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工作的岗位价值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商务工作的岗位价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商务工作的岗位价值

商务工作的岗位价值范文1

今年随着国际金隔市场系统风险的不断加大,全球经济开始走向衰退,对我国进出口业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作为行业经营风险也随之加大。回顾今年商务的工作发展轨迹,正可以用公司价值链中的公司形象特征来形容:

首先是责任,强调在责权明晰的基础上,提高员工的工作责任心。

从今年4月份起针对市场变化,公司领导在原有财商一体化的基础上,及时在商务工作的组织结构、人员分工、工作流程上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将华东的财商从总部集权管理中剥离出来,成立了商务部,由区域直接管理,强调的是适当放权,让权责更为清晰。同时部门内部重新修订了岗位职责和分工流程,重心以保证公司资金安全,控制坏账风险为主。在部门内部倡导增强工作责任心意识,确保问题的及早发现和尽快解决。

其次是合作,在加强部门内部合作协同的基础上,加强与各层面的沟通协调。

商务工作为业务与财务的衔接环节,其合作沟能力尤为重要。横向来说,与业务、财务部门之间对结算流程、催收过程、更正过程的控制,就需要所以相关部门的紧密配合,才能确保工作的顺畅高效。纵向来说,与网点、片区领导、总部财务之间的联系,通过日报、周报、月报、会议、邮件等多方位的沟通,完成了各项工作的上传下达,提高了信息的及时性与准确性。

最后是专业,公司的专业性体现在各个服务环节。商务工作的专业性正是要结合公司业务的发展方向,对流程的适时调整,制度的不断完善。

今年针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公司服务信用一体化的深入推进。商务部门在工作流程上和岗位分工上也在进行不断的调整,并根据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对现有的流程进行完善,与业务、财务人员共同修正现有的各项工作流程,完善公司信息系统开发,规范各项工作制度和要求。

 

二、今年具体工作总结

1、 分工及流程的不断完善的具体措施:

商务与业务人员组成应收账款催收小组,加强业务与商务直接的紧密沟通,共同负责形成了信息的高效快速的反馈机制,明显提升了公司的应收账款回收质量。

对公司使用的范本合同及时修订,并下发到本部、网点要求在签约时尽快使用公司的范本合同对加快合同的审核过程、保障公司的合法利益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对应收环节中的扣放货流程制定工作要求、及相关单证,增强了公司对应收账款的控制能力。

对车队等应付对象的结算要求重新进行规范,尤其是对扣款说明要求有对方的书面确认,月结付款前要求对方出具结算确认书等措施的出台,能有效规避公司今后可能遇到的商务风险。

 

2、 加强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信息沟通:

加强公司内部本部与网点、网点与网点之间的沟通。近期发生的上海盾豪的案例便是极好的例证。今年10月1日***国际货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委托片区出运一票业务,应收运费为:RMB***。该司经营产生危机,10月11日周六凌晨将公司所有物件包括我司开具的上述运费发票全部撤空。我司催收人员休假期间得到消息后立即联系该司相关业务员,获悉该司老板是在隐瞒公司所有员工的情况下进行的,该司业务员答应此票运费直接让其直接客户付款到我司。从该案例不难看出,保持良好的应收账款敏感性、催收责任心、在坏账风险出现时及时报告、及时采取措施和各单位间的有效配合,有利于最大限度地降低坏账风险,并牢牢把握收款的主动性。

在公司目前已在业务范围可能存在部分重叠的片区本部、网点公司之间建立了风险客户动态提示表。通过建立欠款客户、付款记录不良的客户的档案并及时共享,联动控制收款风险。

加强集团内部与兄弟公司之间的沟通。如在依靠单点催收有困难的情况下,要发挥内部的网络优势,通过与公司***内部有应付万州费用的其他单位及时沟通,在*****、*****的协同合作及时回收了账款。

通过对网点财商负责人日报的制度化,使日报在主题、格式、内容等方面得到了规范,促使网点财商负责人积极、主动地思考每天所做的事和准备做哪些事,同时建立了一个本部与网点有效沟通的平台,便于本部领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 保险的归口集中管理:

原先本部及网点的业务投保没有明确要求,今年商务部成立后,对业务投保工作进行了统一归口管理。实现了网上统一开保,本部统一结算,出险后的统一跟踪协调,有效提升了保险服务的质量。同时,保险的集中管理有助于华东区域的集中开保业务与保险公司的谈判能力,便于公司拿到更为优惠的结算费率,从而将保险业务作为公司的潜在利润增长点。

 

4、 建立客户信用评级体系

客户信用评级体系是建立在应收账款事前、事中、事后管理具体措施基础上的综合评价系统,是一个多项指标的结合体,同时为具体工作起到指导和补充作用。

客户信用评级体系以客户付费及时性、月营业毛利、月运费发生额、出货连续性等作为基础指标,分别设置40%、30%、20%和10%的权数,每个月对客户进行综合加权评分,形成6类外部客户(VIP类、A类、B类、C类、D类、付款买单)、2类内部客户的分类标准等五个级别的客户。

从今年7月评级系统建立和使用以来,发现通过对评分的环比和同比分析,能够清晰、动态地体现客户结构变化和客户风险变化。目前该评级系统已在SUNNY系统中建立录入模块,为客户评级工作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提供了有利保证。同时对D类客户的及时评价,建议转为付款买单的要求,对控制公司应收账款的催收风险有很大帮助。

 

5、  加强公司法务工作管理力度:

加强与集团外聘律师之间的沟通。在催收应收账款的过程中,要及时加强法务的介入力度,一旦发现客户有延时付款情况,在业务商务共同催收有困难的情况下,应及时与集团外聘律师及公司法务联系,通过催收通知、律师函、法律诉讼等形式加大催收力度。

在合同签订工作中引入个人担保,今年受到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使许多货代公司现金流断裂风险加大,违约风险同步提高。公司根据当前经济形式,公司正逐步引入其法定代表人以个人名义提供担保的防控措施。如:*****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该公司截止9月底应收账款达**万元,由于其欠款金额达到注册资本比重较大,我司要求其法定代表人以个人名义提供担保,即对已经发生的应收账款和将来发生的应收账款提供个人担保,其法定代表人也同意提供个人担保。由于公司保函是一种公司行为,主要体现为费用的确认支付,而通过其法定代表人以个人名义担保,存在个人财产风险,当事人的违约成本会无限加大,有利于应收账款的催收。

定期公司案例总结和分析,要求法务人员每月做一份公司案例总结和分析,从案件事实、如何防范、经验总结、往来财务状况、客户信用评级等角度进行剖析,为业务和相关人员工作起到借鉴的意义。

 

三、今年工作思路与计划

1、就目前在做的

将商务风险防范工作由“事中”、“事后”,逐渐向“事前”转移。商务风险的防范应贯穿与整个业务、商务、财务的各个环节,在每个环节都应突出“事先控制”的重要性。

在业务合同洽谈中,要重点加强对客户资信情况的审核。这就需要业务人员在与客户的洽谈中,重点了解客户的信用状况,所处行业的盈利及偿债能力,商务要跟进参与合同的起草修改过程。

在业务操作过程中,要重点加强对客户提出的业务更正、业务需求变动情况,及时反馈与相关应收应付费用的确认工作,重点要突出工作责任心与风险控制的敏感性。

在应收运费的催收中,要重点加强在与客户对账、催收过程中,对客户付款能力的掌控力,在与客户的联系过程中,综合调动公司内外部的一切资源,对客户收款中潜在风险及时预警和反馈。

 

2、在客户信用等级管理方面

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信用等级评价体系,为业务营销准确的数据分析,从而建立不同的营销策略,设定相应的结算信用额度。有效把握公司的客户构成、及发展趋势,为公司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3、以公司业务发展为中心,不断完善工作流程

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发展变化,商务工作的重心应适时跟进,并与业务、财务人员共同研究现有的运作流程,调整分工,加强协作。尤其要重视对流程的设置、单证流转格式的要求、设置相应的监控审核环节。

 

4、加强对流程、制度落实情况的审查力度

随着分工的细化、流程的完善、单证的规范,对各项工作完成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要进一步加强。为此,今年商务部将加大对网点、本部的工作执行和完成情况的审查力度。通过与网点之间的人员互派、岗位交流、定期寻访检查等措施,监督各网点充分重视商务工作,强调网点负责人的商务意识,要求参照华东本部的管理要求、工作流程,建立网点内部的工作规范,完善营销、操作、财商的分工协作流程。在制定网点内部的考核方案时,将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作为重点考核指标。

加强网点的财商负责人与本部财商沟通紧密。根据本部的工作要求,认真落实风险防控要求,有统一的单证管理流程,扣放货执行标准,能结合网点自身情况适时调整工作重点,能及时向网点负责人和总部反馈超期账款的回收进度,督促风险控制。

    总之,对今年商务部将着力,不断强化应收账款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措施,不断推动财商一体化的落实和财商工作的有效前移,使公司内控制度得到不断完善。我们相信在集团统一领导下,商务的各项工作将取得更大的进步与提高。

商务工作的岗位价值范文2

【关键词】 财务管理 财务风险 经济效益资源配置

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实现价值的增值,卓越的财务管理是企业价值增值的基础和保障,企业财务工作包括两部分,一是会计核算,二是财务管理。会计侧重于核算,财务侧重于管理,二者都以资金运作为工作的对象,会计核算主要从资金运作的事后着手,财务管理是对资金运动的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精细化财务管理是以详细具体业务为基础,做到事无巨细,对每一具体岗位、每一项具体经济业务,都建立起一系列相应的工作流程和业务规范。并使财务管理作用于所有的生产经营领域,通过财务的监督职能,拓展财务管理与服务职能,具体化财务管理事项,探究财务活动潜在运用价值。精细化财务管理模式是当今经济环境下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精细化财务管理的运用可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1. 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

1.1精细化管理可控制成本,降低财务风险

将财务管理工作做精、做细,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详细、真实有效的财务数据是财务管理的一个基本要求,也一直是财务工作追求的一个目标。财务管理精细化的规范具体化的业务流程可以控制成本。财务管理精细化能降低企业风险,精细化管可从细微之处发现问题并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从而防患于未然。有效地控制了企业的风险水平。

1.2精细化财务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

精细化财务管理通过对内容的细化、分解和整合,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财务工作质量。精细化财务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形成以财务预算为指导的“计划—决策—实施—控制—调整—优化”的工作程序,使财务管理与生产经营管理融合在一起,各部门围绕企业的效益目标协同作战,挖掘生产经营活动的潜在价值,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1.3精细化财务管理有助于企业规范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以提高企业经营绩效为目的,量化管理以衡量部门差异、员工差异、计划与执行差异为目的。精细化管理过程中,企业的每个业务流程形成一个个紧密相联的闭环,这些闭环之间环环相扣,梳理与疏导闭环中的节点是精细化管理的重点。规范化管理,是指根据本组织的章程的业务发展需要,合理地制定组织规程和基本制度以及各类管理事务的作业流程,以形成统一、规范和相对稳定的管理体系。

1.4精细化管理有利于企业价值目标的实现

财务管理精细化可以让企业的财务人员对企业生产工艺流程更加熟悉,让企业员工对财务管理的目的更加明确,增加企业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每位员工都有其奋斗的目标和需要完成的任务。精细化管理通过对企业管理体系梳理,为企业相关决策者提供及时、详细的财务信息,以达到事前、事中控制的目的。

2. 精细化财务管理的特征

精细化财务管理是对企业经营财务状况数据的进一步加工整理,企业的经营状况一般从财务数据和财务报表中体现出来。精细化财务管理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财务细化

精细化的关键就是将财务工作内容具体分解细化。以实现财务管理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密切联系,然后再进行整合。实现统筹管理,从而优化财务管理工作,提高财务效率。明确企业经营目的,促进企业进步。

2.2动态控制

精细化财务管理促进财务管理水平提高的具体实现途径就是通过财务工作的各项转变,例如:财务工作重点转移到企业工作的经营管理上;财务工作的范围不能仅仅限制于静态事后检验而是要以总过程、全视角的动态控制为重点;财务管理也应转化为服务型。以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的发展。

2.3目标性强

实施精细化管理的目的是基于组织战略清晰化、内部管理规范化、资源效益最大化的基础上提出的,企业的经营目标是获得经济效益,精细化财务管理是财务管理优化的必然选择,它必定是服务于企业的。精细化财务管理能深入企业各个细节。从而拓展了财务工作的范围和空间,挖掘财务工作的潜在力量,它是组织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综合需要,最大限度的服务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以创造最大的经济价值。

2.4需完善的内控制度相辅

精细化财务管理的严格实施需要相应健全的制度和监督管理通过切实可行的制度来规范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实行细节,具体的岗位职责才能使责任具体化,内部管理制度的健全性才能使得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3. 管理精细化优化几点措施

3.1加强预算管理细化

企业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提高财务管理,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可有效提高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科学合理安排企业投资项目,投资施工前要严格对投资项目做评估及风险分析,做到细化,达到可控制目的,并不断完善和修订企业其他各项费用收支情况,一是实行收支全额预算管理,将所有收支统一纳入预算管理,把所有收支活动纳入经费集中支付的轨道。二是革新预算编制方法,在预算编制过程中,深入到业务处室对接项目预算编制工作,进一步细化预算所涉及的费用。三细化预算编制。对人员经费部分,细化科目,具体到人。四是预算执行上力求从严。对超预算的支出或预算没有安排的支出,一律不予办理报支或拨款手续。从而有效防止随意支出经费,优化了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2完善财务管理体系

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体系,细化各项财务收支、资金支付的标准、程序和范畴。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制度,使财务工作真正起到了反映和监督的职能。通过行使财务监督职能,拓展财务管理与服务职能,实现财务管理“零”死角,挖掘财务活动的潜在价值。财务管理精细化是以基础性管理支持为科学决策,以科学的决策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以严密精细的管理行为实现风险预警和处置的超前性,以规范量化的管理标准实现风险的可控性和管理责任的明晰化,财务管理的精细化管理与企业经营目标保持高度一致,即以实现每个管理层次、管理部门、管理岗位和管理环节的管理目标、操作规范的细化和标准化。

3.3财务人员管理精细化

人员是管理的主体,财务管理的主体是包括单位领导在内的全体会计人员。切实加强财务干部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财务人才队伍,是做好财务工作的有力保障。会计人员的管理主要是实施会计委派制,完善会计委派人员管理制度,制定会计人员的资格认定、工资待遇、人事待遇、培训考核、任期轮换等一体化管理制度,尤其完善人员调换制度,开展知识更新培训和业务技能培训,鼓励财务人员参加职称考试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全面提高财务人员自身的素质。

结束语:

精细化管理既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企业管理和运营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将财务管理延伸到企业所有的生产经营领域,服务于日常生产经营,实现财务管理与经营业务的协同发展,两者关系相辅相成,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巫升斌.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实践探讨[J].国际商务财会,2009(09).

[2] 乔海燕.浅谈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J].财会研究,2011(23).

商务工作的岗位价值范文3

第一、在领导和部门之间要主动做好协调工作,帮助领导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抓好每项工作,做到百忙之中而不乱。并从过去偏重办文办事,转变到既办文办事,又出谋划策。

第二、有充分的政策依据和事实依据。秘书人员办文办事,绝大部分都是针对现实状况的,或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或是指导某项工作。因此,必须以党和国家的政策和客观事实为依据,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实事求是是我党的思想路线和传统作风,是秘书部门一切工作的准则,也是秘书人员必须具备的品质。如果有些领导交办的事不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秘书人员应有勇气提出意见,请领导重新考虑,以保证正确贯彻上级的指示精神,把工作做好。

第三、雷厉风行。这是对工作效率的要求。任何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两个因素,一是准确,二是时限。其中任何一个失误,都会使事情办不成或办不好,时限就是尽可能缩短周期,减少中间环节。

第四、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基层群众的学习、思想、工作、生活情况,及时向领导反映,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对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应及时与有关部门协商解决。

商务工作的岗位价值范文4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求职;职业要求;实践能力

旅游管理类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旅游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与沟通能力,善于处理旅游行业特点的相关问题和关系梳理工作,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行业相关工作的从业者。

旅游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的行业类型主要包括13个不同方向,具体为:1.旅游行政管理部门;2.旅行社;3.旅游咨询公司;4.旅游电子商务企业;5.旅游规划策划机构;6.旅游营销策划企业;7.旅游景区;8.主题公园;9.旅游休闲俱乐部;10.旅游度假村;11.旅游职业中学、旅游职业中专教学工作;12.旅游与休闲行业的自主创业;13.走向乡村,参与开发乡村旅游与休闲产业。从就业的行业类型能看到,旅游管理类专业就业面较宽,不同行业对于职业素养的要求也不同,这就决定了旅游管理类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和工作实践能力必须能够在求职过程中或者进入职业环境后迅速胜任相关工作岗位。

一、旅游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要求

任何大学的专业价值都必须通过职业平台得以体现,职业要求对于专业学习和即将进入工作岗位的毕业生来说,是考量学生人力资源价值和其专业知识价值的标尺。根据整个旅游管理类毕业生的就业行业我们将其职业要求大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迅速熟悉工作环节信息和工作沟通渠道

旅游行业的工作类型非常丰富,从普通的导游到旅游景区策划工作,从酒店餐饮客房服务工作到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工作,都紧密的围绕着旅游消费产业链条产生和运转,这就要求旅游行业的从业者,尤其是旅游管理类专业的毕业生在进入工作岗位角色后能够非常迅速的收集工作所需的相关信息,而且在不断变换的岗位角色中能够快速适应工作角色要求,能够迅速建立旅游行业中多角色、多渠道、多种环境的沟通联系工作,从而为工作内容的开展和工作关系的建立运行发挥主动积极作用。总的来说归纳为3点;一要迅速适应旅游行业的多种工作角色;二要积极收集掌握相关岗位工作的有用信息;三要能够在旅游行业不同类型的工作中发挥主动性角色作用。

2.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积极社会沟通能力

旅游行业所有的工作类型都是围绕旅游者和旅游事件展开的,这就要求旅游工作从业者必须拥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积极的社会沟通能力。首先,通过自己良好的表达能力在旅游工作中积极开展旅游服务,提供相关旅游产品;其次,由于旅游行业的工作具有时间、空间、事件、环境、问题等因素的多变性和突发性,这就要求旅游行业的从业者能够拥有积极的社会沟通能力和联系能力,在旅游行业多种变化的因素中通过积极交涉、关系沟通、情况通报等方式理顺工作关系,保障不同类型的旅游行业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3.较强的突发事件关系协调能力与处理能力

由于旅游行业工作因素的多变性,在旅游服务和旅游产品开发工作中,突发问题的产生不可避免,这就要求旅游行业的从业者具备快速的问题反应能力,通过训练有素的问题协调能力化被动为主动,从而积极决策问题,保障旅游者的合法权益,维护自身的工作责任。通常来说,旅游行业的工作要求从业者进入工作岗位后,遇到突发问题做好以下3点:一是要积极沟通信息,保护旅游者合法权益;二是迅速开展公关协调,将问题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三是通过自身团队或工作机制平台进行善后关系公关维护工作,保护自身企事业品牌形象,实现多种关系价值利益的优化结合。

二、旅游管理类毕业生求职的主要特点

目前全国大概有300余所院校开设旅游管理的本科专业,假设每个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每年毕业50名毕业生,仅每年毕业的旅游管理本科毕业生超过1万5千名,再加上一定数量的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和博士以及数字相对本科毕业生更为庞大的专科、高职及中专毕业生,数量极为庞大,这说明两个问题。第一,旅游管理专业的社会需求较大,大量的旅游管理类毕业生进入旅游行业后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第二,旅游行业本身的多类型、多层次、多链条能够适应从中专的导游酒店专业到旅游管理规划的硕士、博士高层次学历毕业生的职业层次,所以我们有必要从毕业生的角度从以下一个方面分析旅游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的求职特点。

1.从行业一线服务岗位开始职业生涯塑造

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大多的旅游管理类的毕业生在开始求职时,都是寻找旅游行业的基层一线服务岗位工作,这个情况由多种原因造成,一是教学实践相脱节,目前我国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工作和教学大纲要求,毕业生掌握的旅游专业相关知识需要在实践一线岗位中进行相应的实习;二是旅游行业的行业特点要求,从事旅游规划和旅游产品开发工作,必须对旅游相关产业链条的导游、服务咨询及旅游销售工作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这就需要毕业生进入旅游行业后对不同一线岗位工作都有相应的工作实践,具备基本的行业素质。

2.性格、心态展现优于专业基础知识掌握

在旅游行业的招聘过程中,旅游企事业单位对于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考量目前比较偏重毕业生性格因素,心态情况的了解,对于专业基本知识的要求反而并不高,主要有2个原因,一是用人单位在旅游行业的不同类型和不同模式,相对于专业基础知识更要求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后熟悉本岗位的工作流程和工作程序,专业基础知识的要求不高;二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进行心理测评和性格、心态测量从而选拔性格积极,心理素质相对稳定的从业者,这是基于旅游业作为综合性产业的性质要求,要求从业者始终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的整个流程和各种问题,提供良好的旅游服务。

3.动态岗位环境考验毕业生社会生存能力

旅游行业的岗位动态性较强,无论是导游工作、旅游销售工作还是景区规划工作,都要求从业者能够在较长的外出工作周期中去发挥主观能动性面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毕业生在求职的过程中能够体现出相应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毕业生较强的生存能力,一是能够长时间从事不同区域,不同环境及不同类型的旅游服务工作,例如,导游工作外出时间长,周期密集,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不断变化;二是遇到各类问题时,能够沉着冷静,变通思维,善于应对解决实际中的矛盾问题,理顺整个旅游服务中的各类关系,既保证旅游服务的质量又能增加相关工作链条的经济收益。

三、增强旅游管理类毕业生求职能力的几点建议

增强旅游管理类毕业生求职的根本方法是增强旅游管理学科的社会实践性教学,但是在毕业生就业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相应的训练和实习增强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的综合素质,更为良好的展现学生积极的职业心态和稳健的职业作风,从而增强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求职能力。

1.加强旅游职业语言的情景训练

旅游行业招聘的过程短则数个小时,长则最多几周时间。动态性的工作环境和耐压性的工作特点要求毕业生能够在很短的面试时间里展示出自己的整体特点,突出性格特征,能够在数周的现有工作岗位上承受旅游行业节奏快、频率高、效率好的工作要求,这就要求毕业生在求职前需要进行相应的职业语言的情景训练。通常情况下,不同场景的职业语言训练能够迅速帮助毕业生模拟不同工作岗位环境,通过语言的展示沟通熟悉旅游业招聘的语言习惯和工作作风,从而在面试中积极自信的面对语言交流考察;其次,职业语言的情景训练还有助于毕业生模拟工作环境,旅游业相关工作岗位的最大特点就是语言沟通,通过语言环境的训练本身就是对工作场景的训练,能够帮助毕业生在数周的实习过程中以沉着冷静的心态面对各类实际问题。

2.丰富相关行业岗位的实践经验

旅游行业对于毕业生的实践经验要求较高,毕业生可以把握旅游行业工作的岗位特点和要求提前进入相应的工作环境和岗位进行实习实践,如果临近就业,没有太多的时间进行工作周期较长的实践时,可以采取岗位实践培训,即在没有劳动报酬的前提下寻找多个不同旅游行业的工作岗位,例如,做三天导游实习,跟一个省内区域团;做三天旅游咨询销售,了解相关工作渠道;做三天旅游产品设计等等,在这个过程中,认真记录每一个工作细节中的问题和体会,事后归纳总结心得,这对于求职中相关问题的应对可以起到良好的帮助作用。

3.突显应对突发问题的决策能力

如果能够通过相关工作岗位的实践和实习,体会突发问题从产生到结果的过程能够提升自身的紧急应对能力,如果临近求职,没有相应的实践经验,最好的方式就是善于总结前人的工作经历和心得,寻找相应的导游工作日志或工作心得,通过自身归纳和总结分类分析,模拟相应环境,增强自身的认知能力,在整个求职过程中,凸显出自己对于突发事件应对的感受理解,可以帮助毕业生塑造良好的协调决策形象,增强就业过程中的竞争实力。

旅游管理类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应该通过较好的语言素质来积极展现自身的工作心态和协调沟通能力,通过沉着冷静的工作执行力展示自身坚强的心理素质和问题应对能力,从而提升在就业过程中的竞争力,寻求更好的工作职业平台和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林丹彤.浅谈高校和大学生促进就业的途径与策略——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1).

[2]王振.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法探索[j].民风,2008(17).

[3]李红英,和亚珺等.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法探索[j].中国电子商务,2010(5).

商务工作的岗位价值范文5

[关键词] 互联网;会计信息系统;会计核算

在中国政府的积极推动和引导下,中国互联网得到了全面、持续、快速的发展。截至2009年底,中国网民人数达到3.84亿,比1997年增长了618倍,年均增长3 195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8.9%,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其中,电子商务发展尤其引人关注。大型企业电子商务正在从网上信息、采购、销售等基础性应用向上下游企业间网上设计、制造、计划、管理等全方位协同方向发展。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意识普遍提高,应用电子商务的中小企业数量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如果说现在企业还不懂如何正确地、高效地使用互联网,那么企业将无法在当前这个社会中生存与发展。然而财务部门作为公司的保密级部门,受到很多制约,很少将资源共享,很少联网使用,因此互联网在会计这一领域的发展依然十分缓慢。据财政部调查,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单位约占被调查单位的 20%。在已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中,大部分单位开发和应用的是部分会计核算子系统,以工资、账务、报表子系统为主,以单机应用为主,只有很少单位的全部会计核算工作实现了电算化,并彻底甩掉手工记账。在Internet时代,企业财务管理也必将全面融入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展望,国际化的现代财务软件使得跨地区、跨国界的财务核算、审计、管理和贸易成为可能,真正实现移动办公。如果我国的企业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实现会计工作的电算化、网络化,那么企业的管理将落后于市场的发展,企业将被市场淘汰。

一、传统会计模式难以满足现代企业新的需求

中国企业的会计核算形式与企业管理模式在过去20年来几乎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而传统会计核算形式下的会计工作只是手工记账、算账、报账,使得当今一般大中型企业单位的会计工作量一直居高不下。而且在会计循环的过程中会因诸多原因,如异地传送的时间差,人为记账、转账、做账的错误等因素而产生的误差或错误,不利于企业的管理。

具体说来,对一个现代化企业而言,使用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模式存在以下5个方面的风险:①会计部门的工作量过大,不利于会计工作。②不能指引企业参与国际交流与竞争。③无法实现网络化管理和移动办公。④无法实现管理会计梦想。会计从服务企业的角度分析,主要应该是成本管理会计。而目前的会计核算形式无法对企业进行有效的成本核算,成本核算数据不能及时得到。企业无法对资金、物资进行有效的管理,无法进行有效的预算和决策,企业的经济活动顾此失彼。⑤体系封闭,无法支持电子商务。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体系封闭,无法支持电子商务应用,无法实现电子商务与财务系统的紧密融合。在电子商务应用已日益发展的今天,使用传统的财务软件将使企业丧失很多的竞争机会。

二、会计信息系统将产生革命性变化

中国经济正全面融入世界经济,WTO为中国企业带来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全球化的竞争。面对国外广大优秀企业的冲击,我国企业为了不被市场淘汰就必须实现管理信息化。会计信息系统作为提供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其他经济信息,以便其使用者据以做出明智判断和决策的系统,将发生以下深刻的变化。

1.会计功能扩大化

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反映、控制和监督。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将导致会计的内涵和外延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第一,互联网促使会计信息使用者发生变化。互联网时代,会计信息使用者不仅仅是管理者、投资者、政府部门,还有与企业相关的外部人员,如会计信息系统技术提供方、网络运营服务商等。第二,货币仍然作为会计信息的主要计量单位,但其地位将被弱化。以货币作为会计信息的统一计量单位是传统会计的基本假设,但在互联网时代,通过货币反映的价值信息已不足以作为管理者和投资者进行决策的主要依据,诸如创新能力、客户满意度、市场占有率、虚拟企业创建速度等表现企业竞争力方面的指标更能代表一个企业未来的获利能力。第三,互联网使会计核算流程需要改进。由于传统会计核算的一些操作流程无法及时提供在互联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经营和投资者需要的信息,因此必须探索新的模式来弥补传统会计核算流程过于复杂的先天不足。由此可见,互联网对会计内涵和外延的影响,将使会计的功能趋于扩大化。

2.原始会计数据搜集分散化,数据处理和财务管理集中化

在传统的会计核算形式中,各种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均是在财务部门或财务部门的指导下统一填写、统一审核、统一入账。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各种原始凭证将从书面形式变成电子数据,原始凭证的传递将从手工的或磁盘的方式变成网络的方式,财务信息系统不再需要集中在财务部门搜集原始凭证,而完全可以分散在客户、供应商、政府部门、企业员工、企业内部其他部门、企业下属分支机构等。通过互联网直接采集原始数据,节省了原始数据搜集的成本和时间,提高了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原始数据能够快速和准确地搜集,促使了财务管理及数据处理集中化的实现。互联网的使用可以使每个分支机构变成一个报账单位,而从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再到账簿报表的生成工作完全可以集中在集团总部进行,不仅实现了数据处理的集中化,降低了会计数据处理成本,而且完全可以集中管理所有的资金资源,提高企业竞争力。

3.财务信息的搜集处理使用动态化、实时化

互联网环境下各种财务信息的搜集是实时的,无论是企业外部的数据(如发票、订单),还是企业内部的数据(例如入库单、耗电量),都将存入相应的服务器,并主动及时送到财务信息系统中(或由财务信息系统实时检测)处理。在传统的会计核算形式中,原始凭证变成记账凭证以及记账凭证登记入账将有人工延时。但在互联网条件下,原始数据变成记账凭证是实时的,记账是实时的,这就保证了财务信息可以动态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日清月结已变成了“随清月结”。财务信息搜集处理的动态化、实时化,使得财务信息的和使用能够动态化、实时化。互联财务软件可以实时将账簿报表发送到企业的主页上或送到有关管理决策部门。

转贴于

4.财务信息无纸化

互联网络的发展将促使财务信息不断地走向无纸化。首先是数据输入的无纸化。无纸化输入将会大大地节省成本,降低差错。其次是处理过程的无纸化。处理过程的无纸化程度是数据处理自动化程度的标志。再次是财务信息输出的无纸化。手工会计系统中,存储账表的是纸介质,互联财务软件中存储账表的越来越趋向于网页方式和以网页为主体的多媒体方式,财务数据将变成网页数据。克服了传统财务数据只能线性查询使用的缺点,财务数据具有信息超级链接特性的网络结构,不仅方便易用,而且更具个性化。

5.结算支付电子化

电子商务、网上采购的基本前提是网上支付电子化,即不需要支票,不需要汇票,不需要现金等纸张票据,直接将采购应付款项从企业账号或个人信用卡支付给对方的一种结算支付方式。1999年8月30日,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国内几家大型商业银行参加的共建“金融认证中心项目”正式签约,标志着我国网上结算安全认证已进入实施阶段,也标志着互联财务软件网上结算支付功能的实现指日可待。 结算支付的电子化,预示着支票、现金、汇票等将逐步退出资金流通领域。也预示着企业间的结算将会进入高速度、高质量和低成本的时代。

6.财务、业务协同化

现在,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使得财务软件从部门级应用向企业级应用发展,也使得财务信息和其他业务信息相互连 接,彼此共享,从而实现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的协同。

7.决策支持群体化

决策支持群体化是指互联财务软件将使由分布在全国甚至全球的各有关人员,通过互联网的互动功能,同时就某一个问题进行决策。古语云“众人之智可以测天”,互联网提供的环境支持将使企业决策发挥“众人之智”。

8.财务人员工作方式网络化

没有电脑的时代,财务工作方式是手工财务;21世纪,财务工作将采用一个全新的工作方式:互联财务。互联财务将彻底改变旧的空间、时间、效率等观念。在空间上,互联财务不仅仅关注企业内部,将越来越关注企业的外部。在时间上,互联财务不仅仅关注企业过去的经营成果和现在的财务状况,而是越来越多地关注企业财务信息的时效性和对未来的预测。在效率上,互联财务不仅仅以提高财务工作效率为目标,而是以提高财务信息效用为目标。

9.财务部门扁平化

手工财务条件下,财务部门按财务核算职能设定不同岗位,例如:出纳岗、材料岗、成本岗、总账岗、报表岗等。互联财务软件条件下,财务的职能扩大,同时财务部门内部人员的分工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有一些岗位如总账岗位、报表岗位等将被取消,原始数据搜集、审核和传输等岗位将会得到强化。对于财务业务协同工作做得比较完全的单位,可以取消原有的成本二级核算、材料二级核算等核算组织方式,变成一级核算,促使财务组织结构扁平化。

10.财务工具Web化

手工财务的工具是纸、笔和算盘。互联财务软件的工具可以概括为Web,互联网可将计算负载均衡于各个服务器上,因此,客户机可以是瘦型的,甚至可以是便携式的。互联财务工具的Web化,一方面使财务核算和管理职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给企业财务带来了巨大生机,另一方面由于其跨平台运行特性和瘦型客户机特性,不会给企业带来过高的信息技术投资成本。高效用低成本正是互联网的优势所在。

综合上述10个方面的变革,不难发现,互联网对会计工作的影响几乎无处不在。企业财务将会在互联经济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孝忠.会计电算化的深层含义及其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会计电算化,1999(9).

商务工作的岗位价值范文6

关键词:连锁企业;高职教育;社会服务;顾客价值

0引言

社会服务之于高职教育的重要意义,教育界已形成广泛而深入的认识。20世纪初,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就提出:“服务应是大学的唯一理想”。相比本科院校或研究型大学,高职院校发挥社会服务功能与人才培养之间具有更强的一致性和互补性。近几年,陆续出台的职业教育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等,都将“产教融合”、社会服务作为高职教育增强办学活力的主要目标和重要推手。高职教育具有高教性、职教性和地域性三大特征,本文以连锁企业为研究对象,从营销学角度将高职教育社会服务产品化,深入剖析其顾客价值所在,并提出相应的产品调整策略。

1高职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社会服务产品及其对象

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服务,基于高职院校本身的社会功能和角色,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直接为社会服务等。狭义的社会服务,单指高职院校直接为社会服务。高职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社会服务对象非常广泛,包括各类企业、行业协会、产业园区、各级政府、社区、农村乃至全民,其中与专业人才培养关系最为密切的是连锁企业。连锁企业是指在统一总部领导下,通过直营、特许、托管、连营等方式设置门店,以统一品牌、统一形象、统一管理、统一配送来实现规模效益的企业组织形式。针对连锁企业这一研究对象,找到高职教育社会服务产品开发的切入点,后续可以惠及其他社会服务对象。

2连锁企业对高职教育社会服务产品的需求分析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一头热”状况,即学校非常热心于合作,但企业并没有倾注同等的热情。以连锁企业来看,其对高职教育社会服务产品需求不足的原因主要有:连锁企业基层人员入职通常无学历和专业要求,劳动力资源非常充足;校企合作培养人才阵线较长,而连锁企业对技能型人才只想随需即用;若与高职院校合作育人,毕业生到岗后又保留率不高,则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接收非企业人员如教师或在校生实践,可能不但没有节约成本,反而会对短期经营造成影响;培训是高校为社会服务的主要和优势项目,可是连锁企业一般都设有专门的培训机构;不同于工科专业的研究成果可以较快转化且为有形产品,高职连锁专业社会服务输出的主要是无形产品,其价值往往难于评估;连锁企业商业秘密大多可以口耳相传,泄露的风险较大。我们应该以此作为切入点,进行深入细致的服务产品开发、供给和维护,随着产品逐步系列化和成熟化,再将服务内容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3基于连锁企业的高职教育社会服务产品顾客价值分析

营销学的“产品”概念是用户视角的,强调产品能为顾客带来的实际价值和效用。菲利普•科特勒将“产品”定义为提供给市场以满足需要和需求的任何东西,包括有形产品、服务、体验、事件、资产、组织、信息和创意等。按照顾客价值体系,产品被划分为核心利益、基本产品、期望产品、增值产品和潜在产品等五个层次[1]。站在连锁企业角度,高职教育社会服务产品顾客价值(以下简称“高职连锁产品”)的含义是:

3.1核心利益———指顾客实际购买的基本利益

高职连锁产品的核心利益应该是有保证的人力资源、专业化的智力资源以及企业某些自建成本的节省。根据前述分析,连锁企业基层人力资源获取并不困难,之所以愿与高职院校合作,根本上是因为高职毕业生有学校保证。智力资源是指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脑力劳动并带来一定的经济或社会效益的个人或群体。在高职院校中,智力资源主要由教师提供。企业某些自建成本的节省则为高职连锁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更多思路。

3.2基本产品———指由核心利益转化而来的产品层次

根据对核心利益的分析,高职连锁产品应该包括人力资源产品、智力资源产品和职能共建产品等三方面涵义。高职连锁人力资源基本产品应是毕业生满足岗位要求,仅需短期培训就可适应工作,其工作称职率较高。

3.3期望产品———指顾客通常希望产品满足的一系列属性和条件

高职连锁人力资源期望产品主要包括毕业生踏实耐劳、反应敏捷、对企业认同感高,通过培养可以成为连锁企业的有生力量。而高职连锁智力资源产品和职能共建产品并未在基本层次和期望层次得以体现,这主要是由于我国高职连锁社会服务还未成熟,期望也就无从谈起了。

3.4增值产品———指超越顾客期望的产品层次,当今的竞争本质上发生在产品增值层次。高职连锁智力资源产品和职能共建产品在这一层次开始体现。

3.4.1高职连锁人力资源的增值产品,主要包括课程产品、学历产品和非学历产品等。①课程产品:尽管大多数连锁企业都有自己的培训部门,但主要侧重于实施培训,因此课程仍然可以作为高职院校服务连锁企业的重要产品形式,特别是一些经典课程如消费者行为学等,高职院校具备更好的开发基础。②学历产品和非学历产品:高职院校应当开发多种形式的学历教育,便于连锁企业员工进行个人增值和学历提升;亦可协助连锁企业开展各类资格认定、技能评定等非学历教育,帮助员工成长为企业中坚力量。

3.4.2高职连锁智力资源的增值产品,主要包括信息产品、咨询产品、解决方案产品等。①信息产品:信息是连锁企业创新的源泉。高职院校可以协助连锁企业开展多种内容的信息调研,包括市场调研、竞争调研、宏观信息调研等。②咨询产品:高职院校应与企业保持互动,适时为其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提供分析和对策,比如新项目前期分析等。③解决方案产品:高职院校还可针对连锁企业某项具体的管理活动,提供解决方案,比如业务推广方案等。

3.4.3高职连锁职能共建的增值产品,主要包括实训场地产品、团队建设产品等。①实训场地产品:校企双方共建实训场地,既有利于学校开展实践教学,也有利于连锁企业培训内容和手段的开发,还可扩大连锁企业社会影响力。②团队建设产品:对于连锁企业某些新业务的团队,比如电子商务团队等,由高职院校代为培养,既不影响原有业务,又可不断实验、调整至适宜的模式,大大节省了连锁企业开发的人力和物力。

3.5潜在产品———指产品未来可能进行的所有改进和变革

①高职连锁人力资源的潜在产品,主要包括终身教育体系、教学资源“云平台”、素质教育产品等。高职院校应探索建立终身教育体系,设计弹性学制使学习者可以灵活安排完成学业。研究课程模块的组合形式,比如学习者既可以根据具体职业岗位需求而一门一门地(或一组地)选择所需修读的课程,也可以通过专业导师的指导,围绕某个专业而制定课程修读计划[2]。高职院校还可利用“云技术”升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实现由“封闭式、碎片式”教学资源向“开放式、集成式”海量存储与智能计算的教学资源“云平台”转变[3]。高职院校也可以面向连锁企业员工开放素质教育资源,员工可选修如零售美学、生活心理学等素质教育课程,也可加入各类学生社团,丰富连锁企业员工的文化生活,提升员工幸福指数。

②高职连锁智力资源的潜在产品,主要包括更深层次的智力服务、专家智囊团等。随着校企合作的加深,高职院校提供的智力服务产品也将继续丰富,比如连锁企业组织架构重整等。高职院校还应建立企业需求信息库、专家信息库等,便于企业和专家进行双向选择。

③高职连锁职能共建的潜在产品,主要包括更多、更贴近需求的外包服务,比如连锁企业将培训部门整体外包给高职院校,或将整个电子商务平台统一委托给高职院校管理等。

4基于连锁企业的高职教育社会服务产品策略调整

①切实提高二级学院及教师对于课程建设的认识,逐步形成适应性较强的课程产品组合体系。以课程为中心的职教体制,有利于充分利用职教资源,在适应人才市场变化方面,比以学校、以专业为中介的职教体制要灵活得多。高职院校应该根据连锁企业人才培养对课程的需求,对现有课程进行整合和定位。鼓励每位教师至少专精一门课程,形成该门课程的全套资源,根据不同的用途来设置课程标准、内容及形式,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课程的改进和更新。

②设置专门的社会服务组织机构,对社会服务工作进行统一管理。社会服务工作的推进和成熟,不能靠教师“单打独斗”,必须发挥组织优势。机构既可主动接洽和了解连锁企业对社会服务产品的需求,根据教师的专业特点和优势,有针对性的提供项目信息;也可为教师接洽的社会服务项目提供支持和保障。机构的职能还应包括搭建社会服务平台,统筹社会服务资源,出台社会服务工作扶持与管理办法,加强社会服务工作的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对社会服务工作绩效进行考核评价等。

③不断挖掘社会服务项目,提升社会服务能力。鼓励教师通过形式灵活的企业调研和实践,增进对企业的了解,建立企业常态化交流。在实践与交流中,不断发现和挖掘企业个性化需求,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创新开展社会服务项目。

④营造良好的社会服务产品体验,打造院校社会服务品牌。服务品牌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动态的过程,但其后续效益十分可观,可产生持续的吸引力[4]。高职院校凭借良好的客户服务体验,形成口碑相传,塑造品牌形象,带动社会服务产品附加值增加,可使社会服务工作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⑤主动明晰连锁企业对于商业秘密保护的需求,与企业共同商议并订立保密协议,解决其合作的后顾之忧。界定连锁企业商业秘密的范围,明确双方保密权利和义务,确定合理的保密期限,严肃保密违约责任等。

参考文献:

[1]科特勒,等著,卢泰宏,等译.营销管理(第13版•中国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64-266.

[2]潘绍来,朱建泉,施晴.试论高职院校课程化教育产品服务模式[J].南昌:职教论坛,2007(02):78-80.

[3]李弟财.示范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培训模式创新[J].北京:教育与职业,2014(32):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