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风险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力资源管理风险

人力资源管理风险范文1

建筑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面临的情况复杂,随着建筑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很多建筑企业的工程项目遍及全国各地,更有部分企业已经涉及到国际工程,其承包的相关建筑工程,在基层单位时往往根据某个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组建一个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构,而建筑施工过程中,从业人员的生活条件很艰苦,工作环境很恶劣,使得很多高素质人才往往不愿意加入这个行业,而施工完成后,项目施工小组往往面临着解散的危险,所以,相关的工作人员可能在这个项目里为这个公司工作,而项目完成后又被另一家公司工作。与上述情况对应的,还有相应的技术人员和纯粹的体力劳动者,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企业与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工人交纳社会保险,这样的工作人员是所讲的正式员工,而在某一项项目中,企业临时性偏小一些工作人员,比如普通技术人员,普通工人,司机,厨师保安等辅助岗位人员,这些人往往没有签订工作合同,除此之外,各地的建筑企业在不同程度上使用农民工进行建筑建设,在管理上比较混乱,往往通过大量的分包商对农民工进行管理,形式上农民工与企业之间不存在任何的劳务关系,工资按天结算,但是按照新的劳动法规定,发生工伤事故时,企业和项目负责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为建筑行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在进行招工时,往往只注意身体条件,对职工的文化素质等其他要求不高,拥有综合性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短缺。

2建筑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风险

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后,对于工人与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业务以及责任做出了新的规定,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这些规定的实施,加大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难度和成本,建筑企业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承担起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仔细落实劳动法中的相关规定,不然需要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和行政处罚责任,这不但将严重影响企业的声誉,混乱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也将影响企业的建筑质量和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

3建筑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采取的措施

3.1对于企业计划内培养的管理和技术人员签订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企业计划内培养管理和技术人员一般情况下是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求所计划招收最基本的力量,经过企业的锻炼培养将会成会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对于这类员工企业应与其签订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这样对企业的经营稳定才有人力资源保障。3.2对于项目生产所急需的普通技术人员、辅岗位人员应与其签订。以完成一定劳动任务的劳动合同,以完成一定劳动任务的劳动合同的优点如下:3.2.1与“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相比,在多次与同一员工签订“以完成一定劳动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的前提下,该合同不会转化为一般企业所恐惧的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3.2.2按照目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该合同具有在解除或终止的情况下不用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特性。3.3规范各种形式的劳务分包商的用工管理。3.3.1应要求所有的劳务分包商都应成立劳务公司,并且所成立的劳务公司都应申请劳务资质。3.3.2应要求劳务公司必须与所有的该公司在项目的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3.3.3应指导劳务公司与签订合同的员工形成。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的“劳动合同”,以此降低劳务公司的用工风险,达到共赢。3.4启用“劳务派遣”的形式来解决普通技术队员和其他工作人员需求量增加的矛盾劳动力租赁,是指由派遣机构与被派遣劳工订立劳动合同,由派遣劳工向要派企业给付劳务,劳动合同关系存在于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之间,但劳动力给付的事实则发生于派遣劳工与要派企业之间,劳动派遣的最显著特征就是劳动力的雇用和使用分离。

4结束语

人力资源管理风险范文2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01

一、人力资源风险产生的根源

1.人力资源本身的风险

人力资源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人的心理和生理具有相当的复杂性,人在决定自己的行为时,会在过程中表现出不确定性,比如人对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处理和反馈都存在主观或者客观的依赖因素;人的理性特征较为有限,当人在进行决策时,并不可能搜集到所有的可行性方案,也不能将所有相关方案或者实施后果进行全面了解,这种有限性往往会对人的生产和经营活动造成一定的风险,这也是人力资源本身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另外,人力资源还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因为人力资源的本身就是一个动态过程。所以只要是存在有人参与的工作,就必然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因素;人力资源还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现阶段社会存在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人的发展也在追求多元化,企事业单位要想留住人才往往很难,企事业单位与个人同时面临多种选择的机会。这一点也说明了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流动性,社会发展越快,这种流动性也就越强,这也不同程度的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一定的风险。

2.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的风险

现代企事业单位的任何一项管理工作都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而人力资源管理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种复杂性往往成为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根源;人力资源管理还具有系统性,这种特性主要是由于人力资源的若干组成部分决定的,但是每个组成部分又不是简单组合而成的,它们之间存在统一性和整体性,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如果存在部分协调或者连接的失误,便会形成不确定的风险;另外,人力资源管理还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称性,这会使人员的行为很难预测,再加上人力资源的其它特征,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隐患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

二、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类型

1.人力资源规划风险

人力资源的规划与其它人力资源的日常管理工作有所不同,它具有阶段性,通常企事业单位几年才进行一次较为系统的人力资源规划,然而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和影响却非常大。所以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规划应该具有一定预测性和全局性,如果规划工作进行的不好,就会带来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甚至带来比较严重的后果。人力资源规划风险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源规划的缺乏、人力资源规划过于盲目,缺乏准确性等方面。目前大多数的人力资源规划存不不规范问题,通常只是作一些较为简单的估算和预测,甚至根本不做规划。这就会导致企事业单位在遭遇内外部环境变化时,造成人力供求关系无法达到平衡,对企事业单位的经营造成影响。

2.人力资源绩效风险

绩效与考核是人力资源工作的重要内容,通常企事业员工对绩效考核工作比较支持和认可,绩效考核也是一种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但是在一些企事业单位中,尤其是一些事业单位中,绩效考核往往只是在走过场,没有什么根本性的作用,甚至会形成一些负作用。这就会导致绩效风险的产生,具体表现在考核的指标不明确,通常考核的指标应该是绩效考核的核心内容,也就是绩效考核的标准,如果没有明确的考核指标,绩效考核也就没有任何意义;另外,在考核的实施过程中,走过场的现象比较严重,部分事业单位没有形成一系列健康的绩效考核制度,在绩效考核过程中,人情分和虚假分较多,大多数的职工都能得到高分,这样做也会使绩效考核的意义丧失;绩效考核往往对绩效工资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部分企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占工资总额比例过低的问题也非常普遍,而绩效考核的结果在其他方面也没有表现出其应用价值,部分优秀员工就不会得到相应的激励,工作积极性也就得不到提高。

3.人力资源招聘、离职的风险

人员招聘和离职是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不可缺少的工作,但是在实际的招聘工作中,往往存在单位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招聘过来的人员却不能胜任其工作,使人员招聘适得其反;部分企事业单位的相关人力资源工作人员在招聘过程中,容易受到人情因素、态度因素或者关系因素的影响,导致招聘工作没有发挥实际效率,为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一定的风险;此外,由于社会的竞争日益加剧,人才的流动性也日益突出,导致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存在人才流失的风险。一些企事业单位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物力培养起来的人才,另谋高就的问题也比较常见。这就容易造成正常的工作停滞,甚至会给单位带来严重的损失。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离职风险也越来越突出。

三、人力资源风险控制措施

1.建立合理的绩效管理制度

建立起合理的绩效管理制度和薪酬制度,不但可以减少绩效管理的风险,也能避免大量人才流失的风险。企事业单位应该根据总体的战略规划,明确出单位的关键业务活动和需要的关键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对绩效指标进行明确,再分解到各个部门和个人,进而建立起一整套的、科学的、合理的薪酬体系和绩效考核体系。同时,还需要对绩效考核进行公开、透明的监督,建立监督机制,以保证考核绩效的权威性。

2.人力资源培训的科学化

对员工培训风险进行规避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实施科学的培训开发体制。企事业单位对员工进行培训时,应该以单位的战略需求为主线,对单位的需求进行深入分析,进而确定培训内容;以组织的目标来确定培训的目标,选择合适的培训对象和合理的培训课程;对培训反馈和评估结果及时了解,全面掌握员工的培训效果。

3.建立职业生涯管理机制

在企事业单位建立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体制,不但可以留住人才,还可以凝聚人才。企事业单位应该将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看作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在单位内部积极的开展业务培训,创建学习型组织,使人才能够持续发展;帮助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设计,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进行跟踪和指导,使员工能够按照设定目标不断努力;建立起职业生涯的反馈体系,密切关心员工的职业生涯实施过程。

四、结论

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时,由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所涉及到的工作面较广,包括招募、绩效、晋升以及培训等多项工作,其中不可避免的会由于各种负面因素形成一定的管理风险。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应该结合企事业单位的实际状况,对各种风险进行深入分析,明确其产生的根源,然后再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规避。保证单位在良好的人力资源状态下,持续运行和发展。

参考文献:

人力资源管理风险范文3

[关键词]人力资源 管理 问题

中图分类号: F276.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

一、人力资源风险产生的根源

1.人力资源本身的风险

人力资源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人的心理和生理具有相当的复杂性,人在决定自己的行为时,会在过程中表现出不确定性,比如人对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处理和反馈都存在主观或者客观的依赖因素;人的理性特征较为有限,当人在进行决策时,并不可能搜集到所有的可行性方案,也不能将所有相关方案或者实施后果进行全面了解,这种有限性往往会对人的生产和经营活动造成一定的风险,这也是人力资源本身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另外,人力资源还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因为人力资源的本身就是一个动态过程。所以只要是存在有人参与的工作,就必然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因素;人力资源还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现阶段社会存在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人的发展也在追求多元化,企事业单位要想留住人才往往很难,企事业单位与个人同时面临多种选择的机会。这一点也说明了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流动性,社会发展越快,这种流动性也就越强,这也不同程度的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一定的风险。

2.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的风险

现代企事业单位的任何一项管理工作都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而人力资源管理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种复杂性往往成为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根源;人力资源管理还具有系统性,这种特性主要是由于人力资源的若干组成部分决定的,但是每个组成部分又不是简单组合而成的,它们之间存在统一性和整体性,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如果存在部分协调或者连接的失误,便会形成不确定的风险;另外,人力资源管理还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称性,这会使人员的行为很难预测,再加上人力资源的其它特征,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隐患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

二、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类型

1.人力资源规划风险

人力资源的规划与其它人力资源的日常管理工作有所不同,它具有阶段性,通常企事业单位几年才进行一次较为系统的人力资源规划,然而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和影响却非常大。所以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规划应该具有一定预测性和全局性,如果规划工作进行的不好,就会带来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甚至带来比较严重的后果。人力资源规划风险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源规划的缺乏、人力资源规划过于盲目,缺乏准确性等方面。目前大多数的人力资源规划存不不规范问题,通常只是作一些较为简单的估算和预测,甚至根本不做规划。这就会导致企事业单位在遭遇内外部环境变化时,造成人力供求关系无法达到平衡,对企事业单位的经营造成影响。

2.人力资源绩效风险

绩效与考核是人力资源工作的重要内容,通常企事业员工对绩效考核工作比较支持和认可,绩效考核也是一种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但是在一些企事业单位中,尤其是一些事业单位中,绩效考核往往只是在走过场,没有什么根本性的作用,甚至会形成一些负作用。这就会导致绩效风险的产生,具体表现在考核的指标不明确,通常考核的指标应该是绩效考核的核心内容,也就是绩效考核的标准,如果没有明确的考核指标,绩效考核也就没有任何意义;另外,在考核的实施过程中,走过场的现象比较严重,部分事业单位没有形成一系列健康的绩效考核制度,在绩效考核过程中,人情分和虚假分较多,大多数的职工都能得到高分,这样做也会使绩效考核的意义丧失;绩效考核往往对绩效工资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部分企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占工资总额比例过低的问题也非常普遍,而绩效考核的结果在其他方面也没有表现出其应用价值,部分优秀员工就不会得到相应的激励,工作积极性也就得不到提高。

3.人力资源招聘、离职的风险

人员招聘和离职是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不可缺少的工作,但是在实际的招聘工作中,往往存在单位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招聘过来的人员却不能胜任其工作,使人员招聘适得其反;部分企事业单位的相关人力资源工作人员在招聘过程中,容易受到人情因素、态度因素或者关系因素的影响,导致招聘工作没有发挥实际效率,为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一定的风险;此外,由于社会的竞争日益加剧,人才的流动性也日益突出,导致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存在人才流失的风险。一些企事业单位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物力培养起来的人才,另谋高就的问题也比较常见。这就容易造成正常的工作停滞,甚至会给单位带来严重的损失。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离职风险也越来越突出。

三、人力资源风险控制措施

1.建立合理的绩效管理制度

建立起合理的绩效管理制度和薪酬制度,不但可以减少绩效管理的风险,也能避免大量人才流失的风险。企事业单位应该根据总体的战略规划,明确出单位的关键业务活动和需要的关键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对绩效指标进行明确,再分解到各个部门和个人,进而建立起一整套的、科学的、合理的薪酬体系和绩效考核体系。同时,还需要对绩效考核进行公开、透明的监督,建立监督机制,以保证考核绩效的权威性。

2.人力资源培训的科学化

对员工培训风险进行规避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实施科学的培训开发体制。企事业单位对员工进行培训时,应该以单位的战略需求为主线,对单位的需求进行深入分析,进而确定培训内容;以组织的目标来确定培训的目标,选择合适的培训对象和合理的培训课程;对培训反馈和评估结果及时了解,全面掌握员工的培训效果。

3.建立职业生涯管理机制

在企事业单位建立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体制,不但可以留住人才,还可以凝聚人才。企事业单位应该将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看作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在单位内部积极的开展业务培训,创建学习型组织,使人才能够持续发展;帮助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设计,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进行跟踪和指导,使员工能够按照设定目标不断努力;建立起职业生涯的反馈体系,密切关心员工的职业生涯实施过程。

四、结论

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时,由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所涉及到的工作面较广,包括招募、绩效、晋升以及培训等多项工作,其中不可避免的会由于各种负面因素形成一定的管理风险。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应该结合企事业单位的实际状况,对各种风险进行深入分析,明确其产生的根源,然后再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规避。保证单位在良好的人力资源状态下,持续运行和发展。

参考文献:

人力资源管理风险范文4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表现及危害,提出了企业应对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宜采取的对策,同时简要介绍了作者所在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创新做法。

关键词 :企业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风险 防范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企业的任何经济活动都离不开人的参与。因此,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积极防范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对于企业长期健康成长具有显著意义。当前社会,企业面临的外部竞争环境日益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核心表现为企业人才之间的竞争。因此,在现代企业的管理运行中,必须不断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防范和控制,这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表现

1.人为风险。顾名思义,人为风险是因为人的因素(包括主观和客观因素)导致的企业风险。这些风险会存在不同的表现形式,后果也不尽一致,但是归根结底都是由于人的思想和行为导致的。一般我们所指的人为风险包括但是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企业人员过失、企业人员主观故意、企业管理机制存在漏洞等等,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带来风险。

2.非人为风险。企业外部的经营环境恶化,员工身心压力较大,工作效能感下降;较差的工作环境导致员工产生职业倦怠心理;员工在工作中发生工伤等等。这些都属于非人为风险,这些风险也会在不同程度降低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益,严重者甚至会阻碍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危害

1.有形资产的损害。企业的有形资产包括但是不限于企业的厂房、设备、地理资源、产品、有价证券以及资金等等,且企业的有形资产都可以用货币来加以度量。人力资源管理风险一旦发生,企业的有形资产就会首当其冲地受到损害。比如,员工因为生产操作导致工伤,由此会产生一系列的误工费、营养费、医疗费等等。如果员工主观或者客观消极怠工,就会导致企业货币资产的减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一方面损害了企业的有形资产,另一方面也会降低企业资源的配置效率,会阻止企业资源从低效益向高效益的转移。阻止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其实就是对资源的最大浪费,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视作是对企业有形资产的损害。

2.无形资产的损害。企业的无形资产包括但是不限于企业的商标、专利、知识产权、信誉、忠实的客户群体等等。尤其是企业的信誉对于企业的生命的延续意义重大,任何损害企业信誉的行为,实质上都是在侵蚀企业的生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会对企业的无形资产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害。比如企业管理不善导致忠实客户群体的流失,其实这伤害的是企业关系型的无形资产,一方面使得企业的信誉、口碑、产品销量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很可能导致客户流向竞争企业,对企业的危害极大,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挽回企业的声誉和忠实的客户群体。再如,如果企业管理不善,势必会导致企业优秀人才的流失,同时企业的信誉和口碑也会遭受重创,从而给企业带来损失。再如,许多技术密集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掌握了重要的核心关键技术,但是这些技术如何才能高效使用就离不开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发生会影响到核心技术的高效利用,会为企业带来难以挽回的财产损失。

三、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防范

所谓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防范,其实是在风险发生之前,就是通过防范设计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来规避风险。成功的风险防范首先要正确地识别风险,要合理预测和分析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可能发生的风险类型、风险程度已经发生的概率有多大,并结合这些因素控制预防风险的发生。

1.构建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可以较好地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是规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重要途径。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应该涉及到企业外部和内部的全方位的信息,要力求做好系统的透明、一致、易查。企业的外部信息指的就是企业所处行业内的人才供求状况信息,同行业人员信息等等。企业的内部信息主要包括企业内部员工的相关情况,包括但是不限于在职和已经离职人员的信息整合、企业的人才储备信息等等。通过这些信息,企业可以牢牢抓住企业的优秀人才,了解行业内人才的变动和流向,从而可以在出现异常时迅速做出反应,快速地制定出针对性方案和对策。

2.转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由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对企业的损害极大,企业必须考虑适当的转移管理风险,即通过协议或者合同将风险部分或者全部地转移出去。一般来说,企业会通过保险、业务外包、担保等方式转移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风险。比如,给员工积极投保健康险和意外险可以很好地控制员工健康出现问题或者工作以外对企业带来的损害,保险公司可以在意外发生时替企业出具相应的赔偿,减轻企业负担。此外,还有一些猎头公司、职业介绍所在为企业输送优质人才时,往往也会承担相应的风险,比如员工不诚信、道德缺失风险等等。人力资源管理的外包现象也较为普遍,也会较大程度地减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风险。

3.健全内部监管制度。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监管制度,进一步强化人力资源工作的监管力度。在为企业吸纳人才时,要充分利用竞争机制,优胜劣汰,将最具有竞争力的人才留下来为企业效力,同时也要引入责任机制,规范员工的行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防范要注意引入法律法规知识,一方面要利用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行为,制定合乎规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不断渗透法律法规意识来约束员工,维护企业的切身利益。

4.进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其实就是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分析出风险可能造成的危害,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加以评估:调研——预测——排列优先队列。在针对性的调研的基础上,用百分比表示出我们对于风险发生概率的预测,进而依据这种概率确定优先队列。科学的风险评估,有利于及早发现风险和解决防范风险。

四、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一些做法

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成立于1958年的国有企业,历经多年的发展、变革,如今已发展成为千万吨级的现代化钢铁集团,跻身钢铁强厂行列。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有一些做法。

建立完善与各二级单位共享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根据各二级单位的大学生需求,有计划的组织学校招聘。对于新入职的大学生员工,通过入厂前的集体参观厂区和集中厂情培训,有助于他们迅速地了解企业文化,转换身份,告别懵懂的校园时代,从而走进自己的职业生涯,寻找自己合适的位置。同时通过发放一定金额的生活补助,有助于他们感受身在异乡的温暖,增加他们对企业的满意度。对于分配至不同岗位的员工,根据各自的专业及具体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大学生培养规划,通过单位优秀师傅的带领和帮助,通过公司的跟踪调查,使他们尽快地适应工作岗位,成长为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有专长的新生力量。同时公司还制订了不同类型人才的管理及激励办法,打通了管理、专技、操作三类人员通道,使无论处于何种类型通道的职员,都能找到自己前行的目标和动力。通过这些措施的有效保障,维护了企业人力资源的相对稳定。

综上所述,如何规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风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是新经济形势的要求,也是企业稳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全面地认识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并真正担起防范风险的责任,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出有效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防范对策。

参考文献

[1]曾田华.经济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中国商贸,2010(2):13-14

[2]姚鹏.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业,2010(3):73

人力资源管理风险范文5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风险 控制 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4-0070-01

1 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风险:

企业客观上存在遭受风险的可能性,每一个行为或每一项业务活动都可能带有风险,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也不例外,常常存在一些问题。通常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往往重视招聘、培训、考评、薪资等具体内容的操作,而忽视了其中的风险管理问题。如招聘失败、新的人事政策引起员工不满、技术骨干突然离职等等,这些事件都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转,甚至对企业造成致命的打击。按照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各环节内容,具体人力资源管理存在以下风险:

1.1 人力资源规划风险

人力资源规划是指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划,通过诊断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状况,结合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并考虑未来的人力资源的需要和供给状况的分析及估计、对职务编制、人员配置、教育培训、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招聘和选择等内容进行的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能性规划。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开展得不好,就会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极大的风险,造成被动局面。许多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很不规范,只是做一些简单的估算与预测。一旦遇到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人员的供求关系达不到一个较平衡的状态,给企业正常生产运营造成不良的后果。

1.2 人力资源招聘风险

人员招聘是企业为了弥补岗位的空缺而进行的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总称。人力资源招聘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二个方面:(一)缺乏对岗位要求的深入分析,招聘与用工需求脱节。(二)缺少对法律知识的了解,产生招聘过程中的法律风险。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往往会有一些招聘条件的限制,主要是为了吸引符合条件的人才前来应聘、面试。而在现实的招聘工作中,由于部分企业招聘人员不懂相关法律法规,便可能使自己的“招聘条件”违反法律规定。

1.3 人力资源培训风险

培训工作属于人力资源开发范畴,它主要着眼于员工的成长,以便于将来更好地开展工作。员工培训机会可以视为企业提供给员工的福利待遇,员工培训也存在较高的培训成本。正因为如此,员工培训风险常常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选错了培训对象。许多企业往往将培训机会激励表现优秀的员工。但优秀的员工往往存在更多的选择,容易另攀高枝,让企业浪费了宝贵的培训机会。(二)选错了培训课程。一些企业的培训主管担心承担责任,在选择培训机构时,很注重培训机构的名气。但在选择培训课程时,往往没有事先做详细的需求调查,出现了“你讲的我不爱听,我想听的你又没讲”的尴尬局面。

1.4 人力资源绩效风险

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中心环节。在一些企业中,绩效考核存在走过场、轮流坐庄等现象,没有起到什么作用,甚至带来负面作用。绩效风险具体的表现形式:(一)考核指标、标准不明确。缺乏明确的考核指标及考核标准,绩效考核就形同虚设。(二)考核实施在走过场。部分企业没有形成健康的绩效考核文化,失去了绩效考核的本来意义。(三)考核结果缺乏有效应用。一些企业只是把绩效考核简单的与薪酬挂钩,优秀员工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激励。(四)缺少沟通与反馈环节。没有有效的沟通与反馈,使员工失去改进的机会,增加员工的不满情绪。

1.5 人力资源薪酬风险

薪酬管理的风险主要是由于薪酬管理缺乏规范性、科学性而影响员工行为绩效和组织绩效的制度与行为。薪酬管理的风险一方面来自于对薪酬内容和形式的理解与认识,以及薪酬管理的规范程度;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对不同管理对象所进行的薪酬设计,包括薪酬结构及其表现是否具有激励性。

1.6 人力资源人事管理风险

在新的《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劳动者的权益得到更好的保护,企业人事管理相关工作受到更加严格的规范。同时,随着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加强,企业人事管理风险明显上升。具体有以下风险:(一)劳动合同签订风险。(二)劳动关系解除风险。(三)社会保险风险。

2 产生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原因

(一)在观念和重视程度上,针对规避和防范风险,企业常常把注意力集中在对付经营、财务、生产、技术、质量等风险上,对人力资源风险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人力资源风险的管理只是进行定性的随机管理(事后管理),缺乏制度化的全过程管理。

(二)在应对反应上,对于变化的洞察和防范还不够敏锐,由于身处特殊的行业,对于因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而对组织及其管理本身造成的影响,很少能够作系统的思考和策划,只有在宏观的环境变化已经产生明显的威胁时,才仓促应对。

(三)在管理理念上,对于深度的社会化大分工及其影响还未知觉,习惯于什么事都要管、什么钱都想赚的“大一统”思维以及与其相配套的“大而全”组织模式,没有发现、培育和选择战略合作伙伴的概念,客观上造成组织的庞大和低效率,从风险控制的角度看,则造成了潜在的危机。在组织的内部,以人为本和内部公平的理念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客观上造成了风险的积累。

3 人力资源管理风险控制措施

3.1 人力资源规划风险控制措施

人力资源规划一方面要结合企业战略对企业未来几年的整体用工做一个预测,包括人员的数量与质量要求,并与目前现状进行对照,形成差距分析,进而提出具体性的人员招聘(或解聘)计划,实现人力资源的总体均衡。

3.2 人力资源招聘风险控制措施

企业人员的招聘必须注意招聘的数量和结构两个方面的内容。数量首先根据企业经营目标及目标管理体系的要求,确定人员总需求量及其结构。再结合企业内部合理流动量和人员结构调整,企业发展需要的数量储备及结构。企业人员的正常输出量及结构包括离、退休人员、辞职人员和病退人员等确定招聘的数量及结构,人员的结构体系包括专业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技能结构、年龄结构、工作风格结构等。

3.3 人力资源培训风险控制措施

企业在开展培训工作要做好培训需求分析,合理的制定员工培训计划;要谨慎确定接受培训的员工名单,除了考虑绩效表现外,还要倾向于那些“有潜力、忠诚度高”的员工,这些员工才是公司的未来;根据培训需求分析,选好培训师、培训内容,做到有的放矢,让培训工作真正服务于员工的日常工作。

3.4 人力资源绩效风险控制措施

企业应该设计系统性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通过系统性机制来控制绩效考核风险。这些具体措施或内容包括:设计易于量化的关键考核指标、选择符合实际的考核周期、加强企业绩效考核文化、严格执行考核、注意考核过程中信息的收集、强化绩效考核反馈、加强绩效结果的应用等。

3.5 人力资源薪酬风险控制措施

企业在制定员工薪酬体系时,应强调薪酬系统灵活性、外部竞争性以及薪酬与风险因素挂钩。(一)建立企业薪酬管理风险预警体系。对于国家政策、法律法规调整等信息要保持时刻敏感,适时调整薪酬策略和模式,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二)建立宽带的薪酬体系,增强薪酬的激励性。设计科学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使员工的权益得到保障,减少人员的流失。(三)加强管理沟通,让员工参与薪酬设计。这样使员工增强团队观念,增强对企业和管理层的信任度,有利于完善薪酬制度,构建一个有效的全面的薪资系统。

3.6 人力资源人事管理风险控制措施

企业人事主管应该系统性地学习《劳动合同法》,并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执行,同时避免侥幸心理。具体做法为:全员签订劳动合同,确保合同内容、合同的期限合法有效,劳动关系解除依法合规,足额为员工建立社会保险。

人力资源管理风险范文6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7月29日

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化,企业已由资本、规模的竞争转移到了人才的竞争。这就需要企业做好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控制工作,积极留住人才、吸引人才,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产生的原因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会面临各类的风险,风险的产生是由内外因两方面造成的,企业若要有效控制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就必须对产生原因加以分析,这样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人文环境。企业的经营生产是在社会环境下进行的,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也受到了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人文环境对人的心理、性格、行为等有着重要影响,员工处在良好的社会文化中可以培养其积极的心态,反之则会使员工的思想和心理遭到冲击和污染,从而影响到企业发展。因此,社会人文环境会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风险;第二,经济因素。员工行为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也很大,当社会经济处在低迷时期,部分企业会进行裁员而控制成本,面对较高的失业率,员工会积极工作,一般不会主动离职。而当社会经济处在高速发展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增加,从而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员工需求也会随之增高,为防止员工跳槽而带来的人才流失,企业则需要满足员工的多样化需求而留住人才,确保企业能够正常经营生产。因此,社会经济因素也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产生主要原因之一;第三,人力资源的流动性。每个员工都有自身的思想行为,当其在所处的企业中个人利益和个人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时,员工会考虑到自身的职业规划和发展而寻求另外一个可满足其需求的企业。员工的这种流动性使企业难以拥有终身雇员,从而造成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控制主要措施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产生的原因有多个方面。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要认真从原因去分析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为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建立规范化的招聘流程。人员招聘是企业控制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源头,企业在进行招聘过程中要制定详细的招聘计划,通过科学合理的招聘方式选拔企业所需的人才。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员招聘是一项最基础的工作,这就需要企业跟上市场的发展趋势,改变传统的招聘方式,灵活机动的选拔企业长期发展所需的人才。首先,招聘前要了解企业具体职位的工作内容和对人员的要求,做好招聘前的分析工作,提前预防招聘的风险;其次,采取合适的招聘方式满足企业对岗位人才的需求。目前,主要的招聘方式有广告招聘、大学毕业生招聘、猎头行动、熟人介绍等,从员工在企业的长久发展来看,熟人介绍的招聘方式更能保持企业员工的稳定性,因为被介绍人与介绍人之间相互熟悉,之前有过共同的合作,这样被介绍人进去企业可以快速的适应环境而进入工作状态,而且日后若有意跳槽,则会因为这种熟络的关系而放弃跳槽的想法;最后,在招聘过程中要筛除经常跳槽的求职者。企业在招聘时不仅要重视应聘者的工作能力,还要详细了解其以往的工作经历,看看是否有频繁跳槽的现象,并了解其跳槽的原因。只有充分掌握应聘者的以往工作情况,才能为企业选出具有较高忠诚度和工作热情的员工,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会有很大的益处。

(二)建立完善的培训程序。企业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不但可以帮助员工提高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还可以促进企业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首先,企业要明确培训目标。企业要从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等方式对员工进行需求信息的收集,确定培训的目标,确保培训工作行之有效。

其次,制定与实施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目标后,企业需要制定周密的培训计划,分阶段分步骤的逐步完成培训目标。在培训过程中,投入适当的人力、物力、财力,并分清培训计划的轻重缓急,将培训计划高效落实。

再次,做好培训的转化工作。对员工的培训是为了提高员工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使其在工作中有效运用所学到的知识,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的发展。这就要求企业完成对员工的培训后,要引导员工尽快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培训的转化工作主要包括:第一,培训内容与工作相结合;第二,加强员工在培训中的练习,使其掌握所学知识的应用条件;第三,加强员工间的交流和沟通,相互分享在工作中应用所学知识的经验和教训;第四,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鼓励员工充分在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第五,培训后加强对员工的指导,帮助他们在工作中高效利用所学知识。

最后,做好培训反馈工作。整个培训完成之后,企业要对培训结果进行评估,主动与员工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对此次培训的看法,并观察员工在工作中是否因培训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效果。通过培训后的信息反馈,企业可以发现培训的不足之处,为下一次的培训积累经验教训,从而促使培训质量的不断提高。

(三)建立开发式的绩效考核系统。在所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绩效考核一直是重点和难点。企业只有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符合企业实际情况且具有可操作性的绩效考核系统,才能充分挖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潜力,从而使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得到长久的发展。第一,完善制度,加强沟通。企业在制定绩效考核制度时要与员工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确保制度的公平公正,而且要将绩效考核指标书面化,成为员工必须履行的契约,从而减少员工与企业的纠纷,促使员工在工作中有据可依;第二,明确绩效考核定位。企业通过制定绩效考核目标可以逐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因此企业要对绩效考核进行准确的定位,只有正确合理的绩效考核目标才能使企业在发展中一直走在正确的道路上;第三,评价者培训。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系统需要对评价者的意识、观念、能力等进行培训,规范他们的决策行为,使其制定有效的绩效考核方案,防止出现考核偏紧或偏松的问题;第四,设计和实施绩效考核计划。企业在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前要根据考核的目标设计一套严密的绩效考核流程,切记因为考核而考核,要将绩效考核作为企业长久发展的重要措施去做;第五,检查评价。企业开展绩效考核后要做好检查评价工作,不断地对考核结果进行总结,找出不足之处加以完善和发展。

(四)建立健全薪酬体系。合理的薪酬体系可以有效地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还可以为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为企业的长久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企业对员工的激励机制中科学合理的薪酬福利体系是最为有效的一项措施,对工作效率和效果不同的员工设计不同的薪酬福利待遇,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针对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采取实施长期的奖励计划,可促进他们关注企业的长期发展,规避因获得短期利润而进行不合理的决策;对于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和工程师,企业要采取物质或精神奖励,促使他们不断对技术进行创新,提高企业的生产力;而对所有员工均可采取员工持股的激励计划,改善员工与企业的关系,促使员工关心企业的发展,共同承担责任。总之,企业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福利体系,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着各种风险,而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在根本上制约着企业发展。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要在员工的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制度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控制工作,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杨昱莅.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风险管理研究[J].企业导报,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