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文1

【关键词】城市 道路 绿地 景观 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道路绿地最初是以行道树的形式出现的。道路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一个侧面体现着城市的景观。良好的道路绿化可以美化街景,烘托城市建筑艺术;也可以利用街道绿化遮掩城市有碍观瞻的地段景观,使城市面貌更加整洁、生动。一般道路、建筑物均为建筑材料构成的硬质景观,而道路绿地中植物是一种软材料,可以人为地进行修正,这种景观是任何其他材料所不能替代的。

一、城市道路绿地的功能

1、环境保护功能

随着城市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加, 噪音、废气、粉尘、震动等对环境的污染也日趋严重。加强对道路绿化比重的合理配置、保证必要的建筑间距是改善城市环境的有效措施之一。道路绿化可以净化空气、降低噪音、调节和改善小气候及保护路面和行人。

2、安全功能

道路绿化可以起到引导、控制人流和车流、组织交通、保证行车速度、提高行车安全等作用, 可以防止火灾蔓延, 有助于增强道路的连续性和方向性, 并从纵向分隔空间, 使行进者产生距离感。

3、景观功能

道路绿地是道路环境中的重要景观元素。道路绿地的带状或块状绿化的“线”性可以使城市绿地连成一个整体, 可以美化街景, 衬托和改善城市面貌。因此, 道路绿地的形式直接关系到人对城市的印象。现代大城市有很多不同性质的道路, 其道路绿地的形式、类型也丰富多彩。绿化在视觉上能给人以柔和安静感, 并以树木、灌木、草地、花卉等点缀着城市的道路环境。它们以不同的形状、色彩和姿态吸引着人们, 具有多种多样的观赏性, 大大丰富了城市景观。

4、生态廊道功能

通过道路绿地可以使城市内部的道路、绿地、公园等, 与城市的田园、山体、河流等生态环境联系起来, 形成连续的绿色生态走廊, 为构建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绿化景观起到不可缺少的作用。通过绿化廊道的通风、遮荫等功能, 可以改善道路及其附近地域小气候生态条件。

5、抗灾功能

连续的道路绿地具备特有的防护功能, 尤其是以种植乔木、灌木为主的绿地能有效地起到防风防火的作用; 大面积的道路绿地能抗洪防震, 起到阻挡洪水和疏散人群的作用, 是城市其他防灾抗灾设施的辅助用地。

二、道路绿地对园林植物的选择要求

道路绿地要选择好适宜的园林植物,形成优美、稳定的景观:道路绿地中的各种绿色植物,因树形、叶形、叶色、花色、物侯季相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景观,不同的效果。根据路景观及功能的要求,要实现道路绿化四季常青,经常有花的景观,就需要多品种的配合与栽植的多种形式相协调,相匹配,才能显示出良好的效果。道路绿地绿化的景观效果,也直接关系到城市形象的效果。不同的城市,应有不同的道路绿地形式、不同的植物品种。同时,还应考虑有些已选取和评定有市花、市树的城市,均可以将这些市花、市树作为城市地域的象征。

如:广州木棉、香港紫荆、深圳杜鹃、洛阳牡丹、梧州荫香、昆明茶花、南京雪松等,都能使绿地显示富于浓郁的地方特色。这种特色使人不但感到亲切,而且也使外地人感觉这个城市有它的特有的标色,十分耀眼可爱和喜欢。但是,也要注意,不要搞单一化,要选配合品种,如:广州除以木棉为主要树之外,还选取具有地方特色细叶榕、大叶榕、高山榕、白兰、大叶紫薇、绿化芒、盆架子、桃花心等进行搭配。同时,还要搭配棕吕科植物,如大王椰、金山葵、霸王棕、老人葵、鱼尾葵、假槟榔、蒲蔡等,显示出南方城市特有的丰富多彩的特色。

三、道路绿地规划设计的原则

在道路绿地绿化规划设计中,一定要掌握与城市建筑相结合,与道路相结合,与交通相结合,与人文相结合,与周围环境相结合的原则,还要根据城市的布局,地形、气候、地质、水文及交通等因素而规划设计、道路的绿地绿化。

1、认真调查道路的周围环境和立地条件,为设计打下坚定的基础

调查的指标有:周围绿化现状(绿化的布局、树种及长势)、土壤理化性质及地下、空中管线和大型公共场所。

2、仔细分析,合理规划

道路绿化包括行道树、分车带、中心环岛和林荫带四个组成部分,为充分体现城市的美观大方,不同的道路或同一条道路的不同地段要各有特色。绿化规划在与周围环境协调的同时,四个组成部分的布局和植物品种的选择应密切配合,做到景色的相对统一。

(1)行道树以冠林荫浓的乔木为主,侧重落叶类,夏季可遮荫,冬季可为行人提供天然日光浴。间距5~8米,在有架空线地段,应选择耐修剪的中等株形树种。

(2)分车带是道路绿化的重点。应结合自身宽度、所处车道性质及有无地下管线进行规划。位于快车道之间的分车带,以草坪和宿根花卉为主,适当配以小型花灌木。位于快、慢车道之间的分车带,宽度为2m 以下或有地下管网的,以草坪和宿根花卉为主;宽度在2~4m 且无地下管网的,可采用灌草结合的方式,做灵活多样的大色块规划设计;宽度在4m 以上且无地下管网的,除灌草结合外,还可配以小型乔木。

(3)中心环岛地处道路交叉点,目的是疏导交通,要求绿化高度在0.7m 以下,为使司机和行人能准确地观察到周围环境的变化,可采用小乔木和灌木、花、草结合的方式进行各种几何图案或变形设计。

(4)林荫带以方便居民步行或游憩为前提,参照公园、游园、街头绿地进行乔、灌、草、花的合理优化配置;同时,可布置少量的园林设施,如园路、花架、花坛、园桌、园凳、宣传栏等。

四、道路绿地规划设计

道路空间是供人们生活、工作、休息、相互往来与货物流通的通道, 而道路绿地的布局和植物配置直接影响道路景观。由于中国大部分城市的路面交通工具以公交车、小汽车和自行车为主, 而自行车是速度相对较慢、安全性高、无污染、噪音小的交通工具, 因而城市道路绿地的布局应从环境保护功能和安全功能出发, 主要解决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分隔问题。路幅较宽的道路中央可以种植常绿的粗放型灌木或设置隔离杆, 树冠大、形态优美、遮荫效果好的乔木和色彩丰富的灌木、花卉, 可布置在非机动车分隔带和人行道上。绿地的布局方式、面积和形态要依据道路的路幅宽度和交通量而定。

1、交通性主干道

由于机动车辆交通量大, 道路中央可以种植常绿的粗放型灌木或设置隔离杆; 非机动车道的绿化分隔带可种植高大、有地方特色的乔木, 并配置吸附灰尘较好的灌木和草; 人行道上间隔种植有季节变化、叶相美观的灌木和花卉, 见图1。

2、交通性次干道

道路中央可以不必设置隔离带; 非机动车道的绿化分隔带主要种植吸附灰尘较好的灌木和草; 道路的绿化重点放在人行道, 种植有季节变化、树形美观、冠幅大、遮荫效果好的乔木, 并配置易修剪的灌木和花卉, 见图2。

3、生活性道路

道路绿地主要布局在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的绿化分隔带。可种植高大、有地方特色的乔木, 并配置有季节变化、叶相美观的灌木和草, 同时配置色彩丰富的花卉, 见图3。

结论

道路绿化景观往往是对城市各种景观中最直接的第一印象,优美的道路景观不仅丰富了城市的环境,也是城市的重要标志。因此,在加快城市建设的同时,科学规划,统一管理,才能使得我们的道路空间真正成为向人们展示城市物质、精神风貌的窗口。

【参考文献】

[1]王浩,谷康,孙新旺.道路绿地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文2

关键词:道路绿化;特点;作用;问题

中图分类号:S73文献标识码:A

1.城市道路绿化的特点

城市道路绿化以“线”的形式将城市中的“点”和“面”的绿化连接起来,组成城市绿地系统。道路绿化一般包括行道树、中央分车带、机非隔离带、护坡绿化和环城路、高速公路的生态防护林等。根据位置,道路绿化可分为市内街道绿化和城市环线及高速公路绿化两种类型。市内街道绿化可供居民近距离接触,所以对其要求较高,植物的选择不仅要有很好地景观、遮阴效果,而且应避免会产生过敏气味和花粉的植物。而环线和高速公路绿化的主要作用是生态防护,人们一般只对其远观,很少有机会近距离接触,而且其面积大、分布广、管理难,所以应以适应性强、抗性强、耐粗放管理的植物为主。道路绿化除了一般园林绿化所具有的美化环境、减噪降尘等作用外,还具有组织交通、保护路面等功能,道路绿化的特殊功能决定了其特点。

2城市道路绿化的作用

2.1 改善道路景观

道路景观绿化工程能使单调、生硬的道路线形变得丰富,形成清晰的绿化景观界面,柔化硬质景观,增添环境色彩。通过对的挖方路堑边坡绿化,能使新建道路对周围环境景观的负面影响降低,使道路两侧的自然与环境景观有机结合,使道路构造物巧妙地融入到周围的环境之中,从而给驾驶员及乘客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行车环境。

2.2 净化空气、减噪降尘

由于植物固有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使得植物在道路绿化中能起到特有的生态保护作用。道路两侧植物的叶片能吸收和降低车辆排出的尾气中所含的各种有害气体、烟尘以及产生的交通噪声,减轻并防治污染,净化和改善大气的环境质量。另外,绿色植物体还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过程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使道路沿线的空气保持清鲜。

2.3 保护路面

有关试验表明:夏季城市的地表往往比气温高出10℃以上,而通过绿化可以降低地表温度,在改善小气候的同时,对地面起到保护作用,从而减弱路面老化程度,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2.4 固土护坡及防止水土流失

道路两侧种植的植物通过根系对土壤的固着和支持作用,以及植物枝叶和地被植物的有关作用来达到涵养水源的目的,并能阻止或减少地表径流,降低和防止雨水冲刷路基、路堤和边坡,避免水土流失。

2.5 组织交通,保证安全

在道路中间设置绿化分隔带可以减少对向车流之间互相干扰;在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之间设置绿化分隔带,则有利于解决快车、慢车混合行驶的矛盾有,利于提高车速和通行能力;在人行道和车行道之间设置绿化带,可避免行人横穿马路,保证行人安全,而且给行人提供优美的散步环境;植物的绿色在视野上给人以柔和而安静的感觉,在道路沿线种花植树,可以给司乘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视觉空间,提高其注意力,避免或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证行车安全。

2.6 防眩作用

夜间相向行驶的车辆其灯光照射会产生眩光,使司机难以辨别路面交通状况,影响行车安全和行车速度,给交通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而在道路中间合理种植植物形成分车绿化带,能够遮蔽或减弱对面车辆的灯光,达到防眩的目的,有利于夜间车辆的快速安全行驶。

3 我国道路绿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3.1 前期绿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公路的绿化设计中,由于缺乏相关的资料,公路绿化的设计又往往滞后于公路整体的规划设计,致使绿化设计的周期较短,在这样的情况下,往往忽略前期的调查评估或是调查的资料不够详实,无法真正指导景观绿化的设计。

3.2 公路绿化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安全管理不到位

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绿化施工队伍良莠不齐,难以充分理解城市道路绿化工程的设计意图。二是由于施工管理水平低,造成返工率高,施工进度慢,管理成本高,树木成活率低。三是施工不规范,造成环境污染。

(2) 城市道路绿化成本目标管理存在的问题

城市道路绿化项目成本管理是在工程质量、工期等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进行管理,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措施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费用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活动。 城市道路绿化成本管理的内容很广泛,贯穿于项目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例如从项目中标、签约甚至参与投标活动开始到施工准备、现场施工、直至竣工验收,以至包括后期的养护管理,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成本管理工作。

有些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较差,造成决策失误、管理失控、效率低下等造成了项目成本增加。因此项目管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领导管理素质、技术素质和业务水平,并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及较强的市场竞争意识。而且应及时对员工进行培训,使员工具有良好的素质,较强的技术业务水平。员工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就能使管理的工程项目以最小的投入,最高的效率,最低的成本,获得项目效益最大化。

(3) 城市道路绿化进度管理存在的问题

城市道路绿化施工进度管理是城市道路绿化施工管理中的重点控制目标之一。它是保证城市道路绿化施工项目按期完成,合理安排资源供应、节约工程成本的重要措施。城市道路绿化施工项目进度管理应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进度管理体系,各子项目负责人、计划人员、作业队长和班组长都是该体系的成员,各承担施工任务者和生产管理者都应承担进度控制目标,对进度控制负责。要做到在施工前认真熟悉施工规范和合同条款,全面完成组织准备工作,认真进行施工技术准备。

而现在很多的城市道路绿化施工项目,前期没有做好组织准备工作,没有编制出最优的施工进度计划,或者在执行进度计划的过程中,没有经常检查施工实际情况,导致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相比出现偏差,对工期造成影响。

(4)城市道路绿化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许多城市政府对道路绿化在城市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尤其是在城市环境保护与管理中的战略地位与功能认识不足。对质量管理的相关理论的认知和运用不够,缺乏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还有非专业人员、非专业机构管理的现象;用于监督质量管理实施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

3.3后期养护方面的问题

目前我国对于公路绿化的养护管理还不是十分重视,普遍存在着重种植轻养护的现象,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真正有关公路绿化养护管理的规范和标准,仅山东等一些省市出台了地方性的公路绿化管理办法。

后期管护投入不足、管护力量薄弱等原因,使得高速公路用地范围内的土地闲置较多,影响了公路生态及景观,使得高速公路绿化率、成活率、覆盖率偏低。

结语:道路绿化就是按照设计要求,植树、栽花、铺草并使其成活,尽早发挥其功能效果。好的绿化设计需要通过施工来表现,因此,道路绿化效果的优劣,直接取决于施工管理的严格程度和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道路绿化工程施工管理是项目建设的核心,是决定道路绿化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它对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均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栋.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园林设计及施工探析[J].中国园艺文摘,2010(09)

[2] 张磊. 新理念在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2011(01)

[3] 杨玉培 刘禹全.构筑城市绿色生态屏障[J].绿色在线-成都园林网,2008(03)

[4] 陈济丁 杜娟 江玉林.公路绿化综述[J].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网,2008(04)

[5] 黄建彪 郭志铭 石立伟.高速公路绿化研究[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

[6] 刘佳妮 包志毅.中外高速公路绿化现状比较[J].公路,2007(05)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文3

关键词:城市道路;道路设计;道路施工;养护维修;路政管理

中图分类号:U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24-0162-02

我国的城市道路建设是随着城市化进程而展开,在不断更新设计理念,采用高新技术的过程中发展。城市道路如同城市的骨架支撑着城市的发展,其建设水平与城市的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均有密切的关系,解放以来我国的道路建设正是在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下进行的。现代城市道路具有交通运输、公用设施敷设、绿化及美化城市等多种功能,它是城市建设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最集中的体现。城市道路建设一项复杂的工程,它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在建设前,必须认真规划和进行现场考察,以设计出最佳的方案。

一、城市道路建设的资金来源

城市道路建设资金是城市道路建设和养护维修的保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路建设资金来源于:城市维护建设税;公用事业附加费;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自行车使用税;中央及地方财政安排的城市道路工程资金;城市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转让收入费;国内外贷款、集资、发行建设债券及有偿使用收益等;公路养路费补助。

在上述城市道路建设资金中,城市维护建设税和公用事业附加是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城市维护建设税征收对象是:凡缴纳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都须按规定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以纳税人实行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税额为计税依据,分别与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同时缴纳。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使用实行专款专用,必须用于城市的公用事业和公共设施,具体安排由地方人民政府确定。地方各级财政部门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负责城市维护建设资金的筹集、分配和管理。地方城市建设、公安、环境保护、教育部门负责制定城市维护建设资金的使用计划,纳入年度地方事业单位预算和部门的预算外资金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城市道路设计和施工

城市道路建设由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制定城市道路建设、改造规划和年度建设、改造计划,报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在制定城市道路规划时,有关城市供水、排水、燃气、热力、供电、通信、消防、交通标志、交通信号、道路绿化等依附于城市道路建设的各种管线、杆线和设施的建设、改造必须综合考虑,并坚持先地下、后地上的施工原则,与城市道路同步建设。其在城市道路范围内的设施,必须符合城市道路技术要求。

承担城市道路设计和施工的单位,必须具备与所承担工程规模相应的资格等级,必须取得有关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并按规定的资格等级承担设计和施工任务,在进行设计和施工作业中,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规定的城市道路设计和施工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对工程质量实行监理制度或者接受城市人民政府指定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检查。

城市道路竣工必须由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委托的部门,会同公安交通管理及其他有关部门组织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不得交付使用。在工程竣工交付使用以后一年内出现质量问题,原设计施工单位应承担保养责任。

三、城市道路养护维修

根据建设部有关规定,城市道路养护维修的职责分工是:一般的城市道路,由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城市道路养护维修专业队伍进行养护维修;单位自建的专用道路、受益单位集资建设的自用道路,由产权单位负责养护维修;经城市人民政府批准占用作为封闭工商农贸市场的道路,由工商农贸市场管理部门养护维修。

城市道路主管部门应当按照管理与养护并重,预防和维修相结合,养修结合,以养为主的原则,按照大、中、小修的养护维修周期,安排好计划,定期进行维修,确保城市道路的完好。养护维修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范》和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加强质量管理,保障维修工程质量。

由于城市道路的养护维修是在现有道路上进行的,因此或多或少都会对道路交通造成一定的影响。这就要求主管部门和施工单位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制订详细的施工方案,科学安排作业时间和作业方式,尽可能减少相互干扰。施工期间,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明显标志和安全防围设施,保障行人和车辆安全。对影响交通的施工作业,事先要与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协商,共同采取疏导措施,临时不能通行的,应当事先通告,使市民周知。

四、城市道路路政管理

城市道路路政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城市中的行人、车辆必须按照规定的线路通行,不得损坏道路设施;履带车、铁轮车以及超过限载标准的车辆,不得在城市道路上行驶。因特殊情况必须行驶通过的,须采取安全有效的防护措施,并经城市道路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共同审查批淮后并在派人现场监护的情况下才能通过;城市道路管理部门要保证设在城市道路上的各种井盖、箱盖、校阎盖等配件完整、安全、牢固。如果发现丢失、损坏或需要升、降调整高度时,由产权单位负责修复。设计、施工单位在设计、施工时,必须按道路各种井箱的埋固标高等技术要求设计和施工;凡需占用城市道路及其用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到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办理占用道路审批手续并交纳道路占用费。服从道路管理人员的检查监督,遵守占道许可证的使用规则,自觉维护城市道路设施。在主管部门对临时占用道路决定缩小使用面积或者收回时,应当在规定日期内无条件执行。对于市政建设和养护维修项目,电力、电信、自来水、煤气工程建设项目,非营业性社会服务项目、公共交通站点、信筒邮亭、岗亭等,可经批准免交占道费;确有必要挖掘城市道路的,应当事先报经城市道路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批准,并交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后,方可动工。

五、解决我国城市道路建设问题的出路

(一)城市道路基本设施建设

首先要严格把好设计关,市政道路作为城市交通枢纽,不但要考虑其承担的交通重任,还要考虑到与其他专业的统筹衔接高标准规划,科学、合理的选择确定规划设计方案。严格控制材料质量,规范施工程序。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到原材料及构配件报验、关键部位及隐蔽工程报验。

当工程完工时要及时按相应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和方法进行完工验收,对所完工的工程质量进行验收、评定,以确保是否达到建设单位所要求的功能和使用价值,从而实现建设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重视排水项目的设计、施工

在城市道路雨水排放系统中,设计重现期和允许路面最大排水宽度(即允许扩展)是两个相关的设计参数。对于不同重现期的暴雨,允许扩展将具有很大差异。在确定路面及附近区域雨水收集时,需在合理费用的基础上选择设计重现期和允许扩展。

(三)加大城市道路绿化建设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是城市道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绿化覆盖率中占较大比例,也是城市景观风貌的重要体现。新路建设时应从长远考虑,采用宽分隔带,宽绿化带。

参考文献

[1]刘肖骢,康慕谊.试析我国城市绿地系统的功能及其发展对策――以北京市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4).

[2]章立.城市道路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3).

[3]张嘉,梁茵.论我国城市道路建设与规划管理问题[J].四川建筑,2006,(4).

[4]汝伶俊.太原市城市道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4).

[5]孙力.山西省道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4).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文4

[关键词]LID 海绵城市 道路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TV2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9-0195-02

一 海绵城市的相关概述与相关概念

1. 海绵城市概念

城市扩张过程中,路面面积不断增加,导致城市综合径流系数增大,城市洪涝灾害与地表径流污染日益严重。海绵城市的出现,为解决这种突出的城市问题带来了不错的方案。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2. 海绵城市措施

低影响开发(LID)指在场地开发过程中采用源头、分散式措施维持场地开发前的水文特征。其核心是维持场地开发前后水文特征不变,包括径流总量、峰值流量、峰现时间等。LID/GSI典型措施有:雨水花园 (生物滞留)、屋顶绿化、植被浅沟、渗透铺装、雨水塘/雨水湿地、植被缓冲带、多功能调蓄设施等。在道路设计中有推广低影响开发和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理念的巨大潜力,可以根据城市道路空间条件、横断面形式以及道路纵横坡度等合理选择和布置一些 LID 措施,如植被浅沟、生物滞留设施、低势绿地、雨水塘/湿地等,在不影响道路交通功能和安全的前提下,有效滞留净化雨水,削减峰流量,提高汇水区域的综合排水能力。

(一) 研究内容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鉴于传统城市普遍存在的暴雨积涝灾害和道路排水问题,而国内的海绵城市和 LID 发展和研究较为薄弱,因此,对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道路进行规划设计研究很有必要。本研究主要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整理与分析,探讨海绵城市与 LID、海绵城市道路与 LID 的关系,采用文献调研的方法系统地对城市道路进行了 LID 设施的选择。目的是建立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框架,研究其具体的设计方案和技术。意义是为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对解决城市洪涝问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①研究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道路系统,分析其与 LID 的关系及对 LID 设施的组合设计。②构建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和设计的完整体系,从路网规划和道路设计两个层面进行具体研究。其中,道路设计重点研究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化带的LID 设施组合设计,道路与用地衔接设计。

一、 海绵城市道路规划

(一) 海绵城市道路系统规划设计框架

论文构建了海绵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体系,基本框架如图所示,其中包含海绵城市路网规划和海绵城市道路设计两个层面:在路网规划层面,主要研究其规划思路和规划原则;在道路设计层面,分为城市道路设计和道路用地衔接两个部分研究,道路设计的研究对象包括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化带等,道路用地衔接的研究对象包括与建筑衔接、与绿地衔接、与水系衔接。(见图1)

(二) 规划思路与方法

1. 规划思路:

论文认为海绵城市路网的规划思路应该是:在满足城市道路交通通达和交通安全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结合城市总规、城市排水防洪、城市水系、城市绿地等专项规划,采用一般城市路网规划方法,合理选择路网结构模式,确定道路功能,并配套相应的基础设施。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建设应从城市规划的源头着手,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到城市各层级规划中,涉及到规划、园林、水利、市政、道路等多部门、多专业之间的相互协调运作。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新型城市规划方法对设计人员的要求已远远超过了传统城市规划专业,主要体现在它需要多规合一,即强调不同专业和部门的协调运作;区域规划,即强调城乡统筹和流域综合治理;新型城市化,即强调以人为本的工作思路;生态文明,即强调绿色理念、科学技术和路径。与营造城市空间的传统规划不同,海绵城市规划关注的是城市与生态环境尤其与水的关系,这就需要打破城市规划、园林、道路、市政等专业的被动配合与有限交互局面,解决不同专业技术协调性的困顿。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方法见图2: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方法[8]

2.规划原则:第一,满足城市交通运输的要求。第二,满足城市功能布局的要求。第三,与相关规划相协调。第四,与城市用地性质相协调。第五,与城市水系相协调。第六,与城市绿地系统相协调。

二、 海绵城市道路设计

(一) 海绵城市道路设计思路

海绵城市道路设计的原理是让城市道路生态排水,即雨水先流入道路绿化带中,经截污设施处理后,流入绿地中设置的LID设施,消纳多余的道路雨水径流。海绵城市道路的设计思路是在满通功能和安全的基础上,结合道路的纵坡和路拱横坡,利用道路车行道、人行道、停车场和绿化带设置透水铺装、植草沟、下沉式绿地、雨水湿地等 LID 设施,经过渗透、净化、调蓄,生态排水,实现城市道路的“海绵”功能。

海绵城市道路与LID设施

1.LID设施

透水路面在海绵城市道路中有着大量的应用,效果也是非常的明显。透水铺装按照面层材料不同可分为透水砖铺装、透水水泥混凝土铺装和透水沥青混凝土铺装,嵌草砖、园林铺装中的鹅卵石、碎石铺装等也属于渗透铺装。采用透水铺装路面时,为避免雨水浸入路基,影响道路强度,在路面结构的基层与级配层间采用土工布或粘土封水,在上面层采用透水沥青混凝土,雨水进入透水沥青混凝土面层结构的内部,从不透水顶面沿横坡排至盲沟或路侧分隔带中,若与人行道相接时,在基层埋设排水管,纵向收集雨水,每隔一段距离排至雨水检查井内。

透水沥青路面面层材料一般采用多孔沥青混合料,由高粘度的改性沥青、粗集料、细集料、填料和添加剂组成。透水基层材料可选用级配碎石,或者选用多孔水泥稳定碎石等材料。垫层材料可选用开级配集料,除了隔离地基和基层,同时可以传递荷载、扩散应力。路基材料应该选用砂性土,如果是粘性土应该换填。除了上述典型路面结构形式,透水路面现在通常的做法是引入土工布等材料做隔离层,结构类型更加多样。

2.LID路缘石

路缘石作为城市道路边缘排水设施,平缘石的标高与周围地表齐平,雨水径流通过地表漫流分散地流入绿地或集中流入雨水口,如图 所示;立缘石的标高大于周围地表,雨水一般通过漫流集中流向雨水口。立缘石既够有效地将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分隔开,但不能使路面雨水快速进入绿化带。

3.LID绿化带

LID绿化设施可以使路面雨水径流进入绿化带内储存,并且入渗能力强,有雨水净化功能。分车绿带受城市道路空间大小的约束,可以采用的LID设施有下沉式绿地、植草沟、雨水花园等;行道树绿带可以采用生态树池。

狭义的下沉式绿地指低于周边铺砌地面或道路在200 mm以内的绿地;广义的下沉式绿地泛指具有一定的调蓄容积,且可用于调蓄和净化径流雨水的绿地,包括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湿塘、雨水湿地、调节塘等。下沉式绿地对于径流污染严重、设施底部渗透面距离季节性最高地下水位或岩石层小于1 m及距离建筑物基础小于3 m(水平距离)的区域,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结语:通过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力争做到城市像海绵体一样,遇雨吸水、蓄水,需要时“释放”利用,实现雨水资源化、涵养地下水、降低面源污染、减轻城市洪涝和排水系统压力、改善和修复城市水环境,使得“逢雨必涝,雨停即旱”的状况将得到有效改善。从长远意义上看,保护城市水文环境、减少市政雨水设施规模建设,有利于雨水管网的长期运行,其节约的资金和提供舒适的城市环境意义重大,其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远远大于经济成本。

参考文献

[1]申丽勤,车伍,李海燕,等.我国城市道路雨水径流污染状况及控制措施.中国给水排水,2009,25(4):23~27

[2]吕放放.杭州城区雨洪控制利用及道路应用研究:[学位论文].北京: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0

[3]唐邵杰,瞿艳云,容义平.深圳市光明新区门户区―――市政道路低冲击开发设计实践.建设科技,2010,13:47~55

[4]马敏杰,姚敏,李英豪,等.昆明市市政道路雨水资源化利用的研究.林业建设,2011,5:49~52.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文5

[摘要]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扩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日益加深,作为一名设计人员,如何设计出即能替住户考虑,做到既方便出行,又能兼顾美观绿化同时保证进出安全的城市封闭式小区道路,本文作者从事道路工作设计多年,从道路设计实例中出发,试探讨设计封闭式园区的一般方法和可能涉及到的问题。

[关键词] 封闭园区 道路设计 设计方案"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日益加深,从单纯的满足居住即可到对居住环境周边的绿化、景观、交通都有严格要求的今天,如何设计出即能替住户考虑,做到既方便出行,又能兼顾美观绿化同时保证进出安全的城市封闭式小区道路,已经成为了很多道路设计人员在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问题了,本人从事道路设计工作10余年,对各种样式的封闭式园区道路从实际设计中发现不少共通点,现就以某地封闭式小区的道路设计为例,试探讨设计封闭式园区的一般方法和可能涉及到的问题。

一、设计的基本标准:

设计原则是设计的基本,任何一个优秀的设计都离不开对设计原则的理解和严格执行,本工程在设计之初根据项目所在地的地形地理条件、不同功能的用地分布等因素,综合制定项目总的设计原则。坚持规划、控制、建设、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其具体设计原则体现在:

1、设计应严格执行规范及有关标准,按城市总体规划确定道路的类别、等级、红线宽度、横断面形式、路面控制标高等进行设计,做到实用、经济、美观。

2、道路通行能力要适应远期交通量的需求,根据城市道路规划和远期交通量分析预测分期建成。

3、严格按照道路等级、设计年限、交通流量确定路面宽度和路面结构。根据道路的交通组成特性,合理选用横断面形式。为减轻噪音、废气、汽车震动等交通危害,要考虑足够的绿化用地及其它措施,尽量减少现有公园、绿地、管线及房屋的动迁。

4、合理进行交通组织,保证道路运行的机动性、灵活性,提高通行能力,努力降低运输费用。

5、设计要根据交通工程要求,处理好人、车、路、环境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以减少车辆驾驶员行驶的错误判断。综合考虑平面交叉口的渠化、交通管理,充分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二、设计的参考规范:

设计规范对于一个工程的来说是重中之重,只有满足国家要求的法律法规并且严格执行的设计才是一个优秀的设计,对于设计中可能出现与规范相悖的情况,宁可修改方案也切不可将错就错,以免铸成大错,对于道路设计而言,需要遵照的规范主要有以下几个:

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3、《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6、《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

另外在设计时应对项目所在地的总体规划及专业规划有一定的认识,在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资料和有关文件的基础上,严格按照设计规范执行设计。

三、设计标准:

由于封闭式园区的道路等级普遍不高,所以在设计时应参照Ⅱ级城市支路下限的标准进行设计,即路面设计标准轴载为BZZ-100,计算行车速度一般取20公里/小时,在道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标准应满足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的最小值和最大值控制要求。其设计年限参照为:(1)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时15年;(2)路面结构达到临界状态时15年,在充分考虑地震等自然因素后,设计设防烈度按7度设防,即可满足一般地区的要求。

四、设计方案:

本项目道路工程设计主体为小区内园区道路。

小区内园区道路存在两种断面形式:7m路和6m路。道路总长度6.0km,回车场8处,道路总面积3.8725万km2。

1、道路工程方案

(1)在平面线布设上,道路平面线型应该严格执行规划设计,按规划要求做到轴线点布设导线以确定道路中心线的走向。

(2)在道路竖向控制上,应综合考虑园区规划建控制,兼顾道路两侧建筑物的散水、出入口处高程、相接道路高程等相关因素进行纵断的设计。

(3)在横断面布设上,由于园区道路的特殊性,一般均采用一块板型式。车行道部分采用1.5%双向抛物线路拱横坡。

(4)在道路路面结构采用上,行车道结构根据不同等级交通功能,应该采用不同结构厚度;

在设计时还要考虑到行动不便者,例如残疾人、老人及儿童,要充分考虑他们安全使用城市道路的要求,所以在道路设计中应注意在各条道路相交路口和街坊路口均采用无障碍坡道,在各出入口铺设提示盲道,以方便残疾人通行,构成全线无障碍。设置的盲道位置和走向,应方便视残者安全行走和顺利到达无障碍设施位置;指引残疾者向前行走的盲道应为条形的行进盲道;在行进盲道的起点、终点及拐弯处应设圆点形的提示盲道。

2、路面结构方案

道路路面是在路基上用不同强度材料组成的层状结构物,是道路规划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路面设计应根据道路等级与使用要求,遵循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方便施工、便于养护的原则,结合本地区条件和实践经验,对路面进行综合设计,以达到技术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目的。

现行城市道路路面选用的材质有普通沥青路面、水泥路面及减噪路面等,从建设投资、养护维修和路面质量、环境污染等各方面综合考虑,沥青路面投资费用较低,平稳性、抗变形能力、防水防滑等质量性能好、对环境污染较少。因此本项目决定选择沥青为路面铺设材质。

在根据以上比较分析,最终确定道路路面结构形式如下:

机动车道结构形式为:

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6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洒透层沥青(0.9升/平方米)/20cm水泥稳定砂砾(厂拌,水泥重量比5%)/20cm级配砂砾(粒径≤5.3cm)/碾压路床(重型击实压实度≥93%)。

车行道边石采用18×25×99cm机制磨光花岗岩边石。

3、道路绿化方案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文6

关键词: 市政道路;设计方法;解决方案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ew materials and new technology has emerged, and constantly appli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road. At the same time, the design method of city road behind the more can't meet the growing demand road desig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ctual example in the new period of city road design method and problems that may occur. And puts forward the relevant solutions.

Keywords: municipal road; Design method; solutions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市政道路是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政道路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平坦舒适的道路不仅利于城市景观的建设,同时也为城市交通运输提供了良好的保证,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命脉。现代市政道路已经成为了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布局合理的城市规划源自设计合理的城市路网规划,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道路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新材料、新技术不断发明并应用到城市道路的实际建设中来, 伴随着这些变化的还有原先落后的城市道路设计方法,依托新时代各种设计软件的便利,新时期的城市道路设计方法也在发生着不同寻常的变化。城市道路设计的前提是必须要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范规定,下面以某新城的道路设计来逐步讲解新时期道路设计的一般方法。

某新城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 设计行车速度为50km/h,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道路的路面类型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标准轴载为BZZ-100,设计的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时的设计年限与路面结构达到临界状态时的设计年限均为15年,根据以上条件, 确定设计的各个部分如下:

1.平面设计:道路线形根据规划给定的坐标控制点,依照道路走向定线。工程起点位于滨河路(K0+000),终点位于规划路(K11+000),全长11000m。(注:在工程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平面交叉路口与现状道路相接处理方法可在施工时按照具体情况与现有道路进行平接。)

2.纵断设计:道路纵断面设计原则上以《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为依据,并应充分考虑沿线道路两侧建筑物及院落的标高、水系水面标高、各单位的路面排水等问题。在中央大街道路工程设计中,本段最大纵坡为1.571%,最小纵坡为0.102%。所以在施工起点、终点及施工边界处应与原路顺接,以避免跳台。

3.横断面设计:中央大街道路工程的标准横断面为两块板形式,具体布置为:6m(人行道)+3m(绿化带)+16m(车行道)+10m(绿化带)+16m(车行道)+3m(绿化带)+6m(人行道)=60m(红线宽度)。车行道道路横坡采用三次抛物线型式,坡度为1.5%,人行道横坡采用直线型型式,坡度为2.0%。道路边石采用机切花岗岩边石。

4.路基设计:为保证路基具有足够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新建路面路基应严格按《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中的相关规定要求进行操作。中央大街道路工程的路基压实度采用重型击实标准控制:挖方0~30cm压实度不低于95%;填方0~80cm压实度不低于95%;填方80cm以下压实度不低于93%。若设计过程中发现局部有软弱路基路段,应建议采用换填天然砂砾等透水性材料处理,处理方式及厚度应联系设计单位进行确定。

5.道路路面结构设计:车行道道路面结构(按标号顺序从上到下):①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②7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③透层沥青(pc-2型阳离子乳化沥青);④40cm水泥稳定砂砾(6%);⑤20cm级配砂砾;⑥碾压路床(重型击实压实度≥95%);

人行道结构(按标号顺序从上到下) :①6cm 彩色混凝土砖;②3cm中砂M10水泥砂浆找平;③18cm水泥稳定砂砾(4%);④碾压路床(重型击实压实度≥93%)

6.道路边石设计:按照一般设计方法,在车行道采用18cm×25cm×99cm机锯花岗岩边石,人行道与绿化带之间、人行道外侧边石则采用10cm×10cm×49.5cm机锯花岗岩条石。

7.道路绿化设计:道路全线进行绿化,行道树以大树冠乔木为主, 以达到美化景观、行人遮荫和消减噪音的作用。绿化带种植草坪及灌木带。

8.无障碍设计:单位出入口及转角等处,宜采用缘石下卧的方法进行处理, 坡道内铺设承重砖。为方便盲人出行,在设计时应考虑在人行道内设置盲道。盲道应连续,中途不得有电线杆、拉线、树木等障碍物,盲道应尽量避开井盖铺设, 颜色宜为中黄色。

以上即为道路设计的一般方法, 而伴随着各种新工业、新技术的不断引入,对于城市道路施工中的各种材料也有了相应的要求,这就要求在设计中应尽可能的及时详尽考虑这些因素,这里列举出几个比较常用的设计技术要求:

(1)人行道面砖技术要求:人行道混凝土面砖设计一般要求厚度不小于6cm,表面平整但是要有一定粗糙度。其材料性能应符合抗压强度不小于Cc50、抗折强度不小于Cf5.0、防滑等级为R2、相应防滑性能指标BPN≥70等基本技术指标。

(2)级配砂砾垫层技术要求:级配砂砾垫层的材料质地应坚硬、洁净、无杂质,其砂砾含量应大于70%;其最大砂砾粒径(5.3厘米)含量应小于5%;在0.075毫米粉料中的含量应小于5%;而泥土含量应小于8%。

(3)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技术要求:砂砾级配、材质(水泥、集料等)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中的要求,水泥宜选用初凝时间3h以上和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h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或火山灰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32.5MPa。不应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已受潮变质的水泥。这其中砾石压碎值不大于30%;5mm以上砾石含量不小于60%;最大粒径(4cm)小于5%;针片状含量小于10%;在0.075mm粉料含量小于7%;砂石中不含土块及杂质;特别要求注意的是水泥稳定砂砾在20℃条件下(湿养6天、浸水1天)七天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应满足3.0MPa。基层压实度应大于等于97%(重型击实)。水泥稳定砂砾养生期不小于7天,施工工艺采用集中厂拌法施工。水泥稳定砂砾基础应一次碾压成型,严禁碾压后再贴补薄层水泥稳定砂砾找平。

(4)沥青:用于面层和次面层沥青混凝土的基质沥青采用重交通石油沥青AH-90号。

(5)石料:用于沥青混凝土的各种碎石应干燥、洁净、无风化、有足够的强度、有良好的颗粒级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