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力工业的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力工业的发展范文1
一、关于提高能源效率
我国电力工业的能源利用效率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比较,差距较大。拿发电来说,发达国家平均每千瓦时供电煤耗为335克,我国2000年为392克,2005年是370克,2006年是366克。按照“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要降到355克。如果按照2005年全年的发电量计算,供电煤耗每降低1克,全国每年可节约205万吨标煤。如果到2010年末实现供电煤耗比2005年降低15克的目标,全年就可节约4542万吨标煤。再进一步,如果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335克,按照2010年的电量来计算,全年可节约10598万吨标煤,实现“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节能降耗目标就有了保证。
关于厂用电率,世界主要先进国家平均水平是4%,我们去年是5.87%,到“十一五”末要降到4.5%。如果厂用电率每降低一个百分点,按照去年的全部电量计算,可节省标煤925万吨。如果按“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将厂用电率降到4.5%的目标,到2010年可节约1826万吨标煤。如果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按2010年的电量计算就可节约2493万吨标煤。
我国电网“九五”末期的线损是7.81%,“十五”末期降到了7.18%,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是6%。到“十一五”末要力争降到7%,同2005年末相比,降低0.18个百分点。线损如果降低一个百分点,按去年年末的电量计算,可节约925万吨标煤,如果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全年可节约1333万吨标煤。
电力工业提高能源效率,就要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推广使用高效节能的发电及输电设备,改进发电调度方式,实施节能环保调度,加快淘汰能源利用效率低、发电煤耗高、污染排放重的小火电机组以及损耗高的老旧输配电设施,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设备利用效率,在热冷负荷比较集中或者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因地制宜推广热电联产或者热电冷汽多联供技术,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十一五”期间还准备加大热电联产机组建设力度,建设规模初步定为4500万千瓦,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2000万千瓦,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包括IGCC、CFB,开工建设一些示范工程。
二、关于保护生态环境
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电力生产高度依赖煤炭,按2005年末的统计,燃煤机组的比例占75%,发电量占82%。煤炭大量开采和燃烧,引发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包括地面沉陷,地下水系遭到破坏,酸雨危害的地理面积逐年扩大,温室气体和固体废料的大量排放等等。2005年全国排放的二氧化硫总量约2400万吨,其中,发电占1300万吨,超过了一半;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22.2亿吨。规划到2010年,燃煤电厂每千瓦时二氧化硫排放量降到2.7克,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二氧化硫年排放总量控制在1000万吨以内,安装脱硫装置的机组要达到3亿千瓦。每千瓦时烟尘排放量控制在1.2克,烟尘年排放总量控制在300万吨以内,废水排放的达标率要实现百分之百。拟采取的措施包括重点加强二氧化硫排放的控制,鼓励火电厂控制氮氧化物的排放,烟尘排放做到增产不增污,包括对新机组严格控制排放量,根据排放标准,采用高效率的电除尘器和袋式除尘器等。
三、关于加强电网建设
当前电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尚未建立科学合理的电网投资收益机制;网架结构不合理,电网企业资产负债率较高,投入不足;二是电网建设体制缺乏自我约束和成本控制意识。因为电网是自然垄断的,目前改革滞后影响新的电价机制的形成。三是各区域电网的主网架相对薄弱,尚不能适应更大范围电力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四是局部电网卡脖子的现象还存在,城市配电设施的负担比较重。五是电网调度监管体系不健全。
我国电网建设的总体思路是:推进西电东送、南北互济、全国联网,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十一五”期间,要加快推进“西电东送”三大通道线路走廊建设,包括北通道、中通道、南通道;建设坚强、可靠的区域电网;推进大区电网互联,适当控制交流同步电网的规模。再有,就是继续推进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形成安全可靠的供电网络,加强农村电力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电力保障。还有就是坚持二次系统和一次系统的协调发展。
四、关于有序开发水电
我国水电经济可开发容量为4亿千瓦,现有装机1.17亿千瓦,实际利用不到三分之一。目前在建的水电装机有8000多万千瓦,一批特大型水电站,如溪洛渡、向家坝、龙滩、小湾、锦屏一级、锦屏二级等正在建设之中。水电开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已由过去的技术和资金制约转为移民和环保制约。关于移民问题,国务院今年出台了新的政策。环保问题日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正确的方针是:既要高度重视移民和环境问题,又要切实加快水电建设,在权衡利弊时应本着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态度,不能顾此失彼,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在解决好环保和移民问题的前提下,水电建设应该搞快一点,到“十一五”末期装机要达到1.9亿千瓦,即“十一五”期间新增装机7300万千瓦,包括一部分抽水蓄能电站,要重点做好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澜沧江、黄河上游等流域的开发工作。要进一步加强水电建设的环境保护,安排落实好移民工作。继续发挥国有大型流域公司在水电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同时积极引导和规范非公有制经济主体投资水电开发。
五、关于优化发展煤电
煤电的发展需要综合平衡煤源、水源、电力市场、电力系统、运输、环保等因素,实现煤电合理布局、优化结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约用水、提高技术水平和经济性。要推进大型、高效环保机组的建设,积极促进热电联产,利用低热值煤炭、煤层气、高炉气、余热余压发电,实现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十一五”期间,要推进火电机组节能减排工作,一是加大“上大压小”的力度,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二是优先安排靠近用电负荷中心的环保项目;三是建设坑口电站,包括褐煤、洗中煤、煤矸石项目,以及港口、路口等运输条件优越的电厂;四是鼓励建设高参数大容量机组,如60万千瓦及以上的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五是火电项目要符合国家的环境保护、用水政策及热电联产政策;六是建设有利于电网安全、多方向、分散接入电力系统的项目。以上是“十一五”期间应该优先安排和考虑的项目。
六、关于积极推进核电建设
世界核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17%,整个投入运行的核电机组为442台。目前,我国的核电装机容量是684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1.3%。核电属于清洁能源,应积极推进建设。到“十一五”末期,规划装机要达到1000万千瓦。规划到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4000万千瓦。核电存在的问题是技术路线不统一,现在有法国、加拿大、俄罗斯的技术,也有我们自己的技术。核电自主化程度不高,主要的设备、大件还要靠国外进口。另外,体制机制改革也滞后。核电的发展应坚持以我为主,中外合作,采用先进技术,注重经济性和安全性,统一技术路线,实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工程的设计、设备制造本土化、批量化的目标。引进第三代核电技术是我国核电建设的一件大事,预示着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核电建设步伐将加快。
七、关于可再生能源发电
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目前具备规模化发电条件的主要是风能和生物质能,但也面临一些问题:首先是产业体系和基础工作薄弱,其次是支持政策和措施落实难度比较大,第三是市场保证机制不完善。可再生能源属于清洁能源,国家是大力提倡和支持的。为了促进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00万千瓦,到2020年达到3000万千瓦;生物质能发电容量到2010年将达到550万千瓦,到2020年达到3000万千瓦。 “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实行优惠的财政税收价格投资政策和强制性的市场份额政策,鼓励生产和消费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风电,“十一五”期间,拟建成30个10万千瓦级的风电项目,在内蒙、河北、江苏、甘肃等地形成4个百万千瓦级的风电场。加快发展生物质能发电,支持秸秆发电和垃圾填埋发电,建设一批秸秆和林木生物质电站。我国太阳能发电技术成熟,面临的问题主要是成本太高。要结合无电地区电力建设,推进小型太阳能发电装置的应用;同时,在西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并网式太阳能光伏和热发电示范工程。引导和培育太阳能发电市场,促进太阳能发电技术进步和产业化发展。到2010年,太阳能发电达到30万千瓦,到2020年达到180万千瓦。
电力工业的发展范文2
论文关键词:工会,电力企业,职工利益,企业发展
1 工会具有的优势
工会在电力企业中属于文化建设的范畴,具有维护职工权益的义务[2]。除此之外,工会还为职工学习提供了平台,有助于职工综合素质的提高,而这一点对于电力企业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职工价值观与企业发展理念的集中反映,因此,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和职工群体的利益代表,工会无疑是影响企业发展秩序的重要一环。
就本质而言,工会属于群众组织,代表的也是工人阶级的利益[3]。但与其他组织不同的地方在于,工会与群众的距离更近,因而其能够发挥的作用也就更大。工会与企业凝聚力密切相关,这是由其群众组织的性质决定的。所以,企业若能够合理利用工会的作用,对其自身的发展将是极为有利的。
工会在职工中有着一定的权威性和影响力[4],所以,企业文化的宣传工作如果交由工会负责,将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工会也可以通过表彰优秀职工或者宣传典型事迹的方式,激励普通职工,使其自发地改进工作,调整心态,形成“人人争上进”的优良风气。工会肩负着组织职工活动的责任,所以,如果工会能够将文化宣传融入群体活动中,将能够借助活动的形式,实现对职工的思想熏陶,有助于提高职工的思想境界。
2 工会在电力企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分析
2.1 工会能够帮助电力企业掌握职工需求
在当前形势下,电力企业职工的特点在于:(1)价值观多元化特征明显。首先,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提高,电力企业职工在各种新观念的影响下,思想上逐渐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2)职工大多崇尚务实。尽管职工思想与以前相比出现了巨大变化,但务实依旧是很多人的价值倾向,不少职工均认为务实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在付出与回报的问题上,大多职工开始加大对回报的重视,并认为回报应与付出成正比。(3)职工的竞争意识在不断增强,对于危机的认识也大为改观。(4) 职工的民主意识显著提高,参与企业管理的愿望愈加迫切。
在此基础上,职工需求主要体现在下述方面:第一,职工对于自身有着不断提升综合能力的要求,其中包括业务能力、个人素质等。此种需求可以看作是职工渴望改变现状的表现,对于企业的发展是比较有利的。第二,实现人生价值的需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即使岗位不同、工作不同,职工心里始终都对实现自我价值怀有一份期望。在其看来,工作属于实现价值的渠道,因而,电力企业职工在关注企业效益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关注着自我价值。第三,职工有被尊重、被肯定的需要。职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其正当权益理应得到电力企业的尊重。
作为群众组织,工会对于职工心理及思想状况的充分把握,能够帮助企业制定更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增进团结,有助于集职工之力为企业谋得更好的发展。
2.大学生2 工会能够协调职工与企业的关系
职工与电力企业的利益是联系在一起的,但是,在具体的利益分配中双方也会存在一定的矛盾。比如,有的时候为了保证企业利益,不得不损害极少数人的利益。在这样的情况下,职工对于企业的做法可能会出现不理解、不认同的情况。对于这个问题,作为联系职工和企业的纽带,工会可起到重要的协调作用,有助于企业获得职工的支持和拥护,对于提升企业的凝聚力是非常有利的。在具体工作中,工会必须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并善于利用自己的功能为企业和职工谋取正当利益。从企业改革的视角来讲,企业的目标与工会并不存在严重冲突。所以,在企业发展中,工会应积极行动,主动参与企业经营,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借助自身在职工中的影响力,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高效开展。工会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应注意将职工要求传达给企业行政层,使企业能够及时掌握职工的思想状况,为各项工作的合理安排提供参照。
3.3 工会能够帮助企业改善管理工作
工会在各项工作开展中,应始终坚持以企业发展大局为指导,明确自身的责任与所处的位置,积极做好相应的工作,充分发挥积极作用。要想实现上述目标,工会在具体工作中必须慎重考虑自身能够为企业发展做出何种贡献、可以帮助企业做好哪一部分的工作等实际问题。在明确目标、正确定位的基础上,工会应结合自身实际,确定目标实现途径与具体实施方法。尽管工会可以代替企业进行一些与职工有关的管理工作,但严格来讲,这项权力并不属于企业行政管理的范畴,并且,工会也无法代替行政部门。因此,工会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工会的立场,明确自己的定位,不能“越俎代庖”。
电力企业将工会制度贯彻落实的做法,对于管理渠道的拓宽和职工觉悟的提升均可起到推动作用。工会积极发挥作用,可以实现职工发展与企业发展的紧密结合,有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对于电力企业来讲,工会的职能中包括民主参与,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工会代表具有参与企业事务管理的权利,同时,这也是工会的一项义务。所以,在新时期的电力企业发展中,工会应重视职工要求,建立职工与企业沟通的桥梁,为职工参与企业事务创造机会,推动企业管理成效的改善,使电力企业能够集中全部力量,求得更好的发展。工会在管理工作中应始终坚持以职工为本的方针,以促进职工能力的提升为宗旨,采取一切可行手段,借助自身对职工的影响力,充分发挥正面作用,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工会是一种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组织,对职工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在电力企业中处于比较关键的地位,能够帮助电力企业掌握职工需求,协调与职工的关系,改进管理工作,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工会对职工思想的影响非常显著,因此,电力企业发展中,应注意在充分认识工会工作重要性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工会的影响力,实现文化宣传、改进管理、增进团结、增强竞争力与凝聚力等目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电力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 万金明.工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如何发挥作用[J].现代企业,2015(9):51.
[2] 姜宇.工会在企业和谐发展中的重要作用[J].决策与信息,2015(27):195.
[3] 刘建国.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开展工会工作[J].决策与信息,2015(27):197.
电力工业的发展范文3
【关键词】供电企业,物流管理,模式发展
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遵循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一般规律,同时根据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物质资料实体流动实现最佳的组合,从而达到降低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成本,提高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效率和经济效益的目标。供电企业的物流管理主要是通过订购、运输、储备等方式有计划的进行。我国的供电企业物流管理模式发展呈现出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相吻合的特征。
(一)供电企业物资科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与计划经济模式相匹配。供电企业中最早的物资管理单位就是物资科了,无论是较高级别的供电企业,亦或是较低级别的供电企业,物资科作为供电企业的一个小科室,根本就不具有独立采购物资的权限,财政方面更不可能独立。物资科与供电企业是一种隶属关系。物资科在这一阶段主要具有以下几项职能。第一,根据供电企业各部门所需的物资清单,物资科进行分门别类,最后形成书面的物资采购计划。第二,物资采购计划经供电企业领导批准后,开始进行系统的招标、投标工作,从而进行采购。第三,所有采购的物资全部由物资科送入供电企业的仓库并进行管理。第四,分发物资。供电企业的各部门将本部门所需要的物资上报给领导,有领导审批,审批通过后将指令下达给物资科,物资科进行具体的发放工作。在供电企业物资科的物流管理模式下,物资科的工作简单且机械。
(二)物资公司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适应改革开放初期的企业自阶段的企业物流管理要求。物资公司这一管理模式的产生有一个较大的前提,即电力体制的不断改革,导致物资科管理模式逐渐向物资公司过度,但在这个时期,部分地方供电企业改革不彻底,存在着物资科与物资公司并存这一现象,导致的唯一结果就是管理混乱,对于物资的管理分工不明确最终导致归属不清,这样就给供电企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供电企业的分离改革区分不同的情况,一是与供电企业联系紧密的部门依旧保留,这些部门如生产技术部门、调度部门、安监部门等,将继续由供电企业集中管理。另一种情况是针对其余附属部门,即与供电企业联系不紧密的部门,将被分离出去。而物资科就属于第二种情况,与供电企业联系并没有那么紧密,被单独的分离出来,形成了物资公司。物资公司最大的特点就是财政独立,而财政独立则意味着物资的采购及管理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享有自。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享有独立的招标、投标以及采购的自。根据供电企业各部门所需的物资清单,物资科进行分门别类,最后形成书面的物资采购计划。物资采购计划无需再经经供电企业领导批准,即可开始进行系统的招标、投标工作,从而进行采购。第二,已销售的方式将采购的物资提供给供电企业,从中赚取利润。第三,物资公司不单单服务于一家供电企业,而是可以同时与多家供电企业合作。相比之下,此时的物资公司享有较大的权限。
(三)物流中心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是我国市场经济初步形成阶段相比于物资科的物流管理模式,物资公司的管理模式是一种进步,毕竟,这种模式简化了供电企业原本冗杂的行政体系。但是,物资科的物流管理模式也有其自身的缺点:第一,物资公司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脱离了供电企业的控制,供电企业将所需物资报给物资公司,由物资公司单独采购,物资公司往往会将物资加价卖给供电企业,这样,供电企业的物资成本就大大增加,相比于原来的物资科管理模式,这是一大弊端。第二,不同的省、市、甚至县,都形成了当地自己的物资公司,他们具有独立采购的权限,但却没有一个明确的管理机构,各自为政,无法形成一个完善的体制,大大消耗了供电企业的成本。上述两大弊端,促使着供电企业物流管理模式的发展,逐渐由物资公司的物流管理模式进入到物流中心的管理模式,这一物流管理模式符合现代物流的基本理念,可以说,是我国供电企业物流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除了供电企业,其他企业的物流管理模式也大部分处于这个阶段。物流中心管理模式好处在于取消了物资公司管理模式中的分散采购模式,而是形成了一个统一且集中的物流管理模式,这样就解决了物资公司浪费供电企业资源的这一大弊端。
电力工业的发展范文4
1.1 员工群体分化,加大工会维权的难度
为了有效满足现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要求,我国对电力企业进行了深入的改革,并且创建了现代化企业制度,这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了施工企业员工团队,因为员工群体存在差异,导致员工在收入与政治地位方面都存在比较大的距离。在企业中,员工能够分为文职员工群体、经营管理群体以及一线员工的群体,因为员工所处位置的不同,员工的实际需求也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大大增加了工会工作难度。为了有效满足员工的要求,工会需要及时进行管理措施和工作重心的转变,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有效贯彻落实工会的工作。并且需要选择合理的分配方法,有效满足员工的实际需求。
1.2以往的工会工作形式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
现今,我国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电力企业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可是在我国现今的电力企业中,工会还是使用以前的管理模式,不管是在管理方法方面还是在管理思维方面,都没有办法符合企业发展的要求,以往的管理方式比较单一,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管理方式没有办法真实反映企业员工的需求,不具有时效性。通常情况下,倘若员工自身的利益受到侵害,就会通过工会,进行相应的维权工作,倘若工会无法起到有效的作用,那么员工就会对工会失去信心。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电力企业需要通过使用现代化有效的企业管理模式进行相应的管理工作,从而满足员工的需求,促进企业的发展。
2、工会在电力企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
2.1维护企业员工的利益
工会最为基本的目的就是维护员工利益。工会不仅能够凝聚人心,还可以加强内部团结,支持员工的工作,有效调节电力企业存在的矛盾,从而促进企业健康良好的发展。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员工利益是员工最为重视的问题,在一些企业中,员工利益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工会组织需要给予重视,切实保证员工的利益。只有员工利益得到保障,企业内部关系才会变得更加和谐。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企业想要使用最少的成本,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益,而作为员工,又想获得更多利益,在电力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利益分配问题属于一个主要的问题。员工倘若没有拿到理想的薪资,那么将会大大降低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倘若企业满足员工期望的利益标准,那么企业将会承担太大的压力。而工??可以在企业和员工之间起到一个良好的协调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工会组织需要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仔细了解企业员工真实的利益分配情况,查看员工的利益是否有按时发放,还有,需要把一线的职工作为主要的工作对象,将比较困难的、低收入的员工作为进行利益维护的重点。只有有效落实这部分员工的利益,才能够充分体现工会的基本职责,工会需要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找准定位,需要处理好企业内部各种复杂关系,只有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员工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创造出更高的效益,从而促进电力企业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2.2加快电力企业的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属于企业灵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管理理念,可以集中体现企业的价值观念,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起到引导的作用。工会的工作和电力企业的文化建设间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工会组织可以通过自身优势,丰富企业的文化活动,在企业的内部创造出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在工会工作中,企业文化建设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给工会工作给予活力。 同时,工会对电力文化宣传十分重要,对构成企业的文化、提高企业员工的向心力、营造企业文化氛围起到促进作用。
在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工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电力企业相关的文化宣传工作方面,工会可以给电力企业树立起一个良好企业核心价值观,使企业人员对自身所处在的企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企业的内部员工还能够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对企业的相关了解,表达个人对电力企业的价值观的理解,从而有效实现企业规划的目标。倘若通过工会,能够有效加强企业文化的影响,使企业内部员工形成比较统一的企业价值观,那么企业内部将会变得十分团结,有利于提高企业内部的凝聚能力,对电力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不仅是企业文化发展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在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可以使企业的核心价值得到有效传承,但是事情都存在双面性,因此,企业需要对企业文化建设给予重视,倘若无法使员工充分了解企业的核心价值观,那么将不利于提高电力企业内部的凝聚能力,企业员工没有将企业工作放在心上,觉得只需要做好本职工作,对工作没有积极性,对电力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也大大降低,企业内部没有创新团队,没有优秀的团队精神,大大限制了电力企业的发展。
2.3执行管理民主化、人性化
在电力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为了保证企业管理具有民主化和人性化的特点,需要落实职代会和司务公开的有关制度。实行职代会和司务公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企业管理人性化和民主化,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属于治本的政策。这些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广大员工为企业发展服务的基本制度的创建,还会对工会在基层民主建设方面的工作带来影响。因此,企业需要实行职代会,还要确保职代会的权利,加强员工在思想方面的教育工作,提高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工会需要把员工思想教育和企业凝聚力进行紧密的联系,这也是电力企业工会通过实行教育的职能,有效促进企业发展的一个体现,重点抓住提高职工的责任意识和团队凝聚力,促进员工个人的发展,有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还有推行司务公开制度,也是对企业管理人性化和民主化的深层次体现。工会可以组织一些企业员工,参与到企业的发展规划中,给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建议和意见,使企业员工能够觉得自己是企业的主人,当电力企业在进行有关活动的时候,企业员工需要给企业发展提供更好的建议,有效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企业内部创造一个具有活力的工作氛围,电力企业的管理层也应该多听取企业员工的建议,使企业员工提升自身对于电力企业的责任感,使员工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给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电力工业的发展范文5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企业管理可持续发展创新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行业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它们承接的工程项目越来越多。随着规模的扩大和工程量的增加,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逐渐不能适应建筑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因而有必要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工作中进行创新,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提高管理水平,促进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是每个建筑施工企业孜孜不倦的追求。在实际工作中,采取相应的策略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工作中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需要。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建筑施工企业取得了不断的发展,尤其是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影响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得到了改变,经营管理意识增强,市场竞争意识不断提高。但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体制并没有发生根本的转变,还不能很好的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首先就应该建立与完善管理制度,推动企业管理的创新,明确项目与企业的关系,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以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需要。
2、时代的呼唤和要求。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使得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更好的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满足市场的需求,提升建筑企业的文化品牌,创新管理模式,是每个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不断创新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工作,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才能顺应时代的要求,不断为企业的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使建筑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3、建筑市场发展和完善的必然要求。建筑市场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固有的弱点和缺陷的影响,再加上建筑市场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和运行还面临着种种困难。所以,为了更好的市场的实际情况,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和建筑市场的逐步完善,必须创新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工作,促进管理工作中可持续发展。
4、先进管理科学理论的要求。建筑施工企业管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相关的管理科学理论,并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及时转化为生产力,以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力。
三、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正因为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可持续发展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今后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高度重视管理的可持续工作,并采取相应的策略,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进一步促进施工企业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1、创新经营机制,激发建筑施工企业活力。建筑业是竞争力十分激烈的行业。为了激发企业的活力,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首先就必须创新经营机制。当前,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存在着机构臃肿,人员冗杂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首先就要改革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机制和经营机制,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对员工实行竞聘上岗,择优聘用,精简机构。理顺劳资关系,使其走上市场化的发展道路。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活力,挖掘他们的聪明才智。另外,做好薪酬的分配工作,拓宽分配的思路与方式,将多种分配方式有机的结合起来,以进一步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
2、创新管理理念,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筑业是竞争十分激烈的行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关键是要培育和提高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为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效益,还决定了企业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管理理念的创新工作中,具体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注重长远利益,加强企业管理。采用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完善各项管理工作,提升管理水平,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第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建筑施工企业要树立良好的形象,文明施工,礼貌施工,注重对员工的保护工作,加强安全管理工作,为施工创造良好的环境,以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人们的赞誉。第三、重视管理创新工作,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筑施工企业要想不断的发展,必须重视创新工作,将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长远战略,不断积累管理经验、管理方法,保持建筑施工企业长久的竞争力,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的全面协调发展。
3、创新项目管理机制,提高企业的影响力。项目管理机制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建立健全与完善的项目管理机制,才能不断开拓市场,提高企业的影响力。第一、创新组织机构,建立健全与完善的组织机构,协调各方的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合理,提高工作效率。第二、创新制度建设,推动企业管理者和职能部门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优化建筑施工企业的组织结构,完善运行模式,推动项目管理考核工作的科学化和合理化,以实现项目效益的最大化。第三、创新项目生产要素的运作方式,组合各种资源,推动建筑施工企业各种要素市场化,为各要素充分发挥作用奠定基础。第四、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落实各部门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并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以充分挖掘人员的聪明才智。
4、推动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提高管理水平。精简项目管理的层次,加强对项目管理的组织和协调;各机构要认真履行职责,充分为项目服务;推进项目管理软件系统的运行,将成本控制作为主线,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的动态控制。决策层可以随时查询项目的运行情况,及时掌握项目的动态。针对施工项目点多面广的特征,可以建立视频会议系统,加强与各下属单位的沟通与协商。加强对项目的财务管理,实现集中管理,统一核算。全面推进项目管理的系统化工作,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都要满足项目部的需要。
5、建立广域网,提高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应用,讲求实效”的原则,并结合施工企业管理的实际情况,组建广域网,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推动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创新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从经营机制、管理理念、项目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管理工作中的可持续发展,为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金龙昌.刍议铁路建筑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J].现代企业文化,2010(18)
[2]郭春龙.对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3)
[3]黄燕颜.浅议绿色建筑施工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22)
[4]晏翀.浅谈如何创新新形势下的建筑施工管理模式[J].中华民居, 2012(7)
电力工业的发展范文6
关键词:电力市场;施工企业;生存;发展:对策
“十五”期间,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取得重大发展,政企分开、厂网分开已基本完成,发电领域竞争态势已经形成,电力企业活力得到增强。但随着电力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施工企业所面临的形式越来越严峻,恶性竞争、技术装备严重老化、资源矛盾突出等困难已严重制约了电力施工企业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如何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本文就电力施工企业目前存在的困惑及生存和发展进行了探讨。
一、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一)负担沉重,企业不堪重负
据统计,目前全国55家电力施工企业由于历史原因大多数存在离退休职工和内退职工较多,已占在册职工的41.3%,有的电力施工企业在册职工与离退休人员的比例已达到甚至超过1:1,企业每年要为此支付巨额的统筹外费用。如华中地区一家电力施工企业,该企业每年必须确保完成产值3,5亿才能解决该部分费用。
(二)长期微利经营,企业缺乏积累,技术装备老化严重
近年来,由于长期的低价竞标,已造成电力施工企业资金积累不足,无力筹出更多的资金来更换设备。所以,在当前施工过程中,大多数电力施工企业技术装备已不能满足施工生产需要,企业只能靠拼设备,吃老本来维持简单的再生产,使在建工程的顺利开展和继续扩大市场领域方面受到很大的影响。2004年行业信息报道,其中全国电力(火电)施工企业资产总额307.84亿,负债256.06亿,资产负债率83%。
(三)资源紧张矛盾突出,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由于电力施工企业长期野外作业,工作条件艰苦,收入待遇较低,不仅人才引入比较困难,而且业务精、能力强的骨干甚至高层管理人员大批跳槽,造成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员严重短缺,使企业的队伍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遭到了严峻的挑战。
(四)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品牌意识不强
电力施工企业既是高危行业,又是技术密集型行业,同时技术性及专业性非常强,而大部分电力施工企业在“高速度、高质量、低造价”的市场竞争压力下,造成职工安全意识、作业行为以及质量管理措施落实不够,出现技术指导、过程控制不及时、不到位,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缺乏创新和突破等现象,已严重影响企业的稳步发展。
(五)管理粗放,成本意识、效益观念不强
目前,电力施工企业普遍存在着技术与经济没有有机的结合,在施工过程中,片面追求工期目标,关注人工成本而不注重施工机械、周转性材料等成本的控制,存在“只干活不算账,先干活后算账,干完活返算账”的现象,导致企业综合经济效益得不到有效的提高,产值和利润率低,赢利能力差,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二、生存的对策及发展方向
根据国家《关于“十一五”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电力施工企业要抓住当前电源结构不合理,电网建设相对滞后,市场在电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不够等现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促发展,超前战略策划,加强执行型文化建设,积极开拓市场,实现电力施工企业迈向管理型、技术型、一流的电力工程总承包商的跨越式发展。
(一)落实科学发展现,超前战略策划
随着电力市场竞争机制的基本形成,电力建设施工已广泛采用了招投标制,“十五”期间,市场虽然份额很多,投入很多,但是回报较小,利润收益不大。所以,电力施工企业要认真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超前战略策划,从战略管理人手,通过企业定位,品牌确立,重新明确企业的发展战略,并通过战略计划、层层分解职能指标、明确战略措施和实施步骤,为企业更好更快发展指明方向。
(二)做精主营业务,保持国内电力施工建设主力军到位
根据国家对电力市场的预测和中长期规划,2010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3.4-3.5亿千瓦时,装机6.5-7亿千瓦,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达到5.6亿千瓦时,装机12亿千瓦。所以,在这种形式下,电力施工企业要积极把握市场脉搏,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企业管理,加强自身建设,认真做好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树立“精品”意识,打造优质工程,塑造诚信、服务优质的良好形象,努力维护职工队伍的稳定,凝聚全体职工的力量,做精主营业务,保持国内电力建设主力军地位。
(三)增强隐患意识,以改革促发展,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开发新能源市场
国内电力施工市场是有限的,“僧多粥少”的现象将长期存在,这意味着全国55家电力施工企业将有一半面临被社会、被市场淘汰的可能。所以,电力施工企业必须摆脱单纯电力施工的思维约束,要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要大力提高市场开拓能力,大力开发新能源市场和电力边际市场,从业内转向业外,从国内转向国外。要根据国家能源开发战略,积极拓展西部电源建设市场,开发风电、垃圾发电等新能源建设市场,大力开拓国外的电源建设以及电力相关产业的生产制造和安装工程,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
(四)加强工程价格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提高投标竞争能力
目前,由于电力市场发展尚不成熟,市场尚须进一步规范,恶性竞争、低价竞标、招投标工作不规范等问题非常严重,大多数工程项目在招标阶段往往无法提供详细的工程量清单,投标单位只能根据工程建设规模、建设地点、结构特征,借用以往类似工程造价资料或参照工程概算价格进行投标报价。所以,如何保证工程资料的真实性、合理性,对电力施工企业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在整理工程价格资料时,必须将工程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施工决算价与工程的投标价、合同价、企业内部经济考核指标、预算价、竣工决算等资料进行认真的收集、整理,并进行详细的分忻和对比,力求数据准确可靠,使整个工程价格资料能真实反映企业的施工组织能力和管理水平,形成企业具有竞争力的内部定额和单价,为提高企业投标竞争力提供有力保障。
(五)推行精细化管理,增强成本控制力度
近年来,我国正处于电源点建设的高峰,施工任务比较饱满,各电力施工企业施工产值也是一路攀升,但经济效益并不高,成本居高不下,赢利能力不强。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多数电力施工企业
仍存在着计划经济时期的消极因素,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职工的思想认识仍处于较为粗放的阶段。要想改变这种落后的状况,企业必须大力推行精细化管理,要建立以效益为中心,切实加强和改革预算管理、资金管理、班组定额管理,要进一步优化施工方案、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提高施工班组的工作效率,提高内部经济责任制考核,真正做到把各种成本和消耗控制在最优状态,实现集约化经营和精细化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赢利能力。
(六)实行“多条腿”走路,促进多元产业发展,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
电力施工企业拥有大批实力很强的焊接、起重、电气、热控等特种作业队伍,及相应的技术装备、技术力量,高温高压焊接和大型设备吊装运输能力是其他行业不能比拟的。电力施工企业应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发挥自己的专业特征,跨入相关行业,拓宽业务领域,实行“多条腿”走路,向多元产业发展。如以新材料、新能源和环保产业为主导方向,开发新技术产业;利用企业机械加工优势,发展“钢结构”等周边产业;利用大型起重吊装设备和运输能力,发展“物流”运输等等。
(七)强化执行力,引领执行型文化建设
执行不只是一个战术问题,它是一个系统、一个系统化的流程,是一个组织文化中的核心元素,一个再好的战略计划,如果得不到有力的执行,也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针对目前电力施工企业出现的工作效率不高、内部管理滞后于企业的发展以及计划与执行之间存在着很大差距的现状,企业必须先从端正员工工作态度人手,强化执行力,将执行充分融入到企业的各个方面,渗透到它的战略、目标和文化,包括对工作方法和目标的严密性讨论、后续工作的不懈跟进、责任的具体落实等方面,倡导一种言出必践,实事求是的执行文化环境,将计划切实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形成企业良好的执行文化氛围。
(八)培养感恩意识,增强员工真诚度
《诗经》云“投我以桃木,报之以琼瑶”。感恩是促进入与人、企业与企业之间和睦友善的一种方式,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道德情操,更是一种忠诚度的具体体现,是构成企业良性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当前电力体制改革、发展和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下,电力施工企业可通过“爱心活动”和“平安工程”的开展,在建立公平的管理机制、良好的用人分配机制的同时,加强职工培训、改变薪酬分配、为员工提供干事创业的成长空间和实现人生理想的发展通道等激励手段,培养职工的感恩意识,增强职工的忠诚度,让职工在共同创造的融洽宽松环境下,携手并进,尽职尽责地为建设和谐、稳定的企业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