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德育教育的话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德育教育的话题范文1
论文摘 要 进入新时期,校园体育文化已经发展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促进我国高校体育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本文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及经验总结法,针对我国目前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现状及相应的运行机制进行分析,从而得到了如下结果与分析、结论与建议。结果与分析:1.高等学校校园体育活动的现状;2.大学生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体制和运行机制现状;3.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和习惯现状;结论:1.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与学校规章制度的矛盾性;2.校园体育文化与外部社会潮流的碰撞;3.体育教育与校园文化再结合时产生缺口;4.体育教学中学校对新思路,新科技的引进有所欠缺。建议:1.社会体育文化与大学体育文化应相结合;2.学校应积极配合组织学校社团、俱乐部的创见与发展;3.配合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4.学校应鼓励创新意识并加大科技的投入。
一、研究目的
高校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开展体育文化无疑对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一定的感染性、教育性和知识性。校园体育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学生的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和人生志趣,它是校园的人文精神核心,是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后的产物。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及相应素质教育改革的旗号,开展校园文化与否的思考是十分必要的——它能否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养成良好体育锻炼的习惯及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此篇文章通过查阅大量数字图书馆、各种期刊及相关文献的相关材料,同时浏览了各高校目前校园文化开展现状的相关报告;有选择的阅读了相关理论的文字资料及数据统计与分析,从而彻底、全面的了解了开展体育运动在促进学校体育文化建设方面的相关作用和意义从而为本篇文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调查法
通过对最近时期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现状,形式及成果的走访调,得出相关数据与结果,在进行严格谨慎的筛选分析后,结果形成了一定系统的数据理论,从而为此篇文章的撰写打下了良好的实证基础。其中部分包含经过严格审核和精心设计而成的问卷调查,它有选择的调查了一些具有典型特征的受访者。通过回收问卷,分析数据及整理和总结得出了相应的一些结论和建议。
(三)经验总结法
本文将日常教学生活中有关学校开展体育运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情况进行总结并根据日常的体育教学经验、相关方法及个人感悟进行整理分析,使其更具有条理性,从而上升为理论层面,更好的为本篇文章的研究内容服务。
三、结果与分析
(一)高等学校校园体育活动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的体育课时相对较少,而学生在课后锻炼的时间也很有限 ,由此就造成很多学生每天锻炼的时间不够,从而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经过调查,在所有被调查的对象中,有86%的人每天锻炼的时间少于40分钟;而锻炼时间超过40分钟的仅为14%。这其中,男生的锻炼时间普遍超过女生的锻炼时间。而通过调查,学生参加校园体育活动的途径也相对传统、单一。如:慢跑、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及散步等。
(二)大学生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体制和运行机制现状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相应成立了一些体育社团和俱乐部。这些社团及俱乐部的形式相对多样化,发展也较快,但是由于师资力量和场地等多方面的限制,目前各地区的体育社团和俱乐部仍有很多不足之处。如体育组织的注册状况相对混乱,而在制度和规范上相对欠缺,但它无疑是在不断完善的。在场地方面,经费来源方面及体育社团、俱乐部与各级体育相关部门的联系方面也有待改善和加强。
(三)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和习惯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的体育教育与终身体育的衔接并不是非常紧密,这其中,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和习惯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经过调查发现,多数学生的体育习惯长生在中小学时期,而在高中和大学时期,个人的体育习惯基本确定。而大学期间学生锻炼行为多为了增强体质和健康。其中女同学在美体与减肥风潮的催动下,运动量有所增加;男同学则多是以消遣娱乐为主要目的。锻炼的时间一般以体育课为主,但由于大二之后就没有体育课,再加上课业上的负担加重,学生锻炼的频率又相对下降了。而调查还发现,在各高校中,理科类学校的学生的锻炼频率和意识明显大于文科类学校的学生。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与学校规章制度的矛盾性
如今随着高校体育文化的迅猛发展,它与学校原本存在的规章制度发生了一些矛盾。由于一些学生活动太过情调个性,开展起来相对自由放松,而这与学校相对陈旧的规章制度有所抵触。当然,学校体育文化的发展也离不开规章制度的约束作用,所以在新时期,我们更要努力处理好两者的制约平衡的关系。
2.校园体育文化与外部社会潮流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如今不光是在校园内体育文化迅速发展,在外部社会体育锻炼的潮流也正如火如荼的开展着,但在这其中,外部体育潮流与校园体育文化也有一些碰撞,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如校园体育文化的良好开展,可以很好地促进外部社会体育潮流,好的体育意识能够受益个人终身。而外部社会体育潮流的良好发展也可以带动校园文化的发展,给校园体育文化带来更多的灵感和新活力。
3.体育教育与校园文化再结合时产生缺口
目前我国高校的传统体育教育与蓬勃发展的校园文化有很多不切合之处。如在学校开展的体育教学多为应试型模式,学生以被动的偏重成绩为主。而为了适应新课标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发展新时期的校园文化,学校需要在体育教学方面给与更多的支持。同样,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自主能力和进取精神,从而为校园文化的发展贡献力量。
4.体育教学中学校对新思路,新科技的引进有所欠缺
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科技正以超乎寻常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同样学校在体育教学中也需要科技的催动作用。科技一方面加快了体育器材设施的更新换代,另一方面也促进了运动技术的进步。同样,新的体育项目也因此不断地被开发创造出来如旱冰等。在体育教学中,学校也需要不断创新发展,新思路的提出和应用都会对体育事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如“环保体育”“绿色体育”等新观念的提出。
(二)建议
1.社会体育文化与大学体育文化应相结合
基于外部社会体育的发展热潮和校园内部的体育文化现状,学校应该将二者相结合,让其发挥其相辅相成的作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服务于社会。体育事业在校园和社会的蓬勃发展可以充当人与人的交际纽带,可以培养人们的秩序观念、和谐人际关系,也可以更好的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及心绪放松。
2.学校应积极配合组织学校社团、俱乐部的创建与发展
基于校园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阻碍,学校应该改善原有的古板体制,积极配合各种组织团体及俱乐部的创建和发展。如帮助这些团体获得一些资金支持,场地支持及人员支持。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也要给予一定的约束,以及时纠正任何偏离正轨的不良发展。
3.配合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
“阳光体育运动”是我国近期倡导的新理念,它以“健康第一”为目标,很快得到了众多高校的接受和认可。高校应适应时事发展,大力宣传“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一辈子”的思想理念,配合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如此可以激发人们的运动热情和建立正确的体育观和健身热情。
4.学校应鼓励创新意识并加大科技的投入
创新意识是时展的需求,体育事业的发展也不例外,学校应该在广大师生间鼓励创新意识的产生和发展。科技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角色是任何人都无法忽视的,同样,学校也应更多的借助科技的力量来充实发展体育,从而将体育事业带到更高的层次,为体育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杨德银.校园体育文化建设[J].体育学刊.2001.5(2).
[2] 周传山.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初探[J].甘肃教育学报.1999(3).
[3] 刘铮.论校园体育文化[J].体育文化导刊.2001(4).
[4] 纪小红.浅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与功能[J].体育学刊.1999.
关于德育教育的话题范文2
关键词:主体性;教育理论;发展;知识观;变化
一、当代主体性教育理论的发展与传统的知识观
我国当代主体性教育理论的源起,学术界公认的时间是80年代初期。在社会整体大环境呈现出对人的主体性的褒扬的背景之下,教育领域中对传统学生的被动地位进行了反思。1981年所提出的“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的说法和此后的论述是有关主体性教育理论的最早提法。但是在学生是教育的主体的命题提出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理论界对“主体性教育”的理解基本上停驻于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主导与主体关系的讨论。到80年代末,主体性教育理论走出了师生谁是主导与主体的狭隘区域,开始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层次上思考“学生是教育的主体”问题。提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的说法,并对学生主体作出了定义:“指能动地参与教育活动的个人,主要是发展中的青少年儿童个体。”显然,在这种议论框架中,主体性教育理论是作为反对传统观念中教师为惟一中心的弊端而获得理论的合法性基础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由师生关系的主体地位之争到学生主体之辨在内涵上是一致的,是从普遍的哲学概念到对教学中师生位置的形而上的抽象演绎。仍然未能从知识观的角度对教学过程中的知识的性质及其对人的认识论的影响进行合理的解释。
同时,主体性教育理论的研究开始进入到教育整体的主体性问题,将整个教育独立出来,作为理论的阐述对象。论述的焦点集中于教育作为一个子系统与社会整体的关系,以及在这种关系中,教育是否具有主体性,能否对社会的发展作出回应。有研究者提出:“教育的主体性是教育的本质特征,体现教育的特殊功能与本质力量,是微观教育与宏观教育运行的核心与动力。”并且提到“主体教育理论是一种教育哲学思想”。更有学者认为教育主体性问题明确地说是教育主体哲学,也即是主张教育是主体的教育哲学。并认为教育主体哲学是“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对教育实践深层的反映,是能指导教育实践变革的哲学。”
在理论的发展过程中,也有学者对主体性的弘扬与主体性的反省的关系进行了反思,指出“人的主体性的过分张扬带来文明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恶化、生态失衡、资源枯竭,带来了财富的分配不均及相应产生的心态失衡,这就使得人的主体性的能动发挥反过来成为一种异己力量,反而失落了人的主体性。”也有研究者跳出理论层面的概念探讨的领域,对主体性在教育过程中的生成机制进行了研究,指出“应根据人的主体的生成机制来设计和规范教学,促进学生主体性的构建与完善”,并说“活动是人的主体性生成机制”,应根据“活动性的原则”进行教学设计,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体激活状态,能主动、积极地动手、动口、动眼、动耳、动脑,去行动,去实行操作,给学生创设积极活动的情境,使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自主活动。”这说明人们对主体性教育理论的认识更为全面。
总之,学术界对主体性教育内涵的解释日趋全面,并且努力尝试在实验研究中更好地培养人的主体性,对主体性教育理论的定位也更为清晰。“主体性教育解决的是人的构成的哲学层面的分析,研究的是人的良好素质的全面构建。它的各种思想使素质教育有了一个高的目标定位”。
但是,从整体上看,当代我国主体性教育理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从工具理性的角度出发对人与教育的思考,是不够全面的。从学生的主动性到学生的主体性,从学生的主体性到教育主体,从教育主体的主体性到教育中人的主体性素质的形成──在这个过程中对主体性的强调始终把学生、教师甚至教育作为一种掌握知识、教授知识、传承知识的工具,其对主体性的强调程度与理论解释的深入程度只是说明了对这种教学理论工具性的强调程度。有学者提出“不清除主体性教育思想中的工具论教育观,不深入剖析和批判现实教育制度对教育中的自主权的压制,教育中的主体性研究就会误入歧途。”而这种歧途存在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知识观的陈旧──默认教学过程中知识性质的不可怀疑性和一致性,认为所有知识有其绝对的客观标准。“在人们的观念中,好像自古以来人类知识的发展就是数量上的增加,就是新知叠旧知,就是不断剔除错误观念,获得正确知识的过程。”然而,这是一种有待于质疑的观念,是现代科学理性过度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反映。这种静止的唯理性的知识观决定了有关主体性教育理论的发展背景,限制了对教学过程的更深层次的认识,也削弱了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在知识成为时代主题的语境中,我们必须更新我们的知识观,必须从知识与教育的角度来重新认识主体性教育理论。
二、新知识观与崭新的知识与教育关系
从知识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看,知识的性质及其对知识负有解释责任的教师是所有教育活动的最基本要素,知识的性质、教师的知识观往往决定了教学活动的性质。人们对人的主体性(包括教育的主体性)的认识是同人们所拥有的知识观相联系的。“一个社会的教育不可能传递那个社会中所有的经验,只能传递对那个社会发展来说最具有价值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能获得的经验。”从这个意义上看,主体性教育理论的发展始终未能对教学过程中知识的性质作出科学的解释,默认知识性质的不可变更性,实际上就是承认了知识标准的惟一性。当代的知识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已经对这种知识观提出了怀疑。这种对知识的绝对标准的质疑必然影响教育理论,影响主体性教育理论对教学问题的解释。
事实上,对于什么是知识及知识的标准问题并不是一个无须怀疑的问题。“知识是一个人能够在话语实践中所能够谈论的东西,是主体采取一定的立场谈论其话语实践中所要研究的客体的一种空间,存在着科学之外的知识……”知识已经不再是一种静止的东西,而是一种不断变化的东西,从个体意义上讲,是与人们的主观意识相联系;从社会主体的意义上看是权力与知识相互作用的结果。“权力和知识是直接相互连带的,不相应地建构一种知识领域就不可能有权力关系,不同时预设和建构权力关系就不会有任何知识……权力/知识,贯穿权力/知识和构成权力/知识的发展变化和矛盾斗争,决定了知识的形式及其可能的领域。”。而主体性教育理论产生的背景就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代表的理性力量占统治地位的年代,教育过程中的知识观自然呈现出纯科学主义的取向。
这种取向,在现代教育的各个领域通过书写、考试、评分等规范要求使得受教育者完成接受一定权力知识的过程,使受教育者接受工具理性的知识和知识观。虽然我们在各个阶段都强调人文主义精神的重要性,“但事实再一次表明,在对知识的单纯热诚的投入底下,是权力/知识的机器,也就是那些首先令实验室的世界能够存在并继续发生作用的教育实践方式。”这种强调自然科学、理性主义的知识观不仅影响着西方的教育,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来说,更是不可避免地要接受这种权力知识的逻辑。显然,在我国改革开放与赶超西方的现代化大环境中发展起来的主体性教育理论,它强调的主体性体现出来的工具理性的强盛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知识社会学的研究也对知识的理性主义解释提出了怀疑。理性主义的知识观只是一种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而不是认识世界的惟一方式。教育与教育理论中的知识观显然不能延续这种认识,而应是解放学生对知识的这种片面认识。“以前,学校仅仅是教学过程的场所,即吸收知识的地方。现在,它应该进一步成为保证个性全面发展的机构。”也就是说,学校教育所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不应该是僵化的、工具主义的,而应该既关注学生的眼前,又关注学生的未来。在教育内容的恰当性,上不仅要有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反映的要求,也应该有学习者的需要兴趣和身心能力发展的要求。教育过程中的知识对学生的意义不仅在于获得这些知识有利于某个方面能力的发展;掌握知识并不是一种为了某种外在目的的工具,而是生命中一个阶段的真实感受过程。这种感受过程就是完成教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与知识的关系不再是知识为教育立法,决定教育过程的性质,而是一种共生的关系。在这种过程与关系中,教育过程实际是在解释知识的多面性价值,解放社会对知识价值认识的不科学一面对学生的束缚。学校课程应随时考虑到决定知识解释的因素的存在和影响,在一种开放性的教学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全面认识,应“教会学生如何将自己的生活经历置于更为全面的文化背景中去解读”。
这种对知识的新认识实际上促成了一种新的教育与知识的关系。在传统的知识观背景下的教育不必考虑知识真理性意义,两者只是单向的输入与输出的线性关系,而在知识的客观标准呈现多样化与个性化的新知识观条件下,教育与知识的关系就是一种较复杂的生产与阐释关系了。“世界的知识不是固定在那里等待被发现的;只有通过我们的反思性行为才能得以不断的扩展和生成。”这样,教育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对知识的意义进行再生产并形成一种新的知识价值观的过程。
这种新的知识与教育关系的形成,使得强调工具性的主体性教育理论必须抛弃其不合理的概念与解释问题的方法。同时,主体性概念的内涵也更为丰富,主体性教育理论拥有了全新的解释能力与应用领域。
三、新知识观背景下主体性教育理论的新视野
一定的教育理论或思想总是蕴藏于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中,并体现该文化的特色与时展的要求的。从这个角度看,主体性教育理论的当代表述应该是一种富有中国传统文化含义与信息时代特色的表述。而从上述主体性理论发展与知识观的变更情况来看,这种表述至少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新视野。
(一)主体性教育理论中的人的主体含义的新阐述
在信息化与全球化的条件下人的主体性完全不同于传统工业、农业条件下的人的主体。数字化生存条件下的人之主体性的定义及形成与基于“比特”的世界紧密相联,而不再是物质化生存条件下与“原子”紧密相关的主体性,主体性素质的构成也将发生重心的转移。如果说传统知识观下的主体性教育理论的逻辑起点是基于“原子”的人的活动的话,那么,新知识观下的主体性教育理论的逻辑起点是基于“比特”的人的活动。这新逻辑起点将重新解释主体性教育理论中人的主体含义。以教师为例,在知识变迁速度缓慢的年代,教师可以掌握某一门学科的基础知识与理论前沿,在较长的时间内不会跟不上知识更新的脚步。而且,在对知识的价值观比较一致的情况下,教师的社会地位与角色也是相当稳固的,充当着社会的良知、社会文化价值的立法者的角色。但是,在一个知识的载体完全数字化、更新速度极为快速的年代,教师所拥有的知识很有可能已远远落后于学科知识发展的速度,成为陈旧知识的仓库。同时,由于信息渠道与来源的多样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中心来源,因而教师的社会地位与角色也被消解。“作为知识分子的主要成份,教师有可能有效扮演的角色不再是立法者,而是阐释者,他的任务也不再是传递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这种由知识性质变化所引起的教师社会地位与角色的变化对人的主体性含义的阐释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命题。
(二)以新知识观为导向的新课程观
新知识观背景下的主体性教育理论得以实现有效解释教学实践的一个重要前提,是确立以新知识观为指导的新的课程观。传统知识观意义上的课程基本上是以工具理性为导向,以知识启蒙为信念,设想所有可能的知识都能统一于以理性原则组织起来的课程体系之中。但事实上,知识的爆炸与知识标准的多元化倾向已经打破了这种设想。“电脑驱动的信息崇拜已导致了知识爆炸,该爆炸其实是知识的解体,原因在于人们无理性地将所显示的全部信息包容进一个框架里去──即使有互联网的存在。”这种设想的破灭使得教材的意义需要重新解释。过去,教材代表了一个时代关于某门学科的最权威与最先进解释。但是,现在教材所传递的信息只是一个有待学习者解释才可能接受的教材而已,不再提供一种结果,教材在更多的意义上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开放性的允许个体解释的材料。
(三)对教学过程的新理解
在没有考虑知识的变化之前的主体性教育理论,它对教学过程的理解是机械的、技术性的。即无非是从施加影响过程,或者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再则是一种双边活动的过程。但是在知识与人的主体含义改变之后,这种教学过程理解方式的前提也就不存在了,教学过程更是一种开放的交流过程,是个体与个体的全方位接触、本真的交流的过程。教学过程中的交往不再是为了未来的某个不确定目的的工具。“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发生的交往不是教学手段,不是平行的过程,而是教学存在本身。”同时,在这种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往的情意部分就不再是认知与技能掌握的附属部分,而成为一个具有同等重要意义的整体。这为新的教学过程观的产生提供了全新的视野。
(四)对教育技术手段和教育信息化的新理解
在以知识的工具价值作为认识的主要目的时,主体性教育理论中有关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和提高教育信息化程度的解释的目的集中在提高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更好地获取知识与发展能力方面。甚至在这种解释逻辑下,将所谓的信息等同于知识,将知识的获得等同于人的发展。而事实上,在信息时代,信息并不直接意味着知识,更不直接意味着智慧。现时存在这样一个既危险又混乱的症候,许多人随便地谈论什么“知识社会”,实际上他们所指的不过是“信息社会”。从信息到知识,再到个人独特的智慧,要求个体具有相当好的信息搜索能力、判断能力、信息的提取比较能力、以及与他人进行沟通的能力。那么,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与教育信息化程度就不是必然的实现学生的知识创新与人格形成的必然前提,与教学中的其他手段一样,只是提供了一种新的与他人交流、获取知识的途径,并成为学习生活的一个元素。
四、结语
知识是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对象,知识的性质与人们对知识性质的判断往往决定了教育的本质。对主体性教育理论而言,从知识观变化的角度进行考察,可以清晰地揭示其理论价值的工具理性缺陷和概念框架的不全面性,从新知识观的角度审视主体性教育理论,实际是将其置于一个更大的文化环境,为其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野。
注:
[1]顾明远.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J].江苏教育,1981,(10).
[2]郭文安.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J].教育研究,1989,(9).
[3]王策三.教育主体哲学刍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
[4]郭文安、王道俊.论教育的主体性思想及教育的规律性[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学版),1991,(4).
[5]杨小微.现代化与主体性—基础教育实验选题的一个基本取向[J].教育研究,1996,(7).
[6]和学新.主体性的生成机制与教学设计[J].教育研究,1997,(11).
[7]裴娣娜.主体教育的理论与实验[J].教育研究,2000,(5).
[8]康永久、吴航.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冲突与走向[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4).
[9]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41.97.
[10]Foucault,M:ArchaeologyofKnowledge[M].LondonandNewYork:TavistockPublictions,1972.183.
[11]福柯.规训与处罚[M].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出版社,1995.30.
[12]华勒斯坦等著.学科、知识、权力[M].刘健芝等编译.三联书店,牛津大学出版社,1999.68.
[13]S.拉塞克、G.维迪维著.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M].马胜利、高毅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46.
[14][加]大卫?杰弗里?史密斯著.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M].郭洋生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51.226.
[15][美]小威廉姆?E?多尔著.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47.
[16][法]齐格曼?鲍曼著.立法者与阐释者[M].洪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90.
关于德育教育的话题范文3
一、电工基础
电工基础知识是电力拖动技术课程的基础的,牢固地掌握电工基础知识,为电力拖动课程学习带来方便条件,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易于理解和掌握,难度相对降低,而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如:电工基础知识中的串联、并联、混联知识,电与磁的知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知识,交流电路相关知识,常用电工仪表的正确使用及电工测量知识。学生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和巩固,深入的了解、掌握及应用,为电力拖动内容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
二、常用低压电器
机械设备完成任务不同,工作内容和要求不同,所使用电器的规格、数量、型号、种类有所区别,所以,学生对常用低压电器的分类、种类、用途、特点、性能,主要应用场合,与其他电器的区别,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掌握和认识。
如:低压断路器(自动空气开关)集线路控制和保护功能于一体。当线路正常工作时,它控制该电路的通与断;当电路中发生短路、过载、失压等情况时,它自动跳闸,切断该电路以保护电路和电器设备。它的特点是操作安全,安装使用方便,工作可靠,动作值可调,分断能力强,动作后不需更换元件。
1.低压断路器分类方法
低压断路器分类包括:按结构分、按操作方式分、按极数分、按安装方式分、按其所在电路中的用途分。一般情况按结构分类,低压断路器结构由触头系统、灭弧装置、操作机构、热脱扣器、电磁脱扣器及绝缘外壳等部分组成。
DZ5系列断路器由三对主触头,一对常开辅助触头和一对常闭辅助触头组成。主触头串于主电路中,用来接通和分段主回路的大电流。当电路出现短路、过载故障时,断路器自动跳闸切断工作电路。
2.低压断路器的使用
低压断路器的使用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断路器的热脱扣器用于过载保护。
(2)电磁脱扣器用于短路保护。
(3)欠压脱扣器用于零压和欠压保护。
(4)低压断路器的型号及意义。
(5)低压断路器的选用。
(6)低压电路器的安装与使用。
(7)低压断路器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还有一些常用的继电器,特别是时间继电器,常开、常闭、常开延时闭合、常闭延时断开和一些保护继电器,教师都应该详细介绍和讲解,包括它们动作值的调定等等,学生都要较好掌握。
三、电路知识
学生要掌握电力拖动课程内容,电路图是必不可少的理论知识之一。绘制、识读电路图,是电力拖动学习过程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感到困惑、茫然、困难重重。主要是因为电路种类多,越往后学习电路就越复杂,难度也越大,电路越难理解,难以记忆。如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正反转、制动和调速控制线路及原理,位置控制与自动往返控制,顺序控制,异地控制线路及原理等。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给学生讲电路,讲原理,更要讲学习方法。学生要注重简单电路的学习,基础电路知识的积累。教师可以从手动正转控制电路着手,讲解电路的结构原理。该电路较为简单,学生易于绘制、理解和掌握。之后,可以引出点动正转控制电路。与手动正转控制电路比较,该电路添加了手动按钮、接触器、控制电路等内容。电动机的运转不再由低压开关手动直接控制,而由按钮、接触器配合实现自动控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要强调与前面电路的区别和不同之处。重点讲解按钮、接触器、控制电路及主电路中与手动正转控制电路的区别,讲解按钮、接触器的配合和作用。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再进行稍微复杂一点电路的教学。如: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教学。它与点动正转控制电路的区别在于:当手离开启动按钮后,电路可以连续正转运行。在电路上的区别是:接触器常开辅助触头与启动按钮并联,增加了自锁部分,同时专设了停车按钮。该电路与点动正转控制电路的区别在于:自锁电路的作用是该电路教学的重点内容,应当反复强调。经过以上电路的教学,学生对电力拖动有了初步的概念,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最终,一些复杂电路的教学,掌握与前面所学电路的区别,可以较为顺利地完成。
四、实际操作
实际操作是电力拖动教学的又一不可替代的环节。实践为理论服务,理论指导实践,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通过实操过程的示范、讲解和训练,使学生进一步熟悉电路的结构、组成,巩固理论知识内容,对电路的工作过程更为清晰,对电路的工作原理的理解更为透彻,对常开、常闭、自锁、互锁、串联、并联、主电路、控制电路、等电位点概念的认识更为清晰。
电路安装注意事项:电器布置合理,其布局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该控制机构是否美观,是否紧凑,更重要的是线路连接的整齐规范程度。合理的电路布局可使布线简捷、成本降低、电路结构紧凑、整齐、便于安装和故障查找。布线安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等电位点的安装。电力拖动尤其是一些较为复杂的电路,支路较多,等电位点概念需要特别加强,若按支路来接线,接线过程很易出错,很易搞混,难度相对增加。学生思路不清楚,接完哪条路,该接哪条路,有时会一塌糊涂。若采用等电位点方法,利用等电位点来接线,在电路整个接线过程中,只认等电位点。同一等电位点的不同接点,按字母、数字编号,依次进行、逐点接线。这样既方便了接线作业和接线程序,又不易出现接线混乱的情况。大大缩短了接线作业过程,其质量保障也大为提高。第二,电路接点处的连接。导线接头部分的长度对线路的质量和美观程度,产生重要影响。导线接头部分太长,电路易产生不安全隐患,易出现触电、短路等不安全因素,且影响电路的美观程度。但若导线接头部分太短,在节点处常易出现接触不良,断路等现象。所以,在做接线工作时,要把握好连接导线部分长度的处理。第三,按钮处接线。按钮处接线较为繁杂,按钮接按钮、按钮接触头、串联连接、并联连接、与接线端子的连接等,较容易引起接线混乱。把等电位点中不同接点按顺序接线(依次连接),注意按钮的常开、常闭,按钮的进线与出线,必须连接接线端子。
五、电气动作试验
接线工作完成之后,线路工作是否正常,是否达到了质量要求,要经过电气动作试验后方可确认。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线路外观检查良好,不允许有其他杂物参与其中(试验线路整洁,不许有废导线及其接头、废触头、螺钉、塑料等存在),工作电路一定要清理干净。第二,试验场地整洁。第三,按电路工作顺序逐项进行试验。
六、排除故障
排除故障是电力拖动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首先学生要熟悉电路的工作程序,熟练操作电气动作试验。按下哪个按钮,哪个指示灯亮,哪个接触器线圈得电,其接触器动作,沟通哪条电路,哪个电器投入工作,线路的控制关系如何,要一清二楚。是电源问题,电路问题,主电路还是控制电路问题,要有一个基本的判断。线圈动作良好,控制电路工作正常,问题出在主电路。若线圈不工作,接触器不动作,则为控制回路故障。加上仪表的测量,排查范围会逐渐缩小,最终可确立故障点的确切位置。
通过以上电力拖动教学过程的训练和内容的学习,学生对电力拖动知识的掌握上了一个新台阶。理论水准大为提高,动手能力大为加强。使得电力拖动教学内容得以深化,教学质量得以提高。
(作者单位:新疆铁路高级技术学校)
上好电力拖动技术课,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培养实际应用能力,是授课教师的责任。笔者根据电力拖动教学的体会和实践,就电力拖动教学质量的深化与提高,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方面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一、电工基础
电工基础知识是电力拖动技术课程的基础的,牢固地掌握电工基础知识,为电力拖动课程学习带来方便条件,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易于理解和掌握,难度相对降低,而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如:电工基础知识中的串联、并联、混联知识,电与磁的知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知识,交流电路相关知识,常用电工仪表的正确使用及电工测量知识。学生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和巩固,深入的了解、掌握及应用,为电力拖动内容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
二、常用低压电器
机械设备完成任务不同,工作内容和要求不同,所使用电器的规格、数量、型号、种类有所区别,所以,学生对常用低压电器的分类、种类、用途、特点、性能,主要应用场合,与其他电器的区别,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掌握和认识。
如:低压断路器(自动空气开关)集线路控制和保护功能于一体。当线路正常工作时,它控制该电路的通与断;当电路中发生短路、过载、失压等情况时,它自动跳闸,切断该电路以保护电路和电器设备。它的特点是操作安全,安装使用方便,工作可靠,动作值可调,分断能力强,动作后不需更换元件。
1.低压断路器分类方法
低压断路器分类包括:按结构分、按操作方式分、按极数分、按安装方式分、按其所在电路中的用途分。一般情况按结构分类,低压断路器结构由触头系统、灭弧装置、操作机构、热脱扣器、电磁脱扣器及绝缘外壳等部分组成。
DZ5系列断路器由三对主触头,一对常开辅助触头和一对常闭辅助触头组成。主触头串于主电路中,用来接通和分段主回路的大电流。当电路出现短路、过载故障时,断路器自动跳闸切断工作电路。
2.低压断路器的使用
低压断路器的使用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断路器的热脱扣器用于过载保护。
(2)电磁脱扣器用于短路保护。
(3)欠压脱扣器用于零压和欠压保护。
(4)低压断路器的型号及意义。
(5)低压断路器的选用。
(6)低压电路器的安装与使用。
(7)低压断路器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还有一些常用的继电器,特别是时间继电器,常开、常闭、常开延时闭合、常闭延时断开和一些保护继电器,教师都应该详细介绍和讲解,包括它们动作值的调定等等,学生都要较好掌握。
三、电路知识
学生要掌握电力拖动课程内容,电路图是必不可少的理论知识之一。绘制、识读电路图,是电力拖动学习过程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感到困惑、茫然、困难重重。主要是因为电路种类多,越往后学习电路就越复杂,难度也越大,电路越难理解,难以记忆。如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正反转、制动和调速控制线路及原理,位置控制与自动往返控制,顺序控制,异地控制线路及原理等。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给学生讲电路,讲原理,更要讲学习方法。学生要注重简单电路的学习,基础电路知识的积累。教师可以从手动正转控制电路着手,讲解电路的结构原理。该电路较为简单,学生易于绘制、理解和掌握。之后,可以引出点动正转控制电路。与手动正转控制电路比较,该电路添加了手动按钮、接触器、控制电路等内容。电动机的运转不再由低压开关手动直接控制,而由按钮、接触器配合实现自动控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要强调与前面电路的区别和不同之处。重点讲解按钮、接触器、控制电路及主电路中与手动正转控制电路的区别,讲解按钮、接触器的配合和作用。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再进行稍微复杂一点电路的教学。如: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教学。它与点动正转控制电路的区别在于:当手离开启动按钮后,电路可以连续正转运行。在电路上的区别是:接触器常开辅助触头与启动按钮并联,增加了自锁部分,同时专设了停车按钮。该电路与点动正转控制电路的区别在于:自锁电路的作用是该电路教学的重点内容,应当反复强调。经过以上电路的教学,学生对电力拖动有了初步的概念,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最终,一些复杂电路的教学,掌握与前面所学电路的区别,可以较为顺利地完成。
四、实际操作
实际操作是电力拖动教学的又一不可替代的环节。实践为理论服务,理论指导实践,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通过实操过程的示范、讲解和训练,使学生进一步熟悉电路的结构、组成,巩固理论知识内容,对电路的工作过程更为清晰,对电路的工作原理的理解更为透彻,对常开、常闭、自锁、互锁、串联、并联、主电路、控制电路、等电位点概念的认识更为清晰。
电路安装注意事项:电器布置合理,其布局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该控制机构是否美观,是否紧凑,更重要的是线路连接的整齐规范程度。合理的电路布局可使布线简捷、成本降低、电路结构紧凑、整齐、便于安装和故障查找。布线安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等电位点的安装。电力拖动尤其是一些较为复杂的电路,支路较多,等电位点概念需要特别加强,若按支路来接线,接线过程很易出错,很易搞混,难度相对增加。学生思路不清楚,接完哪条路,该接哪条路,有时会一塌糊涂。若采用等电位点方法,利用等电位点来接线,在电路整个接线过程中,只认等电位点。同一等电位点的不同接点,按字母、数字编号,依次进行、逐点接线。这样既方便了接线作业和接线程序,又不易出现接线混乱的情况。大大缩短了接线作业过程,其质量保障也大为提高。第二,电路接点处的连接。导线接头部分的长度对线路的质量和美观程度,产生重要影响。导线接头部分太长,电路易产生不安全隐患,易出现触电、短路等不安全因素,且影响电路的美观程度。但若导线接头部分太短,在节点处常易出现接触不良,断路等现象。所以,在做接线工作时,要把握好连接导线部分长度的处理。第三,按钮处接线。按钮处接线较为繁杂,按钮接按钮、按钮接触头、串联连接、并联连接、与接线端子的连接等,较容易引起接线混乱。把等电位点中不同接点按顺序接线(依次连接),注意按钮的常开、常闭,按钮的进线与出线,必须连接接线端子。
五、电气动作试验
接线工作完成之后,线路工作是否正常,是否达到了质量要求,要经过电气动作试验后方可确认。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线路外观检查良好,不允许有其他杂物参与其中(试验线路整洁,不许有废导线及其接头、废触头、螺钉、塑料等存在),工作电路一定要清理干净。第二,试验场地整洁。第三,按电路工作顺序逐项进行试验。
六、排除故障
排除故障是电力拖动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首先学生要熟悉电路的工作程序,熟练操作电气动作试验。按下哪个按钮,哪个指示灯亮,哪个接触器线圈得电,其接触器动作,沟通哪条电路,哪个电器投入工作,线路的控制关系如何,要一清二楚。是电源问题,电路问题,主电路还是控制电路问题,要有一个基本的判断。线圈动作良好,控制电路工作正常,问题出在主电路。若线圈不工作,接触器不动作,则为控制回路故障。加上仪表的测量,排查范围会逐渐缩小,最终可确立故障点的确切位置。
通过以上电力拖动教学过程的训练和内容的学习,学生对电力拖动知识的掌握上了一个新台阶。理论水准大为提高,动手能力大为加强。使得电力拖动教学内容得以深化,教学质量得以提高。
关于德育教育的话题范文4
关键词:体育教学生命化本质探析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人们对教育本质的不断探索,生命化教学成为教育界热门话题。同样,呼唤体育教学应该源于人的生命循于人的生命、达于人的生命,从而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使得学生能够敬畏生命、欣赏生命、珍爱生命和尊重生命,这既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学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首先从分析了体育教学的本质,随后对体育教学的意义进行了思考,最后对体育教学的价值取向进行了探索。希望能和同行共享,促进体育教学的全面发展。
一、关于体育教学本质的思考
纵观体育教育史,国内体育教育依然存在着两个较为严重的问题,一个是体育教育的简单化、功能化倾向;另一个是体育教育的专业化倾向。蒋湘青先生认为,体育的本体就是育体,就是对人的生命有机体的有目的的养育。“育体”活动的对象是体,人体,人的活的生命体。我们说的“体”,是人的活的生命体,按系统科学的理解,就是活的人体生命系统。而“育体”,就是要保证这个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优化发展。体育教育作为教育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本质与教育的本质无根本区别。所不同的是,体育教育更强调体育是通过身体活动影响人的情感,使人在参与、观赏各类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身体得到强健,情感得到升华,心灵得以净化。所以体育应是以“育”为本体,其本质是“教育”, “教育性”、“身体活动性”是体育教育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本质属性,体育教育就是为了人的存在和发展而进行的教育活动,它不仅考虑如何提高人的生存能力,也考虑如何增加人的存在意义和价值。
二、体育教育的生命意义
体育教育是置身于人的生命存在的根本问题之上的,以促进人,即个体生命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以达到人的生命价值的最大体现。溶体育教育于生命教育之中,溶人的个体生命于万物生命之中。
1.体育教育是生命成长之需要。从人的活动结构来看,人的物质生命体是一切活动的基础。因此,人的活动效率同人的主体状态或主体的功能状态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体育教育则是对人的自然生命进行系统的训练,使其达到身心的和谐发展,是生命不断完善,不断发展所需的成长过程。
2.体育教育是生命优化之途径。“教育即生命”是对教育本质的一种新诠释,它不仅实现了工具式教育轴心的转换,而且深化和明确了“教育以人为本”的真正内涵,因此,它表达的是“本真教育”的本质。体育教育在起点上是直面人的生命;在过程中,通过人的生命,遵循生命的本性;在结果上,促进生命的成长,追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提高生命的质量,从而达到生命的完善。
3.体育教学传播的是一种身体文化运动。体育所表现的也是一种人本能的生存、娱乐、养生等需要,他是源于生命的需要而产生的,并随着生命发展而发展。体育教学就是为传播这种文化形式而存在的,在继承传递己有体育文化的基础上,研究生命的需要,探究开发有利于生命发展与完善的新的体育活动形式,丰富体育文化,也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使命。
三、生命化体育教学的生命价值取向
教学的本质是育体,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的动态的生命教育,是直接的生命现象,从而更接近于生命活动规律,体育教学在价值的选择首先更应该是关注人的,是尊重生命的,这要求体育教学者要重视学生生命的独特性,完整性。每个学生不管从精神上还是身体,都是有差异的,这就决定了每个人会有自己独特的体育兴趣,教师要善于观察,留心观察每个学生个体,激发每个学生的生命潜力,尊重每个学生个体发展;再者,体育生命化教学最终要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生命质量包含自然生命的质量(形态发育情况、体质状况等)、精神生命质量(情绪、态度、价值观、意志品质等)及社会生命质量(社会协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自我实现程度等)三个层次。体育教学在这三个层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一,提升学生的自然生命质量。通过体育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科学锻炼,可以达到发达肌肉、改善骨骼结构,提高内脏器官功能,改善神经系统,增强生命体免疫力,等等。体育教学还要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知道如何评价自己的身体,知道体质评价的意义、体质评价的方法,知道如何为自己制定运动处方、制定运动健身计划;体育课程教学还要进行安全教育,应使学生通晓生命卫生与保健的知识,通过体育学习,应使学生达到“半个医生”的水平,知道运动损伤的有关机理及预防、治疗的办法,自己做自己的健康医生。体育课程教学不但要使学生懂得科学锻炼的方法、技巧,而且要知道运动如何与饮食、营养、休息相配合,动静结合,共同促进生命的健康与完善。总之,提升自然生命的质量就是使学生通过获得的体育健身方法去完善自然生命之体、使其强壮、健美,并知道运用安全知识、饮食、营养知识养护身体。
第二,提升学生的精神生命的质量。自然躯体固然重要,但生命的本质之美在于其精神性。接体育教学是一种心灵教育,是塑造完美人格的有益途径。体育教师可设计多种情境,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超越自己的幸福;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课程设计,鼓励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体验创造的乐趣;不回避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如意现象,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挫折,并可以有意设计一些游戏情境,考验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并给予及时点拨;引导学生止确认识“快乐”,体育教师可以通过以身作责的引导或借助于一定的竞赛奖惩措施,使学生的运动量和强度达到一定的极限,体验短暂的“痛苦”,从而达到磨炼意志品质的目标,对于学生意志品质的磨炼,可能通过严明的纪律及教师权威达到,最好的办法还是设计出学生真正喜欢的竞赛,让学生在没有外在强制的心态下向极限、向困难挑战,从而达到目的;体育教学也是师生欣赏美、展示美的过程,杜绝讽刺、挖苦,对学生各种各样的表现多鼓励,引导学生敢于展示自己,欣赏自己,并学会尊重别人,欣赏别人。总之,体育教学传递的不仅仅是运动知识,不仅仅是提供一个运动练习的场所,它还要使学生体验运动的快乐,体验创造的乐趣、体验超越的快乐、让他们正确认识挫折,勇于征服困难,形成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等。
第三,提升学生社会生命的质量。通过掌握的运动技能,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展示自己的运动技艺,体验自我实现的成就感,在运动中学会与人相处,学会社会交往的技巧,学会获取自尊及尊重别人,等等。当然,体育教学提升生命质量也包括教师生命质量的提高,体育教学不是要求教师机械的驾驭课堂,要求教师调动自己的生命潜能,用心灵去领悟教材,去识读生命;体育教师要提升自己的生命意识,借助体育教学,去塑造人的灵魂、构筑人的精神,开掘人的生命;体育教学是艺术,是教师智慧的结晶;通过体育教学,感知学生生命的灵动,体验自我生命的价值,体验生命的创造性、点燃生命的激情。
总之,生命化体育教学理念的提出是基于对体育教学中生命意义缺失现象的反思,是超越“知识技能中心主义”及“体质中心主义”一次尝试。任何一个学科教学定位于生命发展与的完善,一般都不会引起歧义,学科特征决定了不同学科往往承载不同的文化传递功能,在生命的发展与完善过程中起着不完全相同的职责。本文只是对体育教学本质和教学价值做了浅显的探索,如何更好的去完善和发展体育生命化教学,还需大家不断去实践。
参考文献:
关于德育教育的话题范文5
关键词:班主任;问题学生;素质;转化
问题学生的转化关键是与问题学生进行心灵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要想与学生很好地沟通,教师必须要有意识地改变沟通的方式与方法。传统的师生交流,往往是单向的,教师一厢情愿地、滔滔不绝地说教,学生被动地无可奈何地接受;教师居高临下,学生敬而远之。这样的交流,教师虽然情真意切,煞费苦心,但多数情况下不能打动学生的心灵,因而也就找不到因材施教的突破口。那么怎样才能有效转化问题学生呢?
一、问题学生产生的原因
教育词典中对“问题学生”是这样定义的:在班级中经常违反道德原则,或者犯有严重过错的学生。问题学生产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只有找到病源,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因此,在对问题学生进行转化教育之前,班主任首先应当追本溯源,从根本上搞清楚其不良行为的形成原因,从而为以后的转化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经过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笔者认为,问题学生产生的原因大概有以下三个方面:
1.家庭环境的影响
首先,父母综合素质不高制约了其对子女的教导。家长要么文化程度不高,要么教育孩子缺乏耐心,简单粗暴,子女很难从父母身上汲取到养料,从而失去对父母的依赖感。这时候,哪怕是父母苦口婆心的正面教育,子女也会置之不理。
其次,家长疏于管理,导致不良因素趁虚而入。家长要么过于溺爱,要么甩手不管,这些孩子就会越发的我行我素,于是,社会上的种种不良因素便趁机而入,疯狂地侵蚀着他们的灵魂。
再次,家庭关系的不和谐,导致学生心理和行为习惯的变异。当前家庭问题日渐突现,父母分居、离异等不和谐现象对孩子的行为习惯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甚至使他们形成一种叛逆和仇视社会的心理。
2.学校环境的影响
首先,学习上的“屡战屡败”,使其对学习“敬而远之”。当学生在学习上屡遭挫折后,最需要得到的是老师的关怀和帮助。如果教师缺乏应有的诚心与耐心,反而挖苦、讥讽、责骂他们,必然会使学生倍感失落,仅有的一点学习兴趣也随之消失,学习上的困难者很快就变成学习上的落后者,行为上逐渐背离集体。
其次,爱好、特长的被压制,使其对自我价值产生怀疑。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问题学生也不例外。如果班主任因他是问题学生,便觉得“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事事排斥,处处鄙视,久而久之,他们就会丧失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再次,学校管理的简单机械,使其自尊心受到伤害。有些学校为了加强管理,制定了各种各样的量化管理制度,表面上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却把学生管死了,缺乏人性化考虑。班主任在管理学生过程中,也过于功利,解决问题单一粗暴,伤害了学生的自尊。
二、要用爱心去感化问题学生
爱心每个人都有,就看你愿不愿意付出。不经意间,我们就会将一声声问候,一丝丝关怀送给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而面对这些所谓的“差生”,我们却显得不那么慷慨,心中的天平早已失去了平衡。其实,这些学生更需要我们的关爱,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敏锐地体察到学生这种外在表现,找准病根,对症下药,用我们无私的爱去愈合他们心灵的创伤。当然,真正的爱不能只挂在嘴上,而应细化到我们的行动中去,在一举手,一投足之间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春风化细雨,朽木也可雕,长时间的关爱,一定会换回他们的真诚,唤醒他们的灵魂。
三、要改变交流方式
现在有很多学生,特别是问题学生的心灵之窗总是关闭的,他们的心结光靠说教是解不开的。教师要平时经常深入到他们中去,在生活、学习上多关心爱护,并且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帮助是真心的,不是做样子的,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走近他们的心里,从而解开这些心结。
四、改变谈心方式
班主任与学生谈心时,先尽可能地挖掘出他身上的闪光点,由肯定、赞扬其身上的闪光点入手,慢慢地打开学生的心扉,消除学生心里的隔阂和抵触情绪,并在此基础上循循善诱,最终达到说服教育学生之目的。还要注意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谈心方式,对有缺点错误的学生要诚恳劝导,切忌简单急躁,谈心要对症下药。笔者对性格内向的学生就采取拉家常的方法,由远而近,先轻后重,循循善诱地谈;对性情耿直爽快的,笔者就直截了当把问题点透,不兜圈子;对觉悟较低、性格独特的学生就先回避烦恼、卡壳的问题,从侧面迂回曲折地引导。总之,要把谈心的路多想几条,因势利导,因势而疏。同时应尽可能地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最佳的谈心效果。
五、学会赏识
其实,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班主任必须学会赏识,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没有赏识,就没有成功。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他们是渴望得到赏识的,在某种意义上赏识就是学生生命中的阳光、空气和水。
六、要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要想与学生顺利沟通,教师首先要学会换位思考,经常问问自己:如果我是学生,会希望老师怎么做?怎么说?学生出现问题,也问问自己:如果我是这个学生,会发生这种问题吗?我做学生遇到这种问题会怎么办?也就是说,要以学生的思维而不是成人的思维来看待问题。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理解学生的所作所为,正确看待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容忍学生的过失;才能理解学生的思想,走进学生的内心。对问题学生的缺点错误,绝不能姑息迁就,无原则地让步,或是简单地说教惩罚,要坚持批评与说理相结合。
七、学会沟通
转化问题学生的关键是与他们的沟通,首先要了解原因。因为问题学生自身有很多毛病,教师询问一些情况时他们不说实话,问到关键问题时要么避重就轻,要么沉默不语,很难了解到真实情况。学生不信任教师,不讲实话,教师了解不到学生差的真正原因,无从下手,这对他们的转化带来很大的障碍。问题的关键是如何问题学生讲真话,找出问题学生的病因,对症下药,才能使教师有的放矢。与问题学生的沟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八、要取得问题学生的信任
用常用的交谈的方式取得学生的信任有一定的难度,并且成功的概率不大。让学生说真话,最好用写“纸条”或发短信的方式与学生沟通,因为学生不敢当面说的话,他敢写,并且敢写实话,教师就会了解到学生真实的想法。这也是取得学生对教师信任的最好方法。一旦教师与问题学生之间有情感的沟通,教师就会取得学生的信任,学生就会愉快地接受教育。
总之,问题学生的转化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不仅需要用爱,而且需要运用教育学、心理学规律,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同时还要有特别的耐心、信心、毅力;不仅要反复抓,还要抓反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中,转化才能成功。
参考文献:
关于德育教育的话题范文6
(一)拼音教学游戏化
新课改理念倡导拼音教学要注重趣味性,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多采用以游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式。因此,我们在教学拼音时要结合教学内容,开展多样化的游戏教学,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比如,笔者在带领学生复习声母、韵母的内容时,设计了“投信”游戏,准备了两个“邮箱”,分别标上声母、韵母。笔者对学生说:“邮递员叔叔太忙了,今天我们来帮助叔叔把信放到邮箱里好吗?注意别投错了。”接着请一位同学生来给同学们发“信”,同学接到“信”后,师生一起拍手唱道:“嘀?铃,嘀铃铃,邮递员叔叔来到了,是谁来了一封‘信’,请你帮忙放到‘邮箱’里。”学生按着“信”上的拼音字母标志,将“信”放到相应的“邮箱”里面,如果投对了,学生就一起说:“找对了,快投吧!”如果投错了,就请一位同学来帮助他找到正确的“邮箱”。投信”游戏,寓教于乐,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声、韵母的印象,强化知识的牢固性,提升了教学效率。
(二)生字学习游戏化
学生识字的多少与对字的理解程度,直接关系着他们的语文学习质量,识字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如果我们的识字教学还是沿袭过去的教学方式,教师读,学生模仿读,跟读,时间长了,学生自然就会感到枯燥无味,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引入游戏教学方式是公认的有效策略。
如结合字形特征,编写一些有趣的字谜,以猜谜的游戏方式,营造出活泼轻松的识字氛围,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热情,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争先恐后地猜谜,不论猜出与否,课堂都会洋溢着欢声笑语,将识字学习变为一种探寻汉字旅程的乐趣,特别是当学生猜测正确时,更会充满成功感,学会灵活记忆字词,提高辨析能力。比如“老牛不露头”(午);“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张着嘴,小口里面藏。”(高);“土上坐着两个人”(坐)。这样,通过猜谜游戏,让识字学习更活泼有趣、轻松快乐,也渗透识字方法,强化字形与字义理解,加深字词印象。另外,在字词复习教学中,也可采取游戏方式,如“送信”、开快车、钓鱼等游戏,给学生“自动”空间,让他们在玩乐中巩固识字,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三)写作训练游戏化
小学语文教师普遍认为作文难教,小学生也对作文有畏惧感,“横眉冷对作文题,俯首难为纸上文”的窘态似乎已成了常态。实践证明,在作文教学中融入游戏教学,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写作的快乐,变害怕写为乐于写。
比如,在教学“人物外貌描写”的过程中,笔者设计了一个“请你猜猜他是谁”的作文游戏,游戏要求:学生通过认真观察班上某位同学的外貌,找出其突出特征在纸片上写一段话,最后标注上被描写者的姓名,然后,笔者把这些纸片收上来,并打乱后随意抽出一张,读给学生们听,然后让学生们来猜出描写的是谁,如果大家很快就猜对了,证明描写者的观察比较准确、详细,人物特征把握得很好,如果大家猜不出,则证明描写者没有突出人物的特征。学生在这样的游戏中,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都得到了很好的训练。而这也正是写好一作文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二、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设计
(一)角色扮演更生动形象
小学生都希望有一个自己的舞台展示自己,通过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设计,使学生的潜能得以挖掘。小学语文课本中很多课文很有趣,可以通过游戏,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并体会作者的情感。例如在《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中,教师可以带上道具扮演青蛙妈妈,学生则扮演小蝌蚪。教师扮演青蛙蹦蹦跳跳地前进,小朋友们则扮演长着尾巴的小蝌蚪,小蝌蚪找妈妈时,发现自己长出了大眼睛、绿衣裳、四条腿、白肚皮。通过游戏,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了青蛙的外形,体会到小蝌蚪为什么要找妈妈,从而实现知识的积累,感情的升华。
(二)创造竞争性的游戏
陶行知先生说:“小孩的体力和心理都需要适当的营养,有了适当的营养,才能发挥?{度的创造力,否则创造力就会被削弱甚至夭折。”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特别强,因此游戏不仅要有竞争性而且要有趣味性。过一段时间语文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接龙比赛等活动巩固学生已学的知识,多方面地展示自己,使学生得到进步和提高。比如,高年级学生可以开展成语接龙比赛,教师首先说出一个学过的成语,学生根据老师成语的最后的一个字的同音或同字的另一个成语。在游戏过程中,学生积极思考说出所学过的成语,还能打破思维的局限说出新颖的成语,因而,更有利于成语的积累。通过猜谜,益智游戏使语文教学更充满乐趣。
三、游戏化教学需注意的事项
(一)紧扣教材
所谓“游戏化教学”,是把“游戏”作为一种教学渠道,目的是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积极活跃,从而提升教学质量,而不是仅仅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所以,教师在应用游戏化教学的时候,应该紧扣教材,根据教材设定出符合学生需求的游戏,并及时把游戏中的知识点教授给学生,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积极性与实现教学目标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