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筑市场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筑市场研究范文1
就其研究采取具体措施,旨在规范建筑劳务市场秩序,使其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筑劳务市场;治理;措施
The construction labor market governance
Wang Jian,Sun Wen-jian
(Nan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Nanjing Jiangsu 211816)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labor market problems, from a financial, legal, market, rural migrant workers in four aspects analyzes reasons, and then the research to take specific measures, is to regulate the market order of building services, make its healthy development.
【Key words】Construction labor market;Governance;Measure
1. 序言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的改革和开放,建筑业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层和劳务层的“两层分离”,开始出现建筑二级市场建筑劳务市场。同时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建筑劳务市场已有的长足的进步和健康稳定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我国建筑企业推进施工作业劳务分包的进度相对滞后,“包工头”带队仍是建筑劳务的主要形式,施工作业使用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或个人的情况较为普遍,二级及二级以下资质企业的施工作业仍使用零散劳务班组。由此引发的问题诸如市场公平竞争、施工质量、安全生产、劳务权益保护等关系到社会和谐与稳定等方面的问题仍普遍存在。政府虽然强制规定劳务分包必须以劳务企业形式交易,但仍然存在通过 “挂靠”等方式维持实质上的“包工头”交易模式。
2. 建筑劳务市场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财务经济因素影响。
非正规组织的劳务分包队伍的农民工机会成本比较低,而且没有注册成本和税收的压力,施工成本低廉且具有机制灵活如利润分配机制便于调动积极性、财务机制灵活便于寻租。其管理结构简单、管理层次少,包工头负责组织施工、农民工负责施工建设,不会给今后施工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负担。而成建制劳务企业的支出成本要高很多,成立劳务企业的成本往往较大,具体包括:(1)注册成本,缴纳注册费和手续费。按照现行规定,木工、砌工、石制、钢筋、混凝土、油漆、抹灰等作业分包企业资质的标准都规定注册资金在30万元以上。(2)运作成本,一旦成立就必须付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如购买必要的劳保、安全设备,支付劳务工资、日常开支。(3)税收成本:按照规定总承包企业已经按照工程总额交纳了营业税了,但成立劳务企业责任要缴纳营业税,劳务企业承受着双重税赋负担。(4)其他成本:按照建设部有关规定,劳务企业要支付劳务人员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成立工会组织要支付会费、活动经费等。总之成立成建制劳务企业的净收益要远远小于包工头劳务制度的净收益。效率高于保障的价值取向,使得工程建设业主在发包工程时,必然在事实上将低标价列为评标的首选条件,项目业主的这一需求,通过利益链传递给在同样价值取向支配下己经具有最大限度降低成本意愿的中标人。其结果是,工程承包人在其技术、管理能力所及的范围内降低成本的效果已经不能满足需要,迫使企业超越法律和制度的限制,寻求低成本竞争途径,从而为“包工头”交易模式打开了广阔的空间。
2.2 法律法规的不健全。
《建筑法》中规定“工程主体结构必须由总承包企业自己完成”,但从1984年开始的基于“项目法施工”的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层和劳务层的“两层分离”,企业往往只保留少数技术型、管理型的工人,企业本身没有能进行主体施工的劳务人员,绝大多数实际的现场操作都是由企业外部的劳务来承担,这就造成一些外来劳务分包队伍与施工总承包企业紧密协作形成较为牢固的内部分包的依附关系。而这些为大型施工总承包企业提供建筑劳务作业人员的建筑劳务企业,为了追求最大利润,偷税漏税,他们又不愿意申请营业执照和领取劳务资质。这就造成建筑劳务市场存在许多没有资质,没有执照的劳务分包队伍。同时由于他们和施工总承包企业关系密切,且有多年的工作关系,其自身的施工质量有保证,深受施工总承包企业的青睐。
2.3 市场监管机制缺乏。
由于推行建筑劳务分包制度的时间较短,业内各方认识不到位,仍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总包,轻劳务”的观念,忽视了对建筑劳务分包管理的政策宣传、引导和研究。各地有形建筑市场服务范围仅涵盖建设工程承发包,对劳务包监管服务比较缺失。加之,国家对劳务作业分包仅停留在劳务分包企业资质管理层面,如2007年6月26日建设部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第159号令)规定“施工总承包企业可以对所承接的施工总承包工程内各专业工程全部自行施工,也可以将专业工程或劳务作业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承包企业或劳务分包企业”。劳务分包缺乏明确强制性的法规政策依据,各项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劳务分包市场的培育发展滞后。我国的《招标投标法》以及建设部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中并没有规定劳务分包必须采用招标的形式。这就造成许多劳务分包合同都是进行私下协商和签订的。施工总承包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和其他方面原因不会考察对方的企业资质有否,而由于是私下交易,作为市场监管机构的相关部门也无法进行干预,这就造成许多非正规的劳务分包队伍在市场存在。
2.4 农民工自身。
我国的农民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农民户口,但他们又从事着非农产业的工作;他们生活在城市,但又不能完全融入城市的生活。从传统意义上讲,他们既不是真正的农民,也不是真正的工人。特别是很多农民工都是从事农业作业的农民,只是在农闲时节进城进行工作,来增加一些额外收入,由于其工作时间短,经济性明确所以这些农民工不愿进一些既要浪费时间又要浪费金钱进行培训的正规的劳务分包企业,而是靠血缘、地缘、人缘“三缘”关系进城务工,自然而然的进入包工头散兵游勇式的用工中。促进了包工头式用工的泛滥,转包、挂靠、违法分包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大量出现。
3. 规范建筑劳务市场健康发展的措施:
3.1 扶持劳务分包企业发展。
成建制劳务企业制度的建立需要政策的倾斜与支撑。由前面分析得出,其他雇用模式向成建制劳务企业转化的关键在于缺乏经济原动力。为此,行政主管部门应制订相应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其他非制度化形态向制度化形态的转变。降低成建制劳务企业的准入门槛,降低其成本费用,具体说如降低企业注册资金、消除总承包企业与劳务分包企业双重上缴营业税的问题、财务制度应允许劳务企业留有一定比例的“活动空间”,在税收扶植、减免行政管理费、工程发包等诸多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当然这需要建设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税务部门的积极配合,尽量降低成建制劳务企业的成本,增加其净收益,让劳务企业有利可图。为劳务企业制度建立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3.2 健全配套法规,建立良好的制度环境。
应制定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符合实际、竞争有序的分包格局的一系列法规和规章,使市场准入界定、分包交易、劳务合同管理、劳动用工合同规范以及劳务培训制度、待证上岗制度等有法可依。对有关现行法律法规进行适时适当的修改,如《建筑法》规定:“总承包企业必须自身完成工程主体结构”等条款作出修改,促进大中型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尽快向管理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企业转型,尽快剥离企业所属的和依附挂靠的劳务分包队伍,引导其向成建制劳务企业转化,以独立法人和市场主体参与劳务分包市场的竞争。
3.3 加强对建筑劳务市场的监管。
建立劳务分包有形交易市场, 从规范总包企业工程分包管理入手, 制定建设工程分包市场准入管理办法, 明确分包工程交易规则, 为建设工程总分包提供交易场所和信息平台, 使工程分包交易进入有形建筑市场。有形交易市场的主要功能应包括: 分包企业市场准入管理、提供劳务分包信息、分包合同备案管理、工程分包咨询服务、分包业务的监督等。一方面要规定劳务分包企业必须在交易市场进行资质登记备案, 淘汰那些无资质的包工头式零散用工、超资质承包工程等行为, 严格市场准入管理。另一方面要求总承包企业必须使用在交易市场进行资质登记备案的劳务分包企业, 防止劳务分包企业的垫资、施工企业的任意压价、拖欠劳务费等扰乱建设市场秩序的行为。通过劳务交易市场的建立来规范总分包交易行为, 遏制交易双方不签订合同、签订阴阳合同等行为, 杜绝违法分包、暗箱操作等情况的发生。
3.4 加强农民工权益维护。
建立建立劳务基地,促进劳务输出,改变农民工现在边务农边工作的状态,让其从农村土地中脱离开来,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的产业工人。同时充分发挥现有培训基地和技能鉴定机构的作用, 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培训与鉴定工作。要创新培训与鉴定工作模式, 加强培训鉴定工作的针对性、实用性, 广泛开展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 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合格的建筑劳务人员。要发展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专业技术优势的建筑劳务基地, 促进建筑劳务的专业技能和组织化程度的提高。积极发展市州级建筑劳务基地, 制订相关扶持政策。同时要保证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工资保障方面,可探索创新农民工工资支付方式,通过银行、邮政等按月工资的试点,逐步对农民工工资支付进行全程监控,推进农民工工资支付实现“日清月结”,进一步预防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发生。社会保障方面,目前,国家正在抓紧制订农民工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办法。一旦颁布实施,建设、劳动部门应当加强协调配合,推动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建立。
4. 总结
我国的建筑劳务市场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快速的发展同时也伴随着诸多的问题产生,这就需要我们客观地对待利弊,具体分析问题根源所在,促进我国建筑劳务市场和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魏欢,孙文建.建筑劳务市场治理结构探讨[J]建筑经济,2010 年第12期.
[2] 严和平.建筑施工劳务分包机制研究[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4年第4期.
[3] 戴国琴.关于发展建筑劳务经济的思考[J].建筑经济,2004年第6期.
[4] 黄志勇.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促进建筑劳务市场健康发展[J].建筑施工,第26卷第2期.
[5] 廖林书.完善建筑劳务市场的思考[J].建筑经济与管理,2008年第11期.
建筑市场研究范文2
Key words: construction market;credit mechanism;system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7-0073-03
0 引言
建筑市场信用体系是全社会信用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具有自身的行业特点。然而,由于目前正处于建设高峰时期,建筑市场的发育尚不完善,体制和机制还未完全理顺,市场主体信用意识、履约意识较为薄弱,导致建筑市场信用缺失问题比较严重。主要表现为:一些建设单位不按工程建设程序办事,未经许可擅自开工建设,擅自修改设计文件,肢解工程发包,拖欠工程款等;一些施工企业层层转包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导致工程出现质量和安全问题;一些监理、招标、造价咨询等中介机构办事不公正,不正当竞争比较突出,扰乱了市场秩序。这些信用缺失问题,已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也给企业和行业发展带来很大风险,建立和完善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十分重要和紧迫。
本文基于建筑行业信用链理论深入分析建筑市场信用缺失的成因以及信用缺失对建筑市场信用链的影响,并从企业的立场探讨建立信用机制的总体设计思路和实施策略,旨在减少当前建筑市场中存在的不诚信事件,理顺建筑市场秩序,确保建筑市场健康有序、可持续的发展下去。
1 建筑市场信用缺失现状分析
1.1 建筑市场信用链的构成
现代市场经济中大部分交易都是以信用为中介,失去了信用,交易的链条就会断裂,市场经济根本无法运转。这种存在于市场交易相关主体之间信用关系的相互作用称为信用链。从广义上讲,信用链包含了从个人、企业、行业、政府到整个社会各个相关环节的信用关系。以信用链的眼光来看待信用,就是去寻找他们关联中的独立,独立中的关联。信用本身是相关环节之间的一个作用结果,信用的收益也是相关环节加权之后的获益。
建设项目的实现主要通过以下环节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图1所示的建筑市场的基本信用链。其中,业主(消费者)包括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承包商和分包商(工程任务承担者)包括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劳务、设备和材料供应单位;劳务人员,目前主要是以农村务工人员为主。
1.2 信用缺失的成因
市场主体行为不规范,市场信用环境不佳,是信用缺失的历史原因。有些企业从不规范操作,而以压价、压级、垫资、拖欠工程款、随意改变工期,把工程项目中利润较大的强行分割出去,使用不合规材料、工艺等方式赚取中间差价,以致目前某些企业仍保留着这样的行为习惯和侥幸心理。除了企业自身的原因,也有政府决策随意性、行政执行缺乏规范性、行政行为缺乏诚信等原因,再加上业主的一些失信行为,共同导致了整个建筑市场信用缺失的问题。
2 信用体制建设目标及基本原则
2.1 建设目标
在信用制度建设中,制度目标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如果目标制定存在着不准确或者错位情况,将直接导致制度效果不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在建筑市场信用制度建设中,需要将目标制定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建筑市场交易平台的建立对建筑交易的风险以及成本进行降低;第二,对建筑施工不同方面主体的行为进行约束,通过约束方式的应用帮助守信者能够获得竞争优势,而失信者在市场中难以获得发展、生存;第三,促进建筑从业人员不断对自身的信用意识进行强化,能够自觉的对信用形象进行维护;第四,政府需要对整个建筑市场的信用情况进行掌握,在此基础上对政策的科学制定提供重要依据;第五,对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进行维持,并对行业信用实现科学管理。
2.2 建设原则
在对信用制度进行制定以及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制度变迁方式以及类型的注重,通过科学原则的落实促进信用制度作用的更好发挥:第一,统一规划。在我国建设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建筑市场信用制度的建设,避免存在重复建设以及管理过于分散的情况。需要在前期进行科学、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对统一的建设方案进行制定,保证不同行业以及地方都能够保持相同的步调,共同对该制度建设提供支持与努力;第二,分部实施。制度不是一件小事,将直接关系到社会利益的分配,当制度出台之后,立即要求整个社会都作出一致性协议是不现实的,尤其是在市场条件不完善的情况下,盲目的改革也将具有着较大的风险以及波及效应。对此,在信用制度制定完毕后,则可以在我国部分省市首先进行试点,通过试点过程的经验总结,结合已有经验按照分部、分阶段计划的方式在全面逐渐展开;第三,政府导向。对于建筑信用制度来说,其可以使用诱致性制度变迁以及强制性制度变迁两者相结合的模式开展。在该模式中,政府是对该制度的重要推动者以及倡导者,在政府导向作用的指引下在市场中进行运作;第四,协调配套。制度无论是创新还是落实,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对此,在保证制度具有良好科学性以及创新性的同时,也需要保证建筑信用制度同其他不同制度间能够具有良好的协调性以及配套性,以此使建筑市场信用制度能够形成一个协调配套、功能全面的系统。
3 建筑市场信用机制的总体设计
4 建立建筑市场信用机制的具体策略
4.1 完善信用管理法规
目前,我国在建筑信用工作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具有着非常不成熟的特征,很多工作还是需要政府进行牵头与引导。而随着信用管理工作迫切性的提升,我国也需要能够尽快地对信用管理协会进行建立。并充分联系我国建筑市场实际,根据该行业未来发展的特点以及需求对市场信用管理法规进行建立。同时,由于建筑市场信用的相关要求以及内容都已经渗透在行业管理法规当中,对此,建筑市场信用管理则需要包括有以下几个层次,即国家建设法律、信用服务标准以及建设部门的规章制度。目前,我国已经对一定数量的法律进行出台,并涉及到了建筑市场信用管理,对建筑市场中不同主体的义务、权利以及行为进行了规定。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我国目前在相关法律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滞后以及不足,已经不能够满足现时期我国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需求。对此,立法机构则需要积极联系我国建筑市场信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现有的法律进行完善与修改,以制度的科学完善为我国建筑信用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4.2 市场信用数据库
市场信用制度是指关于信用及信用关系的“制度安排”,是对信用行为及关系的规范和保证,即约束人们信用活动和关系的行为规则。既包括正式的,又包括非正式的。正式的信用制度包括有关信用的法律(如契约法)、信用管理制度等,非正式的信用制度则包括信用信息、信用观念、信用习惯等。在信用制度中,信用信息是重要的基础内容,在建筑市场中,主要的信用信息包括有市场行为记录以及从业人员基础数据。在对政府制度建设中重要作用以及地位进行明确的基础上,可以根据主体类型的不同对信息系统进行分别的建立,如以政府为主体的信息公共披露系统、以行业为主体的自律维权系统、以企业为主体的内控信用信息系统以及以服务为主体的市场服务信息系统等。通过上述不同主体系统的建立,则能够共同对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建筑市场信息系统进行建立。其中,政府主体系统包括有信用档案数据库、市场监管系统以及不良行为公示系统等。其主要包括有建筑从业人员、市场主体的年检记录、资质评审以及不良信用记录等。对于这部分系统而言,需要尽早建立、逐渐完善,并通过建筑市场交易大厅以及工程建设信息网的方式向社会对相关信息进行;行业协会主体系统中,所涉及到的行业协会则具有建筑协会、监理协会、装饰协会以及造价咨询协会等,即根据协会的不同对不同的维权信息系统进行建立;企业主体方面,则需要通过风险内控系统的建立更好的帮助企业对即将交易的对象进行选择,以此对经营风险进行减少以及避免,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信用水平;信用服务系统则具有较强的商业性质,不仅包括有从业人员以及市场主体的行为记录,还包括有财务状况、资信评估以及基础资料等,是一个综合特征较强的信息数据库。此外,为了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以及全面性,则需要从以下方面对信息进行获得:第一,由不同方主体为获得市场准入所提供的相关资料,如年检资料以及资质评审资料等;第二,不同统计工作中形成的资料;第三,由市场主体所报送的资料;第四,从税务、工商以及司法等部门所查询到的资料;第五,从不同级别建设主管部门获得的信息等。
4.3 市场信用评级制度
在国际范围内,有很多著名的机构对建筑企业实施信用评价工作,无论是在评级方法上还是评级指标上都处于同一框架之中,而仅仅在个别指标以及行业分析方面对建筑企业的特殊性进行了考虑。同时,在建筑市场中,除了对融资信用以及企业信用情况进行评级之外,项目信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评级内容,不同信用主体如承包商以及业主等,都通过该项目而开展工作。对此,项目信用评级工作也具有了更为重要的意义,以此避免信用能力不足的项目进入到市场之中。同时,企业资质评审同建筑市场信用评级间也具有着一定的联系,并在具体评价内容以及目的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同。对于资质评审这项工作而言,其可以说是企业开展信用评级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行业管理工作中的主要内容。一般情况下,信用评级主要是由评级机构以及金融机构对建筑企业的客观信用以及信用状况进行评价。对于我国目前建筑市场中经常出现的失信问题而言,则更多的是发生在不同行为主体之间。对此,我国现阶段所开展的信用等级工作的重点即是根据该标准对市场主体的信用记录以及信用行为进行考察与评判。
可以说,从对建筑市场秩序进行规范以及整顿角度出发的信用评级工作具有着较强的强制性以及行政色彩,且在需求动力、评级目的方面都同其他国家具有着一定的不同。对此,在对国外相关经验进行积极借鉴的基础上,需要加入不良行为记录以及行为规范评价等方面的内容,更好的满足我国现时期的发展需求。具体实施方面,则可以由政府委托部门、民间机构以及政府主管部门分别开展。为了保障该项工作具有更好的操作性以及可信性,则需要从以下方面做好措施的采取:第一,政府方要加强监管,对于提供信用评价不实的评价机构,需要给予严厉的惩罚,通过在市场上公开的方式对这种机构的失信行为进行曝光;第二,形成评级竞争机制,避免出现垄断情况。在对评级制度进行建设的初期,需要通过试点工作的开展选择少数企业以及评级机构开展评级试点工作,并对评级市场的准入制度进行严格与完善。而随着该项工作的开展,则可以形成一定的竞争机制,促进评级工作的蓬勃发展;第三,加强信用评价人员管理,通过执业资格制度的实行对征信人员的上岗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如果发现其存在失信以及违法行为,则需要严格进行查处。
4.4 建立工程担保制度
在我国现今建筑市场发展中,工程保证担保制度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手段,是通过经济手段对建筑信用目标进行实现的一种方式。对于该制度来说,其开展的目的就是要将失信行为的事后弥补转变为提前预防,以此为基础促进市场管理能力以及基本素质的提升。对于一个工程而言,其包括有设计、招投标、施工以及质量保修这几个阶段,且在不同阶段中都具有相应的担保如履约担保、保修担保以及投标担保等。通过担保品种及担保额度的实现,则能够对整个建筑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进行覆盖,更好的对市场信用情况进行实现。约束对象方面,则主要为业主以及承包商,即通过该制度的实施对建筑的承包商以及业主共同进行经济制约。此外,我国政府也需要建立起以此为基础的信用评估机构建设,通过必要布局以及规模的形成促使银行、保险系统与建设部门合作推行工程保证担保制度。
5 信用机制在建筑市场中的应用效果
自从建立信用机制以来,一部分建筑企业的信用缺失行为被公开曝光,这说明我们的信用机制在逐步完善,并且在建筑市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外,全国各省市都非常关注建筑市场诚信建设和资信管理。
5.1 江苏省加强企业资质动态核查
2013-2014连续两年,江苏建筑业企业资质动态核查通过建筑市场信用平台实施,不仅加快了企业和人员库数据归集进度,同时确保了企业动态核查数据的真实性,同时将企业的信用结果应用于招投标环节,2014年4月1日起,使用国有资金投资、国有资金投资占控股或主导地位的建设工程项目实行招标发包的,建设单位已将企业信用评价结果纳入了招投标环节,经过近一年时间,目前全省有11个市已经将信用考评结果应用于工程招投标,共有1339个工程项目(标段)在招标时将施工企业的信用评价结果纳入了招标环节。
5.2 安徽省基础支撑体系初步建成
2015年底,安徽省建筑市场基础支撑体系初步建成。依托市政务信息数据库整理和沉淀的154个数据来源、44.2亿多条数据,同时通过加大市直各单位信用信息的共享交换力度,多渠道征集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的信用信息数据414万条,建立信用记录。
5.3 重庆市建设建筑市场监管和诚信一体化工作平台
重庆市建筑市场监管和诚信一体化工作平台于2015年6月18日通过验收评估,顺利投入日常运行,实现了部省建筑市场与诚信信息的互联互通。该运行一年以来,共有523家建筑企业通过了验收评估,年末从业人数达到了494.32万人,全年共完成总产值15.9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1%,保持了较为良好的增长势头。
以上三省的建筑市场信用机制建设只是全国众多案例中的“冰山一角”,但是足以说明我国建筑市场信用体系正在逐步完善,诸如上文“建设单位不按工程建设程序办事、擅自开工建设、违规发包转包、不正当竞争行为”正在逐步减少,新的规范化的市场秩序正逐步建立,我们所采取的信用机制建设措施的确卓有成效。
建筑市场研究范文3
【关键词】电厂;建筑结构;施工;关键节点;分析
Research on Key Node in Construction of Power Plant Building Structure
Zhang Zhi-yong
(China Resources Power Holdings LimitedTaiyuanShanxi030006)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power plant construction, the key nodes in the study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is paper, the cont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s summarized,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level on the safety performance of the building is analyzed. On the basis of discussing the key nod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power plant structure, the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Power plant;Building structure;Construction;Key node
1. 前言
作为电厂建设方面的一项重要工作,其建筑结构施工在近期得到了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研究其中的关键节点,能够更好地提升其实践水平,从而有效优化电厂建筑结构施工的整体效果。本文从概述相关内容着手本课题的研究。
2. 概述
(1)建筑结构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往往会导致建筑结构的安全问题,在国内建筑行业发展起来之后,建筑结构施工中存在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足够的重视。一旦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不可避免的就会严重影响到房屋的建筑质量。发现在建筑结构施工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总结,无论是对于施工单位还是对于业主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安全意义和经济意义。
(2)近年来,中国的房地产业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以及国内外资金的大量涌入而变得异常火爆,尽管从2010年开始国家加大了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尤其是2011年开始并延续至今的严厉调控政策对房地产市场造成了重大影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房地产市场依然规模庞大。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中国房地产业的长期落后,另一方面就是房屋对中国百姓来说所具有的特殊意义。一旦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不可避免的就会严重影响到房屋的建筑质量。上海著名的楼倒倒事件已经给我们警示,所以,发现在房屋建筑结构施工中所存在的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总结,无论是对于施工单位还是对于业主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安全意义和经济意义。
3. 结构施工质量水平对建筑安全性能的影响
(1)建筑结构材料的质量对建筑物安全的影响。
建筑材料的质量对于建筑来说至关重要,建筑材料的质量不仅包含材料的完整性,抗压程度等一些指标,还包括材料的尺寸是否合乎建筑要求,尤其是在现代建筑中,大多数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结构形式,模具的使用非常频繁,一旦建筑材料的尺寸不合乎要求,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2)结构构件钢筋布置均匀性对结构安全性能的影响。
在现代建筑中,钢筋的使用几乎渗透到各种工程中,建筑物质量的好坏也与钢筋的使用有着莫大的关系。当然,在型号尺寸上,钢筋结构构件是不可出现任何问题的,曾经有很多因为钢筋方面偷工减料而出现建筑事故的例子,比如在汶川大地震中人们就发现很多建筑物的钢筋只有筷子粗细,完全达不到建筑要求。除此之外,钢筋的分布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也非常重要。对主筋来说,保证受力均匀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整个建筑结构支撑面得以传导的基础。一旦主筋的配置不平衡,向一侧偏离,就会导致实际承载力出现偏差,在外源破坏力存在的情况下会导致受力失衡而出现可怕的后果。
(3)建筑结构的外在环境及内在质量对结构安全和耐久性能的影响。
环境会对建筑结构产生重要的影响。比如说在高寒地区,混凝土的冷凝时间延长,强度就会受到一定影响,而在潮湿地区,钢筋会不断地受到锈蚀的影响,最终影响到整个建筑结构。所以建筑结构对外在环境的考虑是必须要严密的。至于内部的建筑质量更不必说,比如说内部的不密实,则会直接影响混凝土强度及混凝土对钢筋的粘结和握裹力,给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带来隐患。
4. 电厂结构施工中的关键节点
(1)主厂房与设备基础施工。
发电厂中的主厂房包括汽机房、锅炉房、除氧间、煤仓间、脱硫脱销设备的厂房等,电厂主厂房的施工工艺要求高、施工工期短,工程量较大。主厂房是全厂的主体建筑,能够集中反映施工及设计水平。主厂房中又以汽轮电机组的基础施工难度最大,因为汽轮机在运行过程中的性能好坏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汽轮机基础施工的好坏,施工质量必须要保证在机组投产运行后汽轮机基础不发生沉降或即使发生沉降,也是非常轻微的均匀沉降,绝对不允许不均匀沉降的发生,否则会严重影响汽轮机的正常运行,汽轮电机组基础施工的固定混凝土工程量大,施工技术复杂,要求高度精确的位置移动和剪性应力计算,是三大主机基础施工中最关键的项目。
(2)钢结构厂房的安装。
电厂建筑结构施工中的钢结构比较多,尤其是锅炉房的钢结构,工程量特别大,施工时间也比较长。目前电厂锅炉房的钢结构高度已经达到了几十米甚至上百米,施工的时候必须保证整体安装施工的质量,这样才能给以后的运行和检修带来方便。锅炉钢架吊装时需要控制好钢结构的垂直度和标高,在吊装的过程中钢结构之间的连接通常是依靠高强度螺栓,如果钢结构的垂直度和标高控制不好,或在安装过程中选择了不符合标准的高强螺栓,将会造成锅炉房钢架的整体稳定性下降,这样会给以后机组投产后锅炉房的正常运行带来安全隐患。
(3)结构施工的材料分析
要保证电厂建筑结构施工的质量,就必须加强对结构施工过程中材料质量的控制,电厂施工中所涉及到的材料主要有混凝土、钢材及所有的各种焊材等。只有选用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建筑施工材料,才有可能保证施工的质量和确保电厂结构有正常的使用寿命。因此,电厂结构施工中的材料分析也是确保施工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
5. 电厂建筑结构施工中关键节点的质量控制措施
5.1电厂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使用材料的质量。
电厂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使用材料主要是钢材和混凝土,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认真检查所用材料供货商的资质以及材料质量证明书,还需对所用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试验,尤其是使用的混凝土,如果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的混凝土等不符合施工要求时,要及时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调整,确保使用的材料可以符合施工要求,满足施工的需要。
5.2确保锅炉房钢结构的安装质量。
(1)确定锅炉房钢结构的安装位置。
由于锅炉房的钢结构有很多层,而整个结构的稳定性是靠水平梁和垂直梁来支撑的,所以锅炉房的钢结构在安装过程中,要确保使用的各个构件的尺寸都符合相关图纸设计的要求,安装前,要严格检查每个需要使用的构件;在安装过程中,要根据安装图纸的要求,为每个构件找到相应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锅炉房的钢结构安装完成后,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垂直度。
(2)加强对焊工技能的考核和焊材的检验。
锅炉房的钢结构在安装过程中,有些地方需要焊接,但是因为锅炉房的钢结构承受的力度比较大,所以需要控制好焊接的质量。在焊接前,要严格检查使用的焊材是否符合相应的焊接要求;在焊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对焊条采取烘干保温等措施。同时要加强对焊工的考核,即使所有焊工都持有焊工资格证书,也要在焊接前,考核焊工的操作技能,或者在焊接前,对所有焊工进行一次集中培训,使其深入、全面地掌握焊接技能,保证焊接施工质量。
5.3主要厂房基础施工的质量
主要厂房基础施工必须要综合考虑基坑降水、土石方开挖、地基处理、工期控制等问题,必须和工程的实际条件相结合,然后编制一份针对性强的施工方案,认真做好技术支持工作和综合调配工作。要想控制主要厂房基础施工的质量,最关键的是要做好厂房的各项管理工作,为提高厂房施工质量奠定坚固的基础。
6. 结束语
通过对电厂建筑结构施工中的关键节点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当前各种条件下,电厂建筑结构施工的涉及要素诸多,有关人员应该从电厂建筑结构的客观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既有优势,研究制定最为符合实际的关键节点质量控制方案。
参考文献
[1]宣敬松.浅谈广州蓄能水电厂办公楼改造工程的外观设计[J].建筑技g及设计.2010(12):88~89.
建筑市场研究范文4
关键词:建筑工程 现场施工 管理 研究
前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规模扩大,从事该行业的工作者数量与日俱增,同时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施工企业要想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从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两个方面下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建筑工程是一个集决策、设计、施工、验收为一体的复杂系统工程,各个环节相互影响、制约,必须保证每个环节的质量才能最终取得成功。施工企业的主要责任在于保证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因为再好的决策和设计都需要通过施工来实现,如果不能保证施工质量,建筑工程很可能功亏一篑,另前面所有的投资付诸东流,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如果质量问题暂时未显现出来,更会给国民安全带来隐患。所以,必须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主要从研究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措施两个方面进行,现场施工管理可以保证施工技术和设计的实现质量。
1 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目前,很多建筑工程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施工单位分包现象。分包单位在工作范围的界定不太明白,而且由于利益问题,各个承包单位自然都希望能承接更多的施工工作,这就人为地为施工现场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在施工工序上的遗漏等,也增加了建筑施工管理的复杂性。另外,当前的建筑施工组织管理制度也不够健全,在施工过程中也会带来一些协调、沟通上的问题。
1.2施工现场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
工程监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一个关键。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很多建筑承包商都将工程监理当作是质检员,没有真正发挥工程监理在工程质量控制方面的作用,限制了工程监理的范围。一般说来,工程监理应该是贯穿于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尤其是对于施工现场的监理工作,更要加强,并且针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建议解决,从而保证工程的顺利推进。监理人员的水平比较低下,是造成监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前建筑市场的工程监理不够规范,施工单位也随意压价,导致工程监理工作失去了本来应有的作用,抑制了工作积极性。
1.3施工现场技术管理问题
施工技术是影响建筑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在施工技术上没有全面的思考,则很容易形成建筑问题。随着众多的新工艺和新技术以及新产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施工人员如果不能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理,则会造成一些建筑问题。比如,如果不能对先进的施工设备进行操作,则会对工期造成延误; 如果对仪器的检查不够准确,也会把不合格的工序当作合格的工序,容易造成施工的安全隐患。再如,施工所用的材料、规格等如果不符合要求,则会导致施工设备出现障碍,严重时还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等。
2 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的策略
2.1 施工现场施工技术的管理
在施工技术的管理上,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在施工过程中加强他们对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技能培训,力求从施工人员的角度以及其他技术工艺的应用方面出发,提升建筑施工技术水平的提升; 另一方面对施工所用的各种材料、机械设备等要严格把好质量关,做好工序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免影响后续施工。
2.2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理
为了不断提高工程施工现场的监理水平,首先要提高工程监理人员的综合素养,例如,对工程监理人员要进行资格认定,要进行相应的测试,并且要对工程监理进行年龄、工龄、工作经验等多方面的限制,以保证工程监理的水平。此外,要充分发挥监理的作用,将监理人员的监理范围扩大到建筑工程的项目设计、生产设备招标、工程进度和质量控制等重要环节。并且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不断对监理市场进行规范,严格地执行相关的费用标准等,不断提高工程监理人员的积极性,才能真正促进建筑市场的良性和可持续发展。
2.3 强化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和具体施工人员的作用
管理人员是进行项目统筹和管理的组织者,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和统筹性,因此,要保证施工项目的管理工作到位,在施工现场强化管理人员的作用。施工现场管理的管理人员主要包括项目经理、技术员、施工员、质检员、安全管理员等,在具体的工程中应该根据具体的项目规模以及难易程度来确定管理人员的数量。工程的项目经理一般都是项目的总负责人,应该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在施工现场要及时组织工程项目人员,对图纸熟悉,并且能对施工人员进行良好的计划和统筹等。操作人员是工程项目的中坚力量,项目经理应该根据具体的项目规模情况合理地安排组织相应的施工人员。另外,对于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也要加强管理,加强对他们的技术培训,比如施工质量安全、技术、施工进度等方面的管理和控制,保证施工人员能按照具体的要求施工。
2.4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
在建筑施工现场,应该要建立完善的安全制度和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是建筑行业的一个基本要求,建立完善的安全制度包括两个方面,即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检查两个内容。建立安全体系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建筑施工中,可以建立以项目经理部为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体系的第一负责人的安全管理体系。此外,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也需要安全检查来付诸实施。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该适时进行安全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则要及时解决。在施工管理制度的建立方面,对技术管理虽然是不可忽视的方面,但管理应该要注重整体,要多管齐下,对技术、经济、组织三方面都进行综合管理。
3、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是整个工程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部分,关系着整个工程施工质量,在具体管理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明确自身职责、切实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从思想上重视起来,严格遵循行业以及企业自身的管理制度,将质量监控作为重点,为提高管理质量做出积极地努力与尝试,确保整个工程顺利的执行。
参考文献
[1]杨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煤炭技术,2012(08).
[2]张铜存.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措施与对策[J].中国-东盟博览,2012(06).
[3]唐永忠.探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J].门窗,2013(05).
[4]韩延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建筑安全,2013(07).
[5]左盛.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J].城市建筑,2013(12).
建筑市场研究范文5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是贯穿于整个施工流程的全过程管理,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它的管理水平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项目建设的质量好坏,其中,应该建筑的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是一个重点,关系到施工的质量,因此,应该加强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与控制。
1、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的涵义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主要是对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各个复杂技术工作进行相对的组织和管理活动。它主要是在遵循现场施工客观规律的前提下,经过对施工企业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利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依据工程原定的项目目标合理安排施工工程,进而使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能够有序进行,完成控制工程项目造价、缩短施工工期、保证工程项目质量的任务。
2、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影响因素
2.1、人的因素
建筑工程的根本是工人,可是由于当前现场施工的工人队伍大多文化程度比较地,同时对于建筑方面的专业知识也比较匮乏,其安全认识与质量意识不足,因经常会发生操作错误或者不合理的问题,进而影响建筑工程。除此以外,在建筑工地中,高级技工短缺,相对来说技术非常熟练的工人比较少,进而对新机械把握不够,另外,由于一些施工人员的认识不足,在施工的过程中缺少责任意识,这也会阻碍了工程进度,从而对工程的质量产生影响。
2.2、材料因素
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就是建筑材料,因此,建立以建筑材料和产品为中心的质量责任制,还要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建筑材料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根本,使用劣质材料不但会对建筑物的使用安全产生威胁,给工程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严重时还会直接引发重大安全事故。因此,采购人员要一定要具备较强的业务素质和良好的道德素质,一定要对材料基本性能完全熟悉,优选供货厂家,掌握材料造价信息,拥有材料质量鉴别能力。在工程建设中,由于经济利益的诱惑,使得有些施工承包者选择价格低的材料,但是对于这些材料,无法避免的会包含一些假冒品牌、不合格的劣质材料,这样会使工程材料的使用不够规范。
2.3、机械设备因素
机械设备是建筑工地施工的必要装置,如果机械设备的使用有差错,就会引发故障,进而降低生产率,当前在建筑工地对机械设备的认识使用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
(1)设备的质量问题,许多的施工单位只注重经济利益,因此并不是非常重视设备的质量,这样会忽视设备的保养与维修问题,但是设备又需要长期进行工作,这样会很容易发生,而一旦发生故障,就会耽误工期。
(2)由于设备有一定的使用年限,可是有些施工单位为了将资金节省下来,就会让设备在超过使用年限后继续使用,这样一来,因为设备老化,性能降低,就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
(3)再有设备的配置不合理或者配置不强,有些工作是是多种设备联合进行工作,但若设备的配置不强,就使工作的困难度增加,进而对施工的质量与进度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只有合理使用设备,才能使利益达到最大化。
2.4、环境因素
施工单位还需要充分考虑环境因素。环境的质量会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施工单位一定要有效地利用环境,避免破坏环境,并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因素,有效防范不利环境因素,这样能够保证工程质量。环境因素有着多变性和复杂性等的特点,因此,要利用好有利的环境,考虑到不利的条件,有效的制定防治措施。
3、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3.1、施工前的技术管理
3.1.1、设立项目部
依据建筑工程的结构、规模以及复杂程度对工程施工的项目管理人员进行确定,应遵循因职选人的原则任用项目经理,管理者要选择拥有一定开拓精神和施工经验的人员。为方便对工程施工现场进行统一指挥,要建立由项目经理和监理人员以及各分项工程队长组成的项目小组。
3.1.2、图纸会审
在施工开工初的第一步就是图纸会审,这主要是为了给组织施工提供相关的依据,也就是审查各种图示之间是否相互对应,核查施工图上的各种尺寸标高是不是一致,例如立面图、剖面图、平面图或等,并依据施工图上已确定的施工方法、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工程量等来编制各项施工要求。
3.1.3、施工组织编制
施工前准备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施工组织编制,它是根据拟建工程的结构和规模特点,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上设计的可以指导工程施工现场活动的科学方案,它可以对施工中物料供应、费用收支、人与设备、工程进度、施工工艺等之间的编排关系进行正确的处理,可以保证建筑施工活动有序的进行。
3.2、人员、机械、施工方法上的控制
(1)在人员问题上的控制: 因为工人的技术水平会对施工的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应该优先选择拥有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同时还要加强培养人员的素质,我国的建筑业在最近几年发生过很多建筑安全事故,一部分原因就是施工人员技术不过关,态度不认真,安全意识、责任意识淡薄,因此在进行人员招聘时,人事部门一定要做好相关工作。
(2)在机械问题上的控制: 项目经理应检查好设备的性能、安全等问题,监理一定要把好机械设备的选择关,设备是否可以正常运行、配置是否合理、是否超过使用年限、是否是由专人进行操作等这些因素都会对设备好坏产生影响,只有做好以上措施才能够确保在工程现场的质量。
(3)在施工方法上的控制:施工方法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如设计、投资、监管等方面,因此制定施工方法时一定要于该工程的条件相符合,同时监理还要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监督,确保工人是依据图纸进行施工的。
3.3、物料使用技术管理
建筑工程所需要的材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等,是依据国家规定的建筑材料使用标准而进行采购和使用的,如果施工现场的原材料与使用标准和质量要求不符合,就会致使工程质量不达标。例如水泥质量不达标,就会引起混凝土硬度不够,使建筑质量达不到预期目标,导致建筑使用寿命减短或发生安全问题。材料购进应根据施工计划编制来合理合度的进行,由于建筑工程所需物料多而繁杂,待建物所处位置小而固定,施工工期一般较长,因而物料应分批购进或分批进场,尽量使施工现场空间安排有条有序。另外购进材料的质量应符合施工规定要求,与工程设计方案相符合,如材料的品牌、材质、规格等都要进行控制和测算,以保证原材料供应及时到位,避免由于材料订购而引起的工程质量问题。物料购进后要合理安排储存好,避免一些材料毁坏变质不能用。进而导致出现质量问题。
3.4、施工组织的技术管理
3.4.1、建立施工队组
依据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方案来对施工人员进行合理的安排,尽可能的使用专业和非专业的混合施工队组,这样不但可以节省技术人员资源的使用,还能够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施工管理,进而有效的减少人员关系矛盾。施工队组应好人工入场前的教育工作,依据施工开工日期和人力需要计划进入施工现场。
3.4.2、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通过教育和宣传使每个施工人员对工程各环节的施工标准和质量要求能够做到全面的了解,坚持各分项工程要做到目标交检或互检工作,落实责任到每个岗位,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除此以外,还要设立样板制度,让施工人员作出技术质量交底。
结语
总而言之,要重视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做好施工前的技术管理,并对人员、材料、机械、施工方法进行控制,同时加强施工组织的技术管理,进而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建筑市场研究范文6
关键字:建筑施工;现场 ;安全评价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我国加入WTO之后,企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竞争与挑战,“安全生产”已成为各大企业的重要管理目标之一,大小企业必然要符合国际化标准,提高自身的安全管理水平,顺利进驻国际大市场。目前,就我国现实情况来看,安全管理水平较为落后,尚不能适应当下的经济生产需求。找到满足我国现状及各大行业特点的安全管理方法,已经成为重要的研讨内容。
我国建筑业不断发展,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也受到人们的重视。建筑项目的施工是一个多工序、多工种、连续作业且立体交叉进行的系统工程,这也决定了在施工过程中会有很多不安全因素存在,如果不能安全防范,很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危及人身安全,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根据建筑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分析现场存在多方因素,建立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综合评价体系,有利于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进行。
二 安全评价概述
安全评价也可称为危险评价或者风险评价,其是以实现工程安全为目的,采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原理,对工程中存在的有害因素、危险进行综合的分析,并且判断工程可能发生的危害、事故及其严重程度,从而为制定管理方法和防范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安全评价既需要安全评价的理论支撑,又需要工程施工中的实际经验,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做好安全评价。
安全评价是安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传统的安全管理制度承认工程不是安全的就是不安全的,不存在中间状态。安全系统工程却不这么认为,其认为在施工过程中总会发生或大或小的事故的,且有可能会造成物资的损失和人员的伤亡,因为在存折着客观的风险,假如失去对存在危险的防范和控制,就可能要发生工程事故。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评价,是评价者以国家对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要求作为基础,采用安全系统工程的理论,对被评价的建筑施工项目的危险因素进行综合的安全分析,查找建筑工程系统安全水平的工程潜存的问题和限制原因,采用可以反映建筑施工的安全状态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使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建筑施工系统的总体施工安全等级,为制定管理制度和事故控制预防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三 安全评价方法
安全评价方法是进行定量、定性安全评价的手段,因为安全评价的内容非常丰富,安全评价的对象和目的的不同,安全评价的指标和内容的不同,所以安全评价的方法有很多,各个安全评价方法都是针对其相应的内容是灵活运用的。在进行安全评价时,必须根据安全评价其要实现的评价目标和对象,选用合适的安全评价方法。安全评价的方法有如下几种:事故树分析法(FTA);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安全检查表评价法(SCL);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预先危险分析法(PHA);矩阵法;事件树分析法(ETA);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法(FMEA)等
四 安全评价的目的
安全评价目的就是分析、预测、寻找工程中可能存在的有害因素、危险及其可能导致的危害、危险的后果和程度,并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预防措施,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以达到最少的损失、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最低的事故率。
1)安全系统地对全部施工过程中规划、设计、制造、运行、储存、运输、和维修等进行综合控制。
2)建立可以使整个系统安全的最优化方案,为施工指令提供科学依据。
3)为实现的安全管理、安全技术的科学化、标准化创造有力条件。从而促进建筑企业实现最根本的安全化。
五 安全评价的作用
1)有效的减少建筑施工的职业危害和事故。
2)可以系统地进行更加安全的管理。
3)以最少的投资得到最佳的安全效果。
4)通过安全评价促进各种科学的数据积累和安全制度的制定。
5)可以更大程度地提高现场安全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
六 安全评价的注意事项
(1)反映的危险性参数必须科学、全面,不仅包括施工人员和物资,还包括社会等方面。
(2)使用的比较性参数必须反映出其尺度和危险性。
(3)安全评价的结果必须用科学的综合性的单一数字来表达。
(4)表达的危险性参数的取值范围不应该过大。
(5)安全评价的过程,次序性、条理性必须明了,方便于使用不同参数进行替换。
(6)安全计算的方法应该简单,方便评价反复地进行。
七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综合评价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综合评价技术是当前安全管理体系中的新方法,可以由于先阶段的安全评价技术大多只是针对于石油化工企业,针对建筑施工现场领域的安全评价技术还不成熟。在此提出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综合评价的分析和研究,主要分析了针对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评价技术,再结合目前的建筑行业特点,采用企业管理理论中的模糊评价方法和层次分析法,提出针对建筑施工现场合适的安全评价方法。
建筑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发展迅猛,但是在建筑施工方面存在许多不安全隐患,可能使得事故频发。为了建筑业单位的稳定和长期发展,必须提升建筑工程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降低事故发生率。针对目前建筑施工单位所使用的安全评价分析方法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
(1)通过对建筑施工的事故特点、作业特点进行了综合地安全分析,再将整个施工项目安全评价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分别是: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和装饰及安装工程,这样可以使建筑施工安全评价具有更强的时段性和针对性。
(2)经过对目前常用的有害危险性因素识别方法的比较和对老旧的传统事故树法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提倡先阶段性事故树法、后整体性事故树法对建筑施工现场可能存在的有害危险性因素进行识别的科学分析方法。
(3)评价中在对其事故危险性有害因素进行计算分析比较的基础之上,按照管理、人、环境、物进行整体的归类,建立建筑施工企业可能存在的有害危险性因素指标体系。
(4)企业使用层次分析法,明确有害危险因素指标体系中的指标体系与其事故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对应关系和各种因素的比重;经过对事故发生率大小的计算分析和体系结构中重要度的分析计算,再结合各技术专家意见,最后进行整合,从而建立多层次综合评价的模型。
(5)成立建筑施工现场的模糊综合评价的评价方法和综合安全评价体系的评价方法,且在建设企业所开发的建筑施工现场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在建筑施工中企业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综合评价是一项繁琐复杂的工程,影响其评价的主观客观因素较多。
八 总结
综上所述,在安全评价方面有多种方法可以使用,而且每一种安全评价方法都有其各自的优势以及适用领域。在实际操作中,一个工程项目需要应用综合的安全评价方法,而非单独使用其中一个,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选择比较适合的多种安全评价方法进行组合应用,达到最优结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会有更优秀的评价方法出现并投入使用,使得安全评价程序越来越简单便捷,从而进一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改进工作效率,推动经济化、有效化安全综合评价体系的形成,从而获取更加精准的评价结果。
【参考文献】
[1].卢岚,杨静,秦嵩;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综合评价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3年09期
[2].逯建花;;基于信息熵的建筑企业安全管理评价[J];发展;2009年09期
[3].陈敏慧;周栩;蔡雪峰;;建设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研究[J];福建建设科技;2011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