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治对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质灾害防治对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地质灾害防治对策范文1

[关键词]地质灾害现状防治

我县位于青海省的东部门户,全县总面积1893.82平方公里,全县共有八镇,十四个乡政府,是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又是地质灾害高发区,每年汛期地质灾害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人民生民财产安全。因此,认清我县地质灾害现状,正确处理现实条件下地质灾害防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是各级领导和社会公民面临的新任务,也是实现社会稳定,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先决条件。

一、我县地质现状

2001年省水堪院派专家对我县地质灾害情况进行了区划与调查,共查处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63处。2004年我局对109国道泥石流做了调查,发现泥石流隐患点2处。2005年因峡门地区突降暴雨,发现2处滑坡隐患。目前全县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67处,涉及全县18个乡镇,47个行政村,其中滑坡49处,泥石流15处,崩塌3处,重大地质灾害点达8处,主要分布在官亭镇,杏儿乡,隆治乡,新民乡,巴州镇,李二卜镇,古山镇等7个乡镇,10个行政村、263户,2728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直接受到危机。

二、地质灾害的成因

我县地质灾害形成的原因较为复杂,总体上表现在地质条件、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三个方面。

1.地质条件。我县地质灾害多发生在侵蚀剥离避低山丘陵区,依据其成因和形成机制,分为黄土丘陵、洋山剥离丘陵:(1)黄土丘陵:分布于黄河湟水河两岸VI阶级以上地带,顶级为风级及黄土状况,一般海拔在24002500米,切割深度为200—500米,沟岸壁陡横断面为V型坡面上落水洞屡见不鲜是滑坡、泥石流的主要发育区,在沟底可见红色碎销岩出露。(2)浅山剥蝕丘陵,分布在黄土丘陵与山丘之间过渡地带,多由第三系红层构成,局部上覆冰水堆积的卵、砾石层海拔在24002500米。红层表面部分风化强烈,也是我县地质灾害最为集中的区域,危害最为严重的区域。

2.自然条件。我县属典型的山区县,山高坡陡,不少村民就居住在坡度为30—40度的山坡上、破脚下或陡砍下,如果受暴雨影响,极易形成滑坡或崩塌。

3.人为因素。主要因修公路,修水库,开砂取矿及村民挖宅基地而引起的,这些地方很大程度上破坏了自然程度的稳定性,增加了自然坡度的临空面,从而形成了崩塌和滑坡隐患,一旦条件成熟,极易整体下滑或崩塌,这种人为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很难预料,是人防不胜防。

三、当前防灾存在的问题

我县对地质灾害工作是十分重视的,成立了地质灾害防灾领导小组,编制了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确定了重要地质灾害点,明确了各乡(镇)责任人,制定了地质灾害责任制、动态巡查制和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度。这几年虽发生了多次地质灾害,但无人员伤亡事故,但纵观全局,我县地质灾害防灾工作仍存在以下问题:

1.地质条件差,地灾隐患面大。第三系红层和第四系黄土层是我县地灾的多发层,我县大多数地灾点都分布在该地区,由于第四系土质松散,村民建房大多数选择这类容易平整宅基地的地层,而这类土层一旦稳定性被破坏,增加临空面,极易形成危害较大的滑坡和崩塌。

2.通信条件差,交通闭塞,信息传播和抗灾工作很难及时到位。由于我县地质灾害隐患点大多数在交通较为闭塞,通信设施较为落后的山区,对于地灾方面的天气预报和上级有关指示精神无法快速、准确的转达到隐患点或灾害点上,给防灾抗灾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部分村民对地质灾害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存在听天由命的思想,一部分村民心存侥幸心理,愿秉家旧业,虽经乡(镇)府多次做工作并限期搬迁,然迟迟未动,宁可签订生死状,也不可搬迁;还有一部分群众愿意搬迁,但由于生活困难和难以选择合理的宅基地搬迁难以实现。

4.地质灾害检测的技术人员严重缺乏,全县各乡(镇)国土员为地质灾害联络员,但真正对地质灾害的常识了解很少,更缺乏相应的知识培训地灾常识缺乏,但没有经过专门培训,对如何避灾了解不够,还有个别村级干部夏季外出打工不在岗现象存在。

四、防灾对策

1.突出重点。对地质灾害威胁大,面积广的地灾点政府应拨出专款,在汛期进行专人检查,易便在制定预案、落实责任人、简测人以及抢险时做到有的防失尽量减少意外损失。

2.加大宣传力度。牢固树立防范意识,做到家喻户晓,各级部门要把地灾防灾的宣传当做一项长期任务来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使防灾意识深入到每个村民心中。

3.着眼于长远,防患于未然。凡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应进行建设用地地灾危险性评估,必要可提前进行防灾治理,减少隐患发生。

4.增加财政收入,添属必要的装备和增设隐患点标志。警示牌上标明灾害地点、灾情类型、规模和危机范围,标明安全撤离路线等。

地质灾害防治对策范文2

关键词 煤矿;环境;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4-0119-02

大荔县是渭南市一个农业大县,随着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新十年规划的落实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逐步推进及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城市供水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对洛北育红一带水文地质特征研究,对供水工程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大荔县地处陕西关中平原的东部,东西长约42.5 km,南北宽约39 km,面积1776 km2。东隔黄河与山西永济县相望,南临渭河与潼关县、华阴市、华县相邻,西以洛河与蒲城县接壤,北倚黄土高原南畔与澄城、合阳县毗邻。

县内地形北高南低,北部塬区最高高程533.5 m;中部洛灌区地形平坦,高程在340 m~370 m之间,洛河以南沙苑区和黄河滩区为沙丘和沙滩地,高程在333 m~365 m之间。大荔县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冷暖多变,夏季炎热多雨,秋季阴雨连绵,冬季干燥寒冷,雨雪稀少。年平均气温13.4℃,一月平均气温-2.5℃,七月平均气温26.8℃,年降雨量495.02 mm,蒸发量1261.03 mm,最大冻土深度21 cm,无霜期212天,主导风向为东北风。

拟建的育红水源地位于县城北23 km的洛河一级阶地,据状头水文站观测,洛河最大流量4420 m3/s,最小流量3.0 m3/s,平均流量20 m3/s,年迳流量6.0亿m3,最高洪水位373.8 m,最低水位365 m。

1 地质概况

高石崖联办矿、孤山二矿位于井田东南的沙沟岔沟内,出露地层为侏罗纪延安组二段,岩性以灰、深灰色粉砂岩、泥岩为主,细粒砂岩少之,含煤层数较多,细粒砂岩和粉砂岩中变形层理、水平层理、波状层理和互层层理发育,砂岩分选中等,磨圆度较差,泥钙质胶结,具板状交错层理及交错层理。上述二矿均开采4-3煤层,厚度3.80 m~4.15 m,顶板基岩厚度

5.10 m~8.10 m,岩性为粉砂岩、泥岩,上覆地层:新近系上新统保德组(N2b)岩性为钙质结核层与棕红色、浅红色块状粘土、亚粘土,底部常有3 m~5 m的底砾岩,成份复杂、分选差,大小不等,砾石直径2 cm~15 cm,厚度5 m~18.30 m;第四系中上更新统(Q2+3)岩性主要为浅黄色、褐灰色亚粘土、亚沙土、粉砂、细砂夹钙质结核层,垂直节理较为发育,底部常见1 m~2 m的沙砾石层,厚度17 m~25 m。

2 工程地质特征

对上述二矿的煤层顶板均采集岩石力学样品,并进行力学性质测试。4-3号煤层厚度为4.10 m、4.15 m,煤层倾角2~4度。顶﹑底板岩性多以砂质泥岩﹑泥岩为主,次为粉砂岩细粒砂岩。砂岩多为泥质胶结,少部分为泥钙质胶结,粉砂岩的抗压强度为27.08 Mpa,泥岩的抗压强度为25.01 Mpa;软化系数粉砂岩为0.60,泥岩为0.57;声速测井确定的强度指数粉砂岩为

19.06 Mpa,泥岩为15.90 Mpa。综合分析煤层顶板岩石均为软弱岩类,抵抗变形的能力较差,稳定性差。中、上更新统黄土,结构疏松,垂直节理发育,多不具湿陷性,承载力差。第三系保德组红土,结构较致密,可塑性强,承载力低,稳定性差,加之其上下界面常有地下水活动,附近土体吸水膨胀后变软,塑性增强,结构减弱,力学性质降低。

考虑到岩体结构面以层面为主及基岩上部的风化带等因素,煤层冒落带和导水裂隙带计算采用《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91中的中硬岩类(抗压强度20 Mpa~40 Mpa)冒落带﹑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经验公式计算。

冒落带计算公式:

Hc=(3~4)M

导水裂隙带高度计算公式:

Hf=〔100M/(3.3n+3.8)〕+5.1

式中:Hc-冒落带最大高度(m)

Hf-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m)

M-累计采厚(m)

n-煤分层层数

注:1)冒落带计算公式中系数取4。2)因上述二矿煤厚均大于3.5 m时,导水裂隙带计算公式中n取1。冒落带、导水裂隙带计算结果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上述二矿冒落带均大于煤层上覆基岩厚度,可直达地面。说明开采此煤层时导水裂隙带使地表水和浅部地下潜水直接补给矿井采区,会增大矿井涌水量,必然引起地表不均匀沉降等工程地质现象。

3 环境地质现状

3.1 水资源破坏

煤矿的开采破坏了原有的地层结构,使其围岩产生大量的裂隙,加速了地下水的下渗,使原本含水较弱的岩层变成不含水岩层。煤矿生产又必须长期疏排矿坑水,使得地下水水位逐年下降,改变了矿区原有的自然水文地质条件,引起水资源的严重短缺。

3.2 地面塌陷

随着矿井开采规模的扩大,形成大面积的采空区,使煤层顶板失稳下沉,产生冒落和塌陷。被采掘的煤层越厚,冒落和塌陷高度越大。因上述二矿的煤层顶板基岩较薄,冒落带直接影响到地表,使房屋倒塌,道路、通讯等公共设施遭到破坏。地表水及大气降水直接顺裂隙带流入矿井,给矿井生产及人身安全带来极大危害。高石崖联办煤矿和孤山二矿在开采4-3煤层时造成地表大面积塌陷,致使守口墩村部分房屋开裂、坍塌,甚至危害村民的生命,地裂隙位于村北黄土塬区,塌陷区面积0.30 km2,裂隙靠近塌陷区边缘处,缝距3 m~4 m,中心密集处每米3条,缝深可达1.5 m,发育两组,主要一组走向118°,倾向208°,次要的走向为125°,倾向35°,缝宽一般

0.05 m-0.30 m,最宽1.30 m。

3.3 环境污染

小煤矿开采引起的房屋破坏 小煤矿开采引起的地面裂缝

煤矿生产出的煤随意堆放、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粉尘、煤尘、噪音等,都可危害人体的健康,矿井生产过程中堆积的煤及矸石堆等,也将大量占据土地资源。据化验资料,煤及矸石含有多种有害元素,经风吹、日晒、雨淋后再通过氧化、溶解、扩散等作用,可直接污染空气、水体、土壤等,使周围环境逐年恶化,煤矿附近沟谷地表水体污染严重,地下水也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3.4 破坏植被

上述环境地质问题直接导致植被枯死,农作物无法种植,也加剧了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的速度。

4 防治措施

1)树立局部与全局、近期与长远、开发与保护相统一的观念,尊重自然规律,实行科学发展。

2)执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切实加强地质灾害机理、灾害评估、灾害预警机制系统的综合研究,最大可能地降低环境地质问题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建立一套完整的防治预案,使环境地质保护工作有条不紊地得以顺利实施。

3)针对煤矿的采矿生产活动,应及时了解采空位置的地形地貌状况,对坡形较陡、表层岩石松软的地段应及时人工卸载,改造坡形。对产生裂缝的地段,采取拉土回填,并修筑挡土墙和截水渠,减少诱发因素的影响程度。

4)综合利用合理处理采矿中形成的固体废弃物,填沟造田并复垦,不仅防止泥石流的产生,又可节约土地资源。同时在封存时应设置粘土垫层,以防降水淋滤对地下水的污染。

5)采取有效的退耕还林、还草、峁梁梯田化改造工程阻截水土流失等措施,合理垦殖,增加植被覆盖率,防风固沙,控制水土流失,建立新的生态平衡。

6)在开采过程中做好保水采煤工作,采用一切可利用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节水,制定行之有效的节水措施;严格控制地下水的开采,做到无补给不开采或有限地开采,对于过度开采地带,还需采取措施逐步补给地下水,使其达到植被能够自然生长的合适水位。落实水资源的统一分配和使用,并按水蚀荒漠化发展程度进行科学的区域治理规划。另在采煤中要注意监测地面裂缝和塌陷。

7)加强水资源的管理,选用水质良好,便于防护的水源地作为生活用水。对矿井排出的水应清污分流,未受污染的水可直接排出作为工业用水,也可进行农业灌溉。受污染的水经过处理后进行综合利用。

8)在矿井建设中应提前编制水土保持预案,加强管理力度,完善管理机构。

参考文献

[1]彭苏萍,王金安.承压水体上安全采煤[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1.

[2]范立民.论保水采煤问题[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5,33(5):50-53.

[3]叶东生,屈永利,杜飞虎.煤矿底板岩溶水水害防治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0.

地质灾害防治对策范文3

关键词:赤城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1调查区概况

赤城县位于河北省的西北部,东与承德丰宁、北京怀柔接壤,南与怀来、北京延庆毗邻,西与崇礼、宣化交界,北靠坝上沽源。国土总面积5288.66Km2,其中山间河谷地带和盆地面积528Km2,中低山地面积4760.66Km2。赤城县属燕山西支余脉,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整个地形中低山起伏较大,平均海拔1000m。境内出露岩性复杂,地质构造复杂,在地层岩性、地质构造、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下,地质灾害频发。本文以赤城县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为基础,采用专业调查与地方政府部门参与相结合的方法,旨在查清工作区所有地质灾害类型、分布、危害对象,为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依据。

2地质灾害现状

赤城县地质灾害有泥石流、崩塌、滑坡三种类型,共有地质灾害点101处,其中泥石流73处、崩塌27处、滑坡1处。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其中大型1处,中型22处,小型78处。

赤城县101处地质灾害点危害对象主要为村庄、农田、公路。赤城县地质灾害共威胁776户、2350人、财产3944万元。地质灾害险情等级多为小型-中型,险情等级大型的8处、中型38处、小型55处。

3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3.1 空间分布规律

赤城县地质灾害主要分布于侵蚀构造中山区、低山区:101个地质灾害点中82处分布于侵蚀构造中山区 ,19处分布于侵蚀构造中低山区。赤城县北部中山区地形切割强烈,沟谷发育,岩石风化强烈,节理裂隙发育,褶皱密集,断裂发育,降水集中,滑坡、崩塌及泥石流地质灾害发育。南部低山丘陵区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地质灾害较发育。

3.2 时间分布规律

从时间分布来看,区内地质灾害的发生主要集中在每年5~9月,尤其是7、8月,并具有与大雨、暴雨同期或略为滞后的特点。降雨、震动、冻融和削坡卸荷是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工程建设(如公路、水电施工)爆破震动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4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4.1 滑坡规模小,险情等级为小型,欠稳定。

本次调查发现滑坡1处,为赤城县茨营子乡千松台大栅子滑坡,形态呈凹形,控制结构面为岩土结合面,岩土体有明显蠕动,规模为小型,威胁2户7人,险情等级为小型,欠稳定。

该滑坡后部为陡崖,为自然岩质,确定此处为滑坡后缘,陡崖下部为碎石土,构成滑体,坡度30°~60°,堆积体坡脚为前缘,堆积体两侧为基岩出露的斜坡。滑坡整体上呈长舌状,纵向长约25m,横向宽约100m,平均厚度约10m,体积约2.5万m3。

4.2 崩塌规模小,险情等级中、小型,控制结构面为节理裂隙面,变性破坏迹象为剥、坠落、拉张裂缝为主。

赤城县有崩塌27处,占全县灾害点总数的26.73%。主要分布于背斜、向斜轴部、断裂带附近及河流沟谷两岸陡峻斜坡上,崩塌主要发育在山体斜坡的中部、顶部、河谷两岸,长期构造、侵蚀作用下形成的一系列的孤立山峰、陡崖上,在降雨、冻融、震动等作用诱发因素下,极易形成崩塌,对分散农户造成极大隐患。除此而外,各级公路边坡开挖形成的高陡斜坡,由于差异风化,下部软弱岩层抗风化能力弱,形成凹岩腔,使上部坚硬岩石突出失去支撑,在重力作用下,被卸荷裂隙及层面,构造裂隙切割贯通形成崩塌。

赤城县崩塌中自然土质崩塌6处、人工土质4处、自然岩质14处、人工岩质3处。现状基本稳定或欠稳定,发展趋势多属欠稳定~不稳定。调查区崩塌以倾倒式和滑移式为主,崩塌运动形式多为崩落式和滚动式。

赤城县崩塌主要发育于太古界变质岩基底、早元古界样墩组、侏罗系、第四系地层中,岩性以变粒岩、变质斜长花岗岩、流纹岩、凝灰岩、白云岩为主,岩体呈碎裂状,少量块状。

4.3 泥石流规模中、小型,险情等级中、小型,易发程度多为易发、低易发。

赤城县泥石流规模以中、小型为主,中型泥石流17处、小型泥石流56处。险情等级多为中、小型,其中大型8处、中型31处、小型34处。易发程度多为易发、低易发,其中极易发1处、易发20处、低易发52处。

泥石流的形成主要受地形地貌、松散物源及水动力条件控制。赤城县境内沟谷发育,支沟较多,两岸地形陡峭,横剖面多呈“V”、“U”形,纵剖面呈阶梯状,沟床纵坡降较大;构造作用强烈,岩体较破碎,大量松散堆积物堆积于沟谷中,暴雨时容易诱发泥石流。据本次调查,泥石流一般沿区内河谷两岸分布。

赤城县泥石流多属山区暴雨型泥石流;物质组成以泥石流为主,多属稀性泥石流;从泥石流发展的阶段划分,多处于发展期;根据泥石流易发程度判定标准,易发综合指数在64~129之间,易发程度多属易发。

5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建议

根据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易发区特征,结合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对赤城县进行地质灾害防治分区。赤城县可划分为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

针对重点防治区和次重点防治区主要防治措施是:

(1)在潜在危险较大的地质灾害点周围要建立地质灾害醒目标志;

(2)对存在潜在危险的地质灾害点要统筹规划,有针对性地分期分批进行工程治理;

(3)加强本区生态环境系统的建设,加强生物工程治理措施,植树造林,绿化荒山,增加水土保持;

(4)对新建、扩建工程,要加强审批手续,统一规划,合理开挖坡脚;不在泥石流沟谷流通区及沟口堆积区兴建房屋等工程。

一般防治区主要防治措施是加强生态工程建设,减少水土流失,加强对国土资源综合开发整治。

参考文献

[1] 张雷,马晓.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防治的研究[J].地球.2013(11).

[2] 褚宏亮.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状[J].中国城市经济.2011(27).

作者简介:

地质灾害防治对策范文4

【关键词】地质灾害;形成条件;防治;易发区;重点防治区;淳安县

1 前言

淳安县位于浙江省西部,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8°20′24″~119°20′33″,北纬29°11′20″~30°02′08″。县域北接临安市,南连常山县、衢州市,西南与开化县相邻,东与建德市、桐庐县接壤,西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毗连。全县辖23个乡镇,总面积约4427km2,人口45.27万人,为浙江省面积最大的一个县。淳安县交通较为便利,以公路、水路为主,全县公路总里程达2200多公里,沟通千岛湖镇至全县各乡镇,特别是环湖公路和杭千高速公路的建成后,淳安内、外往来更加便捷。

2 地质灾害类型及其特征

2.1 地质灾害类型

淳安县是浙江省地质灾害点最多的县,全县共调查地质灾害及其隐患点609处,其类型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四种。以滑坡最多,达369处,占灾害点总数的60.6%;其次是崩塌156处,占灾害点总数的25.6%;泥石流80处,占灾害点总数的13.1%;地面塌陷4处,占灾害点总数的0.7%。灾害规模以小型为主,达590处,中型16处,大型3处。

2.2 地质灾害主要特征

2.2.1 滑坡

淳安县境内共有369处滑坡,是淳安县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占地质灾害总数的60.6%。滑坡分布于全县各乡镇,分布较为广泛。

淳安县滑坡按斜坡滑动与否,可分为现状滑坡与潜在滑坡两类,其中现状滑坡210处、潜在滑坡159处;按力学性质划分,以牵引式滑坡为主,推移式滑坡次之;按物质成分划分以土质滑坡为主、碎块石滑坡次之,少量岩质滑坡;按滑体厚度划分,以厚度小于10m的中浅层滑坡为主,深层滑坡较少;按稳定性划分,目前基本稳定的滑坡居多,不稳定的滑坡较少。

2.2.2 崩塌

淳安县共有156处崩塌,占灾害点总数的25.6%。其规模多为小型崩塌,按陡峻斜坡崩塌与否,可分为现状崩塌与潜在崩塌两类。

现状崩塌分布较少,主要集中在富文乡、千岛湖镇等地,常发育于人工开挖形成的陡峭斜坡上,基岩节理裂隙发育,岩石较破碎,个别岩块处于临空、半临空状态,坡面防护差,崩塌物以基岩碎块为主。潜在崩塌主要分布于新开环湖公路两侧,多发育于人工开挖的陡峭斜坡上,特别是新建公路两侧边坡,坡度大多在50°~80°,局部近直立,岩体节理裂隙发育,较破碎,局部岩块临空面大,顶部有张裂隙发育。县域内潜在崩塌较发育,个别点规模较大,潜在危害较大。

2.2.3 泥石流

淳安县共有80处泥石流,占灾害点总数的13.1%,零星分布于全县各地,其规模以中型、小型为主,其中,中型泥石流17处、小型泥石流63处。泥石流流域面积大多在0.15~3.0km2、个别可达10km2以上,相对高差120~500m,山坡坡度20°~45°,冲淤变幅0.3~3.0m,泥石流类型均为水石流,容重1.47~1.75,易发程度为轻微易发~中等易发。

2.2.4 地面塌陷

淳安县仅有4处地面塌陷,分布于碳酸盐岩岩溶地貌区。形状为圆形、方形、长条形,深0.4~20m,为溶洞型地面塌陷,目前仍有发展趋势。

3 地质灾害形成条件

3.1 地形地貌条件

地形条件控制着地质灾害产生的临空条件和势能,斜坡愈陡其稳定性愈差。经实地调查,县域内地质灾害的原始斜坡坡度普遍大雨30°。此外,在低山丘陵区,往往为风化剥蚀强烈地区,风化坡积层厚,人类工程活动频繁,各种工程建设项目多,自然平衡遭受破坏,常成为地质灾害多发区。

3.2 地层岩性条件

淳安县地层发育比较完整,岩性变化大,岩体工程地质特性空间变化较复杂,以第四系松散地层及全、强风化岩层为代表的软弱岩土体分布广泛。软弱岩土体,由于工程地质条件差,岩石易风化、破碎,抗剪能力弱,易发生地质灾害。如下寒武统荷塘组、大陈岭组发育地质灾害点达90处,占地质灾害点总数的14.8%;中下志留统康山组及上奥陶统长坞组,发育地质灾害点为102处,占地质灾害点总数的16.8%;上侏罗统劳村组发育地质灾害点58处,占地质灾害点总数的9.6%等;地质灾害类型以现状滑坡、潜在滑坡为主。以火山熔岩、熔结凝灰岩、块状碳酸盐岩为主的地层,岩石较坚硬、完整性好,抗风化、抗剪性能强,较大规模的地质灾害不易发生,其地质灾害类型往往以中小型现状崩塌-潜在崩塌为主。

3.3 构造地质条件

断裂构造及褶皱构造的发育,直接影响岩体的完整程度,降低了岩石的抗压、抗剪强度,如汾口镇汪家桥-商界村一带的地质灾害点发育直接与北东向断裂构造有关;石林镇NE-SW一带,地质灾害点的发育主要与以文昌组(O3w)为核部的背斜构造有关。

3.4 人为因素

区内地质灾害多与人工切坡、植被破坏、坡顶加载等有关。

人工切坡:淳安县为一山区县,道路、建房等工程建设均不可避免的需开挖山体,改变了斜坡的自然坡脚,破坏斜坡的原始平衡状态,形成地下水位降落,软弱结构面在边坡上出露,使斜坡应力集中于斜坡前缘,从而使斜坡失去平衡而产生滑动等变形。

植被破坏:农业耕种、采伐森林、开荒造地等,破坏植被,改变斜坡结构,常诱发斜坡变形。

坡顶加载:在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斜坡体上建房,增加了斜坡的负荷,使斜坡势能增大,从而导致斜坡失稳滑动。

4 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重点防治区

4.1 地质灾害易发区

地质灾害易发区是指具备发生地质灾害的地质环境条件,容易或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地质灾害易发区是相对而又岁时间变化的概念。考虑地质灾害的形成有其自身的形成条件和外部的诱发因素,因此,根据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气象水文、人工工程活动等,结合县域内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等成果资料,将全县划分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

全县共划分出11个高易发区,面积583.4km2,占全县总面积的13.2%,区内有地质灾害点330处,占全县灾害点总数的54.3%;7个中易发区,面积为2104.6km2,占全县总面积的47.5%,区内有地质灾害点228处,占全县灾害点总数的37.5%;7个低易发区,面积为1568.5km2,占全县总面积的35.4%,区内有地质灾害点50处,占全县灾害点总数的8.2%;2个不易发区,面积为170.5km2,占全县总面积的3.9%。

4.2 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

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结果,综合考虑淳安县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及重要工程建设布局、旅游开发、人类工程活动等,划分地质灾害重点、次重点和一般防治区。

全县共划定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三片,总面积958.19km2,占全县陆域面积的24.09%。该区共有主要地质灾害点32处,占全县现有主要地质灾害点的26.45%,受主要地质灾害点威胁的人数615人,威胁资产532.8万元。

全县共划定7片地质灾害次重点防治区,共计面积约671.79km2,占全县陆域面积的16.89%。该区基本包括了重点防治区外的其它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主要集镇和交通干线、人口较为集中、工业相对发达的地区。区内共有主要地质灾害点43处,占全县主要地质灾害点35.54%,其中滑坡32处、崩塌7处、泥石流4处。区内总计受主要地质灾害点威胁的人数1407人,财产1347.15万元。

除地质灾害重点、次重点防治区外的区域均为一般防治区,总面积约2347.38km2,占全县陆域面积的59.02%。区内现有主要地质灾害点46处,其中滑坡23处、崩塌8处、泥石流13处、地面塌陷2处。总计受主要地质灾害点威胁的人数2425人,财产2690.1万元。

5 防治措施建议

鉴于淳安县地质灾害点众多的实际情况,在淳安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基础上,应加强其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淳安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本着尊重科学的原则,从淳安县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和发育情况出发,结合淳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及生态建设、水土保持等相关专题规划,本着“以人为本”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基本思想,在建立健全群测群防的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和预警预报系统基础上,采用工程治理、生物防治、搬迁避让等多种手段,对县域内发育的地质灾害按轻重缓急分期分批进行防治。淳安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群测群防、监测和预警预报是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最有效手段。因此,在国土行政主管部门进一步落实地质灾害防治的工作中应特别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层层落实责任,签订责任书,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落实地质灾害的防治预案,加强地质灾害的预警预报工作,做到县、乡(镇)、村三级联防。

(2)淳安县属浙江西部中低山丘陵区,山地丘陵的面积约占全县总面积的80%,山高坡陡,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沉积岩发育,地质灾害易发面积大,自然形成和山区公路建设与建房等人类工程活动形成的各类不稳定斜坡、边坡分布普遍,地质灾害隐患点多。因此,要加强不稳定斜坡的调查评价、监测、勘查及综合治理等方面的工作。

(3)加强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管理。严格实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和资质管理,规范评估工作程序、内容和方法,提高评估工作质量,加强对评估成果审查的监督和备案,以及对“三同时”制度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和监督检查。

(4)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进行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应注意完善响应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建立地质灾害专项防治资金并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强资金的管理,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张远明,杨伟,郝红兵.等.四川省南江县地质灾害分布、形成条件与防治.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5(2).

[2]王哲,易发成.我国地质灾害区划及其研究现状.中国矿业,2006(10).

[3]斯小君,汪庆华.等.浙江省淳安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浙江省地质调查院,2001(12).

[4]唐小明,周富良.等.淳安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浙江省地质矿产研究所,2008(3).

[5]翁其能,陈洪凯.等.凉山地区公路沿线滑坡、泥石流发育的基本特性及治理.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0(4).

地质灾害防治对策范文5

关键词:地裂缝;地质环境;成灾机理;灾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P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20-0195-02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地震直接诱发江油市三合镇白林村地裂缝灾害:白林村3、4社形成数条伸展长度约500.00m,影响宽度5.0~10.0m,造成大面积农田破坏、房屋受损。破坏旱地约2.5亩,受损房屋52间,其中36间需重建。威胁住户25户,威胁人数90人,威胁房屋110间,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急需对该村地裂缝进行调查和勘查,分析成因,提出防治和避让对策,供灾后重建工程参照使用。

一、地裂缝概况

工作区地质环境:(1)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夏热冬暖等特点。每年降雨集中在6~9月,其降雨量达到788.2mm,占全年降雨量的72.8%,月平均降雨量最多为259.4mm(7月),最少为5.0mm(12月),相差近52倍;空间上表现为年均降雨量从前龙门山区向四川盆地区递减,东北部敬元至六合和西侧北城等地年均降雨量最大。(2)地貌特征为河谷冲积平原,高程为541.0~545.0m,地貌单元为涪江水系一级阶地。(3)地层主要为侏罗系上统莲花口组砾岩-砂岩-泥岩互层(J3l),上覆第四系全新统近代河流冲积粉土、卵石层(Q4al)、第四系全新统耕土(Q4pd)及杂填土(Q4ml),耕土和杂填土厚约1.5m,粉土厚约1.5m,卵石层厚约12,基岩顶面埋藏深度15.0m左右。(4)场区地下水主要有砂卵石层中的孔隙潜水及基岩中的裂隙水,孔隙潜水是区内主要含水层,含水层厚度12~16m,水位埋深1.5~3.0m,由河流、渠道及大气降水补给,水力坡度2%左右,水位年变化幅度1.0~1.5m,砂卵石层渗透系数约18m/d。(5)工作区位于绵阳扫帚状构造带,燕山运动时形成,卷入地层为侏罗系及白垩系,第四系则未受其控制。组成这个构造体系的压性结构成分是平阔舒缓的背斜与向斜,鼻状构造和穹隆。它们的轴线向西边收敛,向东边撒开,略向北凸,成雁行排列,显示旋层(带)反时针旋转。

地裂缝的几何特征:(1)地裂缝呈条带状分布,其展布方向与区域绵阳扫帚状构造带背斜与向斜走向近于垂直,具有明显的线性、方向性、成带性及带与带之间的等间距性,分布一条主裂缝和多条次级裂缝(裂缝伸展方向以340°~350°方向为主,315°~325°次之,局部地段出现与主裂缝呈50°~80°夹角的次一级裂缝,主裂缝倾角82°~90°),主裂缝相对于次级裂缝位移量大,延伸长;(2)单条地裂缝由许多段组成,段之间不边续,但分布于同一条线上,反映了一定的应力场作用效应(单条裂缝长度1.0~41.2m,宽度10~40cm,裂面呈锯齿状,无滑动痕迹,局部可见右旋水平错动现象,错距约2.0cm);(3)地裂缝呈雁行排列组合方式,裂缝向深部收敛(呈上宽下窄的“V”字型,发育于填土、耕土、粉土及卵石层中,上部无充填,下部为中细砂充填物);(4)在“5.12”地震时,裂缝出现一张一合状态,最大张开宽度60.0cm左右,裂缝最大深度大于5.0m;在大部分裂缝发生位置出现大量喷水冒砂现象,水头高度3.0~5.0m,喷出物质以细砂为主,夹大量泥质,地下水位上升,距地面仅20.0cm左右,存留时间较长。

二、地裂缝成因分析

据现场调查,场区附近除了一条人工灌渠外,没有大的工程建筑,同时也无石油天然气开采、大量地下水开采等影响活动,主要为地震活动诱发。(1)场区处于龙门山构造带,汶川“5.12”特大地震属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在挤压应力作用下,龙门山构造带中央断裂带由南西向北东逆冲运动,余震向北东方向扩张,致使绵阳扫帚状构造带背斜与向斜构造加剧,背斜脊部产生垂直走向方向的张裂运动。(2)场区地貌为第四纪沉积物地貌,是地裂缝发育的物质基础,同时沉积物的松散和紧密程度决定各段地裂缝宽度不一。(3)地震时,场区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中的孔隙潜水状态的改变是导致地裂缝发育的重要因素;同时因人工渠水位高,地震时致人工渠水向附近渗透,对地裂缝带附近沉积物进行湿润软化作用,加速了地裂缝的活动和发展。

三、地裂缝成灾机理分析

地震时,受构造应力作用,场区所在绵阳扫帚状构造带构造运动加剧,背斜垂直走向方向出现断裂,导致地表土层破裂,并通过应力传递、集中、释放等活动方式,对土体和地表建筑物施加拉张应力和剪切应力,同时建筑物自重应力将与构造应力联合作用,导致地基破坏,基础无法抗拒破坏,形成建筑物变形、破坏,地表开裂,酿成地质灾害。其破坏机理分析如图1所示。

四、地裂缝潜在危害分析

如前所述,该地裂缝已造成大面积农田破坏、房屋受损,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存在较大的潜在危险,主要在如下几方面:(1)场区局部地基已经被破坏,可能会局部造成水渠水渗漏,地表下陷,局部地表裂缝加大的危害;(2)局部地基破坏,可能会加重对地裂缝附近工程建筑的破坏,造成工程建筑变形加剧甚至倒塌、管道漏水等危害;(3)局部地基破坏,可能造成农田耕地开裂、漏水,造成农作物受旱,减少产量。

五、地裂缝的防治与避让

1.严格遵守避让为主的原则。

2.严禁在地裂缝破坏带及附近影响区域大量采集地下水。

3.按地裂缝破坏带分区确定的建筑物安全距离、容许建筑物类型等布设相应的建筑物类型,避免在避让区建各种工程建筑。

4.对位于地裂缝两侧的不安全带以外的建筑,局部变形可采用旋喷加固地基、钢筋混凝土梁加固上部结构的方式,对横跨地裂缝的建筑物,尽早拆除局部,保留整体,同时应对保留部分采取加固措施,以确保安全使用。

5.地裂缝带规划建筑的防治措施:(1)建议加强地基整体性,如地基做成井字型或交叉地基梁,构造封闭式的框架基础,或使用桩基;(2)建议加强建筑物上部结构刚度和强度,抵抗差异沉降产生的变形及拉裂等;(3)对于穿越地裂缝的管道工程,建议在地裂缝处设预应力拱梁,管道置于拱顶,或在管道底部铺设一定厚度的碎石垫层,或挖设槽沟,在槽沟中设置活动式支座或收宿式接头等,管道接口采用柔性接头等,对重要的供气、供油管道建议安装简易观测装置,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4)对于穿越地裂缝的道路工程,在经过地裂缝及影响带时,建议改整体铺设为预制块体铺设,其下铺碎石层即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06)[S].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S].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3]刘传正.地质灾害勘查指南[M].地质出版社,2008.

[4]林宗元.简明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地质灾害防治对策范文6

一、我区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我区地形条件相对复杂,地形起伏较大,表层风化严重,在降水、震动等自然因素和日益加剧的人为活动影响下容易产生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房屋斑裂、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我区镇村、村已发现房屋斑裂、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我区南部丘陵由于部分村民滥采滥挖地表粘土,容易造成边坡崩塌。另外,已关闭的矿山开采企业,也存在发生地质灾害的隐患。

二、地质灾害危险区、易发区和隐患区的划定

鉴于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强、来势猛、预测防治难等特点,为加强监测与防治,把矿山企业较集中的镇村、村划为地质灾害“危险区”;公路段以南至界以北的区域,铝土矿、璞泰粘土矿、天三立粘土矿、苏李粘土矿、杨古粘土矿矿区范围划为地质灾害“易发区”;原宝石矿采空区、原南郊镇贾黄粘土矿区划为地质灾害“隐患区”。

三、主要灾害点的分布、影响范围、威胁对象及防治对策

(一)镇村采空塌陷。村位于镇西南部,处于煤矿采空区范围内,有居民302户865人。几年来,该村已有30余户村民房屋墙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斑裂和地面裂缝,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防治对策:

1、镇政府要明确监测人员,强化监测巡查,发现险情迅速上报;

2、对危房设置警示牌;

3、镇政府要做好房屋斑裂较重村民的避险工作。

(二)镇村房屋斑裂、地面下沉、地裂缝。村位于镇东南部,有居民430余户1270余人。2008年4月份以来,由于地下采矿导致该村出现房屋斑裂、地面缓慢下沉和裂缝等地质灾害,地面沉降带穿过该村,趋向由南向北延伸,并向东西辐射。该村的所有房屋都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出现了斑裂现象,最大裂纹宽度达到了10厘米左右,在镇政府的组织下,已对房屋斑裂较重不适合居住的10余户村民进行了搬迁避让。到目前为止,村村民的房屋斑裂、地面下沉和地裂缝等地质灾害一直持续缓慢发展变化。为彻底消除地质灾害对村民生命财产的威胁,镇政府正在加快推进村新村建设,新村居民楼已建至3层,年底将完成整体搬迁任务。

防治对策:

1、镇政府要明确监测人员,强化监测巡查,发现险情迅速上报;

2、对危房设置警示牌;

3、对房屋出现大面积斑裂,影响村民安全的,镇政府要采取措施,实施搬迁避让;

4、镇政府要安排人员驻村昼夜值班,随时监测塌陷区及周边房屋的变化情况,发现灾情加重,应立即采取避让措施,并上报有关部门;

5、镇政府要采取有力措施,推进村整体搬迁工作,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搬迁任务,消除地质灾害对村民生命财产的威胁。

(三)区域乱采滥挖地表粘土。公路段以南至界以北的区域,历史上由于部分村民乱采滥挖地表粘土,对山体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毁坏,形成了大小不等的矿坑、陡坡,威胁到周边从事生产和其他活动的人民群众人身安全。

防治对策:

1、镇政府要做好区域和已毁山体的综合治理;

2、在易发区内设立“严禁乱采滥挖、预防地质灾害”等警示牌;

3、在汛期到来之前进行削坡、护坡、平整和绿化;

4、镇政府要协调有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严厉打击并取缔私采滥挖矿产资源违法行为,避免形成新的山体损毁。

(四)持证矿山生产企业。现有从事地下开采作业的铝土矿、璞泰粘土矿、天三立粘土矿、苏李粘土矿、杨古粘土矿,历经多年的地下开采形成了大量的地下采空区,容易造成地面塌陷,威胁到周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防治对策:

1、各矿山企业要严格按照“矿山开发利用方案”进行生产;

2、要依法合理、规范开采,不超层、不越界;

3、随时注意矿区、回采区的地质结构变化情况,出现险情要及时报告并及时治理。

(五)已关闭矿山企业矿区。已关闭的原镇华琦石英矿、后坡石英矿、下沙石英矿、彭阳石英矿,南郊镇贾黄粘土矿、皇住玄武岩矿,历经多年开采形成了多处矿坑、陡坡,关闭后回填治理不彻底,威胁到周边从事生产和其他活动的人民群众人身安全。

防治对策:

1、镇、南郊镇政府要继续做好关闭矿山企业开采区域的综合治理;

2、坚决制止已关闭矿山企业的非法开采;

3、在前期治理的基础上,要在汛期到来之前继续进行回填、削坡、护坡、复垦和绿化。

四、组织领导及防治措施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区政府成立由分管区长任组长、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镇政府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将防治任务逐级明确到人,确保发生地质灾害时,能够及时进行抢险救灾。

(二)广泛宣传,提高防灾意识。各镇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及地质灾害防治科普知识,努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治灾、减灾意识,尽最大可能地防止、减轻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三)建立健全汛期群测群防体系。群测群防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只有长久坚持、持之以恒,才能使它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各镇政府是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单位,要认真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将灾害点的监测和防治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明确具体责任人,切实做到任务到人,形成群测群防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镇、南郊镇政府要组建地质灾害抢险应急分队,一旦出现险情立即出动,确保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实施抢险救灾,最大限度的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