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灾害防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森林灾害防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森林灾害防控

森林灾害防控范文1

林业有害生物是指对林木有害的植物、动物或病原体的种、株(或品系)或生物型,包括害虫、病原体、害鼠(兔)和有害植物,被称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1]近年来济宁市森林资源持续增长。“十一五”期间,全市林木蓄积量达到1000万立方米,绿化荒山65万亩,建设绿色通道5000公里,初步构建起以山区、平原、道路、水系为主要骨架的林业生态体系,森林覆盖率由“十五”末的23%增加到27%。然而,全市生态环境依然脆弱,林业有害生物呈逐年加重的趋势,突出表现在常灾性病虫害发生面积居高不下。济宁市现有林面积达270多万亩,年均发生危害40多万亩,并且常灾性森林病虫害还呈现逐年递增趋势。检疫性病虫害大面积暴发,以美国白蛾为例,2008年美国白蛾传入任城区李营镇,当年扩散到6个县(市、区),发生0.4万多亩,2009年扩散到10个县(市、区),发生面积5万多亩。病虫害给林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十一五”期间虫害总发生面积120多万亩,年经济损失达9000多万元。病害总发生面积80多万亩,年经济损失达9000多万元。森林病虫害的严重发生不仅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其带来的生态效应和社会效益损失更是不可估量。因此,整合防控资源,建立济宁市林业有害生物控灾体系不仅是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适应“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水城风貌、生态宜居”的城市发展定位的要求,更是实现“十二五”规划和济宁市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

本课题通过普查对济宁市有害生物的防治现状进行了数据调查,为建设防控体系提供了基础资料。从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的功能需求出发,运用功能分析法建立了济宁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的基本体系。并结合实践运用,对济宁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关键技术进行了实验分析。

二、济宁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

(一)结构组成

济宁市林业有害生物控灾体系由森防指挥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操作实施体系三大部分组成。森防指挥体系管理整个控灾体系,是控灾体系的中央指挥中心;技术支撑体系是预警体系的科技攻关和技术储备的主要承担者,同时担当决策层的决策顾问;操作实施体系主要由检验检疫、早期监测、综合治理三部分组成,是控灾体系具体措施的主要应用和实施者,负责预警技术推广、检疫执行、监测、有害生物的控制与管理(图1)。[2]

(二)森防指挥体系

森防指挥体系以市森防指挥中心为核心,由各县、镇分别组建相应的森防指挥中心共同组成。坚持分级联动,各司其职的原则。以地方政府为主,按照属地管理和部门管辖区域的原则,各级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主要负责人,层层分解任务,层层签订责任书,各项工作要求落实到责任人、责任地段,形成密切配合、联防联治的全覆盖、无缝隙的防控体系。市森防指挥中心由决策层和森保站组成。决策层由市政府分管林业工作的领导及林业局负责人组成,全权领导控灾体系,是整个控灾体系的最高决策机构,对控灾体系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济宁市林业局森保站是控灾体系的日常管理机构,负责协调指挥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操作实施体系的工作关系,确保各运行机构有效合作和协调,管理控灾体系建设的具体事务等。

(三)检疫御灾体系

检疫御灾体系以县级森检机构为依托,以资源分布、林业区划、林种布局、灾情特点为依据,以调运检疫和复检为核心,合理布设检疫设施、设备,建立检疫封锁体系。

1.检疫环节。产地环节需强化种苗繁育基地、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产地检疫检查,确保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100%;运输过程中需强化对调入森林植物及产品和其他产品木质包装物的调运检疫,要求出具检疫要求书,严格禁止不经检疫的调运现象发生;造林地方面要严格复检,杜绝有害生物的带入,实现生产、造林无检疫对象。

2.检疫点建设。完善了全市13处检疫站、7处木材检查站、1处检疫检查站,配置检疫必需设备;在地理位置重要、基础条件较好的市中区、任城区、汶上县、梁山县建设市级检疫检验除害基地4处,以便及时对检疫检验和复检中发现的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进行现场除害处理;在任城区、兖州市、邹城市等苗木重点培育县建3处无检疫对象苗圃。

3.检疫队伍。从2008年开始到2010年底,-从12个县(市、区)各村护林员及林业专业户和防治专业队人员中选调符合条件人员6192名,采用定期集中培训和轮训的方式分期、分批进行培训。三年时间,全面完成村级森防员培训工作。实现了每个行政村有1名森防员受到培训,普及和发展壮大村级森防员队伍,逐步实现林业生物灾害“小灾不出村,大灾不出县”的分级管理目标。

4.检疫技术。加强了检疫技术的培训,不断更新基层专职森防检疫人员和基层林业有害生物测报员的森防知识结构,尽最大限度地使其成为比较全面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专业人才。其次,建立和完善林业植物检疫标准体系,初步构建了包括基础标准、除害处理技术标准等内容的林业植物检疫标准体系框架,逐步形成了科学完整、层次分明、具有前瞻性、开放性的林业植物性检疫标准化体系。此外,建立林业植物检疫标准数据库,利用林业局信息网络资源,逐步实现标准服务的网络化。

(四)监测预警体系。监测预警体系以科学合理的布点为先导,以先进的监测技术为依托,以县级预警站为枢纽,以国有林场及乡镇林业站监测点为基础,以遥感和其它信息源为补充,利用设立固定标准地、临时标准地和补充调查等多渠道信息源,对全市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进行监测预警及信息处理,实时了解掌握全市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发展动态,预报,为灾害科学除治和领导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1.监控网络建设。首先,依据济宁市有害生物分布及发生规律的特点,在原有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测报站点布局,围绕重点林业建设工程区、重点生态公益林区、著名风景名胜区等“三区”和主要口岸、重点交通枢纽,建设完善13个市级监测站、18个国有苗圃、9个国有林场和80个乡镇监测点。其次,加强各监测点测报站基础设施建设,配备现代化监测、信息采集仪器设备和交通通信工具。再次,健全和完善省、市、县、乡四级动植物疫情信息报告系统,村级森防员负责观察、调查,镇林业站负责防治,市县级森保站负责预测和预报,各级明确职责,相互协作,确保信息报告系统畅通。

2.监测数据中心。监测数据中心包括数据库专家系统、预警指标体系、监测技术支持系统三个部分。数据库专家系统主要依据对济宁市林业有害生物的调查及长期监控数据,建立各有害生物的灾害模型,并科学设立预警警度,为预警判别提供依据。有害生物预警指标体系从害虫与天敌、寄主情况、气候、防治水平等方面设置预警警源、警兆、警情3个指标层的多个指标。监测技术支持系统是由市、县各级林业局行政主管部门和专家组对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等进行决策,防范和应对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

3.监测技术标准及规章制度建设。为使监测预报行为更加趋于科学、合理、有序,济宁市根据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发生规律和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实际需要,-对《全国主要林业生物灾害调查方法及统计标准》进行了修订,制定了《济宁市主要林业生物灾害调查方法及统计标准》。同时,制定了《济宁市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性和暴发性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

(五)防治减灾体系

按照“属地管理、病虫统防”的理念,建立防治减灾体系,包括由森林医院、森防站、专业化防治公司组成的社会化的防控队伍和布局合理的药剂药械库。实现统筹规划、资源共享、突出重点、分级管理、群防群治、整体推进的防控减灾目标。

1.防治减灾防控队伍。坚持专业人员和群众相结合的方针,建立由森林医院、森防站、专业化防治公司组成的社会化的防治减灾防控队伍。先后成立50人的县级专业防控队伍14个、30人的乡级防控队伍140个,每个行政村建立10人的村级防控专业队。同时,针对专业防控队伍坚持统一技术、统一管理,对防控队伍进行技术培训,做到小灾由村负责组织防治,大灾由乡负责组织联治,逐步建成懂防治、熟设备、善操作的专业防控队伍。

2.防治减灾技术。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治、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采取以生物防治为主,兼顾合理使用化学防治、饵木诱杀、灯光诱杀等综合治理措施。以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为例,2010年繁殖周氏啮小蜂10亿余头,防治面积10万余亩。通过建立济宁市美国白蛾天敌——周氏啮小蜂繁育场与规模化繁育周氏啮小蜂等林业有害生物天敌,大大提高美国白蛾、杨扇舟蛾、杨小舟蛾等主要害虫的生物防治比例,使全市生物天敌防治服务面积达防治面积的60%以上,无公害防治率达85%以上。在防治器械和技术上,力求多样、高效和安全,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和器械,如树干注药技术、飞防技术等,以减少环境污染和节约用水。

3.保障支持系统。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储备物资。2011年全市共投入防控资金2500多万元,其中飞防资金2200多万元,购置药剂130多吨、防治器械-500多台、高枝剪1000多把,建设完善13个药剂药械储备库,确保了防控工作需要。同时,与市内高校曲阜师范大学、济宁学院相协作,建立了防控专家组,为防控提供直接的技术支持和指导。

三、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分析

济宁市有害生物防控体系的建立,强化了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防控行为的有机协调,有效抑制了各类病虫害高发的趋势,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以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为例,生物防治比化学防治每亩平均节省防治费用3元,按2009-2011年防治面积40万亩计算,可节省直接防治费用120万元;每年每亩损失材积生长量0.094-m3,每立方米材积按800元价格计算,挽回因虫害发生的直接经济损失3008万元,两项指标每年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128余万元。初步保守推算,“十一五”期间,年均发生危害40多万亩,受病虫害影响,每亩成林将平均减少0.3立方米的材积,每立方米按800元计算,5年损失8亿元,以每年投入防治资金2000万元计算,增加经济效益7亿元。

(二)社会效益分析

防控体系的建立,有效地控制了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及危害,提高了公民对林业有害生物的认识和防护意识,巩固和发展了造林绿化成果,极大地提升了城市整体竞争力,对于争创全国园林城市、保护外经贸往来、改善招商引资环境、促进旅游开发、保障人民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生态效益分析

以2010年为例,全市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共发生15种,发生面积34.89万亩,较2009年下降21.5%;其中病害13.55万亩,下降6.1%;虫害21.34万亩,下降28.9%。因此,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的建立,对于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保障林业安全生产、巩固绿化成果等起到了积极作用,推动了林业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森林灾害防控范文2

(1.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武汉430200;2.湖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武汉430223)

摘要:构建汉江中下游生态防护林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对于降低该区域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提高无公害防治率、灾害测报准确率、种苗产地检疫率和主要有害生物常发区监测覆盖率以及为汉江中下游地区林业生态建设的健康、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生态防护林;有害生物;防控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S43;S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5)03-0619-04

汉江中下游范围主要包括汉江流域自丹江口水库以下至汉江与长江交汇口河段干流与支流,包括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东西湖区、蔡甸区、襄城区、樊城区、襄州区、南漳县、谷城县、老河口市、宜城市、京山县、沙洋县、钟祥市、孝南区、应城市、安陆市、汉川市、沙市区、荆州区等21个县(市、区)和太子山林管局。该地区现有林地面积890 231 hm2,森林蓄积量38 203446 m3,森林覆盖率23.5%;在现有森林资源中,马尾松面积161 034 hm2,杨树面积188 244 hm2,分别占该区域有林地面积的18.1%和21.1%。人工林多,天然林少,纯林多,混交林少,森林自然防护和修复能力差,极易受到有害生物的危害,是湖北省有害生物发生的重灾区和重点防护区域。加之相邻的宜昌、恩施是松材线虫的疫区,有害生物进入汉江中下游地区的危害性非常大,森防工作十分严峻。由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起的水文变化,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等原因,一些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规律和发生范围都将有所变化,增加了防治难度。因此,构建汉江中下游生态防护林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对于减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对汉江中下游地区带来的不利影响,保障该地区农业稳产高产,维持生态平衡,保护野生动植物栖息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汉江中下游生态防护林有害生物及防控体系现状

1.1汉江中下游生态防护林有害生物现状

目前,汉江中下游地区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有松材线虫、萧氏松茎象、松褐天牛、小蠹虫、鞭角华扁叶蜂、马尾松毛虫、橘大实蝇、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菌、银杏大蚕蛾等。据统计,近几年该地区发生病虫害情况如表1所示,病虫害发生的面积虽有所减少但形势依然严峻,已严重威胁汉江中下游地区森林植物的安全,也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近几年来,随着森林面积的不断增大,加上气候异常等因素,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频率也在逐步加大。汉江中下游地区的江汉平原为了发展生物质能源,营造了较多油茶、黄连木等生物质能源树种,油茶炭疽病、煤病、软腐病、油茶毒蛾、黄连木尺蛾、黄连木种子小蜂等病虫害也相继发生,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又发生了新变化,增加了新内容[1,2]。

十多年前发生的“非典”,前段时间陆续发生的禽流感,以及在湖北潜江等地发生的森林脑膜炎等都是由病毒引起的,而这些病毒都是以森林为栖息地的果子狸、禽类和蜱虫为媒介传染。这些公共安全事件危害的虽然不是森林资源,但对人类和社会的危害更大,影响更恶劣,林业部门需要监测并治理这些生活在森林中的传染媒介。

1.2汉江中下游生态防护林防控体系现状

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见》(2011)别提出,当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主要任务是加强防控体系建设,到2015年,全国基本建成与林业发展相适应的以数据采集、传输、处理等为主要内容的监测预警体系,以风险评估、检疫追溯、除害处理等为主要内容的检疫御灾体系,以应急防控指挥、航空与地面防治、应急防控物资储备等为主要内容的防治减灾体系。虽然近年来在国家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实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国债专项资金建设项目,汉江中下游地区逐步健全和完善了省、市、县三级森林病虫害防治网络和综合防治体系,森防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但是,同当前林业有害生物严重发生的形势相比,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基层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难以达到群防群治的效果,不适应林权制度改革后的社会需求,急需解决和建设,为森林有害生物防治打下坚实的社会和群众基础;②林分结构单一,纯林多,林分自身抵抗病虫害的能力较弱,急需采取营林和增强林分抗逆能力的有效措施,进行林业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③防御体系基础设施相对滞后,无法满足预防工作的实际需要。尤其是在除害处理设施、防治设施上严重不足,缺乏应急防控所必需的物资储备;④监测预防手段落后,防控体系不健全。包括湖北省森防总站在内的各级森防机构的监测技术仍停留在传统的工具和手段上,信息传送体系不够完善,不能及时对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作出准确的预测预报,延误了控制灾情的最佳防治时机。

2汉江中下游生态防护林有害生物防控体系构建的策略

2.1森林健康示范工程建设

通过开展森林健康示范工程,探索森林健康状况的动态监测方法,恢复亚健康和不健康森林的营林措施,积累营林保健的成功经验,示范和辐射带动湖北全省乃至全国的营林技术为基础的森林保健工作,促进森林健康发展,保护生态安全,为汉江中下游地区林业生态建设的健康、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1.1抚育管理工程建设由于汉江中下游地区人工林多,天然林少,纯林多,混交林少,植物群落简单,森林生态系统脆弱,抗病虫害能力差,极易受到有害生物的危害。因而对现有林分进行抚育管理,增强树势,可以有效提高林分病虫害抵抗力,降低林业病虫害的发生。①抚育管理对象。根据2012年该区林业病虫害发生情况,抚育管理对象为病虫害严重发生地区的林分,每个县(市、区)选取100 hm2林地进行抚育管理。具体地点为:谷城县、老河口市、襄州区、樊城区、南漳县、宜城市、钟祥市、京山县、沙洋县、荆州区、沙市区、安陆市、应城市、云梦县、孝南区、汉川市、东西湖区、天门市、潜江市及太子山林管局等地。由于仙桃市和蔡甸区近3年抚育管理良好,林业病虫害发生面积较小,森林健康状况良好,不安排进行抚育管理。②抚育管理技术措施。抚育管理的技术措施包括清理枯死木、病枝,林地耕翻和施肥等。③抚育管理规模。根据初步调查和统计,该区需要进行抚育管理的林分面积为2 000 hm2,其中,谷城县、老河口市、襄州区、樊城区、南漳县、宜城市、钟祥市、京山县、沙洋县、荆州区、沙市区、安陆市、应城市、云梦县、孝南区、汉川市、东西湖区、天门市、潜江市及太子山林管局等地各进行抚育管理林分面积100 hm2。

2.1.2补植补播工程建设补植补播对象为病虫害发生严重,抚育管理后需要进行补植的林分。幼龄林、中龄林补植前对林地进行松土、除草、施肥和修枝;近熟林补植前消除林木上的枯枝和病腐枝。补植树种必须选用与原树种不同的树种,并优先选用阔叶树和当地的乡土树种,补植的林分密度应达到同类生态林树种的密度。补植补播面积为2 000 hm2。仙桃市和蔡甸区林业病虫害面积发生较小,枯死木较少,不进行补植补播,其他每个县(市、区)各补植补播100 hm2林地。

2.1.3杨树林主要病虫害的专项防治工程建设

杨树是汉江中下游重要的防护林和用材林树种,也是受病虫害危害非常严重的树种之一,对杨树产业和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影响,有必要对其中危害严重的林分进行治理,以减少病虫害危害造成的损失,为社会上病虫害防治起到示范作用。防治对象为杨树现有林中受病虫害危害较严重的林分。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内容包括蛀干害虫、食叶害虫和杨树溃疡病的防治。由于这些病虫害危害常常是在一片林分中同时或交替发生,因此需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防治地点包括潜江市、太子山林管局、谷城县、樊城区、南漳县、沙洋县、应城市、孝南区和汉川市,具体防治对象为2012年所监测杨树病虫害危害程度属于重度的林地,每个县(市、区)防治规模最大不超过50 hm2。

2.1.4马尾松林主要病虫害的专项防治工程建设由于马尾松毛虫口积累极容易导致大发生,即使某年某地是轻度发生,如果不采取措施,在当年的下一代或翌年就可能严重发生,甚至爆发成灾,因此,对马尾松毛虫的控制应采取大范围预防的办法,将其控制在经济域值以下。防治马尾松毛虫主要采用布设生物导弹法。生物导弹是以昆虫病毒流行学理论为基础,基于昆虫病毒(N病毒、G病毒、C病毒)所具有的专一、高效、安全三大特色和其在害虫群中易形成病毒流行病为依据,以赤眼蜂为媒介,将高技术处理后的病毒直接通过赤眼蜂传递到马尾松毛虫卵壳表面,吸引初孵幼虫摄食染毒卵壳罹病,并通过种群接触感染,诱发病毒流行,在作物受害之前将害虫控制在防治值以下,达到控制松毛虫的目的,起到事半功倍的防治效果。在所有马尾松毛虫发生区都开展此法防治,防治规模达到3 475 hm2。

2.1.5益鸟招引工程建设为了增加鸟类的数量和种类,充分发挥鸟类消灭害虫、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可以通过人工设置营巢条件,保护和招引益鸟[3]。用悬挂巢箱可以招引山雀、椋鸟、红角鸮、红毛鸲、白眉姬鹟等鸟类。尤其在人工林中,用悬挂巢箱的方法招引大山雀、沼泽山雀来保护森林免受虫害,极为有效。根据各地2012年虫害发生面积情况,在各县(市、区)监测虫害危害程度属于中度和重度发生地段的生态防护林进行治理,每个县(市、区)防治规模最大不超过50 hm2,共800 hm2。在潜江市、太子山林管局、谷城县、老河口市、襄州区、樊城区、南漳县、宜城市、京山县、沙洋县、荆州区、安陆市、应城市、云梦县、孝南区、汉川市等重点防控区,放置鸟巢。规划每公顷挂置9个鸟巢,拟放置鸟巢7 200个。

2.2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见》中强调,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以“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监测预警系统是预防林业有害生物形成灾害,防止蔓延的重要举措,也是制订防灾御灾决策的重要依据。控制有害生物形成灾害,不仅可以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而且在经济方面也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地点可在湖北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总站、天门市、潜江市、仙桃市、太子山林管局、谷城县、老河口市、襄州区、樊城区、南漳县、宜城市、钟祥市、京山县、沙洋县、荆州区、沙市区、安陆市、应城市、云梦县、孝南区、汉川市、东西湖区、蔡甸区共23个单位进行。该体系建设包括:①监测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建设,建设内容包括无人机监测防控服务系统、网络服务系统、通讯系统、多媒体电脑、激光打印机、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扫描仪、太阳能测报灯、多功能GPS、PDA软件、防治信息系统软件、监测调查望远镜、监测调查工具箱、多功能野外调查工具、气象观测仪器;②监测信息处理与系统建设,建设内容包括信息处理系统、数据库软件系统、预测预报软件。

2.3检疫御灾体系建设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无疑将极大地推动汉江中下游地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林业有害生物传播的危险性会越来越大。而汉江中下游地区植物多样性低、生境脆弱,一旦发生灾害,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和恶劣的影响。防止有害物种进入汉江中下游地区,加强森林植物检疫是一项长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4]。建立较为完善的省、地、县三级检疫执法系统,完善检疫基础设施和检疫信息化管理,提高检疫检验和除害处理水平,实现对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的快速准确检测、诊断和除害处理,全面提高检疫执法能力,有效控制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的传播蔓延。

2.3.1危害性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系统建设

该系统建设内容包括检疫检验和除害处理系统、光学聚焦显微图像系统(含软件)、调查采集成套设备(含车及各种辅助设施)、检疫证书专用电脑、票据打印机、电子显微镜、解剖镜、多功能检疫检查取样工具。建设地点为湖北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总站、天门市、潜江市、仙桃市、太子山林管局、襄阳市、荆门市、荆州市、孝感市、武汉市、谷城县、老河口市、襄州区、南漳县、宜城市、钟祥市、京山县、沙洋县、安陆市、应城市、蔡甸区,共21个单位。

2.3.2林业有害生物远程诊断与评估系统建设该系统建设内容包括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评估数据库、视频诊断系统。建设地点为湖北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总站、天门市、太子山林管局、谷城县、老河口市、襄州区、南漳县、宜城市、钟祥市、京山县、沙洋县、荆州区、沙市区、安陆市、应城市、云梦县、孝南区、汉川市、东西湖区、蔡甸区,共20个单位。

2.3.3检疫执法装备建设该系统建设内容包括检疫执法成套设备(含车)、检疫执法专用车。建设地点为湖北鄂林隔离苗圃病虫害防控中心、谷城县、老河口市、襄州区、樊城区、南漳县、宜城市、钟祥市、京山县、沙洋县、荆州区、沙市区、安陆市、应城市、云梦县、孝南区、汉川市、东西湖区、蔡甸区,共19个单位。

2.3.4检疫追溯系统建设该系统建设内容包括检疫信息管理软件、检疫登记配套软件。建设地点为天门市、潜江市、仙桃市、太子山林管局、襄阳市、荆门市、荆州市、孝感市、武汉市、谷城县、老河口市、襄州区、樊城区、南漳县、宜城市、钟祥市、京山县、沙洋县、荆州区、沙市区、安陆市、应城市、云梦县、孝南区、汉川市、东西湖区、蔡甸区,共27个单位。

2.4防治减灾体系建设

强化应急防治指挥系统,加大县级和县级以下基层常规性防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强防治物资储备,提升生物防治能力,全面提高常规防治和应急防治水平为重点,形成“功能齐备、配置合理、运转顺畅、协调高效”的防治减灾体系,有效预防重大危险性和突发性林业生物灾害发生,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5]。

2.4.1地面防治设施设备建设该项建设内容为基础性应急防控成套设备(含专用工具车)、不锈钢弯管烟雾机、太阳能杀虫灯、高压水泵、手持风向风速仪、生物药剂购置、机动喷雾喷粉机、打孔注药机、油锯、高枝剪(高枝锯)、防治专用工具箱、劳保用品。建设地点包括天门市、潜江市、仙桃市、太子山林管局、襄阳市、荆门市、荆州市、孝感市、武汉市、荆州区、沙市区、谷城县、老河口市、襄州区、宜城市、南漳县、樊城区、沙洋县、钟祥市、京山县、孝南区、安陆市、云梦县、应城市、汉川市、东西湖区、蔡甸区、佛子山林场、长寿林场、陈场林场、潜江市林木良种场、东荆林场、熊口林场、东风林场、刘家院林场、赵西垸林场、十里牌林场、大口林场、盘石岭林场,共39个单位。

2.4.2应急防治物资储备库建设按照“突出重点、辐射周边、就近调配、满足急需”的原则,结合该区各县(市、区)分布情况,将该区划分为5大区域,重点建设区域性应急防治物资储备中心,作为省级储备库。建设内容包括配置大型防控成套设备(含运输工具)、不锈钢弯管烟雾机、机动喷雾喷粉机、打孔注药机、诱捕器、药剂购置(3%高渗苯氧威乳油、10%阿维·除虫脲、1.2%苦·烟乳油)。土建部分:建设应急防治物资储备库建筑面积1 000 m2,结构为砖混结构,其中每个物资储备库200 m2。建设地点为湖北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总站、襄阳市、荆门市、天门市和武汉市,共5个单位。

2.5服务保障体系建设

2.5.1区域性防控服务中心建设天门市、潜江市、仙桃市三地林分多分布在道路、河流、渠道两旁和农田林网等,且树种较为单一,生境脆弱,人为干扰大,极易受到病虫害危害和传播。因此,在天门市建设区域性防控服务中心,对三地林业有害生物进行实时防控,进行联防联治,实现三市之间数据的快速传递、图像实时传输、人员合理调配,在发现病虫害时及时治理,全面提高三地有害生物防治能力。建设内容包括指挥调度车载成套设备、调度指挥视频会议通讯系统、监测预警视频监控系统。

2.5.2科技支撑系统建设在“十二五”期间,湖北省开展春尺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木本粮油树种林业有害生物的无公害防控技术研究、杨树溃疡病流行规律及控制技术研究、杨树烂皮病发生特点与控制技术研究、湖北省林业主要外来有害生物预警及生态调控关键技术研究等多项防治技术研究,已有所成果。针对汉江中下游病虫害发生情况,可由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保护研究所牵头开展杨树溃疡病流行规律及控制技术研究、杨树烂皮病发生特点与控制技术研究和湖北省林业主要外来有害生物预警及生态调控关键技术研究等3项研究并进行技术推广。

2.5.3网络森林医院综合服务系统建设该系统建设内容包括建设网络森林医院、建立专家档案库、并对数据库维护及更新。其中,数据库维护与更新每年一次,共3年。建设地点为湖北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总站、天门市、太子山林管局、谷城县、老河口市、襄州区、南漳县、宜城市、钟祥市、京山县、沙洋县、荆州区、沙市区、安陆市、应城市、云梦县、孝南区、汉川市、东西湖区和蔡甸区,共20个单位。

3结语

通过汉江中下游生态防护林有害生物防控体系的构建,可全面提升汉江中下游地区森林病虫害动态监测能力和技术水平,森林病虫害监测预警水平,林业有害生物风险评估、信息管理、应用和研究水平;促进林分抵御病虫害和自我修复能力,能有效控制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的入侵,扭转汉江中下游地区林业有害生物的高发态势,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损失,基本实现森林病虫害的可持续控制。从而达到保护该区域生态和国土安全、林业经济贸易安全、森林食品安全的目的,为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协调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新枝,陈

亮,王海东,等.湖北省林业有害生物社会化防治现状及发展对策[J]. 湖北林业科技,2013(1):66-68.

[2] 高发祥,闵永发,陶惠萍,等.湖北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现状与防治对策[J]. 中国森林病虫,2006(4):42-44.

[3] 宋建英,杨君.福建省森林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控制[J].林业资源管理,1999(4):22-25.

森林灾害防控范文3

关键词:气候变化;森林灾害;法律防治

中图分类号:F84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2-0051-02

在研究如何应对气候变暖的过程中,森林生态系统起到了不可或缺甚至是中流砥柱的作用,尤其是利用森林碳汇应对气候变暖是一个关键措施。然而,由于森林是一个极易遭受气候变化等自然灾害侵袭和意外事故影响的生态系统,气候变化必将对森林灾害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带来严重的影响。

森林灾害是世界七大自然灾害之一。森林灾害主要是指由于自然变异或者人为因素引发的,并对森林资源的正常发育或者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破坏或者损失,进而给林业产业造成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的自然现象及人类行为。[1]研究已经表明全球气候变化特别是CO2浓度增加和温度升高的情况下,森林生态系统将受到严重的破坏,系统结构、空间格局、组织成分、分布范围以及系统生产力等都将发生变化。此外,气候变化还会使得部分物种的适生面积扩大,种群迅速扩张,一些生态系统出现干旱的频率加大,荒漠化加重,脆弱性增加等等。[2]森林是对气候变化比较敏感的一类物种,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气候变化将导致森林灾害风险的增加。

一、气候变化现状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当今全球普遍关注的国际化问题。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问题就引起了国际各界政府、社会组织和科学机构的高度重视。众所周知,导致气候变暖的关键因素就是大气中CO2浓度的增加。相关研究成果显示,全球大气CO2的浓度已从19世纪60年代以来的280μmol/L增长到了现在的387μmol/L。并且,近十年大气中CO2的浓度仍以4%的速度增长,到2050年以后,大气中CO2的浓度将会是现在的两倍。[3]因此,随着气温升高,温室效应的加剧,气候变暖和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的趋势将会长期存在。

二、气候变化对森林灾害的影响

(一)气候变化对森林生物灾害的影响

森林生物灾害主要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表述,即森林病虫害和森林鼠害。据普查,我国森林年均病虫害发生面积为934万hm2,超过年人工造林面积,直接导致经济损失和生态价值损失达880(亿元/a)。全国森林鼠害的年均面积约为150万hm2,其中以西部地区最为严重。[4]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森林灾害发生面积最大,损失最为严重的国家。在新的气候背景下,气候变暖将进一步加剧森林生物灾害的严峻性。

1.气候变化使有害生物的繁殖速率增加,种群快速增长

温度对生物的繁殖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气候变暖,森林有效积温增加,许多森林害虫的生理过程、发育周期将大大提前,繁殖速率、适应能力和存活率也大大提高,从而导致世代数和群密度增大,种群快速增长。

2.气候变化使病虫害的适生区域扩大,危害程度加重

全球气候变化对森林病虫害的分布区系和危害范围有着重要的影响。气候变暖使森林害虫的越冬代北移,越冬基地增加,迁徙范围扩大,从而大大的拓宽森林有害生物的适生区域,主要呈现出向高海拔和两极方向扩展,区系分布由南向北变迁的整体趋势。[5]

3.气候变化缩短病虫害的发生周期,增大发生频率

随着气候变暖,森林植被的物候期也在发生着相应的改变。由于有效积温增加,许多昆虫的物候期提前,从而导致世代数目增加,病虫害的发生周期缩短。例如天幕毛虫的发生周期一般为14或15年,但近些年曾于1971年、1985年、1995年在牡丹江,1965年、1974年、1984年、2002年在吉林白城相继爆发;安徽的潜山马尾松毛虫1973年以前爆发周期为10年,1973年以后则为3-5年。[6]由此可见,气候变化使得许多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周期缩短,发生频率加大,进而导致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水平严重下降,抗灾能力大幅降低。

4.气候变化使森林鼠害面积明显增加,危害程度严重加剧

我国森林鼠害主要发生在生态脆弱区,以内蒙古林区以及西部干旱地区最为严重,每年发生约66万hm2以上。[7]随着气候变暖,新的环境对老鼠的存活和繁殖提供了更为适宜的条件,活跃期延长,加之当前人们对综合治理鼠害的疏忽,使得老鼠大量繁衍和种群密度急速增加,鼠害的危害程度将远远胜于过去。

(二)气候变化对森林非生物灾害的影响

1.对森林火灾的影响

森林火灾的发生是火源、可燃物、气象等环境因子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气象因素是导致森林火灾发生的关键因子之一。气候变化对自然林火影响的范围、 程度和频率取决于森林经营历史、干旱频率及程度、病虫害爆发以及其他因素等。气候变化对森林火灾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气温升高,降水减少,蒸发加大,地被植物干燥,高温、干旱、大风等极端气候的频率和发生强度加大,从而森林火险等级和森林火灾发生的频率将明显提高;[7]其次,森林植被的种群组成和分布区域改变,使森林火灾的发生与蔓延呈现出一定的时空规律性;再次,气候变化导致病虫害的频发,促进了可燃物条件的形成,加剧了极端高温干旱区火灾频率及特大火灾的可能性;并且,由于火源分布、气象条件和可燃物的分布改变,林火的发生的准周期也将发生明显的波动,并逐渐呈现出缩短的变化。[8]

2.对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的森林气象灾害主要有冻灾、雪灾、风灾、旱灾、洪涝、雹灾、高温等。其中冰雪、洪涝等灾害又会进一步的引发水土流失、流泥石、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或者火灾的发生。例如2008年,我国南方发生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导致林木大批折断受损,并且地表可燃物大量增加,平均地表可燃物载量超过50(t/hm2),严重超过高强度大火的标准30(t/hm2)。[9]1987年的大兴安岭森林大火也是由于长期干旱引发的。目前,气候变暖导致的旱灾是我国影响面最广的气象灾害,并且还常出现多种灾害复合叠加的现象。

三、关于森林灾害的法律防治

(一)加快完善森林灾害法律防治体系的必要性

在气候变化凸显的今天,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环境方针为指导,从生态、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加快建立切实可行的森林灾害法律保障制度,完善森林灾害法律防治体系,不仅有利于推动和实现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对于防止气候变暖也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首先,就环境保护而言,在应对气候变化历程中,森林对减缓气候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森林碳汇功能,是减缓气候变暖的关键措施。应对气候变化,森林资源是主力;其次,就推进经济发展而言,气候变化将增加林业灾害的易发性和频发性,从而增大林业产业的风险,保护森林是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再次,就森林生态系统的自身特点而言,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森林破坏在规模和程度上都会有一定的扩展,然而森林生态系统一旦遭到破坏,其恢复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控制森林灾害的发生是维护森林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方面;最后,就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体制而言,我国的森林灾害防治法律机制严重滞后,不够完善,在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加快完善森林灾害法律保障机制的步伐,是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关于森林灾害法律防治的几点建议

1.将森林灾害法律防治与应对气候变化有机结合

森林灾害的频发与气候变化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森林灾害法律防治体系应该把灾害防治与气候变化结合起来。一方面,把防治森林灾害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制定森林灾害防治的政策规划和开展的法律活动中,把气候变化因素考虑进去,跳出为防治而防治的定势;另一方面,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防治森林灾害的战略行动,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主动性和紧迫性。其中,减缓和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个主要方面,减缓气候变化与森林灾害防治的结合就是:制定并完善相应的森林保护法律法规,加大人工造林力度,充分利用森林资源的碳汇功能来减缓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与森林灾害防治的结合就是:在更好的掌握气候变化形势的情况下,制定切实可行的森林灾害防治政策,完善森林灾害防治机构的建设,加强森林灾害应急系统的构建,开展适应气候变化的森林资源培训和宣传工作。

2.完善森林灾害防治法律法规体系

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灾害的发生往往出现新型灾害、复合型灾害、次生灾害或者衍生灾害跨区域发生或一起并发的现象,针对常规森林灾害制定的的单行法现和政策制度已严重滞后。亟需制定综合性的防灾治灾法或以森林保护法为统帅,再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森林灾害制定更加具体、实施性强的单行法规,从灾害的预防、监测、预警、应急处置、风险管理、恢复重建、救济救助等各层面都做出具体规范,并在防灾治灾的各个环节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体化要求。

3.健全森林灾害地方管理体制,确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森林灾害管理体制层次比较广泛化,不够具体细致,以致无法应对新的森林灾害防治局面。因此,在各级政府设立由政府统一领导,综合协调政府各相关部门的专门机构,根据灾害发生的等级和特征,形成同一灾害区域多个地方政府参与的联合防控机制,协调建立森林灾害跨区域防治的检测预警系统,实施资源和信息共享、应急响应联动等措施。

4.加强森林灾害的防治能力建设和法律救助机制

以法律手段为保障,高效运行救助机制是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新的森林灾害风险的重要环节。由于森林灾害后果严重,需要建立森林灾害风险分担和转移机制,通过金融、保险等多元化机制实现森林灾害的经济补偿和损失转移分担,如生态补偿政策,森林保险制度和建立专门的森林灾害保障基金等。风险分担机制应与森林救济、产业恢复等减灾和适应手段相结合。此外,还可以进一步探索社会化的捐赠救助基金体制,充分的发挥公益慈善机构在森林灾害保障中的作用,拓宽救助资金的来源和渠道,充分基层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的联合防御、救助发挥的作用,弥补政府救助的不足。

参考文献:

[1] 魏书精,孙 龙,魏书威,胡海请.气候变化对森林灾害的影响及防控策略[J].灾害学,2013(4):37-38.

[2] 张文勤,纪成俭,王文烂,等.福建省森林灾害的发生情况与主要成因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2001(3):175-178.

[3] 李艳丽.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初探[J].灾害学,2004,19(2):87-91.

[4] 李剑泉,李智勇,易浩若.森林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0(4):35-38.

[5] 赵铁良,耿海东,张旭东,等.气温变化对我国森林病虫害的影响[J].中国森林病虫,2003(3):29-32.

[6] 谢 晨,赵 萱,王 赛,袁 梅.气候变化对森林和林业的影响及适应性政策选择——基于全球和我国的相关研究进展[J].林业经济,2010(6)96-102.

森林灾害防控范文4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检疫防治;现状;发展思考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5)04-0141-02

1引言

林业有害生物危害又被称为“无烟的森林火灾”,全国年均发生面积1.75亿亩,占林业灾害面积的50%多,每年造成的直接损失和生态价值损失达1100亿[1]。近年来,无锡市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方针[2],采取物理、化学、人工、生物防治、林相改造等防控技术体系,极大降低了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但今后一个时期,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将进入新的高发期,防控对象越来越复杂,防治任务越来越繁重,且防范要求越来越高。

2无锡市林业有害生物检疫防治现状

虽然无锡市松材线虫病防控连续多年取得发病面积、病死数量“双下降”的显著成绩,但林业有害生物检疫防治与先进地区、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表现为一是林检机构不健全,专职机构只有市本级。全市持林检员证人数36人,专兼职从事林检工作的只有10多人。除市本级和宜兴市、江阴市外,都无专职的林检工作人员,极少有专职林检人员的乡镇、林杨,对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了不利影响。二是检疫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方法、途径、措施简单,有的林检部门还没有必要的检测仪器、设备设施。三是检疫性病虫防控难度日益增大。松材线虫病在无锡市已发生20多年,有厌战、疲战心结。病源天牛自然扩散,产生新疫情点的隐患始终存在,减少乡镇级疫点数的难度大。美国白蛾为多食性害虫,对多种林木、果树、农作物和野生植物都可造成危害。其各虫态可随货物借助交通工具传播。美国白蛾2010年入侵江苏省以来,疫区数每年增加。国家林业局公告(2014第4号)江苏省的疫区数26个,2015年又有增加。美国白蛾随时都会发生,防控难度极大。四是行政推动有待进一步加强。按照《森林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防控实行“双线”负责制,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共同担负着落实资金、采取措施、组织实施,确保高质量按期完成任务的责任。《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森木病虫害防治的责任主体。当前及今后景观生态林防控重大病虫害的行政推动有待进一步加强。

3无锡市林业有害生物检疫防治的发展

思考

3.1实施检疫告知,科学制定方案

近年来,对辖区内的苗木生产经营、木材加工利用企业的地址、法人、生产经营规模、苗木或木材原料来源、出圃苗木或加工制品主要去向等基本信息实施检疫备案登记,并向企业送达《林业植物检疫事项告知书》,告知植物检疫政策法规的相关规定、有关处罚条款、申请检疫的程序、检疫机构地址和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等。市林检站发出了多份松材线虫病《限期除治通知书》。市、县(市、区)两级高度重视常发林业有害生物的预防工作,发挥测报点职能,实时监测,掌握虫害病情发生情况,制定防治方案。

3.2严格检疫执法,加强疫情防控

每年针对性地集中开展检疫执法专项行动,进一步推进检疫执法检查常态化,严厉查处与打击检疫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对木材加工利用企业、种苗繁育单位、种苗花木市场、涉木物流场所等的检疫检查,尤其是加大对松材线虫病疫区的木材加工利用企业和苗木繁育场圃的检疫执法力度,坚决杜绝疫情的扩散;逐步建立和完善检疫案件的举报奖励制度、报告制度和告知制度,公开检疫违法违规行为的举报途径和奖励办法。

3.3突出防治重点,强化专业防治

无锡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对象主要是松材线虫病、杨树等阔叶林的食叶害虫和蛀干、枝干害虫及病害、经济林果病虫害。全市确定了病虫害防控的重点区域和重点片林,积极组织防治专业公司、专业队、合作社展开

立体化防治。2014年在全市范围内引进释放生物天敌(花绒寄甲为主)300多万头,释放量、释放地点、树种继续增加,其中3个松材线虫病疫区释放250多万头,松树上应用占70%。宜兴市、江阴市加大了树干注射防治虫灾的力度。宜兴市在杨树林上大力推行树干注射防食叶害虫,面积比上一年翻倍;推行的树干注药保护景观松林,取得较好成效。

3.4加强能力建设,提升检防水平

(1)加强基础设施和制度建设。充分发挥森检实验室和各测报点的作用,及时配备仪器设备,以实现病虫测报工作的信息化和时效化,达到现代化测报体系的要求。建立林业植物检疫责任追溯制度:结合林业植物检疫追溯信息系统,建立健全林业植物及其产品的生产、调运、检疫监管等信息的数字档案;在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及引种检疫过程中对检疫合格的林业植物及其产品加施检疫标签;利用林业植物检疫追溯信息系统,对加施标签的林业植物及其产品进行跟踪,对携带有害生物的林业植物及其产品进行溯源[3]。

(2)加强与横向单位的联动,提高检疫防控的水平。倡行和健全3省(江浙皖)7县(市)松材线虫病联防联治机制。密切与园林、出入镜管理部门的联系。主动联络市绿化管理站、各林木管护单位,做到信息共享,相互协作、协助、协同保护景观生态林、古树名木。联同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做好益鸟、益虫、有益动物的保护工作。容忍出现的有虫无灾、有病无害的情况。积极探索用无人机防控林业有害生物。

(3)加强检疫队伍建设,提升自身业务能力。针对林检工作专业性强,涉及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多,对检疫队伍进行培训、学习,及时收集、掌握和应用各种林检标准、规程,借鉴和利用新技能、新器具、新方法、新药剂等用于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控上。推荐主要林木品种主要病虫害的主体防治技术,兼顾社会生态效益和经济成本,发展推进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潘宏阳.我国森林病虫害预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森林病虫,2002,21(1):42~47.

森林灾害防控范文5

去年9月,我县林业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松突圆蚧系统监测和专项调查核实,发现松突圆蚧已经自然传播入侵我县。疫情发生区主要分布在九连山(林场、保护区)、杨村镇、武当镇(含棋棠山林场小河背)三个乡镇。有虫面积为36000亩,均为轻度发生。

由于松突圆蚧的自然传播入侵速率主要与寄主、天敌和气候条件等有关。目前我县53万多亩广阔的松林,已构成自然传播的基础条件;松突圆蚧的天敌种群少且数量短期内还不能达到峰值,难以抑制松突圆蚧种群数量的发展。从气候条件分析,与广东相近的环境条件已具备松突圆蚧自然传播条件。从松突圆蚧实际自然传播情况分析,年传播扩展速率可达10—20公里。综合上述有关因素预警,若不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预计三年内自然传播的松突圆蚧发生面积将达到30万亩以上,预计导致10万亩松林重度成灾。从松突圆蚧入侵危害的后果来看,松树连续二、三年受害后,可造成成片林木死亡。因此,松突圆蚧一旦扩散蔓延,必将导致全县松林生态系统严重破坏,给林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并严重影响我县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进程。实施松突圆蚧预防除治工作对于巩固造林绿化成果,保护森林资源,保障我县经济发展和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工作目标

开展松突圆蚧的预防和除治是保护松林生态的需要,各地要有力实施本方案,及时控制、压缩疫情。力争不出现重度以上的疫情。疫情发生区的阔叶树混交比例应达到30%以上;到“十一五”期末,疫情新增面积不超过20万亩,疫情得到控制。

三、工作内容

(一)监测预警

1、监测点布局。全县行政区域内松林分布区均列入监测范围。根据疫情发生区加密布设,预防区合理布设的原则,按照每个监测点数量(密度)应达到1—3万亩松林面积的要求,兼顾监测工作量,全县共建立50个监测预报点。

2、监测方法。九连山(林场、保护区)、杨村镇、武当镇在执行《国家级森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松突圆蚧监测、预测预报办法(试行)》的基础上,每月开展疫情动态调查。

其他乡(镇、场、管委会)监测方法适用《国家级森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松突圆蚧监测、预测预报办法(试行)》。

3、风险性评估。按《国家级森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松突圆蚧监测、预测预报办法(试行)》实施调查后,由县林业局及时组织专家进行疫情风险性分析。提出疫情风险性评估报告和防控决策,及时向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和县人民政府报告。

4、报告制度。由各乡(镇、场、管委会)组织人员,集中时间和力量,突击抓好松突圆蚧的专项调查工作,于5月中旬前形成调查报告并附松林分布图(含灾情分布图)报送县林业局。实行每月“零报告”制度。按规定格式和要求向县森防站报送疫情动态。

(二)检疫封锁

1、检疫封锁。由县森防站负责,履行检疫工作职能,规范松类加工单位行为,每月对有关松类加工单位进行现场检疫和进行检疫除害处理。

2、检疫检查。由县横岗木材检查站履行检疫检查职能,严禁带有“两蚧”的湿地松、火炬松、马尾松等松属植物的苗木、接穗、新生球果、针叶束和带疫情的原木、小径材、薪水炭材等传入或传出。

3、疫木监管。由县林业局负责,按规定严禁采伐松类商品材。因除治需要更新采伐松树,须按有关规定程序批准后,由县森防站和上级检疫机构实行全过程监管。采伐的松木,全部剥皮处理,采伐剩余物就地销毁。

(三)疫情除治

1、营林技术。对中度以上的松树、濒死木和衰弱木全面进行块状采伐。原木就地剥皮,剩余物销毁。对轻度以上发生的松树进行适度修枝,所有修剪的枝条和剩余物就地销毁。采伐后当年内补植乡土树种(禁止补植松类树种)。疫情发生区五年后阔叶树比例不少于30%,疫情重度发生区阔叶树比例达到50%,加速形成自然屏障。

2、无公害农药防治技术。根据生产和自然保护区需要,积极开展无公害农药的防治试验。筛选防效高,无公害的应急农药,提高科学防治水平。

3、生物防治技术。重点开展观测和繁育天敌。进一步观测本地寄生蜂、瓢虫科等天敌,确认具体天敌种类后,开展繁育试验和推广应用,加速提高松林的防御和自控功能。

4、联防联治。为加强防范松突圆蚧疫情扩散蔓延,建立健全松突圆蚧等重大外来有害生物联防联治组织。加强疫情动态信息、预防和除治经验等交流,确保疫情及时发现和科学防控。

四、保障机制

(一)组织机构

县松材线虫等重大外来生物灾害预防和除治工作指挥部应负责指挥全县松突圆蚧预防和除治工作。指挥部组成人员详见龙府办字[]60号《关于成立县松材线虫病等重大外来生物灾害预防和除治工作指挥部的通知》,组成成员单位职责详见龙府发号《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县松材线虫病等重大外来生物灾害预防和除治工作应急预案的通知》,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详见龙府办字[2006]13号《关于印发县松突圆蚧预防和除治应急预案的通知》。各乡(镇、场、管委会)应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切实加强辖区内松突圆蚧防控工作,并明确各职能部门职责,及时解决防控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尤其是经费投入和劳力组织应给予保障。

(二)技术支撑

由国家、省、市林业部门提供监测、除治等技术指导。县林业局应组织开展松突圆蚧多学科疫情防控技术攻关。聘请高等院校、生产单位等有关专家,承担相关科技攻关课题或项目,增加防控技术储备量。

(三)防治专业队伍

以县森林防火专业队为基础,组建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专业队,由县林业局负责,落实职能、强化技术培训,加强实战演练,保障防控工作的正常运行。

(四)物资和经费筹措

由县林业局负责,根据应急预案等有关规定,筹措救灾经费和物资。并根据疫情发生特点,储备适量的药剂、药械及其它物资。同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制定松突圆蚧工程防治方案,争取国家项目和资金的支持。

(五)防治能力体系

建立县、乡两级监测预警体系、检疫御灾体系和防治减灾体系。加强县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建设,落实人员和职责,完善基础设施,提高防治能力。

森林灾害防控范文6

1自然条件

海晏县地处北纬36°44''''-37°37'''',东经100°23''''-106°20'''',东西宽85.7km,南北长102.21km,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绝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000m以上。气候为高原大陆性气候,具有气温低、降水少、季节变化大,蒸发强烈、日照长、辐射强、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年均气温不足-0.2℃-0.8℃,最暖月平均气温12℃,最冷月-14℃。年均降水量270-350mm,夏季占63%。年蒸发量1580-1700mm,集水面积5938km2,常年平均径流量17亿m3。土壤类型主要有风沙土、栗钙土、黑栗钙土和高山草甸土。

2林业资源情况

海晏县现有土地总面积444627hm2,林业用地面积149653hm2,其中:有林地面积320hm2,灌木林地面积38846hm2,苗圃地33hm2,未成林造林地面积12993hm2,宜林地面积94433hm2,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8%。

3林业有害生物主要种类及发生现状

3.1主要种类根据2006年林业有害生物调查资料,我县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种类有十几种。危害较严重的病害主要有2种,虫害以食叶型害虫为主,有4种,鼠害2种。(见表1)

3.2发生现状近几年,随着我县各大工程和人工造林面积的不断增加,特别是单一树种纯林造林的增加,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不断增加,危害也加剧,防治难度也加大。自2008年至2011年林业有害生物年均发生面积达4938m2。其中病害发生面积46hm2,虫害发生面积3798hm2,鼠害发生面积1094hm2。

4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主要原因

4.1环境条件恶劣由于受干旱、寒冷的气候影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多数林地缺少浇水条件,使一些树木生长不良,树势减弱,对外来有害生物侵袭抵御能力差,给有害生物的危害和蔓延创造了有利条件。

4.2树种单一适宜本土的树种过于单一,造林结构简单,生物多样性差,生态系统不健康,群落对有害生物入侵调节自控能力低。因此,有害生物一旦传入,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造成大面积的暴发。

4.3管理粗放管理意识不强,重造轻管,干旱时即便有条件的地方也很少浇水,树下杂草丛生,放牧家畜咬啃,冬秋野火浇草殃及树木,病虫害发生时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控制,缺乏防治有害生物的主动性。

4.4防治技术力量薄弱我县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起步较晚,专业人员少,加之防治资金投入少,基础设施不完善,防治技术力量薄弱,新技术研究和现有科研成果推广力度不够。测报、检疫、防治等环节未达到最佳运作管理模式和协调均衡发展。

5防治工作的意义

5.1巩固造林成果近几年,随着生态环境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县人工造林面积不断扩大,森林病虫害诱发因素也随着增多。抓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不但对于巩固造林绿化成果,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对于减少森林资源损失、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2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加快林业发展、改善生态状况的要求越来越迫切。青海湖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的生态环境状况尤为重要。为改善青海湖生态环境,保护青海湖资源,近年来我县先后采取退耕还林、人工造林、工程固沙、沙区封育、天然林保护等措施,使青海湖流域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局部得到改善,但总体恶化的局面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森林做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涵养水源、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净化空气、改善气候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作用,是其他任何系统所无法替代的。因此,营造健康的森林资源对维护青海湖的生态环境及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我县生态环境的好转,将形成一条坚固的绿色屏障,保护西宁的生态安全。气候的好转将减少灾害性天气的发生,改善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防风固沙林面积的增加,将有效阻止沙砾向青海湖的堆积。因此,加强环湖地区森林病虫害防治体系建设,全面提高森林病虫害的防灾、御灾和减灾能力,对于保护青海湖资源意义深远。

5.3有利于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自古以来,森林病虫害是"不冒烟的森林火灾",是林业三大灾害之一。不仅具有水灾、火灾那样严重的危害性和毁灭性,还具有生物灾害的特殊性和治理上的长期性、艰巨性。森林病虫害防治是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林业生产的全过程,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在保护现有森林资源,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6防控对策和措施

6.1加大苗木检疫,严防危险性病虫入侵加强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严防带疫苗木进入造林区。严禁从松材线虫病等疫区调运苗木,严格执行查验“两证一签”制度,彻底杜绝有害生物随着苗木传入。

6.2加强监测预警监测工作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的基础,按照“全面监测,及时预警,力求准确,全程服务”的总体要求,要建立健全有害生物监控测报体系,对造林集中分布区和重点地块要设立常年监测点,布设标准地,定时、定期、确定专人负责。准确掌握有害生物的发生危害情况,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防控。

6.3加大新科技推广,改进防治手段为保护好三江源头环境,维护青海湖地区生态安全,环境保护具有特殊的意义。必须要牢固树立绿色防治、环保防治的理念,积极探索和使用新技术,认真遵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大力推广应用环境友好型药剂,严格使用假冒伪劣药剂,推进无公害防治,鼓励生物防治,开展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试验。

6.3.1加强无公害为主的防控措施在开展重点防控工作中,要推行无公害防治措施,以营林措施为基础,生物防控为根本,生物和人工防控等无公害措施为主要手段,突出天敌和生物制剂使用,减少或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保障高原森林资源和生态系统安全。

6.3.2抚育管理抚育管理主要加强早期预防和养护管理,造林时根据立地条件选择树种,做到适地适树,合理配置树种。采用良种壮苗,营造混交林,避免大规模的纯林设计。如杨树烂皮病和杨柳小卷蛾的防治,要早期预防养护,对长势差的植株应及时浇水、施肥、松土除草,提高植物自身的抗病能力,并结合秋冬季修剪,除去染病虫的枝条,减少病虫入侵,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