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物理学科培训心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物理学科培训心得范文1
【关键词】物理教材;内容转化;内容策略
The physical teaching material content transforms as the course content strategy
Wu Jing Yao Wei Ma Bicheng et al.
【Abstract】The popular education publishing house compulsory education curriculum standard experiment textbook “Physics” the new teaching material content strengthened with the student life, the modern society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contacting, guides the student thorough society and the scientific field diligently carries on the observation and the experience, raises student’s innovative spirit and the practical ability; The teaching material requests the teacher to pay attention to student’s emotion, the manner in the teaching, studies for the student academic society, lifelong studies lays the foundation found. How does the greatest degree use the new teaching material, manifests the new curriculum idea fully, realizes the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truly, needs each kind of high quality talented person for the party and the national construction raise. I thought: Must transform the thought that changes protestantism law; Must the collective prepare a lesson, display educational research group’s superiority; Must “the lamination teaching, the classified instruction”; Must innovate the study way, carries on the effective teaching.
【Key words】Physical teaching material; Content transformation; Content strategy
1 课题提出的意义及历史背景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新教材内容加强了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努力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和科学领域进行观察和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为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学习打基础。要求积极做好每一个实验,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促进课程、教材、教学之间的相互转化、促进和融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该教材的教学实践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大部分初中物理教师认为新教材体现了改革精神,切实可用。但是,仍有一些教师对新教材茫然不适,觉得教材顺序乱了套,经验失灵,内容简单,试题难命。按传统方式,试题不是太容易就是超纲,这说明新教材的确不合应试教育的口味。因此,如何使教师尽快克服传统教育思想和传统教学方法的惯性干扰,正确使用新教材,使我们初中物理教学全面转入素质教育的轨道,是目前教材教法研究中的一大课题。我认为,要真正用好新教材,提高教学质量,根本在于走出误区,改革教法。如何最大程度用好新教材,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真正实现素质教育,为党和国家建设培养需要的各类高素质人才。我认为:必须要转变思想,革新教法;必须集体备课,发挥教研组的优势;必须“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必须革新学习方式,进行有效教学。
2 课题研究的方法
初中物理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课程,必须为实现这个总的人才培养目标服务。过去的许多年中,初中物理教学在改革方面虽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始终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干扰,忽视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教学要求被不适当地拔高,讲授往往是“满堂灌”,作业训练又是“题海战术”,使本来有趣实用的初中物理,变成了对多数学生负担过重的课程。
2.1 转变教育思想,革新教法:教育思想的转变,是用好教材,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前提。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惯性”极大,致使有的教师“穿新鞋,走老路”,喜欢用应试教育的眼光审视新教材,结果是既不适应,又不放心,害怕新教材降低了难度,影响教学质量,影响升学率。可见,转变观念,是用好新教材的前提。只要我们在观念上真正完成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跟上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改革步伐,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全面发展,新教材的使用必将既能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又能培养国家建设需要的各类高素质人才。
传统的教学方法必须改革,教学方法脱离不开教育观念和教学目的。素质教育旨在“面向全体”和“全面发展”,课堂教学不仅要传授物理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较陈旧,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不适应新教材的特点,我们应该改革教学方法,变注入式教学、题海战术为启发式教学,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新教材虽然降低了难度,但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却有了更高的要求,照本宣科显然不行了。新教材编者的用心良苦,突出了物理知识的趣味性,旨在创造意境,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轻松愉快地自觉学习,教学方法应该体现这个意图;知识的传授应该是引导学生动脑动手,通过想一想、做一做扩大教学效果,而不能以偏题怪题让学生钻“牛角尖”;漫画或插图内涵丰富,相关的物理知识、含义尽在其中,切不可走马观花,一晃而过;新教材知识面广,伸缩性大,目的是要面向全体,适应不同程度的学生,教学中一定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
上述种种观点,宏观上属教学方法的范畴,教学中非如此不可。至于每一个物理概念的具体教法,当因人、因教学内容而异,应该是百花齐放,各显其能。但是,具体教法不能与基本教学原则相违背,否则又会走上应试教育的老路。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比单纯的传授知识更重要,较强的能力受益终身,而有些物理概念和规律,初中阶段知道即可,对过深的科学道理的理解,随着学生年龄增长和知识积累,自然会“水到渠成”。
2.2 发挥学科组的优势,集体备课:在新教材教学中,充分发挥物理备课组的优势,聚众人之智慧,展现备课组每一个教师的特点,努力挖掘新教材的功能,采取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和教育方法,激活、唤醒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和搭建参与学习的舞台,帮助学生学会主动参与,主动学习,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指导和帮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热情的参与者和主动的学习者。学习新教材,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2.2.1 努力创造条件,做好每一个实验:新教材中有着众多的实验和探究,充分体现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努力的素质教育思想,然而其中不少实验是过去教材中没有的,教师缺乏经验,学校缺乏器材。为此我们在备课时首先认真地把所有演示和学生实验都做一遍,以得到体验和感受,发现实验成功的要点和关键,积极改进实验的方法和器材。经过备课组的共同探讨,大家认为,可以让学生在自己还不甚理解的时候就先实验,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其实这也是一种学习),教师这时的主要任务是防止出事故和找出学生实验不成功的主要原因,然后教师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分析学生实验不成功的原因,最后让学生再做一次实验,这样利用同样的教学时间却取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所以良好的实验氛围,不但体现了新教材的观察、探究和实验功能,也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我们的教学效益。
2.2.2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延伸学生的学习时空: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备课组在备课时努力根据学生和教学的实际创设引入知识的情景,激活学生学习的情趣,去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兴趣。我们通过精心的制作课件、精心的设计演示和学生实验、精心的设计课堂设问,努力创设学习情景,启发学生的思维,努力使学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受到教材的影响,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不断深入地去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新教材的内容不是封闭性的,我们利用教材的弹性和开放度。在教学之余成立了学生研究小组,让学生自己收集、整理信息,制作课件,激发他们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培养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把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教材中常有“科学世界”、“STS”、探究这样一类问题,我们总是放手让学生们在课外自己探讨,我们认为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发现,他们会用不同的思维、实验得到不同的结论,有的对、有的错,有的有道理,有的甚至毫无道理,但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我们备课组认为新教材设计这些问题目的不在于得到何种既定答案,而在于鼓励学生去探索,去思考,去发现。教学中把功夫下到课堂之外,既能利用社区、家长等各方面的资源,又在了解和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开发课程资源,实现了新教材的功能。从而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强化他们自立学习的意识,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贯穿着情感熏陶和价值观的培养。
2.2.3 增加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含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我们备课组经常运用不同的现代教育手段来处理新教材的教学。比如,我们还利用网络上课,设计了专题的内容,专题的练习,师生在网络上学习、交流、答题。我们尝试把课堂教育教学模式引向多媒体、电脑网络信息领域,利用网络信息丰富、传播及时、读取方便、交互强等特性,不但促进教育教学的革新,丰富教育教学形式,还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增强教学中观察和思维、演绎和归纳、分析与综合的直观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的效率。
2.3 重点采用“分层教学,分类指导”:长期以来,初中物理教学,由于受班级授课制的束缚,教师从备课、授课、作业、辅导、考查到评价,很少顾及好、中、差各类学生的智能差异,均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得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中等生吃不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规定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学习物理人人有兴趣,个个有所得,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域内”得到充分的发展,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总之,要做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2.4 革新学习方式,进行有效教学: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在全面推进至素质教育的今天进行有效教学显得尤其重要。变革学习方式,切实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活动的培养,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也是新教材的宗旨所在。我以为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2.4.1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老师在上课时,要大胆地给时间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要给足时间让学生讨论,辨论,议论,要给足时间让学生思考,只要时间有效地化在学生身上,我觉得就充分地用好了新教材。
2.4.2 举例颇具代表性:举例包括例题、作业、练习、生活中的现象,要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作为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最大的效益,那么你所选的例题、作业、练习、生活中的现象就必须恰当,呈现方式恰到好处,能够以点概面,能够让学生在例题中理解知识,学会技能,培养兴趣。尤其是例题的选择老师要多花点时间,多花点心思,多想点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符合新课程要求,体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4.3 评价要多元化:在物理课堂教学评价中要重视人文化评价方法,注重鼓励性,人情化,注意方式方法,并做到因人而异。但同时也不能完全放弃实证化评价方法,实事求是,开诚不公地指出缺点和错误。从二者的关系来看,虽然表面上二者存在着尖锐对立的倾向,但从辩证的角度看,二者实际上是一种优势互补的关系,恰当地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可以充分发挥二者的长处,弥补二者的缺陷,使它们在课堂教学评价活动中在发挥各自作用的同时,相互吸收对方的合理因素,做到具体地、有机地结合。
3 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四条原则
在实施新课程和新教材过程中,使我们深深觉得课改必须遵循敢于质疑、勇于探究、善于思维、勤于实验的四条原则,我们不能偏离这个方向。我们必须坚持这四条原则不动摇,如同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百年不动摇一样,新课程改革不论以何种方式进行,不管如何做新的尝试,我们都应该投以赞许的目光,但是有一点不能变,那就是敢于质疑、勇于探究、善于思维、勤于实验的四条原则不能变,偏离了这四条原则,也就违背了物理学历史的发展规律,必然会偏离正确的方向。这点一定要切记、切记。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全面实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对物理学科而言,在实施新课程和新教材过程中,不断地有许多新的观点,好的做法出现,并且也涌现出成功的典型。但是,也有许多尝试偏离了物理学科发展的原则,值得我们共同来关注和探讨。纵观物理学史,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在实施新课程和新教材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渊博的综合性知识之外,还必须遵循以下四条原则:
3.1 敢于质疑:20世纪物理学革命告诉我们,科学的每一次崭新境界的开辟,都必须要有敢地向旧理论说“不”的勇气。爱因斯坦,玻尔用他们年轻的心,沸腾的血和活跃的头脑,带领海森伯等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勇敢地向旧理论思想挑战。在此期间,每一个“不”字的出现都响彻云霄,宛如春雷一般。普朗克提出能量是“不”连续的;爱因斯坦更深入地提出了辐射也是不连续的;海森伯更是提出了量子力学中最关键的一个关系式即“测不准关系式”;此外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杨振宁又向守恒说出了“不”,提出了“宇称不守恒”。每一个“不”字都给物理学以飞跃,可见,挑战孕育了创新,勇气孕育了力量,信心带来了成功。
在实施物理新课程与新教材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在物理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要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们用一个开放的,喜欢探究和充满活力的头脑去不断提出新观点,否定旧理论。充分发挥学生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应该树立理性的权威观。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学生提供了广泛摄取知识与锻炼思维的机会。因而他们也完全可能在某方面甚至是本学科领域领先于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学生会常跟老师谈及他们从网络信息中获取的一些知识与信息,其中可以有很多对教师来说是全新的感受。“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永远保持谦虚进取的态度。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应自觉地接受学生的“教育”,并把自己置身于终身学习的状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表现出严谨务实,批判进取的科学精神,努力展示自己的教学智慧及内在的精神气质,教师的热情和同情心,教师善于鼓励和想像的倾向性,为学生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力。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远大的理想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要有热情洋溢、情绪饱满、富于激情的想象力,并以此来树立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3.2 勇于争辩:通过研究物理学史,我们不难得到这样一个启示:科学的每一次重大发现和突破的背后都隐藏着激烈的争论。其中最令世人注目的是爱因斯坦和玻尔旷日持久的世界性论战。爱因斯坦拒绝把量子力学接受为终极理论,并对以玻尔为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的正统解释发动了猛烈的攻击,这场争论使世人明白,量子力学的理论是非局域性的理论。它涉及到类空关系,即比光速还快的信号传播,而狭义相对论则是局域性理论。这场世界性的科学争论,无疑对科学和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玻尔和海森伯的散步,普朗克和爱因斯坦的争论都对20世纪的物理学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讨论并没有完,现在在牛津和剑桥,科学怪杰霍金和彭罗斯的讨论还在继续着,物理学还将有着重大发展,因为“科学扎根于讨论”。
教师在实施新课程和新教材过程中,必须转变传统教育中的师生观,构建相互尊重,互相信任的,平等的,合作的新型师生观,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引导者。教师在课堂教学组织中要达到“四个允许”:错了允许重来;不完整的允许补充;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辩;老师错了允许提意见。教师要切实把教学活动看成一个不断面临新问题的过程,是一个知识不断扩展的过程,是一个与学生不断共同学习的过程。从而真正做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相互启发,相互推动,也就是要做到教学相长。同时,教师要积极创设条件,准备一些辩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辩论。让学生自己摆观点,举例子,讲道理,用事实说话,从而促进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实现新课程的目标,用好新教材,培养学生勇于讨论的习惯。
3.3 善于思维:我们读过《物理学史》之后会发现:科学神奇之树的每一次萌芽、成长、开花、结果都有着孕育它们的科学土壤。值得一提的是哥本哈根大学物理理论研究所。在这里既有22岁当讲师、27岁当教授、31岁获得诺贝尔奖的海森伯,有作为“上帝的鞭子”不断地指出他人论文缺陷的泡利,有开玩笑不讲分寸的朗道,还有“几乎把画漫画和打油诗作为主要职业而把物理当成副业”的伽莫夫,哥本哈根大学的氛围使人感到繁忙、激动、活泼、热血沸腾、无拘无束、和蔼可亲,充满着挑战。他们的年轻和倔强,使他们不断地有新的想法,新的观点,新的思潮,新的认识如同一股股清泉涌出。在那漫长、艰辛、曲折的探求科学真理的道路上,有无数年轻人的贡献和创举。究其实质,人类科学的进步就是一个不断否定旧理论和提出新观点的过程,而他们的年轻就注定他会有一个开放,喜欢探究和充满活力的大脑,为他们取得成功提供了条件。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实施新课程和新教材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思维是创新的灵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
①寻找思维的起点。就是能引起思考,推动思考不断深入并成为解决问题突破口的信息群。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异大多表现在寻找思维起始点的速度快慢上,教师若能帮助学生学会寻找思维起始点,学生的学习便易获得成功。
②设立思维中间站。初中生思维能力弱,跨度小,学习过程中不会适时设立思维中间站,而对大量的信息,不会筛选、整理、剖析,抓不住有用的信息,把握不住问题的实质,这样就出现了一知半解,随意凑合,应付了事的情况。针对初中生的上述思维特点,在教学中要采取小步子,搭台阶的办法,在思维之间增设思维中间站,及时帮助学生排忧解难,抓住关键,把握重点。开始时思维站间距可短些,慢慢地扩大,渐渐加大思维跨度。当问题抽象,学生具体经验少时;当问题涉及面广,学生知识能力存在缺陷时;当问题内部结构复杂,学生综合能力差时,需增设思维中间站。
③已设立的各思维中间站之间需要架设思维连接线加以联系,使各思维中间站能顺序地有效地协调运行。这种联系方法既有点与点之间的串联,线与线之间的交织,又有面与面之间的网络化。围绕重点知识寻同类,举实例,找反例,思错例,将每一个思维中间站都纳入有效的思维控制范围内,形成有序的思维网络,使各知识点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从而达到提高思维效率之目的。
④变换思维审视角。用原有的思维方法不能求得问题的解决时,应及时变换思维审视角。变常规思维为突跃思维,直线思维为平面或立体思维,收敛思维为发散思维,一般思维为极端思维,正向思维为逆向思维。往往能提高思维效率。
⑤设计开放性问题。新颖的问题能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思考问题,寻求众多的适当答案,使学生找出以前没想到也不敢想的各种奇妙的好方法,而且是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探究的好方法,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4 勤于实验:值得注意的是,百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重大获奖项目中绝大多数都与物理实验有关,纯理论研究很少,就是获奖的重大理论研究也是大量实验事实的总结,再用数学公式简洁表达的结果。即使是理论项目,也要在实验证实后才获奖。如:1927年电子衍射实验证实了粒子的波粒二象性,提出了波粒二象性理论的德布罗意才于1929年获奖;1957年,吴健雄实验证实了弱电相互作用,提出宇称不守恒的杨振宁、李政道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73-1978年实验上发现中性流存在,提出弱电统一理论,预言中性流存在的、格拉肖、温伯格、萨拉姆于1979年获奖等。事实证明,物理学的理论大厦是由实验支撑的,没有实验,物理学大厦的基础就不牢固。
不仅仅如此,实验是检验物理理论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是各种争论的最公正的裁判,是修正错误的依据,更是发现新理论的起点。事实上,无论理论有多美好,无论它的形式有多完美,只要与实验不符就不可能成为物理学的组成部分。这表明,最后还得实验说了算,形式逻辑和完美的数学代替不了物理。因此,我们特别强调物理学研究要把理论基础和实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重视实验研究,重视物理实验室的建设,加大投入,更新实验设备,巧妙地设计实验方法,精心地分析实验现象,在实验中寻求新的突破和新的发展。对物理教师而言,我们应尤其注意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动脑能力,设计能力,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要在实验中让学生充分的交流合作,并且提出一些激发思考的问题,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引导学生看到与其论点相矛盾的观点的事实,或者组织持不同见解的学生进行讨论,自行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观点。要让每个做实验的同学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他们各自对某种问题有不同的假设和推论,通过小组交流,辩论,分工与合作等形式,促进学习者之间的沟通,而面对各种不同的观点,实验者要学会整理、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接纳,赞赏,争辩,互助,他们不断对自己和别人的看法进行反思和评判。平常定期开展科技小制作,小实验,小创新,小发明以及实验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实践操作,如安装照明电路,鉴别黄金首饰等。在物理教学中加强“STS”的研究,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学物理,又把物理应用于生活的能力。真正做到“in life,by life,on life”。
4 研究措施
4.1 建立课题组,形成管理网络。由校长及上级有关领导顾问,教研室和中心学校领导监督,课题研究组长组织实施,课题研究组长、组员具体开展,做到分层管理,步步落实,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运行。
4.2 注重教师培训,加强理论学习。因为实施“学法指导”的实验研究,对教师的教育思想和业务素质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所以组内首先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弄清“学法指导”的实质和任务,明确课题研究的目标。
4.3 强化过程,加强全程管理。首先开展课题研讨活动,使研究者明确研究的任务和目标;其次是加强调查研究,把握学生在实验前、中、后三个不同阶段的学法水平,以有的放矢的实施指导,不断修正课题研究方案,使课题研究工作更趋科学化和规范化;再次是开设学法指导课,选择课题承担者根据各自研究的内容上好实践课,供大家观摩学习;第四是督促全体组员不断总结,积极撰写论文、心得体会、个案分析等。
4.4 改革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动的发展。课堂教学是实施学法指导实验研究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的改革中,我们的研究重点要放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学法指导上:
4.4.1 转变教学观念。我们强调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建议者和指导者。课堂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而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点拨下,通过学生自身的多种感官参与与亲身的活动来掌握科学的方法,自主、独立、创造性的实现学习目标。同时,我们还要帮助学生把学生过程拓展到课前及课后。
4.4.2 指导学习方法。在学法指导中,除了要组织一定数量的专题形式予以指导外,更重要的是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征和心理倾向在课堂上进行渗透,在课堂后进行交流总结。
4.4.3 培养学习习惯。仅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仅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是不够的,还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的“良好氛围,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管理中不断完善自我、不断发展自我。”
5 研究的方法
5.1 教师充分挖掘文本,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做到用好课本,而不是教好课本。
5.2 文献资料法。通过对国内外有关“自主学习”理论与经验的学习研究,对“自主学习”的内涵和外延更加明确的认识,确立课题的理论支撑,加强理论学习,使我得到理论的提高。
5.3 比较法。选定实验班,以平行班为对照班,进行纵向、横向的比较。
5.4 调查法。通过对实验过程的调查,发现问题,研究对策,及时施加变量,控制无关变量。
5.5 个案法。对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个案分析,分类研究,跟踪调查评价,写出个案研究报告。
5.6 适当采用计算机、网络等辅助科研手段。
6 实施步骤
6.1 第一阶段:调查探索阶段(时间: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
对本校教师与学生物理教学方式的现状及期望进行调查,根据调查情况制订实施新的教学方式的方案。方法如下:
6.1.1 运用调查法,调查师生的物理教学方式。
6.1.2 运用测试法,对学生进行英语口笔头运用能力的测试。了解物理教学方式的现状及期望;制订出实施新的教学方式的方案。
6.2 第二阶段:试验应用阶段(时间:2010年3月至6月)
6.2.1 改变教师传统的按部就班地教授题材贫乏、体裁单一的教学内容,尝试创造性地、有选择地教授题材丰富、体裁多样的教学内容。尝试多种课型的模式探索。
6.2.2 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尝试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型”的教学方式。
6.3 实施方法:(1)问卷调查表;(2)对照表;(3)座谈会。
6.4 预期目标:学生知识面有较大拓宽;学生用物理解决实际生活的能力有较大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的实践能力有较大提高。
6.4.1 第三阶段:推广应用阶段(时间:2010年7、9月)
对第二阶段的试验各个案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去粗取精,全面实施新的教学方式。
实施方法:(1)问卷调查表;(2)图表;(3)经验交流会。
预期目标:
新的教学方式得到完善、推广应用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时间:2010年10、11月)
对第二、三阶段的试验个案及研究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总结,撰写成有价值的试验报告、个案报告、调查分析报告、经验总结、论文、结题总结。
7 完成研究的条件分析
7.1 领导重视和学校配合县教研究室和中心学校课题组领导的指导。
7.2 研究队伍素质精良,课题组成员由教学、教研、管理三方面人员组成。
7.3 硬件设备得与保障。
8 成果形式
8.1 最终完成时间:2010年11月。
8.2 研究成果形式
8.2.1 课题研究实验报告,实施方案;
8.2.2 论文、个案反思、叙事文章;
8.2.3 有关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的调查结果、
8.2.4 学生成绩评定的“增值”数据;实验报告(阶段性总结);
8.2.5 个案研究资料各学科的优秀课堂教学纪实(录像片)
8.2.6 结题报告。
9 课题组成员分工情况
课题指导及顾问:青祖兵,(县教研室主任,县学科带头人),张(本校校长、省级优秀教师)
邓矫健(省级骨干教师、中心学校校长),陈永辉(省级骨干教师、教研员、州语文学会理事)。
组长:吴静(物理资料收集,具体实施)
成员:(1)姚玮(物理资料收集,具体实施)
(2)马碧成(物理资料收集,具体实施)
(3)龙雄(物理资料收集,具体实施)
(4)郑德隆(物理资料收集,具体实施)
10 课题实施的反思
在实施新课程和新教材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可能会进行这样或那样的改革,但是我们始终要坚持敢于质疑、勇于争辩、善于思维、勤于实验这四条原则不动摇,不能偏离这个方向。我们只要坚定不移地遵循这四条原则,饱含深厚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在物理教学中时时刻刻想到,并努力做到、做好、做扎实,我们就一定能在教学中取得成功,就一定能培养出千千万万个牛顿和爱因斯坦,中国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梦想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 夏磊、徐洪海等.《20世纪物理学革命的启示》,《现代物理知识》,2002年第2期
初中物理学科培训心得范文2
关键词:创客教育;物理教学;融合
随着教改的实施和创客教育的不断渗入,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身兼科学家、发明家等多重角色,创客教育所倡导的是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并利用自己的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我们在教学中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我在教学中将创客教育与物理实验教学相融合的所思所想以及我们物理科组的一些不太成熟的做法.
1 对“创客教育”认识
在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中第一次听“创客”时我是一头雾水的,不知“创客”是指什么,带着迷茫去紫茶小学参加蓬江区青少年创客教育启动仪式.初步理解为“创客”是指学生的小创造、小发明,我们就觉得这个“创客教育”离我们太遥远了、太不切合实际了,理由是:一是偏离我们的教学目标,不利于中考;二是我们的学生能力跟不上,所以一开始我们不接受它.而且总感觉这个领域看上去很热闹,但大家都像无头苍蝇,瞎撞,还没有找到明确的方向.后来我们又参加了多次相关的学习,终于明白“创客教育”并不只是那么回事,原来创客教育分为“创客的教育”和“创客式教育”两种类型.“创客的教育”指的是为培养创客而开展的各种培训活动,(即我们开始对“创客的教育”的不全面的理解)“创客式教育”是指用创客的理念和方式来改造日常的教育教学,形成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如果能够实施,则有可能对传统的教育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模式产生很大的影响.
2 物理教学与创客教育融合的目标
我们许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碰到过以下类似的现象:我给一个八年级的学生出了一道稍微难一点的题,她立刻说,“哦,我还没有学到九年级,所以不会.”她说的很理直气壮,然后就不理会了.我们听着觉得好似有点道理,但深思一下,就觉得这样想法很可怕.因为:知识点就好像宇宙里的星星一样,彼此相互辉映,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自发探索“采星星”的过程.而“我不是九年级所以不会,而且现在不需要学.”这样就主动放弃发掘的想法实在让人感到不安,―是埋下了一颗对学习过程错误认识的种子;二是浇灭了潜在的学习兴趣.所以本科组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3 学科与创客相融合的实践所采取的措施与方法
在科组教研中,我们通过多次学习、讨论关于“物理教学如何与创客教育融合,形成本科组的教学特式”,又基于九年级的中考压力,所以决定在八年级进行“物理教学与创客教育的整合”,我们在实践过程中采取了以下措施及方法.
3.1 确定更适合学科与创客教育相整合的教学试点
(1)小制作:自制潜望镜;自制简易冰箱;自制模型照相机;自制简易弹簧测力计;简易水平器;秆秤;机翼模型;自制气压计;自制手电筒等等.
(2)小实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测量平均速度;用温度计测量温水的温度;各种关于声音的小实验;纸锅烧水;自制霜;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模拟渔夫叉鱼;各种力的小实验;关于惯性的小实验;关于压强的小实验等等.
(3)探究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探究我们上楼梯的功率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等等.
3.2 具体操作方法
(1)合作学习.创客一般不是单打独斗的,而是喜欢在一起互相切磋,相互合作.在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活动,这不单单只在课堂教学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第二课堂及课后的小制作、小实验中都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的.
(2)将创意和知识点变成实物.创客就是将个人创意变成人工制品的那些人,主张将创意付诸实施,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设想层面.从教学方面来说,让学生在学习中,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个个可以看见的创意作品,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纸面上和文本中的知识点.
(3)从做中学.创客一般都是边做边学的,遇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知识的学习与问题的解决是同步进行的,而不是彼此分离的.从一开学就向学生布置“完成创意作品”的任务,让任务驱动学生边做边学,边学边做.
(4)持续分享.“创客”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就是分享.有了成功的体验,还需要有他人的认可,让更多的人体会到自己的成果给别人带来的乐趣,从而更加激发了孩子发明创造的兴趣.同时还把新建构主义分享式学习理念引入科组教学教研活动中,采取让教师“说出”、“写出”和“做出”循序渐进的方式,开展科组成员间的教学经验的分享活动,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提升,特别是青年教师.
(5)努力搭建展示平台.成功的分享需要平台,就像演员需要舞台一样.有了观众的喝彩声,演员会更加卖力.同样,“创客”也是一样.当孩子看到自己的成果在学校的公共平台上展示时,那是多么自豪的一件事啊.
3.3 科组合力探索、交流整合,共同实现创客与物理科的整合
通过科组集体备课、公开课,尝试摸索出合适的教学模式,通过各种实验来让学生从做中学、从玩乐中体验理解物理知识,这样就需要我们考虑好小制作的如何合理安排、小实验的合理选取、探究实验如何合理安排、巧妙引导等等许多问题.
例如,在学习《大气压强》时,有许多的小实验,如:覆杯实验;自来水笔别吸墨水;吸管吸饮料;真空吸盘;矿泉水瓶自动变;马德堡半球实验等等.还有演示实验:托里拆利实验,而这个实验的难度很大.这些内容只能用一课时完成,那么我们必须要进行合理选择哪些实验,如何安排、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实验.
我们的做法是:小实验只做覆杯实验,教师进行以下的提问“为什么空杯上的纸板,翻过来后要掉呢?”,“在杯中加满水后变重了,纸板反而不掉下来呢?”,对此,教师不急于直接告知答案,而抓住重点知识讲解,再让学生讨论、释疑.让全班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均得到了训练.而托里拆利实验,换用水和12米长透明塑料管在课后或第二课堂进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4 物理学科与创客融合的困惑
(1)如何调整课堂教学结构,既可以在落实创客教育,又可以保证教学进度和质量.物理科课时不多,知识点很多,而在创客教育中物理实验占时间比较多,还有学生的小制作也需要展示、交流、分享,这些彼此之间都存在茅盾,不知该如何调整.
(2)物理实验器材跟不上,如实验器材的数量不足,器材损坏了来不及补充,器材太残旧影响实验效果等等.
(3)如何处理创客教育与新课标之间的一些冲突,创客教育比较重视创意引导、培养,而许多内容初中物理教学大纲要求并没有哪么高,该如何平衡好?因为最终对教师考核还是看教学成绩.
5 物理学科与创客融合的收获
在本科组教师共同努力探究、细心引导下,一学期下来师生都有了明显的进步,收获不少.主要有以下表现:一是学生方面,这个学期学生的动手实验机会多了很多,课堂上动笔做题量虽然少了,这并没有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反而在区期末测试调研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获得区第六名,比前几届的成绩都要好,而且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高了,有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有较高的探索精神,学生的动手能力强了,还有不少较好的小制作成品.二是教师方面,教师在教学中有了明_的方向,都能够根据科组确定的教学计划来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实验来让学生从做中学、从玩乐中体验理解各个物理知识的教学形式来进行教学,并从中积累了不少与创客相关的教学经验,更加确信创客教育的价值潜能对物理教学的影响.
经过这个学年的尝试、探索,事实证明了学生并不缺乏发现问题的智慧,而是缺乏在发现问题后深入研究的意识.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创客教育与物理教学相融合的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课堂上学生真正做到合作、探究、质疑、互动,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了.
初中物理学科培训心得范文3
但是质疑声在她身边总是不会长久,因为她从不缺乏证明自己的能力。
现在,她是树德中学(亦称成都九中)的副校长,在她做了7年树德实验中学的校长之后,再次回到高中任副职,是因为“想要给年轻人更多机会”。
她的人生轨迹乍看起来一路后退,但是她的心却在以退为进的道路上慢慢丰盈。
80年代的校园处处是骑着自行车的年轻人,他们会在密密匝匝的榕树下弹琴吟诗,他们会因为牵手而脸红。樊晓彬的恋情也如此安静地进行着,学校的老师们全然不知情。
故事,
从80年代的校园恋情开始
像那个年代的大多数青年,樊晓彬曾经是一位知青,在恢复高考后的第二年,她成为了南充师范学院物理系的学生。
如果今天的樊晓彬坐在你的面前,她绝不会对年龄遮掩,她53岁了,穿着精致的黑色套装,戴不张扬亦不落俗的首饰,脸上是无需化妆的好气色,这一切都说明她是一个懂得生活并待自己不薄的女人。但是凡此种种,都看不出来她与“物理”这门显得有点生硬艰涩的学科有任何关系,她笑说:“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大家会猜测我应该是学艺术的。”
实际上,樊晓彬在物理学科中游刃有余,大学的时候她不仅成绩优秀,还是一位身兼多职的学生干部。她有明朗的笑容和热情的性格,她的出众能力很大一部分来源于良好的家教――她的父母均从事教育工作,小的时候对她的教育与大多数家庭迥异,当樊晓彬在物质奇缺的年代顽皮打烂了一篮鸡蛋后,她的母亲不过说了一句:“下次要小心。”而父亲一直是她精神上的伙伴,她将从父亲那里得到的智慧全部运用在了学习和生活中。
大学时期的樊晓彬,毫无疑问是惹人注意的,而就如同现在的偶像剧,她的班级里,同样有一位惹人注意的男生。他是班级中成绩最好的一个,两个人经常会在一些校园的活动中接触,一来二去,当事人自己并没有发现任何不同,周围的同学却着急了起来。大家开始忙着点醒梦中人,撮合“金童玉女”的完美爱情。没有让大家失望,他们俩在大三的时候,相恋了。
80年代的校园处处是骑着自行车的年轻人,他们会在密密匝匝的榕树下弹琴吟诗,他们会因为牵手而脸红。樊晓彬的恋情也如此安静地进行着,学校的老师们全然不知情。到了毕业的时候,由于樊晓彬在校期间的优异表现,学校领导打算让她破格留校任教,这时有领导听到一点关于“樊晓彬好像在耍朋友”的风声,就前去询问。樊晓彬一口承认了自己的恋情,更让人惊讶的是,她说:“除非让他也留下,不然我不会同意留校。”
也许是太不愿失去这样一个有潜力的未来教师,也许是感动于这个女孩面对爱情时决然勇敢的态度,学校同意了她的条件。就这样,樊晓彬留在了物理系任教,她一心呵护的爱人,成为了她的同事,留在了学院工作。如今说起这段故事,樊晓彬不忘赞扬自己的先生:“他首先是一个极优秀的学生,再次才是我的爱人,如果他本身不够格,第一我不会爱上,第二他无法仅仅因为人情留在学院。”
之后,
她面临抉择
在南充师院,樊晓彬付出了12年的时间,12年是古时人们认为岁星绕天一周的轮回;12年足够一个女孩成长为一个女人,足够一个初出茅庐的老师,变成受人尊敬的师长;12年才让樊晓彬离开南充来到了成都。
那是1994年,南充师院给了樊晓彬半年做科研的时间,她在充分利用这些时间做研究的同时,还发现了自己的另一项天赋。当时她的一个同学在成都创立了一家公司,专门经营红景天酒,出于好奇和帮忙,她应邀在闲暇时为同学的公司做办公室主任。不到一年的时间,樊晓彬居然想办法让产品进入了成都所有大型商场,她笑说这是自己第一次觉得除了教学还能干点别的。经商的过程中,她学会了更多的与人相处之道和创造性的管理方法,虽然最终她没有舍得离开教育行业,但不得不说她在这短暂的从商经历中得到的经验,为她之后的教学管理带来了太多好处。
一年之期将到未到之时,樊晓彬获得了在四川大学学工部就职的机会,省内排名第一的综合大学发出邀请,她自然觉得荣幸。可几乎是与此同时,她得知在树德中学有另一个工作机会。她找到树德中学当时的校长咨询情况,得到一个几乎苛刻的应征要求:第一,不要大学老师,因为大学的教学方法与中学差别太大;第二,不要女老师;第三,年龄在30-40岁之间――只有这一条樊晓彬达到了要求。有趣的是,本来只是抱着问问看的态度前来的樊晓彬,听到了这些要求之后居然感到不服气了,她对校长说:“先不说这些条件,你给我一次机会,让我讲一课就好。”
机会要来了,樊晓彬的试讲课异常成功。她没有用中学课堂上惯用的数学方法讲解物理的三大力学问题,而是用大学微积分的方法讲课。课堂上的旁征博引和举一反三,让学生们兴奋不已,许多老师听说有大学老师来试讲,也坐在了教室后排。试讲结束后樊晓彬满足地离开了树德中学,她想证明自己,她做到了,现在只要静静地等待川大的工作通知就好。
可就在试讲课的第二天,树德中学向樊晓彬发出了邀请,她的能力已经在45分钟内显露出来,校方希望她的加入为课堂带来不同的气息。这个时候,樊晓彬陷入了一个两难的选择,显然在川大的工作会轻松稳定,但是她确实还有在课堂上授业解惑的理想。身边的所有人都在劝她不要去树德中学,在他们看来,从一个大学老师变成一个中学老师,就是职业生涯的倒退。就在她举棋不定的时候,她的父亲与她进行了一次长谈。这次谈话中,父亲作为干了一辈子中学教育的老校长,向樊晓彬仔细地列举了在中学任教的各种困难和辛苦,告诉她如果决定去树德中学,必须做好思想准备,却没有左右她的想法。
她懂得,
人生需要“归零”
与父亲开诚布公的交谈,让樊晓彬最终选择了树德中学。虽然父亲对她说了许多即将面临的困难,在自己切身体会时,这些困难才真正显得真实而具体。众所周知,高中教育依然是应试教育为主,大学宽松开放的教学方法虽然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对试卷上的成绩却几乎无能为力。在树德中学任教后迎来的第一个半期考试中,信心十足的樊晓彬带的两个班级的物理成绩,是全年级的倒数一二名。
樊晓彬想起自己的过去,在她刚刚考入大学的一次力学考试中,她得了24分,是班上的倒数第一。这是她不能忘记的一个分数,是她的耻辱却也是她的一个起点,虽然自那以后她一跃成为班级中的佼佼者,却总结出一个珍贵无比的经验,那就是“归零”。她知道,在人生的一个新阶段中,过去所有的成就都不再算数,自己是全新的,也是从零开始的,要想在一无所知的未来走出一条坦途,唯一的办法就是打开自己去从基础学习。
幸运的是,一筹莫展的她得到了一位前辈的指点,这个指点听起来简单而残酷――必须用一年的时间解20000道高中物理题,懂得高中物理的解题方式,才能懂得相应的教学方法。樊晓彬不发一言照做了,整整一年时间,她每天都把自己埋在题海里,头发都白了一半。除此之外,她每日为其他老师擦桌子理书,这虽不是她的分内事,确是“归零”的表现,她要把自己放低,要获得某种意义上的平静。
一年后的考试中,她带的两个班级的物理成绩是全年级除实验班外的第一、第二名。
就在她已经开始适应高中教学,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学校又给她安排了一个不可能的任务。为发挥示范性高中的辐射作用,扶持薄弱学校,学校派出干部和教师扶助薄弱学校成都一中,共同举办树德实验中学。由于樊晓彬在南充师院和来到树德中学后的成绩比较出色,她被安排去成都一中任办公室主任一职,帮助树德实验中学的建成。这一次,她是从高中“降”到了初中。
樊晓彬带着女儿在周末一起骑车去看了看成都一中的情况,可是到了校门口她就傻眼了。“到处都是土和灰尘,校门口挂了17个门牌,都是征用了学校教室的公司办公室和仓库,每年入校的学生最后毕业时只能留下1/3。这样的学校怎么建设啊!”话虽如此,樊晓彬却没有让沮丧占据她的太多时间,这依然要归功于她的“归零”哲学。面临的一切困难,她照常当成挑战,虽然个中辛劳较之前更深,但逆流而上的劲头让她上了发条一般停不下来。
13年的时间,从最初只有6个班级发展为拥有43个班级,这所原来无人问津的学校变成了家长首选热门学校之一。樊晓彬也从办公室主任做到了副校长,最后成为正校长。
逼着老师
看《流星花园》的校长
2007年毕业季,樊晓彬一共鞠了897个躬,用简单的肢体语言向学生们表达自己的祝福和不舍。她是成都第一个也可能是唯一一个这样做的校长,她说自己并没有计划鞠躬,只是看着孩子们走上主席台领取毕业证书就涌上了母亲般的感情。
是的,樊晓彬绝对是一个性情中人,对于教育工作她有太多的感情,对于教学方法,她又有太多的“创意”。在2000年左右,台湾偶像剧风靡内地,她听到许多老师抱怨:“都是那个啥子《流星花园》,现在我们班上好多学生耍朋友哦!”好奇之余,她找来了《流星花园》的碟片,自己在家看了几天几夜。看过之后她召集班主任开会,问有几个人看过了这部连续剧,满座老师只有3个举手,于是她说:“好,只有这3个老师对《流星花园》有发言权,剩下的全部回去看一遍,看完之后写心得,从《流星花园》里能得到什么教育经验。”
老师们面面相觑,却只有照做。不久后全校展开了关于《流星花园》的大讨论,成为成都教育界的奇景。樊晓彬认为,教育工作者一定不能与学生脱节,《流星花园》告诉老师们的,其实是当代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动向,堵而不疏只能让学生更加反叛。《流星花园》之后,相关的“教师再培训”还发生过不少次。她笑说:“比如《士兵突击》很红的时候,我就希望老师们看到一个集体的力量,如何发现每个人的能力而不是一味抱怨。”
在樊晓彬任校长的学校做老师是幸福的,她每年会组织当届毕业班的班主任出国考察学习一次,一方面是从国外的教育中吸取经验,一方面也是对他们3年来辛勤工作的奖励。每年春节,她都会给老师每人发300元的院线电影票,除此之外,老师们平日还有让人羡慕的礼品――蛋糕要选最好的,Bread Talk刚刚在成都开店,她就买给每个老师人手一份;水果要买最贵的,车厘子、红心猕猴桃都是老师们家中的常备水果。樊晓彬这么做的理由是,要让老师们知道,作为一个名校的一员,良好的生活品位意味着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的胸怀。
至于她自己,在把学校建好的同时,并未放弃对专业的追求,现在她已经是省物理特级教师、全国物理学会女委员会西南片区负责人。她更加懂得享受人生。尽管工作总是繁忙,她也知道女人爱己是爱人的第一步。白天做学校里事务性的工作,晚上她有些不得不去的应酬。虽然如此,她还是会挤出时间逛逛美美力诚和仁和春天,喝点咖啡或者在夏日午后读书,都是她不能割舍的生活。这是保有自信的一条捷径,而她从来不缺的,便是自信。
初中物理学科培训心得范文4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反思;反思策略
1 数学教师教学反思的内容
1.1 对教育观念的反思
观念是行为的灵魂,指导着行为。传统的教学观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只关注知识的掌握、技能的训练、成绩的提高,很少考虑如何通过数学教学使学生全方位地认识数学和体验数学的价值、体会数学精神、领略数学的美感、感悟数学交流、尝试数学创造等。这使绝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 “为什么?”,也不知道要“为什么?”的麻木习惯。在美国的课堂里,学生可以随意打断教师的讲课,提出自己的问题和不同的观点,而在我们的课堂里,除非教师主动提问否则是不允许学生这样做,学生也不敢这样做的。在这样传统的教学观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背多分”式的高分低能者。
新课程呼唤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才。这就要求教师要以人为本,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做到眼中有人,心中有人。在行动中逐步把自己的教育观念统一到新课程的方向上来。
1.2 对课堂教学行为的反思
新课程标准从形式到内容上都作了较大变化,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课程标准下,要树立新意识,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1)反思教学行为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还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学生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是学生自己学习最重要的学习资源环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多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形式就为学生创造提供了合作交流的空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让他们有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如在“七巧板”一节中,我让学生自己设计一副七巧板,并拼凑图形,学生对动手操作很感兴趣,不少同学设计出别出心裁的“七巧板”,并拼出了许多意义丰富的图形,其构思之巧妙,想像之丰富,使人耳目一新,那一刻,同学们体会到了自己交流而取得成功的乐趣。
(2)反思教学行为中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引导者还是知识传递的支配者。传统教法认为“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天职,课堂上教师的任务就是想方设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思维活动完全受教师的支配,这种教学方法不能发掘学生的潜能,阻碍了学生的发展。教师的任务不仅是教会学生的知识,更应该成为学生自主探索并获取知识的引导者,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的价值,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一种激励,在学生迷路时,引导他辨明方向,在遇到困难时,激励他们勇于战胜困难。
(3)反思教学行为中教师是“师道尊严”者还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在以往的教学中,师生之间的距离无法缩短,师生之间无法进行感情交流,良好的师生关系,民主的课堂气氛无法形成。要改变这种形式,教师应该主动由“站在讲台上”,变为“走到学生中去”,使自己成为学生中的一员,与学生共同探讨学习中的问题,以交流、合作、商讨的口气与学生交流心得、体会,这样学生会亲其师,信其道。遇到什么问题都愿意与老师讲,互相交流。
2 数学教师教学反思的策略
2.1 提高对教学反思的认识
一定程度上讲,反思就是“自我揭短“,这对一般人来讲是痛苦的行为。缺乏毅力者即使反思技能再强,反思也难以顺利进行。因此教学反思呼唤那些具有批评与自我批评,勇于进取的勇士。责任感和道德心才会促使反思,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师德高尚,讲究奉献精神,对数学教学精益求精的教师对自身的要求较高,不会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不会因循守旧,他们的敬业精神使他们渴望成功,这种实现自我的需求会成为他们不断进行教学反思的源动力。他们清醒地知道教师的素质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在更新发展的过程中得以形成与继续提高。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数学教师必须通过实践的过程,从经验中不断地学习,不断的积累,才能不断增长知识,充实主观,从而能对数学教学这一复杂的客观背景应付自如,也才能真正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数学实践,从而成长为自觉的,善于思考的富于创造性的数学教师。
2.2 提高教师教学反思的能力
教师的反思能力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把自我作为意识的对象,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自己及其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一个教师的反思能力决定于这个教师的自身素养的高低。
首先,加强理论学习,促进理论提升。当前,新课程改革对广大数学教师的专业理论素质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挑战。不断增强学习能力,主动探究教学的奥秘,寻找教育的真谛是成为反思型教师的关键。试想,一个教师对教育教学改革如果没有深刻的理解、领会、悟性和内省,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传统教育存在的弊端,没有对新理论和方法发自内心深处的认同和迫切需要,怎能主动有效地进行教学教育改革,并经常以批判的态度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呢?如果对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内涵知之甚少,又怎能在教学中有效开展?因此,教师应广泛培养自己的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学习的途径有多种多样,如校本培训、专家讲座、网络学习等。
其次,参与教育科研,促进反思的超越。教育科研能力是根植于教育实践而又有所升华和超越的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一种体现。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有助于提高自己对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提高运用新的教育理论指导自己教学实践的能力;有助于教师把已有的教学经验理论化、系统化,提升对教学的理性认识;有助于在教学中发现新问题、新现象,并主动去探讨,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因此,教师必须依托科研,加强教育理论的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逐渐成为反思型教师。
2.3 掌握反思的方法
(1)教学反思的步骤。第一步,发现问题。 反思产生于问题,问题来源与日常行为。成功、失败都是问题的来源,我们要做反思的有心人,善于捕捉教学活动中的一些典型事件或灵感,提出问题。
第二步,分享与合作。发现问题后对照新课程理念及时反思,必要时借助别人的帮助,如集体备课、听课、评课,集体讨论都是很好的形式,也可请教行家,使自己少走弯路而解决问题。
第三步,教学行为的升华。通过反思、提升自己的观念后,教师应在“师生之间交往互助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做得更好,教学行为更符合新课程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