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摊文化经济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摊文化经济范文1
(一)中小型城市经济低碳化发展困境我国中小型城市经济发展在走低碳化道路时有着和大城市一样的不少问题,但也有一些大城市没有的问题,这就是中小型城市低碳化发展的特殊困境。资金不足。大城市在政策发展中会得到相对较多的政策扶持和更多的资本流入,但是中小型城市往往资金短缺,这极大的制约了中小型城市发展第三产业,其GDP发展只能依赖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环保设施落后。中小型城市的基础设施往往没有大城市好,环保设施还比较落后,很多工厂排出的废水和废气没有经过任何环保处理就直接排放出来,这也制约了中小型城市走环境友好型的道路。房地产业畸形发展引起诸多问题。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的旺盛也引起了建材业和各种高耗能材料业的发展,但是这些高耗能材料往往不符合环保标准,但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往往在一些中小城市得到广泛应用。另外,中小型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相对较小,由于缺乏人才很多中小型城市不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得不依赖当地房地产业的发展,这就进入到中小型城市发展的一个恶性循环中去。
(二)中小型城市经济低碳化发展设计中小型城市往往人口相对大城市来说要少,所占地域面积要小,所以总体来说中小型城市的经济低碳化发展要注重多方联动和协调发展。这需要重视资源的整合和优势互补,加快建立低碳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突破行政体制障碍,提供高质量的低碳科技信息共享、资源整合、低碳技术扩散与低碳技术转化、产业孵化等服务,促进区域间的低碳产业分工、梯度转移和低碳产业集聚,构建功能互补、宏观布局、市场互联的低碳创新一体化机制。
二、中小型城市经济低碳化发展策略
(一)提高政策的平台服务能力和监管能力中小型城市经济走低碳化发展道路时,一定要提高政府的服务能力。比如在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中,政府不能因为是生产新能源汽车就放松了对这些企业的服务和监管。新能源汽车产业有设计、加工、销售等环节,其中的生产等环节也可能给当地资源环境带来一些压力,相关职能部门要要加大对这一环节的监管,还要针对新能源汽车在环保、能耗方面制定一个科学的标准,不能因为本身是新能源产业就降低生产的环保标准;政府还要在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方面做一些规划和服务工作,比如政府可以用优先给新能源汽车办理牌照的办法来鼓励市民使用新能源汽车。
(二)强化市民的环保意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中小城市的市民环保意识和大城市市民环保意识还有一定差距,那么在中小城市中强化市民的环保意识就成为一个解决中小型城市低碳化发展中困境的方案。环境问题是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大事,环境保护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公众参与。要充分认识环境保护领域公众参与的内涵,维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和批评权,通过公众舆论监督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制造者施加压力。
地摊文化经济范文2
近年来低碳经济受到各国的推崇,但煤化工产业严重阻碍了低碳经济的发展。本文将对低碳经济进行阐述,分析煤化工在低碳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二氧化碳的危害,并针对现状对节能降耗及二氧化碳的处理进行论述。
关键词:
低碳经济;煤化工产业;若干问题
由于煤化工产业的主要原料是煤炭,所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不仅会加重温室效应,还会对低碳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所以必须要控制煤化工产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采取措施对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处理,以达到减缓温室效应的目的。
1低碳经济及其特征
1.1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通过各种方式来减少对碳含量较高能源的使用,从而达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是目前国际上普遍认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于资源逐渐枯竭,环境条件逐渐恶化的现状,发展低碳经济能使其得到有效的缓解。
1.2特征
1.2.1低能耗。
低碳经济要求以减少能源的使用实现经济的发展,所以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是其特点。
1.2.2低排放。
低碳经济对污染物的排放要求较高,所有破坏环境的排放物都必须得到控制。
1.2.3绿色能源。
在低碳经济中,要求选择对环境无害的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绿色资源。
1.2.4针对所有温室气体。
从名称上可以看出低碳经济是针对温室气体的经济模式,其中不仅包含了二氧化碳,还包含其他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
2煤化工在低碳经济中的重要性
煤化工产业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违背了低碳经济的根本原则,所以煤化工产业一直为社会所诟病。而实际上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前三个行业是火电、冶金、建材,煤化工产业的碳排放量排在第四,但人们针对的却是煤化工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是因为我国的电能主要来自火力发电,短时间内不可能改变这种情况;而冶金行业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生产;建材在我国社会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也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的。排放量前三的行业都无法改变,所以排在第四的煤化工产业成为被针对的对象。对于低碳经济而言,我国的各行业中目前能改变的是煤化工产业,所以煤化工产业在低碳经济中占有绝对的主导作用。
3排放二氧化碳的危害
3.1温室效应导致海平面上升
温室效应会导致南北两极和高山的冰雪融化速度加快,海平面会因此而升高。对于沿海的低海拔城市,海平面升高会导致低洼地区被淹没、土地盐碱化加重、海水倒灌等。目前,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出现沿海低洼地区被淹没的情况,人们可以通过土壤回填来缓解这个问题。但是,随着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温室效应将会越来越严重,简单的填海工程将失去作用。
3.2温室效应导致气候带移动
对于地势较高的内陆地区,温室效应带来的影响目前并不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温室效应将会导致气候带向高纬度地区移动,高纬度地区的降水会因此而改变。气候的变化会引起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变化,一些动植物可能会因此而灭绝,人们的生产养殖也会受到影响。
4节能降耗
节能降耗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有效措施,能从根本上解决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目前,各国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减少经济发展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主要是通过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来减少资源的使用。对于我国而言,国家从宏观上制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并出台各种规定用于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但从长远来看,我国必须加快能源使用的转型,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地热等绿色能源的使用,尽快脱离对煤炭的依赖。对于煤化工产业,需要研发先进技术,提高煤炭的使用率,对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等。
5处理二氧化碳
5.1埋存
对于工业上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将其进行深埋处理。对于我国而言,地下埋存目前还没有被证实安全可靠,是一种有待研究的埋存方式。海底埋存是实现二氧化碳大规模长期埋存的理想方式,但海底埋存需要先进的技术和大量的资金投入,目前不能大规模开展。
5.2设施农业吸碳
可以将工业生产排放的二氧化碳用于大棚种植,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这种方式是实现低碳经济的最佳办法,目前已有一些地区开始实施。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这种方式势必会成为消除二氧化碳的主要方式。
5.3植树造林
目前大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碳主要是森林和绿地在吸收,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和人们对木材的需求量增大,森林遭到严重破坏。对于通过植树来吸收二氧化碳的方式,由于其成本较大而难以实施,所以需要长时间开展。
6结语
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是最好的经济发展方式。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无法立即实现低碳经济,所以需要长时间坚持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
作者:刘永泽 单位: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陈乐.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
地摊文化经济范文3
指出了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一个地域的文化是由三个方面相互影响共同形成,分别是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社会环境,这三个方面互相联系、影响并且最终形成了该地区的地域文化,进而渗透入景观设计之中,使一个地区的景观有别于其他。基于此,从这三个方面来阐述了地域文化对于景观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
景观设计;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
1自然环境对于景观设计的影响
自然环境如气候、地理地貌,都会限制园林建设,又会促使形成属于本地区特有的景观形式。早期人们会模仿自然建造园林,中国古典园林便模仿自然山水形成了独特的风景式园林,英国有大面积的牧场风光、地形多是起伏的丘陵,因此英国古典园林便有开阔的草地、自然弯曲的湖岸以及蜿蜒的小径,成为另一种风景园林。不仅自然界的整体面貌影响着人们的建园构想,特殊的地理地貌、气候也会影响到。意大利古典园林被称之为台地园,正是因为意大利国土中80%为山地和丘陵,园林大多建造于斜坡之上,开辟几层平台来建造园林,可以说地理地貌促使台地园成为意大利古典园林的特色之一。再比如阿拉伯国家多是沙漠戈壁,气候炎热,植被稀薄。因此伊斯兰园林多用树、建筑来营造阴影使环境凉爽,避免日光直射,营造水体同时调节小气候。因此古典伊斯兰园林便有了庭院风格。由这些例子可以得出:景观其实是一种人们对抗地域自然环境而又屈服于自然环境,用来营造舒适环境的手段,这也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要求。
2人文环境对于景观设计的影响
周维权先生说过“园林乃是为了补偿人们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的第二自然[1]。”园林是以人为中心而主导建造的,人文环境对于景观设计的影响非常深远。从文化背景、思想方式到、文学、美学、哲学等,都潜移默化的渗透在园林中的各个角落。从古至今,造园的演变都是随着不同时期人们思想方式、美学、哲学等的变化而变化的。18世纪之前,古典园林大体分为规则式与风景式两种。东方园林以我国古典园林为代表善于模仿自然,倡导“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天人和谐的境地,这是由于儒、道、释三种意识形态决定的。儒家倡导“仁”、“礼”,表现在园林中则是自然生态美与人文生态美并重;道家学说主张“无为而治”,崇尚自然并发展以自然美为核心的美学思想;释即佛家讲“悟性”,表现在园林中就是对于意境的塑造[1]。因此这几种哲学思想便引导中国古典园林走向风景式。西方园林以法国古典园林为代表,崇尚人工美,提倡规矩格律,表现为一种为人所控制的有序的美。因为西方哲学提倡人力能够影响并且可以改造自然,美是需要人力创造来实现的,人造的园林艺术是自然美的最高境界,自然只是一个提供素材的本身[2],因此西方古典园林走向规则式。世界上宗教对于人们向往的世界都有描述,基督教在《圣经》中描述古犹太人对人间理想居所是“伊甸园”;佛教对于古印度人的理想居住环境———极乐世界,在净土宗的《阿弥陀佛》经中做了描述;伊斯兰教在《古兰经》中为的信徒描述了“天园”的生活情形[2]。在这些宗教中对于造园影响最深远的便是伊斯兰教。古典伊斯兰园林庭院设置十字交叉的四条水渠,象征“水河”、“乳河”、“酒河”、“蜜河”,相交之处通常放置喷泉、水池。种植了大量的果树不仅遮阳也可以采摘,象征永远取之不尽的水果。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古典伊斯兰园林的建造大多是以“天园”为模板,可见伊斯兰文化在园林中的影响。人文环境不仅可以影响园林风格,也会影响到一个园林中的细节,包括铺砖图案,雕塑种类,颜色,照明样式,置石位置等等。由此可以看出人文环境对于园林设计是重要性。
3社会环境对于景观设计的影响
社会环境对于园林的发展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最明显的就是古典园林的封闭式、内向式转向为现在的开放式、公众式的公共绿地。社会大环境的发展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以农耕经济为主导的社会文明,到以工业文明为主导的工业社会,再到现在以信息、网络为主导的信息时代。每一个社会大环境的改变都会引起园林的发展和新趋势。工业社会大背景下,城市人口高度密集,中产阶级崛起,人们追求自由与平等,在1857年美国中央公园诞生了,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公园之一,也是近代公园的开端,园林不再是为权贵所私有的财产,而是为大众服务的公共场所。经过多种公园风格,如极简主义、表现主义、结构主义等变化,由于人类对于自然的破坏,人们更加关注生态修复,后来便产生了的生态主义。而到现在的信息网络时代,全球化的社会带来趋同性,全世界大城市的公园绿地都十分相似,因此地域主义的倡导便产生了,其实也是回到建园的初心,从当地的自然、人文、社会环境出发,建设适于本地区人们使用、社会认同具有归属感的公园绿地。新加坡是世界上公认的“花园城市”,但它也是从工业化时期环境被破坏的状况下走向了花园般城市的,这都归功于新加坡自上而下的政策也就是社会环境。1965年建国后迅速的工业化使原有绿意盎然、田园般的生活环境变成了高楼林立的水泥世界,但是新加坡政府很快意识到问题并且做出了决策[3]。20世纪70年代制定道路绿化规划,80年代引进植物、设休闲设施,90年展主题公园建立生态廊道系统,21世纪进行城市空间立体绿化。这些使新加坡的“花园城市”目标成为现实,由此可以看到社会环境对于景观行业、对于人居环境的影响力[4]。
4结语
一段时期的园林景观设计风格并不是由一个因素一蹴而就的,不单单因为自然环境或是人文环境或是社会环境,因为这三个因素本身就是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而这三个因素共同形成的便是一个地域独特的文化,因此园林景观设计应是受地域限制的,体现地域特色的,为当地区人们服务的,是充满认同感、归属感的。
参考文献: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郦芷若,朱建宁.西方园林[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朱立珊.城市细节:新加坡城市设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地摊文化经济范文4
【关键词】 地域文化 环境艺术
文化对艺术设计的渗透是影响其形式表现的重要因素,就环境艺术设计而言,文化对其也同样具有一定的制约与影响。文化是有地域性的,不同的地域环境因其文化内涵的不同,所体现出的人文环境特征也有所不同。地域文化的基础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各个民族、地区在相对封闭的状态下,发展起来的具有独特特征的文化。不同的民族因习俗和地域的不同又伴生了不同的民族文化从而也形成了不一样的环境风格特征。因此地域文化在环境中的物化结果,最终形成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外在表现——即人文环境体貌的差异。
文化是具有不同层次的综合体,按照传统对文化的提法,文化包括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要了解地域文化对环境艺术的影响,也应从文化的这两个层次入手来进行探究。
一、文化的物质层面对环境艺术形态的影响
地理环境是文化创造的自然基础。所谓:凡居民材,必因大地寒暖燥湿,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在人类聚居、建筑空间等方面自然地理要素始终起着制约作用。在特定的环境当中,建筑是体现文化的物质层面对环境艺术形态的影响的重要元素之一。
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对建筑艺术的影响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建筑形式多样,民居建筑形态的多样性是体现这一特点的最好写照。在我国的传统地方建筑的建筑形式处理、材料运用上都体现对当地气候的适应性,,东北建筑比较厚重,南方建筑比较轻巧。这就形成了因环境气候不同所产生的不同的建筑形态。再如我国西北地区四季干燥,多风沙,因此很适合用土坯建房,像山西的窑洞,新疆的土坯房从建筑材料到空间布局都适应了这一地域的气候特征。而我国云贵地区气候多潮湿炎热因此以干栏式建筑为主。干栏建筑整体通透轻盈,这样的建筑形态与自然地貌和气候有着深层次的关系。除此之外,在建筑的空间构筑、细部处理上无不深深烙下了适应自然地理环境的印痕。例如建筑的架空、阁楼空间、敞廊与檐廊、挑檐与格栅窗、屋顶的坡度等。
另外建筑的特征总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影响和支配下形成的。自然环境是建筑赖以存在的物质前提。任何建筑都必然要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并和环境保持着某种联系。因此建筑所处地段具体的地形,地貌条件,也是具体影响和制约建筑空间,乃至建筑形态的重要因素。建筑师要尊重自然的地形地貌特征,将建筑与地段环境融为一体。使建筑在体形、体量、空间布局,建筑形式乃至材料色彩等方面与自然的关系相融合。
二、文化的精神层面对环境艺术的影响
一个民族或地区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定的文化表达方式,无论是宗教文化、社会思想、价值观念社会风俗、生活方式都成为建筑文化中丰富的内涵。因此社会思想意识及民族文化特征对环境艺术也有一定的影响。
1、自然崇拜对环境及建筑艺术的影响
自然崇拜是人类早期文明的引火器,其表现形式较为多样化。由于生产力低下,对自然现象及生存的自然环境萌生了神秘莫测的崇拜意识。对自然崇拜意识的长期积淀进而内化为不同民族文化中重要的生态文化观和特有的地理环境观。独具藏民族特色的林卡艺术就是这种观念的产物,藏族林卡是藏民族创造的园林形态,是依托大面积的绿色自然环境,形成以非规则式布局为主体的自然风景式园林。蕴涵了藏民族审视高原自然环境的空间意识,是藏民族心目中理想景观的现实神物。其特有的艺术特征与藏民族自然崇拜意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自然崇拜对建筑的影响仅从我国古典建筑的大屋顶形式就可窥见一斑。我国先民崇尚凤鸟,大概因为凤鸟能在天空自由飞翔、更接近伟大的自然神——太阳,进而将凤鸟通过符号性的象征赋予其天空、太阳的隐喻。在建筑屋顶的形式与结构的表达上充满了这种隐喻的意味,那飞挑的屋檐更像是羽翼的象征。
2、生活习俗及图腾崇拜对装饰艺术的影响
在环境艺术当中传统装饰吉祥图案也可以说是地域民俗风情的体现。在我国不同的民族建筑中,其用以装饰的吉祥图案就把这种民俗的意蕴表现得淋漓尽致。例如,“五翎”(指“五伦”)的凤凰、白鹤、白头、鸳鸯、燕子组合的图案,就象征儒家严格而有等级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等五种伦理关系;狗的不侍二主喻为忠、羊羔跪而吃奶喻为孝,鹿的不食荤腥、性情温顺比作仁,马之顺从主人谓之义等等。还有道家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使追求长生成为了普遍的人生目标,于是就有“寿山福海”“福寿康宁”等吉祥字样以及“五福捧寿”、“群仙祝寿”、“寿比南山”、“松鹤长春”等吉祥纹样。传说吃蝙蝠肉可以成仙,蝙蝠图案成了吉祥的象征。这些名目繁多的吉祥图案被大量应用于各类装饰构筑物之中,成为民俗文化的一大特征。
图腾信仰,即图腾崇拜,是古代大自然信仰中发展出的信仰形式。图腾(TOTEM),是印第安语的译音,意即原始时代的每个氏族部落,都以某种动物或植物以至无生物作为保护他们的象征或标志,因而这个氏族或部落视之为忌物,信仰并崇拜它,以促使氏族或部落的发展或繁荣。如侗族人所崇拜的图腾图式主要有龙蛇,尤其对龙图腾意象的文化表达,风水、民居、寨门、风雨桥等无不与龙的喻象有关。鱼也是侗族的主要图腾之一,在侗乡处处可见鱼的形象,以鼓楼的雕饰彩绘最为常见。
三、环境艺术设计地域性特征的遵循原则
1、 遵循地域文化的本意内涵
任何一个地域的文化都是经过千百年来不断沉淀传成发展下来的。现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地域文化的号角吹响了很久,但是并没有得到实质上的确立,反而更多的表现出来一种弱势文化的味道,它自身的特色,在多种社会因素尤其是强势文化的影响下,往往容易被忽视,丧失文化上的识别性。因此在设计中遵循地域文化的本意内涵,而不是过于追求摹写符号的表象形势,这也是环境艺术设计可持续性发展重要条件。
不同的地域环境,无论是在何种文化脉络下成长的,其形体环境均能自然而清晰的展示它的特色表达其文化上的魅力。文化对环境艺术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根深蒂固的,只有准确把握并挖掘地域环境的的文化特征,才能使其的设计富有生命力。这就需要我们把握文化的内涵,做到科学利用,合理传承,使不同地域的环境艺术不断得到发展和延续。在设计中肤浅而表面化地运用传统符号和艺术形式只能是表象的对文化的理解。地域文化与环境艺术的融合要理解传统形式中的内涵,深入分析和提炼其精华,运用不同的设计语言,表现其文化内涵、人文意境和美学特征。
2、尊重人们的生活习俗及审美习惯
不同的地域环境因自然环境的不同,生活习惯的不同,从而伴生了不同的民俗风情,也产生了不同的审美标准。因此,对于环境艺术的设计标准首先要满足当地居民的习俗及审美习惯。在设计中应考虑到人们的审美特点,有意识地从传统审美韵味中吸取其精粹,合理应用在现代设计的思维之中,这样才能设计出具有浓郁民族精神的、意境深邃的设计作品,才能形成独特审美情趣的艺术风格。
3、尊重地域的自然差异符合自然规律
地域环境的自然特征,包括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城市是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载体,城市的自然特征是城市形体环境特色的结构层面,一定地域环境的自然特征往往是独特的、无法模仿的,人类在调整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就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审慎地“装点自然”。
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是体现地域性的一种直接有效的途径巧借自然、融于自然、丰富场所、挖掘和赋予特定居住区的特定环境的独特理念和精神,追求自然、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方能显示出新地域文化的特色,并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
四、总结
地域文化与环境艺术的关系相对文化而言是一个传承与发展的问题,而对环境艺术设计来说则是一个特色与内涵的问题。设计是文化,是民族精神的体现与延续,地域文化在环境艺术中的体现更多的是文化的意象,使环境具有易识别性及亲和性。在环境艺术发展的历程中抄袭与模仿是阶段性的,也是成长过程中必须跨越的阶段,一味的抄袭与模仿会使地域文化丧失鲜活的生命力,破坏文化环境的生态性。只有立足于本土、坚守本源才能做到兼容并蓄合理的学习借鉴,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超越。
参考文献
[1] 祝后华《自然崇拜意识中的藏族林卡艺术》武汉工程大学学报第29卷第6期
地摊文化经济范文5
【关键词】地域文化;区域经济发展;探讨;山东省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044-01
文化在人类不断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信息载体的角色,它是人类发展的缩影。长期以来,由于生活在辽阔的中华大地的人们处于不同地域,而且各个地域的自然环境、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民俗风情习惯、历史发展的历程不同,导致了各个地区的经济、政治发展状况各具特色。这些使得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们逐渐形成了他们自己源远流长、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因此,对地域文化的了解和研究不仅有利于促进该地区的文化、经济的发展,更能够全面推动该地区的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反过来,经济获得长足的发展后又能够促进区域文化的发展。这是因为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各项经济活动都已经被打上了文化的烙印,变成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对传统自然、文化资源进行有效利用的一项社会活动。这种新型“文化经济”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经济发展的面貌,提高了生产力。这表明和文化的结合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文章就地域文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起到重要作用进行了探讨。
一、地域文化的概念和特征
(一)地域文化的概念
文化的概念社会学上是指人们在长期适应社会环境中所积累的必然产物。由于不相同的地域人群面对的是不同的地理环境,因而不同地区相比有较大的文化差异,就是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在一定的地域内的社会习俗、历史遗存、文化状态、生产生活方式等等的不断积累,地域文化就随之而形成。正是由于地域文化有着明显的地域性,再加上中华民族经历了上千年的漫长的发展历史,这些都造就了地域文化在表现形式上它也呈多样性和独立性,比如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就存在着许多不同风格的地域文化,像中原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等等;在内容上不仅广泛,而且能够相互渗透和包容,具体表现为不同地域的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都与众不同。
(二)地域文化的特征
地域文化作为一种人类发展史上的文化现象,它必然要受到自然环境、文化交流、行政区划等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在表现形式上可能会展现多样性,但是在本质内容上应该是保持一致的;这是因为它是民族文化中精神价值的体现载体,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的内涵,故而它能够赋予生活在其中的社会群体一个不同于其它文化环境下的特殊意义。这些从地域性文化的三个明显的特征就能够反映出来。首先是地域文化具有漫长演化史和深厚留存性,能够在文化上留下历史的痕迹,与其它地域的文化有着较大的区别;其次,地域文化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它仅仅是局限在特定的地理空间范围之内,对外来文化有着较强的抗拒性;最后,地域文化具有较弱的规范性,在内容的发展上不具备足够的自觉性,这是因为它是一种比较自然的文化形态。
二、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在政治经济学中,经济被定义为基础,文化则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因此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在现实中,经济在某种程度上就可以定义为一种人类特有的文化活动;反过来,文化又可以渗透到经济活动中,起到推进剂的作用。那么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又从哪些方面能够体现呢?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着地域的文化发展,其次是地域文化反过来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影响作用。
(一)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着地域的文化发展
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对地域的文化发展的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二个方面。一方面,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是基础,它对地域的文化的发展水平起到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区域的经济发展的过程还与地域的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性质息息相关。以山东省的齐鲁文化为例,近年来随着山东省的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文化设施的建设、文化产品供给都有大量的资金的注入,这就为山东省的地域文化发展打下了夯实的物质基础,使得山东省的地域文化的不断趋于结构复杂化、类型多样化,这些都进一步强化了齐鲁文化。
(二)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地域文化反过来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要具备良好的地域文化环境,这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必要前提;其次是要有独具魅力的地域文化,这就会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譬如山东的泰安就利用自身的文化遗产来大力发展旅游业带动了该地区的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最后是要根据具体类型的地域文化,倡导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例如山东的齐、鲁文化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要把发展地域经济和建设地域文化结合起来,努力让地域文化不断地融入到经济建设中去,这样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这对社会的全面进步也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明,经济是一个地区的发展,将这两个因素结合起来才,使其互相作用互相帮扶,那么我国的经济发展就可以一步一个台阶走向辉煌。
参考文献:
[1]高文香.论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职业圈,2007(14):16-17.
地摊文化经济范文6
关键词:“直过民族”;经济转型;文化障碍
目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全面实现经济转型的阶段。云南“直过民族”地区经济向市场化、工业化、现代化转变过缓,增长粗放,严重制约着实现全面小康的发展步伐,冷静分析经济发展缓慢的文化原因,探讨加快推进经济转型的文化条件,使“直过民族”尽快摆脱贫困,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一、云南“直过民族”地区经济转型的现状
“直过民族”是指解放初期,政府对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或阶级分化不明显的少数民族,采取不进行和阶级划分,通过特殊的政策帮扶,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实现历史性跨越的民族。云南有独龙、怒、傈僳、德昂、景颇、佤、布朗、基诺和拉祜、哈尼、瑶等16个民族,居住在8个地州25个县(市)。“直过民族”地区经过近60年的发展,实现了松木照明到村村通电、羊肠小道到天堑通途、刻木记事到信息时代的历史性跨越,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由于特殊的发展起点,“直过民族”聚居的乡镇区域,至今仍然是云南省经济结构单一、增长方式粗放、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地区,因而也是贫困人口最集中,贫困程度最深,实现全面小康最难的地区。
经济转型是指经济形态的更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提升。就“直过民族”地区而言,首先,经济形态仍然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尚未向市场经济转化;传统农业尚未向现代农业转化。目前,三台山德昂族乡、独龙江地区、布朗山乡的农村基本都处在以传统农业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状态。这些“直过民族”地区少量的农副产品交换只是弥补家庭生活的不足,交换率低;农民缺乏市场意识,农村市场体系尚未建立,政府职能尚未完全转变,农民市场主体的地位还没有确立,生产要素缺乏流动,呈现相对静态归缩和单一利用刚性状态。其次,农村经济结构单一、就业结构低端化。调查得知,“直过民族”地区基本以农为生,其经济结构的基础在于自给性的农业体系,这些地区乡镇几乎没有乡镇企业,工业基本是空白,县城有少量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但数量少、规模小,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程度低,带动能力弱。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超过90%,外出打工者少。再次,农业生产方式粗放尚未根本改变,发展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仍然突出。刀耕火种,不讲经济和生态效益的轮歇式粗放型原始农业生产活动依然存在。由于上述经济尚未转型,必然导致农民收入渠道单一,增收困难,生活陷入贫困。譬如,2007年,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聚居在独龙江乡农民人均纯收入746元;而丙中洛乡的怒族,人均纯收入986元,仅相当于当年全省平均水平的30%,全国平均水平的20%多,生活状况可想而知。
如何实现“直过民族”地区经济转型,推动全面小康建设,首先应分析有哪些核心因素在制约农村经济转型,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制定相应的对策来破解。
二、制约“直过民族”地区经济转型的文化因素
制约“直过民族”地区经济转型的因素很多,但核心因素是文化。本文将从狭义文化的角度,即思想意识和科学、技术3个方面对制约经济转型的文化原因进行阐述。
(一)观念滞后是导致经济转型困难的意识根源
经济转型要求观念变迁与之相适应,但“直过民族”地区农耕文化中一些落后的观念仍然程度不同的支配劳动者行为,对当今经济转型起顽固抗拒作用。
一是生产上以农为本,存在重本抑末观念。“直过民族”地区延续的以农为本观念在当今虽具有积极意义的方面,但这个观念固化使民族地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顽固延续,扼杀了多种经营可能给民族同胞带来的致富机遇。强化以农为本,视工商业为末的意识,阻碍了农业社会向工商业社会的转化,造成经济结构单一、层次低下。我们在暑期社会实践中了解到,怒江的怒族、普米族、独龙族,德宏的德昂族,沧源的佤族等少数民族居住的区域,偏僻农村几乎所有农户以耕作为生,有限的农户收入中农业经营占90%,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占93%以上。以农为本体现在生产上的另一层意思是以谋求粮食总产量,满足维持生计为荣。在沧源翁丁佤族原始部落调查中,佤族同胞自豪地介绍粮食生产能满足生活需要。以自给自足为荣,必然导致生产上小而全,忽视分工和市场需求,造成不交换或少交换、商品率低,经济转型困难。正如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中所指出:传统农业是以农民使用原始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由于传统农业固有的特征,传统农业只会产生贫穷的经济,它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
二是少交换或交换意识缺失。追求自给自足的农耕文化是对商业文化的阻隔。由于受重本抑末观念的影响,“直过民族”地区民众认为经商是不务正业人的职业,因此羞于经商。我们在民族村寨的调研中,常常被困难的民族同胞热情好客、豪爽、乐善好施所感动,也为他们少交换的意识和习俗而使资产不能变现,甚至蒙受损失而惋惜。漾濞县漾江镇后山傈僳族村至今还残留原始财富观念,即衡量财富的多少以饲养畜禽多少为依据,因而百姓惜卖相当严重,出现大量闲牛闲马长寿猪,畜禽存栏率高。但往往因畜牧卫生防治服务工作跟不上,疫情时往往遭受严重损失。少交换抑制了资源、资产变现和经济转型。
三是分配上平均主义。傈僳、独龙、佤、布朗族等“直过民族”群众中存在有肉同吃、有酒同喝,一家杀猪,全村同吃的习俗。当下,佤族、独龙族剽牛后,将牛肉砍成均匀的砣,凡聚会的大人小孩每人一份,当场烧食。这种平均主义分配习俗,从社会效应看有重人情、亲故里促进人际和谐的方面;但从经济上看,它不利于资产变现和财富积累,制约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四是消费上平时节省与节庆铺张并存。消费方式是价值观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不适当的消费会使有钱者变为无钱者,而适当的消费为无钱者积累了资金,创造了转型的条件。民族地区因生活贫困,农户平时节衣缩食。但遇到节日,有“一碗米不吃稀饭”的过度消费趋向。调研中我们了解到,佤族同胞节庆剽牛后多数一贫如洗,甚至基本的生产生活都无法顾及,有的当天剽牛,第二天借别人家的牛犁田,但仍然剽牛。同时祭祀消费也占相当比重。节日过度消费习俗不仅削弱了生产经营的投入,而且严重影响了经济转型所需的财富积累。如何引导节庆和宗教消费,不仅是科学理财,还是文化重构问题。
(二)劳动者文化素质低是经济转型困难的根本原因
经济转型需要有相应的文化支撑。“直过民族”地区劳动者整体受教育年限低于6年,文盲半文盲率高达50%以上,由于缺乏从事农业生产必备的相关科学知识和从事其他行业的技能,致使劳动者以传统经验面对自然,不但不能有效改造自然,反而受自然束缚,造成经济运行低效和自然、社会、人文资源不能被充分利用,资源不能转化为资本,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无论是经济形态的更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或是经济结构的提升都需要劳动者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作为基础和前提,由于劳动者生产技能、就业技能低以及融入市场、经济机会的把握、资本积累、信息获取、资源利用、经济合作、学习、创新等能力不足是制约经济转型的根本原因。
造成“直过民族”地区劳动者发展能力弱的主要原因是语言障碍、宿命论思想和消极对待教育以及教学质量、条件差。
一是语言障碍。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少数民族学生入学后,由于存在一定的语言障碍,很多学生跟不上学习,开始出现有学生陆续逃学,继而出现每天来露个面,后来干脆就不来,导致小学和初中高年级阶段学生失学率高。
二是民族同胞有宿命论的思想,缺乏抗争意识,相当数量的家长对子女的受教育态度消极,自己也羞于扫盲教育,导致文盲率高。
三是教育投入不足、教学质量不高和农村职业技能培训的缺失。教育虽具潜在的长期效益,但由于投入大、周期长不能立马见效的特点,使得许多急功近利的父母官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见效快的项目,未能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吸引高素质的教师到条件艰苦的山乡从教,未能把资金投入到教学设备的改善上,导致民族地区师资队伍整体薄弱,课程开设不全,实验设备欠缺,培养出的学生文化素质低,缺乏操作能力,从而未能给困难的家庭迅速带来脱贫的希望,从而引发人们对教育的失望;农村职业技能培训的缺失减少了提高技能的机会,导致少数民族地区劳动者整体上发展能力弱。劳动者整体发展能力弱又造成创新乏力、生产进步缓慢、发展动力不足,延缓了经济和社会转型。
(三)技术服务缺失是制约经济转型的重要因素
“直过民族”地区乡镇农科站技术人员数量不足,高层次人才缺少,加之村寨分散、交通不便,客观上也给技术人员服务带来诸多不便,这些原因导致技术咨询难。实现经济转型,农民急需获得全方位的技术支持。
总之,“直过民族”地区人们落后的观念和劳动者发展能力弱是制约经济转型的主要障碍。实现经济转型,亟待变更观念、提升劳动者发展能力。
三、创优“直过民族”地区经济转型的文化条件的建议
创优“直过民族”地区经济转型的文化支撑条件,急切要求扫除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念,构建适应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培养经济转型所需的技能和通识型人才,以文化建设的完善和功效的充分发挥为经济转型提供观念先导、智力支持、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
(一)观念创新是民族地区经济转型的前提
观念变革是一切变革的先导。观念就是在人头脑中形成的能够左右人行为的巨大精神力量。一般说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因此,要实现经济转型,必须从根本上使人的意识从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落后观念中解放出来,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扫除思想障碍,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经济转型奠定认识基础。在此基础上,才能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劳动者自觉提升发展能力,促进技术与制度创新,为经济转型提供精神动力,所以说观念创新是民族地区经济转型的前提。
观念创新是对现存观念及其产物的改进。对于民族地区来说,破除落后观念的途径,一是靠开放促转变。人的思想解放,核心是人的不断开放。破除落后观念,首先要求乡村领导组织部分农民走出山乡到发达地区开阔他们的视野,消除他们观念上时空阻隔;感受发展的差异,明确差异的实质在于观念、知识、信息、教育和技术差距,立志为缩小差异而努力;通过对先进地区考察和与家乡实际比较对照,明白家乡建设的资源优势,找准建设的切入点,利用学到的经验,在创造性应用于家乡建设的实践中逐渐带动其他人淘汰陈腐的观念。其次,民族地区建设的切入点就是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源禀赋,大力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现实经济优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利用外来文化交流契机来改变落后的习俗。泸沽湖畔处于母系家庭的摩梭人就是通过上述路径在观念变革中发展起来。
二是靠教育来转变。教育是使人摆脱蒙昧,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基本途径。通过教育手段以先进文化武装人的灵魂,提高人们科学文化素质,铲除陈腐观念存在的思想土壤,为经济转型、社会发展提供观念先导。
(二)不断提升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是实现经济转型的核心
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对于“直过民族”地区来说劳动力本身就是重要的资源,其他资源的有效开发,取决于人力资源的优先开发。只有人的发展能力提升了,创造精神与创造潜力激活了,才能以饱满的热情和冲天干劲改造自身和客观物质世界。实践证明,以人的发展带动的经济发展才是健康和可持续的,民族地区的发展归根到底只有靠不断提升劳动者文化素质来实现。
提升劳动者文化素质根本在教育。对于“直过民族”而言,首先,基础教育方面,在实行寄宿制和“两免一补”的基础上,最好还提供粮食资助,以便彻底解决生活问题,巩固就学率,这是关系国家未来的大事。其次,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只有各级政府切实增加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并在工资、职称、住房、家属等方面给予倾斜,解决后顾之忧,吸引高素质的教师到贫困的山村任教,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最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人才保证。再次,培养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劳动者是实现经济转型的核心。提升劳动者的发展能力,一是政府要建立健全农民素质提升培训机构,在财政预算中设立农民教育培训专项资金,定期组织农业实用技术、劳动力转移技能等培训,同时传递各种信息,向农民普及市场经济的基本常识,切实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和市场适应能力。二是通过典型引路,发挥市场先行者、科技示范户的作用。依靠他们掌握的信息、技术,带动周围的农民顺利进入市场,激励农民在实践中学,逐步提升自我。三是发展农民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吸收运用能力以及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四是发展农民经营管理的能力,把市场理念、质量标准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以增强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只有农民的发展能力增强了,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迸发,实现经济转型,农民的生活才会有根本改变。
对于“直过民族”地区来说,劳动力培训和转移是个难题,农民工出身的宋留生破解了这个难题。据中央电视2台和三门峡日报报道,农民工出身的宋留生创办农民工培训学校,他一方面与上海、广东等地企业联系,为他们输送合格的技术工人;另一方面,在家乡无偿招生农民工,对前来学习的农民工不但不收培训费,反而无偿提供食宿,并且每月支付给参训人员800元工资。宋留生聘请了海尔、康佳等大型企业的电子元件的工程师来承担教学,学员在这里通过理论培训后直接进车间从事加工生产,学习结业后,愿意到南方打工的送往南方一些知名企业,月工资在1500元以上,不愿外出的,还可以留在中心分厂继续工作。他每年向南方输送劳务人员3000至4000人。宋留生此举不仅提高了农民工的发展能力,为他们择业找到了一条致富路,而且对于贫困地区而言具有普遍的借鉴作用。
(三)强化技术支持服务是促进直过地区经济转型的关键
强化技术支持,一是开展“直过民族”地区资源开发研究,使闲置资源转变为资产,改变富饶贫困的状况;二是加强基层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保障实用技术推广、信息咨询、病虫害防治等服务不缺位,为传统农业向现代经济转变提供技术支撑。
总之,无论是意识的觉醒,还是从业技能的提高,都有赖于教育培训,提升劳动者发展能力是保证经济转型取得成功的内在源泉。
参考文献:
1、贡山县人民政府.贡山县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工作情况汇报材料[EB/OL].km.xxgk.yn.省略,2008-10-17.
2、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商务印书馆,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