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文化经济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摊文化经济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摊文化经济

地摊文化经济范文1

(一)中小型城市经济低碳化发展困境我国中小型城市经济发展在走低碳化道路时有着和大城市一样的不少问题,但也有一些大城市没有的问题,这就是中小型城市低碳化发展的特殊困境。资金不足。大城市在政策发展中会得到相对较多的政策扶持和更多的资本流入,但是中小型城市往往资金短缺,这极大的制约了中小型城市发展第三产业,其GDP发展只能依赖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环保设施落后。中小型城市的基础设施往往没有大城市好,环保设施还比较落后,很多工厂排出的废水和废气没有经过任何环保处理就直接排放出来,这也制约了中小型城市走环境友好型的道路。房地产业畸形发展引起诸多问题。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的旺盛也引起了建材业和各种高耗能材料业的发展,但是这些高耗能材料往往不符合环保标准,但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往往在一些中小城市得到广泛应用。另外,中小型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相对较小,由于缺乏人才很多中小型城市不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得不依赖当地房地产业的发展,这就进入到中小型城市发展的一个恶性循环中去。

(二)中小型城市经济低碳化发展设计中小型城市往往人口相对大城市来说要少,所占地域面积要小,所以总体来说中小型城市的经济低碳化发展要注重多方联动和协调发展。这需要重视资源的整合和优势互补,加快建立低碳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突破行政体制障碍,提供高质量的低碳科技信息共享、资源整合、低碳技术扩散与低碳技术转化、产业孵化等服务,促进区域间的低碳产业分工、梯度转移和低碳产业集聚,构建功能互补、宏观布局、市场互联的低碳创新一体化机制。

二、中小型城市经济低碳化发展策略

(一)提高政策的平台服务能力和监管能力中小型城市经济走低碳化发展道路时,一定要提高政府的服务能力。比如在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中,政府不能因为是生产新能源汽车就放松了对这些企业的服务和监管。新能源汽车产业有设计、加工、销售等环节,其中的生产等环节也可能给当地资源环境带来一些压力,相关职能部门要要加大对这一环节的监管,还要针对新能源汽车在环保、能耗方面制定一个科学的标准,不能因为本身是新能源产业就降低生产的环保标准;政府还要在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方面做一些规划和服务工作,比如政府可以用优先给新能源汽车办理牌照的办法来鼓励市民使用新能源汽车。

(二)强化市民的环保意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中小城市的市民环保意识和大城市市民环保意识还有一定差距,那么在中小城市中强化市民的环保意识就成为一个解决中小型城市低碳化发展中困境的方案。环境问题是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大事,环境保护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公众参与。要充分认识环境保护领域公众参与的内涵,维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和批评权,通过公众舆论监督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制造者施加压力。

地摊文化经济范文2

近年来低碳经济受到各国的推崇,但煤化工产业严重阻碍了低碳经济的发展。本文将对低碳经济进行阐述,分析煤化工在低碳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二氧化碳的危害,并针对现状对节能降耗及二氧化碳的处理进行论述。

关键词:

低碳经济;煤化工产业;若干问题

由于煤化工产业的主要原料是煤炭,所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不仅会加重温室效应,还会对低碳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所以必须要控制煤化工产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采取措施对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处理,以达到减缓温室效应的目的。

1低碳经济及其特征

1.1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通过各种方式来减少对碳含量较高能源的使用,从而达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是目前国际上普遍认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于资源逐渐枯竭,环境条件逐渐恶化的现状,发展低碳经济能使其得到有效的缓解。

1.2特征

1.2.1低能耗。

低碳经济要求以减少能源的使用实现经济的发展,所以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是其特点。

1.2.2低排放。

低碳经济对污染物的排放要求较高,所有破坏环境的排放物都必须得到控制。

1.2.3绿色能源。

在低碳经济中,要求选择对环境无害的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绿色资源。

1.2.4针对所有温室气体。

从名称上可以看出低碳经济是针对温室气体的经济模式,其中不仅包含了二氧化碳,还包含其他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

2煤化工在低碳经济中的重要性

煤化工产业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违背了低碳经济的根本原则,所以煤化工产业一直为社会所诟病。而实际上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前三个行业是火电、冶金、建材,煤化工产业的碳排放量排在第四,但人们针对的却是煤化工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是因为我国的电能主要来自火力发电,短时间内不可能改变这种情况;而冶金行业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生产;建材在我国社会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也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的。排放量前三的行业都无法改变,所以排在第四的煤化工产业成为被针对的对象。对于低碳经济而言,我国的各行业中目前能改变的是煤化工产业,所以煤化工产业在低碳经济中占有绝对的主导作用。

3排放二氧化碳的危害

3.1温室效应导致海平面上升

温室效应会导致南北两极和高山的冰雪融化速度加快,海平面会因此而升高。对于沿海的低海拔城市,海平面升高会导致低洼地区被淹没、土地盐碱化加重、海水倒灌等。目前,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出现沿海低洼地区被淹没的情况,人们可以通过土壤回填来缓解这个问题。但是,随着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温室效应将会越来越严重,简单的填海工程将失去作用。

3.2温室效应导致气候带移动

对于地势较高的内陆地区,温室效应带来的影响目前并不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温室效应将会导致气候带向高纬度地区移动,高纬度地区的降水会因此而改变。气候的变化会引起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变化,一些动植物可能会因此而灭绝,人们的生产养殖也会受到影响。

4节能降耗

节能降耗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有效措施,能从根本上解决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目前,各国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减少经济发展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主要是通过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来减少资源的使用。对于我国而言,国家从宏观上制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并出台各种规定用于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但从长远来看,我国必须加快能源使用的转型,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地热等绿色能源的使用,尽快脱离对煤炭的依赖。对于煤化工产业,需要研发先进技术,提高煤炭的使用率,对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等。

5处理二氧化碳

5.1埋存

对于工业上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将其进行深埋处理。对于我国而言,地下埋存目前还没有被证实安全可靠,是一种有待研究的埋存方式。海底埋存是实现二氧化碳大规模长期埋存的理想方式,但海底埋存需要先进的技术和大量的资金投入,目前不能大规模开展。

5.2设施农业吸碳

可以将工业生产排放的二氧化碳用于大棚种植,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这种方式是实现低碳经济的最佳办法,目前已有一些地区开始实施。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这种方式势必会成为消除二氧化碳的主要方式。

5.3植树造林

目前大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碳主要是森林和绿地在吸收,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和人们对木材的需求量增大,森林遭到严重破坏。对于通过植树来吸收二氧化碳的方式,由于其成本较大而难以实施,所以需要长时间开展。

6结语

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是最好的经济发展方式。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无法立即实现低碳经济,所以需要长时间坚持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

作者:刘永泽 单位: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陈乐.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

地摊文化经济范文3

进入21世纪以来,能源消耗带来的全球气温变暖,为了缓解这种趋势,着重发展低碳经济成为时代主流。低碳经济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型模式,是比较前卫的发展理念。茶文化旅游是国内新兴的一种旅游产品,低碳经济的发展与茶文化旅游相结合,会给茶文化旅游发展带来积极效果。本文通过茶文化旅游的浅析,来研究茶文化旅游在低碳经济中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

低碳经济;茶文化;旅游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全球气温的上升,导致南北极冰雪融化加重。这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如何高效地利用人类现有资源,对全球各个行业都面临的巨大的考验。低碳旅游是在低碳经济背景下衍生出来的新型项目,它以较少二氧化碳在空气中排放量和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低碳生活已经渐渐深入人们生活当中,以低碳为主的生活方式逐渐在各个行业中兴起。茶文化旅游是在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衍生出的新型项目,但是在学术界并没有给予一个准确的定义。而且现在定义茶文化旅游的文章越来越多。它有别于传统的旅游项目,更注重游客的感受。茶文化旅游就我们在旅游中,去慢慢的品尝茶的味道,品尝味道的同时能够深入的了解茶叶,感受先人留给我们的茶文化,从这种体验中来获取心灵的释放。茶文化旅游巧妙地将茶叶文化与传统旅游业旅游相结合,将茶叶生长的环境,茶叶的历史,制茶的工艺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茶文化旅游的发展不仅仅是带动了茶叶市场的开发,更多的是完成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它同时也能够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它对旅游、购物和娱乐等产业的发展也起到推动作用。茶文化旅游的发展,也弘扬了传统茶文化。

1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契机

1.1茶文化旅游业发展的趋势

茶文化旅游通过对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出一套以茶为主、带动服务行业的综合性产业。与大多数产业相比,它对能源的消耗、污染排放和对大自然环境的破坏相对较少,但也并不是“零碳排放”的产业。由于现代产业的发展,产业链的逐渐扩大,旅游行业也在排放大量碳,如何抑制碳的排放量,也是当前旅游发展的重要问题。随着时展,人们对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和品位,而喝茶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旅游业在近些年的蓬勃发展,也带动了一个产业链的发展。把茶叶融入到旅游行业当中,以茶为主线带动旅游业的发展。茶文化旅游就其本质上来说是低碳经济下的一个产品。茶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也会带动餐饮、住宿、娱乐等行业的发展,但是发展过程中有些人为了眼前利益的最大化,运用一些非环保的产品,造成了许多资源的流失。所以在茶文化旅游业兴起的最重要的时期,应该加大对环保意识的宣传,也应该建立一些的环保措施,建立一个低碳环保的旅游产业链。茶文化旅游业已经逐渐成为服务行业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存在许多自身发展的优势,比如说,占用资源少,可持续发展强,碳排放量少,按理来说,应该成为低碳经济的排头兵才是。低碳茶文化旅游的发展间接遏制地环境污染的发生,而且带动一个新的产业链的发展,也是在低碳经济下孕育而生的新行业。

1.2茶文化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旅游业发展很快,茶文化旅游在发展中也暴露了很多的问题。在发展中出现了开发方式简单、基础设置不全面和服务质量差等一系列问题。旅游企业在做好旅游服务的同时,也应该向游客传递低碳旅游文化。比如,游客在出行方面尽量乘坐电动汽车,或者电动车、自行车;食宿方面,应该避免奢华之风,崇尚简约,舒适;旅行社应该向游客宣传低碳旅游的重要性。随着茶文化旅游行业的发展,在外出出行旅游,人们更多的选择了徒行或者骑行,这样更多减少了汽车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住宿、就餐方面,一次性用品尽量不用,少使用空调,维护景区的环境卫生等等。改变奢靡之风,因为茶区茶本在山区、农村、可以避免或尽量不要乘坐飞机、游艇,少坐豪车,避免产生更多的碳污染,真正做一个低碳的环保者。

2低碳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条件

2.1旅游业良好发展的背景

2.1.1旅游业发展的目标定位

20世纪末,国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没有太久的历史,旅游业带动了许多行业的发展,同时给人们创造了很多的就业机会。旅游行业逐渐演变为国家支柱型产业。在低碳旅游文化推广的现在,国家也出台的相应的措施来应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措施不仅加快了旅游产业结构的完善,也对旅游业整体的发展目标做出了清晰的规划。

2.1.2低碳旅游产品的需求增加

低碳经济的推广加快了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低碳旅游的发展,也产生了许多新型的低碳旅游产品。茶文化旅游也是在低碳经济大环境下孕育而生的,也是与低碳旅游完美结合的产业。它的出现获得许多消费者的喜欢。比如说,云南大理,完美的自然环境,再加上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普洱茶,将自然与人文环境两者的完美结合在一起。

2.1.3践行低碳旅游

随着时代在发展,人类也逐渐意识到良好环境的重要性。漫天的雾霾已经快击沉人类对生活的信心了,如果没有生存的压力,或许他们早已经逃离城市了,去寻找蓝天白云的地方。到一个蓝天白云的地方去旅行已经成了大多数人的想法,这也带动了旅游行业的迅速发展。对低碳文化的认可,也使得旅行者践行的信念,就是为了明天更优质的生活。于是出现了自驾游,拼车,徒步等新的旅行方式。

2.1.4兴起的特色旅游

世界总是在无时无刻变化着的,旅游的模式也得紧跟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旅游业已经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体验需求了。许多旅游企业也在积极的应对,茶文化旅游就是个简单的例子,它将自然环境与传统的茶文化相结合的方法,全新的旅游方式更容易让游客所接受,在大自然的环境中放松心情,喝口清茶了解地方文化。我国的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如何将这些文化渗入到旅游文化中呢?比如说将游客带到茶园当中,让他们融入到大自然中去,体验采茶的乐趣,把自己当做一个采茶人,这样的体验往往是终身难忘的。

2.2茶文化旅游的初步发展茶文化旅游。

茶叶的种植集中在一些自然环境好、环境污染少的地方,这就为茶叶文化旅游提供良好的先天条件,在加上地方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等,一系列的环境为茶文化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比如说游客会从茶叶历史、制茶工艺、采茶等多方面入手,让游客在欣赏大自然美的同时,到茶园里采茶,也能了解茶文化的悠久历史。也可以利用茶文化来推广传统旅游业,比如说在福建武夷山《印象大红袍》的拍摄,这是对茶文化的一种全新的展示,也带动地方旅游业的发展。所以说茶文化与旅游业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茶叶在农产品中是具有极高的文化品位的,而传统的茶山和茶园都拥有较好的地理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制茶的工艺也是颇有几分美感。近些年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的茶文化旅游也顺应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也形成了许多茶文化模式。茶文化旅游现在只是处于一个初步发展的阶段,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问题和矛盾。比如说开发资源过于盲目,也缺乏规划,对当地自然环境造成了破坏。茶文化旅游发展必须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模式,不能走偏路,不能顾此失彼,不能为了发展茶文化旅游,其他方面全部放开,或多或少会增加碳排放量,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我们的原则。

3茶文化旅游低碳发展的策略

3.1科学规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茶文化旅游要建立一个低碳、合理和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这就要做好一个合理的规划。在整合资源进行开发规划时,要建立科学的发展体系,首先就是要减少碳排放量。可以借助国内茶文化旅游的成功经验和模式,再依据自身环境和资源的特点,对环境开发的进行环境风险评估,把减少环境污染放在第一位。

3.2产业推广

低碳旅游的快速发展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但是发展过程中要从多方面考虑,首先就是要推广低碳文化。推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低碳茶文化旅游要依托自身的茶区文化,各茶乡可依据自身的特点,进行茶文化开发,把本身的茶文化和地方风俗融入到旅游中。茶文化旅游让旅游者在享受旅游带来乐趣的同时,也渐渐融入旅游者的生活中,让他们在寻找自然美,在田间的茶园里返璞归真。茶文化旅游的推广间接或直接减少了碳的排放量,改善了当地的生存环境。以茶为载体,茶的魅力所在就是吸引游客的重点。

4结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低碳文化也在渐渐深入人们生活。茶文化旅游也是新生代的新型旅游项目,它将现代的旅游与茶叶资源、茶叶历史有机的集合到一起,形成了新的旅游产业链。茶文化旅游也是低碳经济背景下,一个代表性产业,它的出现带动了一个新的产业链。茶文化旅游是茶叶与现在旅游业相结合衍生出来全新的旅游行业,也是将低碳经济完美融入的一个新型旅游行业。它是对传统茶文化的一种继承,也让更多游客了解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所以说,对于茶文化旅游开发,无论是从经济上来说,还是文化,还是生态环境来说,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它将低碳生活的理念带到了人们生活当中。

作者:余佳 单位:徐州工程学院 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龚永新.茶乡生态旅游构建[J].中国茶叶.2009(12):36-37

[2]马驰,丁俊慧.基于低碳经济的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中旬刊).2009(07):17-19

地摊文化经济范文4

关键词:地域文化;滨水区;滨水景观

1滨海景观的演变过程

1.1滨水区的概念界定

城市滨水区就是城市内部的陆地与水域相互连接的区域,由陆地、水际线和水域共同组成。虽然不同国家对于滨水区的界定还有很多差别但是对于我国来说,水滨区一般代表为水际线到陆域的第1个街区。

1.2滨水区的景观特征

通过上文的解释就可以发掘滨水区的空间元素组合非常丰富,滨水区的水陆交通都非常便利,这成为城市形成的摇篮,对于现代化的水滨区来说,其生态系统都呈现出很明显的人工化倾向。

1.3滨水区景观设计发展的驱动因素

对于滨水区的设计发展的驱动因素来说,无外乎以下4种:产业结构的转变与现代的交通运输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些老旧的工业区出现了衰败的迹象;生活方式的变迁和社会潮流的变化,随着经济的一体化和文化的多元化,人们的生活发展了巨大的改变,当然人们所追求的潮流的更替速度也更快;环保意识促进水体净化,在发展之初人们只注重经济不注重环境,因此,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新经济增长点的寻求,对于现在的滨水区来说,其土地职能不仅限于农耕,因此大部分土地面积开始朝向旅游业等第三产业转变,这将会带来更加丰厚的经济回报。

1.4滨水景观的历史演变过程

水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很多著名的城市都因为靠近江、河、湖、海等地而迸发着生机,不断的进行发展,所以对于科技、知识等发展还不太完善的古代社会来说,靠近水源就是城市发展的动力之一,因此很多河流旁边都拥有出名的建筑和城市。但是人们对于水滨区的认识已经出现了变化,当然这也会体现在人对水滨区的具体建设上。

2体现地域文化的滨水景观设计

2.1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要素

设计师在设计滨水景观时,不光要考虑生态系统、自然环境等因素,还需要重视地域文化,它是一个区域内的文化特点和社会特点的综合表达,其中不乏语言、音乐、舞蹈、习惯等等,这些都是无形中会影响滨水景观设计的重要因素,滨水区是人口较为密集也是历史文化最为厚重的区域,因此,如何保护滨水区的文化,如何在新的创意中融入传统文化,是设计师永远无法避免的问题。

2.2地域文化与滨水景观设计之间的互动关系

地域文化与滨水景观的设计是双向的,因为尊重地域文化有助于滨水景观的建设和发展,此外,城市滨水景观的发展也会影响地域文化。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这些原有的文化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因此,国家就会非常重视对于地域文化的保护,因为滨水区的文化最为繁荣,所以如何在滨水景观的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就需要设计师深入地了解和热爱传统文化。

3如何在滨水景观设计中体现地域文化

3.1阅读地域自然

首先需要做到尊重原有的生态系统,发现人工与自然的结合点,设计需要将人类与自然联合起来,而不是隔断人与自然的联系;其次在选择滨水景观材料时,尽量使用当地材料,最后的成果也要体现出当地的地域风格。

3.2尊重历史

尤其是对于古建筑密集的滨水区,在滨水景观的设计之初就应该严格地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保存古建筑并进行修护和保养。其实对于这些文物古迹的存在也有着自己的生存环境,如果与环境剥离文化和内涵也就失去意义,所以在景观建设时适当地修正古迹,有利于参观者在内心发展情感上的共存。3.3水文化的保护和延续我国拥有"长江"、"黄河"等著名的水域,这些是人们聚集的原因也是文化的伊始,而且在利用和治理水时也塑造出更多的历史,例如:都江堰、大禹治水等等,这些都提示着设计者需要重视水文化,保护水文化和发展水文化。并且在长久的历史中,演化出了不同种类"水"字的写法,此外,水文化也是其他种类文化发展的基础。

4结语

本文首先阐述了滨海景观的演变过程,其中包括:滨水区的概念界定、滨水区的景观特征、滨水区景观设计发展的驱动因素和滨水景观的历史演变过程;随后又分析体现地域文化的滨水景观设计;最后探讨了如何在滨水景观设计中体现地域文化,我们发现4个方面:阅读地域自然、尊重历史、解读生活、水文化的保护和延续。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发展地域文化与滨水景观设计间的密切关系,如果想让滨水景观具有特点和生活气息,必然离不开重视、研究和利用地域文化。

参考文献

1约翰•O•西蒙兹著,俞孔坚等译.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J].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地摊文化经济范文5

【关键词】地域文化;区域经济发展;探讨;山东省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044-01

文化在人类不断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信息载体的角色,它是人类发展的缩影。长期以来,由于生活在辽阔的中华大地的人们处于不同地域,而且各个地域的自然环境、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民俗风情习惯、历史发展的历程不同,导致了各个地区的经济、政治发展状况各具特色。这些使得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们逐渐形成了他们自己源远流长、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因此,对地域文化的了解和研究不仅有利于促进该地区的文化、经济的发展,更能够全面推动该地区的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反过来,经济获得长足的发展后又能够促进区域文化的发展。这是因为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各项经济活动都已经被打上了文化的烙印,变成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对传统自然、文化资源进行有效利用的一项社会活动。这种新型“文化经济”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经济发展的面貌,提高了生产力。这表明和文化的结合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文章就地域文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起到重要作用进行了探讨。

一、地域文化的概念和特征

(一)地域文化的概念

文化的概念社会学上是指人们在长期适应社会环境中所积累的必然产物。由于不相同的地域人群面对的是不同的地理环境,因而不同地区相比有较大的文化差异,就是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在一定的地域内的社会习俗、历史遗存、文化状态、生产生活方式等等的不断积累,地域文化就随之而形成。正是由于地域文化有着明显的地域性,再加上中华民族经历了上千年的漫长的发展历史,这些都造就了地域文化在表现形式上它也呈多样性和独立性,比如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就存在着许多不同风格的地域文化,像中原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等等;在内容上不仅广泛,而且能够相互渗透和包容,具体表现为不同地域的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都与众不同。

(二)地域文化的特征

地域文化作为一种人类发展史上的文化现象,它必然要受到自然环境、文化交流、行政区划等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在表现形式上可能会展现多样性,但是在本质内容上应该是保持一致的;这是因为它是民族文化中精神价值的体现载体,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的内涵,故而它能够赋予生活在其中的社会群体一个不同于其它文化环境下的特殊意义。这些从地域性文化的三个明显的特征就能够反映出来。首先是地域文化具有漫长演化史和深厚留存性,能够在文化上留下历史的痕迹,与其它地域的文化有着较大的区别;其次,地域文化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它仅仅是局限在特定的地理空间范围之内,对外来文化有着较强的抗拒性;最后,地域文化具有较弱的规范性,在内容的发展上不具备足够的自觉性,这是因为它是一种比较自然的文化形态。

二、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在政治经济学中,经济被定义为基础,文化则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因此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在现实中,经济在某种程度上就可以定义为一种人类特有的文化活动;反过来,文化又可以渗透到经济活动中,起到推进剂的作用。那么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又从哪些方面能够体现呢?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着地域的文化发展,其次是地域文化反过来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影响作用。

(一)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着地域的文化发展

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对地域的文化发展的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二个方面。一方面,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是基础,它对地域的文化的发展水平起到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区域的经济发展的过程还与地域的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性质息息相关。以山东省的齐鲁文化为例,近年来随着山东省的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文化设施的建设、文化产品供给都有大量的资金的注入,这就为山东省的地域文化发展打下了夯实的物质基础,使得山东省的地域文化的不断趋于结构复杂化、类型多样化,这些都进一步强化了齐鲁文化。

(二)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地域文化反过来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要具备良好的地域文化环境,这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必要前提;其次是要有独具魅力的地域文化,这就会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譬如山东的泰安就利用自身的文化遗产来大力发展旅游业带动了该地区的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最后是要根据具体类型的地域文化,倡导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例如山东的齐、鲁文化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要把发展地域经济和建设地域文化结合起来,努力让地域文化不断地融入到经济建设中去,这样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这对社会的全面进步也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明,经济是一个地区的发展,将这两个因素结合起来才,使其互相作用互相帮扶,那么我国的经济发展就可以一步一个台阶走向辉煌。

参考文献:

[1]高文香.论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职业圈,2007(14):16-17.

地摊文化经济范文6

关键词:“直过民族”;经济转型;文化障碍

目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全面实现经济转型的阶段。云南“直过民族”地区经济向市场化、工业化、现代化转变过缓,增长粗放,严重制约着实现全面小康的发展步伐,冷静分析经济发展缓慢的文化原因,探讨加快推进经济转型的文化条件,使“直过民族”尽快摆脱贫困,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一、云南“直过民族”地区经济转型的现状

“直过民族”是指解放初期,政府对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或阶级分化不明显的少数民族,采取不进行和阶级划分,通过特殊的政策帮扶,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实现历史性跨越的民族。云南有独龙、怒、傈僳、德昂、景颇、佤、布朗、基诺和拉祜、哈尼、瑶等16个民族,居住在8个地州25个县(市)。“直过民族”地区经过近60年的发展,实现了松木照明到村村通电、羊肠小道到天堑通途、刻木记事到信息时代的历史性跨越,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由于特殊的发展起点,“直过民族”聚居的乡镇区域,至今仍然是云南省经济结构单一、增长方式粗放、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地区,因而也是贫困人口最集中,贫困程度最深,实现全面小康最难的地区。

经济转型是指经济形态的更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提升。就“直过民族”地区而言,首先,经济形态仍然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尚未向市场经济转化;传统农业尚未向现代农业转化。目前,三台山德昂族乡、独龙江地区、布朗山乡的农村基本都处在以传统农业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状态。这些“直过民族”地区少量的农副产品交换只是弥补家庭生活的不足,交换率低;农民缺乏市场意识,农村市场体系尚未建立,政府职能尚未完全转变,农民市场主体的地位还没有确立,生产要素缺乏流动,呈现相对静态归缩和单一利用刚性状态。其次,农村经济结构单一、就业结构低端化。调查得知,“直过民族”地区基本以农为生,其经济结构的基础在于自给性的农业体系,这些地区乡镇几乎没有乡镇企业,工业基本是空白,县城有少量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但数量少、规模小,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程度低,带动能力弱。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超过90%,外出打工者少。再次,农业生产方式粗放尚未根本改变,发展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仍然突出。刀耕火种,不讲经济和生态效益的轮歇式粗放型原始农业生产活动依然存在。由于上述经济尚未转型,必然导致农民收入渠道单一,增收困难,生活陷入贫困。譬如,2007年,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聚居在独龙江乡农民人均纯收入746元;而丙中洛乡的怒族,人均纯收入986元,仅相当于当年全省平均水平的30%,全国平均水平的20%多,生活状况可想而知。

如何实现“直过民族”地区经济转型,推动全面小康建设,首先应分析有哪些核心因素在制约农村经济转型,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制定相应的对策来破解。

二、制约“直过民族”地区经济转型的文化因素

制约“直过民族”地区经济转型的因素很多,但核心因素是文化。本文将从狭义文化的角度,即思想意识和科学、技术3个方面对制约经济转型的文化原因进行阐述。

(一)观念滞后是导致经济转型困难的意识根源

经济转型要求观念变迁与之相适应,但“直过民族”地区农耕文化中一些落后的观念仍然程度不同的支配劳动者行为,对当今经济转型起顽固抗拒作用。

一是生产上以农为本,存在重本抑末观念。“直过民族”地区延续的以农为本观念在当今虽具有积极意义的方面,但这个观念固化使民族地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顽固延续,扼杀了多种经营可能给民族同胞带来的致富机遇。强化以农为本,视工商业为末的意识,阻碍了农业社会向工商业社会的转化,造成经济结构单一、层次低下。我们在暑期社会实践中了解到,怒江的怒族、普米族、独龙族,德宏的德昂族,沧源的佤族等少数民族居住的区域,偏僻农村几乎所有农户以耕作为生,有限的农户收入中农业经营占90%,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占93%以上。以农为本体现在生产上的另一层意思是以谋求粮食总产量,满足维持生计为荣。在沧源翁丁佤族原始部落调查中,佤族同胞自豪地介绍粮食生产能满足生活需要。以自给自足为荣,必然导致生产上小而全,忽视分工和市场需求,造成不交换或少交换、商品率低,经济转型困难。正如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中所指出:传统农业是以农民使用原始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由于传统农业固有的特征,传统农业只会产生贫穷的经济,它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

二是少交换或交换意识缺失。追求自给自足的农耕文化是对商业文化的阻隔。由于受重本抑末观念的影响,“直过民族”地区民众认为经商是不务正业人的职业,因此羞于经商。我们在民族村寨的调研中,常常被困难的民族同胞热情好客、豪爽、乐善好施所感动,也为他们少交换的意识和习俗而使资产不能变现,甚至蒙受损失而惋惜。漾濞县漾江镇后山傈僳族村至今还残留原始财富观念,即衡量财富的多少以饲养畜禽多少为依据,因而百姓惜卖相当严重,出现大量闲牛闲马长寿猪,畜禽存栏率高。但往往因畜牧卫生防治服务工作跟不上,疫情时往往遭受严重损失。少交换抑制了资源、资产变现和经济转型。

三是分配上平均主义。傈僳、独龙、佤、布朗族等“直过民族”群众中存在有肉同吃、有酒同喝,一家杀猪,全村同吃的习俗。当下,佤族、独龙族剽牛后,将牛肉砍成均匀的砣,凡聚会的大人小孩每人一份,当场烧食。这种平均主义分配习俗,从社会效应看有重人情、亲故里促进人际和谐的方面;但从经济上看,它不利于资产变现和财富积累,制约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四是消费上平时节省与节庆铺张并存。消费方式是价值观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不适当的消费会使有钱者变为无钱者,而适当的消费为无钱者积累了资金,创造了转型的条件。民族地区因生活贫困,农户平时节衣缩食。但遇到节日,有“一碗米不吃稀饭”的过度消费趋向。调研中我们了解到,佤族同胞节庆剽牛后多数一贫如洗,甚至基本的生产生活都无法顾及,有的当天剽牛,第二天借别人家的牛犁田,但仍然剽牛。同时祭祀消费也占相当比重。节日过度消费习俗不仅削弱了生产经营的投入,而且严重影响了经济转型所需的财富积累。如何引导节庆和宗教消费,不仅是科学理财,还是文化重构问题。

(二)劳动者文化素质低是经济转型困难的根本原因

经济转型需要有相应的文化支撑。“直过民族”地区劳动者整体受教育年限低于6年,文盲半文盲率高达50%以上,由于缺乏从事农业生产必备的相关科学知识和从事其他行业的技能,致使劳动者以传统经验面对自然,不但不能有效改造自然,反而受自然束缚,造成经济运行低效和自然、社会、人文资源不能被充分利用,资源不能转化为资本,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无论是经济形态的更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或是经济结构的提升都需要劳动者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作为基础和前提,由于劳动者生产技能、就业技能低以及融入市场、经济机会的把握、资本积累、信息获取、资源利用、经济合作、学习、创新等能力不足是制约经济转型的根本原因。

造成“直过民族”地区劳动者发展能力弱的主要原因是语言障碍、宿命论思想和消极对待教育以及教学质量、条件差。

一是语言障碍。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少数民族学生入学后,由于存在一定的语言障碍,很多学生跟不上学习,开始出现有学生陆续逃学,继而出现每天来露个面,后来干脆就不来,导致小学和初中高年级阶段学生失学率高。

二是民族同胞有宿命论的思想,缺乏抗争意识,相当数量的家长对子女的受教育态度消极,自己也羞于扫盲教育,导致文盲率高。

三是教育投入不足、教学质量不高和农村职业技能培训的缺失。教育虽具潜在的长期效益,但由于投入大、周期长不能立马见效的特点,使得许多急功近利的父母官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见效快的项目,未能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吸引高素质的教师到条件艰苦的山乡从教,未能把资金投入到教学设备的改善上,导致民族地区师资队伍整体薄弱,课程开设不全,实验设备欠缺,培养出的学生文化素质低,缺乏操作能力,从而未能给困难的家庭迅速带来脱贫的希望,从而引发人们对教育的失望;农村职业技能培训的缺失减少了提高技能的机会,导致少数民族地区劳动者整体上发展能力弱。劳动者整体发展能力弱又造成创新乏力、生产进步缓慢、发展动力不足,延缓了经济和社会转型。

(三)技术服务缺失是制约经济转型的重要因素

“直过民族”地区乡镇农科站技术人员数量不足,高层次人才缺少,加之村寨分散、交通不便,客观上也给技术人员服务带来诸多不便,这些原因导致技术咨询难。实现经济转型,农民急需获得全方位的技术支持。

总之,“直过民族”地区人们落后的观念和劳动者发展能力弱是制约经济转型的主要障碍。实现经济转型,亟待变更观念、提升劳动者发展能力。

三、创优“直过民族”地区经济转型的文化条件的建议

创优“直过民族”地区经济转型的文化支撑条件,急切要求扫除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念,构建适应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培养经济转型所需的技能和通识型人才,以文化建设的完善和功效的充分发挥为经济转型提供观念先导、智力支持、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

(一)观念创新是民族地区经济转型的前提

观念变革是一切变革的先导。观念就是在人头脑中形成的能够左右人行为的巨大精神力量。一般说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因此,要实现经济转型,必须从根本上使人的意识从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落后观念中解放出来,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扫除思想障碍,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经济转型奠定认识基础。在此基础上,才能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劳动者自觉提升发展能力,促进技术与制度创新,为经济转型提供精神动力,所以说观念创新是民族地区经济转型的前提。

观念创新是对现存观念及其产物的改进。对于民族地区来说,破除落后观念的途径,一是靠开放促转变。人的思想解放,核心是人的不断开放。破除落后观念,首先要求乡村领导组织部分农民走出山乡到发达地区开阔他们的视野,消除他们观念上时空阻隔;感受发展的差异,明确差异的实质在于观念、知识、信息、教育和技术差距,立志为缩小差异而努力;通过对先进地区考察和与家乡实际比较对照,明白家乡建设的资源优势,找准建设的切入点,利用学到的经验,在创造性应用于家乡建设的实践中逐渐带动其他人淘汰陈腐的观念。其次,民族地区建设的切入点就是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源禀赋,大力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现实经济优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利用外来文化交流契机来改变落后的习俗。泸沽湖畔处于母系家庭的摩梭人就是通过上述路径在观念变革中发展起来。

二是靠教育来转变。教育是使人摆脱蒙昧,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基本途径。通过教育手段以先进文化武装人的灵魂,提高人们科学文化素质,铲除陈腐观念存在的思想土壤,为经济转型、社会发展提供观念先导。

(二)不断提升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是实现经济转型的核心

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对于“直过民族”地区来说劳动力本身就是重要的资源,其他资源的有效开发,取决于人力资源的优先开发。只有人的发展能力提升了,创造精神与创造潜力激活了,才能以饱满的热情和冲天干劲改造自身和客观物质世界。实践证明,以人的发展带动的经济发展才是健康和可持续的,民族地区的发展归根到底只有靠不断提升劳动者文化素质来实现。

提升劳动者文化素质根本在教育。对于“直过民族”而言,首先,基础教育方面,在实行寄宿制和“两免一补”的基础上,最好还提供粮食资助,以便彻底解决生活问题,巩固就学率,这是关系国家未来的大事。其次,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只有各级政府切实增加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并在工资、职称、住房、家属等方面给予倾斜,解决后顾之忧,吸引高素质的教师到贫困的山村任教,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最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人才保证。再次,培养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劳动者是实现经济转型的核心。提升劳动者的发展能力,一是政府要建立健全农民素质提升培训机构,在财政预算中设立农民教育培训专项资金,定期组织农业实用技术、劳动力转移技能等培训,同时传递各种信息,向农民普及市场经济的基本常识,切实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和市场适应能力。二是通过典型引路,发挥市场先行者、科技示范户的作用。依靠他们掌握的信息、技术,带动周围的农民顺利进入市场,激励农民在实践中学,逐步提升自我。三是发展农民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吸收运用能力以及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四是发展农民经营管理的能力,把市场理念、质量标准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以增强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只有农民的发展能力增强了,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迸发,实现经济转型,农民的生活才会有根本改变。

对于“直过民族”地区来说,劳动力培训和转移是个难题,农民工出身的宋留生破解了这个难题。据中央电视2台和三门峡日报报道,农民工出身的宋留生创办农民工培训学校,他一方面与上海、广东等地企业联系,为他们输送合格的技术工人;另一方面,在家乡无偿招生农民工,对前来学习的农民工不但不收培训费,反而无偿提供食宿,并且每月支付给参训人员800元工资。宋留生聘请了海尔、康佳等大型企业的电子元件的工程师来承担教学,学员在这里通过理论培训后直接进车间从事加工生产,学习结业后,愿意到南方打工的送往南方一些知名企业,月工资在1500元以上,不愿外出的,还可以留在中心分厂继续工作。他每年向南方输送劳务人员3000至4000人。宋留生此举不仅提高了农民工的发展能力,为他们择业找到了一条致富路,而且对于贫困地区而言具有普遍的借鉴作用。

(三)强化技术支持服务是促进直过地区经济转型的关键

强化技术支持,一是开展“直过民族”地区资源开发研究,使闲置资源转变为资产,改变富饶贫困的状况;二是加强基层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保障实用技术推广、信息咨询、病虫害防治等服务不缺位,为传统农业向现代经济转变提供技术支撑。

总之,无论是意识的觉醒,还是从业技能的提高,都有赖于教育培训,提升劳动者发展能力是保证经济转型取得成功的内在源泉。

参考文献:

1、贡山县人民政府.贡山县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工作情况汇报材料[EB/OL].km.xxgk.yn.省略,2008-10-17.

2、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商务印书馆,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