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教学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机械原理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机械原理教学设计

机械原理教学设计范文1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 培训教材 编写理念 设计原则

自从2001年开始,我国逐步进行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随着这一改革的深入贯彻,对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很多地方的教育部门都对教师进行了相关的培训,对培训教材的编写理念及设计原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中小学教师培训教材编写的理念

1.1教材内容不能忽视基础理论培训

现在很多的教师培训都对基础培训表现得不是很重视。许多中小学教师在培训中不看重理论的学习,而急于去操作方法。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在理论上好好下功夫。培训教材中应该更多地穿插着基础理论知识培训的内容,让教师认真地学习课程改革的有关理论文件,使他们从以前那种旧观念中走出来,在培训中获得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当教师把全新的教育观念充分地运用到他所在的课堂中去时,学生们才能成为受益者。只有在培训教材中更多地强调这一点,教师才能更好地意识到教育观念转变的重要性。

1.2培训教材的设置应尽量多元化

现在,学生都要求全面化,学生的知识面很广。为了教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去指导或者引导学生,培训教材应该尽量地多元化。如果每个教师在参加培训的时候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要,选择到适合他们的个性化的教材,对他们个人能力的增长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教材可以结合本地的一些实际的情况,根据教学中碰到的实际问题编写。培训教材的多元化对中小学教师能力的多元化能起到引导作用,而一个知识面很广的老师对学生能够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估计的。

1.3培训教材应重视对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很多发达国家例如美国、英国,都很重视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在我国,现在很多学校也开始要求注意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实践能力的高低有很多的条件因素限制,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能否在接受培训时能否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在培训过程中要学到实践能力,一部分取决于教师的学习能力及态度,但是更大的一部分取决于学校在培训过程中能否侧重于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所以,在我们的教师培养教材中,应该重视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只有教师具有很强的教学实践能力,才更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1.4培训教材的内容和呈现方式应更能激发教师的主动参与

在教材的编写上,应该侧重于教师的主动参与性。针对每一个知识点,都尽量能使教师主动地参与,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在教材里增加个案分析,在个案分析的时候,教师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反思、去分析,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在这样的教材内容基础上,课堂能成为教师们交流的场所。教师们能够将自己在以前教学中碰到的问题讲出来,教师们也可能从交流中获得解决的办法。这样,使用能激发教师主动性的教材,教师们在培训的课堂上也不单单是被动接受的学习者,他们的主动性得到很大的激发,使他们对培训内容的掌握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2中小学教师培训教材的设计原则

2.1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也可叫做准确性原则,这是最基本的原则,无论什么培训教材的编写,都必须遵循这一原则。中小学教师培训教材在语言表述上要做到规范,典型案例要具有逻辑性。关于知识点的语言论述一定要准确,知识点的安排要按照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做到循序渐进。

2.2针对性原则

每一个教材的编写都不能脱离它的使用对象,假如中小学教师培训教材的编写采用大学教授写论文的语言风格,就很不合适了。所以,中小学教师培训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应依据中小学教师的现有水平、年龄、受教育的程度等,合理编写教材内容,以便最大程度地满足培训中小学教师的需要。

2.3实用性原则

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教材要做到实用。首先,体现在教材里的内容要实用,教师学习到这些内容可以对他们的教学活动有很大的益处。其次,在教材中传授的一些教学方法要实用,要做到教师易于掌握,掌握之后能够很好地运用到教学中,使学生受益。

2.4趣味性原则

中小学教师培训教材在编写上要做到语言表达轻松幽默,但还不能幽默过度。一本具有趣味性的教材,能够提起教师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心情愉悦的过程中就能很好地掌握教材上的内容。这样的教材,一方面提高了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有利于教师们自己培养出幽默感,这种幽默感对他们日后的教学活动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5立体化原则

教材的编写上最好也能做到立体化,这就要求教材的设计及编写不但包括教科书,还应包括挂图、录影带、光盘,甚至还有配套的网络平台、数字化资源包等。立体化的教材,能够使课堂活动及课堂内容灵活多样,更好把课堂和课外联系起来,还能满足不同学习风格的教师的需要。

3结论

中小学的教育质量对整个教育都是极其重要的。只有对中小学教师培训教材的编写理念和设计原则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创新和发展,才能保证中小学的教育质量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台阶。希望我们能编写出越来越多更好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教材,为中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贡献出力量。

【参考文献】

[1]张恰. 教师培训教材设计的转型与创新——基于教师专业发展范式的特征分析 [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08(10):15-17.

机械原理教学设计范文2

关键词 机械原理 科技创新活动 创新设计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10.054

The Exploration of Mechanical Principle Course Teaching Based on

Extracurricula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WEI Junying, WANG Jidai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590)

Abstract Aimed at the mechanical principle course teaching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 extracurricula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such as taking part in teacher's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ompetition to combining mechanical principle knowledge with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this way teaching activities are implemented which has obtained good effect and improved students' ability in innovation design.

Key words mechanical principl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innovative design ability

指出“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以及我国的改革环境和发展任务,“创新”已经成为21世纪产品的重要“代言人”。作为培养人才的高等教育领域,高度重视学生的创新设计与实践能力培养,努力培养出高等创造型人才是高校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①

机械原理主要研究机构组成原理、常用机构的特点及应用与设计、机构运动学及机构动力学、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等问题,②是学生掌握设计能力、提高创新思维的重要知识基础,因此,有着其他课程不可代替的作用。③

1 机械原理教学现状

机械原理是高等院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十分重要的主干技术基础课程,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和了解机械、为机械类有关专业课程学习打好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为机械产品的创新设计、现有机械的合理使用和革新改造打下良好基础。

目前,在机械原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较为注重于去“教”机构原理、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这些基本知识。通常老师讲解得仔细透彻,但学生往往自主学习能力不强、不够积极,且机械原理有些知识比较抽象,很多学生头脑中对一些机构没有感性认识,因此往往不能很快掌握、进而问题遗留拖延,导致积累更多问题,课堂效率低下。④

1.1 课堂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脱节

目前,我校机械原理的教学模式仍然偏重于理论知识的教学,且学生对课程中涉及到的常用机构普遍缺少直观认识,因此对一些内容不能做到很好理解。机械原理是机械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由于不能将课堂上学到的原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因此很多学生对老师讲解的知识难以理解,很难打好机械入门的基础。尽管机械原理课程也有相应的实验环节安排,例如认识机构、机构运动简图绘制等,但多数学生基本上走马观花,对机构认识很肤浅,仍然不能与课堂上学过的机构、原理联系起来,故实验效果很差。

机械原理目前多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教学,在课件中也有大量机构及其原理的应用实例,但由于课堂教学学时有限,有些学生没有生活、生产中机构的实际应用概念,故不能很好地将这些实例与理论知识联系起来,这些都造成了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的脱节。

1.2 机械原理知识不能融入到创新设计中

机械原理课程中,有些内容是比较枯燥的,在授课过程中如果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能动性,那么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就更加不理想。机械原理课程是设计道路上的第一道关口,学生创新设计能力是机械原理教学中很重要的环节。很多学生有许多新颖的构思和创新的思想,但教师不能很好地引导他们将机械原理理论知识融入到创新设计中,不能开拓他们的创新思维,因此学生不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不能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灵活应用于实践中。

2 改变教学模式,利用各种课外科技创新设计活动提高创新设计能力

目前,国内外高校都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我校机械原理课程建设结合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之间的密切联系,突出了对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创造性思维及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在创新设计能力培养方面,特别提出通过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科技创新模块等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⑤

2.1 教学模块突出创新设计能力培养

机械原理课程教学模块分为两大主要模块:课堂理论教学模块与实践教学模块。

在课堂教学模块中,动力设计模块、机构设计模块为机械原理的基础模块,通过其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原理机构分析、机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另外,综合设计模块是前两个模块的延伸和提高,主要进行机械系统方案的设计,要求学生在所学机械原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各种实践经验,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及想象力,灵活运用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技巧,设计出新颖独特、节能高效、紧凑灵巧的机械系统,这些对于培养工科机械类专业学生的综合设计水平、创新设计能力有尤为重要的意义。

在实践教学方面,包含实验教学模块、课程设计模块和科技创新模块。前两个模块注重对学生机械原理基本知识的实践掌握和巩固,科技创新模块则注重于鼓励、支持学生参加政府、教育厅等各部门举办的各类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以提高他们创新设计的能力。

2.2 科研项目多参与

在机械原理课堂教学中,把教师的科研项目、科技创新的理念融入其中,加强对学生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根据自己的科研项目开展相关机构创新的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机构时,结合科研项目码垛机器人手臂、钢制容器壁面爬行机器人手臂的研究,使学生加深对平行四边形机构运动特征、应用、设计及其存在问题的深入理解,鼓励学生将所学机械原理理论知识与科研项目中实际设计结合起来,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机械原理的兴趣,掌握、巩固并应用了所学的理论知识,又极大提高了创新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2.3 课外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多参与

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学校建立了三个层次的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机构和保障、各种奖励措施对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提供制度及物质保障。⑥其中,第一层次为学生科技创新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牵头,另外由各领域知名专家教授组成,负责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规划和开展、筹集活动资金、工作协调及评比表彰等;第二层次为教学管理与服务组织,主要由学校教务处、科研处等具体实施、监控部门以及各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部门组成,负责课程教学过程的具体设计和组织实施、质量监控等;第三层次为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组织实施,由共青团、学生会、各类学生社团等组成,负责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规划与具体实施。学校相关部门制定各类科技活动及竞赛奖励办法,依据参加赛事级别及获得奖项名次等级及时给予相应的表彰与奖励。

通过这些课外科技活动组织、保障措施和激励机制,能持续鼓励、支持保障学生参加各类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如山东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学生根据竞赛主题与相关要求,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进行构思设计,构建产品的虚拟样机或实物模型,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极大提高了创新设计和工程实践的能力。

3 各类课外科技创新设计实践活动成果

目前,各种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已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项目。在课题组相关老师参与及指导下,学生能够在学习机械原理课程过程中或者结束该课程后,积极参加各种创新设计竞赛。在近几年参与大赛中,取得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二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创新与实践大赛中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在第十四届山东省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特等奖并推荐进入国赛;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大赛中获一等奖9项、山东省大学生首届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1项、山东省电子产品设计大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等等。这些荣誉和奖项极大鼓舞了大学生们参加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学习机械原理等课程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创新设计的能力。

4 结语

创新设计能力是工科机械类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分析了机械原理课程教学现状及其存在问题,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创新设计,将科技创新实践与教学活动相结合,鼓励支持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参加各类科技创新竞赛。通过在教学活动中实践,极大提高了学生创新设计与工程实践的能力,取得了预期效果。

注释

① 袁爱霞,高中庸,李宝灵.机械原理与机构创新设计[J].高教论坛,2007(6):78-79.

② 孙桓,陈作模,葛文杰.机械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③ 侯莉侠,侯俊才,郭红利等.在机械原理课程教学中引入创新设计的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4):139-140.

④ 巫海平.机械原理教学与创新设计相结合的实践与探索[J].职业技术,2013(6):149-150.

机械原理教学设计范文3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教学设计

高中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和学习了一些基本的物理原理和知识,对物理课堂的学习也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方式和思维。在此基础上的高中物理知识的讲授,需要高中物理教师注重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以期提升学生学习和探究物理知识的兴趣和能力。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阶段,物理教师应该积极做好教学设计的各个部分的内容和形式,从而引导学生们能够独立完成课堂上布置的活动和作业任务,实现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一般情况下,高中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主要偏向于对物理理论的浅层应用,而较少表现为对物理问题上的深入思考和探究。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内容的重难点、板书的详尽度以及教学活动的难易度。根据自身的课堂教学经验和班级教学案例,笔者认为,针对高中生进行的物理课堂教学设计,可以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板书设计以及教学活动设计三个方面入手。

一、物理教学内容的设计

高中物理教师在进行正式的课堂讲授之前,需要做好对课本教材内容的设计和完善,尽量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地掌握到专业的物理原理和知识,从而为今后的物理理论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而考虑到物理教学内容的种类和难易度,高中物理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时,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首先,高中物理教师需要根据课本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继而保证课堂物理理论的基础性和专业性。一般情况下,根据人教版的高中物理课本,物理教师需要由易及难地安排课堂内容的编排,让学生在物理知识的学习中逐步形成对高中物理整个内容的系统掌握。例如,物理教师会在高一阶段教授学生们相关的机械运动定律、能量运动定律以及电能运动定律,学生们通过对上述内容的逐步学习和练习,才会不断提高对多类运动形式的认识,继而提升学生对课本教材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其次,高中物理教师的教学内容设计中,还应当包括对教学大纲内容和新媒体教学内容的考虑,从而保证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全面性和专业性。学生们在物理教师的教学指导下,往往会逐渐形成对物理内容理解的基本模式,从而为今后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高中物理教师在进行内容设计中,往往会从教学大纲中的重难点出发,寻求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物理原理和理论中的重难点知识。针对机械运动的内容教学,物理教师需要着重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概念以及加速度等的计算形式,高中生们也会在不断的练习中提升对物理知识和原理的灵活运用。

二、物理教学板书设计

高中物理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对教学内容从教材、教学大纲、新媒体层面进行设计,还需要注重对课堂板书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教学设计。为了实现物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高中物理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之前做好板书的设计,以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首先,在内容层面,高中物理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到物理新课程和练习课程的特点,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合理安排课堂板书的设计。例如,针对物理新课程知识的教学设计,物理教师需要做好物理原理关键词、原理公式、原理运行的图形等的板书,让学生们在进行新课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课堂教学的直观性,继而保证和提高他们在课堂学习中的注意力和听课效率;针对练习形式的物理课程,物理教师需要在讲解各类物理题型的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面对复杂难讲的物理题型时,物理教师可以进行黑板板书的演算,引导学生们学习和掌握每个具体步骤中的物理原理和技巧,从而让学生们在课堂板书的讲解中,牢固把握其中所蕴含的物理原理或理论。

其次,在形式层面,高中物理教师需要做好板书的设计,一方面要保证板书形式的完整性,另一方面也要保证课堂板书的整洁性。这样,高中生才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到丰富的原理知识,同时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和质量。而如果物理教师的板书只是注重完整性忽略了整洁性,往往会给学生带来不够简洁的印象,继而可能影响他们对物理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另外,只是注重整洁性忽略完整性,也会影响高中生对物理知识的深度理解和把握,从而影响整个后续的物理学习和应用。

三、物理教学活动设计

高中生在完成了相关的物理原理和公式的学习之后,为了进一步加深和拓展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高中物理教师还可以从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中,考察和锻炼学生的综合物理活动的能力,从而提升物理学科的整体修养。具体来说,物理课堂活动的教学,主要从活动丰富性和活动可行性两个角度进行设计。

首先,高中物理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活动的丰富性,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的物理专业知识,在课堂时间和课下时间及时进行理论的应用,从而保证对物理原理的深度把握,提高物理成绩。例如,在教授电能等物理知识时,高中物理教师可以安排实验或比赛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电学学习和探究的精神,从而引导他们在活动准备中不断充实电学知识,在活动中实现物理活动考察的广度和深度的延伸。

机械原理教学设计范文4

关键词:理论介绍;教学案例;教学设计

在基础英语教学,尤其是中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依据语言学习理论,遵循认知心理规律,科学设定教学目标,合理处理教材内容,而不是仅仅跟着感觉走。尽管某些教学经验符合一定的教学规律,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则可以将这种无意识地运用规律变成有意识地依据语言教学的原理来组织教学活动。

一、理论介绍

H. Douglas Brown在其《根据原理教学:交互式语言教学》一书中,详细地介绍了意义学习原理和激发内在动机原理。

1.意义学习原理(Meaningful Learning)

意义学习是和机械学习相对立的概念。意义学习意味着让新的知识融合到学生现有的知识框架和记忆系统中,从而产生新旧知识的联系,这种联系又促使了新知识更牢固、更长久的记忆存留。简而言之,相比死记硬背的机械学习,有意义的学习能更有助于学习内容的长期保持。这也给予语言教师以启发:教学内容一定要和学生已有的经验、现时的兴趣以及今后的学习、工作与生活需要相结合。

2.激发内在动机原理(Intrinsic Motivation)

激发内在动机原理认为:最有效的奖励是学习者激发出的内在动机。因为,人类的行为源自于内心的需求或欲望,其本身是自我激励性的,故根本无需任何外在刺激。为此,教师首先要仔细研究学生当前的内在动机,然后在精心设计的教学情景中,利用一定的诱因,来调动这些内部驱动力。如果学生的学习是因为这些教学活动趣味性与挑战性并存,则会带来更为加成功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意义学习原理和激发内在动机原理的教学实例

下面提供一个15分钟的微型教学设计,是40分钟课堂教学其中的一个活动环节。

年级:初二

班级规模:36人

教材:牛津初中英语8B Unit 4 Welcome & Vocabulary: A charity show

课型:新授课

教具:多媒体电脑设备、小旗子、贴纸

教学目标:

1.了解国内外的一些慈善机构及其概况。

2.掌握交换意见和提出建议的能力。

3.激发对参与慈善活动的兴趣。

教学背景:

全班学生被分成六组并选出组长,在课前分工合作完成预习工作,如:收集一些关于慈善机构以及如何为其募款的相关资料。在本课的前20分钟,学生已通过完成围绕单元主题的听力和词汇的小练习为下一教学阶段打下语言基础。而这15分钟的阶段被设计成一个小组竞赛活动,每组拿到一面不同颜色的小旗子,抢答时举起示意,答对后可以得到一枚贴纸贴在旗面上作为一分,最后通过两轮测试在六组学生中选拔出得分最高的一组,该小组可以在下周的班会课上作为主办方在本班举办一场慈善演出,为校关爱基金筹款。

教学步骤设计:

Test 1: The charities you know(测试一:你所了解的慈善机构)(6 minutes)

Step 1: Presentation(看图说话)(3 minutes)

Do you know the names of charities in China?

Do you know the names of international charities?

Step 2: Feedback test(反馈测试)(3 minutes)

Make a sentence in a correct order.

Test 2: The ways you know to raise money for a charity(测试二: 你所了解的募款方式)(9 minutes)

Step 3: Brainstorming(头脑风暴)(3 minutes)

How many ways do you know to raise money for a charity?

Step 4: Dialogue(对话演练)(6 minutes)

Please make a one-minute dialogue about raising money with your partners.

后续活动安排:结分并统计出得分最高小组,加以鼓励并对其进行关于举办慈善演出的额外指导。

Homework: Preview the Reading part and prepare for the charity show next week.

(回家作业:预习Reading部分的课文,准备下周的慈善演出。)

三、教学设计分析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教师没有采用传统的Welcome和Vocabulary部分的单独教授,而是把两者结合起来,以归纳、口述的形式来检查学生的理解,注重语言的运用而非形式。把学习内容组织成有意义的一个整体,而不是零碎的知识片段,这是运用意义学习原理的做法。而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教师以在班内举办一次慈善演出为校关爱基金筹款为奖励,组织全体学生以组为单位,开展小型的主办方选拔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参与意识。教材内容使用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会遇到的语言材料,就是学生在生活和今后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英语交际任务,充分提供给学生运用语言的机会,促使学生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调动学生学习的潜力,用集体的力量完成任务,达到自我设定的目标。由此,所有的学生都带着兴趣自发地完成课堂活动,并得到及时有效的评价,体现了激发内在动机的原则。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互动,因此,在设计英语教学环节时,教师就要把语言作为整体的、交际的材料,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变换教学活动的方式,在充满智慧挑战的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内在兴趣与动机,师生互相合作进行有效对话,使课程内容不断生成新的意义。

机械原理教学设计范文5

关键词 教学目标 目标行为动词 目标细化分解 学生工作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背景介绍

“杜郎口中学”提出的教学理念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我们又看到“翻转课堂”建立起比较彻底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教是为了不教,把学习变成学生自己的事情。于是其他学校纷纷效仿,课堂讲授时间大大缩减。那么,课堂讲授时间缩短后,学生学习是否能达到教学目标呢?任何教学模式最终关注课堂教学有效性即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基于教学目标达成的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2 教育教学目标的理论梳理

2.1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①梳理

教育目标是指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1956年,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立足于教育目标的完整性,制定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布鲁姆认为,20世纪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现代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国的教育都面临着系统的深刻的变革。它已不再满足于选择和培养少数优秀人才,而要求大力普及教育,努力提高劳动者大军的科学文化素质。因此,我们必须变革传统的教育观念,关心每个学生的发展,让所有学生掌握在复杂社会中求得自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而当时的课堂教学,教师对学生的预期使得好学生总是好学生,差学生仍然是差学生。这一情况既减弱了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志趣,又削弱了学生学习的动机。在布鲁姆看来,只要恰当注意教学的主要变量,就有可能使绝大多数学生(90%以上)都达到掌握水平。

1999年安德森等于雪城会议讨论了教育目标分类修改稿,2009年11月 蒋小平等将安德森编著的《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分类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翻译印刷,其中认知过程维度分为六个认知类别和19种具体认知过程。六个认知类别为1.记忆/回忆2.理解3.应用4.分析5.评价6.创造。19种具体认知过程为1.1识别1.2回忆2.1解释2.2举例2.3分类2.4总结2.5推断2.6比较2.7说明3.1执行3.2实施4.1区别4.2组织4.3归因5.1检查5.2评论6.1产生6.2计划6.3生成。这一教育目标分类学为本研究的行为动词界定提供了理论基础。

2.2 上海市中学物理课程标准梳理

《上海市中小学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三维课程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并对每一维度的目标做出的具体说明。

(1)“知识与技能”要求的分类界定。对科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的“认知”可以分为知道(A)、理解(B)、掌握(C)、应用(D)四个层次。 “实验”要求分为初步学会(A)、学会(B)、设计(C)三个层次,主要针对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

(2)“过程与方法”要求的分类界定。“过程与方法”维度的要求分为感受、认识、运用三个层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的分类界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要求分为体验、感悟、形成三个层次。

本研究根据现有的《上海市中学物理课程标准》和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实践,开展教学目标细化梳理和配套案例说明,目的使课程标准在转化为实施标准时有依据、有参考。其中,教学目标细化梳理将以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和《上海市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为依据,而案例说明将使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有可参考的表现标准。

3 基于教学目标梳理的研究框架形成

3.1 目标行为动词的界定

高中物理教学目标分类及行为动词界定(表1)

3.2 目标细化分解案例说明

下面是《机械能守恒定律》案例的教学目标设计,强调教学目标的设定和目标的细化分解,分为三维目标综述、目标分解、案例说明三部分。目的使学生明了教学目标,以便独立地进行学习。

案例:《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目标分解与案例分析

(1)知道机械能的概念;会用DIS实验探究机械能守恒定律;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条件;能够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简单的问题并归纳出解题步骤。

①知道机械能的概念。从教材中找出基本概念以及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例子,并填写在表格中。

②会用DIS实验探究机械能守恒定律。DIS实验研究动能和势能转化过程中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并分析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写出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能指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③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条件。判断各个实例是否符合机械能守恒定律。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公式证明机械能守恒定律。通过不同实例的推导,进一步掌握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只有重力做功。

④能够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简单的问题并归纳出解题步骤。判断各个实例是否符合机械能守恒定律。课堂例题练习,讨论,归纳总结解题步骤。

(2)通过实验探在动能和重力势能转化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保持不变;通过对机械能守恒条件的归纳,经历在不同的现象中寻找共性的研究方法。

①探究在单摆摆动时,在动能和重力势能转化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保持不变。结合教材能够描述实验的设计思想及其实验步骤、数据处理,并能够分析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写出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能指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②通过对机械能守恒条件的归纳,经历在不同的现象中寻找共性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各种实例的研究,归纳出他们中存在的共性,进而获得解决同类问题的共性的研究方法,便于以后将要进行的研究。

(3)在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有所得的快乐,并感悟物理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

①课堂练习与巩固练习相结合,感悟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②学生工作单制作:针对教学目标的分解目标教师可精选8道左右的习题,供学生在课堂或课前课后练习。这样可以及时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精选习题也使学生的学习减负(这里不例举具体案例)。

4 总结

以上三部分的研究首先界定了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目标行为动词,为教学目标的适切定位和规范描述提供了标准。然后是目标细化分解,强调教学目标的设定和目标的细化分解,分为三维目标综述、目标分解、案例说明三部分。目的使学生明了教学目标,以便独立地进行学习。再者是学生工作单的制作,学生工作单的题目由教师精心挑选,每一题与目标密切对应,学生在此基础上的练习能针对性地检测自己学习目标的达成,有利于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教育目的不是把已有的知识储存到学生的头脑里,而是把学生的创造力诱发出来,学知识是为了长智慧。教学设计应由发挥一个人的积极性,变为发挥几十个人的积极性。基于以上三方面教学目标梳理的教学设计能确保教师在减少了授课时间的教学实施同时,学生能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前提下主动地学习,从而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注释

① 安德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分类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外研社,2009:51.

参考文献

机械原理教学设计范文6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students' needs, the teaching design is usedas a systematic decision procedure to give the best solution to the question and then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should be focused on students and the purpose of teaching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So it is a must to change the teaching concept, apply the theory to practice and employ flexible teaching methods in the teaching procedure.

关键词: 高职财务管理;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设计

Key words: the subject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focus on students;the teaching design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5-0181-02

0引言

高职教育主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在课程的设置与教学设计中要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高职财务管理课程设置的目的是要使学生具体掌握以下基本技能:了解企业生产流程及盈利模式;熟悉资本市场,能帮助企业比较、选择融资渠道、投资方向;解读企业财务信息,会利用财务信息分析经营活动给企业带来的影响;能预测环境变化,适应环境,正确应用经济政策、金融市场、法律政策为企业理财服务等。除培养专业能力外,在教学中,还将培养学生一种跨职业可迁移的通用能力,比如处理任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管理自我的能力、与他人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以及数字运用的能力等等[1]。为了使《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充分体现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的培养,进行“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学习者学习的主体性的教学设计非常重要。

1教学设计概述

教学设计是依据对学习需求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的系统决策过程。即教学设计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而设计的解决教与学问题的一套系统化程序。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教学设计使学生掌握社会对本课程所要求的技能。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2]。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对传统教学革新所体现的一个方面就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其特征是重视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和知识学习的主动者,而且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这种教学设计就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贯穿“以能力本位”的宗旨,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机会去展示自己的才能,表达自己的观点、情感等,让学生畅所欲言,极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觉参与教学活动。

2当前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目前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教学大多采用传统教学法,即通过演绎推理的方法来传授知识,其逻辑起点是清楚地阐明概念和理论,然后用例子问题来论证。教师授课普遍采用以课堂讲课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法,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从教学手段和方式看,老师主要还是利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或多媒体上课,另外辅助练习题等方法来传授理论知识[3]。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仅仅突出教师的“教”法,忽视了学生的“学”法,使得学生课堂教学中很少有主动参与的机会,不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普遍反映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过于枯燥、抽象,难以领会重点和难点,知识点掌握不了,所以出现了教师累、学生烦的现象,严重地挫伤了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2 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高职财务管理的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大多遵循统一的模式:按照资金时间价值、风险测算、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本管理、利润分配决策、会计报表分析的顺序,将课时的绝大部分安排到了筹资、投资和营运资本管理部分,重点讲授资金成本的计算、资本结构的衡量、投资项目的各种评价指标、各类营运资金的最佳保有量等应用公式进行复杂计算的内容[4],教材上许多实际操作的细节往往被忽略,而这些恰恰是学生以后工作最有可能用到的面向实际问题。教师不注重实际中企业财务管理的案例收集,不善于开展针对实际问题的讨论、分析,更不组织该课程的实训和到企业的实践锻炼,使得学生缺乏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性的缺乏必然会拉大学生与企业经济活动的距离,造成学生今后的就业难、岗位适应能力差。

2.3 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只能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造成学生对学习的厌倦,加之一部分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在校只图混个文凭,学习目的不明确,采取平时混、考试抄的学习态度。很多学生没有养成好的学习方法,平时学习中缺少了预习、复习等环节,作业也只求完成,很少考虑一题多解和寻求巧妙解法,学习中缺少思考,只会机械地记忆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只求“是什么”,很少去问“为什么”,更不会去图书馆或上网查阅资料,遇到问题只会生搬硬套,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这说明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方法仍然存在传统与被动的状态之中,没有真正掌握主动学习的能力。

因此,如果不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注重学生的实践训练,不引导学生采取积极的学习态度、激发学习的兴趣,那么教师所教、学生所学的实际效果,特别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值得怀疑的。

3对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设计的构想

3.1 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进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设计,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树立“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要充分认识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能充分理解与体现学生知识、智力、情感;根据学生的需求、学生的实际、学生的学习目的、学生的学习难点设计多种多样的、适合学生水平并受学生欢迎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意味着抹杀教师的作用,让课堂放任自流,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精心策划授课的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活动和辅助工具以及教学的重点,教学过程中既要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又要使课堂气氛热烈、活跃,使学生的参与达到最大限度,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尽量的发挥。课后还要为学生辅导答疑,指引学生知识拓展的方向。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是充当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激励者和促进者,为学生学习过程创建必要的学习情境的角色。

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教师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使学生适应这种教学模式。只要教师在这些方面进行改革,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经过积极的工作,学生一定会认同这种模式,他们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反而难以适应了,这在教学实践中已经得到了证明。

3.2 突出能力培养,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课程设计中,应充分结合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把握课程的深度和广度,理论知识以“够用”、“必需”为原则,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注重学生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的培养,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课程可以设置分单元实践实训、分阶段实践实训以及综合实践实训。在进行一定量的模拟实训基础上,要设计学生与企业“零距离”接触的实践实训,使学生毕业后就能直接上岗,快速胜任工作。另外,当前高职教育较为流行的模块式教学也是一种将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方式,根据培养目标的职业要求,以技能训练为核心,确定该项技能所需的知识内容(包括专业基本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按照技能的特点和分类,建立若干教学模块,完成教学任务。

3.3 贯穿教学互动,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设计要体现出教学互动的思想,即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学习资源之间要产生互动,而互动的实施就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适用于财务管理课程中晦涩难懂理论问题的讲解,从生活到课本、从熟悉到陌生,由浅入深的轨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用物理学中的杠杆原理来比拟财务中的杠杆原理,使学生更明确的了解财务杠杆的功能。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情境教学等,能使学生感受到逼真的工作环境,自觉的利用所学知识、借助可用资源解决其中的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设置购房贷款的案例,不仅使学生理解了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还通过实践调查,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对于实际的应用,认识到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性。此外,组织学生资料收集、小组讨论、课堂演讲、角色扮演等等,不仅帮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激发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合作、自主决策、收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总之,以能力培养为本位,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设计,是高职高专开展课程建设、进行教学改革的需要。只有转变教学观念,理清改革思路,注重理论联系实践,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有利于学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提高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郭海芳.BTEC对《财务管理》课程培养学生通用能力的启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

[2]沈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革新.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