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程项目管理核心任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程项目管理核心任务范文1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 课上实践 教学改革
工程项目管理是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64学时,其中课上实践16学时。由于其实践性较强,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对课上实践进行教学改革,如采取讲授软件网络计划编制系统,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模拟课上实践等方式,来加强学生对本门课的掌握程度,提高学习效果。
一、课上实践内容改革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我们对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课上实践内容教学进行改革。在教学时我们着重对现有教学内容进行梳理,重点介绍核心功能,强化基础技能训练,增加实践软件应用,培养“应用性人才”。为实现这一教育培养目标,本课程选取了Microsoft Project 2003、梦龙智能网络计划编制系统、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模拟等软件,通过Microsoft Project 2003侧重介绍项目管理软件的核心功能,强化基础技能训练。梦龙智能网络计划编制系统更贴近工程实际,使学生加强知识的联系性和科学性,提高实践能力。
二、课上实践教学方法改革
课上实践的教学过程要因材施教,采用情景教学、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法等,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1.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是以生动形象的情境激起学生学习情绪的教学方法,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进一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通过选取的工程项目实际案例与教学软件相结合模拟项目流程,强调学生以实际案例为引导,在模拟的工作情景、工作流程下学习,实现知识教育与项目过程的融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2.案例教学法
这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方法。它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通过对案例的阅读、分析、讨论,就有关问题做出判断和决策,培养学生运用掌握的工程项目管理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梦龙智能网络计划编制系统的学习中,教师给每位学生一个实际案例,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来学习和掌握软件的操作,这样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知识更容易被理解和掌握。
3.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就是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按照项目管理的原理和工作思路,根据实践项目的目标和内容,将工程项目分解为若干个子项目单元,对每一个子项目单元分别编制任务。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模拟综合运用所学的项目管理基础知识、施工方案构建与优选的相关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得到工程实践的实际训练,提高其应用能力及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分析市场、制订计划、组织生产、整合资源和财务结算等一系列活动中体会施工企业经营运作的全过程,体验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各个岗位角色及岗位职责。
例如:角色分工。
项目经理负责指挥、控制和协调项目组成员按照进程表完成项目。
经营经理负责劳务结算、甲方报量、成本核算和分析、洽商变更。
生产经理负责进度计划编制、资源需用计划、施工操作。
采购经理负责材料采购、库房管理、材料发放、材料核算。
财务经理负责资金管理和操作、资金帐目管理、负责盈亏分析。
在上学期授课过程中,对于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突出强调其课上实践环节,将“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项目管理实训”一体化,采用项目法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岗位能力和创新应变能力。
三、小结
通过对工程项目管理课上实践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既提高了教学效果,也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还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融入教学过程的程度,同时通过角色模拟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厉志红,刘卫萍,王培光.地方综合性大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路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3).
[2]肖月,朱雪莲.浅谈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构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4).
工程项目管理核心任务范文2
一、项目管理体系
要取得成功的项目必须要有全面的项目管理,这个全面性至少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项目由许多子项、分项构成,项目管理必须包括项目对象的全体。
2、项目管理工作的过程,包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反馈等。
3、项目管理应包括全部的管理任务。有工期、费用、质量、合同资源、组织和信息的管理。忽略任何方面都可能导致项目的失败,所以项目管理至少是三维结构体系,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项目管理系统。项目的各职能工作,各参加单位,各项活动,各个阶段融合成一个完整有序的整体。
二、项目实施保证
信息技术是通信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的实施基础,合适的项目管理组织模式是通信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的实施保证。通信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要求在项目的发起阶段就对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多重约束条件进行系统的考虑,明确各参与方,尤其是各种供应商、分包商等原先并未纳入通信工程项目管理体系的参与方之间的影响和依赖关系,为之提供合适的沟通和协调平台,通过利用完善的信息技术形成动态的高效率项目组织,全面实现业主的要求,达到令业主满意的最终目的。
三、决策支持
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系统集成服务的决策应用采用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核心,建立在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网络化、信息化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网络、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技术,对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的基础设施、功能机制进行自动采集、动态监测,实现资源信息的可视化表达、优化决策等强大功能,帮助管理维护人员更好地建立全局观念与模拟直观感,在有准确坐标、时间和对象属性的五维虚拟环境中,对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和应用进行规划、管理和决策。构架空间信息的空间基础数据框架,生产各种基本比例尺的数字地图产品。加强数据成果的管理,制定数据共享的政策,保证在使用上最有效率;使各部门、各专业广泛深入地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享受空间信息工程带来的好处。
四、项目系统建设
1、核心网络平台建设
核心网络平台主要是架设基于WebGIS(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平台,实现电子地图的基本功能,可以在Internet环境下,通过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浏览器一系列环节实现GIS在Intemet Web页面上的运行,完成基本的常规GIS操作的成套技术。在WebGIS基本核心技术的基础上构建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系统信息网站,提供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信息搜索、交互查询和表达功能,可以更加快捷和方便地获取信息,同时,为使用者提供全新的查询和挖掘信息方式,实现增值服务目的。在WebGIS基础核心技术的基础上构建一系列专业应用,如专业地图化电子办公平台和专业信息综合网站等。主要目的是用地理信息系统与数据库技术解决设备管理、项目管理和专业应用领域中一些急需解决的同越。
2、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空问数据信息化建设:组织各个部门协同工作,采取多种方式和技术,对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空间信息进行数字化。在空间信息数字化的基础上,结合海量存储技术和元数据提取等技术,对从各个渠道获取的空间信息进行进一步整合和处理,使之符合WebGIS平台和其他GIS系统平台的要求,以便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挖掘,真正实现信息增值。
3、综合决策层建设
在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全面数字化的基础上,应用海量存储技术、空间数据库技术、动态规划技术、空间分析模型等一系列技术,针对分布式的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异构数据信息,提供专业的分析模型库,进行深层次的数据挖掘。应用与时间、对象属性相关联的一致、集成的中央数据仓储技术,支持复杂的、任意的查询方式,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实现联机分析处理(OLAP)。该阶段是信息综合集成应用阶段,用户在此得到的将不是简单的数据型信息资料,而是将信息全面升华得到的具有深远价值和意义的“知识”。真正实现全面的信息增值,为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水平的提高带来本质性的飞跃。
五、实现方法
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系统计算机综合集成系统以WebGIS为核心,提供基于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系统信息综合集成应用,本项目采用产品的GIS平台来实现:
1、WebGIS平台:WebGIS平台是地理信息系统和网络技术结合的产物,是构建可视化信息服务体系的基础应用平台。
2、DataProcess数据加工集成环境:综合国内外GIS数据标准,提供对不同来源、不同格式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转换、处理、加工的集成环境。
3、MapSearch图形搜索引擎:提供以空间目标为索引的信息检索。
4、WebGISSDK WobGIS开发工具包:提供一系列API,针对相关行业或领域的业务特点,进行专业领域应用集成的支持环境。
5、GISNP动态规划组件:提供基于深层拓扑的空间分析功能。包括网络分析、缓冲区分析、邻域分析。
6、SpatialWare空间数据仓库:针对分布式的异构数据信息,提供各专业的空间分析模型,进行深层次的数据挖掘,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实现联机分析处理(OLAP)。
六、系统特点
1、多层次的体系结构:由浏览器层、Web服务器层、应用服务器层和数据库层组成内在逻辑上由用户接口、会话服务、应用逻辑、数据逻辑等组成,进行分布式运算,在WebGIS领域是一个创新的、真正多层结构的、适合Internet计算的应用平台。
工程项目管理核心任务范文3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项目管理由粗放型向现代项目管理转变。目前,工程大部分具体施工任务还是由项目部将劳务队和自由机械设备、自供材料组织起来完成的,专业化程度低、劳务队伍素质不稳定、项目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资源对劳务队进行管理。项目的管理水平也被拖住,不能提高,工程项目还处于粗放型的阶段。
1、工程项目管理系统
技术系统是三个分系统的核心。工程项目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向业主交付低成本高质量的工程产品,决定工程产品质量的关键在于施工技术水平,只有采用先进的技术,才能做到低投入高产出,并创造优质产品。确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是技术系统的重要内容,通过应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进行技术攻关、技术创新是提高技术系统实力的关键和核心。同时技术系统影响着工程项目的经济系统,先进的、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可以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因此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提高工程技术含量是确保工程质量,为业主提供优质服务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
组织系统是项目管理的中枢。工程项目的组织、协调、控制都是由项目管理人员完成的。工程项目管理,人是第一要素,建立以项目经理责任制为核心,灵活高效的组织体系是项目管理运行的基础,更是实现工程项目的四控制(进度、质量、安全、成本)、四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现场管理、生产要素管理)、保证工程项目管理三大目标(合同目标、成本目标和现场管理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项目管理的综合能力和项目班子整体素质决定着项目管理的效果。项目部完善的用人机制、分配机制、监督机制和高效灵活的组织体系是项目管理高效运行的保证。同时积极运作专业分承包队、施工队和劳务队,以提高基础施工能力,使项目部能够集中人力和精力来专注项目管理,这对高效组织施工生产,优质完成工程任务至关重要。
经济系统是检验项目管理质量的标尺。工程项目管理的水平,项目管理的好坏,通过项目经济运行的质量直接体现出来,经济系统是检验项目管理质量的标尺。
工程施工既是一种生产活动,同时也是一项经济活动,工程施工势必投入人、材、机及建设资金,过多的投入会造成浪费,资金运转效率低下:过少的投入又会导致工程进度的延误和工程质量的受损。因此,确保经济系统良性运行是项目管理的职责和重要内容,又可以反映项目管理效能。
2、创新机制,提升三大系统运行质量
2.1创新为旗,管理为本,夯实技术核心系统。
2.1.1 以技术创新为先导开展科技攻关,全面提升项目科技含量。
建立项目科技创新体系和制度,营造创新氛围。要坚持以重难点工程建设项目和新产品开发为中心,以科技成果转换为关键,以降低工程成本和提高工程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技术优势为目标,通过制定项目技术创新管理制度,鼓励技术人员开拓创新,加大科技投入,建立起以项目部为主体、以科技机构、兄弟单位协作为铺助,以高、新、尖、难等工程为载体的技术创新格局。在项目管理中要通过项目管理制度,建立项目创新激励机制,在项目部上下形成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良好氛围。
2.1.2、积极应用新技术,培养科技尖兵。积极开发、应用新技术,并在应用新技术的过程中,掌握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核心技术,为项目培养、储备技术人才。要在工程建设实践中,善于攻克技术难题,不断总结施工经验,提高项目技术人员攻坚破难的能力。
2.1.3加大技术管理力度,伎术工作一步到位。要形成以项目总工程师为核心的技术、质量网络体系。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加强对重要技术问题的超前研究,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工艺和技术措施,使技术难题事先有预案。要重视现场技术管理,重要部位、关键工序,技术人员盯岗到位。同时加强技术交底,图纸会审和技术、质量的日常工作,并通过加强质量的三检制度,来检验技术方案的可靠性,靠技术保质量以质量促技术的创新。
2.1.4 项目经理承包制为主体,专业分承包队伍为主力,牢固组织中枢系统。建立以项目经理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项目班子,组织高效的项目管理体系。项目经理承包责任制是以工程项目为对象,以项目经理负责为前提,以施工图预算为依据,以创优质工程为目标,以承包合同为纽带,以求得最终产品的最佳经济效益为目的,从工程项目开工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一次性全过程的施工承包经营管理。
项目经理受企业法人委托,代表企业通过对工程项目全过程、全方位、全合同的管理,实现企业在工程项目上的三大目标,既合同目标,成本目标和现场管理目标。项目经理承包责任制的主题是项目经理个人全面负责,项目管理班子集体承包,有利于进一步明确项目管理、企业、职工三者之间的责、权、利、效之间的关系,强化了项目法制的管理。在项目经理责任制的前提下,项目经理才能实现人员的优化组织和资源的合理配置。项目管理体系的简历要本着“精干高效、运作有序”的原则,建立起灵活的组织机制。应在项目上建立以副总经理为核心的计划、施工、安全生产的现场管理体系;以项目总工程师为核心的技术、质量运行体系;以总经济师为核心的成本预算、监督、控制的成本运行体系;以总会计师为核心的成本核算,分析、核定的成本审计体系;以项目书记为核心的企业宣传、文明施工的企业形象运行体系。同时配置业务精、素质高、作风硬的管理骨干,通过激励、约束机制实行市场化的用人机制、分配机制、考核机制来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项目部整体战斗能力。
2.1.5选择专业化程度高的分承包队、劳务作业队组建专业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分承包作业队伍。工程项目分承包是建筑市场竞争加剧,提高工程建设效率,更好服务业主的必然要求。将具体施工任务分包,项目部专门从事管理工作,形成专业化的管理和专业化的分包是今后工程建设和工程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们工程建设领域采取自己负责技术、设备、材料,实行劳务分包管理的形式。在今后的工程建设行业,专业化管理和组建专业分包队伍将是工程建设的发展趋势,因此分承包管理、劳务队伍管理将在项目管理中占据特殊位置。针对目前大多数实行劳务分包的工程建设项目,在项目管理过程中,要在劳务分包对中有选择性的使用部分技术精、管理严、质量好、施工能力强的工程队,成立若干技术型专业化施工队,使劳务队中优秀的管理和技术人员逐渐稳定下来,成为固定的职业人员。将劳务队逐步分化为大大小小的专业分包队伍,使专业施工队成为企业劳务作业层主体,尽快形成“项目总体组织,主体专业施工,社会劳务补充”的项目管理机构,为最终实现专业化管理和专业化分包施工打下基础。对于目前少量专业化的分承包队伍,我们通过严格合同管理,合理加大分承包商权利,将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目标逐级分解,来加强分包队伍管理,使项目管理职能更加专业化,从而提高工程项目自身管理能力和生产效率,为业主提供周到的服务。
2.2 项目成本核算为先导,成本承包为基础,控制经济命脉系统。
2.2.1 落实项目成本核算,进行成本承包。项目成本核算是项目成本承包制的前提,也是项目取得经济效益的直接来源。成本核算、成本承包的管理重点为:一是从实际出发,按照图纸清单和承包价格在项目认真评估的基础上,编制好工程项目的目标成本,确定合理的日标利润和上交指标。二是建立健全工程项目成本分析、成本核算、成本责任体系,使目标成本层层分解,横向分解到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工序工程等不同施工部位的费用控制,纵向要分解到施工准备、主体施工、收尾交付等不同阶段的费用控制并签订成本承包责任合同,强化责任风险。三是加强作业层的责任成本包干定额,防止效益流失。根据现场施工性质,同作业层签订材料、机械包干使用合同,采取激励和约束机制,把作业层纳入到项目成本管理中来。四是对项目经理管理层、分承包队伍、劳务队进行成本承包,使成本控制落到实处。
2.2.2强化成本管理措施,开源节流,挖潜增效。成本管理措施直接关系到项目成本控制的效果和项目经济运行的质量。成本管理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包括:一是制定先进的、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包含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机具的选择,施工顺序的安排和流水施工的组织,正确选择施工方案,可以缩短工期,提高工程质量,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二是利用先进技术,强化成本管理,降低工程成本。采用新技术,利用计算机技术分析控制成本,为成本控制注入新活力。经济措施是遵循优化配置的原则,按照工程项目需要结构性质、合同要求、施工周期,以市场运作的方式,合理配置项目人工、机械设备、材料等资源,严格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及非生产性开支费用。控制管理,实现投入产出的最佳结合。主要是提高人员工作效率,减少窝工,控制非生产人员的比例;减少各环节的材料损耗,实行大宗材料招标制,节约采购费用,严格进场验收和限额领料制度,合理使用材料;正确选配合理利用机械设备,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和使用效率,降低机械使用费,同时节约施工管理费用,控制非生产性开支。
工程项目管理核心任务范文4
【关键词】并行工程 项目管理 主要应用
需知,当前并行工程以新型企业组织管理哲学形式产生,1990年才被引进到我国,之后在此基础上作为新型管理理念和创新设计方案对各个行业领域加以调试、促进,并行工程理念本质即为要求产品主创人员务必将生命周期作为整体研究对象和最终探索目标,设计行为伊始就需对生命周期概念内容和对应产品报废处理内容等进行深度考究,此时主要分为质量内容、成本内容和进度计划内容等。
一、并行工程特点要点分析
上已对部分并行工程含义与概念内容有所概括,但并行工程核心内容就是多项工作相互协调,不断促进一体化生产改进步伐加快,以并行模式为主进行后续产品加工设计与任务执行。早期概念设计过程中运行并行协调手段进行功能性强调,将过程集成视为侧重点,通过产品优化与产品重组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不同类型学科和不同研究领域的协同工作,以至达到预期目的,在有效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也能够缩减产品成本开支,不仅如此还能对工程项目开发周期进行缩短,效果十分明显。
(一)并行性特点和集成性特点分析
众所周知,并行设计是整体并行工程操作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点,工程产品设计过程和链接项目二者并行处理较为常见,可以完美形成工程项目过程并行化工作模式和一体化工作模式及系统化工作模式。并行工程主要强调工程产品设计过程需要并行实施,将设计过程有力融入到日常评价过程中去,实现工程并行,针对具体工程项目设计方案进行全面评价与考核,不断进行工程项目阶段性结论评价信息整合,以至有效确保工程项目最终质量和工作效率达到预期标准。从实际角度而言,并行工程以结构系统集成模式产生,将信息集成要素作为核心运行基础,循序渐进的向产品开发过程方向不断集成,以促进其不断发展,其主要体现在信息集成内容和人员集成内容以及相关过程集成内容之上。
(二)分布性特点与渐进性特点分析
因为设计要素和评价人员要素均源自不同方位,上述内容间存在时间分布性特质和地域分布性特质以及组织结构分部性特质,所以应积极营造协同条件,在协同工作氛围下对二者共同加以协调、整合,促进工程项目各项工作流程的正常平稳实施。并行工程环境背景之下的具体设计过程实际上具备一定渐进性,因为设计方案过程和设计思想过程以及相应设计信息过程均需要进行适时完善与合理充实,所以应针对信息方案待整合状况和信息方案待确定状况进行对应质量评价和科学决策。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工程项目设计过程推进速度不断加快,设计信息逐渐得以完善,加之设计信息充实性不断提升,质量评价结构体系构建成效变得愈加卓越,使得设计质量评价细化操作成为了可能。
二、并行工程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主要应用分析
(一)利于新型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建
1950年末期才出现工程项目管理概念,工程项目管理方案主要是一种实效性计划管理模式,我们通常所说的工程项目管理中,涵盖了多种学科知识内容和工程管理理念。并行工程实施较为常用,实际工程项目管理中多会用到此种方法,工程管理企业能够依靠此模式有效提升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和项目服务水平,并行工程方案实施中,工程项目业主和相关管理人员可以联合进行项目管理与施工指挥,业主在工程项目参与过程中占有主体地位,但可与其他部门进行协同合作与指挥,并行管理对基础性组织结构进行了积极优化,不必要的中间管理环节可直接忽略。并行工程作业模式执行可使得工程假设总体周期时长缩减,其强调设计过程协同性和建设过程协同性,利于工程项目管理PDM数据集成系统构建。
(二)提高工程项目管理决策实效性
其决策实效性推进主要体现在各方有力联系之上,业主和项目管理者以及承包商均可建立新型合作管理机制,此时供应商内容也被涵盖其中,通过并行管理与整合,在推动工程项目操作进程的前提下也可深度落实各项工程项目管理决策。工程项目单位与机构可对与当前工程项目有关联的管理模式进行详细分析与研究,在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需要考虑抗风险要素和高效益要素。并行工程实施中,业主管理实为核心,此时需要技术团队作为项目管理支撑,并行工程主要强调理解要素和信任要素二者协同,之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新型项目管理模式创建,也就是业主驱动模式下的管理模式构建,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工程项目管理决策执行度和管理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并行工程具备并行性特点、集成性特点和分布性特点及渐进性特点,优异性尤为明显,合理应用并行工程进行工程项目管理可以助力企业决策优化与策略实施,从根本上提高项目工程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陈林,苏振民.建设项目设计与施工整合的动因与机制[J].建筑经济,2007,(05).
工程项目管理核心任务范文5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策略
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质量,不仅能够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同时也能充分的展现出施工企业的实际水平与企业形象。因此,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活动,往往能够直接的影响到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管理活动,而现阶段在我国各大建筑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与缺陷。如何才能在确保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的基础上,来有效的降低工程的建设成本,缩短工程的施工工期,提高工程的建设效率,是每一个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所必须重视的重要问题。
一、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一方面,进行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创新活动,是时展的基本要求。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完善的今天,如何才能促使企业建立起更加顺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市场经济需求的项目管理模式,使每一个项目工程管理人员所必须重视的问题。另一方面,对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创新,也是实现现代化企业制度构建的重要保障。由于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充分的满足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需要,就要求我们必须及时的发现项目管理中的问题与缺陷,来加快现代化企业建设的进度与步伐,促使其能够真正有效的顺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大力提升工程建设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进行有效的创新,能够促使企业更好的顺应我国的管理科学理论发展需要。因此,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活动进行充分的创新与发展,无论是对工程建设质量的提高,还是对建筑企业的发展,都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1]。
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要遵循的原则
(一)必须满足社会市场经济的实际需求
我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是一种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经济,所以说,建筑工程的管理活动只有充分的满足市场经济的实际需要,才能真正的获取经济效益的提高。这就要求各大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必须将项目充分的延伸到市场发展中,来促使其能够有效的从市场中来获取项目,并在市场经济中有效的运营项目,促使其能够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不断的提高市场竞争力,使得工程项目的管理能够实现有效的延伸,帮助其更好的处理项目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来进一步提高其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带来更高的发展效益。
(二)必须顺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需要
企业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活动时,要充分的考虑社会生产力的实际需求,进而实现生产力发展与项目管理之间的相互促进与相互制约。众所周知,只有实现了劳动力与劳动工具以及劳动对象之间的有效结合,才能真正的发挥出企业的潜在生产力。因此,努力促使生产力三要素之间的平衡与协调,使其更好的顺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也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所必需严格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2]。
三、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的策略
(一)创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制度
要想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整体创新,就要求其首先要创新完善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制定更加准确的承包评估机制,并进一步细化工程建设的考核标准,及时的将安全生产内容与施工进度控制、施工材料与施工设备的控制管理以及施工人员的控制等内容添加到承包评估机制中,同时要求其必须建立起科学的评估考核量化标准,促使其能够更加有效的深化项目责任人与项目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并进一步创新工程项目的风险抵押机制。现阶段,在我国部分的工程建设企业中,已经逐步建立起“自主经营、自筹资金、自负盈亏”的新型经营模式,该模式主要是由项目经理依据一定的比例,将工程产值中的部分金额作为项目风险的抵押金,来对整个工程建设项目全权负责,并进一步建立起责任与权利,奉献与利益之间协调发展的项目经营管理模式,使得传统项目城堡中的“包赢不包亏”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二)创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
1、努力提高管理人员的协调组织能力: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就要求施工企业内部的项目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一定专业技能,同时也必须具备充分的组织协调能力,来促使其能够更加有效的帮助工程项目中各位参与者都能达成目标共识,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与相互帮助,从而帮助其建立起良好的工作氛围,促使其能够保持优秀的团队精神,促使其能够进一步提高工程项目的组织建设效率与质量水平[3]。
2、建立完善的目标责任体系: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层面的创新时,要求其必须明确工程项目组织的主要目标,并对该目标进行有效的分解,帮助其有效的建立起具有层次化的目标责任体系。同时要求各大施工企业必须及时的在企业全员范围内开展绩效考核,促使企业中的每一位员工都能充分的明确自身所需要承担的任务,同时这也是实现工程质量责任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
(三)创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目标
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提高工程建设效益。这就要求各大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努力创新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建立起完善的内部造价管理体系,不断加强对企业目标成本的管理与控制。由于工程建设企业的成本目标通常需要和实际的产品价格相关联,这就要求个大企业在进行成本目标的确定时,必须充分的结合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来对其作出更加有针对性的分层测算与评估活动。而在企业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体系的构建活动时,要求其必须合理的调控法人和项目负责人以及基层的作业队伍之间的关系,确保法人在整个工程项目管理活动中的重要核心地位,并由相关的负责人来负责工程项目的开展与进度控制,而基层的作业队伍则是整个工程建设队伍的重要基础。只有确保这三个主体之间能够密切的联系与相互调整,才能真正的创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内容的创新,来进一步构建起完善的工程造价控制体系,为整个工程项目管理活动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结语:
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不断创新,是促进施工企业不断进步的重要动力,完善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能够及时的发现工程建设中的问题并加以改正,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合理的缩短工程的建设周期。这就要求各大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充分的认识到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性,不断的创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理念与责任制度,几时得对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教育与培训,来从根本上提高整个建筑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从而为建筑施工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并为企业进一步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基础与保障。
参考文献:
[1]赵迪.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构建探析――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为例[J].价值工程,2012,(31):269-271.
工程项目管理核心任务范文6
一、传统教学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课程教学中面临的困境
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教学模式仍然是一种以讲授为主的静态教学模式[1]。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基本还是通过教师“讲”,学生“学”完成课程知识的传授。这种教学模式对于一些着重理论化、逻辑关系强的课程,如数学、力学等不可否认仍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但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来说,由于课程内容的特殊性和抽象性,传统教学模式在该课程的运用面临诸多困境。
(一)传统教学模式不能适应课程自身性质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系统性和综合性强,既包括进度计划编制、施工技术等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同时又包括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管理类内容,是介于工程技术学和管理学之间的交叉学科。这一课程性质不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理论知识,更要切实具备实际项目管理能力。传统教学模式虽能基本满足理论知识讲授要求,但对于提高学生相关实操技能却作用有限。
(二)常规教学手段不能满足教学需求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特殊之处在于它对实践性的要求不体现在具体工程技术问题或是某个固定场景上,而是要求学生能从工程项目的投标阶段开始到最后竣工清场,全过程掌握项目实施和处理其中发生的各种经济、技术、法律和管理问题。因此受制于这一因素,常规教学手段中的课堂讲授、实验、现场实习等措施都无法完全满足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教学需求,工程项目管理理论知识很难通过实验或现场实习得以重现。
(三)课程对象要求教学模式的创新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与学生习惯的前后内容联系紧密,数学公式推导环环相扣,知识点具体形象的一般工科课程大不相同。该课程融入了大量的管理学和经济学等知识,理论推导较少,但理念、流程、规范、法律要求等较多。对于学生来说,将这些抽象知识具体化、实际化,进而与工程实际相联系,是他们的迫切需求。为使学生深入掌握这些理论知识,必须认真探索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
二、PMST系统在建筑工程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中的作用和意义
如前文所述,受课程性质和内容等客观因素制约,传统教学模式和常规教学手段在建筑工程管理课程中的作用受到较大限制。为保证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现代工程管理人才,必须开拓思路,运用新型技术和方法,改革课程教学模式。
PMST系统,即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模拟系统(Project Management Simulation Triaining)[2],借鉴现代沙盘教学形式,贯穿融合工程技术、管理理论等知识,模拟一个工程项目从中标开始到竣工结束的全过程管理。其核心思想在于强调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知识的具体化和实践化,通过硬件仿真模拟操作和软件智能方案评分,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在仿真环境下最大限度地用于工程管理实践。充分结合PMST系统探索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1.完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手段
“管理是科学也是艺术。”[3]建筑工程管理课程实践性很强,但同时也要求学生领悟工程管理的艺术。受限于工程现场实际情况和教学手段等因素,以往的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实践环节基本与施工技术、施工组织等课程无异,学生只能看到具体施工部位和施工技术的做法,而很难把课程中的管理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如何让课程与工程实际相结合,一直是工程管理类课程的薄弱环节。PMST系统为解决课程教学与工程实际脱节问题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方法。
2.促进形成逻辑完整严密的课程知识结构体系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作为工程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内容比较繁杂,一般包括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和安全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等内容,知识结构学科跨度大。在以往教学实践中,学生往往反映课程学习内容繁多,相互间找不到有机联系,掌握起来难度很大。引入PMST系统后,课程理论知识如融资计划、施工管理方案、现场紧急事件应对等在全过程模拟中都得以重现,各种理论知识按照实际工程开展顺序逐一得到应用,课程与实际紧密结合,形成前后呼应、逻辑严密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十分直观、深刻的理解。
3.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PMST系统能逼真模拟工程实际,允许系统参与者自主确定项目盈亏决策、进度计划编排、资金筹措、资源使用计划等活动,并依据系统软件自动判定项目参与者自主制定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结合PMST系统,促使学生不止满足于基本原理的掌握,激发学生求知欲望,锻炼独立思考能力,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工程实践中,寻求项目管理的最优化方案。
4.提高学生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现代工程管理中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和各方的沟通协调,因此作为培养项目管理人才的本课程来说,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是教学任务之一。在PMST系统操作过程中,每5~6人一组,完全按照工程实际管理岗位设置项目经理、财务经理、生产经理、经营经理等不同角色,由学生各自担任,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由学生自由讨论,PMST系统要求每一位参与学生在真实气氛中体验项目管理决策,强调和组内其他成员的交流与合作,为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中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三、基于PMST系统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
(一)切实做好课程理论知识准备工作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强调实践,但并不否定理论知识的重要性。相反,只有深入熟练掌握理论知识,才能进一步将其运用到工作实际中。运用PMST系统进行教学,要根据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内各项工作开展的先后顺序和各个岗位的技能要求,对课程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重组,加强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等各学科知识的有机结合,使之模块化、系统化,可大大改善教学效果,为PMST系统的实际操作打下坚实理论基础。
(二)认真领会PMST系统操作规则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PMST系统操作规则,完成仿真工程项目启动。以广联达公司出品的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模拟(PMST)系统为例,首先将学生每5人一组模拟组建一个真实的项目经理部,让学生自主决定项目经理、经营经理、生产经理、采购经理、财务经理的人选,确定各岗位在系统仿真操作过程中的职责和任务。然后教师向学生详细讲解PMST系统软、硬件使用方法,尤其是解释清楚关于系统的基本假定、系统操作规则、施工费用支出、施工紧急事件补救以及施工报表填写方法等方面内容,为学生后续的项目执行做好准备。
(三)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实际工程项目面临的情况千变万化,PMST系统同样可以仿真模拟出工程实际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让学生从自主讨论和决策中深入领会相关知识的运用技巧。从资金筹措计划到各项施工费用的支出决策,从各构件施工顺序到施工材料,从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容量确定到劳务班组的进出场安排,实际施工中所可能面临的一切问题,在PMST系统仿真模拟操作过程中都会遇到。每一事项的决策,都会影响到项目最终盈利数字,从而真实反映出学生对于工程仿真项目的管理水平。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评判者”角色,不能也无法直观给出“标准答案”,而应充分激励学生运用所学相关知识自主思考和讨论,并最终统一意见实施决策。
(四)借助PMST系统软件完成操作评价
在PMST系统操作过程中,由于各个项目部(学生小组)资金筹措计划、施工方案、劳务进出场安排和现场临时设施数量等各不相同,因此各学生小组最终操作成果无法用人力简单判定,必须借助系统自带的软件系统完成评价工作。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按照现实中工程项目施工过程资料管理要求准确填写PMST系统中的施工单据,并输入系统评价软件,从而判定仿真操作过程中是否存在错误环节和项目管理最终盈利水平。
四、运用PMST系统的几点建议
在使用PMST系统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首先,运用PMST系统不能只重操作,忽视策划。PMST系统在课程教学应用中可以归纳为项目策划和项目执行两个阶段,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普遍存在只重项目执行操作,严重忽视动手之前的工程前期研究和策划的问题。这一现象必须避免,因为从PMST系统设置初衷来说,追求的并不是让学生精确而近乎机械地完成仿真项目执行,而是借助系统提供的仿真工程项目,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做出项目管理最优决策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这一角度来说,“看不见”的项目决策重要性远远超过“看得见”的项目执行。
其次,教师要多应用PMST系统自建项目功能,加大系统应用深度。PMST系统初始状态下只有较简单的几个仿真项目供学生练习,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难免出现仿真项目紧缺、深度不够的问题。这时教师应充分研究PMST系统,依托其强大的项目自建功能,根据可视化语言自由创建仿真项目供学生练习,并由PMST系统软件自动完成其操作成果评价。这样不但充分发挥教学设备效益,更能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
最后,建议继续深入研究完善PMST系统。目前PMST系统的一些基本假定和操作规则距离工程实际仍有相当距离,例如,将所有构件简化成绑钢筋、支模板、浇筑三个工序,假定施工现场所有机械不需要人工值守等。这些假定和规则明显过于简单和理想化,建议相关专业教师和科研人员继续深入完善PMST系统,使其更加符合工程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