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融资管理办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固定资产融资管理办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固定资产融资管理办法范文1

关键词 融资渠道 轻资产 重股轻债 第三方无形资产评估机构

龙敏,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经济与管理系讲师;王文荣,管道职工学院北戴河分院讲师;李燕,北京金融学院教授。

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1]是继十七届六中全会后再次提出的关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论断。产业发展离不开经济助力,没有强有力的经济后盾,规划只能是愿景,可看不可行。因此,新时期出版产业融资成为目前出版产业急需深化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出版产业融资现状分析

随着转企改制工作结束,我国出版产业进入了后转制时代,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使得对资金的需求量不断增大,我国出版产业的融投资规模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但在具体融资工作中,出版产业遇到了来自内部和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使得产业发展受到了明显制约。

1. 出版产业融资困难的内因

(1)高风险、难预测、不定性是阻碍出版产业融资的直接原因。

出版产业具有知识密集、无形附加值高等特点,出版物是以文化内涵和外延为核心价值,独具创新的个体理念为基础,集知识性、独特性为一体的文化产物。[2]其高风险性主要体现在出版物作者的相对小众与出版物面对市场的普遍受众这一矛盾体上。除诸如新华字典等大众普及类出版物,任何一个出版单位无法在图书出版之前,就准确预测出其市场行情及销售码洋。因受众的市场构成是在不断变化的,此一时彼一时,销路很好的某些选题很可能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少人问津。而出版物的出版却需一个缓慢而繁复的流程,从选题策划到图书上架,其间的图书市场变化无法预知。因此,出版产业的高风险性和难预测性让很多金融机构都望而却步。

(2)轻资产、难量化影响出版产业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发展。

市场经济时代,固定资产是作为衡量企业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的主要权重指标之一。与传统企业相比较,出版产业的商品价值和发展潜力更多地体现在无形资产方面,有形的固定资产相对较少。出版产业的核心资产主要体现在知识产权、著作权以及出版单位自身的品牌资产方面。在社会资本市场中,出版产业缺少衡量相对价值和用于抵押的质性、有形资产。同时,作为反映企业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的最为直观的财务报表,由于其只能直观地展现硬件资产,而无法表现隐性资产价值的特性,使得出版产业很难得到金融信贷机构的青睐。

以银行贷款为例,为规避风险,降低呆账、坏账情况出现,银行贷款一般采用以有形资产抵押方式进行贷款,贷款金额与所抵押的固定资产金额成正比。而出版产业多以文化价值为核心资产,其在固定资产方面的劣势,致使其难以像传统企业一般从银行等信贷机构顺利获得贷款。[3]由此直接导致了目前我国出版产业的融资渠道虽在政府政策推进下开始了多元发展,但始终难以如传统企业一般获得多层级、均衡互补的融资渠道。

(3)部分出版单位盘面小、机制不健全致使其融资流程难以持续、顺畅。

我国出版产业已进入后改制时代,但并不意味着出版产业整体已经全面实现市场机制运作。以大学出版社为例,其社长、总编任命依旧需大学本埠甚至教育部下达指令,日常的出版工作又由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领导。具体工作中,既要协调好学校与出版社的关系,也要遵循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达的各项指令,一项政策的贯彻执行,往往要进行多次的层级审批,经多方领导同意后,方可执行。繁冗的工作流程给出版单位的融资带来了巨大阻力。

(4)出版单位融资方式僵硬、固化,难以灵活机动地进行融资活动。

目前,我国出版产业普遍存在融资方式僵化,落后于市场机制的情况。按照现代融资理论,企业在进行资产融资时,首先使用的应是内源融资,即将自有留存收益和固定资产折旧转化为可使用资金的方式,由于其具有原始性、自主性、低成本和抗风险的优点,在国外经济发达地区,这种融资方式是企业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其次是债券融资,最后才是股票融资。债券融资和股票融资虽同为直接融资,但由于债券融资具有税盾(合理避税)、财务杠杆和优化资产机构等作用,所以企业会尽量选用债券融资而较少考虑股票融资。[4]因此,一般企业的融资方式最优化顺序应为内源融资、债券融资,股权融资。而从我国出版产业的融资现状看,最先考虑的往往是通过上市方式进行股权融资,其次是债券融资,最后才是内源融资——与现代市场上惯用的最优融资方式恰恰相反。这样的融资结构无形中给出版集团的发展和经营带来了诸多潜在危机和风险。股权比例一旦失衡,出版企业发展经营的主动权将受到威胁。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出版集团上市多为借壳上市,本身股权结构不够科学、合理,另一方面是由于出版产业轻资产、难量化等特点,导致内源融资的资本架构和自有条件难以吸引更多的资金流注入企业。

2. 出版产业融资困难的外因

(1)金融机构对于出版产业了解不够,导致融资渠道相对单一。

目前,我国出版产业基本以信贷融资为主要融资方式。相较于股权融资,该融资方式属于间接融资,即须通过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进行融资活动,由银行代表企业向社会吸收存款,达到一定金额后放贷给出版单位。

在具体工作中,以银行为代表的信贷金融投资机构对于投资对象的选择却素来明确,即国有企业、500强企业以及财力雄厚的名企等。这些企业的共同特点是企业规模巨大、国家政策支持以及经济效益良好。由于我国出版产业转企时间不长,市场机制相较于其他传统企业不够完善,加之出版单位规模大多是中小型企业,有形资产较少,“文化”虽为其核心价值所在,但苦于不能像有形资产般直接体现。金融信贷投资机构对于出版产业普遍陌生,需通过现有的各项资产报表和评估认证机构对出版单位进行评估,如此一来,出版产业真正的核心价值就无法具象展现,融资机构看不到具象抵押和实际收益,不愿投资高风险、难预测的出版产业也可理解。

此外,我国目前并没有建立针对文化产业资产抵押的相关政策,银行放出贷款一旦不能按时返还,其用以抵押的无形资产无法立时变现,其市场价值也无法得到有效体现,因此,银行即使有针对出版产业乃至整个文化产业的金融投资产品,面对可能存在或已经发生的融资问题,银行也不得不三思而后行,慎之又慎。此外,我国出版产业的上市工作持续进行,但由于其门槛高,大多数出版单位无法通过此办法获取资金支持。因此,综合来看,我国出版产业目前的融资渠道依旧依靠财政拨款居多,融资渠道相对单一。

(2)缺乏第三方无形资产认证评估机构,使出版产业难以有效地、创新地开展融资工作。

资产评估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必然产物。它通过专业机构和人员,依据相关规定,通过既定办法对企业资产价值进行评定和估算,是该项资产进行交易、转换、融资等经济行为的重要参考依据。由于出版产业的特殊属性,对于资产评估需要一分为二,即有形资产评估和无形资产评估分别进行。我国关于无形资产的法规有《深圳经济特区无形资产评估管理办法》《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等,其中部分条款涉及无形资产的认定和评估。

值得注意的是,文化产业的无形资产与传统企业的无形资产,在企业发展中占据的地位和比重均不相同。传统企业的无形资产包括品牌、专利权、商标权、特许权等,其无形资产是建筑在企业不断累积、巩固、逐步庞大的固定资产的基础上的,在这类企业的发展规划中,固定资产为主,无形资产为辅。而包括出版产业在内的文化产业则不同,无形资产是其生存发展的最主要构成,著作权、版权,甚至是出版社的子品牌、丛书品牌等,都是出版单位赖以生存的重要资产,固定资产反倒其次。

如果由银行等金融机构自行组织人员评估出版单位的无形资产,金融机构为确保自身长远收益,往往将文化无形资产的评估价值压低,这样难免对出版单位有失公允。而由出版企业委托的评估机构,为顺利获得贷款,往往评估结果又相对偏高。金融机构为规避风险,便只能再次要求以固定资产为抵押依据和以资信评级为依据的最初的贷款模式。为推进我国出版产业的长远发展,我国亟须建立以文化为价值核心的第三方无形资产评估认证体系。

(3)政策区域性明显,相关法律法规滞后。

经过多年发展,以行政区域划分,出版产业成绩斐然。北京、上海等地发展尤为迅速,上至国家下至地方,各类资源,诸如政策、财政、人才等,源源不断地支持着这些地区出版产业的发展。而内蒙古、甘肃、等中西部地区的出版产业则发展较为缓慢,这些地区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但由于政府对这些区域出版产业发展的关注度低、政策不到位、财政拨款资金量少,使得出版产业发展缓慢、滞后。如此,融资机构在这些出版产业不够发达的地区看不到出版可能获得的收益,放贷几率几乎为零。

二、我国出版产业融资对策分析

1. 建立健全相关金融机构及相关法律,发展多元金融产品

目前,我国相关金融法律法规并没有针对出版产业乃至文化产业者,若想促进文化产业的深层次发展,法律法规的健全势在必行。反观众多文化出版产业较为发达的国家,其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值得我国学习。以日本为例,20世纪80年代,《著作权》颁布,之后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日本政府先后20次修改先更名为“著作权管理法”,并制定了《IT基本法》《知识产权基本法》等多部法律法规,[5]用于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此外,我国金融行业缺乏针对以文化为核心产业的企业的评估机制,相关金融配套服务缺失,不利于出版产业,乃至整个文化产业的长久发展。我国应尽快制订并完善包括专利权、知识产权等在内的无形资产的评估、质押、登记流传和托管等管理办法,同时建立起针对出版产业的专业担保和再担保机构,最大限度地多渠道、分层级地降低贷款潜在风险。培育以文化价值为担保商品的保险市场,结合出版产业自身特点,培育并推出符合企业特点的保险服务。

近年来,出版产业兴起的版权质押贷款,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21世纪初,交通银行北京市分行在全国率先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截至2011年年底,交通银行北京市分行中小文化企业版权质押贷款累计发放16.28亿元,客户已达91户,为金融机构和文化产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提供了宝贵经验。需要说明的是,银行进行版权质押贷款的对象,大多集中于广电影视领域,对于出版产业涉猎较少,这其中,一方面由于广电影视收益周期较短、可预测,另一方面由于广电影视的衍生商品产业链较为完善。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出版产业与广电产业的文化内容合作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相信对于出版产业无形资产的评估,会带来良好的影响和实质的收益。

2. 完善出版单位财务管理,尤其需注重构建财务风险管理机制,为融资提供良好的财务环境

融资行为与企业财务工作紧密相连,因此须建立健全出版单位的财务管理机制,尤其要注重健全财务风险管理机制。首先,要依据出版单位自身特点,建立一套完整的财务风险指标体系,包括与财务指标和与出版单位主营业务息息相关的业务指标。其次,根据出版单位的运营数值,获取风险预警的临界点。系统内,各指标均依据临界点设置相应的预警数值,一旦一个环节出现财务问题,即激活预警机制,及时报告至决策层。再次,建立完整的信息数据库。汇总所有的财务风险信息,务必确保信息的准确和上传下达的顺畅。第四,建立财务风险管理责任制度。出版单位的负责人、财务相关负责人需要承担起抵御企业财务风险的重任,监督财务部门合理安排资金用度,严格把关资金使用流程,并以责任制度为基础,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对财务风险管理作出贡献,减低、规避了企业财务风险的员工应予以奖励;因工作疏忽造成企业损失者,应给予惩处。最后,要加强资金回收评估及预防机制。出版单位作为出版产业链的中枢,常常与多个主营业务不同的企业打交道,由于现金流有限,而合作单位众多,从而给出版单位资金合理分配增加了难度。基于此,出版企业可建立客户信用等级制度,通过以往信用好坏来选择最优合作对象。[6]

完善和规范出版企业自身的财务流程和管理机制,便于管理和监督的同时,还对融资工作多有助益。一方面有利于融资机构更为客观和全面地了解出版企业的价值所在,一方面也为融资资金注入后的合理使用提供了先决条件。

3. 调整融资结构,改变“重股轻债”的融资观念

资本结构的优化是我国出版单位融资过程中需解决的核心问题。要实现资本结构最优化,须改变现有的以股权融资为主的融资结构局面。具体看来,首先,从内部调整融资配比方面,尽可能提高内源融资的比例,使内部资金得到有效的应用。其次,从外部提高融资渠道中债权融资的比例。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培育了外部融资的环境,改善出版单位融资渠道失衡的现状;另一方面高效调动企业资本运作机制,达到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资本成本的目的。

当然,解决出版融资失衡问题尚需多方努力。就出版单位自身来看,可通过完善公司内外部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经营机制,大力发展债券市场等一系列举措来改变整个出版产业融资渠道“重股轻债”的观念。

结 语

融资对于出版产业来说,意义重大。有关部门应积极推进出版产业的融资工作,帮助企业获得发展的动力。目前,我国多家知名的上市出版集团所募得的资金额巨大,这些出版集团现金流十分充沛。与此同时,却有很多中小型出版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样的现实矛盾该如何解决,也是业内人士应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 (十报告解读)为什么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EB/OL].中国文明网.http:///specials/zxdj/kxfzcjhh/pljd/201301/t20130128_1048596.shtml.

[2] 朱郢. 浅谈如何破解文化产业融资难题[J]. 法制与经济,2013(2).

[3] 辛阳,梁琳. 拓宽我国文化产业融资渠道的对策[J]. 经济纵横,2013(4).

[4] 叶晓洁.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我国企业融资偏好分析[J]. 财政与金融,2008(5).

固定资产融资管理办法范文2

1.知识产权的创造和保护战略,仅是一种消极的保护与管理战略,而知识产权经营战略才是积极的保护和管理战略,知识产权资产经营已成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新型游戏规则。所以,用知识产权武器开展无形资产经营,促进无形资产的保值、增值,使知识产权成为企业重要的经济资源和利润的创造源泉,为企业获取市场竞争优势和实际利益,才是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内容。

2.我国企业要进入国际市场,要做大做强和提升核心竞争力,争做一流企业,甚至跻身超一流企业,必须要把知识产权当作企业的重要资产来管理和经营,必须要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必须要懂得经营知识产权资产,走实施知识产权经营战略之路。

二、企业知识产权经营战略概述

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必须与企业的经营战略相结合。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虽然包括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保护和运用等内容,但知识产权战略最主要的内容和实质,或者说知识产权战略狭义所指,就是知识产权经营战略。

1.知识产权概述。知识产权指的是人们就其智力创造的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主要包括专利、商标、版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和商业秘密等。

2.知识产权战略概述。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是指企业为获取与保持市场竞争优势,运用知识产权制度进行确权、保护与运用,以获取最佳经济效益而进行的全局性谋划和采取的重要策略与手段。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必须与经营战略相结合才能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

3.知识产权经营概述。企业知识产权经营指的是企业直接利用排他的知识产权开展投资和买卖活动,为企业获得财产收益和利润。包括知识产权转让、许可和投资入股等内容。

4.知识产权经营战略概述。企业知识产权经营战略是指权利人充分运用知识产权的确权和保护等制度,把知识产权作为企业的重要资产进行对外投资,把知识产权作为一种商品进行许可和买卖而直接获利,所采取的专业化经营管理的策略与手段。

三、我国政府鼓励和支持企业实施知识产权经营战略的相关政策

1.2007年10月颁布的《关于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若干政策》:各级知识产权部门应按照有关规定对个人或小企业的国内外发明专利申请、维持等费用予以减免或给予资助。鼓励具有专利技术的中小企业参与行业标准制订。对中小企业参与行业技术标准制定发生的费用,给予一定比例的资助。对单位和个人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依据国家现行政策规定享受有关税收优惠。

2.2008年6月颁布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运用财政、金融、投资、政府采购政策和产业、能源、环境保护政策,引导和支持市场主体创造和运用知识产权。推动企业成为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的主体。引导企业采取知识产权转让、许可、质押等方式实现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建立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统计和财务核算制度。

3.2011年11月颁布的《全国专利事业发展战略(2011—2020年)》:充分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激励更多核心专利的创造与运用。制定鼓励个人和企业进行专利转让和许可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将我国优势领域拥有专利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上升为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进一步完善企业专利管理工作规范,健全企业专利资产管理规程。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提高企事业单位运用专利制度的能力。

四、健全保障企业实施知识产权经营战略的财务制度

知识产权经营既是企业自主创新成果的延伸,又是企业进一步自主创新的助推器,它已成为企业直接获利的重要手段。我国企业要实施知识产权经营战略,必须将传统的知识产权“保护”理念转变成先进的知识产权“经营”理念,把知识产权工作贯穿于企业的组织管理、技术研发、经营贸易、对外投资等全过程之中。为保障企业顺利实施知识产权经营战略,企业必须建立起相应的知识产权经营管理体系、知识产权经营管理制度和知识产权资产管理、投资模式。而建立健全保障实施知识产权经营战略的财务制度,即是企业知识产权经营管理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我国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企业,在财务管理上还存在较大问题,大多数企业尚未建立与实施知识产权经营战略相配套的财务管理制度。

(一)我国企业在财务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仍然实行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以产品为主开展经营活动,以货币和实物资本为主从事理财活动,偏重财务的产品经营和资本运营管理,未建立知识产权经营和知识产权资本运营的财务管理机制。

2.财务风险控制能力较低。由于企业内控机制不健全,缺乏知识产权工作和管理制度,所以财务管理效果不佳,财务风险控制能力不足。

3.知识产权资产核算与企业会计制度体系不匹配。由于没有贷记科目与其对应,某些企业知识产权资产未按规定要求纳入账内核算,甚至未启用“无形资产”科目,更严重的是把知识产权资产和固定资产混在一起核算。

4.相关制度不健全。有关知识产权资产的评估、认定、审批以及具体核算的管理制度和细则等,没有科学建立,使财务部门无法制定和实施相关的核算制度与管理办法。

5.现代财务管理知识薄弱。由于财务人员不了解知识产权,更不懂知识产权经营和知识产权资产的运营,所以,建立的财务管理制度不适合企业知识产权经营战略的实施,造成财务管理水平低下。

(二)建立健全保障实施知识产权经营战略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科学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建立以知识产权经营、以知识产权资产投资和以知识产权资本运营等为主体的财务管理体系和制度,围绕企业实施知识产权经营战略,制定企业筹资计划、实施企业投资和经营方案、调控资金流动和配置、科学分配企业的收益以及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等,以保证企业的资金、投资、经营、预算、决算、分配,以及控制、核算、分析、考核等财务工作顺利进行。具体的讲,即要配合知识产权经营,建立健全企业财务收支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等方面的制度,加强原始凭证管理,做好会计审核工作,监督资金安全运行,建立会计档案,按期编制各类会计报表和财务说明书等。

2.加强财务预算管理。企业的财务预算是指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各项业务活动费用、财务工作等各个方面进行总体预测,具体包括研发费用预算、销售费用预算、管理费用预算、投资预算、资金预算等各个方面。实施知识产权经营战略企业的财务预算区别于一般企业的财务预算之处,在于必须对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保护、运用、经营和投资等业务予以相当重视,必须进行全面、合理、准确的预算编制。同时,建立健全财务预算编报和控制制度,加大预算执行和监督、检查力度,严格控制支出标准,规范经费使用。

3.严格财务核算制度。依据国家的政策和法规,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相应的核算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增加核算知识产权资产相对应的科目,按要求建立账簿,将现有知识产权资产全部纳入账内核算,以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知识产权的经营状况。加强对无形资产会计基本理论的研究,使知识产权资产核算更具有科学性和操作性。同时严密监督各项制度、规定的执行和落实,使知识产权资产的核算管理逐步走向规范。

4.强化财务风险管理机制。一是重视财务风险管理,制定和完善财务控制标准;二是科学确定财务工作组织结构,分解落实责任,按相互牵制的原则将财务业务划分,赋予各自相应的权责,使之相互制约;三是将有形资产管理与知识产权资产管理有机结合,实施追踪控制,分析执行差异,及时调整误差;四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资金结构,减少资金使用成本,降低财务风险,达到企业收益最大化。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必须要做到对企业所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尽可能地做出准确和及时的预策、分析、控制、防范和调整。

5.重视知识产权资产管理制度建设。企业的知识产权资产管理涉及到技术开发、市场营销、工商、财务、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情报信息、质量管理等方面的若干领域,所以企业必须重视建立科学的知识产权资产管理制度和体系,加强对知识产权资产开发、资产权益,知识产权对外许可、转让和合作,知识产权资产档案,投入产出的考核,知识产权资产融资、评估、审计,知识产权资产投资等方面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设立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知识产权资产的开发、培育、监管和经营,以保证对知识产权资产的有效管理,确保企业知识产权资产得以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