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研究生教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学研究生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学研究生教学

医学研究生教学范文1

摘要: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研究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其目的是以培养学生和临床科研人员的科研思维和方法,为临床研究提供探索、挖掘的工具和技能,培养学生进一步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将对目前我校医学研究生临床流行病学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临床流行病学;医学研究生;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0-0169-02

临床流行病学是1938年美国耶鲁大学John Paul首先提出来的概念,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期,在众多学者共同努力下,才发展成为现代流行病学[1]。临床流行病学一词来源于组成它的两门学科,即临床医学和流行病学,是运用流行病学的系统方法来解决各种临床问题[2-3],即把患者个体的诊断和治疗放在相同疾病的患病群体背景的层面,采用量化的科学方法对临床疾病研究的现代临床研究方法学,是创造临床最佳研究成果的有力工具。临床医师在实践中,一方面需要借鉴他人的经验,应用证据解决临床问题,另一方面也要总结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应用科研方法开展临床研究。所以该学科的目的是以培养学生和临床科研人员的科研思维和方法,为临床研究提供探索、挖掘的工具和技能,培养学生进一步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近些年,我校在医学研究生的科研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有所变动,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模式,先介绍如下。

一、教学现状

1.课程内容设置。我校自90年代初开始医学研究生临床流行病学的教学,当时是以选修课形式展开,现在该课程名称改为科研方法,为研究生必选医学课程之一。该课程共计30学时,通过医学研究案例分析,介绍研究设计、测量、结果报告分析研究的优缺点,使学生重点掌握临床研究基本设计类型包括病例报告、横断面调查、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随机对照试验等。具体内容包括临床流行病学常见设计方案(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试验性研究),诊断实验的评价、临床科研的选题及设计、论文撰写、疾病防治和疾病预后等内容,近些年来,除了介绍常见方法外,削减了疾病防治和疾病预后等章节内容,增加了应用比较广泛的循证医学和系统综述内容,力求为临床研究提供系统的评价方法。此外,在上述内容介绍中,穿临床人员感兴趣的内容或社会的热点内容,如禽流感、PM2.5、寨卡病毒等,使学生及时了解目前研究热点和前沿动态,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一方面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教学方法。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穿插入双语教学,增加案例教学、基于问题的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重。(1)双语教学。双语教学有3个层面:第一层面,汉语为主,英语渗透;第二层面,汉英整合,不分主次;第三层面,全英语教学[4]。针对研究生教育的双语教学目前仅停留在第一个层面,由于中英文对照教材和全英文教材较少,所以在教材选用上多是国家统编教材,授课时采用汉语授课为主,专业词汇用英语,多媒体课件多采用中英文对照,对于概念、原理重点内容在英文讲授后给出明确的中文解释,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此外,考试试卷也采取了部分英语做答的形式。(2)基于案例的教学,以案例讨论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事先准备好相应的案例,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探索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5]。如进行临床科研设计时,从目标、研究因素、研究结局、研究对象、样本量、具体实施及后期数据分析方法等进行系统而全面的讨论,以帮助医学生实现由理论向实践的转换,进行临床思维能力的锻炼,从而提高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3)问题为导向、基于实践的教学,对研究设计的各项内容(如研究问题、研究类型、研究对象、变量定义测量、数据库建立、统计分析等)授课时,每完成一次授课,要求学生完成自己课题设计中的相应部分,授课教师再进行批阅;或者是查阅一个文献,让学生对文献的设计进行评价。例如,研究生循证医学与系统综述部分的教学主要是以理论讲授为主,之后课下学生自行寻找跟自己临床专业相关的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并以报告形式上交,报告能反映出学生对循证医学相关理论知识的整体理解能力和对统计分析软件的操作熟练程度,报告成绩最后以一定比例计入课程总成绩。

二、教学模式前景展望

1.双语模式教育层面有待加深。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专业英语水平,目前专业水平高而且外语好的教师缺乏,医学院校专业教师大部分外语水平停留在英文的阅读层面,口语较差,所以双语教学过程中英语授课内容仅占极少部分;其次,可以增加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应用动画、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6],图文并茂,直观、形象地再现客观事物,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及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对促进着教学质量、效率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2.继续增加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方式,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每位学生都被给予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增加学生的兴趣,而且实践过程中以小组合作形式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增加学生团队精神,形成和谐的课堂气氛。在R床科研设计时尽可能用案例介绍如何如针对一个具体的临床问题去进行科学的设计、测量和评价。在循证医学与系统综述内容教学时,可以选择与临床专业相关而且是临床前沿的领域内的问题,指导学生通过查阅文献,掌握对文献质量正确评价的方法。

3.增加软件、硬件设备投入。为了更好地搞好教学,培养新型医学人才,学校应结合实际情况,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加大对研究生教学设备经费的投入,或是与其他部门合作,提供微机室、网络资源及相应的统计分析软件以做到理论内容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如授课时对于循证医学meta分析用到的基本软件安排理论和软件操作双线并行开展。

4.网络平台建设。逐步建设网络课程教学体系,如有些院校有一套完整的该课程的网络教学体系,实现学习、教学、实践和研究相结合的立体化网络平台[3]。教学信息的、作业及报告的收集都可以通过该系统完成。此外,开发网上虚拟实验室,提供多案例模块,培养科研思维能力及科研实践能力的结合。

5.时刻提醒教师角色定位。传统教学中,教师一直是设计者、策划者、管理者、组织者和指导者,然而这一观念要进行更新,教师应该是教学过程的平等参与者和学生活动的主动协助者,而不是知识灌输的搬运工。课堂的中心在于学生而不在于教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是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教学中应强调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利用情境、协作、交流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精神,最终达到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为了让学生较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首先教师应该有较高专业素养、教学经历丰富和科研水平高,这样可以选出比较好的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的案例,并理清案例的分析思路,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分析。

综上所述,经过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摸索,临床流行病学的教学模式逐渐多元化,在培养学生科研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师资队伍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当然,针对医学研究生的教学,还有待进一步摸索、研究与探讨,以便能培养高水平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悦勤.临床流行病学[M].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黄民主,刘爱忠,邓静,等.医学长学制学生《临床流行病学》教学改革探[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172-174.

[3]闫宇翔,杨兴华,刘芬,张玲,何燕.临床流行病学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与体会[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6):492-494.

[4]闫宇翔,郭秀花,鞠丽蓉,何燕.临床流行病学双语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2007,6(9):859-860.

医学研究生教学范文2

论文摘要: 由于医学研究生的实验教学不仅需要优化其开放性实验所需的师资队伍,而且还需建立一个实验教学的科学体系,同时完善实验的功能配置,达到实验时间等方面的开放,以便构建出实验教学的创新性平台,从而才能够更好的满足开放性实验于医学研究生的教学目的与作用。

伴随着目前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所具备的综合素质也具有越来越高的要求,特别在实践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1][2]。而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也已经成为了各高校对人才进行培养的主要目标。基于实验室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实践创新等能力方面均具有显著的优势,并且相对于课堂的理论教学更具有实践性与直观性以及综合性甚至创新性等特点。因此,各高校已经高度重视到实验室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并对开放性的实验教学予以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1 技术队伍的自身建设需加强

做好积极引导以及促进教学实验的技术队伍,首先需加强自身的建设,并鼓励以及支持相关人员,参与到实验内容的开发,与实验项目的创新,以及仪器设备的改造,和实验指导书的编写等相关工作中,能够让实验人员于此类工作中,及时的发现自己在某些知识点方面的欠缺,从而激发主动查阅资料,与不断继续学习的热情,最终提高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还能够熟悉各类别贵重仪器详细性能以及自觉维护,并且于维护以及使用的过程当中,不断提高其自身的能力。同时还需积极的参与到实验教学当中,使本学科重要的理论知识,以及现有的实践相关经验能够紧密的结合,从而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3][4]。

2 研究生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点

首先,研究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不能填鸭式教学。其次,研究生要进入科室,每个科室各有侧重,所以研究生的实验教学要有所侧重。第三,组织研究生到实验技术比较强的科室参观交流学习。最后,研究生不光要实验,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科学思路。

3 实验教学的科学性体系

3.1 有效发挥目前多媒体技术于研究生的实验教学中所具有的优势。由于多媒体教学在医学研究生的基础以及临床理论等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已经对全面提高授课质量,以及增进教学的效果均起到了不能被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我们于免疫组化以及原位杂交等实验授课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抗原以及抗体结合和核酸变性等过程,已经将多媒体技术用于此类抽象并且复杂的概念当中,使实验的原理与操作的方法都能够生动并且形象的通过动画形式展现出来,从而促使学生能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以及记忆,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而学生在掌握了该类原理的同时,也能够做到一通百通,并拓宽了其思路。

3.2 着重提高实验室的开放层次,并于实验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首先需利用好中心实验室具有的资源优势,使实验室的相关项目能够整合,并将相同以及类似的项目合并或删去,尽量取消不必要的验证性与演示性的实验项目,及时提取各个实验室的特色以及优势的实验项目,使其能够融合成具有设计性与综合性的有价值实验项目。同时对实验中心的人力资源进行调动,并充分利用好实验中心现有的仪器与设备资源,再依据临床的需求将综合性以及实验性的项目设计出来,之后将各专业与学科的科研成果与临床科室正在治疗患者的需要结合,将此转化呈创新性与探索性并存的实验项目。再通过对上述条件的编排,将既有的医学基础性学科中必要的验证以及演示性的实验相结合,予以重点突出的培养学生进行分析,以及进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真正的做到将实验内容的难易问题充分结合,达到融汇贯通的目的[5]。

4 将实验的功能配置完善,从而为研究生的教学提供以平台

选择通用性与宽口径,以及大平台化的实验室理念进行建设,从而构建面向多种学科以及多种专业,并具有高起点与高水平以及功能强大,和运行有效的功能性实验教学的配置。同时贯通具有相关专业的实验室,并衔接好相关的实验项目,合理编排目前的教学内容以及实验科学,从而不断提升目前的实验室功能。将实验中心变成基础实验室与临床的检查实验室相结合模式,而其中的基础实验室主要包括生化与电生理以及组胚和免疫实验室,其中临床的检查实验室则包括有,免疫组化的实验室与分子诊断的实验室,以及细胞遗传的实验室,于实验的项目上同实验的内容上给予纵向以及横向的贯通,并基于配置优化资源以及互补试验功能,将实验室建设进行整合及拓展,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其利用率。

综上所述,通过上述三方面的积极努力,最终才能够确保实验室具有开放性,并提高研究生的实验教学以及科研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冬民,吕社民,杨旭东等.改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方法培养创新性医学人才[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3):513-515.

[2] 柴宏陆.探索题型的设计与探索能力的培养[J].中学数学杂志(高中版),2006,(4):22-23.

[3] 孙铁民,罗向红.在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创新人才初探[J].实验室科学,2004,(1):44-45.

医学研究生教学范文3

1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医德观念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旨在于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用人类在漫长社会活动中所积累的智慧精神陶冶、教育医学生,使医学生洞察人的道德精神价值,追寻医学人生的目的与意义。对临床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全方位长期的过程,需要动员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绝不是仅仅通过几节课就能收到预期效果的。在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医德教育中,还要注意医德观念的培养。“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著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这其实就是行医者职业道德的核心价值体现,临床医学研究生只有知道、了解它,才能很好地贯彻和执行,才能做到对人民的生命健康负责,对患者家属负责,对全社会负责。

2强化教学改革,重视医德理论教育

医德理论教学是从理论的层面对临床医学研究生进行医德培养,对促进他们掌握医务工作者所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原则等理论知识,尊重患者的人权,尊重患者的兴趣、坚守高尚的伦理与道德实施标准以及主动响应社会的需要,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虽然大部分教育管理者、研究生导师都已意识到医德理论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重视的态度并没立即转化为临床医学研究生医德教育水平的提高。如果将医德理论教学的某些内容贯穿到临床各科,在每一临床课教材中的总论部分,加入医德教育问题,这样可使理论联系实际,同时也可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医德课堂教学在内容上要紧密联系现实的医学伦理问题,不能回避医疗现实。既要讲医德发展史,更应联系现实中发生的医学伦理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如怎样看待和对待“红包”、“回扣”现象,如何看待医疗救助与患者欠费、逃费,如何看待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卫生机构改革面临的诸多问题,开展医德案例教学与讨论,培养临床医学研究生道德判断能力及道德责任感。

3密切结合专业教育,加强医德实践教育

医德教育应与专业教学相结合,应贯穿于专业教学的全过程。医疗实践是检验医德教育教学效果的根本标准。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进行实践道德。因此,医德教育只能将医德实践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最重要的手段。通过医德实践活动增强医德学习的动机,增进医德学习主体的自我教育。建立学校与医院联手教育的模式加强临床医学研究生临床实习期间的医德实践,即学校侧重抓医德理论教育,医院侧重抓医德实践教育。这种教学模式既有益于学生的医德培养,对医院的医德医风也是一种促进,能够获得“双赢”效果。

4注意把医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医德教育要融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要通过营造具有医学院校特点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生动感人的校园文化载体,引导临床医学研究生积极实践来完成。校园文化是由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以校园空间为背景,围绕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而创制并共享的精神物质文化的整合系统。对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已成为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医学院校,结合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创新培养模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融入医德教育的内容,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实现二者的双向沟通和相互支撑,全面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通过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促进临床医学研究生医德教育,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增强工作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医德榜样

作为医学院校,要站在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服务的高度来深化医德教育改革,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生导师是临床医学研究生医德教育的实践教师,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作用之大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应特别重视培训研究生导师,使他们不仅具有精湛的医术,而且又有高尚的医德,用实际行动教育和影响学生,成为临床医学研究生活生生的医德楷模,只要有这些优秀楷模才能够复制出医德高尚的学生。没有名师就没有名校,事实证明,凡著名高校,其学术声誉之高,教学质量之好,皆源于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因此,还需要树立自己的名师,广泛宣传医德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迹,使医德模范人物的教案和事迹深入人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用他们救死扶伤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教育人、引导人、激励人,提升临床医学研究生医德水平和精神境界。

6利用网络等现代传媒手段宣传医德教育,加强全社会公民的道德素质建设

医学研究生教学范文4

[关键词]医学研究生教育;研究生课程;学习技术;评估;专业精神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的最高阶段,是我国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最主要方式之一,而我国医学高水平人才普遍缺乏,所以医学研究生教育至关重要[1]。医学研究生教育要与时俱进,要改变我们的教与学的方法其实并不容易,因为我们必须要把自己的一部分和过去作为学员和培训者的个人经历抛在脑后。重要的是,要引导和培养研究生独到的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要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步完善医学研究生教育。医学生在完成基础医学教育后,一般要接受8年左右的专业和职业的技能培训,以发展必要的知识能力、动手能力和职业精神,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学研究生。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压力变化和出现的紧张局势需要结合起来看,要广度和深度的研究,同时强调教育功能,保留实践在医学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掌握核心要义,不断引进新的主题培训计划,承认各专业的重要贡献,并强调各专业间的交叉合作,基于上述一系列的思考,确定了从医学研究生课程、学习技术的应用、能力的评估以及医学教育的专业精神等四个方面进行主题研究,围绕这四个方面的主题来探索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医学研究生课程

医学研究生教育课程的趋势是走向以成果为基础的教育模式,并认识到有必要在医学教育的不同阶段之间加强整合。过去的许多关注都集中在教育过程上,并对教育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和假设。而人们认为医学研究生的学习是自然发生的,是日常临床工作的一部分,没有任何有明确目标的有组织的教育计划,高级医生的参与是无组织的和随意的,没有对受训者的教育需要给予应有的关注。医学研究生教育的一个关键趋势是转向一种模式,在这种模式中,重点已转变为注重产品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在以结果为基础的教育中,学习成果是明确规定的,培训的内容和组织方式、采用的教育策略、教学方法、评估程序和教育环境都是根据所述的学习成果来决定的。推行以成果为基础的模式,以及采取一种方法,把研究生训练的学习成果清楚地阐明,并告知研究生培养相关人士,包括医院、学校等培养机构的管理者,让大家均面临重大压力。这样会使得在决定研究生课程和培训方案时,这些教育成果应该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2]。以成果为基础的教育作为医学培训的一种教育方法仍处于起步阶段。这种方法是否能实现其美好的愿景还有待观察。然而,迄今为止的消息是令人鼓舞的,在实施了成果为基础的教育的地方,已经产生了重大和有益的影响。在不久的将来,所有的医学研究生培训都将有明确的成果,而有关医学培训计划的实施将会受到学习成果的影响。学习成果可以嵌入到课程的可视化表示中。研究生课程集教育策略、课程内容、学习成果、教育经历、评估、教育环境以及学员个人的学习风格、个人时间表和工作计划于一体。课程图通过展示课程的这些关键元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来帮助培训师和受训者。通过这种方式,课程对所有利益相关者更加透明,课程图的使用可以说是一项重要的教育策略。医学单一的教育模式阻碍着医学教育的发展,医学教育必须被分解和重新设计,作为一个真正的连续统一体,从中学延伸到大学、医学院、医院培训和医学研究生教育,过去20年来在实现这一目标方面几乎没有取得进展。然而,由于教育、物流和经济方面的原因,以及新的学习技术的推动,这种情况将会改变。我们将看到未来医生教育的连续性,从学生决定学医开始到退休结束。教育计划的不同阶段将与学生从一个阶段晋升到下一个阶段相结合,而其中一个学习阶段结束的学习成果将作为下一个阶段的入职要求。

二、学习技术的应用

新学习技术的迅速推广是我们将看到医学研究生教育发生重大变化的第二个主要领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深入研究。一方面是模拟器的使用,在医学上使用模拟器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这项技术已经达到了一个成熟有效的阶段。1970年代早期的模拟器之一,“哈维”心脏病学患者模拟器,已被证明是一个有效的工具,在本科和研究生培训课程中教授和评估临床心血管技能。直到最近,模拟器还被认为是一种新奇的东西,是主流医学培训项目的主要手段之一。高水平视觉逼真模型的应用,以及模拟检查过程的触觉和感觉的精密设备的使用等,越来越多的模拟器正在得到医学相关方面的使用。一项最佳医学教育的系统综述阐述,高保真医学模拟是有效的医学教育手段,可以有效的补充医学教育的病人护理场景设置。在模拟中,通过提供有效的反馈、重复的练习、设置一系列的困难、设置临床变化、一个受控的学习环境,从而获得多种学习策略和个性化的学习经验。虚拟现实模拟代表了研究生培养的范式转变,虚拟现实技术将在医学研究生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是电子学习,互联网和新的信息通信技术的普及已经改变了人们交流的方式、产业运作的方式、政府与公民互动的方式,而且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人们学习的方式。电子学习并不是一时的潮流,也不仅仅是知识的转移,在线学习是可以更高效的,学生不需要在单独的学习,他们可以成为在线社区的一部分,教师和培训师也有着重新定义且重要的角色,对于医学教育来讲医学技术或许是女王,但与时俱进的教学法才是王道。电子学习带来了适合医学研究生教育内容开发的新方法,包括基于可重用学习对象(RLOs)和语义网的教学设计。RLOs是学习资源的小块,范围从单个图表或插图到这些资源的序列或集合。要创建一个课程,可以将RLOs链接或聚合在一起,就像将儿童的积木组装在一起创建城堡之类的结构一样。与构建块一样,可以重用相同的RLOs来创建其他课程。语义网是对internet发展的一种延申,其中基于WEB的材料,包括电子学习资源,可以根据上下文以某种方式自动链接或关联在一起。这个上下文不仅由资源本身的内容提供,还由描述该内容的数据提供,即所谓的元数据。语义网技术将允许更智能的网络搜索,并允许学员更有效地检索和分享来自网络的相关信息。它还将促进地理和文化上不同的受训人员之间的在线协作学习。电子学习将是医学研究生教育中最重要的发展之一。它不仅是一种利用信息通讯技术提供更有效和精简系统的方法,还是一种可能改变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工具。目前电子学习的形式有很多种,采取哪一种形式最为有效还不能确定,但不可避免的是,未来大批研究生学员将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网上环境中接受教育。

三、能力的评估

在长期的医学研究生教育中,为获得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入学资格或毕业文凭,学员需通过正式的书面、口头和临床技能考核。而未来的医学研究生教育将更注重学员能力的评估,这与过去医学研究生教育的特点有很大的不同。一方面是基于学员能力和表现的评估。在过去,人们更加强调以业绩为基础的评估方法。通过研究生教育课程的评估程序来提供相应证据,主要是研究生受教育期间的课程成绩及规范化培训成绩等,来证明学员在每项指定的学习成果中已达到最低可接受的标准。目的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最初是在本科教育中引入的,现在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生教育。包括从询问病人的病史和体检情况到掌握病患沟通技能、实验室调查的解释和调查的实际程序、在受控情况下使用检查表或评级量表进行测试等基于绩效的评估和其他富有创新性的评估等等。学员将被评估为一个多专业团队的成员,将应用非常规的设置或虚拟现实模拟器,去处理一系列实际的临床方案,如,在医院车库模拟事故上演急救等。另一方面是项目组合与自我评估。项目组合评估就是为了有一个真正的基于表现的评估,鼓励学员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包含一段时间内收集的工作资料是学员为证明自己已进行学习而准备的证据收集。它不仅记录了受训者的教育经历,而且还记录了这些经历如何有助于受训者掌握所需的学习成果。它有效抵消了评估简化方法的局限性,促进了综合和复杂活动的评估,支持以结果为基础的教育方法,积极地让受训者参与自我评价的过程。自我评估是研究生学习环境的一个重要特征,学员将能够规划自己的发展,以实现结束学习后的预期成果。且学员自备电子档案,作为他们教育活动的记录,辅助他们开展自我评估。

四、医学教育的专业性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对医学教育和医学培训负有特定责任的个人必须要发展必要的、有时更专业的医学教育技能。可通过广泛的面对面和远程学习课程,来获得医学教育的证书、医学硕士或博士学位等。医生去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且教学技能要巧妙的融入本科和研究生课程当中,所有专门负责培训的医生都需要证明他们已经获得了必要的教学技能[3]。而所授的教学课程往往侧重于超越特定教学技能的内容领域,需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模式,需要负责培训的医生不断地丰富自己,努力去成为一个发展卓越的临床教育工作者。与医学教育的新专业主义相联系要认识到需要从基于意见的教育转向基于证据的教育。BEME合作组织(bemecollaboration.org)致力于创建一种重视实证教学的文化,并促进医学教育中可用证据的获取。BEME是指教师在实践中根据现有最佳证据实施的教育方法。承认不同类型的证据可能被用来选择决定相应的教学和学习方法、决定课程设置以及医学教育中的其他问题。医学研究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发展道路还很长,需要医院和学校一起努力。在实践教育中,不管是医院还是学校都要以研究生为本,结合医院的实践需求,整改教育理念和方法,以此实现预期设定的教学目标[4]。从医学教育的课程设置、新学习技术、评估与专业精神四个主题对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限制实现医学研究生教育的愿景可能不仅是在技术、教育和后勤等方面,更有可能是医学研究生教育的管理者缺乏规划医学研究生教育的想象力、设计能力和实施能力。我们可能会看到,在教育方面可能实现的目标和实际实现的目标之间,差距越来越大。但是我们需要一种新的医学研究生教育模式,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所有的医护工作者、医学教育机构的管理者和培训者、所有利益相关者都要作出贡献,一起努力,并且必须对即将要发生的事情承担一定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黄坚,熊凤珍.医学研究生教育浅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20):91-92.

[2]周倩慧.新形势下医学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问题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8,5(48):329-330.

医学研究生教学范文5

[关键词]信息素养;教学改革;计算机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4.138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4-0-02

0 引 言

随着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的快速发展和推动,人们进入了以信息为主导的数字信息化社会。信息素养体现了人类对社会信息化适应的综合能力,其内容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据有较强的信息敏感性,主动发掘、收集信息;具有对信息进行辨别、分析和评估的能力;具有熟练的信息加工处理的技能;能将信息应用到个人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

计算机是服务于信息的最主要工具。信息素养主要体现在:知识方面、信息意识方面和信息技能方面。信息技能主要指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其主要特征之一是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其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进行信息的认识、收集、加工处理、存储、变换、分析、评估、利用和传输等操作,进而服务于信息化社会的各种需求,其内容涉及计算机的硬、软件和网络通信技术等方面。

医学专业研究生经过大学本科阶段计算机基础技能的学习,初步掌握了计算机的硬件级组成知识、简单的编程和数字化办公的技能。研究生阶段的计算机教育不再是本科阶段公共性的基础培训,而是要充分发挥计算机在医疗工作中的工具职能,通过相关的学习更好地发挥计算机的辅助作用,其具体内容体现在医疗相关的数字化信息处理过程中,对医疗工作和医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以提升信息素养为目标的计算机教学设置与建设成为了医学研究生计算机教育的发展方向。

1 以提升信息素养为目标的医学研究生计算机教学内容分析

医学研究生信息素养主要体现在信息工具的运用程度,尤其是网络时代的信息工具。结合本职工作和生活有效地采集各种信息,对采集的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归纳、分类、分析和表述等处理;能在信息收集和处理的基础上给出新的信息,找到信息的生长点创造信息;能使信息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能够使用信息工具实现信息协作,实现信息的筛选和免疫。

信息存在于特定的信息化系统,医学信息系统(如医院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医学教学系统、健康保健系统和医疗监管系统等)包含了三个必要组成部分:硬件、软件和人。这三部分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较好的协同才能体现出较高的信息素养。以提升信息素养为目标的医学研究生计算机的教学内容也依据这三个有机组成进行展开。

1.1 硬件相关的计算机教学内容

硬件指的是信息体统的底层物理支持设备和设施,就医学领域来说,包括医疗信息采集设备,医疗信息存储设备,医疗信息传输设备,医疗信息输入、输出设备等。首先,相关计算机硬件主要是指信息存储设备,用于存储医学信息采集设备收集的医学文字、图像、声音和影像信息。计算机硬件的相关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外部存储设备和计算机内部存储设备的组成与设计、计算机信息存储组织(顺序存储,随机存储等)。其次,是计算机相关设备的硬件,它包括各种媒体信息输入设备(如医学影像扫描仪)、信息输出设备(如专用医学显示器)等的原理、特性和使用方法。

1.2 软件相关的计算机教学内容

软件主要包括两个大的部分。首先,在操作系统支持下的硬件支持软件的使用,使医学相关工作者能正确配置硬件并进行维护。其次,信息系统相关应用软件控制和指示医学信息的收集、存储、加工处理、传输和生成,这是一系列信息相关软件的集合。计算机教学内容关注这些软件在计算机上的运行与使用,常用的软件有:医学数据库管理软件(如MySQL数据库管理工具软件和IBM DB2数据库管理软件)、医院信息系统应用软件(如医院信息系统管理软件HIS和临床信息系统软件)、医学影像系统软件(如DICOM图像浏览软件)、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软件)、音频或视频处理软件、医学决策软件、医学数据分析软件(如MATLAB和SPSS)和医学信息资源检索软件。由于研究生阶段的培养需求与其信息素养的高低相关,因此,计算机应用软件相种类相对较多,覆盖面相对较广。

1.3 人

人是信息系统中的主体,本文主要指医学研究生。从人的角度信息素养体现在人文科学和自然理论素质两个方面。人文主要指对信息的认识和信息觉悟,自然理论则是从科学理论知识组成的角度,进行信息理论体系的构建。以提升信息素养为目标的医学研究生计算机教学的重点是进行医学应用的软件或硬件的组织、设计、实施与运行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基础的构成,是基础性的计算机应用保障,在教学中人的内容往往渗透在具体的计算机教学内容和过程中。

2 以提升信息素养为目标的医学研究生计算机教学建设

以提升信息素养为目标的医学研究生计算机教学的建设,是医学研究生计算机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主要体现在教学规划和教学实施两个方面。

2.1 教学规划

以提升信息素养为目标的医学研究生计算机教学规划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

2.1.1 计算机教学课程的筛选

在σ蕴嵘信息素养为目标的医学研究生计算机教学内容的分析中,其教学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硬件、软件和人三个方面。其教学内容涉及计算机的多门课程,针对某一课程可能还涉及具体内容的提取。显然把所有课程和所有内容都纳入医学研究生计算机教学中,从课时总量和内容总量上来说,都是不合理和不可能实现的,进行科学合理的筛选尤为重要。进行计算机教学课程的筛选,首先,计算、统计现有的医学研究生信息素养培养相关课程的教学课时总量。其次,在总量允许的范围内,依据具体的计算机教学内容与医学研究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相关度的大小进行权值计算,实现加权筛选和子课时量的划分。

2.1.2 教学内容的编排

教学内容的编排同样是教学规划的重点,其涉及某一具体课程的内容排序和多门相关计算机课程的排序。其教学内容的编排应遵循由信息素养理论基础到具体信息化应用的发展过程,并进行组织,具有同等地位的信息理论和信息化应用可以遵循信息系统中信息由产生到应用和消亡的过程,循序进行组织和编排。

2.1.3 教学标准

本文教学标准又指课程标准,以提升信息素养为目标的医学研究生计算机的教学标准是教学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实施的指导,并就理念、目标和实施进行阐述,给出详细的、明确的要求。提升信息素养是本文计算机教学最直接的目标和核心任务,是最高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标准制定过程中,要以是否能提升医学研究生的信息素养为判断依据制定相应的计算机教学标准。

2.2 教学实施

以提升信息素养为目标的医学研究生计算机教学的实施过程,是以提升信息素养为目标的计算机教学课程模式的建设和教学模式的建设。在计算机相关课程模式建设中,应重点考虑多门计算机课程的有机整合,包括课程资源的整合、相关性内容的整合、师资的整合等方面,应注重信息素养提升过程中计算机能力培养的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计算机教学模式的建设中,应以信息、信息技术、信息化应用等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或开发医学研究生计算机教学特有的教学模式。如,开展以信息生命链条为依据的探究式教学、以信息化应用为目标的任务驱动式教学。

3 结 语

以提升信息素养为目标的医学研究生计算机教学研究,是信息社会医学研究生计算机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分析了医学研究生计算机教学的模式,并提出了提升医学研究生信息素养的教学目标,分析了计算机与信息素养培养的紧密关系,提出提升医学研究生信息素养的具体的计算机教学内容,同时在教学建设的课程模式和教学模式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以提升信息素养为目标的医学研究生计算机教学研究,符合了现阶段信息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但本文的研究还处于理论研究的阶段,在后续的工作中具体教学资源的建设、教学师资的建设、多形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和提升信息素养的教学评价等内容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

主要参考文献

医学研究生教学范文6

摘要:生殖医学是近年来飞速发展的一门新兴学科,对于生殖医学研究生的带教方式一直没有完善的教材及教学指南,而超声诊疗技术对于生殖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更是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

关键词:生殖医学;研究生;超声诊疗

生殖医学是研究我们人类生殖相关问题的学科,辅助生殖技术是近年来飞速发展的新兴学科,而超声诊疗技术作为现代影像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工作当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尤其是生殖医学专业领域当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辅助生殖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学科,尚未能有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及教学方法供大家参考学习,目前的教学方式仍在不断探索当中,仍然存在较大的缺陷及不足之处。本文旨在对所在医院的生殖专业研究生的超声带教期间进行积极教学探索,并认真了解听取了学生的反馈意见,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1 生殖医学的特点

生殖是我们人类生存得以延续的永恒主题,生殖医学,则是研究人类生殖相关医学问题的学科,它是研究人类生殖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综合性医学学科,涉及妇产科、生殖内分泌学、胚胎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伦理学、心理学等等多个学科,同时它也是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学科之一。自1978年世界首例试管婴儿诞生以来,辅助生殖技术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尽管生殖医学已经得到长足发展,但是以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 bryo transfer,IVF-ET)技术为核心的辅助生殖技术仍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虽然生殖医学是妇产科学的一个分支,其面对的患者群体及诊断和治疗方式与妇产科存在较大的不同。因此对于生殖医学专业的研究生的临床带教应该具有其特殊的带教方式和特殊的侧重培养方向。

2 超声诊疗技术对生殖医学专业的医生的重要

随着超声医学的高速发展,目前超声诊断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诊断手段。随着生殖医学的飞速发展,对于超声诊疗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辅助生殖技术主要是指通过对卵子、、受精卵、胚胎的操作处理来治疗不孕不育的技术,主要的操作流程包括了药物的控制性超排卵、获取卵子、体外受精、胚胎体外培养及胚胎移植等步骤。整个辅助生殖技术的过程中,均需要超声辅助监测,包括卵泡数量、大小、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等,这些结果将决定临床促排卵给药的时间及剂量,而超声监测下胚胎移植可以显著提高辅助生殖的成功率。同时,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通过辅助生殖技术珠孕的双胎率、颈项透明层异常率高,早期胎儿超声筛查能够焦躁、有效的发现异常儿及高危儿。而超声诊疗还可以发现宫腔内病变、评价输卵管通畅性、评估子宫内膜的容收性及卵巢储备功能等,所以生殖医学专业的研究生除了具备生殖医学专业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对超声诊疗技术的理论、实践知识有所掌握,才能够更好的提高医疗水平,更好的为更多的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3 临床实践的困难

3.1生殖专业的医学生对超声诊疗的重视程度 临床医生对于辅助诊疗技术的重视远不如自身专业理论知识的重视程度,很多医生潜意识里认为,辅助检查仅仅是服务于临床,医生只需要会读报告,会诊断,会开药就能够胜任,但是,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医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临床医生掌握辅助诊疗技术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显得尤为重要,而超声诊疗技术对于生殖医学专业的临床医生显得更为重要。在研究生实习期间,是一名生殖专业医学生像生殖专业医生转变的过程,它不但能够为研究生提供临床工作经历,也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自己专业的价值观和具有独特风格的临床工作方式。而研究生实习期间对于超声诊疗技术的学习和实践,则对于生殖医学专业的研究生来说,更是受益匪浅。

3.2临床实践的问题 目前由于医患关系的紧张,对于医学生的临床实习带教造成极大的困难,来诊患者多为女性,检查部位均为需要保护的隐私部位,所以很多患者不愿意配合教学,且根据目前的医疗法规,研究生的动手机会越来越少,这使得研究生对一些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有所欠缺,对于一些诊疗常规的操作流程不甚熟练。虽然辅助生殖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并且为众多不孕不育患者带来了希望,增进了他们的家庭幸福和改善了生活质量,但同时对于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又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临床医生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对于生殖医学的伦理,还有患者的隐私、社会公益原则等等诸多问题的存在。对于生殖医学专业的研究生,受到生殖医学学科涉及面广泛的影响,生殖中心的各个岗位是根据不孕、不育和辅助生殖技术治疗流程来设置的,岗位较多,包括不孕症门诊、辅助生殖B超室、手术室、胚胎实验室和档案室等等,研究生均需要在以上岗位进行轮转学习,掌握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的操作技能和整个治疗的流程,但是临床实习的时间有限,如何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可能的传授最大量、最优化的知识是带教工作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而对于医学研究生自身的挑战除了学科压力大、知识面广之外,还有很多客观存在的因素影响。目前很多用人单位要求研究生毕业后必须具有医师执业资格证书,执业医师考试成为了研究生研一甚至研二的重中之重,花费了较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复习和准备考试,而本来就很少的临床实习时间进一步被挤压,深入临床工作、接触患者、临床实践的时间进一步减少。

4 如何进一步优化临床带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