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资产管理工作的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资产管理工作的建议范文1
关键词:建筑企业 固定资产管理 问题 措施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也使得建筑行业得到了极大的带动,建筑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内部固定资产数量也越来越多,再加上信息化时代的背景,给我国建筑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挑战。本文简单分析和总结建筑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改进固定资产管理的具体措施,从而有效提升建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水平,进而更好的促进和推动建筑企业的蓬勃、良性、健康发展。
一、建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现状
目前,我国建筑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表现在:
(一)缺乏先进的固定资产管理理念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认识不够全面,在实际工作开展中的重视和投入不足,管理理念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观念上,认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就是简单的登记存放,在进行固定资产购买时,不能进行预先的预算规划,往往只是看重自身利益或短期效益进行盲目的项目投资,导致固定资产投资缺乏科学性和可行性,从而导致许多固定资产存在重复建设、盲目购置等现象,也造成固定资产的严重浪费。
(二)缺乏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
由于建筑企业自身的特殊性,导致对一些施工设备设施的购买、管理和处置多数是各个分公司或项目部门自行掌握的,缺乏统一、规范、严格、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机制,管理工作的落实流程不具体,管理目标及标准不明确、不具体,管理监督机制不完善、不到位,从而导致建筑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存在账实不符、配置不够优化等问题,也使得建筑企业不能及时、全面、有效的掌握企业固定资产的整体情况。
(三)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较差
我国许多建筑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时所采用的方法是分散式管理,对固定资产缺乏统一、集中的统筹分配和管理处置,这就导致在分配过程中同一类固定资产可能在有些部门大量闲置,而在有些部门缺供需紧张,从而使得部分固定资产的利用效果偏低,出现严重闲置、浪费等问题。同时,有些固定资产在购买后只是记录成本摊销而未列入固定资产管理,这就导致这些固定资产容易出现流失问题,从而造成企业经济损失。
二、建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改进措施
针对建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现状,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建筑企业可以通过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和对策加以改进和优化,从而更好的提高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一)积极更新固定资产管理新观念
建筑企业必须紧跟时展步伐,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知识进行认真、全面、细致的学习、了解和认识,重视现代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积极作用,明确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目的、内容、标准和模式等,尤其要重视发挥固定资产在企业整体经营发展中的制约和推动作用,积极提高现代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将过去片面、单一的管理观念逐步转变为当前综合化、创新化的管理新观念,提高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从而有效提高建筑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避免和减少盲目投资、资产浪费等问题的发生。
(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
建筑企业要根据国家现行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行业政策,结合自身管理发展特点,制定科学、有效、合理、全面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明确各管理岗位的职责、内容和标准,规范固定资产管理收入、转移、使用、管理、处置、报废等全过程的具体操作流程,完善管理监督工作的具体规章制度和项目标准。同时,建筑企业还要设立专门、独立的固定资产管理小组或部门,优化和完善管理机构内部的岗位设置、人员配备等,并将各分公司以及项目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模式进行统一化、系统化和规范化,从而更好的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机制的可行性、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确保固定资产的完整、安全,提高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效果和水平。
(三)强化固定资产的折旧管理工作
建筑企业还要着重加强对固定资产在折旧方面的管理和控制,要建立和完善固定资产折旧管理制度,明确折旧管理的审查、核算等工作步骤和流程,通过定期盘查,详细了解和掌握在役期间相关设备设施的购置日期、使用年限、损耗程度等,并依此估算出这些设备设施的报废期间及折旧情况,对超出服役期间的设备设施要进行及时的更换,而对在役期间的设备设施要进行定期、科学的维护保养,避免盲目购置新的设施设备,从而更好的节约固定资产资源,减少资产浪费问题。
三、结束语
总之,建筑企业要想提高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就必须要积极更新管理理念,健全规章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模式,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从而更好的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效果和水平,真正发挥固定资产在建筑企业管理中的资产效能,促进和推动建筑企业的长效、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萍.建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改进[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6):35-36
[2]刘杰.对当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改进对策的思考[J].经济师,2014(03):272-273
[3]何德琨.企业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改进建议[J].中国集体经济,2011(30):78-79
对资产管理工作的建议范文2
关键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8-000-02
一、引言
固定资产通常是指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专业设备在1500元以上),使用年限超过1年,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1]。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我国的医疗机械及医疗水平也不断提高。目前国内很多医院的固定资产与20年前相比,基本上的成几倍的增加,如何管理好这些固定资产,对于很多医院来说是一个难题。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好坏关系到医院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及医院自身的发展,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好,则医院日常工作可以有条不紊且高效的展开,否则,医院的日常工作将会陷入困境。当前,我国各地区都充分意识到了医院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意义,很多医院也在自身固定资产管理上面下了比较大的功夫,也做出了一些成绩,但是,发展是一个过程,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医院在固定资产管理上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充分了解这些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旨在为提高我国医院的工作效率,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提高理论支持及发展建议。
二、目前我国医院在固定资产管理上面存在的问题
(一)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由于有些医院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不重视,使得医院有些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不太重视,在工作的认识上面存在一定的误区,自身没有充分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责任及意义,再加上这些人员年龄大小不一及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导致了这些人员的素质并不是很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缺乏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有些医院在固定资产管理上面,只是按照国家的要求设立相关的岗位,但是在岗位人员的录用上面,没有经过严格的考核,再加上医院平时疏于对这部分人员的考核培训,从而就导致了这一部分人员在知识储备上面较差,知识面较窄,进而使得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质量较差。
(二)缺乏有效的评价及监督机制
我国有一部分医院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上面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2]。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就是医院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很多医院在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上面还没有出台一套较为科学合理且较为细化的评价体系,有些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平时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在固定资产管理上面,做得非常好,同时也是他们的努力,才使得医院的日常工作可以有条不紊的进行,但是有些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在工作上面比较随意,很多工作都不亲力亲为,靠主观去判断,给医院日常工作的顺利展开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但是医院在实际的过程中,对这两类工作人员都一样对待,形成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这样就会打消那些在工作上面做的比较好的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第二,在具体的监督上面,虽然各地区卫生局及医院成立了相关的监督机构,但是很多时候在具体的监督上面,都没有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监督。例如,位于我国湖南省长沙市的一家二甲医院,由于平时不太重视医院自身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其招聘的相关人员素质较低,导致其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一片混乱,曾一度以为固定资产管理不好而被市政府要求关门整顿。
(三)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运行环境较差
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水平不一样,从而就导致了我国各地区医院具体的发展程度也不一样,因此,政府部门在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时,很难考虑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在很多条例上面,都没有进行具体的细化,在加上目前基本上没有一家医院在固定资产管理上面可以作为标杆来进行推广,这就导致了我国政府部门出台想相关细则基本上是没有办法来检验的。在加上我国医院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上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医院对自身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了相关制度的运行环境较差,从而就导致了有些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较差。
三、医院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一)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
为了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首先,就是要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第一,要统一思想,主要就是要定期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报一些典型的不好的案例,使他们找找自身所存在的问题。第二,医院相关部门领导要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从小事抓起,从日常行为上管起,同时要经常与他们进行真心的沟通,使他们努力养成良好的工作及生活习惯。
其次,要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为了保障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这就需要相关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要有突出的工作能力。为了培养他们工作能力,我们的医院在日常的教育培训中要要求相关人员要脚踏实地,求实务新,同时,要积极开展新的培训模式,即以集中培训为主,以内外教育为辅,医院要请一些在固定资产管理上面具有丰富经验的人员来医院授课,同时,医院也要组织相关人员到其他医院去学习交流。
同时,医院相关领导要积极鼓励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自学成才,鼓励他们要增长知识面,大力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要积极开展岗位互换互学,使得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及对相关固定资产进行深入的了解,从而对他们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锻炼。
最后,就是医院要积极引进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人才。第一,就是要从国外引进高水平的人才,使得自身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与国外的先进的模式线接轨。第二,就要从社会上面招聘一些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相关人才。第三,就是要与本地区相关高校合作,联合培养固定资产管理人才。人才是医院发展的重要保障,医院在固定资产管理上面一定要加大对相关人才的吸引力度,引进高水平的综合型人才。
(二)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及考核体系
为了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及考核体系,首先我们的医院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工作的监督,相关部门领导要积极落实两个一。一是一人一本工作日志,即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每天要按时登记自己的工作日志,并将相关的工作记录到里面。二是一月一总结,相关领导要对每月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其次,就是要形成一套完善的监督评价体系,在建立评价体系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保证这个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全面性、规范性,从而可以对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及科学的评价。在具体的评价指标的选择上面,要合理,从充分考虑方方面面的指标,例如,思想政治表现,管理能力,协作精神及吃苦耐劳精神等,只有评价指标健全合理了,医院才能更好的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进行全方位的科学的评价。同时,相关部门领导要及时对评价指标进行更新,对不合理的且没有实践代表性的指标要及时的废除,对于需要改进的指标要及时改进,从而确保指标的科学性及实际可操作性。这样一来,就会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进行合理的评价,医院根据评价的好坏,对不同的人员采取不同的奖励,从而可以更好的激发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激情,促进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更好的开展。
(三)优化运行环境,建立健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为了更好的促进医院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首先,我国政府部门要大力宣传医院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意义,优化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运行的环境,其次,在体制建设上面,由于各地区各医院的发展水平不尽相同,我国政府部门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上面很难出台一些具体的执行细则,所以我国各地区医院要建立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在各地区各医院建立自身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时,要与本地区各大医院及卫生部门进行商量,然后根据医院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在次,医院领导及当地卫生部门要定期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进行考核,找出不好的地方,然后与相关部门及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进行积极的探讨,从而完善已建立的制度。例如,位于华中地区的三甲医院武汉协和医院,通过与武汉同济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及武汉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交流研究,建立了适合自身发展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这一体制的建设,极大地提高了其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效率,促进医院日常工作更好的开展。
四、结论
医院对于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维持我国的社会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医院运行系统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积极发展的好坏。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在促进医院发展的过程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好坏关系到医院医疗水平的高低。因此,加强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研究,从而促进我国医疗事业发展,提高我国的医疗水平,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对资产管理工作的建议范文3
目前来看,一些医院因其固定资产管理机制不健全而导致应入账固定资产迟迟挂账,核算范围内的物资和设备没有严格按照要求登记在会计固定资产账目之上,甚至出现可购置与记账相脱节,并且由财务部门管理账目的现象。由于不能及时对账目进行核实,导致大量账外资产的产生。此外,医院中还有大量的固定资产长期闲置,其使用效率非常的低。部分医院盲目跟风,片面地追求所谓的高、精、尖、以及“功能全”,对正在有效服役的医疗设备使其提前退役,加速更新,致使大量的可用设备长期处于闲置状态。
实践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医院在处置固定资产方面表现出较强的随意性与普遍性,这导致了医院固定资产的大量流失。据财政部关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之规定,事业单位(包括医院)在处置国有资产时,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程序走审批流程,在没有经过批准的情况下不能擅自处置。但实际操作中却并非如此,部分医院在没有经过评估和批准的情况下,将其认为应当淘汰或退役的设备随意地进行处置,造成医院固定资产的严重流失或浪费。此外,实践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有些医院竟然将其所属的固定资产对外出借或者出租;部分医院因缺乏产权管理意识,所以管理上非常的松散,并且长期将应当由医院进行管理的电脑、车辆等固定资产交予个人使用,具体管理比较混乱,而且人员变动性也比较大,常常是物随人走,最终不知去向;医院所属的经营性资产收益偏低,房屋租金甚至不入账,形成所谓的“小金库”,任由个人随意支配。以上问题的存在,不仅导致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更为严重的是助长了医院管理中的不正之风,使其债务负担更为严重,大量固定资产闲置、浪费。
对于医院而言,固定资产是其生存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开展各项医疗、教学以及科研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反映了医院自身的经济实力与医疗水平状况。由此可见,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对于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应当加强思想重视,实施全员参与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对医院的资源供给将逐年减少,为谋取生产与发展之路,医院必须认真做好资产管理工作。医院的领导应当更新理念,不断提高思想上的认识,逐渐改变传统的重购置、轻管理和重资金、轻实物的不良现象,从而使强化医院规定资产管理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医院的每位员工都应当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参与到固定资产管理活动中去,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同时,还要对整个医院的专兼职资产管理人员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培训。实践中我国可以看到,虽然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条例早已经下发下去,但是真正执行起来却很困难,主要是理解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尤其是资产转移与报废业务的办理上,对概念没有搞不清楚。因此,要想真正将管理理念全面、有效的贯彻落实,仍需加强资产管理宣传,对管理人员加强培训。在此过程中,笔者建议应当培养一支责任心强、作风正派、业务能力强以及管理技能强的资产管理队伍,比如,计算机网络设备、医疗专用设备管理管理中,需要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业务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工作,及时将相关信息反馈回来,做进一步的改善。
(二)建立健全新时期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机制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建立健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机制,立足于医院的实际情况,建立财产管理部门、财务会计管理部门,利用科室三账一卡机制,确保财务部门有账、管理部门有卡有账。同时还要对固定资产进行门类分配,由专人负责,防止漏记和错报现象的出现。完善医院资产报废管理机制,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关程序进行审批,对报废手续进行全面的审查,组织专门的人员对技术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对医院固定资产进行严格的清查与核对,每年至少要对医院各项资产进行全面的清查与盘点,找出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原因,追究其责任。此外,还要注意医院固定资产自身的安全性与完整性,制定资产奖惩管理机制,对固定资产管理岗位及相关人员的职责进行明确。通过不断地完善管理机制,使医院的各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能够有章可循、照章办事;杜绝管理工作中的各项漏洞,以免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三)强化资产增值意识,对固定资产的指标进行全面的考核
实践中,应当将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纳入医院各科室的日常考核范围之内,以科室为单位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同时,还要将医院的各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落实到个人,并由各科室中的经济核算人员负责对资产卡片进行管理,医疗设备科应当对其使用情况和保养维修情况进行及时的考核,以协助科室加强设备管理、提高其使用效率。通过对个科室的增值意识强化与考核,可以有效地提高医院增收节支管理工作的效率。同时,还要将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纳入领导干部的考核之中,作为一个重要方面进行考核和监督。因此,医院主管部门应当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安全性、保值程度以及增值状况等参数,列入到医院领导考核范畴。通过自上而下的监督考核体系,不断地强化医院所有员工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从而是固定资产管理逐渐走向制度化与规范化道路。
对资产管理工作的建议范文4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分析;政策建议
一、引言
事业单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提供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了巨大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主要以会计核算为重点,而对管理职能并未能予以足够的重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加深,国家处于转轨的关键时期,事业单位改革也不断的深化。此时,事业单位必须要改变传统的财务管理观念,适应国家发展的需求。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政策建议,希望能为后续深入研究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资产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国家资产的重要组成,事业单位资产在促进科教文卫事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早在2006年财政部就颁布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对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在实务工作中,事业单位资产运营管理依然存在以下两方面的不足:一方面,资产购置效率低下,严重浪费资金。现阶段部分事业单位并未能制定科学合理的资产购置计划,导致出现随意性、重复性、无用性的资产购置现象。另一方面,资产管理不规范,导致资产流失频发。部分事业单位部门的资产管理意识淡薄,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也并不完善,相关的资产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更有甚者,部分事业单位将自有的资产对外进行出租、出借或投资经营。近年来,国内媒体频繁报道事业单位违规将闲置的房屋、车辆等资产出租和出借给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这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对事业单位的公众形象造成了损害。
(二)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和重心,预算管理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单位整个财务工作的运转。现阶段,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首先,预算编制工作不受重视,预算编制不合理。预算编制是整个预算管理工作的基础,预算编制合理与否将影响到后期预算的执行。虽然现阶段事业单位在年末均会开展预算编制工作,但是大多数单位并不重视预算编制工作,仅仅流于形式或者走过场。由于预算编制工作较为复杂和繁琐,然而预算编制的时间则较为仓促,这使得大部分的预算编制没有科学合理的理论和实际依据;其次,预算执行力度不强。预算工作贯穿了整个单位的日常经营管理,由于相关人员执行不认真,执行时也多为墨守成规,遇到特殊问题时并不能进行及时的调整,也未能和其他职能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这导致了预算执行的效果较差;最后,预算监督不健全。我国大部分的事业单位并未建立起行之有效的预算监督机制,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也不健全,这使得预算监督并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收支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事业单位均采用“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方式,虽然国家对收支管理出台了《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等规章制度,但是在现实工作中事业单位的收支管理问题丛生。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收入界定不明晰,预算外资金管理薄弱。在现阶段的收入管理中,部分财务工作人员会对财务补贴收入与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与经营收入、预算外资金收入与其他事业收入等会计事项产生混淆,使得各类收入的界限并不明晰,进而影响了整个收入管理;另一方面,支出结构不合理,公务费用支出递增。有关调查研究结果已经发现,大多数事业单位的支出结构不合理,人员经费在整个支出中占有较大的比率,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其他费用的支出。公务费用属于行政性的支出,部分单位擅自增加公务费用的支出,违反了国家的相关政策方针。
三、完善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政策建议
(一)健全资产运营管理制度,提高资产运作效率
一方面,制定科学合理的资产购置制度,提高资产配置效率。事业单位必须结合单位现有情况制定资产配置制度,相关资产购置方案必须要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避免资产的重复购置和不必要的浪费,实现有限财政资金的价值最大化。另一方面,建立健全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规则制度,避免资产的流失。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是加强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有效解决我国事业单位资产配置过程中有关问题的制度性保障。通过制度性的建设来强化资产的管理,最终实现资产运作效率的提升。
(二)强化预算管理工作,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首先,强化预算管理的重要性,科学合理编制预算。事业单位应加大预算管理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员工对预算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在安排预算资金时要考虑重点同时又要兼顾一般,在各支出项目之间进行合理分配。各事业单位要细化相关的预算支出明细,从而使得事业单位的部门预算清晰明了。其次,提高各部门预算执行力度,切实做好预算执行的考核工作。在事业单位编制的部门预算进入实际执行阶段后,内部各个部门应当严格按照相关的预算执行,财务人员要对各项支出严格把关,并且按照相关预算的支出。单位内部各部门要严格按照成本效益的原则提高各项资金支出的使用效益,保证事业单位预算的顺利执行。同时,将预算执行的情况纳入考核体系之中,提高广大员工预算执行的积极性。最后,完善预算监督制度,提升预算监督力度。事业单位应设立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或工作小组,负责预算工作的每一个具体环节,及时处理预算编制中出现的问题并对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进行纠正。利用不相容职务分离、风险控制等方法,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约束和监督,对资金使用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强化对预算执行的监督。
(三)加强收支管理工作,提升收支管理效率
一方面,规范相关收入支出管理制度。事业单位应明确划分收入范围,对容易混淆的收入事项进行详细的分类,界定其具体的范围。同时,降低公务费用支出和人员费用支出在整个事业单位支出体系中的份额,相应国家减少财政支出和三公消费的号召。另一方面,加强对相关财务人员的培训,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升识别不同收入类型的能力,合理的降低不必要的支出。
参考文献
[1]曲芳.浅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13,16:178.
[2]许永洪.事业单位财务问题研究[J].金融经济,2013,10:166-167.
[3]常本晰.试论新财政体制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改革[J].金融经济,2013,13:176-177.
对资产管理工作的建议范文5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预算管理;方法探究
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弊端
(一)缺乏完整的管理制度
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无形中增加了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管理的工作难度。国有资产逐渐扩大规模,资产种类日益增加,但是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发展比较缓慢,未能及时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落实相关责任人,明确划分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能,从而导致财务预算、政府采购、工资发放等各项财政工作之间严重缺乏紧密的联系,严重影响了财政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也对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造成了一定的困扰,不仅使得预算管理缺失了准确性、公开性、公平性,还延长了资产管理周期。管理制度的缺失导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无法有效结合,难以开展科学的合作,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二)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行政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国有资产的经济收支工作,而国有资产的收益关系着整个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的政治腐败,再加上缺乏相关制度的要求以及监管部门监督不力等原因,使得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收益被收入了个人腰包。部分在职人员以权谋私,做出将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源进行私自租售、违规转让等不良行为,不仅导致国有资产严重流失,同时还导致出入账记录不符现象,严重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工作关联度低,分工不明确
我国的法律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具有使用权,监管权却掌握在政府手中。因此,财务部需要将行政单位的国有资产进行统一管理,并进行归纳记录。但很多的事业行政单位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之间的工作关联度较低,各项财政工作的分工不够明确。同时,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意识比较薄弱,导致很多部门领导都将能获得私利的国有资产管理权握在手中而未交给财务部进行统一管理,从而导致账目作假、帐实不符的现象发生。除此之外,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管理更偏向于注重国有资产的支出,而忽略了因支出而形成的国有资产。
(四)财政管理观念比较落后
预算管理工作最重要的工作部分就是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预算管理时应该有确定的判断依据、参考标准,从而有效保证预算管理工作的准确性和公平性。但我国目前的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着重资金、轻资产的传统观念,未能跟随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脚步及时做出调整,导致无法按照职责配置合适的相关工作人员和资产,从而难以建立科学合理的配置标准,增大了预算管理工作的难度。
二、解决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问题的有效策
(一)认识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重要性
为了跟随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脚步,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成为现代财务管理的必然要求。另外,由于预算管理把控着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资金来源,是资产管理的工作基础。因此,预算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资产管理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同时,预算管理需要依靠资产管理提供的数据资料对单位存量资产和购置需求进行审核,从而保证预算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只有将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紧密结合,才能真正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管理工作水平,推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二)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资产管理体制
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虽然同属于财政管理工作,二者也存在着一定的工作交叉,但真正实现二者相结合还需要依靠相关的法律法规。从根本制度上规定相关岗位的工作职责,规范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的运行程序,完善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流程,从而实现合理配置资产,降低预算管理的随意性。除此之外,在进行二者运行程序规范过程中,首先应该制定统一的配置标准、审批手续以及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并根据财政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以利于预算管理工作为前提,进一步完善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流程,有效促进财政部分之间的协调配合。
(三)加大监督力度,建立管理条例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管理涉及的资产金额数量巨大,为了预防国有资产的流失,各级财政、审计、监管部门应该达成统一战线,紧密配合,不定期对国有资产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工作进行督查,从根源上杜绝超预算、超标准配置资产的腐败行为,保证资产管理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同时,财政部门要明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观念,改变管理方式,创新管理理念,对于各个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资金进行严格的审核,对于多报、漏报等行为进行严厉的惩治,确保预算管理工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从而避免因预算管理不合格而对资产管理工作造成影响的情况发生。
(四)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快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
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范围比较广,涉及的工作数据比较多,传统的纸张记录、档案封存已经难以满足现代财政管理工作的需求。为了更好地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工作相结合,必须要加快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资产管理信息化发展,从而有效降低财力、物力、人力的消耗,简化财政管理工作流程,提高资产管理工作效率,减少预算管理盲目配置,不断优化资源配置。与此同时,可以将日常财政管理融入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当中,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管理一体化。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一直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管理中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其中主要推进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思考探究,对其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预算管理是资产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只有将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两项工作形成稳定、高效的工作体系,构建合作共赢的沟通桥梁,才能够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跟随上社会经济发展的脚步,并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徐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实践探索与思考——以温州市为例[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7).
[2]张鹏越.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维修支出标准的思考与建议[J].预算管理与会计,2018(5).
[3]杨妮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途径探究[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15).
对资产管理工作的建议范文6
关键词: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管理 问题 对策
近年来,国家财政不断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及重视力度加大,但目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相对薄弱,如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或者虽然建有制度,却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等许多问题的凸显,将不利于国家财政资产管理政策的贯彻执行。有感于事业单位实际工作中的不足,希望能引起事业单位的重视,更好的推动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更好的衔接于国家财政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新要求。
一、固定资产概述
(一)固定资产定义
事业单位为了履行职能,更好地提供社会服务,通过财政核拨资金和预算外资金购建、无偿调入等形成并占有,使用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有形资产。
(二)固定资产管理的原则
1、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原则
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有助于减少资产管理工作的盲目性、无效性。事业单位要根据工作需要,结合存量资产,确确实实将年度预算落在实处,真正发挥预算管理应有的作用,合理配置资源,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提升奠定好前期基础。
2、规范性与标准性原则
首先要完善规章制度建设,包括事业单位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相关内容的具体管理办法,其次在实施上要严格按照制度并比照标准,实行规范化资产管理,杜绝资产管理的随意性、不负责任的态度。
3、实施全过程管理原则
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从配置、使用、处置、到上报资产管理信息,不能只重视其中某一个或几个环节,而忽视其他环节。各环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要自始至终,立足于全面管理的角度去分析处理问题。
4、效率性原则
任何工作都要考虑效率性,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更是如此。固定资产在事业单位占用了大量资金,如何有效地配置、使用部门资产,提高单位资产的利用效率,提高投入产出比率,成为一个突出的重要问题。
5、信息化管理原则
摒弃传统固定资产管理的弊端,不断创新、不断努力的改进工作,提高资产管理工作的效率性。尽快适应财政部、国家事务管理局组织开发的固定资产管理软件的要求,保证国家财政实现系统资源共享,以及实现财政经济数据的集中存储和统一管理。
二、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领导不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单位领导只重视本单位的业务,而忽视了固定资产管理这类支持性工作。单位领导认为做好业务,所需资金向国家申请,其实这样的理解很狭隘。国家的财政资金是有限的,而国家要支撑的社会公共设施项目建设是无限的,如果不去考虑资金的使用效率,仅从本单位的利益出发,如果全国所有的需要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都如此考虑,单位的业务又能走多远呢,这将是对社会公众的不负责任。
(二)不相容职责未分离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活动薄弱。请购与审批、询价与订价、采购与验收,职责不加划分。单位在购置资产上始终由一人负责询价、定价、采购与验收。在内部控制活动中,这属于不相容职责,是应当加以分离。对固定资产采购、购置,缺乏风险意识,导致采购、验收由一人全程办理。显而易见,在这种情况下,舞弊当然是不可避免的。
(三)配置固定资产时不是以资源共享为出发点
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资金来源有充分保障,它不像企业购置资产要算经济账。设备购置价款、耗材、维修将是一个巨大的数字。虽然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并不要求计算成本,但是一个事业单位在配置办公设备时,面对着巨大的数字,是不是也应该考虑产出与成本的配比呢,事业单位向全社会公众所提供的服务和自身的耗费不应当产生悬殊的关系。另外为各部门重复配置相同的资产导致负面影响,易造成固定资产的闲置,使得资产的利用效率低下,致使资产浪费。
(四)固定资产处置残值随意估计
固定资产报废时,固定资产残值未经专门的评估机构鉴定,致使资产价值被人为低估,国有资产遭受损失。归结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事先没有制定相应的固定资产报废政策和程序,或者虽然有相关的政策和程序,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
(五)不重视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
事业单位普遍的会忽视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这样会产生一种结果,就是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会觉得单位并不重视这项工作,个人也不会在本职工作中有什麽发展空间。于是工作人员便产生了惰性,继而破坏了工作中的积极性,加大操作风险几率,导致管理工作在原地踏步,造成既无效率也无效果
再加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相继出台的监管机构信息管理平台融合了越来越多的功能,但有一部份未充分利用起来,管理人员对计算机知识欠缺。
三、完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一)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事业单位管理层要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配置相应的部门和人员,定期对资产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积极听取资产管理人员的建议,对资产管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加以解决,使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得以健康的发展。
(二)关于固定资产配置问题
关于固定资产的配置,要做到资产配置的科学化。事业单位对于通用固定资产要实行部门之间的集中管理、资源共享、调剂余缺的管理模式。像一个事业单位内部划分有七八个部门,工作人员集中在同一地点办公,同属一个单位管辖,为什麽在配置资产时要分部门,分中层,分单位领导呢。资产对于各个部门、领导来说,具备很高的通用性,像这种资产完全可以在单位内部设置一公共区域安置资产,以供所有工作人员使用。这样可以避免资产的重复购置,做到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有效使用。
(三)完善并切实履行制度建设
要建立一整套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包括配备相关的管理部门和人员,部门相互间的制衡制度,以及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的要求。
有了制度,就奠定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基础,管理工作就不会盲目,就会有章可循,出错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
1、请购与审批
具有请购权的部门应当严格按照预算执行进度办理请购手续。审批亦应在审批权限范围内,严禁越权审批。
2、购置与验收
不相容职责分离控制要求资产的采购与验收必须由不同的部门、人员来完成,以起到相互牵制,防止舞弊现象发生。
3、领用与借用
完善领用与借用手续,对固定资产实行卡片管理,有领用人与借用人签字,明确使用人的责任。不能架空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导致固定资产去向不明,无人负责,致使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被动管理,工作没有成效。
4、盘点与清查
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制度,至少每年进行全面清查,平时要不定期清查。固定资产清查不能敷衍、不能走过场,要组织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财务人员、监盘等相关人员到实物现场认真核实,对固定资产清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当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5、报废
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固定资产一整套报废制度。资产的残值是需要经过国家认可的专门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评估鉴定的,而且要出具相应的资产评估报告,这样才能使国有资产不遭受损失。其二,对于经上级领导批准以作报废处理的固定资产,要及时做帐户处理,避免实物管理与固定资产总账的脱节管理。
(四)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知识培训
现实中经常有财务人员进行各种培训,而专门针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培训几乎没有。社会在进步,知识在更新,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知识也面临着落后。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搞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就必须不断地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工作的要求,最终将会不断提升工作的效果。
四、结束语
以上是针对目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领导不重视,不相容职责未分离,人员缺乏培训等突出问题提出的一些针对性的意见,包括阐明固定资产管理的原则和具体的解决对策,如完善制度建设,加强人员培训等措施。总之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事业单位管理层要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加强各项固定资产管理,全面梳理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及时发现固定资产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不断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努力把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做到效用最大化。
参考文献:
[1]何艳.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优化对策分析[J].新财经,2011(6):29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