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教育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教育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教育特点

农业教育特点范文1

论文关键词:高职;园林专业;植物及植物生理;教学特点 

 

我国是农业大国,高等农业职业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各项事业还处于发展起步阶段,尤其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细化程度还不是很高。在农业高职院校中,《植物和植物生理》是作物生产技术、园艺技术、园林技术、景观设计、生物技术等专业都要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那么,在这些不同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该如何突出不同专业的特点,调整教学内容,体现高职院校技能训练为主的要求呢?这个问题对《植物与植物生理》教学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总结了一些园林技术专业的植物与植物生理教学的特点,与大家共同探讨。 

植生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农业高职院校由原来的农业中专校升格建立,植生教学不管在课程设置还是教学内容上都基本延续了中专教学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的课程针对性不强;二是实验与实践环节薄弱,不能满足职业技能教学的要求。2006年,我院的《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被确定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应该说这门课程的建设水平位于全国先列,但是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新问题,即这样一门精品课程是不是对各专业的学生都适用呢?对不同专业学生,在具体教学内容上该如何进行调整呢? 

高职院校园林专业旨在培养工作在园林绿化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生将来主要从事绿化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与监理、绿地养护、花卉苗木技术、植物造型、园林场所管理等工作。《植物与植物生理》是其最主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可以为学生今后从事专业工作提供丰富的植物学知识和实践技能。但由于多数农业高职园林专业是从农学或园艺等专业转化或分化而来,研究的内容和要求发生了变化,专业针对性不强、实践技能不明确的问题还很突出。 

结合专业特点,调整教学内容 

选用园林专业专用教材 我院于2000年编写的农业部高职规划教材《植物与植物生理》理论知识适中、实践应用可行、适用性广泛,被很多农业高职院校的相关专业选用。但此教材中实践应用部分都选用农作物作为例子讲解,对园林专业的学生来说很不适用。我院唐蓉教授针对这种情况编写了一本园林专业专用的《植物与植物生理》教材,其中实践内容结合园林专业实习内容,可以推荐大家参考使用。 

制定园林专业教学大纲 《植物及植物生理》由植物形态结构、植物分类和植物生理三大部分组成。由于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同,本门课程的讲授重点不能完全相同,应各有侧重。园林专业的学生需要对园林树木、观赏花卉、草坪植物和花圃杂草的分类特征及生长发育特性有所了解和熟悉。针对园林专业特点,我院植生教研室编写了园林专业《植物与植物生理》教学大纲。本课程重点应放在植物形态结构和植物分类部分,重点了解植物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常见园林植物的类型。课时应向植物形态结构和植物分类两部分倾斜,课程一学期完成,一般在第一学年开设,总课时64学时,植物学部分36学时,生理部分28学时,其中现场教学12学时,实践教学14学时。采用理论知识考核与实践项目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成绩考核。理论知识考核又包括平时考核(含出勤、课堂提问等)和期末闭卷考试方式;实践项目考核采用平时考核与专项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平时考核主要是每一次实验实训后完成实验报告,专项考核指园林专业的3项技能考核。 

选用适当的教学内容 《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是为后续职业技术课程服务的,其主要服务的课程对象包括组织培养、花卉生产技术、树木学、盆景与插花、园林植物保护、遗传育种、园林规划设计等,教学内容的选择需要针对以上职业技术课程来选择。我们的经验是植物学部分注重形态识别,减少显微观察;植物生理部分注重实践应用,减少理论原理。因为现在学生的高中生物基础都比较好,植物学的细胞部分内容用4学时复习一下即可。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要详细讲授并做好有关观察和实验,最主要的是让学生在自然条件下对这些基本的植物外部形态结构有感性认识,显微解剖结构不宜过分强调。植物分类部分只把应用性较强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作为重点介绍,主要通过学生课后自学来增强教学效果。植物生理部分内容比较枯燥,要选择贴近园林生产实际的应用性部分讲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只要求他们初步了解一些理论原理,重点要说明这些理论原理在实践应用中的作用。例如讲述水分代谢时,只讲水势的概念、水流方向的判断,不讲水势的物理公式及其推导,要强调植物体内水分平衡的重要性,特别是园林上常用的树木移栽时如协调水分平等,提高移栽成活率。以大树移栽为例说明增大根部土球可以保护根系,及时吸收水和无机盐供应地上部分的需要,保证植物移栽后能正常生长。如果损伤根系,根系不能正常吸收水和无机盐,会使植物萎蔫;再结合蒸腾作用说明在移栽时要修剪枝叶,或用物品遮盖,减少植物体内水分的蒸腾;最后,说明如何及时灌溉,根部堆土、配置支架和灌排水管道等,提高移栽成活率。讲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时要略讲机理,结合生产实际讲通风透光、合理密植的要求,介绍温室植物栽培时如何调控环境因素保证物质积累和消耗的平衡。讲光周期时结合花期调控,讲激素时结合树木、花卉株型调控、切花保鲜技术等。这些与园林专业实践密切相关的内容,可以为学生今后上好专业课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明确园林专业的考核技能 对园林专业的《植物与植物生理》实践技能考核内容进行调整,以往的园艺、农学专业,显微结构识别考核是一项重要内容,我们认为这对于园林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不必要的。(1)可以将考核的内容转换成外部形态认别考核,如皮孔、芽鳞。(2)植物种类识别考核不要求学生递交植物标本,要求进行实物抽签识别。(3)完成一份周边地区园林植物调查报告,要求注明名称、科名、主要识别特征,根据内容进行评分。 

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训练 

增强现场与实践教学效果 本课程共安排了26学时的现场与实践教学,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每个器官都安排了现场与实验教学。我们的做法与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卞勇教授的做法一致,即将理论与实验实训融为一体。把理论知识和每一次相应的实验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效果良好。如讲解植物叶时,教师先在教室里把一些关于叶的基本概念和结构罗列出来,但并不做具体讲解。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和学生一起到校园内观察,看到有关的内容再逐一讲解。在校园里再让学生观察双子叶植物叶的正反面有何不同,单子叶植物叶又何如。在下一节课,就让学生带着这些植物叶回实验室看显微镜,观察一下叶的内部结构。这样的教学灵活生动,动静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使学生了解理论知识之后,马上实验观察,提高对知识的掌握效率。特别是像皮孔、芽鳞痕、叶痕、叶迹、腺点等比较难认的结构,一定要在自然条件下让学生亲眼看到、亲手摸到才能达到教学效果。显微结构理论不宜拓展或讲得过深,最关键的是要与实物位置形态相结合。例如,维管形成层是一个很重要的结构位置,以后嫁接的时候要做的是形成层对接。很多学生在显微观察的时候能够在显微镜下准确地指出形成层位置,但拿到实物枝条却不能找到位置。这时,如果让学生亲手把枝条上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分离一下,他们就会恍然大悟。 

提高多媒体手段的教学效果 近十多年来,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非常普及,许多课程都制作了比较全面的课件,但并不是应用了多媒体课件就会有好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要适时适量,才能保证效果。在《植物与植物生理》教学过程中,植物形态部分主要是现场和实验教学,可适当结合多媒体图片加深印象。分类学部分则主要依赖多媒体课件,因为园林植物种类繁多,教学时间有限,在课堂上可多介绍几种植物类型,课后再让学生慢慢自学消化。我院国家级精品课程的植物生理部分多媒体课件包含从水分、光合、呼吸直到逆境等,这些内容虽然十分完善,但有些对园林专业并不适用。因此,植物生理部分不能过多依赖传统教学课件。相反,由于生理部分的讲解更多地倾向于园林方向的实践应用,这部分的课件大多在专业课中才会出现,如前面提到的大树移栽、温室调控等。因此,在教学上需要和相关专业课教师沟通,适量补充,保证不同课程对同一问题讲解的前后一致性。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充分利用课程网站 高职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植物与植物生理》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一些问题需要学生课后自己消化。另外,高职教育更加注重技能实践,理论课教师不会介绍得很详细,科研领域的发展也不是授课的重点。那么,当学生在今后工作中或继续深造时需要这些理论知识时,学生应该有能力自己去获得这些知识。课程网站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平台。建设一个完备的《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网站,提供与本课程相关的教学内容、考核测试及研究前沿等信息,对任何专业的学生都有帮助。 

农业教育特点范文2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出现了农村技能型人才日趋短缺的现象。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培养大量“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举措。但是,目前面向农民的教育培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没有抓住农民学习行为的特点,没有从农民学习心理的层面来研究教育培训活动,造成教育培训内容不适用、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落后、教育模式雷同的现象,导致对农民的教育培训针对性、目的性不强,效果不理想。因此,了解和掌握农民学习行为的特点,探索和研究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的有效模式,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一、农民学习行为的基本特点

农民与在校学生的最大差别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数众多,区域特点明显;二是人员层次多,且因农村社会生活方式而相互影响大。人数众多容易造成大量的农民闲散在农村,由于缺少劳动力的转移途径而最终变成“固着化”状况的农民[1];层次多的特点体现了农民群体的复杂性,因此必须充分把握农民学习行为的基本特点,研究其在学习意识、学习兴趣、学习信心、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方式上的特质。

(一)学习意识农民的学习意识是农民对习得知识、掌握技能潜在的看法,是影响农民接受教育培训比较稳定的因素。一般来说,多数农民经过了九年义务教育,具有一定的学习意识,但是农民对于职业技能培训认识不足,普遍存在学习意识淡薄的情况。

(二)学习兴趣农民的学习兴趣是农民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感状态,是影响农村劳动力开发利用的重要因素。农民对知识的兴趣,是建立在能改善自身生活状况并能满足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基础之上的。农民的学习兴趣也体现在教育者实施的教学过程中:在教学模式上,倾向于直接交流和手把手的传授方式;在教学方法上,喜欢多次重复的“整体学习”方式,将每一次学习内容都当成一个整体进行反复练习、多次重复;从教学知识点本身看,他们的兴趣集中在简短或能用通俗语言表达的材料上。

(三)学习信心农民的学习信心是其对学习信念的坚定程度,是决定学习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一般来讲,青年农民由于刚出校门,表现出对农业职业技能学习和掌握的不积极态度,而且他们在学校学习时表现出的信心不足心理会迁移到农业职业教育培训上来,这需要让他们认识到农民教育培训是采取实际动手为主的教学方式,可以反复学习而不必接受学不好时的惩罚,使他们的学习信心慢慢增强;对于处于“固着化”状态的农民来说,影响他们学习信心的主要因素是日常生活的不规则,如果学习模式和方法得当,他们的学习信心可以很快树立。

(四)学习态度学习态度是农民对学习较为持久的肯定或者否定的行为倾向,是农民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的积极的或者消极的体验。农民的学习态度和情感是长期生活经历磨练形成的。调查中得到的基本印象为,成家后的农民,由于受到家庭和生活的磨练,对学习的态度比较积极,对学习有积极的情感。他们对能改善实际生活并且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和技能最感兴趣。

(五)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农民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的、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的学习方式。调查基本印象为:一是青年农民的学习习惯不如长期在农村劳动的农民;二是农民的学习习惯主要表现为从众性强、自觉性差,传统性强、创新性差,知识经过别人验证后才容易内化,不注意知识的积累,随学随用,学成后一旦不用,很短时间就会荒废。

(六)学习方法农民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表现出群体的复杂性。如果没有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很难把握住农民的学习方法,所传授的知识技能必然不易被农民接受。将抽象知识形象化、口语化的学习方法效果很好。

二、农民教育培训模式的评价农民教育培训模式应符合农民的认识发展规律,符合农民学习行为的要求,从邯郸市农民教育培训的实践看,比较受农民欢迎的教育培训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阳光工程“阳光工程”[2]是由政府公共财政支持,主要在粮食主产区、劳动力主要输出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开展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领域就业前的职业技能培训示范项目。自2011年起,“阳光工程”培训模式转变为短期(7天)农民科技培训,目的是为适应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新农村建设需要加快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产业大军。在培训中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和创造性,采用“参与式”培训方法,取代传统的被动接受的教育方式。促进农民主动从干中学、从经验中学,通过农民之间的交流、观摩及相互学习,实现提高知识水平、生产技能和创造力的目的。2011年,邯郸市“阳光工程”培训规模达1.8万人。培训内容涉及种植生产,畜牧和渔业生产,兽医,农机,农业经济与管理,涉农企业和休闲农业等6大类20个专业。这种模式由于实施分类培训以及采用更符合农民学习习惯的教学方法而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二)农村科技服务远程教育工程为配合“吨粮市”建设,按照《邯郸市农村科技服务远程教育工程实施方案》安排,2010年9月,邯郸市科技局邀请专家采取直播讲座和现场授课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对广大农民群众进行农业生产技术培训。邯郸市农业局技术推广站的农技人员就小麦备播、品种选择、播种技术和苗期管理等内容通过远程教育系统对全市近10万名农民进行了直播授课。直播讲座直接解答农业生产的各类技术问题,受到农民热烈欢迎。该培训覆盖面广、知识容量大,且由于培训内容直接与农业生产实际相结合,农民的学习态度都非常积极。

(三)送教下乡与“双带”工程“送教下乡与‘双带’工程”[3]是河北省委组织部、省农工办、省教育厅共同推出的一项惠农工程,在农民不离土、不离乡、不花钱的情况下就能接受农业职业教育。该工程在建立农民学习信心和培养农民良好学习习惯上效果明显,受到农民,特别是中年农民的欢迎。让学员边学边实践,成为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2011年,邯郸市农业学校、农机学校、农广校和县级职教中心及部分民办职业学校等30多所教育机构组织实施“送教下乡与‘双带’工程”,完成招生1.48万人。从学习积极性来看,农民学员对这种培训模式认可度很高。

(四)田间大课堂“田间大课堂”培训模式把农民当成主角,把田间当成课堂,专家、农技人员作为辅导员与农民面对面交流,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实践和讨论,培养农民解决问题的能力。“田间大课堂”注重实践性教学,是一种有效提高农民知识技能的培训模式。2010年,邯郸市组织开展了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业科技下乡培训活动,农业技术专家走进田间地头讲课,提高了农民技能水平。2011年全市举办的农民田间课题培训班培训农民11万人次。这种“短、平、快”式的培训模式基本不受时间、地点、教学设施等条件的限制,有效地满足了农民的技术需要,解决了农民的实际问题。在培训过程中,农民的学习态度非常积极,并有良好的互动效果。

(五)农民科技文化培训学校开办农民科技文化培训学校,是根据农民群体特征和学习特点,对农村劳动力实施分层次梯级开发的综合教育培训模式:对适龄人群实施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对有创业愿望并有初步创业条件的人群实施创业培训;对其他有学习意愿的人群实施农业科普教育。在教学组织上,摒弃了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法,通过专题讲座、参观考察、案例分析、交流互动等多种教学形式对农民进行培训,激发了广大农民的学习兴趣。2012年春,邯郸市农业学校试点这种教育培训模式,在4个县区建设了6所学校,实行校村共管,计划每年为每村培养中职生50人,培训创业农民50人,农业科普培训100人。首批招生工作已完成,农民的积极性很高。这种综合教育培训模式由于符合农民层次多,经济、文化等条件参差不齐的基本特点,可以从根本上满足不同层次群体的受教育需求,并且教学手段灵活,容易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总体来看,农民接受教育培训的意愿是强烈的,这是做好农民教育培训的前提。但从邯郸市2011年具体的教育培训过程看,问题也很突出:首先,全市有600万农村人口,但全年各类培训总量只有30余万人,培训规模还远未能满足农民的需求。其次,一些培训机构不按规范组织培训,导致培训项目流于形式,给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再次,由于各类培训项目之间缺乏统筹,条块分割严重,出现重复培训等现象。

三、实施农民教育培训的建议

(一)整合资源,形成主体部门牵头的联盟式教育培训体系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有很多部门参与,且每个部门都有各自的优势资源,应当将这些部门的优势资源有效集中整合,建立一个由农业教育机构牵头,农业科研、农技推广、职业技能鉴定等机构联合组成农民教育联盟。牵头的部门应具备两个优势:第一,具有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储备。农民需要各种知识和技能,知识技能储备不足的教育机构在进行教育培训时,必然会造成教育成本的增加;第二,了解农民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的特点。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内容必须紧密结合农民所思、所想、所用。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农民学习的特殊规律,达到教育培训的最终目的。农业职业院校与其他部门相比具有办学时间长、师资力量雄厚、知识和技能储备量大、教育设施完善、教学经验丰富、熟悉教育对象等诸多优势,所以建立以农业职业院校为主体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将现有的社会教育培训资源统筹整合,是实现农民教育培训目标的有效举措。组建一批以农业职业院校为龙头的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健全农民教育培训网络。按照服务现代农业、提高农民素质的目标,以农业产业为纽带,以资源共享为核心,以互利共赢为基础,在人才需求分析、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教师培养培训、学生行为研究等方面开展合作,推进产学研的一体化,发挥农业职业院校、农业科研单位、农业企业和经济组织的作用,共同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二)教学手段创新,实施感性的教育培训模式针对农民的学习特点,采取集中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理论强化与现场指导相结合,脱产、半脱产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等多方式开展教育培训;依托卫星电视、农业广播、计算机网络等开展远程教育;大力推广符合农民学习行为特点的新型教育培训模式。努力实现培训一批农民,推广一批技术,发展一项产业,振兴一方经济的目标。注重农民学习行为细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第一,根据教学的实际内容,创设与农民生活贴近的教育培训情景;第二,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农民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能力,使教育培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化抽象为具体,提高农民学员学习的积极性。

农业教育特点范文3

关键词:农业;职教集团;服务;有效途径

为进一步提高农业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增强服务“三农”的能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大量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经过调研和论证,在省教育厅直接领导下,于2004年8月初成立了辽宁农业职业技术教育集团。

一、集团成立的重要意义

(一)加快促进农业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为改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教育资源供给相对不足、教师素质不高、“双师型”教师缺乏、办学模式单一、经费紧张、招生就业困难、学校之间各自为政等诸多现状,组建教育集团,通过寻求合作伙伴,走共同发展之路,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它也是今后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潮流。

(二)形成农业职教集团优势,拓展发展空间

由于组建了职业教育集团,集团内单位之间可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还可以吸收和利用社会资源,不断增强集团的办学实力,使农业职业技术教育走上可持续、健康发展之路。

(三)成立农业职教集团符合各方利益

农业职业教育的特点是具有职业性和农业性。组建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符合中、高职校的各自利益,符合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精神,符合农村的实际,它加快了我省农业职业教育改革的步伐,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四)成立农业职教集团能较好实现中高职衔接

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构建完整的农业中、高职教育体系,使农业中、高职教育相互衔接,并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专业建设等方面成为一个科学有机统一的整体。

组建农业职业教育集团是我省在职业教育史上的一项新突破,将来可能是一条成功解决农村教育改革之路,同时,对农业职业教育为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二、集团的原则及性质

(一)集团的原则

1、自愿的原则

就是参加集团采取自愿的原则。只要承认集团章程,有加入集团的意愿,提交入会申请书,通过理事会讨论,就可成为理事单位。同时有退会自由。

2、目标一致的原则

就是培养目标要一致,不管是中职教育还是高职教育,主要是为农业、为农村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型人才,提高农业人口的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

3、资源共享的原则

就是集团内部的各成员校应将各自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发挥各自的师资、教学设备、管理优势,达到资源共享,合理利用,特别是高职学院或是先进的中职学校要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帮助和扶持相对落后的中职学校。

4、实用性原则

就是要力求找到各成员单位的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结合点,还要真正能够体现农业性和职业性的特点。

5、针对性原则

指成员单位合作项目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包括合作内容、合作的组织形式、合作的方式方法、合作的途径和合作的保障措施等都要具有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

(二)集团的性质

集团的性质是集教育教学与培训、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对外交流与合作等为一体的农业职业技术教育联合体,实行理事会制,属于非营利性的社会民间组织。

三、集团的功能及任务

(一)集团功能

通过各种形式的合作,形成集团优势,拓展农业职业技术教育服务与发展空间,吸收和发挥利用社会资源优势,不断增强集团成员校办学实力,使农业职业技术教育走上可持续、健康发展之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职业教育现存的问题。发展和壮大农业职业教育事业,使农业高职与中职通过合作办学紧紧地连接起来。在办好学历教育的同时,积极发挥多功能作用,广泛开展各类培训和技术推广,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提高农业职业教育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水平。

(二)集团任务

一是办学,开展学历教育和各类培训活动。在学历教育方面,积极推进中、高职之间在培养目标和规格、专业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及教育制度上的全面衔接。在各类培训方面,根据社会和农村需求,积极开展广泛的培训活动。

二是交流,开展国内校际间和学校与企业间的广泛交流,交流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经验和农业职业技术人才供求等方面的信息。同时积极开展与国外相关学校的交流活动。

三是合作,集团内部通过加强教育教学领域、办学领域、产学研领域全方位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

四是研究,研究和探索辽宁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中的新思想、新理念和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在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对策。

四、集团成立以来,已健康有效地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一)开展联合办学

我院2004年已与国家级重点中专—— 辽宁省农业经济学校联合试点了“3+2”中、高职衔接办学模式,已招收了140名初中毕业学生。2005年又向省教育厅申请与17所中等职业学校,17个专业开展“3+2模式”的高职教育,省教育厅批准8所学校13个专业与我们联办,当年招收1780名学生。

开展3+2联合办学,一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我国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是农村,农村经济发展依靠农业科技人才,举办“3+2”农业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更多农村留得住、用得上的高技能人才。二是构建农业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需要,通过开展中、高职3+2教育衔接,能够形成整体合力,拓展农业职业技术教育服务与发展空间,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构建独具特色的农业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三是初中毕业生继续学习的需要。我省2004年初中在校生达67.5万人,毕业生升学率75.5%,由于普通高中资源有限,很多农村初中毕业生不能到上一级学校学习深造,我们开展的3+2联合办学,可以满足广大农村初中毕业生继续学习的愿望。四是真正实现中、高职教育的全面衔接。对口招生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无疑又架起了一座升学的“独木桥”。

与此同时,由于中职生源素质偏低,结构差异明显,加大了高职办学的难度,其中涉及最多的问题是两个层次知识、技能的重复,或者断档,高职预期的教育目的难以实现。而举办“3+2”中、高职教育衔接,基本没有接轨过程中的损耗,衔接的效率能够达到100%,相对节约了人才培养所需的时间和精力,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实践证明,“3+2”联合办学的模式,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普遍受到中职学校的欢迎,更受到家长和学生的青睐,它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二)开展师资培训

我院是教育部第一批确定的国家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之一,同时又是省级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之一,还是农业部批准的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示范基地。我院每年都接收各中职校相关专业一定数量中职教师来院长期培训、进修,还经常派相对稳定的专业课教师到各中职校负责专业建设的指导工作,还根据各中职校的需求,不定期的派相关教师与各校共同研究专业建设和实验、实训基地建设。集团成立三年来,我院共为中职校的教师、主任、校长来院进行短期培训7期,共培训420人次。

(三)开展校际间交流与合作

组建辽宁省农业职业技术教育集团之后,校际间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我院于2004年秋,对我省阜新、锦州、鞍山、葫芦岛、朝阳、沈阳、盘锦、辽阳等八个市19所农村职教中心和农业中等职业学校进行了调查走访。走访的目的要是增进了解,加强合作。与此同时,各市职校的领导和有关人员也多次到我校参观学习、交流探讨。通过彼此的走访、交流,增强了集团的凝聚力和合力,有利于我省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

(四)共同开展教育教研活动

集团内部中高职之间共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一是共同参与了《深化辽宁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的修改工作;二是中高职教育共同立项研究并申报教育教研课题,如已被省教育厅立项批准的“十一五”两项规划课题,《农业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的研究》和《中、高职经贸类专业“3+2”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三是共同研究和制定教学计划,如在2005年暑期,与8所联办校的教学校长和教务主任一起研究和制定了12个专业的“3+2模式”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计划指导方案。

五、发展思路及远景

(一)要积极吸收企业加入辽宁农业职业技术教育集团

在中、高职院校加强各领域合作同时,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与企业广泛开展“订单式”培养模式。

(二)开展教学与学生管理培训

加强中高职和各中职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做好教学与学生的管理工作。教学管理一是加强教学计划管理;二是加强教学质量监督管理;三是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四是加强教学档案管理。学生管理一是提高学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二是探究新时期农业中高职学生特点,工作规律研究;三是加强日常管理;四是加强学生社团文化教育活动实施办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与不断提高。

(三)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中、高职校共同研究论证建设计划和实施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是中职校可派教师到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习,二是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也可根据需求派专业教师到各中职校去对建设工作进行具体指导。

(四)广泛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主要研究“3+2”中、高职一体化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具体研究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内容和实验内容的衔接,教材编写和选用,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研究,探究符合农业各专业特点的教育教学规律,以指导办学实践。同时开展其它教育教学领域研究。中、高职学校通过科研立项共同研究并申报各级成果奖,以推动农业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开展,以指导办学实践。

(五)开展校际间广泛交流

逐步形成中、高职两个教育层次间关系紧密、教学融通的格局。中、高职学校要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沟通、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六)进一步开展研究和探索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之路

农业教育特点范文4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农广校是公益性农民教育培训专门机构,基层农广校也是最接地气的农民教育培训单位,其培训水平的好坏、高低直接影响到农民素质和农业生产水平,影响到中国梦的实现。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体现出在新阶段农村、农民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

一、准确定位培训目标

由于农民培训种类较多,培训目标不同,因而实施要求也存在较大差异。“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其主要培训对象是种植、养殖、农机大户、家庭农场以及农村经纪人等新型市场经营主体,培训目的是培养一批以农业为职业、具有较高素质与一定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和经营的现代农业从业者。“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重点是吸引“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年轻人从事农业生产,并把农业生产作为终身职业,从技术型的农民转变成市场化的农民,所以更加注重提高农民的经营管理能力。基层农广校在制订培训方案、选择培训对象时,要充分理解且有的放矢地做好培训工作,以提高培训效果。

二、科学制订培训方案

1、掌握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区域经济是综合反映区域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主要表现在地区生产力布局的科学性和经济效益上。掌握区域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特点是科学制订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的前提。基层农广校要注重加强对区域农业主导产业的现状、布局、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的分析,将扶持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等要求在培训方案中予以体现,并根据培训对象、产业特点不同,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2、掌握区域农村劳动力现状。基层农广校要充分掌握区域农村劳动力现状,比如劳动力年龄、性别、素质结构及数量比例、务工务农比例、人员区域分布等基础数据,重点瞄准农业生产企业主、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以及种养大户等培训人选,上述人群具备成为职业农民的潜质,可以培养成为生产技能型、经营管理型及技术服务型与市场营销型等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高端“职业农民”。

3、掌握区域农业产业化水平。农业产业化是以主导产业为中心,依靠龙头企业带动地方发展,形成贸工农、农工商、产供销及农科教等一体化经营模式。基层农广校要充分认识到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离不开农业产业化。从农业产业化发展基础、规模化、市场化、一体化(产业链)、科技进步与农村社会发展五个方面评价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并对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

三、实现培训形式创新

1、借鉴先进国家培训理念。比较成熟的国外职业农民培训模式分为东亚、西欧与北美三种。东亚模式共同的特点是人多地少、资源有限,难以形成较大的土地规模经营;西欧模式主要指以家庭农场为主要农业经营单位进行农业生产,通过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及成人教育等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的模式;北美模式主要结合自身自然资源丰富与土质肥沃,发展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特点,构建以农学院为主导的农业科教体系。那么基层农广校要结合国情与本区域农业生产特点,有选择地借鉴先进国家职业农民培训理念。

2、借鉴发达地区培训形式。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基本可分为“三类十一型”模式。其中,政府主导类包括政府工程型、院校培育型、远程教育型、创业扶持型与文化活动型;政企配合类包括园区依托型、推广服务型、科研项目型与科技示范型;市场运作类包括合作组织型与产业促进型。基层农广校要根据不同经济区域、不同产业领域、不同的培训目标来选择不同的培训模式,并实现由政府主导类模式向政企配合类模式转变,条件成熟的可以过渡到市场运作类模式。

四、保证培训实施效果

1、抓好时机。培训选时要根据农事、农闲或开展专项活动前后等,便于扩大培训范围。比如,农作物种植培训课选时要抓住农业生产关键时期:秋种前、开春后、小麦拔节期与果树幼果期等,这是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时段。

2、因地制宜。要善于利用地利,因地制宜,合理进行专业、课程设置与培训地点安排等。在充分考虑区域地理环境、资源现状等基础上,围绕主导产业设置专业;在课程设置上,除了常规的种植、养殖技术外,要开设农产品营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与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农产品经纪人实务等专业课程。在培训地点安排上,除常规的课堂集中教学外,还可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或组织到先进地区进行学习,以提高培训实效。

3、全面协调与沟通。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涉及农业、教育、共青团、妇联、财政及基层政府等部门,所以基层农广校要善于加强与各部门间的协调与沟通,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

(1)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在经费、人员、政策及物资等方面的支持,争取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纳入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

(2)要建立起以农广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等机构为主体,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经常性及制度化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

4、走进农村,贴进群众。很多农民培训工作之所以变成“走过场”与“花架子”,究其原因是培训工作脱离生活、脱离实际与脱离百姓。基层农广校要把“接地气’作为培训效果评价的重要标准。

(1)要“走近”群众。采用送教下乡、教师进村等方式,把教育培训办进农村、办进田间、办进合作社与农业企业;

(2)要“求教”群众。真心实意地拜群众为师,虚心学习;

(3)要用群众语言。用农民耳熟能详的语言进行授课,使农民能够“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能致富”,切实收到行之有效的培训结果。

五、小结

农业教育特点范文5

关键词:高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实践体系;终身教育;体制创新

高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日益成为培养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的高层次、应用性、技艺型人才的重要途径。随着以终身教育为特征的学习型社会的形成以及全方位、多层次教育改革的深化,高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因此,需要客观审视、研究其发展机遇,正确估价其面临的挑战,并站在农村长远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对人才需求的高度,全面构筑高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实践体系。

一、高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环境

(一)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发展激活了高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生长点

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是教育改革的必然归宿。高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是实施终身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终身教育理念的发展,也进一步激活了高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生长点。

随着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人们的职业、岗位在频繁地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要求从业者具备灵活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的繁荣,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精神文化生活的自觉性也在不断提高。人们时刻渴望自身的全面发展与自我完善。所有这些只有通过终身学习才能得以实现。高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一种特殊的教育类型,将随着终身教育体系的日臻完善,逐步稳定地发展。

在终身教育社会中,高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自身优势和特点将会更加突出,表现为:

职业能力教育程度加强。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业科学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农业、农村新的职业岗位、岗位群所含技能、智能比重逐渐加大,高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将会日益加强职业岗位所必需的职业能力教育。

教育内容更具针对性、实用性。从农村经济丁作实际出发,强调教育的目的是把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其教育内容将更具针对性,重点是农业、农村技术岗位或岗位群所需要的比较成熟的高级实用技术。

教育对象日趋广泛。高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原有的培养对象为具有高中学历或同等学力,并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人员。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该类教育体制的完善,其教育群体也将逐渐突破年龄、职业和教育基础的界限,将会扩大到普通高校、成人高校在校大学生以及农村基层各级、各类技术管理人员。

实践能力进一步增强。在维持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转变的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牢固掌握高等农业知识与技术,而且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农村生产第一线管理、服务以及科技推广等岗位急需大量的应用性人才,在此巨大生源市场的推动下,高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以实践能力为主的教育特色将会越发突出。

(二)职教法律、政策地位的进一步确立,明确了高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方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以法律形式对职业教育的全面发展进行了界定。《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规定“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人才,尤其要加大教育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服务的力度”,指出了发展农业职业技术教育迫切性和重要性。职业教育法律、政策体系的完善也将促进高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走向新的发展。

(三)教育体制创新为高等农业职业技术持续发展赋予新的动力

以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展起来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适应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所采取的新的举措。它改变了过去国家统一管理的方式,实行在国家宏观指导下的省级政府统筹管理体制,有利于调动各地区主动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积极性,有利于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人才需求形式及时调整和制定相关政策。高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农村“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等农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形式。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可以在招生计划与范围、就业政策方面给予倾斜,使其在农村教育体系中处于优先发展地位。

(四)高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学历体系逐步完善

相对而言,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的学历体系较为完善,在现有以专科学历为主的职业教育基础上,允许部分优秀的学生转为相近专业普通本科阶段的学习。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成人教育体系中高等农业职业本科教育也随之确立。这基本上填补了高等农业职业教育本科学制缺失的状况。针对既受过一定层次理论教育,又具有较强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国家在农业教育领域又适时地开辟了农业推广、兽医等专业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使得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的学历体系进一步完善。

二、当前高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专业设置缺乏针对性,职教特色不突出

专业设置主要沿袭普通高等教育模式,从系统学科角度进行专业设置,职业教育属性相对淡化、弱化,难以适应农村经济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二)课程设置侧重理论,教学内容较陈旧

原有专业课程设置涉及范围窄,并侧重于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忽视了专业实践能力的训练。此外,课程教学内容没有及时吸收当今比较成熟的农业科技、管理知识,学而不能致用。

(三)实践基地建设滞后

开展产学研合作,必须走出校园,实行企、校、场联合。但高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实践基地仅仅限于农业院校的实验室、实习农场等小范围的功能比较单一的实践场所,远未达到要求。

(四)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缺乏一支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兼职教师的综合职业能力整体水平比较低,还无法实现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加强教师实践技能、知识的培训。

三、高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对策

(一)调整原有的专业结构,实现宽口径、多方向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从某种意义上说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也就决定了专业设置的方向。因此,根据农村、农业的整体状况,可以把农科专业规划为种植、养殖、加工、农村机电、农村管理等相对独立的高等农职专业,然后以此为基础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如种植类专业可以设立农学、林学、蔬菜等不同的专业方向。同时根据农村经济集约化发展趋势,可以在纯农专业基础上设立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等专业,以满足农业第三产业发展的需求。

(二)实施“基础+模块”的课程结构

课程设置要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从岗位需要的知识、能力出发构筑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要打通原有学科界限,整合原有多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变为公共的理论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使其具有宽厚基础性。不同专业方向课程构成独立的专业模块,此模块直接针对不同职业岗位,以提高学习者的综合职业技术能力。此外,在课程设置中要注意理论知识内容和实践训练内容的比例,理论基础内容以够用为度。

(三)加强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高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是以着力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育形式。教师的知识结构、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因此,高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聘请一批理论基础厚实、业务熟练、有实践经验、能教书育人的教师参与教学。二是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通过岗前培训、深入农村基层调查研究或挂职锻炼等形式走出去,了解专业前沿动态,丰富实践经验,提高实践技能。三是从基层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和农业技术人员担任学校兼职教师。

(四)整合教育资源,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首先,要充分挖掘和依靠高等农业院校现有的教育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其次,按照高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要求,加强实验室、实验场建设,配备必要的实验设备。第三,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联合办学,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并根据实践内容的要求,在需要和可能的原则下,按照实验内容确立实践场所,建设不同的技能训练基地。

(五)加快并完善教材建设

根据高等农职教特点,其教材建设应遵循以下 3个原则:一是不过分要求知识的系统性,设计总量以够用为度。二是教材内容应充分体现农业科技领域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三是创建高等农职教学习包,采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构建立体的、动态的教材。此外,还要做好教材更新、及时发行等工作。

(六)合理制定培养目标,突出能力、职业本位性

根据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农村社会急需大批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较强实践与创新能力的职业性人才。而目前相关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大多沿用普通高等专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注重较为系统的理论知识的传授,偏失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因而,要发展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在其人才培养目标中尤其要突出能力和职业本位性。

突出能力本位性,就是要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以农业、农村岗位(群)及其相关产业为背景,强化其实践和岗位适应能力。

突出职业性,就是要使毕业生能够适应农村经济社会、产业结构调整及职业岗位变化,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要求相对一致。同时,要强调教育的服务性,服务于农村、农业和农民以及与“三农”相关的产业,服务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明天[M].北京:中国人事出

农业教育特点范文6

关键词:农村居民;职业教育;调查

农村居民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需求是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最为能动的因素。不掌握农村居民的职业教育需求,就不可能提供有效的农村职业教育服务。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问题研究》(课题编号是200410009)课题组就此进行了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以农户为基本单位,抽样范围包括河北省藁城市、鹿泉市、玉田县、滦县4个县(县级市)及唐山市丰润和丰南两个区。共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1650份,回收率为82.50%,其中有效问卷1496份,有效率为90.67%。

一、被调查农户家庭的基本情况

调查显示,目前河北省的农户类型仍以纯农业户为主(50.07%),以下依次是农兼户(23.26%)、兼农户(18.98%)、非农业户(7.69%);年人均收入水平主要集中于“少于1000元”和“1000-1500元”,两者所占比例为53.21%;户主文化程度主要集中于初中和高中学历,其中,初中学历农户所占比例为50.07%,高中学历农户为32.69%(详见表1)。另外14.91%的农户家庭有异地外出打工人员。

二、有关项目的调查结果

(一)农村居民对家庭致富限制因素和最想从事的职业的回答

在对家庭致富限制因素的回答中,选择“缺乏资金”的为40.31%,居第一位,第二是选择“缺乏技术”的占27.47%,以下依次是:“其他”(11.77%)、“缺少信息”(8.16%)、“缺少好的政策”(7.15%)和“缺少劳动力”(5.14%)。

把对“如果有机会选择,最想从事哪种职业”的7种回答按选择率由高到低排序,分别是经商(26.40%)、从事特色农业(23.06%)、办厂(15.78%)、其他(14.51%)、做个手艺人(12.57%)、规规矩矩务农(6.28%)、进城打工(1.40%)。看来农村居民从事传统农业和进城务工的愿望并不强烈。

(二)农村居民职业教育需求状况

在1496个样本农户中,接受过职业教育的有512户,占34.23%,其中有466户选择将来也计划接受职业教育。在目前没有接受过职业教育的984户中,有512户选择将来计划接受职业教育,潜在需求强劲。在978个将来计划接受职业教育的农户中,其学习目的和内容选择呈现出明显的多样化特点(如表2所示)。

目的方面,“改善经济条件”占了全部选项的一半以上(55.22%),说明农村居民改善经济条件的诉求,是对职业教育产生兴趣的最为直接、最为强劲的动力;选择“实现自我价值”的农户有38.65%,说明当今农村居民已经有了较高层次的社会追求。

内容方面,农户对非农技能的兴趣很高,有46.32%的农户选择了“非农技能”,表明农村职业学校涉农类专业的学历教育招生难以为继。选择“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占26.89%,反映了农村居民对农业生产技术的渴望。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必须关注为农业和非农业服务的双重性特点。

(三)抑制农村居民职业教育需求的主要因素

调查表明,农村居民信息渠道不畅、消费承受力低、现实生产技术含量不高和培训服务不周是抑制潜在需求向现实转化的主要障碍。从对518户选择“将来不计划接受职业教育”的原因看,依次分别是:“没有提供培训的机构”(17.37%);“培训费用太高”(15.25%);“所从事工作不需要特别的技能”(14.29%);“时间冲突”和“文化程度限制”(各占9%强)。其中选择“没有提供培训的机构”,主要问题是信息渠道不畅,而“时间冲突”和“文化程度限制”则反映了现有职业教育和培训服务项目还不切合农村居民实际。

(四)农户非农化的程度和农户的文化程度、年人均收入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随着农户文化程度的提高和年人均收入水平的增加,非农业户所占比例呈增加趋势,涉农农户(包括纯农业户、农兼户和兼农户)所占比例呈减小趋势,而且在涉农农户中随着农户文化程度的提高和年人均收入水平的增加,农兼户和兼农户的比例逐渐增加,纯农业户的比例逐渐减小(如表3、表4所示)。可见农户非农化的程度和农户的文化程度、年人均收入水平有直接的关系,非农业户的文化程度明显高于涉农农户的文化程度,非农业户的年人均收入水平也相对较高。

三、对策和建议

(一)农村居民对职业教育的潜在需求很大,但需要加强宣传和引导

农村居民需要职业教育,但农村居民对职业教育的现状需求和潜在需求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还远没有发挥其潜在价值,给农村居民带来的实效价值实属有限。农村居民对职业教育的潜在需求向现实的转化,受到经济的和政治的、制度的和观念的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在将来不计划接受职业教育的518户农户中,有1737%的农户选择“没有提供培训的机构”,说明针对农村居民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不够强。这就需要农村职业教育实施者改变被动等待的状况,主动走出校门,走向农村,加强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通过有效改善农村职业教育的供给,促进农村居民职业教育需求由潜在向现实的转化。

(二)要关注农村职业教育同时为农业和非农业服务的双重性特点

从农村居民的需要看,农村职业教育应具有同时为农业和非农业服务的双重性特点。一方面,要以现代大农业观为指导,调节农、林、牧、渔业以及他们各自的内部关系,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农村职业教育的“非农性”特点,调节非农技术教育和农业技术培训之间的不平衡,要加强非农产业类职业技术的培训与教育,以适应农村城镇化、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村居民职业分化的现实。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农村职业教育虽然是一个地域概念,但它不是与城镇职业教育相对立的,应注意充分利用城市的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为农村的职业教育提供服务。

(三)“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是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任何培训都不只是指的“培训”本身,要使培训工作真正有实效,就要拓展新的服务功能,主要包括示范功能、信息服务功能和中介服务功能,建设好培训、示范、服务三大体系,确保农村职业教育新格局的有效性。这单靠教育或某一个部门是无法完成的。现在实际的农村职业教育主要侧重于提供前期的技术指导、项目投入等环节,后期技术保障、产品营销以及项目的经营管理等环节明显不足。现在,农村居民在学习了一项技能后,有24.55%的农户担心“实施过程中缺少技术指导”,18.86%的农户担心“产品销售不出去”。要使农村职业教育有实效,就必须实行“农科教结合”,完善服务网络,建设好培训、示范、服务三大体系,为农村居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一条龙服务。要特别注意克服农村职业教育中的“制度化倾向”,为农村在不同产业就业的一般从业人员、剩余劳动力、异地外出打工人员、辍学子女和中学毕业返乡学生形成的新增劳动力,以及特殊的农村妇女和老人,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