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的民俗文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蒙古族的民俗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蒙古族的民俗文化范文1

(一)搭建蒙古包的习俗

蒙古族搭建蒙古包的历史已近千年,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逐渐发展成多种搭建蒙古包的传统习俗。1927年5月27日,考察团行至胡济图河时,斯文赫定记述了蒙古族搭建蒙古包的习俗。“考察团的帐篷在草地上排成了一长溜,拉尔生坚持让我们遵照蒙古人的习惯,把帐篷的门向南开。”[1]蒙古民族一般会在蒙古包上设计和绘制一些图案,使蒙古包更加美观的同时也表达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在帐篷长边一侧两个稍矮些的角上,编着寿星的图案,它代表着长寿,而在篷顶的中间,同样的图案又组成了一个有象征意味的圆圈。”[2]

(二)祭祀敖包活动

敖包在蒙古语中称“鄂博”,多用石头、沙土或树枝堆积而成。考察团行至胡济图河时遇到“鄂博”,斯文赫定记述:“首领的代表告诉他们,可以做想做的一切事情,但就是不让在土地上挖坑,因为这会伤害土地的灵气。他们还特别要求不要触动所有高起来的土坡,因为那上面都堆着鄂博。”[3]敖包在蒙古族居民生活中具有神圣地位,他们尊重敖包,认为那是神灵的象征,这不仅是对万物有灵信仰的体现,还表达出蒙古族人民对安定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

(三)婚嫁习俗

蒙古族具有浓厚草原民族特色的婚嫁风俗。考察团行至西利乌苏时,黄文弼记述道:“据云若育女子至长未嫁,而有孕生子,乃向蒙古包前马桩上扣头,意为与马桩配婚。……婚前男先至女家,与女同回男家,拜马桩,又拜来宾,即成婚姻。”[4]蒙古地区的婚嫁风俗是蒙古族社会生活和价值观念的一个缩影,拜马桩就鲜明显示出这一点。

(四)丧葬风俗

蒙古族的丧葬习俗既蕴含着的内涵,又是社会民俗的具体体现。1927年5月19日,黄文弼记录了蒙古族的丧葬风俗:“又闻此地丧礼甚薄,男子未成年者,以席卷之填于野。老人其棺木衣服,无论贫富,均不华丽。犹有蒙古之旧习也。”[5]由此可知,蒙古族“丧礼甚薄”的丧葬风俗与汉族有很大不同。对汉人来说,人生最重要的事莫过于“婚”“生”“死”,而蒙古族丧葬尚俭,不论贫富,亡者的棺木服饰都不推崇华丽。这种独特的丧葬文化反映出蒙古族人们平淡自然的价值观念,对现今社会厉行节约有借鉴意义。

(五)蒙古族的服饰

蒙古袍是蒙古族的主要服饰,具有浓郁的游牧民族特色。由于地域的差异,蒙古服饰在长袍的款式、妇女的佩戴首饰等方面存有不同。黄文弼在日记中记述了乌拉特与阿拉善两地区之间妇女在穿着和装扮上的差异。“据商人云,阿拉善女人装饰与乌拉特不同。乌拉特女人发髻,珍珠珊瑚垂额;阿拉善女人发下垂,以网络笼之,戴耳珠,以珊瑚夹银华饰之,富者用真珊瑚,贫者以假货充之。”[6]其作为鲜明的民族符号,成为展现蒙古族风貌的一个窗口。

二、民俗文化在当今社会的生存状况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民俗文化的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因其自身文化传承的脆弱性,受到经济一体化和社会生活现代化更强烈的撞击。民俗文化在当今面临着迅速变异和流失的危险。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俗文化商业化现象

当前,文化产业作为新的消费热点,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身为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俗文化被广泛商业化。一些开发商为追求短期经济利益,不顾当地原有的文化形态,急功近利,将其过分包装。如内蒙古祭祀敖包的民俗活动。在斯文赫定的记述中,敖包是蒙古族人对“万物有灵”信仰崇拜的表现,祭祀敖包的活动神圣而庄严。随着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一些敖包在商业利益的冲击下,其本质开始扭曲。旅游开发者片面追求敖包外观的宏伟,以达到赚人眼球的效果,但对其深刻的内涵却漠视不顾。同时,许多游客也参与到祭祀中来,游客“祭祀的时候什么也不拿、不懂,就跟着牧民绕敖包三圈,嘴里喊着:呼来、呼来”。[7]游客并不真正理解敖包祭祀背后蕴藏的神圣意义,祭祀敖包这一传统民俗文化无疑已在商业开发中变质。

(二)民俗文化的内部断裂现象

经济的快速发展推进社会生活现代化,许多民俗文化因不能满足人们现代生活的需求而逐渐被遗弃,这种内部民俗文化的传承断裂现象在少数民族地区尤为严重。在内蒙古,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许多牧民开始定居,拥有固定住房,蒙古包的数量锐减。“现代牧民在自己承包的牧场上建造了砖瓦房,过上了定居生活,生活条件有了改善……牧民家有现代电器,多数牧户有小四轮拖拉机和辅助机,有的家庭还购置了小汽车、摩托车。”[8]传统的游牧民俗文化正在逐渐消失。斯文赫定在考察期间提及的蒙古包如今只能在一些草原旅游景点看到,作为具有观赏性的民俗旅游消费吸引点出现,其蕴含的悠久深厚的民俗寓意已经消失。

(三)民族文化的同化现象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各民族民俗文化同化现象日益突出,现代文明正以惊人的速度弱化民族的个性符号,民俗文化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民俗文化的同化现象鲜明地表现在服饰和婚嫁习俗上。随着文化交流日益增多,现在内蒙古地区的很多人已不再穿蒙古袍,不再佩戴自己的民族服饰。蒙古族的年轻人多数崇尚现代审美观念,喜欢佩戴流行饰品,对蒙古衣服的做工及穿戴方法等逐渐陌生。现今的蒙古族年轻人婚嫁时,往往采取中西结合,甚至完全西式的结婚方式,很少沿用传统当地婚俗仪式。蕴含传统蒙古族文化的“以牛马为聘礼”、举办“祭火仪式”等婚俗被弃之不用,使其失去了体验民族自我认知感和存在感的一个重要途径,这将导致民族意识的迷失。

三、民俗文化的独特价值及保护的必要性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精神资源,代表着中华各民族最具特色的东西,是一个民族存在的重要体现。它的独特价值表现在文化、社会、教育、艺术等多个领域,极具发掘和保护的必要性。

(一)历史文化价值

民俗文化是某一地区民族文明的传承形式,它记录了相应的历史,反映某一时期的历史画面。“人是民俗的动物”。[9]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生活与民俗紧密相关。从斯文赫定记载蒙古族怕破坏土地的灵气、祭祀敖包的习俗中,可以看出推崇“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对蒙古民族的深刻影响。由此体现出蒙古族的特征,再现蒙古民族在草原、溪流边堆垒敖包进行祭祀活动的画面,为学术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二)社会调解功能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习俗惯制,对社会生活具有调节功能。民俗文化通过形成固定规范,起着稳定社会生活秩序,维系社会关系的作用。据斯文赫定记载,“1929年夏召开的麦德尔节从苏尼特右旗赶来的香客,就有2000人之多,据说从苏尼特左旗也至少来了这么多人。人们骑着马匹、骆驼,乘坐马车、汽车纷纷赶来,只是为了一个目标———朝拜班禅喇嘛并接受其祝福。”[10]蒙古族集体参加麦德尔节这种习俗,反映出蒙古族共同的信仰基础,它是民族团结的象征,是加强族内各地区之间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纽带。

(三)现实教育价值

民俗文化蕴涵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对社会群体特别是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有学者通过斯文赫定所记述的内蒙古地区民俗文化提出了开展民俗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即从民俗文化产生于民间、人们思想文化的载体、民俗文化的历史地位等角度论述其开展教育的必要性。[11]并指出开展民俗文化教育的方式,包括学校教育、广播、网络电视风方式。[12]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独具特色。一方面它与学校教育不同,不受时间地点、教师素质水平等条件限制,无时无处不在。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说:“个体生活历史首先是适应由他的社区代代相传下来的模式和标准。从他出生之时起,他生于其中的风俗就在塑造他的经验和行动。[13]”另一方面,民俗文化教育大多不具有强制性,是潜移默化的,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例如,每逢大规模祭祀敖包之后,蒙古族都会举行摔跤、赛马、射箭等娱乐活动,此民俗文化与蒙古族人粗犷豪放的游牧文明紧密相连,在无形中塑造、强化他们崇尚勇敢,尊敬武士的价值观念。

(四)艺术审美价值

“民间艺术是人类文明古拙和精美的活化石。”[14]民俗文化是民间艺术的土壤,其本身所具有的审美价值不容忽视。作为审美的民俗文化有两种形式。一是民俗物质文化,如黄文弼记录不同蒙古地区妇女的装饰物品,乌特拉妇女以“珍珠珊瑚垂额”,阿拉善妇女以“珊瑚夹银华饰之”。它们是民俗习惯的产物,以其独特的地域风格传达美的理念;二是民俗活动。在民俗的动态展示中,也展现了特殊美感。蒙古族嫁娶仪式中,在马头琴悠扬伴奏下,新郎新娘盛装华服,举起银碗向亲朋歌唱敬酒,就传达一种热烈奔放的美。民俗文化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重要作用。

四、保护民俗文化的原则

民俗文化对民族自身发展、文化多样性的保持具有独特价值。当今社会,随着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民俗文化处于流失的边缘境地,因此,亟需研究相关保护策略,但保护民俗文化应当坚持以下四个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从哲学角度来说,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部分在整体中存在。保护民俗文化,必须坚持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包含两层内涵。首先,“中国民俗文化各种表现形式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彼此影响的一个整体,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具有整体性”。[15]保护民俗文化就必须将静态的物质文化与动态的精神活动相结合,将其作为一个整体,全面保护,不能顾此失彼。如,可在保护蒙古族传统婚俗中同时推进民族服饰的保护。其次,整体性原则还要求将某区域的民俗文化融入到整个区域的文化发展中进行保护。例如,蒙古族崇拜万物神灵,推崇摔跤、赛马等习俗充实了内蒙古地区文化中善良淳朴、勇敢坚毅的精神内涵。深入挖掘蒙古族民俗文化对整个内蒙古地区文化的价值,对保护和促进多样性的文化和谐发展有重要作用。

(二)教育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从宏观上,要形成一套保护民俗文化的科学理论体系。例如,广泛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民俗文化保护经验,结合内蒙古地区草原辽阔、地域宽广的特点,构建起具有游牧民族特色、适合游牧民族民俗文化发展的基本理论。在理论体系指导下,使蒙古族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协调发展。从微观上,利用民俗文化无时不在、潜移默化的特点,培养具有现代人文素养的文化主体。“文化的本质是人创造的。文化创造最重要的就是文化创造主体。”[16]加强对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民俗文化教育,培养他们保护民俗文化的意识,避免民俗文化的内部链条断裂,使民俗文化得以传承发展。

(三)创新性原则

党的十报告中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能力”。创新对民族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游牧文明、农耕文明土壤中诞生的民俗文化正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发生剧变,要使民俗文化适应时展的潮流,就必须遵循创新性原则。创新能使民俗文化既能保持独特的地域性,又能适应现代化潮流。例如,根据现代审美理念,将蒙古族传统的民族服饰加入现代流行元素,创造民族特色品牌,进军国内、国际市场。

(四)可持续性原则

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提出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指出:“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以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可见,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概念,它需要在生态文明、社会文明等协调作用下实现。民俗文化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协调经济、自然与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例如,在保护内蒙古民俗文化过程中,要保护好草原生态,遏制因过度放牧而造成草原面积萎缩、土地沙漠化。草原生态是蒙古族民俗文化产生的土壤,保护草原生态就是保护民俗文化的生长空间和发展背景。民俗文化的发展又能带动民俗资源深入开发,促进经济增长,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五、结语

蒙古族的民俗文化范文2

关键词:蒙古族;民间艺术;旅游纪念品

自古以来,各个民族的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以它独特的风采,展现着一代又一代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与生活理念。蒙古族民俗文化属于游牧文化范畴,它并不是蒙古人的独创,从有文字记载的匈奴人算起,直至成吉思汗建国,经历了长达1千多年的文明实践。这些民族的历史活动,对蒙古族的古代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内蒙古民间艺术主要有民间美术、民间手工艺术、民族服饰艺术、蒙古文书法、民族乐器等。

蒙古族美术从原始社会到青铜文化,从宗教美术,民间美术和辽代的草原画派到元明清时期以来的文人画等等,有着极其丰富的美术遗产。这是蒙古学中需要研究的很重要的一个部分。蒙古族民间美术作为我国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强调突出视觉上的优势,运用最原始的艺术语言,在运用色彩方面突出了浓烈、纯朴的特质。

手工艺术中的“包头剪纸”这一文化品牌的建立与发展,更离不开那些有着一双巧手的剪“花”人。这些年龄不等的剪花手,亲手剪出了包头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更剪出了人们今天的美好生活。蒙古族雕刻艺术历史悠久。包括石雕、木调、骨雕等。石雕多见于城市建筑物上,如明代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的五塔寺上;马头琴及蒙古象棋之棋子是木雕艺术品。作品生动、质朴,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内蒙古手工织绣包括绣花、贴花等,多用在服饰和生活用品的装潢上。

金属工艺品大体与藏族金银器相仿。流行于华北、东北蒙古族牧区。历史悠久。主要器具有包银镶嵌木碗、银壶、包银镶嵌木盅 及包银腰刀等。花纹繁密,多呈凸凹形压花纹,尤为精致。

服饰艺术中的锡林郭勒盟的民族服饰艺术,具有鲜明的地区和民族特色,是目前保留最完整的民族服饰。这些服饰色彩鲜艳,手工精细,款式肥大,明显区别于其他地区蒙古服装,像草原上盛开的鲜花一样,五彩缤纷,艳美多姿,尤以镶、嵌、滚、绣、贴、抠等高难手缝工艺而闻名于世。其中自然蕴涵有浓郁厚重的历史和文化积淀。

蒙古文书法是蒙古族书法艺术。蒙古文有近千年历史,历代蒙古族书法艺术家颇多。奔放自如,章法得体。

旅游业的发展对内蒙古的民族文化和传统工艺是一种科学的保护和传承手段。旅游纪念品作为旅游产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是一个地方文化和风物的缩影。所以,我区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与蒙古族民俗文化含量的提升是十分必要的。

由于我区旅游纪念品的市场开发较晚,目前我区的旅游纪念品市场存在诸多问题,综合看来,现在内蒙古旅游纪念品市场逐渐出现一些设计新颖、材质独特、具有地域代表性的产品,促进了旅游纪念品行业的发展。但通过了解内蒙古的旅游纪念品还相当滞后,与国内其他地方的旅游纪念品大多雷同,在设计上没有创新、制作粗糙、形式单一、品种少,艺术品位不高、缺乏地方艺术特色、缺乏民俗含量。现有的旅游纪念品销售网点大多零星、分散、偏僻,商家互相压价,标价过高,假冒产品及劣质产品充斥着市场,缺乏成型的、结构性的市场开发系统,严重影响旅游纪念品的销路及当地形象。专门研究与专业设计人才匮乏,这已成为阻碍我区旅游纪念品质量提升的瓶颈之一。 从总体上看,人们还没有站在较高层面认识和看待内蒙古的旅游纪念品设计。对蒙古族民间艺术的研究、民族特色文化的挖掘是认识与发现蒙古族民间艺术内涵的前提条件,将蒙古族民间艺术涵融入旅游纪念品设计,使内蒙古旅游纪念品多样化并独具风格,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旅游纪念品的艺术品味与民族特色。通过对现在旅游纪念品市场分析结合营销手段找出推动内蒙古旅游纪念品品牌化、市场化的发展,以及对保护、传承与弘扬蒙古族民间艺术的独特性和多彩性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由此可见旅游纪念品的发展速度严重滞后于旅游业的发展速度,了解内蒙古旅游纪念品市场的现状,是旅游纪念品市场朝着正确方向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虽然,传统旅游纪念品和蒙古族古老的工艺美术得到很好地保存和发展,但是内蒙古的旅游纪念品产业发展还尚不尽如人意,旅游纪念品市场存在着很多问题急待解决。

第一,产品缺乏地方特色和创意性。旅游者远道而来,一方面是想开眼界、长见识;另一方面当然是想买些中意的旅游纪念品作为珍藏。但是,每当走进内蒙古各地旅游商店时,看到的几乎是在全国旅游市场上都可以买到的所谓蒙古特色产品,如名烟、名酒、景泰蓝。这种所谓的旅游纪念品,丝毫彰显不出本地特色,同时,也不具备文化创意。

第二,产品忽视了文化要素,艺术品味较低,无精致意识。内蒙古旅游纪念品市场上缺乏“精品”和“名品”,这是由于旅游纪念品在开发和设计之初缺乏品牌意识造成的。旅游纪念品产业应塑造旅游产品的地方文化形象,实施品牌文化战略导向。品牌性是开发内蒙古旅游纪念品的必然要求,但现有的内蒙古旅游纪念品产业却不注重品牌及品牌的培育,不具备纪念品的品质效果。所以,我区的旅游纪念品产业应该通过树立各自的精致的产品品牌,扩大市场份额,在市场上取得相对垄断优势和主要地位,使我区的旅游企业在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

第三,成品较低档,做工简单,粗糙。毫无疑问,的旅游纪念品总体而言较为低档。为降低成本所经营的旅游纪念品质量较差,种类较为单一,且定位不清,高、中、低档搭配不合理,如蒙古刀具受到许多游客的喜爱,都想买一件作为礼物或是自己收藏,但它的模型做工却往往很粗糙。包装也略显低廉,游客大多因它粗糙的做工与包装而大大压低价格或不愿意购买。面对着来自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低成本、大批量生产的冲击,在内蒙古的旅游纪念品市场上经常可以看见由温州生产的蒙古皮具,既非原产地,又无蒙古族文化内涵。得不到人们的普遍认同,明显丧失了内蒙古旅游纪念品的实际价值。

旅游纪念品是旅游业中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的一环,带动性较强,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也有着重要影响。由此可见,分析现在蒙古族民间艺术在旅游纪念品中的应用所存在的一些误区,总结蒙古族民间艺术中的精髓与价值,并通过哪些方式可以恰当的运用到旅游纪念品设计中,如何挖掘当地富有民间特色的各种资源,使之成为适应当前社会消费的旅游纪念品,并让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对蒙古族民族特色工艺品有所了解,从而推动蒙古族民间艺术在旅游纪念品中的应用,得以传承与创新。加深旅游纪念品设计的文化积淀,也能帮助更多来内蒙古旅游的游客正确的理解蒙古族民间艺术的内涵。推动蒙古族独特的文化和民族工艺的持续发展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亚欣.浅谈蒙古族民间美术资源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蒙古族的民俗文化范文3

中国民俗文化村是国内第一个荟萃各民族的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和民居建筑于一园的大型文化游览区,它从不同角度反映我国多民族的民俗文化。游客在园内可经看到云南石林、海南椰林、千手千眼观音、民俗音乐喷泉。

首先,我和妈妈来到了蒙古包。蒙古包是蒙古族人民居住的地方。蒙古包是用布做成的,它的顶是圆形的,建筑得比较矮,连我这样的小孩进去时还必须弯下腰来。蒙古包内设备非常简单,在蒙古包的中央,摆放着一张小方桌,在桌子的四周,摆放着几把小椅子,在每张椅子前,都有一杯香浓的奶茶,让人们品尝。墙壁上,挂着蒙古族人民打猎用的弓和箭,还有他们非常喜欢的乐器马头琴。我和妈妈坐下来,一边品尝着香浓的奶茶,一边欣赏着蒙古包,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接着,我和妈妈来到了摩梭人的木楞房。那里的摩梭族人民为旅客们讲解了摩梭族独特的母系社会。在母系社会,家里男人们每天晚上都要到自己心爱的女人家去过夜,早上再回到家,这叫做走婚。男人和母亲家族生活在一起。就算男女双方结了婚,男女双方也不能生活在一起,也必须生活在各自母亲家里。如果这两个人生了孩子,这个孩子便留在女方家里,由他的母亲和舅舅照顾,而孩子的父亲却回家照顾他姐姐或妹妹的孩子。家里由女人掌权。

蒙古族的民俗文化范文4

扎鲁特旗――弘扬民族瑰宝,提升地域文化品牌

扎鲁特旗历史悠久,在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彼此碰撞和交融中,这里的人民创造出独树一帜、个性鲜明、风情浓郁的民族文化。其中,尤以“乌力格尔”、“好来宝”等民族文化艺术最为著名。

如何弘扬悠久的历史文化,彰显独特的民族艺术魅力,让民族文化的“软实力”硬起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的十几年间,当地政府对扎鲁特民族文化的挖掘、保护与传承给予了高度重视,对众多优秀民族文化符号进行一一盘点,经过慎重地挑选与多方面探讨,决定将民族文化发展的重点与目标定位在打造“乌力格尔”品牌上。

瞄准了发展民族文化的定位与目标,该旗在几个方面狠下功夫:培养乌力格尔新人、组建乌力格尔艺术团、开展乌力格尔创作与研究、建设乌力格尔博物馆等。为力求实效、力求成果,该旗成立了曲艺家协会;旗人民政府还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签约,成立了“乌力格尔、好来宝传承基地”,录制乌力格尔、好来宝说唱艺术资料;与中国曲艺家协会、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等部门成功举办了 “中国内蒙古乌力格尔艺术节”;在当地蒙古族小学建立了乌力格尔特色班,招收学员;扩大乌力格尔艺术团规模,由专职和业余胡尔齐演员组成的乌力格尔艺术团发展到300多人;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投入80万元建设了占地面积400多平方米的“乌力格尔博物馆”,投资3000多万元,启动了炮台山民族文化、观光旅游、休闲娱乐、爱国主义教育为一体的文化胜地工程,进一步提升了扎鲁特文化品位。

扎鲁特旗在精心挖掘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创新文化活动载体,丰富文化活动内容,促进民族文化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旗乌兰牧骑苦练内功,着力提高民族文化艺术水平,大力弘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推进民族文化创新,精心组织编排了民族歌舞《永远的乌力格尔》等民族艺术节目。2009年,扎鲁特旗乌兰牧骑应邀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欢乐中国行――魅力通辽”文艺演出,赢得好评。2011年央视一套“五一” 国际劳动节大型文艺晚会上,来自科尔沁草原的扎鲁特旗乌兰牧骑演员表演了好来宝《劳模赞》,让全国各族人民领略了蒙古族说唱艺术瑰宝――好来宝的魅力,也让通辽市、扎鲁特旗的人民感到骄傲与自豪。

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扎鲁特旗充分挖掘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和时代特点的民族优秀文化,创作了一大批有吸引力、感染力的民族文化艺术优秀作品,满足人民群众对民族文化的需求。同时,“家庭民族文化大院”也是弘扬民族文化的亮丽风景线。格尔朝鲁苏木的布仁门德一家热衷于乌力格尔说唱艺术,经常祖孙三代同台献艺,他们表演的乌力格尔、好来宝内容丰富、新颖,受到农牧民群众和社会的好评。目前,全旗像这样的文化大院已有20多家。

奈曼旗――以文化繁荣助推经济发展

奈曼旗位于科尔沁沙地腹地。多年来,历届旗领导班子带领广大干部和农牧民群众同沙海作战,建设工业园区、发展沙地高效农作物、开发沙地旅游业,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之后,又着力加快文化大旗建设步伐,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积极培育文化产业及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形成了“以经济发展带动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助推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格局,不仅切实提高了当地人民群众的整体素质,也使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得以加快。

城乡联动夯实文化基础。近些年来,奈曼旗筹措资金,陆续建成了图书馆综合大楼、人民广场、乌兰牧骑办公楼、多媒体电子阅览室、文博数字化管理体系、内蒙古东部“影视一条街”等文化精品工程;筹备建设“诺恩吉雅”大剧院和包括民族历史博物馆在内的会展中心;完成了12个苏木镇综合文化站、100个村文化室、121个草原书屋、5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一批乡村文化惠民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已覆盖12个苏木镇、273个自然村、8004户。目前,全旗95%以上农牧民都能通过图书室、草原书屋或信息服务站掌握一门实用技术,既开阔了视野,又拓宽了致富渠道。

用互动思维培育文化产业。近年来,制定了《奈曼旗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建立了文化产业项目库,完成了《怪柳文化创意产业园》等17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的可行性论证,有8个项目列入自治区文化产业项目库。借助赛马节、西瓜节等平台,吸引多家企业来奈曼旗洽谈合作;旗文艺团体以签约合作的方式,先后赴四川、上海等地演出;以奈曼王府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游、以新镇“柏盛园”为代表的休闲文化游、以孟家段沙漠草原为代表的民族文化游等旅游品牌声名大振;文艺作品大型歌舞剧《诺恩吉雅》获得了自治区政府“萨日娜”奖、中篇小说《洪水、女人和狗》和《迁坟》获自治区政府“索龙嘎”奖、版画《蓝色的高原》入选“上海世博会,中国美术作品展”。

用特色活动增强文化活动。以“诺恩吉雅”文化节、奈曼“西瓜节”为龙头,以社区、企业、校园、村镇、广场为阵地,以广场文化园、校园艺术节、秧歌汇演、民歌演唱大赛等为重要载体,以老年艺术团、女子艺术团、少儿艺术团等业余团体为骨干,以秧歌、摄影、版画、书法、歌舞等艺术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东明镇代筒村评剧团、义隆永镇西地村人口文化大院、东明镇和白音塔拉苏木皮影戏等文化项目,已成为活跃在当地农村的特色文化活动。

用经贸唱戏吸引国内外目光。例如,连续举办三届奈曼“西瓜节”。通过文化平台,来自全国各地的西瓜种植专家为奈曼旗西瓜产业把脉建言,使奈曼旗成为“全国沙地优质无籽西瓜生产基地”。中国作家创作基地暨中国作家生态林揭牌仪式也在奈曼旗举行,多名作家参加了植树造林、捐书题字、参观生态建设基地等活动。成功举办了“沙海明珠、魅力奈曼”首届奈曼国际沙漠文化旅游节。期间,汽车越野拉力赛、摩托车越野拉力赛、沙漠婚礼、篝火晚会、民间歌舞、民族文化艺术表演以及美术、摄影、书法作品展等文化艺术系列活动,吸引国内外游客12万多人次,也吸引了国内多家新闻媒体的关注。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播出了沙漠旅游文化节的讯息;《人民日报》以“黄沙大漠、见证浪漫”为题,刊载了沙漠婚礼的大幅照片及解读文字;中央电视台《赛车时代》栏目以摩托车场地赛、摩托车拉力赛为着眼点制作播出了专题节目。特别是《乡村大世界》和《相约》节目的录制播出,都极大地提升了奈曼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科左后旗――开发民俗文化景点,创立民族旅游品牌

科左后旗把当地民俗文化与旅游资源有机结合,不断开发民俗文化旅游项目,丰富民俗文化旅游内涵,有力推动了全旗经济社会发展。

开发民俗文化旅游景点。大青沟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AAAA景区,享有“南有九寨沟,北有大青沟”的盛誉,2006年被列为自治区“中国乡村游”景点,走进沈阳世博会;努古斯台、阿古拉湿地草原旅游景区,具有“天赐敖包山,地藏蒙古风”之英姿,是科尔沁草原旅游文化的又一金质品牌。科左后旗依托原有资源优势,不断扩展民俗旅游精品路线,增加了双福寺、僧格林沁纪念馆等民族文化旅游项目。2010年,该旗按照打造蒙古族特色生态旅游城镇的发展定位,突出展现民族文化内涵,提升城镇品位,重点建设了“一线五镇”,即一条精品线“努古斯台─阿古拉─大青沟”旅游线;甘旗卡镇、金宝屯镇、吉日嘎朗镇、努古斯台镇、阿古拉镇五个特色旅游镇。现已形成了以大青沟旅游区为龙头、努古斯台和阿古拉湿地草原旅游区为延伸的“三带四区三条线”的民俗旅游发展格局。这些“带、区、线”各具特色,强力拉动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擎起了强旗富民的大旗,成为该旗一项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

丰富民俗文化旅游内涵。科左后旗民族文化底蕴深厚,被自治区命名为“科尔沁叙事民歌之乡”和“好来宝之乡”,民歌之乡的美誉成为对外宣传的闪亮名片。近年来,该旗不断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并全力打造品牌,使其成为民俗文化旅游宣传推介品牌。在传承、发展的基础上,搜集、整理了在当地诞生或广为传唱的蒙古族民歌,结集出版了《蒙古族民歌》一书;依据民歌达那巴拉的故事拍摄了8集电视连续剧《达那巴拉》;经采集、整理、上报的马具制作工艺,好来宝、科尔沁蒙医正骨、科尔沁叙事民歌,被列入国家或自治区级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精心保护、培育、发展科尔沁叙事民歌、好来宝、大青沟民俗文化旅游节、双合尔楚故兰、马具制作工艺等民族文化品牌,有效提高了地区的知名度,使民俗文化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为更好地把当地人文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把文化优势转化为旅游景地的竞争优势,将拍摄电视故事片《大青沟史话》,以现代传媒手段再现真实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让大青沟更具神奇色彩和吸引力。

蒙古族的民俗文化范文5

摘要:生活在辽宁西部蒙古贞地区的蒙古族由于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在近百年间经历了从游牧方式到农耕方式,从草原文化到平原文化的转变。农区蒙古族日常生活中的待客礼仪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饮食上不在是炒米、奶茶、手把肉,穿的住的也不再是蒙古袍和蒙古包。在其自己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地域特点并融入了民俗,研究农区蒙古族待客礼仪的内容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蒙古贞地区;佛寺镇;待客礼仪

佛寺镇位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地处辽宁省西北部边缘地区,隶属辽宁省阜新市。佛寺,蒙古语称之为“葛根苏木”,位于县城西南28公里处。镇政府驻地佛寺镇,伊玛图河穿境而过。该镇面积118.7平方公里,有自然村28个,人口12130人,其中蒙古族人口9300人。①在近百年间经历了从游牧方式到农耕方式,从草原文化到平原文化的转变过程中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民在待客礼仪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研究这一内容笔者以当地的蒙古族为研究对象,从当地蒙古族的迎宾、待客、送客三方面进行浅析。

一、迎宾

蒙古民族自古以来不仅淳厚、朴实,而且是非常讲究礼仪的民族。蒙古谚语“有朋友的人,社交遍草原;无朋友的人,涉足地窄小。”②在当代,这种礼仪文化也无处不体现在蒙古贞地区的每一个蒙古家庭当中,佛寺镇的蒙古族人也无不例外的传承着这一传统的礼仪文化。

迎宾,在当地蒙古族人中称之为“召沁陶斯呼”(相迎、迎宾)。来客需由家主人出门迎宾,如不出门迎宾则为失礼。出门迎宾的人可为家中的长辈、晚辈均可,大多数为晚辈与长辈同时出门迎宾。主人和客人相见,主客互致问候:“赛依热珠”(路上还好吗?),“赛萨古珠百纳哟”(您还好吗?),同时晚辈要向长辈行问候礼。之后客人由主人陪同走到房子门外,主人站在门的西侧左手指向屋里(如果有门帘则主人用左手托起门帘),请客人先进。进屋后,如果来客是长辈则请长辈靠西为坐,如果是冬天则请长辈上炕头,以表尊敬。男主人要陪同客人一起坐下,待客人和主人坐下后女主人或是晚辈则要敬茶。

二、待宾

农区蒙古族待宾礼仪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席前、席中、席后。

1、席前

席前,在当地蒙古族人中称之为“贺勒沁萨古那”(唠家常、说家常事)。在这个阶段客人和家主人围坐在炕上,由女主人或晚辈给来客敬茶。敬茶也是当地蒙古族席前当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接待客人的重要礼俗。据常宝《蒙古族茶文化探析》中:“……蒙古族茶文化习俗形成与发展历史起于13世纪初的民族大融合时期。”由于蒙古族生活的地理区域不同,在牧区、半农半牧区多以奶茶,农业区多以红茶。来客人时,女主人或晚辈必须沏茶给客人。沏茶时,先用热水过一下壶意为“暖壶”,然后进行沏茶。沏茶时家主人会根据来客的多少分为“独碗茶”和“大茶壶”。所谓“独碗茶”就是来客是自己的情况下,家主人特意的会在一个杯子里给客人沏茶饮用。所谓“大茶壶”就是来客人数多的情况下,家主人会在一个大茶杯里先给客人沏茶,在由大茶杯分别匀给每位来客斟茶饮用。敬茶时,第一杯茶水都要先敬给客人,以表对客人的尊敬。饮茶期间,晚辈要时不时的对客人的茶水进行填充,保证茶杯中的茶水与杯口接进保持一致,这样才能显示主人的热情、诚恳、实惠,直到客人不饮为止。在这期间也是家主人和客人之间畅饮畅谈的最佳时候,所以在当地蒙古人之间被称之为“贺勒沁萨古那”(唠家常)。

2、席中

席中,在当地蒙古人当中被称之为“乌古珠萨古那”(入席、进餐)。在这个阶段由席前的贺勒沁萨古那”进入席中的“乌古珠萨古那”,客人由家主人的陪同下入席进餐。入席时,首先是对座位的排序。蒙古人自古以来就有“以西为大、以长为尊”的习俗,在座位的安排上也是遵循着这一习俗。如果来客是长辈则要靠西而坐,如果来客是晚辈则要让出西面的位置给家主人,之后沿着顺时针的方向客人、家里人依次入座。进餐时,大多数都是家里的晚辈把第一杯酒献给客人而且吃饭、吃菜也是先请客人品尝。如果来的客人是晚辈,他会把第一杯酒、第一口菜先请长辈享用而不是自己享用。进餐期间,家庭里的晚辈时不时的要给来客斟酒、倒茶直到用完餐为止。期间自然少不了歌声,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是能歌善舞一直传承至今,蒙古贞地区虽然从游牧文化演变成现在的农耕文化,但是这里的蒙古族人民一直保留着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蒙古贞素有“歌海”之称,一直有“三人同行必有二人是歌手,一人是乌力格尔沁”的说法,所以理所当然的少不了歌声。还有进餐期间是不允许小孩上桌,不允许来回跑动,这是对客人的尊敬与礼貌。

3、席后

席后,在当地蒙古人当中被称之为“阿巴珠萨古那”(留住、留宿)。席中完毕后,家主人会再次邀请客人喝茶。席前的茶叶会被新茶叶所换掉,而且茶具也要清洗一遍,按照席前的习俗“贺勒沁萨古那”(唠家常)。在这期间,最主要就是家主人会尽量要求客人留下,在家住宿一宿,还有就是客人会盛情邀请主人及其家庭成员去他们家做客,期待他们回访。席中完毕后,如果客人赶时间或者是有急事的话“阿巴珠萨古那”(留住、留宿)这一环节可以在席中进行。如果客人吃完饭餐具还没来不及收拾的情况下动身要离开的话,家主人必须要动一下或者是挪一下用餐的桌子,这是对客人的尊敬最重要的是祈祷,祈祷客人一路平安、平安的到达目的地。

三、送宾

送宾,在当地蒙古族人中被称之为“召沁矛日答古鲁呼”(相送、送宾)。送宾是在当地待客礼仪文化当中的最后一项民俗,也是及其重要不可缺少的一项。当客人要离开时,家主人及其在场的每个家庭成员都要以身相送,客人由家主人及其家庭成员的陪同下走出院落大门。在大门口客人和家主人握手相拥,客人会再次盛情的邀请主人及其家庭成员光顾自己家并对家主人的盛情款待表示谢谢,家主人则会邀请客人再次来自己家做客。

四、结束语

蒙古贞地区在近百年间经历了从游牧方式到农耕方式,从草原文化到平原文化的转变过程中其传统的待客礼仪文化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与蒙古族传统的待客礼仪文化相比较其内容与形式上发生了变化,不是传统的炒米、奶茶、手把肉,而是具有农耕文化特点的红茶、小米、蒙古馅饼。蒙古贞待客礼仪文化演变成如今带有地域特点的民俗文化,虽然在形式与内容上发生了变化但是笔者认为其传统文化的本质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不同的文化经过长期的接触、联系、调整而改变原来的性质、模式的过程进行文化适应。蒙古贞待客礼仪文化适应农耕文化,发展成为具有地域特色的蒙古贞待客礼仪文化民俗。(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五楼呼日勒巴特尔研究所)

参考文献

[1]暴风雨.蒙古贞史[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1998年8月第一版.

[2]王迅,苏赫巴鲁.蒙古族风俗志[M].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1990年3月第一版.

[3]邢莉.蒙古草原待客礼俗[J].黑龙江民族丛刊.一九九二年第四期(总第三十一期).

[4]苏立贤,朱宝珍主编.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志[M].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1998年6月第一版.

注解

蒙古族的民俗文化范文6

欢迎大家来到内蒙古风情园!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以蒙古族传统历史文化、宫迁文化和民俗文化为核心,以草原景观为背景的特色文化旅游项目--蒙古风情园,于2003年6月28日在呼和浩特市开工建设。

蒙古风情园是内蒙古和呼和浩特市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建设工程,是由鄂尔多斯市东方路桥集团投资建设的特大型旅游景区,位于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昭君路8公里处(昭君墓北侧),园区占地1万亩,总投资4.5亿元人民币。

蒙古风情园是按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建设的特色文化旅游项目,集蒙古族历史文化、军事文化、宫廷文化、民俗文化、民间文化、宗教文化之大成。一期工程建设项目有:可汗宫大酒店(四星级标准)、蒙古大道、成吉思汗广场、成吉思汗纪念堂、马文化博物馆、蒙古大汗营、苏勒德群、白云塔拉、小召寺、王爷府、知青园、腾格里敖包、赛马场、篝火台、人工湖、游客服务中心、购物中心、游览交通服务中心、草原神舟航天台、草原浩特、草原渔村、生态停车场、甘迪尔草原等多个景点及功能区。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明确内蒙古东方甘迪尔蒙古风情园有限责任公司为该项目的业主单位,我公司根据经营需要设综合办公室、财务部、工程部、园林部、保卫部、市场营销与项目研发部、经营管理部、游客服务部8个职能部室和可汗宫大酒店、蒙古风情艺术团2个经营实体。

我公司将本着政府创造投资环境、企业市场化运作的基本原则,倾力打造中国旅游业的名牌产品,向世界展示一个绿色的、风情万种的蒙古风情园。蒙古风情园将本着文化经营、市场动作的基本原则,倾力打造中国旅游业的名牌产品,向世界展示一个绿色的、风情万种的蒙古文化旅游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