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产风险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资产风险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资产风险管理

企业资产风险管理范文1

关键词:施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530.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0-0118-05

在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下,近年来,建筑市场日益呈现出建设规模大、质量要求高、技术标准新的特点,这就需要施工企业在稳固原有市场的前提下,理性分析建筑行业技术发展的前景,以市场为引导,走科技兴企的发展之路,整合相关资源,适度购置施工设备,提升装备水平,将为顺利、高效完成工程承包合同、实现企业收益提供必要的基础,推动传统型施工企业向技术型专业化施工企业转型。

一个施工企业,如果没有数量匹配的现代化装备,就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适当增加在固定资产方面的投入,对于提高现阶段施工企业资产质量、施工能力、开拓市场能力、保持市场占有率将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大额固定资产投资对施工企业经济效益能够产生重大影响,也关系到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目前大量施工企业陆续购置了大直径的盾构设备,大吨位的混凝土箱梁的制、提、运、架等设备,无缝长钢轨焊接设备,无碴轨道生产和施工设备,有碴轨道道床摊铺、长钢轨铺设、机械化养路设备,恒张力接触网架放线设备等大型专业施工设备,在装备结构方面有了很大改善,在这样的建筑市场和施工技术发展环境中,大型固定资产投资越来越成为对施工企业发展有全局性影响的重大投资。但相对于建筑市场环境的发展趋势而言,设备数量和结构仍难以完全满足施工生产和占领新市场领域的需要,并已成为制约业务发展的瓶颈。并且,大型施工机械设备虽然高效、先进,但其单项资产价值动辄数千万元、甚至数亿元,造价昂贵,设计、制造周期长,管理要求高。投资额巨大的现代化施工机械的决策,对施工企业来讲,如同一柄双刃剑。在这种背景下,施工企业在进行重大设备投资时应充分考虑投资风险,并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

一、施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特点

按对施工企业长远发展的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分成战术性投资和战略性投资两大类。战术性投资是指不涉及整个企业前途的投资,战略性投资是指对企业全局有重大影响的投资。施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行为的目的,与其他形式的投资相比,固定资产投资具有投资内容独特、投资数额大、影响时间长、发生频率低、变现能力差和投资风险高的特点。

1.固定资产的投资回收期长。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一经做出,便会在较长时间内影响企业,一般的施工机械和生产设备投资都需要五至十年的时间才能收回。

2.固定资产投资的变现能力较差。固定资产投资的实物形态不易改变,专用性强,转场使用或二次出售都有一定的困难,变现能力较差。

3.固定资产的资金占用数额相对较大。固定资产投资一经完成,在资金占用数量上便相对稳定地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而不像流动资产投资那样能够经常变动。

4.固定资产投资的实物形态与价值形态可以分离。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投入使用以后,随着固定资产的磨损,固定资产价值便有一部分脱离其实物形态,转化为货币准备金,而其余部分仍存在于实物形态中。在使用年限内,保留在固定资产实物形态上的价值逐年减少,而脱离实物形态转化为货币准备金的价值却逐年增加。直到固定资产报废,其价值才得到全部补偿,实物也得到更新。

5.固定资产投资的次数相对较少。与流动资产相比,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发生频次较少,特别是大型施工生产设备投资,一般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才发生一次。而每一次这样的投资,对于企业来说,都意味着企业主业类型、核心市场、技术水平、生产能力跨上一个新的台阶,它在为施工企业带来新的机遇的同时,风险也相伴而生。

6.往往涉及新技术、新工艺,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占领市场有较大影响。

二、固定资产投资对施工企业的财务影响分析

固定资产投资的组织管理体系复杂,所引发的环境影响、社会影响较大,对施工企业发展亦有重大影响,并且对于施工企业的财务影响是全方位的。因此,研究固定资产投资对施工企业带来的影响时,不仅要分析其对企业资产总额和当期利润的影响,还有必要分析其对企业未来价值等方面的影响。从财务管理的角度而言,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

(一)对施工企业资产规模的影响

在安装调试期,全部以自有资金投资的设备,企业资产总额不会因投资决策而变化。但是,这种情况不常见。一般来说,耗资如此巨大的投资项目总是要以负债方式筹集部分资金,即使投资本身没有直接增加负债,施工企业也会因自有资金用于设备投资而在其他生产经营增加部分负债,企业资产总额就会随之增加。

设备正式投入适用后,由于一般也总是要以负债方式筹集部分流动资金,企业的资产总额一般会随项目投产而增加。施工企业的净资产则会根据工程项目盈利或亏损情况而相应增加或减少。

(二)对施工企业当期的盈利水平的影响

在安装调试期,施工企业必须为所投资固定资产投入大量自有资金,从而失去自有资金其他的潜在盈利机会,或为相应增加的债务资金承担财务费用。因而,在安装调试期甚至在正式投入使用初期会产生降低企业的利润额和盈利水平的影响。

正式投产并取得利润后,企业利润绝对额得到增加;但工程项目如出现亏损,企业利润将会因此而减少。至于企业整体盈利水平是否得到提高取决于企业原盈利水平和工程项目盈利水平的相对高低。如所投资资产的自有资金内部收益率高于企业的原净资产收益率,企业整体盈利水平将得到提高;反之将降低。

(三)对施工企业未来的利润增长点的影响

企业良好的成长性不仅体现为每股收益和利润总额的增长,还体现为具有现实或潜在盈利能力的资产的增长和盈利能力的提高。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从一个较长的时期来看,正常经营的企业其利润的增长或盈利能力的提高最终必然带来净资产的增长,利润增长和企业资产增长是同向的,利润或资产(净资产)的增长都是企业成长的具体表现。但是,这并不是说,利润或资产的任何一方面的增长都可以完全反映企业成长性的高低。在一定时期内,出于不同的经营目的,有可能舍弃某一阶段的利润以换取企业资产价值或盈利能力的提高,而固定资产投资恰恰是施工企业在资产价值、利润、盈利能力方面不同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固定资产投资提升了施工生产能力,扩大了市场影响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会因此而增强,从而影响企业成长性和未来的获利水平。

(四)对施工企业资信评价、融资条件的影响

在固定资产投资活动实施过程中,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使施工企业资产负债结构和现金流量发生变化,资产规模的扩大使企业短期盈利水平降低,从而影响企业债务偿还能力、盈利能力及相应的财务指标。这会促使投资者和债权人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信重新做出判断,从而引起融资条件发生变化,影响企业的资金供给条件和数量。

三、施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风险管理现状

由于固定资产投资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较多,更需要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去规避风险,保证效益、质量、进度三大目标的实现。但是,目前固定资产投资风险管理状况不容乐观,无论从政策层面还是施工企业内部,都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固定资产投资风险管理法规不完善

近年来,财政部、证监会、国资委等一些政府部门出于加强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监管的需要,陆续出台了一些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的内部控制法规,如《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等。这些法规的目标定位还主要停留在纠错防弊、保全资产层面。作为内部控制的目标,与国外目前已相对科学的定位相比,还有较大的距离。另外,这些法规在实务上的可操作性也有待提高。

(二)缺乏良好的固定资产投资风险管理内控环境

在固定资产投资过程中,由于投资规模大,涉及的现金流巨大,经济利益涉及方方面面,从而对施工企业高层管理者的道德操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现实情况是高管违规事件频发。另外,管理者的经营理念、对待风险的态度和对管理的重视程度,会对控制环境有极大的影响。目前不少企业的管理者内部控制意识淡薄,只注重上规模、上项目,缺乏花大力气加强内控、练好“内功”的长远眼光。因此常会采取不考虑企业风险和长远发展的短期行为(如,做出投资决策时,仅围绕当前利益而动,较少考虑工程项目竣工后的设备闲置或转场使用费用),并常常导致严重后果,最终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三)固定资产投资内部控制程序的设计欠合理

内部控制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防范舞弊,减少损失,提高盈利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对固定资产投资业务而言,建立健全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更显得十分重要。现实中很多施工企业在内部控制具体环节的设计上不完备、存在控制“盲点”,控制程序欠合理、存在缺陷,导致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常出现各种问题,给施工企业造成重大损失。有些施工企业不惜成本聘请专业的咨询公司制定了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执行中流于形式,内部控制制度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四)固定资产投资风险管理行为极端化

即使在管理水平相对较高的大中型施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风险管理实务中,通常也缺乏完备的风险管理机制,仅以“风险管理体系”或“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替代。实际工作中,常出现两个极端,或形同虚设、毫无“刚性”;或僵化死板、缺乏“弹性”。而风险管理机制应当是指围绕风险和风险组合管理的一套固化的运行机理和方法。首先,它有别于“风险管理体系”。因为所谓体系是一系列静态要素的系统组合,而风险管理机制则是“活”的,是将这些静态要素按照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运行起来,并落实到企业管理和各项业务活动中。其次,它也区别于“风险管理解决方案”。解决方案一般指在具体情景下针对具体风险的具体解决办法,而风险管理机制则是自动运作、自我学习的,它能帮助使用者根据风险的变化,灵活调整,或重新制定和执行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并进行反馈。因此简单地说,风险管理机制就是风险管理体系要素和风险管理流程在实际管理业务活动中不断运行、不断调整的运作机理。

(五)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内部审计监督机构不健全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合规、合理和有效的独立评价机构,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对其他内部控制的再控制。目前,大中型施工企业一般都成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在审计依据方面,固定资产投资缺乏科学、客观的审计标准,审计中以主观判断为主,风险难以控制;在内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方面,由于大部分内审人员为财务或审计专业,对固定资产投资业务不精通,很难行使其监控职能;不少施工企业为争项目、赶进度,而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不够,内部审计大多流于形式,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独立性方面,由于大部分内审部门都是在总经理或分管财务副总等的领导之下,独立性不强,其监督力度也大大受到限制,尤其对高级管理人员的舞弊行为常常是无能为力。

四、施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风险管理问题的基本对策

(一)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风险管理法规

第一,进一步完善投资宏观调控体系,按照职责分工,相互协作,调控全社会的投资活动,保持合理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第二,加强投资统计工作,改革和完善投资统计制度,进一步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全社会固定资产存量和投资的运行态势,为投资宏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第三,建立各类信息共享机制,及时政府对投资的调控目标、主要调控政策、重点行业投资状况和发展趋势等信息,引导全社会投资活动;第四,综合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全社会投资进行以间接调控方式为主的有效调控;第五,建立投资风险预警和防范体系,加强对宏观经济和投资运行的监测分析;第六,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风险责任追究制度。行为主体对行为负责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准则,相关的部门、人员要对固定资产投资支出的计划、行为和结果负责,在这方面,可以借鉴西方一些国家的做法。如澳大利亚注重强调投资决策和执行的责任与透明,其联邦、议会、监察专员公署、国库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都可依《1982年信息自由法》、《1997年财政管理和责任法》、《1997年总稽核法》、《1999年公共服务法》以及有些大型工程项目的预算单独立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日本的《人事院规则》对投资决策和实施当事人违法违规行为的情节规定十分详尽,并且处罚标准对应、明确,具有极强的操作性。因失言、失职、腐败、违法、渎职等行为承担经济、刑事责任,受到法律、纪律追究。

(二)营造良好的固定资产投资风险管理内控环境

施工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风险管理存在于一定的内控环境之中。内控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施工企业其他控制能否实施或实施的效果。它既可增强也可削弱固定资产投资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比如,固定资产投资风险管理中的某些程序由不值得信任或不具备胜任能力的员工执行,可能使特定的管理失效。

一般说来,施工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风险管理内控环境具体包括:管理者的思想和经营作风;企业组织机构;管理者的职能及对这些职能的制约;确定职权和责任的方法;管理者监控工作时所用的控制方法;人事工作方针及实施措施;本企业业务的各种外部关系等。

由于施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大、涉及的现金流大,因而风险也更大,所以,对于施工企业来说,营造良好的固定资产投资风险管理的内控境更为重要。实务中,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研究相关的法规政策,准确把握政策变动方向,预测可能发生的变化,降低因政策变化给施工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其次,企业管理层应当对经济形势、经济周期、行业态势进行深入研究,提供决策支持,以游刃有余地应对固定资产投资风险;再次,企业管理层应当研究市场发展趋势和竞争对手的实力情况,以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最后,制约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特定条件下,内控环境要有一定的弹性空间。

(三)科学设计固定资产投资内部控制程序

施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内部控制程序通常包括职责分工控制、授权控制、审核批准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系统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经济活动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信息技术控制等。科学的设计内部控制程序需要做好:第一,职责分工控制。施工企业要根据企业发展战略,按照科学、精简、高效的原则,合理设置固定资产投资风险管理岗位,明确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便于考核、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企业在确定职责分工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制衡要求。第二,授权控制。要根据职责分工,明确各岗位办理固定资产投资风险管理业务与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应责任等内容。相关人员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且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 第三,审核批准控制。要按照规定的授权和程序,对固定资产投资风险管理业务和事项的真实性、合规性、合理性以及有关资料的完整性进行复核与审查,通过签署意见并签字或者盖章,作出批准、不予批准或者其他处理的决定。 第四,预算控制。要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考核等各环节的管理,明确预算项目,建立预算标准,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及时分析和控制预算差异,采取改进措施,确保预算的执行。 第五,资产保护控制。要求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对资产的接触和处置,采取财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资产保险等措施,确保固定资产投资的安全完整。 第六,会计系统控制。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适合施工企业的会计控制系统,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以及相关固定资产投资信息披露的处理程序,规范会计政策的选用标准和审批程序,确保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第七,内部报告控制。要求施工企业建立和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风险管理内部报告制度,明确相关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和处理程序,及时提供业务活动中的重要信息,全面反映经济活动情况,增强内部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内部报告方式通常包括例行报告、实时报告、专题报告、综合报告等。 第八,经济活动分析控制。要求施工企业利用因素分析、对比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定期对固定资产投资风险管理活动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应对措施。第九,绩效考评控制。要求施工企业科学设置固定资产投资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对照预算指标、投资回报率、风险管理目标等,对相关人员进行业绩考核和评价,兑现奖惩,强化激励与约束机制。

(四)建立“韧性”固定资产投资风险管理机制

施工企业应当建立科学、规范的“韧性”固定资产投资风险管理机制。面对新的管理架构、组织方式和运营模式,应该积极调整管理策略,加强内控建设,从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三个环节入手,健全固定资产投资风险管理长效机制,既强健又有一定的弹性。首先,事前防范是施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风险管理的基础,主要通过系统建设、制度建设、组织建设等方面来完成。一方面应着重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风险管理规章、流程、制度的梳理,制定统一的规范,突出关键控制点,剔除不必要的过度控制,保证固定资产投资风险管理工作有法可依。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挥固定资产投资风险管理模式和管理架构的作用,既保证固定资产投资效益、效率的提升,又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其次,对固定资产投资风险管理的事中控制应当通过“法治+人治”的方式实现。这是由固定资产投资的单件性和管理事项的不可预见性决定的。 “法治”是指固定资产投资风险管理制度对业务的约束,“人治”是指对固定资产投资风险管理业务负责人的履职授权和管理行为。

(五)健全固定资产投资的内部审计监督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在施工企业在管理实践中至关重要。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是内部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部门应当独立地对投资项目全过程的管理、内控及财务收支及其他技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监督。这是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主要内容,应当成为施工企业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范围,概括地说,就是审计投资项目所涉及相关的领域。它不仅涉及到施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业务的财务收支,更重要的是涉及到决策、规划、设计、采购、招标、安装、调试等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有关的管理活动;它侧重于管理活动的检查和评价,目的在于督促和帮助企业堵塞管理漏洞、完善控制、提高管理的效率、效果和经济性。因此,内审人员接触的资料除了会计资料外,更多地接触到投资项目的建设方案、设计图纸、该预算书、质量和评估投资效益等方面的内容,因为内审要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技术经济指标、设备质量进行评价。

五、结束语

施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风险管理的复杂性涉及了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等众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如何衡量施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风险管理的成功度,并没有一个可以参照的、成熟的、绝对的标准。此次研究所做的,只是对企业的现行做法进行了总结,查找不足,提出改进建议,这些研究结果还有待实践的进一步检验。在后续的研究中,将对此展开验证,以更加充分地发挥风险管理的效用。

参考文献:

[1] 高正阳.我国上市公司固定资产投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南京:江苏大学,2007.

[2] 朱平辉.投资风险管理[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

[3] 朱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分析[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1,(4):38-39.

[4] 翟胜宝.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下转123页)

(上接121页)

[5] 王晓耕.中国融资租赁业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J].经济问题,2010,(6):36-40.

[6] 刘红梅.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企业导刊,2011,(7):52.

[7] 刘跃珍,王鹏,于长春,夏成才,应唯.会计职业判断内部控制操作指引与典型案例研究[M].大连:大连出版社,2010.

[8] 张志贤,陈文芳.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有关问题探讨[J].商业经济,2010,(21):36-37.

[9] 赵仁龙.改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会计思考[J].财会月刊,2011,(7):21-22.

[10] 祁奕青.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市场,2011,(22):38-39.

[11] 吕秀萍.基于风险管理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内部控制研究[D].北京:北京工商大学,2007.

企业资产风险管理范文2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 筹资风险 风险分析 风险应对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推行城市化建设、住房制度改革、房屋商品化和土地有偿使用等制度为契机,我国房地产业迅速发展壮大,投资总额从1998年的3 614亿元,逐年增长至2012年的71 804亿元,占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近四分之一。但因为资金投入量大、负债经营、回收期长和变现能力差等特点,房地产企业始终面临巨大的筹资风险。近年来,受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房屋成交量萎缩,许多房地产企业融资出现困境,筹资风险进一步加剧,因此,对房地产企业筹资风险进行深入研究,寻求有效应对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房地产企业筹资风险的具体表现

(一)资产负债率高,偿债压力大

作为典型的资金密集型产业,房地产企业资金投入量大、存贷周转期长,仅仅依靠企业自有资金显然不能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所以企业要对外举债。国家统计局的2012年统计年鉴显示,在1998年-2011年14年间,房地产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均保持在72%以上,高于50%-60%的警戒标准,而且房地产企业的开发资金大部分来源于银行信贷,也就是说,其有息负债的比例非常大,一旦企业用负债进行的投资不能按期收回并取得预期收益,那么企业很可能不能按时偿还贷款本息。

(二)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值,企业资金链紧张

按照证监会行业板块分类,2009年133家房地产上市企业中有41家企业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值,2011年上升为89家。房地产企业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值,说明企业经营业绩差,现金流入不足以抵补其现金流出,造成企业营运资本缺乏,偿债能力下降,筹资风险显现。

(三)面临再筹资风险

目前,房地产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企业对债权人的偿债保证程度在下降,这势必会增加企业再筹资的难度。房地产企业的开发资金主要来自于银行贷款,但随着国家不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面临资金运营压力。在当前形势下,商业银行更是将房地产行业作为控制放贷的重点领域,这更增加了房地产企业的再筹资难度,企业面临再筹资风险。此外,对于上市的房地产企业来说,当资金使用效果不佳,息税前利润不足以补偿债务利息支出时,自有资金风险显现,企业想通过配股、增发和发行可转换债券等再融资难度也会加大。

(四)利率变动风险大

利率波动对负债经营的房地产企业影响巨大,金融市场上利率的上升会使房地产项目实际价值减少,因为升高的利率对现金流折现,会使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减少,甚至出现负值,从而引发投资亏损的风险。同时,房地产企业在负债经营期间,受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的影响,银行贷款利率不断增长,导致企业资金成本增加,加大企业债务负担,导致还贷困难,预期收益减少。另外,近几年央行先后加息不仅增加了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成本,而且使按揭贷款购房者购买成本迅速上升,从而抑制了他们的购房欲望,房地产市场需求降低,从而导致房地产企业资金压力加大。

二、房地产企业筹资风险的成因

(一)过度负债,资本结构不合理

房地产企业的项目投资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是一些房地产企业在新项目上马后,没有充分挖掘自有资金,仅仅考虑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企业借入资金越多,资产负债率就越高,财务杠杆效应也会越大,随之而来的筹资风险也就越大。

(二)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国内贷款、自筹资金、其他资金一直是房地产业资金的主要来源。国内银行贷款约占资金来源总额的20%;自筹资金主要是由房屋销售转化而来,约占资金来源总额的31%;其他资金主要是由预售房款和定金组成,约占资金来源总额的46%,比例最大,但按照个人放贷政策,房款中有60%-70%的部分属于银行或是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放的个人按揭贷款,按此计算,房地产开发资金中约一半以上直接与间接来自银行信贷,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使筹资风险集中,一旦遇到银行信贷政策收紧或银行利率上升,房地产企业将面临资金危机。

(三)不重视日常资金管理

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资金管理意识不强。房地产企业在进行工程项目考核时只注重对项目的进度、质量和安全的考核,而忽略项目资金调拨是否按进度执行。由于没有建立完善的项目资金管理考核制度,企业容易发生项目资金被挪用、使用效率低、资金成本过高等问题,这不仅增加在建项目的风险,也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二是不重视资金预算管理。资金预算是资金管理的基础,是实现资金良性循环的首要环节。但一些房地产企业对资金的预算管理不够重视,没有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编制资金预算计划,也没明确企业年度资金运作的重点,从而导致企业融资成本上升,出现盲目贷款和不合理存款的情况。三是缺乏资金使用监督激励机制。很多房地产企业不重视资金预算的执行,不能定期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对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等反映资金往来的账目没有做到逐笔跟踪管理,没有制定相应的奖励惩罚机制。四是缺乏定期的财务分析,无法及时掌握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经营状况。

(四)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不利影响

为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和调整住房供应结构,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房地产企业各种融资途径受到限制,融资出现困境。在银行信贷方面,中央银行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直接导致银行银根收紧,房地产企业信贷融资受阻,一些资信不强的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资金链出现断裂。在债券融资方面,由于对发债主体要求严格和债券市场发展不佳,房地产企业利用债券融资的渠道一直不畅通。在上市融资方面,由于房地产企业周期性强、波动大的行业特点,加上政府对上市融资主体的要求严格,能够通过上市来筹集资金的房地产企业为数不多,大多数的房地产企业还不能依赖上市来填补资金缺口。加之近年来,证监会暂停审批房地产企业IPO和严控增发以及资产重组,等于直接堵死了房地产在权益市场上公开融资的渠道。在信托融资方面,由于房地产信托发展过快,使得风险积聚,银监会出于风险监控的考虑,要求房地产信托融资逐笔申报,造成事实上的审批前置机制。这样,在银行信贷受阻后,信托融资也面临阻碍。各条融资途径受到限制,企业筹资难度也随之加大,一旦开发资金得不到保障,企业将无法正常运营。

三、房地产企业筹资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风险观

正确的风险观是指在企业内部使全体员工树立起风险防范意识,这种意识会影响企业管理层乃至所有员工的决策和行为。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者进行的决策总是伴随各种风险,并且往往风险越大,回报也就越大。而房地产业恰恰是高收益高回报的行业,几乎每一个投资项目都会伴随高风险,这就要求企业的高层管理决策者有一个良好的风险观,正确的风险意识,在做出决策之前能认真分析企业的内外环境,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以及项目的预期回报和存在的风险值,综合考虑种种因素后做出恰当的判断。但一些房地产企业面对巨额利润的诱惑往往忽略其背后潜在的高风险,不顾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和承受能力,做出一些冒险的投资,这势必会导致企业陷入无法持续的绝境。因此,房地产企业要在每一项决策中保持良好的风险观和正确的风险意识,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最终做出正确的抉择。

(二)及时关注国家有关房地产业的政策变动

由于房地产业在我国经济中的特殊地位,房地产的调控不但受到市场的制约,国家政策对它的调控也至关重要,甚至在特殊时期会具有很强的政策导向性。因此,房地产企业在筹集资金时,必须时刻关注国家的相关政策。此外,企业也要关注金融市场的波动,因为如果不能正确选择筹资时机,一旦金融紧缩,银根抽紧,银行借贷利率上升,很可能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因此,面临金融市场波动,房地产企业在筹措资金时,要尽量采取有利的计息方式,避免企业出现较大的损失。

(三)提高自有资金在房地产开发资金中的比例

过高的资产负债率和单一的银行信贷融资方式使得房地产企业面临巨大的筹资风险。要想改变这一现状,房地产企业应该遵循优序融资理论,首先通过内部融资,提高自有资金在房地产开发资金中所占的比例。企业可用的自有资金包括提取的盈余公积金、未分配利润以及固定资产折旧。因为内部融资来自于企业内部,无须融资费用和用资费用,具有自主性强、资本成本低、风险小等特点,所以应该成为房地产企业首选的资金来源。

(四)合理安排资本结构和筹资期限的组合方式

资本结构是企业长期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比例关系。保持合理的资本结构,不仅可以给企业带来财务杠杠收益和节税收益,降低资金成本,最大化企业价值,而且可以向外部投资者传递良好的经营信号。同时,企业要按照资金使用期限的长短合理筹资长短期债务,既要避免集中偿还本金,也要杜绝资金闲置,充分实现资金的高速有效运转。

(五)加强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房地产企业的每一个投资项目都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因此,企业应该认真搜集与投资项目相关的信息资料,从技术和经济层面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以保证投资决策的正确。具体来说,要研究当地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状况,熟悉与房地产相关的政策法规,进行合理的投资组合搭配,比如住宅与商铺构建结合,发挥不同类型房地产的功能,最大限度满足市场需要。其次,要对项目所在地质、水电路和未来城市规划状况进行仔细调研,做好投资估算和投资收益的预测工作。

(六)做好资金回收工作

首先,企业要制定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实施严格的财务监控和审批,合理安排资金的调度。其次,在楼市调控政策打压下,为了防范商品房积压,通过降价促销回笼资金的手段也必不可少。此外,要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比如,通过建立稳定的信用政策,对客户进行资信评估,对到期的账款及时派人催收,必要时通过法律途经追回。还可以通过建立销售回款责任制,将回款任务落实到具体责任人。

参考文献:

1.陈艳.浅析如何加强企业财务管理[J].会计师,2010,(8).

2.关涛.国内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J].经济研究导刊,2008,(18).

3.伍建美.关于房地产企业的筹资风险和运用问题[J].经营管理者,2010,(22).

4.王珍.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5.徐森.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及预警初探[J].会计之友,2007,(7).

6.肖芳林,仇俊林.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策略[J].财会月刊,2011,(2).

企业资产风险管理范文3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类别

    1.招聘风险。招聘风险一般是指两种情况。一是企业未能招聘到与企业内部所设置的岗位相匹配的员工,这意味着对应岗位将要空缺或者企业不得不调整其岗位结构设置,企业将元气大伤。二是企业招到的员工人数过多能力过高,远大于岗位的要求,从而造成资源浪费和员工情绪不满等问题,妨碍企业正常运转。

    2.流失风险。流失风险分为新员工流失风险与骨干员工流失风险两种。随着企业员工进出制度的自由化和一部分大学生的诚信度的下滑,新员工违约或者离职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企业对技术生疏的新员工都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其进行培训,新员工因为培训而失去的工作时间更为加重企业负担,一旦新员工离职,企业将面临双重损失。骨干员工的离职对企业的打击更为致命。骨干人员工作熟练、技能突出,为企业创造更多财富,一旦离职,企业运转效率将迅速下降,而骨干员工的岗位一般为企业核心岗位,他们的离职带来的岗位空缺的填补问题也将耗费企业的时间精力来磨合与调整。

    3.调配风险。当不同能力的员工被安排到适合自已能力岗位,才能让自身能力最大化发挥,这样才达到人力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但“知人善任”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不仅受上级的主观能动性影响、还受员工性格和道德的影响。如一些员工通过贿赂等手段使自已处于自身能力不足的核心岗位,或者上级因为对有能力员工性格或其他的方面有主观偏见将其置于低于其能力的岗位等。这些都将导致企业组织结构协调失衡,企业宝贵的人力资源未能得到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成因

    1.人心理的复杂性。与企业的其他管理活动相比,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大特点在于他是“人”而非物,这便注定了人力资源管理中必然存在不能按照统一模式识别和规避的风险。因为人的心理并没有统一的运行机制,其复杂性不可估量,且均因个体不同而相异,管理一个人或许就需要一套不同模式,一旦出现差错,风险便随之而生。

    2.招聘制度不完善。企业招不到员工或者招到的员工过剩的重要原因在于招聘制度不完善。而一套完善的招聘制度需要建立在人事部门人员对企业的人力需求完全了解的基础上,这不仅要求人事职员有着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求他们对企业的运行、盈亏状况、岗位、员工数量等情况了如指掌。不仅如此,对外做招聘宣传的员工也需要将招聘要求与企业需求做到内外结合。这其中的每一环节无一不易产生风险。

    3.激励制度不完善。一套完好的激励机制是减少员工流失、提高工作绩效的关键。但是激励制方式和标准的确定是一个难题,因为要将员工之间能力的差别量化为薪酬或者福利大小的差别,怎样算是这些能力差别能被鉴别出来的一个标准,以及这些差别所对应的薪酬差别该以何种标准确定,都是易产生风险的地方。一旦标准确定不好,不但无法起到激励员工作用,反而会使员工感觉受到不公平待遇。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规避策略

    1.提高人力资源风险管理意识

    人力资源作为21世纪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资源,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合理的利用好人力资源,发挥其最大的潜能,使人力资源风险最低、带来的损失最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者的首要任务之一。要想做好人力资源风险管理工作,就要在思想上正确认识人力资源风险,提高风险管理的意识,这是具体风险防范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企业所有者及经营者都应重视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做好风险预测、风险识别、风险防范、风险应对及风险控制等一系列工作。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设置人力资源风险管理部门,使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得到专业化的提升,并在企业内部文化中营造风险管理的良好氛围,从而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

    2.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招聘制度

    规范人力资源招聘政策,科学甄别人才,把好员工入口关,这是人力资源风险管理的第一环节。首先,要在分析企业的短期发展计划及长期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做出企业招聘规划,明确所需员工的数量及结构。继而从思想态度和工作能力两个方面公平、科学的考核应聘人员,力争招聘到既与企业文化相适应又能满足岗位技能需要的全面人才。其次,应该对招聘进来的员工进行专业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等方面的综合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将每个员工都安排到其最适合的岗位,以“人尽其能”地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最后,对于企业已有员工要提供与其工作岗位相匹配的继续教育,使其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为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企业资产风险管理范文4

【关键词】 重组; 并购; 资产管理; 风险

一、风险资产的内涵及引申

(一)风险资产内涵

在财务管理范畴中,风险资产指商业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产结构中未来收益率不确定且可能招致损失的那部分高风险资产,如股票和衍生金融产品。由于资产或资产组合的风险不确定性,所有的理性投资者在追求资产收益的过程中进行偏好选择,假设供求平衡条件下,所有资产的收益将趋于一致。简而言之,风险资产就是在享有所有权的同时承担各类风险的资产,具体包括具有被罚没、偿债、分割、缩水等风险的资产。显然规避或者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资产的潜在风险显得尤为重要。

(二)风险资产引申

在财务管理学科范畴及金融界,风险资产有着准确的定义和明确的范围,在不同行业间,不同企业间,风险资产的范畴将进一步引申扩大。以山西省煤炭行业企业为例,在经历煤炭资源整合重组不久后,各大煤炭集团企业进入高速扩张,转型跨越的发展轨道,在重组并购后,新增企业的资产都将纳入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序列中,而重组并购中涉及的实物资产、无形资产、债权资产等相关资产都属于引申风险资产的范围。重组并购的实质是产权交易,资产所有权转移。在风险资产所有权转移的过程中隐藏着复杂的风险。

二、重组并购资产风险分析

上述讲到,资产所有权转移过程中隐藏着许多潜在风险,而这些风险可以按照如下分类进行总结分析:

(一)实物资产风险

1.存货。在所有权转移的过程中,企业存货由于数量庞大、类别复杂、质量参差不齐、可用价值不确定等因素,为企业重组并购的清产核资、资产评估工作带来潜在风险,主要有:

(1)原材料的质量标准是否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及满足后续生产投入需求会对原材料估值产生风险;

(2)在产品生产工艺及流程复杂程度很大程度会制约清产核资的数量盘点、账实相符核查工作;

(3)产成品市场行情的波动、质量品质状况的稳定、在途运距的长短、盘存地点的范围等情况会对审计、评估工作造成影响。

2.机器设备。机器设备的损耗情况、折旧年限、与产能匹配情况、所有权归属范围会对未来企业资金及损益状况产生风险。

(1)以股权收购或资产收购方式取得机器设备所有权后,折旧政策变更带来的折旧差额将增加新企业潜盈、潜亏因素。

(2)产能匹配程度会决定新企业今后的技改、固定资产投资工作,这些工作将成为新公司资金投入及运营计划必须考虑的因素。

(3)机器设备的取得方式,以及是否存在质押、抵押、融资及经营租赁等所有权归属情况是产权界定的重要考虑因素。

3.房屋建筑。房屋建筑物的证照办理情况、损耗程度会对企业今后的正常及安全生产经营造成风险。违章建筑物、占用别人土地使用权建筑、危房、临时建筑物将带来潜在的处罚、赔偿、损失风险。

4.土地。土地资产属于无形资产范畴,但却是对物的产权,是否依法进行获取、出让、出租、转让、抵押、投资等行为都将对未来正常经营土地使用权形成不确定的风险;土地资产的增值性特征和转让程序的特殊性,将为土地使用权的变更工作带来风险。

5.资源储量。主要由于无证照小煤窑私挖滥采及合法矿井的越界开采行为,造成实际储量与证照载明储量存在较大差异,这就为可采储量的核实与矿井服务年限的确定带来风险。

(二)债权债务风险

1.债权风险。债权的特性是债权风险的内在原因,债权的相对权、请求权等属性,既使债权有别于物权、知识产权,同时也使债权的风险增加,主要表现在诉讼时效风险、债务人解体风险、破产风险、犯罪风险、社会性风险。

2.债务风险。企业债务规模与销售回现及存量资金状况直接影响偿债能力。科学筹划资金与合理偿还债务之间的平衡会引起债权人信任缺失的风险,从而引起未来的诉讼风险。

(三)职工安置风险

企业在采用改制、产权转让、合并、分立、托管等方式实施重组过程中,职工安置问题事关有关人员的切身利益、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大局。职工安置中具体事项的操作稍有不慎,将引发劳动监察部门、社会保障部门的监察处罚风险。

(四)企业文化整合风险

建立以整合收购主体企业优势文化为主导的企业文化,继续保留原有的优秀企业文化,从而融合起来形成一种全新的企业文化。创建文化的过程对于员工对新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重要意义,经营思路及观念、管理制度及措施的改变会造成员工价值观取向的差异风险。

(五)经营风险

资产所有权转移为企业带来以资产换取经营业绩的机会,这同时也是企业并购、重组的真正动机,当并购、整合主体接替原资产所有者所有权时,资产的经营风险也就随之而来。从财务学角度看,经营风险是一种不确定的财务损失,因此,围绕企业目标和战略产生的重大情况、事项、环境和行动,在经营过程中将产生融资及收益风险。

三、资产管理风险防范措施研究

企业资产风险管理范文5

关键词:县级供电企业 财务管理 财务风险

电力改革的不断推进使得县级供电企业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也促使了财务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显著提高。然而,由于县级供电企业在风险管理意识层面比较薄弱和缺乏相关的财务管理人才,造成了县级供电企业在财务风险方面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需要我们解决。增强县级供电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提升企业管理质量的主要地方,还可以保障企业未来的发展。所以,怎样增强财务风险管理是目前县级供电企业遇到的主要问题。

一、县级供电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作用

由于在县级供电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中,财务的风险管理是其中十分关键的环节。财务风险管理涵盖了对于财务风险的定义、识别、测量、评估、应对等一系列的重要活动。这些活动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只有完善了财务风险管理,县级供电企业才能够成为一个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经过成功的实行对企业财务的风险管理,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成本,同时使得企业可以更加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与经营环境,为企业的良好经营绩效提供保证,也为企业的经营决策者提供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显然,供电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也可以为企业的文化供给良好的指导理论,提高员工的财务风险的认知,对供电企业正常运行的有力保障。基于上述的几个方面,县级供电企业必须对财务风险管理进行完备,是存在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县级供电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现状

财务风险管理是一个连续、循环、动态的过程,涵盖了对于财务风险的定义、识别、测量、评估、对等一系列的重要活动。目前县级供电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中重点有下面几个地方的不足:

(一)财务风险管理认知浅,思想落后

由于中国的电力行业不停革新,所以县级供电企业在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也促使了财务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显著提高。然而,许多县级供电企业存在经营与管理思想落后,还是以往落后的管理理念。因为供电企业在中国市场属于垄断的企业,造成了供电企业的大部分负责人没有所谓的风险意识,对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也没有能够给予足够的重视。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决定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必须予以重视。

(二)企业内部财务混乱,责任不明了

目前,县级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难以掌控的制度的阻碍是供电企业的内部财务存在混乱不清楚,职能分工不清、资金管理与运用、利益分配等地方,主业与关联单位之间在管理方面,基层站所和县级公司之间,县级供电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之间都在管理和责任方面不清楚。这就影响资金运用效益非常低,资产方面损失十分严重,特别是主业与多经的管理方面不清楚最为严重。

(三)财务风险管理政策缺乏

长久以来,县级供电企业财务的管理政策不正规,没有实质表现,造成了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和措施的缺乏。这就形成企业在编制和执行工程预计时不够精准,形成实行不到位存在很大的差别,尤其出现只报不执行的现象。更有企业在不顾及所辖电网未来的发展,盲目地增大投资金额,导致企业经营成本不断提高,财务风险也就不断增加。

(四)资产负债结构不良,债务包袱沉重

因为企业资金缺乏与管理滞后等多个方面的原因的影响,县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大多数都不理想。主要有3方面;一方面由于原材料、备品备件等存货积得太多,没有转换成钱,那么对先进的电力技术不能使用,已经淘汰存货没有办法应用;二方面是不顾及用户存在欠费的状况,企业外部债务必须要比对外债权小,如果负债经营压力大,资金周转就不灵;三方面是由于各地经济发展和市场信用条件的约束,存在非常严重电费拖欠情况,所以企业的呆坏账损失风险就会变大。

三、增强县级供电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办法

关于上面分析县级供电企业具有的财务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具体提出了以下几点加强县级供电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措施,来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当下县级供电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

(一)加强管理人员队伍的风险意识建设

在企业日常开展的文化教育与宣传活动中,应当把风险意识的教育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定期对供电企业内部财务人员开展学习和培训活动,使得风险意识深入财务人员内心之中。与此同时,还要对财务人员进行财务知识和市场经济知识的相关培训,并且定期考核他们的学习成效,使他们可以充分意识到财务风险管理对于企业运营与管理的重要作用,明白企业在生产与经营的工作中有可能碰到的风险,但是必须对风险的防范存在自觉性。

(二)理清供电企业内部关系和权责

宏观上认清主业和多经企业的相互联系,对于业务管理实行正规化,第一要分清主业和多经在资产、机构、人员、业务区域的界线,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进行改革。第二调整主业与多经企业的业务联系,主要调整主业和多经企业的相关交易,形成良好的体制, 达到资源互通的效果、平等交易、优势互用。在购买设施、委托承包工程、咨询服务等项目中,必须严格遵照我国相关制度实行关联交易,让多经企业的能够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对财务风险的防范工作也有保障。

(三)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理制度

县级供电企业应当建立和健全本企业内部财务部门,制定和完善各项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因为只有理顺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才能够保证实现对于经济活动的全方位和全过程的控制。其中就包括基本业务程序控制制度、预算控制制度、授权控制制度、岗位责任制度。这将使得财务人员面对可预知的风险时有自己足够的应变和反应能力。

企业资产风险管理范文6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新《巴塞尔协议》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历史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务发展和人们对金融风险认识不断加深的产物。最初,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偏重于资产风险管理,强调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性,这主要与当时商业银行业务以贷款等资产业务为主有关。20世纪6O年代以后,随着银行业的迅速发展和扩张,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转向负债风险管理,强调通过使用借入资金来增加资产规模和收益,既为银行扩大业务创造了条件,但也加大了银行经营的不确定性。

20世纪7O年代末,国际市场利率剧烈波动,单一的资产风险管理或负债风险管理已不再适用,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应运而生,突出强调对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协调管理,通过偿还期对称、经营目标互相替代和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和风险控制。

8O年代之后,银行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有了新的提升,人们对风险的认识更加深入。特别是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存贷利差变窄、衍生金融工具被广泛使用,市场环境的这些变化都显现出原有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存在的局限性。在这种情况下,表外风险管理理论、资产组合管理理论、金融工程学等一系列思想、技术逐渐应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深化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内涵。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正式出台并不断完善,标志着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统一,也意味着国际银行界相对完整的风险管理原则体系基本形成。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新《巴塞尔协议》

8O年代至今的2O多年,是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模式和内容获得巨大发展的时期,回顾2O多年来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历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几乎都凝结在《巴塞尔资本协议》当中。因此,对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来讲,《巴塞尔协议》的诞生和完善,是国际银行界风险管理革命性的成果。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诞生于1975年,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加强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委员会制定的《巴塞尔协议》,标志着国际银行业协调管理的正式开始。之后,《巴塞尔协议》经多次修改,并推出了多项文件和准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1988年7月通过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报告》(简称《巴塞尔报告》),该报告对银行满足总资本和核心资本的要求做了规定,核心思想有两项:一是将银行的资本划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类,二是根据资产类别、性质以及债务主体的不同,确定了风险权重的计算标准,并确定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标准比率为8%。报告的产生标志着资产负债管理时代向风险管理时代的过渡。

此后,随着金融领域竞争的加剧,金融创新使银行业务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对于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亚洲金融危机、巴林银行倒闭等一系列银行危机都进一步使人们认识到,损失不再是由单一风险造成,而是由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多种风险因素交织作用而造成的。因此,巴塞尔委员会先后于1999年6月和2001年先后公布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新巴塞尔协议全面继承以1988年巴塞尔协议为代表的一系列监管原则,继续延续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以信用风险控制为重点,着手从单一的资本充足约束,转向突出强调银行风险监管从最低资本金的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约束等三个方面的共同约束。新巴塞尔协议的基本原则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风险范畴进一步拓展。尽管信用风险仍然是银行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但新协议开始重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影响及其产生的破坏力,并在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中,分母由原来单纯反映信用风险的加权资产加上了反映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内容。

第二,坚持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思路,但风险衡量方式更为灵活。银行资本是银行抵御风险的基础,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提出了银行业最低资本金的要求,协议对银行资本的构成进行了界定,其基本精神要求银行管理者根据银行承受损失的能力确定资本构成,并依其承担风险的程度规定最低资本充足率。在新协议中,保留了对资本的定义以及相对风险加权资产资本充足率为8%的最低要求。与此同时,新协议放弃了1988年协议单一化的监管框架,银行和监管当局可以根据业务的复杂程度、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灵活选择使用,允许银行选择外部评级和内部评级,促使银行不断改进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

第三,强化信息披露和市场约束。在新资本协议中,委员会对银行的资本结构、风险状况、资本充足状况等关键信息的披露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新框架充分肯定了市场具有迫使银行有效而合理分配资金和控制风险的作用。

新巴塞尔协议充分体现了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理念的发展方向,在巴塞尔资本协议规范下的银行竞争将是以风险识别、度量、评价、控制和风险文化为内容的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竞争。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

按照国际银行风险管理的理念和经验,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特点和要求,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发展方向将体现为五个方面的转变:

第一,风险管理内容由信用风险向信用、市场、操作性风险转变。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复杂化,银行的风险南原来的信用风险为主发展到多种类型风险共同作用,从发现风险到形成损失的时间大大缩短。与此同时,国际银行业对各种类型风险的认识程度和管理能力也在逐渐提高,风险的管理由管理单一风险到管理多种风险、由分散在不同的管理部门走向集中管理,体现了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未来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不仅要对信用风险进行管理,而且应更加重视市场、操作性、法律等各类风险的管理;不仅强调对市场风险因素的控制,而且应更加重视对人为风险因素的控制;不仅将可能的资金损失视为风险,而且还将银行自身的声誉损失也视为风险。

第二,风险管理方式由直接管理向直接、间接管理相结合转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还比较简单,一些银行风险管理还主要以直接管理为主,如审批授信项目、清收不良资产等。但从未来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看,要进一步发挥间接风险管理的作用,特别是针对一些时效要求短、批量化处理的银行业务,如资金业务、零售业务,要进行间接管理,运用模型用定量分析工具、进行国别风险、地区风险、行业风险、企业风险等分析,结合信贷审查等直接管理形式,有效控制业务风险。

第三,风险管理对象由单笔贷款向企业整体风险转变,由单一行业向资产组合管理转变。目前,随着经济活动的变化,企业经营特征、资本运作的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审核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为主要内容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防范风险的要求,子公司、关联公司、跨国公司等复杂的资本运营模式使风险的表现形式更为复杂和隐蔽,这就要求风险管理要由对单笔贷款的管理向对企业的整体风险转变,不仅要对财务情况进行审查。还要关注企业的经营管理、股权结构、对外投资以及全部现金流。同时,要把风险管理的视角从一个企业扩大到整个行业、市场的变化,在微观分析的基础卜强调系统性风险的研究。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最终过渡到资产组合的风险管理和资本制约下的组合模型的管理。

第四,风险管理重点由强调审贷分离向构建风险管理体系转变。以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往往单纯强调“审贷分离”而忽视了商业银行内整个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但英国巴林银行、日本大和银行、法国兴业银行等一系列事件说明,目前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已经不单单是授信审批的控制,而且更强调银行整介风险管理体系的健全。从先进银行风险管理的经验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应是风险管理战略、偏好、构架、过程和文化的统一,通过建立清晰的风险管理战略和偏好、完善的管理架构、全面的风险管理过程和良好的信贷文化,最终实现风险管理效率和价值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