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的民俗文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立冬的民俗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立冬的民俗文化

立冬的民俗文化范文1

祭海,传承历史久远,早在秦代,祭祀四海已成定制。《史记?封禅书》载:“秦并六国,于雍地即有四海,风伯雨师,填星之属,百有余庙。”《宋史?礼志》载:“立春日祭东海于莱州,立夏日祭南海于广州,立秋日西海就河中府河渎庙望祭,立冬日北海就孟州济渎庙望祭。”以上记载,应属官祭,是帝王祭,因此被载正史。从以上记载可以说明,祭海,自古有之,官祭之风日渐传入地方,随后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祭。尽管没有被载入正史,但在地方史志里仍然可以找到民祭的历史遗迹。随着时代变迁,传承到今天的祭祀海洋活动已摒弃了千百年来其本身所载有的古老的迷信色彩,而是逐渐成为了胶东沿海一带颇具当地民俗风情特征的一种纪念仪式。不同地区的祭海仪式在时间和方式上均有不同。下面选择几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简要介绍一下。

1、青岛的“上网节”

青岛即墨周戈庄的“上网节”,以其原始而淳朴的民风民韵著称,被誉为“中国祭海第一节”,起源于古代渔民崇神敬佛,祭祀海神,以求消灾得福的祭海活动。

青岛沿海地区以前每年到了春分、清明期间,各船家渔户便转入祭海的集中准备阶段,其主要准备工作包括确定祭海吉日、选三牲、蒸面馍、购置有关祭海用品、修整龙王庙、扎松柏门、搭戏台、写对子和太平文疏等。根据各船家修整船只、网具的进展情况,在农历谷雨前后,渔民采取查黄历的方式来确定适宜的黄道吉日(成日)以祭海。进人九十年代后才由政府统一选定公历3月18日为祭海日,并正式定名为该地区的“上网节”。祭海过程在保留了原祭海习俗中比较有民俗特色的内容上,加入了新的元素如娱乐活动、纪念晚会等,其规模较以前也扩大许多。内容则主要由列船、摆供、祭奠、聚餐、唱戏等构成,前后持续三天。但主要祭海程序集中在第一天,后两天则是第一天的延续。

2、蓬莱的“渔灯节”

烟台蓬莱一带的渔村,每年正月十三、十四,渔民有到蓬莱阁龙王宫送灯、进献贡品的习俗,以祈求出海平安和渔业丰收。经过不断的演变发展,后改为以供祭船、送渔灯、放鞭炮等为主要内容的仪式,同时还要到海边举行大规模欢庆活动,这成为了蓬莱每年都要举行的盛大的节日――“渔灯节”。每年的阴历正月十三或十四(因渔村而异),所有的渔民都是集体出门,大伙儿高举鞭炮,边走边放,还抬着盛满供品的“柳斗”,“柳斗”里边装着猪头、香饽饽以及当年打上来的最大的鱼,还有酒菜、供香、佛蜡、烧纸等物品。猪头上必须有猪血洒在上面,意为“发血财”、“挂彩头”。渔民们来到各自的渔船上,开始祭拜――把“柳斗”抬到船上,摆放好供品,朝着船头方向按照辈份儿顺序开始叩拜“海神”,祈求来年风平浪静,保佑出海打鱼人平安归来,鱼虾满舱。到了晚上,渔民们还会把用萝卜和面做的渔灯放入大海。

3、荣成的“谷雨节”

荣成渔民有在谷雨时节祭海的习俗。荣成的祭海仪式主要分三天:第一天请神,到海神庙接神回家过谷雨节,祭祀时先摆供品,再放鞭炮,然后烧香磕头,面海跪祭,祭拜活动在早晨八九点的时候最兴旺,取“发财、长久”之意。第二天举行祭海、祭船活动,主要是在船上祭拜,把供品摆到自家的船上,然后把黄裱纸划好,边烧纸边磕头跪拜。第三天就是渔民欢聚一堂的日子,渔民主要是喝酒、吃肉。通过多处走访,发现荣成沿海渔民尊奉的海神并不完全统一,但虔敬之心却无二致。万千渔民把自己海上生涯的平安与收获寄托于对不同神祗的崇拜之上。谷雨节,成了人们表达虔诚,祈求庇佑的公共节日。

二、胶东祭海习俗的演化特点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从胶东不同地区祭海活动的差异,可以看出胶东祭海习俗的演变特点,我们将其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祭海的时间、名称逐渐形成区域性的统一。从经济发展角度看,这种统一很显然是为了更好的适应当地旅游的发展。例如,首届荣成国际渔民节,因初春沿海气温较低,不便进行海上游乐活动,为了使中外来宾尽情享受大海的风韵,当地政府决定把渔民节改在气温较高的每年7月24日至28日举行。这样一来方便游客参与,使游客的逗留时间延长,并拓宽了长期潜在的众多高层次消费群。第二,祭海的仪规不断简化甚至消亡,内容多以休闲、娱乐型为主。胶东沿海的渔民在当地政府积极引导下,祭海仪式除了增加了大型文艺演出和各种商贸、旅游等活动,渔民还和当地艺人组织起来进行跑旱船、扭秧歌、舞龙舞狮等民俗文化活动。例如,青岛田横人民不断翻新活动形式,在整合、保留原有的传统祭海民俗基础上,开展了大型祭海仪式、富有秦汉风情的大型古装乐舞、壮观的开船仪式、隆重的“三牲”祭品展、民俗摄影大赛、香饽饽面塑大赛及展销等30多种民俗文化艺术活动,这既丰富了活动内容,又提升了祭海节的文化艺术档次。第三,祭海活动摒除了其中包含的迷信成份而赋予其深具时代特质的崭新内涵。随着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迷信意识的衰弱,一些地区的祭海习俗,由原来对神灵虔诚的膜拜已经基本上转变为礼仪性、娱乐性的一种活动。如今的祭海仪式仍被海边渔家奉为最重要的节日,而且祭海活动也被不断注入新的内涵,成为人们崇敬海洋、欢庆丰收、祈福平安的群众性民俗活动。除此之外,更增添了回报大海,倡导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勤劳智慧的渔民用心血与汗水铸就了祭海民俗文化艺术节大发展的“人和”。同时在政府及文化部门的主导下,通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招商引资的形式,祭海活动已由当初一个渔村自发形成的民间祭祀活动演变成为我国地区性规模较大的祭海活动,成为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助推剂。

三、胶东祭海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课题组调研考察了青岛市、烟台市、日照市等主要的祭海地区,在调研过程中,既发现了一些地区在开发祭海旅游习俗过程中所取得的巨大成绩,也发现了在祭海旅游开发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旅游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旅游服务功能不完善,旅游接待能力有限

对祭海发展比较成熟的青岛田横进行了调查,其中旅游星级饭店中四星级酒店一个,三星级酒店两个,二星级酒店一个。旅行社、宾馆、饭店数量相对较少,这是胶东祭海开发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也缺乏完善的供水、供热、供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弊端:首先,影响游客心理,导致游客没有安全与舒适感,从而影响游客对旅游点的兴趣;其次,严重影响着旅游服务质量、综合接待和安全保障能力的提高,加大了景区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压力。

2、祭海旅游开发始终领先于对资源、环境的保护

一些地区为尽快将祭海旅游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加大了推介力度,不断引进项目参与开发建设。虽然支撑了当地的旅游产业,也提升了城镇形象,但是由于保护滞后给海岸的生态和人文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例如,交通工具排出的大量废油、废气,污染了旅游地的大气和水体;游客食宿产生的大量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就近排入大海等都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随着观看祭海者的涌入,异地文化、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的进入,使传统的民俗文化、风情正被逐渐冲淡。大的集团、企业的参与,虽然给祭海带来了很多的商机,但是商业氛围太浓,使得祭海的“原汁原味”渐渐的淡去。当然,还存在祭海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整体水平不高;开发过程中追求面面俱到,没有充分调研和科学预测,缺乏地方的特色等一系列问题。

四、胶东祭海旅游进一步开发的对策

胶东祭海旅游的进一步开发,不能孤立地就资源论资源,必须将其放置于胶东区域经济的组织结构体系之中进行分析。因此胶东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或是方向的确定,要根据胶东地区旅游资源自身的状况与区位的配合条件及拟安排相应旅游活动的行为结构来进行,要借鉴国外、国内发展状况与胶东沿海的情况。

1、通过多元化的融资结构,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旅游容量,解决可进入性问题

当前,民营资本投资旅游业的主要项目是酒店、旅行社、旅游景点、餐饮及工艺品等。其投资主体历来由各级政府担任,这种单一的投资既不能满足旅游基础设施对资本的大量需求,也不符合旅游基础设施的经济属性。鉴于旅游设施对祭海旅游进一步开发的重要性,当地政府应根据自身特点和当地财政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融资方式,例如:BOT方式、BTO方式、发行旅游国债等方式,丰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最大程度地发挥社会资本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同时在旅游接待设施建设上找到一个平时接待和旺季接待间的平衡点,寻求最佳的旅游环境容量。

2、以保护为前提,注重保护与开发相协调,力争实现祭海节庆的可持续开发

如今的祭海活动是历史的沿袭,是民俗文化的传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遗产中无形遗产活化石。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方式进行保护与开发:第一,实施“科技兴旅”战略,对祭海进行深度开发和集约化经营,最大限度地减少开发过程中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的破坏。第二,保持并增加祭海的文化内涵和外延,实现祭海旅游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第三,强化政府职能,对祭海旅游的开发进行立法性保护,并进行严格执法,规范旅游者、旅游经营者和旅游管理者的行为。同时当地政府要着眼于祭海节的长远发展,实行“还节于民”的办节思路,即由村庄及当地渔民按照传统的民俗习惯自发组织祭海活动,更好地突出祭海节的民俗特色,扩大群众的参与程度。

3、广泛开展宣传活动,提升祭海习俗文化旅游产品的知名度

立冬的民俗文化范文2

古浪县文化馆馆长朱兆臻多年来致力于古浪宝卷的调查、保护工作,对于古浪宝卷在河西宝卷中的特殊位置,他曾直言不讳道:“河西宝卷看武威,武威宝卷看古浪。”这种论断虽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但对于说明古浪宝卷的丰富性和代表性却是适用的。古浪县的念卷活动在上世纪60年代之前非常普遍。通常情况下,每年的11月份立冬以后,念卷活动就陆陆续续开始了,尤以春节期间最为兴盛。人们或到亲戚朋友家听卷,或请念卷先生到家中念卷,兴味盎然,乐此不疲。念卷之所以兴盛,与宝卷在民众中深厚的信仰基础不无关系。老百姓把念卷、听卷作为一件吉祥的事情,更把宝卷视为神圣的经典。由于宝卷在人们心中的特殊地位,在民间,宝卷的收藏、抄写也蔚然成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受全社会“破四旧”之风的影响,念卷被视为封建迷信活动遭到禁止,宝卷也被当作封建文化的典型代表遭到损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民间又逐渐兴起了念卷活动。尤其是在山区和腾格里沙漠南缘的一些农村,念卷仍是人们年头节下常见的习俗活动。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宝卷逐渐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和社会基础,人们自发性的念卷、听卷已经不易见到。对于大多数上了岁数的“30”后、“40”后、“50”后来说,宝卷的故事依然熟悉,宝卷的曲调犹在耳边,但是在寒冬腊月,男女老少围坐在炕上炉前,边捏指子面边听卷的场景却慢慢变成了历史的记忆。

局内人对宝卷的认知

在笔者的调查范围内,局内人对宝卷的认知总体上较为一致,即把宝卷当作经书。比如:念卷人白存信把念卷视为“诵经”;大靖镇中老年艺术团团长王天梅把宝卷称作“经卷”;念卷人蒋万英则说:“宝卷是神圣的经典。”在局内人的语境中,所谓的“经典”并不直接联系于佛经、道经,而是和民俗活动中各种神职人员的念经行为联系在一起的。念经对于古浪人而言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它普遍存在于庙会、谢土、酬神、丧事等民俗活动中。念经的神职人员既有僧人、阴阳道士,也有民间风水先生、师公子、嘛咪匠等等。当然,在这些神职人员所念的经当中也有佛、道经典,比如阴阳道士在谢土的时候所念的《太上老君说平安土地妙经》(简称《土经》)、《太上元始天尊说圣母宝月光孔雀明王经》(简称《孔经》)等。但是还有一部分“经”却是和宝卷同属一类的劝善书。笔者在念卷人倪天喜家中见到的《观音大士救劫经》、《关圣帝救劫度人指迷篇》,以及民间谢土用到的《灶王经》就属于此类。这些劝善书类的经书和宝卷有极深的渊源。从民间宗教的发展角度来看,明代成化、正德年间,以无为教的兴起为转折点,民间宗教教派蜂起林立。至明末,仅大的教派就出现了数十种之多,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无为教、黄天教、三一教、弘阳教、西大乘教、东大乘教、龙天教、圆顿教、收元教等等。这些教派倡导三教融合,创编了大量的教义、劝善书,它们有的以宝卷为名,有的径直以经为名。可以说宝卷和经书在民间宗教的语境内是可以互指的,两者的内涵均包括了教义和劝善书两类。到了清代,民间宗教虽屡次遭到当局者的严厉镇压,但蓬勃之势未减,这种宝卷和经书互指的传统延续了下来。清代中晚期以后,作为民间宗教教义的宝卷和经书因当局者的销毁逐渐减少,但是作为劝善书的宝卷和经书却在民间广泛流传,时至今日仍然可以见到。由此可以看出,局内人把宝卷和劝善书均视为经书实为传统的延续。当然,宝卷被局内人称为经书,与宝卷在形式和内容上对经书的模仿也有直接的关系,这一点是不言自明的。

宝卷的社会功能

马林诺夫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开创的人类学功能学派认为文化是有功能的,这种功能基于个人和社会的需要而产生,反过来又满足个人和社会的需要。这就是功能学派著名的“文化需要论”。这一理论对于解释宝卷的社会功能同样适用。

念卷只为劝化人

马西沙先生在《宝卷与道教的炼养思想》一文中,把宝卷总分为两类,一类是民间宗教教义,一类是劝善书。他指出:“宝卷形成过程中,还受到道教的影响,南宋理宗为指陈善恶之报,‘扶助正道,启发良心’,广泛推广劝善书《太上感应篇》,为以后《阴骘文》《功过格》的大力普及及宝卷类劝善书的兴起,开了先河。”古浪宝卷从内容上来看,其性质就是马西沙先生所言的“劝善书”。笔者在调查中,曾就念卷的目的,采访过多人,得到的答案如出一辙,那就是“宝卷就是劝化人的”。这一点在宝卷的内容中也有充分体现,比如《葵花宝卷》“此宝卷留在世劝化人心,损别人利自己天理不容”;《白兔宝卷》“今日诵念白兔卷,善男信女免灾难,传流此卷劝大众,劝人行善积阴功”;《张四姐大闹东京宝卷》“抄卷并非一日功,流传民间劝世人,苦口良言千万句,莫当闲言耳边风”。宝卷对人的劝化,不是依靠死板的说教,而是和民众的信仰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大多数通俗浅显的故事中糅合了因果报应思想。正所谓:“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而且,宝卷中的因果报应,多是通过神灵来实现的。行善的人会得到神灵的庇佑,作恶的人会得到神灵的惩罚。正如《太上感应篇》中所说:“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

念卷如谢土

“念卷如谢土”是宝卷局内人常说的一句话,这句话也见于《牧羊宝卷》等宝卷中。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念卷相当于谢土;二是念卷可以代替谢土。

谢土,是古浪传统的民俗活动,又名回土。从字面上讲,“土”指的是土主爷(即土地爷),“谢”和“回”意思相当,有酬谢、回报之意。古浪民间通常在盖房、修房、乔迁等情况下谢土。当地人的解释是,动了土就必须感谢土主爷。除此之外,一般的农民家中即便没有盖房,三两年也要谢一回土,这是因为农民一辈子跟土地打交道,也必须感谢土主爷。谢土有大谢、小谢之分,大谢对应的是盖房之类动了大土的情况,小谢对应的是农民三两年的惯例谢土。大谢的情况下,一般会请几个阴阳道士上门做道场、念经,所念的经包括《土经》《灶经》《孔雀明王经》。小谢的情况下,一般请一个秀才念经即可,所念的经和阴阳道士基本相同。

谢土作为一种民俗传统,在古浪民间世代延续。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这种传统早已化为一种集体无意识。从表面上看谢土是答谢土主爷,但从本质上说,谢土具有消灾纳福的功能。

我们再来看念卷。念卷在局内人看来是具功德的行为。这既与宝卷的经书属性有关,也与念卷过程中听卷人的“和佛”有关。在局内人看来,正因为宝卷是神圣的经典,所以念卷这一行为就是具功德的善行,就能得到神灵的拥护和庇佑。同时,由念卷这一善行积攒起来的功德可以转化为现世的各种福报。“和佛”指的是听卷人在听的过程中与念卷人互动的一种唱诵行为,它因唱诵“阿弥陀佛”而得名。局内人虽然对阿弥陀佛的深意不甚了了,但都知道唱佛消灾的简单道理。由此可以看出,局内人之所以认为“念卷如谢土”,是因为念卷和谢土在消灾纳福的功能上是相通的。既然两者是相通的,以念卷替代谢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此外,局内人为什么要用念卷替代谢土呢?其原因有二:一是省钱,二是方便。

“被娱乐”的宝卷

前辈学者在谈及河西宝卷的社会功能的时候,多提到其娱乐的一面。比如段平《河西宝卷的昨天和今天》:“宝卷的真正生命力在于它的审美和娱乐作用。”再比如车锡伦《明清民间宗教与甘肃的念卷和宝卷》:“河西地区当代民间抄传宝卷和念卷活动是集信仰、教化、娱乐为一体的民俗文化活动。”不仅如此,宝卷的娱乐功能甚至有被夸大之嫌。比如车锡伦《山西介休“念卷”与宝卷》:“在河西走廊,没有本地区的民间演唱文艺。念卷在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是满足农民们娱乐要求的唯一说唱文学形式。春节后,念卷伴随农民度过那些严寒而又无事可做的日子。”

之所以有这种观点,多是因为宝卷具有的唱念相间的特点。笔者认为,虽然宝卷具有唱念相间的特点,但这只是念卷的存在形式,并不能说明念卷的娱乐功能。首先,念卷人并不是因为娱乐才去念卷的,他的根本目的是劝化人。念卷人之所以愿意承担起劝化人的职责,是因为念卷人认为念卷是一件功德善事,在劝化别人的同时,也为自己积累了功德。其次,听卷的人也不是因为娱乐才去听卷的。对于他们而言,听卷是一种信仰的寄托。同时,如同念卷是积累功德一样,听卷、和佛也是一种功德的积累,这是听卷人去听卷的原因。最后,从念卷的过程来看,很难相信大家在长达数个小时甚至整个晚上的时间里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是在娱乐。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念卷对局内人而言不具备娱乐功能。学者们所谓的“娱乐功能”是站在局外人的视角上来解释的。这种娱乐对局内人而言只能称之为“被娱乐”。

河西地区的念卷在上世纪80年代已经显露出衰落的端倪,时至今日,民间自发性的念卷活动已经难觅踪迹。对于衰落的原因,有学者把它归结于大众传媒的冲击。比如段平《河西宝卷的昨天和今天》。

我们看到,电影、电视、录音机、广播等现代化视听工具冲击着念卷活动,就有人企图在宝卷中加些新思想、新内容来吸引听众,以挽救宝卷即将消亡的命运。岂不知这是历史规律,社会总是要前进的,宝卷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哪有力量和现代试听艺术抗衡呢?它只能是在新的竞争中日益消泯,成为过时的陈迹。

这种观点的潜在逻辑是,念卷作为一种消遣娱乐的方式被电视等大众传媒取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