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院建筑设计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院建筑设计规划范文1
关键词:规划布局;功能合理;消防布置;节能设计
引 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现代社会对于公共建筑的要求也不断地增加,而作为与人们最为切身的公共配套设施――“医院”更作为现代城市的主要公共服务对象。而作为医院建筑设计更是作为重中之重,因为如此重要的公共建筑的设计考虑到许多人们日后的日常使用,所以,医院建筑设计的考虑需要十分周详与细致,既要考虑现在的使用要求,也要考虑日后扩建或加建的技术需要。本文以海南省临高县南宝镇南宝医院的规划及建筑设计为例,对医院建筑设计与规划进行一些探讨与研究。
1 场地及建筑概况
临高县南宝卫生院位于海南省临高县南宝镇,在原来的卫生院内,场地东边是南兴路,南边是卫生路。场地地处南宝镇中心地段,交通便利发达,公共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良好。
临高县南宝卫生院场地方整平坦,地面标高90.03~91.45m(85高程),相对高差1.42m,场地地貌单元属山前堆积平原。地块地势平坦,设计结合地形的特性,尽量减少土方量。
南宝镇位于临高县西南部,距县城30km,毗邻儋州市,与西联、西流、新盈、加来四个国营农场接壤,是边远偏僻的革命老区镇。全镇有3065户人家,总人口13019人。拟建的临高县南宝卫生院项目包括1幢3层门诊主楼、1幢1层发热、肠道门诊楼、1幢3层宿舍、1幢2层宿舍、1幢1层电房和1个污物处理点。
临高县南宝卫生院总用地面积为28755.83m2,总建筑面积为5011.88m2。门诊主楼建筑面积3252.72m2,发热、肠道门诊楼建筑面积164.85m2,宿舍建筑面积1381.91m2,电房建筑面积162.40m2,污物处理建筑面积50m2。
医院建筑耐久年限为50年以上,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结构设防烈度为七度,结构形式为框架混凝土结。
2 建筑所在地区的气象、地理条件、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
2.1 气象条件
南宝镇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年均气温23.4℃,极端最高气温39.6℃,最低气温2.2℃。年均降雨量1733mm,最多年份2274.2mm,最少年份822.2mm,受海洋季风影响,降雨量多而集中,气候湿热。
2.2 用地现状
临高县南宝卫生院位于海南省临高县南宝镇,场地方整平坦,地面标高90.03~91.45m(85高程),相对高差1.42m。场地地貌单元属山前堆积平原。
2.3 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
地基稳定性良好,场地未见影响场地稳定性的活动断裂、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作用。
3 设计指导思想
建筑规划充分利用场地原有的地形特色及景观条件,创造相得益彰的生态环境,规划布局运用了城市设计的手法,创造优质的人文景观。
由于医院建筑为公共性建筑,对于地区的设施配套相当重要,所以本着对社会,对业主,对用户负责的态度,在设计时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严格按照民用建筑的抗风、抗震、消防、交通、环保、安全等有关规范、规定进行设计。
4 总平面布置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医疗设施包括医院建筑的设计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确划分被服务者(患者),服务者(医务人员)的空间,创建幽雅,宁静,富有人情味的医疗环境,这是病人的需要,也是建筑师的职责。
4.1 规划布局
4.1.1 确定总体规划中医院区出入口
(1)门急诊出入口:位于南兴路中,前广场及停车场的设计方便交通出入,疏散及人流交汇。
(2)宿舍出入口:有相对安静的室外环境,并且单独出入口设置,与医院院区相对独立分开设置。
(3)后勤货物出入口及污物出入口:布置适当的集散场地,同时做到隐蔽、易清洁,与医院主入口相隔较远,不影响日常人流交通。
4.1.2 院内交通环境是就诊环境的保障
(1)机动车流:设计合理地考虑了外部车流,内部车流与货流之间的交通流线,做到车流线之间互不干扰而又有效运输。
(2)人流:建筑单体考虑各种人流性质:①医护、后勤人员;②病人(急诊、急救、门诊、住院、传染病);③陪同人员;以满足人流之间有导,有序的集散。
(3)货流:医院总体考虑、清洁品及污物的运输,做到隐蔽而方便,易清洁。
4.1.3 功能分区划分直接影响医院合理运行。
(1)医疗功能分区:诊断、护理、检验、放射、治疗、理疗、取药等用房。
(2)交通空间功能分区:门厅、走廊、楼梯间等。
(3)候诊空间功能分区::候诊厅、候诊廊等。
(4)等候空间功能分区:休息厅、小卖部、餐饮部、交费厅、共享空间等。
(5)卫生空间功能分区:公共卫生间、医护人员专用卫生间、浴室、清洁间等。
(6)辅助空间功能分区:各种设备机房、电器用房、管道井等。
4.2 医院与周边城市规划环境的关系
本医院建筑规划设计遵守城市规划中的条件,并且满足城市规划中的日照间距及卫生间距(视觉和防护)。同时,医院建设也考虑了为城市公共交通留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并充分重视与其紧密联系。
4.3 绿地系统规划
本项目中的绿地系统有医院公共绿地和庭院绿地,公共绿地是医院前广场、公共停车场,和门诊主楼后的庭院绿地成为该区的一大主轴,充分体现了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融为一体的设计概念。绿地采用了铺植自然草地、种植灌木乔木,保留原有的绿化等全自然的景观手法,在不失其自然风貌的前提下,保证建筑可亲近自然,体现环境自然化的构思。
(1)门诊楼直接通向疏散走道并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大于35m;直接通向疏散走道并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大于20m;房间内任一点到该房间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距离不大于20m,满足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发热/肠道门诊楼房间内任一点到该房间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距离不大于20m,通向疏散走道的疏散门到直接通向室外的疏散门的距离不大于20m,满足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电房和水泵房房间内任一点到直接通向室外的疏散门的距离不大于22m,满足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1#,2#宿舍房间内任一点到该房间直接通向疏散楼梯的疏散门的距离不大于22m,满足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
(2)门诊楼设有两座封闭楼梯,楼梯可以直接对外采光通风,其窗扇可开启面积三层加起来大于2.0m2。楼梯开向走道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楼梯梯段净宽不小于1.65m,疏散楼梯的平台深度,不小于2m,梯级高度不大于0.16m,宽度不小于0.28m。首层疏散外门净宽不小于1.4m。疏散楼梯间的门净宽不小于1.4m,开向疏散走道的房间门宽度不小于0.9m。各疏散楼梯间可直通室外进行疏散。走道和楼梯均设明显的防火疏散标志。
(3)1#宿舍属于通廊式非住宅类居住建筑,每层最大建筑面积不超过500m2,第二层使用人数不超过100人,设有一座开敞式楼梯满足防火疏散要求。楼梯梯段净宽不小于1.2m,梯级高度不大于0.165m,宽度不小于0.27m。疏散楼梯间直通室外进行疏散。宿舍开向疏散楼梯的疏散门宽度不小于0.9m。
(4)2#宿舍设有二座开敞式楼梯满足防火疏散要求。楼梯梯段净宽不小于1.2m,梯级高度不大于0.165m,宽度不小于0.27m。疏散楼梯间直通室外进行疏散。宿舍开向疏散楼梯的疏散门宽度不小于0.9m。
(5)电房和水泵房直通室外疏散门宽度不小于0.9m;发热/肠道门诊楼开向疏散走道的房间门宽度不小于0.9m,直通室外疏散门宽度不小于0.9m。
(6)建筑所有管道井在设备管线装完后均于各楼层标高采用于楼板厚度相同的混凝土将各种孔洞封。
医院建筑设计规划范文2
关键词:中国现代医院以人为本 功能分区 流线组织
项目概况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和人民医疗保健水平的日益提高,旧有的医疗建筑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面临着改建、扩建,甚至新建。沈阳的七人民医院(简称“七院”) 是一所集医教于一体的市属综合医院。“七院”处于人口密集的沈阳市区内,多年来在辽沈百姓中已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其医疗地位是首屈一指的。异地建设采用置换的方式建立新院风险太大,虽然在资金运作和医疗条件的改善方面会有利的,但有可能失去很多患者,所在原地扩建是决策层的首选。
医院原有建筑总体布局杂乱无章,许多房屋弃之可惜,留之又阻碍了发展,缺乏一个远期逐步发展切实可行的总体规划。
整体改、扩建规划中的问题
目前,在“七院”整体改、扩建总体规划中,仍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如:
与城市规划要求之间的矛盾,七院由发展之初到现在建设面积增加好几倍,扩建之前已经面临医院用地紧张,建筑密度太大的矛盾,医院建设标准与规划容积率与绿化率的矛盾,另外,随着沈阳市城市建设的发展,东纬路道路的拓宽,院内沿街建筑已经跨在道路红线内,若对这部分建筑进行改造,将进一步减少用地。
医院的能源、污水、废弃物、尸体、废气、危险气体排放等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布置凌乱,在使用方面还有一定的问题,医院的改、扩建工作将给这些用房带来防护间距、建筑退让、划分流线、排放高度等重新调整问题。另外还存在医院建筑物自身之间日照问题以及对周围建筑的日照遮挡,院内噪声控制等问题。
在医院改、扩建施工阶段,由于用地紧张,施工、材料堆放等占地,需要拆除或暂停,迁移部分功能用房,但医院的这部分的部分功能又不能中断,避免造成部分患者的流失。施工期间的扬尘、噪声、车流、人流混杂,都会对医院的正常工作产生干扰。
在医院的改、扩建中,除要新扩建部分之外,还要对可利用的老建筑进行部分改造工作,以延续它们使用功能,老的建筑存在着层高不足,柱网布置不合理,结构及消防疏散不能满足现行规范要求需要对老建筑加以必要的改建。
以上列举了一些目前改、扩建阶段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最终目的,而改、扩建的科学设计理念与周密的工作方法程序是保证扩建的成功与否的关键。
总体规划原则
应体现医疗建筑的功能要求:医院建筑作为一种专业技术极强、功能复杂的建筑类型,其总体规划应充分体现功能要求,实现合理分区而又联系方便,现代医疗诊断、治疗服务要求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方便病人、提倡高效,因此要求有严格的时间顺序,紧凑的诊断治疗程序,要求在医院的规划布局中减少相关功能科室之间的距离,缩短院区的工程管线,从而降低能耗,节约能源。
注重环境空间的创造,亲切自然,现代医院设计强调“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医疗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医学手段,与病人对医疗环境的情感反应有直接的关系,这其中引入自然的环境空间对医院是极其重要的。在总体规划中就应力求为病人创造舒适的治疗康复环境和医护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可持续发展性:一方面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先进性,满足医院在一定时期内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应保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随着医疗科学的进步,医院建设势必存在更深的变化,因此,在总体规划中必须为以后的发展留有充足的空间。
整体改造
整体改造分为三步走,第一步:将原门诊楼东西两侧的锅炉房等辅助用房和门诊楼的儿科诊室部分拆除。保证医院的正常营业。第二步:在拆除地段建设新的门诊楼。第三步:将原门诊楼拆除,在北侧急诊入口留出急诊停车位置,以解决门诊停车问题,将门诊急救中心布置在东侧,同时由于基地用地相当紧张改扩建设计应结合原有综合楼一起考虑。改建后的门诊楼增加一些室内活动场地,充分利用屋顶空间,解决“七院”活动场地少的问题。
下面着重介绍一下整体改造中第一阶段中的重点工程“门诊楼”的设计指导思想。
建筑设计基本思想
尊重环境,文脉相承,精心组织建筑形体使其和谐地融入到城市环境中去。满足医院内部医疗技术功能的合理操作及管理。从心理学角度为病人、医护人员提供一个舒适、温馨、优美的就医、诊疗环境。塑造具有医院建筑内涵与特色鲜明的建筑形象。满足医院建筑持续变化、持续发展、不断更新的需求,在空间上,技术上提供灵活性。将“医疗街”“医疗广场"、“空中花园”等新的空间类型,引入医院设计中来,以满足人们日益增强的精神和物质要求。
满足“七院”总体规划的要求
在着手建设七院单体设计之初,着重对七院的现状进行研究,提出了七院的远期发展的规划。使医疗区各部分之间关系起了合理化(门诊、急诊、医技、住院部四者关系);技术供应服务区与医疗区的联系更为方便。
总体规划的目的是理顺医院内部关系,强调单体设计必须与总体规划设计结合起来,真正建设一个满足医院内部医疗技术功能需要,为病人、医护人员,从心理学角度提供一个舒适、温馨、优美的就医、诊疗环境。
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同时,也求得回报率高而快的经济效益。
设计构思——可变性与可持续发展
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医院需要不断地更新扩建,,由于建筑整体要进行重建,造成大量的重复投资。因此建筑可变性与可持续性,是医院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交通、垂直管线与使用面积分开布置不仅提供完整开间空间,同时也利于灵活使用和改造。
内部空间组织
在设计中,引入了“城市设计”概念,将医疗服务项目沿“医疗街”和“医疗广场”布置,“医疗街’’紧邻四层高南向采光观景厅,采光观景厅采用点式玻璃幕墙,简洁通透的幕墙,象征了设计的简洁与精致,在寒冬季节,阳光通过幕墙尽情洒向建筑内,提供了充足的日照,夏日里人们透过幕墙,观赏到街头的绿色葱丛。
结论
医院的改扩建要遵循整体规划的原则,解决现有的问题,并考虑的医院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建筑规划的角度对医院的建设现状,发展趋势分析,分析医院改扩建中经常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采取解决办法。
作者简介
医院建筑设计规划范文3
根据2015年中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65周岁及以上人口13755万人,占总人口的 10.1%。预计202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5亿人。老龄化社会成为当今全球的人口发展趋势。
中国养老示范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中民养老规划院副院长苏志钢在2016北京国际设计周的“绿色健康与智慧生活”主题论坛上表示:“在推进老龄化建筑设施中,中国民政部截至目前已完成了100个城市的无障碍设计建设,预计至2020年将覆盖中国42个城市的850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服务站。”
面对老年人对于养老院等机构功能性和辅的要求更为多样的现状,适老设计则应从老年人生活、康复需求入手设计。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副会长王喜太表示,老年人的生理和患病特点,决定了其对医疗卫生服务有较高的需求。中国是慢性病大国,而老年人更是慢性病的主力军,目前中国糖尿病患者有1.14亿人,心血管病患者2.9亿人。
王喜太说:“因为老年人的康复疗养住院时间比较长,至少以三个月为一个康复疗程,因此,设计师在老年医疗机构的设计原则上,应侧重慢性疾病治疗和长期护理,为老年人打造舒适便捷的养老环境。”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刘玉龙分析,由于老年人的视觉弱化和触觉老化,因此在养老建筑中空间应尽量保持宽阔和明亮,通道中的入口标识和指示牌也应有相应的统一规划和醒目标注。在各个区域的规划和配置中,考虑到患病老年人的疾病特征,应将其分为治疗区域和生活休息区域等,还需要有特定的隔离区域,以此作为应对突况的空间。
记者了解到,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的北京老年医院在其规划设计时,设计师希望更能贴近住宅风格,打破传统医院给人冷冰冰的感觉,从细节上给居住在这里的老人家的感觉。在老年建筑设计总体原则上,总楼层设置为三层及三层以下为宜,应按老年人年龄阶段的体能心态特征进行设计。
建筑细节更能体会到人性化思维,打造宽松是公共活动空间,尽量减少老年人心理孤独感。刘玉龙说:“老年人餐厅的桌椅位置不能改变,循环散步道不能有断头路,花池不能太高,否则坐轮椅的老年人触摸不到植物等,这些都是设计团队需要考虑到的细节。”
医院建筑设计规划范文4
关键词 物流系统、抗震技术
5月12日。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发生8级强烈地震,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位于震区及周边的物流仓储系统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自动仓库这一国内近些年迅猛发展的新兴物流系统如何抗震、耐震、免震,成为此次地震后业内讨论的热点话题。大福公司作为物流装备行业技术领先的物流系统集成商,在物流系统抗震及免震方面掌握先进的技术,并拥有成功的应用案例,重庆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和平物流中心便是其中之一。该项目在此次地震中成功经受了考验,同时也在抗震救灾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重药和平物流中心概况
和平物流中心上桥自动仓库是重庆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现代物流项目的主体工程,由改造原医药仓库7890平方米连接新建仓库19040平方米组成,总建筑面积26930平方米,于2007年4月21日投入试运行。上桥自动仓库包括立体库堆垛机系统、环形无人自动搬运车系统、入出库输送机系统、滑块式自动分拣系统和手持数据采集终端(RF)等,并通过WMS、群组控制器控制整体系统运作。该系统规划设计、系统集成和关键设备由日本株式会社大福提供。
上桥自动仓库设计年出库量不低于40亿元人民币,平均存量13万箱,在库SKU数不低于15500个,日均处理订单2000个、15000订单行,可以适应医院纯销、批发分销、终端配送、零售连锁等业态订单的混合作业,是辐射云、贵、川、渝的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医药物流中心。
重药项目抗震设计考虑
和平物流中心目前肩负着给灾区提供医疗器材及药品的重任。尽管大福公司在地震当天就确认了重药自动仓库运转情况良好,没有受到地震的影响,但是为了能更好地协助抗震救灾活动,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大福公司在地震当天就派出技术人员赶往重庆与物流中心员工并肩作战、协助救灾。面对此次突如其来的重大灾难,和平物流中心充分体现了物流现代化技术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在此次地震中,重药配送中心能够成功经受考验,与大福公司在设计规划过程中关于抗震因素的考虑密不可分,从建筑设计到货架设计再到物流设备,都考虑了抗震的要求。
建筑抗震考虑
根据重庆当地的地震烈度设防要求,在计算自动仓库系统对建筑地基作用力中,充分考虑地震短期应力和系统长期作用力下的地面受力情况,利用大福公司专业的计算软件分析在地震烈度设防要求下地面最大的承载要求,并将该承载要求提供给建筑设计方作为地基设计的参考。
此外,自动仓库的建筑立柱采用由3根立柱组合而成的空间结构支撑方式(如图5所示)。这种立柱结构比普通的单立柱支撑结构强度和稳定性都有较大的提高。同时,在中国实施的自动库项目遵照国家抗震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的要求进行设计。
日货架抗震考虑
对货架采用有限元工具软件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应力分析报告选择货架规格进行货架的详细设计,确保了货架受力的结构合理、性能稳定。尤其是此次规划中采用水平横梁式货架,其稳定性比牛腿式货架结构要高,同时还在货架背部采用背部拉杆的形式进行加固进一步提高了货架整体的稳定性和货架的抗震强度。
重药立体库项目货架与地面的连接也采用了特殊的方式。立体库项目中采用膨胀镙栓或化学镙栓进行连接固定的方式比较常见,但在该项目中根据立体库系统的长期静载和地震短期应力的综合考虑,采用二次浇灌的方法进行货架与地面的连接固定,货架直接与埋在地下的钢筋结构相连接,使得货架与地基部分成为一体,同样有效地提高了货架整体的抗震性。
设备抗震考虑
堆垛机是立体库的核心设备。大福公司的堆垛机在不断进行技术革新的情况下,一直保持着全球销量第一的地位。本项目中的堆垛机能够自动进行位置学习,并在运行中自动校正位置以保证存取精度。当地震发生后,堆垛机会在外力的作用下沿轨道方向发生移动。同时货架和货物也会发生形变或偏移(部分短期应力的形变能够恢复)。由于堆垛机能够自行校正自己的位置,在运行中若发现货架位置异常时会主动报警。以上功能保证了系统在地震后能够快速恢复并投入使用。
在重药项目的规划中,各个楼层的托盘输送机都与自动库相连接,它们直接安装在楼板上,但与自动库相连接处的巷道输送机是安装在钢平台上的。钢平台一端直接与货架立柱相连接进行固定和支撑,另一端则直接搭在建筑横梁上,只受到建筑梁的支撑作用,并没有固定相连。该做法的最大优点在于降低了地震作用力在建筑楼板和货架部分之间进行传导,同时也减少了对钢平台以及平台上设备的破坏。
而同样位于震中附近的成都伊利有限责任公司冷饮事业部的由大福公司承建的国内第一座进口自动化立体冷库,位于成都邛崃市,距成都65公里,距离震中汶川县175公里,在发生地震时仍处正常运转中,整个系统也没受到任何影响。
抗震技术应用前景
日本是地震多发国,自动仓库的抗震功能备受关注。大福公司很早就开始致力于物流设备抗震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在抗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众多成功的业绩。例如,日本水产株式会社东京综合物流中心立体自动仓库就采用了其特有隔震构造技术,货架和建筑物地板间设置隔震地板(钢结构),通过免震装置使地板和建筑物地板绝缘;通过滚动和滑动支撑,极大地降低了地震对地板上货架以及所保管货品的作用力,提高了系统抗震性。此外,日本第一制药(EverIth制药)医药配送中心也采用了免震装置。
医院建筑设计规划范文5
【关键词】建筑;方案;设计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1、建筑方案的概念性设计
建筑方案的概念性设计, 大体上可以归纳成如下3点:
1.1功能分析及其方法
功能分析, 就是根据设计任务书, 整理出各个建筑空间之间的关系, 成为功能关系系统图。每一种建筑类型, 都有它们特有的功能关系系统图。建筑的类型主要是以功能分类的, 如医院、学校、体育馆、商场、银行、教堂及各种工业建筑等, 大体来说, 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形态特征。如果我们把一个医院的建筑形象设计成工厂式, 那就是不成功的作品。一般来说, 建筑设计的参考资料中都有各种建筑类型的功能关系系统图, 但问题在于如何把这种逻辑关系( 概念) 化入心中, 并转化为建筑式的形象,这个过程是需要反复多次才能有比较满意的建筑形象。当然如果关系不太复杂和基地条件较好( 地形较方正, 其他条件也不甚苛刻) , 那么就可用不断走向形象的方法做建筑方案。具体做法如下:功能关系系统图由非面积关系转化为面积关系;功能关系系统图由非位置关系转化为位置关系;套上结构可行性、合理性, 主要是布置可能的门和通道的设置, 都要在草图上相应地反映出来;调整基本功能( 如采光、通风、楼梯、走道、室内外关系等)及空间的秩序;在平面关系基本完成的基础上, 把建筑“立起来”。这时,一要设计剖面, 二要设计屋顶, 然后再考虑立面;最后是综合性的调整, 包括功能、技术及造型问题的调整。
1.2 地形分析的方法
地形分析的方法就是根据地形来布置, 这种方法的步骤是:第一步, 首先熟读地形( 包括地形、形状、大小、朝向、交通及周围环境条件等) , 渐渐形成粗略的“轮廓” , 其次做的就是把设计的建筑底层面积按比例大小画到基地上去( 任何形状均可) , 因为这个目的不是造型的, 而是先看一看, 基地上还有多少空余之地, 以便下一步设计时心中有数。第二步, 按一定的功能关系( 只要大的关系就够了) , 粗略地划出它的形态( 此时已是建筑形态了) , 但其面积比例要比较接近, 否则就没有作用了。由此得出一个最初的草图。第三步, 根据这个意向性的草图, 进一步细化( 如每一部分建筑的长度和宽度, 过渡的连接部分有多宽、多长、连接部位在何处等等) 。这种方法比较简便易学, 也很实用。如果遇到复杂的功能、复杂的地形, 就要反复多次的调试, 最终还是能够比较顺利地完成方案设计。
1.3单元设计法
单元设计法有两个要点: 一要建筑功能本身具有单元性; 二是“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连接”两方面分开来进行设计。
单元设计法可分两类:第一类, 最为典型的就是住宅, 因为它是多单元重复的, 所以一个单元考虑好后, 就可以在基地上排列, 任何基地均可安排。第二类, 是建筑中的某个部分在建筑中不断重复, 如高层建筑中的标准层, 只要设计好一个标准层, 则不管该建筑物有多少层, 都一样的布置。
二、总平面设计
主要是确定出入口、交通组织、图底关系及竖向设计等。通过分析人从哪里来以确定主、次出人口的定位范围。分析人、车、建筑物三者的关系,确定图的位置,图的形状,主要人流从哪一个方向、哪一个部位进入用地,这是做任何一项建筑设计首先要分析的内容,是一个事关建筑布局成败的第一关键问题。总图出入口的设置除了做到图面布局的美观和满足城市规划退让距离的要求,还应满足消防规范对出入口数量、位置及大小方面的要求。出入口应尽可能设置于项目内部与外部环境能紧密连结的位置,并尽可能做到人车分流、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开设置,这样,既能满足功能需要,又可以做到安全原则,满足建筑设计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要求;在用地规模较大的项目中,可以考虑设置独立的垃圾出口,减少垃圾运输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营造一个优美、洁净的环境空间。基地内的道路应通过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相连接;道路设置应满足人车通行的要求,并尽可能避免回环曲折,缩小交通流线长度,这样,在建筑密度不变的情况下,减少的道路占地面积可以用于种植绿化,以提高项目环境品质。
图底关系分析:首先,把设计建筑的所有房间看成是一个设计要素,把室外人流集散活动区域和停车区域作为另外两个设计要素,这样,我们面对三个设计要素来考虑设计问题,就把矛盾简化多了,也抓住了这一设计阶段的主要设计矛盾。但是,这种图底关系的分析一定要在建筑具体的用地范围内进行,并根据外部环境条件和前述已确定的两个出入口大致方位的前提条件进行有目的、有目标的分析。通过分析进一步确定“底”上“图”的位置、形状。
三、建筑方案的生成和同步思维的运用
设计阶段之间并不是互相独立的, 阶段与阶段之间存在着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的关系。同步思维的运用能够有效地引导设计师进行方案设计:
1、同步思维在环境设计和单体设计中的应用
环境设计是建筑设计过程中的首要环节, 其自身与单体设计又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在环境设计的分析考虑过程中,在考虑到外部条件对环境设计造成影响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外部条件与单体设计的关系。环境设计在执行过程中, 单体设计的要求和标准也需要加以注重。只有将这种同步思维应用到环境设计和单体设计的过程中, 才能让环境设计有着更为科学的设计规划,促使单体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而在单体设计的工作过程中, 同样需要结合环境设计的结果进行考虑。这是因为这些环境设计的结果是单体设计的外部条件, 同时也是对形成单体设计的个性体现的来源。因此,同步思维应该在首要环节开始之时就要认真运用。
2、同步思维在各层平面设计中应用
同步思考的思维模式在建筑物的各层平面设计工作中同样有所运用, 这是因为一些设计元素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是需要同时考虑到几个层面的,例如垂直交通体系的定位。卫生间系统的配置等, 层面间的设计需要同步进行。各层平面的设计还需要从空间效果的角度出发进行思维。例如一些公共空间的大厅的上下空间需要实现流通, 那么在设计一个层面时就需要对其他的层面形式和面积情况等设计问题进行分析, 只有在同步思维的引导中, 才能将设计目标更好地实现。在上下层面的房间面积的配置过程中, 也需要上下层同时进行规划和调整。只有让各个层面不断进行地协调设计, 才能将建筑目标更好地实现。
3、同步思维在建筑设计和结构选型中的应用
建筑方案在设计过程,有时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平面的组合设计在建筑物各个房间的面积的基础上进行, 这样往往使得建筑物的各个房间的开间大小不一致, 建筑结构系统没有规律, 整体表现较为散乱。由此可见,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对结构概念加大意识和重视。在平面设计的大致功能和布局设计已经决定时,要对其建立一个合适科学的结构格网系统。结构选型和建筑设计需要注重同步思维的运用, 其主要原因是可以为建筑方案构建一个科学的结构支撑体系, 再从结构的逻辑性整理平面的关系角度上对房间的面积大小进行协调布置, 让建筑平面与结构体系达成统一。结构整理工作不需要在结构选型的基础上对平面布局重新设计, 而是将各个房间的平面形态融人到结构体系中,对其进行协调整理。
四、结论
我们要通过系统分析,总结建筑方案设计的思维方法和设计程序,以期设计出好而实际的建筑方案,设计出经济、适用又不失美观的建筑
【参考文献】
医院建筑设计规划范文6
关键词 : 医院改扩建总体布局分期建设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插图1
1引言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镇人口的不断扩大,推动了医疗设施的建设。改扩建的医院大多位于市区,用地面积有限,在实施过程中,如何保证医院在正常运作不受干扰的前提下逐步完善,最终形成合理的规划布局,是医院改扩建首要解决的问题。现以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改扩建设计实践为例,对医院的改扩建设计作初步探讨。
2 工程概况
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是通州区集医疗、医学教学及医学科研中心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医院占地面积42.04亩,原有建筑面积36132平方米,现开放床位400张,年平均门诊量21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1.4万人次。为满足社会和医院的发展需要,准备扩建门急诊医技楼和住院楼,并对总体进行规划,拟按三级甲等医院规模考虑,改造完成后将开放1000张床位,设计日门急诊量2000人次。
3 现存问题
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建于20世纪50年代,医院建设缺乏总体规划的统一指导思想,各功能关系之间流线分散,联系薄弱;医疗面积远远达不到目前实际的需求量;且建设时没有远近期的整体用地规划而造成较为被动的局面,以致医院未能形成逐步完善的现代化医院建筑群体形象。
通过对医院总体情况的分析,现总结出在改扩建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3.1 用地受限
城市大型医院的改扩建往往具有功能复杂,规模庞大的特点。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床位规模达到1000床以上,总建筑面积超95000平方米,且门急诊楼、医技楼、病房全部改扩建。而医院又位于市区,用地狭小成为医院改扩建进程中的难题,给总体规划带来了更多的限制与困难。
3.2 保证日常医疗活动
在原址上改扩建医院的同时,还需面临的困难就是建设与日常医疗活动之间的矛盾。改扩建不能影响日常医疗服务,必须做到建设期间不停诊,不停床。
3.3 增加各功能面积
现门急诊楼人满为患,病房楼床位数少,就医环境恶劣,且医技用房面积严重不足,已经制约了医院的发展。
3.4 有效停车绿地面积少
院区汽车停车位也严重不足。院区原有建筑占地面积大,因交通流线的不合理使得绿地的有效利用率大大降低。
4 设计原则
通过对上述现状问题的分析,设计中以新建和改扩建相结合,综合统筹考虑,确立以下总体规划设计原则:
4.1 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
大型医院现状复杂,制约因素较多,其改扩建工程,势必是一项繁复的综合系统性工程。使之具备可持续性及可实施性,不影响医院正常医疗服务工作的展开,且实现医院的长远发展。
在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的设计中,可持续性发展体现如下:
1) 尽可能将首次建设的各项成果,尤其是环境成果全部延续保留下来。根据实际现状,确定保留现有住院病房大楼、后勤供应楼。
2) 增加医技用房面积。医疗技术是现代科技综合应用的代表。因此医院建筑具有医疗技术和建筑技术的双重技术特征。
3) 最大化的利用场地。根据医院自身的发展和特有的规律,将医院建设规模与用地矛盾一次性解决,形成有效的发展图式。用尽可能少的环境资源换取最大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4.2 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的观念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和社会发展的人文基础,而作为重要社会服务的医疗建筑,更应体现这一原则。
4.3 分期建设的原则
医院改扩建工程不应仅考虑单体或局部工程的设置,而应在合理的总体布局前提下进行,在保证医院正常运作下分期逐步完善,以适应发展要求。因此医院将实施分期建设,保留现有住院病房大楼、后勤供应楼,一期新建门急诊大楼,二期扩建住院病房大楼。
4.4 合理总体布局的原则
作为一种专业技术性极强且功能复杂的建筑类型,医院建筑的总体布局应充分体现各功能的特定需求,实现合理分区而又联系方便。
医院整体布局上通过规划中的南北向主通道,将门诊、医技、原有病房大楼、新建病房楼等各部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使各功能部分之间联系紧密又不互相影响。门急诊楼分别设置于主入口广场的北侧,避免人流交叉干扰,并方便就医者就诊。医技设于门急诊楼内,与门急诊楼、住院楼、急诊部形成便捷良好的关系。后勤综合楼布置在基地西侧,与住院大楼、门急诊医技楼形成品字形的空间布局,做到合理人流物流,洁污分区,减少与控制交叉感染。
插图2
5 操作步骤
依据规划保留原14层病房大楼,提供床位数400张。一期新建5层门急诊医技楼,建筑面积36000平方米,提供床位120张;二期扩建病房楼,建筑面积39540平方米,高22层,提供床位650张。总体规划中,采用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的方式,经两个阶段的分期建设,逐步形成拥有合理布局、完善功能的现代化医疗建筑,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5.1 一期建设
一期工程主要解决门急诊楼、停车面积少所引起的看病难问题。在原有门急诊楼北侧新建一栋五层门急诊医技楼,底层布置门诊大厅,挂号收费和中西药房。二~四层为各科诊室,每个楼层设四个分诊区,在中部通过共享空间休息区相连通。五层为医院办公用房。儿科入口和传染科入口均单独设置在北面,避免交叉感染。
急诊用房位于底层东侧,出入口醒目,方便危急病人的救治。急诊人流和急救车可以方便的由东面急诊入口进入急诊大厅,与主入口人流车流互不干扰。急诊大厅宽敞,有通道直达抢救室、手术室及各诊室。急诊药房和门诊药房共享,避免重复设置。
医技用房位于底层和二层的西侧,底层为影像中心,集中设置X光、CT、MRI机房。二层为物理诊断中心,集中设置超声波、心电图及内窥镜检查,极大的方便了门诊病人。肿瘤专科楼单独设置于门诊医技楼的西侧,直线加速器室位于地下一层。
病房楼与门急诊医技楼之间为医院主入口广场,保证病房楼与门急诊楼始终保持一定的间距。病房楼南面与周边建筑在保证一定的视线间距基础上,留出了部分施工场地。
5.2 二期建设
二期工程主要解决病房数量不够引起的住院难问题、停车难问题及全院景观问题。拆除原门急诊楼和医技楼,紧贴原病房楼新建二十一层病房楼,使新老病房楼无缝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可共用电梯厅。
底层布置出入院部,二层为全院手术区,新旧手术部形成一个整体,最大化的共享资源。三层为技术层,四~十五层为住院病房。每个楼层设置新老两个病区,每个病区设40张床位,两个病区可分可合,在中部通过绿化休息区相连通。各病区内部以复廊为主。朝南布置病房,医护用房布置在北侧,病房以双人病房和三人病房为主,少量布置单人间。
考虑未来的发展需求,在新征用的粮食局地块上,新建妇女儿童中心。自成一区,独立设置出入口,避免两次交叉感染的可能。此区域紧贴全院中心绿化带,可根据儿童的心理需求做出更多的活动空间。
新建主入口广场,减少地面停车改善医院地面环境,形成景观走廊。
插图3
6 结语
医院建筑的改扩建设计是一项内容广泛的系统性工程,目前国内大型医院在改扩建过程中往往遇到不少难题,首先要根据医院的发展思路,确立完善的总体规划,才能使各阶段的改扩建始终保持医院医疗服务功能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再次采用分期实施,并预留出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最终体现整体医疗群体建筑的形象。医院的改扩建是非常繁复的工程,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总结经验并日趋完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