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区域经济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区域经济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区域经济管理

农村区域经济管理范文1

区域经济已成为影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障碍,隐藏着社会动荡的危机,而区域经济的质量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本上来说,就是缺乏区域经济的管理,只有改善区域经济的质量,研究管理的目标和管理重点,才能使研究进一步实现。区域经济管理是包括了管理学和经济学的理论知识与方法的学科,侧重在区域经济的研究,和区域经济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进行宏观经济研究的专家一般把宏观的经济管理与区域的经济管理归入国民经济管理学中。由于缺少理论基础,对国民经济供需和稳定发展都缺少必要的解决方法和措施。经过多年的研究,区域经济的理论已有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影响,成为各国政府进行区域管理的理论依据。区域经济管理是进行经济问题治理的方法,由于我国区域经济的失衡,周围环境的恶化和贫富悬殊的加剧、分配的不公等情况越来越严重,如何进行治理也成为管理学研究的重点[1]。

二、区域经济质量与区域经济管理的概念

在区域经济管理的角度出发,对区域经济质量进行改善,就要从区域经济的质量与区域经济管理的概念做出科学的界定。

1、区域经济质量

质量是固有特性可以满足要求程度,即区域经济的活动可以使社会与公众固有特性获得满足的程度。区域经济质量有时还要具有量特性,实现经济和物质的增长,使居民福祉得到普遍的增加,使区域经济的子系统可以协调的发展,使区域经济的财富得到稳定的增长。

2、区域经济管理

管理是管辖与治理,使组织系统可以正常的发挥出功能,保持组织的运行效率,解决问题,保证组织系统的不偏离目标。管理是优化配置所有要素的重要粘合剂,可以说是现代经济的重要智力要素。通过区域经济的经济实践,这种理论观点得到了证实。而区域经济质量的量,也就是效率也得到了有效的借鉴,而区域经济质的管理更是区域经济进行管理的根本。区域经济管理出发点和结果都是效果,并不是效率,是为了使国民的福祉得到增强与协调[2]。

三、以安徽为例,提出质量评价理论指导下的区域经济管理措施

1、区域经济管理发展目标

安徽区域经济的发展已确定出发展的目标为:以人为本,努力提高省内居民的生活水平,使省内各地区的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差距逐步缩小,使区域经济得到协调的发展。要实现经济管理发展的目标既要使落后的区域经济得到快速的增长,经济总量得到提升,人均收入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还要加强政府宏观的调控,加强对一些落后区域的重点治理工作,以公共产品公平的提供实现各区域间的平衡发展,使各区域间的人均收入缩小差距[3]。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在发展中,很多公共产品供给需要政府提供均等的发展机会,机会有时就是公平。安徽区域经济在管理中并没有使用平均主义的方法,而是加强机会的均等分配,使各区域间的发展起点保持平等。可见,机会均等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可以使区域性的贫困与城乡居民的生活在有基本保障的基础上,通过政府调控,实现公共产品均等的供给,机会均等的目标前提下,完成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制定,同时,还要考虑到安徽省资源稀缺的现状与政府调控的手段,结合各区域经济的差异进行[4]。要妥善处理好区域发展战略与我国其它区域间发展的关系,把省域的经济置于国家的经济协调发展中,跳出自身的范畴。尤其是安徽省处于我国经济相对落后的省份,一定要积极的争取国家的支持,还要加强与其它经济发展区域的交流和学习,借鉴先进的经验,加速在长三角的融合速度,努力帮助长三角提供起资源的支撑。在省域经济调控上来看,手段与方式都十分重要,和国家调控也有很大不同,所以,一定要对省域经济的调控制定好方针和政策。要处理好安徽省内的不同类型经济区域间关系,提高经济效益,加强各区域经济的交往,做好资源的配置,做好区域间的分工,实现区域经济的专业化,使各区域间的商品需求与发展上开始依赖,最终走向合作。鼓励与推动安徽省内各区域间进行合作,建立起经济的联系,实现共同的发展。例如:对沿江经济进行合理的分工,实现各区域间核心作用的发挥,通过产业关联和整体规划,使汽车、水泥和有色金属等产业起好带头作用,加强农产品和农副食品的加工,开展规模化与产业化的经营。

2、区域经济管理的发展重点

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作为系统的工程要实现资本与劳动力的流动,了解人力资本在分布上的差异,对各区域间不同市场化的程度进行分析,对农村工业化程度也要有清醒的认识。而这些都是使区域经济发展受到影响的重要因素。只有抓住发展的重点,在区域发展实践中开展两手抓的方式,使一部分区域发展起来,带动困难地区发展,根据现有城镇的格局,通过辐射的作用带动周边区域的经济增长,使区域间差距缩小,而不是牺牲经济发展快速区域利益,例如:加强对毫州、宿州和阜阳等地区的经济发展。要进一步优化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水平会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一般都是存在落后产业结构的问题,使生产要素使用效率不能得到有效的应用,使经济发展受到制约,所以,一定要加快区域间产业结构的升级,这是使经济效益得到增强的重要环节。例如:合肥市要加强汽车、工程机械和家电等产业结构的调整[5]。

农村区域经济管理范文2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科目组 学制 考试科目 复试及加试科目 001经济管理学院0535-6902283 020201国民经济学 01宏观经济政策与地方经济发展

02区域经济与城乡一体化

03经济统计与金融分析 三年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20经济学综合 复试:国民经济管理,宏观经济学,当前经济时事 095110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学位) 01不区分研究方向

两年 ①101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④939农业经济学 复试:农村区域发展知识,经济学知识,重大时事 120200工商管理 01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02国际企业战略与组织管理

农村区域经济管理范文3

【关键词】西部地区 农村经济 管理措施

当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区”和“深水区”,不干可能不犯错,但要承担历史责任。要知道,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尽管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迅猛,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是很突出,农村地区、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上的劣势地位常常使它们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中国经济的发展应该是一种全面的发展,而不能仅限于发达地区的发展,因此,关注“三农”问题,推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实现中国经济的全面腾飞,必定是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总趋势。

目前,西部农村地区的发展问题主要体现在农村经济管理上面,只有认真分析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认真思考,找出办法,才能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一、何谓“农村经济管理”

农村经济管理是指在国家经济方针政策下,为实现生产发展目标,根据本地区的经济社会条件和市场环境重新对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要素进行调控的过程。

西部地区作为我国的欠发达地区,其人才稀缺、资源稀少、信息滞后、生产力弱和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域特征比较明显,但同时也反映出西部地区的发展潜力不可小觑,具有极大的上升和发展空间。所以,做好西部地区的经济工作,促进西部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二、农村经济管理现状

在市场体制、国家政策、市场信息、生产技术以及人才缺失等综合性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下,我国农业经济未得到极大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始终徘徊不前、毫无起色。

(一)农业管理机构的设置不合理

尽管我国政府机构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西部农村地区生产落后,国家要保证群众基本的生产生活需求,因此运行管理仍然明显带有计划经济运行模式的色彩,尤其是部门分工像铁路警察各管一段,部门分割,彼此交流不畅的现象仍然存在。这种机构设置显然不能适应经济全化发展要求,不能适应国际经济发展中产供销协同联动、规模化要求,更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对机构运行协调、快速反应的要求。

(二)有限的农业配套措施

西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相对滞后的现状,致使很多时候国家或政府对农村的扶助政策仅仅停留在补贴阶段。在当前国际竞争中,粮食生产应当实现从规模到效益上的质的飞跃,而这方面我们缺乏相关的政策,以促进农业规模化、现代化、集约化建设,缺乏参与世界粮食市场竞争的优势;同时我国粮食价格政策虽然已经放开,但还存在管得过多,粮食价格由于受到政策保护,出现了真正依靠市场调节力度不大的现象。

(三)尚未具备健全的流通机制

西部农村地区,往往存在着市场流通机制、设施方面基础较弱,农产品价格体系不健全、市场供求信息系统不完善等问题。目前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的农产品在市场流通环节上依然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力,未能真正融入到市场中来,商品化优势不明显,农产品市场化程度也不高,尚未建成一套健全的流通制度。

(四)市场竞争主体性弱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落后,部分地区农村经济合作社规模小、数量少、发展缓慢,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农贸公司相比,必然处于劣势地位,还不具备足够的市场竞争能力,市场竞争主体性较弱。

(五)农村基层队伍经济管理能力差

西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缓慢、条件艰苦、资源匮乏的劣势很难吸引到人才。而农村经济管理混乱、队伍精神、素质建设不严,队伍成员普遍文化水平低,信息收集能力弱、技能培训体系不健全等因素直接导致了农村经济管理的困难。

三、如何加强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管理

加强西部地区的农村经济管理,对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有着深远的影响,一定要把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和经济水平放在首位,同时运用科学的手段、方法对农村经济管理进行强化。

(一)不断健全和完善农村经济管理机制

一方面,认真学习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在农业发展上的成功做法和经验,从生产、管理、营销到交易阶段的发展均采用集中统一的管理模式,体现农业管理的集中化。另一方面,不断完善农业管理机制,提高农产品质量,打造农产品品牌,将“三农”政策落到实处,体现农业化生产经营的特色。

(二)强化农会的组织化水平

农会要发挥自身的纽带和联系作用,鼓励农民加入进来,依靠农会的各种优势和力量进行市场化运作,加快农村服务的信息化建设,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强化农会的组织化水平,提升整体效益,从而破解农业发展中的市场难题。

农会为农民提供资源、信息和技术支持,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市场风险,极大提升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带动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

(三)打造一支农村经济管理人才队伍

强势打造“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不断外出取经,引进经济管理人才,优待管理人才,强化经济管理人才队伍的培训,培养人才队伍的道德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加以引导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教育,贴近实际,贴近农民,改变落后的工作方式,灵活多变地处理好与群众的关系,体现服务意识,密切联系农民开展“三农”工作。

四、结束语

对西部农村地区的经济管理,必须从西部实际情况出发,掌握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规律,研究农业发展的现代化特征,打造“三化”态势的农业格局,提升资源的合理使用率,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价值最大化,促使西部农村地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兰学莉.加强西部农村地区经济管理的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0(10).

[2]蒋素娇.农村经济管理理论研究进展[J].经济师,2006(09).

农村区域经济管理范文4

[关键词] 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发展区域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 F061.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12-0019-05

一、问题的提出:发展视野中的区域经济发展

对于区域经济学所探索的诸多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本来就涉及到在一国和世界各个区域存在的地方性失业、人均收入增长差异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不公正、城市化问题、刺激经济发展问题、冲突的处理和环境污染等等内容。对于区域发展差距日益扩大以及区域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生态环境恶化、三农问题、贫困问题、民族地区发展问题、农村工业化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城乡关系问题等等,则需要研究者引入发展经济学的新视角进行有益的创新性探索与重构。本文所探讨的正是这样的新问题――发展中区域的发展问题,亦即笔者所着手构建的发展区域经济学体系框架及其主要研究内容的拓展。发展视野中的区域经济学框架体系整合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新问题,并且需要为人们提供研究发展中区域新颖而积极的方法和思路,以此使它区别于相关的区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等社会科学。笔者力图界定发展中区域进而确立发展区域经济学,其目的是为许许多多钻研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区域规划和城乡研究以及研究和关心区域发展中人口贫困、生态恶化、经济发展等等问题的人们提供交流平台。非常清楚的是,区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诸多研究者在很多领域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成果,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发展中区域的研究和探索发展视野中的区域经济学整合问题。

二、反思与检讨:已有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简要回顾

众所周知,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在近180年的演进中,大体经历了主要以研究企业、产业的区位选择、空间行为和组织结构方面而形成的区位理论,主要利用计量化和模型化以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政策问题而很有影响的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发展理论这两个重要阶段。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新经济地理学派、新制度学派以及区域管理学派的创新研究,使得人们对区域经济理论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区域经济学已经成为具有确定研究方向的正日趋成熟的经济学科之一。与此相应,20世纪50年代后以研究发展中国家发展问题为核心的发展经济学,探讨了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劳动力转移、资本形成不足、技术落后、环境污染、生态退化、城乡分割、人口过度增长与贫困等问题,提出大推进理论、新增长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非平衡发展战略等学术思想,进而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不仅如此,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学者如普雷维什和辛格也曾提出了优先发展进口替代工业的发展战略,对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

在反思并检讨已有的诸多研究及其现有成果中笔者发现,区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带有激进主义倾向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思路基本上是以发达国家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经验为基础的,这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意义更多地停留在理论层面;另一方面,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快速发展,其面临的新问题也不同于以前,尤其是区域经济的加快发展是以前未曾遇到过的区域经济发展现象,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就其背景而言,面临着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如中国东、西部区域发展差距在不断扩大,本质上是一个发展中的区域发展问题,加之特殊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发展中国家如何加快发展和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是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经验的。特别是二战以后纷纷走上民族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实行非平衡的发展战略,区域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发展中的区域发展问题愈加突出,矛盾的焦点集中在发展中区域的发展问题上。然而,对于发展中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区域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的一些理论其针对性明显不足。

当前,各类区域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竞争日益加强,这些巨大的变化给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提出了较过去更为复杂化的问题。为了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拓展区域经济理论的传统思维以及为促进发展中区域的发展问题提供理论借鉴和现实基础,笔者突破区域经济学对于区域的传统认识,准备提出并界定“发展中区域”这一概念,认为以发展中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探讨发展中区域面临的人口与贫困、资源与环境、资本与技术、市场与政府、结构优化与制度创新、农村发展与城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重要关键问题,就可以创建从而形成区域经济学的新的学科分支――发展区域经济学。笔者认为,若把这样的想法与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起来奉献给人们,至少对理解发展中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和解决现实中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难点问题会大有裨益。

三、研究的对象:发展中区域的区域经济发展问题

区位是为某一主体或事物所占据的场所,具体可以标识为一定的空间坐标;区域则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以经济活动的区际异质性和区内均质性为标准划分的经济区,或者说包括对经济活动具有重要影响的自然、文化、社会等因素在内的综合性区域。佩鲁吸收现代数学理论成果,采用拓扑空间的概念将区域分为三类:统计学上同一或均质的经济空间、作为势力场的空间和计划经济空间或政策运用的经济空间;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吸收前人研究框架和地理学中的区域思想,将区域分为三类:即某一区域内各变量一致性最大而区际分异也最大的均质区域、地理空间中地方化的异质连续部分通过围绕区域增长极的相互关联而相互依存的极化区域、为一定管理目的而创造的政府计划和政策实施而实际存在的计划区域;列昂节夫等人在“世界经济的未来”的研究报告中,按人均收入水平及社会性质将世界经济分成四个发达的市场地区、两个发达的中央计划地区、六个发展中市场地区、两个中等收入地区。中国经济学者根据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将中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带,有力地揭示了区域发展不平衡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影响。综上分析不难发现,现有研究依照不同的目的对区域进行了划分和阐释。但是,一方面,区域经济学的中心任务始终是研究并揭示区域发展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区域发展战略的选择,为了保障区域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实现区域发展,实施有效的政策措施,即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中心任务也正是由区域发展中所面临的基本问题决定的;另一方面,传统的对于区域界定并不能完全反映区域发展实际,均质区域、极化区域和计划区域的划分在区域规划实际中面临诸多操作性困难,不同类型的区域之间也存在交叉重叠现象,加之经济区域作为人类经济活动的产物而不能无限划分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其界限的模糊性与自身发展的开放性、系统内部的非均衡与非线性等内在规定会使原有的结论不一定成立。因此,面对区域之间、各子系统之间及其单元在功能作用方面的非同等性、非均匀性,为促进不同区域之间的功能互补、资源整合、结构优化、重组协作和实现区域势差的动态作用,揭示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深刻认识区域结构、区域经济活动自组织、区际分工与联系、区域空间结构组成单元等问题,重点强调发展中地区区域的特殊性问题与发展路径,必须对已有的认识进行适当修正以适应区域发展的实际。因此,把发展中区域作为区域空间的一种组织单元来进行研究,并在打破传统的对区域的认识基础上提出发展中区域,强调区域内部的差异性和可分割性与联系性,重视发展中的区域的差异等各类问题研究,就会形成一个涵盖特殊区域空间的发展区域经济学。同时,笔者之所以特别强调发展中区域的发展问题,也是基于这一类型的区域在发展中面临着比发达区域更为复杂的问题,况且世界各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多数区域都处于发展中区域,发展中区域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困难更大、更多,也更需要我们从发展中区域的实际出发,探求其不同于发达区域的特殊发展路径。

基于以上判断,笔者认为发展视野中的区域经济学就是以发展中区域为独立研究对象,研究发展中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及其规律的科学,它属于区域经济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发展区域经济学以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为主要理论依据,充分借鉴发展经济学研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与发展、人口资源与环境、城市化与工业化、技术进步与传统农业改造等问题的研究成果和规律,通过分析发展中区域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和基本约束、要素流动、经济分异的过程与动力机制、产业分工与联系的机理,探讨发展中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特殊性,研究区内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组合以及区内经济的运行规律,为制订区域经济协调政策和促进发展中区域较快发展服务。发展区域经济学把发展中区域的特征分析作为研究的起点,把结构调整与战略规划的编制作为研究的主体,把区域经济政策制定和区域经济管理实施作为研究的归宿,并把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区域经济管理的实施看作是建立在对发展中区域区情、战略、规划深入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之上。

四、发展区域经济学:几个重点问题与关键领域

1. 人口、资源环境与贫困――发展中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这一问题的研究重点在于从生态建设入手,将生态发展、生态―经济―社会重建结合起来,从技术层面上建立各类人工生态―经济耦合系统,以有效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来促进发展中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尚属空白。发展中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重建主要的研究内容是以解决贫困为目标,着重研究发展中区域“三农”问题,农业特色经济发展与产业化、农业企业化,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城镇化、农村工业化,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等;发展中区域经济结构调整问题;城乡关系和工农关系问题。发展中区域生态环境重建的关键环节是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通过约束人为过程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重点研究以生态发展推动经济发展途径与对策。对自然过程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通过生态恢复来解决,重点研究生态恢复的途径与对策。另一方面,发展中区域最突出的生态经济问题之一是水土资源的紧缺与空间分布的不均衡造成了大批的生态难民,给发展中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因此,这一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还应包括发展中区域生态经济问题与资源开发利用的变动轨迹及其原因、政策、体制人文因素的资源环境效应、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阈值、体制与政策;生态经济与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体制与政策因素分析,生态经济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机理与对策等。

2. 非正式制度约束、民族问题与社会进步――发展中区域民族经济社会发展。长期以来,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居民,由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经济资源配置效率不同,历史文化背景及各异,因而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的民族制度文化和地域制度文化体系,该体系除了一般制度文化所具有的历史性、群体性、稳定性、渐变性等特征外,与适应现代工业文明的市场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相比还具有明显的非正式制度文化约束特征。因此,发展中区域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内容在于发展中区域民族地区政治发展与民族自治制度的法制化,民族地区对外开放与社会稳定的对策措施,发展中区域民族地区安全稳定与周边国际环境,保障发展中区域边疆安全的国家政策;民族贫困成因、特点及反贫困战略与政策创新,旅游业发展类型与发展模式,民族关系问题与少数民族宗教问题的成因以及对发展中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民族地区城市化过程中社会分化与贫困问题、人口迁移与流动问题、民族文化变迁问题等等。

3. 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发展中区域自组织系统形成与结构变化的动力源泉。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是发展中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在发展中区域寻求增长的初始阶段,经济增长需要市场给出明确的需求导向,而这样的市场本身在这一区域并不存在,这便构成了发展的困境,即落后经济或传统产业很难突破自身发展的起点,相反地它落入了区域恶性循环状态之中:……收入水平低―消费水平低―市场需求小―产出供给少―利润率低―工资水平低―收入水平低……如何突破发展的困境,跨越落后的门槛,使之产生持续增长的经济力量,需要在这一框架外寻求答案,实现发展中区域增长的良性循环。既然劳动积累、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并非独立的生产要素,它们从属于区域发展的过程,那么,劳动积累和资本积累是如何实现技术进步进而推动发展中区域经济增长的就成为我们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对于发展中区域而言,从劳动积累到资本积累、再到技术进步是发展中区域在更高形式上实现的增长方式,在这种生产方式转变过程中相应地要求经济总量、产业结构、经济效率和人口素质的极大改变,需要区域自组织系统的内在作用机制,而这本身就需要物质和技术积累,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的积累过程。发展中区域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的内在逻辑要求我们在寻求这一问题的答案时立足于区域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立足于两者的互动与制约关系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增长动力以更好地促进发展中区域的经济发展。

4. 城市化与工业化、市场化与信息化――发展中区域的现代化进程。发展中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化演进是以经济自身的发展为依托的,不是超越经济自身的无规律运动;产业结构的变迁和发展以及工业化的不断推进总与发展中区域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企业的发展和企业集群的形成始终是工业化推进的中坚力量。同时,在现代经济技术与传统生产手段融合发展的条件下,发展中区域的工业化进程呈现出与信息化、知识化相融合的新格局,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二元叠加中,充分认识并及时抓住反映后工业社会特征的信息化和新经济发展的机遇,对于发挥信息经济在发展中区域国民经济中强大的支撑效应、渗透效应和带动效应意义重大。发展中区域如何通过城市化与工业化拉动现代化,如何通过市场化和信息化实现区域现代化,如评价现代化的标准,到底在何时和何种程度实现现代化以及通过何种途径达到区域现代化的目标,构成该问题的研究主题。笔者认为,发展中区域的现代化建设,既面临着已实现现代化国家和区域的示范效应,又面临着自身固有的一系列实际情况及其与外来示范之间的矛盾关系。因此,以什么为参考系来取向,对发展中区域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在理论层面上,发展中区域如何从已有的现代化理论中提取合理内核,准确把握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政治、社会体制和运行方式等方面不断更新的连续过程;在经验层面,如何吸取世界各区域现代化进程中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在实践操作层面,如何立足于自身的特性,从自身所处的各种环境出发,以区域城市化与工业化、区域市场化与信息化互动关联选择适合的现代化路径,构成发展中区域实现现代化的基本要点。

5. 政府管理创新与区域政策支持――发展中区域的公共管理体系与重大公共政策。从根本上缩小发展中区域与发达区域的发展差距,推动发展中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要素投入效益,逐步降低对发展中区域投资的机会成本和成本风险,就应当围绕发展中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目标,构建发展中区域公共管理体系,着手解决几个重大公共政策问题;重视发展中区域社会发展的公共管理支持及其战略意义,公共管理主体结构的协同机制与运行规范,公共管理体系的中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及其构建目标和策略,政府战略、能力与发展中区域发展,公共管理体系下的重大公共政策,包括反贫困政策、人口与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要求的公共设施投资政策、资源开发与环境治理政策等。在这些系列问题的研究中,要特别重视政府公共财政补贴与金融支持、转移支付、基础教育与人力资本投资、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问题,重视政府对于发展中区域的支持力度与实际效果,从制度与体制层面解决因市场自身的作用而导致的发展差距,保障居民具有公平的就业机会,尤其是重视妇女参与自身发展与促进社会进步的权利,防止发展中区域的边缘化倾向。

[参考文献]

[1]Isard, Walter et al., Methods of interregional and regional analysis, Aldershot, Hants, England; Brookfield, Vt.: Ashgate, 1998.

[2]Hoover, Edgar M. & Giarratani, Frank, An Introduction to Regional Economics. Third edition.

[3]Solow, Robert M. "Investment and Technical Progress," in Kenneth J Arrow, Samuel Korbin and Patrick Suppeseds, Mathematical Method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1959, pp89-104,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4]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5]朱传耿,沈山.区域经济理论分析[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6.

[6]张金锁,康凯.区域经济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

[7]杨开忠.区域科学学科地位、体系和前沿[J].地理科学,1999,19(4).

[8]方创琳.区域发展规划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9]赵震伟.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10]H.H.涅克拉索夫.区域经济学――理论・问题・方法[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

[11]陈才.区域经济地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12]R.哈特向.地理学性质的透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3.

[13]周起业.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14]程必定.区域经济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9.

[15]刘再兴.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6.

[16]克鲁格曼.地理与贸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农村区域经济管理范文5

关 键 词:区域经济;交通一体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F06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2005年11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十一五”规划纲要,在纲要的第五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明确提出未来我国区域发展的整体思路。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特别是党的十以来,属于国家新的区域格局中的西部板块,我区经济快速发展,区域产业分工趋势显现,地区协同效应进一步凸显。逐步形成了呼包鄂地区,东部“两区一带”,西部地区,满洲里口岸和二连浩特口岸等经济发展区域。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不断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强劲势头。各经济发展区域之间,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往来日益频繁,交流密集度不断加大,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然形成,对区域交通一体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1区域交通一体化的必然性

1.1区域交通一体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区域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伴随着对运输的要求不同,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区位与运输方式的比较与选择问题。在区域经济的萌芽之时,区域交通作为区域经济的物质依托被赋予了新的要求。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各区域依托自身的资源、环境、人力等因素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的经济发展要求,需要与其他区域的广泛联系,这样就促成了区域一体化。作为区域一体化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给区域内各地区和部门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运输服务,对于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优化产业层次、缩小地区及城乡差距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求区域交通的一体化,并且作为物流支撑,其作用逾显重要了。

1.2区域交通一体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交通运输业也必然要转变增长方式,也就是说交通运输业不仅要满足基本交通需求增长对交通供给量扩大的要求,还要按照资源节约以及安全、舒适、便捷的要求,扩大数量的同时不断提高质量,坚持又好又快的发展模式,以实现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客观上讲,区域交通一体化解决了这样的问题。区域交通一体化对区域内整体统筹规划,整合有限资源,使相关部门协调配合,打破原有的行政分割,实现跨界的综合性行动,并贯彻政府部门的政策、规划。区域交通一体化能够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带来的环境污染,集中优势力量发展经济。

2区域交通一体化的科学内涵

区域交通一体化主要是指按照区域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在全区域内优化配置交通运输资源,通过不同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工,充分发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优势,打破行政界线、部门界线、地域界线,推动区域综合运输系统的协调发展,以提高区域交通运输总体效益和服务水平的动态过程。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应该包括交通运输规划建设一体化、交通运输市场一体化和交通运输管理一体化三个方面,并具有区域经济的地理特征。具体来讲,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的含义应有多重:第一,是指区域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二,是指区域交通运输系统内部各种资源的整合关系;第三,是指区域交通运输系统与区域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相互作用形成的大系统;第四,是指对区域交通运输的综合管理调控,也就是对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工作做到全盘考虑和统筹安排。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将上述几种意义的一体化概括为“交通运输一体化问题”,包涵网络一体化、市场一体化、信息一体化、制度一体化等内容。

3当下我区区域交通一体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3.1交通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上缺乏改革和创新

区域交通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交通运输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目前的交通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交通发展的需要,体制和机制也不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必然阻碍区域交通一体化的深度发展。从全国的交通运输总量来看,已明显不足,而自治区的交通运输量更是欠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整体水平落后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客观上直接导致了区域经济一体化滞后,使区域内合理分工和产业优化布局的巨大潜力不能有效发挥。城乡差异造成城市与农村交通运输业的二元结构;由于管理权限的不合理分割,造成重复管理、交叉管理、管理混乱、不到位等情况普遍存在;缺乏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统筹。

3.3东部盟市的交通建设发展还很欠缺

近年来,自治区以前所未有的投资力度和建设进度,实现了交通基础设施总量的快速增长,路网规模不断扩大,运输能力显著提高。自治区交通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东西部的发展还不平衡,西部地区交通状况得到较大改善,盟市之间快速通道以及各盟市通往西北、华北各省的快速通道均已建成,而东部地区与东北三省的快速通道还未建成。因此,要加快东部盟市分别通往东北三省的快速通道以及东部盟市与西部地区的第二通道建设,使东部盟市与东三省的联系更加便利、快捷,推动早日建立我区东部与东三省的协调机制。

4如何推动我区区域交通一体化进程的快速发展

4.1促成交通基础实施的完善,依托均衡东西部地区差异

以资源和区位条件为基础,依托交通干线、中心城市和口岸, 促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着力对农村牧区的基础实施建设和改造,加大对相对弱势的地区的投入,通过均衡自治区的整体交通基础设施的力量,形成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分工合理、协调发展的新格局。进一步提高公路等级,改造提升铁路运力,增加机场和航空支线。公路主要围绕呼市至东胜、赤峰至朝阳等区内通道、出口通道、口岸通道、农村公路、国边防公路及运输站场建设,全面提高路网密度和等级,形成干线公路网络及与周边省区快速直达的公路运输通道。

4.2加强资源整合优化配比,实现区域市场的一体化

我区属于典型的资源型区域,其中的各区域有自身的特点。呼包鄂地区集中着以煤炭、乳制品、羊绒、稀土等资源为龙头的农畜特色加工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东部地区有着丰富的草场和林业,肥沃的黑土地,煤碳化工有色金属冶金业,西部地区的农产品基地,绿色的风力能源,有色金属的矿储备等。这样特色鲜明的格局,需要实现区域市场的一体化,促进区域交通一体化。形成资源共享,通力协作,共同发展的一体化进程。

参考文献:

陈江龙.国外土地征用的理论与启示[J].国土经济,2002(2)

内蒙古统计局,内蒙古统计年鉴1998年,中国统计出版社。

农村区域经济管理范文6

一、区域经济发展有待破解双层矛盾

(一)外部环境

1、完善市以下财政体制,进一步均衡市以下财力分配。这一外部环境所表现出中国区域共性问题,为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发展的变化,亟待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建立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完善分税制和转移支付制度,改变“上级点菜、下级买单”的做法,使地方有足够财力落实其支出责任。

2、明确办公室赋予区级政府事权、管理权。区级政府相对于县(市)政府,在行政经济管理上有诸多限制,如无独立项目审批权、行政执法、执罚权或权限范围较窄,与城区所承担行政管理职责、服务项目建设不匹配。

(二)内部因素

1、主城区。虽然经济显现出快速发展势头,但更多停留在基础建设、房地产开发上,而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跟进速度较慢;园区建设中,产业承接优势不明显,产业项目积聚效应有待发挥;财政运行方面,前期实行“土地财政”力度过大,导致后期财政乏力,收支矛盾日益突出。

2、乡镇街。经济发展不平衡;发展目标制定过高或过低,缺乏科学性、可行性;自身优势挖掘不强,特色发挥不明显;产业趋同现象突出,资源配置不合理;乡镇财政实力较弱,大多数乡镇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农业,财源单一、收入来源不稳定、征收难度大、征收成本高;乡镇产业化进程迟缓。与知识经济时代的步伐不合拍。乡镇经济整体运行与区域经济中心目标不协调,无法通过互补而实现共同发展。这种滞后极大地影响了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和活力。

二、区域经济发展有待增强内生动力

(一)政府服务给力,聚集发展加速度

政府推动——要加强领导,全力为经济服务。要促进经济发展,政府的职能必须转换到遵守市场经济规则上来,为各个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一个公平的环境,引导经济真正与市场对接。强化服务职能,大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有效解决“该管的无人管,不该管的多头管”的问题,规范政府行为,服务经济快速发展。

政策引动—要加大鼓励引导力度,不断完善发展经济的各项政策法规,彻底拆除限制围城,使其发展有一个更大的空间和更广阔的领域,放心大胆地参与市场竞争。

科技带动——要把发展高科技企业作为发展经济的重中之重。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水平的高低,依托科技提升竞争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利用科技带动农副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建立名优品牌,利用品牌的龙头功能,促进特色经济发展。

园区载动——要把加快园区或私营经济开发区建设作为发展私营经济的重要载体,集中优势,连片开发,并以宽松的政策、良好的服务,吸引各方企业到园区落户。

资金助动——支持个体私营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广泛筹集资金;协调金融部门,每年应安排一定规模的专项货款用于扶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

(二)城乡统筹谋划,打造发展强磁场

1、着力促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努力创造实现城乡产业协调发展的条件与环境,引导城市资本、技术优势与农村资源相结合,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要以农村产业发展和资源利用为基础,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推动城乡产业融合。

2、着力促进城乡建设同步进行。把城乡建设规划和国土整治规划结合起来,从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再到中心村屯都要有统筹合理的整体规划,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有区别、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水、路、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增强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效应。

(三)乡镇互动借力,推动发展新跨越

1994年实施分税制改革以来,乡镇财政收入有了快速发展,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经济基础薄弱、财源枯竭,债务负担重等原因,乡镇财政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制约了乡镇财政职能作用进一步发挥。

1、解决乡镇财政困难的对策

一是加强财政建设,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从研究财源结构和经济结构人手,突出特色,打造支柱产业,推进农业产业经营和新型工业化进程。二是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化解乡镇债务力度。积极推行“制止新债、摸清底数、明确责任,分头处理、逐步化解”的要求,摸清债务度数。盘活存量资产,增收节支等措施,积极稳妥地开展化债工作。

2、摆脱乡镇财政困难的出路

一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夯实财政增收基础,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本地优势开发新兴财源,着力优化调整农产品结构,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积极开发名、特、优农副产品,通过农民增收实现财政增长。二是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加工企业,确保农业增产增收。利用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发展农业加工企业,形成“企业+农户”生产模式,既有利于生产规模化、产业化,又有利于企业发展基础建设。三是充分利用本地优势,结合自身实际,按市场机制发展乡镇企业,建设骨干财源,推进乡镇企业与大企业联合,依托大企业,求生存、求发展。四是因地制宜推进城镇化建设,开发第三产业,建设新兴财源。