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投工程项目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投工程项目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投工程项目管理范文1

Abstract:The thesis illustrates the definition of the whole process cost and the measures of the control and regulation of the whole process cost in the project of governmental investment is discuss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investment strategies, design, bidding, construction and completion.

关键词:政府投资;全过程;造价;控制

Key words:governmental investment;whole process;cost;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4-0186-01

1 全过程造价控制概述

全过程控制是指为确保建设工程的投资效益,在工程建设的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发包阶段、施工阶段及竣工验收阶段的全过程控制,实现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与事后控制相结合,其目的是将工程造价控制在批准的限额内,避免“三超”现象发生,并在实施过程中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项目各项管理目标得以实现。由于工程项目不同的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不同,因此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应贯穿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并应遵循经济规律,对工程造价实施动态管理,以实现合理确定工程所需费用[1]。

2 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控制措施

2.1 投资决策阶段造价控制。工程项目决策内容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其对整个建设工程造价控制起着决定作用,并直接影响后序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是否科学、合理,项目的决策依据是可行性研究,而投资估算是确定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总投资的限额,可行性研究要评价项目是否可行及对方案进行优化论证,投资估算要求其准确性和满足限额要求,设计概算则不允许突破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该阶段的造价控制应按照工程造价管理的原则合理预测投资估算中各种动态因素变化,力求编制准确合理的投资估算。

2.2 设计阶段造价控制。设计阶段所需费用一般占项目投资的3%~5%,而该环节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则高达75%左右,由此可知设计阶段造价控制是整个项目投资控制的关键环节,在批复概算下达后如何有效的落实限额设计等是防止预算超概算的关键,也是做到技术与经济统一的保证。

该阶段为了能够实现技术与经济的紧密结合,相关各单位应共同做好施工图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建设单位及咨询单位应在该阶段及时对工程造价进行分析比较,并对造价信息及时反馈,以便于能动的影响设计;设计单位也应同建设及咨询单位紧密配合,严格按照被批准的概算定额做好各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确保最终设计成果将工程造价控制在批准的限额内;在进行工程量清单编制前,建设单位应同设计单位及咨询单位等进行图纸交底,以提高工程量清单编制质量,尽量减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类变更的出现;在概算编制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施工方案,在编制过程中做到项目齐全,不发生漏项、错项现象,同时应加强概算的复核力度,对概算中存在不合理的一律不准报送,还应加强对设计单位的监管力度,以提高概算的编制质量,争取将概算误差控制在最小范围内[2]。

2.3 施工阶段造价控制。严格控制进度款拨付。施工过程中进度款的拨付应避免超付和拖欠现象发生,超付进度款则会占用甲方资金降低投资效益,甚至引起经济损失或坏账,工程款拖欠则会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给施工企业效益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工程进度款的支付应由监理工程师对照形象进度和工作量检验结果等位依据,造价人员以此审核付款的合理性,同时为避免超付工程款应采取明确进度款拨付不得超过合同价款的80%~85%等措施。

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由于变更涉及到工程造价的变化,而变化发生的越早则建设单位损失越小,因此应尽量控制变更发生在实施前;对于施工单位提出的设计变更,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监理以及施工单位进行论证,最终确定其合理性;对于原设计不能保证工程质量及功能要求,存在设计遗漏、错误或导致现场无法施工的现象必须采取变更;坚决避免由于未做好开工准备或设计深度不够,或招标文件和承包合同不完善的三边项目出现变更;尽量完善隐蔽工程现场签证手续以便为日后的结算留下可供参考的依据;将工程造价控制措施在合同条款中注明,并充分阐明各种情况下发生变更的计价方法,以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随时了解相关单位存不存在违法分包、转包现象,若有该类现象存在则应及时签订补充协议书以防出现管理漏洞;明确签证变更的权限范围,实行“分级控制、限额签证”,同时规定承包方不得对原工程设计进行变更,因承包方擅自发生的变更所涉及费用由承包方承担等措施来规范现场签证行为[3]。

2.4 竣工结算阶段造价控制。审查工程量的真实性。工程量审核是结算中最基础的数据,其将直接影响工程的直接费用和其他费用,工程量的计算也是结算过程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阶段,在审核时应注意审核工程量计算是否按照竣工图和预算定额规定进行计算,工程量与实际完成工程量是否相符,有无虚报结算情况等;

审查材料价格。现实中存在施工所用材料质量规格、型号与工程结算提供的材料不符,材料质量及功能不合乎图纸要求,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等现象,因此工程结算中对材料审核应按照双方合同规定的差价补差或按各地市场信息价按合同工期前80%均价计算等措施;

套用定额的审查。应查看定额编号及工程项目名称及规格等,应注意各专业定额的适用范围及使用界限的划分,并应注意所套用定额的编号及工作内容和材料含量,防止低价工程套用高价定额或将工程项目分成几个子项目重复计算来记取费用现象,对于定额中缺少的项目应编制补充单位估价,并附有单价明细分析表;

3 结语

政府投资工程项目造价控制应贯穿于建设项目全过程,只有从建设项目建设的立项、设计、招标、合同签订、施工过程及工程验收等阶段进行全过程专业化管理,通过事前、事中及事后三位一体的控制体系,并结合不同阶段不同特点和工作内容来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才能有效对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造价控制,避免出现“三超”现象对建设资金造成损失浪费,最大限度的提高建设资金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彭尚银,王继才.工程项日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国投工程项目管理范文2

关键词:政府投资项目 工程造价 造价控制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c)-0180-01

1 政府投资项目工程实施过程中造价控制问题分析

首先,在项目设计阶段,由于我国大部分设计单位只关注设计质量,在设计形式创新和技术研究上有很大程度提高,而对工程造价缺乏控制意识,且对于政府投资的项目工程更是只侧重外观效果,认为财政资金无需节约,在设计过程中较少从经济角度考虑成本,再加上设计单位人员没有对工程项目进行全方位的深入考察,在初步设计阶段不够成熟,初步设计和概算的编制质量不高,后期设计屡次变更,造成施工材料和人力的巨大浪费,引发投资追加,工程造价随之提升。

其次,概算编制调整不及时是造成概算超过预算的重要原因,由于部分项目工程量较大,工期较长,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物价水平的不断攀升使得建筑材料等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价格有所提升,会造成工程造价的提升,而概算编制没有得到及时调整,且编制概算时漏项情况经常发生,最终导致概算超过预算现象的出现。

最后,建设单位的合同管理环节较为薄弱,部分政府投资项目工程合同条款不够严密,合同双方对不严密条款的理解有出入,在后期施工中会出现扯皮、互相推脱责任等现象,影响工程的顺利开展。同时,从建设工程合同监督体系来看,存在着财政监督缺位现象,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签订合同时,并不从工程造价控制角度考虑问题,对于财政拨款资金不加爱惜,使得合同条款有失公平,造成政府财政资金的损失。

2 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工程实施过程中造价控制策略探讨

2.1 做好政府投资项目评审工作,加强廉政制度建设

政府投资项目评审工作是加强对财政性建设资金管理、促进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发挥的关键,通过对政府财政投资性资金投资项目的工程概算、预算、结算和竣工财务结算进行分析论证、专项核查、跟踪问效管理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评估来保证财政资金规范、安全、有效运行,同时也是合理控制投资项目成本费用和节约建设资金的重要手段。对于不合理的项目在政府投资评审阶段就予以否定排除,可以减少财政资金的流失浪费,还可通过评审工作加强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追踪调查,避免挪用公款、私吞公款及贪污受贿等腐败现象,能够有效加强廉政制度建设,促进廉洁型政府建设。

2.2 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设计阶段造价控制

政府投资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是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确定和控制的龙头,对于项目整体造价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要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设计阶段造价控制,一方面可采取优选设计招标,优化设计方案的方式,通过设计招标和设计方案竞选来确定招标单位。要注重对招标方案的设计报价、实施的难易程度、技术特点以及全寿命周期费用等进行综合考虑,通过价值比选来确定最优方案;另一方面,可通过限额设计的方式来控制工程造价,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及投资估算来对设计进行初步控制,并在施工图设计中考虑到总概算,进而采取限额设计的形式要求各专业根据所分配的投资限额进行控制设计,不仅要保证在资金预算上控制在限定范围内,而且要使得设计的使用功能得到有效保障。同时,要严格控制施工图的不合理变更,一旦在施工途中进行设计技术和施工图的变更会极大的增加工程造价,且会导致工期延误等发生违约理赔现象。在实行限额设计过程中,可合理采用投资分解和工程量控制等方法,先把设计审定的工程量和投资限额分解到各专业,再将其分解到各单位工程和分部工程,从而达到逐层限额设计对投资限额的控制和管理,并有效实现对工程数量、设计标准和概预算指标等方面的控制。

2.3 加强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在工程施工阶段进行造价控制,首先要建立健全造价控制相关制度并加大执行力度:首先,应建立健全招投标管理制度,通过正规招投标途径选定施工单位,通过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等防止招投标阶段部分施工单位通过不正当渠道中标;其次,应建立健全招标投标的合同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中标价对结算价的约束作用,财政部门还应加强合同中工程造价条款的审核和监督管理,避免合同条款的缺陷;最后,应建立健全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管理制度。

2.4 正确控制竣工结算审核阶段工程造价

在工程竣工结算审核阶段,要对政府投资项目工程的完工情况、建设工期、工程质量等进行全面审核,并注重对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管理的规范性进行重点审核,还应对工程数量、套用定额、材料设备、费用等进行经济学审核,避免建设资金的不明流失。同时,应加强对工程竣工结算的审计,通过第三方审计来确保竣工结算工程造价准确合理,防止内部审计过程中因人为因素引发的工程造价不合理现象,有效的保证建设项目造价的可靠性和编制手段的合理性。

3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是提高降低工程成本、提高项目投资收益的有效途径,它不仅能够节约财政资金,使其得到有效利用,而且能够防止在工程项目过程中发生现象,从而打造廉洁政府,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到政府投资项目工程实施过程中造价控制问题,分析目前在工程造价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并找到问题出现的原因,采取各种措施对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造价进行严格控制。应把握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环节,通过做好政府投资项目评审工作,加强廉政制度建设;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设计阶段造价控制;加强施工阶段造价控制,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正确控制竣工结算审核阶段工程造价等措施,切实做好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造价控制工作,节约建设资金,实现财政资金的有效利用,最大程度地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从而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钟芳林.浅析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控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2] 谷长玉,王敏,马大鹏.试论政府投资工程造价失控的原因及其对策[J].建筑设计管理,2006(3).

[3] 何志萍.关于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造价控制中的问题及建议[J].水利建设与管理,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