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

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范文1

Abstract: Due to energy-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hort construction period, the guaranteed quality of the assembly building, it can be produced through factory assembly line. However,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assembly building in China is relatively slow, which has been restricted by various factors. From the aspects of policy, technology, economy and other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asons, and gives a reasonable solution, hoping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ssembly building in China.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节能;环保

Key words: assembly building;energy saving;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TU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5-0043-03

1 装配式建筑的定义

装配式建筑指的是将预制加工厂预制的构件,通过机械吊装的方式,把零散的预制构件组装成为一个整体建筑[1]。

2 装配式建筑工程基本特征

2.1 施工主场地变化――工地变工厂

转变原先复杂的现场施工作,将建筑的柱,板梁,阳台,外墙等的制造变成在工厂生产线上生产,所有的模块部件都可以在预制场中预先制造,避免了现场的浇筑,将大量现场的手工作业,换成了预制场的流水作业。具有提前预制,施工速度快,工期短,而且不受气候影响的特点。

2.2 施工方式转变――施工变总装

原来的现浇结构需要立体的交叉作业,流水施工,而对于预制装配式建筑,主要采用机械化的吊装,最终将各模块组成整体。安装过程如同在工厂组装汽车元件一样进行拼接,现场作业大大减少,生产效率很高,安全,质量有保障等等特点。并且,建设与装修于一体,装修于主体工程可以同步施工。

2.3 身份的转变――农名工变产业工人

由于现场大量采用吊装技术,再也不需要大量的体力劳动,从业人员经过简单培训只要掌握预制装配、吊装的技术即可。大大减少了人力成本的需求,以及从业人员的就业环境。

2.4 形象的D变――污染施工变绿色施工

预制装配式现场施工以吊装为主,节能环保,脚手架搭设、现场砌筑、现场抹灰等等。以往现浇建筑出现的问题,装配式建筑施工都可以避免,最大化实现绿色施工。有资料推算,装配式施工至少节约节水量80%,能源70%,材料20%,土地20%,有效避免噪声的产生。

3 制约我国装配式建筑工程发展的关键问题分析

近年来,由于国家的大力倡导,许多地方开展了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试点工作。但是,往往在实施过程中,都会发生“管理不到位,技术不成熟”的现象。很多施工单位对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理解还是基于传统的现浇结构,就是将传统的建筑构件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拆分,然后转移到工厂生产,然后再将各部分的部件按照原来的方式重新吊装回去,这样往往预制率不高,连接节点处理很不好,导致质量很差,经济效益不高。

在管理上依然采取“层层分包”的模式,各方资质得不到保障,导致出现了很多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甚至比传统的现浇混凝土建筑的问题还多,这大大限制了集装式建筑的发展。

3.1 装配式建筑行业内存在不完善的法规政策

目前,国内屈指可数的政策性文件如《绿色建筑行动》、《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等在推广装配式建筑,这些政策的落实情况不容乐观,由于约束力并不强烈,很多企业也并没有严格按照要求执行,没有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起到很大促进作用。

3.2 经济支撑政策不完善

现代社会,现代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都是以利益驱动为导向,虽然装配式建筑的科技含量高,运用的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模式的,保障了建筑工程的质量,保护了环境,节约了资源。但是毕竟我国的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装配式建筑的概念还没有深入经营管理的心理,大多数的公司企业都还处于摸索,技术还不成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成本的提高,管理模式的落后,更多不可控因素都会影响最终建筑的成本,所以导致很多企业不愿意发展装配式建筑。如果没有长效的激励政策,如金融、财政、税收等方面,促使企业开展研究装配式建筑的探索,装配式建筑的政策依旧无法落地,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依旧会发展缓慢。

3.3 技术水平不足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依赖于扎实的专业技术,但是目前许多企业在需要极强专业技能的关键技术岗位上,或多或少地存在断层或衔接不上的危机,使得在产能扩大方面存在极大的局限性,不能满足住宅产业化的需求[50]。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设计方面。

深化设计是制作新型预制构件的必要步骤。但传统的预制构件厂和设计院要么不具备成熟稳定的深化设计模块化的能力,要么不考虑深化设计,由此造成预制构件的生产存在一定偏差,不符合标准。

②在质量方面。

由于生产所用的原材料的质量没有统一标准,参差不齐,使得磨具和配件的质量存在一定的差异,难以存在高质量。另外生产时的装备资源尚未形成成熟的通用模块,大部分需重新开模,有待改进。

③未形成标准化的预制构件。

目前存在的构件大多品种单一,通用性较差,使得在建筑结构上的应用存在脱节现象,尚未形成产业化的产品生产体系。

④配套材料供应不足。

在整个装配式建筑生产和应用阶段,需要大量的配套材料,如保温连接件、预埋件、灌浆料、吊装配件、钢筋套筒、密封胶等。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这些配套材料的供应不足及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未成熟,阻碍产业化产品生产体系的实现。

⑤管理技术不完善。

健全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是实现装配式建筑项目良好运营的关键技术。目前,目前管理者对于装配式建筑项目在工程管理中的实施仍处于探索阶段,缺乏相关的知识储备,造成实际施工效率低下;项目管理者没有深入理解装配式建筑的概念,认为装配式建筑比传统工艺前期投入较高,存在风险,从而限制了对管理模式的优化。

3.4 经济成本高

一切活动的实现需要强大的经济支撑。装配式建筑项目的顺利实施依赖于完善的济管理体系和充足的资金支持。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仍存在以下制约装配式建筑项目发展的经济因素:

①在整个装配式建筑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设计多个单位之间的协同合作,例如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以及项目监管单位。目前在不成熟的市场机制下这些单位处于条块分割状态,没有推行EPC工程总承包的管理模式,造成责任界面不够清晰,极大地阻碍了施工工期和消耗了大量成本。

②市场化以及商业化发展受阻。目前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实施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处于“零星”的运作状态,前期工厂投建、技术研发、人力培训、专业器材采购,无疑造成了先进企业前提投入成本过高,后期获利较慢。

③由于该领域专业人士专业知识的匮乏,以及对成本认知的误区,造成社会资本对装配式建筑项目的资金投入减少,缺乏该有的积极性,甚至影响资本市场对装配式建筑项目的支撑力度,加剧了产业链的崩溃。

4 针对制约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问题的应对建议

目前我国在建筑工业化领域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也是必经阶段,而国外的发展已达到成熟的水平,有完整的供应体系和先进的技术以及丰沃的资金支撑等。因此我们与国外的先进水平相比仍具有较大的差距,不能盲目地复制和模仿国外的操作流程,我们应该有选择地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实践中制定符合国情的成熟的装配式建筑措施[2,3]。

4.1 做好顶层设计,完善法律和规范体系

根据“简政放权”的原则,国家层面应引导建筑行业加快供应侧结构改革,产业发展政策尽快明确装配式建筑建设的发展,从立法上建立健全的装配式建筑体系。根据我国的社会结构特点,从顶层做好设计,科学的产业布局。可以出台国家法律,层层向下推进,出台建筑行业法规规范,通过完善的强有力的法律来约束大家的行为,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积极引导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通过一定的政府调控,完成相关标准的完善,并进行有效的监督。

4.2 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政府除指定顶层政策外,应该完善相关的配套扶持政策,给予企业相关福利政策,保障科技研发和降低成本模式的探索。如在欧美等国家,对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都采取了多项优惠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以,我国各地都应该结合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趋势,对于装配式建筑的工程优先处理,开辟绿色通道,减少繁琐的审批程序,将更多的精力投入技术的研发,发展国家体制下的保障房建设。可以通过政府主导,各方建筑企业单位共同参与,积极加入到各类保障房或者政府基础设施的建设当中,如拆迁房、自住房、廉租房、公用厕所等等工程。

4.3 创新装配式建筑技术,设立相关标准

随着我国装配式建筑的不断法发展,装配式建筑必然要满足更多的社会需求,其技术体系及标准都应加快创新,进一步提升装配式建筑的技术水准,提高装配式建筑的力学性能,结构优化,注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研发。大力发展我国预制构件的集成化、标准化、通用化、多样性等特征,成体系的建设与改革。综合考虑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和机械设备、技术支撑、人才储备、材料性能等潜力,建立属于我国的预制件产品目录,同一收录符合要求的不同生产单位的预制构件,并根据实际情况对预制件进行合理的组合与归类,满足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中个性化的要求。

4.4 培养专业人才,提高创新思想

应该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可以通过校企联合,企业提供良好的实习环境,高校设立相关专业或者相关课程,让学生接收专业化装配式建筑的知识。还可以通过引进国外装配式建筑领域相关人才,聘请高水平的专业人士去高校讲座授课,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对装配式建筑的认知与兴趣。

4.5 整合市场资源,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建筑

市场层面应注重解决装配建设成本高的问题,除了得到政策性的福利支持外,还需要当地政府或者企业充分考虑市场因素。

①建立完善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市场链条,通过重组、重新配置、共享的方式,整合在装配式建筑行业这个产业链上的各相关单位形成完备的产业链。

②通过提高大规模生产的行业标准,通过扩大需求,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使组装建筑功能满足使用要求。

③充分考虑目前市场特点,采取逐步推进,先易后难的方式,结合政府政策和优惠,在特定地区特定建筑开展装配建筑的发展,依托政府的政策性工程开展试点,逐步向商业化的建筑拓展,积累经验,循序渐进的提升装配式建筑的比例,提高装配率,切实降低装配式建筑的成本,最大程度地满足市场的需求。

5 结论

通过从政策、技术和经济的角度深入剖析影响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因素,指出装配式建筑管理应完善政策体系、建立相关标准、培养专业人才、提高创新思维、整合市场资源、减少成本,从而进一步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勤俭.国内外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综述[J].建筑技术, 2010,41(12):1074-1077.

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范文2

关键词:装配式装修技术;施工要点;EPC模式

目前,我国传统装修行业因工程质量参差不齐、环境污染严重、维修翻新困难等问题,逐渐成为关注焦点。装配式装修的兴起与发展,便是人们对于居住环境和装修工程日益严苛的要求之下产生的必然结果,显示了装修行业未来的趋势和发展方向。在传统装修工艺已走入瓶颈的背景下,装配式装修技术将使我国装修行业乃至房屋建筑行业的施工速度及工程质量进入一个新的时代[1]。本文在工程实践基础上,对装配式装修技术进行剖析,总结其优劣势,并对装配式装修行业发展提出发展建议。

1工程实践

1.1工程概况

某地块工程位于厦门市同安区滨海西大道以东,西福路以南,建设有4栋18~26层高层住宅项目,建筑结构形式为框剪结构,层高2.9m。该项目共包含5个户型,均采用装配式装修技术,装饰装修建筑面积约为55640m2。该工程是“厦门市装配式建造(装配式装修)试点项目”,装配式装修技术应用内容主要包括:户内装配式隔墙系统安装、装配式墙面系统安装、水电暖通施工、装配式吊顶系统安装等。

1.2装配式装修技术应用情况

(1)装配式吊顶系统与传统石膏板吊顶或木作吊顶不同,该工程的装配式吊顶采用组合式集成技术、独立支撑框架,面层则采用单元式拼接面板和不同造型跌级、灯槽和装饰线条,以满足造型选择多样的要求,如图1所示。同时,龙骨与饰面集成安装,可实现安装效率高,质量可控,满足高度集成、A级防火、多变造型、无醛等特点。(2)装配式墙体系统该工程装配式墙体系统包括墙面及隔墙系统,通过基板结合饰面膜的集成制造工艺和施工现场卡扣式拼装,最大限度减少了施工现场湿作业的工序,减少甲醛排放。而传统墙体装修需在剪力墙或砌体上进行抹灰、腻子、胶黏剂、乳胶漆/壁纸/墙布/木饰面等繁杂工艺,这些繁杂的工艺工序对建设单位及总承包单位项目管理水平提出了极高的要求[2]。工程装配式墙面系统采用防气泡膜压技术包覆工艺和一体式阳角结构,可有效避免墙面开裂、空鼓、阳角缺棱掉角等传统装修的质量通病。同时,标准模块墙板间形成工艺缝,可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如图2所示。(3)装配式地面系统本工程装配式地面采用无机材料加合成高分子复合实木木皮制成,在保证传统实木地板的效果同时,产品内部不产生任何缺陷,低含水率、低膨胀率,零甲醛,安全环保。针对北方供暖需求和南方区域消费者对瓷砖地面的喜好,装配式地面系统可逐浙衍生出地面调平结合地暖模块和地砖超薄铺贴的两种不同的施工工艺,如图3所示。(4)装配式厨卫系统目前,装配式卫浴系统普遍采用一体式防水底盒,结合墙面框架与面层的结构式防水技术,可彻底解决传统施工卫生间漏水痛点。此外,独立支撑框架结构和大板块墙面装配技术,防水基板复合表面瓷砖,在实现传统高档瓷砖效果的同时,也解决了传统卫生间装修安装效率低、瓷砖空鼓破裂、维护难度大等问题。在厨房场景中的应用,装配式装修则更侧重于墙面与水电集成技术,通过一系化设计,综合考虑橱柜、厨具及厨房家具的形状、尺寸及使用要求。(5)水电集成系统本工程通过装配式吊顶、墙体、地面、厨卫等系统的协调设计,充分利用空腔走管,从而实现水、电、暖通、智能化等设备系统管线与主体分离,预先排布,减少墙地面开槽预埋的高污染作业,同时也能使后期在使用阶段的检修工作更加方便轻松。

1.3装配式装修工程施工要点

(1)测量放线装配式装修工程的测量放线一方面是要校核现场尺寸与设计图纸的误差,另一方面需针对门窗口、地坪做法、墙面装饰层厚度、墙面挂板分格尺寸、吊顶部位、吊顶高度等的精确尺寸进行定位放线,并以此作为装饰施工和加工订货的依据。相较于传统装修的边施工边调整,装配式装修的工业化加工、模块化安装方式,对施工前期的测量放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始终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成为确保装配式装修工程质量不可缺少的工作。(2)水电工程安装本工程给水系统水管连接方式为快插入式连接,卡锢式紧锁,可做到不泄露、防震、防热胀冷缩,使用安全,耐用可靠。同时,操作简单方便,无需加工螺纹或依赖管的壁厚进行连接,避免了难以控制的人为因素,是目前最简便的给水系统施工方法之一。在本工程电气布线过程中,特别需注意的是在顶面转隔墙布线时,装配式装修利用隔墙-吊顶软管转接模块,实现隔墙与吊顶内的线槽连接。将隔墙线槽根据施工图定位准确插入隔墙空腔内,固定线槽,后在隔墙线槽出线处及底盒安装处开孔。(3)装配式吊顶系统安装本工程的吊顶系统为中央下沉式双跌级吊顶系统。首先,需在地面上组装第一层跌级立框,后进行整体吊装,二级跌级则是通过顶挂角钢吊挂。而后,中央下沉式跌级是在地面上拼接平面板,用吊挂件将方钢钉接到平面板上,立框板围合组装,组装平面板拼接成整框。(4)装配式墙面系统及隔墙系统安装针对本工程的剪力墙,装配式墙面系统的安装需根据墙面放线。先将调平组件紧贴墙面,后检查竖龙骨外表面平整度,通过调平组件对竖龙骨进行调平后固定。墙饰面板由阴角处开始,根据编号逐一向外安装。窗套、门套等收口位置时,采用自攻螺丝固定。最后通过窗套、门套、踢脚线等作收口处理。装配式隔墙的施工过程中,技术难点主要体现在安装顺序及非标隔墙组件的处理。隔墙组件的安装顺序,应遵循尽量减少非标隔墙组件的原则,预先做好排版,将收口放在门洞位置。而当遇到非标隔墙组件时,须对标准隔墙组件进行裁切,并连接配套的侧封边卡件,使裁切后的隔墙板依旧可以跟安装龙骨、侧封边进行卡接,如图4所示。

2装配式装修技术利弊分析

2.1装配式装修优势

综合应用以上装配式装修技术的工程应用实践,相较于传统装修行业,装配式装修技术的优势突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节能环保装配式的核心理念,即为减少施工现场的湿作业。装配式装修通过管线分离,面板工厂生产现场拼装等方式实现干作业。同时,深化设计及工厂预制使得装修阶段所产生的建筑垃圾大幅减少。从以上两个方面来看,与传统装修方式相比较,装配式装配单位面积的环境污染显著下降,节能环保特性突出[2]。(2)减少人工成本传统装修涉及包括瓦工、泥水工、木工、油漆工等数十个工种,而装配式装修只需专业安装工人,工作环境好、操作简单。在当今人口老龄化加剧,建筑业一线作业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装配式装修无疑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企业招工难的问题。同时,工种的简化,也带来了人工成本的节约和管理人员人工成本的降低。(3)降低首检缺陷率,工程质量可靠装配式装修重要特点之一,是通过工业化生产来解决传统装修高度依赖工人个人操作水平的问题,规避了人工操作的随机偏差,实现了整体过程稳定可靠,进而提高整体装修品质标准,用过程精品来实现结果优秀。对比装配式精装和传统装修的验收检验,工种及工序的简化,使得装配式装修的首检缺陷检出率比传统住宅精装修下降近一半。装配式装修通过做好事前和事中控制,把事后修补返工损失减少到预期范围,确保了工程质量可靠。(4)缩短工期在工期方面,一方面由于装配式装修的深化设计以及构配件生产可与工程主体土建施工的同步进行,结合铝合金模板快拆体系,可实现N-10层左右的装修工程穿插作业,有效节约了工程整体工期。另一方面,从单套施工来看,以60m2的两居室为例,若使用传统装修,装修工期至少1个月,而若采用装配式装修,3位安装工人耗时10d即可交付。工期的缩短,使得各参建方的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有效节约。

2.2装配式装修技术存在问题

装配式装修技术作为行业新热点,无疑还存在一些问题:(1)尚未形成统一的技术体系现阶段,我国的装配式装修技术系统呈现出若干企业各自为营、各自研发的状态,在技术上和组织上缺乏有效的集成和整合,未形成统一的技术体系,难以发挥技术应用的综合效益。因此,各企业应在各自特色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全行业成套统一的技术体系,互联互通,使这个新兴的行业健康发展,更具活力。(2)工程造价偏高在未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及市场的情况下,造价偏高,无疑是目前装配式装修技术推广过程的最大的阻碍。目前,商品房的装配式装修成本,约2500元/m2以上的室内装修预算,才能逐渐显示出其品质优势,才能满足购房者对装修品质的要求。当然,若综合考虑当前人工费的逐年上涨、工期缩短、后期维修费用减少以及政府政策优惠等多方面因素,装修式装修的综合效益不可估量。

3装配式装修行业发展建议

3.1标准化体系建设

现阶段装配式装修造价偏高的根本原因之一,是每个项目每一户型需单独开模,无法做到一次开模全面供应。装配式装修行业亟需建立统一的边界条件、接口技术、几何尺寸等技术规则,运用标准化手段提高部品的通用率和互换率,打通各企业间壁垒,实现在全产业链上适用的标准体系。通过形成标准化、模数化的设计标准,建立部品模块库,并通过统一模块,变化组合等满足市场多层次需求。

3.2应用EPC模式

在现今装配式装修技术体系尚未成熟的背景,工程整体管理模式更显重要。采用何种管理模式,直接影响装修式装修能否最大程度发挥优势。通过EPC(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总承包管理模式,可实现工程全过程一体化管理,有效优化整合资源。由工程总承包单位统筹组织设计、生产、施工、运维等环节,并对实施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快速反应。在EPC总承包管理模式下,在设计阶段即可解决目前项目设计与施工相脱节的痛点。前期设计阶段即综合考虑生产、施工的需求,通过对装修图纸深化设计,反向调整建筑方案、主体土建开间轴线尺寸,以优化节点、实现标准化生产,进而降低项目成本。在生产阶段,EPC总承包管理模式可按照前期深化拆分图纸,严格把控生产质量,配合施工进度及方案,深入控制生产顺序及速度,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施工阶段,EPC总承包管理模式可在土建施工时,即严格控制关键部位施工精度,以满足装配式装修实施的基本要求,在安装过程中,应根据现场情况实时调整生产方案,避免浪费。

3.3BIM技术深度应用

装配式装修技术的顺利实施,无法离开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深入应用。通过BIM技术,对项目从主体阶段到装修阶段的正向设计,建立标准部品模块系统,整合产业链,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全信息化工作流程,全信息化测算、自动预警、智能审查、精准计算、无缝对接生产。应使用标准化模块正向设计、BIM深化模型快速出图出清单,缩短设计深化周期。在运维过程中,BIM技术更是能发挥巨大优势。依托BIM搭建的项目运维系统,让项目运维管理人员直接获取各部品部件设计施工过程中的信息,包括材料、尺寸、类型、安装位置、生产日期、生产单位、生产安装验收过程等信息,以实现装配式装修快速维修更新。

4结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装修技术是行业的发展方向。其具有节能环保、质量可靠、减少人工成本、缩短工期等优点,能促使其不断推广和发展。同时,由于装配式装修技术系统不完善、设计标准程度低、行业管理不成熟等原因,造成装配式装修工程整体造价偏高,制约着装配式装修技术的发展。因此,装配式装修行业必须推进具有前瞻性的标准化体系建设、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的推广,以及BIM技术的全过程深入应用,实现设计、生产、施工、维护阶段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管理,发挥产业集成优势,节约资源能耗,进而推动我国装配式装修技术的推广及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建伟.浅谈装配式装修对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影响[J].中国住宅设施,2020,207(08):86-87.

[2]王宇平.装配式装修与传统装修的比较[J].砖瓦世界,2020(03):142.

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范文3

关键词:建筑装饰工业化施工方式总成

中图分类号:TU23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工业化的基本原则是:加工机械化、生产批量化、出厂标准化,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而建筑装饰施工目前的状态是:

1.作业手段的原始性。虽然使用了一些小型电动工具。但就整体操作实质而言,仍然是手工作业性质。

2.生产过程的含糊性。构配件加工和安装不分开,混杂地由一组人自原材料开始制作至安装到位最终完成;就现场操作空间而言,构件加工与安装过程混杂在“混合车间——装饰施工现场”,不可能按不同工作内容不同技术难度和技术等级不同进行专业分工。

显然,这种施工方式遏制了劳动生产率和质量标准提高的可能。在建筑装饰工地,由于技术工人需要在构配件加工和安装之间不断转换,势必在场所、工具、技能和空间上反复作适应转换,相应制约了他们的效率和速度发挥。即便是最熟练的技术工人,与一般的工人在速度、功效上差别很少。更何况,作为一个社会的人,随时受到环境、健康、情绪等等因素影响,他的技能、效率、速度、不能保证恒定发挥。装饰工程质量很讲究精度,但在各个不同技术水平工人操作的影响下,其精度水平必定参差不齐。即便同一工人操作,其不同环境和不同时间的精度也是难于保持同一水准,更别说手工制品的精度无法与专业机械加工产品精度放在同一档次评价。

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总成装配式施工方式的施工现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装配车间或总装流水线。凡是进入现场的装饰材料不再是素材,而是经过预先加工的总成体系,是已经适合现场特定部位安装的组件。在施工现场不再见到“切”、“割”、“裁”、“锯”、“焊”、“钻”、“刨”、“磨”、“雕”、“敲”、“粘”、“塑”、“粉”、“刷”、“抹”、“喷”十六道技艺为主的初加工过程和影响环境保护的现象。而仅仅是将各种总成件进行搭配安装的过程。

首先我们分析吊顶工程,吊顶工程中最常用的是矿棉板、纸面石膏板。

从目前情况看,矿棉板、金属饰面吊顶施工大部分工作是骨架安装和饰面板安装,骨架片安装已有专业供应商成套供应,只有边端饰面板常常需要现场加工。如果增加现场测量、深化吊顶排版图、将收边处理设计成总成工序,边端收头板加工完全不必在现场进行;

纸面石膏板吊顶似乎困难大些,其实并不尽然。纸面石膏板吊平顶,需要现场加工的内容也仅仅局限在边端石膏板,同样,如果我们增加现场精确测量、制作排版图、进行边端收头设计完全有可能进行预制装配施工。

再说墙体饰面。墙体饰面中最常用的是石材饰面、玻璃、玻璃镜、软包饰面、以及金属饰面等。

石材饰面。从技术上看,矩形板材预制已经不成问题,一般认为弧形板材要实现预制装配比较困难。随着CAD制图排版精确率的提高,电脑控制水刀切割技术的成熟和趋于普及,以及预先胶粘、统一研磨技术的应用,弧形石材预制装配式施工已经成功。从目前情况看,我们不仅解决了弧形石材的预制装配式施工难题,而且,解决了金属嵌条与弧形石材镶拼的预制装配施工难题,使复杂的弧形镶嵌金属条石材施工,通过预制装配总成施工达到更高精度的施工质量。因此,石材饰面彻底预制装配施工的难度已经不在技术上,而在水刀切割价格的下调,在加工厂与项目部施工管理配合方面(包括运送等管理方面)。一句话,在于管理思路的开拓和理顺。

玻璃、玻璃镜、软包饰面。目前,这些饰面施工已基本采用预制装配式。不足之处在于某些局部未采取现场精确测量、排版设计,造成少量部件需要在现场加工。一旦总成装配管理思路确定,问题完全可以解决。

金属饰面。金属饰面总体上采用预制装配式施工。在一些超薄金属饰面中,较多采用现场局部调整、剪裁、粘贴施工方式。从技术上分析,金属饰面采用预制复合技术,通过干挂、槽接完全能实现彻底的预制装配式施工。而且,通过技术开发,降低成本的空间还相当大。因此,只要确立总成装配式施工模式,技术上没有太多难题,只是做得相对更好的问题。

然后分析地面饰面部分。地面饰面中最常用的是实木地板、复合地板、塑胶地板、抗静电地板、地毯、石材饰面、面砖饰面、涂料饰面等。

复合地板、抗静电地板、地毯由于材料特性,本身采用成品装配,只要加强事先现场测量和排版,是完全能够做到彻底预制装配总成施工。

石材饰面、地砖饰面的情况如墙体部分相同,经过努力也是能够实现预制装配的。

实木地板饰面。过去“龙骨”骨架需要在现场加工。目前,随着击芯式膨胀螺栓固定“地龙骨”技术的出现,通过对“地龙骨”工厂预制,基本上能实现预制装配施工。况且,最近有许多不同形式的无膨胀螺栓固定“预制拼装龙骨”出现,以及大量漆板面板面世,为实木地板预制装配施工创造了良好条件。彻底实现实木地板预制装配式施工,只要对各种现有技术进行筛选、整合而举手可得。 总成装配式施工还与预制装配式施工有所区别,预制装配只是具体的一个方法,是一个构件的行为,实现预制装配只要局部的突破。总成装配式施工是一个覆盖装饰工程系统的新概念,它属于装饰施工模式范畴,是把相关构件经深化设计后组合而成的新成品,因而实现总成装配施工需要系统的配套措施。

配套一:企业必须确立总成装配施工发展目标,并坚定不移地步步推进。

目标和实践制约着总成化所需要的其他一切技术条件。有了目标就有导向,技术人员的引进也好、转型也好都会围绕这一目标实现,技术人员的能力也会随着导向朝此方向发展。

配套二:现场技术人员基本技能转变。

传统施工方式要求技术人员熟悉现有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以监督为主。总成装配施工方式要求技术人员不仅熟悉以前的预制装配式方法,更要针对现场不同的具体情况,以现场测量、收集数据、根据数据进行施工深化设计为主,熟悉和了解相关机电专业的知识,将复杂的现场情况转化为可加工的工厂标准。通过他们对总成预留、机电洞口预留、安装偏差调节等设计,将构配件加工尺寸相对统一,便于各种总成批量加工和现场安装。

配套三:项目管理重心转变。

项目技术管理将由现在重点管操作工人转向重点管施工深化设计和供应商配套。在总成化施工方式中,施工深化设计成为项目技术管理中的核心问题。它的成功与否决定着施工方法、加工方法、安装方法的简易程度,决定着施工成本的高低。

配套四:加强技术规划、开拓力量。

在发展总成化施工过程中,公司层面总的技术规划相当重要。主要体现在:

1.宏观规划,确定各个针对性课题,组织攻关,逐个解决。

2.专人大力开发、收集、消化能直接或间接用于总成施工之中的材料、技术和方法。总成化施工方式需要大量新概念、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新信息作为技术支撑,缺少信息往往阻碍某些问题的解决。技术信息量和消化能力是推进总装式发展极其重要的环节,。

3.施工深化总成模块的定型和普及推广。装饰总成化发展进程中,各个项目部会创造许多新的施工设计节点和方法,不断为预制总成装配施工提供新的元素。及时汇总各类有效设计节点,进行汇编,形成比较规范、成熟的标准模块和做法,及时普及推广开来,是加速推进预制总成装配式施工的有效方法。

可见,实现总成装配施工方式还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它需要社会化的协作和改革。尽管建筑装饰施工的工业化过程可能有重重困难,然而,我们相信市场经济的手会悄悄的、执着的把它拉来。因为效率和质量就是企业永葆青春的营养剂,而效率和质量只能来自于工业化。

在日本,没有装修只有装配。他们的经验是借助互联网项目协作平台,对装饰项目进行设计、施工、信息化的管理。日本有一家业主要建120家门市的全国连锁餐饮网点,工期要求10天完成,真是不可想象。可是日本的一家企业就做到了,这家企业叫做浅田建设,他们是怎么做到的?第一个关键点是有一个协同作业的平台;第二,浅田建设本身做了一个设计样板;第三就是有一批诚信的分包商;第四是有一个指定的文件夹,这个文件夹就是一个控制室,也就是说浅田建设和业主、监理,在同一个时间可以处理120个点,控制分包的整个工程当中发生的设计、质量、材料、进度的变化。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实现总成装配施工方式,推动建筑装饰施工走向工业化,至少有下列优点:

1. 大幅度提高建筑装饰加工质量水平,生产高精度产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装饰要求。

2. 大幅度提高建筑装饰施工效率,告别手工作业,减少现场作业,减少因施工占用,建筑物无法投入使用影响。

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范文4

【关键词】PC项目;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检验评定

引言

随着住宅产业化进程的展开,“品质高、建设快、绿色环保”的PC技术,作为工程新的建造方法,开始在住宅项目中得以应用。其实PC就是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简称,即是采用预制混凝土构件或部件,在施工现场装配而形成的整体结构(precast concrete structure,PC结构)。然而PC与我们传统的建造形式相比,无论是从设计到施工,均有其独特的技术和工艺,那么对PC在施工中对质量的管控就必须采用与之匹配的理念和方法。

1 工程概况

项目为上海市闵行区大型居住社区鲁汇基地05-02地块。该项目建造的总建筑面积51460m2,由4幢18层(25#~28#)建筑高度为52.35m和1幢14层(29#)建筑高度为41.35m的高层住宅组成。25#~29#其结构是框架剪力墙体系的高层预制装配式住宅,其标准层的梁板为预制梁板和现浇钢砼相叠合,外墙和屋面女儿墙均为预制钢砼外挂墙板(不参与结构受力),29#结构柱为预制装配式柱。25#~28#PC率50%。29#PC率70%。构件最大重量为外墙挂板,最重为4.55T。预制构件总计13675构件。

2 本工程特点分析

1)本PC工程是本公司在上海市进行的框架剪力墙体系预制装配式住宅项目的首次尝试,所以备受各方关注,工程质量要求极高。

2)由于PC的特点,工程所涉及的预制构件的深化设计、构件的制作、堆放和运输;构件到现场后的管理;施工时构件的起吊、定位和安装;构件在完成安装后,现浇砼的节点处理;以及水电安装等各项专业技术,均无先例可循。

3)所有参与本工程,且涉及各专业技术和工法的施工人员也是首次接触PC。

3现场质量的控制

1)本工程管理的方针是:坚持“质量就是生命”。把质量放在项目管理的重要位置。并以合同的形式确定了施工项目经理为施工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以此建立了本项目的质量保证体系,以确保质量终生制的落实和操作的规范,同时也保证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控制有效”的质量管控体系和与之配套奖惩制度的建立,以及三检制度严格执行。

2)业主代表负责施工现场工程质量管理的监管工作,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实行一票否决制,即如果存在影响结构安全、使用功能的质量隐患,业主代表、项目经理、施工监理、上级公司工程部检查人员有权命令施工企业立即停工整改,直至消除质量隐患。

3)建设单位委派施工监理负责施工现场的日常工程质量的监管工作。巡查现场的施工质量和管理情况,监督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的质量监督、隐蔽工程检查、以及施工单位内部的质量管理情况,根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管力度。每周总结现场的质量管理情况形成报告,上报建设单位项目部,报送集团公司。

4)上级公司工程根据项目部的总结报告与现场的施工进度,定期、不定期的到公司所属各工地进行巡查,落实质量管理制度落实情况,核查工程质量,核实项目部管理力度,查遗补漏。定期组织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教育、培训。

5)进行重要部位的分项工程施工之前,业主代表组织监理单位相关人员审核施工单位的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并上报业主项目经理审核和批准。经审批通过后,报上级公司备案。施工时,业主代表应监督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审核过的施工方案执行。进行重要部位分项工程施工时,要严密监管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工作,必要时要求监理单位进行旁站式监理或亲自进行旁站式监管,及时发现不规范的操作,及时制止。

6)由于本工程工艺新颖,为保证工程质量,为此与台湾润泰集团合作,引进了相关的技术和理念,且由润泰集团安排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作为顾问,全程参与项目的日常管理,并进行施工前的培训和传授,施工中的示范和指导及施工后的检查和讲评。针对施工期间出现的各种问题,定期和不定期的召开各种协调会议(包括设计、深化设计、施工监理、台湾润泰、施工总包等)。有必要时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对质量问题进行磋商和协调。

4 施工方案和交底控制

4.1 设计交底管理

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对收到的施工图纸及深化图纸进行细致会审,会审期间发现的问题及时与设计沟通并在设计交底会议上提出对于设计交底中设计提出的各项注意点及时汇总成文,组织项目部相关人员进行学习相关设计意图及设计精神。

4.2 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专项方案管理

开工前应根据设计图纸、有关的资料、法律法规和规范图集等,并结合现场情况,针对由施工项目部编制有针对性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进行审批,并上报公司总工审核,只有在总工的审核通过后,其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才能执行。

对于专项工程,有涉及专业分包的,则由专业分包负责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由施工项目部审核,审核完成并由分包单位按照审核意见修改后交施工单位总工室备案,然后交由监理、业主审核(如有必要可上报总工审核),只有在审核通过后方能实施,实施期间必须严格按照专项方案中的各项要求施工,严禁违规施工,野蛮施工。

对于涉及重大风险源的工艺,除了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外,还须提交专家组进行专家评审,最后按照专家的评审意见和要求修正后才能实施。

各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必须在相关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审批通过后才能实施,严禁无施工方案的情况下进行施工作业。

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范文5

[关键词]BIM;互联网;转型;升级;金华地区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2.028

[中图分类号]TU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2-00-03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行业关联度高,能对区域经济产生重大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及经济增速下滑,整体上各地建筑企业的黄金时期正在成为过去,建筑企业对本地区的经济贡献力正在减少,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因此推动建筑企业的转型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也是地方政府的重要工作。

就全国范围来讲,建筑业内普遍将建筑信息模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的发展应用作为行业转型升级的契机。在互联网大潮下,“BIM+互联网”成了当前建筑行业困境的重要突破口。BIM技术作为促进建筑施工行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其应用与推广对建筑与施工行业的科技进步与转型升级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会给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动力,有效提升建筑业的信息化程度,大大提高工程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水平、集成化交付能力,显著提升工程项目的效益和效率。

金华地区建筑企业众多,建筑业发达,包括中天集团、海天建设、广厦集团等在内的众多企业由于国家经济增速放缓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受到了较大的冲击。金华作为建筑大市,利用BIM技术提升企业的项目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行业的转型升级已刻不容缓。

1 金华地区建筑企业现状及BIM技术应用情况分析

金华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金华地区有资质以上建筑行业企业739家,其级资质施工总承包企业共6家。相较于2014年的731家资质以上企业,总量上增加了8家。但从行业的营收及利润上来看,2015年,全金华建筑行业主营业务收入25 224 180万元,营业利润853 974万元,而2014年主营业务收入为25 471 369万元,营业利润972 919万元。由此不难看出,在企业数量有所增加的情况下,行业的整体营收和利润都有所下降,其中利润的下降幅度相对更大。

目前,金华地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主流模式以承包制为主,集约化运营程度相当低,项目管理上仍旧以传统项目管理方式为主,很少有项目采用BIM技术作为主要的技术管理手段。公开资料显示,义乌中福广场项目(A组团)(位于义务金融商务区的核心区内,建筑高度199.6米共47层,是义乌乃至浙中地区单体投资最大的超高层建筑)工程在施工中广泛应用BIM技术,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2016年3月11日,浙江省建工集团在义乌中福广场项目(A组团)成功承办了由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技术分会、国家建筑信息模型(BIM)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牵头组织的全国2016建筑施工BIM应用项目观摩会。此次观摩会是首个在浙江省举办的全国性施工现场BIM观摩交流会。类似的示范、培训在近一年的时间不断地在金华地区举行。因此,BIM技术在金华地区更多的是处在示范以及推广应用阶段。这也可以从2015年底浙江省勘察设计行业协会组织的“浙江省工程建设(勘察设计)第一届BIM应用大赛”上看出端倪。本次大赛共收到了46家参赛企业共67个参赛项目,省内的参赛企业以杭州、宁波地区为主体,金华地区参赛企业则没有。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第六建设公司(武汉区域公司)参赛并获得了BIM大赛综合设计奖。

BIM技术的推广应用跟政府政策引导息息相关。在我国,最早进行BIM技术推广应用的地区是上海。早在2014年10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就了《关于在本市推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的指б饧》,为BIM技术的应用推广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由于金华地区早期缺乏政府指导文件,BIM技术推广应用受到了限制,直到2015年7月住建部印发了《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以及浙江省于2016年5月公布了《浙江省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导则》,至此,政府政策指引作用已非常明显。但受制于BIM技术应用成本较高以及专业人才缺乏等原因,BIM技术的推广应用只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包括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在内的部分金华地区高职院校相继开设了BIM类专业,为BIM技术的应用推广培养专门人才。

2 互联网思维对BIM技术应用的影响分析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基础建立起的三维建筑模型,通过数字信息来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用于建筑工程的设计、建造、管理等方面,能显著提高管理效率、减少项目风险。因此,BIM实质上是建筑工程数字信息的管理应用过程,其管理效率水平主要取决于信息数据的有效性以及管理方式的科学性。

互联网是一种商业模式,与传统模式相比,其最大的优点在于信息互联互通,让原本不够透明的市场变得一览无余,使市场在配置资源时能够更加高效快捷。在建筑行业,互联网的意义在于通过提升最终用户(消费者、客户)对产业链全过程的信息对称能力,对产业链价值进行重新分配,使低水平的资源控制获益能力将大幅度降低,从而使行业竞争更有序,并有利于形成规模优势,从而降低行业整体成本,提升行业整体效率。

当前,互联网思维正在改变建筑行业,部分领军企业已经在尝试新的商业模式。我国乃至全球最大的建筑地产综合企业集团――中国建筑已经上线了电商平台“云筑电商”。中国建筑拥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其业务覆盖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云筑电商平台依托中国建筑及其战略合作伙伴庞大稳定的采购需求、优质可靠的供应商资源和高效便捷的金融支持,努力开创建筑行业物资采购线上交易的全新模式。但该平台性质上仍旧属于单个企业的电商平台,且未能与BIM软件有效衔接,使信息库(电商平台)与信息端(BIM软件)存在脱节。

单一的BIM技术只是建筑信息化管理的一种手段,可以起到加强过程质量管理、提升建筑品质的作用,但从行业整体信息化的角度来说,仅仅做到这一点还不够,必须借助互联网技术,逐步推进BIM与其他信息平台的集成链接,才能全面实现建筑业真正的大飞跃。

3 “BIM+互联网”下建筑企业转型升级的思路

目前,BIM和互联网仍旧是两个独立的系统。推进BIM与其他信息平台的集成链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以数字化信息系统为中心,以供应链信息共享契约为纽带,以BIM技术及其数据标准为基础,运用IT技术跨组织整合管理流程。

业内已经在建筑项目的细分管理领域开始探索与BIM平台的链接方式,例如:在招投标领域,基于BIM的招投标系统整体架构上包括基础平台层、数据资源层、业务支撑层、应用系统层和用户层,便于企业招投标系统在工程概预算时通过BIM管理平台提供的数据接口获取相关的预算数据。BIM技术在招投标领域的应用,能提高工程概预算的精度,对评标起到辅助的作用。显然,BIM技术在工程管理细分领域的应用有助于BIM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以及促进大型行业数据平台的发展。

从金华地区的企业转型升级角度来说,BIM技术在工程管理细分领域的应用只是基础,还必须从全产业链的角度来解决长期存在的低效率问题(造成产业链低效的原因是在信息共享实现方面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因此,行业的转型升级应是在BIM技术应用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技术,使建筑产业链透明化,提升全产业链的价值。建筑业价值链决定性要素可以从建筑勘察设计、机械设备材料采购应用、施工管理、运行维护等方面进行考察,不难发现,在现有BIM技术条件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及运行维护等环节都可以实现效率的大幅度提升,而在机械设备材料采购方面,仍旧缺乏大型的互联网数据平台与之有效对接。同时,该平台也是勘察设计、施工管理和运行维护的基础,且应设有与之对接的BIM技术接口。互联网与BIM技术的对接,一是帮助BIM技术实现广域网的协同和共享,二是使产品价格、消耗量指标、造价数据信息透明化。

4 “BIM+互联网”思维下的管理对策

目前,BIM技术整体上还不够成熟,难以解决与其他多种软件以及数据平台的集成应用和协同问题,且由于BIM软件编辑形成的产品信息量过大,往往有数十个G,在现有网络传输条件下,无法实现即时的信息传递。这些技术问题一时间是无法解决的,只能通过较长的时间慢慢想办法。要想实现“BIM+互联网”,首要前提是BIM技术的推广应用,让所有的建筑相关企业都使用BIM技术,以此作为引进互联网的基础和源动力,“BIM+互联网”才有成功的可能性。

从金华地区建筑行业整体发展角度来说,技术问题可交由行业、企业来解决,地方政府能做的是解决行业发展的基础问题并建立相应的机制,引导行业企业的逐步发展。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4.1 建立BIM技术推广应用激励机制

2016年9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推进绿色建筑和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16]111号),明确提出“政府投资工程全面应用装配式技术建设,保障性住房项目全部实施装配式建造。”“充分发挥设计先导作用,在建筑设计中积极采用装配式结构技术体系,大力提升勘察设计人员的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能力。”不难看出,省政府在推广装配式建筑的同时,将BIM技术作为重要的技术配套手段。

作为地方政府,金华市政府必须结合地方实际从机制上进行完善,推进BIM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不仅仅政府投资项目应采用装配式+BIM技术,其他投资项目也应该明确使用BIM技术。金华地区建筑企业刚开始时不习惯使用BIM技术,缺乏相应的技术人员,且从短期内来看会增加成本,所以,政府可以从经济和技术两个方面提供支持。在经济支持方面,支持建筑业上下游企业应用BIM技术,政府可从税收、信贷、财政贴补与绿色审批等方面制定扶持政策,让建筑企业享受实实在在的好处。技术支持主要通过金华建筑业协会来完成。建筑业协会除了提供必要的集中培训之外,还要聘请专门的技术人员上门给企业提供一对一的指导,从而大力促进BIM技术在金华地区推广应用。

4.2 搭建建筑企业与BIM技术软件供应商、科研机构的联系平台

BIM技术的推广应用是全方位、立体推进的过程,是建筑企业与科研机构、院校共同努力的结果。作为建筑企业来说,BIM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会存在一些问题,且BIM技术在不断地更新发展,建筑企业在应用起始阶段很难跟上。对于BIM技术软件供应商、科研机构来说,BIM技术软件正处于市场开拓阶段,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是必要的营销手段。由政府出面搭建的联系平台可以使供需双方有效对接。另外,由于各BIM技术软件开发商的开发方向和经营模式不同,各公司提供的软件会有很大的不同,不利于BIM技术在地方上的推广应用。地方政府通过搭建该联系平台,能促使BIM技术软件的统一应用,形成规模优势,从而有利于建筑企业和软件供应商共同努力不断改进BIM技术。

4.3 试点BIM技术示范工程,以点带面快速推进BIM技术的普及应用

鉴于目前金华地区大多数建筑企业未能采取BIM技术,更谈不上“BIM+互联网”,政府有必要采取试点示范与普及应用相结合的办法,培养龙头企业,总结成功经验,促使其他企业主动学习,一旦BIM应用规模上去了,推进“BIM+互联网”信息平台的建设也就顺理成章了。类似浙江省建工集团在义乌中福广场项目的BIM技术应用展示就是很好的方式,使参观同行企业能清晰地看到BIM技术的优点以及未来的发展情景,从而促进BIM技术的普及应用。

4.4 大力扶持地方高职院校,大力培养“BIM+互联网”应用性人才

BIM技术推广使用后,建筑业信息化程度将显著提高,随之而来的就是高质量的产业技术人员的缺乏。金华地区建筑业的转型升级不是一两年内就能完成的,其转型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人才。目前,企业BIM技术人才的培养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参加各类培训,包括建筑业协会的以及各标杆企业的培训;二是来自于外部招聘。因为BIM技术推广应用时间不长,外部招聘渠道受限,只能更多地依赖于各种培训。为了解决人才缺乏的问题,必须从根本上入手,加高校专业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是地方院校,主要服务于区域经济,因此,金华地方政府应对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在内的BIM相关类专业进行扶持。除了经费上的扶持之外,有必要通过建筑业协会搭建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的互动平台,促进人才的订单式培养。

4.5 政府组织、行业协会牵头、企业注资搭建互联网信息平台

在现有的BIM技术条件下,大型的互联网信息平台是“BIM+互联网”技术难点和关键所在。一方面需要复杂的互联网技术支持,另一方面需要众多企业的参与。信息平台的建设应以工程项目为主线,以人才库、项目库、信息库建设为基础,做好各类数据信息的准确收集和精细加工,构建金华地区“BIM+互联网”行业战略联盟,在经济、技术、市场、信息与人才等方面形成信息互通、产业互联、市场互动、利益共享的机制,不断提高区域整合能力,实现企业商业模式的转型升级。平台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仅靠一家企业是很难完成的。在金华地区由地方政府组织,让建筑业协会来牵头,同时让各企业注资(根据企业年利润的一定比例来进行,但不能明显增加企业负担,以企业自愿为主)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式。让企业注资是为了形成利益共同体,使企业更加关注和使用这一平台,确保众多企业都能参与使用。有了使用规模后,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再逐步来解决BIM软件和互联网平台的交互技术也就具有了很大的可能。

5 结 语

“BIM+互联网”能在提升建筑品质的同时,使行业更加透明化,行业竞争更有序化,并推进建筑企业从关系竞争力向能力竞争力转变,促进建筑业的产业整合,加快建筑业规模经济优势的形成,逐步形成健康良性的行业秩序。在现有BIM技术条件和使用现状前提下,要想利用“BIM+互联网”来促进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金华地方政府必须先从推广BIM技术的使用来入手,将扩大BIM技术的使用规模作为引进互联网技术的源动力,同时扶持地方高职院校大力培养BIM技术的高技能应用人才,并初步构建互联网信息平台,引导众多建筑企业积极参与,如此才更容易取得成功。

主要参考文献

[1]许杰峰,雷星晖.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建筑供应链信息共享机制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4(11).

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范文6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改进建议;

中图分类号:C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自06年股市复苏以来,房地产业随着股市一路高歌猛进,全国各地房价节节攀升,房地产业迎来新一轮发展高峰。每年中国消耗全球一半的钢铁和水泥用于建筑业,而建筑寿命平均只有30年左右,相比西方发达国家建筑,英国的平均寿命达到了132年,而美国的建筑寿命也达到了74年。在我国很多地区受利益驱使,大拆大建,其中不乏有大型公共建筑,如沈阳体育场耗资8亿仅用了8年就遭爆破拆除转为商业地产,各地如火如荼的旧城改造、新城建设等,每年产生数以亿计的建筑垃圾,给环境带来巨大威胁。 “楼歪歪”、“楼脆脆”等建筑质量问题也不断出现,在社会上造成了强烈的负面影响;同时,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源利用率只达到发达国家的30%。因此,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如何做好管理工作,节约资源,降低施工成本,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经济效益。

建立完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

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是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其制定实施必须由资深的建筑行业专家和具有工作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来组织,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理论根据我国实际共同研究制定,保障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加强法律建设和执行力度

从建设市场的整体来看, 市场运行的规则不够完善。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常常会出现。工程质量受到危害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建设市场的混乱所造成的。因此,政府必须建立健全的运行规则,保证这些规则能够真正落实。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对建设单位和建立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进行加强。在建设单位质量监督方面,对执行工程建设程序的监督进行重点加强。尤其是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质量监督手续办理、施工许可证办理和竣工验收四项程序的监督。另外,质量监督手段也要不断进行完善,增加、更新检测设备,使得监督工作具有较大科技的含量,实现监督工作的现代化。

放松规制,培育更为积极宽松的行业发展环境

建筑业服务方式的多样化、柔性化、个性化趋势要求政府放松规制,也只有放松规制,政府才能保证自身管理的适应性和有效性。放松规制在于创造宽松的环境,激发市场主体自身的创造性。实质上这也是对资源配置方式的积极探索,意味着服务品质的不断创新和提高。政府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创造积极宽松的行业发展政策环境,依靠市场协调各方主体利益、优化资源配置。对政府定价(定额)进行有益竞争的改革,如采取最低价中标、工程量清单等放松价格规制的措施,逐步利用市场机制调节投标交易价格。放松规制实际上是市场权力的回归,同时也意味市场主体责任的强化。如将验收标准作为国家强制性技术标准,施工工艺标准改为行业标准、企业标准,促进了企业不断开展工艺创新。而市场主体权力的回归,意味着市场风险机制的初步建立,有利于通过风险约束促进市场主体自觉积极的改进管理,提高技术水平,从根本上提升行业竞争力。

加强质量安全培训教育工作

建筑工地的施工队伍多为进城务工的农民工,需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三类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质量安全教育培训。要重点加强对农民工的质量安全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其安全生产意识和操作技能;要切实加强对三类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管理能力;要按照《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规定》要求,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促使其熟练掌握关键岗位的安全技能。要充分发挥施工企业的主体作用,督促引导施工企业结合生产实际,通过开展教育培训活动,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的质量意识、安全生产意识和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的技能,减少伤亡事故和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

发展节能施工技术,提升资源利用效益

1 )发展装配式建筑施工

目前我国建筑大型建筑机械得到了大大的普及,已到了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时机。装配式建筑可算是最符合绿色建筑“四节一环保”的要求了。作为上海世博会18个企业馆之一的远大馆是全球首座正式亮相的可持续建筑。整个建筑由数百个在工厂制作的部件组成,在现场只有“装配”工作,既无“土建”,也无“装修”。而建造一栋同等尺码的传统建筑至少要产生上百吨建筑垃圾。

上海世博会的世博中心采用全钢结构,施工速度快、能耗小,施工作业对周边的污染小,建筑材料也选择使用新型环保的节能材料。

2)减少施工和使用中的拆除和返工

工程施工开始之前,有关各方必须仔细核查不同专业的施工图纸的可建造性,对图纸中不清楚、配合不当或认为有错误的地方,应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以减少施工过程中返工的出现,减少设计变更。如有必要时可请设计单位给自己详细讲解。某党校的教学楼沿走廊的窗按常规设计成了高窗,等墙砌好了领导发现了,说要搞开放式办学,要求拆除改成低窗台的。某商住楼南侧设计了一些遮阳构件,主体已上了好几层,开发商的总经理看到了,说挡住了建筑立面,下令拆除。

设计单位必须采取灵活性设计,及时与使用者交换意见,尽量满足使用者不同的需求和未来需求,确保当建筑物用途改变时有其他的使用机会,在设计寿命期内避免建筑物本身结构的拆除,那么设计的灵活性非常重要。例如装修的程度、空间的重新分配布局等,根据建筑的预期功能,考虑灵活性进行设计,避免建筑物的拆除和重建。基础设计可以与建设单位沟通,是否需要为将来的加层或建筑物功能改变进行设计,最浪费的情况是在结构寿命没到期时,就因为建筑物无法承担新的设计荷载而拆除它。

设计单位也应减少不必要的装饰构件。应结合地形地貌进行充分设计优化,优先考虑工程区域内的挖填土石方平衡,避免过度开挖,减少建筑余土的产生。

3) 建立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南方雨水丰富,北方相对稀缺,人均水资源低于世界平均值。因此,建立雨水回收系统及相关法律法规十分必要。

德国联邦和各州有关法律规定,新建或改建开发区必须考虑雨水利用系统,因此,开发商在进行开发区规划、建设或改造时,均将雨水利用作为重要内容进行考虑,尤其在进行大面积商业开发区建设时,更是结合开发区水资源实际,因地制宜,将雨水通过专门带有一定过滤作用的雨漏管道进入地下总蓄水池,再由水泵与地面人工湖和水景观相连,形成雨水循环系统。而地下总蓄水池又设有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和雨水处理系统。如果水质不达标,则自动进入雨水处理系统,经处理后再进入雨水循环系统。

4)减少临时建构筑物对环境的冲击

工地临时围挡应当采用装配式可重复使用的材料,避免使用砖墙以后又要拆除产生建筑垃圾。

临时建筑以及施工现场临时搭设的办公﹑居住用房应当采用周转式活动房,或尽量利用已有建筑作为临时设施。要鼓励活动房企业除销售外,另增加拆装、租赁、保管、回收、置换等业务,以提高活动房的利用率。

在建工程的裙房,在备有足够的安全保证措施前提下,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批准并报安全监督站备案,可在稳妥的部位适当安排在建工人居住,以减少现场临时用房的数量。国家有关规定不允许在建工程住人,建议作出修改。

在满足文明施工的前提下,施工现场应尽量减少场地硬化,必须的场地硬化,宜与永久性地面或路面工程结合考虑。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硬化材料可就地回收用作地面或路面的垫层材料。根据调查,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和场地硬化产生建筑废弃物所占比例很大,与永久地面结合考虑或用可循环材料将大大减少建筑废弃物的产生量。

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技术环节的管理,减少不必要返工引起的材料浪费,对边角余料要分类整理、堆放,尽量加以利用。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些施工单位把窄的木板背面加木托制成定型模板,连5厘米宽的小木板条也不会浪费。而在普遍使用九夹板大模板的今天,由于劳动力变得昂贵,工人也不再具有那时的主人翁心态,模板摊销不了几次就变成废木材了。

施工单位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惰性废弃物应进行现场回收和利用,尽可能减少向施工场地之外的排放。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优先将施工现场产生并且可以利用的惰性建筑废弃物用于建设工程:

建筑余土可用于场地回填和绿化用土;

多余的混凝土可以用来做垫层或临时地面硬化;

砌筑砂浆、抹灰砂浆可以及时清理回收,必要时加水泥搅拌后重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