以说是不胜枚举。几乎大部分医生职业生涯中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言语威胁或者打骂等。现在社会中甚至还出现了一种新兴职业,叫做“医闹”,这类人群就是靠各种“医疗事故”威逼医院及医生来谋取利益。每当“医疗事故”发生时,这类人便化身“患者家属”,对医院进行打砸,对医务人员进行辱骂、殴打及威胁,逼迫医院让步赔钱。为什么我国的医疗环境会变得如此恶劣呢?笔者认为有如下方面的原因。首先医学的不确定性无法保证达到所有患者及家属的期望值。虽然目前医学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然有很多疾病不能解决或者不能根本解决。第二,目前国家对医疗行业的投入不足。目前医院运营的经费主要依靠向患者收费,这就使得医院的诊疗行为逐利性难免,很多医生甚至有“要完成让患者花多少钱”的工作任务。在这种情况下,若患者医疗费直线上升,而疗效又不是很好的话,医患矛盾很容易被激发出来。第三,有一部分医生忽视了医患之间的沟通或者沟通技巧欠缺,使得医患之间沟通不畅,病人容易对医生发生误解,从而导致医患冲突。有文献报道,据中国医师协会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纠纷都是由于医患沟通障碍引起。最后,各种媒体的不适报道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如去年湖南湘潭市“8・10”产妇死亡事件。在对这些事件的报道中,媒体没有站在公正的立场,丑化了医院和医生的形象,激起了老百姓对医生的仇恨。虽然这些事件最后都被证伪或不构成医疗事故,媒体也事后予以澄清,但是已经无法消除对医疗行业名誉的损害。
二、对医学生教育的启示
虽然目前我国医生不好当,但是这些因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目前我国医疗行业还不够规范。医生这个职业不管在哪里都是阳光下最高尚的职业,也是报酬比较高的职业。随着主席依法治国的理念的推行,相信总会有一天我国的医疗行业会回到正轨,医患之间会重拾信任,重新成为在一个战壕里面的战友,共同对付共同的敌人――疾病。因此医学生们还是要对自己的职业和前途充满信心。下面就结合前述医生职业的特点来谈谈对医学生教育的启示。
1.医学生首先要有好身体。鉴于医生职业工作强度很大,好的身体显得非常重要。医学生们平时要注意规律作息,锻炼身体,心态上要尽量乐观开朗,因为负面情绪对身体的影响也很大。工作劳累后要善于调节自己,尽快恢复精力。有了一个好身板,才有了应付高强度医疗工作的本钱。
2.医学生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当一名合格医生最根本,也是最关键的因素。只有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好了,才能对患者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才可能对患者的病情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取得病人对医生的信任。一旦病人信任了医师,医患冲突发生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甚至有些病人还成了医生的“粉丝”。然而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非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必须要不断的学习,既要从书本中学习,也要善于从临床实践中学习。现在全国各地基本上都要实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这项制度的实施将大大提高医学生的专业水平,有利于将来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总之,医学生们要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良好的专业技术水平是避免医患纠纷的前提条件。
3.医学生还要具备良好的医德。虽然目前我国医疗补偿机制不到位,医院和医生逐利性明显,但是医学生们还是要把眼光看长远一点,不要被眼前的一点利益所蒙蔽。给患者治病的时候必须要把患者的疾病放在第一位,而不能把谋利放在第一位。只有长期保持良好的医德,患者才可能对医生充分信任,才可能尽量减少医患纠纷。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回归正轨,医生也不需要从患者那里赚取利益,而是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来获取自己应有的报酬。
4.医学生要学会丰富多样的沟通技巧。在临床工作中,医生不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必须具备良好的交流与沟通能力,这样才能尽量减少非生物学引起的医患纠纷。那么如何培养医学生的沟通技巧呢?首先,医学生要有和患者主动沟通病情的意识,这样既能体现医生负责任的态度,又能让患者清楚自己的病情,还可以起到预防医患纠纷的作用。其次,医学生要善于和各种类型的人沟通和交流。医生面对的病人可谓“三教九流”,每种类型的人都有不同的交流方式,刚毕业的医学生们要注意向有经验的医生学习。例如对于危重且愈后不佳的患者,提前和家属沟通病情尤为重要,尽量争取家属的理解。对于备受病魔折磨的患者要富有爱心和同情心,尽量使患者和家属感受到医生的关怀,这也是为医者必须具备的素质。对于病情复杂或者比较严重的病人要非常细心、细致地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及时予以相关处理。
5.医学生们还要学会合理安排工作和团队协作。前面提到医生工作的忙碌程度非常大,各种事情非常多,因此需要学会统筹安排各种工作来提高工作效率,否则极易陷入“忙不完”的状态之中而无法脱身。什么事要马上做,什么事可以缓一缓,心里要有数。在诊疗活动中一定要学会分清轻重缓急和主次,优先处理患者最迫切的需求。此外,还要有团队精神,和同事们形成良好的配合,这样工作才能顺利进行。一个具有团队精神的良好合作医疗团体必定是一个工作高效的医疗团队。只有在这样的团队中工作才会工作得舒心、顺心。因此医学生们非常有必要学会合理安排工作和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6.医学生还需要对医患纠纷有防范之心。要说医生们最头疼的是什么?恐怕几乎所有的医生最头疼的都是医患纠纷。医患纠纷比医疗工作的高强度更加令医生身心俱疲。前面说了医学生不能对某些“难缠”的患者和家属丧失警惕之心。实际上从理论上来说,每个患者都可能会和医生发生医疗纠纷,尤其是现在“大闹多得,小闹少得,不闹不得”的大环境下,更是增加了患者或家属与医院和医生发生纠纷的几率。现在职业医闹的出现就是这种情况的真实写照。因此医学生要牢记,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或者偷懒,该有的防范之心必须有,该做的工作一定要做到位,包括诊疗工作以及和患者或家属沟通交流的工作。只有尽量避免或者减少医患纠纷,医生才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才能去服务于更多有需要的患者。
医学教育特点范文3
关键词:口语交际 心理特点 对症训练 表达能力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8.016
口语交际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口语交际是人类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际的最基本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不仅是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这与学生的心理特点也有直接联系。笔者在多年的语文口语教学中归纳出学生在口语交际中有如下心理特点。
一、临场发挥与应变性
任何一次表达与交流都有特定的场合,涉及到时间、地点、对象、语言环境等条件,而且这些条件总是在不断变化的。这就决定了说话人不仅仅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意思而“说话”,更要依靠临场的发挥、机智的应变,根据现场需要和听者的反应,临时增加或删减说话内容,变换说话的语气等,只有这样,才能使交际变得流利、得体。
说到这儿有一个故事:某一年春节,村里举行文娱活动。在一戏剧演出中,因主角疏忽,上台时望了带髯口,在表演中有包公捋胡这一动作,用手一捋,却发现没有髯口,这下可大发了。故事讲到这儿,我就问学生,如果你是“包公”你该怎么办?结果回答是五花八门。最后,我告诉学生,此时“包公”吼了一句:“王朝,马汉,抬髯口来!”这虽是一个笑话,但听到答案,都为这位主角的应变机智由衷叹服。此刻,学生都深深地沉思起来。
又如今夏“六一”那天,有四位学生发言。发言稿中都有“炎炎夏日,鲜花盛开”等类似的词语,而天公不作美,偏偏下起了沥沥小雨。其他班的三位学生仍然照稿读,只有我班的那位学生把句子改为了:“沥沥小雨,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洗礼,此刻,我们的心,如同雨后清空,是那样地明净……”这样一改,就显得文境相符了。
二、思维逻辑的敏捷性
因为表达与交流都是两人或多人面对面的口头语言交流形式。既然是面对面的听说情景,说话人总不能说说停停、停停说说,而要根据现场情况,连续不断地把一件事或一个问题说完,以免造成时间空挡而冷场。这就要求说话人根据现场情况快速组织语言,从自己的记忆仓库中搜寻并罗列出贴切的词语,用较为通顺完整的句子清晰而流畅并富有感情地表达出去。这就是常说的临场应变能力,即说话与交流的敏捷性。
如课文《晏子使楚》就很好地体现了口语交际的敏捷性。许多教师讲这篇课文时都是从推理这个层面去讲的,而我却是从口语交际的机智善变这一角度去挖掘教材的。我设计了一定的问题和情景,让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思考问题。由于学生已置身于某种情境之中,他们已经暂时变成了该情境中的某个角色,此时思考问题就必须与该情境的节奏相吻合,不能任意拖延时间。这样,他们思考问题就会是主动的、积极的,因而也是敏捷的。课文学完之后,我又适时安排了一个小练习《打电话》。语言情境一:悦悦是一个冒失鬼,又是一个机灵鬼,他常常用机智巧妙的语言帮自己摆脱困境;语言情境二:小明是一个很具幽默感的孩子,同学们常被他逗得开怀大笑。你和他们在电话中如何交流,请试一试。
三、思维固有的习惯性
由于受地域、年龄、生活圈子及一些固定模式的影响,学生在心里形成了一定的语言交际习惯,这些习惯如同心理学中所说的条件反射一样,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发散,有时会使交际显得平淡、无趣,缺乏特色,这样就不能很好地抓住听者的“心”,导致交际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如讲话稿中的一些固定语式,春天必是“春风吹拂,万物复苏”,夏天必是“炎炎烈日,鲜花盛开”,秋天必是“秋风送爽,收获希望’等这一固有的引文模式,或多或少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开拓,有时,更使交际显得缺少亮点,缺少色彩。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除了给学生创设多种多样的口语交际情景,让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地发展外,还要有切实、精当的引导:一是努力调动学生的生活与语言积累,在此基础上,根据情景的需要,适当提示、补充或指导学生搜集一些有关交际内容的材料;二是对语言规范、听说习惯交际的方式与态度等进行精当指点。当然,要注意的是,口语交际教学着重的是能力培养,适度的口语交际知识传授是必要的,教师在口语交际活动实践中应给予学生提示、点拨、引导学生的语言表达、交际方式与情感态度,使学生受到正确的训练,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四、体态语的恰当运用
体态语指手势、姿态、表情、动作等。如头部语表情达意的方法一般有:点头表示赞同,摇头表示否定,低头表示谦逊或忧虑,昂头表示勇敢或高傲,后仰表示软弱或失望,倾斜表示得意或愉悦,前突表示惊讶或逗趣,微倾表示观察或思考。
眼睛是会说话的。一个人心里想什么,只要看他的眼神就可知道。比如正视表示庄重,斜视表示轻蔑,仰视表示思索,俯视表示自信,侧视表示羞涩,逼视表示命令,瞪视表示敌意,不停地打量表示挑衅,行注目礼表示尊敬,双目大睁表示吃惊,眨个不停表示疑问,眯成一线表示高兴等。适当用体态语作为表情达意的辅助手段,能使说话更形象、生动,增加表达效果。
良好的体态语可以树立交际者良好的形象,增强交际者自身的魅力。有些学生不能专心倾听他人说话,倾听者不同表现就会有不同的效果。说话者除了渊博的知识外,举手投足间的优雅、亲切的面容、和蔼的态度都是可以拉近相互间的距离,更好地沟通彼此的感情,使口语交际达到良好的效果。
五、运用语音表情达意
语音是口语交际的外在体现,表达与交流要借助它来表述。正确的发音、清晰的吐字、适度的语速、一口标准而富有感情的普通话,更能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丰富地表达出来。当然,根据口语交际的对象、场所等,适度运用方言,也可更好地体现口语交际的亲切感。
医学教育特点范文4
关键词:公民教育学;特点;意义
公民教育的核心概念是促进公民的社会性发展和社会责任感,它以社会现象为研究条件,以促进公民的社会化、培养责任公民为目标。其次,公民教育通过对公民的人文精神的培养,提升公民的以人为本意识与文化的归属意识。再次,公民教育学又是一个研究公民社会行为的科学,必然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环境以及人的心理领域等相关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并成为学科知识支撑。
1 公民教育学的特点
公民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具有全民性、终身性、开放性、平等性的特点。
1.1 全民性
公民教育学与其它教育学科不同,它具有全民性的特点,这主要是由其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和教育目的特殊性共同决定的。首先,公民教育的教育对象是全体公民,没有身份差别,更无性别、年龄、职业或是知识层次的差别,任何人都不应游离于公民教育之外。公民教育对象的广泛性,使得这种教育带有普遍性和全民性的特点。其次,全体公民也是公民教育的实施者,是教育的主体,都应该在教育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再次,公民教育的目的是要提高人的全面的素质,使他成为一个完全的有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1.2 终身性
公民作为自然人一生的身份与资格,要求公民终其一生进行学习和接受教育,公民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组成部分也使得它具有终身性的特点。公民教育学的终身性的特点表现在公民作为公民教育的受教育者是终身的。公民教育贯穿于一个公民人生发展的各个阶段,有赖于家庭、学校、社会和媒介的共同教育作用。终身教育思想突破了传统教育框架的束缚,改变了过去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包括成人教育在内的社会教育等各个领域之间相对独立隔绝的状态,使它们有机的联系起来,建立起一体化的公民教育体系。
1.3 开放性
公民教育作为培育人们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培养合格公民的一种手段,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系统。首先,课堂教学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活动的开放;教师所教的教学内容开放;学生的学习方式开放;教学形式开放。其次,与国际接轨。公民教育是舶来品,是西方文化的产物,在世界多元化、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根据国情,以开放的国际视野借鉴国外成熟的公民教育经验与成果,取外来文化之精华,为现代中国的公民教育服务,摸索出一条符合国情的公民教育之路,社会才能持续稳定发展。
1.4 平等性
公民教育的核心是地位平等。作为公民教育主体的公民,他们在社会中分属不同的层级,但是现代意义的公民教育并不是少数人的教育,而是全体公民的教育,因此它又具有普遍性和平等性。坚持人人平等的原则,是保证公民的独立人格、平等享有公民权利和履行公民义务的基本条件。其次,公民受教育的机会平等。受教育权是保证教育平等的基本点,然而这种起点的平等只是一种教育机会的平等。这就迫使公民教育重新审视、校正自己,更加自觉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广大公民。
2 加强公民教育学研究的意义
通过公民教育,培养具有主体性的健全自律的现代公民,既是现代化的迫切需求,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2.1 加强公民教育对个人发展的意义
2.1.1 有助于确立人与人的平等关系。由于我国公民教育的对象具有全民性,即不分种族、职业、性别、年龄等均是公民教育的客体,他们地位平等,受教育机会平等,所以,公民教育又具有平等性。而现代德育的重点内容是建立在平等、自由基础上的权利和义务,权责统一是公民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使公民认识到自己在拥有权利的同时所负有的责任和义务不是外在的,而是社会对一个公民必然的、内在的要求。加强公民权利平等教育和责任平等教育为人与人平等关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2.1.2 有助于提高人的素质。公民素质包括道德素质、知识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等。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有赖于人的素质的提高,而人的素质的提高又有赖于公民教育的效果。公民教育正是对人的教育,是致力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教育,与素质教育是一致的,它是一种最重要的素质教育,通过改变人的思想观念点而影响人的行为、社会关系,进而实现现代国家的良性运转。
2.1.3 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公民的一种价值目标,是公民教育的着力点,公民教育的本质要求和价值取向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公民教育,包括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内容,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和保障。通过公民教育可以使公民具有人人都在权利、机会方面得到平等、全面发展的素质与能力,能够正确处理好人与自身、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各方面的关系,使个人从某种束缚中解放出来,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自觉地发展自己的才能,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2 加强公民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2.2.1 有利于促进物质文明的发展。公民教育具有强大的经济功能,能将可能的、不发达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专门的、发达的劳动力,对提高生产效率和增加社会财富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加强公民教育,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劳动者,能够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健康有序的发展,进而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物质支撑。
2.2.2 有利于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即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科学文化建设既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又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思想道德建设则决定着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这2个方面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加强公民教育,势必加强科学文化建设,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满足人民群众逐渐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柱。
2.2.3 有利于促进政治文明的发展。公民教育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和保障,公民教育与民主政治的发展互为基础,民主政治的产生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高度依赖公民教育的发展。公民教育为民主政治得以实现和发展奠定了人的基础。因为只有通过公民教育才能把社会成员培养成既有民主意识又有参政议政能力的合格公民。民主政治的提倡成为公民教育存在与发展的环境条件和理由,要有效解决我们民主政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公民教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慎明.政治文明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D].光明日报,2003(05)
2 蒋笃运,秦树理,王东等主编.公民意识研究[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9
医学教育特点范文5
一、 对“自主学习”的误解与实践偏差分析
1 对“自主学习”的误解与实践偏差.
究竟怎样的学习行为属于“自主学习”?目前在老师中尚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和偏颇行为,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与表现:
(1) 自主学习等于学生自学.有的老师认为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自己看书,或独立解决问题.于是在强调课堂教学要凸显学生自主学习时,有的老师担心难度较大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能力达不到,教学效果不佳,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2) 自主学习教师不能讲授.有的老师认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讲授是互相对立的,如果教师进行讲授式教学,学生就不能进行自主学习.因而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为了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特点,教师一般都会回避集体讲授或答疑,代之以巡查学生学习情况或倾听学生的问题,把讲授环节放到交流展示阶段进行.
(3) 自主学习是一个教学环节.有的老师认为,自主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独立环节,而不是贯穿教学始终的一种学习行为.所以在教学的设计上,往往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并列为两个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中形成了"先自主学习,再合作学习,再教师讲授与总结提升"的程序.
以上三种观点归根到底就是把"自主学习"与"独立自学"混为一谈,因而导致在教学行为上出现偏差.
2 对误解与偏差的分析.事实上,"自主学习"比"自学"的含义要更广泛,更深刻.
自主学习不仅仅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更关注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即使是学生自己看书、预习,也未必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因为在外力的强制下,带着不情愿的心理,内心没有学习的渴望,那样的自学依然不能看作是自主学习,而只能算作“被自主”.
另外,判断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为自主学习,不能单纯依据教师讲授与否,教师不讲,学生能自己认真看书学习,积极思考,固然是自主学习;教师讲授,学生专心致志听讲,积极思考,与教师的思维形成共振,同样是自主学习.
同样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如果学习者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不只是做一个旁观者,这样的学习又何尝不是自主学习.
关于“自主学习”的内涵,许多老师都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其进行了描述和概括.
有人认为,“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主动而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拥有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有人认为,“自主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的学习行为;还有人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主体主导自己的学习,是在学习目标、过程及效果等方面进行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检测、自我评价和自我转化的主动建构过程.这里所列举的几种说法虽然表述不尽相同,但是都体现了两个关键词:“主动性”、“主体性”.正是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构成了自主学习的最根本要件.
总之,自主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学习态度,它强调的是学习者面对学习内容所持有的一种积极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学习者从内心深处渴望获得,感兴趣,并为此采取了主动积极的学习行为.自主学习不应该拘泥于某种具体的形式,更不应该被理解为某一个教学的环节.只要学习者具有了这种积极的学习动机,无论是独立自学,还是参与合作,无论是听老师讲授,还是自我探究,都应该属于自主学习的行为.
二、 自主学习的行为特点
自主学习虽然强调的是学习者的心理状态,但是这种心理状态必然会有相关的行为特点.教师只有了解了自主学习的行为特点,才能够进行有针对性的观察、引导、评价,并在教学中加以科学的运用.
自主学习的行为特点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1. 有目标、有计划.自主学习者具有较强的目标意识,对自己想要什么、达到什么标准比较清晰,同时对如何完成学习任务能进行合理安排,形成大致的一个计划.这也是区别自主学习还是被动学习的重要特征.有些学习者虽然也很投入,也很刻苦,但是对“为什么学?怎样学?”比较盲目,要么跟着感觉走,要么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缺少对自己学习过程的管理和监控,缺少适合自己情况的方法和措施,疲于应付,学习失去节奏感,也难以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2 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自主学习者在学习时表现为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较少因为外界因素而分散注意力或改变自己的计划.他们在独立学习时不会左顾右盼,而是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享受着学习的充实感,或有滋有味地品读书本,或一丝不苟地书写笔记,或勾勾划划关键的条目,或奋笔疾书获得的解答.在师生交流或小组合作时,他们善于倾听老师或同伴的意见,并能从中抓住关键,积极思考,及时提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3. 善于提问、敢于质疑.自主学习者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善于提出问题,敢于对自己认为不正确的方法或结论提出质疑.能不能提出问题,特别是能否提出有深度的问题,是甄别一个学习者学习力强弱的重要标志.自主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会不断地向自己发问,也会向同伴发问,向老师发问,对于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自己解决,对于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则会主动与同伴讨论,或者请教老师,直到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他们不会轻易放过一个自己没弄明白的问题,对于有怀疑的方法或结论,他们会大胆质疑,绝不轻信.
4. 积极参与并发表意见.自主学习者在合作学习中会表现得积极而主动,他们有时会主动承担学习的组织者角色,有时会率先提出问题给大家讨论.除了认真倾听同伴的看法外,他们会积极阐述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而不愿当一个沉默的听众或冷眼的旁观者.
5 善于总结与反思.自主学习者还具有不断总结反思的习惯.他们不仅总结反思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还总结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与方法.他们善于通过总结反思寻找规律,改进学法,提高效率.反思能力本身不仅是一种极其重要学习能力,它还体现了学习者思维的严谨性和批判性,是创新能力的核心,自主学习者的主动性、主体性在这种学习行为中得到充分展现.
以上五点并不能概括自主学习的所有行为特点,而只是比较显著的特点,也是我们在教学互动过程中易于观察到的,了解这些特点对于我们的教学设计是大有裨益的.
三、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建议
下面结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提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五点建议:
1 想法设法让学生喜欢数学.自主学习的首要前提是想学,而想学的原因自然是因为喜欢,感到需要,懂得了它的价值.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数学比掌握任何高明的教学方法都更重要.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感到了数学的趣味以后,当学生的内心有一种学习数学的渴望以后,做老师的只需要进行适当的引导、恰当的帮助、热情的鼓励,就会取得很好的效果.为了能让学生喜欢数学,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三个层次的推进工作.
(1) 降低起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消除学生对数学的畏惧之感.
(2) 思维引领,智力挑战,探索训练,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好奇之心.
(3) 文化浸染,责任担当,理想召唤,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崇尚之情.
2. 引导学生关注学习目标.我们提出基于课标的教学,不仅要求老师能够全面理解课程标准,准确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也能对学习目标心中有数.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学习者具有较好的目标意识和计划性,只有师生目标一致,教与学才能形成合力,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
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学习目标,不仅在学案中明确叙写出学习目标,还要帮助学生理解目标,包括与学生一起分析背景材料、例题、习题以及学科知识结构的目标功能.同时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有计划地安排学习时间、分配学习精力、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
3 在动静转换中激活学生的思维.数学老师有一个基本的共识,那就是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思维的教学.但是什么样的情境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和激活呢?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静悄悄的思考和激烈的争论都不可少.
首先,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有一个安静的思考时空,数学教学中老师决不能搞热热闹闹的表面文章,那只能唬唬外行人,数学课堂必须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动手解题.教师要学会沉默,不要总是喋喋不休,要善于营造一种思维场,并耐心地观察和等待.
其次,教师也要能够把握机会,在静静的水面投下一颗石子,让它激起思维的波澜.课堂不能总是静谧无声,它需要动静转换,需要一种节奏感和韵律感,每一个自主学习者都有一种欲望,希望把自己思考所得拿出来与同伴交流分享,有时还需要热烈的争论.这种思维的激烈碰撞,不但能激活所有参与者的思维,也能把课堂教学推向.
4 将“合作、展示、质疑、评价”作为民主课堂建设的核心.教师要做自主学习的促进者,必须着力打造民主课堂.教师一定要主动放下架子,走下讲坛,走进学生中间,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
建设民主课堂,关键是要组织好“合作”、“展示”、“质疑”、“评价”四个重要学习环节,这是民主课堂的核心.教师要真正从观念到行为确立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理念,把学习的自交给学生,自己当好穿针引线的主持人,投石问路的启蒙者,架桥铺路的助跑者,鼓舞士气的加油者.除此而外,教师还要把握好课堂的节奏和方向,使得这些自主学习的环节目标准,效率高.
医学教育特点范文6
科技英语不同于文学文本,不以语言的艺术美为追求目标,它在遣词造句上讲究逻辑的条理性与思维的准确性。科技英语用词准确、简洁规范、陈述客观、结构严密、逻辑性强。其显著特点有:被动句多,名词化结构多,长句多。长句的大量使用是科技英语的一个重要特点。科技英语在叙述上真实客观、思维严谨、逻辑完整。在事实推导过程中,为了完整说明理论的来龙去脉,往往采取一气呵成的方式陈述,这样,从句叠加的复杂句式结构在科技英语里极为普遍,修饰语的使用较频繁。并列结构、从属结构、倒装语序等是长句特点。因此,长句翻译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译员要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拥有精准的专业知识,准确把握句子主干,即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分析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翻译出通顺精准的译文。被动语态在科技英语文章中被广泛应用,是科技英语的另一个特征。科技论文很少使用人称描述某个客观事物,科技英语注重客观陈述、逻辑推理,避免表露个人感情,行为的执行者一般要隐身以避免主观臆断。这与文学作品的文体特征有很大区别。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事件是叙述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对于科技文体,文章内容、观点与思想才是读者关心的内容,行文的客观性与可信度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被动语态普遍应用于科技英语中。更重要的是,科技文献强调研究成果、客观理论、科学规律,引导读者把注意力投放在科技现象与过程上,而不是偏向于介绍发明者。科技文章结构严密、用词简洁、数据精确、表达确切。由于其专业性强,逻辑严密,表达明晰,因此对译员的要求非常高。译员应该把握信息的逻辑关系,提高译文的客观度,力求译文表达简练无误、流畅严谨,不随意改动数据。
二、科技英语翻译标准
在翻译界,“信、达、雅”是人们首先想到的翻译标准。对于科技文本的翻译,译者不仅要具备较高的翻译能力,还要把握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发展动态及科学研究前沿工作,把各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因此,译者要有扎实的英语阅读能力、丰富的科技知识,并进行长时间的训练,保证译文忠实于原文。
1.准确无误译员应该对原文进行语言与专业分析,吃透原文,对译文内容不断推敲,确保译文简洁明晰、准确到位、忠实通顺,并与原文风格对应。原文与译文应该具有等价性,即信息是如实转换的,同时要符合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使信息无障碍地传递原文信息。
2.连贯通顺英汉语言在词汇与结构上有较大差异,译员除了要把握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语法、句式结构、语法规则等方面的差异外,还要具备科技专业的相关基础知识及快速的逻辑思维能力。译者要把握科技英语表达特点,注重逻辑缜密,使译文具备极强的说服力。译文上下衔接应流畅通顺,符合目的语读者的语言表达习惯。
3.科学规范科技英语专业性强、简练无误、客观真实。科学规范的术语表达可以提高译文的质量与可信度。科技英语翻译过程不同于文学翻译过程中的再创造,译员不能天马行空地自由翻译,也不能发挥主观想象,而应该用心钻研,熟悉科技英语遣词造句的特点,力求用词规范。
三、教学改革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科技信息与文献资料的频繁交流,科技翻译工作的重要性日渐突出,这就对大学翻译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虽然很多高校英语专业都开设了科技英语翻译课程,但由于教师基本都是文科出身,对科技知识了解不足,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社会对翻译专业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必须能够胜任科学资料、合同与技术会谈等的翻译工作,由此看来,学校科技翻译教学改革已刻不容缓。
1.教学内容改革加强与理工科专业的教学合作,邀请理工科专业教师任教,传授科技专业知识,同时为老师提供机会,进行相关科技专业的学习与培训。教材的编排应该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首先利用通俗易懂的科普文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使用难度稍大的专业论文增加学生的科技专业知识。引导学生将理论学习应用于翻译训练中。教师实施任务教学法,让学生进行分组翻译训练,在团队合作中相互学习与切磋,完成任务后,进行小组互评。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了解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提高对科技英语翻译的积极性。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国际会议与报告讲座,积极参加翻译公司的实习,负责一定量的科技翻译工作,尽量为学生创造实践翻译机会与环境,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2.逻辑思维训练为了透彻清晰地表达事物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科技文章里的长句频繁出现。翻译专业学生多为文科生,思维方式趋于感性。因此,在翻译训练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开始学习阶段,引导学生讲评译文,相互讨论,推导句子、段落、文章的层次与逻辑关系,在合作与相互帮助中,让学生进行思维的引申和发挥。这一方法既可以让学生在枯燥乏味的专业词汇中感受到乐趣与意义,又可以让学生逐渐习惯理性与逻辑思维。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在不断训练与强化中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