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院建设规划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院建设规划设计范文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全面改革,医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医院必须提高以技术含量为主的医疗服务质量,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得到巩固和发展。为了增强医院的优势、提高医院的竞争力,医院必须坚持“科技兴院”的方针,实施重点学科建设,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医疗水平。
二、重点学科建设的意义版权所有
临床学科是医院的基本组成单位,学科发展是医院发展的基础。重点学科是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学科,重点学科建设就是要把其特色和优势加以充分发掘,并不断强化和延伸,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当前每所医院的各学科之间发展普遍存在不平衡的现象。由于学科的基础、发展背景的不同,其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也不同,在国内外的影响存在差异。这样,各学科的发展不可能是平衡的,同时由于医院的财力问题,致使医院在考虑学科建设时不能要求所有学科齐头并进,只能根据实际情况,依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选择部分学科作为重点来发展,而这些学科必须有较好的基础和活跃的学术氛围,在适当支持后能产生最大效应。因而,重点学科建设是培育和扶植医疗“精品”,创建“名牌”效应。重点学科建设是医院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兴院”的重要举措。实践证明,在以往的重点学科建设中,遵照上述原则,通过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加快了学科的发展,发挥了很好的效应,促进了医院的整体发展。所以,重点学科建设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三、重点学科建设的现状
医院现有临床科室近30个,国务院津贴享受者3名,正高18名,副高57名,博士后2名,博士6名,硕士23名,博士学位副高职称以上5人。医院开放床位590张,年门急诊量50万多人次,年出院病人1.2万人次。年手术5000余。医院配备ct、dr、c臂x光机、超声刀、电子胃镜、电子结肠镜、腹腔镜、心脏彩超、腹部彩超、血液透析仪、血滤机、心脏监护仪、高压氧舱等先进医疗设备,设有icu、ccu病房。
医院专科齐全,特色明显,临床各科均有独特优势和技术特长。传染科是上海市医学领先特色专科,学科带头人xxx主任医师,运用白蛋白血浆置换治疗“难治性肝炎”成绩卓著,具有较高学术地位。
妇产科、心内科是徐汇区重点学科,妇产科年分娩婴儿2000多人次,运用微创技术进行妇科疾病的诊断、治疗,承担市科委、市卫生局多项课题;心内科专科主攻方向为各种类型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特别擅长各种原因引起的顽固性心衰的诊治,同时开展各种心脏病的介入性诊治(如冠脉造影、ptca、血管内支架术、起搏器植入术及各种类型心率失常的射频消融术等)。
结直肠中心由原xxx医院全国知名的xxx教授领衔,该中心以诊治结直肠肿瘤为特色,在结直肠癌的综合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肿瘤病人个体化治疗、肠造口护理和特殊伤口处理等方面已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外科取人体软组织内金属异物是全国知名项目,达国内领先水平;骨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耳鼻喉科为xxx医院分部,由六院主任医师兼任相应科室主任,实现“二级医院的收费,三级医院的质量”;中医科是上海市综合性医院中的首批“示范中医科”;消化内科开展胃镜、肠镜检查及内镜下各类消化道疑难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放射介入科在人体脏器与疾病三维立体影像成像及诊断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主编国内第一本该领域的专著。
科研攻关具有较好的研究基础。设立独立的肝病实验室。近5年,共承担国家、市、区、xx集团、院级等课题近150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课题1项:消化内科“胰腺癌相关蛋白质的鉴定”。
市级课题9项xxxxxxxxxxxxxxxxxxx经市科委专家组鉴定,达国内先进水平。
3重点学科建设的目标和内容
重点学科建设的目标是:通过投入,使学科的学术水平(特别是在某一专业方向)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成为我国医学的中心。不同层次的医院学科建设目标是不同的,但都是为使之在整体或在某一专业技术方面成为本地区有特色、有影响或有竞争力的学科。重点学科建设的内容很丰富,但主要包括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及基地建设等。基地是科研的依托,人才在科研实践过程中培养,三者是紧密联系的。
3.1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医学重点学科的科研目的是明确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提高诊疗水平,最终解决临床问题。市重点学科是我市乃至我国医学科研的主战场,我国医学科学发展的许多突破主要出自这些学科;也是开展先进医疗技术的前言阵地,国内的许多先进技术大多是从这里开始的。学版权所有科主攻方向的选择是保证学科建设成功的关键问题。主攻方向应根据学科原有的基础、现有的优势、当前发展趋势及最有可能的突破点等来选择,主攻方向要集中。一个学科不能有诸多突破口,必须从自身优势出发,选准“目标”,确保成效。
3.2学科建设的关键人物学科带头人乃是学科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首要因素。采用不同的方式使学科带头人具有高学历、渊博的学识水平、精湛的专业技术、良好的管理能力和高尚的医德。同时造就一支整体素质好、医德高、具有团结、拼搏精神和甘于奉献的技术队伍。学科建设好坏与带头人的作用关系密切,学科带头人的主要作用:①把握学科的发展方向,制定学科建设规划,确定学科建设目标和重大科研项目;②培养接班人和建设学科技术骨干队伍;③疏通和开辟国内外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渠道;④通过各种渠道为学科建设筹措必要的经费;⑤把握全局,积极发挥重点学科建设效益的辐射作用。接班人的培养非常重要,这是学科保持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实践已证明上述条件的必要性。
3.3研究基地的重要性狭义的研究基地是指科研实验室,这是市重点学科必备的条件。所有重点学科在实验室建设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经费,创造了良好的实验条件。广义的研究基地包括临床和社区,这些都是医学研究的实践基地。这是基层医院主要依托,市级医院也需要这些基地。
3.4制度建设通过学科建设,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使学科建设达到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
医院建设规划设计范文2
【关键词】医院;改造规划
医院是提供社会医疗服务的主要场所,通过强化医院整体结构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是提高社会医疗服务效果的突破口。目前,我国各个地区开展医院规划改造工程,并收到良好效果,但就其整体情况来看,其中依然存在诸多不足,对医院后期整体服务效果产生影响。本文将以此为背景,对医院改造设计的相关内容进行简单分析。
一、医院规划改造设计中的基本原则
对医院进行规划改造能进一步提高其社会公共服务能力,但在具体操作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才能保证其规划改造行为的有效性。
1.以规划为指导,尊重原有秩序
考虑到综合医院通常处在城市中心地带,其周围交通情况复杂,因此在医院规划改造过程中,应该遵照本城市医疗卫生宏观规划的相关内容,充分协调本区域内医疗卫生水平、医院数量、医疗设施等,保证地区间医疗水平整体性提高。
2.以服务为指导,尊重可行性原则
与其他单位相比,医院在社会服务供给上存在明显差别,需要24小时的提供服务,因此其工作具有连续性的特点,需要做好全天候接待特殊病人,并为其提供医疗卫生服务需要。因此在医院改造规划设计中,需要全面分析“拆、移、建”三要素的关系,在保证正常规划改造工作开展的同时,不会对医院基本医疗服务工作产生影响,保证医院业务水平。
3.以医院功能为指导,尊重协调性原则
在医院改造设计中,要从医院整体功能划分的基础上强调医院的整体性,充分处理各个部门之间的功能关系,通过不断改造医院功能,协调各个区域功能。在改造设计中,充分结合当地城市经济发展情况优化医院楼外部造型,使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
二、医院规划改造设计实例分析
1.工程案例简介
该医院位于我国南方某地区,是一所融医、研、防、教于一体的综合性医院,用地面积为10亩,建筑总面积为4.96万平方米,年门诊量为48-50万人次。
2.工程案例综合性分析
(1)区位因素:该工程位于我国南方某城市,地处城市经济繁华地带,位于城市交通主干道上,交通流量大。(2)交通因素:由于医院附近交通量大,导致门前公路时常出现堵塞情况,不仅增加城市交通压力,也影响医院服务效果;从医院周围交通情况来看,缺少公共停车位,导致乱停乱摆现象屡见不鲜。(3)院区因素:医院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以“王”字形分布,由于在最初的规划设计中没有预留发展用地,随着医院门诊量不断增大,导致医院建筑面积不足,部分科研室安插在角落里,导致医院功能区划分混乱。
3.规划改造方案分析
针对该医院在结构、区位上存在的问题,规划改造设计人员分别提出两种设计方案,其具体内容如下:
方案1:在原有地基的基础上进行扩建
方案1实施可划分为两个步骤,在第一阶段改造中,新建住院部大楼,并将南北病房大楼内的太平间、供热机房、护理单元等移入新建大楼中;将原有的食堂、营养室、行政单位迁入南病房楼,并拆除原有的食堂、行政单位、供热机房等;最后逐步改善医院道路网络,以院区为基础,建立圆形通道,实现医院各个功能区的有效串联;在圆形通道的剩余土地上设置自行车棚与泊车位。
在第二阶段改造中,将现有门诊功能楼移入北病房楼,拆除门诊楼,并在原有门诊楼的基础上建立门诊医技综合楼。最后,重视对医院功能区的绿化改造,适当提高医院绿化面积,以营造良好的医疗氛围。
在经过上述改造处理后,医院改造后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
改造设计方案评价:方案1有效解决了该医院所面临的问题,不仅优化了原有医疗流线,也能使医院的各个功能区之间划分的更加清晰,使患者在入院之后能得到优秀的医疗护理服务;并且原有医院环境也得到改善,整体服务水平提高。但该方案的缺点十分明显:只是在原有医院格局的基础上进行扩建,不能彻底解决医院后续发展的问题;由于改造范围只局限在医院内部,不能解决医院门通拥堵的问题。
方案2:在原地基的基础上进行扩建
方案2的核心就是将医院原有基地以南的20亩地作为发展用地,通过对其进行相应的改造处理,以满足医院功能区划分的需要。
在方案2可行性讨论中,业务主在充分考虑施工难度、施工资金、住房环境、施工周期等因素的基础上,选择2栋11楼的建筑模式,之后,技术人员在此基础上,确定两个阶段的改造设计。第一阶段:建造新病房大楼。建立住院部大楼,并将南北病房大楼的护理单位、太平间、供热机房等迁入新的大楼中;将原有的营养食堂与职工食堂合并,拆除原有营养食堂、太平间等;改造医院前道路网,设置专门的探视出入口,并将其设置在交通量较小的一侧,环节医院正门口的交通压力。第二阶段:拆除南病房楼,建立新的急诊楼;待急诊楼建立之后,移入原有门诊楼功能;拆除行政楼、修理楼,将原门诊楼设置位于行政楼。
在施工结束之后,医院具体功能区划分情况如图2所示。
改造设计方案评价:方案2有效达到了医院功能区划分、改善医院门前交通环境等要求,并在在改造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绿色植被,在划分公共停车位的同时也有效优化了医院内部环境;同时,医院楼高度能满足后期改扩建需要,满足后期医院发展要求。
但在该方案中存在投入资金较大的问题,但经业主一致讨论后,最终确定第二套改造方案。
从方案2的后期改造效果来看,该方案有效满足了医院功能改造的需要,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结束语:
主要讨论了医院规划改造的相关问题,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对其具有应用情况进行讨论。对相关工作人员而言,在医院规划改造过程中,要重视对医院各部功能区情况的改造与划分,并在不影响医院服务效果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医院建筑功能。同时,要重视对医院内部的绿化设计,适当增加医院绿化面积,为营造良好的医疗服务环境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丽妮.某综合医院规划改造设计[J].山西建筑,2014,40(30):32-33.
医院建设规划设计范文3
关键词:化工园区 规划建设 气候论证 建议
泸州市纳溪区,座落在长江之滨,永宁河畔,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地形以深丘、低山为主,森林覆盖率达44%。纳溪区因其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化工存量优势,规划为我国西部以煤和天然气为原料的化肥、甲醇能源化工、烯烃化工和精细化工最大的“西部化工城”的核心园区,分为东区和西区。东区位于河东棉花坡镇,规划面积7.57平方公里。现有泸天化集团公司、西南化工研究院等企业,适宜发展煤化工、天然气化工、精细化工产业。西区位于河西新乐镇,规划面积8.48平方公里,地形开阔,属浅丘地带,具有高速公路、铁路、港口、机场形成的综合交通优势,适宜发展煤化工、建材、重型机械及物流产业。合理利用气候资源,科学规避气候风险,对化工园区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化工园区的气候安全分析
影响纳溪化工园区建设与发展的气候因素主要是降水、气温、雷电和风。化工园区的气候安全是指正确认识化工园区气候及气候变化问题,了解当地气候变化规律,充分利用当地气候资源,积极预防极端气候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趋利避害,减轻或避免气候变化带来的损失,从而在复杂的气候变化背景下,实现化工园区健康、安全、快速发展。纳溪地理环境较为复杂,气候背景决定了本区域内强降水、极端气温、大风、雷电等气候要素变化引起的各种致灾因子不确定性很大,必须科学规划、合理防范。
2 影响化工园区气候安全的主要气候要素特征
2.1 大强度降水
降水量是指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降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积聚在水平面上的水层深度。本文所述大强度降水是指1小时内的雨量大于16mm或24小时内的雨量大于50mm。纳溪降水量一年四季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4至9月,占全年降水量81.3%,年平均降水量1150.8毫米(1971-2000年),最多年(1991年)1547.2毫米,最少年(1995年)850.6毫米。纳溪大强度降水特点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日降水量强度大。二是持续时间长。三是大强度降水次数多。纳溪大强度降水的特点,对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有较大影响。
2.2 极端气温
气温是表征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极端气温也叫绝对气温,它是指历年中给定时段(如某日、月、年)内所出现的气温极端值,可分为极端最高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本文所述极端最高气温是指空气温度达到或超过35℃以上,连续高温酷暑会使人体不能适应而影响生理和心理,甚至引发疾病或死亡。极端低温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及其地理分布的重要环境限制因素之一,当环境温度低于10℃时就会受到冰冻等伤害,严重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死亡。纳溪年平均气温17.4℃,极端最高气温为40.2℃(1972年8月27日),极端最低气温-2.0℃(1991年12月28日),极端最高气温天数多于极端最低气温。
2.3 大风
气相对于地面的水平运动,用风向、风速表示。纳溪以东北风、西北风为主。年平均东北风风向频率7%,西北风风向频率7%。各月分布:春季至秋季(4至10月)最多风向为东北风;冬季至初春(12至3月)因北方冷空气影响,以西北风为最多。年平均风速1.4米/秒,月平均风速最大为8月,2.2米/秒;最小为秋冬季(11月至12月),仅0.8至0.9米/秒。
2.4雷电
雷电一般产生于对流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中,因此常伴有强烈的阵风和暴雨,有时还伴有冰雹等。主要特点:(1)放电时间短,一般约为50-100微妙;(2)冲击电流大,其电流可高达几万到几十万安培;(3)冲击电压高,其感应电压可高达万伏;(4)释放热能大,瞬间能使局部空气温度升高至数千度以上。(5)产生冲击电压大,空气的压强可高达几十个大气压。因此,雷电极具破坏力。年平均雷暴日数31.4天、最多年可达41天,主要集中在4-9月。
3 主要气候要素对化工园区安全的影响
3.1 降水的影响
天气和气候因素是引发强降水的直接原因,而地理环境则是影响灾害发生的重要因素。强降水会造成很大的地表径流,洪水会冲毁建筑物、公路路基和桥梁,中断交通,在山区还可能引发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在城市会出现街道积水、房屋进水,淹没工厂、机器、冲毁工业原料和成品等。而降水显著不足,会严重影响化工园区的生产、生活用水。因此我们要避免破坏森林植被,引发水土流失;避免城市建筑垃圾阻止洪水下泄不畅等人为因素的影响。
3.2 气温的影响
(1)城市下垫面特性的影响。(2)大气污染。(3)人工热源的影响。(4)城市里的自然下垫面减少。
3.3 风的影响
化工园区的风向与风速,可以影响空气污染物的扩散路径和扩散速度,以及化工园区建筑物的风荷载和室内通风。风对空气污染物的主要作用是平流输送。风对化工园区的影响表现在强风的影响方面。风会对建筑物产生风压和风振,强风会影响建筑施工的安全,会损坏建筑物的结构,原材料设备的堆放,造成房屋倒塌,原材料流失等,危及人的生命安全。大风还会对桥梁、车辆、电讯设备、输电线路等造成危害。
3.4 雷电的影响
强的雷电常可导致雷击灾害,园区内最易发生雷击的部位:(1)缺少避雷设备或避雷设备不合格的高大建筑物、化工原料储罐等;(2)没有良好接地的化工生产车间等金属屋顶;(3)潮湿或空旷地区的建筑物、高大树木等;(4)由于烟气的导电性,烟囱特别易遭雷击;(5)建筑物上有无线电而又没有避雷器和没有良好接地的地方。所以化工园区企业的设备、厂房、电力系统、通讯系统的防雷装置设施好坏,将严重影响到安全生产,必须按照雷电安全防护的相关技术规定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施工,确保安全。
4 根据气候条件对化工园区建设的建议
4.1科学合理地制定和完善化工污染处理规划。化工园区的污染排放处理规划建设要尽量符合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尤其对于化工污染尽可能做到集中处理,从源头上把住和控制污染。
4.2化工园区建设对局地气候有着重要影响。从动力效应分析,办公楼、厂房等建筑群使自然风速减弱。高层建筑也会改变气流的方向,造成近地面层局部地区风速会陡然增大或植被在背风方向茂盛等。修建建设群时要布局合理,化工园区内尽量保持自然气候状态。
医院建设规划设计范文4
【关键词】居住区;园林设计;生态
1 前言
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市场的优胜劣汰,建设规模越来越向大型化社区发展。从开发销售到购买者或使用者的选择,住宅区的环境和景观建设已成为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对促进住宅建设的经济活动和居住者的生活质量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同时,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在关注室内环境的同时也关注住宅区外部的生活空间,从满足基本生理需求逐渐到追求心理及文化需求。优美的环境景观不仅可以美化住区环境,还可创造出和谐融洽的邻里交往气氛。住区环境景观不仅要提高绿地率,还应具有园林的某些特性,给生活在其中的人带来一种亲和力,满足居住者生理、精神双重需要给住户提供一个优美舒适,有亲密归宿感的情感场所。因此,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不仅是设计场、空间及其内容,而应是体验,即住户乐于其所、情融其中的真实感受!现代居住区环境设计在强调功能分区、软硬地面处理、植物配置和环境小品设置的同时,更要注重景观的立意和主题的表达。
2 生态园林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2.1 居住区的选址
居住区选址要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耕地,鼓励使用废弃土地作为主要用地,保护用地周围的自然环境,继承发扬文化传统的精华,突出地方特色,选择已开发且具有城市改造潜力的地段,使旧城不断地完善和优化。
2.2 坚持植物配置的多样性原则
植物配置向生态化、景观化、功能化方向发展。植物材料既是造景的素材,也是观赏的要素,所以正确的选择树种、理想的配置将会发挥植物的特性构成美景。植物配置时要层次分明、注重色块:
(1)在设计乔灌木混交群落时,配置高、中、低、地被层,既丰富植物品种,又能使三维绿量达到最大化,使放出的氧气更多,并注重色块的应用。(2)配植高大乔木时,选择树种要有针对性,在统一的基础上,力求变化,创造优美的林冠线和林缘线,种植树种同时应考虑植物景观的稳定性、长远性。
2.3 降低噪声、提高空气质量
对于居住区内公用设施、设备的噪声,交通噪声,应尽量增加噪声源与受声点的距离、种植树木、设置水体来吸收噪声;对于商业、娱乐、学校生活和建筑施工噪声必须采取防噪消声措施,在规划时进行分区布置、综合治理,减少CO2及其它大气污染物与废弃物的排放,提高小区的空气质量。
2.4 日照与采光
在满足建筑容积率的基础上,尽可能让每户拥有合理的日照和采光。
2.5 考虑绿化空间设计
绿化不仅在生态平衡、游玩观赏等方面有其重要意义,而且随着人口的增加,空气污染的程度愈趋严重,人们居住在压抑、闭塞、公共空间越来越小的环境里,人与自然的纽带已经成为设计师在设计时首要考虑的问题。在居住区规划时要充分利用空间如阳台绿化、垂直绿化,屋顶花园等手法给人造成接近大自然的感觉。
庭院绿地室外庭院绿化是居住区的特色、风土人情的展现,对点缀环境满足人们生活习俗要求,形成安静、有趣味、风味十足的小环境具有特别意义。
立体绿化则较好的解决了建筑用地与绿化面积的矛盾,加强建筑物与景观相互结合、相互作用。可以使高层的居民生活在绿色的氛围里,与地面建立愉快的视觉联系,同时可避免来自低层部分屋面反射的眩光和太阳的辐射热,具有柔和、丰富的有生命力的效果。
3 生态园林居住区的技术策略
生态园林学当中明确提到,城市绿地在满足居住地绿化的基础上,还应该努力创造更加丰富的景观效果。如何在城市居住区中创造丰富的景观效果,也是园林设计者追求的目标。
3.1 增加居住区绿化面积
居民楼相对的楼层都较高,在居住区绿化时不能只考虑楼层低的居民,也应该考虑楼层中、高的这些居民俯视时对居住区绿化的景观感受。因而设计师在区内绿化造景时,要充分考虑楼层较高的居民的俯视感受。
在进行城市居住区绿化时,规定了绿化面积的标准,居住区绿化应确保 35% 以上的绿化率,而绿地本身的绿化率要大于 70% ,这就意味着绿地中的硬质景观,包括道路、地坪、建筑小品、喷水池、雕塑等占地面积只能控制在 30% 以内,而这个数字也应越小越好。一个居住区绿化质量,虽然不能通过纯数字来体现,但是为了有更多绿化的面积,设计师们必须认真思考。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终将成为人们的代步工具,对于居民用户的汽车,必须建设车库。在设计中可以将车库转入地下,或转向立体停车场,这样有几大好处:一是减少噪音,二是增加交通安全。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得居住区中有限的不可再生的土地最大限度的用于绿化户外活动场所,更符合现代居住区设计的要求。
3.2 加大园林植物生态效益的发挥
在城市居住区当中,绿化主要是通过树木、花草的种植来实现,因此,更大的发挥园林植物的造景效果是提高居住区生态效益的良好手段。居住区园林植物选择原则有:一是应充分考虑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做到“适地适树”。即根据气候、土壤、水分等自然条件来选择能够健壮生长的树种,通常的做法是选用乡土树种和地方品种。二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使用功能,满足人们生活、休息的需要。
3.3 突出居住区户外空间的设计
雕塑、景观道路、健身设施作为居住区户外空间在居住区园林绿化中占有很重要的比重,因此在这样设施设计安排时,必须将建筑的尺度、景观小品的尺度、树木的尺度进行综合的考虑、合理的量化。每名居民都需要适度的户外空间,在尽量加大绿化面积的同时,所有人的参与园林的因素都应该加以考虑。因为没有人的参与的、没有感知的绿地是苍白的、没有意义、缺少品位的。居住区绿地需要有公众性、开放性、参与性,对应这样的需要的就是尽量的使居民能够在居住区绿地中聚集,即现在所经常讨论的“人居” 与“人聚”的问题。景观道路、健身设施等户外空间合理分布于绿地中正是“人聚”的需要。
3.4 规划居住区植物配置
在居住区中进行植物配置时,也应该注重其层次的搭配。利用乔灌、地被的混合配置出高、中、低、地被层四个层次,这样再进行空间的分割及联系,通过各个层次,使空间更具自然的节奏。在进行这种层次的搭配之时,应注意乔木与灌木的比例约为 1:3-6为宜,草皮面积(乔、灌木投影范围除外),不高于绿地面积的30% ,另外要注意植物种类的丰富多彩。
4 生态园林居住区规划的对策和建议
(1)严格控制绿地率。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常常存在使用绿化覆盖率作为绿地率进行商业炒作和广告宣传的情况。为了规范房地产市场,在居住区的规划报批和施工验收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绿地率。
(2)尽快制定“园林居住小区”标准、制定相关标准。可以以评促建,营造景观优美的园林居住小区。
(3)城市居住环境已逐步实现小区化。为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应重视小区生态园林建设,并在建设中突出植物种类群聚的特点,尽量减少搞亭台楼阁、喷泉雕塑、假山水池,在园林景观建设中注重空间异质性和“点――线――面”的结合。以建设自然景观为主,体现人居环境回归自然的建设目的,有利于促进物种多样性在城市环境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
(4)加大培养懂生态、建筑、园林、植物等学科知识的复合型园林工程人才。以此培养和提高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人才自身的“生态意识、文化观念、区域视野、科学和艺术”水平,从而使其创造出的人居环境园林景观,设计富于中国特色的新时代园林精品。
(5)加大培养生态园林工程监理的综合型人才,提高工程监理力度。根据生态园林工程的生物学特点、要求,所培养的工程监理人才应具备生物学知识背景;应该懂得植物生理学、植物保护学、土壤以及植物分类、植物栽培等学科的理论,能根据不同的气候、土壤条件和植物品种的特征,采取不同措施确保工程质量,控制工程进度和造价,有效地督促城市人居环境生态园林景观建设快速健康的发展。
医院建设规划设计范文5
【摘要】笔者分析了影响床旁血糖检测结果的因素主要是血糖仪和操作人员专业性不够,结合优质医院创建的要求,提出了床旁血糖检测规范化管理需要多部门参与,各司其职,包括规范仪器管理,制定制度规范,强化人员培训,加强日常监管,提高信息支持,从而提高医疗质量。
【关键词】床旁血糖检测 规范管理 医疗质量 优质医院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se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bedside glucose results, finding the factors include primarily blood glucose meters and unsatisfactory professional level of operating staff.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quality hospital, we believe the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bedside glucose testing requires multi-sector to participate in and perform their respective duties, including keeping instrument management standard, formulating regulations, intensifying training for hospital staff, strengthening daily supervision, improving the information support, and improving medical quality.
【Key words】 Bedside blood glucose testing,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Quality of medical service, High-quality hospitals
【Author′s address】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61, Shaanxi Province, China
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4.09.040
规范床旁检验是优质医院创建的内容之一,目前医院内床旁检验的项目较多,包括血糖检测、血气分析和心肌标志物检测等。由于便携式血糖仪具有快速方便,操作简单,用血量少和快速出结果的突出优点,床旁快速血糖检测已经日益普遍[1],这也是医院床旁检验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诸多因素可影响血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2],导致床旁血糖检测和检验科血糖检测值存在一定偏差,结果不准确可能影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造成患者血糖控制不理想或低血糖。因此各医院需要以优质医院建设为契机,分析影响床旁血糖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进一步推进对床旁血糖检测的规范化管理,从而提高医疗质量。
1影响床旁血糖检测结果的因素
影响床旁血糖检测结果的因素主要存在于血糖仪和操作人员两大方面:
1.1血糖仪方面
干扰血糖仪的外界因素主要有仪器性能、环境温湿度和采血部位等。目前常用的血糖仪的使用原理主要有两种:光化学法和电化学法。前者在强光环境下操作会产生误差;另外高血脂、高胆红素等因素会加大误差。而使用中的微波炉、手机会对电化学法的血糖仪的准确性产生一定影响。
血糖仪的测定范围有一定限制,血糖过高或过低时其测定值的准确性将下降。某三甲医院进行比对试验时发现强生稳豪倍优型血糖仪在血糖低于3.5 mmol/L时和生化仪检测值偏差较大。
由于便携式血糖仪具有快速方便的特点,较广泛的应用于医院临床科室。但是同一家医院不同科室之间由于血糖仪购买时间不一,厂家不同,目前生产血糖仪的厂家众多,如强生、拜耳等等,且同一厂家又有不同型号,如强生有稳豪型和稳步型等。不同型号的血糖仪由于所用原理不完全相同,导致检测结果存在差异。因此血糖仪本身的因素和同一医院内血糖仪的种类不同对血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一定影响。
1.2操作人员专业性不够
操作人员的水平高低和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专业人员相比,非专业人员的检测结果准确性低,重复性差,且操作人员之间的结果不一致性更明显。目前进行床旁血糖检测操作的多是临床护士,操作者主要接受厂家提供的培训,了解仪器的技术参数和基本性能,能够熟练操作仪器,但是由于缺乏基本的检验知识,对于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等掌握不够,操作人员对于检测结果是否失控基本凭经验进行判断。
2床旁血糖检测的规范化管理
为了给临床提供及时准确的检验信息,需要进一步对床旁血糖检测进行规范化管理。在优质医院创建的标准里有比较详细的条款和要求,由于使用科室比较多,在优质医院评审时容易被检查到。床旁血糖检测管理涉及多个职能科室的协作和分工,也是易被忽视的薄弱环节。为了进一步全面提高医疗质量,需要医院多部门共同参与推进床旁血糖检测的规范化管理,包括设备管理部门、人力资源部、医务部、质控办和护理部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规范仪器管理
仪器的规范管理,是开展医疗工作、降低医疗风险和保证医疗质量的基础。设备管理部门应规范血糖仪的管理,包括仪器准入和定期校验,以减少偏差。具有国家的批准文号,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登记注册后的血糖仪方能准入在临床科室应用。购用的血糖仪的型号须集中,至少同一科室的不同医疗单元应选同一型号。定期要求厂商对仪器进行校准, 并做好校准记录。未经校准的仪器不能用于血糖测定[3]。
2.2制定制度规范
2.2.1制定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为医院加强质量管理提供政策保证。使用血糖仪之前,质控办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规范和质量保证措施并落实到血糖仪检测的全部过程。坚持执行质量控制可以确定仪器是否出现正常,从而对仪器的运行条件进行优化。各医院可以参照《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卫办医政发〔2010〕209号)文件精神,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具体的制度和规范。
2.2.2做好室内质量控制。使用仪器厂商提供的质控物绘制质控图并对质控图进行统计学分析,此方法较为简单,易于操作。
2.2.3进行比对试验。医院应定期对便携式血糖检测仪与本院检验科血糖的检测结果进行比对,一般是半年组织一次。
2.3强化人员培训
业务素质和服务质量毫无疑问是检验的立足之本。要满足患者越来越高的需求,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在技术上提高[4]。医院对血糖检测人员进行检验方面的相关知识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国外CEMBROWSKI G S在血糖检测方面建立了用于测试检验人员能力的模型,他提出对操作人员应该每三个月进行一次熟练度测试,每年进行一次技术测试。
各医院对于实际操作者应定期组织全员培训和考核,对考核通过的人员发放合格证,实行持证上岗,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通过加强培训,操作者熟悉血糖仪的性能和存放条件,掌握基本的检验专业知识,并能运用有关的检测原理进行熟练操作。此外,还应具备标本采集、结果记录和判断、仪器保养、试剂保存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2.4加强日常监管
加强日常监管,保障各项制度和具体操作规范的落实,保证结果的准确性,促进医疗质量提升。医院成立由院领导、医务部、护理部、检验科和临床科室组成的床旁检验管理专家委员会,指导血糖检测工作,督促科室规范操作,做好日常质量控制,并定期进行仪器校验。
2.5提高信息支持
如今信息化建设在医疗质量控制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信息化是提升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前提。在医学检验领域,建立以收集加工信息、实现信息共享为目的的信息系统已是必然趋势[5]。
为了推进床旁血糖检测的规范化管理,医院积极构建信息化平台,通过传输床旁血糖检测的相关数据,可以弥补目前部分数据缺失的现象,实现院内共享。检验科同时可对临床科室床旁检测进行实时监控,进一步加强日常监管。今后卫生管理部门可探索将床旁检验的资料远距离无线传输使各医疗机构POCT的结果具有可比性和相互参考性[6]。
综上,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多部门共同参与,推进床旁血糖检测的规范化管理,有效实现床旁血糖检验的全面质量控制,给临床提供快速准确的检验信息,使其结果更加有效地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提高医疗质量,从而进一步推进优质医院建设。
参考文献
[1]刘晓春,黄钧,何毅.血糖仪的比对试验及其管理对策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5(17):1041-1042.
[2]霍亚南.规范床旁血糖监测与血糖监测管理的新进展[J]. 江西医药, 2010, 45(4): 389-391.
[3]李必浩,王宇,梁天北,等.快速血糖测定的全面质量管理[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14):1204-1205.
[4]邓国标,伍耀堂,陈国强,等.检验科医疗纠纷或投诉的原因分析[J].现代医院,2011,11(3):127-128.
医院建设规划设计范文6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推进我国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也对我们在工作中掌控大局,提升能力,优化本职工作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而对于我国高校的未来发展、资源优化配置、教学质量提升等方面来说,基本建设是基础,也是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我们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统筹协调,坚持加强基建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才能加快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协调,做好规划
高校校园基本建设规划是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以重要环节。它不仅仅为高校事业各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也为校园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元素符号;同时,它还是优化学校办学空间的重要蓝图。
1.统筹规划是基础
学校战略发展目标是制定校园基本建设总规划的指导思想,一切校园基本建设都是为了学校战略发展目标打下的奠基石。在校园基本建设总体规划中,要充分体现“统筹协调”的思想,把握高校自身战略发展目标的方向。一方面,校园基本建设总体规划应具有完整性、协调性以及延续性;另一方面校园基本建设在使用功能上要注意协调科学性、合理性和适用性三者的关系。真正做到符合学校办学规模、特色以及未来发展的需求;将绿色节约、可持续发展作为首要原则,全面考虑学校未来发展的规模及可能性。
2.协调创新是关键
正如十三五的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强调的一样,在校园基本建设谋篇布局之初,就应在新建项目与原有建筑相互协调的前提下,实施开展创新。在创新过程中,学校长期积淀下来的人文精神和价值内涵应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发展,这样才能形成其特有的环境格调和校园特色,使得一所校园的文化得以传承和延续。
二、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强监督,提高质量
学校的发展和师生的切身利益同校园基本建设的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基本建设项目的所有管理人员应认真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对基本建设工作做出严格的规范和管理,安全、高效、高质量地完成学校的基本建设任务,这样建造出的才是具有现代特色的优质工程和优美的校园环境;这样才能满足办学教学、科研工作和师生生活的需要。
1.质量监理依靠而不依赖
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业市场迅速发展,而建筑工程质量一直是工程建设中尤其突出的问题所在。在有了对工程质量的监理后,依赖性逐渐的就产生了。而问题正是人们过度依赖监理的职能,对质量的关注却越发降低。所以我们应该依靠而不是依赖工程质量监理,学校自身的质量监管要如影相随,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提出问题,与监理“双剑合璧”,真正做到监督不留死角,才能确实保证工程质量。
2.审计管理理性而不感性
近几年,审计管理在一些高校基本建设工程中也得到了应用,全程实行跟踪审计,最终核减了数亿元资金。这其中不仅有巨大的经济效益,还包含着巨大的社会效益和深刻的政治意义。在学校利益面前,一切感性因素都应该杜绝在外,做到依法、依归控制投资,审计管理理性而不感性。
3.校园建设节约管理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勤俭节约这一中华传统美德的体现。而建设节约型校园不仅能够不断提高办学效益,全面提升全体师生道德修养,还可以不断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校园基本建设过程中要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节约优先”的准则,使有限的投入发挥最大的效益。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要求,努力学习,提升素质
为了能够保证高水平、高质量的工程标准,需要组建一支过硬的建设管理队伍。较高的思想觉悟,较强的创新意识,良好的专业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都应是这支队伍的选取标准。
1.组建过硬的管理队伍
要完成高水平、高质量的基本建设工程,首先要有一支素质高、专业技术硬的管理队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要积极与他们沟通,及时对他们反映的困难和问题提供帮助和支持,为顺利开展管理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要力争使每一个成员都有一种归属感,这对维持思想觉悟的高度以及奉献精神都十分有利,同时还对提高整体工作效率有着促进作用。
2.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法
大学校园的基本工程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应采用科学的管理办法。首先,注意管理的科学性,随时监控工程的整体进展节奏。在分工上要明确,将责任落实到人头上,通过合理的分工和严谨的组织来提高工作效率。其次,要优先采用科学合理高效的施工方案,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减少资源浪费,从而使施工效率、投资回报和建设效益最大化。第三,对工程建设的管理进行严格规范。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的规章制度和基建程序办事,避免某些工作的重复,造成时间上的浪费;并提高预见性,以防不必要的事故的发生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后,要把握工程质量、进度和造价三者之间的关系。在质量与进度发生矛盾时,应以质量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