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风险防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灾害风险防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灾害风险防治

灾害风险防治范文1

【关键词】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0.引言

近年来,由于自然灾害风险评价方法的发展,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不过至今在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与理论方面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体系。[1]我国在进行地质灾害评价的过程中,用于评价地质灾害的方法有:传统的成因机理分析、危险性评价、统计分析、破坏损失评价、易损性评价等等,另外还有防治工程效益评价以及风险性评价等方法作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的补充。[2]这些方法在使用上可以相互结合、互为补充,依风险评价的方法、目的的不同进行不同的选择。

1.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概述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我国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分布规律以及趋势预测等方面进行研究,基本上依附于基础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以及水文地质的研究工作。[3]而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研究开始突破传统,研究的理论与价值得到不断提高,研究内容不断丰富,尤其是在九十年代之后,更是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独立学科。[4]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由传统的成因机理分析出发,并且同社会经济的发展相互结合,以此来通过统计分析强化评价过程的规范性。[5]过去的定性研究走向现在的定量研究,在此过程中,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也渐渐形成了具有较高完整性以及规范性的评价体系,其评价内容也日渐丰富,灾害评价的科学性也日渐提高。[6]下面对几种主要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进行阐述:

(1)成因机理分析评价。这种评价方法的主要内容是根据历史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以及活动状况、活动规律来分析地质灾害的潜在形成条件。该方法的评价目的主要是通过定性的方式,来分析地质灾害的可能性、活动规模。

(2)危险性评价方法。该方法的主要目的在于评价地质灾害的历史活动以及未来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以此来确定地质灾害的危险性程度。其主要内容为:地质灾害的历史性活动规模、频率以及密度;未来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条件,如气候条件、地质条件、地形地貌等。

(3)易损性评价方法。该方法主要考察地质爱海受害受灾时的承灾能力,其主要是根据受灾体的构成情况、人口分布情况、城市企业分布情况以及土地分布情况进行评价。该方法的评价目的为主要是评价受灾体遭受地质灾害破坏的可能性以及其难易程度。

(4)统计评价分析方法。依据历史地质灾害如何形成以及其活动状况、规律等情况,来统计地质灾害的活动规模与频率。主要目的在于使用模型法或者使用外延法来评价地质灾害发生的危险区的范围、时间。

2.构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体系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办法主要目的在于清晰评价与反馈不同地质灾害发生区域的地质灾害的总体风险水平以及地区差异,以此来为我国国土资源开发与保护工作提供依据。

构建一套完整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体系与办法,一方面能够促进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工作的有序进行,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对于地质灾害的预警意识。在对于人口伤亡以及经济损失、资源与环境破坏的期望损失分析中,要将危险性分析以及易损性分析纳入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体系之中。通过对于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面的危险性、易损性分析两方面分析,确定风险区位置、范围以及地质灾害活动的发生频率。[7]其中期望损失分析作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分析的核心,目标在于能够检测地质灾害对于环境、资源的破坏程度。

从以上几方面进行分析与联系,形成具有层次性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体系,如图1。针对不同的目的,可以选择不同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而根据不同的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价类型以及面积,可以将其分为点或面评价以及区域性评价。

其中点或面评价是指针对一个地质灾害体进行具有独立特征的灾害群的灾情程度评价,或者针对一个具有统一特征的自然区域、社会区域来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一般情况下,评价区可以选择一个县市,也可以选择几个县市。而区域性评价主要是针对跨地区的面积较大的地质灾害风险,其评价范围可以是一个省份或者几个省份,面积可以达到几百万平方千米。不过这种评价方法常常难以精确计算其数据,综上,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可见表1。

3.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具体实施

根据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办法的不同,其评价目的与内容也有所不同,构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体系之后能够进一步明确不同的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模型,以此来确定风险分区的原则以及方法。同时可以通过针对各项基础数据的全面调查,来对风险评价进行统计分析,编制地质灾害分布图,同时将各种基础图件以及地质灾害风险评价表数据编制出来。最后通过综合地质灾害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人口死亡、环境破坏等情况,进行综合风险评价。

4.结语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是风险管理与与减灾管理的基础,其成果能够为国土资源开展有效规划工作提供指导,以此为救灾应急措施提供依据。本文从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概述入手,通过对传统的成因机理分析、危险性评价、统计分析、破坏损失评价、易损性评价等方法进行说明,以此构建一套完整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体系来促进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工作的发展。通过实施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来将其理论与实践工作不断结合,最终丰富与完善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高华喜,殷坤龙. 区域滑坡灾害危险性时间预测研究[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3)

灾害风险防治范文2

(一)全面排查、建立台账。**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各镇(街)2020年1月1日前已建成并入住使用的农村削坡建房进行风险排查,并认定风险等级,建立农村削坡建房风险点整治工作台账,锁定既有存量,我县农村削坡建房风险点隐患共**户,其中极高风险**户、高风险**户、中风险**户、低风险**户。

(二) 制定方案、落实责任。制定我县农村削坡建房风险排查整治工作方案,明确落实各镇(街)村工作责任,落实整改措施、明确整治,从2020年开始,按三年时间完成整治风险点工作任务。

(三)分类整治,有序推进。按照风险等级,精准施策,分类处理,有序开展农村削坡建房风险隐患的整治。通过实施削坡减载、边坡防护、挖砌排水沟等能消除或降低风险点,在镇(街)职能部门指导下,委托专业技术施工队伍治理工程,对中低一般风险的、引导村民采取削坡减载、坡面防护、挖排水沟、筑挡土墙等技术措施自行治理、降低风险。

灾害风险防治范文3

【关键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注意事项

一、前言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是一项极具现实意义的重要研究课题和减轻灾害损失的非工程性重要措施,其研究成果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为区域发展及中长远规划提供基础背景资料;为评价建设工程用地的适宜性及基础设施布设提供依据;为受灾害威胁的地区制定应急措施以及为保障生命及财产安全提供工作基础;直接为科学而经济地组织实施防灾减灾工程服务;为灾害保险及发生次生灾害的可能性及损失提供参考依据。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也是地质灾害风险分析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为深入认识地质灾害灾情、制定防灾政策、规划防治区域、实施防治措施以及优选防灾项目、进行项目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在一些领域进行的灾害评估,已经在减灾、防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在我国一些区域或城市完成的洪水灾害评估、地震灾害评估等,不但为国家经济规划和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而且直接指导了减灾工作。

二、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在减灾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为国土资源规划,重大工程选址以及地质灾害治理、监测、预报及制定救灾应急措施和保护环境提供科学依据。目前,我国已相继开展了全国和区域性的风险评价与区划;开展了部分地区-多发县(市)的地质灾害调查与危险性评价;部分建设用地的危险性和风险性评价;重大工程(如三峡水库、青藏铁路等)的危险性和风险性评价。

1、为国土资源规划和重大工程选址提供依据。通过对地质灾害进行全国和区域性的风险评价与区划,可以为各种重大工程建筑的选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环境保护提供依据。各种工程活动和土地开发利用,都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各种重大工程建筑应建在地质灾害风险程度较低的地区。

2、为防治地质灾害提供依据。通过对地质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价、易损性评价,可以为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依据;对发生规模不同的地质灾害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进行治理或综合治理。如果地质灾害危险性低、易损性小,则宜采用工程防治措施;如果地质灾害危险性高、易损性大,则应采用躲避或搬迁措施;在无法躲避、无合适搬迁地址,或不允许搬迁时,则宜采用高标准的工程措施。

3、为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提供依据。通过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期望损失分析,可以为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站的选点提供依据。对重点地区的地质灾害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对各种地质灾害信息进行分析,作出预报、预警,使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4、为地质灾害的应急措施提供依据。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易损性评价、风险评价,提出在发生不同规模地质灾害时的应急方案,并为灾后重建提供依据。

5、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地质灾害除受自然因素控制外,主要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资源环境而引起,因此,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环境、控制地质灾害的发生或减小地质灾害损失是保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地质灾害评估级别

1、一级评估是指重要建设项目。由建设单位或委托单位提交危险性评估报告书,必须对评估区内分布的地质灾害是否危害建设项目安全、建设项目是否诱发地质灾害、预测评价工程建设可能诱发的灾害类型及危险性、因治理地质灾害增大的项目建设成本等进行全面的评估。一级评估由省级国土资源厅组织,邀请专家5~7 人,最少不低于5 人,省级国土资源厅备案。

2、二级评估是指较重要的建设项目。与一级评估一样,由建设单位或委托单位提交危险性评估报告书,对评估区内地质灾害对建设项目的影响或危害以及建设项目是否会诱发地质灾害进行分析或专项分析,基本查明评估区内存在的地质灾害类型、分布、规模,以及对拟建项目可能产生的危害、影响。对评估区内重大地质灾害应参照一级评估要求进行评价。二级评估由市级国土资源局组织,邀请专家 3~5 人,最少不低于 3 人,市级国土资源局备案。

3、三级评估是指一般建设项目。可以从简,由建设单位或委托单位提交危险性评估说明书,县级国土资源局备案。

四、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主要内容

1、现状评估是指已有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任务是根据评估区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分布、稳定状态、危害对象进行危险性评价。对稳定性或危险性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作较深入的分析,判定其性质、变化、危害对象和损失情况。

2、预测评估是指对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地质灾害的危险性以及工程本身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预测。任务是依据工程项目类型、规模、预测工程项目在建设中和建成后,对地质环境的改变及影响,评价是否会诱发地质灾害以及灾害的范围。以郭屯煤矿为例,预测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采空塌陷、砂土液化和地面沉降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小; 以可采 3 煤在全部开采的情况下,预测评估工程建设遭受采空塌陷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小; 遭受砂土液化地质灾害的危险性中等;遭受地面沉降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小。

3、综合评估的任务是根据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的情况,采取定性、半定量的方法综合评估地质灾害危险场地的建议。

五、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的编写

1、建设单位要委托有资质的勘探设计单位编写报告书。勘探设计单位首先要根据建设用地所处的地质环境条件,确定评估范围和评估灾种,如煤矿则以采空塌陷和地面沉降为主要评估灾种。进行地质灾害调查,充分收集资料,分析研究评估区附近气象、水文、地质、水工环等地质资料。

2、评估报告在综合分析全部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编写。报告书力求简明扼要、相互联贯、重点突出、论据充分、结论明确、附图规范、时空信息量大、实用易懂、图面布置合理、美观清晰、便于使用单位阅读。报告书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征地地点及范围;②项目类型及平面布置图;③评价工作级别的确定;④地质环境条件;⑤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⑥工程建设诱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⑦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⑧综合评价与防治措施;⑨结论与建议。

3、评估报告提交国土资源部门指定的委托审查的专家会评审,形成审查意见。国土资源部门对专家审查意见和所报资料进行审查备案,出具《×项目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成果备案证明》,以文件形式印发。

4、专家审查意见是国土资源部门行文备案的主要依据,在一定意义上是代表政府进行审查,审查专家认真负责,审查意见规范、实事求是。审查意见对评估单位评估报告所确定的评估范围和评估灾种是否合理、预测评估方法是否正确、危险性评估结果是否可信、评估依据是否充分、结论是否可靠、报告中提出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与建议是否可行等要明确表明。

5、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评审通过后,及时上报国土资源部门审查,同时填写《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备案登记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备案登记表》,一并上报审查备案。

六、结语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是风险管理和减灾管理的基础。针对不同目的实施不同种类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包括点评价、面评价和区域评价。根据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结果,依据风险程度的不同,管理部门可以制定出相应的减灾政策,部署实施减灾工程,使减灾管理做到有的放矢。风险评价成果可以为国土资源规划,重要工程选址,地质灾害治理、监测、预报及制定救灾应急措施和保护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发展趋势是其研究理论与方法不断完善,并将与多种自然科学相融合、交叉,特别是与社会科学紧密相结合。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总体上是向着内容越来越丰富、评价定量化和模型化、以GIS为技术支撑的管理空间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崇福.模糊信息优化处理技术及其应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5.145-159.

[2]向喜.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0,11(1) :38-41.

[3]黄崇福.自然灾害风险分析的基本原理,自然灾害学报,1999,8(2) :21-30.

灾害风险防治范文4

[关键词]通南巴

油气勘探 地质灾害

防治对策

自2006年起,中国石化在四川盆地通南巴地区实施油气勘探工程,相继获得了一些重大油气勘探成果,如:河坝场气田、马路背气田等。然而,油气勘探实施过程也不断遭受因自然或人类工程建设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对油气勘探安全生产带来重大风险隐患。如:2007年,通江境内HB101井场内侧发生岩壁崩塌;2008年,修建M201井场道路时横穿滑坡体致使发生滑坡;2010年,M101井在钻井作业现场遭受罕遇泥石流灾害。上述地质灾害连续发生致使通南巴地区油气勘探作业安全风险急剧增大,危险到勘探作业人员和周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也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1通南巴地区地质灾害现状

地质灾害是指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通南巴地区(指四川省东北部通江、南江、巴中等地区)属于地质灾害多发区,极易因自然因素或人类工程活动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受2008年“5·12”汶川地震的影响和每年雨季强降雨过程的影响,区内每年都新增大量地质灾害隐患点。据不完全统计,通南巴地区现有4524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范围广、点多、规模和发育程度都各不相同。

2地质环境条件

2.1地形地貌

系四川盆地东北边缘大巴山系米仓山南麓,属典型的盆周山区,地势北高南低,三级阶梯状构造,从北到南逐渐降低。北部为深切割中山,多峡谷;中部为中切割低山,多窄谷,浅切割低山,多“v”形谷、平底谷,称山区平坝;南部为丘陵,沿河两岸及台状山顶有平坝。据统计,丘陵、平坝面积约10%,而山地占90%。地质环境脆弱,地形切割陡峻,地层岩性复杂,岩土体支离破碎。另外,区内还有流水侵蚀、沉积、扇形地貌和重力堆积、残积地貌。

2.2水文气象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适宜,年降水分布不均;年降水量70%以上集中在5~10月,而11月至次年4月10%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100毫米;旱涝交替,日照正常略偏少,暴雨、大风、冰雹时有发生。

2.3地质构造

境内地壳活动强烈,地质构造跨及米仓山台穹、大巴山弧形、川北台(坳)陷及川东新华夏四个二级构造单元。构造形迹以褶皱为主,断裂不发育;褶皱曲线呈弧形,岩层倾角变化频繁且有扭曲现象。由于地处特殊地质背景,褶皱由北向南形成30多个向(背)斜褶皱带,地质构造复杂。

3地质灾害类型

通南巴地区地质灾害类型较多,规模大,危害严重,根据已排查4524个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数据统计,仅滑坡、崩塌、泥石流就达4162处,占灾害总数达92%,因此,区内主要灾种为滑坡、崩塌、泥石流,其次为地面塌陷、地裂缝等。现就影响油气勘探作业过程频发滑坡、崩塌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进行分析探讨。

3.1滑坡

滑坡是斜坡上的岩土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如:2008年部署在通江境内实施M201井,由于地形地貌和场地选址等诸多条件限制,修建井场道路直接从滑坡体中部穿越,开挖路堑边坡时产生滑坡,由于滑坡体范围广、规模大,造成治理难度大、成本高、风险大、周期长。

滑坡按滑坡体的物质组成和滑坡与地质构造关系分:堆积层滑坡、岩层滑坡、特殊滑坡;按引起滑动的力学性质划分为推移式滑坡和牵引式滑坡;按形成原因划分为工程滑坡和自然滑坡;按滑面与岩层面关系划分为无层滑坡、顺层滑坡及切层滑坡。

3.2崩塌

崩塌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如:2007年7月,部署实施河坝场构造HB101井,因持续强降雨,加之井场开挖形成高切坡岩层节理裂隙发育及山区风化侵蚀作用,井场内侧陡壁发生较大规模岩壁崩塌,造成钻井设备毁损和停工1个月,经济损失达数百万元。

崩塌按照坡地物质组成划分为崩积物崩塌、表层风化物崩塌、沉积物崩塌、基岩崩塌;按照移动形式和速度划分为散落型崩塌、滑动型崩塌、流动型崩塌。

3.3泥石流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河沟地貌特有的一种自然地质现象,它是由于降水(如暴雨等)而形成的一种夹带大量泥砂、石块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它暴发突然,历时短暂,来势凶猛,具有强大的破坏力。如:2010年7月6日,位于通江M101井遭遇泥石流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毁损大量油气钻井设备,直接经济损失达上千万元。

泥石流根据流域特征分类标准型泥石流、河谷型泥石流、山坡型泥石流;根据物质状态分类黏性泥石流、稀性泥石流。以上是最常见的两种分类。

4地质灾害的形成及诱发因素

4.1滑坡

滑坡形成条件

(1)地形地貌条件:下陡中缓上陡的山坡和山坡上部成马鞍形的环状地形,且汇水面积较大时,在基岩面易发生滑动;

(2)地质条件:岩土层中存在软弱面,岩体构造和产状对斜坡的稳定影响很大;

(3)气候径流条件:气候条件,地面水地下水作用等。

诱发因素:一是不合理的人类工程建设活动;二是降雨对滑坡的影响很大。不少滑坡具有“大雨大滑、小雨小滑、无雨不滑”的特点;三是地震对滑坡的影响也很大。究其原因是地震的强烈作用破坏斜坡土石的内部结构,加上地下水也有较大变化,对斜坡稳定是很不利的。

4.2崩塌

崩塌形成条件:

(1)地貌条件:崩塌多产生在陡峻的斜坡地段,坡度大于45°的高陡边坡,坡面多不平整,上陡下缓,孤立山嘴或凹形陡坡;

(2)岩性条件:坚硬岩层组成高陡山坡,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

(3)构造条件:岩体中各种软弱结构面的组合位置处于最不利状态时易发生崩塌;

(4)岩土类型:岩土是产生崩塌的物质条件,不同类型所形成崩塌的规模大小不同。

诱发因素:一是地震。地震引起坡体晃动,破坏坡体平衡。二是降雨。暴雨和长时间连续降雨,使地表水渗入坡体,软化岩土及其中软弱面,产生孔隙水压力等从而诱发崩塌。三是不合理人类工程建设活动。如边坡开挖过高过陡,破坏山体平衡,都会促使崩塌的发生。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如昼夜温差、季节温度变化及风化冻胀等。

4.3泥石流

泥石流形成包括:

(1)地形条件:泥石流主要集中分布在山高沟深,地势陡峻,沟床纵横坡度大,流域的形状便于水流的汇集的区域;

(2)地质条件:所处地区地质构造类型复杂、断裂褶皱发育新构造运动强烈、表层岩土破碎,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作用发育,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

(3)水文气象条件:区内泥石流多为降雨激发,特别是降雨集中且强度大的雨季。

诱发因素:一是不合理工程建设活动。人类各种工程建设活动不合理开挖,破坏了山坡表面而形成的。二是滥伐乱垦。滥伐乱垦使植被消失,山坡失去保护、土体疏松、冲沟发育,加重水土流失,进而山坡的稳定性被破坏,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三是次生灾害。如地震灾害过后经过暴雨发生的洪流。

5地质灾害分布特点

5.1地域地貌特征明显

地质灾害在地域分布[3]多集中于地势坡体陡峻的山区,特别是中高山河谷深沟区。地质构造对地质灾害的发育起控制作用,尤其是强烈的地质构造作用破坏岩土的完整性,提供有利岩土体失稳的结构面。褶皱发育强烈,山地地貌是滑坡、崩塌的高发区,而深沟河谷地貌是泥石流集中发生区域。

5.2时间性强

降雨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区内降雨集中分布每年6月~9月,占降雨总量的70%以上。根据有关数据统计,几乎大多的地质灾害的暴发均与降雨关系密切,特别是泥石流灾害。

5.3人类工程活动影响大

人类工程建设活动如开山修路、滥伐乱垦,矿产资源开发建设等强烈活动区,地质灾害发育。根据资料统计,与人类工程活动相关地质灾害3168处,占统计总数的70%左右,主要为滑坡、崩塌;与人类活动相关的地质灾害1356处,约为统计总数的30%,以泥石流为主。

5.4连锁反应强

一种地质灾害的发生往往引发其它地质灾害发生,如大型崩塌堆积体物质产生滑坡,滑坡物质又成为泥石流的重要物源,形成累进连锁的破坏,这类灾害发生在通南巴地区是较为普遍。

6地质灾害对油气勘探作业的危害

通南巴油气勘探具有高风险、高技术、高投入的特点,以满足寻找特殊油气地质目标为前提,使得实际大多数勘探作业井场位于偏远山区、斜坡河谷及深沟沿岸平坝等复杂环境区域内,遭受地质灾害风险隐患高。其次,由于地形地貌条件限制,勘探场址建设出现深挖高填方及高陡切坡区,不得不面临滑坡、崩塌等灾害的重大风险。第三,由于油气勘探点多,面广,不集中,且位于远离城市的偏远山地、河谷等地区,极大增加区域内气象和地质灾害信息搜集、获取难度大,无法及时对可能发生灾害进行防范,导致遭受地质灾害风险概率增大;特别是油气勘探施工过程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时,将严重危险到全体施工人员生命和钻机设备安全,造成损失和后果将无法估量。

7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随着通南巴地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形势日趋严峻,笔者认为,应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积极采取防治管理和技术措施,才能做好油气勘探作业区域地质灾害防治。

7.1地质灾害防治管理

7.1.1落实责任,执行规范

做好地质灾害防治,落实防灾减灾责任是关键;其次,严格执行地质灾害防治规范、技术标准有关要求。

7.1.2做好地质灾害调查和评估

在油气勘探场地选址阶段,应对所选勘探场址区域地质灾害进行调查评估,查明是否存在潜在不良地质现象;对可能存在重大灾害风险,宜优先避让;当场址必须建设时,应组织技术经济论证。

7.1.3加强地质环境监测与应急预报

在油气勘探作业区域及周边地质灾害多发区,应做好地质环境监测,并加强与地方气象、地质灾害防治部门联系,以此逐步建立适用于油气勘探作业特点的地质灾害监测及预报信息系统。

7.2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7.2.1生物治理措施

生态环境的变化是促使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采取相应的生物治理措施:恢复地表植被,提高自然水土保持能力;禁止任意采石取土,破坏山地地表,防治水土流失;做好油气勘探工程建设区域及周边环境生态保护。

7.2.2工程防范措施

在斜坡地带进场油气勘探场址工程开工建设前,应先做好工程勘察,查明有无滑坡、崩塌及泥石流存在;在斜坡地带进行挖填方时,做好开挖边坡支挡和排水,避免造成工程滑坡;施工前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制定挖方的施工顺序,合理安排弃土的堆放场地:

7.2.3工程治理措施

(1)防治滑坡措施:修建排水沟、渗井等消除和削弱地表水及地下水对滑坡的影响;增大滑体的抗滑力,修建抗滑桩、锚拉抗滑桩;采用后缘减载,前缘加压等改善坡体形态;采用灌浆、锚固等改良坡体岩土体性质,提高强度,增大稳定性。

(2)防治崩塌措施:修建护坡、锚杆挡墙等防止岩土体剥落;人工削坡消除小型危岩及崩塌隐患;疏导地表水和地下水,减缓风化、冲蚀及侵蚀;

(3)防治泥石流措施:修建拦砂坝、拦渣坝,减弱泥石流的动力作用、减少物质流通;在下游设置排导槽、约束水流、改善沟床平面,抑制泥石流暴发。

灾害风险防治范文5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灾害 治理

自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思想提出至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方面乃至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模式的共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精髓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人类社会历史上特别是自工业革命以后形成的灾害救治思想与措施实质是一种不可持续性的灾害治理模式,其根本原因是没有认识到灾害现象具有的社会经济双重属性,不能从人与自然物质变换与循环角度去理解灾害与社会经济互为影响关系,忽视致灾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制度性背景,过于依靠技术性解决措施来解决问题,即以技术性力量平衡自然―社会变异造成的生态经济系统不平衡。

一、可持续性灾害治理的提出

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将环境问题造成的灾害仅仅视为技术问题,如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对水污染进行治理,在末端治理污染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建设污水处理厂等。事实证明,这种末端治理模式不仅耗资巨大,而且往往留下二次污染的隐患,经济活动的增加又引发更多新污染源,末端处理方式陷入了“污染―投资―再污染”的循环怪圈。可见,某些防灾减灾措施仅仅是推迟了灾害的发生,而由此积累导致的灾害后果将是更具破坏力的。例如,河流修建的蓄水工程只是基于前期历史数据设计的工程技术标准,在此保护下人们将视此区域内为适宜人类居住、生产安全地带,带来密集的人口和积累庞大社会财富,但是,洪水流量与强度本身具有不确定性,一旦河水流量超过现有水利工程的设计标准,堤坝崩溃将造成更大的灾难。究其原因,许多防灾减灾措施并没有充分考虑对当地社会经济的长远影响,仅仅满足于达到当前效益,这将导致潜在致灾因素的增多甚至加大灾害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

可持续性灾害治理模式与传统灾害救治方式的最大不同之处是可持续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要求经济发展必须与环境资源可承载力相适应,不断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满足当代人需求而不损害后代人的需求能力的满足与福利,满足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们需求而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别的国家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灾害问题本质是一个发展问题,降低或消除灾害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也是为了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归根结论,灾害问题的解决最终是为了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治理不同于传统的统治、管理、管制,它是指各种公共和私人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使相互冲突的不同利益者得以调和,并且采取集体行动使之得以持续的过程,治理既包括有权迫使他人服从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符合人们共同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也就是约束、协调和控制。灾害的治理要求不能仅仅依靠政府的权力和权威,而要更多地强调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协调和行动,注重信息交流与分散决策。

二、如何应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灾害防治

(1)提高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性。灾害是由人与自然关系不协调导致的自然―社会变异现象,它与人类社会传统的生产方式以及粗放式、消耗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密切相关,不管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技术性灾害都可以从中找到渊源。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科技水平提高,人类支配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灾害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与质量,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解决灾害问题就是为了消除它们对于人类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束缚,因此从终极目的来说,灾害既然产生于发展之中,也需要通过发展的方式来解决,解决的原则、方式、措施也应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协调、统一。

(2)保证代内与代与代之间使用资源与环境的公平性。实现同代人之间、代与代之间资源环境的公平性使用,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根本要求。这不但意味着当代人消费使用资源不影响下一代人对资源环境需求能力的满足,更重要的是,不能因为不合理的使用方式、消费观念,而给后代人遗留下潜在的致灾因素。可持续性减灾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要时刻关注后代人的利益,不能将灾害防治的成本转移给后代人,保持代际资源与生态资源的平衡性。代际公平的原则还要求实现当代不同地区、文化、性别等群体之间承担灾害风险的公平性,因为当代人风险承担公平性决定着下一代人承受灾害风险的均衡状况。

(3)基于多方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下的公共治理过程。灾害产生于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与自然界之间物质变换与循环过程中,从来就不是一种个人行为。近代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环境问题引发的环境公害、产业技术公害的增多,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互为影响,界限日益模糊,灾害影响的社会经济性越来越明显,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环境问题联系更加紧密,原来局部、个别的环境公害已经跨越国界成为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如气候变暖、温室气体排放等环境问题,它涉及国与国之间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更为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所以,传统的依赖国家政府一方的减灾防灾工作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未来需要,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拥有解决综合、动态、多样性问题所需要的全部知识和信息,也没有一个个体行动者有足够的知识和信息去应用所有有效的工具。新的形势下政府部门调整自己在传统灾害防治模式中的角色定位,则单方控制转变为议程设定,创造适宜多边协调、沟通机制与平台,鼓励公众、社区、利益相关者参与进来,包括建立多维最终目标体系,设立具体的行动目标,制定实现具体目标的政策;选择政策的方式,建立执行政策的机制;建立参与机制,明确参与者的权利和义务。

参考文献

[1] 史培军,邵利铎,赵智国,黄庆旭.论综合灾害风险防范模式――寻求全球变化影响的适应性对策[J].地学前缘,2007(06).

[2] 关贤军,徐波,尤建新.城市灾害风险的基本构成要素[J].灾害学,2008(01).

[3] 王绍玉,孙研.大力促进社会与公众的合作 有效应对灾害风险――2008瑞士达沃斯国际灾害风险大会综述[J].城市与减灾,2008(05).

灾害风险防治范文6

一、活动时间

5月8日至5月14日(宣传周),5月12日(宣传日)。

二、活动内容

围绕“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安全发展基础”开展宣传。主要包括:地质灾害知识、三防(防汛、防早、防风)知识,气象灾害知识、森林灾害知识、抗震知识、交通事故、火灾事故、家庭电、气、水事故、危险品事故及自然灾害灾后助等。规范灾害应急处置、应急预案编写、应急演练规程、应急避难场所设置,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三、组织领导

各社区、村要不断强化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将做好风险源头管控和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作为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实。深入贯彻党的五中全会精神,精心实施防灾减灾救灾抗震“十四五“规划,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教灾抗震等应急管理重要论述精神,突出“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主题,认真组织开展做好防灾减灾宣传工作,组织专门力量,广泛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整合资源,统筹力量,充分利用自媒体、微信群、公众号等资源切实做好宣传。

四、活动安排

各社区、村根据实际实施宣传,围绕主题开展创新的防灾减灾抗震宣传活动形式。

1.主题:“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

2.时间:5月8日至5月14日(宣传周)

3.内容:各社区、村要结合各自特点,在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面向社会公众普及洪涝、台风、地震风、地质、森林草原火灾、生物、生态环境等各类灾害知识和防范应对基本技能,通过自有电子屏幕、广播站等播放防灾减灾标语或图片,举办网络直播公开课宣讲关于防灾减灾救灾、自然灾害防治等重要论述精神,讲授防灾减灾抗震救灾、安全知识和实用技能等形式,切实将宣传工作落到实处。并开展一次防灾减灾抗震灾应急演练及创作文章、图书、视频、挂图、折页、图解等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

4.各村(社区)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多媒体设备资源,在5月12日集中开展城市与农村防灾减灾宣传工作,组织悬挂防灾减灾抗震救灾宣传条幅,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防灾减灾标语或图片、发放防灾减灾抗震救灾宣传手册、社区和家庭应急手册,视情组织应急演练、现场宣传视频播放等,国家级和省级减灾示范社区(金华社区、建国社区、松江社区)要切实发挥示范社区引领作用,制定简便易懂的应急指南,明确撇离路线、安置场所、物资保障,提高居民灾害事故发生后的转移遵险能力。引导社区居民和社会力量等积极参与灾害风险网络化管理,把灾害预警信息传递、科普宣传教育、灾害应急处置预案到人、落实到人,有条件的社区可针对消防安全、生产安全、医疗护、应急搜救、社会力量参与等内容开展培训等活动。

五、工作要求

(一)精心划,严密组织。各社区、村领导要高度重视本次宣传活动,指派专人负责,根据疫情防控的相关要求,制订细化活动方案,明确职责,提前准备好宣传资料等内容。紧紧围绕主题加强宣传,科学分析和研究防灾减灾重点工作任务,开展防灾减灾公众现场或线上体验活动,拓宽公众接受防灾减灾抗震救灾宣传教育的途径,加大防灾减灾抗震救灾科学知识普及力度,提升综合减灾能力,普及防灾减灾法律知识,有力提升防灾减灾抗震救灾工作的科学化和法制化水平

(二)立足本职,注重实效。各社区、村要不断强化安全发展理念,根据辖区特点,认真研究所在区域主要的灾害风险,做好风险源头管控和行业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分析重点设施和人员密集场所的薄弱环节,总结灾害应对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把宣传教育作为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抓手,不断丰富内容,创新活动形式,面向社会公众普及各类灾害事故知识和防范应对基本技能,推动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从源头上防范化解群众身边的安全风险,向社会公众尤其是中小学生、社区居民、务工人员、企业职工普及灾害风险知识和自救互教技能,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筑牢防灾减灾抗震救灾的人民防线。切实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

(三)缜密排查,强化管理。各社区、村要将防灾减灾抗震救灾与基层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有机结合,加强灾害风险网络化管理,并集中开展一次全面系统的灾害风险隐患排查,聚焦重点:居民区、社区、学校、医院、社会福利机构、建筑工地、火车站、客运站、大型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和重要设施的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灾害事故隐患,编制灾害风险隐患清单,摸清灾害风险底数,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治措施,分期分批开展治理行动,明确工作责任和时间进度,认真执行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和信息报送制度,尽最大可能减轻灾害事故风险和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