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旅游区规划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风景旅游区规划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风景旅游区规划设计

风景旅游区规划设计范文1

【关键词】:景观设计;风景旅游区景观;地域性文化

地域文化与景观设计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对于景观设计而言,地域文化是设计创作的源泉,是其历史文化背景,对于地域文化而言,景观设计是表达地域文化的一种方式,是促进地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途径。当今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们对景观设计的要求也不再只停留在美化生活环境,还要求景观设计与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历史精神等融入场所当众。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世界,景观设计不仅要以美化人类生活环境为目的,还应注重融合科学技术、艺术、人文知识等。不同地区的景观环境反映出区域的审美情趣、道德水平、生活习俗和意识形态,因此在进行不同区域的景观环境设计时,应充分了解认识地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了解地域文化和场所之间长久以来发生的各种互动关系,才能通过景观设计弘扬地域文化。

在景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面对具有独特地域文化的场所时,应注意保持当地的风土人情、民俗传说以及民族特有风情等,以体现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在景观设计中保护尊重地域原始的自然地理风貌和文化生态,使景观设计展现淳朴的生态的一面,给观赏者带来独特的质朴的视觉效果和精神的传达。

随着社会的发展,全国各地风景旅游区的开发建设如火如荼,呈现一派繁荣景象。而这种大批量的投资建设由于急于看到成效,导致在旅游区景观建设时忽略了对区域文化的应用研究,导致旅游景观呈现出风格相同的设计。而综合分析当前我国旅游风景区景观的建设,追求景区的高质量是我们的首要任务。这要求景观设计师应在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时,应首先对场地的地域文化进行深入调研和综合分析,通过对调研结果的消化吸收,在设计时充分结合地域文化展开,从而使风景旅游区景观体现当地地理和文化精髓,弘扬地域文化。如在景观设计中,将地域的历史文化或民间艺术以现代科技发展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游客和观赏者产生思考,并进行独特的文化交流。当今社会,文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它逐渐在国际中凸显地位,成为各国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形象的竞争手段。旅游区景观设计结合地域文化展开,彰显地域文化,是提升一个地区形象的有效途径。可以使游客对地区产生文化交流与情感共鸣,从而增加游客的内心归属感。

在进行风景旅游区景观设计时,要想合理的体现地域文化,首先要表示出对场地地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的态度。其次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传统地域文化,而不是一味的照搬前人的思想,要思考将传统地域文化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和谐的融入。针对地域文化在风景旅游区景观中的具体表达途径,可归纳为四点:

第一,突出地域自然环境特征。要想在风景区景点设计中表达地域性,首先应明确设计区域自然环境的整体特征。以自然环境特征作为设计创作构思的起点,在地域自然环境的基础之上依照设计要求把握整体规划的大方向。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对地域自然环境所展现的独特性进行视觉效果上的提升。自然景观特征明显的要素,是地域性特征中极其重要的一方面,常常关系着旅游区景观整体形态和设计语言的灵感来源。

自然环境中各要素相互组合、协调和影响着,构成了自然肌理。这种特有的质朴的自然肌理是大自然的生态发展规律,是自然环境长久发展形成了产物。旅游区景观对地域自然环境进行视觉效果的提升时,应以遵循生态规律的原则进行规划。提炼出符合场地自然生态发展的景观要素,应用于整体规划中。最终形成地域自然景观

第二,营造文化内涵。优秀的风景旅游区景观应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文化内涵的来源则是通过景观规划时对地域文化的研究提取,最终运用景观途径营造的。传统的历史文化是一个区域的灵魂,在进行整体的景观规划设计时,可以通过借鉴传统,保留历史文脉和象征隐喻文化内涵的方式塑造景区的文化内涵。

第三,景^空间的组织构建。地域文化的表现可以通过特殊景观空间的组织构建形来表达。在构建组织景观空间时,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历史事件定义各个景点的起承转合,或规划场所为民间艺术活动提供特殊空间等。如传统民间社火属于地域民俗文化,而社火的顺利进行需要有一定的空间场所,那么通过合理的规划这些长多,让场所成为一个个景点,让民俗活动的举行更具景观性。不同的空间可以突出地域文化的不同特征,让地域文化在景观中有组织的建设。

第四,文化符号的提取应用。通过对地域文化惊醒景观元素的提取,将提取出的元素符号化,运用于景观的整体设计中。通过雕塑小品、景观铺装等细节的符号应用,营造整体传统地域文化的氛围。

风景旅游区规划设计范文2

一、园林专业教学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模式化倾向

大多数高职农林院校园林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生态学、园林植物、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从事风景区、城镇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施工、园林植物繁育栽培、养护及管理的高级技术人才”。

由于学生在校时间有限,学生培养都是一个模式,没有学生发展特长和爱好的空间,导致的结果是:在植物栽培与养护方面,没有园艺专业学生强;在规划设计方面,没有建筑和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强;在设计表达方面,没有美术和环境艺术专业的学生强;而从事工程施工与管理的学生,则实践能力差,适应工作的时间长。这种培养模式增加了企业对人才的再培养成本,加重了学生就业难度。

(二)实践教学相对较弱,毕业生适应社会能力差

大多农林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实贱教学环节由课程实验、教学实践、认知实习、毕业实习四大部分组成,但课程实践时间和认知实习时间较少,理论讲授较多。学生动手机会少,毕业后适应社会能力差。

(三)课程设置有一定的局限性,距现代园林发展要求较远

现代园林专业涉及的工作范围可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不同的层面所涉及的学科内容不同,对规划要求也不同。宏观层面的工作内容是土地环境生态与资源评估和规划,包括对规划地域自然、文化和社会系统的调查分析,涉及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各类动植物资源、风景旅游资源、社会人文历史等多方面学科。绿化——蓝化规划是现代园林学宏观环境建设的核心工作。中观层面的基本内容是场地规划,是对建筑、设施、地形、给水、排水、绿化等予以时空布局,并使之与周围交通、景观、环境等系统相互协调联系的过程。城市设计是中观园林的重要内容。中观层面的规划成果包括绘制各类地图、概念性规划、分项规划、报告文本以及其他用于政府各主管部门审批所需的文件资料,其规划设计的内容控制了最后所建成的工程项目的详细设计。微观层面的内容包括:街头小游园、街头绿地、花园、庭院、古典园林、园林小品等具体详细的内容。这一层面上的规划设计比较接近于传统园林的概念,偏重视觉形象的欣赏。农业院校园林专业课程设置一般局限于微观的植物研究和中、小型城市绿地的规划设计,与当前迅速扩大的专业领域存在一定的距离。

二、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园林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的实践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自2004年开始创办高职园林专业以来,在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偏重于园林植物的繁育、栽培养护,同时兼顾园林规划设计和园林工程的教学,主要培养风景区和各类城市绿地的设计、施工、管理、栽培养护、植物繁育等方面的人才。多年来,该专业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人才,这些人才活跃在省内外园林及相关领域,为园林专业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经过9年的发展,园林专业在师资队伍上已趋稳定,教学计划几经修改已趋于合理。但是在新形势下,以往的人才培养方案较为滞后于专业的发展,为此,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园林专业基于2009年学校教学改革项目《多元化、职业化背景下的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09-NZYGH-002,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教学改革。

(一)契合社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现代园林学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它所包含的理论、技术和艺术内容十分广泛。园林人才的从业范围囊括了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从城市绿地的规划、设计、施工、维护管理,到区域性的景观规划。因此,无论哪个学生要在短时间内将每个方面的知识学好学精,成为一个适应园林行业各部门需要的通才是不可能的。因此,园林专业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有所侧重,使学生在3年内既掌握园林专业必备的理论知识,又掌握某一方面的专门技能,从而适应社会对园林人才的需要。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园林专业针对往年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将专业培养目标划分为3个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向、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方向、园林植物方向。学生可以通过一年的在校学习,深刻理解园林专业内涵、当代园林专业的发展方向,从而在二年级的时候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专业方向。

园林规划设计方向:培养具有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公园设计、企事业单位附属绿地设计、园林效果图绘制、园林工程施工图绘制的高技能人才。毕业生主要面向园林规划设计事务所、园林绿化设计企业、园林工程公司及其他需求相关职业岗位的企事业单位从事园林规划方案设计、园林规划设计图绘制等工作。

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方向:培养具有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园林植物栽植养护、园林工程预算、园林工程现场监理等能力的高技能人才。毕业生主要面向园林工程施工单位从事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园林工程预算、园林工程监理、园林植物栽植养护等工作。

园林植物方向:培养具备生态学、植物学、园林植物培育与应用、绿地养护、园林苗圃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园林、城市建设、农业、林业部门和花卉企业从事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管理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构建“强基础、强实践、突出方向、提高综合能力”的人才培养体系

1、课程教学符合教育规律。改革后的园林专业课程设置从专业教育、园林构成要素认知开始,到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技术、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等复杂的专业技能的掌握,知识的传授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知,符合教育心理学的规律。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分成两个阶段:专业基础教育阶段和专业深化教育阶段,使学生在基础素质、科学思维方法、基本能力方面得到逐步提高。

2、园林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针对性。在开始学习专业课时,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将其分成三个不同的方向,为培养具有专业特长的学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3、完整的知识体系。新的培养模式为学生构架了一个园林专业所需的知识体系,为学生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在保证具有坚实而广泛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基础上,遵照学生意愿和社会对人才需求持续发展的规律要求,突出某一方向,从而提高了学生择业与自主创业的能力。

4、运用学院相关专业优势,依据知识群体组织课程模块,进行开放式教学。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科领域,重视学科交叉培养,突出学院特色,有效整合校内资源,在课程大纲设置中采取专业方向“模块化”(有些模块课程是由其他专业比如旅游管理、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开设)与拓展课程“巧于因借”的手法。

专业知识模块化。我们根据专业特点为园林专业学生提供了6个模块。

一是园林规划设计模块。课程包括景观评价、公共建筑设计、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园林表现技法、城市规划原理、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乡土景观、脆弱生态环境下的景观安全、风景区规划、生态旅游区规划。

二是园林工程模块。课程包括园林工程技术、园林建设管理与法规、园林工程概预算。

三是园林植物应用与管理模块。课程包括盆景与插花艺术、造园材料、草坪地被植物的应用、园林苗圃。

四是艺术设计模块。课程包括3大构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Photoshop平面设计、3Dmax与动画设计。

五是环境评价与规划模块。课程包括环境规划学、环境质量评价、水土保持、环境安全、资源与环境质量评估、恢复生态学等。

六是风景旅游区规划与管理模块。课程包括风景区文化历史、风景旅游区规划、风景旅游区管理、生态景观规划等。

其中,前3个模块由园林专业开设、艺术设计模块由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开设、环境评价与规划模块由资源环境专业开设、风景旅游区规划与管理模块由旅游规划管理专业开设。我们在园林专业课程大纲中完全按照其他专业开设的课程名称、开课时间等设置这些课程,让园林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共同上课,具有同样的专业效果,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的多元化。

(三)实践教学环节贯穿始终

园林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型专业,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能力、组织管理和独立工作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实践教学作为本学科的改革重点贯穿于三年的教学全过程。

1、教学实习和专业认知实习全面展开。依据地区优势,笔者所在学院园林专业学生的实习地点有开封的清明上河园、龙亭公园;洛阳的龙门石窟、国花园和白云山森林公园;焦作云台山森林公园;郑州郑东新区湿地公园、静泊山庄等。丰富的游历活动拓展了学生视野,有助于增强其对于自然、城市和人文的认知和感悟。

2、专业劳动和专业调查作为培养专业精神和认识社会的重要手段与教学同时进行。本专业与河南省园林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河南河美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河南中亨园林工程有限公司、鄢陵和潢川苗木繁殖基地等多家园林企业签订合同,通过专业劳动,组织学生进行定期的生产性劳动实践,在增强动手能力的同时,培养园林专业大学生必备的劳动技能和吃苦精神。

3、每年一次的园林专业设计竞赛加强了各年级和相关专业学生的沟通交流。连续几年的全国景观设计专业毕业作品展在河南农业职业学院举行,使学生了解全国园林专业学生的状况,向有实力的院校学生看齐。

4、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近年来,学院专业教师先后完成了南阳市新野县城的河道生态治理工程、中牟县公安局的景观设计等10多个项目,将学生带入实际的工程项目中,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经历了总体设计、详细设计、施工图设计全过程,将所学的知识牢牢地联系起来,使理论知识得以完善和运用。

风景旅游区规划设计范文3

关键词:旅游区;游线分类;游线组织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 A

1.旅游区游线分类

1.1空间格局

旅游区空间格局及组合特点直接影响到游览线路的数量、形态、走向和结构体系。

一个旅游区的景点、景区在空间分布与组合方面有四个层次。

第一层是旅游区,是风景区所在地的行政区域,具有统一的管理机构,范围明确,在突出景区游览功能的同时,具有城市建设的多项或全部功能,对旅游发展起到支撑和带动作用。

第二层为风景区,指具有一定规模、范围和条件的可供人们游览的并具有特色和集中性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地域组合空间,该类空间用地往往占旅游区大部分用地。根据景区等级,可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和省级风景名胜区。

第三层次是旅游服务中心,它是旅游活动的基地,其主要功能是提供旅游交通、食宿购物、旅游管理等业务,在旅游区内,旅游服务中心往往表现为城市、村镇或独立服务基地。是旅游辐射区、点旅游业务的组织者,同时又是重要的客源市场。

第四层次是景点,它是风景区内反映某一特点的景观地域、旅游景点。在旅游区内呈点状布局。

1.2游线分类

游线游也称览线,是为游人安排的游览欣赏风景的路线。游览线路与旅游线路关系密切,但又不完全相同,本文认为其存在以下异同点:第一,专业领域不同。游线属城乡规划范畴,而旅游线路属旅游发展范畴;第二,行为类别不同。游线的主要行为为游览欣赏,而旅游线路是包括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第三,空间形态不同。游线是以串联景区、景点或景点内部的交通组织路线,而旅游线路则是游览景区、景点的计划和安排;第四,目标和服务对象相同。二者均为游人服务,目的都是让游客得到美的享受。

从广义上来讲,游览线路和旅游线路二者是统一的,尤其是在旅游区内部,游览线路和旅游线路往往是一致的,为促进景区的全面发展,游线设置应充分结合旅游的发展需要。

与游线有国家明确的术语解释不同,旅游线路尚未有统一的定义和解释。对旅游线路的定义,虽然不同学者的看法稍有不同,但共同点却是显然的,均是包括旅游者、交通线、旅游点、旅游服务的综合系统,研究游线组织,这几个要素是必不可少的。本文认为,将旅游要素融入游线组织是促进景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结合旅游发展,将游线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指旅游区的区域游览线路。该类游览线路是依赖周边道路系统与景区(点)实行直接联系。

第二类指旅游区内的景区间游览线路。该类游线系统仅存在于一些大型的旅游区内。一般大型旅游区内往往存在多个独立景区(点),彼此空间距离较大,且和城镇、乡村混合布局。该类游览线路是不同景区(点)间的联系通道,但同时也是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道路,交通流量不大,也无过境交通通过。

第三为景区内的游览线路。实际为景区的游道设计,是风景区线路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如果不注意线路的科学组织与布局,就会造成旅游干线空间结构不完善而影响景区的健康发展。

第四类指旅游者自己设计的游览线路。如今,自助游、自驾车旅游已成为一种常态,旅游者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地设计游览线路,该类游览线路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不确定性,一般不需要做游线设置,但可以设定自助游览区域。

2.游线组织影响因素

游线组织影响因素众多,规划设计时必须通盘考虑风景区景观资源的特点、旅游区的空间格局、客源市场与客流特征等因素确定。

2.1旅游资源特点的影响

风景区内旅游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特征是影响旅游线路组织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直接决定游览线路的设计、布局及特色。不同层次的游览线路均需考虑旅游资源的特点,只不过关注的层面不同。

区域性游览线路注重景区的整体类别特色,从大范围内设置游览线路。该类游览线路的道路交通系统,往往和一般交通运输结合在一起,没有专用的游览路线,但从旅游目的地来讲,区域游览线路具有鲜明的特色。

景区间游览线路联系各个景区、景点及各类服务设施,旅游资源特色突出。景区间游览线路的设置需要充分考虑各旅游资源特征,形成景观丰富、服务完善、交通便捷的游览体系。

景区内的游览线路直接联系各个景点、景群。景点景群的资源特点决定了游线的空间布局和联系方式。

2.2景区空间几何形态的影响

风景区空间组合几何形态对游线组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景区间游览线路的数量及设置方向上,如果风景区空间几何形态呈块集状(长轴与短轴长度相差不大),一般在风景区内可以形成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一级游览线路,并且形成环路。如果风景区空间几何形态呈线状或带状(长轴与短轴相差几倍以上),在这样的旅游区一般只有一条一级游览线路,而且难以成闭环状,增加了规划和经营管理的难度。

景区内游览线路的设置也受景区空间形状的影响,为达到最大的游览观赏面积,景区内游览线路以顺应景区形状为宜。

2.3景区景点分布状况的影响

风景区内景区、景点的分布状况直接影响着游览线路的线形分布。游览线路的确定有赖于景点的空间分布,在景点密集的地区游线比较复杂、曲折,游线设置以观赏为主;而在景点较少的地区游线比较快捷,游线设置以提高游览效率为主。游线设置时考虑扬长避短,尽量面对景观较好的观赏面,同时回避景观较差、禁止游览或危险区域。

2.4景区内部地形特点的影响

景区内如果存在阻碍游人穿行的自然地形障碍,必然影响游览线路的走向,游览线路必须绕过这些自然障碍。同时,游线设置也必须避开泥石流、塌方等地质灾害地区,保证游客的人身安全。

2.5客源市场和意愿的影响

客源市场与客流特征是影响游览线路重要因素。风景区旅游服务目标是尽可能满足游客游览的需要,因此,游客的游览行为偏好及游览行为综合特征成为游览线路设计的重要依据。

2.5.1重点客源市场的影响

重点客源市场是游线组织的重要依据之一。风景区的旅游设施都要考虑客源市场的方位和客流方向。

2.5.2游客意愿的影响

各类游客具有不同的旅游偏好和行为特征,游线设置时首先需确定目标市场的游客构成,其旅游动机和关注点也各不相同,这在线路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这种因素的影响。游客意愿与景区主题相呼应,不同的主题景区吸引的游客不同,因此在游线组织时必须使不同的景区的游线尽量靠近相应的目标游客群。

3.游线组织的原则与方法

3.1游线组织的原则

(1)保护性原则

大型旅游区内往往同时设置有风景名胜区。在风景名胜区内,游线组织必须符合其分区保护的规定。风景名胜区按分区保护分为生态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史迹保护区、风景恢复区、风景游览区和发展控制区等。在生态保护区内,禁止游人进入,严禁机动交通及其设施进入。在自然景观保护区内,可以配置必要的步行游览和安全防护设施,宜控制游人进入,不得安排与其无关的人为设施,严禁机动交通及其设施进入。在史迹保护区内,可以安置必要的步行游览和安全防护设施,宜控制游人进入,不得安排旅宿床位,严禁增设与其无关的人为设施,严禁机动交通及其设施进入。在风景游览区内,可以进行适度的资源利用行为,适宜安排各种游览欣赏项目;应分级限制机动交通及旅游设施的配置。并分级限制居民活动进入

根据风景名胜区的分级保护范围,游线设置依据分级保护规定设置。一级保护区内可以安置必需的步行游赏道路和相关设施,严禁建设与风景无关的设施,不得安排旅宿床位,机动交通工具不得进入此区。二级保护区内可以安排少量旅宿设施,但必须限制与风景游赏无关的建设,应限制机动交通工具进入本区。在三级保护区内,应有序控制各项建设与设施,并应与风景环境相协调。

(2)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从整个旅游区层面来看,游线设置时尽量考虑不同景区的共建共享,提高利用率;从景区内部来看,游线设置应与充分考虑开发建设的成本,坚持经济可行的原则。在游线设计时可以通过多方案对比分析,并同时考虑建材、施工及配套设施的成本,为景区开发选择经济合理,现实可行的游览线路。

(3)方便性原则

风景区的游线设置应遵循方便性的原则,主要体现的有利于景区建设、景区管理、景区经营和景区配套几个方面。各旅游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找出适合自己的游线设置模式。

游线设置的方便性还体现在游客的方便使用上,游览线路一定要与游客交通流线有直接的联系,并实现人流的快速转换。

(4)特色性原则

游览线路的组织管理是一种导向性设计,因此必须努力反映该景区的目的主体,并尽力去突出和加强这一主体。如果是一般观光游览线路,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安排丰富多彩的游览项目,让游客尽可能多地参观领略有代表性的风景名胜和社会民俗风情。景区内的游览线路,应根据所确定的具体专题组织景点和活动内容,做到合理选择,处理好主辅关系,突出主体性质,形成主题鲜明的游览线路.

(5)层次性原则

旅游区游线设置按照“旅宜快,游宜慢”的原则,根据所处的位置和承担的作用实行多层次布置,并实行不同的建设标准。对于旅游区的区域游览线路以保障其交通功能为主,实现景区游人的快速疏散。景区间游览线路重点解决景区或服务区间的人流转换,同时兼顾观光式游览活动。景区内游览线路以局部自成体系,以游览观赏为主,可以采用车行、步行、栈道、索道等不同的组合形式。

分层次的游线布置系统,一方面是适应开发建设的需要,完善景区的功能结构,另一方面也是增加景区容量,提高游览面积,实现分组游览。从旅游开发的角度来看,游客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设置不同的游览线路,可以供不同层次的游客选择和灵活拼合,具有较强的主动感,激起旅游兴趣,有利于旅游活动的实现,更好地实现游览效果。

(6)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是指在旅游区游览活动中一切安全现象的总称。旅游安全是旅游业的生命线,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旅游安全事故不仅影响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而且可能带来巨额经济损失,直接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

3. 2游线组织的方法

3.2.1技术路线

通过对基础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并结合专家意见,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等级赋值法,将游览线路选线结果与现状地形地物进行对比分析,并依照游客问卷调查的结果,组织不同主题的游览线。

3.2.2主要内容

根据游线组织的原则并结合现实情况,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现状分析

深入了解现状,找到现状建设中的主要问题。通过现状调研和问卷调查,分析选择影响旅游区游线设置的不同因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根据实际状况,筛选出主要因子,为游线选择奠定基础。

(2)游线设计

具体过程为: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的权重;采用等级赋值法将各因子进行重分类并予以赋值;将栅格化的各因子图按权重进行叠加,获得游线设计选线得分累计;运用GIS空间分析中的最短路径分析技术,结合景点数据,得出游线方案。

风景旅游区规划设计范文4

关键词:海南;策划;规划;设计

Abstract: this paper LingShuiXian hainan FuLi bay project,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are discussed.

Keywords: hainan; Planning; Planning;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海南陵水县富力湾项目整体介绍

海南富力湾位于陵水县东部、牛岭南侧的滨海地带。东濒南海,南与三亚市毗邻,西与保亭县交界,北与万宁市、琼中县接。距三亚仅66公里,距陵水县城9公 里。海南富力湾规划用地面积2500亩,总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建筑密度8.7%,绿化率64.8%,延绵近4.2公里私属热带海岸、原生态的山峦风 貌、蕴含浓烈人文气息的田园与村庄。

项目位于陵水县香水湾旅游度假区B区南端,由海南富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进行开发,在总体 布局上分为北区、中区和南区三个部分。北区规划有游艇港湾俱乐部、渔人码头、万豪酒店、带泊位别墅和沙滩别墅。中区规划有独栋别墅、联排别墅、沙滩别墅、 精品酒店、中心商业街、沙滩娱乐区、酒店公寓、海景住宅、情景洋房和湖景别墅。南区规划有山体别墅和五星级酒店。

2 海南陵水县富力湾项目用地条件分析

本项目隶属三亚旅游发展圈,区域交通条件便利。距离三亚市凤凰国际机场约85公里,位于机场1小时服务范围内。环岛东线高速公路位于规划区西侧,通过香水湾互通式立交能迅速进入本区。规划区北邻分界洲岛旅游码头,南距新村镇码头约20公里,为本区的海上航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另外,在陵水县黎安港规划建设国际游艇港,与海南省东部海滨旅游航线衔接。

在海南省东部沿海旅游带中,以香水湾为中心100公里范围内,主要分布有博鳌、石梅湾、海棠湾(土福湾)、南湾猴岛、亚龙湾、三亚湾这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以滨海旅游为特色的旅游区,这些旅游区之间既存在着相互竞争的关系,又存在着资源互补、和谐共存的关系。

在《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确定的海南省旅游结构中,陵水县属于三亚旅游优先发展区和海南东部海滨旅游带这一黄金旅游线上的重要节点,在省规委通过的《陵水海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5--2020》中,香水湾与牛岭、分界洲岛统筹考虑,被确定为陵水海滨风景名胜区的五大景区之一,是陵水县的精品旅游产品,目前规划区的旅游专道已经贯通。

项目地理位置距离东线高速公路3公里,交通便捷,香水湾旅游区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地基主要道路已经基本建成。基地依山傍海,景色优美,建成后有望成为陵水海滨风景名胜区,乃至海南省东部旅游产业发展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3 项目产品定位策划

小区主要用地性质 以旅游用地为主,配合少量居住及商业用地,总建筑面积为40万平方米,容积率0.24。 理想的环境优势加上宽松的规划条件,参考三亚亚龙湾5号别墅、半山半岛、巴厘岛精品酒店等国内外一系列著名旅游房地产实例后,项目定位:建成为一个以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舒适宜人,品味高尚的热带海滨型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 小区设置少量商业、会所、两大一小三间五星级酒店、具备230个泊位的游艇码头的公建配套设施以满足居住者生活及休闲度假需要。在建筑造型设计上,采用东南亚现代风格,体现南中国海岛度假风情。

策划定位,将项目作为整个三亚乃至海南旅游系统的一部份,成为三亚乃至海南旅游资源的重要补充。同时突出游艇休闲旅游特色,丰富海南的旅游产品,提升海南的旅游品质。产品线应该发展高端的产权式及分时式休闲度假产品,并与集中式酒店相结合。环境配套上,结合高绿化率的“热带雨林”风情开发其它相关的滨海休闲体育活动。

4 项目规划及单体设计特色

从规划上,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突出特色。根据项目的目标定位,充分 利用本区自身的旅游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市场优势,建立完善的接待系统和旅游服务保障系统,能满足游客多种需求的热带滨海旅游环境。

坚持生态环境优先、可持续发展原则。建设应以生态环境优先的原则,尊重现有良好的自然景观环境,建立完整的人工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景观环境,以保证旅游区可持续发展。

强调开发建设的整体性,同时注重分步实施的可操作性。开发建设要注重整体性,确保整体环境景观的塑造。同时,应保持规划设计的可操作性,以满足不断发展变化的旅游市场的需求。

交通规划上,规划区位于香水湾旅游度假区南部,距离高速公路香水湾立交3.5公里,从高速公路到陵水县城约有9公里的路程;规划区北侧边缘有一条县级公路经过,它北通香水湾中心区,南可至陵水县城,根据陵水海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它作为联系陵水滨海风景区的一条旅游交通干线。香水湾与高速公路之间联系道路、县级公路已经过改造、整治,道路线型、路面质量都很好,达到二级公路标准,规划区与外界的联系比较方便。规划区主路已经在修建之中,基本上完全按照原香水湾B区控规设计和修建,道路主骨架已经形成。本次道路交通规划主要任务是结合本区功能定位、用地与建筑布局完善支路系统和步行道路系统。竖向规划上,充分尊重原有地形,东低西高,从东面山体向东面海平面逐渐降低,划分成不同高差的台地对现有地形进行整合利用,同时创造更优质的景观资源。

风景旅游区规划设计范文5

关键词:生态旅游;规划设计;建筑设计; 景观要素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志码:B

根据中文摘要修改英文摘要

The Exploration of the Ecotourism Attraction Planning :

A Case Study On The Design Scheme Of High Level-Star Tourist Hotel of Hani Terrace In Yuanyang

GUO Rui1, ZHOU Zhongwei 2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Yunnan Kunming, 650106,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ecotourism is constantly improving, and how to explores th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development mode of ecotourism has beca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Taking the example of the Hani terraced tourist attraction in Yuanyang Yunnan,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es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tourist resources, this paper make an analysis for the comprehensive planning for the tourist attraction, and do the research for the Yunhai Terrace Hotel-a new high level-star Tourist hotel project that within the comprehensive planning of Hani terraced tourist attraction in Yuanyang, and puts forward the specific research scheme design as well as the related tourism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Keywords: Ecological tourism; Planning and design; Architectural design; landscape element design;

1概况

1.1地理位置

元阳哈尼梯田景区酒店建设项目所在地为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哈尼梯田景区内。云海梯田高星级休闲度假酒店位于多依树梯田度假旅游区,以多依树梯田为中心,面积为16.12平方公里,该区域有9000多亩的梯田风光。酒店规划占地面积约200亩,建筑平面与场地紧密结合,“层层跌落、浑然天成”顺应山势。

1.2交通条件

元阳县目前正在进行高等级公路有元阳——绿春、元阳——红河、元阳——河口(属于二级公路改建)。元阳哈尼梯田景区环线(老虎嘴——多依树)道路已开工建设。

1.3气候

元阳县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年均降雨量1403毫米,年均日照1770.2小时,年平均气温16.4℃,全年相对湿度85%,典型差异较大、类型多样的立体气候。

2 SWOT分析

2.1 优势(strengths)

(1)元阳哈尼梯田旅游资源在世界梯田中具有独特性、完整性和唯一性;

(2)稻作文化具有300年的悠久历史,节日、庆典丰富多彩,哈尼民族风情独特;

(3)拥有森林—水资源—梯田—村寨等一套完整的生态系统;

(4)景观完整性高,具有良好的休闲度假可开发性资源;

2.2 劣势(weaknesses)

(1)缺乏有序的规章管理制度,村民私搭乱建、森林砍伐现象严重,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十分脆弱;

(2)由于社会转型,劳动力外出务工,梯田放荒现象严重,社区村寨风貌破坏严重;

(3)元绿公路改造尚未完成,旅游专线尚未开通;

(4)旅游区与多个保护区重叠,旅游发展受限,季节性明显,产品结构单一,旅游供需不平衡;

(5)旅游专业人才匮乏。

2.3 机会(opportunities)

(1)云南旅游二次创业的战略导向有利于推动元阳梯田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2)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园内公路改线,元河公路、泛亚铁路东线的建设,使景区配套设施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为景区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红河州哈尼梯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有助于提升景区的知名度;

(4)世博旅游集团与元阳县政府的合作,具有专业的旅游资源运营机制、管理经验;

2.4 威胁(threats)

(1)外来文化的侵扰导致哈尼建筑、民族文化风俗受到严重冲击。哈尼村寨、民俗逐步同化,消失;

(2)世界旅游发展态势变化迅速,旅游区旅游产品更新面临挑战;短期内实现旅游的快速增长面临内外压力;国内梯田旅游同质竞争较大;

(3)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对梯田旅游发展、景区项目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4)打造5A级旅游区的目标与旅游区的发展发展现状还有一定的距离;

综上所述,根据SWOT分析,元阳哈尼梯田旅游区资源优势明显,机遇与挑战并存,优势大于劣势,机会大于威胁。相对而言,旅游区的服务设施不配套、交通条件滞后和缺乏顺畅的利益机制,是本旅游区的弱项和主要问题点。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通过系统的规划、设计,辅以较好的业态组合、非常规的促销手段,来提高旅游区效益,打造精品目标。

3酒店建筑设计理念

3.1 规划设计原则

在规划设计思路上,提倡零距离接触哈尼族生活与生产环境,体验农耕稻作文化的多元化魅力,力求构建成为 “田园化、乡土化”的服务理念、打造“人性化”环境、“生态化”的元阳哈尼梯田景区的酒店服务模式。具体原则如下:

(1)突出特色原则:以“高起点、多功能、环保型、民族化”,“丰富稻作文化特色”,“荟萃哈尼民族地方文化的精华”,“演绎与发展新时期、新阶段的梯田文化和民族精神”为指导原则。

(2)整体协调原则:规划设计自然化、文脉化、生态化、人性化、可持续性。

(3)建设规范原则

(4)环境保护原则

(5)标志性原则

3.2设计定位

(1)主题定位

在打造元阳哈尼文化为主体特色的前提下, 以梯田风貌、村寨观光为主线,重点突出高档次、高品质的设计。

(2)市场定位

云海梯田高端休闲度假酒店针对社会精英群体、中上阶层的城市游客、设计师、摄影师、艺术家、探险者等客源。在娱乐、休闲、观光、商业等方面创造经济效益。

(3)风格定位

以“赏”为主线,结合哈尼建筑风格特色,融入现代元素,体现观赏、休闲、和吃、娱、住、行等于一体的高端度假酒店。

3.3总体布局

建筑与建筑之间采用山地聚落式的“品”字形建筑布局,局部采用乡野石砌道路连接。建筑入口处设置回形车道,主要观景面有外廊。酒店部分建筑之间拟采用风雨廊进行连接,建筑周边拟为石垒、矮墙形式围合酒店外部空间。

拟建两层退台式主体建筑,采用哈尼蘑菇房结合现代设计理念,突出哈尼文化特色;主体建筑景观墙面为块状和带状界面,选用淡黄色的主体色调;建筑主要观景面有外廊;建筑门窗主要以明朗式防紫外线玻璃为主,局部有一定哈尼民族图案;其他住宿建筑均以独栋式的哈尼村寨山地聚落形式。建筑底层架空,屋顶花园,横向长窗的现代主义手法 。

3.4建筑附属设施

哈尼文化广场、梯田叠水、民族图腾园、哈尼风情餐厅、露天SPA、梯田乡野游泳池、后勤服务用房。

3.5酒店观景建筑

(1)千米长廊

千米长廊用于观赏云海梯田景观胜景,采取亭廊相互结合的营造手法,每亭之间距离在百米内,亭内设有休息座椅,刻有当地名人诗词,书法、篆刻、民间故事等,以便游客休息之余欣赏,且可借助名人效应,推广元阳梯田的品牌效应(见图1)。

千米长廊根据梯田的地形曲脉关系可建成横向带状、竖向带状和横竖结合状等。其中横向带状形的千米长廊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①游人步行方便,易于引领和管理,施工方便造价低,安全性好;

②从观赏的角度看,视域范围广,角度变化大,易于观赏不同类型的的梯田景色;可以直接与公路相连接,可设置单向游览路线避免走回头路;

③考虑不同年龄的人群,可选折步行,也可选折走一小部分长廊后返回公路, 乘坐观光车或大巴到自己下榻的宾馆或到下一站景区,并在交通上带来经济利益。

图1千米长廊

(2)长街宴场地

意在对民族风情的一种体验,以吸引顾客。每逢佳节到来之际,各家各户提供自家特色的酒菜摆设于长廊内,以庆祝节日之乐。游客当然可以参与节日庆事。

(3)民俗文化村

文化村是旅游景点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①建议农户居住建筑为哈尼族当地民居形式;

②农户为旅游接待户,日常着民族服饰;

③特别节日举行民俗表演活动,比如长街宴。

4酒店景观要素设计

4.1水体设计

(1)水体设计方案遵循当地现有的水源,充分保护与利用现有的沟渠系统,同时利用雨水回收系统蓄积水资源,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可在酒店建设静态水池,动态跌水,活动的小水渠,将涓涓溪流纳入酒店的一部分,产生人们对自然的丝丝情怀。

(2)水体设计应该充分尊重哈尼民居的习俗,在建筑界边,村口设置水体景观。还应该与酒店废水回收系统(中水系统)打造外露式景观渠道,并利用周边临水植物营造生态的水系统。

(3)水体规划上设计应该结合一些小品景观,提升景观价值,同时可以设置一些水池,渠穿越建筑的部分内部空间,达到内外环境的和谐统一。

4.2光环境设计

(1)建筑外观照明设计酒店的光色彩使用暖调色系,黄色光源;外观照明布置形式采用分台、分层设计手法,由下至上渐暗式投射。

(2)建筑外道路灯具照明设计

道路附近灯具照明采用独柱单灯式、太阳能、节能、双功能灯为主。其中,街灯的高度在3.2--3.5米之间;LED转角标识提示灯,高度控制在 1—1.2米,布置于道路的十字路口的交汇处,便于住店旅客识别方向;庭园灯主要采用低亮度、节能型、冷质光源,布置于酒店庭园内,起辅助照明设计作用;园区主体景观带,光环境设计,采用植物照明灯具,对园内植物进行一对一的照明方式,灯具安装于单棵植物下方,自下朝上投射,色彩冷暖均有,丰富建筑外观的光环境层次。

4.3景观小品设计

艺术小品设计应是整体酒店文化的一个提升,其主要包括小品、雕塑、浮雕、壁画等。艺术小品应体现哈尼风俗与周边自然环境相互协调。注意视觉的通俗化、符号感,如哈尼图腾中的白鹇鸟、牛、鱼等图案形式。注意叙事性、美学性的相互融合,选用当地石材或陶土,竹木等材料制作。

4.4观景台的设计

(1)酒店园内的观景台,以营造大量室内平台,创造更多的餐饮、休闲区域空间。

(2)酒店附近设计观景平台是为方便游客在户外欣赏梯田景观。观景平台设计主要以筑台式、悬空式、架空式为主要建筑形式。其平面形式为弧形带状,与梯田景观协调呼应(见图2)。

图2观景台概念设计

4.5标识系统设计

标识应该指示明确,色彩与图形均简洁易懂,园区危险地段应该设置相应的警示牌,在名贵树种上应该对树木的习性和学名进行科普的标注。

4.6地面铺装设计

地面铺装应该结合酒店铺设具有乡土味的形式,同时要考虑结合道路排水统一处理。铺装设计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1)木栈道;(2)休憩步道;(3)素土夯实地面;(4)素土与草坪相结合的铺装形式;(5)鹅卵石、散石铺砌的康体步道形式。

4.7游路配套植物设计

景区海拔高处适宜栽种松、柏、杉树等;中间观光位置适宜栽种黄色或者红色落叶乡土乔木;沟谷地带由于距村庄较近,适宜栽种异类植物、果树、松柏、杉树等。

酒店前方景观的植物配置主要以自然式为主,适宜低矮热带花草植物及藤类植物,有利于游人开阔观光视野、有利于建筑主立面的通达性、有利于酒店与景观之间的分区明确;

酒店侧面主要以自然式为主,适宜栽种竹类、热带及棕榈树等植物,有利于丰富景区的视觉效应;

酒店后侧植物配置主要以规整式为主,适宜栽种乔木、松杉等常青树木,可以起到屏障作用、隔音作用等。

4.8公共设施设计

公共设施应该结合景观与道路设计的相关规范设置,包括围栏、休息凳椅,应该结合当地材料设计,满足人性化设计的需求,注重其坚固耐用,同时规划生态环保型的垃圾桶。

4.9道路交通规划

(1)规划目标:保证风景区内游览方便、对外交通的通畅便捷,最大限度的满足风景区规划主题和景观观赏视角;

(2)规划原则:区域内道路建设要尽可能少占用林地、梯田,对林地、梯田加以严格有效地控制;道路布局要充分利用已有的道路条件,全面联络各景区,尽可能的形成复合环形或网状道路系统,尽量避免游客走回头路。

(3)内部交通:主车道建设;次车道建设;游步道;索道。

5问题和建议

5.1存在问题

(1)元阳哈尼梯田文化、民族风俗世界闻名,但开发力度不够。

(2)项目所在地现有消费能力较弱,需要大量宣传活动、促销、非常规策划,吸引潜在客户前来置业投资;

(3)景区现有旅游资源配套设施匮乏。应以招标方式求得标志性、高品位、高水准的相关设计项目,吸引世界各国高端游客。

5.2建议

(1)项目建设的社会效益明显,意义重大。建议政府有关部门本着“政府主导、公司运作、社区群众参与”的原则,给予适当的政策优惠,以确保项目顺利、快速、高质量完工运营,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用;成立项目筹备协调领导组,积极协助办理项目的土地、水电、规划、建设、环保、交通、工商、税收等相关手续;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采取特事特办,使本项目尽快显现生机和活力。

(2)将“云海梯田高端休闲度假酒店” 建设成为集旅游观光、康体休闲、梯田文化展示于一体的高端休闲度假酒店。举行哈尼族梯田文化展示中心;成立国际梯田摄影论坛等。

参考文献:

[1] 朱建宁.展现地域自然景观特征的风景园林文化[J].中国园林.2011,(11).

[2] 张莉.历史文化名镇静升的总体旅游规划设计[J].公共管理.2009,(7).

[3] .一个结合地域的设计——九寨沟国际大酒店[J].建筑学报.2006,(6).

[4] 徐永林.红河哈尼族梯田的经济学透视[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5).

[5] 周武忠.旅游景区规划研究[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风景旅游区规划设计范文6

山东地下大峡谷位于沂水县城西南8公里处姚店子镇九顶莲花山山底下,是融休闲、游憩、娱乐、度假、溶洞漂流、洞内观景为一体的旅游区。现已探明洞穴长度6100米,为江北第一长洞,最高处达30米,整个洞穴是由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巨大喀斯特裂隙发育而成。洞内流水潺潺,钟乳石奇形怪状,石笋、石瀑布、石竹、石花、月奶石等千姿百态。峡谷内共分17景段,有一河、五关、六瀑、九宫、九泉、十二峡等160余处景点,尤其是地下暗河四季长流,可以在洞内进行漂流,在我国北方罕见,被誉为“中国地下河漂流第一洞”。

2、沂水天上王城风景区

天上王城景区位于沂水县城西北40公里处,地处沂蒙山腹地的沂水、沂源、蒙阴三县交汇点。主体景区纪王崮处在周围60多座山崮的环抱之中,被誉为沂蒙七十二崮之首。纪王崮海拔577.2米,面积为4平方公里,呈南北走向,长达数公里,四周峭壁高达二、三十米,地貌奇特,山势陡峭,雄伟挺拔,十分险要,是历代兵家相争之地,也是七十二崮中居住人数最多的山崮。据清道光七年《沂水县志?舆地》记载:“纪王崮相传纪子大去其国居此,故名。”公元前690年,位于今寿光市的诸候国纪国遭齐国攻伐,纪王-逃离到这座高高的山崮上,建起了第二座都城纪王城,也就是我们将要游览的天上王城风景区。天上王城景区,古城遗址遍布崮顶,古文化遗迹为数众多;生态植被发育良好,崮上崮下树木繁茂;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3、九间棚旅游区

平邑九间棚旅游区是国家3A级旅游区,位于驰名全国的平邑县天宝梨乡,这里5万亩果园连成一片,春华秋实,四季宜人。每年阳春三月,梨花盛开,漫山遍野,铺雪堆玉,间以桃红、柳绿、松青,把天宝山区妆扮得更加绚丽多彩。置身其间,如在画中,被中外游人誉为“中国最大的天然花园”。主要景点有:“沂蒙明珠”九间棚村,北海银行鲁南印钞厂旧址朝阳洞,时期的天宝山战斗遗址,龙顶山天池等人文景观。还有千年藤萝树、挂心橛、双乳峰、母子山、张郎背姜婆山峰等自然景观。

4、沂蒙山龟蒙景区

蒙山,古称东蒙、东山,雄峙于山东省平邑县境内,总面积1257平方公里,东西连绵49公里,为国家森林公园,世界著名养生长寿旅游圣地。蒙山群峰嵯峨,重峦叠翠,森林茂密,风光秀丽,以雄伟壮丽名著华夏,素有“九州之巨镇,巍然敦大观”之称。主峰龟蒙顶海拔1156米,秀出云表,耸翠天际,因其状如神龟伏卧云端而得名,为山东第二高峰,与泰山遥遥相望,被誉为“岱宗之亚”。沂蒙山旅游区龟蒙景区现为国家AAAA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世界著名养生长寿圣地,享有山东十大最美的地方、全国青年文明号等诸多荣誉。蒙山景区今年先后入选“中国避暑名山榜”、入围“中国最美地质公园”第九名、荣获“国家森林公园30强”、山东旅游风云榜网络搜索前六名”等荣誉。主峰龟蒙顶(因状如巨龟而名)海拔1,156米;森林茂密,植被覆盖率平均达90%以上,属超洁净地区,被誉为“天然氧仓”;蒙山水系发达,周边有大中小型水库150多座,山泉分布极广,泉水甘冽,被称为“美容元素”的偏硅酸等多种微量元素含量丰富。

5、苍马山旅游度假区

苍马山旅游度假区位于临沭县城北3公里处,国家AAA级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森林公园。“苍山迭翠”自古被誉为“琅琊八景”之首,景区内不仅植被茂盛、树木繁多,而且名人遗迹众多,逸闻趣事动人,史载有始皇登临台、玉虚宫、玉虚仙境、红云寺、窦王庙、鬼谷驻迹、抗金寨等人文历史古迹。旅游区主要有鸟语林、欢乐国两个主题乐园和慧济寺宗教区、青檀谷景区、山花烂漫观赏区三个游览体验区及云溪休闲度假酒店,是鲁南苏北商务会议、休闲娱乐、旅游度假的首选。云溪谷主题公园:云雾缭绕,山水奇观,充分利用自然山水资源创造的风景园林——云溪谷,园区内设计风格独特的映翠湖位于层峦迭翠的苍山脚下,在阳光的照射下,苍翠欲滴,怪石嶙峋,倒映湖中,故名映翠湖。映翠湖内投放的几万条观赏金鱼,楚楚动人,为映翠湖增添了无限生机。从竹台上看映翠湖就像一个聚宝盆,湖光山色,山因水而灵秀,水因山而妩媚。

6、临沂科技馆

临沂市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是临沂市委、市政府确立的临沂市科技文化设施建设标志性工程之一。科技馆以“自然、科技、社会”为主题,以“体验科学、启迪创新、服务沂蒙、促进和谐”为理念。设有常设展厅、儿童科学乐园、4D影院、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和临展厅、学术报告厅等6大功能区。馆内共有各类展品展项110余件,涵盖自然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领域。以故事线、知识链等方式构建展区和展品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临沂市科技馆特展厅共举办“南极专题展”、“人与健康展”、“心理与健康”、“走近科学—古今动物总动员科普展览”、“童话科学”等25个展览;先后举办“万名沂蒙学子科普之旅”、“第二届中国临沂航模邀请赛”、“阳光校园—科技馆大讲堂”、“科学讲坛”等600余次次科技实践活动。

7、临沂动植物园

临沂动植物园位于临沂城东北1.5公里,位于沂河、柳清河交汇处,三面环水,总面积两千余亩,规模宏大、气势雄伟。该园与临沂城隔河相望,西经桥坊村与沂蒙路相接,北与三二七国道沂河北大桥相连,交通便利。全国分为动物园景观区、奇石林景观区、植物园景观区、经济林园景观区、现代娱乐景观区五大园区。动物园内引进饲养动物近百个物种,一千多头。

8、兰陵国家农业公园

兰陵国家农业公园共分为十个功能区:农耕文化、科技成果展示区、现代农业示范区、花卉苗木展示区、现代种苗培育推广区、农耕采摘体验区、水产养殖示范区、微滴灌溉示范区、民风民俗体验区、休闲养生度假区、商贸服务区等十个功能区。现已完成了农展馆、农展广场、游客中心、现代农业展示区、有机蔬菜推广和采摘体验区等项目建设,知青文化园、郁金香博览园、兰花苑等项目正有序推进,景区旅游元素正逐步丰富完善。该项目投资建设运营主体是山东新天地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9、冠山风景区

冠山风景区,为国家AAA级景区,位于苍马山省级风景名胜区内。她东邻大海,与连云港花果山相望,西枕沭水碧流,为苍马山群峰之一,主峰海拔288.2米。西邻马山,北依演武山,两峰对峙,呈马鞍状。因主峰北侧有一巨石形成的奇峰,海拔299.5米,若凤凰之冠而得名。

10、临沂龙园休闲度假农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