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英语医学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英语医学论文范文1
关键词: 医学科技论文 评价性语言 应用方法
1.评价性语言分类
对于评价性语言的应用这一课题,已有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不同题材的科技论文进行了探讨与研究。英语语言的表达方式层出不穷,因此,用于科技论文中的评价性语言表达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语言特点,例如:时态、语态、句式等,都可以起到评价的作用,促进作者和读者的交流。
2.评价性语言的应用分析
(1)时态语态
①时态
时态(Tense),简称“时”,是个语法范畴,它是表示时间区别的动词形式。在作者表述观点时,通过应用适当的时态,不仅可以阐明观点,而且可以表示委婉的语气。在医学论文中,有很多不断变化的因素,有一些个人的观点并不能被学术界认可和接受。因此,学者们通过这种手段正好可以表达其不确定性。例如“Could you please give me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his case?”就比“Can you please give me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his case?”委婉客气。
例1:Parent artery occlusion would be difficult and less effective for an aneurysm located distal to the Pcom A.
②语态
语态(Voice),简称“态”,是个语法范畴,它表示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的主动或被动关系的动词形式。当不强调施动者或不知道施动者是谁的时候,英语中一般会用被动语气。它不仅有利于句子结构的安排,而且比较容易地体现了结论的客观。另外,由于主语是叙述的中心事物,因此,在叙述中,被动语态使表述顺理成章(方红,2005)。
例2:Preservation of the testicular arteries is recommended for optimal testicular blood flow.
在这个例子中,“recommend”是作者发出的动作,按照一般的习惯,我们会用主动语态。然而,该例却采用了被动语态,没有突出自己的地位,但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这也是医学科技论文中,表达观点的常用手段和方法。
(2)选词
①情态动词
情态动词是一种本身有一定的词义,但要与动词原形及其被动语态一起使用,给谓语动词增添情态色彩,表示说话人对有关行为或事物的态度和看法。由于情态动词有感彩,因此,在医学科技论文中,学者们通过对情态动词的准确的应用,在清楚明了地表述自己观点的前提下,还能保护自己及专家读者的感情和立场。所以,在医学论文中,它能起到调节提议的功能。
例3:This also could reduce total incision length.
在例3中,作者巧妙地运用can的过去式,比用can更委婉,这样在陈述的时候不那么绝对,给学者自己留下了提高的空间,同时也为读者留出了思考的余地,促进作者与读者的进一步交流。不同情态动词或同一情态动词的不同形式,其表达程度和强度不同。因此,学者们可以利用不同的情态动词表达不同的建议程度、不同的态度。
②实义动词
除了助动词、情态和系动词以外的表达主要动作的动词都是实义动词。在医学科技论文中,作者经常通过seem,suggest,think等词表达观点,这类都具有不确定性,正好可以准确而委婉地表述学者们的观点和态度。
例4:The ICA was tapered proximal to the aneurysm,which seems to make it difficult to stabilize a balloon distal to the OPhA.
③形容词副词
形容词和副词(adjective & adverb),在句中主要作修饰成分,形容词可以表达主动意义和被动意义,可以作名词修饰语,可以作补语。副词,它可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和介词等。因此,在医学科技论文中,学者们常常通过选用准确的形容词和副词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例5:In our experience,topical papaverine was essential to counter the inevitable vasospasm associates with microsurgical dissection of the arterial vasculature.
本文探讨了英语医学科技论文中表达评价的几种手段,希望对国内学者写作英文医学科技论文有所帮助,进而促进国际医学学术的传播和交流。
参考文献:
[1]Robins,R.H Genral Linguistics.4th edn.London:Longman,1984/1989.
英语医学论文范文2
1.1前缀
前缀通常在数量、颜色、方位等方面赋予词汇的意义。顾名思义,前缀位于词汇的起始部分,通常不单独成词。
1.2词根
解剖学是医学的根本,是医学术语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所以,医学词汇的词根通常为解剖部位。它包含着词汇的基本含义,是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词可以含有一个词根,但往往由多个词根组成。医学词汇虽然纷繁复杂,但医学词根的数量却相对有限。通过对词根的识记,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医学词汇获得较快的提高。同时,在学习中不断进行联系、总结和对比,也可提高学习效率。
1.3后缀
后缀通常位于词的尾部,常指一种状态、诊断、疾病或者操作,可改变词的含义,决定词性。后缀可分为单纯后缀与复合后缀两种。单纯后缀不再包含其他的词根或者后缀成分(如-ia,-itis,-oma),复合后缀可进一步分解出前缀和(或)词根和后缀(之-ectomy可分解为前缀-ec+词根-tom-+单纯后缀-y)。通过系统学习构词法,就能够去理解词汇并能够举一反三,迅速扩大词汇量。如hyperglycemia(高血糖)一词中,hyper-为前缀表示high,-glyc/o-为词根表示sugar,-emia为后缀表示aconditionoftheblood。学习之后,还可以很快理解并学习更多的相关词汇,如hyperlipidemia、hypercalcemia、hypernatremia等等。
2介绍文化背景,提升学习兴趣
语言与文化是共存的。医学英语中的词汇必然体现出医学不断发展中吸收并蕴含的文化因素。如按公元一世纪的传说,凯撒大帝的其中一个先祖是以剖宫产诞生。所以剖宫产英文为abdominaldelivery,又称为Cesareansection。泰坦巨神阿特拉斯(Atlas)是希腊神话里的擎天神,他被宙斯降罪来用双肩支撑苍天。在解剖学中,atlas表示寰椎因其如同阿特拉斯撑起了人体最重要的部位—头部。通过这些背景知识的介绍,使学习者伴随着好奇心的满足,在充满了趣味性的神话、传说、历史典故中对医学词汇有了一种深入的认识,产生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注重实际应用,提高学习效果
在词汇的学习中,不断的重复和反复的记忆是必要的。但不可以为学习医学词汇而学习,要学以致用。在不断的应用中,去学会使用习得的词汇知识,可以提高学习的效果。
3.1网络学习
词汇不是生硬枯燥的字母拼写,还可以通过生动丰富的音视频资料去从视觉、听觉多个角度对词汇获得深刻的印象。当代社会,网络已经非常普及。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浏览专业学术网站、查阅相关外文文献、参加国外的Moocs(慕课)资源等方式在获取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扩大的医学词汇量。比如,Cousera平台有很多免费课程,指导学生参加感兴趣科目的学习,在听课、讨论、提交作业等环节中,通过主动思考的方式,在各个环节是所学词汇得到运用和掌握。
3.2案例分析
英语医学论文范文3
影像医学的发展历史
早在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发现X射线[1],开创了影像医学的新篇章。近年来影像医学发展非常迅速,影像医学设备不断更新,检查技术不断完善,特别是计算机科学的融入,使影像医学如虎添翼,增添了活力,丰富了内容。
影像检查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性
X射线检查:主要包括X线片、摄影术、萤光透视镜、牙齿摄影、心血管摄影、血管摄影等。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①结构层次显示比较丰富,有利于整体观察受检部位的组织结构,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②检查相关操作方法比较简单,其费用相对低廉。③可灵活变换进行动态病变观察,但由于影像难以长时间保留图像,所以不利于以后治疗过程中的对比分析,同时对细微的病变发现比较困难,而且患者需要接受较大照射量的X线,最好在检查之前应做到目标明确。④密度分辨率较低,对组织密度差别较小的部位不能显示足够清晰的图像。⑤CR和DR虽在图像的清晰度方面较传统X线检查更好,对某些结节性病变具有更高的检出率,但对肺间质和肺泡病变的显示效果仍与传统胸片差别明显,而且该方法的成本也会更高。⑥钼靶X线摄影是根据各种组织对X线存在不同吸收量的原理,可将脂肪、肌肉和腺体等密度差距不大的组织在X线片上形成良好对比的影像,该方法多用于对软组织形态及病理变化的观察。电脑断层扫描(CT):是X线与计算机技术联合形成的医学影像系统,多用于头四肢关节、腹盆腔、肝肾胰脾、胸部、颈部以及软组织的检查,分辨率高,图像清晰。主要特点:①CT检查无需应用对比剂的情况下,可为多种疾病提供诊断依据。②强化CT:在静脉注射碘对比剂之后,可是否存在血管性病变的疾病做出判断。③高分辨率螺旋CT的应用:高分辨率螺旋CT可以获得多层面图像数据,对病灶的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同时能够对病灶细微结构进行观察,图像十分清晰、直观。核磁共振成像(MRI):是根据人体组织含水量的差异而研发地一种非介入性的探测技术,能够清晰地显示出体内各解剖组织及相关的关系[2],对病灶的定位和定性非常好,特别是对早期肿瘤的诊断[3],意义重大,图像非常清晰,且对人体无电离辐射影响。超声成像(USG):超声成像应用广泛,操作简便,无痛苦,目前主要有超声造影、谐波成像以及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可获得患者器官的任意断面图像。近年来,与X线相结合,钼靶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乳腺癌的早期检出率[4]。内视镜:根据内视镜所到达的部位不同进行分类:分为喉镜、鼻窦镜、关节镜、腹腔镜、电切镜、尿道膀胱镜、神经镜等。随着技术的发展,电视内视镜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些内视镜可以经口腔进入胃内或经其他天然孔道进入体内,既能做出诊断又能进行治疗,如内视镜的光导纤维能输送激光束,可以封闭出血的血管,灼赘生物或肿瘤。其他:包括单一光子发射电脑断层扫描[5]、正子发射电脑断层扫描、热影像技术、光声成像技术、显微镜、萤光血管显影术等。
医学影像的综合应用
英语医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翻译教学;大学英语教学;能力培养
一、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现状分析
1999年出版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学生“译”的能力提出了要求,但不够明确具体,而且要求偏低。2002年起在全国实行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并对“译”的能力分三个层次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然而,目前大学生的翻译能力离这个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现行大学英语教材体系对培养学生翻译能力缺乏重视。尽管各大出版社已根据教育部提出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精神,相继推出了以交际教学法为主的教法体系和以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为目的的新型教材,但主要体现在听、说、写的能力培养方面,几乎所有的大学英语教材都根本不提翻译,课本中少量的翻译练习仅是针对课文所学字词或语法结构的造句式训练,而不是为语言应用服务的。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人们对交际能力的理解不够具体。“交际能力”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Hymes针对Chomsky的“语言能力”提出来的。在Hymes看来,语言能力恰恰是一种处事的能力,即使用语言的能力,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对潜在的语言知识和能力的运用。Hymes关于“交际能力”的理论,大大拓宽了人们语言研究的视野,尤其在外语教学界,受他的交际能力理论的鼓舞和启发,外语教学研究者结合英国功能语言学派的语言理论,形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外语交际教学法趋势,各种以交际能力为理论基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也应运而生。遗憾的是,人们对交际能力的具体标准的认识还停留在一个最低要求的水平上,即“达意”(gettingmeamngacross)的水平上,在讨论交际能力时往往将重点放在口头表达方面,而忽略了书面语交际能力的研究,忽视了理解能力的研究[1]。现行大学英语教材普遍缺乏对学生翻译能力的重视也就不足为怪了。
二是师资短缺是制约高校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主要因素。由于高校扩招,绝大多数学校还存在师资短缺的问题,除了保证基础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正常运行之外,无法或很难抽出老师对学生的翻译能力进行训练。针对此种情况,蔡基刚教授提出压缩大学英语必修基础课、增设后续课程的建议,其中当然包括翻译课程。国内已经有一些院校开始探索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如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院校已经把传统的四个学期的大学英语单一模式改为1+3模式、2+2模式和3+1等三种模式[2]。学生根据自己的英语基础,在第一、二或三学期修完大学英语基础课程,积累一定的英语基础,在后面几个学期中选修包括“实用翻译”在内的后续课程。但这也只是局限于少数生源素质好、教师数量相对富裕的重点院校,绝大多数学校仍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也只能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
由于这些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没有受过专门的翻译训练,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或是由于缺乏英汉语言对比方面的基础知识,在翻译过程中常常不知道如何转化句子结构,往往按照原文的词序与结构,把单词一个个填上去;或是在理解原文的意思后,不知道如何运用恰当的翻译技巧,只能小心翼翼地按照原文的结构一成不变地进行翻译;要不就是对中西文化差异缺乏系统学习,翻译时谬误百出[3]。这样的译文可读性肯定不强。下面的译例足以成为现在的学生翻译能力水平的佐证。
原文:TheuniversityhasbeennamedtheUK’smostinnovativeuniversit,intheLaunch-It2001competition,whichaimedtOdiscoverwhichBritisluniversityhasdemonstratedthegreatestachievementsininnovationan(enterpriseacrossthebroadestrangeOfactivity.InthenationalTeachingQualityAssessmentexercisesfor2000,Oxfordwasawardedtopmarksinsixoutoftensubjectsassessed.(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发行的《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第2册第1单元PassageA)
学生译文1:牛津大学在2001竞赛中被认为是英国最富有创新能力的学校。这项竞赛在于了解哪所大学最具有创新能力和进取精神。这就要求各所大学参加一系列的活动来证明自己的才能。在2000年的教学质量评估中,牛津大学十分之六的学科被授予最高奖。
学生译文2:这所大学被称为最具创新性的大学。在2001年举行创新杯大赛,目的在于发现哪所英国大学被显示在创新中具有最大成就并具有进取,举行广泛的一系列活动,在2000年全国教育评估中,牛津在十个方面中有6个得优。
不难看出,学生没能正确分析原文的句子结构,也缺乏对相应的术语的了解。
参考译文如下:在2001年度的“创新杯”竞赛中,牛津大学被授予英国最具创新精神的大学称号。该竞赛旨在发现哪一所英国大学在最广泛的领域内取得了改革创新和不断进取的最大成就。在2000年全英“教学质量评估”中,牛津在所评估的10个学科中有6个得分高居榜首。
大学生翻译能力的实际水平确实让人担忧。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该非常重视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这一环节,这不仅是因为现代社会生活对翻译能力有着更为迫切和现实的需要,而且还因为翻译能力在本质和方式上与其他交际能力有着重要的差异。我们应该把它当做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加以研究。二、大学英语教学与翻译教学的结合
社会需要大量有翻译能力的大学毕业生,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工程应该把重点放在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语言能力包括翻译能力的提高上。然而传统翻译教学仅仅局限在外语专业这个狭小的圈子里,非外语专业被排除在外。翻译是一门需要多方面知识的综合学科,也是一种需要多方面知识的技能,不是外语学到一定水平就可以自然掌握的。西方相当一部分翻译系都要求翻译专业的学生在主修翻译的同时,学习某一专业领域里的一组基本课程,以达到既懂专业又会翻译的目标;或者强烈建议学生同时选修或补修经济、商贸、人文等社科与自然科学领域内与翻译内容密切相关的课程[4]。非外语专业的学生已经具备了某一专业的基础知识,若把翻译教学纳入英语教学范畴,让他们有机会学习翻译,无疑会提高学生英语实际应用的能力。为此,本人不揣冒昧,提出以下建议:
1.充分发挥对比翻译法的优势,强化学生双语语言文化基础知识的教学
长期以来,对比翻译法在翻译教学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应用对比方法和差异教学,可增强学生对两种语言的感性认识,从比较中找差异,从差异中悟出翻译的道理。光靠词典是做不了翻译的,一个词的生命不在词典里,而在活的语言中。
翻译教学属于分析性活动,必须建立在双语对比研究的语言学基础上,使学习者熟知两种语言在语法层面、修辞层面及语意层面诸体系上的异同,掌握其转换规律,对原语的表达形式和表达信息能透彻的理解,也能用译入语尽可能确切地表达此种理解,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内容和形式。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学工作者要重视英语教教学中的翻译技能训练环节,注意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培训,在讲授语言代码转换的知识包括对不同语言间文化差异和文化沟通的认识的同时,传授传统的口、笔译的各种翻译技巧,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2.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翻译训练更多的是被当成提高外语水平的一种方式,被当做提高外语技能的手段,教师更重视学生对语音、语法、语义、语用等方面的理解和把握,强调语言结构本身的规范性。21世纪的翻译更是一种语言信息的沟通和交流活动,其目的不只是为了提高自身的语言水平,更是为了给社会提供一种服务。因此,这个时期的翻译教学要更加注重社会性和实践性,在教学中应努力拉近课堂教学和实际翻译操作之间的距离,努力做到把社会实践带入课堂,把课堂推向社会实践。现行大学英语教材有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即选择的语言材料体现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的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吸收大量与语言相关的社会、文化等知识,同时也为他们创造了一个轻松、活泼的语言学习氛围。具体在课堂教学中,可在语篇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语篇重构活动,也就是以课文为依托,让学习者运用课文所提供的语言材料,按照课文语篇模式重新组织或加以发展。两者的结合将会使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必要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的同时,通过大量的操练得到锻炼并积累经验,以达到专业水准的要求。
仔细分析“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大学阶段各个层次学生英语能力的各项要求,都统统属于语言基础范畴。该“课程要求”明确提到,我们的教学应“既能使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又要培养他们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重视翻译教学这一环节,以增强大学英语这门课程的实用性,适应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91.
[2]蔡基刚.压缩大学基础英语,提高语言学习效率[J].外语界,2002(5):16
[3]朱庆.培养与提高非外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谈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与可行性[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1):37~40
[4]柯平.世界各地高校的口笔译专业与翻译研究机构[J].中国翻译,2002(6):51.
[5]史冰岩.近代翻译法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技巧[J].中国翻译,2000(5).
英语医学论文范文5
1.专业教师英语教学经验不足,教学热情不高。
国内大多数高校的专业英语教师一直由本专业教师担任,专业教师一般是非师范类院校毕业,虽然专业功底深厚,但英语教学技巧与水平有限,教学仅停留在专业英语课文阅读与重点句子翻译层面。教师过分注重科研,忽略教学,没有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教学责任心不强,教师在专业英语教学上应付了事,教学质量差。目前,专业英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多是传统的“一言堂、填鸭式”教学模式,缺少汲取新知识、提高学术水平的热情和动力。
2.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学习兴趣不高。
国内农业院校绝大多数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差,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英语基础差的学生学习专业英语很吃力,再加上对专业英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学习兴趣不高,容易产生厌倦情绪。有的学生专业词汇功底浅,很少并且很难进行外文资料的翻译和阅读,不能够及时获取国际性的本专业的最新研究动态。
3.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教学形式平庸。
当前,各院校开设的园艺专业英语课程与综合性学术英语之间缺乏衔接性,英语课程大多围绕专业英语词汇及文章内容的讲解,这种教学内容设置忽视了对学生专业英语技能层面和语言层面能力的综合培养。各高校所用的教材主要有自选原版英文教材和自行选编教材两种形式,自编教材内容编排过于古板、陈旧,还有的教材内容难度偏高或者涉及的专业内容过于简单,不能满足专业要求。再有,各高校通常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偏重于教师的讲解,教学内容枯燥,教学形式单一,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教学形式比较死板,学生无法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英语语感的培养,最终导致我国专业英语缺乏创新性的局面。
二、本项园艺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特色与成效
作者在园艺专业英语教学实践中尝试了一系列园艺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具体改革如下。
1.改“填鸭式”式教学为讨论、互动式教学。
本次改革主要是扔掉以往“填鸭式”式教学方法,积极采用课堂互动式教学,即每节课留有10分钟的专业阅读时间和10分钟的读后讨论时间。教师针对教学内容讲授的重点、难点,设计课堂讨论内容,或由学生提出问题,小组内讨论,根据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分析具体问题和个别现象。以小组为单位做出总结,小组间再进行充分的讨论与分析,最后由老师总结,本次教学改革中运用“互动式”教学取得了很好成效。
2.启发式教学。
本次园艺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中广泛运用启发式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置很多园艺专业英语相关问题情境,加大专业英语活动课教学力度。提前布置学生课下阅读园艺方面具有前沿性的科学研究文献,了解国际上关于园艺某一研究领域的研究动态与科研成果,鼓励学生走上讲台结合PPT课件进行讲述,个别重点难点由教师讲解、补充。课堂通过启发、小组讨论、总结,对学生循循善诱。这样的教学实践活动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兴趣,同时增强了课外知识,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师生间的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效率。
3.结合实践进行教学。
利用大三学生生产实践,把英语课堂改在实践基地,利用案例的方式把教学内容与实践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在参加果蔬栽培与工厂化生产实习时,教师把预先下载打印好的国际先进园艺产业的设施果蔬生产相关英文文献及新闻分发给学生,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分析总结我国与其他国家先进生产技术的差别。引导学生善于在实践中总结,增强对理论知识的应用。
三、提高园艺专业英语教学效果的对策
1.提升教师的英语教学水平。
专业英语不同于基础英语,具有丰富的专业背景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模式上要突显学科的特殊性,做到英语语言知识与专业背景知识的有机统一。首先,通过英语教学培训与自我学习来提高教师教学素质,利用现代网络资源与信息化思维探索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例如,在园艺专业重点培养一名专业教师,专门到师范院校进行英语教学课程与实践经验的学习,提高教师英语教学技巧。提高教师专业前沿领导力,参考网易公开课相关课件准备授课内容。其次,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模式改革,记录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分析解决。例如,学校教务处等教育管理部门制定相应政策,每年举行一次全校各个专业英语教学评估或者教学模式改革竞赛,竞赛结果记入教师考核,用这种方法鼓励教师进行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最后,学校出台相应政策协调教师科研与教学的关系,比如担任专业英语教学的教师在专业及科研成果上考核轻一些,或者把英语改革成果记入职称评定与业绩考核中。
2.努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做到因材施教式教学。
针对学生普遍学习兴趣不高,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专业英语教师要通过教学课堂气氛的调整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具体方法如下:首先,检验学生的专业水平与英语阅读能力,针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个别辅导。课前分组时,每一小组既要有英语好的学生,也要有水平差的学生,要求英语水平高的学生任务要难一些,多一些,比如进行引文专业文献的查阅与阅读等,同时对水平差的学生进行辅导。同时教师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提高英语能力的个性化指导,另一方面利用小组讨论等启发式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其次,专业英语教师利用专业知识雄厚这个优势,帮助学生提高专业词汇功底与英文资料的翻译和阅读能力,使学生能够及时获取国际上园艺方面最新研究动态。
3.合理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正确选用教材。
园艺科学专业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是确定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有所取舍,这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园艺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应该设置成包括园艺学专业英语词汇的构词特点,园艺学专业英语文献的阅读、初级学术论文写作,以小组的形式组织课堂英语互动交流与讨论活动。园艺专业英语课程一般应该设置在大学四年级的第一个学期,要求学生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并由具备专业知识的英语教师承担园艺专业英语教学。教材选用方面,为学生选用一些内容新颖、并且实用的教材,选用一些各个院校普遍都评价很高的教材。同时,专业教师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多所院校合作的形式为本专业学生自编教材,内容要新颖,难度适中,具有本专业国际前沿性。自编教材一定要以团队的形式完成,以新颖、实用为宗旨完成教材的编写。
4.采用理想的教学模式,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彻底实行启发式教学方式,改变以往教师“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采用集讲解、质疑、交流、讨论、归纳等教学手段于一体的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式。确定以讨论式、互动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为主导,同时结合专业实习等实践活动进行园艺专业英语教学的教学模式。首先,通过设置不同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参与进来,应用多媒体教学分期采用讨论式等不同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和组织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走上讲台,增加课堂互动时间,让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之中。其次,教学中教师要精讲、泛讲相结合,注重用英语讲解专业知识而不是过分地强调英语本身。重点讲授园艺专业词汇,要侧重其专业性与实用性,并要对一些专业术语进行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在尽短的时间内掌握它们。最后利用专业实习、实践的机会把英语课堂改在实践基地进行,使科研与专业英语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结语
英语医学论文范文6
“三心二意”教英语_英语教学论文
教学是件严肃的事:要求我们严明谨慎,马虎不得;教学也是件专心致志的事:从细处抓起,探索,总结,不断反思,才能达到豁然开朗的境地。所以成功的教学有个前提,那就是“一心一意,一丝不苟”的钻研态度。
如此说来,第一眼看到这样的题目,难免疑惑。谁都知道:三心二意,绝对是个贬义词。在一年级的课文《小猫钓鱼》中,我们就明白了做事不学小猫,一心一意才能钓到鱼。可是现在这样的字眼出现在题目中,到底和我们的教学有什么联系呢?
古代的大侠,要学会“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本领。古时的文人,还提倡“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每个教师想起自己的平凡工作,都会觉得这两句话还是适用的。我们并不是生搬硬套。三心二意,其实就是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多长一个心眼,多用一份心思,顾及得多一些,考虑的周密点。特别是对待我们的英语教学上。正因此,我所提出的三心二意就会它的真正含义。
心跟教学一起走----学会用心
我们常要求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注意力集中,把全身心放在课堂上。其实我们也要把这样的要求放在自己身上,即通常说的把自己“沉”在备课中,“浸”在上课中。一个沉字,可以让教师在上课前先来个场景设想,防止出现的意外的情况;一个浸字,使教师在英语课堂上,成为一个出色的导演,优秀的舵手,天生的演员,如果没有教师忘我的,投入的指挥,带动,学生就难以跟着一起“浸”在气氛中,一节英语课的特点也无从体现。
课前我经常要跑进跑出,奔波于办公室和教室,来回几趟,为的就是尽量把课前的准备做得充分些,给学生制造一点惊喜场面,他们会对你,对所学内容印象深刻。没有配套的人物头像,我就挤出时间自己制作,色彩艳丽的单词卡片,也是我亲手描绘,几张小记者采访证,多种场合都适用,小纸盒猜宝贝,动物玩具来热身,魔术袋里变戏法;所有的这些准备都是在教师多长一个心眼的前提下,准备起来,在课上运用起来。
课堂上的气氛不够好么?不要紧,我灵机一动,自创了“Act teaching”。靠两只手,丰富的表情,尽情演绎,动物,地名,服装,文具用品,食物饮料,得心应手,学生在轻松的肢体语言的带动下,不管是课前的热身,新授的知识点,还是练习的训练中,都能体现出它的作用来。有时还要来点小小的随机花样,比如说多种方法读单词,夸张语态练对话,目的是让学生“Open your mouth”。
哑语老师能用手势,表情做出千万个动作,无数句生活交流句,我们只要多想一下,会有所启发,并将之发展开来。
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准备好一颗童心
这两个字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英语课上追求是活泼,开明的气氛。“玩中学,学中玩”是我们倡导的学习方式。但是教师的童心,如果仅仅是在语言上追求嗲,模仿儿童的语气,神态,那是一种误解。我所说的童心应该是: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时刻想到学生的身份,考虑事情时不忘站在他们的角度,位置上。这是一种工作心态,也是我们上好课的前提条件。
课堂随人而动,因人而改,没有童心,在课前想得不是学生,导致课上的环节拘谨,过分沉闷,只因教师没有真正走入儿童的内心世界,我们都知道,沟通,从心开始。
我很喜欢和学生之间的言语交流,每节课都会提前几分钟进教室,跟他们随便扯几句,可以带上几个他们也喜欢说的字眼,在课堂上做的游戏,先要考虑开展的可行性和难易接受程度,另外,我还经常变着花样给学生不同的小奖品作为鼓励。
我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在我们看来微不足道的东西,如果是老师给的,那学生会珍惜倍加。奖品对学生的意义极大,我们要看重它,用好它。我用来当奖品的小东西都是从学生的喜爱角度出发,可以自制,比如说利用学校复印机,从书上,练习册上复印下的小图片,购买的话,当然价廉物美是首选之物。比如说
红五星,红旗小贴纸,漂亮的回形针,平时更是要多一份心思,积累一些可作为奖品的物品,像一些食品袋中附带的小卡片,电脑上下载的动物,卡通图片经打印后,常常被我当做大奖送给学生。
这又是我所谓的多长出一颗心的含义。
花心----实际是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个孩子
教师的花心,其实是对学生的一种公正的喜爱。谁都当过学生,也都经历过被老师批评的苦恼,被表扬过后的喜悦。从学生的立场上来说,他们也都希望自己学好英语,为什么有的学生,初学英语,但是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甚至两三个月后,便对英语失去了兴趣和信心?因为老师的心没有放到这些学生身上,投射不到他们的心底里。
所以我觉得对初学英语时的班级整体情况一定要花工夫整理,接下来的是吃透那几个被语文数学老师称之为差生的重点人物,把自己的心分一些给这些孩子。
我们在其他学科上提倡的“培优提中补差”,在英语教学上更加要花力气的是后者,学生也是只有一颗小小的心,他们也许对英语有着很大的兴趣,在其他课上受到的委屈,希望能在我们的英语课上得到一些安慰,这时我们就应该……
我教的班级中有一些这样的学生,我亲切的称之为活宝,我注意观察过,他们往往在上完一节语文数学课后脸色沉重,表情沮丧,不用说,肯定是在前节课上有被批评的痕迹,这样的学生,我肯定会在自己的课上,给予更多的关心,更多的表现机会,尽管他回答的问题极其简单,那也是一种心灵的抚慰。
花心还应该是把各种类型的学生积极利用起来,常用的是“反治其行”可以一试,我所任教的班级中,被公认的最调皮的学生,我反而让他当组长,本子少了问他话,收得又快又好的升为大组长;最不喜欢发言的学生,偏让他(她)当值日班长,逢那天有英语课的,要求他(她)把值日卡片别在身上最显眼的地方,负责去办公室拿录音机,传回家作业的消息,采取轮流制,做得好的,当然是可以连任着当。
对于优秀学生,也要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因为他们比较起来更加敏感,一不小心,你可能已经让他受到伤害,让他们当你的辅导小助手,他们会很乐意帮助你。
三心已经具备,那么二意从何而来?
一般我们想到的词比如“注意,留意,随意”都可以作为英语教学中的经验积累,然后将之运用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