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机械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机械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机械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范文1

一、结合生活现象,加深记忆

生活离不开物理,生活中的力、热、声、光、电等现象都和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所以,在复习这些章节时,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解释一些生活现象来帮助学生重新理解教材内容,帮助学生理解的过程中,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既复习了物理知识,又可以提高应用知识的意识,真正实现物理的价值。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学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将主导权转换一下,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记忆,让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物理知识。

如:复习“光的反射”,本节课的学习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所以,复习的时候,我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光的反射原理去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如:镜面成像、望远镜、汽车后视镜,牙医用的检查牙齿的镜子,化妆镜,电影屏幕等反射,让学生自己用所学的知识描述成像原理,使学生在解释的过程中加深记忆,提高复习效率。

二、归类总结

归类总结是复习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它有助于提高归纳能力,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复习,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让学生有一定的针对性,使学生明确复习的重点、难点,不至于盲目复习,既浪费时间,又找不到复习的重点。归类总结一般可以分为教师总结和学生自己总结。

1.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每节课复习的知识点总结在一起,随后在课堂上将一些知识点进行串讲,让学生明确该章节哪些需要识记,哪些需要理解,哪些知识点是综合应用的。

例如:复习“动能、势能、机械能”时,本节课首先需要学生了解能量的初步概念,知道动能、势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知道机械能和机械能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这些是最基础的知识,每个学生都需要识记。其次,学生能熟练地应用动能和势能,能用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如:同学们都玩过用橡皮筋弹射纸弹的游戏,拉长的橡皮筋能给纸弹一个力,并推动纸弹移动一段距离,从而对纸弹做了功。同样拉弯的弓、压缩的弹簧也能够做功,它们都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做弹性势能,它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再次,是让学生能够运用机械能解决一些综合类的问题,如:机械能守恒与圆周运动的综合问题:把一个小球用细线悬挂起来成为一个摆,摆长为L,最大偏角为θ,小球运动到最低位置时的速度是多大?等等,这是初中物理较难的知识点,综合性较强,教师要重点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2.学生总结

学生自己动手总结有助于明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学生在复结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提问的形式,也可以采用自制试卷的形式,这样学生就可以检测出自己的哪些知识点已经掌握,哪些知识点有待加强。下面以自制试卷为例,进行简单的介绍:

在复习“压强与浮力”时,学生的试卷中包含的内容有:①压强和浮力的概念;②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③增大和减小压强的主要方法;④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人坐在沙发上比坐在硬凳子上感到舒服,是因为人受到的压力______,受力面积_____,压强____的缘故。(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⑤会做一些综合性试题。这样的自测自练,学生可以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提升复习效率。

三、精选例题,提高效率

复习过程中做一些练习是非常必要的,然而,题海战术会让学生感受厌烦、压力过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差。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精心选择例题,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有重点地进行复习,既让学生目的明确,又能提高学生的复习质量。

例如:在复习“欧姆定律”时,学生可以做一些类似: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V时,通过的电流为2A,则导体的电阻为___Ω,发热功率为___W,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时,导体的电阻为___Ω。该题考查了三个知识点:一是R=U/I;二是功率的求法:P=I2R;三是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本题考查的三个知识点,只要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就不需要在每个知识点上进行大量的练习,既可以节约时间,又可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

机械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范文2

当代高职教育的核心是打造高技能,高水平,高实践综合性人才,企事业单位对这种操作性强,理论优势明显的高素质人才需求日益增多。高职教育《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我国机械制造类的人才质量,机械设计基础主要包括机械设计、机械原理、工程力学三个模块,其中机械设计和机械原理是机械类学生的必备基础课程,甚至包括本科院校都需要分别单独开设两门课程,但是工程力学作为一门机械类学生的工具教材,被引入到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当中反应了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度越来越大,与实际操作实践越来越密切。如何将工程力学课程与机械类课程有机结合起来,那一部分对学生在生产实践当中更加有利?笔者通过不断的思索、不断教学实践总结出一点经验供同仁参考[2]。

2 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与创新

2.1 精心设计教学实例,让有效课堂时间变的更高效。例如,在工程力学中求齿轮轴的圆轴扭转切应力,扭矩。并校核给定材料的强度。

从上图所示,我们可以看出输入功率为A截面,输出功率为B、C、D截面,这是一个齿轮轴圆轴扭转题目实例,不仅可以从扭矩方面进行设计题目,同时可以设计求解截面扭转切应力,和扭转强度校核。

这时同学们会按照工程力学相关公式以及参考设计手册来完成这道题目。但是仅仅在力学课上解决题目,一旦到了机械类课堂就会感觉这是独立的两种学科领域,尤其是面对专用周、做实验,学生变的盲目,手脚放不开,没有一点思路,这就需要多学科穿插教学。

工程力学包括对轴,梁剪切,扭转,弯曲,拉压应力和强度校核。在工程当中应用相当广泛,尤其在受力分析时,扭矩与功率转换,应力与载荷加载方式的关系,都是当代工科大学生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点。不仅仅培养力学发散思维,更要针对其相关主干课进行套用,达到有所依有所据,针对机械类大学生在进行机械设计时无可避免要涉及到材料选用,许用应力强度校核。达到装备设计要求就必须要结合实际相关实例,这是对高职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机械类大学生不仅仅要掌握工程力学,同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气控制数控制造工艺等相关基础理论教程都应该按照类似方法进行学习。

2.2 营造气氛由表及里,在实际工程实践当中并没有理想化的模型可以用公式直接解决方案。简化模型以及近似建立模型是大学生必备基本功。如果只有知识基础理论一旦遇见实际问题,并不能系统归纳到所学理论模型或公式,那就是高职教育的失败,也是工科专业的短板。健康良好的质疑才能引导学生进入最佳学习模式,循序渐进巧妙进行学科综合引导。

继续拿上一道题举例说明,延伸一下引导可以求出电机功率,转速和各个输出功率,如果继续深入探索可以解决齿轮材料、齿面强度等一系列工程问题。举一反三,这里代表的不是某一道题或某一门学科,学科之间不是孤立,要抓住关联的重要部分[1]。

根据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职业教育对象的智力类型具有形象思维特征。它对知识的选择有明确指向性,善于获取经验和策略,而这类知识的获得更是与具体情境紧密相关。根据这一智力特征,职业教育的教学应以情境教学为主[3]。

建设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高职机械类专业的教学资源,不断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为全国高职在校生实现自主学习、为先进制造业领域在岗人员机电设备使用与维护技能的提高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知识的更新、为毕业生在岗接受继续教育等个性化学习提供专业化的优质服务;为学生、教师、企业人员搭建交流平台。在带动全国高职院校同类专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不断调整更新,逐步完善,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机制类人才。

3 课后总结归纳,及时引导答疑

在结束每一堂课后,进行及时的归纳和总结,对于学习态度不积极的学生进行及时阳光化的引导。千万不可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对易混淆,概念模糊的模块让同学们提前预习分析。经过反复实践,这种教学方法适用于高职院校机械类学生,让其受到一定益处[4]。

机械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范文3

一、整合课程内容,设计任务单元

《机械CAD制图》课程目前仍然是以学科体系编排,内容比较枯燥、乏味,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为了提高复习效果,必须紧扣教学和检测大纲,以“实用、适用、够用”为度。采用行动导向法,整合课程内容,把不同章节内容整合为若干个任务单元,把学习内容及各个知识点融入到任务中去,通过任务的学习,知识点的讲解,实现对知识的巩固和加深。

1、 设计复习任务,学生自主学习

复习任务的设计既要具有实际意义,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要依据教学大纲,包含检测的知识点,学生可以自主学习或与同学合作学习完成。复习任务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要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连续性;(2)要有层次性,要由浅入深、层层深入;(3)要有真实性和典型性;(4)要具有启发性和开放性;例如《制图基本知识》,教学检测大纲的要求有以下5点:(1)图纸幅面和格式,了解图纸幅面和格式的规定;(2)比例,理解比例的含义和规定,会运用比例的表达方法;(3)字体,了解长仿宋体字、阿拉伯数字和常用字母的规格与写法;(4)图线,掌握常用图线的型式和主要用途,并会运用;(5)尺寸标注,掌握标注尺寸的基本规则,会进行基本的尺寸标注。据此,我们可以选取生活中最简单常用的螺母的零件图为例(如图1所示),借助实物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图纸的幅面、格式、比例、字体、图线、尺寸标注这些知识点设计成一个学习任务,通过阅读和绘制螺母的零件图任务,让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对知识点的复习。

2、 巧设疑难问题,小组合作探讨

在接收到复习任务后,学生就开始自主学习,对于一些已学过的,简单浅显的,识记类的或课本容易找到答案的内容,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基本都能完成。而对于较为复杂的,跟专业密切相关的,纵深拓展的知识,是复习任务的重点和难点,则需要巧妙设计,通过小组内部的合作探讨来完成。以看装配图为例,像装配图的名称、比例和所包含零件的种类等这些简单的内容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都能完成,但像装配图的装配方式、所采取的表达方案、装配体的工作原理,零件图的拆画等内容则较难理解和应用,这些疑难问题,应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如,比如虎钳的装配图(如图2所示),到底从那个方向看,才能看得更清楚,选择什么样的视图才能将装配结构和工作原理表达清楚。可以实地让学生看清楚虎钳的实物及工作过程,然后各小组进行讨论,画出草图,对比优劣,选择表达方案,完成装配图。

3、 课堂集中研讨,总结归纳知识

通过前面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已经可以解决学习任务中的大部分问题,但可能还有一部分知识理解不深或者没有形成共识,这时需要课堂集中研讨,在教师的帮助引导下,总结归纳,梳理知识。以抄画零件图为例,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下列问题难以解决:如何看懂并抄画视图、如何设置尺寸样式并标注尺寸、先如何创建和插入块,以及如何提高绘图速度及准确度等。通过课堂研讨,每人对当前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对别人的观点作出分析和评论,深化认识,最后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解决疑难问题,总结归纳知识,形成制图能力。所以借助课堂研讨这个平台,可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启发学生的思维,将个人独立思考转化为全班共同认识,并培养学生沟通、合作的精神。如,上例虎钳中要拆画螺杆零件图,就涉及到螺杆的视图选择,表达方式,还有尺寸标注等问题需要课堂集中研讨来解决。

二、强化专项训练,突出复习重点

通过前面课程整合及对各任务单元的学习,学生横向掌握了教材的知识内容,还需要纵向的加深和拓展以及对制图知识的综合运用。因此在专题训练阶段,应抓住主干知识,突出综合应用,渗透职教理念,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1、 抓住主干知识,设置专项题目

广州中职《机械CAD制图》学科检测内容包括:(1)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2)投影法;(3)组合体的特殊截交线、相贯线及尺寸标注;(4)图样的画法;(5)标准件、常用件及其规定画法(包括螺纹、键、销及滚动轴承);(6)零件图;(7)装配图。由于检测的内容比较多,复习的时间比较少,但《机械CAD制图》这门课的本质是立体实物与平面图之间的互相转变过程,也就是通过平面视图来想象实物的构造及怎样利用平面图样来表示实物,是学生空间与平面相互转换的思维过程,因此要抓住主干内容,设置专项题目,重点训练和讲解,才能提高学生的制图能力。

2、 反复强化训练,提高制图能力

《机械CAD制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操性都很强的科目,主要培养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由于该门课程检测包括笔试理论题以及机试绘图题部分,而学生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对制图知识不能综合应用和计算机绘图不够熟练,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将识图、绘图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项重点内容,使学生每堂课都能得到充分的训练,不断强化,以形成技能技巧,提高识图、绘图速度。

3、联系专业实际,渗透职教理念

《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教学大纲》强调机械制图教学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而近年来广州中职《机械CAD制图》学科检测也增加了零件的工艺结构的内容,如铸件工艺结构、机械加工工艺结构、装配工艺结构以及零件表面圆角过渡等,说明学科检测更关注制图知识的实际应用。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联系机械专业实际,巧设识图、绘图情境,渗透职教理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重视模拟考试,构建知识体系

复习的最后一个阶段是综合训练,即模拟考试,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进行考试模拟训练,做好试题的讲评和考试策略指导,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机械制图知识体系,同时训练学生的考试能力和心理素质。

首先,研究题型特点,出好模拟试题。综合训练的关键是出好模拟试题,要关注《机械CAD制图》质量检测大纲的变动和新的考试要求,并以近三年的学科检测题为样板,来设计试题,试题的题型、难度、梯度、知识覆盖面、分数分布和试题相当,试题题目的取材要源于课本,并参照历年的考题作适当的变形和加深。要认真研究试题题型的特点,当前,广州中职《机械CAD制图》统考内容由笔试部分的选择题、读图题和机试部分的计算机绘图组成。选择题、读图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及理论的应用,而计算机绘图题考察学生识图、绘图的能力。考试前要认真出好三套模拟题,使这三套题相互补充,覆盖整个考试内容,并突出考试重点。

第二,做好试题讲解,制定应试策略。每次模拟考试后,教师要按评分标准认真评卷,科学的进行卷面分析,做好讲评。要对考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和注意事项重点讲解,对学生的学习策略予以指导,分别对优生、中等生、后进生制定分数目标,指导他们明确在哪类题型上要拿多少分,对考试时间的分配,考试情绪的控制,一一进行指导,并在模拟考试中演练。

机械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范文4

《机械基础》是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从事机械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学懂弄透,这样才能为今后所学专业课程打好基础。目前,中职院校生源主要由三个方面:第一,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没能考上高中,主动选择中职院校;第二,在初中学习成绩差或问题学生,不能继续完成学业,父母怕在社会上学坏,学生被迫进入中职院校学习;第三,高中毕业未能考上大学或未考上理想大学,主动或被动选择中职院校。因此,中职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参差不齐,而且大部分学生学习能力较差。鉴于中职院校学生现状,如何教好《机械基础》这一课程,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重视绪论,树立学习信心

《机械基础》这门课程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虽然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不同种类的机械,但是很少会从专业的角度来分析。另外,由于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势必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带来很大的障碍。教师如果一开始就把握好主动性,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对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将有助于学生后续的学习。绪论课教学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好的绪论课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了解本课程的重要性及课程的目的和性质,更能激发学生对《机械基础》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树立能学好这门课程的信心。总之,重视绪论教学,讲好绪论,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适当采用多媒体教学

目前,学生一般是学习了《公差》《制图》课程后,开始进入《机械基础》课程的。学生虽对制图、公差有一定的了解,但在识图方面能力还不强。所以,教学中要适时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生动直观地把一些难于用语言表达的概念、理论展现给学生,有利于学生理解、消化、掌握课程知识。

三、采取灵活授课模式

中职生源的学生计算能力普遍较差,对于计算比较多的章节,如第四章《齿轮》,课堂要上要少讲、多练,在练习中不断重复课本上的知识点;对于比较抽象的东西,尽量直观化,例如第七章的《平面连杆机构》、第八章《凸轮机构》,要理论联系实际,用动画的形式,在掌握机构的运动特点后,由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其应用特点和适用场合,效果比较好。对于理论性、逻辑性比较强而又比较抽象的知识点,例如液压各种阀,老师要研究透教案,要理论联系实际。如按传统的授课方法:由图——结构分析——工作原理来授课,对于空间想象力、制图知识、文化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而言,将很难理解。因为我们培养的是实操人员,所以,我们可将重点放在各种阀的功用上,用图形、符号联想其功用来理解记忆。在讲授液压控制元件时,更需多联系实际,用类比的方法讲解。比如溢流阀的过载保护作用:危险时(系统压力达到调定压力时)就出手(溢流阀接通),类似保险丝;减压阀类比电变压器,等等。然后再用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大家,识别各种阀是如何工作的,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明了化。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授课效果较好。

四、注重课堂互动,提高课堂效率

一方面,我们要先建立良好的互动基础。认真看待自己的学生,对于勤奋、刻苦学习的学生,鼓励他们树立更高的目标;对于后进的学生也不要放弃,更应尊重他们,为其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帮助树立自信心。主动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就为实现有效的课堂互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要采取灵活的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避免呆板的上课氛围,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变成课堂的主体,在愉悦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学习效率毋庸置疑。例如,可以让偶数(奇数)学号的同学回答问题;当天是10月21日,可以提问10号、21号的同学;可以让同桌一个人回答问题,另一个人做出补充或评价;如果遇到同学回答不出问题,可以让其指定后援(亲友)团成员帮助回答(要给暂时回答不出问题的学生台阶下);也可设立抢答环节(答对有奖励),等等。

五、关注课堂小结,突出重点

机械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范文5

一、高中物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互动关系

1.理论教学给实验教学打下了基础.面对课本里的知识点,一些基础建设比较落后的高中学校,在物理教学中甚至剔除实验教学活动,期望经过对课本物理知识点的长时间识记与丰富的习题练习来强化对有关知识点的认知和熟悉.在教学中,依旧沿袭已往“照猫画虎”的教学形式,使许多具备物理学习兴趣的学生,学习主动性渐渐被弱化,甚至被全部泯灭,也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重心依旧落实于已往的知识教授,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素质的要求.对已往的物理理论知识教学里潜在的缺陷和不足的研究,并不能代表可以忽视物理理论教学,而应当关注理论教学的主动作用,合理调节和改善物理教学措施.在物理理论传授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应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理解和验证物理现象,为物理实验教学打好基础.

2.实验教学促进了理论教学的发展.首先,开展物理实验教学,让课堂教学更加形象活跃,并且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沟通来激发学习乐趣.利用实验教学,延展了理论知识的含义,达到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和发掘,提高学生的自豪感与充实感,完成知识学习与专业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响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其次,开展物理实验教学,能够强化学生对物理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对实验环节中潜在的难题和误差,进行深度探究和归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深化高中物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互动的

措施

1.关注基本能力.物理实验的基本能力指的是实验的基础知识与操作能力等.在实验前,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理论的学习,完成实验基础的预备工作,如阅读实验步骤、实验的原理,认识实验用材和实验环节,等等.实验规律对实验是否成功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却是容易被忽略的内容.唯有在足够了解原理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够成功完成实验.教师还应使学生认识到实验器材的原理,知道实验器材是物理实验成功的基础条件.在挑选实验器材的环节中,应当合理应用器材,尽量避免偶然误差以及操控失误导致的误差等状况.在实验环节中,合理操作是实验数据是否准确的关键.实验环节的无序和缺少都会造成失误,导致实验失败.通过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探究有关的理论知识.例如,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实验中,验证纸带上打下第一点到后面某点时机械能是否守恒,学生如果没有注意要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且拉住纸带时手不可上下抖动,就会出现实验误差,甚至结论不能得到验证.

2.实现实验与理论的结合.物理教学应当与时俱进,利用各种各样的教学设施开展实验教学, 巩固理论知识.教材中每个实验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够自己实践操作的,教师可以利用教学设施模拟教学.同时,有些实验即便学生实际操作过,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等重现实验场所,引导学生思索归纳.例如,在讲“重力与重心”时,为了让学生理解重力概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如下实验:①苹果下落;②水往低处流;③羽毛飘落.然后提出问题:所有物体在设有支撑的情况下必将向地面落下,而不是向别的方向运动,这是什么原因?有的学生认为,物体掉到地面,才有支撑作用.有的学生认为,是物体受到地心的吸引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应该立下结论,而是需要采取一个合适的教学方式.比如,准备一张纸片、钢球等大小不一样的东西抛到空中,使它们没有支撑作用,便会一起向地面落去,再去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最后归纳出观点:地球对其周围的所有物体有引力而令物体受到重力影响.

机械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范文6

一、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兴趣

虽然职校所开设的课程已相对简化,但由于学生大多缺乏基本的机械常识,对一些零部件的结构想象不出,就难以唤起对学习足够的兴趣,这会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针对学生的基础差的现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采用一些形象化、具体化的直观教学手段,以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比如:讲解机器的概念,可以先拿出单缸内燃机的模型或多媒体动画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观察内燃机的组成;再讨论各部分之间内在的联系及运动关系,最后从功能关系上总结出内燃机的功用,进而归纳出机器的本质。还可列举出一些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的事例来帮助概念的理解与消化。比如讲链传动时,可以自行车为例,讲“死点位置”就以缝纫机的踏板机构为例,等等。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情绪,所以,一定要在开始的时候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要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

《机械基础》教学最终目的应当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并学以致用。如在教钢的牌号、性能和用途时,如果光在课堂上讲解,学生根本不认识它,怎么去使用就更不必说了。倒不如找到相应的材料,让学生在观察、锯割、打磨的过程中感受到不同材料的不同金属特性。又如,在讲联轴器、离合器、制动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时,应安排学生对实际部件装拆,在过程中感受到这些部件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让学生实际动手,教学效果也会好些。

三、灵活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设疑法是一种收效较好的方法。如“铰链四杆机构”一章,如果一上来就给学生脑子里塞了一大堆名词,就会让人感到抽象枯燥,这时候可以采用设疑法,通过教具演示:用四个杆件分别铰链在一起,然后以不同杆件为机架,及不同的长度比值的四杆机构,分别进行演示。这时向学生提出;这是为什么呢?这些不同现象与哪些因素有关?把问题放在这里暂且不作解答,为解决此问题让学生再观察和思考这几个教具或多媒体动画的不同点。待学生有了一些思考后,再顺势指出;问题的原因在于几个教具或动画中,是由于构件是以不同杆件为机架和各杆之间的长度比值的不同而引起的。这样带着问题讲解四杆机构的一系列概念,收效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